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为什么不买银行地产 laoba1梁军儒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kpyw.html

   有些网友问我:既然五月你判断银行地产处于历史性低位,为什么不买。从估值的角度看,银行地产行业的确处于历史性的底部区域,即使银行未来出现大量坏账, 房价进入下降周期,它们的下跌空间也很有限,因为这些最坏的预期已经在股价上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买入龙头企业未来获得正收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原本 就打算投资投资银行地产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是难得的买入机会,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估值修复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但想获得较高的长期回报率则需要行业重新达到景气度高峰期,这一过程的时间极不确定,三年、五年还是八年,没有人会知道。 另外下一景气周期带来的盈利增长也是个变数,盈利反映到股价上也可能出现滞后。如果时间成本过高,则年复合回报率将大大降低,即使未来股价能有两三倍的涨 幅,年回报率也不会令人满意。例如同样是三倍的涨幅,如果在三年内完成,年回报率为40%多,若是八年则变成14%。银行是高度依赖宏观经济的行业,世界 和中国经济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而且中国的经济转型更增加了不确定性。银行盈利现在处于历史高位区域,前两年天量贷款后未来新 增贷款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而利率市场化、天量贷款带来的潜在坏账等因素也使银行未来重新进入盈利高峰期的时间被延长并扑溯迷离。
    2010年房地产行业也是处于景气度高峰期,未来房价进入下降周期的可能性很高,房地产行业总量基数已经比较庞大,中国经济转型削弱了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 业的地位,房产税的征收、最近几年房地产投资热潮产生的大量存量空置房、巨量保障性住房的推出将使房地产行业的产业环境出现重大变化,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地 产行业的突飞猛进式的增长可能不会再现,这些负面因素对城镇化需求、土地供应有限等利好因素形成冲抵,也延缓房地产行业重回繁荣期并对增长空间形成制约, 使其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由于估值很低,投资银行地产未来还是很可能获得不错的回报。但花费数年时间等待一个充满变数的回报率,并不是最优之选。
 
梁军儒201008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80

首富爱铁路——为什么巴菲特和李嘉诚偏爱投资铁路运营业务?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xOMDAwMDE5MzExOQ.html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近李嘉诚接连不断的大手笔,似乎说明82岁的高龄丝毫不妨碍其扩张商业版图的雄心,继57.75亿英镑 收购英国电网资产后,这位华人首富又对铁路资产发生了兴趣。1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说,长江基建集团(01038.HK)正参与竞购英国唯一的高速铁路 线1号高铁(High Speed 1)30年的使用权。

连接伦敦和英法海底隧道的1号高铁全长109公里,运营时速为300公 里,2007年11月投入商业运营后,大大缩短了伦敦到欧洲大陆的时间,比如,伦敦的居民到巴黎的旅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15分钟,到布鲁塞尔只要1小时 51分钟。这个耗资58亿英镑的项目曾经是英国人的骄傲,被誉为现代工程领域的杰出成就。这也难怪,在中国,四处修路造桥是常事,而在英伦三岛,自从 1899年后就再也没有修建过这等大手笔的铁路干线。

然而,由于财政困难,2009年1号高铁的国有母公司伦敦大陆铁路公司(London & Continental Railways Ltd.)将使用权移交给政府,而英国政府为削减财政赤字,在今年6月宣布出售该线路以回收部分资金。不过,出售的标的物仅仅是线路30年的使用权,中标 人可以引入新的服务运营商,基于商业核算,对运营商使用轨道和车站收取费用,通俗地讲,回收模式就是“买路钱”。英国交通部将继续保留线路附属的土地和基 础设施的所有权,并由铁路管理处(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就线路运营进行监管。

且不论李嘉诚的这宗竞标能否成功,他的举动倒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即大洋彼岸的沃伦·巴菲特,今年2月,他完成了伯灵顿北圣达菲铁路(下文简称BNSF)的全资收购。BNSF在美国28个州、加拿大的2个省拥有约32000英里的铁路运输网络。

不 同于1号高铁的这项竞购,BNSF身兼运营服务商,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消费品、工业品、农产品和煤炭四大品类的运输收入,收入增长取决于运量的增长以及运 费,后者相当程度为燃料价格所左右;运营费用主要是燃料成本以及38000名雇员的薪酬支出,前者通过燃料附加费对冲价格上涨风险,后者又有部分是与绩效 和利润分享挂钩。每年约有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除设备外),15亿美元左右的折旧。总体来说,BNSF不失为一项收益稳健的投资,这又与1号高铁是类似 的。

那么,收购的初步成果究竟如何?8月7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NYSE:BRK)公布的半年报显示,BNSF 在2010年上半年收入为79.91亿美元,净利润为11.99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在2009年分别为68.78亿美元和8.09亿美元,同比均有不少的 成长。BNSF 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贡献了61.67亿美元的营收和8.85亿美元的净利润(BNSF自2月中旬才完成全资收购,并入公司财报)。

只 要不存在经济的二次探底,巴菲特将再一次准确地把握买入的好时点。2005年到2008年,BNSF的收入一直在持续增长,营收规模从129.87亿美元 增加至180.18亿美元,利润也相应水涨船高。然而,金融危机爆发,BNSF运量逐年下降,2007年运量为1031.82万个车皮 (Cars/Units),2008年为999.4万,2009年进一步萎缩至841.8万。不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BNSF工业品、农产品以及消费品 的运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事态似乎正朝着股神预想的方向发展。

关于李嘉诚接连出手基础设施建设的解读,也是说他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怀 有信心,在经济前景晦暗不明的当下,东西方两位投资大家同时出手铁路资产,投资若成功,也许将再次证明其预判经济大势的能力。然而,资金密集度型的投资, 如铁路资产,不仅仅要求有眼光、有远见,同样需要一掷百亿资金计的实力、相守数十年的定力。

简单从现金流回报的角度来看,铁路资产的投资, 属于典型的初始投资大、回报“细水长流”的项目,适合现金储备充足、资产负债率低、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公司。巴菲特从2006年到2009年1月,以66 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BNSF22.5%的股权,剩余77.5%的股权收购则花了265亿美元,外加承担100亿美元的债务,BNSF成了他个人最大的单笔 投资。而李嘉诚的竞标交易额则预计高达15亿-20亿英镑。

另外,买卖是不是划算,最终收益能够达到多少,相当程度要取决于线路未来的流 量,这其中就存有很大变数。就1号高铁而言,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变量将包括未来的经济形势,监管当局的管制措施,甚至可能要预测未来英国介入欧盟的广度和深 度。而对于中国内地很多巴菲特、李嘉诚的拥趸而言,他们即便有眼光,资金雄厚,有多少愿意去做这种长期的谋划呢?

更何况,在中国,可能目前还不缺挣快钱的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3

恒安许连捷:为什么不涨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9/4MMDAwMDIwMTU4Mw.html

10月13日,北大的百年纪念大讲堂上,站上去了一位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给来自全国的高校学生讲创业哲学。此人就是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

恒安集团,中国最大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生产商,其心相印纸品业市场占有率居第一。2009年,恒安集团销售收入破百亿。在胡润百富榜上,许连捷以150亿元位列第51位。

许连捷说:“创业没有秘诀。做力所能及事情,不做风险不能控事情。”

大部分纸品不涨价

今年5月以来,随着纸浆、甘蔗渣等原材料价格普涨,维达、清风、洁柔等国内纸业主要品牌纷纷提价。恒安旗下只有毛利率低的卷筒纸单品提了10%,其余数百种产品都没有涨价。

“我们还没有计划要涨价。”许连捷说。这归功于金融危机时恒安囤货。2008年木浆价格大跌,恒安吃进大量原材料。“库存一直用到了今年6月。没提价还和毛利率高有关系。”许解释,这涉及到成本控制、管理等系列问题。

就在其它纸业巨头涨价提升利润时,恒安集团却扩产。

上 月底,恒安位于晋江的纸业四期工程开工。9月14日,恒安拟投资3000万美元在新疆昌吉建纸业生产线。8月,恒安决定在河南临颍县投资10亿元建纸业工 业园,上马20条纸业生产线。“重庆有全国独一无二所得税政策优惠,我们准备建成造纸基地,年产36万吨纸品。以辐射西南和西北市场。”

大 肆圈地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金融危机,增加了18万吨的产能,这是从去年到今年的产能,但是明年一年的市场增长期,就没有产能增加了。对市场来说可能是 产能过剩,但是对于恒安来说,我认为是产能不足。我们历来先把市场做出来,因为你有产能,马上就可满足顾客。”许连捷说。

投资不跨行业

8月,在河南,恒安集团投资亲亲临颍食品业园。拟建设果冻生产线8条,膨化食品生产线6条,高档面包生产线10条。2008年,恒安集团以约2.29亿元收购了亲亲食品集团51%股份。

“至 于化妆品,其实我们从03年就收购了江西吉安的一个工厂,收购刚开始做得很好,但其实需要有专门的推广渠道,所以我们现在重新调整。还有奥妮,我原来也想 买它,后来我发现它的产权不清,包括香港跟国内的商标都搞不清楚,后来不要了。我要求所有投资要和恒安的产业相关。我们优势是终端可控的门店非常多。”

同 样是传统制造业,五粮液和茅台,曾有大把的钱投入各个行业,包括芯片投资,结果换来教训。“很多人想让我们去做,包括收购一些钢铁厂。但是,这个事业跟我 们行业不相关,增长很快,但是长远说不清楚,就不干了。还有房地产,多吸引人呀,赚钱快,但人才和团队都没有,跟人家合作做好没把握。”许感叹。

谁来接班

恒安集团由福建泉州人许连捷一手创办,已走过25个年头。作为家族企业,在恒安集团上市的第二年,许连捷劝退了不少创业元老和家族亲戚,甚至他的两位同胞弟弟。

恒安集团权杖的交接,到底是家族式传承还是由职业经理人担纲,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明年吧,明年不能交,后年也要交,我快60了。有接班人,我就扶他一程。”许连捷对“退位”看得很开。

许有三个儿子,均在国外留学回来。“他们对恒安不感兴趣。以后恒安集团的接班人内部提拔跟着恒安一路走上来的年轻人。我这个人任贤不避亲,也不唯亲,只要有才,我的儿子也一样,别人也一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6

我为什么不投银行和地产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nd2x.html

看到许多基于价值的投资者喜欢投pe较低的银行和地产。

 

如果让这些投资者判断房地产行业,估计大多数会认为是泡沫,无疑,股票市场也如此认为。

 

但是,这些投资者认为他们可以忍受这些,逆向投资,在别人抛弃时他捡入。

 

可是根据我的观察,逆向投资虽然很多时候会取得好成果,但时机应该掌握好,不要为了与市场做对而做对。

 

如果让我投资它们,我会如何操作呢?我会等到他们出的报表变坏,股价彻底反应才考虑,观察巴菲特当年投的富国银行,似乎也是等到报表出来后时机更好。

 

当然,如果股价先涨起来了,失去这个机会也无所谓,别处还有机会。如果一定要提早投,我的建议是不要重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03

为什么是家乐福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64977.html

随着零供矛盾愈演愈烈,家乐福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与康师傅争斗未完,随后与中粮、九三粮油传出谈判难题,零售巨头那么多,为什么是家乐福?

日前,一份针对近百家快速消费品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供应商的“2010供应商满意的零售商”调查报告显示,家乐福再次被供应商评为总体费用最高的卖场。

零供矛盾的核心是利益纠纷,“沃尔玛、物美、大润发都收钱,但没有一家像家乐福这么可狠。”在与家乐福的争斗中,康师傅一位负责谈判的工作人员称,让其气愤的关键并不是收费,而是对方没有标准、无节制的收费。

无节制的收费背后跟家乐福的商业模式有关,同沃尔玛等集中采购制度不同,此前家乐 福实行店长负责模式,店长手中拥有包括订货、定价、促销、商品采购 建议、人事等全方位的权责,门店有自己的采购小组,根据实际销售情况选择或淘汰商品,且可以根据周边竞争对手情况,随时调整产品价格,这样一来各店都有自 己的采购权。

供应商在跟大润发等超市的合作中,提成、进场费、条码费等费用都在合同中明文标出,一旦签订,进场后基本再无变动,而与家乐福不同,即便进场前签订合同,进场后还会以店庆费、促销费等等名目索取费用。

除了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更让供应商痛恨的是商业贿赂。采购权的分散极易滋生商业贿赂,如果不满足对方的需求,便会在销售中受到各种责难。不怕收钱,怕不按商业规则来办,零供关系中的“潜规则“让许多供应商非常受伤。

不给促销费或者不按促销标准陈列商品,就不让供应商促销,于是供应商不得不贿赂对方了事。而在采访中,一些供应商对此极其反感,“家乐福最黑。”上述康师傅人士直言,跟不同的采购人员谈判要付不同的费用,而一旦采购变动,还要重新谈判,重新付费。

供应商敢于叫板家乐福背后,或与家乐福行业地位下降也有关系。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 会的统计,2009年,来自台湾地区的大润发以404亿元的销售额 超越家乐福的366亿元;门店数量被沃尔玛超过,家乐福失去外资零售企业的“双冠王”地位。因此,一些强势的供货商开始面临更多的选择权,在利润越来越薄 的情况下,开始拼死一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8

"带工厂的股票"为什么不行? 张化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oijf.html

2005年,我在"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杂文,中心思想是"聪明的股民不要买带工厂的股票"。六年以来,这篇文章被不少人引用或者批评。我也一直在检讨。今天,我把这些思考和观察做一个回顾。 



首先,我的基本观点还是没有变化:工厂就需要研发和资本投入,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替代品的出现或者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工厂的前期投入有可能会泡汤。而 且,研发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赚取3亿元,先要投入2亿元。今年赚了3亿元,明年要再投4亿元。明年赚5亿元,后年再要投6亿元。不然,你就落后 了。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在遇到市场变化时,掉头转向很困难。这样的公司越做越大,但股东们最终所获不多。从长远来看,毕竟是现金流决定企业价值。这些公 司的现金流往往不怎么好看。由于经常增发新股(集资),股东难免被摊薄得很快。另外,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营销都是让人头疼的事。相比较而言,"轻资产" 的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似乎有很大的优越性。 


其次,我原来的观点确实也太极端了,至少有以偏概全的问题。长期以来,海内外有大量工业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工厂,特别是需要巨额投资的工厂, 本身就是一个进入门槛。世界上有钱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而且,投资额越大,门槛就越高。加上,有钱的人们也未必都有胆量或者意愿或者科技来跟你竞争。这就让 你在很高的固定资产的壁垒后面大赚特赚。不过,在资金越来越便宜的今天,这种优势很难持续。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钱虽然不多,但是胆量够大并且好象 有点组织能力的人们挑战那些高投资额的门槛。所以,你的投入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如果你认真分析一下大量制造企业的利润的真正来源,你会发现,他们的工厂实际上在拖他们的后退。如果他们没有工厂的话,他们的利润率会更高。也就是说,他 们的工厂虽然帮倒忙,但是足以被另外方面(研发,营销,特许经营权,地理位置或者矿藏)的优势所抵消和掩盖。有人可能会说,他们的工厂是使他们其它诸多方 面的优势得以体现的载体。这种情况当然是有的,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产是可以外包的(比如,可口可乐,耐克,苹果电脑,LV的手袋等等)。真正在生 产流程(即制造)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企业当然很多(这些年我也观察到了不少),他们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这毕竟只是 "好工匠" 的钱,不是超额利润。我去年有幸参与一家 PVC 塑料管的生产商在香港的上市工作,很受教育。 


顺便说一句,我从来不明白中国企业到海外买矿产资源跟中国的能源安全和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企业在开采这个环节有什么优势吗?没 有。如果没有,那么你对资源价格的长期走势有独特的判断力吗?也没有。如果发生战争,海外的那个矿山究竟谁是股东,其实毫无意义。它能够因为中国人是股东 而保证中国的能源和资源供应吗?当然不能。即使在和平时期,这些矿山究竟是中国人拥有还是外国人拥有,丝毫都不能改善中国人的 "定价权" 或话语权,也丝毫不能改善中国的供应条件。如果你觉得矿产品会长期涨价,到海外购买矿山,并没什么不可以,只是不要把政治话题扯到一起,牵强附会找理 由。 


最后一点,在制造业确实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但是投资本来就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你自己必须感到十分自信和舒服才行。也就是说,你应该有自己的偏好和风 格。如果你错过了制造业的大量投资机会,这没什么了不起。关键的是,你投资的企业必须让你睡得香,感到踏实。如果带工厂的企业让你心里踏实,那当然也很 好。 


在投資方面,我自己比较有保留的重资产型的行业包括钢厂,船厂,发电厂,化肥厂,炼油厂,汽車厂和航空公司,等等。虽然机场,公路和港口的前期投入也很巨 大,但是它们有两个好处:不竞争(或者很小的竞争),而且对管理层的能力要求沒有那麼高。(本文纯粹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的雇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0

为什么我总是偏于悲观,关于谭木匠的看法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q8hw.html

我发现,对同一信息,我似乎总是看法偏向悲观,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就拿谭木匠来看,有几个投资博客(大海的唇、启明星价值投资等)得出了较乐观的看法,我却恰恰相反。

启明星价值投资 提到研究结论

谭木匠,次新股,管理层可以信赖,企 业成长稳健,有一定的护城河,未来的发展规划相对比较清晰,尚受一定制约因素影响,能否真正腾飞需要持续关注,目前股价不高,可以买入或增持。但基于其盘子过小,大资金 的投资者宜谨慎操作

 

我的看法是根据现有信息难以支持其中某些论点

1 企业成长稳健吗? 09年才上市,观察期如此之短,难下结论。

2 管理层可以信赖吗?从管理层对该文作者提出单店销售增长、产能扩张、广告问题的回答看,其回答是相互矛盾的,似乎在掩饰某种不妙的信息。另外,以前看过一 篇文献,谭木匠曾向银行贷款,结果将很大一部分挪给了哥哥用,难言诚信。汤才兄对谭木匠的兄弟在某些交易中的行为也有负面评价。

3 产品销售并不乐观。在该文作者问为何不广告,回答是“担心广告后产量跟不上订单”,似乎现 在谭木匠产能紧张,但是,提问“三,谭木匠现有产能能支撑多少加盟店” 时,却回答“现有产能单班生产量能满足现有专卖店需求”,我不明白为什么问加盟店却回答专卖店。但从 回答的语气看似乎想表达的是“单班生产足够满足现有市场需求”,这说明不打广告绝不是怕产能跟不上,而是销售现实使他们对销售缺乏信心。当然,这一点还需 求证他到底如何回答的。(如果真的产能紧张,他的回答应该是:哎呀,现在三班倒都忙不过来。)

另一个矛盾处是公司声称发展策略是“谭木匠的主要经营策略是主要通过增加加盟店,铺开设点,并少许提高一点单店收入来维持长期的收入增速。”, 这说明,单店收入难以扩张,这是产品销售不畅的一个直接证据。由于市场规模还小,他还可以依赖加盟店来扩张,但即使加盟店,扩张速度也不乐观,因为该文后 面又提到“谭木匠一直严格限制加盟店的拓展数量”,理由是怕产能不够,我不认为该理由成立,若市场需 求旺盛,他这种产品产能扩张应该是很容易的,又不是茅台。只能理解为加盟店扩张不乐观。(另一方面,谭并未大力强调产品供不应求,产能紧张,说明产能不是 问题)

 

以上是个人看法,很可能有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2

为什么感觉银基的品质罕见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trk5.html

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上,我观察到的公司都难以和银基匹敌。

 

它属于那种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多赚钱的那种公司,资本投资极少。

看看下面的新闻,五粮液、泸州老窖形象店不用它投资,由经销商投。而他自己投的「品汇壹号」形象店每间才几万块。如果你去看看中升控股每间分店的投资吓死你(招股书:新開每家4S經銷店的平均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40百萬元至人民幣80 百萬元。)。哪怕真维斯这种服装店的投资都是几十万。

 

上市3年来,分配的股息已超过集资额(当然,有些公司拿集资额分红,特别是那些巨额集资的公司,我颇有怀疑,不过银基我还算放心,因为它总共就集了10亿港元而已)。

如果它中报或明年年报还能够派出高息,那就完全确证其优秀了(因为这时已超过融资额了)。

 

唯一的问题是应收帐大增,对此,我有两个推测

1 它做应收帐做假吗?

2 如果不是作假,那能够很好地收回吗?

 

第一个问题,考虑他将今年盈利全部派息,说明盈利真实,因而应收帐也是真实的。 

对第二个问题,同样,其大额派息行为说明银基自己对该应收帐是有信心收回的,至于其信心是盲目乐观还是有依据的我也不清楚。因此,只能推断不知道应收帐是否能够很好收回,但银基有信心。

 

最后,还要考虑应收帐是否代表了经销商过分提前备货,可能导致明年订货减少?当然有这个可能,不过考虑到银基仍然在大幅扩张经销网络,单靠开店收入(暂时不考虑终端销售情况)就足以支持增长。因此,我对其下个财年的增长还是很有信心的。未来情况如何要看其以后发布的报表。

 

考虑到银基的策略,未来可能还有新产品签约,也许还有一些额外的花絮锦上添花。

 

我想,至少值20倍pe吧。

 =============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0

1068雨润食品为什么要疯狂扩张? 岁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av.html

 

1068雨润食品今年在被媒体和市场质疑后,股价跌得只剩下零头,在所有的质疑当中,有关产能利用率低及骗取政府财政补贴,同时可能虚增固定资产是大家关 注的重点。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之前从多方面进行过分析,今天我想从国家产业规划、行业发展状况和国人的消费习惯方面,做一个大方向的分析。
 
    以雨润最新的中报数据来看,其冷鲜肉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71%,冷冻肉为16%,低温肉为12%,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些肉类的名词解释。
 
    冷鲜肉又称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摄氏度范围内的生鲜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我国的肉类产量在1990年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FAO年度生产报告,1990),而我国消费者消费的肉中未经加工的鲜肉占90%以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冷鲜肉的比例很低。

 
   冷鲜肉的生产从原料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是在全面品质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之下,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和标准化,也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它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

 
冷鲜肉有“三高”:

 
一、安全系数高: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而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二、营养价值高: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使屠体有序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和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18摄氏度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摄氏度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感官舒适性高: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

 
   冷鲜肉的售价之所以比热鲜肉和冷冻肉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较高。

 
   合格与不合格的冷鲜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有细微差别,只有做成菜后才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合格的冷鲜肉更嫩,熬出的汤清亮醇香。
 
 

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 -18摄氏度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摄氏度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类别
工艺
特点
冷鲜肉
猪肉胴体在宰杀后24小时内冷却至0-4℃;肉品在0-4℃冷链条件下加工、运输、销售
微生物生长繁殖被抑制,肉品安全卫生;冷鲜肉经解僵成熟,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
热鲜肉
肉品在常温下加工、运输、销售
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适量的环境,肉品容易变质
冷冻肉
肉品在低于-18℃的环境中冻结保存
在解冻过程中,肌细胞破裂,造成汁液流失,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发生劣变
 
    通过上边的名词解释,大家现在应该知道该买哪种肉了吧。目前,中国的冷鲜肉市场份额仅10%左右,按国家发改委2009年12月31号的规划,预计2013年要从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要达到30%左右。不要忘了,发达国家早就是90%以上了。1068的屠宰绝对数量目前是全国、全世界第一,冷鲜肉销售量全国第一,但却仅仅是全中国市场的3%左右,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据,行业前3名的市占率一般超过50%,那么1068的冷鲜肉,天花板还有多远?
1068雨润食品为什么要疯狂扩张?
    现在再说屠宰场问题,中国目前现状是,屠宰场总产能过剩,2008年底时一共有2万家以上, 但现代化屠宰产能比例却是严重不足,目前大概只占三分之一产能左右,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要淘汰 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在步骤上采取分阶段推进,对不达标企业设定了整改过渡期,对整改期结束仍不达 标的,要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按发改委规划,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屠宰场要少于4家,其他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要少于2家。县(市)全境设1家,有条件 的地方可不设屠宰厂(场)。目前雨润的屠宰产能是4100万头,占全国6.3亿头的6.5%;今年中报实际屠宰875万头,占全国的2.8%,那么,雨润 的整合空间有多大?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雨润这两年拼命的跑马圈地了吧?双汇、众品、中粮其实也类似。
 
下边,我附了发改委《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的通知以及相关解读。
------------------------------------------------------------------------------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 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 肉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 2010-2015年。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998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已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0余年来,生猪屠宰行业发生了以下积极变化:     
    (一)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落实,县级以上城市猪肉供应已基本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包括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下同),乡镇进点屠宰率近95%,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食用猪肉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二)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全国机械化屠宰厂(场)已达到3000余家,较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前增加了10倍,部分定点屠宰企业的生产装备、工艺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2205家,约占全国定点屠宰企业总数的10%,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68%;一些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实行品牌化经营,全国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00多个。     
    (四)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破除地区市场封锁取得进展,一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已在全国或较广区域内配置生产资源,依托自身质量、品牌和规模优势,运用先进流通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品牌肉连锁店、专卖店、冷链运输快速发展,优质猪肉产品已部分实现跨区域流通。     
    (五)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已颁布实施;屠宰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对定点屠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规制和引导作用。     
    (六)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大部分省、区、市、县成立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机构,全国已有2000多支专(兼)职生猪屠宰执法队伍,生猪屠宰监管力量得到加强。     
    当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 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范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 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执法 在人员、经费、装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对猪肉质量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 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极大改 观,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关切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 势,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为着力点,推动屠宰行业 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满 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1.严格标准,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定点屠宰厂 (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强化定点屠宰企业履行出厂肉品质量安全第一 责任人的责任,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大力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和周边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能力、交通状况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压缩过剩屠宰产能,推动兼并重组,促进城乡、产区销区和东中西部的合理布局,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3.实施分级管理,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定点屠宰厂(场)的设备设施、卫生安全条件、工艺流程、管理水平和屠宰规模等标准,对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管理,鼓励等级高的定点屠宰厂(场)实施品牌化战略,开展跨区域经营,提高冷链配送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4.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严格禁止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清理并废止阻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跨区域经营的有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 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实行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数量适度增长。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到 2015年,定点屠宰厂(场)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立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 现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 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下同)均经过专业培 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 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 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    
    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重点 销售范围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定点屠宰厂(场)通过连锁店、专卖店等渠道销售的猪肉产品比例明显提升;一批猪肉产品批发市场的低温仓储设施得到改造 和提升;跨区域销售的定点屠宰厂(场)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运输车辆。     
    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 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小型屠宰场点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 例》的有关规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符合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私屠滥宰现象明显减少,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设置规划,优化行业布局。     
    各地要以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为宗旨,抓紧制(修)订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并报商务部备案。新规划要把握好以下重点:     
    1.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场)数量。原则上,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要少于4家,其 他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要少于2家。县(市)全境设1家,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屠宰厂(场)。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小型生猪 屠宰场点的设置数量也要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要求严格把握。     
    2.下列地区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污染源、供水水源地、自来水取水口和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易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所在地区或场所。其他有关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鼓励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鼓励在主销区发展具有分割、配送功能的肉品加工配送企业;鼓励在确保产能减量大于增量的前提下,关闭中小型屠宰厂(场)及小型屠宰场点,设置大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二)严格执行标准,实施分类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关于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商秩发 [2009]437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换证工作。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八条和《生猪屠宰管理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 的条件及相关标准,逐一审核本地定点屠宰企业,对符合设置规划,达到条件和标准的,确定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供应城区的未达到定点标准的定点屠宰企 业,在确保卫生和质量安全前提下,应限期整改,整改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整改期结束仍无法达到定点标准的,报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坚决取消其定点资 格。被关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其他善后工作由各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妥善处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小型屠宰场点,各地要根据实际制订管理办 法,在严格监管,严把基本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条件、检疫条件的前提下予以审批,其生产的猪肉产品只能在当地供应。     
    (三)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符合定点屠宰设置规划,达到定点条件和标准的定点屠宰厂(场),要推动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 冷链设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执行屠宰操作和同步检验等制度;要督促其建立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鼓励 其采用能满足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先进工艺,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等认证。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要重点加大城市及其周边定点 屠宰企业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中合并。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 链管理体系,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农民散养猪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五)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     
    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厂场挂 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扩大协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 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加强对代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代宰行为,引导代宰企业向自营和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     
    (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     
    加强对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环境治理,依法关闭或迁出位于饮用水源地、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的企 业;对新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严格落实环保标准;要求并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排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倡导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屠宰生产方式,推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沼气工程,发展循环经济。     
    (七)提倡科学消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倡导食用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喜食热鲜肉和白条肉消费习惯。支持定点屠宰厂(场)建 立冷却间和分割车间,配备冷链物流设施,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生产规模。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猪肉加工及副产品处理上积极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 生为熟、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支持定点屠宰企业大力发展肉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逐步解决肉类产品同质化、经营粗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等问 题。     
    (八)建设诚信体系,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督促屠宰加工企业加强自律,发动企业踊跃参与诚信经营创建活动。推动部门间信息沟通,形成生猪产业链上 完整的信用信息记录,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推动屠宰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推行信用分类管理,建立全国定点屠宰企业违法违规信息的 收集、信用评价和发布制度以及违规退出机制。     
    (九)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借鉴成熟的国际标准和动物福利新理念,为我国 屠宰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条件。鼓励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到国外建厂,以及通过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逐步消除各种贸易壁垒,鼓励、支持先 进屠宰加工企业,获取肉品出口资格,发展出口业务,提升我国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     
    抓紧出台《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等标准,修订完善已有标准,将部分涉及肉品质量安全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升级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 理办法》和《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将定点屠宰厂(场)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标志着企业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肉品可能的流通范围也越 大,实现促进先进企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企业的目标。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运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试点,使用中央 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发展冷链和跨区域销售网络;支持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 地区的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精神和国务院建设“放心肉”服务体系要求,向政府财政申请专项配套资金,在落 实好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优 化布局关闭的屠宰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三)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坚持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肉品流通环境。各地不得限制外地经检疫和检验合格的猪肉产品进入本地 市场;对跨区域销售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要求其配备与销售范围相适应、符合肉品保鲜卫生所需温度条件的储存、运输和装卸容器、工具和设备。严格禁止 小型屠宰场点跨行政区域销售猪肉产品的行为。依法清理阻碍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各种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促进机械化生猪屠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重 组。     
    (四)建立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整合、充实、加强商务系统的执法力量,落实执法人员编制、装备和 工作经费。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监管技术平台,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管,实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肉品质量信 息可追溯系统,形成对有问题肉品从零售、批发、屠宰到养殖层层追根溯源的能力。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监督其依法生产、诚信经营。开展对屠宰管理和执 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建立执法责任制,落实失、渎职责任追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执法档案管理。严格 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向司法部门的移送工作。     
    (五)强化地方政府职责和部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     
    各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本规划纲要实施中 的相关问题,提高屠宰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财政、环境保护、农业、卫生、税务、工商、质检、食品药 品监管、物价等部门的沟通,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农业部 门的合作,在养殖基地建立生猪质量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养殖环境、疫病防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病死猪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延伸猪肉产品质量安 全信息可追溯链条。建立地区间、部门间的执法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积极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肉品科学消费常识,增强其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消费意识;大力向生猪定点 屠宰企业和肉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其守法经营意识;广泛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活动,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制订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认定制度,经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证上岗。依托教育、科研单位,培养从事肉类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七)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并支持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 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行业诚信体系、破除行业陋规、沟通行业信息、培育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国际交流、推广先进技术、组织专业培训、标准拟定和宣传贯 彻等方面开展工作。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要积极提出工作建议,配合政府做好定点设置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工作;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 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求会员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本规划纲要是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筹规划,精心 部署,分步达标,搞好综合协调,确保取得实效。要认真做好工作衔接,按照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于2010年4月底前制定 (修订)并印发实施方案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各地设置规划要明确相应指标和要求,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落实压缩定点屠宰企业数 量的任务。地方制定的实施方案、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应及时报送商务部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场秩序司)。
-------------------------------------------------------------------------------------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内容解读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商务部作为全国生猪屠宰行 业的管理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有关实 施办法,制定并正式印发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 件,对加强屠宰行业管理,调整优化行业布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放心消费,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纲要》进行正式发布。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介绍行业基本情况,二是介绍《纲要》主要内容,三是介绍近期生猪及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部分 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自1998年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猪肉消费增长较快,屠宰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目前,我国居民猪肉消费量占全部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人均居民猪肉消费量已由1990年的20千 克增加到2008年39.6千克,增长近一倍。全国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0639个,较1998年实施定点屠宰制度前减少了80%左右,2008全年定 点屠宰量达3亿头。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屠宰企业发展迅速。2008年,年屠宰量2万头以上的规模定点屠宰厂(场)共2200余家,较2007年增加了约 10%,年屠宰量达到1.86亿头,占企业实际年屠宰总量的68%。2008年,排名前100位屠宰企业总屠宰量为6400万头,占全部定点屠宰总量比重 已达22%。其中,58%大型屠宰企业分布在生猪主产区,33%分布在以东中部大中城市为核心的肉品主销区。根据对全国222个大中城市(常住人口在50 万以上)的调查统计,大中城市初步形成大型现代化屠宰企业占主导的经营格局,近50%的城市排名前5位的屠宰企业销售总量已占该市猪肉年销售量60%以 上,其中1/3的城市前5位的屠宰企业年销售量占比超过80%。
三、屠宰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新《条例》实施以来,地方不断加强屠宰法规制度和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截至2009年6月,各省市共出台屠宰 相关立法151部,其中地方性法规36部,地方政府规章115部。除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区外,其他省市均制定了地方法规或规章。全国共设立各级屠宰 管理机构2344家,成立屠宰执法队伍2787支,生猪屠宰监管执法力量得到一定加强。
四、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对肉品的放心消费。商务部、财政部于2009年5月启动了“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选择北京、 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湖北、四川、青岛、厦门和广州作为试点,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试点地区建设屠宰监管和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以及大型 屠宰龙头企业冷链建设。截至目前,试点地区财政和企业累计投入已达20亿元。通过 “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了屠宰行业布局,提升了政府监管能力,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同时也提高企业冷链管理水平,扩大了“放心肉”供应范围,受到了 老百姓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第二部分《纲要》主要内容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纲要》是针对当前屠宰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制定的。
一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屠宰行业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 改善。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关切也越来越高。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定点设置规划的制订,也迫切需要加强 全国的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
二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 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程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 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虽然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但容易引发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影 响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需要抓紧加以解决。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全国性的规划纲要。
二、《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纲要》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和规范经营四方面的要求,推动屠宰行业积极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促 进定点屠宰企业改进技术装备和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纲要》提出了行业发展的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发挥重要 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同时《纲要》还从行业集中度、技术管理水平、肉品结构、冷链流 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三、《纲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是调整优化行业布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在定点企业的数量规划上,综合考虑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能力、交通状况等现实因素,采取行政区划和人口数量相结合的办法,对生猪 定点屠宰厂(场)的数量进行了原则规定,作为指导性的目标。二是为加强环境保护,在定点屠宰企业的设置区域上做了明确规定,加强对现有定点企业的环境污染 治理,严格落实环保标准。依法关闭或迁出位于饮用水源地、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的企业;对新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严格 落实环保标准;要求并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排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倡导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屠宰生产方式,推广生猪定点屠 宰厂(场)沼气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三是通过严格执行法规标准,重新审核换证关闭不符合定点条件的屠宰企业,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进行。到2013年,全国 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对农村边远 和交通不便地区在政策上有所区别。在步骤上采取分阶段推进,对不达标企业设定了整改过渡期,对整改期结束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二,实施分类管理,注重规范流通秩序。
对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允许设置小型屠宰场点,一并与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类管理是《条例》中规定的原则,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城乡差异造成的定点企业数 量过多,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为保证分类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纲要》同时对流通秩序进行了规范,一是打破地方封锁,要求各地不得限制卫生和质量合格的猪 肉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形成大流通格局。二是监督跨区域销售的定点屠宰厂(场)按照要求配备符合猪肉质量安全要求的冷链运输设施。三是加强对边远交通不便地 区小型屠宰场点流通范围的监管。四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通过上述措施,保证行业公平竞争和肉品安全供应。
第三,实行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创新流通方式。
支持大中型屠宰企业发展,适度提高屠宰行业集中度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分级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纲要》明确,加快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分级管理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和《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 将定点屠宰厂(场)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标志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越高,肉品可能的流通范围也越大,实现促进先进企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企业的目标。 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是我们今年要推出的重大措施。
为支持有条件的屠宰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流通方式,纲要提出,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大型 定点屠宰厂(场)发展冷链和跨区域销售网络;支持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的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
第四、加强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法规标准方面,清理现有一些标准,抓紧出台《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执法能力建设方面,要整 合、充实、加强商务系统的执法力量,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落实编制和经费。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抓紧建立执法程序、执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规 定。
二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各级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其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领导责任,其次是投入责任,最后还 有管理责任,《纲要》中都进行了明确。《纲要》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财政、环保、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药监等部门的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 监管工作。探索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三是深入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在总结2009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范围。一是继续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放心肉”服 务体系建设试点,建设覆盖屠宰监管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形成从养殖到消费的完整信息链,确保责任可追溯,逐步解决肉品安全消费问题。支持部 分大型企业进行冷链建设,提升“放心肉”市场占有率。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保障当地群众肉品消费安全。
第三部分 近期生猪及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强屠宰行业管理,生猪及猪肉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上升,市场猪肉销售量稳步增长,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有效地保障了民生、促进了消费。
一是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上升。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1886.9万头,同比增长17.1%。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87亿头,同比增长24.3%。
二是市场猪肉销售量稳步增长。据商务部监测,2009年12月份,全国3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交易量同比增长6.8%,千家重点零售企业猪肉零售量同比增长7.3%。
三是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据商务部监测,2009年12月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12.22元/公斤,较11月份上涨5.6%, 较6月上旬国家实施冻猪肉收储前上涨27.9%;大型批发市场猪肉平均批发价格16.83元/公斤,较11月份上涨4.5%,较6月上旬上涨20.1%。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12月份生猪收购及猪肉批发价格仍分别下降9%和7.9%,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上涨。
最后,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希望大家多做《纲要》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纲要》的各项任务一定能够完成,屠宰行业一定会得到更好地发展,尽早实现“放心肉”工作目标!谢谢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9

香港銀行:房價下跌,為什受傷的總是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111

香港是個美麗的小島,相信許多人都願意來這里居住,但最近房價上漲的有些過快,甚至刷新了歷史記錄,有兩個原因:一是大陸資金大量湧入香港住宅房產市場,二是美國QE政策讓全球流動性泛濫,香港的住宅房產成了吸收這些流動性的一個市場。這兩個因素兩頭一擠,香港的住宅房產市場就拔地而起,創出新高。 這個美麗的小島一直以來以其開放和自由而自豪,這為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財富,然而開放與自由也讓香港經濟對於外界的變化表現的脆弱而敏感,因為香港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 曾經讓香港房價一飛沖天的兩個外部因素瞬間就開始從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了,美聯儲近乎固執的縮減QE,中國經濟增速也大幅放緩。 如果說處於歷史高位的房價是一個泡沫,那這個泡沫隨時有可能灰飛煙滅,畢竟現在的香港房價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房價的歷史高位還要高出20%。來自香港最大地產代理商Centaline Index的數據顯示,香港的公寓價格在每平方英尺10000到30000港元之間。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emographia最新公布的2014年度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續四年居於房價最難負擔城市之首,且相關指數中位倍數也是該項調查歷來最高。溫哥華和火奴魯魯位列第二和第三位。房價下跌也許對於想要買房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但對銀行來說卻壓力山大。 香港本土銀行的謹慎曾經讓他們在一些小風小浪中安然無事,他們嚴格限制了住房抵押貸款的貸款與房價比,即使房產價格下跌30%,他們也不會受到太大損失。但這次形勢可能有些嚴峻,為全球提供流動性的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中國的需求放緩這兩大因素一起至少會讓小型房產的價格大幅下跌,這會讓香港的本土銀行感到極為不適。 香港面臨著和其他亞洲小型經濟體一樣的尷尬局面,美聯儲寬松政策改變帶來的全球利率的上升和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一起消除了香港過去幾年里經濟增長所依賴的主要條件。 在東南亞,持續上升的融資成本和外匯短缺與經常賬戶赤字一起襲來,人們存的少,花的多,本土銀行已經明顯感到存款資金真正快速萎縮。國際清算銀行估計,美聯儲的寬松政策曾讓東南亞的利率比實際應有的利率低了1.5個百分點,而美聯儲寬松政策的退出不但會消除這1.5個百分點,還會讓利率走的更高。 香港金管局表示,曾經熟悉的情況再次出現了,本幣存款萎縮,本外幣貸存比大幅上升。金管局還特別警示美元貸款需求,特別是來自大陸的美元貸款需求大幅上升。 香港本土大銀行有一個“阿喀琉斯之踵”,這源於一項與美聯儲貨幣寬松計劃同時推出的政策。金管局在2008年開始允許匯豐銀行,以及附屬的恒生銀行和渣打銀行采用“先進內部資本評級方法”,這項政策允許銀行在資產價格上漲和信用表現改善時持有更少的資本,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順周期政策,也就是說,當情況變壞時,它會使得情況變得更糟。 更糟的是,同樣的政策被用在了離岸貸款項目上,而離岸貸款的數量占總貸款的比重已經由2006年的10%上升到了現在的30%。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表示,說香港需要大規模的募集資金來應對風險可能有些危言聳聽,但是香港的大銀行確實需要更多的資本來應對貸款風險,同時為以後的貸款業務準備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