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2011年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09/2011.html

就快踏入2010年的第4季,頭9個月全球各地股市的表現可能沒有人們預期般強,其中2009年被市場稱為"全球救星"的中國市場(A股)更是強差人意。那麼未來1至3年的經濟和投資大環境會怎麼樣?

筆者只是凡人一名,當然不能準確地預知未來。然而,近排亦有一些有趣的觀察:
1) 美國國債(US Treasuries)的債息跌至近2年低位,期中10年期國債息率低至2.75%(9月17日)
2) 反映對未來通漲的10年期TIPS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ion Securities)債息亦不約而同下跌至1.00%,或者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水平(能取的數據由2003年起)
3) 相似地,類似美國國債走勢的本地公用股,近日來亦回升近2008年中的高位,亦即表示股息率下試低位
4) 市場近月來有不少集資活動
5) 有避險作用和被借作"Carry Trade"的日圓近月亦不斷向上
6) 數星期前一名裝修工人在電梯內突然問我對股市的看法,下次會不會是"的士司機"??
7) 不少人對高通漲和樓市(本地)抱很大信心,包括家人
8) 香港政府正在想方法應付人們(和各大政黨)對高樓價的不滿
9) 週期性的本地航空公司近日宣佈購買飛機


或許筆者會錯,但是從上述的觀察有以下的看法:
- 市場已有太多人預期高通漲的來臨,結果可能反而是低通漲,甚至是通縮 (相似情況在2008年上半年出現過)
- TIPS債息上次低位亦是處於2008年上半年,當時人們亦預期高通漲的來臨
- 可能已有"Smart Money"在股票市場"Take Profit",並將資金投入風險較低低美國國債以及公用股,亦將之前借入的日圓償還(相似情況在2008年初出現過)
- 通常人們擔心高樓價的時侯,通常是樓價見頂的先兆,正如1997年上半年、2000年、2008年初
- 裝修工人先生對股市的興趣,當然亦是我的興趣,就是為何他也對股市擁有那麼大的熱情 :)
- 集資活動之源源不絕,通常亦表示不是貪錢的時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6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11572/

对于2011年的通胀前景,各大投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根据M1与CPI的历史关系,明年CPI将逐渐回落。而有的则认为通胀将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我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出了我的预期。    我的预期主要根据三个因素:M1、M2和CPI月度变化统计。    M1因素影响  根据过去10年的月度M1变化及CPI变化,可以发现M1与约9个月后的CPI有最大的相关性。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如果根据9个月的滞后时间用M1做回归分析,预测未来的CPI,结论是未来CPI将随着M1的逐渐下降而回落。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M2因素影响  根据过去10年的月度M2变化及CPI变化,可以发现M2与约14个月和21个月后的CPI有最大的相关性。而且M2的影响具有持续作用,作用是长期的。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如果根据14个月和21个月的滞后时间用M2做回归分析,预测未来的CPI,结论是未来CPI还将继续上涨,2011年9月份后,CPI才有可能有所下降。注意这个预测对于自2009年12月以来的CPI变化估计非常准确,精确性超过单纯用M1所做的预测。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CPI月度变化统计  由 于CPI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同一个月的月度变化才有更重要的意义。从下图可以看出,2010年的前9个月,CPI的月度变化一直在过去10年同月的月度 变化均值的99%置信区间上限之内活动,虽然偶尔接近上限但并没有突破。但是2010年10月份的月度变化明显超越了这一上限,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如果未来CPI仍然保持在过去10年同月的月度变化均值的99%置信区间上限运行,2011年的CPI将这样变化:    
 
2011年通胀前景展望
 根据我自己的判断,2011年的CPI变化有可能更接近根据M2和CPI月度变化统计的预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79

2011-01月供指示 hiking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4722

第79期月供匯控以$81.75購入48股,第41期月供領匯以$24.3購入162股,第33期月供中人壽以$32.75購入120股。

領匯中期分派$0.5286,假設下半年相同,$26.5以下仍然超過4厘回報,在超低息環境下,尚算吸引,往後半年以此為月供金額增減的分界。記得2005年尾IPO買入時不需十元,買入二手不需一萬,唔計以股代息,2005年收$218.12006年收$674.32007年收$7442008年收$839.92009年收$973.72010年預計收過千,至今十次派息都有所增加,這種投資回報正是退休組合追求的「息率遞增的債券」。

未知是否中央無意以加息壓通賬,中人壽股價輾轉回落,開始吸引,下期略為調升月供金額,匯控與領匯則保持不變。

 

Clear Book組合始於討論組,模擬每月儲蓄約$1000的小額投資者,與月入一萬受僱人士的MPF相約,上月回應Tom.S時,數據有誤,這次算是更正兼七周年的小結。200312月,由中人壽開始積極增認購IPO作長線投資,04年增加4隻,053隻,065隻,071隻,082隻,096隻,106隻,合共26IPO。以便計算,以下數據全部以一手計。26IPO合共用$91759,加1.008%費用,大約用了$92684,扣除已收的股息$9156,實際投入資金$82602,每均每月$983。當中,有過半資金在近15個月投入,現市值199087,回報算不俗。

現在Clear Book組合現已據為己用,隨個人喜好增減入表股數,並將其他的「股票」(2003年前抽的)都放進Clear Book組合內。在2010年最後階段,重慶農商行抽22,成為Clear Book內第29位成員。連續兩年成功抽到六隻股IPO

在經濟學中,周期是個有趣的題目,由太陽黑子、供應、需求、貨幣等等去解釋,各種論點都有不足。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的行為,最小單位是「個人」,所謂人心難測,愈微觀研究,便愈不準確,最終會慢慢走進心理學範疇。Adam Smith由人類集體行為發現人總是追求私利,這結論令人不好受,但卻普遍性符合現實,這成了經濟學一個重要的假設。

 

上 月提及牛三與熊三時,人的行為會變得非理性,將想法套用在周期,可說成周期是由人類理性與非理性行為交錯而成,上述種種學說都有可能對,但由於因素多,因 而該些學說並非絕對性對,出現間歇性失效,原因是學說由上述種種因素出發,而非由人的行為出發,死結是以理性分析非理性,注定出現「天狗食日」的觀點。

另一個上月的論點是,以理性邏輯不能分析非理性行為,但可從觀察非理性行為而趨吉(入市)避凶(退市),這就是我喜歡「杜氏理論」的原因。

熊市系列時,我以每星期成交觀察投資者行為,至現時,牛市的觀察再擴展至每月一次,將上月的平均成交記下來,然後比較當月的成交,可以看到非理性的行為的發展。港股九月份平均成交金額由732億,升至十月份的978億,十一月平均成交 979億,十二月又平靜下來,截至17日,平均成交750億,暫時仍未看到非理性行為的擴張。

在牛市二期,最大的失誤是過早看淡,但從歷史數據顯示,上一個熊市愈長,接下來的牛市便愈長。牛市可以很長,上一個牛市由SARS之後開始,經歷了四年半,之前一個熊市便受911事件及SARS雙重打擊,歷時特別長。經常有人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當熊市愈長,受創愈深,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療傷。就上一個熊市,只維持了一年計,投資者早已整裝待發。

永利控股成交突然活躍,股價上升,再看在2008年清倉前持有的細價股,通通升幅驚人。三、四線細價股走勢遠比大市好,在牛二中後期經常出現,當進入牛三前,細價股不少會出現「鳥獸散」急跌,之後由藍籌接力,股市才會新高。

另一個牛三前的現象,大市波幅會愈來愈大,現在也沒出現,20073月寫的《恆指20年十大跌幅》,記錄了之前一日恆指大跌777.13點,當日以「達文西密碼」惡搞一番,現在回看,恆指歷史高位在20071030日出現,可說為「怪談」作個完滿句號。

 

亦是翻閱舊文,20077月《加權平均周息率測股災》,是無無聊聊地等牛三的讀物,咪話「賣花讚花香」,三年幾之後重看都覺得幾OK,但恆指服務有限公司版面改動,現在可以在下載中心>報表>統計數字,選擇恆生指數及指數日報表,下載每日的數據,至1213日,恆指收報23317.61點,周息率2.61%,市盈率17.27倍。

從成交並無激增,三、四線仍在熱炒,恆指波幅仍未擴大,周息率與市盈率仍未算不合理,配合預期明年藍籌業績唔差,推算牛二會慢慢行多起碼一季至業績公佈期。

 

有消息和黃會分拆業務注入和港,股價一度升了不少,手頭零成本的和港亦隨「機」賣出,理由係滿手現金的和港,原本的業務幾乎都賣掉,價值只是七毫另加股殼一個,現金日日在貶值,以近一倍溢價售出,價值見習生認為合理,如果是流料一單,股價跌至低於賬面值,又是買入的時機。

時間過得真快,對上一次提及聯塑已是兩個月前,之前還擔心自已因股價上升而太早賣出股票,至上個月尾,聯塑股價下跌,未明原因,卻是買入的好機會,在預測市盈率8.5倍左右買入第二注。現時市盈率約為12.5倍(1217日),論升幅不算少,很容易又令人產生賣出的念頭,兩個月前寫的零成本心理調節法,至今仍未使用。早兩個星期「財經透視」介紹中國電池行業,聽到「專家」評論,大概說某某公司雖然並非生產新科技電池,但股價跌至12倍市盈率,值得投資芸芸…回看聯塑,豈非更佳選擇?現階段價值見習生認為聯塑股價逐漸反映價值,是時候慢慢去找另一粒種子,不過,要找一粒能快高長大如聯塑的種子,可遇不可求。當新種子比舊種子好得多,便會逐漸轉移。

以新疆金風作簡單比例子,上市文件內預測全年盈利人民幣(下同)22.36億,每股0.85,差不多港幣1元,上市後出第三季業績,頭九個月賺0.6839,完成全年預測80%,並預測全年增長介乎0-50%(如果不是內地的發佈要求,這個預測是不合格),即全年業績並無驚喜(還有機會比招股書內差),沿用全年盈利港幣1元作計算。比較聯塑與金風,$7.5的聯塑與$15的金風差不多(預測市盈率都是15倍),因為兩者同樣是受惠國家政策,但聯塑是全國第一,金風只排第二,還是不應轉移。

永利控股長期交投稀疏,一個星期無成交並不為奇,這個月略為增至幾十萬股到百多萬股,有兩日仲超過兩百萬。截至1213日,今年超過兩百萬股成交只有5日,頭兩次是年中時大股東增持,八月公佈業績前一次,之後就是128-9日,近期田生與美聯工商舖都給人炒得火熱,也許有少少人睇中永控那些舖位(年中時約值4億)。八月時打算出半年業績後分析,睇完業績一切符合預期,沒有新的觀點,也就此作罷。永控上半年賺超過40M(包括物業重估),每股11.4仙,預計全年賺20仙,價值見習生遇上無人問津並且價值被低估的永控,結果是年年看好年年買。有時市場真係無嘜效率,聯塑同永控公佈亮麗業績後,還有很多很多機會執平貨。

看過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不少人錯過介紹背景 的資料,內裡有一段文章介紹北宋時放寬酒的專營,釀酒生產,批發零售均由民間承辦,朝廷保留專賣釀酒最重要的原料 —麴餅,這種變相徵稅,與香港實行的「高地價政策」異曲同工。從源頭徵稅,是最高效率的稅制,相反,銷售稅是效率最低的做法,偏偏民間不斷有聲音要求政府 打擊樓市,而政府又不只一次用納稅人的金錢去研究開徵銷售稅的可行性。再加上,香港這個零資源的小地方,可謂萬物皆進口,銷售稅等同進口稅,開徵銷售稅等 同將自由港除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8

2011年 你該換腦袋想財富

2010-12-27  TCM




二○一一年,你要重新思考一件事:財富是什麼?

「錢跑到哪裡去了?」今年四月《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家庭累計損失的財富已達十一兆美元時,提出如此疑問。

十一兆美元,相當於全體台灣人工作二十五年的成果,這些財富怎麼不見的?

有鈔票不等於有財富 資產價格暴跌,財富跟著縮水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弄清楚「財富」的定義。在金融海嘯後,過去人們習慣用來累積財富的工具,如美元或各種「紙面資產」,都已越來越不可靠,「財富到底是什麼?」「要如何累積財富?」這些問題,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古 代英語裡,「財富」(wealth))一詞,乃是「幸福」(weal,即well-being)及「狀態」(th,即conditions)兩字的合體, 因此從字面上解釋,「財富」就是「幸福的狀態」(conditions of well-being),換句話說,古代人認為能為人們帶來「幸福的狀態」的東西,就算財富。

但後來「財富」逐漸被用來專指純粹物質上的事物。到了近代,「財富」又特別拿來指稱資產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收益,特別是金融市場的資產,如貨幣、股票及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等。

例 如美國奇異(GE),該公司著名的前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在一九八一年上任時,公司股市市值約一百四十億美元,約二十年後的二○○○年,即「網路泡沫」時期,奇異市值已成長到五千億美元,當時《財 星》(Fortune)雜誌盛讚威爾許是「偉大的財富創造者」。

然而,奇異或威爾許真的創造了這麼多的財富嗎?一年後奇異股價不斷下跌,公司市值十二個月內就縮水兩千億美元。

「財富」永遠都是「向前看」,也就是說,財富和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有關。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可能大起大落,財富也因此會增加或減少。例如當初人們預期奇異未來的前景大好,公司市值大增,財富因此增加;但之後人們卻預期奇異的前景其實沒那麼好,市值大減就使財富縮水了。

所 以回到一開始《紐約時報》的問題:美國家庭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總共損失了十一兆美元的財富。這些財富究竟去了哪裡?答案是:這些財富本來是人們原本 預期未來能擁有、後來卻預期未來不再擁有的東西。許多人買房、買股,因他們覺得擁有這些高價資產,就是富有。但資產價格跟著暴跌,原來人們以為擁有的「財 富」也就跟著煙消雲散了。

因為用金融資產價格當「財富」的指標,忽略了一個重點:那就是「財富創造」和「財富移轉」的差別。

我們平常所買的東西,幾乎每件都是便宜貨,因為我們為了取得它而付出的價格,比我們願意支付的價格還低。

會 賺錢不等於賺到錢 盈餘可能是來自他人財富減少 例如,你肚子很餓,願意花四十元吃一塊麵包,但實際上卻只用三十元就買到,經濟學稱你賺到了十元的「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你覺得吃這塊麵包後,讓你變得更好了,也就是你比走進麵包店之前,多了十元的財富。與此同時,麵包店同時賺到了你付的三十元,因此,你 吃了這塊麵包,讓整個社會增加的財富,就是你獲得的好處(十元),加上麵包店的好處(三十元),總共是四十元。

麵包店收到這三十元,還會再 分配給背後的組成者,例如它會付錢給麵包師傅──也就是工資;或用來付錢給那些借它錢買機器的金主(銀行)或是付店租;如果這家麵包店是家上市公司的話, 它也會付給麵包店的所有者──也就是發放股利給股東,這就是盈餘。但金融市場衡量的財富,卻只局限在「盈餘」這個部分。一間公司的股價,反映的是市場預期 未來它能幫股東賺多少錢──也就是獲利能力。但這個盈餘卻不代表整個社會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這個「盈餘」的增加,可能不是來自整個社會財富的增加,而是來自其他人財富的減少。

例如,麵包店決定將麵包師傅減薪,或是取消麵包師傅的健保給付等,這樣麵包師傅就變得更差──也就是師傅的財富減少了,但麵包店分配給股東的盈餘卻因此增加了,市場預期麵包店未來為股東賺錢的能力提升,股價就上漲。但這其實只是財富的移轉而已。

實例如○八年十月,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曾宣布裁員七千人,消息一出,股價應聲大漲,因為市場預期該公司為股東賺錢的能力增加,股東財富因此增加,然而被裁的員工財富就減少了。

你有錢不等於你富有 告別消費,用生產來創造財富 因此,金融資產的價格上漲,並不意味著整個社會的財富一定增加,它反映的可能只是財富在不同人之間的移轉而已。

對個人來說,把金融資產當成累積財富的工具,還有個問題:就是把決定自己財富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上。

金 融資產的價格,反映市場對該資產未來所能提供收入的預期,市場預期變悲觀,金融資產價格就下跌,持有這些金融資產的人,財富自然也跟著縮水了。貨幣也一 樣。雖然不少人把「有錢」和「富有」畫上等號,但事實上貨幣價值和其供應量有關,而供應量卻是政府說了算──政府要印多少鈔票,一般人根本無力左右。

因此,靠貨幣累積財富,就得冒政府濫印鈔票讓其價值崩跌的風險。近來美國聯準會(Fed)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元越來越不值「錢」,就證明這一點。

市場可能今天對該資源的預期收入很樂觀,該資源價格就上漲,但明天可能就對此資源的預期收入很悲觀,資源價格就暴跌,因此要用這種方式來累積財富,對個人來說很難控制。

重新省思累積財富的方式,是回歸「生產」,這指的是不要把當前收入全部消費掉,而把一部分儲存下來(即儲蓄),當作提高未來收入的資本(即投資),以創造出能讓人們過得更好的產品服務。

照經濟學家艾智仁(Armen Alchian)的說法,財富不只是廠房、住宅、肥沃的土地、人的知識、可靠的法治、穩定的政府、財產權的保障等,簡單說,「能讓我們更有生產力的東西」都可算是財富。

這不只是純粹金錢意義上的概念:你今天晚上花兩個小時看電視,就是「消費」;如果你把這兩個小時拿來用功讀書,讓你工作的生產力更高,你就是在「投資」,因為這讓你未來的預期收入增加。換句話說,「讓你個人更有生產力」,就是你累積財富的方式。

因 此,從台灣政府發消費券,到美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撒近一兆美元的公共支出,為何最後效果都趨近於零?因這些膜拜凱因斯(Keynes)學派的政府,骨子裡 都是要用「消費」,而非「生產」來創造財富。如果你的財務顧問告訴你:收入要盡量拿來消費,不要儲蓄,這樣你明年財富才會比今年多,你真的會相信這種話?

個人不可能靠消費來累積更多財富,那麼對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來說,這個道理也一樣。用政策(例如中央銀行降低利率)鼓勵民眾花錢,或是發消費券,就是在用人為方式減少儲蓄,讓可用來增加明天財富的資本減少,這些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減少未來的財富。

對個人來說,價值不全仰賴別人的資產,就可當成累積財富的工具。像房地產,它在近來受到許多人青睞,不是因為政府指責的投機客炒作,而是因為和一般的資產相比,房地產只要透過適當的保養,幾乎可以長時間保持原有的形態,其價值幾乎不可能完全消滅。

其他的機器設備,可能會因為有更新型的機器出現、或是新技術的發明而過時,以致價值減損至零,但房地產永遠可以用來住人,其他金融資產(如股票),一旦價格跌為零即廢紙一張,但房子至少還可用來住人,價值不可能為零。

當然,房地產不是唯一一種價值不操之於別人的資產,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雷恩哈特(Uwe E. Reinhardt)所說,社會的財富不取決於自然資源多少,而是「人力資本」。有了人力資本,不管社會或個人,就有了創造財富的能力,這種能力就不是別人所能奪走的。

英 國十九世紀文學家王爾德(Oscar Wilde)曾諷刺的說:「人們只知道事物的價格而不知其價值!」事實上王爾德是錯了──因為「價格」必會反映其「價值」,只是這個「價值」究竟要操之於 別人之手,還是要主動控制於我手?金融海嘯後,各種財富工具的價值都今非昔比,是人們更該思考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4

2011高勝算選股竅門 投資大師的 口袋好股


2010-12-27  TCM




即將進入2011年,面對詭譎多變的大盤要如何操作?

如何在平淡的行情中,找尋極具潛力且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今周刊》特別邀請謝金河、呂宗耀、郭恭克、毛仁傑、鄭超文與陳忠瑞等六位大師,從基本面、技術面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搭配五力分析,給予投資人2011年的選股策略與建議,以及值得長線布局的穩賺標的。

撰文‧吳美慧

日 前《今周刊》最新出爐的二○一○年度字「悶」,正是大多數投資人心情的寫照。過去三年,《今周刊》票選出來最能代表當年度的字分別是「慘」、「亂」與一○ 年的「悶」,對照大盤指數表現恰巧如此。○八年全球遇到金融海嘯,大盤指數從元月的七三八四點,跌到當年度十一月的三九五五點,「慘」最為貼切。爾後展開 大多頭行情,一直漲到二○一○年元月的八三九五點,只要有買股票,幾乎個個都賺,可以用「亂買亂賺」來形容。而一○年從年初以來指數在八千點上下盤旋震 盪,好不容易最近突破盤整大漲一波,但是投資人因為害怕套牢不敢買,或是不知該買什麼,甚至抱錯股,以致沒賺到錢,真的是「悶」到極點。

面 對操作難度高的大盤,投資人要如何適從?一○年,謝金河曾大力推薦華航,當時股價十一元,最高漲到二五.七元,漲幅達一三三%;呂宗耀則推薦聯鈞,股價從 一○年年初時的四五.三五元,上漲到九一元,漲幅達一倍。因此,特別協商大師拿出一一年口袋私房股,並運用五力分析來解析推薦個股的優勢,與讀者一起分 享。

相較於一○年的「悶」,大師們一致認為,一一年行情大有可為,預期在ECFA(兩岸經濟協議)效應發酵,兩岸關係更緊密,以及開放陸客 來台自由行等題材加持下,預估指數可望上看九千點,或是越歷史高點一二六八二點,對投資人來說,一一年大盤看漲,至少先吃下一顆「定心丸」。

其 中,對大盤看法最樂觀的首推呂宗耀。他曾經多次強調,大盤指數未看到一二六八二點前,「絕對不要看壞,只要下跌就是買進機會。」以目前指數位置來看,還有 上漲四成的空間。謝金河則認為,這次「萬點行情」真的來了,絕對不要輕忽市場資金過多所帶來的乘數效應,加上政府持續祭出打房政策,將逼使資金從房市轉向 股市。謝金河特別提醒要觀察台幣匯率走勢,匯率升值引來熱錢,「攸關未來選股方向」。一一年股市有很好的機會,「就看政府要怎麼引導行情」。二○一二年有 總統大選,馬英九總統要贏得選戰,「勢必要端出更多的牛肉。」郭恭克提醒,一一年大盤的動向,兩岸關係以及能否緊扣與中國內需相關題材,有絕對的關係。他 認為,一一年中國進入「十二五」規畫,在大力拉升民富層次後,勢必會直接、間接帶動兩岸與內需消費有關的議題。其中,開放陸客自由行來台,就是中國「民 富」的一種表象。

口袋名單條件一

公司每年業績有成長三成實力鄭超文從技術線形分析,他認為,以周線與月線推測,大盤在一六年前有挑戰二萬五千點機會。前提是兩岸關係要更進一步開放,跟隨中國經濟腳步成長,台灣大盤才有機會「逆勢」衝高表現。

一 ○年,不少投資人眼睜睜的看著大盤上漲,手上的持股不是不動如山,就是還往下跌,能夠賺錢的機會不多。面對這種高難度的盤,不少大戶索性在第四季「封 盤」,減少進出量。至於一一年,要如何挑選「穩賺」標的,為自己的荷包加分。大師們認為,一一年選個股的方向「跟著政策趨勢」就對了。從年初上場的 ECFA、金融業登陸、陸客自由行到兩岸生技產業開放,以及政府陸續通過包括面板等產業到中國設廠等,牽涉的行業、個股很多,只要多下工夫挑選好股與足夠 的耐心長線持有,投資就可以獲利。

毛仁傑認為,面對一一年詭譎的投資環境,公司的基本面還是最重要的。一家公司獲利有沒有成長性,往往決定 股價表現,反倒是與大盤的漲跌沒有絕對的關聯。他認為,一家值得長線投資的好公司,每年業績最好要有成長三成的實力,且連續三年都能處在成長的狀態,代表 經營者對未來營運布局有想法,以及公司營運有衝勁。

郭恭克提醒,觀察一家公司獲利成長的同時,還要觀察財務體質以及現金流量情況。他說,有 些公司獲利看起來不錯,但觀察負債以及手上的現金存量根本就不多,顯然這家公司「有了面子,卻沒有裡子」,這樣的公司就不值得投資。「既然一一年兩岸關係 更進一步,絕對不能忽視中國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影響性。」郭恭克認為,個股要漲,一定要找出跟中國一起成長的題材,一○年的潤泰全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能夠 找到第二個潤泰全,股價就會有上漲的條件。

口袋名單條件二

搭上中國民富題材個股

呂宗耀則建議,想要選擇跟隨中國一起成長的公司,「純度」一定要夠,有些公司持有中國廠比率不高,卻跟著享有高本益比,「這是不合理的」。他認為,在投資人看清狀況後,未來股價一定會反映出該公司的應有實力,回到合理的價位水準。

「金融股等很久了!」謝金河說。他表示,金融股經過之前的整併之後,現在的體質比以往好很多,加上現在金融業可赴中國設分行,「那是很大的想像空間!」他認為,「悶」很久的金融股,未來一定會有所表態。

口袋名單條件三

產品本身要有競爭力

陳忠瑞認為,要驅動一家公司股票上漲,產品本身有沒有前瞻性,特別重要。「如果產品沒有前景,代表公司營運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業績的持續力就不長久」。所以,他認為公司有沒有能力開發出新產品,以及產品能否搭上市場趨勢,攸關公司的競爭力。

口袋名單條件四

觀察籌碼的集中度

陳 忠瑞認為,一家公司股價要有表現,需要各種因素搭配,而籌碼的集中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往往業績不錯的公司,股價漲不上來,大多出現的問題是籌碼過於 分散。」因此,籌碼越集中的公司,代表在外流通的籌碼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籌碼被外資持有過半的公司,「股價比較容易有表現」。

鄭超文也認 為,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籌碼絕對是促使股價上漲的條件之一。他說「可以利用技術線形上的成交量,來觀察籌碼是不是被有心人收走。」倘若大盤下跌,股價下 跌幅度有限且持續性有買盤的個股「肯定就是有人刻意在鎖籌碼。」鄭超文觀察到,這類的公司通常背後都伴隨基本面出現好轉,或有意介入經營權,因此,股價上 漲空間會比下跌幅度大。

口袋名單條件五

技術面轉佳,並觀察成交量變化擅長技術分析的鄭超文認為,雖然線型代表 的是過去的歷史,但還是能由此推論出未來股價可能的發展。他說,不論從大盤或是個股的線形,都看到陸續轉佳的跡象。在觀察公司基本面、題材面夠強下,也要 看看「成交量開始出來了沒?」他說,不少個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成交量不放大,代表個股上漲的動力不夠。只要成交量開始放大,等壓回時買進,賺錢的機 率很高。

此次《今周刊》特別根據大師們選股的「五條件」,融合國際企管大師波特的「五力分析」(波特認為行業或公司的競爭有五種主要來源, 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來自同業的競爭),作為大師們選出值得長線布局的優質股條件,讓投資人可以為自己的財 富加分。

何謂5力?

選股5力分析

基本面

˙營收能持續成長

˙獲利持續轉佳

˙財務體質佳

籌碼面

˙大股東或外資持股超過三成

˙有特定人持續收購股票

技術面

˙周線、月線轉佳

˙實施庫藏股

˙股價在低檔能維持一定的成交量

題材面

˙是否是政府鼓勵的產業

˙是否跟上中國「十二五」規畫

˙是否是盤面上的話題

成長面

˙產品在市場中是否有競爭力

˙產品是否跟上長期發展

打分數標準

極優:9~10分

優:6~8分

好:5分

不佳:2~4分

差:0~1分

5力均衡!

宏達電是2010年最符合5力分析的個股

宏達電(2498)

基本面:9分

籌碼面:9分

技術面:8分

題材面:8分

成長面:9分

基本面

˙營收能持續成長:今年來營收持續成長,從元月分時的111.2億元,成長到11月分時的376.02億元。

˙獲利持續轉佳:今年第一季EPS6.38元,第二季10.30元,第三季13.60元。

籌碼面

˙大股東或外資持股超過三成:外資持股比重60.78%。

技術面

˙周線、月線轉佳:從今年3月起,均線呈現多頭排列,股價一路往上攀升。

˙實施庫藏股:在2010年2月與7月各實施一次庫藏股,買回自家公司股票,各15000張與4000張。

題材面

˙是否是盤面焦點:業績好,持續推出新產品,推升業績力道足。

成長面

˙產品在市場中是否有競爭力:是目前當紅的手機產品智慧型手機。

˙產品是否跟上長線趨勢:短期內還沒有新的產品可以取代智慧型手機,代表產品還有一段榮景可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9

兩岸三地:2011熱錢不絕 因念

2010-12-30  AD




 

聖誕過後,天氣依然寒冷,但萬里無雲,日光普照,與市場氣氛有點互相輝映,就是「清晰」中帶點「低溫」。突然看到冬日下,螞蟻還在努力搬動食物,還是早點調整情緒,準備迎接春戰。

有 感市場比較明朗,多謝中央的加息決定,假如消息提前公佈,想必影響西方友人放假的心情。不過,在假日第一天發放,正好「有事留待回來再說」,中國人美德, 又一實例。果然,西方市場反應循例──微跌,反而中國和香港股市,2%的波動,向國家交個差,盡了力。行文之時,香港方面,更加收復失地,又一次表演 「V」型反彈,但成交金額僅四百多五百億元,殺傷力有限。筆者相信,部份勤力的看官,這份遲來的聖誕禮物,真是要感恩。

保險業明年千億入市

禮 物收下,生活還是依舊,更加重要的,卻是下回如何。觀乎中外評論,中國再來數次加息,好像已經加印在2011年月曆上。這些預期,完全源於內地通脹,把利 率提高,讓資金停留在銀行系統內,是對抗惡性通脹的不二之門。不過,過程中由於種種統計和行政偏差,對於投資者的獵食結果,勝負往往只在時間的拿揑。可以 想像,往年除了歐美等西方國家的負面消息,今年加上預期頻繁的中國加息壓抑通脹,2011年股市,能平靜嗎?

從內地的報道看,國家除了對抗 物價暴漲,同樣關心資金流動,這些直接影響資產價格的投資,不單止筆者之前提過,在內地算是違法的熱錢,現在還有合法的熱錢,比如從保險業收取的保費,單 由1到11月,全國1.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6%,就算保費跟今年持平,2011年將會有超過1000億元投入資本市場。

事實上,還有其他國企、央企的投入,2011年的股市,看來只會更加「多姿多采」,看官,不要做螳螂了,冬天真的沒見過!

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3

投資香港股票:2011年之始(三)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6772

我地今年第一場大戰,喺由22400左右揸期指好倉開始。

我地下一步嘅策略喺先分析一下今次同上次賺左好多錢嘅2010第二役:18811大戰的分別。

上次五月,及之前一月嗰次,同今次嘅主要分別,喺之前兩次,仲有雙底嘅疑慮;大家都仲好驚海嘯有第二波,萬一仲要大跌一鑊,咁就要有充足準備;所以阿牛嘅底線都要定在13000點。

                          Picture 

到左今時今日, 除左超人仲喺著兩條底褲,肯認喺『雙底』之外,其餘冇人再講雙底,之前講過嘅人,全部都側側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1

投資香港股票:2011年之始(四)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7096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大作登场,投资界热望,同行艳羡,但能否真正商业化运作仍是最大挑战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张宇哲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作为主发起人之一的超级母基金终于呱呱坠地。

  2010年12月2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董事长陈元宣布,由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作为主发起人之一的第一只国家 级股权投资复合基金国创母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由国开金融与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创投)联袂发起设立,总规模600亿 元,首期150亿元,期限12年,主要投资于中国市场上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下称PE)。

  “这600亿带有种子基金的性质,希望起到杠杆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典礼间隙,陈元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兼任了国开金融的董事长。

  国开行是中国最大的基础建设银行,截至2010年10月末,资产总额近5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行。自2007年底正式踏上商业化转型 之途以来,国开行搭建了商业银行加国开证券、国开金融所谓“一体两翼”的全能银行架构。2009年8月,国开金融成立,注册资本350亿元;2010年8 月,国开证券成立。

  此次国开金融旗下国创母基金的成立,被视为国开行商业化转型之后的开局大作,深受业界瞩目:PE界对此翘首以盼,银行界则对国开行有了直接投资的大平台而艳羡不已。

  当日,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巡视员吴相仁,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学勇,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均出席了 庆典。国开行善于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特点可见一斑。“所谓开发性金融的特点之一,就是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组织优势相结合。”一位金融专家如此评价。

  “国开行的不良资产率多年保持低于1%,在国内银行业保持领先。未来国开金融也会坚持审慎的理念,对投资人负责任。”陈元说。

  “这是一个角色的转型。国开金融将从单纯的财务投资人,转变为资产管理的战略性投资机构。”国开金融总裁张旭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称。

首期募集150亿

中国人寿、社保基金、中再保险、国开金融、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深圳华为等均已承诺出资

  在宣布成立之时,国创母基金首期资金150亿元已募集完毕。

  所谓母基金(Fund of Funds)顾名思义,即基金的基金,是指以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对象的特殊基金。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股权投资基金已超越股票二级市场,成为与银行、 保险并列的三大金融业支柱之一,而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20%以上来自于母基金。与国际上母基金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同,中国的这一行业还处于起步 阶段,缺乏专业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管理机构。

  国开金融在2009年8月成立后不久即开始酝酿成立国创母基金。

  母基金的模式首先受到保险机构的欢迎。2010年9月底,保监会正式开闸,宣布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可以不超过保险资产5%的比例投资PE。目 前,中国人寿、社保基金、中再保险都承诺了对国创母基金的出资。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业内预计,中国人寿至少有500亿到600亿元资金可用于 委托投资PE,占到保险业可投PE资金规模的一半左右。不过,中国人寿和中再保险对国创母基金的具体投资均需经保监会批准。

  业内预计,中国人寿对国创母基金的承诺总出资将在百亿元左右。中再保险的承诺出资也将以十亿元计。

  庆典当日,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到会。据知情人透露,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已亲自面试过国开金融的管理团队。国开行和社保基金彼此已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两者同为中国最早涉足PE领域的先行者,共同投资了中比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弘毅投资等。

  “一期融资社保基金具体到位多少,目前还在走内部程序。”国开金融的内部人士表示。业内人士透露,社保基金此次对国创母基金的投资预计在50亿元左右。

  国创母基金分为PE和风险投资(VC)两个板块,采用有限合伙制,注册地在苏州,由国开金融和苏州创投分别依托国开行和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发起设 立。其中PE板块名为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一期规模为100亿元,国开金融承诺出资50亿元。VC板块名为国创元禾创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为50亿元, 国开金融和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分别承诺出资50亿元和30亿元。“国开金融的净资产约400亿元,资本很雄厚。”国开金融一位内部人士说。

  苏州创投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30亿元,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直属国资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11月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 有限公司(CSVC),双方现为母子公司。CSVC和国开金融早有渊源,CSVC早期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开行的贷款。早在2006年,国开行和 CSVC曾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内首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额为10亿元。目前,该基金已承诺出资16只子基金,带动了33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对子基金的投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华为此番也成为国创母基金的投资人之一。据本刊记者了解,深圳华为的承诺出资额在5亿元。深圳华为是一家民营背景的全球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一位国开金融人士表示,眼下PE比项目还多的“全民PE热”,意味着融资不易,且行业风险在加大。“国创母基金将延续国开行审慎的经营理念,坚 持商业化可持续,追求长期、相对稳定的收益,同时促进国内PE市场的规范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一。”他强调,“我们不会去赌。”

600亿的“种子”

国创母基金将通过自己的选择,树立成熟机构投资人行为标杆,给市场传递信号,什么样的PE是拥有资源的资金愿意进入的

  “国开行的品牌,吸引了众多PE,如过江之鲫。”一位PE界资深人士如此形容。庆典当天,各类PE大大小小至少来了几十家,包括厚朴投资的创始 合伙人方风雷、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春华基金的创始合伙人胡祖六、中信产业基金董事长兼CEO刘乐飞、KKR投资集团全球合伙人刘海峰等业内人士。

  “600亿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总规模相比,数目不算大,但是对于PE行业来说意义比较重大。这600亿元的资金将会带动更多的基金,比如可以撬动 几千亿的信贷资金,而被投资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后登陆资本市场,又会带来上千亿甚至几千亿资金的融资规模。”这是陈元为本刊记者描述的前景。

  陈元更表示,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虽然非常充分,但资本市场需要有几年连续盈利的业绩才能融资、银行贷款也需要抵押物,因此,创新企业和新兴产业的 发展仍缺乏融资渠道。他表示国创母基金要“填补这个空白,将借鉴国际上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及金融原理”,“精挑细选,投资那些注重创新型驱动、对各地经济 社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基金”,以支持中国的一些重点企业发展,强化竞争力,加快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积极推动“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国创母基金将主要投资于中国地区注册的PE,并要求所投PE的投资符合整体发展战略——两只母基金将共同关注未来5年—10年国家重点扶持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偏重于成长和并购重组类基金,但在企业发展阶段和投资规模上有明显区别。“我们会选择一个较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可以平衡不同产业周期的风 险。”国开金融有关人士表示。

  “我们对投资对象的参考指标包括团队的历史业绩、团队稳定成熟度、项目储备资源等综合因素。”张旭光告诉本刊记者,“国内最好的PE团队均在我们锁定的视野之内。”

  本刊记者同时了解到,国创母基金的投资标准不会采用主管部门备案、有三年历史业绩等硬性条件,对PE的挑选会更加灵活。

  国创母基金也要求,被投资基金管理人具有清晰的商业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愿景,并对被投资基金对高风险地区、行业的投资设定严格限制,同时,被投资 基金不得进行以获得短期收益为目的的股票投资,也不得对外贷款和担保。“基本的指导理念就是不参与泡沫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张旭光表示。

  “我们特别欢迎母基金模式,因为一来专业吻合性高,二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把精力更多用于投资。”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开金融是弘毅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人。

  “要钱的很多,但找到与中长期战略投资理念相匹配的PE并不容易。”一位国开行高管说。

  国创母基金要求被投资基金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20%,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业绩标准。虽然目前中国一些PE的收益已经达到35%以上,特别是单一pre-IPO项目收益率更是居高不下,“后者是不可持久的。”赵令欢表示。

  “国创母基金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树立成熟机构投资人行为标杆,给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合格投资人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PE又是拥有资源的资金愿意进入的。”国开金融有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国字头PE争议

国有机构介入投资和管理,最大的缺陷就是约束激励机制不到位带来的代理问题,不负责任的投资,其后果可想而知

  此次国创母基金的成立也是自身角色从投资人向管理人过渡的一个起点。“从被动投资向管理资产及主动投资转型,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张旭光称。此前,从资金成本、管理成本、机构能力等角度考虑,国开行时代对旗下基金大多限于参股的财务投资人角色。

  不过,对这一“转型”,业界也有不同看法。

  “国际上PE的发展是以Private(指私有、私募)为主要特征,而中国的PE主要以国有制为基础,投资人大部分来自国有公司,所投资的企业很多也是国有控股的。”在母基金的成立仪式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表示。

  谢平点到即止,没有往下展开,台下众多PE们对此心有戚戚焉,并对国有机构直接介入PE管理的冲动感到不安。“国有机构应该只做到母基金为止,委托专业机构来投资,而不应介入具体的管理。”一位PE界资深人士私下直言不讳。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国有机构介入投资和管理,最大的缺陷就是约束激励机制不到位带来的代理问题,不负责任的投资,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这 一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让国有机构介入PE的管理,是审慎的作法,可以说利大于弊。比如近期保监会规定不让保险公司做PE管理人等。

  但前述分析人士也表示,从长远看,也不应阻拦机构自身培养投资能力的正常取向,关键是机制设计要到位,要完全按市场化的原则走。“国开金融这次设立国创母基金的制度框架,看起来是符合市场原则的。”他说。

  “国开行的基金需要专业化管理,放在银行体系之内操作,还有很多不顺的地方,因为PE的运作方式、机制、目标、导向、激励机制,和银行的差异很 大。”前述人士称,国开金融单独成立公司则基本解决了这一专业化分工的问题。“从监管的角度,也可以隔离风险。”银监会有关人士对此回应。

  中国现有的母基金均为行政色彩浓厚的区域性政府引导基金,主要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重点专注于当地经济发展和转型,政府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对引导基金的管理,与国际通行的商业化母基金有很大区别。

  这次国创母基金的设计将走一条市场化道路。国开金融和苏州创投两家机构已拟联合国际知名母基金管理公司尚高资本(Siguler Guff)共同成立相应两家母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金均为5000万元,未来拟增资到1亿元。尚高资本旗下管理基金80亿美元,是最早在中国大陆设立分支 机构的国际知名母基金管理公司,早在2005年就募集设立了全球首只投资于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投资母基金(BRIC FOF)。

  张旭光认为,苏州创投对中国VC行业和人民币基金领域有较多的实务经验,尚高资本团队则拥有国际领先的母基金投资管理经验。“这是一个优势互补组合,不仅可加强各自原有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且可以在行业研究、策略判断、管理人数据库、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进行信息互享。”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基金为主,政府为辅。”英菲尼迪合伙人鲁东成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地方创投基金都很相似,政府参与决策不参与日常管理。但理念上苏州创投集团更为开放,不限制投资区域,这样给投资人很大的灵活性。

  “国开行在很多领域的改革都是走在前列。此次母基金的创立再次涉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很好的路。”谢平最后表示。

PE之路13年

13年来,国开行已经投了17家大大小小各类PE,积累了经验,也付过学费

  “在所有国有金融机构里,国开行可能是最有条件在资产管理方面做成功的。”一位大型投资机构的资深人士表示, “国开行已经投了17家基金,积累了经验,也付了学费。”

  陈元表示,国开行的优势在于布局全国的网络,并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搭建了政府信用和市场机制之间的桥梁,与各个产业部门、大型国企,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机构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投资讲究的是人和,在中国做PE就是做关系、做影响力、做资源整合能力。”一位国际大型PE人士直白地说,“国开行拥有潜在的对政策的影响能力,这是其他任何PE无法比拟的。”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国开金融已形成包括国家战略性投资、基金投资、直接股权投资和城市开发四大板块并辐射海内外的综合性战略投资平台。

  国开行设立之初就积极开展了基金投资的业务,创业内之先。目前国开金融基金投资板块包括17只基金,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中国开行自身承诺 出资金额近160亿元。其中包括中外政府背景的合资基金——中瑞、中比、中以华亿、中国—东盟投资基金、中意曼达林基金,也包括国开行全资出资专注于非洲 投资的中非发展基金以及渤海产业投资、开信创业、弘毅、中信绵阳、新远景成长等境内基金。

  其中,中瑞基金经营得并不顺利,虽然成立最早,但投资进度较慢,至今12年来整体仍未实现盈利。2004年成立的东盟基金是目前国开金融旗下业 绩最好的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投资决策机制、管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收益分配机制都相应市场化,管理人是新加坡大华银行风险合伙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末,基金年化投资收益率(净IRR)达到40%。

  “可以说各种类型——中外合资、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政府背景的、市场化的,各种管理方式——契约制、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包括有期限的和永 续性的),大大小小、境内、境外的都尝试过。这13年有经验、有教训,在教训中学到的东西更深刻。”一位很早就参与设立基金的国开行人士深有感慨,“比如 有的合同签得很被动,权利要的太少;也有投资失败的企业,但后来开行自己都处置了。”

  国开金融的直接股权投资板块包括即将成立的装备制造基金和筹备中的夹层投资公司、城市发展基金等。

  其中,装备制造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办、辽宁省政府和国开行于2006年筹备发起,一期规模为40亿到50亿元,国开金 融出资30亿元,目前已获得有关投资机构的出资承诺,完成一期募资目标,未来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等领域。

  夹层投资公司拟注册资本金50亿元,初期由国开金融全额出资,主要投资于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但缺乏资本金的优质企业。夹层投资有些类似于优先股,收益和风险居于债权和股权投资之间。

  正在筹备中的城市发展基金总规模500亿元,计划主要投资于中国前景稳定、潜力巨大的城市化发展领域。

  装备制造业基金、城市发展基金都是全国性基金,分属国开金融未来倾力打造的服务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两大主力板块。 “国开行希望多方面尝试、多探索一些路径,中国缺的是有创新能力的银行。”前述国开行人士表示,“以前做的事是房东,让中介出去帮着找房客。现在自己要做管理人了。”

  本刊记者陈慧颖对此文亦有贡献


2011年展望 Larry 洪龍荃

http://stock-challenge.blogspot.com/2011/01/2011.html

在新一年之始, 各大行紛紛公佈他們對於今年恆指的預測目標價, 當中最樂觀的一間指出恆指有潛力衝上32,000點左右. 我原來心理上也估算恆指今年可能會直入牛三, 即是進入最後的大升浪,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投資銀行, 股評家, 以致是小投資者也一致認為今年的指數升幅將會非常巨大時,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預測, 當然某部分是源自於contrarian的心態, 但更大部分是自身對預測的修正.

投資從來也不應該從眾,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隔離群眾的意見, 相反地, 我們要聆聽市場上大多數人的聲音, 了解他們的方向, 然後選擇順著他們的方向進發, 或者逆流而下, 心中持有相反信念, 以另一種操作方式出擊. 在經過這一週的細細思量過後, 我認為中港股市今年內應該難以脫離牛二, 今年的指數走勢將會跟2010年的走勢相近, 也是上落市, 惟上下波幅會相應調高, 大約在22,000點至27,000點之間.

至於股票類型方面, 我認為一眾大價股的走勢將會比去年優勝, 因為於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 眾多中小型股票的股價跌至極度低殘, 在人們預期經濟陸續回穩時, 他們的股價開始迅速攀升, 以致在2009年及2010年均大幅跑贏大型股. 但是隨著他們的估值已不斷調升, 我預期他們的上升步伐將會減慢, 跟大型股的上升幅度差距將會減少. 當然, 我並不是不看好中小型股於今年的表現, 我只是認為要挑選到大升股的難度將會更高.

至於行業方面, 我依然看好工業股板塊. 現在的工業股比海嘯前實力更強, 因為他們經歷過最差的時候, 有些雖然在倒閉的邊緣, 但有些卻乘著機會霸佔市場, 取代那些無法在市場生存的同業, 因此現在他們的盈利能力更強, 市場佔有率更高. 工業股的價值重估已在發生, 投資者可以細心留意這個板塊, 惟在選擇時也要留意未來原材料價格上升及勞工成本對他們的影響呢.

另外, 我也在累積估值回調了不少的藥業股及內需股(鞋/體育用品/汽車分銷/高端消費類等). 對於熱門的內銀/內房版塊, 我認為內銀的表現會比去年好, 至於內房則有機會回升至一個較合理的水平, 始終他們現在的估值還是太悲觀了.


2011年1月8日投資者週記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201118.html

   新一年的首個交易週終於完結,組合沒有重大變重,或者根本可以說沒有變動,而大巿就上揚,因此暫時跑輸大巿,不過投資並不爭一日長短之事,我就是不 相信恆指會365天都向上揚而不下跌,所以我選擇了以不變應萬變,靜觀勢態,以待時變。不過不做買賣並不代表能閑著去玩三國殺的桌遊吧,倒是時候認認真真 追回所持公司或所希望購買的公司的所有消息和事情,尤其行業發展和領導人的故事等等,絕對沒有機會讓自己閑下來吧,所以呀,朋友你還三國殺,是否不想活 呢,這個範籌的飯是多麼不易吃呀,努力點吧。

        每天堅持看幾家公司的十年內的所有年報,宏觀環境的影響下的變化和策略,以及領導人的發跡史和目前的觀點等,這些事情若你認真的看,每天 堅持至少一家公司,那麼一年下來你將分析了三百六十五家公司了,扣除那些看了也無謂的公司,幾本上三兩年已經可以基本了解了那些公司值得買進了,然後集中 精神就買那幾隻股並時刻追踪好了,至於其他公司,本身認為不合適的話,那麼我想盡可能再不要去買進吧,堅持力所能及的原則,以及必須了解公司然後才買進。 當然,投機炒買不在此列,你也沒有需要遵守那麼煩鎖的原則了。

        目前觀測的主要是消費版塊,生意有個特性,做終端生意和做中間生意或者最上遊,幾本上現金流最好的是下遊,亦即終端消費,最上遊要看你本 身行業特性,有些原材料比如好像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叫價力特高且收賬力極強當然沒有問題,但如農業和糧食等,本身叫價都不差不過中央限制和替代性極強的影 響之下,可能叫價力和收賬力因此而削弱。中遊公司都是在被上遊威脅和下遊拖帳,筆者的鋁業公司受此影響不少,要看的是掌門人如何盡快收賬和盡量拖上遊的 賬,靠中間的時間差來做到財務收益而不是支出,另外頃力拓展終端業務,實現現金流快的目的。所以在投資的時候幾乎都規避中遊,上遊慎選,集中下遊的原則。 當然下遊有幾個嚴格規則需要遵守,不是什麼下遊都能做到這些特性的,多些觀察身邊的事物,尤其上街看看別人經營,有助的拓展一套自己的生意思維。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