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行業2015年最重要的風口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22

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12-2 13:40 編輯

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行業2015年最重要的風口
作者:胡春霞、柯海東、閆偉

本報告導讀:

老白幹酒國企改革方案出爐,有望為行業樹立典範,引領二三線白酒跟進。本文梳理了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相關標的,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探討投資標的。主要受益標的包括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白雲山、雙塔食品。

摘要:
國企改革將是2015年食品飲料行業性的投資機會。經濟參考報報道11月初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立,2015年國企改革整體進程有望再次加速。在36家食品飲料上市國企中,體制靈活或有較大改制力度的不足10家,改革潛力很大,我們認為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貫穿2015年的行業性投資機會。

老白幹酒有望率先拉開二三線白酒國企改革序幕。老白幹酒公告擬定向增發不超過8.25億元,引入戰略投資者、優秀經銷商並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率先拉開了本輪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序幕。老白幹酒國企改革方案歷時6年終落地,將為其他二三線白酒企業樹立典範,預計其他二三線白酒如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等亦有望跟進,加速國企改革進程。

現狀:改革力度大的企業很少,未來改革機會多。在涉及到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的省份中,已有13個省推出了國資改革方案,但與食品飲料相關的亮點不多。在我們統計的36家國有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已有21家公司進行過國企改革、或目前已有國企改革意向,尚有15家公司無明確國企改革規劃。但21家公司中,改革力度到位的公司不足10家,未來食品飲料公司改革的潛力依然很大。

預期國企改革對消費品企業的經營效率提升有顯著的作用。很多情況下,激勵完善的民營企業(或激勵完善的國企)的盈利能力、收入和凈利潤增速、股價表現好於同行業激勵不足的國企,比如加加食品和海天味業的毛利率高於中炬高新,洋河股份管理費用率低於大多數白酒公司,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股價大幅跑贏光明乳業等等。可認為,若國有企業推行改革力度較大、激勵制度完善,在盈利能力、收入和凈利潤增速、股價表現上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投資建議:結合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精選標的。1)從預期兌現的時間維度,建議選擇近期已有明確公告,或預期國企改革動力強的公司;2)空間維度上,建議選擇業績釋放彈性大的公司。主要受益標的: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白雲山、雙塔食品。我們維持沱牌舍得、古井貢酒、白雲山、雙塔食品“增持”評級。

核心風險:國企改革推行進展低於預期。

1. 國企改革將是2015年食品飲料行業性的投資機會


2015年國企改革整體進程有望加速。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本輪國企改革的起點,自此以來已有20多個省市地區陸續公布國企改革方案,2014年下半年以來多個省市也已陸續公布試點企業名單。經濟參考報報道11月初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立,我們認為中央各部門對國企改革的總體原則在認識上正在取得更多共識,預計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管理和運營體制改革、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和市場化選聘機制建立將是2015年改革推進的重要方向,國企改革整體進程有望再次加速。

36家食品飲料上市國企中、體制靈活或已經有較大改制力度的不足10家,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貫穿2015年的行業性投資機會。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有36家為國有企業,其中激勵較為充分、體制較為靈活的企業僅4家,2014年以來有較大動作部署的企業僅5家,另有27家公司或改革力度過小、或仍無任何改革動作(見表2)。隨著國企改革整體進程加速,2015年食品飲料板塊湧現國企改革浪潮的概率也較大,而食品飲料行業作為典型的競爭性行業,國企改革將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經營潛力,因此我們認為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貫穿2015年的行業性投資機會。

鑒於國企改革對行業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將撰寫相關系列報告,在本篇系列報告一中,我們將對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標的進行概述性梳理,對國企改革對企業盈利改善空間進行探討,並嘗試從兩個維度尋找投資標的。

2. 二三線白酒有望率先拉開行業國企改革序幕


老白幹酒有望帶動二三線白酒拉開國企改革序幕

老白幹酒國企改革方案落地,有望帶動二三線白酒國企改革加速。2014/12/1晚,老白幹酒公告擬定向增發不超過8.25億元,引入戰略投資者、優秀經銷商並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率先拉開了本輪食品飲料行業國企改革序幕。老白幹酒曾經被市場認為改革難度極大,此次改革方案歷時6年終落地,將為其他二三線白酒企業樹立典範,預計其他二三線白酒如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等亦有望跟進,加速國企改革進程。

行業的低迷形勢及國企改革政策導向亦有望推動二三線白酒推進國企改革。許多白酒公司在2003-2012年的行業黃金期中,地方政府改革動力不足,自2012年行業大幅調整以來白酒企業效益明顯下滑,當前恰逢國家自上而下推行國企改革,因此二三線白酒的改革的障礙減小,自下而上看企業動力也很充足。

其他食品飲料子行業國企改革進程亦有望加速
食品飲料作為充分競爭的行業,國企改革的推進難度相對較小。二三線白酒之外的食品飲料公司2014年以來改革動作同樣頻繁,如光明乳業推出股權激勵、引入戰投,三元股份、星湖科技引入戰投,中葡股份股東引入戰投,在2015年國企改革整體進程有望加速的背景下,大眾品整體的國企改革提速值得期待。

3. 現狀:改革力度大的企業很少,未來改革機會多

3.1. 已有13個省推出改革方案,與食品飲料相關的亮點不多

在涉及到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的省份中,已有貴州、重慶等13個省推出了國資改革方案,其中不乏與食品飲料企業相關的亮點:比如貴州省的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了推動再融資、做強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但對引進戰投的表述僅限於集團其他子公司;重慶的方案中提出未來3-5年使2/3左右的國企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廣東的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推動食品糧油等企業逐步註入省屬同類上市公司。


3.2.36家國有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已有較大改革力度的公司少

我們統計了36家國有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已有21家公司進行過國企改革、或目前已有國企改革意向,尚有15家公司無明確國企改革規劃。在21家公司中,按改革力度從大到小可分為幾類:

已實現管理層大比例持股的公司。如洋河股份、今世緣、伊利股份、雙塔食品,這些公司基本已實現管理層持股,管理層經營積極性很高;

2014年以來改革力度較大,有引入戰投計劃的公司。如老白幹酒、沱牌舍得、中葡股份、星湖科技、三元股份;

已有戰投,但管理層激勵不到位。如青島啤酒、珠江啤酒、涪陵榨菜(涪陵榨菜激勵力度稍好,但目前管理層持股僅2.2%);

雖已實行或擬實行股權激勵,但激勵力度太低。如瀘州老窖、光明乳業、上海梅林(激勵股份占比均不超過1%);

雖已有改革意向或初步進展,但股份公司改革方向尚不明確。如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伊力特、天潤乳業、白雲山。

可見已有改革動作、或有意向的國企雖多,但改革力度到位、真正起到實際作用的依然很少,未來食品飲料公司國企改革的潛力依然很大。



4. 潛力探討:國企改革有望顯著提升企業績效及股價


將改革力度較小的國有企業與同行業激勵機制完善的民營企業(或激勵機制完善的國企,下同)進行對比,可發現:很多情況下,國企的盈利能力、收入和凈利潤增速、股價表現不如同行業激勵完善的企業。可認為,若國有企業推行改革力度較大、激勵制度完善,在盈利能力、收入和凈利潤增速、股價表現上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4.1. 提升效率路徑: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收入和凈利潤增速

4.1.1. 提升盈利能力 提升毛利率

國有企業可能在采購環節的成本更高,從而導致毛利率比可比公司低,典型的如中炬高新:

中炬高新調味品業務毛利率顯著低於海天味業、加加食品:中炬高新醬油業務雖然定位中高端,但毛利率低於海天味業、加加食品。2013年海天味業醬油業務毛利率達40.7%,加加食品醬油業務毛利率達35.3%,中炬高新調味品業務毛利率僅為31.1%。

毛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噸成本高於競爭對手,我們認為國企體制可能是重要原因:海天味業、加加食品均為民營企業,激勵機制相對更完善,而中炬高新是國企,因此機制問題導致成本存在差距。在銷量規模相當的情況下,加加食品的噸價低於中炬高新,而毛利率卻比中炬高新高了4.1pct,正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降低銷售和管理費用率

一般來說,國企在費用投放效率上明顯不如民營企業,在許多情況下,國企的費用率高於同類的民營上市公司。

國企管理費用率可能高於可比公司。洋河股份作為管理層持股、激勵完善的公司,近幾年管理費用率基本維持在5-6%,低於其他一線白酒及二線白酒龍頭(瀘州老窖除外);海天味業和加加食品作為民營企業,管理費用率顯著低於主業同為調味品的中炬高新和恒順醋業。

國企銷售費用率可能高於可比公司。歷史上,伊利股份(激勵完善的國企)和蒙牛乳業(被中糧收購前為民企)的銷售費用率顯著低於同為乳業三大巨頭之一的光明乳業。



提升凈利率和ROE

國企凈利率可能低於可比公司。比如調味品公司中,由於海天味業和加加食品更高的經營效率帶來的更高的毛利率和更低的費用率,其凈利率較中炬高新和恒順醋業更高;乳制品公司中,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凈利率也明顯高於光明乳業。

國企ROE可能低於可比公司。比如洋河股份擁有領先白酒行業的ROE水平(2013年行業調整期除外),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的ROE也較光明乳業更高。



4.1.2. 經營效率提升,有望推動收入和凈利潤增速更高

過去10年洋河股份收入增速大幅領先二線白酒龍頭山西汾酒、古井貢酒:2004年洋河股份收入4.2億元,落後於山西汾酒、古井貢酒,凈利潤1500萬也落後於山西汾酒的8900萬,而2013年洋河股份收入和凈利潤均遠遠甩開後兩者。

過去10年伊利和蒙牛增速大幅領先光明乳業:2004年三者的收入、凈利潤水平基本相當,但經過10年的發展,伊利和蒙牛的收入、凈利潤均遠超光明乳業。




4.2. 機制完善的國企股價表現大幅領先

洋河股份股價表現優於其他白酒企業:從2010年初至今,洋河股份股價年化收益率達7%,在一二線白酒龍頭中僅落後於古井貢酒(年化收益率11%,因其應對行業調整較早,基本面率先見底);而從2010-2012年底(2013年行業股價大幅調整)來看,洋河股份股價年化收益率達26%,在一二線白酒龍頭中處於領先位置。

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股價表現優於光明乳業:從蒙牛乳業在港股上市至今,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股價年化收益率分別達26%和21%,大幅領先光明乳業的11%。




5. 投資建議: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精選標的

我們建議從國企改革兌現的時間、預期改善空間兩個維度精選國企改革受益標的,相關標的見下表:

從預期兌現的時間維度上,建議選擇近期已有明確公告要進行國企改革的,或預期之後有國企改革意向的公司;

從空間維度上,建議選擇業績釋放彈性大的公司:包括國企改革有望激發經營潛力,也包括國企改革有可能引入戰投從而改變行業競爭格局等情況的公司。



綜合兩個維度,我們認為食品飲料行業中主要的受益標的包括: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白雲山、雙塔食品;其他受益標的包括涪陵榨菜、中炬高新、青島啤酒、燕京啤酒。我們維持對沱牌舍得、古井貢酒、白雲山、雙塔食品“增持”評級。



(源自國泰君安)


4.jpg (259.63 KB, 下載次數: 0)

4.jp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40

2015年A股投資策略展望:尋找吹豬的風口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1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2 08:34 編輯

2015年A股投資策略展望:尋找吹豬的風口
作者:東方證券策略團隊

——第四象限中估值修複將進一步演化。經濟新常態意味著我們應該從短周期的複蘇轉向關註中長期經濟轉型的結構變化,P=E×PE的邏輯框架中,在E穩定有余、彈性不足的前提下,重點觀察PE的修複。根據我們的“投資四象限”,未來隨著降息周期的進一步啟動以及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貨幣活化程度可能得到提升,增量流動性的入市或預示著股市已經從第三象限轉入第四象限,隨之也將推動處於歷史低位的估值水平逐步向均值回歸。2015年滬港通、註冊制、資產證券化、並購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居民資產配置轉移入市等相互共振,資本市場將迎來增量資金主導的火紅年代。

——傳統行業配置缺乏彈性。改革轉型的新常態下,改革是個慢變量,同時經濟托底為改革提供空間,也決定了經濟穩定有余、彈性不足。對於傳統行業配置而言,一方面,建議重點關註降息周期下地產、券商、電力、基建和交運等藍籌板塊的估值修複;另一方面,繼續關註供給端收縮邏輯的演化,如農業中的養殖板塊以及化工的部分子行業;此外,15年或將有部分行業出現供給和需求端同步擴張,也是我們關註的焦點,如非銀、醫療服務、新能源汽車以及進口替代類的行業(如軟件國產化、精密制造等)。

——配置主線:向改革和轉型要動力。在策略主線上,我們認為應該緊抓改革和轉型兩大方向,打破傳統的行業配置策略,更多的從主題投資的方法論出發去尋找未來的投資線索。一方面,經濟彈性的缺失以及政府逆周期托底,使得經濟周期出現階段性模糊,傳統基於經濟周期的行業配置往往容易陷入信號缺失的境地;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傳統行業也在謀求切入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尤其是互聯網推動下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模糊了行業邊界,基於趨勢性、結構性、制度性、政策性變遷的前瞻性判斷的主題投資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在流動性改善尚未傳導到盈利改善的階段,也正是主題投資盛行之時。

——尋找吹豬的風口,建議重點關註四條主線:

1.國企、土地、金融改革等制度性變革,將激發資本、土地等要素活力,建議重點關註國資投資運營平臺類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深入推進的軍工資產證券化、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券商保險等條線;

2.出口和貿易升級的全球化4.0,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建議重點關註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深化,以及開始布局海外投資的相關企業,包括高鐵、核電、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出口投資(尤其在一路一帶區域)等,海外並購潮也有望進一步上演;

3.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工業4.0,將推動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機機聯網、機機交互,強調工業系統的智能化是工業4.0的核心,推動制造業的互聯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相關的工業控制系統、工業電子技術、物聯網等領域或將迎來新的機遇;

4.深度城市化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需2.0,打造中國自身內循環,首先是產業結構調整,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再平衡,同時包括港口航運、高鐵等城市間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及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供水排水管網升級等;其次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物流、金融、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健康、養老、文化體育、信息消費等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最後是城市管理升級和精細化城市運作階段需要包括創建軟硬件並重的綠色智慧城市。

具體的相關闡述請繼續關註我們的系列展望報告。

風險提示:改革進度可能不達預期,相關政策的推進時間表難以準確把握;經濟可能出現超預期下滑。

“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


一、迎接資本市場的火紅年代
我們的判斷:

1、滬港通之後,海外資金將進一步回流A股,2015年中A股有望納入MSCI指數體系,同時T+0、個股期權等規則對接也將進一步完善;

2、證券法的修訂將在2015年初列上議事日程,這也是註冊制推進的前提,進而推動金融資源市場化配置,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

3、2015年將是資產證券化快速推進的一年,非標標準化、打破剛兌將通過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定價機制實現,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4、2015年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將穩步推進,做市商制度進一步完善,支撐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創新發展;

5、2015年基於資本市場的並購重組將進一步演化,實現傳統行業的突破和轉型;

6、2015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掀起新浪潮,資本市場是主戰場,通過資本融合,打造公開透明的公眾公司,保證規則的透明化,同時通過市值管理實現資本共贏;未來或將強化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通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提升股東價值,充分實現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功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見》也有望在2015年推出;

7、2015年上海將基本確立全球人民幣產品創新、資產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也將是上海的新使命和新征程:向倫敦、紐約進發,打造三足鼎立的國際金融中心,其核心指標之一就是資本市場的大力發展!

8、從居民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未來股票資產比重有望提升,這也將助推資本市場的發展。一方面,房地產進入下半場,投資需求或進入下降通道;另一方面,隨著利率下行趨勢的形成以及剛性兌付的打破,信托等理財產品吸引力也開始下降,而滬港通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深化等又反過來吸引資金進場,形成共振。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建議重點關註券商及上海板塊。具體闡述可參見我們的年度策略展望系列報告。而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融十條”推進註冊制、資產證券化以及央行降息等舉措都進一步驗證了我們的判斷。

二、新常態下的估值修複

2015年市場邏輯框架
對於進一步的資產配置而言,我們認為,新常態下,隨著新一輪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將進一步解放,這也意味著我們應該從短周期的複蘇轉向關註中長期經濟轉型的結構變化,這也將帶來估值修複的機會。因此我們仍然從14年的年度策略分析框架出發,即“資產價格(P)=市盈率(PE)*每股盈利(EPS)”的演化框架,在E穩定有余、彈性不足的前提下,重點觀察PE的修複。
中期來看,目前上證綜指的估值水平仍然處於相對底部,位於歷史平均水平的最低值附近。而隨著降息周期的啟動,流動性的改善將帶來估值中樞的穩定,並有可能開始向均值回歸。

不過與2014年不同的是,我們認為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居民資產配置的變化將進一步推動這一邏輯的演化,慢牛格局進一步穩固。在這個過程中,仍應緊抓改革和轉型兩條主線,用主題投資方法論來看待新常態下的投資機遇。


第四象限的PE獨步舞

2009年以來,東方證券策略團隊以流動性和企業盈利變化為維度,構建了“東方證券投資四象限”。包括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在內的實證分析表明,在I、IV象限中股票市場往往會獲得明顯正收益。未來隨著降息周期的進一步啟動,流動性的(相對)好轉或預示著股市已經從第三象限轉入第四象限,隨之也將帶來估值水平的提升。


11月21日,央行宣布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根據我們宏觀團隊的判斷,2015年貨幣供應量總體仍較穩定,M2增速大約在12%左右。央行可能繼續采取降息政策,利率整體水平有望最終下降100bp以上。


一方面,長期流動性的變革拐點也正在來臨,一個較中性的貨幣增長,例如GDP7-8%+通貨膨脹2-3%=10%再給1-2%的資產貨幣化,即12%左右的M2增速將成為常態,泡沫狂飈的時代已然過去。但另一方面,從M1增速與M2增速的差值所表征的貨幣活化程度來看,近年來M2增速持續高於M1增速,顯示了貨幣活化度降低,相對的資本市場表現也非常低迷,更多處於存量博弈的狀態,這也使得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未能充分發揮。而隨著降息周期的開啟,以及可能的降準,未來貨幣活化程度可能得到提升。

如果以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名義的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之差作為國內市場流動性是否充足或是否存在超額流動性的一個近似指標,並考察它與上證指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市場超額流動性與股指呈現顯著的同向變動特征。而今年年中以來的一波反彈,背後同樣也是超額流動性的恢複性增長。


從市場流動性來看,證券交易結算資金余額以及新增股票和基金開戶數等都出現了快速上升,也反應出市場流動性的相對充沛,正在由過去的存量博弈轉化成增量資金推動的慢牛行情。


三、配置策略:向改革和轉型要動力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改革轉型的新常態,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和法治化的制度保障將奠定估值修複的原動力,未來我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方向正在逐漸變得清晰,資本市場的慢牛格局正在逐漸形成。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改革是個慢變量,對於經濟的改善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適度的政策托底仍然必須,這也是為改革轉型提供空間,也決定了經濟穩定有余、彈性不足。

傳統行業配置重點跟蹤供給端變化
對於傳統行業配置而言,一方面,建議重點關註降息周期下地產、券商、電力、基建和交運等藍籌板塊的估值修複。另一方面,我們仍然建議跟蹤我們在14年策略中提出的邏輯:在需求端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由於受到環保約束、淘汰落後產能或產能去化較快、要素價格改革等因素影響,部分周期性行業可能出現供給端收縮,如已經陸續出現過的化纖、染料、鉛酸蓄電池、氟化工、造船、風電等行業,乃至有色、鋼鐵、煤炭等強周期性行業的短暫供需缺口,供給端收縮以及相應的價格反彈也可能給龍頭企業帶來盈利水平的改善,15年我們建議重點關註農業中的養殖板塊以及化工的部分子行業,不過這一邏輯仍需要對產能去化情況進行深入跟蹤。同時,15年或將有部分行業出現供給和需求端同步擴張,也是我們關註的焦點,如非銀、醫療服務、新能源汽車以及進口替代類的行業(如軟件國產化、精密制造等)。

策略主線仍聚焦改革和轉型相關的主題投資
不過,在策略主線上,我們認為應該緊抓改革和轉型兩大方向,打破傳統的行業配置策略,更多的從主題投資的方法論出發去尋找未來的投資線索。
主題投資策略和行業配置策略的區別主要在於其研判和投資方法上,兩者對於市場本質的認同根本上一致的,即對市場預期偏差進行糾正。主題投資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和更大的靈活度;通過發掘經濟體的發展趨勢及趨勢背後的驅動因素,尋找符合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符合產業升級要求、受益於政策趨勢或確定性事件的相關企業,或者在行為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一系列政策或事件邏輯的推斷,從而預見性發掘預期偏差或發展趨勢,從中尋找合理的可納入同一主題範圍下的投資目標。

一方面,經濟彈性的缺失以及政府逆周期托底,使得經濟周期出現階段性模糊,傳統基於經濟周期的行業配置往往容易陷入信號缺失的境地;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傳統行業也在謀求切入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尤其是互聯網推動下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模糊了行業邊界,基於趨勢性、結構性、制度性、政策性變遷的前瞻性判斷的主題投資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在流動性改善尚未傳導到盈利改善的階段,也正是主題投資盛行之時。

流動性擴張的前期和後期更有利於投資主題的產生。流動性好轉初期,有限的增量資金會更關註事件引發的業績預期劇烈提升的機會;而隨著資金的逐漸充裕,行業景氣成為配置的主要依據;在後期估值偏高的情形下,唯有g的劇烈變動才成為估值大幅提升的理由,因而主題性機會再受追捧。


我們建議應當首先分析主題的生命周期及主題性機遇的生存環境:來自於促進經濟長期發展趨勢的宏觀驅動因素所產生的投資主題會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甚至會延續數十年之久;但大多數主題機會均受中短期的財政、貨幣、出口、產業政策或者制度性變革等驅動因素影響,一般延續時間不會太長;而事件性投資主題則大多數都會受制於明確時間節點的限制。應當密切把握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並判斷主題投資處於其生命周期的何種階段,進而完成投資決策。對於2015年的主題投資而言,我們應當把握改革和轉型這一重要的趨勢,尋找更具有持續性的主題。

正如我們13年以來一直所強調,對於處在轉型期的中國而言,當下正是變革的最佳時間窗口,中國及其民眾在這場全球化遊戲中,一直生存在“hard”模式下,這使得我們籌碼最多,彈性更大。我們樂觀地深信中國增長的故事不會戛然而止。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已經給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藍圖、實現路徑和推進時刻表,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化和落地,它將真正解放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釋放新一輪的改革紅利。當然,接下來的改革攻堅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仍將是漸進式的,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將潛移默化,不過這也意味著我們資本市場也要開始從短周期的複蘇轉向關註中長期經濟轉型的結構變化。

我們預期在改革頂層設計基本完成之後,在減速過彎、以質量換速度的前提下,中國經濟逐漸換裝新的三駕馬車發動機——1)以深度城市化(即官方強調的新型城鎮化)替代傳統城市化,以人的城市化為核心,以超級城市群(及其現代化立體交通系統)的建設為抓手,解決困擾多時的城鄉一體化和現代化巨型城市運營管理問題,實現產業升級、合理轉移下的全面城市化和區域均衡增長;2)以大消費和消費升級替換消費不足,尤其是以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等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的信息消費,以及以健康、養老、文化、體育、休閑娛樂和旅遊為主要內容的體驗式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的快速興起,將極大推動信息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3)以人民幣國際化替換一般貿易出口,即在人民幣國際化方向下,在巨額外匯儲備的保駕護航下,向亞太和其他地區輸入工程、服務、商品、資本和貨幣。在更新了的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的基礎上重啟系統,這將是一個中長期可持續的向上趨勢。這其中就包含著大量的可供布局的投資機會。這樣一個變革和轉型的時代,也為主題投資提供了豐富素材。


從這一宏觀大背景出發,我們建議在2015年建議重點關註四條主線:

1.國企、土地、金融改革等制度性變革,將激發資本、土地等要素活力,建議重點關註國資投資運營平臺類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深入推進的軍工資產證券化、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券商保險等條線;

2.出口和貿易升級的全球化4.0,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建議重點關註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深化,以及開始布局海外投資的相關企業,包括高鐵、核電、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出口投資(尤其在一路一帶區域)等,海外並購潮也有望進一步上演;

3.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工業4.0,將推動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機機聯網、機機交互,強調工業系統的智能化是工業4.0的核心,推動制造業的互聯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相關的工業控制系統、工業電子技術、物聯網等領域或將迎來新的機遇;

4.深度城市化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需2.0,打造中國自身內循環,首先是產業結構調整,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再平衡,同時包括港口航運、高鐵等城市間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及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供水排水管網升級等;其次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物流、金融、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健康、養老、文化體育、信息消費等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最後是城市管理升級和精細化城市運作階段需要包括創建軟硬件並重的綠色智慧城市。

具體的相關闡述請關註我們的系列展望報告。

風險提示:改革進度可能不達預期,相關政策的推進時間表難以準確把握;經濟可能出現超預期下滑。(源自東方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47

IDG資本李豐:下一個風口在哪?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2/148086.html

i黑馬註:11月29日,“2014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尋路中國”在京舉行。眾多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對當下經濟社會的熱點問題展開探討和思辨。IDG資本合夥人李豐參加了下午的“新經濟:下一個風口在哪?我有異見”分論壇,席間談到了IDG資本觀察和發現行業發展趨勢的一些思路,並就IDG資本幫助創業者,特別是90後創業者的一些方式和想法與主持人及嘉賓進行了探討。以下是部分對話實錄:

\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超過了線下行業所對應的服務水平,這種用戶需求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李豐先生,你怎樣找到這些風口中的創業者?

李豐:風口和創業者這兩個問題,我想找到風口是第一件事,對我們來講,我們在過去3年多當中,比較早的進入了互聯網金融,比較早的進入了O2O里面的C2C,當然還比較早的進入90後投資,在我們做提前判斷的時候我們會考慮什麽因素造成了這些風口,我純粹從電子商務和O2O簡單講下我們自己的邏輯。

最大的一個原因我們認為,叫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的程度,超過了當時那個階段線下零售行業或者線下服務行業所能夠提供的需求滿足水平。這句話聽起來很拗口,打個比方,電商上道理很簡單,對於一個二三線城市來講,可能當地最大的百貨商場里面的商品也很難滿足你現在的消費和品牌認知水平,你去到里面發現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品牌都是你不知道的。這句話意思是說,從你接觸到的線下零售來看,整個線下已經滯後於你的消費能力了。你在服務行業是一樣的問題,我們打個比方,三四年前你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或者在某一個大一點的省會城市,你花100塊錢平均一個人的消費去吃一頓飯,可能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說這頓飯吃下去對你沒有害,就是你去的餐廳到底靠不靠譜。

電商和O2O這兩件事情的風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和他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超過了當時在線下某個階段這個行業所對應的服務水平。另外你像金融業、醫療、教育,基本都是現在O2O滲入較多的行業,我們的邏輯是在市場興起之前投到這幾個領域,並且大致其他基於類似的判斷,都是叫需求驅動的經濟。

主持人:請問李豐先生,我知道投資就是投未來,從您投資的角度來講,未來還會存在哪些大的機會?不是大機會,中等機會也可以。

李豐:其實最先開始第一個問題我們講了,基本上我們在電商和O2O當中發現,不管是商品還是服務的很多行業的變革,都是來自於用戶驅動的,這個始終還會是個機會,我們叫用戶成熟度和消費能力的變化所帶來的線下商業模式的不足或者叫做需求的未滿足。像陳歐剛才講的海淘,為什麽你要去海外買東西,這跟為什麽二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上網買東西是一樣的,因為你知道有便宜和性價比好的東西,但是線下你接觸不到這樣的資源,這是海淘的出發點。你問大的方向還會有什麽,我想說我們自己還會有一些這樣的布局。

另外有一件事可能跟技術方向有關。我們看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為止,大概在座的很多人應該已經很少再去APP Store搜索或者下載新應用了,因為基本上你滿足於你手機上的APP了。但是因為一個行業如果想要足夠的好,必須既有大的、也有小而美的、也有垂直的、也有細分的,這個行業才叫做足夠大的行業,這也是互聯網本身帶來的進步,就是很小眾的網站它也有它的價值和被人利用的前景。從互聯網上看這一切是通過搜索引擎的方式連起來的,你能接觸到各種網站。但是在移動上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只靠應用商店來進行分發的話,它顯然只有頭部的,大家都用的應用會被重視,而那些小而美的東西會因為什麽被人發現、被人記住,從而被人使用,而體現價值,這是再往下來看較大的挑戰。

還有一個小的我們在看的方向,就是跟我們的主辦方有關了,因為我們覺得大家現在都已經在使用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這些東西在我們的邏輯當中叫做顯著加快了信息的流動效率,加上你在消費信息的時候是在移動互聯網上,是在移動設備上,所以導致你的時間比較碎、耐心比較差,因此你發現現在的用戶在經歷了第一撥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之後,大家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了,這是一個顯著的趨勢。另外一個背景是,我們發現叫做傳統媒體當中具有媒體內容制造能力的人,這些人歷史上第一次開始離開傳統媒體進入了創業狀態,這個以前幾乎從沒發生過。這些人當中有很多具有非常好的生產內容、編輯內容的能力,他們開始第一次系統性的離開了傳統媒體,進入到了新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來參與內容的制造、編輯、整理和推薦這樣的工作。而在博客和微博這兩個時代當中,我們發現所有做得成功的這些門戶網站或者這些商業模式,他們推廣的都是草根大號和明星大號,這些人生產的內容的質量水平肯定是不如這些叫做專業生產制造內容的人。這個也是我們叫做一個小小的風口。

以創業者的思考方式幫助他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問題

主持人:請問李豐先生,您覺得現在因為資本很熱,您覺得作為一個投資者除了創業者賺錢以外,還能給創業者做什麽事情?

李豐:我們其實做了不同領域的增值工作,幫創業者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尤其是過去兩年,比如幫他們的關鍵崗位招了團隊,幫他們解決市場推廣的問題等等。我發現對於創業者來講,這是我自己的觀點,我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品質是,或者他是一個思考非常獨立且深入的人,或者他是一個多多少少在他做的方向上有一些理想主義情結的人。我這麽講的原因是因為對於這些創業者,我們尊重他的思考方式,盡量幫他以他的方式思考他所要面臨的問題。從我自己的領域里面,我覺得對他們最有幫助的也是我們從很全面、很長遠的角度跟他們探討這個行業的發展問題,大家一起探討,共同成長,把這個模式在這個方向現在或者未來為什麽會是這樣,或者應該是怎麽樣,應該朝哪里去,思考清楚,這是我覺得最大的幫助。

年輕人推崇和代表的亞文化會逐步進入到主流社會和主流文化中

主持人:今天討論的是趨勢,IDG成立了一個專門針對90後的基金,請問李豐,你們做這個基金是發現了針對90後的哪些趨勢和機會?

李豐:關於90後,我們講過很多次了,其實道理很簡單。第一個角度是,很大程度上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前很多代相比,他們的父母在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過去一段時期當中處在了相對比較黃金的年紀上,所以他們給孩子提供的物質條件和眼界、經歷都是非常好的,使得這些年輕人當中有很多比較早地具有了比較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成熟度,這是對我們來講一個很重要的特征。第二件事情,這是從廣義上來講的,你看我們講PC時代過去10多年的發展,從我自己的定義上,基本上是以84年、85年左右的這一代人在不同年紀上的需求為主,他們代表了大的PC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進化或者演進,不管是在遊戲、社交的、找工作的、招聘的還是電子商務的,都是那個年齡層次的人在不同年齡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而現在移動互聯網當中很多商業模式,就會是這些90後去驅動很多以他們為代表的所謂叫移動互聯網模式的叠代和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當他們做屬於他們自己生活方式的產品的時候,他們會有顯著的優勢。

這部分還有一個補充,當然這跟人口結構有關了,我們發現在過去兩年當中如果你留意觀察你的生活的話,你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所謂原來叫做亞文化的生活方式,慢慢的進入了主流,因為亞文化很多是以年輕人為代表的。舉兩個例子,第一件事情,你會留意到所有你使用的時髦的網絡詞匯幾乎來自於貼吧或者90後聚集的某個地方,幾乎你所有使用到的時髦詞匯就是這些網絡用語。第二件事情,當我們投最大的彈幕網站的時候,還是被視為一個非常窄眾的事情,僅僅2年不到的時間,你有關註的話會發現,現在很多會議和話題聚集的場所,和一些瀏覽場景包括電影,都開始嘗試所謂彈幕這件事情,至於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麽我在這里不做討論,我只是拿這件事情作為一個代表來說,很多年輕人推崇和代表的亞文化的東西正在以越來越多的方式和速度進入到主流社會或者主流文化,這也是年輕人為代表的創業應該得到支持和投資他們的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58

簡評:PPP風口如期至,環保直接受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49&page=1&extra=#pid8741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2-5 13:30 編輯

簡評:PPP風口如期至,環保直接受益
作者:中證範凱

2014年12月4日,財政部印發《財政部關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公布30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示範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涉及供水、供暖、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環境綜合整治、交通、新能源汽車、地下綜合管廊、醫療、體育等多個領域。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2014年至少有40個文件提到PPP,現在則意味著進入實操階段。

PPP重大利好公用事業企業。財政部公示30個項目中,環保相關項目有15個,占據了半壁江山,說明環保是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各地政府開始PPP項目推介,例如安徽710億元、福建1478億元、江蘇875億元,更多優質環保項目將放出。財政部利用現有專項轉移資金投入示範項目,真金白銀推動PPP項目,社會資本參與收益有保障。環保最大問題是資金來源,PPP模式打破了資金束縛,政府不增加額外負債,社會資本出資享受優質項目,政府從購買“環保工程”向購買“環境服務”過渡。

30個示範項目水務直接受益。在“水十條”即將出臺之際,財政部力推14個水務PPP項目,占比環保項目90%以上,受益最為直接。後續,“水十條”是堪比“大氣十條”的重磅產業政策,將催化2萬億的水治理市場。30個PPP示範項目中,涉及環保上市公司:首創股份參與徐州市駱馬湖水源地PPP,總投資21.9億元;碧水源參與南京市城東汙水處理廠、仙林汙水處理廠PPP,總投資18.31億元;桑德環境參與吉林第六供水廠、撫順市三寶屯汙水處理廠PPP項目。


(源自:CleantechWatch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37

央行降息下重卡與藍籌受益 盤點汽車板塊不同風口上的豬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6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8 09:00 編輯

央行降息下重卡與藍籌受益 盤點汽車板塊不同風口上的“豬”
作者:中金汽車研究

央行降息下重卡與藍籌受益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非對稱降息,開啟了以金融股為龍頭的牛市行情,尤其是本周以來,券商、銀行、石油等大盤藍籌股快速上漲,暢快淋漓的演繹了一場大盤藍籌估值修複的行情。在市場驚呼大象飛起來了的同時,行業研究員也在思考下一步的投資方向,也就是目前市場調侃的找豬行情。

在11.25的周報《央行降息,藍籌受益》中我們指出,央行的非對稱降息,卡車行業未來有望受益。周基準利率的下調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未來幾個季度的投資和經濟增速將形成一定支撐。

此外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基建投資的力度,今年以來鐵道部共批複36個鐵路投資項目,總投資金額在1.2萬億左右,是2013年鐵路基建投資額的近兩倍。其中有27個項目總計9467億元的投資是在今年10月以來批複的,占到80%的比例,顯示出政府穩定經濟的決心。

降息背景下未來經濟的企穩和投資的加快有助於周期行業的複蘇,將利好重卡等周期股的表現。盡管目前重卡下遊需求低迷,行業銷量無太多亮點一樣,但是周期股歷來的最佳投資時間點都是在行業拐點處,行業的銷量指標只是後驗指標。

未來經濟企穩和投資需求帶來的重卡銷量增長、以及國四升級帶來高端結構演化也將有利於重卡行業龍頭。正如降息對銀行基本面利空,但是不妨礙銀行股受益社會無風險收益率下降、估值修複帶來股價大幅上漲一樣。我們預計未來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重卡產業鏈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從投資的角度看,央行降息之後,市場的無風險回報率有望下降,風格上也有利於低估值大盤藍籌股的上漲。

沿著這兩個邏輯出發,我們認為降息背景下最好的投資標的是低估值的藍籌重卡股,其次是今年以來滯脹的低估值大盤股。

從市值、估值以及機構持倉看藍籌投資機會
我們統計了A股汽車股中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公司,目前共有26家公司,其中整車13家,零部件11家,經銷商2家。市值最大為上汽集團,達到2348億,而最小的上柴股份也達到100億。

從市值的角度看:

  • 2000億以上市值的公司:上汽集團
  • 1000-2000億市值的公司:長城汽車、比亞迪

  • 500-1000億市值的公司:長安汽車、廣汽集團
  • 200-500億市值的公司:濰柴動力、華域汽車、威孚高科、江玲汽車、萬向錢潮、宇通客車、福耀玻璃和一汽轎車。

  • 100-200億市值的公司:龐大集團、中鼎股份、福田汽車、江淮汽車、均勝電子、國機汽車、駱駝股份、東風汽車、京威股份、力帆股份、上柴股份、萬豐奧威和一汽夏利。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

  • 10-15P/E 上汽集團、濰柴動力、華域汽車、長安汽車、福耀玻璃、宇通客車和江鈴汽車
  • 15-20P/E 長城汽車、國機汽車、威孚高科、駱駝股份、廣汽集團、力帆股份。
  • 20-30P/E 江淮汽車、萬豐奧威、京威股份。
  • 30-50P/E福田汽車、萬向錢潮、中鼎股份、均勝電子、一汽轎車。
結合市值和估值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上汽集團、濰柴動力、華域汽車、長安汽車、福耀玻璃、宇通客車和長城汽車均是低估值藍籌的首選。

百萬元
2014/12/5總市值
PE(TTM)
1H2014機構持倉比例
相對歷史高峰持倉比例
上汽集團
237,932
8.7
5.5%
66.2%
長城汽車
128,938
16.9
5.9%
60.3%
比亞迪
107,359
225.1
5.7%
100.0%
長安汽車
76,518
11.5
23.9%
90.2%
廣汽集團
54,633
20.2
1.0%
50.8%
濰柴動力
45,964
8.7
6.7%
27.0%
華域汽車
40,298
9.3
9.6%
49.9%
威孚高科
27,698
17.9
25.6%
55.0%
江鈴汽車
28,288
14.4
11.3%
67.5%
萬向錢潮
26,384
35.2
4.3%
22.2%
宇通客車
26,068
12.7
21.1%
61.2%
福耀玻璃
23,375
10.8
17.1%
49.9%
一汽轎車
22,362
47.1
9.4%
31.2%
龐大集團
19,732

1.0%
17.3%
中鼎股份
18,394
38.2
3.1%
10.3%
福田汽車
17,420
32.1
2.2%
9.2%
江淮汽車
15,123
25.5
17.7%
77.3%
均勝電子
13,970
42.8
13.9%
100.0%
國機汽車
12,750
16.6
6.3%
36.7%
駱駝股份
11,984
18.1
4.8%
51.8%
東風汽車
11,500
54.4
0.4%
8.3%
京威股份
10,350
29.4
3.4%
26.4%
力帆股份
9,984
20.0
0.2%
22.9%
上柴股份
9,976
53.9
1.5%
100.0%
萬豐奧威
10,006
26.0
12.4%
100.0%
一汽夏利
10,512

1.9%
17.5%

從目前機構持倉占比以及相對歷史高峰相比,我們發現東風汽車、福田汽車、中鼎股份、龐大汽車、一汽夏利、萬向錢潮、力帆股份、京威股份和濰柴動力這些公司的持倉都在10%以下,而且相對歷史高峰期的持股相比也不到30%。

而上汽集團、華域汽車、一汽轎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福耀玻璃和國機汽車的機構持股比例也不大,同時相對歷史高峰期的機構持倉量也不到一半左右。

區間

1H2014機構持倉比例
相對歷史高峰持倉比例
<30%
東風汽車
0.40%
8.30%
福田汽車
2.20%
9.20%
中鼎股份
3.10%
10.30%
龐大集團
1.00%
17.30%
一汽夏利
1.90%
17.50%
萬向錢潮
4.30%
22.20%
力帆股份
0.20%
22.90%
京威股份
3.40%
26.40%
濰柴動力
6.70%
27.00%
30%~60%
一汽轎車
9.40%
31.20%
國機汽車
6.30%
36.70%
華域汽車
9.60%
49.90%
福耀玻璃
17.10%
49.90%
廣汽集團
1.00%
50.80%
駱駝股份
4.80%
51.80%
威孚高科
25.60%
55.00%
長城汽車
5.90%
60.30%
60%-100%
宇通客車
21.10%
61.20%
上汽集團
5.50%
66.20%
江鈴汽車
11.30%
67.50%
江淮汽車
17.70%
77.30%
長安汽車
23.90%
90.20%
比亞迪
5.70%
100.00%
均勝電子
13.90%
100.00%
上柴股份
1.50%
100.00%
萬豐奧威
12.40%
100.00%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推薦重卡產業鏈的濰柴動力和威孚高科;以及低估值的上汽集團、華域汽車、長安汽車、宇通客車、福耀玻璃和長城汽車。

(中金汽車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44

51歲農民企業家自述:18年來,我是如何兩次站上行業風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0/148295.html

一把電鉆,一塊鐵皮,真心的故事從賀曉華單槍匹馬“發明”第一臺80升的太陽能熱水器開始。位於浙江省臨安市的真心熱水器,自1996年創立至今,在競爭慘烈的市場已經存活18年,甚至從美的、格力虎口奪食,兩次站上行業風口。由一個農民創立的企業,為何能在中國競爭激烈的行業成為“長壽”品牌?


 
“農民極客”站上風口
說熱水器是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並不為過。
改革開放後,伴隨著新農村建設、城鎮化改造,高速膨脹的市場需求為熱水器行業帶來蓬勃發展的沃土;而從世界各地湧入中國的信息技術交流碰撞,使得行業技術門檻大幅降低;遍地開花的制造工廠更是提供了價格低廉、型號豐富的組裝配件。
 
一間農家小院,三五農民,進上一批原材料,就是一個熱水器組裝廠。
 
在坐享改革紅利的同時,熱水器行業也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甚至出現一個城鎮幾十家品牌搶奪市場的局面。行業看似繁榮,實則激流暗湧,一波波淘金者瘋狂湧入,多數人卻鎩羽而歸。
 
1996年賀曉華創立真心熱水器,18年來,他始終在做一件事:發明熱水器。
 
中國企業家缺少“匠人精神”,換做今天流行的詞,就是“專註”、“極致”,就是“死磕”。中國社會太多的財富是發掘於“機會”,而並非產品,從真正的社會價值上來看,推動商業文明不斷發展的不是投機,而是對產品的專註。
 
農民出身,醉心技術,一個人組裝發明在當時甚為罕見的太陽能熱水器,已經是個足夠勵誌的故事。但在賀曉華身上,最令人佩服的還在於技術之外對商業發展的敏銳。
 
賀曉華研發出第一臺太陽能熱水器時,就像剛剛問世的大哥大,對於多數人而言,新鮮卻遙遠。而且,當時流行的太陽能熱水器是活塞式,功能簡陋,甚至不能保溫:白天出太陽時有熱水,一旦夜晚就失去了功用。
 
賀曉華意識到,太陽能這樣的綠色能源,在未來一定會受到重點關註,但是活塞式太陽能由於缺乏實用性,必然會被市場淘汰。於是,在向浙大教授反複請教後,賀曉華發明的第一臺熱水器便是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也就是後來市場上流行的熱水器。
 
當時,活塞式太陽能熱水器價格不過兩三百,而賀曉華研發的真空管太陽能售價兩三千,在市場尚未成熟、消費者接受度不高的情況下做出這種決定,在今天看來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冒險。但賀曉華是幸運的,在尚未起風時,他無意中站上了風口。
 
2000年以後,太陽能受到國家重視與扶持,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如雨後春筍,市場被迅速“催熟”。從十萬到百萬再到千萬,未雨綢繆的真心太陽能年銷售額節節攀升,迅速成為全國熱水器知名品牌。
 
賀曉華沒有像多數草根發家的老板一樣小富即安,技術背景催生了他在技術危機下的焦慮:太陽能技術門檻低,當競爭者越來越多,早期搶跑積累的優勢很快不複存在,企業如何持續發展?
 
第二個風口
 

回顧真心熱水器18年的發展歷程,賀曉華很是感慨:當年一同起步的企業,能走到現在的很是寥寥。當問起為什麽真心能堅持18年,賀曉華說這也是他這幾年複盤真心發展歷程時,苦苦思索的問題。
 
吳曉波講,企業家需要學習失敗,因為失敗里隱藏著成功的路徑。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企業的成功,中國太多的老板成功得“稀里糊塗”,我們需要從中發掘導致成功的必然因素。
從真心的發展歷史上來看,繼第一次搶占真空管太陽能風口之後,賀曉華“無意”中又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洗牌前,找到了“第二個風口”。
 
太陽能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扶持力度最大的行業之一,在帶動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為紅海廝殺埋下了伏筆。
 
由於行業門檻低,大小品牌紛紛進入,甚至不知名的雜牌都在全國各地瘋長。除了知名品牌的強勢碾壓,還有地區品牌的價格混戰,太陽能熱水器的繁榮如曇花一現,很快紅利吃盡,進入了各個地區的價格肉搏戰。
 
賀曉華是“技術派”企業家,當太陽能市場全面爆發後,他一面開拓市場,另一方面卻始終堅持對於技術的學習與提升,多年來始終堅持參加重要的行業技術交流會。在賀曉華的定義中,真心是熱水器企業,而不是太陽能企業,看似微小的定位,卻決定了真心和同時代企業不同的發展走向。
 
2002年,在廣州一次行業展會上,賀曉華接觸到了“空氣能熱水器”概念。
 
“利用空氣能熱水,比電熱水器節電70%!“
 
在嘗盡了太陽能新能源改革對熱水器行業帶來的甜頭後,賀曉華敏銳地意識到,空氣能作為一種新的節能方式,在熱水器行業發展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於是,會後回到公司,賀曉華立刻成立空氣能熱水器技術研究小組,並與浙江大學建立空氣能科研立項,花費一年多時間,攻克下了空氣能熱水器的術難關,並於2004年正式在市場投產。
 
自此,真心熱水器正式從太陽能時代進入空氣能時代,開啟了第二個風口下的“進化”。
一滴熱水的18年進化距離2008年美的進軍空氣能熱水器市場,真心領先了整整四年,但對於賀曉華而言,這四年“熬”得並不容易。
 
技術導向的產品市場,在新一代技術成熟之前,往往會需要一個階段的市場培育期,對於初創者而言,這段時期只能“熬”。
 
2004年真心空氣能正式投入市場時,依然是太陽能熱水器的天下,真心的空氣能熱水器如一粒石子投入大海,激不起半點波瀾,最初每年只有幾十臺的銷量,空氣能完全靠著太陽能的市場供養。
 
但是,賀曉華並未因此放棄,他相信空氣能的未來,相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
 
在熬人氣、養市場的這幾年,賀曉華沒有固執地堅守空氣能這個想法,而是像一個極客,企圖榨幹空氣能熱水器上任何一個技術創新的可能。
 
於是,在別的熱水器廠家還沈浸在太陽能的繁榮美夢中,真心研發出了雙聚能熱水器和GBS空氣能熱水器。
 
雙聚能熱水器是太陽能和空氣能的混血兒,在太陽光照良好時,以太陽能方式工作;當碰到陰雨天氣時,便切換到空氣能模式。賀曉華看準沿海地區多臺風、太陽能功效時常發揮不出的痛點,將雙聚能熱水器作為重點銷售產品,一舉在市場走紅,將空氣能熱水器的概念成功引入。
 
而GBS空氣能熱水器被稱為“熱水定位系統”。傳統的熱水器打開時都有一個由涼水到熱水的過程,這段時間流出去的水太涼,就只能白白浪費掉了,而且用戶還需要長時間等待。基於此,賀曉華研發出GBS熱水定位系統:即開即熱,不用等待。不僅節約了用戶時間,而且一年節水30多噸,加之“比普通電熱水器節能70%”的特點,GBS空氣能熱水器一經推出,僅經過一年的市場推廣,就創造年銷5000臺、銷售額2000多萬的驚人業績。
 
到2008年,美的、格力進軍空氣能熱水器市場,標誌著空氣能市場的正式成熟。在經過了多年培育後,眼看著市場成熟,大品牌卻開始入場搶食。但是,賀曉華卻並不擔心。
 
“美的、格力是‘雜家’,除了熱水器,它們還銷售空調、冰箱等家電,在熱水器上並不如真心專業;而真心是‘專家’,18年來,我們始終在圍繞著熱水器進行技術提升與市場開拓。哪怕是大品牌,也占不了我們多少便宜!”
 
眼下談及商業模式,“重度垂直”廣受追捧,真心在熱水器這個行業,重度垂直了18年,以極客精神圍繞一滴熱水,進行了18年的技術提升與自我進化。
 
2013年3月,中國最大的光伏企業無錫尚德破產重整,標誌著中國的太陽能行業開始衰退。但也正是這一年,真心空氣能熱水器銷量遠超太陽能熱水器,再創新新高,全國經銷商突破300家。
 
不過,賀曉華還來不及高興,便開始擔憂:“空氣能什麽時候又會走向衰落?衰落後下一代會是什麽技術引領潮流?”他說找不到空氣能下一代的繼任技術,是他目前最大的心病。
從前兩次懵懂闖入風口,到如今主動思考尋覓第三個風口,賀曉華從商業的偶然中發現了必然,更是從歷史中看到了趨勢,而這正是這個民營企業在中國競爭最激烈行業中的長壽密碼。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54

【專欄】風口上的微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11.html

i黑馬註:近來,關於微商的討論愈演愈烈,無論是微盟CEO孫濤勇提出的SDP社會化分銷,口袋微店的人人電商,還是俞敏洪投資的“大V店”的自媒體變現,都在微商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褚偉


近來,關於微商的討論愈演愈烈,無論是微盟CEO孫濤勇提出的SDP社會化分銷,口袋微店的人人電商,還是俞敏洪投資的“大V店”的自媒體變現,都在微商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微商的崛起不亞於O2O的爆發。如果要盤點今年電商風口的話微商絕對榜上有名。雖然筆者無法判定微商是否能夠迎來大未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風口打開,趨勢到來,這股旋風將會影響繼淘寶之後,又一改變中國電子商務的商業形態。


理想和現實總是遙遙相望,在眾人狂歡的背後,有些問題不得不讓人深思。踩著西瓜皮的微商,讓創業者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微商除了利用朋友圈賣貨之外,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擔憂。

第一、社交電商的微商將會成為微信發展的絆腳石

雖然微商不等於微信電商,但是微信電商卻是微商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微信的用戶參與微商(店)將變成一個“商城孤島”。微商難以壯大和微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首先,以電商+社交(先交易再產生關系)為主的1.0時代和以社交+電商(先有關系再有交易)為主的2.0時代是前後相悖的。

其次,因為要兼顧用戶體驗,朋友圈的種種限制和打擊,導致做微商就像打“遊擊戰”。既怕好友屏蔽,又怕官方封殺,只能打一槍換一個陣地。

最後,微信做電商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既不敢放開腳步,又不敢對惡意營銷者加以嚴厲懲罰。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做微商的越來越肆無忌憚,用戶的越來越喜歡罵娘。為了大局,微信也只好辱負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微信電商的不成熟。目前微信電商主要有四種形式:第一種是以京東購物為主的B2C電商;第二種是以微信小店為主的C2C電商;第三種是基於服務號為主的企業電商;最後一種就是朋友圈賣貨的微商。從這四種模式來看,京東購物勉強地說是差強人意,微信小店,服務號只能做客戶沈澱,最有潛質最火爆的莫過於朋友圈微商了,然而這種模式也最是讓用戶和官方最不受待見的。微商何去何處將直接影響微信商業化的發展,一旦有其它的更適合移動電商的平臺出現,微信流量入口的霸主地位將面臨挑戰。

第二、朋友圈微商正倒逼微信變革

微信最有價值的東西除了聊天功能就是朋友圈了,如果沒有朋友圈微信實質就是另一個qq。正是挖掘到了這一點,微商賣貨才在朋友圈里如此瘋狂。經常刷朋友圈的用戶就會感受到,今天的朋友圈已經徹底被朋友圈賣貨的微商們給綁架了。你可以屏蔽這些急功近利的朋友,也可以控訴微信的不作為。但是不管你怎麽做,朋友圈賣貨的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在沒有更好的平臺,更好的載體來釋放這股能量時,微信的這種亂象會一直存在。

隨著微商的不斷膨脹,朋友圈微商正倒逼微信變革。筆者認為這種倒逼的改革對微信來說是件好事,說明用戶的粘性越來越高,已經離不開這個平臺。筆者一直有個兩全其美的想法,就是在朋友圈的並列位置增加一個“購物圈”,此想法並非異想天開。一方面它兼顧了朋友圈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它又滿足了部分想做微商的朋友進行產品推廣。而且基於“購物圈”微信電商還會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收費模式以及增值服務。如:好店推薦、今日熱門等等。

第三、人人微商或許是個偽命題

今天,人人電商,人人微商的概念此起彼伏,不亞於當年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淘金熱”的浪潮再次浮現在移動互聯網上。對微商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在微商才剛剛起步;壞在沒有可借鑒的樣板,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如果你覺得微商是一個人人皆可商業的時代,那麽就大錯特錯了。微商的發展同樣會面臨淘寶當年的問題,雖然人人皆可為微商,但是賺錢的永遠只有少部分。而且微商還將面臨以下難題:

1、微商對從業者的要求更高。主要表現在專業度、資源、影響力上,作為自商業的一種,從業者必須要對自己所賣的產品、用戶、營銷、市場等各個方面有所了解,並逐漸在該領域樹立影響力,在圈子內建立口碑和信任度。

2、差異化的競爭將會表現的更明顯。在淘寶、天貓你可能只是單純地未來購物,而在微商里,你不僅賣的是產品,更是情懷和故事,甚至還有溢價。數十億的商品品類不會再在微商里實現,非標產品將會迎來大發展。

2、只有大V、達人、買手才能激活這個平臺。大凡大v的都會在某個行業或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一批忠實粉絲轉化為忠實用戶,典型的例子就是羅輯思維和吳曉波的公眾賬號;達人、買手可以起到一個專業導購員的作用,在鱗次櫛比的商品里,根據用戶的喜好,可以迅速地為用戶推薦他所喜歡的產品。未來在微商里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或許大家該關心的不應該是微商有沒有未來,而是怎樣實現這樣的未來。是乘風破浪還是等風停後觀望,這是很多創業者面臨的問題,風口上的微商如果不想被掉下來,那麽此刻就該把握好風向。

【作者微信號:oneisall2014】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褚偉
 


【深度】風口上的萬達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13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15 11:09 編輯

風口上的萬達

作者:黎慧玲 於寧 王端 楊剛
“萬達商業地產,男,15歲,金牛座,朝氣蓬勃,牛氣沖天。”萬達集團從北京推送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如是形容自己的核心業務板塊——萬達商業地產(下稱萬達),這一天,萬達在香港開啟IPO路演。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早已告知外界,萬達“資產量驚人”,招股書披露的一組數據還是讓人吃驚:在中國29個省份的112個城市擁有178個物業項目,包括159座萬達廣場、168個購物中心、102家酒店,公司總資產規模5040億元——在經過了九年的輾轉之後,這個龐然大物終於要登陸資本市場了。

這是一個站在中國地產行業風口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它用速度和擴張來回應外界的質疑,在很短時間內崛起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商業地產商,其規模令太古、恒隆這樣的老牌商業地產商也望洋興嘆。它帶來了一種被稱為“萬達模式”的新的商業地產發展模式,其特點是低地價、快速周轉、以售養租。2005年萬達如日中天時就在醞釀上市,卻陰差陽錯誤失良機,九年後當它終於登陸資本市場,卻已被投資者歸入“夕陽產業”以挑剔眼光檢視。

投資者現在擔心其上市前的迅速增速難以持續,註意到公司的現金流特別是經營現金流近年來迅速走低,上半年已經為負,對於萬達商業團隊的商業運營能力、管理能力也評價不高。這些都使得萬達不得不降低預期,以更低招股價來贏得投資者的歡心。
12月9日,萬達在香港開啟IPO路演,午餐會在香港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與會投資者200余人,爆滿宴會廳。一些投資者甚至站著聽完整場路演。

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特別是來自中東和歐洲的大資金以及中國最大保險公司的撐場最為引人註目。除了科威特投資局、中國人壽、平安資產管理、對沖基金Och-Ziff、荷蘭養老基金APG旗下房地產基金APG Strategic Real Estate Pool、北京Timing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喜韻投資(Heywin Investment)、新華聯國際投資(MACRO-LINK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上海鉅派禾暉資產管理及Woodman基金,香港格力電器銷售公司也認購了2億美元股份。財新記者獲得的銷售文件顯示,萬達的招股區間介乎每股41.8港元-49.6港元,集資規模最多不超過44.11億美元,約合270億人民幣,較之前市場預期的50億-60億美元募資規模有所縮減。據知情人士透露,王健林對定價並不滿意,但迫於市況及現金流需求,不得不降低預期。

對於關註成長預期的市場投資者而言,無論是中國地產行業,還是萬達這家公司,最好的時代都已經過去。一位資深人士日前對財新記者稱,目前或許是壞“窗口期”里相對最好的上市時機。

作為一家商業地產概念的公司,萬達以售養租的模式其實更依賴於住宅地產的興衰,銷售速度直接決定了萬達的資金周轉。坐擁龐大資產的萬達從來不是以商業運營見長,也談不上精耕細作,租金回報率不高始終是其軟肋。正因為此,經濟放緩和地產調控對萬達的影響要比一般的商業地產公司大。所幸近來中國股市在降息等利好信號下驟然走牛,使得幾經曲折的萬達商業地產上市再現曙光。
“雖然是‘夕陽產業’,乘著降息的東風還是可以飛起來的。”一位出席午餐會的投資者向財新記者表示。
萬達速度難以為繼
低價拿地、快速開發周轉,萬達走出了一條令人側目的擴張之路,就連萬達管理層也在IPO新聞發布會上承認,“這種模式和增速不可複制”。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萬達拿地確實便宜,而且價格越來越低。按樓面地價計,2011-2013年萬達廣場的平均土地成本分別約為每平方米1821元、1171元及1096元,今年上半年降至1012元。2013年,萬達銷售物業的銷售收入是749.8億元,銷售面積628萬平方米,依此推算其土地成本僅占平均售價9.18%——據蘭德咨詢對上市房企土地成本的統計,低於10%的企業僅占全部上市房企的6.4%。

萬達土地成本逐年降低,一方面由於所獲地塊位於三四線城市或城市的非核心地段;另一方面則基於萬達與政府較高的議價能力。萬達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微妙,在公開市場拿地頻陷“內定”傳聞。但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地方政府希望萬達項目拉動經濟增長,帶來穩定稅源,更重要的是依托萬達項目吸引更多投資,帶動周邊土地增值。

“我們獲得土地的成本比其他企業要便宜很多,至少便宜一半,而且有主動權。”王健林曾對外透露。兩年前萬達的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因“零地價”頗受爭議,當時吉林撫松縣地稅局一位人士對財新記者說:“萬達拿地談的條件很大,基本上是零地價,政府返還地方稅收,出讓金進入財政金庫後再想辦法退回來。不給優惠人家不來。”

長白山項目是萬達模式的一個縮影。在長白山下的茫茫林海中憑空建成一座占地超過18平方公里的旅遊度假新城,萬達只用了短短兩年。這還是在天寒地凍一年只有半年能施工的東北。

從拿地到開業僅需18個月的“萬達速度”,讓100多個萬達廣場在各地拔地而起。用最少的啟動資金,最快的建設速度,以銷售公寓或商鋪模式快速回籠資金,萬達實現了商業版圖迅速擴張。

但屬於萬達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種種數據表明,傳統的萬達模式難以為繼。 “傳統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主要是以現金流的高周轉和低價拿地為核心。”高和資本執行合夥人蘇鑫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下半場,地產銷售吃緊,原有模式面臨極大困難。”
值得註意的是,低成本的土地並未給萬達帶來靚麗的業績表現,萬達物業銷售的毛利率在急速下降,從2012年的50.6%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9.1%。

一位投行人士推測,毛利率下降是由於萬達的低土地成本被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蠶食殆盡。該人士認為,下沈至三四線城市來經營商業地產,並不是一筆劃算的生意。“商業零售物業、寫字樓物業對於成熟商圈的要求特別明顯,在三四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建築成本和在一二線城市同等級別的情況下差別不會超過15%。這部分成本占物業出售成本的不超過一半,但是銷售金額和租賃收入單價可能差1-3倍。”

經歷了高速擴張後,萬達的銷售速度已經在下降,今年上半年萬達的合同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均不及2013年數據的一半。這意味著資金周轉放慢,給公司現金流帶來壓力。

“此前尚可通過住宅的高毛利和快速周轉來彌補持有型商業對現金流的侵蝕。但隨著住宅市場暴利時代的結束,以及周轉率的下降,只能通過借債來彌補現金流缺口,對經營性抵押貸款等常規融資工具依賴度更甚。”蘇鑫在博客中撰文表示。
以售養租與關聯交易
在低迷的地產形勢下,作為商業地產,萬達“以售養租”的模式也變得不受投資者青睞。

萬達去年下半年曾有意私募,國內某知名投資機構在考察了一輪後放棄了投資。該機構參與項目考察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萬達商業地產的資產龐大,但回報率不夠高,特別是其商業地產的租金收入無法覆蓋運營虧損,所以無法給出王健林希望的高估值。

對於萬達核心資產盈利能力的擔心現在更強烈了,特別是在萬達下沈到三四線城市以後。一位接近萬達的業內人士指出,萬達6%的總資產回報率、24%的股本回報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這主要得益於萬達前期的低成本擴張。但高速擴張必然會有後遺癥,包括經營粗放,回報率過低。

已經開始在往租賃經營方向調整的萬達,仍無法甩掉銷售型公司的標簽。2014年上半年,萬達的物業租賃和管理收入51.8億元,同比2013年上半年的38.2億元上漲35.5%,但在總收入中占比僅9.8%,而來自銷售部分的收入占比仍高達86.4%。這個比例與2012年、2011年相差不大。今年上半年,萬達的租售收入結構調整到了22.3%:70.1%,但還是無法改變“以售養租”。

在業內看來,萬達所擅長的是開發而非經營。
蘇鑫分析:“商業物業往往需要較長的養商期才能達到較高運營水平。尤其是開發型企業不擅長對商辦物業的運營,其租金回報率長期維系在5%以下水平,甚至不足以支撐借款利息。”

萬達的眾多商業項目運營到底如何?僅從數據來看,截至2014年6月30日,萬達購物中心的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75元,正在穩步提高,2011年-2013年這一數據分別為57元、63元、70元。出租率為97.8%,較前三年有所下降。

萬達的出租率不低,但問題在於萬達把32%的可租面積租給了關聯企業,其中,萬達百貨占24.95%、萬達影院占4.14%,這些“自己人”貢獻的租金比例為18.2%。租給萬達百貨的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30元-40元。招股書披露的前十大租戶中,排第一的是萬達百貨,占租金收入的14.5%,其次是萬達電影院線,占3.0%,第三為一家國際連鎖超市運營商,租金貢獻占1.8%。

萬達院線也剛剛過會成功,即將在A股上市。此前對於萬達院線,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最擔心的是它與萬達商業地產之間有可能通過租金或其它方式利益輸送,影響投資人利益。萬達院線因此在2012年調整關聯影院租金比例至11%,並在此基礎上簽訂20年的租賃框架協議,每十年參照非關聯影院租金水平對關聯影院租金進行調整,約定最高租金水平不超過13%,最低不超過9%。

今年上半年,萬達院線交的租金為1.4億元。在另一家院線的中層看來,“萬達院線的租金水平還是偏低。2011年,租賃費已經開始按影院凈票房收入15%-20%支付。”一家院線的中層介紹。

對於萬達來說,大量的關聯交易產生了一個難題,租金收高了,則萬達院線和萬達百貨的業績不好看,收低了又影響萬達商業地產的收益,難以擺平。

一位商業地產從業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以萬達披露的租金水平,加上物業管理費基本能覆蓋運營成本,但前提是物業的債務能結清。但業內多認為以萬達目前的債務結構,購物中心難逃虧損的命運。近年來商業地產紮堆擴張使得購物中心供應量劇增,加之同質化嚴重,行業整體都面臨招商難的問題。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表示:“萬達的絕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於育商期,你著急讓一個孩子去賺錢是不太現實的。”
下沈的風險
協縱國際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認為,萬達的平均租金上漲速度未必能持續加速,因為新開發的購物中心位於非主流城市,這些項目反而會拖累平均租金。

一線城市的萬達廣場大多地處成熟商圈,財報上數據漂亮,商場的人氣也不錯,但逛一圈可知國際一線品牌並不那麽豐富。快消類品牌能帶來客流量,但地產商能從它們身上收到的租金與其談下來的難度、提供的支持不成正比。

項目遍地開花的三四線城市無疑成了更大的困擾。萬達一名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實業難做,福建莆田萬達廣場已陷入招商困境。據莆田當地人介紹,莆田萬達廣場主商業區入駐的品牌看頭較少,二樓、三樓入駐的品牌更是低端。而萬達的室外步行街,諸如NAUTICA、LACOSTE、卡樂星等品牌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店鋪。莆田萬達廣場也是19個月建成,開發成本24億元,開業時出租率為100%,至今年6月底,出租率降至95%。

公開資料還顯示,僅福建一個省就有13個萬達廣場,市場容納得了這麽多萬達廣場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品牌商在三四線城市的認知度不高,是造成上述招商困境的原因之一。不只萬達自持商業區部分招商難,未培育起客流,也導致其售出部分——室外步行街(即金街)銷售不景氣。

先招商再投資的“訂單模式”是萬達的殺手鐧,萬達商業項目開業一直保持100%出租率,但這並不穩定。從上市資料可見,那些開業滿租的項目很快出現客戶流失,出租率下降。已完工的萬達廣場中,截至今年6月30日數據,余姚萬達廣場出租率已經降至80%,太倉萬達廣場出租率降至84%,淮安萬達廣場出租率降至87%,廈門集美萬達廣場和濟南魏家莊萬達廣場出租率降為89%。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更糟糕,2011年出租率僅71%,此後一直在80%左右徘徊。

一旦萬達自營主商業區出租率降低,賣出去的商鋪就更不景氣。很多媒體都報道過,廣州、濟南、沈陽、武漢、山東等地的萬達廣場及室外步行街開盤銷售火爆,後期人氣不振,經營冷清。

在二三線城市,這種情況尤為嚴重。位於福建的泉州浦西萬達廣場2011年摘得閩南銷售桂冠。招股書顯示,該項目出租率為100%,實際租金達83元/平方米·月,供出售的零售空間完工的已售罄,開發中的也已全部預售。以上信息無不勾畫出一幅較為成功的商業項目運營畫面,然而據道本商業地產研究院的調查,該綜合體供出售的金街經營慘淡,數十家商鋪無法出租,購買商鋪的業主損失嚴重。襄陽萬達金街的商鋪也是一開盤就銷售一空,然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商鋪空置率約為25%,且業態重複,檔次良莠不齊。

王健林曾透露,萬達對二三線城市的選址標準是:GDP總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億元-400億元,社區人口不少於70萬-80萬。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萬達金街與自持商業中心組合後的商業體量太大,與二三線城市人口消費能力並不一定匹配,一些經營不善的萬達廣場案例正在給萬達品牌帶來負面影響。

即使在一線城市廣州,情況也未必理想。道本商業地產研究院人士對財新記者稱,今年上半年在廣州白雲萬達金街,“發現不少商鋪大門緊閉,甚至有的店鋪門面被木板圍蔽起來”。開業四年,白雲萬達廣場空置率依然頗高,室外街鋪冷清。一位店主告訴上述調研人士,他2010年以每平方米5萬元入手的鋪位,“原本預期月租金為每平方米250元,現在100元可能都租不出去”。這意味著該店主至少要40年才能回本。
轉型之路
投資者對於萬達商業運營現狀和團隊運營能力的擔憂使得萬達的估值被打了折扣。在他們看來,萬達可以從那些真正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如香港的太古地產、恒隆地產,以及新加坡的凱德置地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未來調整租售結構上也可以從新鴻基地產吸取經驗。

恒隆董事長陳啟宗對財新記者稱,“這些開發商是經歷過1998年金融危機考驗的優勝者”,香港商業地產開發商在內地的布點往往成為當地標誌性商圈,如太古地產開發的北京三里屯Village,瑞安地產的上海新天地等。

太古地產走的是慢邏輯下的精品化路線。這家成立於1972年的地產公司自2001年進入內地市場,13年間僅開發建成了5個項目。“做商業就是在做租戶。”太古地產公共事務總監林彥對財新記者強調,太古一直的經營戰略便是只租不售,長期持有,不涉足國內住宅開發。

精細化運營的另一個代表是恒隆地產,選擇最優地段並經營至極致,讓恒隆收獲了良好的口碑。在內地發展了20多年的恒隆,卻一直沒進入北京市場,原因很簡單,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地段。即使在行業整體頹勢下,上半年恒隆的毛利率仍接近81%。

商業地產的培育期漫長,高風險,但也有高回報。據業內人士透露,恒隆廣場前八年幾乎都是虧損,但之後每年回報都是50%。陳啟宗曾表示,恒隆廣場100%用自有資金做,不貸款的原因是項目前幾年回報太少,無法負擔貸款利息。這顯示出商業運營的艱苦,所以商業地產最大的風險是財務風險。

業界公認的商業地產運營高手凱德商用,其最大優勢在於資本管理,擁有多元化的投融資能力,利用私募基金、信托基金來持有項目,特別是能夠在新加坡和香港發行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

但在中國,除了極少數央企開發商擁有相對低成本的資金,絕大部分商業地產項目都面臨著極大的融資與資金周轉壓力。黃立沖稱,在萬達“以售養租”的模式下,由於商業地產2%-3%的凈租金回報率,大量占用了公司的投資現金流,使租金收入無法支付債務支出,必須大量舉債來補充現金流。

由開發銷售型轉向租售並舉,新鴻基地產是典型。戴德梁行統計,截至6月底,在內地及港資房企中,萬達以1473萬平方米成為持有物業投資面積最大的開發商,新鴻基以375萬平方米居於其後。然而,新鴻基持有物業收入146.4億元,占總收入近八成。

香港模式講究的是重資產下的內部資金平衡。作為如今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新鴻基1963年成立時專註於銷售開發,用了30年時間才完成租售並舉的轉型,開發物業和投資物業的現金流收入比由8:2調整到2:8,再調整至5:5的並舉。

高通智庫認為,轉型過程中,地產企業會面臨回報率壓力大,處於租售並舉前期的地產企業,首要任務就是拓展開發物業的現金流平臺。

截至6月底,萬達的凈負債率87.8%。從流動負債情況來看,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萬達商業地產的流動負債急劇攀升,從1238.79億元升至2193.60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從47.4%上升到51.6%。  

萬達51.6%的資產負債率在地產企業不算高,但這負債水平建立在其巨大的分母基礎上——萬達的總資產規模為5040億元。這其中,來自投資物業評估增值為2206億元,對降低萬達的負債率功不可沒。

資產負債率不高,並不代表現金流不緊張。目前萬達賬上躺著747.6億元現金,債務攀升至近2200億元,其經營和投資現金流近幾年逐年下降。經營現金流由2011年的359億元驟減至115億元,2013再次降至68億元;今年上半年再降至-89.5億元。同時投資活動現金流也大幅下滑至-209.1億元。

“此前尚可通過住宅的高毛利和快速周轉來彌補持有型商業對現金流的侵蝕,但隨著住宅市場暴利時代的結束,以及周轉率的下降,只能通過借債來彌補現金流缺口,對經營性抵押貸款等常規融資工具依賴度更甚。”蘇鑫撰文表示。黃立沖的判斷相似。自2011年以來,萬達的新增銀行貸款逐年遞增,2013年萬達的融資活動資金凈流入379億元,2014年上半年達351億元。如果此次IPO融資以270億元計算,則全年的融資金融將超過620億元。
上市以後
萬達的上市之路頗為曲折。王健林本人顯然更鐘情於紅籌上市,希望實現股份全流通。他曾透露,2006年本來有機會在香港紅籌上市,最後卻被“忽悠”了。

“紅籌模式”是指公司主要資產和業務在中國境內,在海外註冊新公司,返程收購境內公司股權或資產,以外資身份在香港上市。而H股模式則是以境內公司在香港上市,兩者的區別在於,H股的內資股不能全部流通,而紅籌股股份可以全部上市流通,方便套現。
2005年,萬達將九家商業廣場打包到境外發行REITs,擬募集10億美元以上,然而遭遇2006年國家部委聯合發文,嚴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購內地物業,REITs計劃就此擱淺。2007年王健林開始準備A股IPO,不料剛做完架構又遇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拖便到了2010年,證監會受理了萬達上市申請,但因樓市調控,房企A股上市被卡,萬達便一直處於“初審中”。

今年7月1日,萬達放棄A股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萬達曾積極聯系商務部,仍試圖以紅籌結構在香港上市。但最終萬達上市主體還是境內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H股上市。

萬達願意降低預期上市,顯示這家資金周轉速度放慢的企業對資金的渴求。萬達的三大業務——購物中心、酒店、寫字樓均處於行業下行期。此外,萬達計劃將此次IPO所籌資金的90%用於發展10個項目。在整體低迷的地產市場,這些位於二三線城市項目面臨低回報率和供求失衡的風險,萬達需要給市場和投資者更強的說服力。

一名外資機構投資者對財新記者表示,他主要還是擔心商業地產行業風險以及高杠桿模式。他補充說:“萬達應該是王健林一人說了算,這也是覺得還不如買萬科的原因。”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零售商業地產市場過剩。世邦魏理仕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金緯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按在建購物中心面積2014年-2016年的供應量算,全球前20大城市中,13個在中國。這是個很可怕的現象。沒有那麽多商家能填滿這些空樓。”

而據王健林描述,未來萬達廣場在規模上將進一步擴大。在2020年至少要超過5000萬平方米,做到250家以上。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飽和,以及萬達已經在109個城市擁有159個萬達廣場,三四線城市還能容納多少個萬達廣場?

同樣,寫字樓也面臨空置率過高的問題。據戴德梁行統計,自2012年以來,中國高端寫字樓市場每年新增供應量已超過需求量,預計多數2014年-2017年完工的高端寫字樓項目會推遲入市。在服務業不發達的二三四線城市,過剩尤為嚴重。

酒店業務方面,機構出具的一份《中國酒店資產報告》顯示,中國酒店經營2013年全行業虧損20.88億元,業績下降的根本原因也是供給過剩。

招股書顯示,萬達酒店業務的毛利率約30%,截至今年上半年,自營酒店收入占比約30%,其余七成由第三方管理酒店貢獻。一位投資人士對財新記者稱,酒店行業運營成本相當高,基本上凈回報率2%左右,全行業虧損。萬達酒店走的是高端路線,60%左右入住率在業內已經算不錯,但要賺錢也難。

近年來萬達開始轉向旅遊地產、文化地產,尋找商業地產新題材。不過,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項目、大連金石灘度假項目、青島遊艇產業園都在路演前就被剝離出了上市資產包,悉數出售給母公司萬達集團,存留在上市資產里的文旅項目僅剩武漢中央文化區。
“零地價”的長白山項目一開始就沒被萬達列入上市名單里,萬達稱,其所代表的“業務模式發展並不成熟”。截至今年6月底,長白山項目總資產116億元,凈虧4.5億元。還未開盤的西雙版納項目也虧損了近2.4億元,只有青島遊艇產業園今年上半年盈利3400萬元。而萬達在這些項目中投資體量可謂巨大,三個項目的總開發成本近500億元。萬達為其所占權益部分已經投入87億元,整個項目還將投入近400億元。

這些占用資金巨大而回收緩慢的項目如果現在放入上市資產包,無疑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日前去海南省的海棠灣旅遊渡假區開會,原本在當地訂了三天酒店,住了一晚後決定提前退房前往三亞灣,原因是海棠灣到了晚上整個社區都是空的,什麽也買不到,很難想象酒店收入能覆蓋建設和維護成本。

他晚上還路過了海棠灣萬達影城,“孤零零的一棟樓”。官方資料介紹,三亞萬達影城是超五星級標準豪華影城,面積4781平方米,可容納觀眾近千人。這位投行人士說:“很難想象會有人專門來這里看電影,出租車到這都不肯打表計費。”

相比之下,8月份萬達砸50億元與騰訊、百度合營做電商O2O的故事,可能更能說服投資者。萬達在合營公司持股35%,王健林未來打算通過電商平臺將線下客流量轉化為線上會員,以實現“大會員+大數據”電商運營模式。這個計劃寫在了招股說明書中,但故事還才開了個頭。(財新網)

風口上的萬達

2014-12-15  NCW

 

在中國地產行業風口上成長起來的萬達錯過了在黃金時代上市的機會,如今已被歸入“夕陽產業”,它還能在降息的風口再飛起來嗎◎ 財新記者 黎慧玲 于寧 駐香港記者 王端 楊剛 文“萬達商業地產,男,15歲,金牛座,朝氣蓬勃,牛氣沖天。”萬達集團從北京推送的微信公衆號文章中如是形容自己的核心業務板塊——萬達商業地產(下稱萬達),這一天,萬達在香港開啓IPO路演。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早已告知外界,萬達 “資產量驚人” ,招股書披露的一組數據還是讓人吃驚:在中國29個省份的112個城市擁有178個物業項目,包括159座萬達廣場、168個購物中心、102家酒店,公司總資產規模5040億元——在經過了九年的輾轉之後,這個龐然大物終於要登陸資本市場了。這是一個站在中國地產行業風口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它用速度和擴張來回應外界的質疑,在很短時間內崛起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商業地產商,其規模令太古、恒隆這樣的老牌商業地產商也望洋興嘆。它帶來了一種被稱為“萬達模式”的新的商業地產發展模式,其特點是低地價、快速周轉、以售養租。2005年萬達如日中天時就在醞釀上市,卻陰差陽錯誤失良機,九年後當它終於登陸資本市場,卻已被投資者歸入“夕陽產業”以挑剔眼光檢視。 投資者現在擔心其上市前的迅速增速難以持續,注意到公司的現金流特別是經營現金流近年來迅速走低,上半年已經為負,對於萬達商業團隊的商業運營能力、管理能力也評價不高。這些都使得萬達不得不降低預期,以更低招股價來贏得投資者的歡心。12月9日,萬達在香港開啓 IPO 路演,午餐會在香港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與會投資者200余人,爆滿宴會廳。一些投資者甚至站著聽完整場路演。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特別是來自中東和歐洲的大資金以及中國最大保險公司的撐場最為引人注目。除了科威特投資局、中國人壽、平安資產管 理、 對 沖 基 金 Och-Ziff、 荷 蘭 養老 基 金 APG 旗 下 房 地 產 基 金 APG Strategic Real Estate Pool、 北 京 Timing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喜 韻投資(Heywin Investment) 、新華聯國際投資(MACRO-LIN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上海鉅派禾暉資產管理及 Woodman 基金,香港格力電器銷售公司也認購了2億美元股份。財新記者獲得的銷售文件顯示,萬達的招股區間介乎每股41.8港元 -49.6港元,集資規模最多不超過44.11億美元,約合270億人民幣,較之前市場預期的50億 -60億美元募資規模有所縮減。據知情人士透露,王健林對定價並不滿意,但迫于市況及現金流需求,不得不降低預期。對於關注成長預期的市場投資者而言,無論是中國地產行業,還是萬達這家公司,最好的時代都已經過去。一位資深人士日前對財新記者稱,目前或許是壞“窗口期” 里相對最好的上市時機。作為一家商業地產概念的公司,萬達以售養租的模式其實更依賴于住宅地產的興衰,銷售速度直接決定了萬達的資金周轉。坐擁龐大資產的萬達從來不是以商業運營見長,也談不上精耕細作,租金回報率不高始終是其軟肋。正因為此,經濟放緩和地產調控對萬達的影響要比一般的商業地產公司大。所幸近來中國股市在降息等利好信號下驟然走牛,使得幾經曲折的萬達商業地產上市再現曙光。“雖然是‘夕陽產業’ ,乘著降息的東風還是可以飛起來的。 ”一位出席午餐會的投資者向財新記者表示。“萬達速度” 難以為繼低價拿地、快速開發周轉,萬達走出了一條令人側目的擴張之路,就連萬達管理層也在IPO 新聞發佈會上承認, “這種模式和增速不可複制”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萬達拿地確實便宜,而且價格越來越低。按樓面地價計,2011-2013年萬達廣場的平均土地成本分別約為每平方米1821元、1171元及1096元,今年上半年降至1012元。2013年,萬達銷售物業的銷售收入是749.8億元,銷售面積628萬平方米,依此推算其土地成本僅占平均售價9.18%——據蘭德咨詢對上市房企土地成本的統計,低於10% 的企業僅占全部上市房企的6.4%。萬達土地成本逐年降低,一方面由于所獲地塊位於三四線城市或城市的非核心地段;另一方面則基於萬達與政府較高的議價能力。萬達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微妙,在公開市場拿地頻陷“內定”傳聞。但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地方政府希望萬達項目拉動經濟增長,帶來穩定稅源,更重要的是依托萬達項目吸引更多投資,帶動周邊土地增值。“我們獲得土地的成本比其他企業要便宜很多,至少便宜一半,而且有主動權。 ”王健林曾對外透露。兩年前萬達的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因“零地價”頗受爭議,當時吉林撫松縣地稅局一位人士對財新記者說: “萬達拿地談的條件很大,基本上是零地價,政府返還地方稅收,出讓金進入財政金庫後再想辦法退回來。不給優惠人家不來。 ”長白山項目是萬達模式的一個縮影。在長白山下的茫茫林海中憑空建成一座占地超過18平方公里的旅遊度假新城,萬達只用了短短兩年。這還是在天寒地凍一年只有半年能施工的東北。從拿地到開業僅需18個月的“萬達速度” ,讓100多個萬達廣場在各地拔地而起。用最少的啓動資金,最快的建設速度,以銷售公寓或商舖模式快速回籠資金,萬達實現了商業版圖迅速擴張。但屬於萬達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種種數據表明,傳統的萬達模式難以為繼。 “傳統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主要是以現金流的高周轉和低價拿地為核心。 ”高和資本執行合伙人蘇鑫表示, “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下半場,地產銷售吃緊,原有模式面臨極大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低成本的土地並未給萬達帶來靚麗的業績表現,萬達物業銷售的毛利率在急速下降,從2012年的50.6%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9.1%。一位投行人士推測,毛利率下降是由於萬達的低土地成本被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蠶食殆盡。該人士認為,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來經營商業地產,並不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商業零售物業、寫字樓物業對於成熟商圈的要求特別明顯,在三四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建築成本和在一二線城市同等級別的情況下差別不會超過15%。這部分成本占物業出售成本的不超過一半,但是銷售金額和租賃收入單價可能差1-3倍。 ”經歷了高速擴張後,萬達的銷售速度已經在下降,今年上半年萬達的合同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均不及2013年數據的一半。這意味著資金周轉放慢,給公司現金流帶來壓力。“此前尚可通過住宅的高毛利和快速周轉來彌補持有型商業對現金流的侵蝕。但隨著住宅市場暴利時代的結束,以及周轉率的下降,只能通過借債來彌補現金流缺口,對經營性抵押貸款等常規融資工具依賴度更甚。 ”蘇鑫在博客中撰文表示。以售養租與關聯交易在低迷的地產形勢下,作為商業地產,萬達 “以售養租”的模式也變得不受投資者親睞。萬達去年下半年曾有意私募,國內某知名投資機構在考察了一輪後放棄了投資。該機構參與項目考察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萬達商業地產的資產龐大,但回報率不夠高,特別是其商業地產的租金收入無法覆蓋運營虧損,所以無法給出王健林希望的高估值。對於萬達核心資產盈利能力的擔心現在更強烈了,特別是在萬達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以後。一位接近萬達的業內人士指出,萬達6% 的總資產回報率、24% 的股本回報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這主要得益于萬達前期的低成本擴張。但高速擴張必然會有後遺症,包括經營粗放,回報率過低。已經開始在往租賃經營方向調整的萬達,仍無法甩掉銷售型公司的標簽。2014年上半年,萬達的物業租賃和管理收入51.8億元,同比2013年上半年的38.2億元上漲35.5%,但在總收入中占比僅9.8%,而來自銷售部分的收入占比仍高達86.4%。這個比例與2012年、2011年相差不大。今年上半年,萬達的租售收入結構調整到了22.3%: 70.1%,但還是無法改變 “以售養租” 。在業內看來,萬達所擅長的是開發而非經營。蘇鑫分析: “商業物業往往需要較長的養商期才能達到較高運營水平。尤其是開發型企業不擅長對商辦物業的運營,其租金回報率長期維繫在5% 以下水平,甚至不足以支撐借款利息。 ”萬達的衆多商業項目運營到底如何?僅從數據來看,截至2014年6月30日,萬達購物中心的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75元,正在穩步提高,2011年 -2013年這一數據分別為57元、63元、70元。出租率為97.8%,較前三年有所下降。萬達的出租率不低,但問題在於萬達把32% 的可租面積租給了關聯企業,其中,萬達百貨占24.95%、萬達影院占4.14%,這些 “自己人”貢獻的租金比例為18.2%。租給萬達百貨的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30元 -40元。招股書披露的前十大租戶中,排第一的是萬達百貨,占租金收入的14.5%,其次是萬達電影院線,占3.0%,第三為一家國際連鎖超市運營商,租金貢獻占1.8%。萬達院線也剛剛過會成功,即將在 A 股上市。此前對於萬達院線,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最擔心的是它與萬達商業地產之間有可能通過租金或其它方式利益輸送,影響投資人利益。萬達院線因此在2012年調整關聯影院租金比例至11%,並在此基礎上簽訂20年的租賃框架協議,每十年參照非關聯影院租金水平對關聯影院租金進行調整,約定最高租金水平不超過13%,最低不超過9%。今年上半年,萬達院線交的租金為1.4億元。在另一家院線的中層看來,“萬達院線的租金水平還是偏低。2011年,租賃費已經開始按影院淨票房收入15%-20%支付。 ”一家院線的中層介紹。對於萬達來說,大量的關聯交易產生了一個難題,租金收高了,則萬達院線和萬達百貨的業績不好看,收低了又影響萬達商業地產的收益,難以擺平。一位商業地產從業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以萬達披露的租金水平,加上物業管理費基本能覆蓋運營成本,但前提是物業的債務能結清。但業內多認為以萬達目前的債務結構,購物中心難逃虧損的命運。近年來商業地產扎堆擴張使得購物中心供應量劇增,加之同質化嚴重,行業整體都面臨招商難的問題。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表示: “萬達的絕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於育商期,你著急讓一個孩子去賺錢是不太現實的。 ”下沉的風險協縱國際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認為,萬達的平均租金上漲速度未必能持續加速,因為新開發的購物中心位於非主流城市,這些項目反而會拖累平均租金。一線城市的萬達廣場大多地處成熟商圈,財報上數據漂亮,商場的人氣也不錯,但逛一圈可知國際一線品牌並不那麼豐富。快消類品牌能帶來客流量,但地產商能從它們身上收到的租金與其談下來的難度、提供的支持不成正比。項目遍地開花的三四線城市無疑成了更大的困擾。萬達一名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實業難做,福建莆田萬達廣場已陷入招商困境。據莆田當地人介紹,莆田萬達廣場主商業區入駐的品牌看頭較少,二樓、三樓入駐的品牌更是低端。而萬達的室外步行街,諸如NAUTICA、LACOSTE、卡樂星等品牌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店鋪。莆田萬達廣場也是19個月建成,開發成本24億元,開業時出租率為100%,至今年6月底,出租率降至95%。公開資料還顯示,僅福建一個省就有13個萬達廣場,市場容納得了這麼多萬達廣場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品牌商在三四線城市的認知度不高,是造成上述招商困境的原因之一。不只萬達自持商業區部分招商難,未培育起客流,也導致其售出部分——室外步行街(即金街)銷售不景氣。先招商再投資的 “訂單模式”是萬達的殺手鐧,萬達商業項目開業一直保持100% 出租率,但這並不穩定。從上市資料可見,那些開業滿租的項目很快出現客戶流失,出租率下降。已完工的萬達廣場中,截至今年6月30日數據,余姚萬達廣場出租率已經降至80%,太倉萬達廣場出租率降至84%,淮安萬達廣場出租率降至87%,廈門集美萬達廣場和濟南魏家莊萬達廣場出租率降為89%。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更糟糕,2011年出租率僅71%,此後一直在80%左右徘徊。一旦萬達自營主商業區出租率降低,賣出去的商舖就更不景氣。很多媒體都報道過,廣州、濟南、沈陽、武漢、山東等地的萬達廣場及室外步行街開盤銷售火爆,後期人氣不振,經營冷清。在二三線城市,這種情況尤為嚴重。位於福建的泉州浦西萬達廣場2011年摘得閩南銷售桂冠。招股書顯示,該項目出租率為100%,實際租金達83元 /平方米· 月,供出售的零售空間完工的已售罄,開發中的也已全部預售。以上信息無不勾畫出一幅較為成功的商業項目運營畫面,然而據道本商業地產研究院的調查,該綜合體供出售的金街經營慘淡,數十家商舖無法出租,購買商舖的業主損失嚴重。襄陽萬達金街的商舖也是一開盤就銷售一空,然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商舖空置率約為25%,且業態重複,檔次良莠不齊。王健林曾透露,萬達對二三線城市的選址標準是:GDP 總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億元 -400億元,社區人口不少于70萬 -80萬。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萬達金街與自持商業中心組合後的商業體量太大,與二三線城市人口消費能力並不一定匹配,一些經營不善的萬達廣場案例正在給萬達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即使在一線城市廣州,情況也未必理想。道本商業地產研究院人士對財新記者稱,今年上半年在廣州白雲萬達金街, “發現不少商舖大門緊閉,甚至有的店鋪門面被木板圍蔽起來” 。開業四年,白雲萬達廣場空置率依然頗高,室外街鋪冷清。一位店主告訴上述調研人士,他2010年以每平方米5萬元入手的鋪位, “原本預期月租金為每平方米250元,現在100元可能都租不出去” 。這意味著該店主至少要40年才能回本。轉型之路投資者對於萬達商業運營現狀和團隊運營能力的擔憂使得萬達的估值被打了折扣。在他們看來,萬達可以從那些真正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如香港的太古地產(01972.HK) 、 恒 隆 地 產(00010.HK) ,以及新加坡的凱德置地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未來調整租售結構上也可以從新鴻基地產吸取經驗。恒隆董事長陳啓宗對財新記者稱,“這些開發商是經歷過1998年金融危機考驗的優勝者” ,香港商業地產開發商在內地的布點往往成為當地標誌性商圈,如太古地產開發的北京三里屯Village,瑞安地產的上海新天地等。太古地產走的是慢邏輯下的精品化路線。這家成立于1972年的地產公司自2001年進入內地市場,13年間僅開發建成了5個項目。 “做商業就是在做租戶。 ”太古地產公共事務總監林彥對財新記者強調,太古一直的經營戰略便是只租不售,長期持有,不涉足國內住宅開發。精細化運營的另一個代表是恒隆地產,選擇最優地段並經營至極致,讓恒隆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在內地發展了20多年的恒隆,卻一直沒進入北京市場,原因很簡單,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地段。即使在行業整體頹勢下,上半年恒隆的毛利率仍接近81%。商業地產的培育期漫長,高風險,但也有高回報。據業內人士透露,恒隆廣場前八年幾乎都是虧損,但之後每年回報都是50%。陳啓宗曾表示,恒隆廣場100% 用自有資金做,不貸款的原因是項目前幾年回報太少,無法負擔貸款利息。這顯示出商業運營的艱苦,所以商業地產最大的風險是財務風險。業界公認的商業地產運營高手凱德商用,其最大優勢在於資本管理,擁有多元化的投融資能力,利用私募基金、信托基金來持有項目,特別是能夠在新加坡和香港發行 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 ,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但在中國,除了極少數央企開發商擁有相對低成本的資金,絕大部分商業地產項目都面臨著極大的融資與資金周轉壓力。黃立沖稱,在萬達“以售養租”的模式下,由於商業地產2%-3%的淨租金回報率,大量佔用了公司的投資現金流,使租金收入無法支付債務支出,必須大量舉債來補充現金流。由開發銷售型轉向租售並舉,新鴻基地產(00016.HK)是典型。戴德梁行統計,截至6月底,在內地及港資房企中,萬達以1473萬平方米成為持有物業投資面積最大的開發商,新鴻基以375萬平方米居於其後。然而,新鴻基持有物業收入146.4億元,占總收入近八成。香港模式講究的是重資產下的內部資金平衡。作為如今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之一,新鴻基1963年成立時專注于銷售開發,用了30年時間才完成租售並舉的轉型,開發物業和投資物業的現金流收入比由8:2調整到2:8,再調整至5:5的並舉。高通智庫認為,轉型過程中,地產企業會面臨回報率壓力大,處於租售並舉前期的地產企業,首要任務就是拓展開發物業的現金流平台。截 至6月 底, 萬 達 的 淨 負 債 率87.8%。從流動負債情況來看,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萬達商業地產的流動負債急劇攀升,從1238.79億元升至2193.60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從47.4%上升到51.6%。 萬達51.6% 的資產負債率在地產企業不算高,但這負債水平建立在其巨大的分母基礎上——萬達的總資產規模為5040億元。這其中,來自投資物業評估增值為2206億元,對降低萬達的負債率功不可沒。資產負債率不高,並不代表現金流不緊張。目前萬達賬上躺著747.6億元現金,債務攀升至近2200億元,其經營和投資現金流近幾年逐年下降。經營現金流由2011年的359億元驟減至115億元,2013再次降至68億元;今年上半年再降至 -89.5億元。同時投資活動現金流也大幅下滑至-209.1億元。“此前尚可通過住宅的高毛利和快速周轉來彌補持有型商業對現金流的侵蝕,但隨著住宅市場暴利時代的結束,以及周轉率的下降,只能通過借債來彌補現金流缺口,對經營性抵押貸款等常規融資工具依賴度更甚。 ”蘇鑫撰文表示。黃立沖的判斷相似。自2011年以來,萬達的新增銀行貸款逐年遞增,2013年萬達的融資活動資金淨流入379億元,2014年上半年達351億元。如果此次 IPO 融資以270億元計算,則全年的融資金融將超過620億元。上市以後萬達的上市之路頗為曲折。王健林本人顯然更鐘情于紅籌上市,希望實現股份全流通。他曾透露,2006年本來有機會在香港紅籌上市,最後卻被“忽悠” 了。“紅籌模式”是指公司主要資產和業務在中國境內,在海外註冊新公司,返程收購境內公司股權或資產,以外資身份在香港上市。而H股模式則是以境內公司在香港上市,兩者的區別在於,H 股的內資股不能全部流通,而紅籌股股份可以全部上市流通,方便套現。2005年,萬達將九家商業廣場打包到境外發行 REITs,擬募集10億美元以上,然而遭遇2006年國家部委聯合發文,嚴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購內地物業,REITs 計劃就此擱淺。2007年王健林開始準備 A 股 IPO,不料剛做完架構又遇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拖便到了2010年,證監會受理了萬達上市申請,但因樓市調控,房企 A 股上市被卡,萬達便一直處於“初審中” 。今年7月1日,萬達放棄 A 股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萬達曾積極聯繫商務部,仍試圖以紅籌結構在香港上市。但最終萬達上市主體還是境內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H股上市。萬達願意降低預期上市,顯示這家資金周轉速度放慢的企業對資金的渴求。萬達的三大業務——購物中心、酒店、寫字樓均處於行業下行期。此外,萬達計劃將此次IPO所籌資金的90%用于發展10個項目。在整體低迷的地產市場,這些位於二三線城市項目面臨低回報率和供求失衡的風險,萬達需要給市場和投資者更強的說服力。一名外資機構投資者對財新記者表示,他主要還是擔心商業地產行業風險以及高杠杆模式。他補充說: “萬達應該是王健林一人說了算,這也是覺得還不如買萬科的原因。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零售商業地產市場過剩。世邦魏理仕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金緯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按在建購物中心面積2014年 -2016年的供應量算,全球前20大城市中,13個在中國。這是個很可怕的現象。沒有那麼多商家能填滿這些空樓。 ” 而據王健林描述,未來萬達廣場在規模上將進一步擴大。在2020年至少要超過5000萬平方米,做到250家以上。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飽和,以及萬達已經在109個城市擁有159個萬達廣場,三四線城市還能容納多少個萬達廣場?同樣,寫字樓也面臨空置率過高的問題。據戴德梁行統計,自2012年以來 , 中國高端寫字樓市場每年新增供應量已超過需求量,預計多數2014年 -2017年完工的高端寫字樓項目會推遲入市。在服務業不發達的二三四線城市,過剩尤為嚴重。酒店業務方面,機構出具的一份《中國酒店資產報告》顯示,中國酒店經營2013年全行業虧損20.88億元,業績下降的根本原因也是供給過剩。招股書顯示,萬達酒店業務的毛利率約30%,截至今年上半年,自營酒店收入占比約30%,其餘七成由第三方管理酒店貢獻。一位投資人士對財新記者稱,酒店行業運營成本相當高,基本上淨回報率2% 左右,全行業虧損。萬達酒店走的是高端路線,60% 左右入住率在業內已經算不錯,但要賺錢也難。近年來萬達開始轉向旅遊地產、文化地產,尋找商業地產新題材。不過,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項目、大連金石灘度假項目、青島遊艇產業園都在路演前就被剝離出了上市資產包,悉數出售給母公司萬達集團,存留在上市資產里的文旅項目僅剩武漢中央文化區。“零地價”的長白山項目一開始就沒被萬達列入上市名單里,萬達稱,其所代表的“業務模式發展並不成熟” 。截至今年6月底,長白山項目總資產116億元,淨虧4.5億元。還未開盤的西雙版納項目也虧損了近2.4億元,只有青島游艇產業園今年上半年盈利3400萬元。而萬達在這些項目中投資體量可謂巨大,三個項目的總開發成本近500億元。萬達為其所占權益部分已經投入87億元,整個項目還將投入近400億元。這些佔用資金巨大而回收緩慢的項目如果現在放入上市資產包,無疑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一位香港投行人士日前去海南省的海棠灣旅遊渡假區開會,原本在當地訂了三天酒店,住了一晚後決定提前退房前往三亞灣,原因是海棠灣到了晚上整個社區都是空的,什麼也買不到,很難想象酒店收入能覆蓋建設和維護成本。他晚上還路過了海棠灣萬達影城,“孤零零的一棟樓” 。官方資料介紹,三亞萬達影城是超五星級標準豪華影城,面積4781平方米,可容納觀衆近千人。這位投行人士說: “很難想象會有人專門來這裡看電影,出租車到這都不肯打表計費。 ” 相比之下,8月份萬達砸50億元與騰訊、百度合營做電商 O2O 的故事,可能更能說服投資者。萬達在合營公司持股35%,王健林未來打算通過電商平台將線下客流量轉化為線上會員,以實現“大會員 + 大數據”電商運營模式。這個計劃寫在了招股說明書中,但故事還才開了個頭。


風口浪尖——普京今天將召開年度記者招待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72

MW-CZ538_putin_20141119024725_ZH

在俄央行大幅加息、盧布暴跌、引發全球資產劇烈波動之時,俄總統普京今天下午的年度記者招待會備受關註。

據俄媒報道,普京將在當地時間12月18日中午12點(北京時間17:00)召開年度記者會。對媒體提問的話題和交談時間都不設限制,目前已經有1200多名俄羅斯國內外媒體代表報名出席,包括世界主流通訊社以及《紐約時報》等大報。

這次記者會是普京第10次同記者進行大型交流。第一次是在2001年,當時有超過500名記者出席。每年舉辦一次的慣例在普京2008年出任俄總理後中斷,2012年,普京再度出任俄總統後又得以恢複。

記者會通常會持續幾個小時,最短的一次是2001年,用時1小時33分鐘;最長的一次是2008年,那次普京回答了100多個問題,用時4小時40分鐘。去年,記者同普京交談了4個小時多一點。

隨著油價暴跌以及西方的經濟制裁,俄羅斯金融系統出現危機。11月俄經濟陷入停滯,本月以來盧布加速下跌,這種跌勢在央行大幅加息650基點後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急速惡化,盧布/美元兩天暴跌30%,外匯交易平臺一度停止交易盧布。

俄羅斯國內也面臨著物價上漲的難題,為此俄羅斯甚至采取措施限制糧食出口。明年俄羅斯銀行和企業還面臨著1200億美元的外債到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