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管理層同股東的關係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863

管理層可以分為三種:持股的,持期權的,冇持股的

像巴菲特一樣全副身家在公司股票的管理層,其最大利益就是公司的盈利最大化

像呂志和一樣持有大量期權的管理層,其最大利益就是股票的波動最大化

像葛霖一樣股票佔身家很少部分的管理層,其最大利益就是薪酬的最大化

股東的利益來自盈利,大股東同任何小股東都一樣,要取得收入,唯一的方法是派息,變賣自有資產並不是理想的行為;管理層的利益來自薪酬,他們領取高額薪酬的同時,代表股東利益受損,所以管理層和股東是有利益衝擊的

像巴菲特一樣的管理層,由於他的身家都集中在公司股票,自然會想著自身的最大利益,自己領取低薪,令股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任何一個股東都同樣公平受惠,包括他

像呂志和一樣的管理層,由於利益來自推銷股票,令來貨價同售價差距最大化就是其利益所在,為左達成這一條例,公司的業績必須時好時壞,波動越大越 好,股價過高時出售,股價過低時生產,具體來說,股價過高時配股,發新股或行使認股權,股價過低時供股,回購,以股代息或批出認股權;如果說他和股東有什 麼共同利益,亦只限原有股東,例如配股時,如果配售舊股,只是水魚同售股人的交易,同其他股東無關,如果出售新股,則所有原有股東都可在新進股東身上取得 資產上的實惠(盈利卻會攤薄),股價過低時,回購股票可以令所有留下來的股東都在冇心肝的股東身上取得資產上的實惠(盈利仲會"攤厚"),另外此時供股和 以股代息,由於幾乎只有大股東會接受供股和以股代息,因此接受供股和以股代息的股東可以從不接受的股東身上取得資產同盈利兩方的實惠,至於認股權,對這些 人來說,永遠都是低價發行,高價行使,如果相對於股票價值以下行使認股權,行使人可以在原有股東身上取得資產同盈利兩方的實惠,如果相對於股票價值以上行 使認股權,原有股東可以在行使人身上取得資產上的實惠,前者固然可惡,但後行使人需要持有股票才能反映價值,即公司前景被行使人看好,而後者一般行使後便 立即出售,結果成為原有股東可以在買家身上取得資產上的實惠,而行使人在買家身上取得資產同賣價之間的溢價,而沽受股票本身,代表行使人認為公司的前途 (即使加上管理層的管理)比不上溢價,對於行使人為公司的管理層的事實,顯得相當諷刺

像葛霖一樣的管理層,就很單純了,他人工越高,股東損失越大,而股東必需忍受損失,才能令葛霖工作,如果兩者有任何交集的話,就是葛霖工作越努力, 股東的額外盈利會多於要忍受的損失,此時再將差價分一些比葛霖做花紅,即等價/不等價交換,葛霖會為自己利益爭最,而股東能否從中獲益就要看交換的比例了

(講君子行為最多只能講到幾句,但講衰野就...)

在這3種管理層中,我們有絕對的主動權去選擇追隨那一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

管理層唱淡前景上客、每戶收入趨放緩 中移動預告高增長結束

2009-03-20  AppleDaily





【本 報訊】中國移動(941)去年純利突破千億再創新高,全年賺1128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29.6%,符預期。面對移動服務經營者由二變三,加上金 融海嘯對經濟的影響,董事長王建宙和一眾管理層事先張揚,未來增長,包括上客量、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將有所放緩,似乎要告訴投資者集團的高增長 時期將成過去。

記者:何凱兒

至於中移動派末期息1.404港元,連同中期息1.339港元,全年派息率則維持43%;管理層並維持今年派息率於43%,則更叫市場失望,特別是集團去年底有逾1825.3億元現金。該股昨收報66.7港元,跌2.06%。

多賺30%派息1.404元

期 內集團營業額達4123億元,增長15.5%,主要來自通話量及增值服務收入增加。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2165億元,增 29.6%;EBITDA利潤為52.5%,跌1.8個百分點;用戶總數達4.57億,增長23.8%。單計算第4季度,純利較第3季只微升了9%至 302.03億;EBITDA利潤率為51.6%,按季跌0.7個百分點;客戶淨增長則較上季度跌2%。王建宙指,電訊業亦受到金融海嘯波及,如環球金融 危機導致出口減少,令集團國際長途電話通話量減少;而農民工回鄉,亦導致新增客戶減少。ARPU方面,財務總監薛濤海解釋,去年下跌,主因新增客戶以低端 用戶比例較高,將ARPU拖低,未來相信這種用戶結構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加上「一卡多號」的情況亦會令ARPU分流,「從今年來看ARPU仍會有下降的趨 勢」。高盛指,派息率維持43%不變將令市場失望,關注去年第四季的ARPU及EBITDA利潤率下降速度,估計市場未來會再調整中移動盈利預測。德銀證 券則指,第四季收入按年只增長12.6%,為04年首季以來最低;ARPU為83元,按年跌9%,則是05年第二季以來跌幅最高;估計今年其ARPU會下 跌6%,維持其「持有」評級。

擱置回歸A股

談及中移動回歸A股的計劃,王建宙表示,由於資本股票市場出現了變化,集團去年已 停止研究此課題,而以目前情況來看,以中移動規模如此龐大的企業去發A股更是難以實現。至於中移動會傾向發A股或是CDR(預託證券),他謂最終是由監管 部門決定,但中移動身為紅籌,管理層認為用CDR方式會更有利。

中移動08年業績概況

營運利潤金額:1426.15億元人民 幣變幅:+14.9%其他收入淨額金額:21.59億元人民幣變幅:-7.05%營業外收入淨額金額:5.17億元人民幣變幅:-21.3%利息收入金 額:60.02億元人民幣變幅:+49.5%融資成本金額:15.5億元人民幣變幅:-15.1%稅項金額:367.89億元人民幣變幅:-12.5%純 利金額:1127.93億元人民幣變幅:+29.6%每股盈利金額:5.63元變幅:+29.4%末期息金額:1.404港元變幅:+21.0%

中移動08年第四季表現

營業額

金額:1109.5億元人民幣與第三季比較:+6.0%

與07年同期比較:+13.0%

EBITDA*

金額:572.9億元人民幣與第三季比較:+4.0%

與07年同期比較:+5.0%

EBITDA利潤率

金額:51.60%與第三季比較:-0.7百分點

與07年同期比較:-3.9百分點

純利

金額:302.03億元人民幣與第三季比較:+9.0%

與07年同期比較:+11.0%

淨增長客戶

金額:2113萬與第三季比較:-2.0%

與07年同期比較:+7.0%

ARPU**

金額:83元與第三季比較:+1.0%

與07年同期比較:-9.0%

按月每戶通話分鐘(MOU)

金額:489分鐘與第三季比較:無

與07年同期比較:+2.0%

平均每分鐘收入

金額:0.169元與第三季比較:+1.0%

與07年同期比較:-11.0%

*除利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每月每戶平均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47

股場放大鏡:跟管理層買貨未必着數 歐陽風


2009-03-23  AppleDaily





 

中 國玻璃(3300)前星期發出盈利預警,預期去年純利可能會大幅倒退,原因是燃料成本大幅提升、產品價格下降,導致玻璃行業整體業績大幅下滑。盈警公佈不 久,該公司以溢價配股予公司高層,作為挺股價招數之一,結果中國玻璃股價果然於上周五升15%。根據上周之公佈,集團將向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昭珩及 多名公司高層,配售合共4633萬股新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10.02%,配售價為0.53元,較公佈發出前的收市價0.51元溢價約3.92%,集資 淨額約2400萬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上周五中國玻璃收報0.59元,獲配股人士即時已錄得賬面盈利。

中國玻璃財政惡化

理 論上,管理層對公司財政及營運最熟悉,董事接貨,還要高於市價,表面上的確是刺激股價的最有效方法。中國玻璃往績PE約2.6倍,但在業績將出現大倒退之 後,PE已非有效測量工具,若以市賬率計,每股Book Value約1.57元,現價市賬率約0.37倍,算是有相當折讓。不過賬面數字未能反映公司財政已出現惡化,集團總負債已由06年結時的4.55億元激 增至07年結時9.65億元,增幅逾倍,根據年報載,集團於07年7月發行1億美元的無抵押優先票據,年利率為9.625厘,這應是集團負債急增的原因之 一。最近中國玻璃分別被標普及穆迪兩評級機構調低評級,可見這次舉債影響深遠。睇08年中期報告,也可發現公司有過億元現金流出的情況。中國玻璃管理層配 股接貨,但街外人資訊太少,值唔值得跟風買貨,要諗清楚。歐陽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51

海信管理层间接参股 ST科龙MBO初露端倪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72900&time=2009-05-29&cl=100&page=all


  【《财经网》广州专稿/记者 王珍】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21,香港交易所代码:00921,下称ST科龙)初露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端倪。ST科龙27日晚公告透露,该公司实际控股方海信集团的管理层已间接参股了ST科龙。

 这一间接参股很隐蔽,是透过两层股东关系来实现的。在5月11日ST科龙公布的新资产重组方案里也没有披露。5月25日,《中国经营报》刊发题为《高管潜伏ST科龙 海信集团MBO静待破局》的报道。ST科龙当天随即停牌,直至27日晚发布相关澄清公告。

  ST科龙在澄清公告里确认,海信集团的管理层已在其控股子公司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电子)中持股48.99%,而ST科龙的大股东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空调)现已被海信电子直接和间接持股100%。

  也就是说,海信集团的管理层已间接持股了ST科龙大股东海信空调48.99%的股权,与海信集团对海信空调间接持股51.01%的比例相比,仅仅相差约2%。

  其中,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海信电子中持股7.28%,海信集团董事、总裁于淑珉持股5.5%,ST科龙的董事长汤业国持股1.97%。而ST科龙的副总裁贾少谦、刘春新、石永昌、张明以及ST科龙的前总裁王士磊在海信电子中也均有持股。

  而按照最新的资产重组方案,ST科龙将通过定向增发,收购海信空调所持有的约12.5亿元白色家电资产。重组完成后,海信空调对ST科龙的持股比例将从25.22%增加至45.35%。这意味着,海信集团管理层在ST科龙的权益将增至约22.21%。

  ST科龙的副总裁张明27日晚向《财经》记者强调,这一持股安排是经过青岛市政府批准的。

  据27日晚的公告,2001年3月,为建立和推动海信集团骨干员工的激励机制,青岛市政府批准海信集团股权激励试点实施方案,批准以海信集团为 主要发起人,联合周厚健、于淑珉、刘国栋、王希安、夏晓东、王培松、马明太七位自然人,以发起设立的方式成立海信电子。海信电子注册资本为1.24亿元,其中海信集团占总股本的85.79%,自然人占总股本的14.21%。

  2002年10月,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及青岛市国资局批准对海信集团部分骨干员工实施第一次股权激励,由11名自然人股东(新增肖建林等人)以个人出资的方式对海信电子进行增资,海信电子注册资本从1.24亿元增至1.33亿元,海信集团占总股份的79.7%,自然人股东占总股份的20.3%。

  2006年8月,青岛市国资委批准海信集团部分经营人员个人出资,以1.045元/股的价格向海信电子增资,海信电子的注册资本从1.33亿元增至1.69亿元,海信集团占总股本的62.83%,自然人股东(共13人,新增汤业国等人)占总股份37.17%。

  2006年11月,青岛市国资委批准海信集团部分骨干员工实施第二次股权激励,骨干员工以个人出资行使期权,行权价格1.08元/股,行权后,总股本达1.69亿股,其中海信集团占总股份55.59%,自然人股东增加至77人,占总股份的44.41%。

  2008年6月,青岛市国资委批准对海信集团骨干员工实施第三次股权激励,由骨干员工个人出资以2.34元/股的价格对海信电子增资扩股,海信电子总股本增至1.85亿股,海信集团占总股本的51.01%,自然人股东增至81人,占总股本的48.99%。

  张明强调,海信电子的股权结构是历次激励后造成的,与ST科龙的资产重组无关。但是,广州证券的分析师钟楚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却认为,一旦ST科龙完成资产重组,海信集团管理层对ST科龙的控制力将大为增强,从而推进MBO的进程。

  钟楚宏认为,管理层持股对ST科龙的影响中性。表面看,这让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联系,有利于公司今后的发展,但是,一家企业持续成长更有赖 于其发展战略、经营方针、资源整合及对市场掌控力等因素。而且,MBO相比于股权激励,后者有更明确的约束机制。因此,完善治理结构之后,管理层能否带领 ST科龙走出困境才是最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7

我撐匯豐管理層 東尼

2009-06-25  NextMagazine





問:我是你的長期讀者,以往跟你買中石油賺了很多,但不同意你對滙豐的看法。滙豐管理層近年作出不少錯誤決定,甚至有報導認為它今年會蝕一百億美元。

答:過去已是過去,若你是長線投資者,更應着眼企業的未來盈利能力。

我不明你何以覺得滙豐管理層質素下降,銀行業備受金融海嘯打擊,滙豐是最能減輕損失的一間,亦因此,不計中資銀行,以市值或盈利計算,滙豐已取代花旗集團及摩根大通,成為刻下全球最大的國際性銀行。以其規模看,現時首要任務是固本培元,而非勇於四出收購。

我 不認為銀行業正走下坡,正因為實力雄厚,銀行業必會翻身。以往我也曾買入管理層被質疑的公司,最佳例子是偉易達(303),○一年偉易達被外界認為管理不 善,股價跌至兩元,當時我苦口婆心叫讀者買入;刻下其股價升至五十元,我雖過早沽出,但亦大賺五倍!要在股市賺大錢,我傾向在股價低殘時掃貨。

我不相信滙豐今年會蝕一百億美元,即使真的如此,未來兩年也不致有同等虧損。我對滙豐長遠發展十分樂觀,估計未來五年內,滙豐盈利可見二百五十億美元。

 

問:我在一百元高位買入了太古A(19),你對這公司有什麼評價?長揸可以嗎?

答:有逾百年歷史的太古,刻下側重發展物業,並且是國泰航空的大股東,還經營各行各業。

太古持有二百三十億平方呎物業,當中六成多位處香港,其餘集中於中國。香港出租物業包括有太古城鰂魚涌一帶商廈、金鐘太古廣場及又一城,物業淨值約一千億元。不過,航空業前景難料,尤其國泰在對沖油價損失不菲。

以A股價一百元計算,太古市值約一千五百億元,刻下其資產淨值為一千三百五十億元,因此你的買入價偏高,惟物業價值會上升,今年盈利勢必高於○八年。不計重估收益,太古未來三年估計賺八十億至一百二十億,若你作長線投資,太古A未嘗不可,而且它有力捱過逆景。

問:領匯(823)上星期剛公布業績,我欲以現價買入,你意下如何?

答:領匯無疑是優質增長股,因為它能夠按通脹,刺激物業價值自動上升。此公司管理有效率,刻下正落力開源節流,增加收益。

以現價十七元計算,領匯股息約五釐,在刻下環境更顯得吸引。我認為未來派息有望增加,但亦要留意政治因素,影響其表現。

問:你對玖龍(2689)及理文(2314)這兩隻紙業股有什麼睇法?哪間較好?

答: 玖龍曾被市場大幅炒上,惟現已回復理性,每年約賺二十億元人民幣。以現價計算,玖龍市盈率十倍,算是吸引,惟半年業績出現盈利大幅倒退,因此預計全年僅賺 八億元,屆時市盈率急增至二十五倍。理文市盈率僅六倍,但不算太可靠。要兩者二揀其一,我會選較平的理文,但我更傾向遲些再算。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5

什么样的管理层才是好的管理层?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2465/


  "Go for a business that any idiot can run – because sooner or later, any idiot is probably going to run it."                                        ——Peter Lynch      “找一个任何一个傻瓜都能管理的公司 — 因为迟早,某个傻瓜就有可能去管理公司。”    ——彼得·林奇      "A terrific CEO is a huge assetfor any enterprise ... But if a business requires a superstar to produce great results, the business itself cannot be deemed great."    ——Warren Buffett      “一个出色的CEO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巨大的资产...但是如果一个企业需要一个超级巨星来产生伟大的业绩,那么这个企业本身就不能被视为伟大的企业。”    ——沃伦·巴菲特         什么样的管理层才是好的管理层?在问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管理层在投资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性。就像林奇和巴菲特所说,管理层很重要,但是一个公司如果 只能依靠明星式的管理层产生业绩是靠不住的。因为,世事难料,迟早管理层会发生变化,难免会有一个政治上的高手,业务上的傻瓜接管公司。一个企业如果没有 “护城河”,或者护城河必须持续重建,有再好的管理层也无济于事,就像有着明君却无护城河的城堡一样脆弱。      如果企业本身很好,有着强大的护城河保护,好的管理层才会让企业锦上添花。什么样的管理层才是好的管理层呢?      诚信    在谈到具体的标准之前,诚信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诚信,再有能力的管理层也只不过是高水平的强盗。而且,水平越高,抢得越多。这样的管理层是不会给投资者留下什么好东西的。      远见     如果说巴菲特投资股票有三种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那么企业的管理层也要有相应的工具。远见,对于管理层来说就是望远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对于管理层来说,业绩的压力永远是每个季度,甚者是每天的都存在的。但是,作为企业的掌舵人,管理层必须要有远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我曾经近距离观察过 几个CEO,虽然在媒体面前他们都是滔滔不绝,风光无限,但是真论远见,他们都是善乏可陈。       在这方面,郭士纳堪称典范。当年的IBM曾经濒临倒闭,郭士纳临危受命,掌管全局。他力排众议,没有分拆IBM,而且定下了从硬件向软件与服务转型的战 略方向。这就体现了郭士纳的远见。今天,IBM的盈利大部分来自于软件与服务,历经金融危机,IBM的业绩仍然不错,股价受的影响也较小。      执行     好的管理层为什么难以找到?因为他们必须同时具备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如果说远见是望远镜,那么执行就是显微镜和放大镜。再好的战略,也必须依靠执 行来实现。根据我的亲身体会,凡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CEO,一般执行能力都经过磨炼,都比较出色。但是,我也观察到有的CEO是政治上的巨人,执行上的矮 子。善于搞政治,拉帮结派,搞政治斗争,但是对业务则一窍不通,更疏于对执行的认真态度。       通用电气的执行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在GE,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却异常有效的制度。开会可以分为两种:通知沟通性质和解决问题作决定性质。每次开 会,尤其是解决问题的会议,必有一个人负责记录需要执行的具体事情的清单,称作“ActionPlan”。下次开会的议题第一项永远是追踪上次留下的 “ActionPlan”,上次的问题不解决绝不能不了了之。这个制度,看起来很小,但是作用却很大。保证了执行。反观某些公司,从董事会到基层,文山会 海,但是却从来没有对重要事情的追踪与跟进,执行力自然大打折扣。      《执行》一书的作者把执行的关键总结为“FollowThrough”,也就是一个字“跟”。凡事有没有跟进,跟的紧不紧,有没有跟丢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执行还是需要坚持。      客户导向     我曾经参加过某公司的上千次会议,从董事会到基层会议,我几乎从来没有听到过一次讨论客户。我们的客户有哪些需求,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如何看,他们关心什 么,他们未来会如何变化,这些议题从来没有出现。而我却亲耳听到一位高级经理人说“产品差不多就行了,不用那么认真,只要打广告,卖得好就行了。”如此对 待客户,怎么可能成功?      一般来讲,研发出身的管理层容易技术和产品导向,销售出身的管理层容易销售和市场导向,而市场营销出身的管理层比较容易理解客户导向。      知人善用    许多公司都声称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但是,实际上,公司都想的是如何用最低的钱让你干活。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居于庙堂之上的管理层总想的是裁员。在公司里,搞政治,溜须拍马的人往往得到重用,真正做事的总受排挤。      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GE不是一家生产飞机发动机,制造化学品,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而是一家发现并培养人才的公司。确实,当今优秀的国际企业家,有不少就是从GE这所管理的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      懂点财务     我敢打赌,当今中国的上市公司90%以上的CEO读不懂财务报表。很多人认为财务是CFO和财务部门的职责。但是,CEO不懂财务不行,至少要懂一点基 本的财务报表。不然的话,一个企业的决策必然无法考虑到可能的财务后果。曾经有一个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不明白财务报表中非现金部分的来源,百思不得其解。 而某国际CEO居然提出把不盈利的产品砍掉就能让公司盈利,全然不知固定成本与费用是由所有产品所分摊,减少了产品也就减少了分摊,盈利的也会变为不盈 利。      企业的CEO一般不应该由财务出身的人担当,因为他们缺少战略、执行、客户、产品方面的训练。财务虽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但是,完全由数字导向,缺乏市场与客户的导向是危险的。财务是工具,不能反客为主。      懂点英语     虽然国内的企业用不上外语,但是当今世界不会英语就意味着不能直接接触一些最新的信息。这对有国际业务的公司更是如此。虽然有人说只要有翻译就行了。但 是,管理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别人。如果只靠翻译,就好像是踩着高跷打仗,根本无法施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译是无法真正了解一个外国人的,更无法了解 国外的客户。      这个清单还可以列下去。不过,完全符合的人肯定越来越少。人无完人,管理层也不例外。好的管理层并不能保证公司的业绩,但是,不合格的管理层却可以毁掉一个伟大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3

選股要選人──怎樣評價管理層?(2010/09/02)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5533

上篇講選股的第一步是選管理層,筆者所指與一般人認為不同。很多所謂「好勁」的管理層,如果他們根本就不是為股東做事,以筆者之見對投資者來說是完全無用的,以下是筆者以前寫過的選擇股票及管理層的方法:

九選六不選

九選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643&fid=7

1. 從事行業正在高速增長期,市場仍未飽和,未有壟斷情況出現

2. 公司本身是市場壟斷者,或寡頭壟斷者,或已出現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

3. 公司透過R&D成功發展新產品或業務,或透過收購合併壯大

4. 公司透過發展品牌或控制垂直式合併控制貨源及銷售網,獲得比同業高的利潤

5. 公司在面對市場轉變前,能調整業務及轉型

6. 管理層在業務發展及危機處理多次表現出色

7. 管理層能明確地指出公司中長期的發展方向,並付諸實行

8. 管理層必須要公平對待大股東與小股東,能平衡兩者衝突

9. 管理層能與政府及市民維持良好關係



六不選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946

1. 「無故集資」:筆者認為最嚴重的罪狀,即是在沒有明顯提出發展計劃之下集資,只是草草地說「作為減債及公司一般營運費用」之類的廢話。很多公司即使大把資金,也要求股東供股,或發新股給街外人攤薄股東權益。上市目的由幫股東搵錢,變成搵股東錢

2. 「頻頻改組」:有些集團擁有很多間上市公司,即使貴為長期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也曾經將A 公司的業務淘空,塞給B公司導致負債纍纍。公司業務架構頻頻改變,即是在一開始經營時已沒有良好的規劃


3. 「又收又放」:將公司屬下業務分拆高價上市,過不多久低價私有化,表面上母公司可以透過這些交易獲利,實際上子公司的股東也是公司的股東,今日能夠損害子公司股東的利益,他朝也能損害母公司股東的利益


4. 「監控無力」:管理層無法控制下流子公司的業務運作,最近的例子是有公司投資證券業需要注資,幸而股市當旺獲得意外之財,但幸運是不會永遠伴隨的,他日也可以被這些非核心業務拖垮


5. 「博而不精」:公司經營多種不同業務,卻沒有協同效應,令到管理層不能專注主要業務方向,甚至令本業凋零。例如做地產的又去搞娛樂事業,結果兩樣都搞得不好


6. 「私以忘公」:大股東在上市公司與私人業務的利益分配失去平衡,除了以前提及的世家之外,最近有龍頭公司主席被人稱讚為「搾牛奶高手」,可惜上市公司的牛奶被搾掉之後,變成了私人投資業務。人人為己無可厚非,但作為街外人無謂為人作嫁衣裳




此兩文亦收錄在《投資啟動生活》一書中。


More about 投資啟動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

中環在線:東江轉主板管理層冇影 李華華

2010-9-29  AD




 

新股排住隊上場,交易所熱鬧都爆,幾乎朝朝都有切燒豬儀式。噚日輪到康哲藥業(867),同埋由創業板轉主板嘅東江環保(895)登場,之不過最弔詭嘅,係成班東江環保管理層竟然連影都冇,搞到華華以為自己眼花o忝!

講 番隻東江,前排中標做咗湖北省家電以舊換新嘅指定拆解處理企業,仲建議將股份十合一,可能就係因為呢排太多嘢搞,同埋覺得自己啲項目夠強,以為有麝自然 香,所以就唔使搵人嚟撐場!之但係話晒細場過大場,點可以連花牌都無個咁冷清o架!結果,佢個股價噚日就一江春水向東流,跌過6%;相反人腳鼎盛嘅康哲, 首日掛牌就輕輕鬆鬆收旺場,升超過一成……所以話呢,意頭呢家嘢,真係唔到你唔信呀!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8

選股看管理層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4988

上星期阿Cat問我,瑞房為一隻冷門股,股價長期不振,為什麼我還有興趣長線持有? 港股之中,就算是內房股,也有許多選擇,為什麼我偏偏買入瑞房(0272)與SOHO中國(0410)這兩間? 現代的金融市場源自美國,許多投資人在買股票選股方面,會參考美國投資泰斗如伯格拉罕、費沙、巴菲特與彼得林奇等等的選股法則,他們的方法套用於美國市場 往往得心應手,但新手們應用他們的方法到港股市場,卻處處碰釘,不學無術的新仔不明所以,生搬硬套,結果輸錢收場,於是就認定長線持有與價值投資法行唔 通,繼而捨難取易,淪為投機賭徒,自毀一生。今天,我簡單解釋一下在港股市場買股長揸的竅門。

我經常講,投資要左右腦並用,除了財務數據,也要明白中美兩地的不同文化。美國社會講法治,中國人行人治,在美國股票市場發布的消息與數據,有相當 的可靠性,而且美國政府對內幕交易監管嚴格,小股東利益一旦受損,也可以訴之於法律,並要求賠償,不過,美國資本主義看風駛,無人情講,如果生意持續虧 損,公司可以不顧面子,突然結業。對比之下,中國人做生意,又是另一套,在香港股票市場,有大量國家背景的國企與紅籌公司,這類公司相對穩陣,唔係話呢兩 類公司的管理層特別醒目,又或者個個道德高尚,唔會貪污舞弊,而係阿爺要面,就算好似中信泰富(0267)榮老總亂炒外匯衍生工具,令公司蝕大錢,之後中 央都再扶持公司業務,現在股價已經升近出事之前的水平。但如果選買民企,就要特別小心,香港證監監管鬆懈,管理層容易瞞天過海,港股之中,存在了大量坑人 莊股,只依據財務數據買賣股票,好易中招。所以本人選股首看管理層,情願賺少一點,也要求安全,以瑞房為例,羅姓一族是香港有名世家,羅康瑞旗下的瑞安建 業(0983),上市十多年,經營穩健,派息豐厚,瑞房上市數年,沒有虧代過小股東,羅主席確是一位君子,而且無論是娛樂版或是財經版,都可以看到羅生與 羅太的消息,只看新聞,已經不用出席股東大會。同樣,SOHO中國潘石屹一樣暴光率超高,潘總一日唔講嘢都唔安樂,公司消息基本上每星期都追到,這樣子的 公司,先能夠揸得放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3

真功夫蔡達標被捕 管理層強調「正常經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2/yNMDAwMDIzNzgyNA.html

5月11日,廣東省公安廳在其官網發佈公告證實,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蔡達標已於4月22日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公告顯示,經廣州市公安機關偵查,證實蔡達標等人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犯罪行為。經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於4月22日對蔡達標等4名嫌疑人執行逮捕。

真功夫現任董事長、蔡達標妹妹蔡春紅方面11日對本報表示「暫未看到相關消息」,並強調蔡達標已於3月17日委託蔡春紅擔任真功夫董事長,蔡達標個人問題不會影響真功夫日常經營。

今年3月17日,廣州市公安局對廣州市真功夫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個別高管人員涉嫌經濟犯罪展開調查,並在廣州、東莞兩地與該公司部分管理人員接觸並核實情況。

自此以後,蔡潘兩家的內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4 月11日,蔡達標的前妻潘敏峰在其微博上傳了數份密件,表示真功夫監事、同時為真功夫副董事長潘宇海妻子的竇效嫘已起訴蔡達標,指控其通過中介機構進行公 司資產和業務轉移;5月11日,一位接近潘敏峰人士對本報透露,針對有爭議的25%股權,潘敏峰已於上個月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06年9 月,蔡達標協議離婚,潘海峰所持有的25%股權歸蔡達標所有。

始創於1994年的真功夫,最初由蔡達標夫婦與潘宇海共同出資成立,經過17年的發展已成為擁有近400家門店、年銷售額十幾億元的本土餐飲連鎖企業,但蔡達標與潘敏峰的離婚,最終引爆了兩大股東之間的家族紛爭。

2007 年10月,蔡達標為實現真功夫上市,引入今日資本和聯動投資兩家風投,聯合向真功夫注資3億元。至此,真功夫的股權結構為蔡達標、潘宇海各佔 41.74%,雙種子公司佔10.52%(其中蔡潘各佔5.26%),今日資本和聯動投資各佔3%。後來,蔡達標通過控股真功夫股東之一的中山聯動創業投 資公司,股權比例反超潘宇海。

目前,潘宇海實際控制了真功夫的日常管理。儘管公告和真功夫管理層都強調「在公安機關偵查期間,真功夫各連鎖店均正常經營」,但家族糾紛已令真功夫的上市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