📖 ZKIZ Archives


童子賢:和碩要做代工業3M

2011-3-18  TCM




一家公司,一誕生就擁有上千億元的資產,但面對的,卻是股東的質疑、客戶的不信任,這時,你該怎麼辦?

這就是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的挑戰。

去年年初,在和碩尾牙宴上,童子賢帶領高階主管大跳「Sorry舞」,藉此向因為分割案飽受紛擾的客戶及股東說「Sorry」。

今年年初的尾牙,景況大不同,員工過年期間全都加班趕出貨,執行長程建中也表示,訂單滿手,多到專案代號都快不夠用。

其中,被報章媒體披露的,包括最令外界矚目的蘋果CDMA版iPhone手機,及宏達電最新推出的平板電腦Flyer。

和當年宏?痋B緯創分家不同,童子賢說,「我一接(和碩),就是八、九百億(市值)的公司,不趕快找出路,會死掉。」

要整頓紀律不怕家醜外揚處置舞弊

從對客戶、股東說Sorry,到交出去年每股獲利二‧七三元的成績單,現在的和碩,去年營收雖突破五千億元,但在國內筆記型電腦代工規模排名裡,只排得上第五名。

外有廣達、仁寶等老大哥的穩固地位,內有與華碩分割的動盪與紛擾,童子賢要讓和碩生存下去的第一件事,不是拚命搶訂單,而是雷厲風行的整頓和碩的紀律,讓企業文化脫胎換骨,有了不同的格局。

「我不罵人;但不罵人,不代表沒有紀律。」個性溫和的童子賢說。

今 年初,和碩爆發供應商賄賂員工案,和碩獨立董事張忠本回憶,童子賢第一時間就處理,不怕家醜外揚,除了對有關人等提出告訴、假扣押和限制出境等法律行動, 童子賢甚至請內部員工,拍了一支約十五分鐘長的影片,內容是各種生意場合情境的模擬,透過影片,告訴所有的供應商,哪些行為可以做、哪些不行。

這段影片秀,前後舉辦不下二、三十場,童子賢要求各家供應商的實質決策者出席,包括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光寶執行長滕光中等人,都應邀參加,觀看這支影片。

童子賢的靂霹手段,甚至讓原本要成為全球第三大筆電電池廠的順達與加百裕合併案,因而破局。

去年第四季,加百裕和順達的合併案最後宣告破局,正因為其中有廠商涉及給予和碩採購部門人員的不當餽贈,踩到了童子賢的紅線。童子賢在內部第一時間決定不寬貸、當機立斷處理,不再與違反和碩採購原則的公司往來,使得這樁合併案的綜效大打折扣,進而失敗。

對外,童子賢要維護和碩的權益,不讓不肖供應商有機可乘;對內,張忠本認為,「少數的業務或採購為非作歹,讓大多數人利益被犧牲;整頓,會讓公司員工覺得自己拚命得有價值。」

不僅如此,童子賢更將過去子公司的總經理撤換掉一半,把不賺錢的公司結束;對公司內部員工的要求,也是一樣,「現在(指分家後)要胼手胝足,你拿這份薪水,這是職業道德,達不成目標,就請你離開。」

對 童子賢來說,寧願沒有這個營業額,也不要沒有效率的單位。就像蘋果(Apple),若你以為這間公司只是充滿天馬行空的點子,那就錯了。現在,蘋果上上下 下每一個人,完全不能接受任何合作夥伴的「禮物」,即使是吃頓飯,由供應商付錢;或是出差,由供應商派車接機,統統不行。

過去的華碩,在產品設計上以蘋果為師,一直是華碩設計團隊主導者的童子賢,從蘋果身上學到先談嚴格的紀律、扎實的營運,然後才有可能執行令人驚豔的創意。蘋果如是,和碩也走一樣的路。

要高貴不貴用核心技術擴大代工腹地

走進童子賢親自設計的和碩企業總部大廳,整個挑高兩層樓的空間是簡約的白色系,僅有左側的大幅牆面,用木質飾條點綴,在某些重點部位,包括接待來賓的櫃台,用的材質是質感一流的卡拉拉白色大理石,很容易就抓到你的目光。

這個大廳,是童子賢講給客戶聽的第一個故事:「高貴不貴」。

看起來氣勢非凡的企業總部大廳,牆壁是粉刷油漆、地面是拋光石英磚,木材是夾板,全都是低成本,只有幾個重點部位,砸重金用大理石,就好像和碩的設計哲學,把錢花在刀口上,一樣可以做出最有質感的產品。

「我 有能力把材質和色彩駕馭到這樣,就有一大堆東西可以駕馭。」童子賢說,和碩要做的ODM(設計代工),並不限制在電子業,從豆漿機、冰箱、咖啡機、洗衣 機、掃地機器人,或是像日本品牌象印,質感那麼好的熱水瓶,甚至是汽車頭燈、儀表板、文具……,「這東西需求量很大啊,ODM也可以海闊天空!」

「我常說我們要轉型3M,」童子賢這樣定義和碩,就像3M的核心產品是「膠」,膠可以轉化成防爆、防紫外線等各種產品,也能做出不留痕跡但有黏性的便利貼,「要有很多樣化的產品,但有很核心的技術。」

就像電子業的核心能力是數位處理,可以應用在消費性電子、家電、通訊和電視,「都需要電路,也都需要質感和造型,丟過來,小弟可以服務。」童子賢笑著說。

雖然,和碩接這些單子,好像有點「不務正業」,但童子賢認為,這個單子五十億、那個單子一百億,東湊西湊,加上規模最大的筆電代工本業,對和碩來說,就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成長。

而過去被認為是品牌高手的童子賢,轉做代工業操盤手;他用做品牌的精神,擦亮代工業招牌,短時間內把和碩推上成長的軌道。

要品牌精神從倒茶水小事培養信任

何謂品牌?品牌有幾個簡單而基本的內涵:有品牌的精神、有行銷的價值、有良好的售後服務,而且品牌通常是產品的定義者,品牌往往知道屬於它的客戶,需要什麼樣子的產品。

「台灣代工廠的行為,和上述一模一樣,只不過,他對的是品牌廠(而非終端消費者),」童子賢說。

對許多品牌廠客戶來說,和碩是新進者,有設計和製造能力還不夠,還要贏得信任,這一點,童子賢連細節也不放過。

光是要走進和碩員工的辦公區,從頭到尾就必須刷卡經過一道又一道門,每一道門都設計成一次僅容許一個人通過,三秒鐘內就會關上,防止刷一張卡,卻讓一堆人通過。

一位和碩的員工就說,這是一種宣示,諸多的不便,代表公司對商業機密滴水不漏的保護,「不要說讓外人知道,連不同團隊的同事,也不會知道彼此之間的客戶是誰。」

此外,童子賢要求,當有外賓進到公司開會,負責倒茶水的人,問完所有的來賓,要茶、要咖啡、要白開水?只要有誰杯子空了,不能問第二遍,他要記得,誰原本喝咖啡,就再倒咖啡。

小細節、大關鍵,和碩小心翼翼的培養自己在客戶心中的信任資產。

要定位自己抓住這波手機、平板浪潮

「如果當初,我覺得這(代工)不值得弄,我的性格會直接說:把它收掉,不要騙大家下來,」從品牌轉戰代工,童子賢對過去沒有依戀,認為台灣的代工業仍大有可為,因產業經過多年的物競天擇,台灣從供應端到製造端,千錘百鍊,全球幾乎已經找不到像台灣這麼堅強的代工國度。

對童子賢來說,帶領和碩站起來,需要很堅毅的性格,去度過分家初期,旁人不信任的眼光、投資圈法人的質疑、還有幹部們不安全的心情。然而真正困難的,是在瞬息萬變的產業中,抓住未來方向。

和碩獨立出來後,面對的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舉侵襲筆記型電腦產業的關鍵時刻,對筆電代工規模才要上看兩千萬台的和碩來說,受的傷害相對小。這也給童子賢在這波科技新浪潮中,一個重新定位自己、定位和碩的機會。

【延伸閱讀】和碩分家後成績單

營收:2010年5,305億元每股獲利:2010年2.73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7

3M、奇異指定講師的談判四招

2012-6-18  TCW




生活就是一場說服競賽,從你起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身邊就充滿著企圖說服你,以及你企圖說服的人;誰能從這場競賽中生存下來,誰就是最後的贏家。~羅傑.道森(Roger Dawson)

羅傑.道森,一個善於談判,並因此與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並列,入選美國國家演說家協會「名人堂」的人。歷年來,能進此名人堂者不超過一百人,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也只被列入觀察名單。

原來只是個普通攝影師的他,如何變成商業談判大師?

他,一年演講五百場

暢銷著作全球再版十五次

二十二歲那年,道森帶著四百美元到美國,第一份工作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櫃員,當時他連五分錢與十分錢的硬幣大小都分不清,為了生存下來,他拚命學習,每天觀察前來借貸、融資的客戶,學習銀行主管與他們的說 話方式、神情、手勢,不知不覺歸納出一套談判技巧:「你的目標不是打倒眼前的對手,而是讓他心甘情願的掏出你想要的東西。」

後來,他將這套心法,應用在賣家電產品與房地產上,十年內從一個小業務員做到南加州一家房地產公司總裁,旗下二十八家分公司,最高一年營收達四億美元。他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這四億美元中,有一千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億五千萬元)是靠談判技巧創造出來的。

「切記,談判金額等於淨利金額,」道森說。以美國企業平均五%的淨利率來看,如果你在談判時做出兩千美元的讓步,就等於得創造四萬美元的營收才能彌補;反之,若你多爭取到兩千美元,就等於接到一筆四萬美元的訂單。

「最棒的是,訂單得花上幾週或幾個月還不見得爭取得到,但談判造成的效果往往只在幾秒間!」道森說。

四十二歲時,道森離開地產界,將實戰經驗轉為系統化知識,成為一位專業的演講者,協助IBM、3M、奇異集團(GE)等《財星》(Fortune)五百大 企業,訓練業務員談判技巧。過去三十年,道森在全球的演講平均一年超過五百場,光是其著作《絕對成交》(Secrets of Power Negotiating),全球就再版十五次,銷量超過三千八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一億三千萬元)。

道森最得意的一次談判,是從伊拉克政府手中,救回一個連美國政府都無能為力的人質。他將自己的心法,命名為「完全談判高手法則」。以下是道森口述他三十年的談判心得:

第一招:投其所好讓海珊開講,換回人質

說服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總是假設別人要的東西跟我們一樣。但事實上,買賣雙方的立場本就不同,你必須從對方的觀點去看整件事,當你能投其所好時,就能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大成功。

中東戰爭開打時,有一天我接到一通來自邁阿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非常恐慌:「我弟弟在科威特開採石油,可是現在被海珊政府軟禁起來了,你能不能幫我去跟對方談判,多少贖金我都給!」

這是個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他以為錢可以解決所有事,但是我判斷,當時剛崛起的海珊,他要的不是錢,而是名聲,他想找地方發言。於是我建議他,去找CNN等美國四大電視網,一面告訴他們這個搶救人質的故事,勾起他們前往報導的興趣,一面與伊拉克政府交涉。

果然,海珊打電話給他,約地點親自碰面。當現場架起攝影機,西方媒體齊聚現場,海珊在對著鏡頭發表了一個半小時的演說後,就釋放了他弟弟。

當你給了人們想要的東西時,他通常會正面回覆你的要求。

第二招:推心置腹眼神交會,傳遞正面意念

我有個習慣,每次進到一個會場時,一定會逐一與在場的人握手,注視對方的眼睛,一邊喊出對方的名字。

這不是做樣子就好,在握手與眼神交會同時,你必須讓腦中浮現一些正面意念,如「這人應該非常聰明。」你的思想會透過眼神與手的力道,傳遞到對方身上,這時 正面力量會創造出一種氛圍,讓對方產生跟你一樣的想法,迅速建立好感。但你不能就此鬆懈,握手結束的同時,要比對方多微笑兩秒鐘,這會讓對方感受到意外驚 喜,這一瞬間的化學變化,會讓後面談什麼都很容易。

第三招:獅子大開口提出立場,創造談判空間

當你開始進入正題,第一件事就是要提出「看似有理的最強硬立場」,絕不能接受對方的第一個出價,而要極大化你的要求,但同時不能讓對方覺得你欺人太甚。獅 子大開口的談判法有幾個好處:第一,搞不好就真的讓你矇到了;第二,它會創造出談判空間;第三,它會給予對方覺得「我贏了」的氛圍。

我擔任房地產(公司)總裁時,有一個雜誌的廣告業務來拉生意,行情價約三千美元左右,對我們來說有點嫌貴,沒想到,對方一走進來就主動提出兩千美元的優惠方案。

「天哪,我賺到了!」但我強忍衝動,故做慢條斯理的思考,以景氣與財務狀況為由,東拉西扯了半天,然後提出八百美元的報價。沒想到,對方遲疑數秒後竟然點頭同意。

這讓我再度壓抑住心中狂喜,使出另外一個有點缺德的招數:拿老闆當擋箭牌,要求對方等我兩天。

兩天後,我以董事會預算緊縮為理由,滿面抱歉的跟對方說:「對不起,我們真的很希望可以與你合作,但我能控制的預算只有五百元。」

這話一出,空氣瞬間凝結。我本來已經準備好,要以個人自掏腰包名義挽回這筆交易,但他卻點頭說:「好,我接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業務的底線就是大約五百美元,但當時他為了業績壓力急於成交,所以給了我談判空間,而最後,我們雙方也都獲得了我們所需要的。

第四招:留一塊蛋糕價格之外,顧及對方自尊

當你成功運用談判技巧獲得最大化利益時,切記不要貪心,要留一些東西在談判桌上,讓對方感覺好過一點。

曾經有兩個買家同時看上一家公司,出價購買。甲方接觸時間較早,出價較高,但態度強硬;賣方迫於時間壓力,原本已經沮喪的打算屈服,沒想到甲方得了便宜還賣乖,到了最後簽約階段,還想從對方身上榨乾最後一滴油,要求對方把辦公設施全面翻修。

這句話終於惹惱了賣方,氣炸的老闆最後拒絕簽約,反以更低的價錢賣給了乙方。要成為完全談判高手,絕對不能只看價格。你要注意的,還有對方的感受、情緒、期待和自尊等無形面向。上述的例子,就是因為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與自尊,造成談判破裂。

不只要留下一塊蛋糕給人家,最好在不犧牲自身利益的狀況下,提出額外的服務或回饋。多關心對方一點點,你會發現最後得到比預期多。雙方不只完成一筆滿意的交易,很可能還會贏得友誼。

最後最重要的是,當你完成一筆令你滿意的談判,不管對方表現有多爛,都得要再次握住對方的手,誠摯的讚美他們:「哇,你是有史以來讓我付出最多讓步的談判者,貴公司請到你真的是一大福氣!」

切記,只有讓對方也感覺到自己是贏家,這場談判才算成功。

完全談判高手必須要能掌握全場,不只爭取到自己的利益,也得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要讓對方覺得你有顧慮到他的需求、談判的過程雙方都覺得公平,這樣才能從頭到尾維持愉快的氛圍。

相對的,任何衝突的產生,舉凡夫妻間的口角、老闆開除員工、工人上街罷工等,都是因為大部分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希望極大化自己的利益,但卻忽略掉對方的感受。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麥格羅.希爾出版《新絕對成交》及《絕對成交Part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9

奇異、3M改革推手夏藍 剖析金權大變局 全球經濟移轉的致勝思惟

2014-01-06  TWM  
 

 

企管大師瑞姆‧夏藍,是多家企業如奇異、3M改革的幕後推手,他以良好的執行力著稱,企管專書全球熱銷200萬冊,新作特別針對全球經濟傾斜危機,提出了企業因應之道。

撰文.辛曉昀

「現金就是企業的活血」

《執行力》一書於二○○二年問世,闡述領導者如何持續精進策略與執行流程,良好的執行力不僅能幫助企業度過艱困期,也會在環境持續變動時,大幅提高企業成功的機會。

此書推出即熱賣,攻下《紐約時報》連續一五○周最佳暢銷書排行榜;戴爾電腦創辦人兼執行長的麥可.戴爾(Michael Dell)一句:「如果你想成為執行長,或者你已是執行長,但是想保住工作,一定要讀《執行力》,並將它提出的作法付諸實踐。」讓許多企業將它視為最時髦的改革動力,已翻譯成十多國語言,全球蔚為風潮。

此書作者之一,瑞姆.夏藍(Ram Charan)就此奠定他企管大師的地位,自一九九八年起開始出版企管相關書籍,至今已達十五本,總銷售達二○○萬冊;同時他也是數百家國際大企業的重要顧問,奇異、美國銀行和3M都是他的客戶。

報告濃縮成一頁重點

夏藍出生於印度北方、以農業為主的城鎮,七歲時曾目睹父親與叔叔所經營的服飾店遭火吞噬,改而經營鞋店。「每天上學前我都會去幫忙開門,下課後顧店直到打烊。」夏藍回憶起幼時幫忙家中的生意,打烊後盤算當日賺了多少,從小便建立他的企業管理思惟:現金是最重要的。

「現金就像是企業的活血,沒有現金,你現在就有問題了!」夏藍說,不管到任何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他們的現金、現金流量。

利用看店的空檔,他將學校所學的東西,每個科目都整理出一頁的重點,這樣的方式沿用至今,和客戶報告事情時,也是簡明扼要地只列出一頁重點。在他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生中學畢業後,就幫忙家裡做生意,但他卻是個例外。「很謝謝我的中學老師,他來我家,跟我的父母說:『夏藍工程學得非常好,你們一定要讓他讀大學』,才讓家境不是很好的我能有升學機會。」就讀大學的夏藍才十五歲,比其他同學年紀小,周遭環繞著大企業家的小孩,英語不夠流利的他更是奮發,以全班第三名畢業,但對他而言已不容易,給了自己「Incredible Learning(不可置信的學習)」的注解。

畢業後,他被邀請參與一項到澳洲的交換工作,祖母為了幫他買機票而典當珠寶。他記下這筆支出,以及家裡為了他的教育所花的每一分錢,這些款項全都在一年內還清。

如同許多印度的鄉下人,只有名字沒有姓氏,於是在填寫護照表格時,他將自己的名字「Ramcharan」一分為二,變成「Ram Charan」。抵達澳洲,花了些時日找到一份繪圖工作,並利用晚上的空檔上課,勤奮地生活引起老闆的注意。

有一天,老闆請他進辦公室,詢問他是否有任何問題,而夏藍對於財務報表確實有疑惑,打從他進公司開始就注意「現金流量」不合理的地方。解釋過後,老闆也同意他的看法,夏藍的商業天賦就此嶄露頭角,工作四年後,在老闆的鼓勵之下,前往美國進入哈佛商學院就讀企業管理碩士。

六○年代的哈佛商學院學生必須每天做三份個案分析,一星期六天都在準備,許多同學都會一起分享他們的筆記,但夏藍卻是一個人夜以繼日地完成他的作業,認為即使被當了也沒關係,只要能學到東西,這就是他的成功,最後不僅順利畢業,還得到哈佛商學院最高學術成就「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的美名。

暑假時他在美國一家名為Hololulu的汽油公司實習,同樣地再次發現財務報表的問題,而這次老闆交由他來解決問題,便在深夜去工廠了解狀況。他觀察到工廠負責生產線的主管,與負責配送的主管有過節,除了利用工程與商學背景來處理財務報表的問題,也擔任協調者的角色;這就是他擔任企管顧問的第一個開端。

從無意義中找出精華

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曾在哈佛、西北、波士頓大學擔任教授,十餘年的教職生涯在一九七八年結束,轉而擔任全職的企管顧問。他如同年輕時期,總是全年無休、馬不停蹄飛遍全球,以飯店為家、終日工作,沒有絲毫怠惰的時刻。

《執行力》另一作者包熙迪(Larry Bossidy)曾表示:「大多數的企管顧問會說顧客想聽的話,但夏藍不這樣做,他會用非常正向的態度。他不是個口出豪言、狂歡作樂的人,他為人客觀、誠實。」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讚揚夏藍擁有傑出的能力,在不重挫你的信心下,從無意義的事情中找出精華,並將它轉化成平緩、有效率的改善方法。

「夏藍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場會議,」醫療保健公司NDCHealth的董事長霍夫(Walter Hoff)表示,夏藍在業界是出名的準時。

除了工作,他私底下非常低調,沒有結過婚、沒有子嗣,即使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記者問及他是否照顧印度的家人,夏藍也不願多談,只表示工作是他的全部,他很幸運,因為他熱愛這份工作。

如今全球經濟、市場、財富的熱流正竄向南方,如何在這樣的趨勢下建立企業與個人的競爭力,正是夏藍今年所推出新作《大移轉(Global Tilt)》倡導的課題,以全新觀點看大局,利用此機會打造你我的優勢,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瑞姆‧夏藍

(Ram Charan)

出生:1939年

現職:夏藍企管顧問公司創辦人經歷:哈佛大學商學院、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學歷:哈佛大學商學院博士、印度貝拿勒斯大學工程學系

家庭:未婚

書摘︾為什麼金錢流向南方?撰文.瑞姆‧夏藍因為北方企業轉移廠房、倉庫、物流鏈和零售店的投資,使得大部分資金流向南方。過去十年間,大部分資金流到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即所謂的金磚四國。近期隨著一些新興國家陸續進入開發中的行列,亦出現新熱門標的,包括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CIVETS)。為防全球性災難再起,今後數十年新國家將陸續加入這個群體。

雖然由北往南已是大勢所趨,但整體局勢並沒有那麼單純。部分資金其實是逆向流動的,因為南方公司也尋求進入北方的巨大市場以及技術訣竅,而南方公司尋購不敵移轉力量的廉價北方公司,也加劇了從南到北的資金流量。

同一產業內,資金甚至可能雙向流動,因為不同策略的參與者可能反而看到另一頭的機會。例如在二○一一年底,美國服飾商GAP宣布,計畫關閉美國五分之一的店面,並把中國分店數擴增到三倍。相反的,其日本競爭對手優衣庫(UNIQLO)正在美國開設分店,因為儘管美國經濟成長相對而言比較緩慢,但規模仍然可觀。

巨大的成長機會

南方公司經常透過國內外多個來源汲取資金。例如在一一年底,印度的信實電力公司(Reliance Power Limited)獲得政府批准向美國與中國銀行借貸二十二億美元,作為一座電廠興建計畫的部分資金。

此外,已全球互通有無的資金供應者也組成了夥伴關係,尋求南方的超大型投資機會。這解釋了印度最大的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為何能拿出一○七億美元買下善恩(ZAIN)公司;看到成長潛力的銀行家們非常樂意提供資金,讓該公司進行全球擴張。

金融資產的跨境投資(境外機構投資,FFI)也正隨著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投資於硬資產上)向南方移轉。證券交易所蓬勃發展、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人前往南方,其中原因很簡單:巨大的成長機會。近年來,資金大量湧入推高本益比,甚至一些大本營在北方的公司會讓在南方的子公司公開上市,從差異中獲益。

這些資金的流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哪些地區和經濟產業將會茁壯發展,哪些又將會貧瘠荒涼。但是金錢的氾濫並不一定是福氣,對成長的渴望很可能造成冒險過度或產能過剩。隨著進入障礙被推平,剩餘資金可能毀掉整個行業的投資報酬率,一如美國、歐洲和印度的航空業的遭遇。

境外機構投資也會影響貨幣的估計價值、收支平衡以及地緣政治的關係。中國巨大的主權財富投資於美國國庫債券,不但維持西方國家的消費胃口,也抑制中國人民幣的價值;危機爆發後,來自中東的主權財富拯救了美國和英國的金融公司。這類關係鏈將相關各國的命運聯繫起來,並改變了權力的互動。

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使得移轉更加陡峭,讓金錢直接流入和北方競爭的南方公司。中國政府擁有不少該國最大企業的多數股權。這些國有企業占中國所有產業資產三○%左右,由遵行中央政府目標與政策的經理人來經營。其他國家也以同樣的目的使用其外匯收入。

在一九七六年創立的沙烏地基礎工業公司(SABIC),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就占了七○%的股份。這家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製品生產廠商之一,並積極拓展到全球。它正在收購技術(○七年買下奇異塑料集團GE Plastics),並進軍成長型市場,例如和中國石化公司(SINOPEC)成立合資企業,進軍中國。

南方比北方有耐性

南方還具備獲得資金投資的一項理由:南方公司及其所有權人在獲得投資報酬方面,比北方要來得有耐性。美國機構投資人秉持的信念,是過分注重短期績效的「短期主義」(short-termism),而這些機構又持有絕大部分的美國股票。

華爾街股市執迷於單季利潤,青睞的是基本上放棄自己未來、甚至不惜犧牲企業與本國經濟長期健全的公司。判斷力在此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特有的計量經濟模型(或稱為黑盒子black boxes)導引金錢湧向或撤離某個經濟區塊、產業或特定公司。

在大多數公司,執行長的薪酬激勵辦法主要視短期績效的表現,那些不隨著資金市場起舞的「大師」卻常遭到批評並撤換。只要金融服務業的力量持續控制北方實體經濟,來自南方的競爭者就可能因著眼於未來而茁壯,北方的競爭者則被迫放棄類似的機會。

(本文摘自第二章.辛曉昀整理)

大移轉

作者︰瑞姆‧夏藍(Ram Charan)全球知名重量級企業顧問、作者與講者,曾入圍2009年《時代》雜誌百大人物,《富比世》亦於2009年2月將他列為「商界遠見人士」系列報導的大師之一,《經濟學人》譽之為「時代的導師」;《高速企業》雜誌曾指出:「讓夏藍贏得諸多一級主管美譽的原因,除了他全心投入,最重要的是他見解獨到。」

譯者:侯秀琴

出版:天下文化(2013年12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8

跟Uniqlo、3M學 什麼是聰明犯錯

2015-07-13  TCW


犯錯,在社會中往往被視為丟臉的禁忌,卻是無數成功者大方擁抱的光榮事跡。

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如今是身家淨值達五十億美元的英國富豪,他的公司雇用上千位工程師,研發各種革新小家電;但一開始,戴森只不過懷抱一個點子:想做出不用集塵袋的真空吸塵器。

Dyson一度成為美國史上最暢銷的吸塵器,其實是戴森爵士歷經十五年、幾乎花光所有積蓄,做了五千一百二十七個吸塵器原型所換得的成就。他對美國雜誌 《快公司》(Fast Company)說:「在成功之前,我失敗了五千一百二十六次,但每一次,我都有收穫。」因為他知道,每犯一次錯,他就距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犯錯有時是偽裝成狗屎的金礦,它不是失敗,而是必經的實驗,幫助你通往成功。就像華頓商學院教授舒馬克(Paul J. H. Schoemaker)在《聰明犯錯》書中所言:「早期的發明家就像企業家一樣,他們不用『錯誤』這個名詞,來形容剛起步時一定會出現的過失,而是用『實 驗』、『必要過程』、或『測試』來形容。」

但,貿然擁抱錯誤以前,我們得先學習,如何判斷哪些是可容許的,有價值的犯錯?

第一課:在新品、新市場犯錯,算智慧型失敗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例行作業、複雜任務以及探索發現,大多數組織的工作,內容都不出這三種,而這三種工作都可能失誤。

例行或可預料的作業出錯,是有能力避免的。複雜任務出現的失誤,無法完全避免,應該包容,但組織可以進行控管,以免累積成災。而在研究、試驗階段或新領域 的犯錯,則是杜克大學管理學教授希特金(Sim Sitkin)所定義的「智慧型失敗」:這種不成功的嘗試能提供寶貴的新知識。

如果想要發展全新業務、設計創新產品,或是在一個沒碰過的新市場測試顧客反應,累積智慧型失敗,可以幫助組織超越競爭對手,為將來的成長鋪路。

第二課:管理者是關鍵,要容錯又有判斷力

優衣庫(Uniqlo)本身,就是越「錯」越勇的典範。

歷經早期海外發展失利等挫折,創辦人柳井正一向推崇「一勝九敗」哲學:一次勝利,是由九次失敗堆積而成的。《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管理階層或組織領導人必須能判斷,這次失敗是情有可原、值得稱許的失敗,或是做事草率、該受責備的結果?

第三課:在熟悉的領域出包,經驗才有用

從負面經驗中擷取正面價值是有益的,但某些情況下犯錯沒有好處。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麥奎斯(Rita G. McGrath)撰文提醒,在那些與你的核心能力完全不相關的領域,犯錯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你很可能用不到所學的經驗,這樣的錯誤不具學習效果。

即使最聰明的搜尋巨擘Google,也曾犯下這個不聰明的過錯。

二○○六年,Google看上了全美一年超過兩百億美元的廣播廣告市場,想讓廣播廣告如網路廣告一樣定價自動化,讓廣告主上傳自製內容,卻遭遇廣播電台、媒體購買者的反彈;況且,Google也無法像衡量網路廣告效果一樣,去追蹤廣播廣告的播送效果。

三年後,Google關閉這項事業,認賠了至少一億美元投資。雖然這金額對Google來說九牛一毛,但麥奎斯認為,Google的核心事業和廣播事業差異太大,無法學到太多實用的經驗。

麥奎斯建議,較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在你熟悉的領域裡學習犯錯的經驗,盡量減少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例如,不要在進入新市場的同時,學習新的技術或能力,那會讓你承受過多的不確定因素。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朱文儀也提醒,相較於外部創新事業,內部創新事業的失誤比率更高。研究顯示,三三%到六○%的新產品,市場反應不佳,無法帶來預期的報酬,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由內部創新發想的。

第四課:學一五%法則,既給創新空間又防錯

以便利貼、無痕掛鈎產品深布全球的美國化工公司3M,素以內部創業見長,建立了有名的防錯機制:「一五%法則」。朱文儀表示,3M允許每位工程師、技術人 員把一五%工作時間花在他們認為有用的創意上,從事個人有興趣的計畫,不管這些計畫最終能否為公司帶來利益。她分析,一五%法則不但有效鼓勵員工隨意發 想、嘗試新點子,同時兼具防火牆功能,避免投入過高的時間及成本。

你可以不犯錯,但可能你也不會做出對的事,尤其在當下不確定的年代裡,聰明犯錯,精明冒險,儼然已是成功必經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87

百歲企業3M掘金中國汽車後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809.html

百歲企業3M掘金中國汽車後市場

一財網 王海 2016-01-22 11:36:00

作為品牌連鎖的3M所面臨的現狀也不容小覷。目前,在中國,一般消費者買車是三年的保期,三年以後大概有62%回4S店,25%到品牌連鎖,13%會去路邊的維修店。未來三者之間如何變動令人關註。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月後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腳印。而其所穿的太空鞋鞋底則是由3M的Fluorel合成橡膠制成。

除了人們在霧霾天所熟悉的口罩,這家創立於1902年的美國公司已經開發了6萬多種產品,涉及領域包括工業、化工、電子、通信、汽車、航空、醫療等各個領域。3M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經營業務,在38個國家設有工廠,在35個國家擁有實驗室。全球銷售額(2013年)308億美元,海外銷售額占比達到64%。

近日,3M宣布在中國推出汽車發動機潤滑油產品,為了實現線上下單和線下安裝的完美結合,它選擇與汽車後市場O2O(線上到線下)平臺途虎養車合作進行線上首發。

3M中國汽車售後產品部總經理劉博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推出汽車發動機潤滑油產品並與途虎O2O平臺開展合作,不僅將使3M在汽車後市場的產品線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同時也將縮短傳統的渠道價值鏈,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汽車發動機潤滑油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冷卻、清潔、高溫保護、防腐防銹的作用。汽車每隔一段時間或行駛一定的里程,就須更換汽車發動機潤滑油,因此,油品性能優劣對於車輛的壽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40多年前就能夠給宇航員供應鞋底的3M,其所開發的潤滑油又有何獨到之處呢?

本報記者了解到,發動機潤滑油最大的挑戰是需要應對一年四季不同冷熱環境的變化,而3M特有的“智能油膜調節因子”,能夠在感知外界溫度變化的情況下自動調節油膜狀態,保持最佳的流動性。在低溫環境下,智能油膜調節因子可以使得潤滑油保持流通順暢,不用擔心汽車打不著火;在高溫環境下,智能油膜調節因子可以維持油膜的強韌,保持潤滑效果。

其實早在1984年11月,3M就在中國註冊成立公司,是在經濟特區之外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目前3M公司在中國建立了12家公司、11個生產基地、27個辦事處、4個技術中心和2個研發中心,員工超過8200人。

除了潤滑油,在汽車領域,3M還擁有隔熱膜、漆面美容、鈑噴維修產品、空調過濾系統、靜音降噪系統等在內的解決方案。3M汽車售後市場產品部能夠提供多達8000種的相關產品,擁有2000多家特約美容施工中心,並應用在超過6000家維修廠及4S銷售服務中心,覆蓋中國主要省級及地級城市。就汽車隔熱膜這一個單品來講,3M目前在中國已經與6家車廠建立了合作。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千人保有量也從2011年的69輛增長到目前105輛,迅速拉小與發達國家140輛/千人的平均水平。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每年私家車絕對數量增長至少在1200萬輛以上,相應汽車後市場容量也迅速發展到2萬億。

途虎養車首席執行官陳敏對本報記者表示,為了掘金汽車後市場,線上和線下結合確實是比較好的模式,去年曾與3M探討並合作過。包括讓3M的人培訓途虎養車的技師如何維護汽車,以及把與3M汽車領域相關的產品放到途虎的網站上去售賣。

當然,作為品牌連鎖的3M所面臨的現狀也不容小覷。目前,在中國,一般消費者買車是三年的保期,三年以後大概有62%回4S店,25%到品牌連鎖,13%會去路邊的維修店。未來三者之間如何變動令人關註。

2016年1月6日,商務部起草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第15條明確供應商不得限制配件生產商的銷售對象(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且不得限制經銷商、售後服務商轉售配件,該項內容相當於實現正品配件的市場全流通;而第16條要求銷售方標明原廠配件、非原廠配件、再制造件、修複件則等同於允許銷售符合條件的非原廠配件(如同質件等),料將豐富汽車後市場服務商的配件獲取渠道,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菁葵投資合夥人康炳華在近期舉行的一次中國汽車後市場產業沙龍中分享了一組數據:“5年以上車齡車主選擇路邊店的比例從2013年27.6%下降到2014年的8.1%,3~5年車齡車主選擇本地連鎖的比例從16.9%上升到20.5%。那麽我們看到這里面的路邊店更多被連鎖取代。我們相信未來中間這塊25%去品牌連鎖店的比例會越來越大。”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36

買3M與不買3M和老千股

巴黎:


股神強調要買3M企業,3M為:

1 護城河Moat;
2管理 Management;
3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早在''Intelligent Investor" Ben Graham也說過3M企業,他説的是不要買3M企業,而他的3M為:

1 神秘Mistery;
2 操控 Manipulation;
3 薄弱的安全邊際 (Thin) Margin of Safety.

Ben Graham的3M是以逆向思維引證當中數字的正確性;
而Warren Buffett的頭兩個M是從正面去確定公司的可投資性, 會容易得到樂觀的散戶認同.
而很多時沒有能力分析的散戶的護城河和管理發現, 正正就由内綫人發放的神秘和操控引致的印象而已.

所以理論上巴老的3M較BenGraham的3M要求投資人的IQ更高。

另一個是老千股的問題.

筆者發現有一些Blogger花很多時間去分析老千股和出文, 有時他們的發現讓自己也覺個人IQ水平的不如, 我對他們非常尊敬, 因爲這會令有關當局注意和加強打擊力度.

我則用另一種較消極的方法:
 餓死他們(一塊錢也不給他們)

實行有放過, 不買錯的策略, 只要有一點神秘便不買, 有一點可能操控財帳也不買, 多一點借貸和價格高的通通不買..............縂之就是不買Ben Graham說的3M.

因爲老千不會捨易取難, 我不買貨老千也奈何不到我, 這防守方法需要的智能較小,  讓我減小很多麻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