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城徵召橋王 建智慧都市

1 : GS(14)@2016-08-06 00:28:52

【明報專訊】一直以來,偏重金融地產,輕視科技,是香港經濟的特點。但近年商界和政府都開始反省,這種路線是否過份極端。近月香港科技園和個別民間團體就不約而同地舉辦大型比賽,公開徵集「橋王」,希望由學生開始下工夫,在香港建立創新科技的生態圈。本版將一連兩期深入報道。

明報記者 薛偉傑

香港科技園今年首次舉辦「智慧香港—全城橋王挑戰賽」。比賽分成小學組、中學組和公開組,參賽者需以智慧城市為主題,提出創新方案,推動香港成為更高效、宜居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據香港科技園公司前行政總裁馬錦星表示,比賽的反應熱烈,各組別的參賽隊伍合共超過520隊,參賽作品更超過3400份。以本地創新科技性質的比賽來說,相信已創下紀錄。

最令人鼓舞的是,參賽者的年齡涵蓋6歲至76歲,來自不同行業、學歷、階層和背景。其中,大部分參賽者更非擁有科技行業背景。可見香港不乏有橋或有潛質的科創人才。

這比賽得到超過50個業界機構支持,除了邀請科技、教育、政府、公共服務、文化及傳媒等界別的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團之外,中學組及公開組的入圍參賽者更需要爭取市民投票。科技園特別為中學組及公開組的入圍參賽者提供產品設計、應用研發及製作技能等訓練,以及安排他們參觀本地的領先科技企業,聽取科技專家的意見。因此,整個比賽過程長達半年。結果,在總決賽時,中學組及公開組的入圍參賽者都能夠展示相當完整的產品原型或模型,令人喜出望外。

由學生開始 建立科創生態圈

馬錦星表示,科技園舉辦比賽的目的,是要「由學生開始下工夫,在香港建立創新科技生態圈及文化」。他強調,從比賽反應和參賽作品的水準來看,「不應該再以為創新科技在香港無得做」。相反,這個比賽令他覺得香港遍地科創人才,足夠支持香港以創新為主導的經濟轉型。尤其現時進行軟硬件開發的資源或平台較以往豐富和普及。部分用於開發科技產品的軟件更是開放源碼以及免費的,很多零件也可通過網絡購得,令到創業門檻降低。擅長捕捉市場需要的港人只要願意行動,便有機會實現所想。「智慧市民不一定是說讀書多,而是要懂得靈活思考。」馬錦星說。所以,他鼓勵年輕人,若想出一些好橋的話,不妨找老師或者科技公司討論,看看能否將之實現。

中學組作品水準高

這次比賽的部分學生作品予人驚喜。例如,憑「可發聲發亮的拐杖」獲中學組冠軍的樊沚津,只是中一學生,年僅12歲。而中學組亞軍的作品「智能雨傘租借系統」,則獲公認在商業上實現的可行性相當高。

至於小學組的比賽形式,則經過一番構思,成功吸引到大批小學生參賽。據悉,科技園的員工考慮到小學生的年紀有限,他們很少有足夠的科學和技術知識研發產品原型。因此,他們在構思比賽形式時,決定降低難度,只要求參賽者度橋,以繪畫或寫作形式表達提案,而不要求他們實際製作其軟硬件模型。

雖然小學組作品的整體水平很難和中學組及公開組相比,但亦有個別得獎作品的構思予人深刻印象。例如,高小組寫作比賽冠軍李惠敏就知道,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在全世界的排名相當低。為了令香港人重現笑容,她提出研製一種「快樂勳章」。當小朋友哭鬧時,這種「快樂勳章」會發出七彩光線,逗小朋友開心。當學生憂慮學業時,它就會播放笑話。當成年人面對工作壓力時,它則會散發令人心情愉快的氣味。當病人受病痛折磨時,它還會發揮止痛功能。

擬建立延續機制 支援公開組得獎者

馬錦星表示,公開組的獎金較高,是希望作為「啟動基金」,讓得獎者實現其方案。但他亦承認,這些「啟動基金」的數額有限。因此,他已要求科技園的員工研究,能否協助公開組的得獎者申請「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以及設立一套延續性的機制來支援他們。

[薛偉傑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06&issue=20160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