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冒險引用佛利民 左丁山

2009-02-22  AppleDaily

 
 
 

 

財 務A近年轉戰廣州,每星期有四至五日在廣州返工,為咗方便往返,香港住所索性搬咗去錦綉花園,不經不覺已有年餘。呢晚同佢及基金K等老友在鏞記吃燒鵝之 餘,問佢居住咗跑馬地咁多年,搬咗去錦繡,究竟慣唔慣?財務A話:「返番跑馬地,我反而瞓唔着,錦綉花園晚上非常寧靜,不知有車聲,與市區完全唔同,加上 經常在廣州,住返錦繡更加方便。」

財務A在內地回港時,聽到電台節目主持人狂插電盈私有化,指責「種票」等等,財務A問在座各位:「我好多年前係上市委員 會委員,唔知有『種票』呢條罪噃?如果話係『行動一致人士』,takeover code有好清晰界定,證監會知得一清二楚。我問過一啲人、問電盈私有化及過程觸犯了邊一條公司法、證券法,冇人識答,我在廣州可能住得背,你哋知唔知 呢?」

大家無言以對。空運L話:「傳媒評論員猛話違反道德倫理喎!」財務A乃係虔誠基督徒,常為教堂做義工,表面睇應係道德派,但佢嘅回應係:「在商界講 法律勝於講道德,人人之道德標準唔同,講起就有排鬧交!」佢又講得幾好噃,中國文化係講「法律不外乎人情」嘅,如要執行,認真死火,人情是否等於英國不成 文法律之reasonable man概念呢?還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之人情呢?香港司法係完全不講人情嘅,例如廉署成立初期不時拘控畀貼士嘅人士,畀十元八塊一樣照拉。講到道德觀,有 儒家、佛家、基督、天主、伊斯蘭等等,又可分明光社與同志團體等,莫衷一是。

幾個月前參加一個企業責任研討會,其中一位講者係建築公司主席,引用佛利民所 言:「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是利用企業的資源,從它的行為中去增加利潤,但企業的行為是要在公開、自由競爭的環境下,按照商業規則進行,並沒有欺騙和欺詐等 手段。」英文原文出於1970年9月13日一篇文章:「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金融海嘯之後講佛利民,可能被人圍攻,不過左丁山認為佛利民呢句金句可以抵受時代考驗,非馬克思派所能夠打倒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8

隱名研究人及鱷兄的研究及資料、引用本博客資料的方法(有更新,更改語氣)


味皇兄及鱷兄對會計師及生化藥業的公司的研究實令筆者覺得自愧不如:


最近有位隱名投資者(味皇兄已澄清)發了一個留言給我,告知稱有一家經常爆大鑊,有三個姓的會計師事務所,有一位董事的故事。



該會計師為上市公司核數情況及分析如下: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209

該留言: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157


該公會的2009年中期報告:


http://www.hkicpa.org.hk/publications/annual_report/2008/Annual_report_TC.pdf


在這份東西第50頁第3.5x 2,可以見某董事為是專業平水監察委員會成員,


據該會計師樓該董事的資歷如下:


...從事會計專業超過22年,其中13年任職多間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結束四大生涯前於其中一間事務所出任一個審計組的主管.... 對上市項目前期審閱、內部監控系統評估、管理顧問及內部審計擁有豐富經驗,曾服務上市及非上市、本地及跨國公司客戶及政府部門。

....在2005年加入本公司前,曾在一個半官方機構的財務調查部門出任主管,服務超過6年,成功協助解決多宗著名的商業詐騙案件。.... 為司法鑒證及防弊 調查專家,尤精於帳目分析、公司管治、上市申請、財務調查、企業管理及訴訟支援,是極少數為法庭接納的鑒證會計師之一。

另外,在2000年某報亦有訪問同名同姓的人,基本上和資料大致相符,資料如下:


如 果 不 是 家 中 的 「 香 爐 躉 」 ﹐ .... ...... ...  當 了 十 五 年 的 會 計 工 作 。


....  早 已 有 加 入 紀 律 部 隊 的 心 願 ﹐ 當 年 預 科 畢 業 後 ﹐ 曾 投 考 警 隊 督 察 ﹐ 但 卻 無 法 如 願 。


.......


於 是 ﹐ 他 大 學 唸 會 計 ﹐ 畢 業 後 一 直 從 事 這 門 專 業 工 作 ﹐ 直 到 看 到 廉 署 的 招 聘 廣 告 ﹕ 「 這 次 家 人 沒 有 反 對 ﹐ 因 為 在 廉 署 工 作 不 用 佩 槍 。 」 九 個 月 前 ﹐ 他 從 會 計 界 「 五 大 」 之 一 的 安 永 會 計 師 事 務 所 ﹐ ........... 。 他 說 ﹐ 金 錢 方 面 跟 會 計 工 作 相 差 不 遠 ﹐ 但 現 在 ....  的 工 作 得 到 更 大 的 滿 足 感 。


故該隱名人稱「一手為暗夜帝國做嘢收$,一手幫自己個機場把風,賊喊捉賊,點捉?」,因該先生公私也做過,熟悉情序,故有方法卸去責任,加上其資歷,確難以被人調查為有問題,故部分低素質公司走去這家會計師樓核數,確不無道理。

該人人到中年,或有妻有兒,或即將退休,或人事複雜,或財政問題,為謀生不得不轉回私人機構,為保其飯碗,因此隱去其名,以存厚道。


另外,鱷兄在這兒找到以excel 方式找到全港上市的董事資料,另外在轉成Access 2007 版本上有一些問題,因為我的電腦未換過,所以玩唔到Office 2007版本,所以開不到。請問大家有沒有方法把它製成網上版呢?


http://www.hkex.com.hk/listing/dirsearch/dirlist/full_list_c.htm


其問題如下,其中2,我的能力應有方法解決。

1. 人數太多,無法慢慢逐個校對,
唯有假定中英文名都相同的就是同一人。


2. 港交所的資料並不完整,已知的問題是希慎完全沒有董事資料。


3. 不敢肯定沒有離職日期的是否一定仍然在位。


4. Access轉換的過程好像出了錯,職位上沒有了單純的CEO選擇,所有CEO都被自動改成主席。


另外,某財經報章在18日及19日有一份報導是講帝通國際的,其中有部分段落是有合理嫌疑抄襲本博客的在6月5日當日的文章。


本博客在6月5日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360


該報章懷疑抄襲的內容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725


該財經報章,除了部分資料是原創外,基本上該報章關於可換股債券及股票的分別的分析,及8220的背景資料大部分相信都是我找出來,然後整理的。

另外在日期上亦能證明是我原創在先的。該報導及另外一份報導,及其後描述此單交易的中國傳媒,都是日期在後的,基本上遲我兩星期。

如果報紙需要引用的話,我在網頁中有指出,是「歡迎引述,但需引述在互聯網中的出處」,亦可以透過e-mail或留言告訴小弟一聲,我不會反對你們用小弟的文章。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191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7

引用 檢舉 新書選讀(1)──3.1 香港樓市的周期(2010/12/16)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8034

買樓之所以要留意時機,因為樓市的周期性十分明顯,一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咁你可能會問:是不是真的有辦法捉到高低點?不過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察覺到樓市周期性的存在,好市時佢地會話薪金永遠追唔到樓價升幅,跌市時佢地會話樓 市一如無底洞,送首期比佢地都唔想供,話怕左變負資產。 

前面介紹過1965年至2009年的樓價,現在將佢劃成圖。由於早期數字很細,相對上金額波動較細,為反映相同的升跌幅度,下圖用了半對數表(semi-log graph),例如樓價由$100升到$1,000係十倍,由$1,000升到$10,000又係十倍,用相同的長度表示:


李四叔自傳附錄最早的數據是1965年,當年發生銀行擠提潮,連恆生銀行都被擠,因而引發樓價暴跌,到1967年內地文革波及香港,引發暴動,結束了這一回樓市周期。港島區樓價兩年由$51下跌到$41,大約兩成。

1969年遠東交易所成立,打破香港交易所的獨市,大量資金擁入股市,目前香港各主要地產發展商大都是這時上市,然後在1973年因假股票引發股票暴跌。港島區樓價在六年間由$41升到$220,大約上升五倍;然後用一年時間由$220跌到$176,大約下跌兩成。

樓市之後漸漸恢復,1976年結束文革,1978年中國開放改革,均令到樓市鼓舞起來,股市上出現爭相收購擁有土地公司的熱潮,資金流入樓市造成地產價格上升,卻在1982年出現香港前途問題引發樓價暴跌。港島區樓價七年間由$220升到$,1049,大約上升六倍;然後用三年時間由$1,049下跌到$698,跌幅達三成多。

隨著中英簽署協議,樓價由極低估值回升,雖然經過87股災、89六四事件、91波斯灣戰爭等,樓價均略為下降再創新高,直到97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特區政府大量拋售土地及公營房屋,樓市暴跌,直到03年沙士後見底。港島區樓價在十三年內由$698升到$7,729,升幅達十一倍;然後用了六年時間由$7,729跌到$2,834,下跌六成多。

目前運行的樓市周期,由2003年開始,以2009年計,已運行了六年多,雖經08年金融海嘯的沖撃,仍能在2010年升破高位,向1997年的高點進發。暫時計算是用了七年由$2,834上升到2010年中的$8,078,上升接近三倍。

筆者總結到幾個共通點:

1.     上升的時間長,下跌的時間短:大部份的跌市,都係兩三年內搞掂,除左1997-2003果次,長達五年。不過之前個升浪係十三年,之後的升浪到今日為止已經行左七年。即係可以話,如果跌市係五年,見底之後五年之內其實都係安全期。

2.     上升的幅度大,下跌的幅度細:每一次樓市大升市,升幅都係以倍計,就以2003年至今的升浪,中原指數由最低31.77,升到而家接近90點,差唔多都有三倍。至於以前的大茶飯時代,五倍六倍十一倍都試過。跌幅呢?最甘果次建華八年,樓價下跌達六幾,即係跌剩一半都無,其餘多數都係兩三成。順帶一提,大升市中會有一d小調整,跌幅都係咁上下,例子有89六四事件、波斯灣戰爭、金融海嘯等,都係跌兩三成就收工。

3.     升 市在金融及信心危機下結束:每一次當行到玩串左個金融體系,再加上人們信心崩潰,升市就收工,例如銀行擠提、股市暴跌、香港前途問題、亞洲金融風暴之類。 即使金融海嘯咁大劑野,點解都殺唔死升市呢?筆者認為,當政府有辦法救得生經濟同金融體系,而人們信心未失時,基本因素尚好時,升市仍然行落去;如果基本 因素又唔掂,金融危機解決唔到,信心又唔掂,咁就會玩,科網潮時樓市都曾經升過兩成幾,由於後來證實科網熱潮係流野,政府又大把把咁掟地同掟居屋,咁個跌 市咪繼續囉!

4.     跌 市由極端事件結束:所謂「血濺街頭係入市時機」,聽落去真係好刻薄,命仔都保唔住,仲講乜野入市丫?每次樓市見底,都有震撼人心的事件發生,例如暴動、燈 火管制、移民潮、傳染絕症之類。當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時,為求自保股票樓掟得就掟,個市就會見底。如果遇到呢類事件,機會就在眼前,不 過人類行為自然會令我地背道而馳,我地到時亦未必有實力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

引用年金數據 只看過去,不提未來 洪秀柱沒搞懂 台灣會希臘化的真相

2015-07-20  TWM


當醫師告訴你可能患上不治之症,得及早治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當然是弄清楚病根,不放過任何惡化的可能。但是執政黨遇到國家病症,第一個反應都是極力掩飾,美化現實,然後置之不管。這,才是真正的希臘化。

撰文•楊卓翰

台灣會希臘化嗎?自從希臘瀕臨退出歐元區之時,與他們同樣擁有優厚退撫制度的台灣,也被迫正視年金改革的問題。本該是我們趁此大力推動改革之時,沒想到部分政治人物拿出片面數據,掩蓋事實,重蹈希臘二十年前的覆轍。

希臘今天的慘狀,難道先前都毫無警覺?當然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希臘就意識到問題,將改革方案送到議會,但因民間反彈太大及政治惡鬥,改革最終落得一場空。

同樣的,台灣雖已在兩年前把公務人員的年金改革方案送到立法院,但如今仍石沉大海。兩年前,總統馬英九急急召開的年金改革小組,也已悄悄解散,歷史的發展與希臘驚人相似。

而政治人物帶著選民一起逃避現實真相,又豈是希臘政治人物獨有現象!七月十三日,國民黨準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更在臉書發言:「台灣不是希臘!希臘的公務員支 出與勞退,造成希臘龐大的財務負擔,我國則是不斷改造中央政府組織,逐年接續推動年金改革措施……,軍公教退撫支出占國家總預算比率逐年下降。」真相一: 負債累累的財政,

無力負擔退撫黑洞

退撫支出逐年下降?洪秀柱使用支出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但是公務員退休金的提撥,還包括地方政府等洪秀柱沒有算進去的「苦主」。單看中央政府預算,難以 看到年金對財政的全面衝擊。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電子書」,退休撫卹支出占各級政府實際歲出的比率沒有下降,而是像殭屍一樣咬著台灣歲出的八%不放,近 年更有上升趨勢(見左頁表)。換言之,退撫支出占政府歲出比率的上升,代表已經排擠公部門其他支出,政府的錢越來越多花在退休人員身上。

除此之外,洪秀柱只提過去,沒有提到台灣未來狀況。事實上,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年化,退撫基金的給付只會增加,永遠不會減少。

根據民國一○三年銓敘部發布的《退撫基金第五次精算報告》,退休金給付未來每約十年,就會倍數成長!今年公、教、軍三類退撫總給付是六一八億元;民國一一三年,退撫給付變成一二九四億元,成長一倍;再過十年,民國一二四年,退撫給付規模變成二四一三億元,再成長一倍。

退撫支出呈倍數成長,相應的退撫基金收入卻停滯。民國九十三年,退撫基金支出占收入還是「健康的」四一.五%,但今年退撫基金支出占收入變成入不敷出的一 ○五•六%,也就是向在職的公務員收十元,卻要付給退休者十.五元。不但隨著在職及退休公務員人數比率擴大流血;而年輕在職者也越繳越多,退休給付金額也 只上不下。台灣,正在精準地複製希臘的世代衝突。

未來退撫短收造成的財政赤字,誰來付?退撫的財政赤字唯一手段是透過舉債,讓全民及下一代承擔。

雖然台灣債務結構的確比希臘好上許多,但中央政府舉債空間,已經接近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六%上限,加上未列入《公債法》規範的潛藏負債,台灣已有二十四兆元的負債,是台灣GDP的一.五倍。

有人說,台灣債務結構跟希臘不同,台灣都是內債,跟日本類似,不像希臘是外債,意味著台灣不會走上希臘之路。但日本有全世界最大、財務又健全的 GPIF(政府年金投資基金)吞下大量國債。日本公債超過八○%都是公共退休基金和銀行持有,若退撫年金再不改革,台灣的「零外債」又能持續多久?不論外 債或內債,最後都是我們的下一代來償。

真相二:勞保破產只是遲早公務人員退撫支出雖然令人擔憂,但這只是台灣希臘化的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則是民進黨「冷處理」的勞保破產問題。勞保退休金給付的退休所得替代率,雖然不如公務員優渥,但是面臨破產的命運,仍是一樣嚴重。

根據最新的一○一年《勞保費率精算期末報告》,勞保年金的財務,也不可能永續。報告預估,勞保基金在民國一○七年,就會陷入像退撫基金般的入不敷出,最終會在民國一一六年破產,潛藏負債也有八.一兆元的規模。

勞保與退撫的給付金額占財政支出,在民國一一四年,就會到達二三%,與希臘目前的水準相同。在同一年,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的人口結構,也從現在老人(六十五歲以上)占人口比率的一二%,邁入二○%的「超高齡社會」。算一算,就是十年之後!

的確,台灣經濟不像希臘般千瘡百孔,失業率、經濟成長率也都具相對優勢;而短時間內,勞保、退撫還不會破產,但問題會在十年後爆發。

台灣會不會希臘化?就像經濟部部長杜紫軍說的,「只要台灣改革,就不會希臘化」。政治人物與選民應該要認清事實,而且我們的時間,比想像中更少。

台灣經濟雖比希臘健康,但產業升級陷入困境也是事實。若未來經濟一片美好,或許問題嚴重性可稍緩;但台灣今年出口貿易已連續五個月衰退,警訊不斷響起,若再不斷否認自身問題,拒絕改革,台灣就會希臘化。

圖說:洪秀柱用軍公教退撫支出占國家總預算比率來反駁台灣希臘化之說,不但只看過去不提未來,更難以看到年金對財政的全面衝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70

個引用回覆搞唔到

1 : GS(14)@2011-09-13 20:58:18

用緊Firefox 7 Beta,發覺唔得
2 : abbychau(1)@2011-09-14 02:43:02

我無d 咁潮ge browser, 等佢出我先試
3 : GS(14)@2011-09-14 22:58:04

又得番,但是有時按會無反應,又或者無quot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56

引用和本留言有不同的底色

1 : GS(14)@2012-02-12 10:44:36

即是好似inv168咁,引用言論就深色少少,自己講就用原色。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d54c055d41#p1655870
2 : CHAUCHAU(1254)@2012-02-12 19:00:57

想問手機板係咪用唔到"引用"試過多次都不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692

話你知:證監曾多次引用201條 處理和解安排

1 : GS(14)@2017-12-18 03:38:56

【明報專訊】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01條過去曾經被多次引用(見表),常見於證監與大行之間的一些協議和解安排,例如在雷曼迷債中,證監就引用此例,與金管局聯手,與16家分銷銀行達成協議,賠償逾63億元。當時銷售銀行以向客戶回購計劃,以「六成」價錢回購投資者手上的迷債,參與和解的投資者有2.9萬名。證監當年亦分別與新鴻基投資服務和凱基證券達成協議,兩券商以原價向客戶購回迷債,意味客戶得到百分百賠償。

雷曼迷債與16分銷銀行協議 賠逾63億

翻查證監於2009年與新鴻基達成的和解協議中,回購的金額達8500萬元,凱基回購總額為約160萬元,兩者均沒有就事件承認責任。高信投資顧問亦有就此向11名客戶回購257萬元的迷債,證監並沒有在事件中向高信作出譴責。

再往前追溯,包括2007年南華融資作上市保薦人時,未有確保向監管機構作出的陳述及提供的資料是真實及不誤導,南華同意聘請獨立核數公司在協議的3年期間內進行內部監控審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84&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