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 「圈」住五億網民的線上霸主

201-5-9  TWM




騰訊 「圈」住五億網民的線上霸主馬化騰五千天鯨吞中國網路市場騰訊是圈住最多中國用戶的網路公司,論市值,鴻海加聯發科還比不上它,獲利更遙遙領先中國同業, 這是騰訊被選為報導案例的重要原因。行事低調的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接受獨家專訪時指出,創業十三年來,正是「沒有不可能」的經營態度,令他成為中國網路業的 霸主。

六億,是社群網站Facebook最新的用戶數量,藍底白字商標的Facebook,因為這個驚人數字,被使用者戲稱為「世界第三大國」。如果以這個標準衡量,世界人口最多的第四大國,也應該是一家網路公司。

這家公司,就是馬化騰創辦的騰訊控股。

根據估計,騰訊「QQ空間」社群網站註冊用戶逼近五億人,這個數字,相當于日本、俄羅斯與巴西三國人口總和;在此同時,QQ通訊軟體的註冊帳戶更高達九億 個。而這個擁有五億使用者的「大國」,在《今周刊》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中,是前一百名企業內惟一的網路公司。

爆發力

總市值達新台幣一.五兆元論規模,騰訊的總市值實在驚人,高達新台幣一.五兆元!如果騰訊在台上市,它的市值將只小于台積電,在台股足可排行第二;即使將 全球員工數十萬人的鴻海,與IC設計大廠聯發科的市值加總,還是比騰訊低了一千億元。兩大電子龍頭市值抵不過一家網路公司,「中國網路霸主」的分量頓時顯 現。

論獲利,騰訊更幾乎無人能敵。去年騰訊營收成長五八%,比對手百度超出近三倍;稅後純益也高達十二.二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六○億元)也遠高于百度的五.九億美元。

再拿即將赴那斯達克(NASDAQ)掛牌的人人網相比,標榜自己是中國最大社群網站的人人網,雖然號稱擁有一.二億用戶,但其商業模式尚未成熟,去年營收 僅為七六五○萬美元,獲利一七三七萬美元,只是騰訊所賺「零頭中的零頭」而已。強勁的獲利推升股價,讓騰訊由去年低點每股一二三港元,一度大漲到二二五港 元,至今仍是恒生指數的股王。

充滿爆發力的騰訊控股,絕對是兩岸三地最具指標性的企業之一。為了解這家傳奇企業的經營哲學,《今周刊》經過長期約訪,終於獲得平時極為低調的馬化騰首肯,在北京與馬化騰進行獨家專訪。從最早期創業的甘苦談,到雄踞一方的市場巨頭,馬化騰將自己的心情對我們細說從頭。

拚搏力

經營風格剽悍 善於後發先至馬化騰回憶,騰訊的歷史如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由小做大。因為從免費通訊軟體切入市場,研發功能模仿ICQ的QQ,他的創業初期歷盡艱難。這 導致馬化騰的經營性格特別實際,日後一旦某種業務展現商機,他就會帶領團隊揮軍直入,奪取對手口中的肥肉。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騰訊全力行銷的微博服務。在微博領域,先行者是新浪,當新浪整整耗費一年半時間,才將微博使用者推上一億大關,以逸待勞的騰訊,隨即 推出自家微博服務,不僅強打劉翔、李開複、莫文蔚等知名使用者做招牌,還宣示要在今年底達成二億名用戶目標,令新浪微博倍感壓力。馬化騰善於後發先至的侵 略性,由此可見一斑。

把時光倒回十年前的網路泡沫期,二○○一年,在馬化騰口中是負擔格外沉重的一年。當時,騰訊剛剛跨過損益平衡點,盡管成為中國第一家有盈餘的網路業者,公 司仍然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幾乎就要死去,沒人認為有前途。」台灣網路業的創業元老、資迅人網站創辦人賀元就透露,當年他荷包滿滿,準備在中國找尋投資 標的時,曾經與馬化騰談過一個「很便宜」的價錢,準備收購他創辦的騰訊網站,只是後來交易因故破局。

但誰也沒想到,這樁姻緣未成,後來資迅人灰飛煙滅,差點成為被收購對象的騰訊,反而闖出一片天,成了中國網路之王。業界人士感嘆,這應該是網路圈再自然不過的潮起潮落。

馬化騰回憶,他與百度執行長李彥宏很久以前就已經熟識,當騰訊與百度事業都還很弱小的時候,兩人經常同病相憐地互相聊天,「看著那幾個大老在上面,我們幾 個在下面耕耘自己的那塊地。」馬化騰笑著說,當年兩人一起喝啤酒的時候,都不知道彼此未來將如何發展,「後來網易丁磊的成功經驗,為我帶來了啟發,發現只 要去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靈光一閃地轉念,讓馬化騰的經營心境豁然開朗,從那時候起,騰訊陸續推出的加值服務,從遊戲、手機服務到拍賣,每項都 廣受用戶追捧,終於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獲利坦途。

最近,《霸榮周刊》(Barron’s)評選今年全球三十位最佳執行長,馬化騰被選入榜,成為唯一上榜的華人,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蘋果賈伯斯(Steve Jobs)齊名。「有著大膽遠見,與有效管理風格。」《霸榮周刊》如此評論馬化騰。

但這位外表充滿書生氣的執行長,也有充滿銳氣的一面。當對手登門挑釁,馬化騰也會毫不猶豫地迎擊,為市場掀起腥風血雨。例如去年,騰訊與奇虎三六○的「3Q大戰」,最終甚至勞動中國政府介入調停,就是中國網路產業十年來最受矚目的新聞。

大開戰

「3Q大戰」驚動中國政府介入調停和騰訊同樣沖刺用戶端服務的奇虎三六○(簡稱三六○),主要為用戶提供免費網路安全與掃毒服務。目前,三六○的「安全衛 士」服務三億用戶,是僅次于騰訊的中國第二大客戶端網路公司。去年九月底,馬化騰下令調整程式設定,讓電腦在使用QQ時,自動解除安裝三六○程式,兩大巨 人的戰爭就此爆發。

當時,三六○事先透過程式運作,將已經掌握的二千萬QQ用戶資料與人際網絡,全在安全衛士上完成備份,試圖借此立於不敗之地。

「我站在這里啥也沒幹,偏偏三六○來搞我,總不能他們搞完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人吧?」這是大戰剛爆發時,馬化騰最直覺的回應,從這種毫不修飾的言論,可以看出馬化騰的書生外表下,藏著以牙還牙的草根氣魄。

兩家業者爭端剪不斷、理還亂,你來我往的新聞一再延燒,最後竟然是政府跳下來調停,可以看得出來這顆「原子彈」的威力。但這場戰爭說明在中國網路市場,唯 一的真理,就是﹁誰掌控用戶,誰就能掌控一切!﹂經營企業,當然是優先考慮自家利益,騰訊與三六○為了彼此的經營基礎開戰,理由全在意料之中。但在這場轟 動全國的3Q大戰後,中國網路圈顯然將追求雙贏當作競爭的重要前提。原本剽悍無比的馬化騰,也在輿論強力壓迫下,逐漸轉變態度。像是接受專訪時,他除了大 聲為「騰訊壟斷」喊冤(詳見第八十六頁),也透露經過十年創業之路,自己正在追求另一個等級的經營高度。

「現在壓力也一樣很大,但是我要自問的是,激情還在不在?現在經營高度也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更多除了考慮自身以外,也要考慮產業鏈的影響,如何一起往前走!」馬化騰如此說。

目前身兼騰訊「首席體驗官」的馬化騰,已經把事業重心逐步轉向手機體驗。他首次親口預言,未來網路服務不單是在PC,在手機端的服務反而更重要,用戶將有逾半時間在手機上使用服務。「如今手機QQ流量成長已經比QQ更快,所以騰訊在手機上的投入會很大。」馬化騰說。

外界也很關心,一旦Facebook進入中國,臉書和騰訊究竟將成為敵人或是朋友?被問到何時能與臉書一較高下,馬化騰謙虛地說:「我們還沒那個實力!但 Facebook引發的浪潮遍及全球,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很多人沒有發現,騰訊其實是臉書「股東的股東」。因為來自俄羅斯的DST創投,最初以八億美 元持有臉書一成股權,騰訊則持有DST股權達一○%。「目前沒有什麼可以透露的。畢竟還是小股東,我們沒有辦法去影響到,隔了那麼多層。」馬化騰明白的 說。

求雙贏

事業重心逐步轉向手機體驗盡管臉書進駐中國還沒有明確時間表,但馬化騰透露,他和臉書創辦人佐柏格(Mark Zuckerberg)一直有互動,這是中國網路皇帝與新一代網路之王,不為人知的一段淡如水交情。

馬化騰回憶,在三、四年前,臉書還找不到適當商業模式時,佐柏格就曾向自己請益騰訊的成功作法。當時馬化騰回應,騰訊一路走來都以網路增值服務,作為主要 收入來源。但佐柏格後來發現,這套模式在美國很難成形,因此還是回去走網路廣告的老路,畢竟美國廣告市場成熟度高,經營比較容易。

馬化騰用了五千個日子,把騰訊從搖搖欲墜的小公司,打造成中國網路市場的巨頭。他的「慢一步」經營理念和四處征戰的靈敏嗅覺,尤其是騰訊得以茁壯的重要關 鍵。無論外界對騰訊評價是「作惡」或「壟斷」,騰訊在中國網路的王者地位早已確立,馬化騰也樹立了極高的事業標竿,日後很難有後進者再企及他的成就。

「我覺得要圓一個夢想,不該用金錢與公司市值來衡量。關鍵是可以參與做這個事情,讓更多人透過資訊技術,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娃娃臉的馬化騰總結說:「騰訊能參與其中,就是最大的幸福。」說這話的時候,馬化騰的臉上滿是微笑。

騰訊小馬哥端出留才計畫

轟動中國網民

在騰訊,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小馬哥」。

走進騰訊深圳總部,眼前的咖啡廳招牌寫著「image」。不過在一萬一千位騰訊員工口中,這家店通常叫作「i-ma-ge」,發音為「愛-馬-哥」。從這個昵稱不難看出,馬化騰在騰訊內部「大神」般的地位。

在深圳,騰訊員工連走在路上都特別神氣。因為去年一口氣招聘三千人之後,騰訊大廈已經裝不下這麼多的員工,馬化騰因此把周圍幾個大廈,全都租了下來。最近馬化騰還對全體員工表示,將為員工加薪九%,並在三年內提供十億人民幣無息住房貸款,協助員工購屋安家。

這項史上最大手筆的人才福利計畫一經披露,立刻轟動中國網路界,全中國的年輕人,也更加堅定地把馬化騰當作心中的創業偶像。有趣的是消息一出,馬化騰2009年時與投行簽訂股權期貨合約,導致先前以極低價賣股的負面新聞,無形中也淡化不少。

馬化騰語錄

.就像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水和電的依賴一樣,騰訊要做成網路上的水和電。

.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Google也承認,它不是第一個做搜索的公司,競價排名也不是Google發明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公司,有任何一個板塊是完全獨立自己創建的,都是別人或多或少都嘗試過的。

.大家都是圈地,馬雲、李彥宏圈的是樓,可以直接住。騰訊圈的卻是荒地,只能從鏟沙、挖土開始,建自己的樓。

.騰訊從來沒有預設對手,或者任何假想敵,騰訊人都認為,最大的對手就是騰訊人自己。

.玩,也是一種生產力。

關鍵財報數據

營收年成長率:

58%

稅後純益年成長率:

56%

股東權益報酬率:

48%

騰訊

創立:1998年

董事長:馬化騰

主要業務:

網路及手機加值服務

撰文·楊方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5

缺少線下網點和場景 民營銀行的線上“攻堅戰”

線下缺少網點和場景、線上缺少流量和資源的民營銀行們要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甚至從線上反撲到線下?最近,有兩家民營銀行不約而同地給出了類似的答案。

先是華瑞銀行正式發布了一款名為極限的軟件工具包,通過這個聚合了賬戶、支付、投資、融資、數據、企業服務等金融服務的產品將嵌入不同的APP,進而觸及更多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

兩日後,新網銀行則宣布“牽手”智能信貸技術服務公司讀秒,後者通過嵌入不同的場景入口獲取客戶並利用大數據風控技術,聯合新網銀行對用戶進風控考察,最後的借款協議由用戶與新網銀行直接簽訂。

不管是華瑞還是新網,它們都試圖通過構建“開放平臺”打破網點和場景不足的局限。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穿透不同的平臺,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和產品。

缺少網點如何線上展業?

盡管從股東構成來看,不管是背靠新希望集團、小米、紅旗連鎖等實業和互聯網巨頭新網銀行,還是由民營龍頭企業均瑤集團等發起成立的華瑞銀行,在渠道資源、品牌、客戶上都有一定的基礎。

但在線上線下獲客成本日益擡升、互聯網“馬太效應”愈發顯著的當下,除了依托騰訊和阿里生態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大多數先天缺少場景和網點的民營銀行在展業中,尤其是零售業務上的瓶頸十分明顯。

無路可走有時候卻恰恰會逼出一條好路。“開放平臺在互聯網行業已經屢見不鮮,但在銀行業,還是個新思維。”華瑞銀行行長朱韜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華瑞找到的路子,是做“開放平臺”:把自有的標準化、模塊化的金融產品上到平臺上,供合作夥伴調用、甚至允許“貼牌”成合作夥伴APP上的產品名。“把銀行開在了別人家的APP里。”朱韜把這種模式與“銀行把的ATM放到地鐵、商場里”做了類比。

新網銀行同樣打出了“開放”這張牌。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開業三個月以來,新網銀行已經同超過50家金融科技公司進行了合作。

新網銀行執行董事江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對金融服務來說,場景無疑是強大的,它能產生強關聯,但也不是萬能的。我們希望產品是向全網開放的,不針對特定客群,不依托特定場景。”

以讀秒為例,它將不同場景的交易歷史、用戶習慣、消費場景、外部征信等數據進行甄別和解碼,借助生態矩陣及強大的數據化授信等技術,將前互聯網金融時代相對獨立的金融模塊進行解構與重組,以完成信貸各環節的決策。

目前,這個智能風控決策引擎已經內嵌進了中國電信翼支付、安盛集團、微店、小米、去哪兒、攜程、康德樂、58同城等不同領域的平臺。新網銀行通過這個合作夥伴便無形中把觸角延伸到了更多元化的場景中。

在操作層面,據新網銀行方面介紹,讀秒等金融科技公司獲客後,它們將聯合新網銀行對用戶進風控考察,最後的借款協議由用戶與新網銀行直接簽訂。所有這些步驟,從獲客到風控到簽約,都是在線秒級完成。

相比之下,華瑞銀行的模式則往前更進了一步。

這家資產規模已超300億、在同族群銀行中強於對公業務的民營銀行,順著既有的科創企業客戶的“藤”,開始向企業的下遊“摸瓜”:用開放平臺金融輸出的方式,把融資、支付等一系列金融業務,延伸到這些既有企業客戶的生態和場景里。

這是朱韜對業內既有的場景“閉環”打法提出的新思路:“我們的平臺可以開放出去,但用戶一旦使用,支付數據是華瑞送的、貸款是華瑞放的、電子合同的金融服務供應商是華瑞銀行。”

以華瑞銀行與一家線上租房創業公司的合作為例,後者在自己的租房APP上嵌入了華瑞的平臺,但可“貼牌”上這家公司自己對金融產品的命名;在平臺上,這家租房公司的租客們可調用由華瑞銀行開發上架的標準化、模塊化產品,比如現已開發上線的賬戶、支付、融資產品等。

這套模式背後的技術邏輯是:通過集成多個API功能接口,並串聯API接口之間的業務邏輯,同時包含邏輯間頁面設計,提供一套多功能、即插即用、菜單選擇的對外服務軟件包/插件,這使其可以被快速植入各個企業的應用APP中。

雖然這個名為“極限SDK”的綜合金融產品剛剛才正式上線,但華瑞的這套體系早在去年秋天就已開放給種子用戶試用。

通過和互聯網上的初創企業合作把金融業務延伸到線上平臺的C端,目前華瑞已經“順藤摸瓜”,覆蓋了120多萬的客戶。合作企業的行業已包括在線租房、在線教育、酒店設備、內容服務等領域。

萬能適配器”的挑戰

“無論場景多麽大,其業務終究是有天花板的,只是在閉環的生態鏈中經營。依托於場景的銀行只是設定了一個固定的產品模式,客戶也只能去“套用”這個產品。”在闡釋新網銀行定位時,其行長趙衛星說到。

在他看來,新網銀行的目標不止於場景銀行。無論是擁有怎樣個性的個人,無論是擁有怎樣屬性的公司,都需要一個萬能的轉換器來進行連接和適配,新網銀行希望成為那個轉換器、適配器。

“萬能適配器”在連接資源和聚合流量上的優勢顯而易見,但這背後各方資源、數據、風險、利益的共享與分擔機制的建立卻也是一個繞不去的挑戰。

據了解,在新網銀行與讀秒的合作中,根據不同業務模式以及客戶需求,用戶可以選擇網上開戶或者不開,信貸資金可以直接發放至客戶在新網銀行開立的賬戶或者他行賬戶。由於是聯合風控,收益也是兩家共享。

定價、風控翻花樣

在華瑞銀行的模式之下,風控與定價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

在貸款定價方面,朱韜表示,華瑞給到作為中間方的合作企業一個“底價”定價,合作企業可根據在他線上平臺上更為了解的C端貸款客戶情況,通過“手續費”的方式在一定範圍內事實上實現微幅價格調節功能。

“有的合作企業會收取一些手續費,有的合作企業則會進行‘補貼’以增加獲客和客戶黏性。”朱韜說。

除此之外,還有合作的風控模式,合作企業和華瑞銀行的兩道風控形成了“雙保險”。仍然以上述線上租房公司合作為例,除了銀行本身中後臺的風控環節外,這家租房公司對客戶租金“付三押一”中的“押一”,事實上也形成了這些租客申請消費信貸的一種類“保證金”。

在這種新型組織架構中,“客戶經理”、“產品經理”等職能角色其實是由銀行和居於中間人位置的合作客戶一起完成的,各個角色已經“虛實結合、互為支持”。

而在經營考核方面,為了提高合作平臺們的積極性從而擴大銀行業務規模,華瑞開創了分潤機制,根據合作方所帶來的客戶數、交易量、營收情況等進行效益考核與評估。

一批新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道路上的實踐,或可成為傳統銀行業在盈利能力低速增長時期的一種有益探索。某股份行零售條線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利率市場化及金融脫媒的影響還會不斷發酵,如何打破既有的業務模式,找出一條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成長路徑是所有銀行,尤其是零售板塊都亟待解決的。

不過在他看來,通過與外部機構合作拓寬自己的業務邊界和生存空間是不少同業都在嘗試的方向,但如何讓傳統的銀行模式與新生的互聯網生態相結合,如何把握不同場景和用戶的風控標準,如何建立一個可持續合作機制等仍需要一定周期驗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45

Aceona:“精英圈”的线上猎头

1 : GS(14)@2010-09-20 21:55:4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20/151995.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