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俞敏洪:創業四要素——情商、突破思維、商業判斷、長久能力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9/146493.html

i黑馬:在創業大潮迅猛來襲之際,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卻給北京大學的學子們潑了一盆冷水。近日,俞敏洪在“中國創業者2014峰會”說:“不要以為創業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這些創業成功的人,總會跟大家談論創業成功的美妙和好處,這就像一個談戀愛成功的人告訴你,談戀愛不難,結果你去試一試,被每一個女人打一個耳光。成功者總是善於講自己成功的故事,所以想給創業者潑潑涼水!想要創業成功還是要先打好基礎。”
 
\“不少學生問我,怎麽樣創業成功?怎麽樣迅速地做起市場,卻很少有學生問我,當年在北大是怎樣讀書的,是怎樣參加學生活動的。這說明學生的關註點已經不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了。”在俞敏洪看來,想要在未來創大業,並不一定在學生時代就去創業。讀書、交友才是大學最重要的事情。讀書獲得了創業的知識基礎,而交友能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學會寬容,學會大度,學會欣賞。
 
“在大學,學生要有5到10本書反複讀,不管是專業書籍還是思想性的書籍。讀到最後,把書里的思想變成自己的,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這樣的讀書才算是入味了。”俞敏洪說,他在北大上學時,曾經因肺結核在醫院里住了一年。這一年,他讀了整整200本書,寫了200多首詩歌,背了上萬個英語單詞。“這直接奠定了我在中國成為一流英語詞匯老師的基礎。”
 
在他看來,上大學第二件重要的事是交友。“大學交友的核心內容是要跟人學會相處,中國的大學宿舍里住6個人,這對學生是極其有益的。如果一個人大學四年能和宿舍里的同學相處得非常好,就培養了一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培養了做生意的能力。因為做生意就是與人相處。”這些同宿舍的同學很有可能也是未來創業的夥伴。
 
俞敏洪將創業的要素概括為四方面:第一是情商,第二是突破思維,第三是商業判斷,第四是長久能力。
 
情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被人充分相信的能力,第二是關註別人感受的能
力,第三是讓利於公的能力,三者結合起來就叫團隊能力。因為只有這三種能力才能將團隊成員比較長久地凝聚起來。”
 
第二是突破思維。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要勇於嘗試。“舍得”,有舍才有得。第三是做事時,隨時問自己,有更好的辦法嗎。沒有事情是不能做得更好的!“有一個企業家,從小不喜歡學習,但是喜歡把家里的東西拆了裝、裝了拆。後來家里買了一輛摩托車,他又拆了裝、裝了拆。一般人就到此為止了,但是他想,既然我做這個這麽熟練,就開一個修理廠吧,一年也能賺個幾十萬元。”這個人最後不只開了修理廠,而且開始生產摩托車、汽車。
 
第三是商業判斷。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貪大,要做到小而精、小而美。要專註現在、關註未來,不要現在沒做好,就開始探討未來的模式。“想可以想得寬闊,但是做事情一定要從小而美入手。然後是做事情一定要不斷和成功者或有經驗的人去探討。因為這些過來人對你會有方向上的幫助,只要方向正確了,事情做長久就有可能。”
 
第四要做長久的事情。一個有人品的人、一個有氣度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個有高度的人,是一定可以將事情做得又長久又好的,就算他做的事情不是最大的,但是也會做成對國家對人民最有好處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42

中國頁巖氣關鍵技術商用取得突破 大幅降低成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41

據新聞聯播,中國頁巖氣開采核心技術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用於地下水平井進行分段的分割器——橋塞等技術商用成功。這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後,第三個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業開采的國家。

中國石油石化雜誌稱,經過近三年的攻關,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初步形成了適用於中國部分地區頁巖氣開采的自有鉆井技術體系,基本滿足了安全、快速的鉆井工程需求。

同時,頁巖氣工程系列技術上的突破,為降低頁巖氣勘探開發成本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油基鉆井液體系、彈塑性水泥漿體系和高效滑溜水體系,替代了外國同類產品,降低成本30%以上;多級滑套壓裂等工具價格為國外同類產品的70%。

以下為中國石油石化雜誌對於頁巖氣突破過程描述的摘要:

7月17日,國土資源部發布數據稱,中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為大型優質的頁巖氣田,儲量為1067.5億立方米。至此,“中國第一個大型頁巖氣田”正式誕生,涪陵穩坐頭把交椅。

 “涪陵頁巖氣的成功打破了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沈寂,證明了中國不僅有頁巖氣而且有優質頁巖氣的存在。”業內一位不具名專家對本刊這樣表示,“涪陵頁巖氣田的發現與開發是中國頁巖氣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政治意義、技術突破方面的價值不可磨滅。”

所有通往“里程碑”的道路上,總是充滿坎坷,涪陵頁巖氣也是如此。

……

終於,勘探南方分公司繼續聚焦,將勘探的重點劃定在了焦石壩。2011年9月,勘探南方分公司在焦石壩部署了第一口海相頁巖氣參數井焦頁1HF井,開始試鉆。

“我們評價這里(焦石壩)是南方有利的區塊,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好!”在電話那頭,魏誌紅的聲音很雀躍。2012年11月28日,中國石化宣布,焦頁1HF井鉆獲高產頁巖氣,20.3萬立方米/天,取得了商業頁巖氣戰略性突破。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頁巖氣直井單井日產量為0.2萬~3萬立方米,頁巖氣水平井單井日產量為1萬~12萬立方米。當頁巖氣單井日產量達到4.1萬立方米時,便可回收開發井投資。如此對比,焦石壩的頁巖氣的確稱得上是一份天賜的禮物。

……

技術突破與成本控制,一直是頁巖氣發展最掣肘的因素。

“你們在頁巖氣工程技術上的系列突破,使得中國石化勘探發現的頁巖氣儲量得以經濟有效開發,中國石化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在頁巖氣勘探開發上走在中國企業前面成為可能。”這是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的一份材料上做出的批示。

水平井、分段壓裂是頁巖氣開發中最關鍵的技術,之前中石化在這兩個方面都有一定基礎。“不過,一直都是在砂巖中,從來沒有對泥頁巖進行過水平井壓裂。”勘探南方分公司地質專家夏維書說,“泥頁巖易膨脹、易垮塌,而且碎屑顆粒少,壓裂後的縫隙很容易閉合,就很容易導致氣出不來。”夏維書解釋說,“所以這對我們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70117隊平臺經理馬永生坦言,焦頁1井的成功得益於公司具有的頁巖氣井從鉆前、鉆井、完井、儲層改造等各個工藝流程的集成配套技術。經過連續幾年科技攻關和集成配套,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形成了一整套頁巖氣鉆完井配套技術,在深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井壁穩定和超深水平井高溫測量技術上具備獨特的技術優勢。

在頁巖氣開采中,還有一項技術很關鍵,即橋塞射孔聯作技術工藝,當時主要被國際大公司壟斷。在丁頁2HF井中,原本由一家國外知名工程服務公司承擔橋塞射孔聯作施工,但隨著易開采油氣儲量的逐漸下降,油氣勘探轉向高溫、高壓等複雜地層,酸化、壓裂施工難度越來越大,這家外國公司中途放棄。緊迫關頭,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接受了這項挑戰。

“說實話,心里沒有底。”負責此次施工的技術專家趙開良回憶,“但大夥兒心里明白,沒有退路了,只有靠自己挑戰極限。”他們針對該井超深、超高壓、超高溫的特點和儀器串進入防噴器難、工具串下井難、泵送施工難、橋塞坐封難等6個施工難點,對射孔儀器串、7英寸套管橋塞、井口防噴裝置等進行了技術革新。

2013年12月9日,在貴州省習水縣寨壩鎮,丁頁2HF井12段壓裂完美收官。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的專家們應用革新後的泵送橋塞—射孔聯作施工技術,順利完成該井射孔9層31米的施工任務。這是我國首次采用電纜射孔泵送橋塞分段壓裂聯作工藝,獨立完成的大型頁巖氣分段壓裂施工。

另外,中石化對於鉆井液也做出了自主研發。由於頁巖層地質結構特殊,在進行水平段鉆井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水基鉆井液,巖層容易塌陷,必須改用油基鉆井液。

 “2012年某外國公司賣給我們的油基鉆井液一立方米要20000多元,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油基鉆井液一立方米只要9000多元。”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的鉆井專家李忠壽做了一番比較。

中石化表示,在頁巖氣開發中,公司形成了以測井綜合解釋和地震綜合解釋為主的勘探評價技術;形成了頁巖氣開發關鍵技術,包括水平井優快鉆井技術、長水平井段壓裂試氣工程工藝技術等,並實行以“井工廠”鉆井和交叉壓裂的高速高效施工模式。目前,試驗井最大水平段長2100米、最多壓裂段數26段。

“記得2011年剛開始打頁巖氣水平井時,好多鉆井技術掌握不了,被外國公司卡著脖子要錢,老外要多少就給多少。”回憶起2011年鉆探中國石化第一口頁巖氣水平井時的情形,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公司鉆井專家王偉依然印象深刻。

經過近三年的攻關,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初步形成了適用於焦石壩地區頁巖氣開采的自有鉆井技術體系,基本滿足了安全、快速的鉆井工程需求。

頁巖氣工程系列技術上的突破,為降低頁巖氣勘探開發成本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油基鉆井液體系、彈塑性水泥漿體系和高效滑溜水體系,替代了外國同類產品,降低成本30%以上;多級滑套壓裂等工具價格為國外同類產品的70%。

技術的突破是一方面,一線技術人員的敬業也讓這里的快速突破成為可能。

2013年10月底,焦頁4HF井、焦頁12-4HF井等4口井連續進行測井施工。由於另一名現場驗收人員去外部井施工,感冒發燒到39℃的江漢石油工程公司員工熊瑛毅然接下了這4口井的測井資料驗收任務。測井資料驗收是個細致活,複雜的曲線稍有看錯,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料質量事故。高燒加上高血壓,強烈的暈眩感,讓看圖驗收變得極為艱難。熊瑛楞是堅持了7天,最終優質完成了4口井的資料驗收工作。

在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熊瑛這樣的基層一線員工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國石化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才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向前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01

俄烏與歐盟多方會談未獲突破 烏克蘭戰火持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74

普京,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默克爾

始於本周五的俄羅斯、烏克蘭與歐盟國家領導人兩日會晤期間,除就俄烏天然氣供應和邊境控制達成初步協議外,未能取得任何突破。烏克蘭東部地區親俄分裂武裝與政府軍仍在交火。

俄羅斯外交部網站昨日公布,外交部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周末的會談未能獲得突破,俄方得知,若要西方結束對俄制裁,必須遵守美國及其盟友提出的各種標準,俄方將拒絕接受這些前提條件。

據俄羅斯外交部公布的拉夫羅夫接受采訪文字稿,他昨日說:

“我們的回應很簡單:我方不應同意任何標準和條件。在解決烏克蘭危機方面,俄羅斯做的比誰都多。”

昨日烏克蘭政府稱,政府軍擊退了對東部沖突地區城市頓涅茨克機場的又一次攻擊。當天,在該地區人口最多城市頓涅茨克,炮擊及爆炸聲不絕於耳。烏政府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稱,政府軍有兩名士兵喪生,“叛軍”在烏南部的活動已經減少,在俄烏邊境並無戰鬥。北京時間昨晚11點30分,分裂武裝控制的頓涅茨克市委員會官網稱,該市形勢“相當困難”。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第三次會晤前表示,雖然俄方展示一些開放態度,但俄烏雙方的分歧還是太大,無法妥協。據彭博報道,默克爾說,在執行9月5日烏克蘭政府與分裂武裝簽署的停火與和平計劃方面,“我還未發現任何突破。”普京的發言人Dmitry Peskov則是在第一次會晤後表示:“部分與會者沒有表現任何理解烏克蘭東南部真實形勢的意願。”

本周五參加米蘭舉行的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普京與波羅申科進行了三次會談,其中第一次與第三次均有法德兩國領導人參與,第二次為一對一會談。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意大利總理倫齊和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參與了第一次會晤。各方都暗示,已就俄羅斯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達成初步協議。不過俄方稱,希望烏方支付45億美元的逾期應付款。

歐盟約15%的發電和取暖用天然氣都由俄羅斯經烏克蘭天然氣管供應。普京此前曾表示,如歐盟發生任何能源危機,俄政府不會負責。

本周末會晤期間,普京表示,如烏克蘭政府將俄方輸送歐盟的天然氣挪作己用,兩天後就會減少對歐洲送氣。無論結果怎樣,烏克蘭都必須以預付款方式進口俄方的天然氣。

烏克蘭政府對此表示,不會截取本應送往歐盟國家的天然氣,烏克蘭是可靠的中轉國。波羅申科在與普京單獨會談後說:“第一,各方都必須遵守明斯克備忘錄,並將努力執行全部12點內容。第二,頓涅茨克舉行的地方選舉必須在15日簽署的法律下進行。第三,我們在天然氣問題上取得一定進展。”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除了表示俄烏在天然氣供應合約的“基本條款”上達成一致,波羅申科還暗示,烏方在設法尋找付款的資金。

分析人士認為,總體看來,俄烏雙方、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分歧依然存在。

普京與波羅申科會談前一天,默克爾與普京進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會談,雙方均明確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路透由德方人士處獲悉,普京的態度“沒有多少建設性”。

卡梅倫當天則表示,希望俄羅斯能采取更多的行動,否則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將對俄羅斯繼續實施制裁。(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789

阿里巴巴有意與蘋果合作 阿里股價突破10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73

周二,阿里巴巴早盤高開,美東時間上午10點多股價突破100美元大關,創IPO上市首日新高。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雲稱有興趣與蘋果公司在支付領域展開合作。馬雲將與蘋果CEO庫克在本周晚些時候會面。

baba

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支付服務商,蘋果最新推出了移動支付錢包,允許iPhone 6用戶在零售商那里通過手機支付。

馬雲在華爾街日報的一個會議上表示,非常敬重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在被問及支付寶和蘋果是否可能合作時,馬雲稱,願意與蘋果公司攜手做些事情。

阿里巴巴平臺上處理的電子商務交易比亞馬遜和eBay合在一起都要多,但在美國零售市場中用戶較少。馬雲稱目前關註點還在服務中國客戶上,希望將歐美產品賣往中國,這與過去10~15年正好相反,那時是中國的產品銷往歐美。

阿里巴巴投資了一些美國小企業,如11Main,馬雲表示將繼續在美國投資。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雲講話同日,庫克也表示,本周晚些時候將與馬雲會面,討論潛在合作事宜。他表示,阿里巴巴是蘋果希望合作的公司,不過他沒有具體說明蘋果是否會與阿里巴巴在支付方面進行合作。

本周馬雲計劃參觀一些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在加州尋找電影領域的合作夥伴。馬雲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稱阿里巴巴已經開始進軍娛樂行業,馬雲希望在中國這個蓬勃發展的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阿里巴巴上市後,股價並非一帆風順,兩周前美股大跌,阿里巴巴股價下挫至82.81美元,此後強力上揚,周二突破100美元大關,較發行價68美元大漲47%,市值超過了Amazon和eBay。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10

阿里巴巴有意與蘋果合作 阿里股價突破10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73

周二,阿里巴巴早盤高開,美東時間上午10點多股價突破100美元大關,創IPO上市首日新高。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雲稱有興趣與蘋果公司在支付領域展開合作。馬雲將與蘋果CEO庫克在本周晚些時候會面。

baba

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支付服務商,蘋果最新推出了移動支付錢包,允許iPhone 6用戶在零售商那里通過手機支付。

馬雲在華爾街日報的一個會議上表示,非常敬重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在被問及支付寶和蘋果是否可能合作時,馬雲稱,願意與蘋果公司攜手做些事情。

阿里巴巴平臺上處理的電子商務交易比亞馬遜和eBay合在一起都要多,但在美國零售市場中用戶較少。馬雲稱目前關註點還在服務中國客戶上,希望將歐美產品賣往中國,這與過去10~15年正好相反,那時是中國的產品銷往歐美。

阿里巴巴投資了一些美國小企業,如11Main,馬雲表示將繼續在美國投資。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雲講話同日,庫克也表示,本周晚些時候將與馬雲會面,討論潛在合作事宜。他表示,阿里巴巴是蘋果希望合作的公司,不過他沒有具體說明蘋果是否會與阿里巴巴在支付方面進行合作。

本周馬雲計劃參觀一些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在加州尋找電影領域的合作夥伴。馬雲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稱阿里巴巴已經開始進軍娛樂行業,馬雲希望在中國這個蓬勃發展的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阿里巴巴上市後,股價並非一帆風順,兩周前美股大跌,阿里巴巴股價下挫至82.81美元,此後強力上揚,周二突破100美元大關,較發行價68美元大漲47%,市值超過了Amazon和eBay。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13

中美協議將推動全球貿易迎來重大突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40

WTO,信息技術,奧巴馬,習近平,世貿組織

昨日中國與美國就氣候變化與信息技術等多方面達成共識。無論是從氣候變化還是從貿易方面看,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協議都會產生全球性影響。彭博觀點的編輯評論文章認為,問題是怎樣盡可能發揮益處、減少弊端。

根據昨日的中美相關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提出,2030年左右讓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並讓清潔能源占比提高到20%左右;美國承諾,到2025年,將本國年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減26%-28%,減幅超過美國此前承諾。中美兩國元首還就盡快恢複和結束《信息技術協定》擴大產品範圍談判達成雙邊共識,協議將涵蓋約1萬億美元的信息技術產品交易,涵蓋醫療設備、GPS設備、視頻遊戲機、電腦軟件和新一代半導體等商品。其中部分新規將立即生效。

彭博觀點的文章認為,在經濟方面,此次中美協議的有益影響主要體現在,它減少了中美兩國的信息技術關稅壁壘,有助於十多年來陷入僵局的全球貿易談判重啟。

早在1996年,世貿組織(WTO)就已達成《信息技術協議》(ITA),達成共識取消關稅的產品約200種。此次中美雙邊共識涉及了1996年ITA並未囊括的設備。一位分析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表示,如達成ITA擴圍的協議,將帶來上萬億美元的交易額。上述彭博文章預計,如果其他1996年協議的WTO簽署方也將達成擴大範圍的協議,全球GDP可能增加1900多億美元,為美國創造6萬個就業崗位。

十七年來,WTO鮮有大範圍協議誕生,共同協議進程陷入癱瘓,多個WTO成員國紛紛尋求締結地區性的貿易協議,如“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這些地區性協議產生了地區標準相互沖突及引發地區競爭的風險。

中美協議意味著WTO有望實現更大範圍的框架,因為它是貿易領域對其他非協議方毫無歧視的雙邊協議。即使其他WTO成員並未簽約加入,它也可以讓全體WTO成員受益。

由於自身無歧視性,中美協議將更容易得到WTO 160個成員國的認可。現在WTO內部的確存在政府采購和民用飛機方面的歧視協議,它們比《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更早問世。所以任何新的協議獲得通過都面臨更大困難。

上述彭博文章認為,恢複WTO的效率需要避免一味堅持達成全體共識的做法,比如允許四分之三的票數贊成就獲通過。雖然WTO在協議談判方面有諸多問題,但該組織成功地扮演了貿易爭端調解員的角色。WTO統合及分析貿易數據的能力無可匹敵。它為成員國提供了寶貴的平臺。該平臺不但可以評估成員國的貿易監管法規提案,還能避免成員之間的小分歧演變為大紛爭。

當然,改變WTO的投票規定絕非易事,不能一蹴而就。但上述文章認為,在本周協議的基礎上可以走捷徑,全球貿易額有望因此增加1萬億美元。

相關背景

《信息技術協定》(ITA)是指《關於信息技術產品貿易的部長宣言》。它於1996年12月13日WTO第一屆部長級會議期間簽訂,簽約方為29個國家和單獨關稅區。其成員國的IT產品出口額占全球總額的97%。該協定於1997年4月1日生效,旨在分階段將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削減至零。

2003年4月24日,WTO擴大信息技術產品貿易委員會第35次會議同意接受中國成為WTO ITA的第43個參加方。2013年9月,俄羅斯成為ITA第78個成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56

穆迪股價突破百元大關 巴菲特又押對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43

穆迪股價

隨著穆迪公司的股價突破100美元,在評級公司股票的押註上,巴菲特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獨到精準的眼光。伯克希爾是穆迪第一大股東,盡管金融危機之後穆迪股價大跌75%至不足17美元,但但巴菲特依舊看好評級公司的經營模式。

上次金融危機以後,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的Einhorn大舉做空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和標普(Standard & Poor's)的母公司麥格勞·希爾公司(McGraw Hill Financial),他稱這些機構已經名聲掃地,因它們做出的虛假評級助長了1930年以來最大金融危機的形成。

而穆迪公司的最大股東正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穆迪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債券評級機構之一,最初由約翰·穆迪(John Moody)在1900年創立,1909年首創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

該公司股票價格於本周三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全天上漲0.8%收於100.08美元。超低利率環境的刺激了債務發行,使得評級機構的收入也大幅增加,自2008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翻了超過5倍。

綠光資本的Einhorn在2009年時便透露過自己持有大量穆迪的空頭。在2013年初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標普在金融危機前“欺詐投資者”之後,Einhorn再次表示自己做空評級公司、包括穆迪和標普的母公司McGraw Hill。

但伯克希爾自2000年穆迪上市以來就一直是該公司最大的股東之一。穆迪是典型巴菲特欣賞的商業模式的公司:擁有經濟特權,能夠主動提高定價,成本低、利潤高、輕資產。

巴菲特稱他喜歡評級機構的經營模式,巴菲特曾表示:穆迪是靠給債券評級賺取酬勞, 是只需要少量資金投入的公司,而且是能夠賺取豐富回報的優質公司,有良好的競爭優勢,面臨極少的業務上的威脅。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對其評價也甚高:“穆迪與哈佛相似,是一條能自我實現的預言。” 意思是其品牌足夠強大。

而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後穆迪作為評級機構成為輿論眾矢之的,巴菲特也因投資穆迪被傳票強制出庭作證,巴菲特為信用評級機構辯護稱,相信包括標普和穆迪在內的評級機構“有著相當出色的業務”和“極強的定價權”。信用評級機構只不過與他本人犯了同樣的錯誤,高估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程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58

中美減排協議:沒有突破 政治外交意義更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67

Obama xi jin ping

中美周三發布的聯合氣候變化聲明,其政治、外交上的意義或大於實際能減排的效果。

昨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兩國各自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核心內容是:

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國計劃於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範圍減排目標並將努力減排28%。

但奧巴馬幾年前就已經承諾到202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17%,該計劃能否達成尚不知曉的情況下,新的提議能否在共和黨控制的國會獲得通過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同時,中國仍缺乏任何絕對的減排目標。

聯合聲明中美國提出的減排時間框架、減排量等內容基本上與今年6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出臺的“清潔能源計劃”相同。該計劃要求2030年之前削減30%的碳排放(相對於2005年的水平),在國內引起了較大的批評聲。

值得註意的是,自從奧巴馬首次當選以來,共和黨一直都在抵制他的立法議程,自上周共和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後,美國參眾兩院全部被共和黨控制。共和黨籍的兩院領導人已經明確表態將抵制減排協議。所以奧巴馬想要真的將減排一事落實到立法層面可能性比較小。

而中國方面並未宣布任何減排目標的數字,只是計劃在2030年停止碳排放增長,並未指明屆時中國的排放會到達何種高度。聲明中還提到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例。

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做出了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的長期計劃,政府討論的目標是在2025~2030年間達到碳排放量峰值,而本次聯合聲明的2030年時點顯然是相對更容易完成那個選項。

並且聯合聲明中使用的措辭也是比較謹慎,在中文版中使用了“計劃”、在英文版中使用了“ intends”和“intention”,這或意味著該聲明並不是在創造任何新的義務性目標。

此外,路透社分析師John Kemp指出在聯合聲明的開頭便提到的“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到各國不同國情。”這句話十分關鍵,因為這個合約並不具備法律效力,一旦觸及到國家核心利益便可能用這句話作為理由搪塞過去。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想要完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至20%這個目標的難度也比較大。中國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作為發達國家同時也是推進綠色能源比較激進的歐盟,在不久前通過的《203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框架》中,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也不過才27%,而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用15年的時間提升十個百分點,難度非常大。

所以有市場人士指出,在明年巴黎即將舉行多邊氣候峰會之前,該協議的最大意義並不是真的減排多少二氧化碳,而是在於鼓勵全球國家在氣候談判的問題上向前邁進一步。

中美兩國的排放量加到一起幾乎相當於世界其余國家的總和。這兩個國家之間達不成協議,已導致達成全球氣候協議的努力屢屢受阻。

三年前,近200個國家的領導人同意在明年底的巴黎會談上敲定一項協議,以取代全球在減排方面唯一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

不過各國至今還在為此事爭論不休。迄今,只有歐盟公布了它將在巴黎為自己設定的目標。上月,歐盟同意到2023年,其總排放量較1990年降低至少40%。

也許,本次聯合聲明最有效的作用就是聲明中寫到的那樣:“中美兩國希望,現在宣布上述目標能夠為全球氣候談判註入動力,並帶動其他國家也一道盡快並最好是2015年第一季度提出有力度的行動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77

蘋果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 再創歷史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86

作為世界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的市值今天突破了70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蘋果估價在周二美股開盤後上升0.8%至119.59美元,市值7010億美元,創下了其它美國公司前所未有的市值里程碑。

蘋果雖然早已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但它的市值仍在繼續上漲,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的市值已在喬布斯時期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7000億這一數字達到了世界市值第二高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市值的1.7倍。而近五個月來,石油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埃克森美孚損失了約430億美元,現在的總市值約為4050億美元。

對蘋果增長的信心來源於其9月最新發布的大屏iPhone,以及10月發布的更快更薄的iPad。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在更新蘋果核心產品的同時,也通過一些新產品來不斷吸引粉絲,包括新的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和即將於明年發布的智能手表。

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師Brian White就表示:

“由於蘋果公司過去三個月主要產品的重大更新,而且也缺乏具有創新力的競爭者,在美國市場消費增長的背景下,我們相信蘋果有機會迎來一個亮眼的節日消費季“

20141125_AAPL_0

盡管蘋果是標普500中唯一市值達到7000億美元的公司,但如果在通貨膨脹率調整後,它離歷史上最值錢的公司這一頭銜還有一段距離。微軟的市值在1999年達到頂峰,超過了6130億美元,換算到今年相當於8740億美元。而當時微軟占標普500公司總市值的5%,IBM曾經也達到過6%,而現在,由於整個市場普遍上漲到歷史高位,蘋果占標普500的比重還未達到4%。

這家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科技巨頭的市值於2010年1月超過了全球最受歡迎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並於四個月後超過了西雅圖的微軟,微軟現在的市值為3940億美元。

另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看,蘋果現在還相對便宜。當微軟達到巔峰時,根據納斯達克和Factset的數據,其市盈率達到72倍。而蘋果現在的市盈率僅為18,與標普500整體水平相當,但蘋果的銷售和利潤的增長遠高於其他所有藍籌股,蘋果的收入增速達到15%,而盈利增速超過20%。

即將於明年出發布的Apple Watch將是庫克上任以來發布的第一款全新的產品,分析人士在這款可穿戴設備的潛在的受歡迎程度上,出現很大分歧,但他們都預期蘋果的股價還會更高。

至少有一位看多蘋果的分析師表示他們相信公司的市值將突破1萬億美元。蘋果的投資者Carl Icahn認為,公司擁有大量的現金,其真實的市值已遠超10位數。如果蘋果想要達到那一新的里程碑,那麽蘋果的股價需要再上漲43%,達到171美元。

(實習編輯 戴博 亦有貢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41

網絡電臺迎來洗牌潮:盈利模式單一 車聯網或成突破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6/147971.html

來源:騰訊科技

作者:劉亞瀾

網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播客、廣播整合平臺等分散的力量隨之覺醒,網絡電臺陸續上線,而投資熱也在網絡電臺領域蔓延。本月,網絡電臺APP多聽FM宣布完成1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Ivy Capital領投。

此前的2013年1月,蜻蜓FM獲創新工場200萬美元A輪投資,10月喜馬拉雅獲得由SIG(海納亞洲)領投,KPCB(凱鵬華盈)和Sierra Ventures(席拉創投公司)跟投的千萬美元A輪投資。近年來已有多家網絡電臺團隊收獲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級別的投資。

而借助資本的力量,多聽FM、喜馬拉雅、荔枝FM等領先的網絡電臺用戶數也突破千萬級別。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的蘇醒和資本的催化,音頻市場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是一個爆發階段。
 

\內容為王:UGC、PGC各領風騷

按內容分,網絡電臺有UGC和PGC兩大類。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的意思。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網絡電臺展示給其他用戶。這一類型的電臺代表包括喜馬拉雅電臺、荔枝FM等。以荔枝FM為例,用戶可以直接點擊“話筒”進入錄音界面錄制自己的電臺節目,完成後,還可添加背景音樂。

UGC無疑是用戶從單純的接受者變成“體驗+生產”雙重身份的轉折點,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UGC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豐富了平臺內容,彌補了專業媒體覆蓋不到的個性化角落;另一方面,UGC過低的門檻無法給內容帶來保障,娛樂化、低俗化趨勢明顯,而未來還面臨網絡版權、利益分配等問題。

PGC,就是把UGC的U換成了Professional的P,意為專業生產內容。考拉FM、窄播、懶人聽書等都是這一類型的代表。相較於UGC,PGC的內容有專業把關,內容更紮實,更具說服力。

目前,PGC的來源主要有三種:與電臺電視臺合作,購買版權,自媒體人。其中,自媒體人的內容特別值得關註。《羅輯思維》登陸喜馬拉雅,《老冀說科技》落戶考拉FM……這些成功的自媒體無疑能將自身吸引力導入相應電臺。《老冀說科技》的制作者冀勇慶告訴騰訊科技,這檔節目一般是由他基於自己在科技領域的積累,選取一周熱點來確定選題。

考拉FM會為他提供主持人和專業錄音棚,並為其完成音頻的後期編輯、傳播工作。而他和考拉FM的合作模式也十分簡單,考拉按照合作的期數向他支付一定的勞務報酬。

但與UGC模式相比,PGC也有一些不足:如果過於專業就容易做出不接地氣的高冷內容;此外,PGC門檻高,酬金或版權費用也會成為電臺的成本負擔。

但兩種模式並非截然對立,這兩者對於一個成功電臺都很重要。UGC負責內容廣度,主要貢獻流量和參與度,PGC維持內容深度,樹立品牌、創造價值。時間一長,UGC轉換為PGC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吸引足夠的用戶流量才是硬道理。

商業模式:廣告還是主要渠道

音頻和視頻一樣,盈利是建立在用戶增長與活躍的基礎上。而獲得用戶無疑需要資金支持。喜馬拉雅電臺創始人余建軍就曾公開表明態度:“這個行業肯定很燒錢,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但燒錢的目的還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實現盈利。考拉FM告訴騰訊科技,盡管他們目前沒有在音頻里插入任何廣告,但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大數據進行的精準投遞定向廣告會成為獲得盈利的主要法寶。

廣告方面,喜馬拉雅、豆瓣FM都已經有所行動。喜馬拉雅在一檔單期播放量60萬左右的欄目《段子來了》中植入了某水果電商的小廣告,而這檔欄目已獲得上百萬元的年度冠名。豆瓣FM則是有音頻插播式的廣告。但這類簡單而粗暴的廣告植入方式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發用戶反感。

也有一些電臺已經在探索采用向用戶收取服務費、將音頻節目出售給傳統電臺、在直播互動內容中植入付費虛擬道具、版權分銷和遊戲聯運等方式作為輔助的盈利手段。

破局之道:與車結合或可突圍

聲音不像圖片和文字,用戶收聽之前無法預覽。精確推送用戶喜歡的音頻內容顯得尤為重要。精確的推算算法,強大的大數據分析以及符合用戶收聽習慣的音頻流編排都是網絡電臺潛在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車聯網的興起,網絡電臺也在尋求借東風。根據美國調查機構IHS的數據,2012年有160萬輛汽車整合了網絡電臺。到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924萬輛。

放眼國際,今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和底特律的北美國際車展上,松下就推出其為Aupeo電臺量身定制的汽車計劃。而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也決定向程序開發人員開放各自的信息娛樂系統。通過福特的AppLink開發平臺,車主可以直接通過SYNC系統進入互聯網音樂服務。

再看國內,無論是發布車載USB的多聽FM,背靠車語傳媒的考拉FM,還是AppLink落地中國後推出本土應用中的豆瓣FM和蜻蜓FM,汽車這一應用場景無疑成為網絡電臺的兵家必爭之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