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察員」中國的北冰洋戰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64

上週有一條新聞對中國有別樣的意義:中國與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和韓國一起擁有了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的正式觀察員國身份。

北極理事會是北極事務的決策組織,由全球八個在北極擁有領土的國家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創立,迄今為止成員國也只有這八國。他們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制定北極地區的政策。
 
所謂觀察員國,是指有資格列席北極理事會會議卻無投票權的國家。觀察員無權在年會上發言,也不能參加部長級會議,但在北極議題上具有合法的權利。觀察員制度是近距離跟蹤北極事務動態的窗口。
 
此前中國的兩次申請正式觀察員均遭拒絕,這次是第三次申請,中國渴望參與北極理事會議事的心情可見一斑。(華爾街見聞註:從2007年起成為臨時觀察員)
 
中國這麼急切加入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真像一些人推測的那樣,是為了推動開採北極的油氣與金屬礦產資源?
 
曾協助前《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麥健陸(James McGregor)研究中國企業與宏觀經濟發展六年之久的記者Gwynn Guilford認為,其實與採掘資源的關係不大,只要國與國之間協商,就可以解決採掘這類礦藏的問題。
 
不過,這種協商可確定不了北冰洋海域的使用歸屬。
 
北冰洋開放
 
過去兩年,每逢夏季,北冰洋海域的冰層都在迅速消減,已經「消失」了大約50%。速度比氣候模型預期的要快。
 
北極的冰帽逐年「瘦身」意味著,船隻現在可以在冰川覆蓋的北冰洋上航行了。
 
按國際海洋法規定,全球所有國家都有權發掘國際水域。但現在還不清楚北冰洋海域是否歸這類法律管轄。
 
所以,劃定使用海域和確定海洋捕撈權的任務大部分都落在北冰洋理事會肩上。
 
今年即將舉行的北極理事會會議就會討論上述問題。
 
下圖顯示了從1982年起全球冰層持續縮減的規模以及今後預計的最小規模。數據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全球資源信息數據庫-阿倫達爾中心(GRID-Arendal)。
 
 
全球最大生物蛋白庫
 
為什麼挺進北冰洋對中國很重要?有一個原因是可以得到北冰洋的漁業供應。
 
原中國駐挪威大使唐國強今年2月發表文章指出,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能源、礦藏和生物資源。
 
除了分別佔全球產量10%和25%的油氣資源和金、銅、鉑、等多種礦藏,他還在文章中將北極稱作
 
世界最大的生物蛋白庫之一。
 
捕魚業在中國是很大的生意,近年國內多次曝出醫用和經濟價值極高的珍貴魚種賣出天價的消息。
 
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動下,海洋魚類生存面臨嚴重威脅。今年1月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大會上,科學家預計,每年將近有1億條鯊魚因人類捕撈致死。
 
由於國內海域產量無法滿足需求,中國捕魚業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去年6月的一份歐盟報告認為,中國每年全球捕魚量高達460萬公噸,約是中國對外公佈數字的12.5倍。
 
北冰洋國家目前在籌劃簽署一份協議,在科學家可以追蹤到魚群出沒以前,在白令海峽上方的公開水域實行禁漁。
 
紐約時報指出,這項禁令的目的不是保護魚類生存環境,而是管理商業捕魚行為。
 
以下當前領海劃分圖表可見,北冰洋的核心地區由美國、俄羅斯、挪威、丹麥(格陵蘭島)和加拿大五個國家的海域環繞。
 
 
海運革命
 
Guilford認為,中國積極參與北冰洋事務的另一個原因是要利用連接中國與歐洲的「東北航道」與「西北航道」。
 
如果取道北冰洋,從中國去往歐洲的行程可以由1.5萬英里減少到8000英里,極大地縮短了航行時間,也節省了航行所用的燃料。
 
以下左圖可見現在的中歐航線,右圖為改道途徑北冰洋的航線。
 
 
中國外交政策演變
 
2010年,中國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期間,與會政協委員、曾任中國海軍戰略研究所所長的海軍少將尹卓稱,在未來對北冰洋的開發中,中國理應佔有一席之地,不能「缺位」。
 
尹卓表示,
 
開發北極,各國平等。當前一些國家爭奪北極主權,無異於侵犯了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利益。面對這場現實的卻難以預測未來的「北極爭奪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眾多國家也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後,中國官方和媒體對北極事務的態度相比起來都沒有那麼強硬。比如今年5月的新華社文章表達了對北極理事會的尊重。中國日報的報導稱,中國的外交政策利益限於研究領域。
 
北極地緣政治專家 Linda Jakobson與Peng Jingchao去年11月的報告認為,
 
作為一個非北極國家,中國必須依賴外交合作與科研及投資的正面影響促進自身在北極的利益。
 
「雪龍」的使命
 
過去幾年,中國加快腳步投入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提供資金研究氣候變化對水位、航路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目前,中國在上海設有中國極地研究中心(PRIC)。中國進行極地科學考察的唯一破冰船雪龍號總長167米,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
 
雪龍號於1999年首航北極,2006年進行大規模改造,現已三次赴北極完成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2011年10月,中國宣佈,到2015年將組開展三次北極科學考察。
 
日本媒體評論認為,中國參與北極開發的意向表露無遺,這一系列行動背後的原因是北極海冰的縮小速度比預期的快,開發資源和開通航路已不再僅僅是夢想。
 
雖然部分計劃是開發新航路,但到目前為止,中國都是以支持環境科學的名義進行這些項目。
 
中國是否足夠「近北極」?
 
Guilford認為,中國對北極科考的投入是基於海平面上升和海冰消融會影響所有人的觀點。
 
之所以依賴這個觀點是因為中國過於強調國家主權、尤其是領土主權,這使中國官員幾乎沒有理由對北極政策提出主權國家的要求。
 
於是,他們選擇將中國稱為「近北極國家」和「北極的一分子」。中國邊境到北極圈最近的距離只有約1448公里。
 
劍橋大學極地研究員Mia Bennett指出,北極理事會顯然認為中國是足夠「近北極」了。但理事會的成員國擔心太多相互競爭的勢力會影響這個組織的純粹性。
 
在中國成為正式觀察員的決定公佈以前,Bennett表示
 
儘管北歐國家通常對北極外部的勢力相當包容,但加拿大與俄羅斯這兩個最大的北極國家對自己在北極的主權有更大的控制慾。
 
他們擔心失去對航路的控制權……因為中國這樣的非北極國家有興趣讓北冰洋航路取消限制,來去自由。
 
此外,中國可能還有其他方法繞開北極理事會影響北極政策。
 
正如Bennett所說:
 
如果把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拒之門外……他們可能轉向國際海洋組織(IMO)或者聯合國等其他組織參與討論,這樣會削弱北極理事會的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82

美國對俄石油制裁第一步:美孚暫停北冰洋油田作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18

west-phoenix-web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作為美國對俄羅斯石油業制裁的第一步,全球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暫停開采位於俄羅斯境內北冰洋地區的一處儲量達數十億桶的近海油井。

三位匿名知情人稱,在歐美宣布禁止幫助俄羅斯勘探、開采北冰洋地區深水或頁巖油田僅僅幾天之後,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OAO Rosneft)聯合開發的北冰洋近海油井就暫停作業了。

歐盟對俄開展一輪接一輪的制裁,意在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推波助瀾的角色。禁令要求美國企業在9月26日之前停止所有被嚴格禁止的鉆探和測試性服務。

據美國經紀商Prime Executions Inc.首席能源策略師Chris Kettenmann透露,埃克森和挪威石油服務公司Seadrill(SDRL)旗下的鉆井承包商北大西洋鉆井公司(North Atlantic Drilling ,簡寫為NADL)恰好處於制裁禁令範圍之內,其必須在最後日期前結束或暫停禁令涉及的在俄油田作業。

兩家公司開發的油田項目位於俄羅斯北部海岸線地區,總價值高達7億美元。Chris Kettenmann還補充稱,該項目最早可能於明年早些時候重啟。

今年8月,俄油和埃克森美孚合作開發的北極喀拉海Universitetskaya-1項目開始使用NADL的“西阿爾法”(West Alpha)鉆臺。Universitetskaya-1油井的鉆井作業暫停是歐美對俄制裁令西方企業對俄投資放緩的第一個有形證據。

Chris Kettenmann對埃克森股票持“賣出”評級,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曾經是最受業內關註的油井之一,因此意義重大。停下來真的很難。

自前蘇聯解體後,歐美企業就打入俄羅斯能源市場,以期幫助俄羅斯開發境內預計儲量為750億桶原油。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俄油與NADL達成一致,將收購後者30%股份,旨在深入與油服技術供應商的關系,為其北極鉆探活動增添助力,這也是就西方限制對俄出口技術嚴厲制裁的明確反擊。

不僅如此,7月,俄油還同意將6個海上鉆井平臺租賃給NADL,時間至2022年,租賃金約42.5億美元。

在紐交所上市的NADL是全球市值最大海上鉆井公司Seadrill的子公司,其大部分活動都在挪威和英國,被稱為“海上惡劣環境下的鉆井公司”,主要為油氣開采商提供鉆井平臺、設備以及其它服務,尤其是在容易遇到極端天氣的北海海域。

NADL旗下船隊擁有5座半潛式鉆井平臺、1艘鉆井船及3座自升式鉆井平臺。Seadrill擁有該公司70%的股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1

俄羅斯駐防“第二中東” 備戰北冰洋能源“冷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15

俄羅斯,普京,北冰洋,能源

為保護地處多爭議地區北冰洋的巨大能源資源,俄羅斯軍方近日決定,今年將在沿北冰洋邊境全面駐軍。俄羅斯媒體報導,俄軍有望調派作戰機器人,保護俄屬北冰洋地區的油氣基礎設施。

據路透報道,俄國防部長昨日宣布,今年將在整個瀕北冰洋的國境線駐軍。如下圖所示,從俄西北部的俄北方唯一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Murmansk)到最東北面城市楚科奇(Chukotka)的廣大邊境地區,將統統部署戍邊部隊。俄羅斯,北冰洋,石油,天然氣

俄羅斯媒體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報道提到,俄羅斯政府支持的高級軍事研究機構Russian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副總幹事Vitaly Davydov透露,該組織在設計海底作戰機器人和匿名的設備,用於保護俄屬北冰洋的石油與天然氣基礎設施,進行控制洋流、探測和追蹤工作,必要時會摧毀潛在的敵人。這些機器人及設備可能配置在特種潛艇和海底。

英國《衛報》報道認為,不應對俄軍方的行動感到意外。俄方此次駐防的北冰洋地區堪稱“第二個中東”,其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球總儲量的17%和30%。北冰洋也是加拿大、美國、挪威、丹麥這些西方國家紛爭不斷的地區。

雖然北冰洋屬國際法管轄,但這些國家在北冰洋都有各自領地,都對當地資源覬覦已久。加拿大方面定期在北冰洋地區開展軍事活動。今年3月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加拿大與俄羅斯政府的關系急劇惡化。在今年俄羅斯空前規模的海陸空軍演中,俄羅斯軍隊就執行了北冰洋的作戰任務。

俄羅斯,北冰洋,石油,天然氣

綠色和平組織估計,目前俄羅斯在北冰洋地區一年采掘油氣不超過660萬噸,而俄羅斯全國因管道泄漏全年損失油氣450萬噸。

Davydov稱:

”北冰洋地區的競爭對手會將重心放在當地自然資源。俄方在當地要解決的關鍵任務是,獲取礦產資源、首先是碳氫化合物的渠道。在完成發掘、生產和輸送資源及冰下作業和基礎設施安保的多項任務後,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下圖可見2011年俄屬北冰洋地區石油與天然氣田分布及探明儲量。如圖所示,俄屬北冰洋地區探明的天然氣與石油儲量分別占北冰洋天然氣和石油總儲量的95%和60%。(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北冰洋,石油,天然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