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宋衛平:假如明天來臨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13/100410665_all.html

 今年55歲的宋衛平,不是房地產大佬裡話題最多的那一個,卻最富辨識度。

  外界對他褒貶不一,推崇者稱其忠於品質為先,有情懷,一手將綠城打造成明星企業;不屑者認為他棋走險招,偏執激進,獨斷獨行,只為富人服務,推高房價;中性一點的評價是:賭性強、造房子是好手。

  這些評價,很難和一個穿著不怎麼講究、總是笑眯眯的人聯繫到一起。說到房子,宋衛平喜歡講的是建築與人、自然、社會的關係,立志於要在城市中留下美好的建築,看不出他是那個正身處風口浪尖上的大地產商。

  6月8日下午,剛開完股東會的浙江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在杭州玫瑰園酒店咖啡廳的老位置休息,一包萬寶路、一杯加冰可樂是「標配」。吞云吐霧間,他對財新記者說:「綠城沒那麼容易死。」

  一個小時之後,在咖啡廳隔壁的會議室,宋衛平對外宣佈,綠城中國(03900.HK)用24.6%的股權換來了50.98億港元的「救命錢」, 港企九龍倉(00004.HK)成為綠城第二大股東。三年後,綠城若無力贖回價值25.4億港元的可換股證券,九龍倉將取代宋衛平,成為綠城中國的大股 東。

  宋衛平首次公開低頭,承認對調控判斷有誤,綠城一直以來的高速度、高負債發展模式應該糾正。

  至此,外界普遍以為綠城補血成功。但僅僅兩個星期之後,宋衛平再次現身新聞發佈會,宣佈將旗下九處優質項目的一半股權賣給融創中國(01918.HK),作價33.7億元。

  面對調控深寒,宋衛平斷臂自救,可謂慘烈。「狂人」宋衛平轉身尺度之大,盡顯謙卑與無奈。

造房子給「富人」還是「爺爺」?

  看似云淡風輕,但宋衛平的傾訴中,滿是對調控政策的不滿:「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改革開發的重要內容,現在這部分富人的消費,為什麼要壓制呢?」

  讓綠城陷入資金焦灼的,正是本輪調控政策中的限購限貸政策,尤其是限購政策直接打壓了改善性住房的購買力,而「大面積、高總價」的住房正是綠城的核心產品,佔其總供應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從第一個產品開始,宋衛平就將綠城的消費對象定位於「先富起來」的人。過去的十幾年裡,浙江的富人數量和買房衝動,執全國牛耳。

  綠城一直走高端路線,以杭州為中心,輻射全國,御園系列、玫瑰園系列、玉蘭系列是其品牌。此次讓渡給融創中國的項目股權,即包括綠城上海黃浦灣、綠城上海玉蘭花園、綠城蘇州御園、綠城蘇州玫瑰園、綠城無錫玉蘭花園、綠城無錫太湖項目等核心項目。

  宋衛平掌管的每一個項目,大到定位策劃,小到景觀佈置,都親力親為,「我不是只做審批和提意見的工作,而是像一個發動機,自己想出來創造出來,然後讓人去執行」。

  綠城的杭州桃花源項目,就是他頗為得意的作品。宋衛平按照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尋找設計靈感,整個小區大隱於市。馬云等很多浙江名流都是桃花源的業主。與之相應的是不菲的價格,桃花源中式別墅——十錦園的一套四合院價格就超過了1億元。

  然而,高售價沒有帶來高利潤。在調控導致的行業萎靡中,綠城的低利潤率和高負債率,讓用數據說話的資本市場避之不及。這讓宋衛平難以接受:「我們的產品這麼好,我們的團隊這麼強……」

  宋衛平本不是生意人。他從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在浙江舟山做黨校教師。1987年,因為當時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他被停課,後來南下珠海打工。1994年,37歲的宋衛平回到杭州,和大學同學壽柏年等人籌建綠城公司,開始了造房生涯。

  宋衛平起初也沒有把事業做得多大的規劃,只打算做個三五年,賺到幾百萬,「就找個地方養老。」後來自然是剎不住車。他曾說:「後來的努力和認真,已經有違我懶散的做事風格。」

  對宋衛平的商業理念影響深遠的是松下幸之助。從日本「經營之神」身上,教師出身的宋衛平稱自己找到了做企業的意義和方向。

  為什麼要賺錢?賺錢幹什麼?會對別人和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松下幸之助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促進社會繁榮,才是企業賺錢的真義」「賺錢是整個社會不可缺乏的義務和責任」「獲得利潤的企業往往也能同時使社會獲得利益」…… 這些答案,讓宋衛平身上的文人清骨有了安放之處。

  但松下幸之助的另外一個觀點,宋衛平長久以來沒有貫徹,那就是「企業的使命和社會責任是創造更好的東西,以更便宜的價格供應給大家」。

  宋衛平常常自辯說,綠城房子價格高,原因在高企的地價。然而,激進搶拍高價地,也正是宋衛平自己的選擇。雞生蛋,蛋生雞。2009年行業復甦之後,宋衛平看好後市,在那一年斥資約400億元大舉拿地——這些地後來越來越燙手。

  去年年底以來,通過一系列的項目騰挪,綠城剝離了近十個項目,這中間就有當時高價拿下的地塊。此番又將九個項目的一半股權賣給融創中國,宋衛平開始強調:「綠城將來發展的重點是建設保障房和農民工住房。」這話出自綠城宋衛平之口,令人唏噓。

  保障房建設只能賺取3%的管理費,利潤極薄,但這些對綠城來說,是「保證有項目可做熬過寒冬」的權益之舉。宋衛平認為,在非常的市場環境中,建這樣的房子,不用擔心市場,還可以儲存綠城的能量。

  宋衛平後來在公司內部動員員工參與保障房事業時說,爺爺一輩以上是農民的人舉手。舉手的人超過了三分之二——他將之稱為「爺爺工程」。

「以宋公為全師」

  宋衛平喜歡橋牌、圍棋、象棋、乒乓、籃球、足球。有輸贏的東西他都喜歡。他花巨資養著永遠虧錢的中超球隊。天蠍座,A型血,宋衛平有著非典型性的偏執。

  在中國民營企業中,創始人的個人性格往往在企業中有著深深烙印,綠城也不例外。今年「五一」期間,一位綠城老員工寫給宋衛平的萬言古文《諫宋公疏》在業界流傳。這位綠城舊人,從企業管理角度對綠城的「人憂、治患、略慮」三個方面,直指眼下綠城危機。

  治患方面,「萬言書」陳綠城弊端:「以宋公為全師、事於形而怠思行、計粗而行疏,賞罰不明」。上書者自稱在綠城工作兩年多,「鮮見據理直諫之 言,鮮聞憂公縝思之策」「言必稱『宋總說』者日眾,甚之者竟以『最高指示』為文之開篇」「綠城之治,多倚於人而非繫於制」。這位作者對宋衛平警告說,「諸 事皆以公為全師,綠城大患也」。

  綠城目前的管控模式,是幾個主要領導各自全權分管部分項目,宋衛平手中目前有幾十個項目。財新記者問他具體負責哪些工作,他答:銷售、管控、獎金、經紀人、培訓、價格、產品特徵和賣點、開工進度、項目裡重要的景觀場景、產品的研發等。

  宋衛平說,他每個月至少會去一兩趟工地,特別費鞋。他會具體管到地板的使用材料、磚的厚度、石料的顏色、門窗的角度……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曾講過一個小細節:宋衛平陪他參觀杭州四季酒店,穿越連廊時老宋蹲下來,摸著廊柱說,再往外挪十公分,就壓在兩塊磚中間了,好看,兩個人也可以並肩走了。

  宋衛平個人行事風格對綠城的影響之大,業內少見。7月3日舉行的綠城半年工作會議上,宋衛平怒斥「綠城的(成本)管控夠爛的,已經到了不能再容 忍的地步」。事實上,讓宋衛平不能容忍的成本管控問題,應該說也正是他一手促成的。宋衛平在做項目時有一句口頭禪,「這花不了幾個錢的」。此前有項目工作 人員提出降低成本的意見,宋衛平回覆「成本高低、賺錢多少,不是你們關心的,你們只要做好產品就行了」。「品質為上」不能算錯,但成本意識的淡漠也因此蔓 延於整個公司。

  面對別人對他事無鉅細的質疑,宋衛平果斷地回應:「沒有人有資格評價我的工作方式。到底怎麼管最好?這不好說。」

  宋衛平面相富態,說話的時候會習慣性地閉上眼睛,他也會停下來仔細聽別人的問題,但更多的時候,他是陷入自我思考和闡述的喃喃之中。

   「一言堂」模式下運行了十幾年,但宋衛平並不認為自己的強力控制對綠城的發展是弊端,「你以為強加思想給別人是容易的事情嗎?正確的觀點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棄卒保車

  歷次行業洗牌,綠城都在風口浪尖。本輪地產調控進入深寒時,所有的目光又都投向業內負債率最高的綠城。

  如何應對?宋衛平說,一般的寒冷,只是多穿點衣服,現在要多想些辦法,生火、運動、不停地吃、多休息等都是抵抗嚴冬的方法。

  宋衛平動員公司全員賣房,自己也親力親為,在多個場合兜售綠城的房子。為賣房陪大客戶喝酒不算什麼,他也在新聞發佈會上直接給提問者打8.8折。同為嵊州老鄉的馬云號召阿里巴巴員工團購綠城的房子,浙江的地方國企、SOHO中國、九龍倉等或接手項目或入股。

  前後接盤綠城十個項目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說,綠城有難,有人願意幫。為什麼?「因為綠城做了很多好項目。」孫宏斌更拿出他之前經營順馳房產失敗的例子說,「在順馳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沒有得到幫助。」

  艱難挺過2008年行業蕭條的宋衛平,在這一輪宏觀調控中終以慘烈的方式自救。賣股權、賣項目的「割肉清倉」之舉,引入九龍倉,甚至面臨放棄第一大股東的可能,轉身尺度之大讓熟悉宋衛平的人驚訝。

  此前,宋衛平將綠城房產數十個項目的管控權劃轉至綠城建設,宋衛平對此的解釋是「方便自己管理」,但是,將上市公司資產管控權的隨意劃轉,引得外界詬病。再加上他個人上市公司股份稀釋,優質資產轉讓,有評論稱「宋衛平在佈局下棋」。

  「2008年宋總賣項目和辭退員工的時候,還有點不捨和心痛,這次卻很淡定。」宋衛平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宋衛平的解釋是,企業不應該老是處於一個不確定的、風雨飄搖的、不曉得明天會怎樣的狀態中。

  引入九龍倉,宋衛平不再能一人獨斷,「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買地,什麼情況下不能買地」,有了約定。深知宋衛平對綠城影響力的九龍倉也在協議中約定:宋衛平至少在綠城還要工作五年。

  五年之後,宋衛平60歲。宋稱「知天命」的自己會盡力讓綠城更穩健。但他還表示,綠城收縮是「限購調控的非正常情況」下的不得不然。渡過眼前難關後,綠城會不會依然激進?

  宋衛平說,有可能的話,「給自己留點安全的餘地,開闊一些」。

  宋衛平

  浙江綠城房地產集團董事長。浙江紹興嵊州人,出身貧寒,自小隨父母到舟山群島謀生。1982 年,宋衛平從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在舟山黨校擔任歷史教師。1987年離開黨校到珠海打工,1994年返回杭州,向朋友借款開始投資房地產。創辦於 1995年的綠城集團迅速奠定浙江房地產業龍頭地位,並於2006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他還投資有杭州綠城足球俱樂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19

20130706 假如我是不死的 Cedric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lvw3.html

20130706 假如我是不死的 Cedric

 

    記得中學的時候在《讀者》上讀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喬布斯患上癌症後死裡逃生,從此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注視著鏡子問自己:「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做什麼?」通過這種方式,喬布斯能夠劈開冗雜的生活,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重新回憶起這個故事是在今年春天。陳總請大家在海底撈吃飯,他告訴我,年輕人不要用時間來換錢,因為錢不過是政府製造的信用,而時間則是人所擁有的不可製造的唯一資源。為了幫助我認清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陳總問我:「要是你明天就是死了,你這會兒將會做什麼?」

    當時我回答說:「我會馬上回家,待在父母身邊。」

 

    我猜,陳總問這句話的時候,他想到的是喬布斯。

 

 

    的確,如果我明天就要死了,立刻回家陪著父母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裡,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回家為父母洗一次衣服,做兩餐飯,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然而,在為 發現了自己對於父母的感情 而感到欣慰的同時,我更多地卻為「明天就要死了」這個設想而感到無限的傷感。——還有那麼多的夢想,都因為僅剩下一天時間,而不能實現了。坦誠的說,陪著父母的確是重要的事,但是這並不是我內心深處覺得最想做的事。

 

 

    什麼是重要的事?掙錢、買房、結婚、生子、做研究、發文章,這些事情都是重要的。我們敢否認它們的重要性麼?

    那麼什麼是最重要的?我不知道。  不過,我知道,很多事情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我們都是要死的。

 

    不妨做一個思想實驗,假如我們出生後都會成長到成年,然後就永遠保持成年的狀態,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人覺得生子重要呢?如果生子不重要了,又有多少人覺得婚姻重要呢?如果婚姻不重要,又有多少人覺得一定得買房呢?如果買房不重要,又有多少人會把主要心思都花在掙錢上?

 

    從生到死的固定模式 是人類生活的背景色,所有正常人的「生活籌劃」都是一個面向死亡的籌劃。在少年時籌劃著青年的生活,在青年時籌劃著中年時的生活,在中年時籌劃著晚年時的生活。買房、結婚、生子、讓孩子出人頭地,都是人生籌劃中選出來的重要事情。

    人生籌劃的一個本質特性是,人們是望著前方的東西進行籌劃的,少年時望著青年生活進行籌劃、青年時望著中年生活進行籌劃… 而整個人生籌劃有一個明確的可以看見的終點。

 

    但是,如果我們是不死的,我猜,傳統意義上的人生籌劃就不存在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種不死的人甚至會按照超出現代人的想像力邊界的方式生活。

 

 

    以前學初中物理的時候,曾經讀過一篇科普書籍,貌似叫做《假如這個世界沒有摩擦力》。那是引人入勝的一本科普書。

    這個世界當然不可能沒有摩擦力,但是,想像沒有摩擦力的世界圖景,會有助於我們對於物理世界的理解,特別是對摩擦力的理解。

 

    同樣,回答「假如我是不死的,那麼我會如何生活」,或許也有助於理解死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籌劃中扮演了角色。

 

    不加論證地做一個斷言:在我看來,「假如我是不死的,那麼我會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和以下問題是十分類似的,「假如我是自由的,我會如何生活」,或者「我最想做的是什麼」。

    但是它和如下問題則完全不一樣:「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最重要」,往往就意味著在通常人生籌劃中面對時間的稀缺性所作出的權衡。換言之,認為某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這只對於那些會死的人來說是有效的;對不會死的人,來說,不存在單獨的一件「最重要的」的事情 —— 這是因為他們的時間沒有稀缺性,不存在權衡的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有效的概念是「想要」。

 

 

    在區分了「重要」和「想要」兩個概念之後,我們回到這個問題:「假如我是不死的,那麼我會如何生活」。

    對我來說,回答可能是這樣的:

 

    1、我只需要掙到一個保持溫飽的、可以付房租的、可以買書、可以付車票的錢,讓自己可以不至於餓死、可以看書、有錢乘車;我不用住在擁擠的北上廣,去西部找一個生活成本低,自然環境好的地方待下來是最好不過了。

 

    2、我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我有無限的時間讓自己的知識不斷逼近上帝。

    我可以用100年來學習和研究數學、經濟學、哲學,用100年學習和研究物理學、化學;

    我可以用100年來學會人類所有的語言,用100年時間閱讀世界歷史上的所有文獻;

    我可以用100年來考察和欣賞全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

    我可以用100來研究各種組織,盈利的、非盈利的,上市的、非上市的;

    我可以用100去學習和研究書法、音樂、美術;

    我可以用6,000,000,000年時間去認識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去瞭解他們的生活,像德魯克欣賞紐扣大王那樣去欣賞每一個人;

    我可以不用30歲結婚甚至不用40歲結婚,而耐心的等待我真正admire的人;

    我可以等到觀看太陽是如何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

    我可以知道人類有沒有找到其他居住的地方;

    我還可以去發現宇宙中其他的文明,或許他們擁有的知識比我們多得多。

 

    這一切是多麼激動人心!寫到這兒我自己都想笑了。哈哈。

 

 

    可惜這一切都不能成真。

 

 

    設想「假如我是不死的」,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麼?

    或許真正的幫助就是讓我知道了,什麼東西是重要的,但是卻不一定是我在另一個自由的可能世界中最想要的。

 

 

    寫出來權當一笑哈~

 

    萬幸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既重要、又想要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84

假如老子投資股票 東方紅石樑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1si.html

冷眼分享集

 

 

假如老子有機會投資股票,他一定是最成功的股票投資者。

因為他具備股票投資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素質———反向思維。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向思索家。

可惜的是他沒有這個機會,因為他生在2500年前的中國,而股市和股票是400多年前西方的產物。

老子是「反動派」的鼻祖。

他在第40章中說「反者道之動」,把第一個字「反」和最後一個字「動」合起來,就是「反動」。

反動分子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才大反特反,動輒給人套上「反動分子」的大帽子,而老子在2500年前就「反動」,封他為反動派鼻祖,不亦宜乎?

當然,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是說道是往相反的方向運轉的,反向是道的運行規律,跟近代指異議分子為「反動分子」無關。

這個「反」的道理,為一條線,貫穿了老子主義。

在戰國時代的百花齊放中,人人追求「有為」,他卻主張「無為」。

他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

世人都貪得無厭,要「金玉滿堂」,他卻唱反調,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第46章。

世人都要「為學日益」,他卻要「為道日損」,而且還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第48章)。

人人都要「堅強」,他卻主張「柔弱」,因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

人人都敬仰「勇敢」,他卻潑冷水,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第73章)人人都要「福」不要「禍」,他卻說「禍兮福之所倚,被兮禍之所憂」。

往相反方向思考

總之,他凡事都打破世俗的想法,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因為他比別人看得更深遠,更全面。

所以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2章)。

意思是說有「有」才有「無」,有「難」才有「易」,有「長」才能顯示「短」,有「高」才能襯托出「下」,「聲」和「音」要互相配合,「前」和「後」互相跟隨。

大部分的人只看到正面的有、難、長、高、聲、前,看不到反面的無、易、短、下、音和後。

作為一個反向思維者,假如老子投資股票,我敢肯定的話,他一定能在牛市中看到熊市一定會有一天出現。

同樣的,在熊市中,他一定會預測牛市總會到來。

蓋「牛兮熊之所倚,熊兮牛之所憂」。

沒有永遠的牛市,也沒有永遠的熊市。

牛熊交替出現,就好像白天與黑夜,月圓與月缺,春天與冬天交替出現那麼肯定。

股市幾百年來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有可能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

你才會在大牛市中,克制貪念,趁高離場,在熊市中排除恐懼,趁低吸購。

能反向,才能在股市搏取厚利。

老子的徒子徒孫,如能繼承他的「反向」精神,必能成為股市常勝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87

假如央行給五大行5000億SLF是真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79

市場傳言央行對五大行進行5000億元SLF(常設借貸便利),期限3個月。央行此舉類似基礎貨幣投放,相當於降準約0.5%。傳聞未經最終證實。國信證券鐘正生點評稱SLF主要用於平滑短期流動性,當前時點頗有可能;後續降準降息概率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周二晚,市場傳言沸沸揚揚,稱央行對五大行進行總規模5000億元SLF,每家銀行為1000億元,期限3個月。央行此舉相當於降準約0.5%,表明貨幣政策短期寬松常態化。傳聞未經最終證實。

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表示,該傳聞獲初步證實,但未經最終證實,預計央行不會披露。鐘正生點評稱SLF主要用於平滑短期流動性,當前時點頗有可能;後續降準降息概率低。具體分析如下:

1. SLF主要用於平滑短期流動性,當前時點投放很有可能。新股發行和季末因素可能導致短期流動性出現大幅波動。此外,存款偏離度指標管理可能會造成波動提前,因此提前給SLF就很有可能。

央行不用逆回購用SLF可能是不想傳遞過於寬松信號,跟4月定向國開的PSL一樣。從這個角度看,周二正回購可能是徐晃一招了。

2. 央行和商行一直在扯皮博弈。商行一直抱怨存款準備金率高,放貸能力受限;央行則一直認為貨幣市場利率不算高,商業銀行太顧及自身利益,而不顧及支持實體。所以,央行硬塞給五大行SLF,意思大概就是看拿錢你放還是不放。

3. 後續降準降息概率幾乎看不到。5000億元相當於一次全面降準,基本堵住了因8月外匯占款轉負而再度興起的降準呼籲。有傳言稱本次央行所給SLF利率非常低。從市場表現看,今日債市尾盤互換下跌10個基點,長債下跌3個基點,大行出手購買降低長債利率的信號明顯,顯現出央行定向引導融資成本下行的意圖。 

4. 當前階段,央行基本將傳統貨幣政策(降息和降準)“雪藏”了。這與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的要求不符,也因貨幣政策工具箱里多了不少新式彈藥。

還有機構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舉對市場可能形成一定正面刺激,從緩解資金壓力角度看略提前了些。

1. 繼續采取定向降準從措施看符合預期,但此次定向降準力度較大,對市場可能形成一定正面刺激。

2. 央行手上的政策工具較為有限,在政策目標上表現出兩難處境。定向降準實際意義較小,在不良反彈背景下出現的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靠定向降準難以解決。存款偏離度壓力大的主要是股份制銀行而非國有大行。

3. 從緩解資金壓力角度看這次提前量又打早了些,當然國慶假日之前是有保持較高流動性的必要,這可能是此次政策出臺的最大原因。

假如傳聞是真的,那什麽是SLF呢,請看新浪的總結。

SLOsummary

今日美股上漲,澳元上漲,時點與該傳聞出來時間大體吻合。

20140916_AUDJPY_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39

【小敗局】搖搖招車死亡背後:假如當時砸了1000萬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3/148886.html

打車App行業的火熱已經延續了兩年,本以為隨著補貼的落幕出行市場的火爆競爭會偃旗息鼓,但因專車的崛起和封殺重回觀眾視野。在這兩年中,我采訪了大部分打車產品,搖搖招車是最早出現在國內市場上的打車App產品,彼時市場上僅有易到和搖搖,走的模式也都是模仿Uber。而隨著市場出現滴滴、快的等產品,政府加大對“黑車”的壓制,搖搖也跟著改變策略,放棄商務租車市場進軍出租車市場,但最終因為不敵對手而徹底轉型。搖搖也因此在去年年中徹底關停服務器,在打車App市場上宣告死亡......

細數死在打車市場中的產品:打的啦、百米、打車小秘...搖搖只是其中之一,但因其出現的時間最早最受市場關註。曾經在北京市場中,滴滴的最大對手並不是快的,而是搖搖招車。

\第一次轉型——該堅持嗎?

張濤是搖搖CEO王煒建的得力幹將,在搖搖內部分管人力工作,整個團隊尤其是技術大部分人都是他挖來的。張濤對巴人回憶,當時公司缺人,都說去百度門口好挖人,結果就真的帶著一塊廣告牌去了,自己一個人舉著牌子站在百度大廈門口,效果的確明顯,幾個核心技術成員都是這樣挖來的,也就有了搖搖最早期的團隊。

搖搖最早做的產品並不是打車App,而是現在媒體熱議的“商務租車”模式,當時市場上和搖搖比肩的是易到,兩家的願景都希望將閑散的空閑車輛重新投入社會交通中創造市場增量。但當時兩家產品幾乎遭遇了與今天市場封殺專車產品一樣的窘境,搖搖和易到都在首都機場等地遭遇了釣魚執法,張濤回憶,當時自己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首都機場附近的“天竺交警大隊”交罰款、撈人。張濤說,那時候王煒建手里有自己的租賃公司,汽車都是合規的,但也依然擋不住政府的阻撓。最終,搖搖沒有選擇堅持,而是在聚光燈的壓力下開始轉型,將更多的出租車融入到產品中,並逐漸淘汰“黑車”。與搖搖不同,這時的易到則選擇了獨立出“打車小秘”事業部與易到品牌並行進軍出租車市場試水。最終易到的打車小秘事業部消亡,而搖搖則全軍覆沒。

地推之戰——別猶豫!

“王煒建是個很有產品情節的人,那時的很多產品設計圖都直接出自他本人的手繪草稿。”張濤回憶到:“那時候整個團隊都有濃重的產品情節,公司沒有公關、甚至沒有向市場投任何一分錢。所有的精力和資源都傾註到了對產品本身的改造上。”而也就在這時,滴滴、快的等產品出現在市場中,硝煙開始彌漫....

當時搖搖的團隊在北京市場有著絕對的優勢,至今首都機場也只和搖搖進行過深度的市場合作,而且搖搖自己沒花一分錢,後來者的崛起幾乎都是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等出租車聚集地。當時的團隊似乎沒有意識到危機到來。

“我們真正做的時候市場聲音並不大,因為我們沒打過一分錢廣告。但當時我們和出租車的關系都很好,和出租車餐廳合作也是我們最先做起來的,但最終的補貼徹底破壞了這種氣氛。”回憶起當年的市場張濤不禁感嘆。

地推之戰來的兇猛是搖搖沒有想到的,張濤回憶,當時自己天天開會策略總在不停的變更,而最終的結果總是在對手來臨時搖搖選擇撤退,加之有限的市場投入市場很快開始被蠶食。在廣州甚至出現了線下地推人員拳腳相加的情況,一些活動也因為各路對手的阻礙很難做下去。這時開始一些員工選擇離開,因為疲憊...

資本的作用——資本能讓你活也能讓你死

“最後是我們自己不想做了,因為無論我們推出怎樣的市場策略最終和對手拼的都是誰錢多。”

搖搖的資本背景並不屌絲,從天使的徐小平到紅杉可以說搖搖沒有真正缺過錢。記得巴人第一次采訪王煒建,他說起拿到徐小平的融資是因為兩個人一起喝了咖啡並聽了一場音樂會,對於產品的投入似乎遵循了王的感性。“假如當時我們向市場投入1000萬,或許今天最終站在臺上的是搖搖。”張濤如是說。事實上,搖搖對於市場和用戶的投入在初期的時候少之又少。

而正當打車App風頭正勁時,騰訊和中信伸出了橄欖枝。彼時,騰訊首先找到的並不是滴滴,而是搖搖。但陰差陽錯間搖搖錯過了更準確的說是拒絕了這次“關鍵”的融資機會。天平開始向滴滴、快的傾斜。據巴人後來了解,紅杉資本出於對市場的判斷與搖搖簽了“對賭”。資本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產品or市場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與張濤見了兩次。聽完之後無不感嘆可惜。最終我們討論的話題落到了“產品與市場之辯”。

“當時一起跟大家一起來拼這個事,發現除了錢沒什麽可拼的了,我們發現無論出什麽策略都不如“我有錢””,是不是如果市場聲音不夠大產品再牛也沒用?當我想到這兒不禁一身冷汗,但事實似乎的確印證了這一點。張濤此刻在另一家汽車O2O品牌做市場負責人,從最早的重產品,到如今做市場,在他看來創業初期的產品其實很難完美,

“別人砸錢你不砸,產品能跑起來就可以了,沒坑就好。”

“在搶市場時千萬別猶豫,人家做的你沒做就被打壓了。 ”

說到最後,重市場還是重產品我仍沒法給您一個準確的答案,在這個浮躁的行業里兩個答案都沒錯。一方面,聲音小得到的關註小,自然在消費者和資本層面不占優勢。另一方面,若真的市場做大了,產品做得不好也沒用,資本的泡沫遲早退去。最終比拼的便是創業者在產品與市場間的權衡,在巴人看來,完全傾註任何一方都是必死的,可以相信滴滴、快的若沒有對產品的重視也不會走到現在,關鍵在於堅持原有發展路徑的時候不失時機的調整發力重點。

後記

與張濤聊完後,巴人回憶起四次拜訪的搖搖總部的場景。第一次采訪搖搖,辦公室人並不多大家有條不紊的工作,當時默數整個團隊也就十幾個人。第二次采訪則看到原先的前臺處變成了呼叫中心,嘈雜的電話聲此起彼伏辦公室內也堆著各種海報和補貼給司機的大米、食用油,團隊也坐得有些擁擠,王煒建的辦公桌挪到了中廳。第三次則冷清了一些,但搖搖真正有了公關團隊。最後一次算是拜訪,並沒有實質的采訪,彼時呼叫中心已經沒有團隊開始減少,王說采訪他的人已經從一天幾波下降為一周1-2波....

本文來自i黑馬約稿 作者
巴人,自媒體人,(微信號:barensong)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52

假如美元時代終結世界會怎樣?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2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5 18:39 編輯

假如美元時代終結世界會怎樣?
作者: 趙筱赟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美元不僅僅是美國的貨幣,而且也是世界的貨幣,全球的進口商、出口商、投資者以及各國政府和央行都在使用它。
由於它承擔的單一國際貨幣角色,美元成為美國的力量源泉,這是美國享有的“超級特權”。

那麽,試想一下,假如你明天醒來美元時代終結,世界將會怎樣?

美元的“上位”

在過去15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世界上只有兩種儲備貨幣。一戰之前,英鎊占據主導地位;在接下來至今的100年里,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主要儲備貨幣。

1913年美聯儲成立之時,以美國絕對經濟實力來看,美聯儲就是事實上的全球中央銀行,但此時的美國還沒有執全球金融之牛耳的能力。

31年後,機會來臨。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美國終於從英國人手中接過了這柄金融權杖,得償多年所願。

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一種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美元—黃金本位制。它確立了美元在戰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生關系。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

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沖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至此完全崩潰。

不過,美元反而借此完全放開了手腳。表面看來,美元地位是削弱了。美元持有者不再能夠兌換黃金,但是全球商品交易與資本流動仍需進行。

在沒有更好替代者的情況下,美元仍是無法回避的主要儲備貨幣。美元作為計價、結算和各中央銀行的外匯市場調節工具的功能依然無可替代。

盡管德國馬克、日元在國際金融市場地位有所上升,但是誰都無法也不想承擔美元的責任。德國專註於做大出口規模,日本也差不多,並不熱衷於讓本國貨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實際上,美元地位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以美元紙幣為本位的世界浮動匯率制大行其道。這期間,盡管產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所謂金融創新和各種金融工具,但美元仍是核心。

在美元本位下,美國歡快地玩起了赤字經濟。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的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鬧得西方世界異常驚慌,但美國卻趁著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之機,讓世界各國的美元需求大幅上升。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放棄了美元貨幣供應量的管制,而改用利率作為調控宏觀經濟的貨幣手段。從此,美元印鈔機開始滿負荷運轉,鑄幣稅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向世界拼命註水的美國也過起了債務經濟的生活。

形象地說,在債務經濟的框架下,美國即便不生產也不愁過日子。因為美國所需要的商品,只需用美元去國際市場買就是了;而美國買東西花掉的美元,又可以通過出售美國債務回流到美國,變成美國政府或公司可支配的現金。

當然,美國出於強化國家競爭力的需要,是不會放棄實體產業的。但美國可以做到保留選擇的權利。而缺乏本位幣的國家,必須通過出口換匯,持有相當數量的美元儲備;而為了美元儲備保值增值,這些國家又不得不去購買美國債券或其他所謂安全的美元資產。

跌入了所謂的“美元陷阱”:如果中國和日本等國央行想要拋售部分巨額美國國債頭寸,甚至只是表現出有這種意願的跡象,這些國家的本幣兌美元就會受此影響下跌。而這將迫使它們進入匯市幹預,買入美元來防止出口受到巨大沖擊。因此,這樣的陷阱也使得這些央行不得不繼續將美元投資到美國國債中。

所以,只要美元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不倒,只要外國政府和企業不放棄美元結算的偏好,美國即便欠下數十萬億美元的債務,也不會有事。所謂的“還本付息”就是一種數字遊戲。美國支付的利息完全可以通過美元貶值稀釋掉。

按照格林斯潘對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的解讀:“美國增加債務能力是全球化的一種職能,因為負債能力的顯著提高與成本的降低以及國際金融載體範圍的擴大休戚相關。”格老的意思非常明白,所謂經濟全球化,就是美元本位下的美國印鈔他國買單。

美元為何如此任性

近半年來,美元匯率強勢上漲。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元兌一攬子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由去年6月的100.76上升至同年12月的108.59。同期內,美元兌歐元、日元與盧布匯率分別升值9%、17%與61%。
美聯儲將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強勢美元到底有多強,一騎絕塵的“獨立行情”會持續多久。

美聯儲主席耶倫去年底就已挑明,未來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不會加息。謹慎的美聯儲甚至表示,在何時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問題上要“保持耐心”。

但全球經濟增長多極分化、貨幣政策南轅北轍的現實冷冰冰地擺在那里,而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做出的判斷、對全球經濟面臨通縮威脅的思考,都左右著美元對主要貨幣的漲跌,決定著全球資本的流向。
從經濟形勢看,美國可以直接拿來當作發達經濟體的導航燈塔。此前發布的“褐皮書”報告說,美國經濟依舊“適度”、“溫和”增長,勞工部公布的失業率也降至5.6%,奧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更是稱美國經濟“翻開了新的一頁”。

盡管主要國際機構紛紛調低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卻對美國高看一眼,世界銀行最新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增長3.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出的預估值為3.6%。

坦率地說,本輪複蘇要弱於此前數輪擴張周期,長期困擾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未明顯改觀,但山姆大叔現在的一切,都是在擺脫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這一語境下完成的,美國過去7年間向全世界證明了其經濟韌性之強、活力之大。

這種自我糾偏、自我修複的功能正是美聯儲力主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信心所在。倘若對美國經濟複蘇缺乏信心,或許美聯儲還宿醉於數輪“量化寬松”的貨幣盛宴之中,根本談不上為平穩加息拿捏分寸。

對於全球經濟面臨通縮威脅,特別是對美國的潛在威脅,美聯儲肯定有疑慮,但會不會為此推遲加息,還有待觀察。

美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去年12月創下6年以來最大跌幅,但美聯儲更看重的、剔除能源和食品之外的核心CPI過去一年中依舊上漲1.6%。

標準普爾23日在其美國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美聯儲將在年中正常加息。報告主筆人、經濟學家潘戴指出,由低油價帶來的低物價不會延緩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腳步。

值得一提的是,穩定物價與創造就業是美聯儲肩負的兩大使命,政策邏輯大體以此為出發點。

在本次調整利率問題上,針對外部環境“錯綜複雜的種種逆流”,美聯儲顯然會有更多考量,比如加息推動美元升值後所產生的鏈式反應,再比如當前主要經濟體進行政策調整對美國經濟的沖擊等。

總之,經濟越來越好已為“強勢美元”背書,而短期內低物價水平尚難更改美聯儲對於加息時點的判斷,而真正的“加息時刻”要以更加全面的統計數據為後盾。

因此,美聯儲今年是選年中加息還是拖到年底,僅僅是時間早晚的區別,只要美聯儲造成的加息預期還在,“強勢美元”就將保持堅挺姿態,對主要貨幣單邊上揚,進而推動國際匯市重塑格局。

這種變化將對全球資本流動方向、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以及很多經濟體複蘇進程產生重要影響,全球經濟版圖將進入重置模式。

假如美元時代終結世界會怎樣?

國際清算銀行(BIS)銀行部主管Peter Zoellner此前表示,雖然不會威脅到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但未來幾年美元在全球各大央行儲備貨幣中占比降幅可能多達10-15個百分點。

那麽試想一下,假如你明天醒來,美元已經消失,世界將會怎樣?我們是不是會過得更好?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巴里•艾肯格林認為,此答案顯而易見,生活將變成一個巨大的跳蚤市場,就像你們當地的農貿市場,只不過賣胡蘿蔔的商販不再用胡蘿蔔換美元,而是用它們換隔壁攤位的洋蔥,或是找個沒菜的廚子換把水果刀。

這里面的問題在於經濟學家所說的“需求不偶合”——賣胡蘿蔔的也許不需要洋蔥,等找到需要的人時,那些洋蔥也許已經爛了。

這就凸顯出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備的便利性。因此,在一個美國不再擁有貨幣的世界里,人們會有使用其他國家貨幣的需求。

但是,只有另一個大經濟體才可能滿足我們的貨幣需求,僅有的其他潛在候選對象——歐洲和中國——都存在缺陷。

因此,在一個沒有美元的世界里,發行鈔票的權力不得不僅限於一批受到監管的機構——稱之為銀行。這就是南北戰爭之前貨幣開始流通的過程。銀行印刷並出借刻有標記的“銀行券”,州議會規定它們必須持有足以贖回這些銀行券的黃金或有價證券。

可想而知,問題在於並非所有州都能夠嚴格執行它們的規定。而實際上一美元債券只值幾美分。一旦出現擠兌銀行券的情況,發行者會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因此,並非所有銀行券都“生而平等”,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是由誰發行的。

在一個沒有美元的世界里,每一家野心勃勃的互聯網企業都會打造一個交易平臺,推出一種能夠標註價格、完成付款和收款業務的電子貨幣。

雖然早就有人嘗試創造一種真正的電子貨幣,比如“比特幣”,但一直難以取得進展。原因可想而知。既然可以虛構出一種特有的電子貨幣,那麽也就可以虛構出很多種同樣的電子貨幣,所以無法保證其他人會接受你所使用的那種特定的電子貨幣。

而且,此類支付系統的可靠性僅僅等同於這些企業的軟件和服務器,而終端用戶無法對此作出判斷。另外,沒有什麽能確保你所積攢的電子貨幣能夠保值,也沒有什麽能阻止交易平臺的經營者發行更多電子貨幣。
假如人們擔心自己的電子貨幣在貶值,就會一窩蜂地去把它們兌換成商品,但其他人會拒絕接受用它們來付款。整個系統就會走向崩潰。

這就是設立美聯儲的原因。它負責監管貨幣供應,也負責維系支付系統,在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那樣的動蕩時期,它會提供支付系統正常運轉所需的額外流動資金。它還負責審查銀行,與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儲蓄保險,讓人們感到更加安心,避免銀行擠兌。

未來人民幣將取代美元

事實上,隨著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以及美國預算赤字的無限擴大,持有美元已被視為虧本生意。

世界貨幣史可以概括為一種貨幣取代另一種貨幣的過程,下一輪站在國際貨幣舞臺主角的將是人民幣。未來15年內人民幣將取代美元,這是基於歷史事實的推斷,也是出於中國自身利益考慮的抉擇。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文德•薩博拉曼尼亞認為,人民幣取代美元所需的時間將會快於美元取代英鎊的時間。

因為,除了GDP規模,真正決定一國貨幣能否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指標還應包括該國貿易量大小、經常賬戶頭寸以及儲備貨幣多少等多方面因素。

時至今日,僅就貿易量而言,中國作為接棒者,已經比當年的美國更具優勢。基於彼得森研究所的測算,結合經濟、貿易、金融等多維度指標,中國的經濟綜合指標在2011年附近已經超越美國,15年之後,也就是2025年左右人民幣取代美元地位絕非天方夜譚。

事實上,在東亞地區,已經出現了人民幣超越美元地位的跡象。通過對比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這兩個時間段,可以發現東亞10種主要貨幣中盯住美元的貨幣由6個下降至3個。

與此相反,盯住人民幣的貨幣由3個上升到7個。一升一降顯示的是人民幣在這一區域的地位正不斷攀升。同時放眼世界其他地區,各國貨幣與人民幣的聯動性正不斷提升,其背後原因是各國與中國貿易往來日益密切。
有人質疑,最近中國周邊國家增加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數量,其主要動機是出於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未來一旦這種升值預期降低,各國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興趣有可能降低。

實際上,在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過程中,美元的波動性貶值也確實曾經造成部分國家減少美元在其儲備貨幣中比例,但這只是短期震蕩,總體趨勢仍是美元在世界儲備貨幣中的比重穩步上升。

類似的道理,未來即使人民幣出現小幅貶值,造成周邊國家部分減持人民幣,這也僅僅會是短期波動現象,無法影響到長期發展趨勢。

渣打銀行在新加坡的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事務全球主管朱卡-菲爾曼(Jukka Pihlman)在南華早報的報道中說,“至少40家央行在人民幣中有投資,還有更多央行也準備這麽做。這使得中國大陸的貨幣走在一條甚至在能夠全面自由兌換之前就具有儲備貨幣狀態的道路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指出,美元依然是全世界最被廣泛持有的儲備貨幣,截止2013年結束的時候占據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接近33%。不過這個比例相比2000年時候的55%已經大幅度減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沒有說明以人民幣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的比例,但是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儲備中的“其他貨幣”比重相比2003年增加了接近400%,而發達國家的這個類別貨幣的增長速度也有200%。

朱卡-菲爾曼還指出,這個進程還在加快中,“越來越多央行正在把人民幣加入到自己的投資組合中。”他強調,“因為很多央行已經在其中有投資,人民幣實際上已經是事實上的儲備貨幣。人民幣甚至在能夠完全自由兌換之前就成為了事實上的儲備貨幣。”他強調,那些可能在未來增加人民幣持有規模的央行應該是那些“與中國有緊密貿易關聯”的國家,還有那些外匯儲備規模相對較大,出於回報相關的理由需要對其進行多元化的國家。

朱卡-菲爾曼說,“對很多央行來說,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已經以某種形式存在,它們對此足夠滿意,才會開始在這種貨幣上進行投資。”

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曾說,“美元的統治地位是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根源。”看起來這一說法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

假如俄羅斯放棄使用美元

因烏克蘭危機爆發,和隨後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半島,美俄關系陷入冷戰以來的最低點。

普京顧問謝爾蓋.格拉喬夫宣稱,倘若美國果真實施制裁,俄羅斯將放棄使用美元,並轉而創建自己的支付系統,俄羅斯銀行業和企業將不再償還美國貸款。

然而更多分析家認為,俄羅斯也好,盧布也好,都缺乏“去美元化”的底氣。

正如許多分析家所指出的,在21世紀最初十幾年里,俄羅斯事實上是“美元經濟”最大的受益國之一,依靠“石油美元”,俄羅斯在2000年至2010年間累積了7850億美元的石油貿易順差,俄羅斯目前占世界第三位的外匯儲備,可以說是靠“油氣”和“美元結算”這兩條腿,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正如俄羅斯複興資本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伊萬.查拉科夫所言,俄是一個已經習慣於靠,貿易盈余生活的國家,其經濟結構畸形,蘇聯時代沿襲的重工業元氣大傷,輕工業和現代高科技產業一直是俄的弱項,第三產業也剛剛起步,石油、天然氣和軍工產品出口是俄的經濟命脈,而這些都嚴重依賴於以美元為支柱的國際市場和國際金融體系,一旦“去美元化”,在高度杠桿化的全球能源市場上,俄羅斯這條無論如何“瘸不得”的經濟支撐腿,就會被美元“金融大棒”反複敲打,而毫無還手之力。

歐盟、中國等俄羅斯能源輸出目的地出於自身考量,並非不可能接受其它結算方式,但其出發點必然首先是“利己”的,一定規模的本幣結算,只有在貿易總量相對平衡的狀況下,才可能做到互利,而這恰是上述俄能源進口大戶所不具備的。

更重要的是,盡管相對於尚不能完全自由兌換的人民幣,盧布是更為國際化的貨幣,但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畸形,不論獨聯體、“歐亞聯盟”或俄羅斯本身,都無法實現經濟發展的全面、均衡,構建一個足以支持獨立貨幣體系的“內循環”。

在這種情況下,盧布不可能在國際流通領域獲得歐元、甚至人民幣那樣的青睞,俄的貿易夥伴也不會在美元和盧布結算間選擇後者。

“美元仍然處於國際上的主導地位,在國際經濟當中處於主導地位。比方說像很多非洲國家只接受用美元支付,如果你不喜歡這樣一個事實的話,你就得讓自己的貨幣國際化而且強勢。”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誌武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改革:亞洲金融與貿易的新格局”分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

“假如沒有美元,世界會怎樣?”經過一番肆意暢想之後,艾肯格林發出相似的感慨,“批評美元的人現在得到了一個大肆嘲笑的機會。


來源:BWCHINESE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76

假如“歐洲棄兒”希臘投奔普京 我只說假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5472.html

假如“歐洲棄兒”希臘投奔普京 我只說假如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2-12 10:00:00

無論希臘如何叫囂“退歐”,在“減債”和“退歐”之間,顯然前者是希臘政府的終極目標。誰知歐盟近幾日對此並不買賬,於是乎俄羅斯便成了希臘的另一大籌碼。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在周二意外表示,“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以向其他國家融資求助,這可以是美國、俄羅斯或中國。”

本周三和周四,歐元集團財長會議和歐盟首腦峰會紛紛拉開帷幕,主角無疑是未與歐元區各方達成協議的希臘。希臘和整個歐盟的政治博弈已經開演了近兩個月, “俄羅斯”這三個字的出現也令事態更具看點。

俄羅斯或成希臘“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普京怎麽突然在這場歐洲的內部博弈中變得有利可圖?

其實,無論希臘如何叫囂“退歐”,在“減債”和“退歐”之間,顯然前者是希臘政府的終極目標。誰知歐盟近幾日對此並不買賬,於是乎俄羅斯便成了希臘的另一大籌碼。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在周二意外表示,“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以向其他國家融資求助,這可以是美國、俄羅斯或中國。”

希臘媒體近期報道,希臘外長Nikolaos Kotzias已定在本周三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舉行會談。此前,Syriza新當選領袖齊普拉斯(Tsipras)大選後會晤俄羅斯大使,並使出“殺手鐧”,暗示希臘或將在歐盟未來對俄制裁的計劃上投下否決票。

眾所周知,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雙向制裁便不曾“停火”,俄羅斯也遭受了眾多經濟制裁。在歐盟“全票通過”才能實行制裁計劃的特別規定下,一旦希臘投出否決票,制裁計劃便無法“通關”。

對於普京介入希臘事件的可能性,各界更是議論紛紛。“希臘人民以不勤勞出名,俄國出錢幫助希臘,這正好可以在歐盟內部得到一張反對票。估計雙方可能一拍即合,關鍵在於價格怎麽談。”分析人士揣測。

也有意見指出,希臘亮出“普京牌”迫使歐盟妥協,屬於一舉好多得。第一給歐盟施加了壓力,可爭取以更優惠的條件減債;第二也以此警告歐盟, 如果將希臘剔除歐盟,希臘就投靠他人,並以其“否決權”讓歐盟讓步。

此外,更有相關專家告訴記者,歐洲部分勢力在文化上有親俄傾向,這可能部分解釋了希臘投奔俄羅斯的可能性。

“不同於美國對俄制裁的強硬態度,歐洲對於制裁俄羅斯一直顯得較為被動。由於歷史因素,東歐對俄仍有反感情緒,但西歐則略好一些,他們更看重的是普京是否能為其帶來利益。”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馬奧尼(Josef G.Mahoney)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歐盟能否“強硬到底”

當前,希臘已經擺出漫天要價、破罐破摔的態度,然而歐盟的仍然強硬——不願減計債務,財政緊縮要繼續。

歐洲央行上周更是放出“狠招”,會在本周暫停希臘國債作為抵押品時可享有的信用評級豁免權,希臘銀行將無法通過抵押希臘債券獲得歐洲央行的緊急流動性。這種強硬能否持續?

“俄羅斯很明顯有機會去救助希臘,以此破除歐洲對俄制裁的共識。一旦希臘轉投俄羅斯,這或將讓普京在北約(NATO)領土上建造俄羅斯軍事基地。”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RUSI)國際安全研究部門主任愛爾(Jonathan Eyal)此前對Zerohedge表示。這對歐盟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局面。

不過也隨即有意見反駁稱,“俄羅斯當前自身難保,拯救希臘就好比是‘希臘神話’。”

愛爾解釋稱,“盡管這一設想有些牽強,但一旦俄羅斯在北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普京將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勝利。”當前,一切對於希臘而言都是一場政治博弈,畢竟近期“大出風頭”的希臘財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在大學時代主攻的還是博弈論。

當前,希臘的理想場景是,在歐元集團會議上爭取到讓歐盟委員向其提供為期6個月的救助延長計劃。若協議達成,歐洲央行也將恢複接受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否則,如果到本月底希臘仍不接受歐盟救助條件,其就將面臨近100億歐元的資金償付缺口。

至於最後的底線“希臘退歐”會否被沖破,希臘財長在歐元集團財長會議上表示了否定意見,加之民調顯示多數希臘人民不願意退出歐元區。對於歐元區而言,“希臘退歐”對歐元、歐洲銀行業造成的沖擊是其不想看見的,且歐元屆時可能永遠失去和美元抗衡的勢力。只是這次博弈,面對較過去態度更為強硬的歐盟,希臘可能得稍微多花點力氣了。

2月16日將舉行下一場歐元集團會議,再度審視希臘當前局勢;2月28日,當前歐洲對希臘的救助計劃到期,如果希臘能夠滿足三家馬車(IMF、歐洲央行、歐盟)的條件,就能獲得18億歐元的貸款。

編輯:孫紅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21

假如我是特首

假如我是特首,不出一個月就會倒台。
 
究竟我Daisy 有什麼壯舉令我閃電倒台?我在上任後的首項工作是令樓價下調至適合人類的水平,同時嚴打發水樓,禁絕屏風樓;哪個警務處處長下令拘捕合法地採訪示威的記者,即炒;在中環和市區大量加建公園,讓市民在得到肺癌之前能呼吸些少較清新的空氣……單是上述其中一條已是死罪,一個月才被拉下馬是非常樂觀的預測。但下台也得有個下台階,找個什麼藉口好呢,let me think……董建華是因為腳痛才不得不下台,曾蔭權早前被示威者撞一撞,心口隱隱作痛,為隨時「心痛下台」鋪定路,那麼女人做特首也就有了經痛下台的便利了。
 
我在下台之前的一個月裏,除了在官邸餵錦鯉還可以做些什麼?現在想來,竟發現原來有很多事情可做,或情不自禁地做了出來,例如當我得知自己當選特首,一定喜不自勝,因為我終於可以代表全港市民!假如我剛巧路過政府總部,定會踏興奮的步伐吹起口哨來,要是剛巧遇六點半新聞時段,吹的一定就是國歌。
 
這件事想起來就教人興奮,我居然忍不住吹起國歌來,這樣一邊寫「蘭開夏道」的確別有一番風味,心情更在不知不覺間激動起來,我忽然醒覺自己是何等愛國。是的,假如我是特首,我需要做的頭等大事正是強調我非常極之超級愛國。我肯定有人challenge 說:王迪詩你這個番書妹如何證明你愛國?Well,愛國是一種情操,情操是無色無味無形的。換句話說,是無法證明的。前特首董建華表揚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情操高尚」,也從來沒有證明過。Fine fine,我知你們是不收貨的,證明證明證明,真煩死人。我每天生活中穿的吃的用的,90%以上Made in China,就連我身上這件正牌Burberry 也是祖國製造,難道這樣還不足以證明我的愛國情操?
 
曾看到《自由時報》一篇報道,引述英國《金融時報》指Prada 在中國找到技術合格的工廠,因為不願蒙上「Made in China」的低廉形象,Prada 執行長提議取消產地標籤,改為「Made by Prada」,這不是很廢話嗎? 在Prada 店內的產品假如不是「Made by Prada」,難道是「Made by Panda」?
 
假如我可以做一個月特首,我會馬上開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工作,成立專責委員會,並委任董建華為委員會主席,搞到一鑊粥之後又可以乘機拖上幾年。 大家不用多謝我,多謝委員會主席吧。
 
搞完二十三條,我會馬上頒授金紫荊勳章予藝人陳冠希,因為「陳冠希淫照事件」天天佔據報章頭條,分散了市民對施政失誤的注意力。那時是推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最佳時機,搞不好連政改方案也能一併通過,連微調都可以省掉。機會難逢,可恨當時特區政府錯失良機。如今再來謝霆鋒與張柏芝婚變事件,雖天天見報,卻無法搶去替補機制的版位,所以我不會把勳章頒給張柏芝,她的力度不夠。
 
假如我是特首,我會解決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如何解決?講囉。講,即是關注。表示了關注,即是盡了人事。 市民依然不滿?那麼我會表示高度關注。什麼?市民要上街示威?我派錢。派六千不夠,派八千。八千不夠,派一萬。
 
反正又不是派我口袋裏的錢。對於那些不符合分錢資格的人,可以派關愛基金。關愛基金派不到,可以派體育基金。再派不到,可以派「莫須有」基金。窮人派多一點,富人派少一點,於是需要入息審查,這樣便可以增加行政成本,加開政府職位,製造就業,穩定公務員士氣。
 
要做特首,當然還得鍛煉好身體,被人擲蕉時能及時閃避,即使被人襲擊也不會「在飯後心口隱隱作痛」。說起來還得多請幾個識功夫的局長,可以護駕。但「人肉錄音機」則可免了,與其請個局長扮錄音機,倒不如乾脆用真的錄音機,價錢要便宜得多。
 
假如我是特首,我還會取消每年的財政預測,改由一班風水命理師負責預測來年政府的盈餘,因為政府過往預測十次錯十次,我會改用問米的方式務求提高預測的準確度。當然,這一切都不及取締「蘭開夏道」這個專欄來得要緊,甚至應該把整條蘭開夏道夷為平地。不然,個個星期六打開報紙就看見王迪詩那死妹釘揶揄特區政府,這個專欄篤眼篤鼻,必須取締。
 
說了這麼久,我想澄清一點:我沒說過我會參選特首,我只是開始考慮。最近看見幾個孩子圍一個蛋撻垂涎,有人企圖伸手去碰,手伸到半空卻又縮了回來,幾個孩子的手就這樣在空氣中抓來抓去,神神化化,究竟在幹什麼?他們在等。等阿媽批准才敢吃蛋撻。他們一邊等,一邊齊聲高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奶便是娘。接下來是「母親的抉擇」,蛋撻只有一個,到底該賞賜給誰?
 
其中一個孩子說: 「媽媽,如果你批准我吃這個美味的蛋撻,我一定當仁不讓!」另一個則說: 「我開始考慮是否問你准不准我吃蛋撻。」又有一個稱: 「我現在專心做功課,學校好多功課,蛋撻的事遲些再談。」等,其實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痛苦,至少可以一邊等一邊做網站,另也有人一邊等一邊在報章發表評論。誰說做網站和寫評論就是參選?我王迪詩都有幾個blog,還每星期在報紙寫專欄,難道我又出來選嗎?有一點我倒是想不通,為何那麼多人爭吃蛋撻?為何那麼渴望做特首?蛋撻這東西,爭到就「奶撻」。
 
英國小說Yes Prime Minister 稱,挑選誰人擔任首相真是困難的選擇,簡直就像推選哪個瘋子去管理精神病院一樣。小說有一幕講述首相從美國訪問回來便不斷打瞌睡,累得半死,完全記不起美國總統在白宮跟他說過什麼,他歸咎於時差。
 
首相一邊打呵欠,一邊要求私人秘書Bernard Woolley 把他外訪期間堆積下來的工作檔案拿出來,好讓他一一處理。Bernard Woolley 私下笑說,首相真的以為大堆工作急待他回來處理啊!市民從傳媒獲得首相工作非常勤奮的印象,其實不過虛構而已,一般都是由政府新聞辦製造出來的。他還列出首相實際上需要做的事
情:
 
1. Chair the Cabinet (two and a half hours per week).
2. Chair two or three Cabinet Committees (four hours per week).
3. Answers questions in the House (half an hour per week).
4. Audience with the Queen (one hour maximum, if she doesn't get bored before that).
 
每星期合共工作八小時。除此以外,首相還得閱讀各種簡報、會議紀錄、外國信函等,並且到處跟人握手。但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Bernard Woolley 這樣說:「Although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people want thePrime Minis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he should do, and any number of things he can do, there are very few things he has to do.」Oh by the way,書中還提到首相之位大把人爭,為何會選中這個人?因為他平庸,易於操控。要是首相有遠見,公務員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假如首相有主見,官員將難以控制他。於是,一班高級公務員合謀令兩名能幹的候選人墜馬,然後協助原任部門首長的那個笨蛋,憑解決英國香腸問題的「政績」而登上首相寶座。這樣說來,得到公務員支持的那位候選人,不知應該高興還是難過?
 
遊戲完畢。現在去afternoon tea。什麼?你問我何時宣布參選特首?笨蛋,我根本未夠四十周歲。 (撰文:王迪詩/逢星期六刊於《信報》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5315043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49

假如上課像網路遊戲

2016-06-06  TWM

網路遊戲有六個元素:挑戰、決策、回饋、互動、成長、專注, 教學時只要抓住這些要素,就能讓上課像網路遊戲一樣迷人有趣。

幾十年前某次初中聯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教室像電影院」,當時引起輿論不少議論。其實如果能將個案討論的氛圍與學生感受,營造得和網路遊戲一樣,則除了修鍊「聽說讀想」、結合理論與實務之外,上課也會變得緊凑又充滿樂趣。這是單向式講課或學生分組報告等完全無法做到的。

無論是MBA或是高階的在職學員,普遍都喜歡互動式的個案討論,初步猜想是因為個案討論所創造的互動與熱鬧氛圍。然而後來和別人討論到「網路遊戲為何迷人」此一議題時,發現互動式個案教學和網路遊戲之間,雖然內容完全不同,但竟然有如此多相似之處。

其中之一是挑戰。稍有成就動機的人都喜歡挑戰,許多運動競賽就是靠不斷挑戰來吸引大家參與,網路遊戲亦然;個案討論時,教師藉著持續提問來挑戰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感到有壓力也有成就,這是互動式討論的吸引力來源之一。

其次是決策。大部分人平時未必時常擁有「自主決策」的感覺,而網路遊戲中要在複雜情境中決定攻防;個案討論則必須形成意見提出主張,都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決策行為。

其三是回饋。網路遊戲中可以立即得知行動結果如何,是其吸引力的來源之一;討論個案時自己想法究竟有多正確,也可從各方回應中感知,這和網路遊戲十分接近。

其四是互動。網路遊戲是和許多人一起玩,互相回應彼此的決策與行動;個案討論是則和同學、教師互相討論,這些都會造成參與的樂趣。討論個案時即使未發言,但經由觀察同學間的互動、師生間的對答,也很有趣。

其五是成長。網路遊戲會愈玩愈進步,而且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個案討論因為學生一直努力構思道理或方案,在互動或觀察後,也很容易感受到自已的成長。

其六是專注。網路遊戲讓人流連的原因之一是它能使人專注,甚至廢寢忘食;精采的個案討論也能讓學生忘了時間。長期精神專注產生的感覺也是令人愉快的。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撰文 / 司徒達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28

假如王寶強設立了家庭信托 離婚後馬蓉還能得到什麽?

自周日淩晨,著名藝人王寶強的一則離婚微博自曝家醜,有關“寶寶”婚變事件諸多內幕暴露於公眾視野,刷爆朋友圈。《天下無賊》中的老實人“傻根”卻在現實中遭遇家中有賊。更令人瞠目的是,拋開遭遇婚外情感情糾葛本身,馬蓉與經紀人還有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可能性。

事實上,如果老實人“傻根”能在這場婚姻中學會利用信托制度優勢,將自己辛苦賺來的財產通過家族信托進行隔離保護,那麽遭遇妻子出軌時,就能夠讓對方凈身出戶,而不至於落入如今即將面臨的人財兩空局面。

離婚戰線越長 馬蓉獲益越大

王寶強離婚事件持續發酵。8月15日,王寶強工作室發布微博稱,王寶與馬蓉離婚糾紛案已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正式案例,並已借款繳費,收到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和《訴訟服務告知書》。

根據報道,王寶強起訴稱,其與馬蓉於2010年2月10日在河北邢臺登記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婚後其為家庭幸福安定不懈努力,但馬蓉在婚姻存續期間,不僅與其經紀人宋喆發生婚外不正當兩性關系,更有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破壞家庭傷害家人的惡劣行為,致使雙方感情徹底破裂。

據悉,王寶強要求分割的財產包括9套房屋,其中包括美國洛杉磯的一處房產,多家公司股權、出資,一輛寶馬X5轎車、一輛賓利轎車,愛馬仕、LV、香奈兒、CUCCI、PRADA、迪奧、範思哲、芬迪、TIFFANY等品牌的珠寶、首飾、名表、包、服飾等,此外還有存款、股票、理財產品、保險、原創設計品牌等。

坊間傳聞,等到王寶強聘請代理律師時才發現,個人銀行卡和公司賬戶上的存款已所剩無幾,馬蓉已經私下轉移財產為離婚做準備。

對此,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春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已經披露的情況來看,如果王寶強一方沒有充足的能夠證明馬蓉與宋喆有長期同居或進行不正當性關系的證據,而馬蓉一方又堅持不肯離婚,並打感情分請求丈夫原諒,那第一次起訴是否能如願,尚難以確定。只要婚姻關系一天沒解除,那此期間的財產都是共同財產,戰線越長,馬蓉方獲益越大。

而現實情況是,即使判決離婚,在財產分割上,馬蓉無疑會盆滿缽滿。對此,唐春林解釋稱,由於我國婚姻法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上,以平均分割為原則,例外情形很少且要求嚴格。只要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都要進行平均分割,與誰的貢獻大,誰取得的沒有關系,這個外延其實很大,幾乎包括了各種收入、股權、房產、汽車等所有有財產價值的物品,同時婚前財產在婚後取得的收益也包括其中。

雖然王寶強將馬蓉名下的股權過戶到自己名下,但這並不影響分割。唐春林進一步解釋稱,例外的情況存在於,法律確定的照顧無過錯方的情形,在一方有過錯時,過錯方應少分或不分。但對於過錯的界定也十分嚴格,如重婚、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或者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從目前看來,馬蓉與宋喆的非正當關系、馬蓉轉移財產的行為即使得到充足的證據證明,對財產分割的影響也極為有限。

家族信托:王寶強需要惡補的一課

事實上,如果老實人“傻根”能在這場婚姻中學會利用信托制度優勢,將自己辛苦賺來的財產通過家族信托進行隔離保護,那麽遭遇妻子出軌時,就能夠讓對方凈身出戶,而不至於落入如今即將面臨的人財兩空局面。

近年來,“家族信托”作為一種財產制度為富人階層所使用變得越來越普遍。其中一個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傳媒巨亨默多克。默多克在與第二任妻子安娜·托芙離婚時支付了17億美元,損失慘重,因此在與鄧文迪結婚前,默多克把名下的主要資產,特別是新聞集團股權都裝入了家族信托進行隔離保護。

2013年末,離婚的鄧文迪僅獲兩套房產和讓兩個女兒成為870萬美金基金的受益人,嫁入豪門不得不以凈身出戶收場。雖然經歷了四段婚姻,默多克其控制的新聞集團的股價和管理沒有造成多少影響,其家族財富並沒有因為離婚財產分割問題而大大縮水。這背後的工具主要緣於家族信托的制度魅力。

家族信托是事務性信托的一種,與高凈值人群過往所熟知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區別很大,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信托產品,而更多是一種服務、一類工具、一套私人財富的解決方案。目前,私人銀行、信托公司、律師事務所、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家族辦公室等財富管理機構均推出了面向高凈值人群的家族信托服務。

相較於一般投資產品(銀行理財、信托、基金、股票、不動產等),家族信托的信托期限動輒10年甚至更長,並不追求絕對的高收益,投資偏向於更加保守、穩健的資產。同時家族信托服務充分利用了信托財產的獨立性、信托獨有的法律關系,滿足高凈值客戶日益增長的財產隔離保護、財富傳承等一系列財富管理需求,包括幫助客戶隔離家庭財產與企業財產、防範破產風險、減少繼承糾紛等。

事實上,這主要緣於信托制度本身具有破產隔離的職能。作為一種專門的財產制度,即一旦設立了信托,信托的事務就是獨立的,包括信托財產的處理、受益人的確定、信托的終止和清算等事宜,都僅根據信托的設立文件進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就像公司一旦設立,公司的運營就僅依據公司的章程和法律的規定運行一樣。

唐春林表示,家族信托是最近幾年才日益被大家所關註的財產制度,但從法律上來看,並不新穎。我國《信托法》第十五條很早就確定了一項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信托財產獨立於委托人的固有財產。這個原則是指,一旦委托人拿出財產設立信托,這些財產就專門屬於信托本身,直至信托結束。只要這個信托沒有終止,無論委托人遭受怎樣的變故,信托財產不會受到任何清算、查封或分割。信托將財產與個人可以進行有效隔離。

“如果王寶強結婚之後,就有意識的將自己名下的財產,拿出一部分或大部分,設立一個長期存續的家族信托,委托一個專門的信托公司負責管理,並確定只有具有家族成員身份的人員才能為受益人。那現在情況就完全不同,王寶強只需要起訴離婚即可,無需就財產分割問題大傷腦筋,因為一旦離婚馬蓉將因自動喪失家族成員資格而無法獲益。王寶強的財產不但會得到有效管理,而且仍將繼續保值增值,而這些增值,他的家族成員可以長期享有。”唐春林表示。

不過,生活沒有假如。隨著王寶強離婚事件的持續發酵,有關婚後財產的處置與分割將成為離婚訴訟案的焦點。一位信托人士感概:“寶寶結婚很早,大部分家產房產都是婚後置辦的,設家族信托也需要馬蓉同意。除非這2億元都是婚前財產,不設信托那才是可惜的。”

其實在娛樂圈,家族信托也被身價動輒過億的藝人們所關註和使用。此前,便有傳聞稱同是明星的範冰冰有意向設立家族信托實現婚前財產的保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