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下半年政策的風口在哪裡?新型城鎮化! 作者:格隆匯 徐彪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6&page=1&extra=#pid3718
新型城鎮化系列一,美麗中國!下半年政策的風口在哪裡?新型城鎮化!

八月份以來,我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既然新常態的定義已經明確(詳見《新常態=進入7.5%增速通道》),既然反腐已經取得階段性成績(詳見《反腐新動向,股市新階段》),接下來,政策的風向會向哪裡吹呢?

當然,在給出答案之前,我們有必要做一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回溯測試。

印象中,今年市場呈現出非常顯著的政策驅動特徵。但是呢,一直沒有沉下心去思考。今天上午上班路上,按照慣例登陸幾個門戶瀏覽,雪球的頭條文章《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牛股政策驅動力分析》映入眼簾,作者「唐史主任司馬遷」。作者做了一件事兒,他把兩會召開以來,漲幅最高的20只股票做了個列表,發現中間18只和某方向的改革或者鼓勵政策有關。

當然,用標準研究報告的要求來看,這種論證方法是不夠嚴謹的。因為個股驅動因素,你只能去猜,上漲的時候你並不知道最大力量來自基本面還是政策驅動面。為了讓結論更有說服力,也為了印證司馬遷同志的觀點。筆者用wind資訊概念板塊數據庫,做了另外一件事:選取年初以來漲幅最高的幾個板塊。

第一位,在線教育板塊,年初以來漲幅79.18% !驅動力來自教育改革(傳說中的民辦教育三十條、《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新型城鎮化的需求,疊加技術進步觸網。

第二位,智能汽車板塊,年初以來漲幅59.59% !驅動力來自新能源汽車系列扶持政策;

第三位,去IOE板塊、在線旅遊、超級電容板塊,年初以來漲幅都是52.5%左右,相差甚微。前者驅動力來自國家安全戰略,中者來源於科技進步觸網,後者源於科技進步。

你看,其中至少一半,都和政策驅動有關,剩下一半,則和科技有關。這也是我們年初以來一直強調的兩件事,今年做主題研究,要麼你盯著科技條線搞,要麼你就盯著政策搞。科技比較難,更多體現在自下而上的層面。超級電容有幾個人搞的明白?沒有行業研究背景和經驗的人,必須從頭開始學起,哪怕這樣,也未必能弄明白。但自上而下跟政策就比較容易,而且和行業研究之間的邊界很清晰。

回溯完畢,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而且清晰的結論:跟著政策選主題,必有厚報。

那麼,下半年,政策風向會往哪兒吹呢?

我們需要把自己放在政策制定者的高度來看問題,中央大方向一定,三個字來概括:「新常態」。新常態的核心是要將7.5%做成我們第一個經濟台階。為了實現這一點,政策將從信息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四個方向落子。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諸多政策都和信息化有關,包括信息安全戰略,包括促進信息消費,包括寬帶中國戰略等等。接下來,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有望成為新貴。其中能上規模的方向,只剩下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考慮到兩者體量相去甚遠,咱們首先聚焦城鎮化。

4月份開始到6月份之間,保增長風高浪急的三個月裡,城鎮化領域政策的著力點主要圍繞「鐵公雞」展開,比如說8000億的鐵路投資,比如說3000億棚戶區改造,比如說總額2100億的12條能源通道,比如說核電項目重啟,比如說城市管網建設及規劃等等。這些項目,從三季度開始,已經逐漸進入實體經濟,宏觀經濟也隨之企穩回升。

所有人都知道,「鐵公雞」的爭議頗大,很容易招致「走老路」的質疑。

城鎮化也有「新舊」之分,經濟企穩之後,從7月份以來,我們看到新型城鎮化邁開大步向前走:

第一步看總書記,總書記工程方面,負責打響發令槍。京津冀一體化屬於新型城鎮化的樣板工程,也是今年的一號工程、國家戰略。進入7月份以後,官方媒體吹風不斷,整體規劃有望出爐。最近一週人民日報更是拿出頭版版面連續報導。這裡不用多說,資本市場早在今年1季度的時候就已經用猛烈而且迅速的上漲來詮釋了新型城鎮化樣板工程的份量(還記得我們2月份猛推京津冀板塊麼?親)。

第二步看總理,總理工程方面,管實施,以落實新型城鎮化規劃(今年3月份出爐)為主。7月下旬,李克強總理離京前往山東考察。縱觀總理歷次離京考察講話的重點,有許多的重合,但這次同前幾次考察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考察的重點全部都歸到了一個主題上:新型城鎮化。除此之外,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出台,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也指向新型城鎮化,國務院批覆同意建立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為了習近平領導的中央政府成立以來第8個聯席會議制度)。

這意味著,從中央到部委,從部委到地方,新型城鎮化規劃(今年3月份出爐)即將進入大規模實施階段。

事實上,六月下旬,我們曾拉出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有的改革工作安排,又拉出了上半年國務院、部委、地方已出台的各類政策,將兩者做了粗略對比,發現大部分改革工作在上半年都有了動作,但新型城鎮化作為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明顯的改革工作尚未展開。雖然3月份已經出台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但是在部委和地方層面很少有展開、細化的措施。上週戶籍制度改革意見的推出,使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有了關鍵制度的設計,而李克強在山東德州的考察與講話體現著對地方具體工作展開的關切。我們猜測,繼廣東之後,各省份的城鎮化工作會議在接下來大概率會較快陸續召開。配合下半年繼續深化的投融資體制改革,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對民間資本的進一步放寬,新型城鎮化這一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多效應於一身的政策,有望成為下一個明星政策。

新型城鎮化第一步到底怎麼搞呢?政策細則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綠色中國!7月、8月兩個月國家多個部委先後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退耕還濕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等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第一批)的通知》、《中央財政支持啟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等工作》。我們認為如此多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的密集出台,旨在強調在新型城鎮化進程必須在綠色、環保的前提下推進。其中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第一批試點名單中包括了57個地區的具體規劃,這些規劃主要將視角集中在林業、水利、濕地等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上。第一批試點名單中的地區將給城鎮化過程中的其它地區帶來豐富的經驗,並起到示範性的指引作用。另外兩條政策則主要強調了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資金支持。據相關數據統計,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林業補助資金濕地相關支出已經達到15.94億元,未來中央財政將在進一步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加大並完善對於林業等濕地生態文明建設的資金投入和財政補貼。

美麗中國正呼嘯而來,園林板塊首當其衝。

園林企業一共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做市政園林工程,還有一類做地產園林工程。前者主要靠政府投資,後者主要靠地產投資。無論政府投資預期還是地產投資預期,都在最悲觀的區間趴著呢。不出意外的話,已經不可能更糟糕了。樂觀一點話,則可以憧憬一下接下來的利好:

地方投資可能起來麼?我感覺,很可能,而且一定會。因為,到目前為止,地方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沒有起來。如果我們對反腐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判斷基本靠譜,如果我們對中央督查組(落實各地穩增長)的作用基本相信,那麼接下來,地方投資就一定會起來。那麼接下來,國家政策聚焦的新型城鎮化之美麗中國就一定會起來!

地產投資可能起來麼?說實話,這個分歧很大。因為地產投資跟著地產銷量走,而地產銷量跟著房價走。一致預期是比較悲觀的,但是有趣的是,地產板塊指數已經悄無聲息地上漲近15%,至少資本已經用真金白銀告訴我們他們的樂觀看法。至於我們的看法,向來和政策真實想法高度一致。摘抄《新常態=進入7.5%通道》中的一段話:

「新常態所對應的7.5%左右(或曰 「七上八下」)增速能否實現呢?文章告訴我們,雖然面臨諸多風險,如房地產風險(管理層眼裡的地產風險特指樓市轉冷風險,第一篇文章裡明確有提及,因此地產政策一定會繼續放鬆!)、地方債務風險(管理層眼裡的地方債風險特指地產轉冷後的地方財力緊張,第一篇文章裡明確有提及,因此地產政策一定會繼續放鬆!)、金融風險(管理層眼裡的金融風險特指地產轉冷後的引發的地產和平台債務風險,第一篇文章裡明確有提及,因此地產政策一定會繼續放鬆!)」

我們的看法:園林板塊預期到底(證據是估值已經足夠便宜,自2010起,園林行業的市盈率與建築工程行業市盈率之比的平均值為3.6,而2014年8月份僅為2.8),接下來,當政策風向(包括新型城鎮化投資和房地產繼續放鬆)吹拂到眼前的時候,無論是豬還是鳥,都應該會有反應的。

相關標的

普邦園林、東方園林、鐵漢生態、蒙草抗旱、嶺南園林

風險提示

綠色生態城市建設速度放緩;工程回款困難(好消息是,以普邦園林為代表的企業已經開始逐漸以PPP的模式與政府展開市政園林項目的合作,同時園林企業也在嘗試並創新以擔保抵押等為工程回款提高保障的發展模式);房地產復甦慢於預期;

詳見我們發出的報告《新型城鎮化系列之,美麗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47

航運股風口:BDI松柏之舞始於秋 年內漲幅保守為40-50% 作者:格隆匯 姜明(海通交運分析師)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6
近期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連續上升,航運股也跟隨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格隆曾經在港股那點事中《小牛市需要遵守的5條交易鐵律》中提示,小牛市中就要做指數,做週期,做組合。航運股是否應該也成為組合中的一部分?BDI指數上漲有沒有可持續性?我們特地邀請了交運行業資深專家、格隆匯成員姜明為大家解讀。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7月份之後隨著各地密集出台地產放鬆政策,地產銷量有望邊際改善,礦價在90-95美金附近位置趨穩,鋼廠拿貨意願日益增加,8月14、15日BDI收於942、1015局部高點,環比(較前一天)增速創年內新高,8月以來BDI漲幅已達35%,較7月22日723全年最低點漲幅已達40%。

如果用「風起於青萍之末」描述過去2周的市場,那麼伴隨房地產寬鬆政策、進口礦替代、9月份北美糧食貨盤釋放等行業利好的不斷刺激,我們認為BDI指數「舞於松柏」的行情即將到來,年內指數高點突破1400-1500點是大概率事件,預計BDI指數40-50%的漲幅行情將驅動板塊投資機會,推薦標的:中遠航運(600428.SH)、中海發展(600026.SH,1138.HK)、中國遠洋(601919.SH,1919.HK)、招商輪船(601872.SH).

行業分析:

​行業邏輯梳理—礦石海岬定BDI​


1、BDI公式先天缺陷導致海岬船左右散貨市場:BDI=(海岬平均租金 + 巴拿馬平均租金 + 大靈便平均租金 +靈便平均租金)/ 4 * 0.113473601,先不考慮4種船型細分市場供需面給租金帶來的波動,僅從船舶造價和船東投資回報角度思考,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海岬船型載重多為16-18萬噸,船舶規模和造價明顯高於其它船型,常態下船東必要回報率一定最高,由於每種船型租金在BDI公式中的權重都是25%,這會導致海岬租金在BDI中的權重必然高於其它船型」。2007年以來,海岬、巴拿馬、大靈便、靈便四種船型平均佔BDI比重分別為35%、26%、23%和16%,海岬船比重最高,而峰值一度高達62%。​

2、海岬船在過去六輪BDI行情中的平均貢獻度約為70%:2009年以來幹散貨有六輪波段行情,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伴隨每輪散貨BDI的上揚,海岬船指數BCI的漲幅更為明顯,海岬對於BDI指數的貢獻率最高90%,最低為55%,平均為70%。2014年7月22日-8月15日,BDI漲幅為40%,海岬指數BCI漲幅為81%,海岬船對於BDI的貢獻率約為55%。​

3、礦石和海岬決定散貨景氣度和BDI高點:眾所周知,海岬船承運的貨物80%為鐵礦石,而全球70%的鐵礦石海運貿易源於中國進口,所以中國的地產、基建以及鋼鐵產業鏈對於海岬船租金和BDI的走勢至關重要。​

為什麼我們敢在這個時點看BDI年內突破1400-1500點​?

1、地產寬鬆政策有望持續,礦石需求依舊剛性:國內房地產走勢是影響鋼鐵產業鏈和海岬市場最重要因素,基於債務壓力,地方政府7月份已密集出台寬鬆政策,而這種態勢在下半年有望持續,特別是市場普遍預期的利率下浮政策對於銷量提振作用顯著,預計房地產銷售數據邊際改善,中國粗鋼日產量將穩定在目前220萬噸以上的水平是大概率事件(2013年日均產量為209萬噸),礦價在90-95美金/噸也將有一定支撐,礦石貿易信心恢復有助於海岬現貨市場的活躍成交,疊加低礦價因素將在中長期體現對國內礦石的替代效應(國內礦石平均成品節約100-120美金/噸),海岬租金走高將是大概率事件,繼而拉動BDI的整體上揚。​

2、9月迎來北美糧食,超跌巴拿馬反彈引發共振:我們曾在去年10月份的專題報告《透過海岬市場看BDI缺陷和散貨大周期》中引入海岬租金和BDI的觀測指標—中國月度礦石進口量/海岬船保有量,以此判斷行業1H2013是干散貨大周期底部(847點的均值是歷史最低),2014來BDI指數雖然整體為下滑,但由於低基數,年初以來均值同比仍改善22%,但海岬BCI、大靈便BSI和小靈便BHSI指數均值分別同比改善22%、9%和7%,唯有巴拿馬BPI指數同比負增長1%,除了受海岬船租金下滑連帶衝擊以外,上半年中國煤炭進口同比負增長、南美糧食行情低於預期也是巴拿馬船租金持續萎靡的重要原因,9月份即將迎來北美糧食出口季節,巴拿馬船租金和BPI指數有望小幅改善,若能共振於海岬船的復甦,BDI的向上彈性將進一步增加。​

3、歷史數據表明8月中旬之後BDI改善概率極高:我們整理了1990-2014年的BDI季度均值,今年3季度以來(7月1日至8月15日)BDI的季度均值為803點,幾乎等同於我們前面所說歷史底部1Q2013年的802點,一定程度說明BDI向下空間非常有限。同時,我們發現在過去24年中有10年BDI季度均值高點出現在4季度,8年出現在1季度、6年出現在2季度,沒有一年出現在3季度,這讓我們反推出3-4季度BDI上漲應該是大概率事件,進一步分析過去24年BDI數據,9-12月份指數均值較8月15日上漲的概率平均為73%,其中10月概率最大(接近79%),平均漲幅約為25%,漲幅最高為12月份,接近34%。​

4、BDI年內突破1400-1500點是大概率事件:目前納入BDI指數計算的4條海岬船平均日租金僅為13000美元,正好是去年4季度BDI高點(接近2300點)租金水平的1/3,鑑於我們之前分析的因素,保守估計年內海岬租金摸高20000美元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我們根據波交所評估值BFA比我們樂觀的多,它們8月15日給出的最新評估值顯示年內海岬平均日租金將要突破27000美金),BDI指數在該租金水平下介於1450-1550點,較BDI當前1015點仍有40-50%的漲幅。​

投資建議: 預計BDI指數40-50%的漲幅行情將驅動板塊投資機會,推薦干散貨標的:
中遠航運(600428.SH)、中海發展(600026.SH,1138.HK)、中國遠洋(601919.SH,1919.HK)、招商輪船(601872.SH)。

風險提示:中國經濟增速低於預期、油價非理性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55

汽車之家下一頭風口的豬

來源: http://xueqiu.com/1363266695/30750530

【東哥解讀電商】6月23日看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中國成跨國車企的“搖錢樹”》

“今年一季度,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實現凈利潤5.95億美元,而通用汽車全球業務的凈利潤僅為1億美元。

雖然通用汽車的季度業績受到召回事件(造成13億美元費用)和委內瑞拉業務4億美元虧損的影響,但中國已連續多年為這家美國公司帶來豐厚利潤。中國占2013年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的35%,然而通用中國合資公司全年凈利潤37億美元,已接近通用歸於股東的整體凈利潤38億美元。

中國也是大眾(Volkswagen)的“搖錢樹”。大眾去年超過通用汽車,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坐上了頭號交椅。中國占大眾去年全球銷量的31%,大眾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為96億歐元,而大眾全球營業利潤為117億歐元。”

是的,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而且依舊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3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達到1800萬輛(是印度汽車銷量的10倍)。市場依舊沒有降溫,今年從1月到5月,中國汽車市場同比增長逾11%。但市場被外企把控,以至於國家部委都坐不住了,最近出手打擊壟斷了。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又看了下股價33美刀,和還在做投資的前leader微信說

東哥:汽車之家是不是正在風口的豬?

前同事:比易車網強。

東哥:感覺之後的汽車需求會快速暴漲;

前同事:當然。

東哥:車前車後市場,我要買汽車之家(股票),廠商強勁的利潤,會持續推動廣告支出。

而汽車之家最新公布的二季度財報證實了這個基本的判斷。

在2014年第二季度汽車之家的廣告服務營收為人民幣3.662億元(約合590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人民幣2.279億元。而廣告服務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汽車制造商廣告和經銷商廣告的增長,分別占到了總廣告營收的73.5%和24.7%。廣告收入的大幅增長自然推動了二季度整體業績的提升,第二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5.068億元(約合8170萬美元),同比增長71.8%。經銷商訂閱服務營收為人民幣1.406億元(約合227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710萬元相比增長109.6%。

東哥以為,強勁的消費需求,加上汽車廠商強勁的利潤還會持續追加廣告投入,尤其是針對年輕用戶的互聯網廣告。

風口很大,而做汽車市場的也不止汽車之家,還有易車網、騰訊汽車搶奪汽車廠商廣告市場。說到底,還得看每個平臺的活躍用戶量,以及平臺對用戶的影響力。

根據之前Q1財報披露數據,汽車之家日均UV,PC端570萬,移動端240萬。其中移動端增長顯著,2014年6月,通過移動設備訪問汽車之家網站,以及通過移動應用APPS訪問汽車之家服務的平均日獨立用戶訪問量分別約為290萬和230萬。移動端的平均日獨立用戶總訪問量較2014年3月增加超過25%。當然這里要提下競爭對手,根據艾瑞mUserTracker最新一期數據顯示,易車網移動站6月用戶覆蓋數和占比都有很大提升,所以汽車之家還是要加大在移動端的投入。

平臺的影響力還體現在對用戶的影響力,就是看用戶在不同平臺的停留時間以及貢獻內容的情況。艾瑞的數據,以平均日獨立用戶訪問量、用戶平均每日花費時間,以及平均每日頁面瀏覽量來看,汽車之家在中國所有汽車網站和門戶網站的汽車頻道中排名保持第一。根據艾瑞的數據,2014年第二季度,較去年同期15.4分鐘相比,汽車之家網站用戶的平均每日花費時間增加到16.3分鐘,汽車之家占據用戶在線瀏覽汽車網站時間花費的超過46%,4倍於第二名網站,貢獻了互聯網80%以上的汽車帖子原創內容。

從消費者瀏覽時間來看,汽車之家對用戶的粘度和影響力是在加強的。這也比較容易解釋,汽車之家的廣告收入增長依然強勁,不同平臺對用戶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廠商的廣告投放已經說明問題。

從廣告平臺轉型交易平臺

不久前,京東劉強東在中歐商學院發表了他著名的“十節甘蔗理論”,就是說在產業鏈的價值鏈當中,占據的節數越多,那麽所占的收入和利潤就理所當然的更高。雖然阿里系有1.7萬億的交易額,但屬於阿里的收入只有500多億,利潤只有100多億。目前的汽車之家和易車網,以及其它汽車平臺,其實都有點偏向於廣告平臺,就是給線下的經銷商提供銷售線索,簡單的說就是引流賣用戶。電商平臺對整個汽車銷售影響還是很小的,所以別看汽車市場是一個幾萬億的市場,電商平臺一年為線下也提供了數千萬條銷售線索,但汽車平臺占整個汽車市場的收入占比還是非常小的。

汽車之家想要更高的估值,就必須要更高的收入,想要更高的收入就必須提升自己在汽車產業里面的價值,僅僅是作為廣告和引流的平臺是遠遠不夠的,要向交易平臺轉型。所以投資人應該密切關註這方面的情況變化,汽車之家只是具備了成為了豬的可能,因為在這個風口的可不只是這麽一頭豬,或許兩邊同時下註並長期持有是更明智的選擇!

當然,我們看到了汽車之家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東哥以為還是可以值得繼續期待。

2014年第二季度,汽車之家開展了系列汽車電商活動,包括“4.15馬上有車購車節”、“瑞虎3獨家預售”。2014年6月正式上線汽車線上交易平臺“車商城”,試運營首月,已促成3000筆汽車交易。另外還有和京東的戰略合作,車商“城”全面接入京東和拍拍平臺。

二手車,個人認為市場還不太成熟,汽車之家雖然有一些動作改進,但也乏善可陳,也沒什麽可點評的,繼續觀察。

汽車之家第二季度業績遠遠超出了華爾街投資人的預期,當然作為風口的豬,需要持續超出預期,才能贏得投資人的歡心。

截止東哥發稿,還未買入汽車之家,這就是分析師的悲催之處,說的和行動總是有一些差距。

電商戰略分析師,了解更多電商就關註東哥微信公眾賬號,“東哥解讀電商”搜索首字母dgjd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61

美周六:旅遊創業的下一個風口不是攻略、遊記,是玩法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4/145429.html

i黑馬:不包括純酒店預訂,周邊遊在線市場的份額從2011年28億到2012年56億再到2013年86億,而2014年預計140億,呈飛速增長。在周邊遊這個正在崛起的市場,美周六以導購切入,正在用介於攻略與遊記的結構化“玩法”去構造一個結構化的旅遊平臺。
 
\在一個月之前的旅遊行業創業沙龍上,我們見到了美周六的聯合創始人胡侃和丁欣。那次活動的主題是“旅遊創業的機會在哪里”,在分享當中,丁欣也開門見山的給出了回答——周邊遊。
 
他從數據上給出了回答:不包括純酒店預訂,周邊遊在線市場的份額從2011年28億到2012年56億再到2013年86億,而2014年預計140億,呈飛速增長。
 
實際上,就在這次沙龍後的一周,攜程就推出了周邊遊的旅遊項目。顯然,當巨頭入場的時候,這個細分行業的熱情充分被點燃了。
 
隨後,我們也拜訪了美周六,試圖通過這個項目本身去厘清周邊遊市場的消費者習慣自己行業特性。
 
周邊遊的移動端機會
 
具體來說,美周六給自己的定位是周邊遊信息導購平臺,定位於周邊遊市場,通過媒體化內容玩法引導用戶,告訴用戶哪里好玩怎麽玩,並且可以通過用戶個性化需求進行篩選與推薦從而形成媒體化工具平臺,最後根據用戶自己的喜好完成導購交易。
 
當然,現在美周六還只是體現了媒體屬性,按胡侃與丁欣的說法,每一個階段都要一步一步踩穩,欲速則不達。
 
美周六聯合創始人胡侃和丁欣都是計算機科班出身,05年就曾聯手互聯網創業,之後各自在職業道路上從事IT管理及互聯網產品領域,工作之余都熱愛旅遊,也正是自身體會到周邊遊出行選擇上的痛點,在2013年底,他們辭職創業,正式啟動了美周六這個項目。
 
在早前的調研中,他們發現:傳統的中長途旅遊通常都是先計劃好目的地,再根據時間和消費能力斟酌安排行程。這些有計劃有目的的旅遊決策行為因為時間長、目的地陌生、消費高,因此往往需要仔細思考合理安排,所以決策成本要高很多。
 
對周邊遊而言,這個行為就簡單多了。大多數周邊遊都是發生在距離離居住地較近甚至是用戶熟悉的地點,相對傳統中長途旅遊,周邊遊相對隨意,客單價相對低,決策成本低,可能一兩個點打中就出發了,具備一定程度沖動消費的可能性,因此更適合在移動端作出決策,也更適合導購模式。而隨著移動終端對於用戶碎片時間的占用越來越長,從移動端進去周邊遊市場也是順勢而為,所以美周六首先做的產品就是移動端。
 
如果說成本更低、消費更低更頻繁的特點讓美周六看到了機會,那麽周邊遊市場的“散”的特點則直接確定了美周六的切入點。
 
丁欣告訴我們,周邊遊市場的“散”是相對於中長途旅遊的目標少而言。一般來說,像外地遊客去到三亞等長途目的地旅遊,大多數都還是會去遊覽天涯海角這樣的“名勝”,而通常名勝都是相對集中的。但周邊遊市場卻不同,由於相對熟悉,用戶可選擇的空間很大,個性化的需求也尤其突出,這些景點看起來就非常散。
 
散讓整個市場從業者的容量看上去不小,但也因為需求的分散與供應鏈的分化,導致OTA電商模式在周邊遊市場很難形成大一統的形態。一方面,大OTA無法吃透整個市場;另一方面,創業型公司也只有能力管理好的細分市場和供應鏈,不容易快速成長。
 
在分析完這個邏輯之後,兩位創始人就決定先期繞開供應鏈的不可控,轉向決策的上遊——導購。他們相信,在這個環節,還有更多更多玩法。
 
不是攻略不是遊記,是玩法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影響用戶決策的因素大概有兩點:一是足夠的旅遊信息,二是足夠的個人情感信息。傳統的攻略往往提供的是前者,而遊記則是提供的後者。胡侃認為,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對周邊遊市場的用戶而言都是不夠的。
 
“攻略太幹,遊記太濕,我們想要綜合一下。”胡侃把他所說的綜合定義為“玩法”。
 
而周邊遊本身很少有人會認真做“攻略”;但同時,周邊遊也同樣需要明確的玩法線路目的地的引導說明,通常意義上的遊記則往往不容易提煉出這些有效實用的信息。
 
他希望的是,美周六提給的玩法可以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既能提供足夠的實用信息,也能保持一定的情感觸發因素。
 
為了實現這個效果,美周六將玩法內容解構後再重構,用結構化的方式呈現給用戶玩法信息。與此同時,美周六還簽約了一大批旅遊達人,用PGC+UGC的方式提供內容,以形成一個社區的原始積累。
 
目前,美周六的重心依然在內容積累。對於美周六來說,這是社區滾雪球的關鍵,也是未來加入算法和篩選的基礎。至於盈利,兩位創始人表示,接入在線分銷平臺、與線下旅行社定制合作、與終端合作都是可以順勢而行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72

交通天然氣產業:等待臺風口的起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30

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9-17 10:57 編輯

交通天然氣產業:等待臺風口的起飛
作者:王曉夏



以下內容轉自王曉夏,石油觀察網CEO兼總編輯~
(本文系言者在2014年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的主題發言)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中國交通天然氣市場機遇分析報告,這個報告是今年七月份我們石油觀察網出品的一個內部報告,我們也召開了一場石油觀察家私享會,邀請了企業家閉門進行了討論,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還有行業發展的趨勢做了一些碰撞,我整理出一些趨勢性的判斷和市場熱點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交通天然氣市場這個話題意義重大,但又出滿了無限的商機。意義重大是因為霧霾,交通能源領域清潔化對於中國而言是迫在眉睫。根據國際能源屬的統計,交通行業是世界碳排放汙染第二大戶,僅次於能源行業,如何推動交通能源清潔化意義重大。

交通能源市場規模龐大,對於很多投資機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中國LNG四個主要的消費方向,一個是工業31%,交通25%,城市燃氣24%,發電20%。

在這四個領域里面我們判斷未來有很大增長潛力的有兩個領域,一個是交通能源領域,另外一個是電力。目前我國的天然氣發電只占2%左右,但全球來看發達國家占到30%,因為中國電力市場的特定機制,現在天然氣發電的競爭力不是很明顯,所以真正比較有潛力的是交通天然氣市場,交通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比較高端的市場,附加值也相對來說比較高。


傳統意義上大家講LNG加註業往往只是公路交通市場,但是從去年開始水運包括今年海運市場的大門也在慢慢打開。

先看傳統的公路市場,公路市場特別是2012年13年期間速度增長非常快,因為是在包括國家政策還有地區政策推出了油改氣政策利好情況下,各地紛紛搞LNG加註站建設,2013年底達到了兩千座,盡管發展很快,但是加氣站不到兩千座,加油站目前有十萬座,未來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目前,天然氣加註站產業布局往往都是分布在油氣田的周邊,以及有管網還有LNG接收站的地方,主要是分布在氣源地。未來我們分析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在東北地區,因為中俄今年簽署了天然氣大單,未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成後,首先會優先供應東北地區,東北三省未來必然將氣化,是一個非常大的商業機會,這是一個市場窪地,大家可以關註一下。

除了東北地區這一新興市場空間外,在傳統的熱點區域內,依然有很多商業機會可以挖掘,包括一些固定線路的LNG重卡也好,或者是公交領域也好,都還是有機會的。民營企業的特點在於創新能力,而且特別善於雙贏式的分利模式創新,民營企業完全可以和物流企業或者是地方市政國企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可以獲取一些新的商業機會。


總之,盡管面臨暫時的市場供給過剩,但從長遠來看公路交通天然氣市場空間依然巨大。這個需要補充一下,很多人在擔心電動汽車會對天然氣市場造成威脅,這里我們需要形成三個大基本判斷。

第一,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天然氣應該是更環保的,電池使用階段看似環保,但是在生產和報廢階段,電池對環境的汙染也是相當嚴重的,去年的時候就曾經有人質疑特斯拉的股價為什麽那麽高,然後拿鋰電池拿出來說事,現實憂慮是存在的。

第二,電動車能源效率無法和天然氣汽車比擬。電力是二次能源,使用效率上肯定不如一次能源的天然氣,天然氣的能源效率會更高,這將意味著更有成本優勢。此外,LNG的續航能力和動力優勢是現在所有電動車沒有辦法匹敵的。

第三,從新技術誕生到逐步實現產業化市場化這一過程是需要時間的,無法跨越式發展。交通天然氣市場已經發展了這麽多年,已經經歷了市場的洗禮,一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市場認可程度也很高,電動車才剛剛開始,路還很長。


再看一下水運和海運市場。2013年國內開啟了內河船舶油改氣的熱潮,2014年5月交通部法文批改了武家嘴57輪作為LNG燃料動力試點船舶,這標誌著中國海航LNG燃料動力試點也正式啟動。

相比公路市場,未來船舶市場可以繞開土地使用的審批流程。目前,陸上加氣站的審批程序是很痛苦的, 但未來內河航運和海運市場完全可以采用專用駁船來避免土地使用審批的問題。


從全球來看,2013年瑞典已經投資建設了LNG海上的加註船,他們主要是未來對海上LNG動力船進行海上的移動加註,這種模式突破是不是對海運和水運市場能產生一個新的觸動,大家可以關註一下,這個是一個方向。



未來LNG能不能成為飛機的動力燃料?最近美國一家企業已經把CNG的儲罐用在飛機上了,主要用來訓練。盡管這個市場的商業化還有很長時間,但是美國公司把CNG用於飛機後的經濟和環保數據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想象空間,成本降低了80%,汙染減少了90%。

航空天然氣市場這個可能比較遠,但是我們認為是很富有藍海意味的真正的高端市場空間。航空運輸業受燃料成本壓力和環保壓力最大,去年歐盟推出的航空碳稅政策甚至形成了國際爭端,盡管最終政策沒能落實,但未來航空業的環保壓力必然將繼續加大。

事實上,殼牌已經開始嘗試用天然氣為航空領域服務,就是為天然氣做的合成油摻燒普通航油,空客A380已經做過實驗。未來能不能用LNG作為燃料,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前蘇聯已經在技術上驗證了,剩下的就是不斷改進改善的工作,從新技術實現商業化過程。



為什麽天然氣將會占據交通能源市場?答案是基於天然氣的三大優勢,剛才專註上遊的嘉賓已經講了,儲量沒有問題,儲量是非常豐富的,然後經濟性也是沒有問題的,經濟性很多人只關註運營成本,但基於交通載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講的比較少,除了運營成本外,天然氣在維護和維修成本上也具備優勢,因為 天然氣更純凈,對發動機的傷害更小,生命周期能夠延長。


未來的空間在LNG。
我們認為LNG比CNG的空間更大,首先因為LNG標準化,LNG純度很高,經過低溫處理以後,純度能達到97%以上,這就意味著它的純度為其提供了標準化的基礎,而標準化具有通用性,對於交通領域的很多發動機來說通用性是非常具有優勢的。LNG還具有標準化,更安全,更穩定,更環保,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更高意味著更大的續航能力,所以說LNG是未來交通天然氣市場的主力。



天然氣經過勘探開發然後凈化生產成LNG,經過儲運環節,通過物流最後到市場銷售環節。在這三個產業齒輪上,資源是驅動性的力量,沒有資源一切無從談起,而交通天然氣市場始終是整個產業鏈條最末端的一環,要進入這一產業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原料氣源或者LNG貨源,特別是在一個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市場中,更要保障自身貨源的穩定性。


從生產LNG到最終的加註終端,在整個投資環節中產生了六個核心成本,既燃料氣成、天然氣升級改造成本、配送距離、容量、投資/運營成本和其他成本。在LNG產業鏈條中如何布局?應該根據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來確定。
所以說需要看清楚自己的核心優勢,根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選擇成本最低的運營模式。根據氣源的不同,我們把主要的幾個鏈條列出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管道天然氣,這是油田氣,這是生物氣,管道天然氣,還有LNG的進口終端,這是這幾個商業模型,各種商業模型六大成本各有利弊。
最後,談一下對未來LNG市場的判斷。


未來LNG市場將會有兩個發展趨勢,第一是市場化程度將加深,必然會金融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必然導致更多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創新使得LNG成本下降,LNG市場的繁榮必然將會使天然氣市場從區域化市場演變成為全球市場,象石油一樣。

LNG市場第二個趨勢就是價值會凸現出來,目前天然氣本身清潔性所產生的環保價值,相比其他非清潔能源產品如煤炭在市場上沒有形成經濟優勢,未來政府需要對各種能源產品所產生的外部性進行定價,使得各種能源產品進行公平競爭,實現優勝劣汰。中俄天然氣大單已經簽訂,如果不能給予天然氣真正的經濟性優勢,未來中國如何消耗巨大的天然氣進口量?

盡管,LNG市場已經展現出供過於求的嚴峻局面,但天然氣行業如同移動互聯網行業一樣,都屬於站在臺風口的未來行業,都是潛力行業。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的行業來說,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都是會面臨一個一擁而上,然後大浪淘沙只留下一少批人的過程。

我們石油觀察網也是一家新興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勵誌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加速塑油氣行業的信息和人力資源的流動,我們也面臨很多苦惱,但方法總比問題多,我時常借用馬雲當初困境中勉勵自己員工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今天把這句話送給那些勵誌在LNG市場中堅守的企業家們:“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轉自勾股定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69

論風口豬的跌落——從藍寶石供應商GTAT申請破產說開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23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7 22:40 編輯

論風口豬的跌落——從藍寶石供應商GTAT申請破產說開去
作者 格隆匯 Angelia

一張令人耳熱心跳的K線圖

是的,你沒看錯,一天時間,股價從11元跌到八毛錢。
這個K線圖刺激吧?

美國藍寶石原料供應商及熔煉系統制造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GTAT)昨晚宣布破產保護,股價瞬間跌去90%,從10多塊變成了到最後的8毛錢。雖然我沒有一分錢在GTAT里,但是光看看這跌法就後脊背發涼啊。這里我以一個事後諸葛亮的心態評判一下這個事件。

一個風口:
藍寶石本來沒有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基本上是作為一種光學材料的應用。直到去年Iphone 5S首次在HOME鍵和攝像頭蓋板上采用了藍寶石而受到關註,而在Iphone 6的開發過程中,不斷有新聞媒體傳出Iphone 6將采用藍寶石作為屏幕使人們發現了藍寶石的一個全新應用領域。與此同時,藍寶石概念出現,一個風口就此形成。GTAT,包括國內A股市場上一批很鬼扯的藍寶石概念股都開始扶搖直上。

一頭豬:

GTAT是這次大風吹起來的最肥的豬。GTAT提供晶體生長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公司。主要經營三個部分:多晶矽業務,光伏(PV)業務及藍寶石業務。


從公司營收可以看出,GTAT的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但進入13年後股價由於蘋果手機要采用藍寶石屏這樣的概念不降反升,從最低的2.6元一路上漲近十倍至20多元。


從業務分類來看,公司除去概念性的藍寶石業務,其他業務十分不穩健,波動幅度很大,而且也都在以不同程度的幅度下跌。但人們都非常樂意和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而把視點全部放在了藍寶石上。大家相信,只要有了藍寶石,之前的虧損一切都不是問題,業績一定會得到反轉。201311月,蘋果和GTAT簽訂了一個5.8億的藍寶石供貨協議,再加上不斷有各種消息指向蘋果會采用藍寶石屏,使得很多人幾乎確定GTAT會向蘋果供貨。包括像高盛這樣的大投行也發了報告力挺GTAT。高盛41日將GTAT目標價提高到 24元,59號調到22元,到了85日還是買入評級,只是把目標價改成了20元的目標價。

可是GTAT收購的藍寶石專利技術並不過硬,從無規模量產經驗,而且也沒有多少產能,於是就向蘋果預收了大約4億美金的用來建設生產線,我們看到的就是PP&Eliability大幅增加。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後由於技術不過關,長晶過程沒有解決應力問題,生產出來的藍寶石屏幕,一加工就壞,成品率極低,單成本超過55美元,這讓IPHONE6總成本才兩百美金冒頭的蘋果大嘆晦氣,只有放棄藍寶石屏。



風沒了
終於,99日,在人們的熱烈期盼中,蘋果發布了新一代Iphone 66+。和很多人們預測的一樣,兩種尺寸,全新的外觀,可不一樣的是蘋果並沒有采用藍寶石屏。這樣結果無疑把原來猛烈的強風的降低了幾個級別,或者說,短時間風停了,當天GTAT的股價就跌去13%

之前提到的蘋果預付給了GTAT 4個億,蘋果收不到貨,自然這4個億得要回去,但GTAT13年的收入都只有3個億,怎麽還,沒辦法,只好申請破產保護。這故事用專業術語解釋,就是隔壁一屌絲跟蘋果土豪說我有一賊牛逼的技術能怎麽樣怎麽樣,土豪信了,砸了屌絲一大筆錢。現在屌絲故事沒講成,土豪帶了幫打手上門,屌絲幹脆自己申請蹲監獄避難去了。

要說這個風就完全沒了也不客觀。消費電子創新的趨勢不會改變。但總要有一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先烈不是?尤其如果這個鬧革命的先烈手頭不僅沒槍,甚至連菜刀都沒準備一把的時候。

應該吸取的教訓
1)        永遠不要選擇性視聽。其實GTAT的瑕疵再明顯不過。偶們的很多投資損失,都來自選擇性忽視;
2)        糾錯永遠不遲。在iphone發布會確定沒用藍寶石屏之前都來得及跑路,9月9概念破滅之後就應該堅決撤。被買入的股票綁架,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那是病,得治;
3)        只看概念,不看資產負債表做投資,就如同踩著雲朵去旅行。這麽幹的結果,正如大話西遊里說的,踩著雲朵來的,也許是你的白馬王子,但更可能是豬八戒:摔的!

4)        裸泳遲早是會被發現的。正如同格隆的經典名言:一個人從20樓跳下來,前19樓他都以為自己在飛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96

四環醫藥躋身埃博拉概念股 撞到風口的豬?

來源: http://xueqiu.com/9773230778/32039069



股市本涼薄,讓各國領袖頭痛的埃博拉疫情,也可以是股價的催化劑。疫情讓全球超過3400人死亡,但美股丶A股埃博拉概念股炒風肆虐,漲逾1倍。
港股中,港股通標的$四環醫藥(00460)$ 昨加入派對,突宣布進軍埃博拉病毒藥物研發。今日其股價表現,將是慈悲還是貪婪的印證?


(在顯微鏡下的埃博拉病毒)

四環+軍科院合作研發抑埃博拉藥物

四環醫藥昨收市後公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下稱軍科院),就抗埃博拉病毒藥物jk-05簽署了合作開發協議。

根據合作協定條款,四環醫藥將向軍科院支付人民幣1,000萬元的項目技術轉讓及研發費用,從而獲得該藥物的所有產權及經營權。軍科院針對埃博拉病毒,研制出的jk-05日前通過總後衛生部專家評審,獲得軍隊特需藥物批件。

研制了5年的藥物, 1000萬元就獲得軍隊特需藥物的產權及經營權,劃算!?

具科研精神每事問的你,jk-05是一種小分子化學藥物,該藥物為新型的RNA聚合酶選擇性抑制劑,能夠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從而達到抑制病毒複制的目的。



盡快推出市場

在實驗室內研發,不如推出市場才實際;但推出市場的憧憬,才最惹投資人遐想。所以四環主席兼行政總裁車馮升醫生的對白,亦順理成章是「將與軍科院共同努力,加快藥物開發進程,盡快將該藥物推出市場,實現產業化。」

四環稱,將進一步對jk-05進行廣譜抗病毒藥物的開發,保證其成功由四環生產上市和承擔國家儲備任務。


市場(災區)在哪兒?

是次埃博拉病毒爆發始自今年2月,並在短短數月內肆虐在西非大地,根據世衛組織報告,截至10月3日,全球已有7,492人受感染,其中3,439人死亡。

據英國BBC報道,科學家根據埃博拉疾病蔓延趨勢及空中客運的數據推算,在10月24日之前,埃博拉病毒蔓延到法國的機率為75%,到達英國的機率為50%。另外,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確診患者已於8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醫院內死亡。

盡管截至目前,並未有藥物可以有效治愈或防範該病毒,但並不妨礙資本市場借機炒作一番,中美概念股受惠顯著。




人們無法預測埃博拉病毒何時會走,正如人們不知道埃博拉什麽時候會來一樣。如投產時爆發期已過,加上埃博拉主要爆發區集中在西非,中國目前並未報出有疑似案例,可能未必能收到預期的經濟收益。

四環:績優+概念長短兩相宜

題材是短線資金最喜追逐的目標,但概念炒作若乏業績支撐,盛宴狂歡之後往往會以慘淡落幕。但如本身已是績優,又逢良機食正概念,自然不愁。


(中毒了,貼錯,不是這個四環)

四環醫藥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心血管處方藥制造商,目前銷售產品涵蓋中國五大醫療領域:心臟血管系統丶新陳代謝丶腫瘤丶抗感染及中樞神經系統,總共覆蓋80 多個產品,是國內心腦血管藥物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

該公司09年獲摩根士丹利投資,並從新加坡退市,於10年轉道香港上市。目前市值632億元,今年來股價穩步上揚,股價較年初升七成。


(這個四環才對)

四環2010年10月於香港上市,惟私募基金新.天.域資本於7月以5.4億人民幣入股四環,估值相當於招股價折讓近七成。

交易當時引來港交所異議,不容許私募基金在上市前以折讓價入股,因對其他投資者不公平。四環大股東故以約6成溢價,購回新.天域資本所持股權,以完成上市。

約三個月急賺6成,新.天域資本自然大有來頭,溫家.寶之子溫雲.松為創辦人之一。新.天域於當年10月聲明稱,入股四環安排符合法規,溫雲#松自2013年已沒有在基金擔任何職務。

***********************華麗分割線*********************



同場加映 : 電影《伊波拉病毒》

1996年的港產電影,同樣以埃博拉病毒(港譯伊波拉)為題材,瘋狂的劇情不是重點,因當中密集恐怖丶含血噴人的一大堆刺激官能鏡頭,早已被視為港產cult片經典之列。

伊波拉病毒導演王晶為香港知名導演之一,電視編劇出身,80年代周潤發丶劉德華主演「精裝追女仔」丶「賭神」系列,在香港幾乎家傳戶曉。王晶參與制作電影達180多部,票房累計近十億港元。



王晶本尊

原名王日祥的王晶,現任港股$漢傳媒(00491)$ 董事總經理。漢傳媒昨日市值約5.38億,截至6月底的年度虧損約6680萬港元,為本港炒股之一。公司1月份公布合股「十合一」,及以「1供9」比例供股集資3億。大折讓供股,令股權大幅攤薄,小股東欲哭無淚,可能要看套「伊波拉病毒」,才重拾人生樂趣。


(王晶女兒本尊,美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75

[黑問二十五]大佬都去搞農業,是風口還是泡沫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21/146998.html

\大佬都去搞農業,是風口還是泡沫?

    商界大佬紛紛對水果感了興趣,“名人+水果”的組合席卷大江南北。從煙草大王褚時健種出的“褚橙”,到IT界大佬柳傳誌開賣“柳桃”,再到如今的地產界大佬潘石屹為其家鄉甘肅天水的“潘蘋果”代言,口碑網李治國養土雞,劉強東種高端大米,網易丁磊養豬推“丁氏豬肉”,當當李國慶圈地養羊,李嘉誠投資高科技植物雞蛋。這股勢頭愈演愈烈,迅速蔓延至農產品領域,大佬們紮堆務農成了一種流行。農業,如今在中國已經成為不少知名企業家的寵兒。這些大佬們對農產品的追捧究竟意味著什麽?
答1:【黑問導師】陳宇豪——筷子兄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這個問題需要辯證分析,當前社會在飲食環境要求下變得趨勢明顯,但沒幹過農業的來改造農業未必能成功,很可能有泡沫;互聯網與農業,一個現代一個傳統,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隨著互聯網技術對農業的滲透,兩者逐漸緊密結合起來,從對農業的深度改造開始,到顛覆農業的傳統營銷模式,再到互聯網公司自己跨界做起了農業,一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農業盛宴正在上演。然而互聯網農業並沒有想像的那麽好,理想豐滿而現實骨感。網易至今一頭豬也未見上市;聯想農業勉強能做到盈虧平衡,已經實屬不易;京東商城上的“強東大米”基本沒有對外銷售,即便是該公司內部員工,也越來越少吃到“強東大米”了。其他大舉進軍的互聯網農業,估計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量產水平,盈利模式更是遙遙無期。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不管多麽富有傳奇和情調,還得有一些內功的紮實修煉,否則大資金大轉移到農業是極有可能產生泡沫。
答2:【黑問導師】 小創 創業家—i黑馬
    政策釋放出的信號,讓投資者們看到了農業“紅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農業投資額為6792.38億元;2012年中國農業投資額為9004.26億元;2013年截至11月中國農業投資額為10642億元。很多先行者都把果品作為進軍農業的第一站,並迅速獲得成功。褚橙是85歲的前紅塔集團董事長褚時健歷時十年種出的橙子,褚橙的熱銷不僅意味著褚時健人生的轉機,也讓眾多投資者對新農業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對於商界大佬對農產品的追捧,專家表示,現在名人開始做農業、代言農產品,標誌著我國農產品開始走向品牌化道路。IT、金融業大佬轉戰現在農業,主要是看好未來農業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提升,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將日益增長,也願意為其高品質付出較高的成本,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其次,涉足現代農業能夠享受的政策優惠,同時農業屬性有利於其分散自身行業經營風險,拓展新的盈利點。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大佬們跨界農業的折騰不會停止,農業跨界潮還將再次大幅湧動。

答3:【黑問用戶】 苗剛
    贊同風口大於泡沫的觀點,如果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分析的話,現如今農產品過度催肥,農藥殘留,使用化學添加劑(如膨大劑)等問題太多了,很多用戶的對農產品的初級需求已升級為安全的,放心的,可長期信賴的品牌需求。這是個核心需求,是個戰線比較長的事業。個人感覺一些企業目前只是把如何買好產品作為首要任務,卻忽略了滿足用戶這個核心需求的方面。沒有一點一滴建設好自己的平臺,更多的雙向互動,只是簡單的外包平臺售賣,缺少方法讓用戶和企業直接建立起信任,核心還是如何賣?用什麽方法賣?如何能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滿足需求?除了正常售賣外,抓緊耕耘好自己的平臺才是關鍵,用戶的體驗不僅僅只是吃到這個產品,包括真實的到果園體驗等都是方法,建立起信任,用戶的口碑做背書,做好自己的平臺,才能把品牌做長久。最終去渠道化做真正的M2C才是企業最終目標。
答4:【黑問導師】 潘開拓——黑馬移動組,溫創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風口大於泡沫,從需求出發,飲食健康,互聯網農業是要做到把農產品從出生直到送到餐桌的數據呈現在用戶的面前,真正做到看得見,測得出的綠色環保無公害。還有個細節,大佬們都選擇一個能塑造品牌的產品去深耕,獼猴桃、藍莓、豬等等,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你知道的水果品牌有幾個?農產品品名跟產地名相關的有多少?


點擊鏈接,上黑問和導師討論該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83

O2O的下一個風口:美國互聯網訂餐2.0模式的探討 點拾Deepinsight

來源: http://xueqiu.com/3915115654/32742253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O2O已經不是什麽新名詞了。而過去幾年的O2O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趨勢:從標準化的商品,開始向非標準化的服務轉變。無論是線上和線下,都開始互相融合,僅僅占有O2O的一邊已經是遠遠不夠的了。而過去幾個月,本地化O2O,特別是對應社區的,對應懶人經濟的O2O也一再被互聯網大佬所提起。未來的幾年,貨幣化“懶人經濟”或許是新的趨勢。

O2O中目前一個能明確看到的方向就是送餐服務。大名鼎鼎的“餓了麽”最近在花完大眾點評8000美元投資後,非常可能再融資3億美元以完成“跑馬圈地”。今天,筆者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最新的O2O外賣服務的主要商業模式。

Nicole Jensen剛剛在她iPhone中的Sprig應用中下了一個午餐訂單。今天她叫的外賣是素食山羊奶酪配扁豆。20分鐘後,這份外賣就送到了她在舊金山的家中。Sprig是由原來谷歌的執行大廚Nate Keller創立的,主要提供健康,具有當地特色,有機的食物。他們提供的食物包括各種健康的蔬菜色拉。午餐的起步價為9美元,晚餐起步價10美元。Sprig擁有60個員工,其中30人在辦公室工作,另外30人在廚房工作。他們的宗旨是讓客戶吃到具有家庭感覺(home made)健康食物,以替代那些不健康的快餐外賣。



無獨有偶,另一家互聯網外賣公司SpoonRocket也以健康食物為目標。這家公司在2013年在著名的加大伯克利分校創立。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叫Steven Hsiao的亞裔,他把SpoonRocket看做是快餐2.0版本。大學生是外賣服務最大的客戶之一。這點和餓了麽由交大的學生創立,從學校開始的路徑也類似。但SpoonRocket也是提供比較健康的外賣食物。他們的食物由曾經在好幾個高端餐廳工作過的Barney Brown領袖烹飪。他們的送餐價格由8美元起送。不過筆者來自於伯克利大學的朋友告訴我,SpoonRockeet的缺點就是選擇太少。一般主菜只有兩道可以選擇,分別為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優點是其更加健康,時間非常快(10分鐘以內),而且不用再吃垃圾食物了。



目前對於類似於GrubHub,Seamless,以及上面介紹的幾件互聯網送餐服務公司的投資已經在2014年的一季度達到7.88億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8200萬。當然,其中的佼佼者還是一家叫Munchery的公司。今年四月他們從Sherpa Ventures融資2800萬美元。他們在舊金山和西雅圖擁有50名全職員工,並且通過150名快遞員達成送餐協議。這些人有些開車送餐,有些在舊金山市中心騎自行車送餐。而他們僅僅提供4點到8點的晚餐服務。



簡單看了這些美國最新互聯網外賣公司的模式,我們發現和中國類似於餓了麽為首的O2O外賣還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美國的互聯網外賣核心是提供更加健康的外賣食物。甚至可以嘗試到有家里人做的home made食物的感覺。他們的核心是取代傳統的垃圾食物外賣。相反,餓了麽還是偏“屌絲外賣”為主。筆者也曾經體驗過一次餓了麽,感覺並不好。

同樣的道理。這些互聯網外賣公司都有自己的廚房。他們有自己的人送快遞。而餓了麽更多是一個互聯網外賣的平臺。他們僅僅提供互聯網流量的導入。食物和快遞都是餐廳本身提供。所以餓了麽的作用是告訴消費者“這家店有外賣送”。

從互聯網外賣發展的趨勢來看,筆者認為美國的互聯網送餐服務是真正的2.0版本,而中國目前僅僅停留在1.0版本。和中國不同的是,外賣文化在美國存在已久。在美國幾乎所有的辦公室都會看到大量的外賣店,外賣電話等。而中國的外賣文化剛剛開始之後就直接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所以美國的互聯網外賣以更健康的食物為核心,其背後是這些公司想提供“不同的食物”。而中國的外賣目前依然以外賣為主,核心是方便。

由於美國互聯網外賣的產品屬於“自營類”,而不是國內餓了麽這種“第三方類”,所以產品選擇上就要少很多。但這也符合O2O的長期發展趨勢。從過多的選擇,開始精簡到比較少的選擇,以產品質量,服務和個性化需求取勝,而不是產品的數量。

從長期來看,未來中國的互聯網外賣也會向中高端,更健康的食物轉型。特別是80和90後成長起來之後,他們中的大量人並不擅長做飯,也不喜歡將時間花費在做飯上。現在已經開始有互聯網公司提供上門做飯的服務了。未來這種針對80後,以健康食物為主的上門做飯和送餐服務會越來越流行。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平臺:deepinsight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64

什麽讓家政O2O飛上風口:標準化是第一步,個性化才是關鍵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6/147988.html

現在家政O2O領域絕對稱得上是社區O2O大戰的主戰場,僅從最近一段時間來看,無論是創業者的數量還是吸引風險投資的額度,家政O2O在整體社區O2O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這個熱得有點發燙的細分領域,有做上門家庭保潔的,有搞洗衣的,有提供家庭維修的,還有做保姆匹配平臺服務的,大家都認為這個領域存在著巨大的商機,而且都不約而同的認為這種商機的秘密在於如何將這些服務類的項目標準化,因此,“服務標準化”一時成為熱詞,甚至有人認為誰能夠率先實現服務標準化誰就能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領先者,誰就有可能成為整個O2O風口上的那頭率先飛起來的豬,真的是這樣嗎?
 

\一.標準化只是預賽

說到服務標準化可能每個人的理解各有不同,解釋也各有差異,想要用一段文字清楚地表述出來就顯得有些困難,因為服務是無形的,再加上行業、地域、文化等不同影響因素就更為複雜。

實際上服務標準化在傳統服務業不是什麽新鮮事,已經有很多成功者,比如星級賓館和汽車4S店就是二個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行業,大家可以參照理解。分析服務過程就會發現,不管是星級賓館還是汽車4S店,有二個共同特點:一個是執行流程化,另一個是操作工具化,二者構成了標準化。所謂的執行流程化就說將所有的服務過程分解成若幹的可獨立執行的動作,並且按照內在的邏輯進行編排形成現對固化的先後執行順序,執行者必須嚴格執行不能隨意更改;操作工具化簡單講就是“幹什麽活用什麽工具”,比如5星級賓館的客房清潔人員與餐廳清潔人打掃衛生的時候,從著裝到使用的用品用具都是不一樣的,而在一個非星級的普通旅店可能你就體會不到這樣的差別;再比如到過4S店的人都知道,盡管現在的4S店里的維修師傅實際上都是非常多的年輕人,可是從接車到提車,整個流程都用工單跟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各種各樣的檢測儀器和維修用具,讓你感到很強的專業性,這就是標準化帶來的最大好處——提供一致性的顧客體驗。通過實現標準化可以降低人的因素造成的體驗差異,降低顧客體驗成本,擴大市場規模。同時,從理論上講,任何服務都可以實現標準化。很多實踐證明服務標準化並非什麽神秘的事情,只要一個企業專心用心就可以實現,因此,在任何一個服務行業,只要你願意,都可以通過二種最普通的方式實現自身標準化改造:一種方式是自我設計並實施,另一種方式是對外合作,比如培訓、請顧問協助等,還有更簡單的辦法:挖角一個成熟的團隊。因此,標準化已經成為許多服務行業的共識,隨著標準化的普及程度,標準化必定成為服務行業的標準配置,就像團購網站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一樣,它本身是競爭的必備手段,越來越成為一種企業能夠參與行業競爭的資格而已。換句話說,對於一個服務性企業而言,標準化是規定動作的比賽,是場預賽,不做標準化根本就沒有機會進決賽。

二.個性化才是決賽

標準化最大的問題是體驗疲勞。標準化本質上忽視個體差異,容易遏制個性化需求和要求,使消費者漸漸失去興奮點,轉向其他的服務方。在其他行業可能這種體驗疲勞現象並不突出,比如,旅遊賓館,同一個品牌體系下,不同地區的賓館從外觀到內飾,標準化程度越高可能顧客體驗越好,因為這種標準化給顧客帶來的是熟悉的體驗,那為什麽不會產生體驗疲勞呢?原因在於賓館處於不同的外在環境,這種外在環境的不同使得顧客感受賓館標準化的服務卻是一種安定和舒適,是一種好的體驗。但是,家政O2O項目往往恰恰相反。比如說家庭保潔,當A家和B家提供的服務從執行流程到操作工具都基本一致,整個過程高度的同質化,顧客的體驗差異如何體現?如果顧客提出某些個性化的需求或要求,比如不能使用吸塵器清理木質地板,只能用毛刷清理,服務員怎麽辦?由於標準化的運營管理不能及時滿足或者根本就不能滿足某些個性化需求,時間一長顧客就一定產生體驗疲勞,當這種體驗疲勞累積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二種狀況:要麽想著換一家服務方,要麽就找機會要求降價。

如果一個企業只做標準化服務必然會陷入同質化競爭,那麽競爭手段除了低價之外可能就別無選擇,可想而知,這樣的企業是無法在行業內長期立足的,競爭壁壘更無從談起。

家政O2O大賽剛剛起跑,參與者必須要做好進行長期競爭的心理準備。如果將家政O2O比做一場跳水比賽的話,那麽標準化就是規定動作的比賽,是資格賽,參賽者做的不好進不了決賽,做的再好也不會有太大的競爭優勢,因為只有自選動作才能彰顯各自的強點,拉開彼此的距離,才是核心競爭力,才能決定整場比賽的勝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