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27 TWM
從華爾街投資銀行家轉戰網路,李松創辦的珍愛網,目前平均每天有二萬人加入,以每年成長一倍的速度搶食人民幣百億元的婚戀市場,他靠什麼在中國競爭激烈的一千多個相親交友網站中脫穎而出?
撰文.林宸誼
穿著白色POLO衫,戴著無框眼鏡,四十歲出頭的中國珍愛網董事長李松,近日來台訪問,外表看起來樸實的他,卻是中國最大相親網站||珍愛網(Zhenai.com)的創辦人,被中國媒體封為﹁最牛紅娘哥﹂!
目前中國有一千多家相親、交友網站,李松的珍愛網並不是最早創立的,卻以五年時間打敗競爭對手,並以每年一○○%速度成長,搶占每年百億人民幣的﹁剩男剩女」相親市場。
珍愛網已有二千六百萬人註冊,每天平均有二萬人註冊,但珍愛網的服務不是免費的,正式會員每人每半年要付人民幣三千元。他們為什麼就要珍愛網來幫忙牽紅線?
中國的婚戀網站市場有多大?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委員會總幹事、也是中國百合網CEO的范田江表示,根據統計,目前中國適婚單身人口超過五千萬,而今年線上婚戀服務商機就超過人民幣十億元,他看好未來五年婚戀服務業將延伸到婚慶、婚姻諮詢等領域,預計總規模會超過人民幣一百億元。
李松原本是美國高盛投資銀行的金童,因為對金融工作失去熱情,毅然決然在一九九九年回大陸創業,他曾在生物科技、網路創業失敗過,二○○四年再度創業。這一次,他決定盡量避開高成本產業,像物流、庫存、內容等,並且,必須做有病毒式傳播效果的事業。
顛覆傳統相親網站經營模式當時,整個中國婚戀網站市場,大多數都沒有創投的資金挹注,可說是各擁山頭,但規模都不大,競爭相當激烈。過去,這些網站的經營模式,是每個月舉辦一、兩場二、三百人的交友見面會,但是這種媒合的方式,對沒有時間、外表條件不好,甚至是離過婚的白領上班族,卻不是最佳的相親管道。
李松認為,動輒二、三百人見面會,彷彿是場大拜拜,主辦單位可能沒辦法顧慮到每個人的交友情形,性格靦腆不善表達的人,恐怕就被冷落在角落。
○ 四年,李松創辦珍愛網,「我們不是交友網站,我們是紅娘網站,來我們網站上的,是想要結婚的,不是只是上上網、交交朋友。」李松說,鎖定二十五歲到四十五歲的都會白領或是專業人士,其中逾八五%擁有大學以上學歷。這些人到珍愛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因此,速度與成功率決定一個收費相親網站的生存。
相對於其他免費網站只提供會員訊息,將錢花在辦花稍的相親活動上,他卻把錢花在看不見的地方──設立七百人的「電話紅娘」部隊,一天二十四小時為想找另一半的會員服務。
電話紅娘提供全方位服務
登錄網站註冊成為會員是免費的,但搜尋找到心儀對象,想要進一步認識時,就得要付費。分布在深圳與廈門分公司的電話紅娘,就會開始提供三個服務:第一個服務,就是﹁包裝﹂服務。如果受委託者的優點,沒有在照片裡表現出來,這時電話紅娘就會協助修改,並向中意的對象推銷。
第二個服務,就是協助詢問尷尬問題。譬如女方對於某個男孩子的長相、條件都很滿意,但她想要知道這個男孩子是否有房、有車,這些問題在初次見面前詢問很唐突,這時就由電話紅娘出馬。
第三個服務,是蒐集雙方約會後的意見。就是雙方見面之後,想知道彼此的感覺與看法,但又不好意思問,也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有第二次約會,這時電話紅娘就會打電話詢問雙方。要是女方說不想見面,因為男方穿著隨便,或行為舉止怪異,電話紅娘就會告訴男方,在下次約會時要特別注意。
電話紅娘成為經紀人,為互有好感的男女牽線搭橋,成為珍愛網成功的祕密武器,不過要成為電話紅娘也不容易。李松表示,﹁電話紅娘﹂是先透過人力市場挑選大學畢業,具有服務與使命感精神的人員,聘用後還要接受一個月的教育訓練、心理學等課程。
不把錢花在廣告、辦活動上,為了提高撮合成功率,珍愛網靠的就是網友的口碑傳播,以及獨特的行銷方法:紅娘們有﹁業績目標﹂!
李松表示,七百位紅娘,十人為一組,每組設有組長,負責監聽每名紅娘的電話表現;每個月還會有每組紅娘撮合成功數量競賽,所以工作壓力不小。
未來,還會有更多婚戀網站前仆後繼加入戰場,范田江表示,網站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婚戀服務直接的消費者,網路廣告只是很小一部分。不管是百合網、珍愛網或是世紀佳緣網,大家看好婚戀服務行業的原因一致:中國單身會員的消費潛力非常可觀!
近日,李松來台灣推展業務,想直接在台灣入口網站上開一個相親頻道,如此一來,就可省掉高昂的廣告費用。總是精打細算的李松,未來或許有機會成為兩岸最火的紅娘哥!
李松
現職:珍愛網聯合創辦人兼董事長學歷: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博士
經歷:訊龍科技董事長
摩根士丹利銀行亞洲區執行董事
[ul][li][/li][/ul]
|
||||||
已進入收成期的互聯網廣告業近年成為行內新動力,兩年前,馬永聖(Roy)本來在微軟旗下MSN打工,負責開發網站廣告,碰上公司把MSN香港部門關閉,面對人生交叉點,Roy帶着一班熟客自立門戶,開設互聯網推廣公司Pure Media,專做「紅娘」撮合商業機構在不同網站落廣告,把微軟看不上眼的香港廣告市場做起來。 親子網站BB Rocket網主Felix本身從事網頁設計生意,當初搞網站原意是為家長提供一個溝通平台,從未想過要用它來賺錢。後來在一個廣告人聚會中,認識了Pure Media的老闆Roy,在對方提議下才開始利用網站賣廣告來賺取營運開支。 現時BB Rocket網站每月平均收益有一萬元,「自己搵客人落廣告,一來要花錢請人做sales,二來就算請一個senior sales,人際網絡也一定不及專做網上推廣的代理公司多,特別是我們這類小型網站,自己很難找到大牌子肯落廣告。」 Roy現時每月都會向數據統計公司AC Nielsen購買一份名為「Nielsen Net Ratings」的報告,報告提供香港首五百個熱門網站的排名及其瀏覽人的詳細資料如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等,方便替廣告客戶選擇心水網站。他解釋道:「這份報告每月要五、六萬,除非是大公司賣幾十萬廣告,否則一般小公司絕不會花這筆錢。」 Roy 和網主關係唇齒相依,廣告費愈高,網站賺的錢和Roy抽取的佣金就愈多,所以Roy亦會盡力為網站向廣告客戶爭取最好的價錢,而這份報告正好為Roy提供 了向廣告客戶開價的理據,所以他會度橋協助網站增加瀏覽人次,如之前他就提議Felix可以效法其他親子網站,加入很受家長歡迎的兒童故事聲帶,增加瀏覽 人次。 新興行業競爭者少 Pure Media的網站代理服務可分為長時間全權代理和逐次計的散稿兩種。由Pure Media全權代理的網站一般要簽約兩至三年,期間Pure Meida會負責網站一切接廣告的工作。Roy指出,是否幫一個網站做代理必須取決於其受歡迎度,可按網站每月的總瀏覽頁數(Pageview)計算,基 本上每月超過一百萬頁已可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網站,他直言:「做網站代理要包數,找不到廣告都要俾,所以不可以係網站都接。」 所謂包數,其實是指Pure Media要保證公司代 理的網站,每年可接到某個金額的廣告費,價錢由每年十萬至三百萬不等,由Roy和客人洽商。以一個每月有一百萬總瀏覽頁數的網站為例,如果其廣告位置是二 十元一千頁,其每月最高廣告收入為二萬元,如果Roy包數一半,就是一萬元,即使一年後Roy只為網站帶來八千元生意,他仍要向網主付款一萬元。而廣告位 置的訂價,亦是按網站瀏覽總頁數而改變,所以Roy對客戶的網站統計數據瞭如指掌,方便訂價。按他以往在MSN工作的經驗,「包數」最高只可以是每月總瀏 覽頁數的一半,事關半夜時段較少人上網。 瞄準廣告外判 現時交由Pure Media代理的網站共有二十九個,當中一半是新聞網站,亦是他們的首選,包括Indiatimes、The Standard和 ESPN Star Hong Kong等。「新聞日日都要睇,這些網站每月的總瀏覽頁數可以有幾億頁,頁數愈多的網站愈多人想落廣告。」 一手揸緊網站後,作為廣告紅娘,如何網羅廣告商是另一關鍵。 一般而言,廣告客戶都會選擇和自己產品相關的網站落廣告。Roy會先提議客人在自己全權代理的網站落廣告,因為成功撮合佣金最高可達廣告費用的四成,然而如果廣告客戶在他代理的網站中沒有心水,Roy就會為客人在其他網站落散稿,成功撮合的佣金少一半,即兩成。 Roy強調,現時公司代理的網站,從前大部分都只是他的散客,後來見Roy幫網站賺到錢,才放手讓他全權負責,女性網站she.com就是其中之一。 但他一般不會牽涉廣告製作,規模較大的公司通常會自行設計,至於小型公司則找網頁設計公司負責,然後把稿交給Roy放上網站,如客人要求他亦會介紹相熟的網頁公司。Pure Media的經營模式;廣告訂價方法,其實是Roy從微軟MSN抄橋。 Roy○二年起在微軟香港為MSN HK網站做廣告銷售,當時整個團隊只有四、五人,有不少廣告外判給代理公司做,而他在MSN負責前線推廣,手頭客戶包括花旗銀行和數碼通等。據曾經與Roy合作的舊同事稱,Roy是一個不肯認輸的人,擁有不少商業機構的中、高層人脈網絡,在公司表現出色,月入有十萬元;後來微軟公司認為在香港搞網站未成風氣,一年才賺得百多萬美元收入,只及美國公司的十分一,決定把MSN HK的工作隊伍撤離香港。 人棄我取自立門戶 Roy自覺「已經學識晒微軟的運作」,又不想轉職到公司其他部門,眼見公司外判網上廣告有發圍,遂決定放棄公司安排的內部轉職,自立門戶開設Pure Media,他分析道:「網上廣告一直只佔香港整個廣告市場的百分之二至四,美國、英國、甚至中國都有百分之十,當時覺得只要再等一等,將來一定有得做。」他亦不諱言,現時Pure Media的廣告客戶,「大部分都係我舊公司的客。」 現 時網頁紅娘這瓣業務佔了Pure Media八成生意,另外兩成則是替廣告客戶在Yahoo!和Google等搜尋網站購買關鍵字,廣告費以瀏覽者透過連結進入廣告客戶網站才作計算,每樁 生意由二千至十多萬元不等,Pure Media每次最高可收取百分之二十作為佣金。 正牌鑽石王老五 據行內人透露,在香港做得較有規模的網上廣告代理公司不下三間,包括去年在倫敦AIM上市的Pixel Media,創辦人同樣是MSN以前的員工;因為這行需要熟悉互聯網運作,亦要網羅到網站的主人,同時手頭要有一班廣告客戶。 Pure Media能夠在短短兩年間成為一盤月賺二十五萬的生意,主要是Roy在MSN五年工作期間,學懂了「網上廣告」這新興行業。現年四十歲的Roy豪不客 氣,直言在微軟香港工作的五年的確是「又食又拎」,學識做廣告紅娘之餘,更賺來過百萬的年薪,成為了他創業的資金。 而其實Roy本身家底豐 厚,家族於四十年前在香港開設珠寶店和光珠寶,八四年改為從事鑽石批發生意一直至今。而曾經與他合作的舊同事亦形容他有「大佬」氣概,高興時會請一大班同 事到深灣遊艇會吃飯,十分豪氣。未婚的他,加上家族背景,是個百分百的鑽石王老五,然而他卻打趣道:「男人賣乜鬼鑽石呀?」他坦言,像他這類廣告公司,發展至一定規模,最終就是等大廣告公司收購,所以他隨時已準備把公司出售,更着記者轉達:「你老細有冇興趣呀,我有興趣賣呀。」然而,賣盤對他來說並不是結束營業,對此他是尤其的老實:「技術已在我手,我會拎嚿錢去再開過一間更大的。」 廣告紅娘服務 Pure Media撮合網站和廣告客戶的合作模式有兩種,一是「Channel」,二是散稿。 Channel 通 常是網站和廣告客戶有直接的生意關係,瀏覽者可以透過網站多個不同版面連結到廣告客戶的網頁,簡單而言,是將兩個不同網站合而為一。例如 Coolmanmusic這個網站,本身不設新歌試聽,Roy會提議HM V把新歌試聽功能加在Coolmanmusic,再加上一個HMV網上即時購碟的連結。新歌試聽可以帶動網站人流,亦為HMV提供了一個銷售渠道,達至雙 贏。雙方通常要簽下最少半年的合約,廣告費由每月$10萬至$120萬不等。 散稿 即一次性合作,通常是為配合廣告客戶的短期 宣傳。收費以瀏覽頁數(Pageview)計算,每一千頁由$7-$350不等,視乎網站的受歡迎程度而定。例如,網站每月的總瀏覽頁數為一百萬,廣告客 戶就可以按需要購下一百萬以內的頁數,並可選擇出現的時段。如該日廣告出現次數達標後,廣告就會自動被移走,至翌日再出現。如果廣告客戶未用盡該月所購買 的頁數,可留待下月使用,相等於儲值車票扣數法。 關鍵字點賣廣告 以Face Magic Haven美容公司為例,公司同時購下「美容」、「脫毛」、「中醫」等關鍵字,每個關鍵字的價錢由五毫子至七十元不等,「美容」是貴價字眼之一,一般小公司難以跟大型美容公司鬥價高,所以Roy會提議客人購買「脫毛」等更具體字眼。 然而,這些關鍵字的價錢猶如股價般浮動,每秒鐘都會因應不同競爭者的出價而改變,價錢愈高排名愈前,所以Roy會事先詢問客人的最高出價,再向Yahoo! 說明超過價錢即放棄競投。Yahoo! 本身自設系統操控,關鍵字升價超過競爭者的出價時,公司名會自動除去,價錢回落時,公司名即重新上榜,所以經常有同一間公司出現在不同排位的情況。 開業資料(05/04) 租金*︰$73,500 裝修︰$3,000 電腦︰$100,000 雜費︰$4,000 總投資︰$180,5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9/07) 營業額︰$360,500 租金︰$24,500 人工^︰$80,000 雜費︰$6,000 盈利︰$250,000 ^六名全職員工 |
||||||
|
||||||
近期網絡股股價成「仙」,而趕不及上市的網公司亦 相繼摺埋,情況慘烈。然而紅籌股中遠國際,竟然逆市買網,斥資十億元高價購入成立只有四個月,尚在建設之中的「中遠網絡」,無端端帶挈數位創辦股東發達, 包括在天津搞開房地產的安信集團老闆陳奇,一買一賣賺億四。 「奇哥」半生傳奇,他不單與中遠關係密切,而且與新世界亦有淵源,去年中華網在美國Nasdaq 成功上市,便是由他搭通天地線,將新華社與新世界撮合搞成。而「奇哥」,亦成為大陸網絡到海外上市的「紅娘」。
陳奇所住的幾千呎豪宅,就是類似這個Mayfair 高層單位,物業由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安信集團持有,股東背景神秘。 陳 奇的寫字樓,設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三十三樓全層,門口掛有「亞洲物流科技」的閃閃發光招牌,頗有cyber 的味道,萬六呎的辦公室,可盡覽維港景致;而會議室裝修豪華,不少是柚木傢俬。不過全層較空洞,只有十多名員工和設置數量不多的文件快勞,令寬闊的辦公 室,略嫌冷清。 以陸軍裝示人的陳奇,吃過午餐後步履輕盈步進辦公房,「奇哥」面對記者時,初期有點拘謹。只見他操着略帶鄉音的廣東話。對自己的身世十分保留,就算歲數也不願透露,只打趣的說:「講咗出嚟無女仔吼。」 「奇哥」在天津發財,並有不少銜頭,祖籍卻是汕頭。據他夫子自道,父親曾做官,母親是小學老師,他細訴幼時窮困的日子:「文化大革命時,老豆入咗牛棚,我 九歲就喺條街跑來跑去賣雜貨,十四歲靠收購電器返鄉下賣,賺到啲,入去機械工廠做技工,月薪得十八蚊人民幣,二十歲到香港……。」 搞貿易賺第一桶金 新世界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左)和中遠太平洋副主席董玖豐(右)在陳奇撮合下,攜手搞中遠網絡。 唸得滾瓜爛熟的他,說自己賺的第一桶金是做「國際貿易」,賺得二千萬元,主要是為國內進口製煙(除煙草)的物料。而根據當時政府政策,進口中國的香煙濾嘴及相關物料,由專賣局統一出批文,反映「奇哥」當日已並不簡單。至於如何由貿易轉行到國內搞房地產,他就不願多提。 一向住在半山嘉富麗苑的陳奇,今年六月以四千三百萬,購入附近的梅道一號Mayfair 高層二千八百呎豪宅,單位由國華商業銀行提供二千萬按揭。對於花錢,他滿不在乎的說:「一生之中,(我)錢唔係缺乏,人家有遊艇,我都有隻六十呎艇吖;人 家揸勞斯萊斯,我都有部Benz ;人家有別墅住,我都住幾千呎樓。」 話入正題講網股,「奇哥」甫開腔就糾正記者:「我間公司叫亞洲物流科技,唔好漏咗『科技』兩個字!」該公司前身是去年才上市的華益控股(八六二),本從事國內保齡球娛樂事業,後來由「金手指」陳國強私人收購,並於五月份搵陳奇及新華社入股,其中陳奇佔一成一股權外,並擔綱行政總裁。 「我與陳國強都是互相欣賞,佢有好多國際投資經驗;而現時公司業 務是由我決策,佢就比較少理。」陳奇於八月份,把華益改名為亞洲物流科技,計劃大展拳腳打算與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合作,建立一個由中、港、星財團串連的亞 洲物流中心。陳奇對計劃滿有把握,是由於他在中國交通部有熟人,轄下的中遠集團及招商局高層,均與他認識,令沉默大股東陳國強,對項目前景有信心。 高科技似懂非懂 放在書架的,大多是關於投資的書籍。 「奇 哥」在記者面前大談物流中心科技時,有點似懂非懂,並不時看「貓紙」,像背書一樣,由互聯網的歷史談起:「互聯網在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軍方已運用,當時 物流是盡量以最快速度運送軍用貨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李嘉誠都話,知識是要搶番嚟,我平時要靠睇好多書去吸收知識㗎。」 記者追問可否介紹好書,他卻沉吟不語。原來,由於他日理萬機,時間有限,追求知識的方法較特異:他在國內聘有三個人,專門幫他看書,然後撮要給他看,其中有關科技新知便由此而來。 「奇哥」說時特意送上,一本由他與天津南開大學教授王光偉合著的書給記者,名為《香港經濟及其與內地關係研究》,並由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教授饒餘慶寫 序。記者致電給王光偉教授,他說:「本書我花了一年時間寫,陳奇先生提供意見。他是天津政協委員,返天津開會時我們交流過兩次意見。」 雖然「奇哥」不熟網絡科技,卻並不妨礙他撮合「網絡姻緣」。他時掛嘴邊的,是曾經帶挈新世界賺錢:「新世界入股china.com (中華網),咪係我提供意見;而啲外資對新華社有咩誤解,我就做協調解畫工作。後來china.com 喺Nasdaq 上市,都賺咗十幾億啦!」中華網去年上市首日,股價勁升二點三倍,令持有兩成股權的新世界數碼基地水漲船高,賬面賺十五億,其後售股時大賺一筆。陳奇今年五月搞「中遠網絡」時,亦預埋新基一份(百分之二點七)。原來,這是「投桃報李」。 新世界肯蝕大底 中遠網絡在五月成立的記者會上,陳奇(前排左一)、陳國強(後排右一)、都有份出席。 中華網全球瀏覽人數排名三百四十四,以香港網站計排列第一。 新安廣場位於天津南開區域,共有八十萬呎樓面。 亞洲物流科技的新標誌。 他為中華網做扯線紅娘,表面無乜着數。然而,新世界中國於四年前,曾向他的安信集團,以五億一千萬購入天津新安廣場和新安花園業權。交易如此高價,是由於陳奇擔保有三億一千萬回報。可惜,上述承諾不單沒有在新中上市時披露,而且還落空了。新中不單沒有追討損失,而且還進一步向陳奇收購餘下的五成一權益,但項目今天資產值只有六百多萬,新中肯蝕大底的舉動,令人嘖嘖稱奇。 繼中華網之後,陳奇穿針引線成立另一「網絡姻緣」,是中遠網絡。該網於四月成立時註冊資本一千萬美元,由北京中遠集團、陳奇、陳國強及新世界基建等組成,中遠國際透過收購百分之零點九股權,為該網作價八億五千萬。 及至八月份,中遠網仍未有嘢睇,而網股亦已爆煲,但中遠國際急急提出全面收購中遠網絡,而且作價竟高達九億八千萬。是項交易,令陳奇、陳國強及新基等草創 股東,無端端發達,其中陳奇取回約百分之八中遠國際新股,至今市值一億四千萬,「肥過肥仔水」。較為特別之處,是陳奇在港所有物業,以至入股中遠網絡,均 由一間在BVI 註冊的安信集團控有,背後股東無人知。 對於中遠集團為何找他搞中遠網,陳奇顧左右而言他,並表示,「喺大陸做生意最緊要有人認識你,信得你過,真正做生意唔使話要精通科技,有四成就掂,六成都要靠生意人頭腦。鄭家純知道我成立安信資訊公司,都話要入股。」反映陳奇的「紅娘」魅力。 撰文:黃麗裳 攝影:何少忠[email protected] |
7月15日,在「那好網」上線的發布會上,這支在家鄉湖南省桃源縣拍攝的MV被反覆播放:鏡頭裡的龔海燕依舊素面朝天,簡單的衣服、平底鞋。
不同的是,她不再是那個農村清貧家庭出身的小女孩、也不再是那個埋頭苦讀在桃源一中的高中生,而是已經成功創辦上市公司世紀佳緣、再次在在線教育領域重新出發的明星創業者。
聚光燈「啪」的一聲打開後便緊緊跟隨,憑藉一股闖勁兒殺入在線教育領域的龔海燕,每走一步都被密切關注並伴隨質疑:一個沒有教育領域經驗的人,即便有過成功創業的經歷,但又能否在陌生領域重新創造奇蹟?
質疑聲不絕於耳。
面對記者的提問,龔海燕輕笑。採訪的時候已經深夜10點半,她剛剛忙完一天的工作:「失敗了我也可以去互聯網公司做個VP或者高管。這又有什麼可怕的?」
從小眾到大眾
2012年底,被人稱為「網絡第一紅娘」的龔海燕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世紀佳緣,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這次創業她選擇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在線教育。
第一個項目是91外教。91外教瞄準的是互聯網遠程教學口語市場,這源自於她自己的親身體驗——學了多年的英語,張嘴卻變成了啞巴。這是一個小眾而又稍嫌狹窄的領域。
在龔海燕的最初設想中,91外教可以通過避開傳統教育巨頭的火力交接點,而從垂直領域獲得突圍的機會。
「你能想像得到嗎?91外教剛開始做的時候,團隊裡沒有人可以跟老外自由溝通,連一個在英語行業做過兩三年的都沒有。」91外教的一名員工說,「她是想到什麼就會先做的人。」
但91外教太過於「高大上」的打法、行業進入門檻低是龔海燕最開始所沒預料的情況。而本來打算和徐小平一起投資的新東方王強,選擇中途退出,這些都讓龔海燕開始反思並考慮轉型。
「只要產品好,就會有用戶」這讓91外教全部使用美國外教並比市面上的競爭對手收費高出數十倍,成本過高、用戶上不來、行業競爭加大,都讓91外教步履維艱。三個月後,龔海燕選擇轉身,選擇K12領域,並創辦梯子網。
相較之下,K12(從幼兒園到高中)領域較為複雜,但市場潛力巨大,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
擺脫網絡流量依賴
在創辦91外教的過程中,龔海燕就曾數次在微博上直言百度流量的效果越來越差,這跟她的切身經歷有關——世紀佳緣的用戶留存率並不高,兩三年就會重新換一批,也因此對百度的流量依賴非常大。
在百度收入中,醫療第一、教育第二。作為在線教育的創業者,龔海燕痛苦但也清楚的知道:如果K12領域也照常規做法的話,未來對百度的依賴會越來越高,而這個投入,是一個無底洞。
「那好網其實是先於梯子網在她腦海中產品的。」一名接近龔海燕的員工說。梯子網在龔海燕的設想中,是一個純粹的互聯網產品,通過平台先把老師、學生融入進來,作為流量入口,之後再通過那好網獲得營收。
在創辦梯子網的半年中,龔海燕花了很多的精力和資金在存儲備課資料、考卷、PPT模板等上面,用來吸引老師和學生。這也是龔海燕在運營大平台方面的優勢所在。
「目前梯子網已經有60萬名學生、7萬多名學生在上面,作為一個上線剛剛半年多的網站,我認為已經挺好了。」龔海燕說。
「壓力其實是常態」
那好網才剛剛上線,就已經有媒體開始跟蹤報導,這對龔海燕來說是常態——因為被暴露在聚光燈下,被無數雙眼睛盯著,這裡面有關心她的人、有競爭對手,當然也有等著看她重重摔倒的人。
「世紀佳緣從零做到上市,我那時承受的壓力比現在還要大。再說,誰做事兒沒有壓力?」龔海燕反問道,「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因為我個人的經歷,才在剛開始就獲得了大量的媒體免費報導。」
除去這些過往帶來的光環和煩惱,龔海燕從世紀佳緣得到的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明白組建一個強大團隊的重要性。
由於世紀佳緣的行業特性,在發展過程中,一直為招人苦惱,也讓龔海燕在事後總結時覺得痛心——招不到什麼人才,也沒能帶領人才跟隨公司往前成長。
再次創業的龔海燕最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現在的團隊90%以上是來自清華和北大。」她已經花了大量的資金在招聘人才上面。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創辦91外教之時,龔海燕便已賣掉了之前的別墅,全家搬到公司附近,租房子居住;公司在中關村的辦公地點沒有空調,一週至少工作六天。
第三次破局
那好網的發布會上,「魔方男神」、高考狀元、國學老師作為老師代表現身現場。他們只是「那好網」開課老師中的其中三名。
據龔海燕介紹,那好網將通過直播和實時互動的方式,為中小學生生提供線上教育服務。師生可以實現實時互動、學生可以給老師評價、老師根據反饋隨時調整教學,並會陸續有更多的個性化課程。
面對之前網絡上流傳的那好網為梯子網轉型的傳聞,龔海燕又再解釋了一次:「那好網不是梯子網的轉型,二者是姐妹網站,那好網是梯子網的延伸。」但顯然,她並沒有那麼在意別人對她的質疑。
「她對這個行業是越付出就越有感情」,91外教的那名員工說,「她身上有種不服輸的勁兒,自我驅動遠大於外界給她的壓力。她曾經說過,家裡的事情我真的不想管,但對事業的追求很高。」
誰都不知道龔海燕能把在線教育這條路走多遠。或許能創造另外一個奇蹟,或許不能。
但就像龔海燕說的那樣,這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導讀 : 2015年的又一個大合並,曾經的婚戀交友老大世紀佳緣成為百合網的子公司,紅娘自然就是投資方了。 12月7日,世紀佳緣宣布與LoveWorld Inc.及其全資子公司FutureWorld Inc.達成合並協議,後兩者為百合網的間接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曾經的婚戀交友老大世紀佳緣成為百合網的子公司。這是2015年的又一個大合並,距離今年的結束還有二十幾天,不知道會不會繼續上演合並大戲。從這次合並來看,果然是合並面前一切皆有可能。之前即便猜到兩家會合並也是世紀佳緣並了百合,沒想到前者搖身一變成為後者的小弟,這到底算是什麽世道呢? 不過,仔細一想也沒啥,合並又不是單純兩家的事,即便是兩廂情願也得找個好娘不是?紅娘自然就是投資方了,整個2015年,投資機構著實過了幾把紅娘的癮,以致一發不可收。今天撮合這個,明天撮合那家,大手筆的大合並接二連三,司空見慣以後大也不見得大了。以此,世紀佳緣與百合網合並,要先看資本,再看兩家,最後才看行業。 下面,偉哥說下對這次互聯網紅娘之間百合戀修成正果的看法。 1、從行業來看,婚戀交友行業整體市場不夠大,激烈競爭導致行業的整合與細分是為常態。婚戀交友行業市場規模並不是太大,艾瑞數據預測該行業到2017年的總市場也就在185億左右。造成激烈競爭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行業內競爭,業務同質化比較高;二是社交網絡向婚戀交友行業蔓延;三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婚戀項目不斷入圍;四是行業垂直細分項目也沖擊了交友網站原來的很多整體業務,譬如到喜啦、喜事網等婚慶O2O等。兩家的合並如是為了線上與線下的O2O業務互補的說法有其道理,但主要還是戰略層面上的合並,否則兩家只要收購幾家需要的商家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動幹戈搞合並。 2、雙方合並,為後面的行業整合以及戰略布局做準備。其實,幾大婚戀交友網站在市場份額上差別並不是太大,而入圍者卻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每一個婚戀交友個體項目的增長空間越來越小。譬如世紀佳緣,從其2015的Q3財報來看,與2014的Q3的營收同比也就增長了2100萬,世紀佳緣還是國內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其他網站的情況則要更差一些。這種情況,使得整個行業都有在營收上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壓力。 種種跡象來看,這個行業面臨著整合與重組,不然就是一潭死水,毫無起色。雙方此次合並,一是可以抱團取暖,增強實力,為以後的市場洗牌做好準備;二是兩個網站的業務結構太為相似,從行業整體上來看這是一種資源上的分散,分頭式的發展不如整合在一起全力沖刺,這樣才能取得行業的里絕對控制權。 3、來自婚戀交友移動轉型以及BAT的壓力,讓兩家有些吃不消。除了行業內的競爭,婚戀交友網站更大的壓力來自於移動轉型與BAT的市場攫取。在一份2015年9月的婚戀交友app排名中,排名前10 的APP分別為世紀佳緣、有緣網、百合婚戀、珍愛網、花田、想戀愛、對面、小恩愛、QQ情侶、找對象。在這個名單中,我們看到的並非傳統的世紀佳緣、百合、真愛三大婚戀交友的傳統格局,有緣網穩穩占據第二名。移動互聯網肢解了很多PC互聯網時代的行業,終止了之前的寡頭效應,世紀佳緣及百合等一眾老牌面臨挑戰。從這個角度,老大與老三合並制衡老二並整合其他婚戀項目,似乎更有道理。 同時,這個名單中排名第五的花田,是網易旗下戀愛交友約會平臺,排名第9的QQ情侶是騰訊的婚戀平臺,還有更多的相關應用背後,都能見到BAT以及老牌互聯網企業的身影。這意味著,這些互聯網大佬可以通過各自的資源與資本力推這些婚戀交友產品,發展速度上要遠遠超過世紀佳緣、百合網等這些老牌婚戀交友網站,未來誰能有更大的規模真的說不準。所以,不管是從未來競爭上還是戰略布局上,甚至是資源的合理配置上,怎麽看,兩家合並都是利大於弊的,同時也是有迫切需求的。 4、百合網新三板上市失利,急需調整戰略做進一步的布局。按道理,應該是行業老大並掉行業老二,但是從市值等方面來看,世紀佳緣不一定有充足的現金流。反而是百合網在今年上半年剛融了15個億。同時,百合網也曾宣稱今年下半年還會融20個億,以確保其在新三板上市。最新的消息是百合網因資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資產重組有可能是因為策劃合並收購,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總之,只要不能繼續登錄新三板,百合網就需要重新布置這盤棋局以進一步沖刺新三板,這樣才能上市繼續融資環虧損壓力,同時還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世紀佳緣竟然願意“委身下嫁”給市場份額不如自己大的百合網,這表明世紀佳緣在納斯達克的市上生活也不是太好過。世紀佳緣當前市值2.36億美元,近期單價在8.17-8.43美元之間,最低曾到4.18美元。如今國內資本環境比國外要好的多,跟百合網一起沖擊下新三板,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5、每個合並案的背後,都是資本運作在推波助瀾。這些合並,或是投機機構看不到企業發展的方向,急於套現走人,或是為了今後更豐厚的回報率而做打算。事實上,百合網的虧損是業界都知道的。今年9月百合網向新三板遞交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14年凈虧損3704萬元,2015年1-4月還虧損了13.53萬元。這種情況下,投資方不出手幹預才是怪事,畢竟投入是為了賺錢退出。尤其是當前各行業在資本上都有合並大趨勢,這同時也是打造行業旗艦應對各種競爭的大手筆,估計兩家的合並也早就成了資本方板上釘釘的事實。 以上這幾點,是偉哥對婚戀交友行業的這次大合並的看法。簡單的說,就是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在資本的運作之下合起來抱團取暖,目的則是為了畫一張更大的餅,講一個更生動的故事,做一個更大的規模,將來則有可能掙更多的錢。 買賣有理,分合常事。在利益面前,任何的資本運作都是有道理的,經商即是如此。無需太多討論,我們只要關註其後的發展就好了。 只是,兩家聯姻,最大受益者是紅娘,確實有些意思。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王吉偉,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601/t20160127_766035.htm
中国互联网“第二红娘”百合网收购“第一红娘”世纪佳缘,两强联姻是否能促成商业模式的迭代,改变融资能力远超盈利能力的行业现状??张伟靖/文
2015年12月7日晚,刚刚登陆新三板的百合网宣布与世纪佳缘达成合并协议,其全资子公司LoveWorld将以每美国存托股(ADS)7.56美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世纪佳缘,从而开创了新三板公司收购中概股的第一例。百合网同时还是新三板“挂牌即停牌”的首家公司。
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分列中国互联网“第一红娘”和“第二红娘”。根据易观国际的预测,中国婚恋交友市场的整体规模将保持在80亿元的水平,而互联网婚恋市场在2015年规模为28.2亿元,到2017年最高也不超过35亿元规模。在这一极为细分的市场内,有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有缘网四足鼎立,且四家拥有极其相似的商业模式,竞争近乎白热化。整体看来,行业的融资能力远远超过盈利能力。
百合网虽然抢先一步挂牌新三板,成功打通中国资本市场,但其日子并不好过,2015年5-8月公司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6487万元,净利亏损1026万元,1-8月的总收入为1.39亿元,总亏损1039万元。
另一边,远在华尔街的世纪佳缘在国际资本冷遇与国内市场火爆的双重刺激下,回归欲望非常强烈,但如果按照传统的私有化路径,需要经历私有化-拆除VIE结构-申请国内IPO或借壳上市这三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且有很大的不确切性。通过与百合网的合并,世纪佳缘以最有效、最快的方式完成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目的。
谁主导谁?
在合并问题上,百合网与世纪佳缘利益一致,双方一拍即合。但后续公司重组,两者背后的资本利益冲突恐怕就会凸现。
与传统的“强并弱”不同,这是一桩“老二并老大”的案例。世纪佳缘以27.6%的占比稳居互联网婚恋市场份额老大的地位,且营业收入多年来保持20%的年均增长;百合网市场份额不及世纪佳缘的一半,近两年甚至有下滑之势。公告显示,世纪佳缘2014年资产总额几乎是百合网的10倍。这样来看,世纪佳缘作为并购后主导一方似乎更合乎逻辑。
但另一方面,2015年5月,百合网完成约15亿元融资,与世纪佳缘在美股的市值相当。公开资料显示,百合网拥有7亿元现金。充沛的资金无疑是争夺公司主导的有力抓手。
按照世纪佳缘CEO吴琳光在内部信中的说法,合并后两家公司仍独立运营。不过依据常识,两家公司合并后总有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从属,方有利于双方的整合。
收费,免费?
近两年来,百合网的用户活跃度迅速下滑,为了保住市场占有率,2015年5月,百合网开始实行线上沟通业务免费的模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4个月,线上沟通业务占到百合网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23.86%、22.94%和24.36%。依赖这种断臂的方式,百合网挽救了迅速下滑的日活数,成为与资本谈判的筹码,但同时,公司收入不可避免地下滑。
反观世纪佳缘,线上收入是其赖以生存的主要“输血管”,几乎90%的公司利润均来自线上。2015年5月百合网发布免费沟通婚恋模式不久,世纪佳缘网曾对外表示,其网站定位是严肃婚恋交友,而严肃婚恋交友必须用收费构建门槛,把不健康的交友行为拒之门外。
而今,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一家人,合并后免费收费的分歧如何解决,是否会成为业务拓展的障碍,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商业模式迭代更新?
互联网婚恋发展至今,依然是传统的沟通阻断模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即用户向网站交费才能跟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联系。这种方式通常属于一次性消费,用户黏度低,而获取用户的成本却随着竞争加剧而不断走高。2014年,百合网广告费支出1.8亿元,世纪佳缘支出2.6亿元。
随着移动互联社交的兴起,婚恋网站的产品缺陷愈加明显。百合网在宣布线上沟通业务免费的同时,表示要效仿其他互联网公司打造生态圈,在线上用户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出多样化的盈利模式,继而打造婚恋全产业链,由婚恋延伸至婚礼婚宴、母婴亲子、情感咨询、家庭投资理财等领域。
另一厢,世纪佳缘早前延伸产业链的尝试并未获得成功。在本次合并前,世纪佳缘更倾向于将线上业务延伸至线下,实现互联网企业的传统化。
2015年11月,另一家婚恋网站有缘网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向A股冲刺。在强大的融资能力带动下,互联网婚恋市场格局仍未落定,新商业模式的衍生与拓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英媒稱,置身於塞滿普拉達手包的貨架中以及在幾十位從頭到腳都是奢侈名牌的女“包粉”簇擁下,這位在中國被稱為“包先生”的男士是位時尚內行。“我第一反應是她穿的是經典款式。”他仔細打量其中一位“包粉”的行頭後這樣點評道。他與這些女“包粉”齊聚北京某高檔商場,為普拉達新款Cahier手袋推介造勢。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7日報道,今年24歲的“包先生”真名是梁韜,在新浪微博以及聊天與電商平臺微信上號稱擁有300萬粉絲數。公關人員稱,對於希望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國尋求銷售的眾多時尚品牌來說,梁韜每篇博客推文收費高達幾萬美元(梁韜本人拒絕透露具體數字)。據貝恩咨詢公司統計,2016年,中國消費者買走了全球30%的奢侈品,冠絕全球。
報道稱,梁韜是時尚博主大軍中的一位,是業界稱為關鍵意見領袖的一類人——他們是奢侈品銷售的先鋒。“在中國,博主填補了網絡空白,遙遙領先於奢侈品牌與時尚雜誌的動作。”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奢侈品分析師們這樣評價道。在其發布的中國十大時尚博主榜上,“包先生”位列第三。
“我的粉絲群體購買力非同尋常——他們買入大量奢侈品,而各大品牌也希望自己的奢侈品銷售多多益善。他們需要一位‘紅娘’。”梁韜說,四年前在紐約市讀研時,就開始寫博客。梁韜的父親是北京金融界從業人士。
報道稱,今年情人節,梁韜在自己微信上推出了紀梵希限量版粉色Horizon手包。80只手包(每個標價高達1.49萬人民幣)很快售罄,一舉創造了17萬美元的銷售額。
全球時尚巨擘爭相向他伸橄欖枝:巴黎時尚周期間,他與各大奢侈品公司董事長推杯換盞,並受邀在時尚發布會前排就座——他22歲時在米蘭就首次享此殊榮:“芬迪的CEO當時就強拉我至前排就座。”
對於普拉達在北京這家高檔商場舉行的推介會,他根據粉絲對該品牌展示的忠誠度,精挑細選了一些“包粉”,並邀其參加在某五星級賓館舉辦的燭光晚宴,享用慢火燉就的牛肉、黑松露湯以及草莓酥。
核心提示:今年情人節,梁韜在自己微信上推出了紀梵希限量版粉色Horizon手包。80只手包(每個標價高達1.49萬人民幣)很快售罄,一舉創造了17萬美元的銷售額。
“我們很幸運中選參加燭光晚宴。”24歲的Crystal Jing說,她從1100公里之遙的杭州飛赴北京參加品牌推介會,並在現場購買了一款Cahier手包。
報道稱,在人氣榜上超越“包先生”的是中國頂級網絡時尚達人Gogoboi,Gogoboi的真名叫葉嗣,曾是時尚雜誌編輯,擁有700萬網絡粉絲。路易威登、卡地亞以及迪奧等知名品牌委任葉嗣推介旗下產品。2015年,路易威登宣布Gogoboi在巴黎冬季時裝周期間其負責新浪官方微博。
報道稱,各大時尚品牌認識到這些時尚博主的巨大影響力後,開始爭相“招安”各大博主。“博客時尚達人成為爭搶目標。”與各大奢侈品公司在中國展開合作的Reuter Communications創始人羅伊特說,她補充道,各大博主是“我們為各大品牌設計營銷戰略的重中之重”。
因此,網絡時尚達人的推介費用扶搖直上,其中有些網絡時尚達人每次品牌推介費高達10萬美元。這引發了坊間指責各大時尚公司浪費錢財。“我認為從長遠來看,每次博客推介花2萬美元毫無用處。”羅伊特女士說。
公關公司萬博宣偉中國區主席戴宏軒說:“在中國,時尚博主對於任何營銷與公關都是至關重要。有些微博紅人把影響力轉換成實際銷售額的能力非同一般。”但“自詡的網紅”通過“花錢買網評以及對粉絲數造假”,可能會誇大其實際影響力,咨詢公司L2這樣說道。
報道稱,隨著時尚博主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新聞報道與品牌推介之間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好幾位頂級博客在微信上開設了自己的網店,直接售賣時尚品,從銷售收入中分一杯羹——今年情人節,梁韜就采用了上述模式銷售紀梵希限量版粉色Horizon手包。
報道稱,但梁韜堅稱盡管自己收取相關費用,“但自己更像是中立的第三方,本人並不胡編亂造,說的都是事實……博主不能太過向錢看,必須恪守自己的審美情趣,粉絲們不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向錢看。”
報道稱,他的粉絲團則似乎毫不在意其是否糾結於向錢看。“梁韜的任何評論都帶有個人見解與觀點。”普拉達北京推介會的參會嘉賓杜孟婁說,“時尚雜誌給予我們最新時尚款式是什麽,但包先生會告訴我們哪些值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