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空氣寵物、聽鴿子空哨、溜聰明的云…… 「喬粉」跨界玩空氣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125

創客們試圖用設計來改變北京糟糕的空氣,瓶頸在於,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如何尋找商業模式。

打個響指,就能召來一台小型直升機,給頭頂的空氣質量播放一段應景的哨聲;

踩健身自行車,產生的電力馬上能淨化房間裡的空氣;

養一隻吃空氣的電子寵物,空氣好就吃得飽,空氣差還得靠別人救濟;

……

這些聽起來很酷的設計創意來自一群「創客」——外企市場營銷員、程序員、美院大學生、設計師等。他們喜歡用蘋果電腦,崇拜喬布斯,儘管不太懂PM2.5,但他們的信條是設計改變生活,包括糟糕的北京空氣。

2013年9月28-29日,這群原本應該屬於設計圈的人聚集在「交互北京」創意大賽上,跨界玩轉北京空氣。

「沒有人會問為什麼,因為人人都知道北京的空氣問題。」「交互北京」工作人員高宏偉說。

除了憋氣,還能做什麼?

51秒16毫秒。神情凝重的保安長吁一口氣。

這是一場憋氣的行為藝術。費俊邀請觀眾來憋氣,這名會場保安成了最能憋氣的人。

這是9月28日「交互北京」創意大賽的開場視頻。如果不能屏住呼吸,面對北京的霧霾,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正是費俊想回答的問題。從2013年7月開始,這名「交互北京」發起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便邀請跨界人士合作,主題是「我們的空氣,我們的責任」。

「交互北京」在7月、9月舉辦了兩次「創客馬拉松」——48小時的頭腦風暴,創客們互相碰撞火花。誕生的方案有7個進入決賽。儘管大賽還發佈了徵集令,但應徵的只是一個號召垂直綠化的丹麥團隊。9月28日是創意展示,29日評選冠軍。

28日,一場充滿設計感的小眾秀。長頭髮、花衣服的丹麥男士邀請了一位酒吧吉他手來助興。大大的草綠色海報上,空氣「air」被改成「a!r」,感嘆號表示警醒。舞台上堆滿了象徵PM2.5的黑色氣球,最大的一隻寫著「河北保定,PM2.5 587,AQI 784」。

如何讓冷冰冰的空氣質量數據變得親民?這個政府部門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這裡開始有了答案。

最終奪冠的「空氣寵物」,將PM2.5濃度轉化為寵物的食物,空氣質量越好,這只橙黃色的「氣萌芯」就吃得越飽,玩家們可以相互救濟。這款遊戲的初期對象是媽媽。「因為孩子是易感人群,媽媽更關注空氣。」組長Brenda說。她是一家外企的市場營銷員。

和「空氣寵物」一樣把PM2.5形象化的,還有「空氣表情」、「CL‐air」(聰明的云)。「空氣表情」是一款讓用戶猜測PM2.5值的手機應用,和實測數據對比後,玩家可以獲得「擊敗了××%」的評價。「CL‐air」會隨著PM2.5濃度增大,從綠變紅,綠色出行的人會被「贊」,贏取上街溜「云」的權力。

另外3個項目更富浪漫主義色彩。「空哨」源自老北京胡同的鴿哨;「惡之花」是受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啟發,一個可穿戴的花朵在PM2.5過高時盛開,也可淨化空氣;「Let's MASK」則是給任何人或物戴上口罩,如蒙娜麗莎、自由女神、大黃鴨。

以上設計基本上都在48小時頭腦風暴中誕生,而「空氣銀行」則有環保組織創綠中心的研究項目作為基礎,希望用戶通過調節存款來抵制貸款給煤炭工業的銀行。

把大象搬走

創客們並不是為了簡單的好玩。

「屋子有一頭大象,明明很大的問題,卻只能假裝看不到它。」空氣寵物小組的朱軼凡深有感觸。這個冠軍小組從一開始就著力解決這個困境:空氣污染和我是什麼關係,我能怎麼做?

「發現-教育-整治」,這是空氣寵物小組的解決步驟:媽媽像養孩子一樣養寵物,瞭解空氣污染知識,出售養大的寵物,得到公益基金來治理空氣。

類似的「啟示-啟發-啟動」,也是「交互北京」的理念。

2013年是「交互北京」舉辦的第三年,第一年是純學術討論,第二年是沒有明確主題的比賽。2013年,空氣、水和食品安全等熱點問題被列出來,空氣最終當選。

組織者費俊和高宏偉也被「卷」了進來。「不參與對不起自己。」費俊說。在第一次「創客馬拉松」中,盤旋在他腦中兩年的「鴿哨」想法突然蹦了出來。

1988年,費俊還是中央美院的學生,他常常趴在宿舍窗邊,看灰色的胡同、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鴿子。鴿哨拴在鴿子尾巴上,像笙一樣,氣流穿過時,發出「城市的聲音」。

「城市的聲音」可以轉化為「空氣的哀鳴」。「空氣污染嚴重時,鴿子在空中遭受痛苦,空哨的聲音就從唯美變為淒美,像哨兵一樣起著警示作用。」費俊將鴿哨轉化為空哨,並賦予藝術外的涵義,「動物對地震有反應,對污染的空氣也有反應」。

想法誕生後,項目組的同學跑遍北京城,卻難找到鴿子。最後只好用遙控的直升機代替鴿子,聲音通過藍牙發送到飛機上。雖然還想出了太陽能發電的主意,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霧霾時太陽能還能發電嗎?

儘管諸多似乎不著調的奇思妙想,但創客們都旨在提醒空氣這頭「大象」的存在。

會場上,「CL‐air」還是一朵飄不起來的塑料云。在設計者李小磊的設想中,理想中的「云」將會漂浮在北京三里屯、中關村等街區,成為時尚地標,甚至兼具監測儀的功能。

「空氣表情」設計者薛岩也認為,用戶猜測並非「瞎猜」,在充滿歡樂和情感的競賽環境下,這種「輿論預測」將無限逼近真實值。

跨界的碰撞

儘管賽前有專家講座,但參賽者對於專業知識依舊不足。有參賽者認為環保局和美國大使館的監測數據不同,是因為前者的監測點設在郊區——這讓在場的一位環境科學專業觀眾大跌眼鏡,輕輕說了句「不靠譜」。更意外的是,有的美院學生以為PM2.5是下午兩點五十分。

葛文彬是創綠中心的可持續金融分析師,他發現創客們的思維完全不同,「看問題更具批判性」,寫得少畫得多,比起數據,他們更關注手機界面的圖片是連續滑動還是一張張呈現。

中央美院學生賀鳳利是空氣銀行小組的組長,對於她而言,最困難的則是理解金融知識:人、空氣、銀行,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怎麼放在一塊。

不過,這種跨界碰撞,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意。

48小時的頭腦風暴後,葛文彬的學術研究被壓縮成了手機上的一張圖片,以解釋「你在為多少PM2.5埋單」。小組最後還討論出一個計算器:存入銀行一筆錢,就能計算這筆錢在各家銀行裡的PM2.5貢獻值,這樣有助於用戶進行綠色選擇。

葛文彬感覺課題從象牙塔裡搬了出來,他從未想過研究課題能夠製作成手機應用。

碰撞還來自場外。

Intel物聯技術研究院的姜小凡博士正在開展監測身邊PM2.5濃度的項目。相對造價動輒上萬、布點不多的官方監測站,他的研究能獲得「空氣質量估計值」,成本低廉,但可以覆蓋大街小巷。

由於給「創客馬拉松」提供場地,姜的研究室意外地參加了「交互北京」。後者也給姜的項目打開了應用前景,「空氣表情」、「空氣寵物」等項目使用的正是這些數據。大賽之後,他們將會開展長遠的合作。

「一個人不應該侷限在自己的領域。」Brenda說自己雖然不懂設計,但適合當產品經理,「跳出自己的領域沒有那麼難。」

「15分鐘約會」

「如果我買你的項目,該怎麼賺錢?」

面對這個問題,代表「空氣銀行」接受培訓的王宏沛「懵了」。這是2013年9月29日,8個導師對8個項目輪流輔導。在這「15分鐘約會」裡,各個小組要面臨商業模式的拷問。

商業模式是所有項目的最大問題。一位新媒體營銷從業者在觀看了28日展示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幾乎沒有看到商業模式。

「八分鐘約會」後,「空氣銀行」想出了三個商業模式:

A:用戶承諾今天不開車,獲得的積分存入虛擬儲蓄盒,銀行認購虛擬儲蓄,將錢投入到農村太陽能、沼氣發電項目上;

B:存款傾向於貸款給環保企業,後者盈利抽成用於維護項目;

C:建立一套權威的綠色績效評級標準,類似於標準普爾指數。

不過,「空氣銀行」的小組成員大都是中央美院學生,商業模式對於他們而言,顯得「很長遠」。「交互北京」也無法提供更多的資源,只有冠軍得到了8888元的孵化基金。

不過,創客們已開始邁出第一步。Brenda現在滿腦子都是時間表,在手機應用之外,寵物胸章、小鏡子和毛絨玩具等周邊產品已經完成。薛岩的「空氣表情」是大賽中第一個上線的項目,目前已有數千的下載量。跳出PM2.5的思路,他想將之打造為民調平台,還可以將企業的商標改成不同的表情。高宏偉則已花139元買下了「Let's mask」的網絡域名,他期待有100萬人上傳自己戴口罩的照片。

「我們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職業。」說起項目今後的發展,費俊非常有信心。「交互北京」的設計方案包括三類:改變空氣質量的DIY想法、產品和小配件以及工業級解決方案。

而在會場展示的「氧泡」項目已經收到不少反饋。有的公司也想把寫字樓裡的健身房改成「氧泡」:騎車發電-供給空氣淨化器-改善空氣,甚至可以建在屋頂,種植一些蔬菜。

費俊還想舉辦一個「解決火電廠煤堆問題」的國際設計大賽。因為一名官員曾對他說,解決空氣污染可快速見效,只要給火電廠的煤堆加上蓋子就行。「但那樣工人就生活在毒氣裡了。」費俊說,「我們可以召集全世界的設計師來設計帶有過濾器的智慧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