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標題工作總結(20130805)Lancaih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pz1.html

主要完成了紫金礦業和招金礦業的主要發展策略的整理。

   黃金生產商作為產業鏈上的資源佔有環節,他們發展壯大的最核心驅動因素就是佔有資源(這裡主要是指黃金資源量)的不斷穩定增加。

    紫金礦業和招金礦業這兩家同為港股上市的黃金公司也是如此,每一年年報中,兩家公司幾乎都將資源擴張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過在資源擴張的方向上有明顯不同:紫金將主力戰場設置在海外;而招金目前仍在國內尋找、拓展黃金資源。

 

   紫金礦業:05年之前,仍將紫金山作為生產和資源的核心,但在紫金山金銅礦未來產量和資源日益枯寂的壓力下,公司調整戰略,從06年起,公司開始大規模向海外擴張。2007年,公司收購倫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控制秘魯白河特大型銅礦,收購塔吉克斯坦ZGC75%股權,獲得了該國最大的金礦開發權等。2009年,抓住金融危機,「抄底」海外礦業資產,入駐加拿大大陸礦業公司,成為西藏謝通門銅金礦第一大股東;2011年收購吉爾吉斯左岸金礦,並成為澳大利亞諾頓金田公司第一大股東等等。

   通欄過去8年管理層討論和董事長報告,明顯感覺發展上有以下幾點變化:06年之後走出國門,海外資源併購明顯加速;2010年提出,「黃金優先,基本金屬並舉」的口號,將銅等基本金屬的資源擴張明確寫入發展戰略,並欲進軍上下游產業;在經歷了2010年7.3和9.21環保事件之後,公司對環保方面以及公司形象的宣傳調門迅速提高。

 

   招金礦業:公司06年上市之後,大力拓展埠外(招遠市以外)資源的擴張。提出「一號工程」,將擴張重點放置在甘肅、新疆等地區,最後形成了山東、甘肅和新疆三大資源與生產基地。公司積極提出要將管理重心向外埠傾斜,保持純黃金的生產商地位。

   與紫金礦業相比,招金礦業在發展中與其最大的區別是:1,主要在國內山東、甘肅、新疆等地擴展資源;2,明確保持純黃金主業,無擴展業務的打算;3,國外資源擴張步伐緩慢,目前仍未有成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49

工作總結(20130812)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ttj.html

今天把福耀玻璃的基礎資料整理了一下,從其業務結構和子公司的變化即可以看出一個產業投資者的邏輯。首先,公司仍保持了專業化,沒有房地產、小貸等金融方面的多元化投資;其次,區域上的佈局也和汽車的產業集群相一致,一方面降低了運輸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同步研發的能力,與汽車廠商之間的緊密聯繫有利於獲取終端消費者的需求信息;公司投資建設新的廠房時也會考慮到未來產能擴建等因素,因此,當需求爆發時,產能釋放的效果會很明顯。這也可以從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的上升趨勢中看出來。最後,公司在產業鏈上不斷向上游前進,汽車玻璃的原材料之一(玻璃原片)目前可以達到20%的自給率,目標是75%;並且,公司在2006年設立了海南文昌福耀,開採最上游原材料的石英砂。從歷史的後視鏡來看,這樣的投資思路清晰可辨。

不過,在眾多的原材料中,仍有一部分無法進行自給,但同時,這種材料也在汽車玻璃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汽車玻璃碎裂後防止迸濺、防紫外線等功能都是其中的PVB膜在起作用,這種材料的技術壁壘較高,國際上由少數幾家公司生產。那麼,如果PVB膜如此重要的話,福耀的研發在汽車玻璃性能的提升上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44

工作總結(20130814)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vhz.html

   今天整理了汽車玻璃的市場以及競爭現狀。國際市場上,福耀的主要競爭者為旭硝子、板硝子、聖戈班和PPG,國內市場還有信義玻璃等。從這些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業務結構來看,將汽車玻璃作為單一業務承擔著很大的市場風險,或者,反過來說,福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中國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旭硝子和聖戈班業績受汽車玻璃業務的影響較小,前者為綜合性的化工企業,而後者主營建材產品。但PPG和板硝子則不同。板硝子主營產品為玻璃,2006年也收購了皮爾金頓的汽車玻璃業務,但銷售額卻從2007年開始逐年下滑;PPG最初的主營產品為玻璃,但可能業務缺乏增長性,公司通過不斷地兼併收購轉型為塗料生產商,旗下的汽車玻璃業務也出售給了一傢俬募股權公司。如果市場風險可以逼迫公司轉型,那麼實在不容忽視。

   當然,更為基本的問題是,客戶在哪裡?靠近客戶是福耀現在的投資策略,接下來的時間則需仔細整理它的產能分佈情況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56

2013年08月14日工作總結 from lancaih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vc8.html

   今天補充完成了黃金數據庫的第二部分:國內主要公司和國外主要公司的產量、儲量以及生產成本情況。

   國內主要是中金黃金、山東黃金、靈寶礦業、招金礦業、紫金礦業;

   國外主要是Barrick Gold,Newmont Mining,Anglogold Ashanti和Gold Fields。

   國內外企業的差距明顯,世界前四的黃金巨頭礦產金產量分別是231、155、123和100噸,中國礦產金產量最大的紫金礦業僅僅32噸。從資源量上來說,四巨頭的P&P儲量均超過千噸,其中barrick已近4400噸,而紫金礦業(全國黃金類上市公司中擁有最大資源量)的資源儲量才1200噸。

   接下來要補充一下國內和國外的黃金公司平均成本、平均品味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57

2013年08月16日工作總結 from lancaih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wss.html

   今天主要工作是將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法國、美國、印度7個國家和地區的GDP換算成黃金。

   但用黃金計量世界GDP將會得到一些有違常識的結論:

   1,1960~1970,佈雷頓森林體系仍在維持,黃金和美元比價穩定,這段時間換算的黃金數量較好的描述了各國的經濟增長
   2,1970~1980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黃金價格突增。用黃金計價的日本和韓國國民總產值大幅縮水,和當年兩國經濟高速騰飛構成鮮明對比。特別是日本,1970年GDP為1810千噸黃金,到1980年僅剩552噸,明顯與常識不符合。
   3,1980~2000年,黃金價格從高點進入持續的熊市。以黃金衡量的各國GDP快速增長,各國黃金計量的GDP增幅均在10~20倍以上。
    4,2000~今,黃金進入牛市。各國再次出現大幅縮水,2012年GDP僅為2000年的1/5,高速發展的印度GDP從5.3萬噸,跌至3.4萬噸,也明顯不能反映其經濟的增長。

   

   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雖然美元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尺度內會不斷貶值,但基本是緩速的,逐漸的,單向的,短的尺度上的數據具有可比性;難有劇烈波動;

   其次,黃金則相反,自己總是在劇烈波動---受到政局、貨幣政策、信心等影響。這會導致一國GDP在短尺度(譬如連續兩年)不可比。因為即使國民經濟穩定增長,但用黃金衡量仍然有可能出現大幅波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41

工作總結(20130820)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zrp.html
今天從聖戈班與福耀合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些資料。聖戈班不僅在1996年和福耀成立了合資公司——福耀萬達,也通過間接持股的方式收購了福耀42%的股權。從董事會成員的變動上來看,董事會7名成員中有3名來自聖戈班,但董事長仍為中方人員,並且,曹德旺仍擔任總經理。看上去,中方在經營和戰略方面享有較大的決策權。財務上來看,公司的固定資產上升明顯,從2005年末的2.3億元上升至1999年的5.1億元。但是,同時上升的也有公司的費用率,期間費用率從95年的20%上升至98年的35%。短期借款也從95年1.3億元激增至99年的近5億元。相信在面對如此窘境下,曹不得不與聖戈班在1999年中止合作。事件的另一個側面是,公司在97年僅盈利一千多萬元的情況下,卻分紅9千多萬元。大比例的分紅加速地惡化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也使得公司難以通過銀行繼續獲得資金支持。從福耀當時的得失來看,從聖戈班獲取技術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入股後造成的經營效率下降可能也拖了公司的後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64

工作總結(20130819)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z0v.html

今天整理了公司的產能分佈、管理層以及融資分紅情況。從公司現有的產能分佈上來看,已經覆蓋了中國六大汽車產業基地,包括北京、上海、吉林、廣東、湖北和重慶。但是,從整車產量的數據來看,廣西2012年的汽車產量也可在各省市間排名前五,不知道公司是否準備在此進行整車的配套生產。從互聯網的資料來看,公司好像已在廣西柳州投資建廠,但公司的子公司和在建工程中都沒有反映出來。

公司的分紅情況也不錯。除了汽車市場不景氣的040508年,公司在大多數年份保持了50%左右的派息率。較高的派息率一方面展現了公司較好的現金流和盈利情況,另一方面也緩衝了業績波動帶來了價格波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65

工作總結(20130820)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czrp.html
今天從聖戈班與福耀合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些資料。聖戈班不僅在1996年和福耀成立了合資公司——福耀萬達,也通過間接持股的方式收購了福耀42%的股權。從董事會成員的變動上來看,董事會7名成員中有3名來自聖戈班,但董事長仍為中方人員,並且,曹德旺仍擔任總經理。看上去,中方在經營和戰略方面享有較大的決策權。財務上來看,公司的固定資產上升明顯,從2005年末的2.3億元上升至1999年的5.1億元。但是,同時上升的也有公司的費用率,期間費用率從95年的20%上升至98年的35%。短期借款也從95年1.3億元激增至99年的近5億元。相信在面對如此窘境下,曹不得不與聖戈班在1999年中止合作。事件的另一個側面是,公司在97年僅盈利一千多萬元的情況下,卻分紅9千多萬元。大比例的分紅加速地惡化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也使得公司難以通過銀行繼續獲得資金支持。從福耀當時的得失來看,從聖戈班獲取技術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入股後造成的經營效率下降可能也拖了公司的後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20

工作總結(20130902)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d83n.html
 
今天整理了柳工的資料,從工程機械的行業數據開始。雖然統計年鑑上可獲得詳細的數據,但仍需其他數據來源的驗證和支持。在柳工的產品結構中,裝載機和挖掘機仍佔有主要比重。但是,從已經整理好的數據來看,這兩塊市場的集中度並不高。不知道它們的市場結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因此,也要整理國外的數據,看一看國外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歷程以及現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09

工作總結(20130903)Steven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d8ot.html
 
今天繼續整理了工程機械的行業數據,其中幾個主要產品所在市場的市場結構已經相對穩定。裝載機市場的集中度相對較高,柳工、龍工排名前兩位,廈工和山東臨工其次;混凝土設備行業領跑的則是中聯和三一;起重機呈現了雙寡頭的市場結構,徐工和中聯佔有主要市場份額;挖掘機行業內市場份額靠前的大多為外資企業,包括小松、日立、斗山、現代和卡特彼勒等,當然,三一和柳工在其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壓路機市場的競爭格局仍未穩定,柳工和山推等公司均有較快增長,而一拖集團和徐工的銷量則未有太大變化,因此,出現了市場份額的相對下滑。接下來將整理海外的工程機械數據,以便對行業的發展規律有進一步地瞭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