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追訪「北極五國」,還原能源戰內幕 軍演、採油、開礦北極不再「冷」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539

對於憂心全球變暖的人士而言,這絕對是個壞消息——北極冰蓋融化至歷史最低水平。

2012年8月26日,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衛星數據顯示,北極冰蓋為410萬平方公里,這打破了2007年9月18日創下的417萬平方公里的歷史最低紀錄。

不過,在環北極圈國家及全球石油巨鱷眼中,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些原本深埋於冰面下的寶藏開始觸手可及。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北極地區擁有約900億桶原油,1670萬億立方英呎的天然氣,分別佔到全球未開採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13%和30%。此外,北極地區還蘊藏著約440億桶液化天然氣。

北極正在成為一塊「新大陸」。

2012年8月31日,殼牌獲得政府許可,開始在阿拉斯加西北海岸的北冰洋楚科奇海進行鑽探作業。在為該項目經營多年、花費45億美元卻無一滴原油入賬之後,殼牌終於如願。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副總裁 Runi Hansen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該公司計劃到2013年在挪威巴倫支海域(北冰洋靠近歐洲大陸的一個海域)新鑽探九口油井。2012年1月,挪威已發放26份在巴倫支海及挪威海域的油氣勘探許可。

全球第一個海上抗冰鑽油平台——位於巴倫支海大陸架的「普里拉茲洛姆諾耶」鑽油平台已安裝完畢。「預計今年就可以開始商業開採。」俄羅斯外交部北極大使安東·瓦西里耶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已不再停留在只是說說的階段了。」

「現在所有環北極國家都在進行北極開發,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俄羅斯和挪威的開發已經風生水起,加拿大北部、冰島、格陵蘭島和丹麥也日益活躍。」北極理事會主席Gustaf Lind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甚至連網絡公司也來湊熱鬧。Facebook已將一個主要數據中心佈局在北極圈內的瑞典北部城市盧雷亞,除了可以利用當地的清潔電力,還可利用這裡寒冷天氣給服務器降溫。

「北極正從世界的邊緣變為世界的中心。」Gustaf Lind說。

沒有冰的海洋

這已是史蒂芬·哈珀自就任加拿大總理以來第七次親臨北極了。

2012年8月下旬,哈珀例牌一樣地巡視了加拿大北部的育空等地區,此行重點之一是視察陸海空三軍在這一地區舉行的宣示主權的年度軍演。無獨有 偶,2012年5月,俄羅斯宣佈擬重開北極空軍基地。美國近年亦頻頻在北極進行軍演。2010年,挪威甚至將軍事指揮部前移到了北極圈內的雷坦。

「北極實際上是一個放大版的地中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說。隨著海冰融化,一個「沒有冰的海洋」開始成為各國新的戰略重點。

以經過西伯利亞沿岸東北航道為例,全球日漸變暖後,目前其通航時間可達3-5個月。俄羅斯外交部北極大使安東·瓦西里耶夫提供給南方週末記者的數據顯示,2010年,經過這一航道的商船隻有4艘,而2011年則飆升到了34艘,且預計今年還將翻番。

「由於氣候變化和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北方邊界安全堪虞,因此加強海岸警衛力量自不待言。」瓦西里耶夫說,「這並不是將北極軍事化,而是北極國家合法行使自己的主權。」

不過,在諸多研究者看來,軍事活動終極指向仍是北極資源。「現在北極議題的驅動力量是經濟因素。」美國加州大學北極政策研究專家Oran Young說。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2年6月推出的「北極報告」稱,北極開發將不會訴諸武力,「北極五國將很快開始開發那些他們擁有的資源,而不會就那些不屬於他們的資源爭論不休。」

「這不是什麼新現象。」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地理系教授Frederic Lasserre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加北部育空地區的石油開採自1920年代就已開始,鐵、鎳、金等北極地區富集的礦產資源也已開採數十乃至上百年。

搶地盤,先抱團

最積極動手的當屬坐擁北極資源半壁江山的俄羅斯。

2012年4月以來,俄羅斯石油公司相繼與埃克森美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和意大利埃尼公司簽署協議,以勘探、開發喀拉海及其他俄羅斯北極海上地區。

「對俄羅斯而言,北極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俄羅斯走向更加繁榮的希望所在。」俄羅斯地理協會主席Sergey Shoigu說。俄羅斯在其北極戰略規劃中指出,2020年之前,北極將成為俄羅斯「首要戰略能源基地」。

與俄羅斯不同,加拿大北極戰略更側重於北極主權。在其公開的《加拿大北極外交政策聲明》中,維護加拿大在北極地區的主權被列為首要考慮。芬蘭外交部 北極大使Hannu Halinen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芬蘭對北極事務的參與主要表現為向那些在北極進行資源開採的國家和公司輸出專業知識和裝備支持。

爭奪戰略資源的同時,北極各國從未放棄申請延伸大陸架的努力。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北極五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從海岸線算起的200海里之內為專屬經濟區,如若能證明各自大陸架在地理上與北極海床相連,可將更廣範圍內的海域劃為專屬經濟區。

安東·瓦西里耶夫說,俄羅斯將於近期再次提交延伸其北冰洋大陸架的申請,並提供更多證據。此前的2001年,俄羅斯曾提出申請,但因證據不足被駁回。加拿大和丹麥也同樣有此要求。

但這並不影響北極國家在涉及北極議題時「抱團」。目前,在北極擁有專屬經濟區的北極五國和瑞典、芬蘭、冰島同屬北極理事會成員國。作為北極國家間的 高層政府間平台,北極理事會要求非北極國家只能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無投票權,觀察員權利僅限參與科研或某些項目的財政資助,且必須首先承認理事會成員國對 北極擁有主權。

「之前我們互相視對方為潛在威脅,現在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應對共同的挑戰、共同的威脅,解決共同的問題,利用共同的新機遇。」在2012年4月的「北極安全與合作國際會議」上,安東·瓦西里耶夫對與會的北極理事會成員國代表如是呼籲。

「在大陸架問題上我們不應給彼此製造問題,而是應該互相幫助。」安東·瓦西里耶夫說,「我們在一條船上。」

並不安靜的局外人

不惟環北極國家,日本、印度等亦於近期表示了對北極的興趣。

而「中國目前尚無明確的北極政策。」張俠說。中國現在是北極理事會的特別觀察員,2009年,中國曾申請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但未獲授權。日本、韓國、意大利等也一直在謀求成為永久觀察員。

「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加入的願望也很強烈,但北極理事會不是聯合國,它是一個地區政府間平台,需要得到所有八個成員國的同意。」曾任北極理事會「北極航運評估工作組」主席的Lawson Brigham對南方週末記者解釋。

過往,部分西方輿論對中國介入北極開發一直持「威脅論」。2012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冰島並與冰方簽署《中國與冰島關於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此舉被美聯社等媒體解讀為中國尋求「在北極擴張」。

張俠認為,中國在北極沒有領土的「包袱」,也沒有獨佔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北極對中國關閉大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賦予了中國在北極的科 研、交通、氣候、安全等權益。2012年8月25日,中國「雪龍號」首次沿北極高緯航線開始穿越北冰洋,前往楚科奇海域進行科考作業,「紙上的研究終究比 不上實際跑一圈」。

在張俠看來,中國要參與北極資源開發,必須要發揮自己的強項,一是投資,二是市場,「北極的資源也需要一個出口」。

不確定的未來

北極油氣的重見天日可能給北極帶來新的風險。

最大的擔憂來自油氣開採和運輸可能導致的環境災難。「如果北極地區發生漏油會有非同尋常的災難後果。」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地理系教授Frederic Lasserre分析認為,這些災難性後果包括:生態系統恢復會比溫暖地區緩慢;距離遙遠和北極地區基礎設施的缺乏令應急難上加難,而油冰混合冷凝後幾無 回收可能。

「我們希望北極地區任何野心勃勃的新項目都能夠停下來。」俄羅斯北方土著人協會第一副會長 Rodion Sulyandziga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該協會代表著俄羅斯北部、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41個土著民族。

令反對人士欣慰的是,俄羅斯的Shtockman天然氣田開採項目已於近日宣佈中止。

然而,中止並非因為土著居民的反對,而是因為不確定的市場。據《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北美頁岩氣革命引發的市場變化,Shtockman天然氣田這一將出口目標鎖定於北美市場的大項目不得不宣告暫停。

「北極的可持續發展要比石油公司的利益重要得多。石油公司可以存在於非洲西海岸、墨西哥灣,北極並非石油公司非如此不可的戰場,北極就應當是北極。」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研北極的人類學家Arthur Mason教授說。

而對新航道的開通,即便連曾經擔任北極理事會「北極航運評估工作組」主席的Lawson Brigham也並不看好,「雖然現在夏季冰面大幅縮減,但每年仍有平均9到10個月的有冰期。這需要破冰船引航,其成本也是很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63

普京秀肌肉 俄羅斯舉行大規模軍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954

俄羅斯國防部空降部隊新聞與信息管理局發言人伊琳娜·克魯格洛娃向俄新社記者表示,有三千名官兵參與的空降部隊大規模演習於周一在普斯科夫州啟動。

普斯科夫州靠近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邊境,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西北部聯邦管區。

克魯格洛娃說:

8月11日至16日,第76近衛‘切爾尼戈夫'空降突擊師將在普斯科夫州舉行師級首長司令部演習,官兵將在不熟悉地形登陸,舉行實彈射擊。

她表示,將有三千人在不熟悉地形登陸。伊爾-76飛機將從空中投放12份軍事裝備。

她還表示:

為對假想敵的地面目標實施空中打擊,將啟用軍事運輸航空兵、前線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30余架飛機和直升機蘇-34、卡-52、米-28、米-24、米-8、伊爾-76進行空降兵的調遣和實際行動的支援。

演習的積極演練階段將於8月14至15日舉行,其間將舉行奪取和摧毀假想敵戰略性重要設施競賽。演習將以實彈射擊階段作為收尾,該階段將分白天和黑夜兩個模式進行。

克魯格洛娃進一步表示,射擊使用的武器包括空降突擊師現役所有武器,包括2S-25“章魚”空降坦克殲擊車、2C-9“諾娜”自行迫擊-榴彈炮、D-30榴彈炮、“箭-10”地空防空導彈系統和“針”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除了軍演之外,俄羅斯還在烏克蘭邊境集聚了大量軍事力量,據烏克蘭國防安全部副部長Mykhailo Koval稱,有160輛坦克和3萬3千名士兵。另有一種說法是俄羅斯在俄烏邊境聚集了4萬2千名士兵。

烏克蘭政府軍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接連戰勝親俄派武裝分子,俄羅斯的軍演和軍事力量部署意在顯示軍事力量,以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據彭博,烏克蘭政府表示,自上個月展開進攻以來,政府軍已經從叛軍手中收複了超過一半的失地。

在過去幾個月中,俄羅斯一直暗中支持親俄勢力與烏克蘭對抗。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快維持不下去了,烏克蘭軍隊已經快要切斷俄烏邊境的供給線了。

彭博援引分析師、政治專家等評論稱,普京如今面臨兩個選擇,要麽打著維和的旗號入侵烏克蘭,要麽放棄親俄武裝,以避免歐美的進一步制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96

中俄領銜中亞最大軍演 外媒指將測試防空導彈以備不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20

本月24日-29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7000多名軍人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和平使命-2014”。(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目前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空軍戰鬥群已進駐中國空軍某機場。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今天表示,中國空軍派出殲-10、殲-11、殲轟-7、空警-200等7型23架飛機和數輛傘兵戰車參加三個實兵行動演練。

據俄新社報道,作為軍演的部分行動,俄羅斯將在里海北岸城市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地區測試S300與S400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郵報》的報道提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UTAS)政治與國際關系學系主任Matthew Sussex評論上合組織此次軍演:

反恐任務動用主戰坦克是很少見的。這次軍演聲稱,要設法聯合演練各成員軍隊的協作,以滿足任何可能發生的不測之需。這種不測換句話說就是戰爭。

此次軍演總導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寧本月18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這是首次全程在中國舉行的聯合軍演,參演五國分別派出了副總長或軍區指揮員組成聯合導演部,並首次由中方擔任總導演。

王寧介紹,參演7000多兵力之中主要包括陸軍、空軍和特戰、空降、電子對抗等部(分)隊,共動用各型裝備440多臺套,是上合組織歷次聯演中動用兵力裝備最多、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最多的一次。

上述《雅加達郵報》報道回顧了今年5月中俄海軍首次在靠近中日爭議的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稱中國已經將更充分地做好戰鬥準備置於優先地位,俄羅斯則是啟動了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整頓。

以下為參加此次軍演的中國殲-11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為同樣參加軍演的中國殲轟-7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今年5月中俄海軍軍演的圖片來自新華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俄羅斯S-400“Triumph”防空導彈系統圖片來自俄新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防空導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73

美俄分別大舉軍演 隔烏克蘭本月“開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56

俄羅斯,美國,烏克蘭,普京,奧巴馬

烏克蘭政府軍打擊東部分裂武裝出現轉折、烏方指責俄羅斯軍事幹預之際,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和俄羅斯相繼決定本月舉行大規模軍演,西方與俄羅斯的文明“武鬥”即將開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今日下午,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透露,俄軍戰略導彈部隊將在本月進行有關遠程核武器的大演練。預計將有4000余名俄羅斯現役軍人和約400支技術部隊參與,其中包括航空技術部隊。

路透等西方媒體認為,俄方在本周威爾士舉行北約峰會以前發布上述軍演消息,其指向意義明顯。預計北約會在威爾士峰會上同意成立一支上千人的全新快速反應部隊。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本月的軍演從16日持續到26日,地點接近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將有200名美國軍人以及1110名來自烏克蘭、阿塞拜疆、英國、加拿大、德國、波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的人員。

美國也在將坦克和600名士兵派往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參與10月的聯合軍事演習,替換輕型裝備的傘兵。

近來烏克蘭的局勢出現戲劇性的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而此前政府軍接近攻下東部重鎮。

上周華爾街見聞援引《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為增加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北約軍力,英國等七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將組建至少萬人的遠征軍。

不過,普京上周五就在講話中警告:

“我們的夥伴應該清楚,最好不要觸犯俄羅斯。我認為,目前沒有誰想要和俄羅斯展開某種大規模沖突。”

“我想提醒大家,俄羅斯是世界上一大核武強國。”

意大利媒體稱,前日普京還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話時宣稱:

“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

前日烏克蘭國防部長Valeriy Galetey表示,烏方的軍事目標發生轉變,從鏟除東部分裂勢力變為抵禦俄羅斯可能廣泛入侵。他警告,歐洲面臨二戰來最嚴重沖突。俄方要的不只是親俄派占領地區,而是試圖進攻烏方其它地區。

昨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出席威爾士峰會的行程中臨時增加了中轉地,到訪愛沙尼亞。他在當地發表講話,安撫面臨烏克蘭危機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重申北約對盟友的軍事安全承諾。

白宮的歐洲事務高級主管Charles Kupchan透露,與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北約成員國的總統會晤期間,奧巴馬正告俄羅斯

“想都別想在愛沙尼亞或是波羅的海的任何地區使用你們擾亂烏克蘭的那套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09

烏克蘭爆發停戰協議以來最大規模沖突,俄羅斯北約雙雙軍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24

Ukraine-NATO-weapons

盡管停火協議已於11天之前簽署,但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派分裂分子之間仍爆發停戰協議以來最大規模的沖突,並互相指責對方應為戰爭行為負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14日,政府軍和親俄派爆發激烈戰鬥,烏克蘭東部城市頓涅茨克機場整日炮火不斷,槍聲在午後密集地響起,政府軍攻擊了近13座村莊和城鎮。

方發言人Andriy Lysenko昨日表示,烏克蘭部隊遵守停火協議。此種說法被親俄派否認。分裂分子表示,其駐地在過去24個小時被政府軍炮轟高達40多次,致使20人喪生。

與此同時,15日開始,美國、歐盟成員國等15國、約1300人的部隊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軍事演習。此次代號為“迅疾三叉戟”的軍事演習預期9月26日結束。利沃夫距離烏克蘭東部沖突地區大約1000公里。

就在前一天(14日),俄新社援引俄聯邦國防部新聞局消息稱,在對俄羅斯東部軍區進行突擊檢查過程中,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各種艦只戰鬥群和海岸導彈(火箭)炮兵部隊14日開始在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區域演練對海上交通設施和駐紮地的防禦。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在剛剛過去的周日,烏克蘭國防部長Heletey表示,北約成員國已經開始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以幫助烏軍對抗親俄分子和“制止”俄羅斯總統普京。

此前,北約官員曾表示不會為非成員國的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武器”,但是北約成員國可以自行提供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03

中國艦隊開進波斯灣,史上首度與伊朗聯合軍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73

china-warship-e1411231528937-635x357
旅洋Ⅱ級驅逐艦

本周六中國的軍艦史上首次停靠在伊朗海灣,同時中伊兩國正準備開展一系列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中國海軍第17批護航編隊本周六已經抵達伊朗在波斯灣上的阿巴斯港。開始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訪問伊朗。

伊朗將軍Hossein Azad指出:“我們將討論和研究海上救助行動、對意外或不幸事件做出反應的可能性。我們還將檢驗自己的技術準備情況。”

Azad將軍還補充道,雙方準備為“和平、穩定和平靜提供保障,同時,還將發展雙邊合作。”

據悉,中伊聯合軍演將於近日舉行。

就在本周三,伊朗海軍在亞丁灣救起了一艘遭到海盜攻擊的中國集裝箱船。

今天中國超過歐盟成為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伊經濟關系密切,尤其是能源合作。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第四大石油儲量,還是OPEC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煉油能力,伊朗還需要中國幫助建設煉油廠等基本冶煉設施。

此外伊朗還因受到西方國家制裁,能源出口受到限制,中國握有大量伊朗石油訂單。據《外交官》雜誌報道,2014上半年,中國日均從伊朗進口63萬桶石油,較前一年增加48%。伊朗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原油供應地,占中國所有進口量的12%。(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1

普京以退為進:撤軍烏克蘭 超級軍演“指東打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05

奧巴馬,普京,卡梅倫,北約,俄羅斯

北約稱俄軍已大批撤離烏克蘭,烏克蘭危機有緩和跡象。但俄羅斯總統普京並未放松對北約的威懾。近日俄羅斯遠東地區軍演規模罕見,出動海陸空部隊共逾15萬人。同時,代號為“快速三叉戟”的北約軍演正在烏克蘭西部進行。俄羅斯選擇此時遠東“舞劍”,警示北約的意圖明顯。

北約組織的媒體主管Jay Janzen中校發布聲明稱,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常規軍明顯撤離,仍留下了一些俄軍。從北約的評價來看,俄軍撤離是有助於烏克蘭政府與分裂武裝順利履行停火協議的好消息。但俄羅斯與北約對壘的火藥味仍未減少,說烏克蘭危機即將結束為時尚早。

本月19日起,為期六天、代號“東方-2014”的俄羅斯遠東軍演拉開帷幕。此次軍演規模驚人,共有4000輛裝甲車、632架飛機、84艘艦船參加,共計15.5萬俄軍參與,人數超過許多主權國家全國兵力。俄新社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長Sergei Shoigu昨日表示,此次軍演的頭號任務是“展示俄軍的備戰等級已經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此次軍演雖在遠東地區,不少參與部隊卻是從4000公里、甚至6000公里外的西部調遣而來。新華社采訪的軍事分析專家杜文龍指出:

“這種舍近求遠的方式實際上顯示了俄軍強大的機動能力。普京想告訴北約國家,這種能力完全可以放在西部使用,‘我可以讓北約國家、讓周邊國家感到異常恐懼。我的攻擊縱深不是你們想象中的幾百公里。而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距離。’”

遠東軍演的地點是“很有戰略威懾層面的選擇,在這個地區的演練活動肯定是劍指美日。”

聯系到上周烏克蘭總統爆出普京聲稱兩天內可攻占東歐五國首都的消息,不難發現,遠東軍演釋放了俄羅斯也可能將東部軍隊迅速調往西部的信號,6000公里都是可打擊範圍。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北約的軍演從16日持續到26日,地點接近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將有200名美國軍人以及1110名來自烏克蘭、阿塞拜疆、英國、加拿大、德國、波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的人員。

本月初,俄羅斯宣布本月進行有關遠程武器的大演練,預計有4000余名俄羅斯現役軍人和約400支技術部隊參與,其中包括航空技術部隊。當時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外媒評論稱,俄方選擇北約威爾士峰會前發布軍演消息,指向意義明顯。

本月5日閉幕的北約威爾士峰會上,與會領導人就出臺“戰備行動計劃”和組建一支“尖鋒”快速反應部隊等達成一致。該快速反應部隊由數千精銳士兵組成,部署在東歐地區,將任命一位司令長官、設置一個指揮中心,並將得到北約空軍、海軍和特種部隊的強有力支持。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強調,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北約都會有效保護自己的所有成員國,向“潛在的侵略者”發出明確的信息,即

“如果你有意攻擊其中一個北約成員國,你將要面對整個北約組織”。

而就在上周,德國媒體《南德意誌報》報導,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向歐盟委員會透露,普京在與他對話時威脅,不僅是烏克蘭首都基輔,俄軍也有能力兩天內攻占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和羅馬尼亞五國首都。

除了烏克蘭,上述相關五國目前都是北約和歐盟成員。若上述言論屬實,就意味著普京首次威脅侵犯北約和歐盟成員國,任何俄軍侵入上述東歐五國首都的威脅對西方國家領導人來說都是嚴重的警報信號。

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面臨新的威脅,波蘭等東歐國家不得不迅速為自身安全采取行動。昨日烏克蘭、波蘭與立陶宛三國國防部長簽訂了成立一支三國聯合維和部隊的協議,預計合計投入4500人左右,旨在增強三國的協作及信心,加強地區安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軍演,北約,NATO,烏克蘭

俄羅斯,軍演,北約,NATO,烏克蘭

俄羅斯,軍演,北約,NATO,烏克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57

普京下令軍演部隊自烏邊境撤回基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93

r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下令在烏克蘭邊境——羅斯托夫(Rostov)地區進行軍演的俄軍撤回基地。俄烏兩國元首下周或迎關鍵會議,沖突因而有所緩和。

亞歐領導人峰會下周將在米蘭舉行,俄方稱,會議期間普京或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展開會談。

普京已經見過俄國防部長Sergei Shoigu,並下達了撤軍命令。俄政府網站的一份聲明表示:

國防部長已向最高統帥報告了南部軍區夏季射程演練的完成情況。

報告結束後,普京下令將演練軍地撤回其永久性軍事基地。參與此次羅斯托夫地區夏季射擊演練的服役軍人共計17600人。

俄新社援引俄國防部稱,軍隊已經開始撤回。

自3月俄羅斯收並克里米亞並且支撐烏克蘭東部的武裝分子以來,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降至了冷戰以來的冰點。

為了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內戰中扮演的角色,西方對其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打擊俄羅斯銀行業和能源公司。

北約上個月稱,俄羅斯派出了幾千作戰部隊和數百輛坦克和裝甲車在烏克蘭東部支持親俄分裂分子與烏克蘭軍隊作戰。

俄羅斯否認了該指控,並表示,它有權保衛在該俄語地區大眾的利益。

北約表示,自9月5日烏克蘭與國內分裂武裝分子簽署停火協議以來,已經觀察到俄軍自烏克蘭境內大規模撤回。

克里姆林宮方面稱,在10月16日和17日,亞歐領導人峰會將於米蘭舉行,普京或與波羅申科展開會談。

來自智庫機構the Center for Political Technologies的Alexei Makarkin告訴Echo Moskvy電臺,俄軍撤退可能是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的妥協之一。

他表示;

我認為,作為對俄羅斯撤軍的回應,西方可能會撤回部分制裁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09

“這不是秀肌肉” ——中馬首次舉行大規模雙邊聯合軍演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52

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醫護人員從艦載救護直升機上轉運“落水人員”。 (江山/圖)

2015年9月22日,中國迄今為止與東盟國家規模最大的雙邊聯合軍事演習,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圓滿結束。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具有戰略價值的水道之一,同時也是海盜猖獗的水域,每年通過的船只達數萬艘,相當於全球近一半的商船。從2015年9月17日至22日,代號為“和平友誼-2015”的中馬兩軍首次實兵聯演,引起了各國關註。

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而確保馬六甲海峽航道安全,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部分。

聯演的課題是“聯合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演習課目包括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劫持船只、實際使用武器、聯合搜救、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行動等。

海上搜救。 (江山/圖)

中方觀摩團團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乙曉光空軍中將(前左四)、馬來西亞國防部副部長喬哈里(前左五)、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前左三)等與參演官兵舉起大拇指,共同慶祝聯演取得圓滿成功。 (江山/圖)

中方參演兵力有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蘭州艦、護衛艦嶽陽艦、和平方舟醫院船,攜2架直-9C直升機、1架直-8JH救護直升機、中國陸軍30名特戰隊員、海軍醫護人員110名,空軍伊爾-76、運-8C飛機各一架參加演練。

馬方主要參演兵力有導彈護衛艦傑巴特號、導彈護衛艦雪蘭莪州號,攜超級大山貓-300型直升機1架,40名特戰隊員。

陳松,這名曾奪得國際山地特種作戰比武冠軍的特戰隊員,是首次在海上艦艇平臺展開滑降演練。特戰行動現場指揮員姜世祿說,“作為陸軍特種部隊,在海上實施滑降和隨船護衛,這充分體現了此次演習三軍聯合作戰的鮮明特點。”

“演練給中馬雙方特戰隊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比較與交流的機會。”海上突擊組組長、中方特戰隊員趙成金說,行動中雙方在口令、手語等方面使用流暢,配合默契。

馬軍方超級大山貓-300型直升機飛臨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 (江山/圖)

9月21日,馬中部隊醫護人員交流海上落水人員急救方案。 (江山/圖)

中國海軍醫生與馬軍方醫生攜手救治“落水人員”。 (江山/圖)

此次中馬聯演,建立了以少將軍銜軍官擔任演習指導的指揮所,由準將或大校軍銜軍官擔任演習指揮員,各要素參謀人員在戰役層級實現了良好的互動。中馬雙方參謀長互動中,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建議在今後的聯演中,增進陸上、射擊、狙擊、跳傘、作戰潛水、搏擊與作戰救生等科目”。

馬來西亞武裝部隊司令祖基費利上將說,“我期待馬中雙方每年或隔一年都進行一次這樣的演習,這取決於雙方的準備情況與承受能力,並且希望下一次能夠到中國相關地區進行演習,由中國軍方主導,希望這樣的聯演機制不僅在雙邊進行,也可擴展到域內外國家參與。”

馬來西亞國防部副部長喬哈里說,希望馬中雙方將來能夠開展更多的合作,也希望能夠盡量多地舉行這種演習活動。

中方觀摩團團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乙曉光表示,中國致力於加強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盟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新的挑戰和威懾,共同維護地區和平。“此次演習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是‘秀肌肉’,與地區局勢、政治、軍事都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83

全域作戰:2016年第一場不一樣的軍演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164

海軍陸戰隊員冒著零下17攝氏度嚴寒進行雪浴、對打格鬥、軍體拳等抗寒訓練,磨礪鋼筋鐵骨,錘煉意誌品質,官兵抵抗嚴寒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廖誌勇/圖)

國外媒體紛紛猜測中國海軍陸戰隊可能轉向一支能在中國以外區域執行遠程任務的精英部隊。

中國海軍陸戰隊用一次近6000公里的機動投送,實現了2016年解放軍第一場跨區實戰化演練。

據日本《外交學者》雜誌1月27日報道,中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加強連在戈壁沙漠進行的實戰演習,海軍陸戰隊因為更好的靈活性和更強大的火力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中國海軍陸戰隊長久以來對外形象是一支諸兵種合成的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如今,這支戰隊有了變化。軍事專家尹卓表示,海軍陸戰隊除了進行兩棲作戰外,還可以執行反恐、海外作戰等任務,是一支“尖刀部隊”。

“跨區遠程機動成常態”

茫茫沙漠戈壁,陸戰隊員穿過炮火封鎖區。 (陳剛/圖)

海軍陸戰隊員的叢林偽裝。 (廖誌勇/圖)

這是中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上空中兵力投送距離最遠、時間最長、跨度最大的一次行動。

在兵力投放現場,民航空客320大型客機加入到投送的行列,並且在座位上臨時加裝繃帶,為陸戰隊員固定槍支;在海南某地方運輸碼頭,民用運輸船連夜緊急進行技術改造,為裝載超高超限特種車輛做充分準備;在粵西某火車站,對裝載中出現的火車與部隊裝備不匹配、官兵飲食保障等問題,軍地各方現場辦公現場解決……

寒訓兵力投送指揮員、南海艦隊後勤部軍交處處長丘濤介紹,“首次采取了海軍建制運力、聯勤加強運力、民用輸送運力相結合的方式來實施聯合立體投送。”

2014年年初,海軍陸戰隊首次長途機動數千公里,從祖國大陸的最南端湛江奔赴內蒙古某訓練基地,吹響了海軍陸戰隊全域作戰的沖鋒號。2015年1月,海軍陸戰隊又奔赴吉林洮南某訓練基地,在平均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惡劣條件下,完成多個寒區實戰化訓練科目。2015年8月,海軍陸戰隊又轉戰雲貴高原,在雨季叢林中舉行實兵實彈演習……

這幾年海軍陸戰隊的訓練,跨區遠程機動已成為常態,在苦練兩棲作戰技能的同時,海軍陸戰隊為何要挺

進遠離海洋的寒區、叢林和大漠訓練呢?

國外媒體紛紛猜測中國海軍陸戰隊可能轉向一支能在中國以外區域執行遠程任務的精英部隊。

媒體的種種臆測,其實早在2015年1月就有解答。當時海軍陸戰隊正在沈陽軍區某訓練基地展開寒區實戰化訓練,擔任“寒訓-2015”指揮員的南海艦隊副參謀長李曉巖表示,海軍陸戰隊隊員需要在不同時節、不同地區的全域作戰。寒區訓練並非針對某一個熱點,某一個地區,這是一個常態化的訓練。

錘煉全域“快反能力”

海軍陸戰隊員還需穿越西南叢林,適應各種地形環境的作戰任務。 (廖誌勇/圖)

解放軍噴火器雪地實噴訓練。 (廖誌勇/圖)

過去,人們一提到海軍陸戰隊,畫面中出現的要麽是在熱帶叢林里鏖戰,要麽是在島嶼灘頭沖鋒陷陣,但綜觀這幾年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可以發現,兩棲作戰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活動範圍也不斷拓展,比如亞丁灣護航、國外軍事比武競技、聯合演習等。

2016年這一次演練,寒風凜冽,演練場上泥雪混雜,陸戰隊員爬冰臥雪,接踵而至的“敵情”沒有因為陸戰隊員剛剛經歷近6000千米的長途機動,而給他們留下絲毫喘息的機會。按照“全程練兵、全面檢驗”的原則,一到達新疆庫爾勒,他們便打破慣例直接進入自主對抗演練,官兵們甚至還來不及換上厚厚的寒區被服,就直接進入實戰條件下的檢驗性訓練,沒有適應期,最大限度錘煉部隊快反能力,提高和完善了海軍陸戰部隊全域作戰能力。

本次寒訓中,茫茫沙漠戈壁,不見部隊駐紮營地。步入訓練場,白雪千里未見一人。仔細觀察,整個宿營帳篷完全隱藏在雪地之下,再通過軍事偽裝和雪地融為一體,暴露部隊信息的物品都被隱藏起來。戰時,不可能把每個點都標識得那麽清楚,通過這種設置,就是要增強敵情觀念,實戰觀念。寒訓指揮員、南海艦隊副參謀長李曉巖表示,與以往寒訓相比,此次訓練增添了部分針對性訓練科目,提升部隊應對長途機動、陌生地域、複雜敵社情、極寒天氣等情況的能力。

軍事專家尹卓指出,海軍陸戰隊今後應該會參加在聯合國旗幟下的海外軍事任務。這次海軍陸戰隊赴新疆訓練,訓練地域包括寒區、山區等,都是海軍陸戰隊未來有可能執行任務的作戰區域,必須適應各種地形環境的作戰任務。

“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合作”

航空投送陸戰隊員和裝備。 (廖誌勇/圖)

民航空客320 大型客機加入到投送的行列。 (廖誌勇/圖)

參照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建設軌跡,國外媒體將本次寒訓與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聯系起來,暗示隨解放軍兩棲部隊的能力能夠延伸至中國南海,海軍陸戰隊將成為嶄露頭角的中國遠征軍,在海外開展反恐行動。

作為一支戰備程度非常高的部隊,美海軍陸戰隊始終有1/3現役人員部署在潛在危機地區的鄰近海域。

軍事專家尹卓對此表示不贊同。他認為所謂遠征軍是指像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海軍陸戰隊那樣的海外幹預力量,是霸權主義的體現。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參與的是在聯合國旗幟下的維和、維穩任務。未來如果聯合國有需要,中國軍隊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事實上,自從2008年12月以來,中國海軍陸戰隊先後多批次派員隨海軍艦艇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和後續出訪交流、敘利亞化學武器海運聯合護航,以及在危機中撤華撤僑等行動,都出現了海軍陸戰隊員的身影。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正在積極建造國產新航母,並且數量以後還有可能更多。一支完整的航母編隊將可能搭載很多海軍陸戰隊員去海上執行任務,從而形成最強大的戰鬥力。

隨著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將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聯合國維和行動中,而海軍陸戰隊作為解放軍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今後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