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五月天的互動螢光棒、YouBike,到可以幫你管理家中大小事的智慧時鐘、智慧商場等,這個被張忠謀視為「Next big thing」的物聯網時代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會愈來愈快。你,準備好了嗎? 撰文‧何佩珊 今年以來,物聯網三個字忽然間成了國內外科技大老們的共同口頭禪。三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預告,物聯網將會是「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甫落幕的COMPUTEX展,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也預言,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智慧裝置無所不在的世界……。 那麼,物聯網究竟是什麼?它為何會被科技業大咖們視為科技產業的未來救世主?其實,你可能不知道,物聯網已經悄悄闖進你我的生活……。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上,《三個傻瓜》的音樂響起,伴隨著歡呼聲與尖叫,高雄世運主場館超過五萬名觀眾手中的螢光棒同時閃耀;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分不清,他傻瓜,你傻瓜,我傻瓜,誰傻瓜……。」主唱阿信的歌聲彷彿有一種魔力,每唱一句,都讓這片螢光燈海隨著歌詞瞬間由藍變紅、由紅變白、再由白變藍,將全場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萬物皆可互通互連 阿信當然沒有魔法,這場讓歌迷回味無窮的演唱會玄機,其實就在五月天特製互動螢光棒裡的小小無線接收器。只要控制台發出無線電波訊號,螢光棒就會依指令變色,而這其實也就是時下最熱門話題──「物聯網」中,最簡單的一種應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這個生硬難以咀嚼的名詞,就字面文義解釋,就是不論有沒有生命,世間萬物皆可以透過有線、無線的訊號彼此互連、互通,形成一個網絡。就好比五月天的螢光棒,無線接受器就是它的大腦,幫助它接收訊息,並且做出反應。 如果萬物皆可互通互連,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首先從數據來看。一九八○年代,全世界可以連網的裝置可能只有一千台;而在PC出現後,二○○○年連網裝置成長超過一億台;接著進入行動網路和雲端時代,短短十年間,連網裝置已經急增至數十億台,甚至突破百億台。但這還不是極限,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指出,進入物聯網時代,全球連網裝置市場規模還將再有一波大成長,估將超過二百五十億台!這也是為什麼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形容,「未來IC會像水、電一樣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且細看其中變化,傳統連網裝置如PC,去年就已經進入負成長;而這幾年新興的平板電腦成長率也預期將會從去年的五成,在今年大幅下滑至一成左右;還有智慧型手機今年成長率,估計也將從近四成下滑至兩成。明顯看得出,未來數百億台的智慧裝置成長動能,主要將會來自於這個科技大老眼中的救世主── 物聯網。 再從產值的角度觀察,IDC研究數據指出,去年全球物聯網的產值已經來到一.六兆美元,預估今年可以上看一.九兆美元;而且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備,以及技術持續演進,IDC預期未來幾年物聯網成長還將持續加速,在二○二○年上看七.一兆美元。 如果從個人觀點出發,對物聯網的感受可能會更貼切。 「智慧家庭」將是消費主戰場在國際知名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近一個甚受矚目的焦點,就是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已經超過二十萬美元的預定目標,並且開始吸引創投、通路商與國際級代工廠商的關注。 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而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是一個十足親切的物聯網應用產品,名叫Sentri智慧時鐘。 「早上匆匆忙忙出門上班,走到半路手機突然出現警示訊號,顯示家中現在的溫度不正常,趕快點開Sentri的視訊鏡頭一看,原來是冷氣忘了關!」透過Sentri智慧時鐘,出門在外也可以隨時知道家中溫度、濕度、是否有人闖入,以及空氣品質變化等等,並且經由視訊鏡頭即時瞭解家中的實況。其實,如三星、LG等家電大廠,都已經推出智慧家電產品線,如果家中剛好有這些相對應裝置,那麼Sentri還可以進一步做到遠端開關燈、開關冷氣、電視或關門等功能。 智慧家庭,如今正是消費電子業者在物聯網的主戰場之一,而出了家門之外,物聯網的魔術更是無所不在。以下,就是幾個已經商品化的實際案例:「出門拜訪客戶,在巷弄裡卻不知該走左邊還是走右邊,還好今天在鞋子裡塞了Lechal的導航鞋墊,沒走冤枉路,準時抵達目的地。」Lechal是一家印度新創公司研發出來的產品,透過藍牙連結手機地圖得知行走路線後,在需要改變方向時,鞋墊就會產生震動提醒左轉或右轉。如果出門忘了帶手機,它也會產生震動提醒,而且不意外地,Lechal也具有計步和計算卡路里的功能。 「下午三點,吃完午餐後就一直埋首於電腦前讓人覺得昏昏欲睡,這時桌子微微震動並開始升高,提醒你該站起來,活絡一下筋骨了。」這張由美國新創企業Stir研發出來的桌子叫作Kinetic Desk,因為擁有一顆微處理器,以及桌子前緣的感測器,所以它能分析並記憶使用者的一舉一動和使用習慣,適時提醒使用者該換姿勢,並且計算什麼樣的姿勢可消耗多少卡路里。同時Kinetic Desk也有藍牙和WiFi功能,可與智慧手環,如Fitbit等智慧裝置相連結,提供使用者更全面的資訊。 「晚餐時間到處大排長龍,好在一早就用App訂好位,才剛接近店門口,服務人員已經主動上前招呼帶位,手機也立刻彈出今日的用餐優惠訊息。」香港軟體公司IGPSD利用藍牙傳輸技術Beacon和餐廳系統與消費者的手機相連結,當Beacon感應到預約者抵達時,服務人員就會得到提示,顯示訂位者大名及需求,方便服務人員主動提供服務,同時餐廳系統也可以發送優惠訊息到客戶手上,並結合消費集點功能。 以上這些應用,不是想像,而是已經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這不過是廣大物聯網應用情境中,相當微小的一部分。 零售業逆襲的:「室內定位」傳統商業模式即將顛覆,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跳脫出個人,從更廣大的視角來看,物聯網帶來的又是另一種衝擊。如同蔡明介所說,未來如何正確蒐集資料並整合不同裝置,進而透過這些資料衍生新商業模式,將會是很大的機會。 先看看零售業的例子,過去幾年,實體商店在電子商務的進擊下節節敗退,但IBM預言,未來五年實體商店將會展開逆襲,再次拉開與網購的距離,而關鍵,就在物聯網所創造的使用者體驗。 以Beacon這個過去一年來受到科技界高度關注的藍牙技術為例,因為Beacon解決了過去無法在「室內定位」的問題,未來在購物中心裡,業者可精準掌握消費者「走到哪裡」;藉此,除了可提供精確的室內引導,專櫃電子看板也可因應來客的不同,做更精準的廣告投放,並發送即時優惠資訊到消費者手機,以及提供更多主動式服務,並加入消費集點和行動支付等功能。 目前國外知名的梅西百貨、沃爾瑪等業者,都已經開始嘗試Beacon解決方案。台灣在IGPSD與太和光這兩家新創公司的軟硬體合作下,預期最快在今年下半年也將有大型百貨業者導入類似的建置,屆時消費者即可親身體驗這樣的智慧購物商城。 再把情境拉得更遠一點,在製造業,當每一個生產設備都裝上感應器,並有連接網路的能力,就能透過隨時監控、隨時調整的自動化,大幅節省人力並提高生產效率與良率;應用在零售和物流業,則可透過庫存狀況的即時掌控和分析,安排最有效率的出車路線……。 從個人、家庭、城市、零售、醫療照護、交通、工業、娛樂等,還有太多你想像不到的物聯應用正在或即將發生,未來,任何一個個體、場域,都可因為一個小小的晶片,開啟與外界的溝通。 簡單的說,物聯網的基本性質並不在於技術突破,而在於應用創新,這個創新,則來自於「深度資訊化」。當人類與機器的所有動作、所處環境都能轉化為數據資料與外界溝通互動,接續而來的,就是行為的改變、思惟的創新,進而顛覆生活。思科執行長John Chambers以此形容:「物聯網將比網路革命的影響力大五到十倍!」不過IDC半導體及EMS研究部門副總裁Mario Morales認為,到目前為止,多數物聯網的應用都還不夠成熟,但他相信,可能只要兩到三年,這個世界就會呈現出另一番不同的景象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不再覺得谷歌想把晶片植入人體的想法很瘋狂,也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必再辛苦為每一個個體都裝上感測器,只要在空氣中散滿智慧灰塵,大家就可以彼此互連。這樣的情景真的會發生嗎?讓我們等著看吧! 物聯網的世界 想像無限大 通訊 思科預估到2020年,平均每人將擁有近7台連網裝置。 影響:人與人的溝通變得更輕鬆而容易,對物件的管控能力也更強。 零售應用 Deloitte 2011年假期購物調查指出,71%的使用者將透過多元管道購物。 影響:新購物管道代表新商業模式的可能,可能掀起一波商業革命。 交通工具 Frost&sullivan預估2016年美國可連網的汽車預計將從2010年的870萬輛成長到2360萬輛。 影響:交通因此變得更安全、便利,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新機會。 工業化應用 IMS Research預估2015年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影響:自動化可減少人力成本,降低風險與提高良率。 醫療應用 Pwc analysis預估2017年全球行動醫療營收將達230億美元。 影響:更進一步監控管理個人健康資訊,甚至達到預防的效果。 台灣新創團隊發光 創新想法比技術更重要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儼然已成為近期在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該團隊在6月10日將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就超過20萬美元的預定目標。 Sentri是由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所組成,平均年齡只有30歲,正式成軍至今才短短半年時間,成果已經讓市場驚豔。而這次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產品,是一個能夠監控居家環境的簡單設備,Sentri智慧時鐘。 Sentri共同創辦人謝復雅說,其實最開始只是自己喜歡躺在床上看書,就想著「如果可以不用下床去關燈,該有多好啊!」萌生了開發智慧開關的念頭。但找來其他創業夥伴仔細一想,畢竟目前多數人家中都還沒有智慧家電╱家具,意味著在這個時間點,智慧開關恐怕會顯得突兀而無用武之地。 念頭一轉,有這麼一個東西幾乎每個家庭都需要,而且總會被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時鐘。如果在裡面加上攝影機,並且把溫度、濕度等各種感測功能都整合進去,那麼即使智慧家庭周邊配套還不完全,至少可以和手機互連,達到遠端智慧安全監控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家中溫度出現異常,手機就會出現警示,這時可以立刻使用影像功能觀看家中實況。 如果這時家中有相對應的智慧家電,Sentri還可以進一步藉由遠端遙控的方式關掉電源或鎖門等等。此外,因為Sentri是一個連網裝置,所以偵測到的資訊都會上傳雲端,經分析就可以學習如何更準確判斷警訊。 Sentri的創意已經被大家看見,但如果現在就說成功卻還太早,謝復雅自己也有心理準備,「即使現在市面上沒有和Sentri類似的產品,以後也一定會有。」但他認為新創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他們可以很快把創新想法推出市面,經過使用者回饋、改良、學習,就能早先一步推出更切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
美式煙草訴訟經驗在中國毫無生長的土壤,因為中國煙草公司是國有企業,與國家煙草專賣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何籽/圖)
因丈夫吸煙成癮,死於肺癌,美國 “秋菊”辛西婭起訴美國雷諾煙草,六年後,法院判雷諾煙草賠付236億美元;萬里之外的北京,消費者李恩澤以江西中煙宣傳“低焦油、低危害”涉嫌欺詐為由,索賠250元,卻被判敗訴。
在美國,對控煙進程有影響的訴訟,是從集團訴訟和政府起訴煙草公司之後才開始出現的,但美式經驗在中國毫無生長的土壤。
236億美元,約合1454億人民幣,相當於2014年上半年河南省的地方財政收入,這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秋菊”辛西婭可能獲得的賠償。
美國“秋菊”的丈夫邁克爾於1996年死於肺癌,他吸煙成癮,“去世的當天都還在抽煙。”辛西婭的一名代理律師克里斯說。
為了給邁克爾討個說法,2008年,辛西婭一家起訴美國第二大煙草公司雷諾煙草公司(以下簡稱“雷諾煙草”),理由是,後者故意隱瞞卷煙對健康的危害。
2014年7月下旬,幾乎在陪審團判決辛西婭獲得巨額賠償的同時,在萬里之外的北京,卷煙消費者李恩澤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的二審判決,他向江西中煙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中煙”)索賠250元,被判敗訴。
2013年,李曾以後者宣傳“低焦油、低危害”涉嫌欺詐,在海澱區法院起訴。2014年8月11日,李恩澤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將向法院提起重審”。
而在美國,憤怒的雷諾煙草在回複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函中稱,“損害賠償金嚴重過度,是國家法律和憲法所不允許的。”
236億美元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對於不太擅長數學的美國人,這似乎是個難題。
“我想是,陪審團每個成員在紙上寫一個數字,然後取其平均值。”在回複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里,美國東北大學特聘法律教授理查德不忘打趣。他是美國最知名的控煙法律專家之一,曾主導多起對煙草企業的訴訟。
他還進一步解釋,“最後裁定的金額,必須是所有陪審團成員一致同意的。”
佛羅里達州地方法院陪審團的裁決中,賠償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損失補償,共計約1700萬美元,由邁克爾的兩任妻子和子女分享;第二部分則是被全世界媒體報道的236億美元,為懲罰性賠償。
所謂懲罰性賠償,其解釋最早出現在1763年的一起案件中,法官在判決書中作出界定:懲罰性賠償不僅是補償受害人的實際傷害,同時也是對過失者的懲罰,對將來類似案件的限制,也體現了陪審團對被告行為的憎惡。
在美國紐約州執業的華裔律師宋一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在大型集團訴訟中,一些事實完全相同的案件,部分原告能得到大額賠償,另一些則被判敗訴,一分錢也拿不到,“訴訟結果和起訴的法院、陪審團成員有直接關系”。
煙草行業一直盛產“天價”賠償訴訟。1999年,美國司法部以欺詐罪名起訴美國五大煙草公司,索賠2800億美元,一舉成為美國歷史上賠償和罰款金額最高的案件。但6年之後,其請求被駁回。
但是,此案的天價賠償金計算模型,卻為美國類似的案件提供了借鑒。據悉,美國司法部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家費雪和約翰遜的幫助。這其中包括煙草公司向青少年煙民出售香煙獲利數額、利息以及額外利潤。
辛西婭案的懲罰性賠償金額也受到了上述案件的啟發。
幾乎在所有的案件中,煙草對青少年的健康損害,成為代理律師的核心策略,“讓青少年遠離煙草,這是過去數年控煙界的一個核心目標。”世界衛生組織駐華辦公室控煙項目官員安吉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本案的另一名代理律師蓋也曾向美國媒體表示,這起訴訟案的目標是阻止煙草公司利用香煙廣告毒害青少年。
在佛羅里達州,所有與辛西婭遭遇相似而起訴煙草企業的案例,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恩格爾子代”訴訟。
1994年,在邁阿密執業的兒科醫生恩格爾起訴了一家煙草公司,從而引發“骨牌效應”,大約70萬民佛羅里達居民加入集體訴訟中。辛西婭丈夫也是原集團訴訟一員,他生前是一個重度煙民,13歲開始吸煙,1996年36歲時死於肺癌。
這起訴訟改寫了美國司法的歷史,也是控煙運動標誌性的勝利之一。在此之前,煙民在與煙草利益集團的司法較量中,幾無勝例。
2002年,邁阿密的一個陪審團對恩格爾集體訴訟作出判決,煙草公司隱瞞信息、出售有瑕疵產品、吸煙導致肺癌,向煙草受害訴訟集團支付1450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若煙民及家屬能證明其煙癮導致患病甚至死亡,均可索償。
“因為這些訴訟多為集團訴訟,並有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金額很大,因為賠償不只針對獨立單一的個案,也對所有類似‘集團’案件統一作出賠償。”宋一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但是煙草公司不服裁決,上訴至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後者於2006年推翻先前地方法院的裁決,要求煙民單個提起訴訟,因為“情況因人而異”。
此後,成千上萬件單獨起訴的類似訴訟紛紛浮出。因恩格爾醫生最先提出起訴,這一類訴訟被稱為“恩格爾子代”訴訟。
據南方周末記者檢索相關案件,至今已有23起“恩格爾子代”訴訟打贏官司,但236億美元的賠償是迄今為止的最大金額。2009年11月,佛羅里達州法院判美國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向女煙民辛迪賠付3億美元。
在美國,煙草訴訟常常曠日持久,辛西婭案同樣歷經六載。“持續的訴訟案件,以及相關機構的一些研究報告,使得煙草公司有意隱瞞的一些信息逐步曝光。吸煙有害健康等常識也得到普及和加強。特別是對於青少年群體而言,影響特別明顯。”理查德說。
雷諾煙草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函中表示,“我們已經向法院申請判後請求,要求擱置判決,這樣的判決不會被允許存在。”
而美國媒體報道,雷諾煙草已經上訴。而據《紐約時報》報道,從今年起,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經拒絕受理來自佛羅里達州的煙草案。
“最高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非常少,從7000個左右只選擇80個左右受理。這些案件一般都有重大影響力,比如準許同性婚姻、取消個人政治捐款上限等。”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副研究員黃金榮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盡管還有不確定性,但幾乎可以肯定,辛西婭一家拿不到236億美元。
美國最高法院對大規模的集團訴訟中的懲罰性賠償有明確規定,2008年,阿拉斯加石油泄漏汙染案的裁決就指出,懲罰性賠償不應“過度”,懲罰性賠償與損失賠償的比例不應該超過1∶1。
而在辛西婭案中,懲罰性賠償已近損失賠償的1400倍。雷諾煙草聲明中強調的“判決突破了常識與理智”,懲罰金額“嚴重過度”的理由就在於此。
此前,2002年10月,洛杉磯法院陪審團曾裁決,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應支付280億美元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但八年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判決,判決煙草公司賠償2800萬美元。
宋一分析,如果等比賠償,辛西婭一家仍可能獲得超過3000萬美元的賠償。而在辛西婭案庭審時,原告表示,提起本訴訟的目的並不在於賠償額,而是希望制止煙草公司把青少年作為廣告營銷的目標。
就在236億美元裁決出臺時,“中國版”辛西婭案中,原告李恩澤向江西中煙索賠250元,被北京市一中院駁回。
李在2013年8月將江西中煙訴至海澱區法院,認為前者在網站上發布低焦油等於低危害,中草藥能夠減害的廣告,涉嫌欺詐,要求其賠償購煙費用250元。
一審判決顯示,江西中煙公司對金聖牌香煙進行“低焦低害”、“加中草藥減害”的宣傳,有科學實驗和中國毒理學會的評價報告等依據,不能證實系虛假誇大宣傳。因此,判決消費者李恩澤敗訴,隨後,李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上訴。
二審判決書顯示,法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不能證實江西中煙“低焦油、低危害”系虛假誇大宣傳,且認為,“吸煙危害健康”是公認的事實,李恩澤在明知吸煙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情況下仍然對煙草商品進行消費的行為不應予以提倡。
李恩澤的代理律師王振宇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事實認定不清,法律適用錯誤,我們將申請重審。”
沒有拿到250元的賠償,對中國的控煙人士而言,這個結果並不意外。最可喜的是在與強大的煙草集團博弈多年後,中國控煙人士終於開始向美國同行學習——拿起法律武器,在法庭上與煙草企業針鋒相向。
而這正是美國控煙運動最成功的經驗之一:持續的煙草訴訟、高額的懲罰性賠償金,美國煙草公司壓力巨大。數據顯示,在這些訴訟中有約70%的案件原告勝訴,賠償金額少則幾十萬美元,多則上千萬美元。
“在美國,對控煙進程有影響的訴訟,是從集團訴訟和政府起訴煙草公司之後才開始出現的,但美式經驗在中國毫無生長的土壤。”中國政法大學衛生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於秀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美式經驗在中國毫無生長的土壤,因為中國煙草公司是國有企業,與國家煙草專賣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本身就是政府的一部分。現實的選擇是,“煙草訴訟在中國不應成為控煙的主要手段”,於秀艷還建議,“如果政府把控煙當做主要任務,完全可以通過制定控煙立法和政策,並落實這些立法和政策達到目的。”
阿里巴巴周一在提交給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文件中稱,為其上市承銷股票的銀行總共將獲得3.004億美元傭金,相當於融資額的1.2%。
在承銷商履行股票增發期權之後,阿里巴巴的總融資額達到250億美元。
該文件顯示,阿里巴巴將支付其中1.218億美元的承銷費,出售股權的股東支付另外的1.786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通常,較小規模IPO的承銷費率高於5%,而Facebook這樣大規模的IPO承銷費率為1.1%。Twitter IPO規模小得多,費率為3.25%。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京東,5月在紐約上市時的承銷費率為4%。阿里巴巴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之一,因此承銷費率低至約募資總額的1%,即2.5億美元左右。 此外,阿里巴巴還設了額外的“激勵費用”資金池,總額相當於250億美元的0.2%,約為5000萬美元。
一般來說,多數承銷費將流向牽頭行,但阿里巴巴為了更好地掌控承銷的過程,並沒有設立牽頭行,而是指定花旗、瑞信、德意誌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共同擔任這次IPO的簿記行。因此這3.004億美元的承銷傭金將主要由這六大銀行瓜分。
高盛原本因為充當阿里巴巴IPO穩定市場代理人,負有托盤責任,以確保IPO股價不會破發,從而可能獲得更多傭金。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有知情人表示,由於阿里上市首日如此順利,不需要投行托盤,這就使得高盛獲得更高報酬的概率減少。
歐洲央行稱,25家銀行未能通過歐元區銀行業壓力測試。
綜合性評估結果顯示,未能通過評估的25家銀行存在250億歐元整體性資本缺口。
25家銀行中,12家銀行已彌補了自身的資本缺口,在2014年將其資本頭寸增加了150億歐元。
資產質量評估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銀行業賬面價值需作出480億歐元調整。銀行業不良貸款在2013年年底增加1360億歐元至8790億歐元。
本次銀行壓力測試是歐元區銀行業面臨的迄今以來最廣泛的壓力測試,也是當前市場最關註的焦點。
據西班牙媒體Efe報道,3家希臘銀行,3家意大利銀行,和2家奧地利銀行未能通過測試。此外,1家塞浦路斯銀行,1家比利時銀行和1家葡萄牙銀行也未能過關。
歐洲央行曾在周三警告:不對單個機構壓力測試結果置評,不要臆測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
意大利米蘭人民銀行CEOGiuseppeCastagna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全面評估之後,市場對於銀行資本比例不足的擔憂將會緩解,銀行的貸款需求將明顯回升。預計至2016年的年化貸款增長率將在5%左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Leon Black和Paul Singer已經證明自己是這個市場里頂尖的“聰明人”。但是他們兩個人誰更勝一籌呢?答案或許只有等他們在Caesars上“決戰紫禁之巔”後才能得到。
Black旗下的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LLC和Singer領導的Elliott Management Corp的博弈正在對Caesars Entertainment Corp命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Apollo和TPG Capital在2008年通過杠桿交易收購了Caesars,當時這家公司負債達到255億美元。而Elliott則是Caesars的債權人之一。
Apollo如今希望可以維持並加強其在Caesars絕對優勢地位,但是Elliott並不願意放棄在Caesars的權益。密西根大學教授Erik Gordon將兩大基金公司的對決比喻為哥斯拉VS哥斯拉(Godzilla versus Godzilla)。
12月19日Apollo和Elliott及其他債權人簽署了嘗試性協議,但是多方之間的分歧十分巨大,達成最終協議難度頗大。消息人士表示,Apollo主導的一次關鍵性協商並未邀請Elliott參加,而Caesars一些中型債權人,比如KKR & Co.,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LP 和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則應邀出席。
Apollo發言人Fran McGill表示協商為構建穩定的資本結構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Elliott及TPG Capital發言人拒絕對此評論。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Apollo及TPG Capital聯合成立了一家名為Caesars Growth Partners LLC的公司,用於購買Caesars Entertainment部分優良資產——包括三家位於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和一家新奧爾良的酒店。債權人認為Caesars Entertainment以低價出售優質資產,並且留下了那些“有毒資產”,其中包括一家位於賭城北部的賭場,該賭場的虧損抹去了Caesars Entertainment在拉斯維加斯所有賭場的盈利。
不過隨後Caesars Growth Partners最終將該賭場也收入囊中,因為經過Apollo和TPG Capital評估之後,他們認為該賭場的地理位置並沒有太大問題。
債權人認為Caesars Entertainment以低價出售優質資產將使得Apollo利益更加擴大,並且將導致Caesars Entertainment最終陷入違約境地。
對於這種指責,Caesars Entertainment隨後起訴債權人,並表示出售賭場及酒店的原因是這些資產需要現金支持。並且Caesars Growth提供的價格比債權人更具有吸引力。此外,Caesars Entertainment指責Elliott更樂於見到公司破產,因Elliott購買了公司違約互換協議——一旦公司破產,Elliott將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根據最新的嘗試性協議,Caesars Growth將允許Caesars Entertainment在1月15之後,1月20日之前進入破產保護程序並獨立成為房地產投資信托公司。包括Elliott在內的債權人所擁有的184億美元債權將通過獲得Caesars Growth提供的現金、證券和股票的方式獲得他們應有的權益。
不過需要超過60%債權人在1月5日之前同意該協議才能完成破產保護。
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債權人不會同意該協議,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如果達成協議的話將幫助Caesars扭虧轉盈。
Advent Capital Management LLC另類投資部門主管、聯合資產經理Odell Lambroza表示,“目前的情況十分微妙。我可以說,如果一個房間里有20個分析師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們會得出20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新台幣二百五十兆元的超級經濟圈,即將在二○一五年上路! 它涵蓋了三大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TPP、RCEP、AEC。由這三大FTA經濟圈形成的三大經濟圈,扣除重疊的國家,出口貿易額加總達七兆九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兆元),占全球出口貿易的四二%,其經濟產值、總人口數,更逼近全球六成。 面對這前所未見、新形態的超級經濟圈,台灣能置身事外嗎? 當然不行。因為台灣對它們的出口,占總出口的七五%,意即有四分之三的外匯收入來自它們。 這三大經濟圈中,TPP對台灣最重要,且「今年十月可能簽署」,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兩個原因:一、美國去年期中選舉,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贏得大勝,掌握參眾兩院,國會支持TPP機率提高;二、TPP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主導推動,他二○一六年任期屆滿,TPP完成簽署是他任期目標之一,按時辰回推,今年十月簽署機率很高。 RCEP、AEC也在今年可能有新動作。RCEP的進度跟著AEC走,AEC是東協十國彼此市場開放的經濟共同體,最新進度是預計今年底生效,明年簽署,AEC一旦完成,涵蓋AEC的RCEP會緊跟在AEC之後完成,因此,最快明年,AEC、RCEP都將啟動。 台灣第四次全球化,變又快又猛 台灣加入這三大FTA的可能性,以TPP最高,RCEP、AEC都很困難。因為TPP由美國主導,中國沒有加入,較無政治因素干擾。RCEP由中國主導,台灣不容易以一個國家身分加入,AEC也必須中國點頭才行。 不過,台灣加入TPP最大的挑戰,來自開放國內市場,例如農業、汽車業的開放,都是加入必須付出的代價。 台灣一九九○年代起,外貿經歷三次全球化:西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雙邊FTA(例如美韓、歐韓FTA)。而今年起,無論台灣能不能加入三大區域FTA,這些新超級經濟體挾著台灣出口七五%的磁吸效應,仍將推動台灣企業經歷第四次全球化。 過去三次全球化,淘洗掉不少企業,也讓一些企業更強大。第四次全球化來得又急、又猛,威脅與機會也再度湧至眼前。 【延伸閱讀】 主宰全球貿易額250兆元(扣除重複計算) ●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對台地位最關鍵,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預計2015年 簽訂 1.貿易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全球占比22.98%) 2.總GDP:約新台幣886兆元(全球占比38%) 3.成員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秘魯、智利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與台貿易額最高,又稱「東協10+6」 預計2016年 生效 1.貿易額:約新台幣171兆元(全球占比28.47%) 2.總GDP:約新台幣691兆元(全球占比29%) 3.成員國: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寮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 ●AEC東協經濟共同體 衝擊台灣就業最大,目標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預計2015年 生效 1.貿易額:約新台幣40兆元(全球占比6.75%) 2.總GDP:約新台幣77兆元(全球占比3.3%) 3.成員國: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寮國 註1:貿易額統計時間為2013年,是指出口額的總和 註2: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國的出口就是另一國的進口,為避免重複計算,一般用各國出口額的總和,來表示國際貿易的規模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 整理:趙維孝 |
陌陌IPO後首份季報圖解:小虧250萬美元 作者:雷建平 陌陌(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OMO)今天發布財報。財報顯示,陌陌第四季度凈營收1860萬美元,同比增長702.3%;歸屬於陌陌凈虧損250萬美元,上年同期凈虧310萬美元。 陌陌公司董事長兼CEO唐巖稱:由於加速了貨幣化措施,陌陌2014年第四季度營收大幅增長,同比增長700%,達到1860萬美元。陌陌在拓展用戶規模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 唐巖說,2014年12月,陌陌單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增加到6930萬人,同比增長106%以上。未來,拓展用戶規模、優化陌陌產品生態系統、增強創收能力仍將是陌陌的工作重點。 唐巖透露,陌陌在平臺上推出遊戲服務、與58同城合作等,及近期推出“禮品”服務,都有利於陌陌的用戶向其他用戶發送禮品,這些服務增強用戶活動性,提升陌陌創收能力。 陌陌Q4營收1860萬美元 同比增702.3% ![]() 陌陌第四季度總凈營收186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230萬美元增702.3%,較上年同期增51%。 陌陌Q4會員收入1190美元 占比64% ![]() 陌陌第四季度會員訂閱服務營收1190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0萬美元增長480.9%,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陌陌會員數量大幅增加,而會員數量的大幅增加又主要得益於公司活躍用戶數量的增長。截至2014年12月31日,陌陌會員數量從一年前60萬人增到290萬人。 陌陌第四季度移動遊戲營收為43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0萬美元大幅增長,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推出了11款新遊戲以及付費用戶數量的增長。 陌陌第四季度包括付費表情業務和移動營銷服務在內的其它服務營收達23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萬美元大幅,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在公司移動應用上投放更多的標語廣告。 陌陌Q4成本與費用2150萬美元 同比增300% ![]() 陌陌第四季度成本與開支為215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40萬美元增長299.9%,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支持新業務的員工數量增長和薪水增長,以及包括股權獎勵開支在內的薪水和福利津貼數量增加等; 2、與運營與維護公司平臺相關的成本增加,包括帶寬成本、傭金費用、折舊和拓展陌陌業務相關的短消息服務費用等增加; 3、為拓展陌陌品牌知名度而產生的營銷和推廣開支增加; 4、公司遷移新總部相關的租賃開支增加。 陌陌Q4運營虧損300萬美元 運營利潤率-16% ![]() 陌陌第四季度運營虧損30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10萬美元下滑3.8%,這一下滑主要是由於上述因素產生。 陌陌Q4凈虧250萬美元 環比收窄83% ![]() 陌陌第四季度應得凈虧25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凈虧損310萬美元收窄19%。 截至2014年12月,陌陌持有現金余額4.51億美元。陌陌第四季度運營活動提供凈現金250萬美元、投資活動使用的凈現金為260萬美元、金融活動提供的凈現金為2.898億美元。 陌陌全年運營活動使用的凈現金為590萬美元。陌陌預計該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營收將介於2400萬美元到2600萬美元之間,同比增長約341%到377%。 (來自雷觸帝國)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463
美国纽约时间6月9日中午(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 马云 受邀出席著名的纽约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面向1200名商界领袖发表主题演讲,阐述 阿里巴巴 集团的美国策略和发展愿景。 这是纽约经济俱乐部首次邀请中国企业家担任演讲嘉宾。成立于1907年的纽约经济俱乐部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公共论坛,多位国家元首、财政和金融最高官员等先后受邀作演讲。此前,中国只有两位政治领袖——朱镕基和董建华受邀发表演讲, 马云 是第三位。 尽管门票高达250美元,马云这场演讲仍然是“一票难求”,报名渠道刚刚开放就已爆满。最终超过1200名美国商界领袖和媒体记者抢获旁听席位,而演讲大厅正常容量仅为800人,很多听众甚至是全程“站票”。 马云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篮球和乒乓球 以下为马云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从来没想到会有这多人来听我的演讲。 我站在这里的时候,感觉自己如此重要,如此责任重大。谢谢你们! 正式开始演讲之前,我想请问一下在座有多少人在使用阿里巴巴的服务?好的,不是非常多。那么,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好的。 20年前,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美国之旅的第一站是西雅图。来到美国之前,我从课本、老师、学校和父母那里了解美国,我以为自己已经非常了解美国。但是,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完全错了,美国这个社会和我从课本学到的根本不一样。在西雅图,我平生第一次认识了互联网。 回到中国之后,我告诉朋友们,我打算开一家互联网公司。我邀请了24位好友,讨论了两个小时。到了最后,还是没有人理解我想要做的东西,我们进行了投票,23人选择反对。我的朋友们劝我说:“忘了它吧!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个叫做互联网的东西,千万不要去尝试。”只有一个人对我说:“马云,我相信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就大胆去做吧,因为你还年轻。”那年,我30岁。 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知识、商业知识,我开始了创业之路。我开办了第一家公司,和我的妻子,还有一位同学。我们东拼西凑了1000美元,创业之路非常艰难。当时,我觉得自己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成语:盲人摸象,又骑虎难下)。20年风雨过去,我存活了下来。但是创业前三年,生活真的非常糟糕。我清楚地记得,我想向银行贷款3000美元,这花去了我整整三个月时间,我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还是没拿到贷款。每个人都认为马云在撒谎,因为1996的时候他们不相信有互联网这个东西的存在。 有一天,1996下半年,中国正式接入了互联网。于是,我邀请了10位媒体朋友到我家里来,想告诉他们我没有撒谎,确实存在互联网这个东西。为了下载一张照片,我们当时花了三个半小时。大家说,“那东西真的能行得通吗?”我说,“是的,行得通的,不是现在,是在未来十年之内。”不管怎样,这至少证明了我没有撒谎。 我还记得,我们尝试帮助小公司在网络上销售产品,但是没有人愿意来,因为还没有人在网络上买东西。所以在第一周,我们的7个员工自己去买,自己去卖。到了第二周,有人开始在我们的平台上卖东西,我们买光了他出售的所有商品。我们有两个房间,堆满了我们那两个星期买的东西,而且是没有什么用的东西。这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互联网是行得通的,但这并不容易。1995年到1999年这期间,我们的创业失败了,没有一样条件是成熟的。 到了1999年,我邀请18个好友到家里,我们决定再一次尝试,并且把网站命名为alibaba.com。人们问为什么叫阿里巴巴?我们希望互联网就如同一个宝库,可以让小企业芝麻开门。另外,这个名字容易拼写,也朗朗上口。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帮助小企业。 当时我们注意到美国的电子商务致力于帮助大公司,帮助他们节约成本,而当时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大公司,而是有很多的小企业,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是如此艰难,假如我们能够用互联网技术来帮助这些小公司,这会非常有意思。 美国习惯于帮助大型企业,这就好比美国人擅长于打篮球;而在中国,我们应该会去打乒乓球,去帮助那些小公司。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帮助小公司去节约成本,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节约成本,他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赚钱。因此,我们的业务一直专注于帮助小企业在网络上赚钱。 我们希望阿里巴巴这个公司可以活102年。人们会好奇地问,为什么是102年?因为阿里巴巴诞生于1999年,上个世纪我们经历了1年,这个世纪将是完整的100年,下一个世纪再经历1年,这样横跨三个世纪,102年。我们这是给了所有员工一个清晰的目标。无论我们有多少盈利,无论我们赚了多少钱,不论我们已经取得什么成绩,都不要认为我们已经成功。不要忘记我们希望活102年,现在才过了16年而已,前面还有86年。这86年中的任何一个时间,如果公司倒闭了,我们就谈不上成功。当我听到这个俱乐部(纽约经济俱乐部)已经有108年的历史,我十分惊讶,十分震惊。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值得阿里巴巴学习的东西。 没有人相信阿里巴巴可以活下去。以前人们说:“你们的平台是免费的,你们的公司那么小。”尤其是我们在美国上市的时候,人们又说:“你们阿里巴巴是做电子商务的,就像亚马逊一样。”可能亚马逊是美国人眼中唯一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我们不一样。 我们和亚马逊不一样的是,我们自己不做买卖,我们帮助中小企业做买卖。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有一千万家小企业每天做交易。我们自己不送快递,但每天有二百万人帮着我们配送三千万包裹。我们也没有自己的仓库,但是我们帮助那些中小物流快递公司管理成千上万个物流仓库。我们也没有任何商品库存,但是我们有3亿5千万的买家,每天有超过1亿2千万的消费者光顾我们的网站。去年我们的销售额是3900亿美元。今年,我们预计销售成交会超过沃尔玛全球,你要知道沃尔玛用了230万员工,而我们只是从18人扩大到了3.4万人。 我们和亚马逊不一样的还有,亚马逊是一个购物中心,你去逛亚马逊,去买你想要买的东西,就和产品展示的一模一样。但是在阿里巴巴,你看到的产品图片展示和你拿到手的产品或许不一样,人们会觉得惊讶,“这怎么有点不一样!”但是他们喜欢这样的购物体验。在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而在中国,电子商务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交换他们的思想,互相沟通,建立信任,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就好像星巴克一样,你不是去星巴克品尝它的咖啡有多么美味。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正是互联网电商如何改变中国的地方。 我们感到自豪的,并不是我们卖了多少东西。我前面提到,今年我们的成交总额会超过沃尔玛——是的,我们对此很自豪。阿里巴巴会在未来五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成交额。这是我的目标,我认为我们会达到这个目标。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为中国直接和间接地提供了1400万个就业机会。我们在中国乡村创造就业机会,我们为中国女性提供就业机会。中国互联网上成功的卖家中,超过51%是女性。 我们为这些事情感到自豪。有人又会说,阿里巴巴现在做到了这些,你们的下一步是什么?阿里巴巴无处不在,你们的未来打算是什么?今天,超过80%的在线交易是由阿里巴巴所创造,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将阿里巴巴的业务拓展到全球。这不只是要成为最会卖货的公司。我们希望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能够全球化。相比美国,为什么中国的电子商务成长速度如此惊人?因为在中国的商业基础建设太差。不像在美国,你们有汽车,线下有无处不在的沃尔玛和凯马特(Kmart,美国现代超市零售企业鼻祖)。但是在中国,我们并没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在美国如同餐后甜点,它是对主流商业的补充。但是在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菜。我们建设了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所以,如果我们将我们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全球化,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付工具、物流中心和透明公开的交易平台,就能帮助全球的小公司将他们的产品卖到世界各个角落,帮助全球的消费者顺利地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我们的愿景是,未来十年内帮助全球20亿消费者在线购买全世界的产品,而且做到全球范围内72小时内收到商品,在中国范围内,无论你身在何处,24小时内收到商品。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战略,仍然是致力于帮助小企业,帮助他们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做生意。我们会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帮助到另外一千万家小企业。 我们会给这些小企业赋能。我们会引导更多流量给他们,会给提供他们支付系统,提供物流配送系统,让他们更加快捷和便利地在全球任何角落开展业务。我们希望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拥有40%的业务量。现在,我们的海外业务只占到2%。 可能人们继续会问,现在阿里巴巴的业务做大了,也募集到大量资金。你们会在美国做什么?你们会来美国吗?如果来美国,你们是打算入侵美国吗?马云你什么时候来和亚马逊竞争?什么时候来和eBay竞争?其实,我对eBay和亚马逊抱有敬仰之心。而我来这里的目的,也就是阿里巴巴的下一步战略,是帮助美国的小企业走进中国,帮助他们将产品卖到中国。 现在的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和美国人口大致相当。而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有五亿人口成为中产阶层。他们对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强大,非常惊人的。我认为中国的现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对于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过去20年,中国一直致力于出口,而我认为接下来10年-20年,中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进口方面。中国要学会进口,学会如何消费。中国应该去消费,去做全球买手。同时,我认为美国的小企业,美国的品牌产品,也应该利用互联网,进入中国市场。 过去20年,美国的大公司已经遍布整个中国。对于美国的小公司来说,利用好电子商务,将是巨大的机会。阿里巴巴已经帮助很多美国的农民将产品卖到中国。西雅图的车厘子就是一个例子。你不能想象,美国驻华大使跑来问我:“马云,你们可以帮我们销售西雅图的车厘子吗?”那时车厘子还长在树上,我们就做了预售,8万个中国家庭抢购了这些订单,我们摘下车厘子,在24小时内运到中国。24小时内,8万个中国家庭就将160吨车厘子一抢而空。去年,我们卖掉了300吨车厘子。我不知道今年又会是怎样一个惊喜的数字。 我们同样也帮助销售阿拉斯加的海鲜。我们还帮助销售加拿大的龙虾,所卖出的龙虾数量,是他们十年不可能达到的。许多美国的知名品牌也借助我们的平台销售。像Costco超市入驻以后第一个月就卖出了600吨坚果,销售额达到650万美元。既然我们能够帮助卖龙虾,卖车厘子,为什么不可以利用我们的系统来帮助大量的美国中小企业?我还想借用一天的数据来举一个例子,11月11日,中国的光棍节,阿里巴巴把它变成了一个购物节。去年双十一,我们的交易额高达97亿美元,第一分钟有240万消费者涌入。今年,我们认为这个数字会更加惊人,所以这也是我此次来美国的目的——中国消费者需要更多的美国产品。 每天,阿里巴巴平台都有上亿“饥渴”的消费者来购物。这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我们不是来竞争的,我们来这里是希望将美国的中小企业带到中国。我们的愿景是“全球买、全球卖”,未来10年-20年,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买到任何地方的产品,也把可以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菲律宾人可以买到挪威的鲑鱼,挪威人可以将产品卖到阿根廷,阿根廷人可以买中国的产品,也可以将产品卖到中国。这是互联网未来变革的方向。最后,阿里巴巴为已经改变中国而感到骄傲。变革的力量是强大的。 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世界有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工厂,这些工厂带来了武器和力量,然后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能源革命以后,世界又有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公司,然后催生了二战。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DT时代(数据时代),我认为诞生了一个新的商业形式——平台,“第三次世界大战”也随之即将打响——但这不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我们携手对抗疾病、贫穷和气候变化的战争。我认为这是人类的未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依靠年轻一代,而不是武器;依靠计算机和大数据,来解决人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这是我所热衷的,和钱无关,这是梦想。改变世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你相信可以改变世界的梦想。我们知道这条路漫长且不易。我以前说过,过去20年在中国做互联网生意很不容易,今天很困难,明天更困难,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如果你不努力的话。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企业家
想練成六塊腹肌的「金鋼狼」,到健身房繳上萬元年費,結果沒去幾次就放棄?進入「微健身」時代,健身房也能以小時計費,只要人民幣五十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元),在社區樓下就能享受私人專屬健身空間。
迷你健身房超級猩,只有一個貨櫃的十六坪大小,一次最多容納七人使用。現場無人看守,不論是門禁、照明、空調,全靠遠端自動控制。先透過手機App預約付費,輸入密碼就能登門鍛鍊,在無人使用時段自動關閉。舉凡重量訓練、跑步機、健身車一應俱全,同名App還身兼健身教練,視個人健康數據提供專屬建議。
超級猩創辦人馬躍,身具建築設計十年經驗,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利用城市中的閒置空間,提供廉價又便利的健身選擇,今年五月甫獲深圳創意設計交互設計類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