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併購者單偉建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7/yMMDcyXzQxMDMyMg.html

出手必康製藥,這是2010 年7月加盟太盟投資集團的單偉建為數不多的幾次出手。

雖然公開信息及他本人並不願意對該起交易談論更多,包括其對必康製藥的持股比例及必康製藥引入太盟投資的種種細節,不過,蛛絲馬跡之下,其投資思路及發展路徑依然清晰可見。

太盟投資集團作為一家以併購為主要業務的亞洲基金,無論何種形式的投資,始終離不開併購,投資必康製藥,想必亦如此——對於此次投資的主要方向,公開資料顯示,其主要用於支持必康收購其它的製藥企業,以及建設新的醫藥生產、研發、教育基地。

然而,以併購為擅長技能的單偉建,是否要在必康製藥建設新的醫藥生產、研發、教育基地呢?

顯然,這與號稱「野蠻人」的單偉建的風格並不吻合。

資料顯示:單偉建是一個相對單純的、比較率性的、不願意委曲求全的性情中人。

深發展的一些高管曾這樣過評價單偉建:一個複合型人才,具備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情結,對國家、民族有使命感;身上又具有接受跨國教育形成的反差,是一名精明的商人。

因而,對於必康製藥的投資,沒有理由懷疑,由單偉建擔任董事長之後的必康製藥,還將繼續在併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其2.5億美元的投資額,在必康製藥公司當中獲得了不菲的股份,因而,單偉建由此在8人的董事會當中擔任董事長。

2011年,必康製藥計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然而,其是否按照計劃,或者按照與紅杉資本、光大控股、建銀國際、新加坡大華、美國SIG等投資機構簽訂的協議完成了業績指標,我們不得而知,其幾輪融資的股權結構我們也不甚清楚。

但 是,事實是,引入單偉建,除了資金及管理經驗之外,必康製藥顯然有自己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則可能只有一個,創始人此前在多次併購當中的整合併沒有實現高 效整合的目的,同時,單偉建過去的經驗也顯示,他的投資目的意在併購與整合:2.5億美元的投資額客觀讓他的經驗有了發揮的舞台。

展望必康製藥的未來,聯想起單偉建在新橋資本收購控股深發展的一幕,我們不知道是否可以下一個結論:風景變了,然而,故事似乎有點雷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6

單偉建的新事業:注資2.5億美元執掌必康製藥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7/yMMDcyXzQxMDMyMw.html

2.5億美元,這是陝西必康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必康製藥」)近期從太盟投資集團融到的第三筆資金,加上此前從中國光大、建銀國際、紅杉資本、SIG以及新加坡UOB等機構的融資,必康製藥已經完成了近4億美元的融資。

正是在資本的推動下,必康製藥成為中國醫藥工業20強。

不 過,在必康現有管理制度的約束下,近4億美元的融資並沒有立刻產生效益。據必康製藥執行總裁香興福對媒體的公開採訪顯示,「2010年,必康製藥超額完成 了年度經營目標12億元,全年產品銷售額達15億元。按照規劃,2011年計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到2015年,必康在新的發展階段提出了闖關中 國醫藥集團第一梯隊的願景戰略目標,力爭實現50億元目標。」

對於投資必康控股,單偉建表示,「我們認為必康的管理團隊優秀,產品線豐 富,研發能力紮實,加之我們帶來的國際先進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專業化管理的理念,其前途不可限量。此外,太盟將以自己的資源、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全力支持必康 的發展,通過新的董事會,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必康的公司法人治理和專業管理的水平,使其達到國際一流的標準。」

然而,如果其管理團隊優秀,單偉建為何還要擔任必康控股改組後的董事長呢?

單偉建的目標

單偉建入股必康製藥後,資料顯示,其已經成為必康控股的另一位領導者。

據 最新消息,日前,必康控股、其全資控股的香港必康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必康國際)以及必康製藥已經改組了董事會。在新一屆的董事會陣容當中,太盟投資集團主 席兼首席執行官單偉建出任董事長,包括中國光大控股、紅杉資本、美國SIG以及太盟投資集團的高級專業人員各佔一席。此外,必康製藥的創始人李宗松、執行 總裁香興福和財務總監王成傑佔據了另外三席。

創始人讓出董事長的職位,這在企業融資的案例當中並不多見。

對於單偉建的任 職,必康製藥創始人李宗松表示,「太盟投資集團以及單偉建先生是非常值得尊敬和信賴的合作夥伴,不但對必康製藥的現狀和未來戰略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認 同,而且能夠站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供出色的建議。這種戰略性資本的投資理念與企業高度吻合,加之專業化的管理,既能幫助必康製藥鞏固在企業經營和營 銷上已有的核心競爭力,還將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視野、形象和地位,推動必康更快更好地發展。」

種種事實顯示,單偉建決心要在必康製藥「發揮一把」。

資料顯示,2007~2008年,在第一輪融資之前,必康製藥曾用2年時間完善了企業的資本、組織、業務等架構。

那麼,時隔四年之後,單偉建還能再做什麼?或許,我們從其當年代表新橋資本入駐深發展過程的改變當中可以尋找思路。

對於入駐深發展之後的價值,單偉建曾這樣表示,「 我們是通過董事會引進國際最佳的法人治理結構,把握戰略方向,並通過管理層獎懲制度來提高銀行的價值和全體股東的利益的。在這方面,我們有很豐富的經驗。」

類似的模式,通過董事會進入,擔任董事長的做法,必康製藥的發展思路我們由此可見。

此外,雖然其談到必康控股未來的發展,其中包括上市的說法時曾如此表態,「我們的首要的目的是幫助必康發展和增長,其它都言之過早。」

不過,不可忽視的是,眾多投資機構進入必康製藥之後,上市應該是眾多股東最大的心願。

攜資本揮舞併購大旗

正是必康製藥此前的瘋狂擴張與併購,給單偉建帶來了機會。

資料顯示,成立於1997年的必康製藥,經過10年常規發展之後,到2008年的時候,在2008年國家工信部、商務部公佈的醫藥工業排名數據當中,已經成為中國醫藥工業500強之一。

然而,僅一年之後,其就成為了中國醫藥工業20強。

個中原因在於,2009年,必康藥業完成了與輔仁藥業集團的戰略重組,使之快速成為集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劑、疫苗研發、生產和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此 外,除了輔仁藥業旗下的河南開封製藥集團,必康製藥還曾先後控股了武漢五景藥業、江蘇康寶製藥、成都長青製藥等多家製藥企業,開始了整合國內醫藥工商企 業、建設覆蓋城鄉醫藥市場營銷網絡的戰略佈局,並由此擁有了中西藥十多個系列、1000餘種規格產品,其中進入國家基本用藥和醫保目錄的品種有300多 種。

談到必康製藥的商業模式,必康製藥創始人李宗松曾表示,「從梳理整個資本市場的結構做起,以資本力促進商業的高速發展。而在商業經營上,必康的商業公司主要是做自己的1000多個產品。」

然而,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無論從管理經驗還是人才團隊的儲備上,必康製藥是否已經準備好了?而這,顯然也是單偉建的特長。

不過,在單偉建入主之後,必康製藥能否實現預期整合的效果,一切只能等時間來驗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8

中環在線:單偉豹要「勁投」又生又發

1 : GS(14)@2017-06-25 10:09:51

路勁(1098)近排風頭勁,積極在港投地之外,又分拆旗下高速公路業務勁投國際(3682)上市。好多上市公司都鍾意揀靚冧巴做上市編號,路勁主席兼勁投董事長單偉豹都唔例外。聽講,公司特登捐咗100萬畀公益金,揀咗上市冧巴3682,貪佢好意頭,又3(生)又8(發),總之就同公司名一樣,要好勁。勁投下周招股,集資最多23億元㗎。單偉豹咁緊張勁投,噚日亦親自出席勁投推介會,撞正路勁早兩日一擲30幾億投得屯門一幅住宅地,傳媒當然關注投地多過勁投。單偉豹畀出例牌答案,認為作價合理,會繼續在港積極投地咁話。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3/20065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53

單偉彪:買港樓勝內地樓 擁樓市政策供不應求兩大利好

1 : GS(14)@2018-09-06 07:59:5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985&issue=20180906
【明報專訊】兩年前開始覷準本港房地產市場的路勁(1098)聯席主席單偉彪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港地少人多,住宅供不應求,而且亦不像內地有限購及限價等措施,投資環境較為理想。他表示,路勁於前年8月至去年6月一口氣取得元朗、黃竹坑及屯門三幅土地,料分別於明年第一季、明年第三季及2020年推售,涉及逾1600個單位,而集團目標是貨如輪轉,擬透過競投官地及收購,每年增持一至兩幅土地儲備,成為本港的中小型發展商。

單偉彪指出,本港向來地少人多,尤其是過去兩屆港府均未有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令供不應求的問題更加嚴重,故目前的樓價已「貴到不得了」,但他相信,只要港府始終未能向社會清楚交代有何措施可長遠增加供應,在供應少於需求的情况下,樓價中長線仍然易升難跌,「樓市的需求來自兩方面,第一,我聽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說,近年新盤約20%被內地人搶購了;第二,你看本港銀行存款逾10萬億元,便知道香港人多麼有錢,此一因素也重要,因為即使年輕人本身無錢付首期買樓,仍然可以靠父母入市頂住樓價」。

目前單偉彪仍然看好港樓後市,稱路勁在前年8月至去年6月期間,「好彩一次過在香港取得(元朗、黃竹坑及屯門)三幅地」,而明年有機會迎來首個收成期。他透露,路勁於2016年8月以9.89億元奪得元朗凹頭住宅官地,為首度投得政府住宅官地,土地面積逾2.8萬方呎,樓面面積約33萬方呎,正興建300多個單位,即每個單位平均面積逾900方呎,目標客戶包括同區換樓客,以及居住本港經常往返內地做生意的商人,擬於明年首季開售,訂價將參考鄰近的新地(0016)旗下樓盤爾巒。

明年首季推元朗逾300伙 訂價參考爾巒

根據代理的二手成交數據,目前爾巒的二手呎價約1.2萬元。由於路勁的元朗地皮樓面呎價僅2690元,而建築成本約每方呎4000元,假如項目能以呎價約1.2萬元開售,料可賺取可觀利潤。

單偉彪指出,由於元朗凹頭地皮被西鐵天橋從中間切開,故發展難度較大,而集團的建築設計團隊已就此制訂解決方案,在地皮的一邊興建別墅,另一邊則興建中高層大廈;另外,地皮地下有不少水渠,亦增加了施工的難度,惟由於路勁有工程背景,現時基本上已解決有關問題,他總結此項目時說:「現已完成土地平整,正進入起樓階段,希望明年底可以落成。」

目前路勁發展的3個本港住宅項目中,最矚目為去年初伙拍平保(2318)旗下平安不動產成功競投的港鐵黃竹坑站1期上蓋住宅地王,樓面面積約50萬方呎,提供約800伙豪宅單位。單偉彪透露,該項目料提供戶型多元化,主打開放式至3房戶,面積由400

方呎至900方呎,當中大部分單位在600方呎以上,擬於明年第三季開售。

明年第三季推黃竹坑地王 涉800伙豪宅

路勁去年2月取得黃竹坑站第1期上蓋項目,補地價每呎樓面地價僅8119元,而同年11月批出的第2期上蓋項目補地價呎價已急升三成至10,576元。單偉彪笑說,雖然過去一段時間樓價升幅可觀,該項目售價亦可望水漲船高,但他指賺錢最多的是港鐵,形容路勁基本上是替港鐵打工而已,「對於我們來說,要透過港鐵向政府補地價,也要向港鐵支付地價,兩筆錢加起來才是地價成本;其他設計、工程、推廣費用總和等於呎價6000元,再加上財務成本,便可計算出收支平衡的賣價。過去一年半樓價上升不少,這是我們着數的地方,但該項目賣樓後三分之一的盈利歸港鐵,而且我們與平保是以合資公司發展此項目,各自分得項目盈利的三分之一」。

路勁去年6月伙拍深圳市國資委旗下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深圳控股(0604)以約31.7億元奪得屯門管翠路住宅官地,平均每呎樓面地價約6700元,是路勁在本港的第3個住宅發展項目。路勁及深控各佔地皮一半權益。深圳控股早於2004年已出資7.3億元收購路勁25%的股份。

伙深控奪屯門地 申斬樹程序繁複

單偉彪透露,路勁成功競投屯門地皮逾一年來,至今仍未展開工程,原因是目前地皮種植了不少樹木,而在本港申請斬樹的程序繁複,需要交計劃書予政府多個部門審批,料集團下月才能開始斬樹,年底在地盤上動工起樓。他續說,該項目涉及樓面面積40萬方呎,將興建約500個單位,以中大型單位為主,另提供小量低密度住宅,料可於2020年推售。

冀每年購地皮 躋身中小型發展商

路勁過去多年主要在內地經營地產及公路業務,並且透過旗下利基(0240)競投本港工程,兩年前始進軍本港房地產市場。雖然路勁是次轉型面對不少新難題,惟單偉彪表示,發展商的利潤率遠比承建商高,而且本港不像內地樓市有限購及限價等措施,故路勁未來仍會積極發展本港房地產項目,目標是每年增持一至兩幅土地儲備,貨如輪轉、起樓賣樓,成為本港中小型發展商。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9-06 08:00:2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718&issue=20180906
【明報專訊】在剛過去的雅加達亞運,橋牌首次列入亞運項目,香港隊在男子團體及超級混合團體賽均贏得銀牌,在男雙及女雙亦各得一面銅牌,以兩銀兩銅佳績完成亞運。今年66歲的單偉彪是取得亞運男子團體橋牌銀牌的六名港隊代表之一,他在是次專訪中表示,自己正職是上市公司主席,近半世紀參加橋牌比賽一直是業餘性質,是次能夠揚威亞運賽場,包括在四強賽擊敗中國隊,有賴運氣較好及臨場發揮較佳。

業餘擊敗全職 有賴臨場發揮

是次亞運橋牌男子團體賽有14個國家或地區參賽,循環對打後最佳成績的四強晉級,第一至四名分別是新加坡、中國、香港及印度,再進行淘汰賽。單偉彪回憶說,由於中國隊的6名隊員均屬全職運動員,「日日返工便是打橋牌」,默契較佳,故實力在港隊之上,香港隊在循環賽亦曾是中國隊的手下敗將。不過,進入四強對決時,他坦言香港隊運氣較佳,例如「估到對家的King由哪位牌手持有便很重要了」,而且臨場發揮亦較佳,結果擊敗中國隊晉級決賽,決賽始不敵新加坡摘銀。

單偉彪表示,橋牌運動的勝敗八成取決於技術、兩成則有賴運氣,香港隊是次在亞運四強淘汰實力較強的中國隊運氣成分頗高,若兩隊多打10場比賽,相信港隊將輸多贏少。他笑說,勝負難以準確預測,而且年長者亦可參與,正正是橋牌運動的樂趣,「作為比較,由於年齡、身高及技術上的差距,在網球場上打100次我也贏不了費達拿」。他最期望的是,是次橋牌隊從雅加達帶回來的4面獎牌,能夠促進橋牌在香港發展,包括取得政府資助,「港府之前對橋牌運動不太熟悉,希望今次得到亞運四面獎牌後,港府能夠比較重視橋牌,例如以後橋牌會舉辦國際賽,亦有機會取得港府的撥款」。

[名人樓市論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