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跑不動的經濟型酒店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395

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經濟型酒店,似乎正變得後繼乏力。

作為控有中國同類市場23.6%份額且一度名列全球快公司十強的如家,日前發佈其2012第一財季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6%至12.55億人民 幣。先別高興,該季歸屬於股東的利潤為1.032億,可惜是負的。而在上兩個財年的同一季度,如家還分別錄得4605萬和3252萬的淨利。

此前,憑藉商務旅客定位擁有同業最高消費者忠誠度的漢庭,亦公佈了當季財務數據:虧損943萬,且還是營收同比上升52.9%的情況下。唯一的亮色 只有七天,淨利1896萬。不過,如若與2009第四季度,即七天在納斯達克掛牌時刻的同類數據2962萬比照,退步顯而易見。同時請注意,那時的七天旗 下連鎖酒店不足四百家,至今年2月,它已繼如家之後成為第二家門店過千的企業了。

個個面露菜色,病灶卻未必相同。以如家為例,就將本次史無前例的虧損,部分歸結於對昔日業內老五莫泰的收購。想想2011年,莫泰大股東摩根士丹利 10億美元的放盤價被攔腰砍至4.7億美元成交,同行中一片喝彩。可是,從銀行專項貸款2.4億美元所產生的每季2830萬人民幣本息還款,卻是一文都不 能少的。

原本為確保業內份額領先進行收購產生一定財務費用不足為奇,但真正令投資者忐忑的卻是別的數據。首先是入住率,首季僅80.7%,同比下降 4.4%,就算撇去世博期間93.5%的峰值不算,與2010年一季度的90.5%相較,落差一目瞭然。儘管如家方面解釋此乃受莫泰僅七成入住率的合併拖 累,但如家CEO孫堅者也承認,僅僅恢復莫泰該指標至八成平均水平,至少還需要16至18個月。

還有一項關鍵指標也在掉鏈子,那便是RevPar(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每日營收),從2009年到2012年,164元、144元、140元、132元,一條美妙弧線,只不過是噘著嘴並不漂亮的下行。

獨如家不堪?當然不!一直自詡經濟連鎖酒店「LV」的漢庭,雖然其一直強調自己超過18個月的成熟門店RevPar為172元,但如若將所有門店一平均,則為156元,距昔日令季氏頗為驕傲的195元,已有兩成的差距。

至於七天,其首季盈利的最大貢獻來自業內最快的加盟店增長數。專注於更低收入人群的定位,注定其RevPar在前三甲中敬陪末座,而其入住率比漢庭低了13個百分點。

現在就不難理解,為何僅僅相隔6個月,如家、漢庭、七天的市值會分別縮水2.1億、0.57億和3億美元,而漢庭甚至一度跌破發行價。有些數字,一旦置於更長的時間軸便能顯出真章,一句「傳統淡季」不可能解釋和打發所有的疑慮。

或許意識到什麼,除如家外,漢庭和七天近期均出現人事異動。如果說鄭南雁提拔同門師弟林粵舟出任首席運營官尚有跡可循,那麼漢庭方面就多少有些弔 詭,先是為公司上市立下汗馬功勞的原CEO張拓轉任並無實權的非執董兼副董事長,而從攜程過來的執行副職總裁王海軍掛冠而去,入職才10個月的首席運營官 蘇暢也同時走人,而該要職竟空缺長達半年,直至原神州數碼總經理解云航接手。

人換了,穿慣規模擴張魔力鞋的企業發展思路,卻未必能在短期內改弦更張。同樣在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連鎖酒店三巨頭均豪氣干云地發表了大計:如家 CEO孫堅放言十年內擴張酒店數目至5000家,躋身全球酒店三強;七天的鄭南雁則強調兩年內2000家門店見,未來6000家店起;而漢庭CEO季琦雖 沒給出具體數目,不過也貢獻了一個很感性也更野性的說法:2026年和洲際雅高等集團平起平坐,成為世界級全系列酒店品牌。

於是,僅一季度,如家,漢庭,7天,便一共新增了195家新店。當然,鑑於需要掏出大筆真金白銀,所以如家和七天的新增直營店數目只佔新增總量的8%和6%。

若要達成上述目標,加大加盟店權重是一個不錯的輕資產手段,但後者收入中5%至8%的加盟費上繳,並不能在營收額上對上市公司有太大幫助。而一旦選 擇重資產的直營店模式,營收增長固然好看,又必須忍受短期利潤率大幅下滑直至虧損的尷尬。是輕是重?在三家企業先後進軍更高端酒店市場後,這個題目勢必愈 發難解。

此外,隨著經濟型酒店利潤率逐步回歸10%以下,已有不少民間資金和物業持有者退出這個市場。加盟生意,畢竟求的是大家發財而非一人獨食。

最不妙的還是經濟大環境。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3%,一度被學界指為見底信號,卻不想到了4月,進出口同比增幅又分別從 5.3%和8.9%降至0.3%和4.9%,與GDP呈正相關的發電量及鋼鐵水泥產量則繼續大幅下滑。原先指望二季度反彈已不現實,甚而有不少著名企業家 表示:「現在的日子比2008年金融危機剛爆發時更難過。」

作為經濟景氣另類指標,尤其是在經濟最發達的華東、華南擁有最多門店的三大家自然也深受其累,如家方面就表示,其二季度總營收預計為10.4至10.6億人民幣,較首季還有兩成降幅。

由此看來,習慣於快馬加鞭一騎絕塵的經濟連鎖酒店巨頭們需要重新思量「速度與激情」的大戲該如何繼續演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2

【麻煩大了】涼茶世界裡的真假美猴王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743

據說有好事者曾認真統計過《西遊記》中給唐僧師徒製造若干麻煩的動物種類,包括一隻蠍子,兩隻蜈蚣,五隻黃鼠狼,七隻蜘蛛,當然還有體態大型如牛、獅、熊等等,但若要問及個中本領最高強的妖怪,卻是悟空大師兄的同類:一隻獼猴,且為六耳。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在現實裡原樣上演了,而這次撓破頭的是希望通過涼茶飲品避免夏季上火的中國普通消費者。在過去十幾年間,正是他們的選擇,讓誕生於 1828年偏居嶺南一隅的「王老吉」,從年銷售1億劇增至160億人民幣的規模,其品牌價值甚至自稱已高達1080億,連可口可樂都要屈居次席。

然而,自2012年5月1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一紙仲裁決定,圍繞著王老吉涼茶的商標歸屬和使用,廣州藥業、香港加多寶公司,以及並未在此次爭端中直接浮出水面,卻因關鍵人脈和股權關係同樣牽涉其中的香港同興藥業和香港王老吉有限公司,形成亂戰之勢。

有三位人物的名字更是頻頻見諸報端。李益民,原廣州藥業總經理,因十年前三次收受共300萬港幣賄賂被控賤賣國有資產;陳鴻道,鴻道集團、加多寶和 香港同興藥業實際控制人,因向李氏行賄而潛逃;王健儀,王老吉創始人五世玄孫,香港及海外四十餘國家地區「王老吉」商標擁有者,香港同興藥業現任董事長。

可有趣的是,此三公中,李益民身陷牢獄不能說話;陳鴻道隱於港埠不願說話;王健儀利益關身又難以說話。

誰是真正的衣缽傳人,誰是正統的涼茶代表?最大的疑點在於時間。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主加工商的加多寶與廣藥集團首次簽訂主協議在2000年。可 是,由加多寶方面在仲裁對己不利後多次放言「爭取再用17年創造一個正宗的涼茶品牌」反推,其介入王老吉運作的時間點當為1995年。更弔詭的是,陳鴻道 於1990年成立了鴻道集團,又於次年以210萬港幣註冊資本成立香港王老吉有限公司並成為其實際控制人,而作為1949年後海外「王老吉」商標擁有者的 王健儀此時更多扮演的是傳承人和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從1991年至1995年加多寶成立的4年中發生了什麼?當年還未改制的廣州羊城藥廠,在與鴻道集團、香港王老吉有限公司和加工商面目出現的加多寶三家關聯企業的接觸中,承諾了什麼,又索取了什麼?

如果說此前加多寶版王老吉尚處於身份曖昧的階段,那麼經過第一份也是唯一被廣州藥業集團認可的10年國內商標使用權合同簽署,其地位已然明朗,然而 為何僅過了兩年,在支付200萬所謂行賄款後,第一份補充協議只僅僅將續租時限延長了三年至2013年,而直至第二筆100萬行賄款支付後,才將商標續租 協議延至2020年。

特別需要關切的一個事實是,直至2003年SARS發生,運作已六七年的加多寶才再次大幅度提升廣告宣傳力度,可即便如此,其年銷售額亦不過3億到 4億元,匹配這一基數支付的年商標使用費為450萬元。而到了2011年年銷售額達160億元時,對應的年商標使用費卻僅為560萬元。

或許加多寶在時間節點上還拿住了廣藥一個小小把柄——據其透露,在被認可的十年協議結束後的18個月內,廣藥對令其「極為憤怒」的區區許可費依然照收不誤,而早在此前的2010年8月30日,廣藥還正式發出律師函申訴補充協議無效。

除了時間點上的爭議,還有一家公司不得不提——香港同興藥業,正是該公司與廣州藥業分別持有綠盒王老吉製造商「廣州王老吉藥業」48.0456%的 股權。一般認為,同興藥業入股「廣州王老吉藥業」,生產盒裝產品,是對廣藥方面在紅罐王老吉上利益未得到充分顯示的一種彌補手段,儘管至2011年,綠盒 王老吉年收入只19億元,遠遜於加多寶方面,但對等的分紅和逾3%的內部職工股分配顯然是適時情境下的某種安慰。

問題是,隨著徐展堂、黃光漢等背景深厚的出資人相繼離世,同興藥業在話語權上已不如原先強勢,而紅罐裝與綠盒裝王老吉銷售額上漸漸拉大的差距,也最終讓持續多年「聯而不合,爭而不鬥,吵而不散」的局面破碎重構。一度被雙方希冀的海內外王老吉重歸一統的設想亦不復存在。

現在,加多寶方面已提前做出最壞打算——2012年銷售額預估攔腰砍至不足90億,強化其自身品牌的產品已在其全國五大工廠中源源不斷下線,只消老產品庫存消耗完畢,完全「去王老吉化」的紅罐加多寶涼茶將直接衝擊市場。

而從巨額索賠到新紅罐產品搶先面世,廣藥此刻最大的心願是儘可能將原先消費者對王老吉品牌的認知和忠誠全盤接收。且看其兩個頗值得玩味的動作:其 一,廣藥版王老吉的主生產方選擇的是2011年被雀巢收購的福建銀鷺公司,其生產基地距加多寶在石獅的工廠並不遠;其二,廣藥已宣佈成立幫扶貧困大學生基 金,總金額是暗合自身創始年份的1.828億元。而這與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加多寶1億元捐款引發全國轟動的構思如出一轍。

同樣的罐裝,同樣的紅色,同樣的涼茶,就像《西遊記》中的真假猴王同時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可這一回,誰真誰假並不重要了,兩路人馬均擁有取得真經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1

【麻煩大了】混凝土江湖的影子金融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047

砂石、水,當然少不了凝膠材質的水泥,依照94年前艾布拉姆發明的水灰比理論,混凝土就這麼誕生了。現在,它的用量可被視為測量一個國家經濟景氣的溫度計。

兩個月前,一位香港分析師來到江蘇考察,這裡佔據著中國14%的混凝土市場。在經歷GDP增長僅8.1%,外貿單月出現罕見赤字的冰涼一季後,他希 望在這裡尋找某種信心的萌芽。顯然,分析師失望了。不過令他驚奇的是,中聯重科,一家2011年營業額高達463億,淨利同比增長72.8%至80.6億 元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其2012年頭三月出售於該地的主打產品混凝土攪拌機,竟有一半並未投入使用。

在他看來,一些原只需購置兩台的用量,現在卻成了八台。關鍵是買家並沒有為此付出實質性的金錢。「儲備機器只是為了現金流,以支付工資、電費和原材料款。」他說。

更大的新聞還在後面。2012年6月4日,中聯重科對外宣稱,公司擬向有關銀行申請不超過1400億元規模的授信,其中包括流動資金貸款、按揭、融資租賃及各類保函等相關業務。

消息出台前後資本市場反應迅疾。6月1日中聯重科H股大跌4.3%,6月4日再跌5.7%,6月7日仍是大跌。儘管大股東之一的貝萊德以942萬港幣增持82.78萬股,但仍難以對沖另一股東摩根士丹利價值1.44億港元的減持。

一季度末手中還持有177億現金的中聯重科,為何還要獅子大張口?

事實上,這只是10年前註冊資本僅1.7億的北京中聯新興建設機械租賃公司成立時埋下的種子,而3年前註冊資本已擴張為8000萬美元的中聯重科融資租賃公司開張時,加碼的信號已然出現。

現在回想4月份行業雙雄兩位高管——中聯副總裁陳曉非和三一重工副總裁梁林河——就此爆發的微博口水門,便可明白,從銀行到機械設備製造者,再到混 凝土生產商,一個不算複雜卻在陽光下不斷拖長倒影的鏈條,已深綁在每個參與者身上,而中聯重科不過是被資本市場與媒體推上示眾台的第一個。

其實遊戲本該是這麼玩的:以一台報價46萬的混凝土攪拌車為例,買家先正常付20%-30%的頭款,然後還要辦理牌照費、擔保費、GPS設備費,在辦理後續款項貸款手續後,交易完成。

但現在,最低首付的20%款項即9.2萬元,得先由賣家墊付並予以免息,而買家只需承擔36.8萬的後款並付息。雖說是「零首付」,這種融資租賃的安全性倒也無需擔心,由於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離,再加上GPS定位,萬一買方想賴賬,只消遠程鎖機便可保障資產的安全。

工程機械商大幅加快售機速度,混凝土生產商僅需不多的啟動資金便能極大提升產量,而資產的保全也讓銀行樂得介入其中,反正相比於那些小工頭,資產數百億的「大傢伙」們總歸令人更放心的。

這並非是中國人的首創,或者說這更像是山寨來的金融創新。年銷售600億美元的全球工程機械龍頭卡特比勒,50年前就已對這一手法了然於胸,且迄今 已在全球開出八千餘家租賃公司。而榮毅仁1980年代將這一經營思路引入中國後,由於過度的金融管制,除了少數央字號國企,甚少有企業涉獵其中。

但到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一眾工程機械公司相繼登場之時,融資租賃業務成了他們攻城略地的重要武器。甚至,包括柳工、徐工、山推,一干從國企衍生來的上市公司也樂此不疲,只不過受限於自身體量和身份,沒有過度擦槍走火罷了。

從數據看,前十年三一重工收入增長了85.49倍,中聯重科更是增長了驚人的130.48倍,兩家企業最高年淨利增幅分別是186%和176%。哪 怕到經濟增長已明顯乏力的2012年一季度,中聯的營收仍同比增8.1%至116億,淨利同比增3.2%至21億,而三一重工的營收同比增49.3%至 149.78億,淨利同比增5.3%至28億。然而,一直習慣其高成長而寧可選擇性忽視其高負債的投資者,卻突然忐忑不安起來。

先看看三一重工一季度短期借款,同比上升13.57%至78.05億,長期借款更是翻番至39.16億,同時,3個月應收未收賬款增加了88億至 201億,而當期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高達43.89億。梁穩根不知現在是否該為2011年赴港上市融資33億美元未果而慶幸,至少海外投資者目前還不能用 沽空表白自己的擔心。

而三年前高調赴港上市的中聯重科就沒那麼好運了。且不說股民們早已適應動輒兩位數乃至三位數的成長,10%以下?實是失敗中的失敗。更重要的,他們 不關心誰在零首付,誰在亂市場,關鍵是如果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大型工程又隨著部分地區部分行業整肅行動而停工,再加上房地產業在宏觀調控下的積 弱,以混凝土攪拌機為主場的中聯已不是考慮增長的問題,而是那些應收未收款會不會不斷「黃」掉?

畢竟銀行不需要攪拌機,這可比房產更難二次變現。現在,你又不知好歹放話要求1400億的授信,就算是瞅準三一重工H股上市失敗且購買「大象」後現金流告緊,想通過類金融手段奪取更多市場份額,但這是否過於冒險了?

一度被看好的以供應商融資帶動企業銷售的模式,現在成了定時炸彈。愈來愈多的海外投資者毅然選擇融券沽空。據稱,幾個月來至少有價值30億港幣的中 聯重科股票處於借出狀態,相對於其147億港元的市值,這一比例在港股中位列冠軍。而鑑於H股和A股的聯動效應,此前表現不錯的中聯A股也承受了不小賣 壓。

現在,無論是企業自身還是投資者,都將眼光轉向「穩增長」及之後出台的一系列拉抬經濟的手段。或許在他們看來,北京三里河國家發改委門口的長龍,才是「救命稻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8

【麻煩大了】搶劇大戰落幕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167

從小雨天開始,在陰雨中閉幕,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提前感受了江南的梅雨季。而比天氣更讓人不舒服的,是瀰漫在與會者心中的鬱悶。

2012年6月中旬,在電視節「電視劇產業新浪潮論壇」上,業內著名評論人兼此論壇主持譚飛,直率地詰問台下:「如果去年的電視劇市場是6000點,今年是5000點,那明年會是多少點?」

只消去這個國內首辦、已成為行業發展走向及生存冷暖指向標的電視節上400參展展位一轉,便可心知肚明——偌大網絡展台只有區區3家,樂視、優酷和土豆,而後兩家已於三個月前閃電吸收式合併了。

譚氏口中以股市比喻的5000點,實在太客氣了。幾天後,上影英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超對外界披露,2012年中國電視劇版權交易市場出現劇 烈波動,特別是網播電視劇版權平均交易價格迄今平均下挫超過50%,而伴隨這一態勢,國產電視劇生產總量2012年預計將萎縮25%。

回頭再來聽聽兩個半月前優酷副總裁兼總編輯朱向陽的話吧,「從2012年北京春季電視節目推介會至今,優酷一部片都沒有買,所有視頻網站也沒有片子成交」。

作為中國最大視頻網站的前線指揮官,朱的觀點更能佐證真實的業態環境。他稱,各家視頻網站目前都很困難,再花很多錢去購買無法收回成本的影視版權已不現實。「非理性炒高版權價格形成的泡沫,遲早會崩盤」。

朱此番直言不諱的背後是2012年第一財季優酷淨營收同比增長111%至4290萬美元,但淨虧損卻同比擴大233%至2480萬美元。出於某種可以理解的小心翼翼,優酷只預測第二財季收入仍有同比90%-100%的增長,而對淨虧損的判斷,隻字未提。

更值得玩味的,是上海國際電視節結束僅半個月後,優酷這家手中握有接近30億元人民幣現金,但市值已從高峰期的38億美元下挫至近21億美元的視頻網站,更換了總裁。

新人選劉德樂,出身風險投資公司富國集團,此前任優酷CFO。對於一位財務背景人士擔綱CEO,業內普遍視之為改善財務結構的信號。

變天如此突然,出乎中國四千五百餘家電視製作機構的預料。僅僅是一年前,網播劇版權還自傲是「比房價漲得更快」的交易品。事實也是如此!一聲「小 主」叫了78集,除《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外生創出「甄嬛時間」的《甄嬛傳》,電視台捆綁網絡視頻單集版權售價是400萬元;《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夫妻那些事》、《浮沉》則是單集300萬;云集陳道明、段奕宏、何潤東等大牌且還未上映的《楚漢傳奇》,亦是以此價成交。而如果單論網絡播出版權,樂視 為孫儷、蔡少芬們開出了2000萬的支票。

必須承認,這個巨大的價格泡沫是由線下電視台和線上諸視頻網站共同吹就的。在線下,電視劇和綜合娛樂節目本就是各電視台特別是衛視擴大影響力、提升收視份額、吸引廣告投放的哼哈二將。

曾經瘋狂火拚電視劇版權的視頻網站,現在越來越感受到大把燒錢的危機。而自制劇的風潮已然興起,從錢多多到泡芙小姐,「老男孩」的標竿讓其平添底氣。畢竟每集至多20萬的成本,多種廣告軟植,外加網台多路分銷,贏利模式分外清晰。

電視台方面,由於廣電總局「限廣令」的威懾,曾經百台一劇、一晚四集的畸形局面很難再現。好劇當然還得買,但江西衛視一種思路或能透露某些轉變。該 台日前在黃金時段主推一檔50分鐘新聞事件評論節目,每位現場點評嘉賓據稱已開出3000元出場費。遠低於電視劇單集的投入卻不亞於電視劇的收視,讓主創 人員對附片廣告很是自信。

現在輪到電視劇製作方和一擁而入的風險資金頭疼了,或許他們應該研究下為什麼一部美劇《老友記》能有十年4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記住,這可不都是版權交易產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1

【麻煩大了】「太陽王」為何總是上不了市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425

就像路易十四總是很樂意被臣下稱頌為「太陽王」,54歲的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對外界的這一評價也一貫笑納。

但這位「太陽王」卻流年不利,2012年6月27日,皇明公司五年來第三次IPO折戟。

自2012年6月29日從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歸來,黃鳴就迫不及待地向媒體披露了其規模宏大的新戰略:在未來5年,建設5萬家全球 連鎖的氣候改善商城,推廣太陽能集熱器面積1億平方米,太陽能光伏2000兆瓦,節能門窗1000萬平方米,云云。總之,一年能減排2億噸二氧化碳,節省 燃煤0.5億噸。

至於這5萬家店究竟設於何處、具體經營何種產品、總投資多少、啟動資金由幾方提供、皇明公司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盈利空間多大——對不住,一切無可奉告。

皇明自然希望能通過此舉擺脫長期以來「熱水器製造商」而非「新能源方案供應商」的低端角色。而公司方面,也不會因主動申請終止上市資格審核而放棄追求。然而,這家公司仍有很多疑問待解:

其一,根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理事長羅振濤向媒體公佈的數據,太陽能熱水器已佔到中國熱水器市場整體份額57.2%,如此,皇明長期主打的這 款產品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在國家此前三年將太陽能熱水器納入家電下鄉目錄並給予優惠補貼,包括山東、云南等部分省份甚至強行規定新開樓盤必須匹配安裝太 陽能設計和節能審核之後,為什麼皇明的淨利潤率反從12.47%直降為4.01%,年淨利潤從1.97億萎縮至0.75億,市場份額也從原先的10%滑落 至6.7%左右,失去了業內老大的席位?

有一種說法是,太陽能熱水器技術門檻其實不高,利用集熱管進行光熱轉換,再通過保溫層保溫,幾萬元的設備幾個人就能土法上馬。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浙江嘉興地區2009年一個季度就新添了300家光熱企業,全國同類企業迄今已有六千餘家。

其二,既然太陽能熱水器暴利時代一去不返,新的產品又前途未明,那麼黃鳴將以什麼資本繼續博取他的太陽能版圖,僅僅是在第三次上市沖關中被高度質疑的過大的非經營性資產——房地產嗎?

在皇明公司總部所在的德州,坊間傳聞黃鳴與日前因貪腐案落馬的山東省前副省長黃勝關係密切,以發展「太陽谷」名義低於市價三分之一圈得大幅土地,並 在此基礎上興建包括蔚來城、綠色酒店、會展中心、培訓學校等大批不動產。目前,皇明公司對外否認了兩人之間的親家關係,但對於土地實際取得價格等敏感問題 卻保持迴避。

中國政經界素來有換屆換思路、變人變條件一說,遑論如果涉及落馬官員,企業前期取得的某些優惠很可能面臨「作廢」。而即便撇清關係,以當下房地產市場的相對低迷和蔚來城每平米1.2萬元的高售價,此塊資產的後續套現能力也值得存疑。

其三,作為皇明公司2010年和2012年兩次啟動IPO時的保薦人,中信證券實力不容小覷,可兩次失手顯示企業已存在明顯瑕疵,強勢如中信者都已 不能保其上壘。根據公開資料,首次A股上市失敗緣於皇明經銷商有關偷稅漏稅的實名舉報,且在一定程度上被證實。而這一次由於公司方面主動撤回申請,所以未 能進一步顯示問題所在。

值得玩味的是,在2008年以近億美元入股皇明太陽能的兩家著名風投——鼎暉和高盛近期也處於失語狀態。

「微排地球」、「G(綠色能源)替代」,精於理念營造的黃鳴長期以來保持著中國太陽能開發領域思想者和發言人的角色,儘管他擅長的只是太陽能技術中 的亞分支,較光伏光熱發電等無論在技術高地還是可拓展商業空間上均不佔優勢;然而,從不斷跟隨領導人出現在世界級論壇,到推動相關立法,黃鳴和他的公司至 少比同行擁有更高關注度和政府抬愛。但是,當這一切不能轉換成切實的商業利潤,加分的意義就會大幅縮水。畢竟,對一個商人和對一個科普工作者,人們會提出 不同的要求。

「瘋人瘋事惹風波,瘋言瘋語笑風浪」,通過自己擁有121萬粉絲的微博,黃鳴以此表明心境。但風浪未平,風波未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2

【麻煩大了】樓市調控,一盤下不完的棋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480

一則傳言的威力有多大?

2012年8月2日,中國A股市場哀鴻遍野。申萬23個行業指數中,房地產以4.87%領跌,而其連襟家電行業指數則以1.54%排名跌幅榜亞軍。 當日,萬科、招商、保利和金地四地產巨頭股價跌幅分別為6.75%、9.81%、9.17%、6.38%,而整個地產板塊蒸發了400億市值。

這則傳言是:住建部將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並從北京開始試點。對於如驚弓之鳥的房地產從業者來說,如果傳言屬實,意味著開發商將面臨嚴重失血危機。預售期房佔到一手房成交比例近七成,一旦由預售款和定金構成的外部主要資金來源被切斷,那麼開發商將至少失血30%。

當日,被打爆電話的任志強在個人微博中感嘆:「這麼愚蠢的傳言也會有人信」。而另一位長期多頭派代表、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教授董藩,午夜時分趕寫 了一篇「房地產預售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長微博,稱該制度的貢獻「與按揭一樣巨大,一樣璀璨」,不出意料又一次迎來網友們如雨板磚。

很快,住建部官員就站出來闢謠。這位負責人提醒說,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明確規定可實行商品房預售制度。

儘管如此,這則傳言仍在開發商的心裡種下了恐懼的種子。另外幾樁事件也加重了這種恐懼感。

2012年7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稱,「要毫不動搖繼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各項調整工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決不讓房價反彈」。這樣的 表態,被業界普遍看作是對前期二三線城市放鬆限購政策的回應,但仍看不出更積極調控政策的行動指南。通常,中央政府每次重大行動前,會有多次表態,如基層 心領神會,則「引而不發」。

但另一件事卻頗堪玩味。從2012年7月25日至8月3日,八個國務院督察組10日內巡查16省市。也就是由一干副部長領隊八個督察組同時調研。

在明清戲文中,往往有一個虛構的頭銜——「八府巡按」,替朝廷探查民情,便宜行事。當然,一旦遇到頑劣地方勢力,那麼那把「可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 就要亮一亮了。然而,這一次,調閱相關數據、聽取政府匯報、走訪相關樓盤、召開業務座談……督察組眼在耳在,獨獨金口不開,更遑論勞什子寶劍了。

有時,「沉默也是一種力量」。不少督察組造訪之地,事後就高調表示「繼續調控不放鬆」,一些地方住建委在面對開發商審批預售許可時強化政策導向。這或許也是那個最終引發股市大跌愈傳愈盛的信源之一。

但這種沉默,也可以理解為暫無更佳調控辦法的緩兵之計。畢竟就在眼皮底下的北京,2012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僅144.8億元,同比下降55.7%, 只佔上一年全年數據的13.7%。當然還有更慘的,上海同比下挫62.77%至184億元。而全國主要300城市6個月內土地出讓金總額已整體下降38% 至6526億元。長期將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基建發展資金來源的地方財政,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在2012年到期的1.84萬億地方債務中必須償還佔比接 近18%。

兩難的不止是政策制定者。2012年5月開始,樓市漸火。到了7月某周,成交同比上漲150%的城市達到6個,蘇州一地甚至上升了306%。六七兩 月,全國重點城市中房價上漲者9個月來首次超過了下降者。以量換錢的開發商終於又有了一些銀彈可以低價入市抄底買地了。從7月17日中冶溢價45%以22 億拿下北京大興某地塊後,中鐵、中海、信達等央企,萬科、保利諸老牌巨頭紛紛在多地溢價拿地。同時喘過氣來的開發商也希望抬高某些樓盤售價以彌補前期損 失。但樓市究竟能火多久,不確定的政策前景仍如黑云壓頂。「取消預售制度」的傳言之所以能展現威力,只不過是引爆了人們內心對這一不確定前景的恐懼。

中央政府的對手到底是誰?這一點,說不清道不明。但可以明確的是,預售制度之所以能存在,也只不過是需求推動的結果,若需求不再,別說看不見的房 子,就是擺在面前的,也無人問津。若硬要按住需求,談何容易?如果對手是極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放開社會對其權力的監督,公佈其詳細預算,才是正 道,這種「你進一步,我退一步」的棋局才有終結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99

【麻煩大了】渣打為何惹禍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771

由銀行業起家,最終淪為「控制全球陰謀論」主角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曾對銀行作出如下評價:銀行,說到底就是讓金錢流動更為順暢,使其從所在地A點便捷地流動到需要它的B點。

如果真是如此簡單就好了。真實的金錢世界,是一個可以讓你發揮無限想像的空間,這個空間並不封閉,而是插滿了和外界聯通的血管。因此,金錢的問題並不總是金錢的問題。

渣打銀行新近遇到的麻煩就是如此。它是一個即將迎接160歲生日,在全球56個國家擁有1400多家分支機構,並長時間在香港扮演發鈔行角色的老牌 金融機構。上週,該銀行受到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局正式指控:在2001至2010年期間,通過「電匯代碼消除」,即在資金轉移中消除識別客戶代碼的手法, 隱瞞了6萬筆共計2500億美元與伊朗政府有關的交易。而這些讓渣打賺進數億美元佣金的生意,很可能「令美國金融體系被恐怖分子、軍火商、毒梟和腐敗政權 所利用」。

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局選擇在倫敦市場休市前的敏感時刻發動攻擊,令渣打方面很難在最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渣打銀行股價一度大跌20%,市值蒸發110 億美元。雖然歐洲金融機構近況均堪憂,渣打卻表現出難得穩健的賺錢能力。但現在,無論是董事會主席莊貝思還是CEO冼博德只能終止休假,來處理這起引發 7.5億至10億美元罰款的惡性事件。

渣打銀行比著名的匯豐銀行還早誕生12年,在19世紀中後期相當長時間內,主要就是通過為印度和東南亞與中國的鴉片貿易融通資金而賺取匯差。但與樂 於通過操縱匯市謀利的匯豐不同,此後渣打的發展主要偏重於亞洲和非洲,與英政府的全球利益也不像匯豐捆綁得那麼緊。特別是自1990年開始,渣打連續在越 南、柬埔寨、伊朗、緬甸、印尼設立分支,購併當地銀行,1993年進入伊朗。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2006年3月接盤1.52億股成為大股東後, 其洲際銀行面孔更加清晰。

美伊交惡之後,美國利用治外法權和其特有的「長臂管轄能力」,一直試圖扼制各國金融機構與伊朗方面發生關係,但此類行動一般均由美國司法部、財政 部、美聯儲和聯邦調查局這些國家級監管機構發起,而這一次紐約州率先向渣打開槍,即便在本國內也引發了不滿,認為有「搶功」之嫌。

受到類似制裁的其實並不僅僅是渣打一家。

中國中石油旗下的崑崙銀行就是被美方制裁的另一家銀行,它僅僅是2010年才改制、規模相當有限的原克拉瑪依城商行,該行與伊朗銀行交易的金額也不過區區幾百萬美元。或許忌憚於中國政府可能的強力反制,這家連很多中國人都從未聽聞過的小銀行成了美國「先禮後兵」的犧牲品。

而美方在2012年7月讓匯豐銀行掏出10億美元和解罰金的由頭,並非是其與阿拉伯拉吉哈銀行(該銀行與基地組織有業務往來)一直藕斷絲連,也不是在長達6年時間內匯豐保留了塔利班組織兩個美元賬戶。這一次揮棒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參與與毒品有關的洗錢活動。

十年前,匯豐收購了墨西哥第五大銀行比塔爾銀行,由此在墨繼承發展出800萬個銀行賬戶。據美方爆料,墨國境內由毒品產生的黑金中六至七成由匯豐洗 白,僅一年時間,匯豐經手由墨西哥至美國轉移的資金便高達70億美元。真正被美方抓住痛腳的是5年前一次警方突擊行動。那一次,在對當地醫藥巨頭葉真理居 住處的搜查中,發現了2.056億美元的百元美元現鈔,這位原籍上海後入籍墨西哥的商業人士,被認定是參與冰毒前體化學品買賣的核心人物,而他恰恰也是匯 豐長期的客戶。

有分析稱,美方此舉或有一箭三雕之企圖:其一,大選在即,在僅佔5%選項的外交問題上,奧巴馬和羅姆尼陣營均希望在伊朗這個主攻方向上一次性佔領天 王山,個把小銀行不能服眾,敲打大銀行又投鼠忌器,渣打規模適中,影響力尚可,祭旗「剛剛好」。其二,由於歷史原因,渣打與中國政府一直交好,即便在 1949年後也未完全退出而得以保留上海分行,目前渣打方面在中國大陸已開設有88個分支機構,為外資銀行之冠。一旦渣打無法承受壓力易主,那位新接盤的 美資大行將順利繞開監管而坐收漁利。

最重要的,以紐約州金融服務局充當先鋒,美國顯然還留有加碼或撤兵兩條路徑選擇,進退自如。

與匯豐乾乾脆脆認錯不同,渣打管理層對於來自另一個大洲的訓誡和恐嚇表現得相當憤怒,並表示抗爭到底。但這僅僅是放句狠話而已。2012年8月14日,紐約州金融監管部門發表聲明說,渣打銀行已與其達成和解協議,同意支付3.4億美元以了結關於渣打替伊朗客戶洗錢的指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30

【麻煩大了】古井貢自釀苦酒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533

俗話說「事不過三」。在經歷2005年「偷稅門」和2007年的「董事長落馬事件」後,作為徽酒代表,一度佔據亳州地區財稅半壁江山的古井貢酒公司,這次遇上的是另一起食用酒精勾兌風波。

第一次是隨著財政部駐安徽監察辦事處抽絲剝繭的調查,古井貢不得不重寫此前三年的盈利數據並由於2004年巨虧1.79億而直接被「ST」;第二次 由於掌舵公司二十年的傳奇人物王效今收受巨額賄賂遭到曝光和徹查,最終被判無期徒刑。古井貢在兩次風波中雖損失慘重,但因為中國整體經濟和消費力的調整增 長,這家唯一在A、B股市場均掛牌的白酒上市企業都能撣落塵土,閉合傷口,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

或許,2012上半年貌似不錯的10.3億銷售收入,從高檔、中檔到低檔產品分別錄得從32%、54%到驚人的逾200%的同比收入增長,讓古井貢信心滿滿地選擇在半年報中「實話實說」,於是一句似乎無關痛癢的「閒筆」就這樣成了定向爆破的炸彈。

那樁發生在古井集團與下屬子公司瑞福祥食品公司間價值4551.49萬有關食用酒精的交易,已被專業財經媒體反覆計算解讀,甚至按圖索驥,人們還從此前三年財務報表中查出1542萬、4273萬和4579萬元的類似交易。

古井貢方面應該深知「食用酒精」、「勾兌」這類名詞將會挑起怎樣的敏感神經。15年前,一家曾經神奇崛起名滿天下的白酒企業也是在這同一條陰溝裡翻船,至今殘喘求活。

說的正是兩度成為央視標王的秦池。1997年初,連續三篇有關秦池從川中收購基酒而後勾兌銷售以應付快速增長需求的報導見諸媒體,一時嘩然。從此,那個綠色的秦池作為一個「弄虛作假」的代表被消費者列入黑名單,再無出頭之日。

但這種從外地採購基酒勾兌加工的做法絕非秦池一家。可以說,自1990年代白酒產銷開始放量之後,業內大多數企業均或多或少在採取這一手法,尤其在中低端產品中。

多年前,在卓文君的故鄉,距成都67公里的邛崍,就有記者注意到當地民營白酒企業已擁有專屬鐵路支線,其用途正是接駁幹線向全國一批更具名頭的規模 白酒企業輸送基酒。而後者則利用已相當成熟的「固液法」,即利用食用酒精經專業勾兌師調配製造成品,而由於這批企業資歷堅深,擁有良好口碑,在那個並非 「全民化學家」的年代,根本沒有人會提出質疑。

距秦池事件整整十年後的2007年,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聯合業內包括全部香型的著名企業,才出台了「固液法白酒」的行業標 準。這個標準的亮相,首次令中國白酒多年的潛規則有了一個所有參與方認可的標準,但忌憚於消費者可能的反彈,又沒有一家企業會將食用酒精列入產出品的標貼 中,更頗為默契地對這個本不涉及食品安全的製造工藝集體諱莫如深。直到古井貢事發。

中國的白酒中究竟有多少已非純糧製造?有一個粗略的算法可做參考:以目前1700萬千升的年銷量,80%是中低端酒,其中七成有染食用酒精勾兌,那麼存有嫌疑的白酒將達到1190萬千升,這意味著可裝滿238億瓶500毫升裝的酒瓶。

高檔酒自然是全糧食釀造,不含食用酒精,但大量的中低檔白酒則因成本考量,不免使用食用酒精與糧食發酵產生的微量醇類勾兌而成。事實上,不能食用的 是工業酒精,而經過五塔提純的食用酒精,其實已不含雜醇,並不可怕。但由於白酒企業在營銷宣傳中過分宣揚純糧釀造,以至於消費者一聽到食用酒精便產生恐懼 心理。這實際上成了白酒企業自己釀的一杯苦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61

【麻煩大了】三一為何跟奧巴馬較勁?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534

170年前,尚未出名的俄勒岡小徑湧入大批來自美國東部的冒險客。通過這裡,他們最終將到達荒涼的西部實現自己的「淘金夢」。

2012年3月,一家總部位於中國湖南的企業也造訪了此處。他們停下腳步,以一家依據特拉華州法律成立的關聯企業名義直接投資當地4個風電項目。

然而,僅僅四個月後,他們便等來了美國外國在美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連續兩道投資禁令,正在為選情奔走的奧巴馬也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下達總統行政令,阻止這宗看似對賓主雙方均有利的交易。受挫之下,該華資背景公司毅然決定將CFIUS和奧巴馬行政辦公室列為被告。

在中國本土,以向文波為首的三一高管以此為契機不斷向外界放風,聲稱起訴是對美方不公正待遇的被迫無奈之舉。當然,向氏最重要的是要做兩個切割,即把作為中國最大工程機械商同時也是集團立足之本的三一重工置身於外,這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正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同時,三一也不願意把公司創始人梁穩根牽涉在內,這位即將出席十八大的民營企業家,此前被盛傳很可能棄商從政。

其實三一之所以要在美國首個風電項目投資上放手一搏,乃至不惜開罪美最高當局,與其在風電領域投資的境況不佳有莫大干系。2008年後,已在工程機械取得本土市場多個產品份額冠軍後,進軍新能源就成為三一為自己尋覓的第二戰場,不同於同一時期大熱的光伏產業,風電市場被判定最能發揮三一在製造上的優勢和潛能。

事不遂人願,31億元的投入只換來本土不足1%的市場份額。到了2011年,連龍頭華銳風電同比淨利都下滑72.8%,而三一重工的主打產品又在中國政府緊急收縮投資的背景下出現大幅銷售下降,風電成了三一的一塊心病。

這種局面在2012年進一步惡化,來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消息稱,三一明星產品、單價350萬元的混凝土泵車上半年單月平均出廠633台,而至7、8兩月,已下降至494台和241台,至9月,僅15台出貨,完成銷售5000萬元,較原先22億元的平均月銷售額,已是天壤之別。

集團內部最大的金主自身難保,風電的虧損又難以在短期改變,除了利用50%至70%的裁員節省開支,迅速打開國際市場就成為三一電氣冀望的救命稻草。豈料美國的投資在這關口出現逆轉,這無疑是斷了最後的出路。

三一狀告CFIUS和奧巴馬行政辦公室能否成功?按對美國法律頗有研究人士指「勝算極微」。且不說奧巴馬原本就被憲法賦予受保護的「否決權」,CFIUS成立37年來從未在訴訟成風的美國成被告,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97

【麻煩大了】「英雄」末路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333

一位榮登公安部一級英模榜、長期鎮守北京火車站的老幹警,在向諸弟子傳授多次成功抓捕嫌疑人經驗時,曾一再言及:看看上胸口袋是否別有兩支鋼筆。此公教導凡有此奇特表徵者,不是慣於一網打盡片甲不留的空空妙手,便是久在邊地牢獄服刑之前重犯。

前者好解,次者則非老辣的社會心理學者不能輕易領會。長期隔絕於正常社會,一旦復歸,無論是期滿還是脫逃,該類群體總喜歡強化普通人司空見慣的物件,以宣示自由的到來。

其實,這條經驗之談更多緣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幹警的親身體會。且不說當今服飾中的外翻口袋更多只是裝飾之用,更重要的,誰還在用鋼筆?

2012年11月22日,一條與「鋼筆」有關的新聞在網絡流傳:來自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掛牌信息,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有意轉讓49%股權,標價:250萬元。作為例行公事,這家誕生於1931年中國最著名的文化用品製造商,也公佈了它寒酸賣價的理由——截至2012年7月末,其總資產為2498萬元,淨資產為208萬元。以總資產計,較2011年末又下降了34%,而利潤不提也罷,反正上一財年同比縮水200%至虧損472萬元。

不知那位綽號「神眼」的老幹警作何感想,畢竟在他一線工作捎帶觀察鋼筆數量的年代,「英雄」出現的概率超過五成,至於另一高曝光品牌「永生」,在1990年代也被上海國資機構整合於其旗下。財經分析人士的感慨更多源於數字的前後對比。有人得出結論,這家曾在A、B股同時上市的企業,目前總資產和淨資產已較高峰期縮水30倍和150倍之巨。

事實上,11年前的11月22日,「英雄金筆」已不復存在,留下的這絲殘魂不過是中國製筆業挑戰派克、萬寶龍,試圖進軍奢侈品細分市場的幻象罷了。而這一切的主導者,同樣身陷牢獄,同樣沒有資格佩戴鋼筆。他叫周正毅,一個從街頭食店老闆晉身「上海首富」頭銜的人。

2001年11月22日,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將所持上海英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887.191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9.18%,協議轉讓上海農業產業化集團公司。而通過股權隸屬關係上溯,受讓方的控股股東為上海農凱發展集團,老闆恰是彼時已持有中美洲伯利茲護照的周正毅。

周正毅對「英雄股份」的企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養殖與農產品物流,這是一個要到十年後才有柳傳志、丁磊之輩跨界投資的產業。

據英雄股份當年的董秘宣稱,易主並準備更名為大盈股份的上市公司,將在上海金山置地1100畝用於建立生豬肉品物流中心,形成年屠宰300萬頭銷售4萬噸的產業鏈,而這個數字幾乎已佔彼時上海地區生豬自產自銷市場的四分之三份額。如若該計劃得以實施,那麼跟隨而來又不公示用途的3000萬銀行信貸實在算不得什麼。

然而,所有的美好只能留在口頭和紙面上了。在2003年6月25日,即農凱方面為英雄股份重新規劃轉型之路的163天之後,周被有關方面「帶走」,次年6月以虛報註冊資本罪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獲刑3年,而2006年12月,周出獄只7個月後,罕見地二度被捕,這次涉及的五項罪名中,檢方明確點出了英雄股份的角色——轉移上市公司數億資金於周氏關聯企業用作他途,由周委派的英雄股份總經理翟世強和財務經理陳訓明同時獲刑。頗有意味的是,此時已沒有什麼英雄股份了,也不存在大盈股份,而成了丹化科技。

從某種意義上,作為上市公司存在的「英雄股份」只存活了10年,而作為制筆企業的「英雄」迄今卻走過了81個年頭。自周荊庭這個學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在1931年以1.5萬銀元(以購買力計約合現今人民幣52萬元)創辦其前身華孚金筆廠始,這家企業不只是中國製筆行業的旗幟,在全中國輕工系統亦擁有不凡的地位。

在鼎盛時期,「英雄」極樂意展示自己的榮寵:從張聞天、鄧小平、劉少奇到胡耀邦,很多領導人曾赴廠視察。而「中英有關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聲明」、中國首次APEC會議元首簽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署,也均由「英雄」完成。

歷史總是這麼弔詭,就在「英雄」宣佈股權轉讓的5年前的同一天,萬寶龍宣佈在「英雄」誕生城市上海開設全球最大旗艦店,一年後,中國成為其最大單一市場。當然,除了已進入奢侈品概念的鋼筆,別人家還出售高檔手錶和皮具,年收入126億美元,這是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奢侈消費國交出的數據。

而這一切,與「英雄」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