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岁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6n.html

今天看了一上午河南众品的财报,因为众品在纳斯达克上市,报表是英文的,而我英文极差,所以只能看些基本数据。我发现众品的资产、收入、利润等构成及增长趋势和雨润很像,两者有基本相同的生意模式,它们都是以上游的冷鲜冷冻肉为主,不同的是,众品的冷鲜肉占比不到6成,雨润占7成,冷冻肉众品有27%,而雨润只有16%,由于冷冻肉的毛利率低于冷鲜肉,所以雨润的整体毛利率略高于众品。

 

众品和雨润都是93年左右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众品是06年赴美上市的,雨润于05年赴港上市。但从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及利润来看,现在的众品只相当于 07年雨润的水平,尽管过去10年众品一直在高速增长(众品自06年上市后,连续5年都有增发融资,与此同时,资本支出一直很大,与雨润如出一辙。雨润 25%的派息率,众品一直未分红),但它与雨润的差距始终有4年左右。

 

众品在纳斯达克的代码为HOGS,市值2.825亿美金,市价7美元/股,动态PE3.9倍,PB0.58倍,对比一年前20美元的股价,如今也是跌去了 三分之二。雨润目前股价8港元/股,动态PE4.5倍,PB0.92倍,比众品略贵,所以如果大家觉得祝义材不厚道,雨润的财报不可信的话,不妨考虑一下 众品,并且众品最近还在回购股份,大股东也在增持。下边是众品和雨润的财务数据对比:


图一:雨润与众品的主要财务数据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图二:雨润与众品的ROE分析(红色标记表明众品上市时曾对05年度的财报进行粉饰)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图三:众品的收入利润增长图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图四:雨润的收入利润增长图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从上边的数据可以看出,雨润在扣除财政补贴和负商誉后,ROE与众品差不多,净利润率比众品只是高出了2个百分点。如果我们假设这2个百分点是雨润作假虚增了,那么过去10年累计虚增的利润也只有17亿元,与今年中报的16亿净利润相当,这个绝对额并不大。要注意的是,就算它真的虚增了2个点的净利润率,其收入和利润的高增长率并不受影响!

 

但是,当我们再对比两者的毛利率时,我们发现雨润比众品毛利率高完全是正常的,原因如我前文所述,是众品低毛利率的冷冻肉比例高过雨润造成的。所以,与众品对比,雨润高出2个点的核心净利率并没有造假虚增。当然,我的逻辑有一个前提,就是众品没有连续8年造假虚增利润。

 

刚才我还花了二个小时,看了百度贴吧里双汇、雨润、众品的相关帖子,我发现这三家公司的帖子内容相差不大,负面消息居多,主要集中在对工资低、工作苦的抱怨上,还有就是男多女少离家远。质疑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很少,有两个关于低温肉不卫生的带图帖不好确定真实性,但有一张雨润公司在小巷子里卸货的照片,确实不卫生,见下图:

以HOGS众品的财报来对比1068雨润食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6

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 岁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7e.html

我大约是07年看的这篇乔布斯的演讲,对他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三个小故事记忆犹新,这三个故事同时也讲述了兴趣与生命、爱与损失、饥饿与死亡。“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乔布斯一生最重要的箴言,如今乔布斯已经回归天堂,让我们记住他的忠告与教导: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

 

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我在Reed大学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但是在十八个月以后——我真正的作出退学决定之前,我还经常去学校。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从我出生的时候讲起。我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年轻的,没有结婚的大学毕业生。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 她十分想让我被大学毕业生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能使得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妻子所收养。但是她没有料到,当我出生之后, 律师夫妇突然决定他们想要一个女孩。所以我的生养父母(他们还在我亲生父母的观察名单上)突然在半夜接到了一个电话:“我们现在这儿有一个不小心生出来的男婴,你们想要他吗?”他们回答道: “当然!”但是我亲生母亲随后发现,我的养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我的父亲甚至从没有读过高中。她拒绝签这个收养合同。只是在几个月以后,我的父母答应她一定要让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她才同意。

在十七岁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学。但是我很愚蠢的选择了一个几乎和你们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 我父母还处于蓝领阶层,他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的学费上面。在六个月后, 我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学能帮助我找到怎样的答案。但是在这里,我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的害怕,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在我做出退学决定的那一刻, 我终于可以不必去读那些令我提不起丝毫兴趣的课程了。然后我还可以去修那些看起来有点意思的课程。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罗曼蒂克。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面睡觉,我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 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过这个城市到Hare Krishna寺庙(注:位于纽约Brooklyn下城),只是为了能吃上饭——这个星期唯一一顿好一点的饭。但是我喜欢这样。
 

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

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 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 不必去上正规的课程, 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 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 我发现那实在是太美妙了。

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家伙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 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 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因为Windows只是抄袭了Mac,所以现在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了。

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从前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

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 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

我非常幸运, 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我钟爱的东西。Woz和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我们工作得很努力, 十年之后, 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光蛋发展到了超过四千名的雇员、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那就是 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岁了。在那一年, 我被炒了鱿鱼。你怎么可能被你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呢? 嗯,在苹果快速成长的时候,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 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 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 董事会站在了他的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 我被炒了。在这么多人的眼皮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 我觉得自己让与我一同创业的人都很沮丧。我和David Pack和Bob Boyce见面,并试图向他们道歉。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 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 一点也没有。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我当时没有觉察, 但是事后证明, 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极乐感觉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 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 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我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公司, 还有一个叫Pixar的公司, 然后和一个后来成为我妻子的优雅女人相识。Pixar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Pixar现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脑制作工作室。在后来的一系列运转中,Apple收购了NeXT, 然后我又回到了Apple公司。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在Apple的复兴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还和Laurence 一起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Apple开除的话, 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 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 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 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 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33 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 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大概一年以前, 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晨七点半做了一个检查, 检查清楚的显示在我的胰腺有一个肿瘤。我当时都不知道胰腺是什么东西。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 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 然后整理好我的一切, 那就是医生准备死亡的程序。那意味着你将要把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那意味着把每件事情都搞定, 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的生活;那意味着你要说“再见了”。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后来有一天早上我作了一个活切片检查,医生将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咙伸进去,通过我的胃, 然后进入我的肠子, 用一根针在我的胰腺上的肿瘤上取了几个细胞。我当时很镇静,因为我被注射了镇定剂。但是我的妻子在那里, 后来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地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 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我做了这个手术, 现在我痊愈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 我还希望这也是以后的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从死亡线上又活了过来, 我会比以前把死亡当成一个有用但是纯粹是知识上的概念的时候,更肯定一点地对你们说:

没有人愿意死, 即使人们想上天堂, 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 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 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 但是这十分的真实。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 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当我年轻的时候, 有一本叫做“整个地球的目录”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它是一个叫Stewart Brand的家伙在离这里不远的Menlo Park书写的, 他象诗一般神奇地将这本书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是六十年代后期, 在个人电脑出现之前, 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剪刀还有偏光镜制造的。有点像用软皮包装的google, 在google出现三十五年之前:这是理想主义的,其中有许多灵巧的工具和伟大的想法。

 

     Stewart和他的伙伴出版了几期的“整个地球的目录”,当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时候, 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期的目录。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 我正是你们的年纪。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乡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可以自己找到这条路的),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是他们停止了发刊的告别语。“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现在, 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 我也希望你们能这样: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非常感谢你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3

1068雨润食品为什么要疯狂扩张? 岁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av.html

 

1068雨润食品今年在被媒体和市场质疑后,股价跌得只剩下零头,在所有的质疑当中,有关产能利用率低及骗取政府财政补贴,同时可能虚增固定资产是大家关 注的重点。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之前从多方面进行过分析,今天我想从国家产业规划、行业发展状况和国人的消费习惯方面,做一个大方向的分析。
 
    以雨润最新的中报数据来看,其冷鲜肉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71%,冷冻肉为16%,低温肉为12%,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些肉类的名词解释。
 
    冷鲜肉又称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摄氏度范围内的生鲜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我国的肉类产量在1990年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FAO年度生产报告,1990),而我国消费者消费的肉中未经加工的鲜肉占90%以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冷鲜肉的比例很低。

 
   冷鲜肉的生产从原料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是在全面品质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之下,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和标准化,也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它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

 
冷鲜肉有“三高”:

 
一、安全系数高: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而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二、营养价值高: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使屠体有序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和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18摄氏度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摄氏度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感官舒适性高: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

 
   冷鲜肉的售价之所以比热鲜肉和冷冻肉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较高。

 
   合格与不合格的冷鲜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有细微差别,只有做成菜后才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合格的冷鲜肉更嫩,熬出的汤清亮醇香。
 
 

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 -18摄氏度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摄氏度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类别
工艺
特点
冷鲜肉
猪肉胴体在宰杀后24小时内冷却至0-4℃;肉品在0-4℃冷链条件下加工、运输、销售
微生物生长繁殖被抑制,肉品安全卫生;冷鲜肉经解僵成熟,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
热鲜肉
肉品在常温下加工、运输、销售
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适量的环境,肉品容易变质
冷冻肉
肉品在低于-18℃的环境中冻结保存
在解冻过程中,肌细胞破裂,造成汁液流失,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发生劣变
 
    通过上边的名词解释,大家现在应该知道该买哪种肉了吧。目前,中国的冷鲜肉市场份额仅10%左右,按国家发改委2009年12月31号的规划,预计2013年要从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要达到30%左右。不要忘了,发达国家早就是90%以上了。1068的屠宰绝对数量目前是全国、全世界第一,冷鲜肉销售量全国第一,但却仅仅是全中国市场的3%左右,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据,行业前3名的市占率一般超过50%,那么1068的冷鲜肉,天花板还有多远?
1068雨润食品为什么要疯狂扩张?
    现在再说屠宰场问题,中国目前现状是,屠宰场总产能过剩,2008年底时一共有2万家以上, 但现代化屠宰产能比例却是严重不足,目前大概只占三分之一产能左右,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要淘汰 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在步骤上采取分阶段推进,对不达标企业设定了整改过渡期,对整改期结束仍不达 标的,要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按发改委规划,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屠宰场要少于4家,其他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要少于2家。县(市)全境设1家,有条件 的地方可不设屠宰厂(场)。目前雨润的屠宰产能是4100万头,占全国6.3亿头的6.5%;今年中报实际屠宰875万头,占全国的2.8%,那么,雨润 的整合空间有多大?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雨润这两年拼命的跑马圈地了吧?双汇、众品、中粮其实也类似。
 
下边,我附了发改委《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的通知以及相关解读。
------------------------------------------------------------------------------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 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 肉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 2010-2015年。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998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已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0余年来,生猪屠宰行业发生了以下积极变化:     
    (一)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落实,县级以上城市猪肉供应已基本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包括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下同),乡镇进点屠宰率近95%,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食用猪肉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二)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全国机械化屠宰厂(场)已达到3000余家,较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前增加了10倍,部分定点屠宰企业的生产装备、工艺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2205家,约占全国定点屠宰企业总数的10%,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68%;一些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实行品牌化经营,全国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00多个。     
    (四)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破除地区市场封锁取得进展,一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已在全国或较广区域内配置生产资源,依托自身质量、品牌和规模优势,运用先进流通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品牌肉连锁店、专卖店、冷链运输快速发展,优质猪肉产品已部分实现跨区域流通。     
    (五)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已颁布实施;屠宰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对定点屠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规制和引导作用。     
    (六)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大部分省、区、市、县成立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机构,全国已有2000多支专(兼)职生猪屠宰执法队伍,生猪屠宰监管力量得到加强。     
    当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 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范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 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执法 在人员、经费、装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对猪肉质量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 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极大改 观,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关切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 势,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为着力点,推动屠宰行业 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满 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1.严格标准,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定点屠宰厂 (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强化定点屠宰企业履行出厂肉品质量安全第一 责任人的责任,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大力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和周边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能力、交通状况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压缩过剩屠宰产能,推动兼并重组,促进城乡、产区销区和东中西部的合理布局,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3.实施分级管理,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定点屠宰厂(场)的设备设施、卫生安全条件、工艺流程、管理水平和屠宰规模等标准,对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管理,鼓励等级高的定点屠宰厂(场)实施品牌化战略,开展跨区域经营,提高冷链配送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4.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严格禁止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清理并废止阻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跨区域经营的有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 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实行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数量适度增长。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到 2015年,定点屠宰厂(场)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立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 现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 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下同)均经过专业培 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 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 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    
    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重点 销售范围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定点屠宰厂(场)通过连锁店、专卖店等渠道销售的猪肉产品比例明显提升;一批猪肉产品批发市场的低温仓储设施得到改造 和提升;跨区域销售的定点屠宰厂(场)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运输车辆。     
    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 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小型屠宰场点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 例》的有关规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符合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私屠滥宰现象明显减少,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设置规划,优化行业布局。     
    各地要以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为宗旨,抓紧制(修)订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并报商务部备案。新规划要把握好以下重点:     
    1.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场)数量。原则上,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要少于4家,其 他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要少于2家。县(市)全境设1家,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屠宰厂(场)。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小型生猪 屠宰场点的设置数量也要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要求严格把握。     
    2.下列地区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污染源、供水水源地、自来水取水口和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易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所在地区或场所。其他有关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鼓励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鼓励在主销区发展具有分割、配送功能的肉品加工配送企业;鼓励在确保产能减量大于增量的前提下,关闭中小型屠宰厂(场)及小型屠宰场点,设置大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二)严格执行标准,实施分类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关于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商秩发 [2009]437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换证工作。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八条和《生猪屠宰管理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 的条件及相关标准,逐一审核本地定点屠宰企业,对符合设置规划,达到条件和标准的,确定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供应城区的未达到定点标准的定点屠宰企 业,在确保卫生和质量安全前提下,应限期整改,整改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整改期结束仍无法达到定点标准的,报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坚决取消其定点资 格。被关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其他善后工作由各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妥善处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小型屠宰场点,各地要根据实际制订管理办 法,在严格监管,严把基本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条件、检疫条件的前提下予以审批,其生产的猪肉产品只能在当地供应。     
    (三)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符合定点屠宰设置规划,达到定点条件和标准的定点屠宰厂(场),要推动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 冷链设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执行屠宰操作和同步检验等制度;要督促其建立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鼓励 其采用能满足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先进工艺,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等认证。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要重点加大城市及其周边定点 屠宰企业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中合并。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 链管理体系,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农民散养猪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五)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     
    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厂场挂 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扩大协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 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加强对代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代宰行为,引导代宰企业向自营和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     
    (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     
    加强对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环境治理,依法关闭或迁出位于饮用水源地、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的企 业;对新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严格落实环保标准;要求并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排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倡导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屠宰生产方式,推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沼气工程,发展循环经济。     
    (七)提倡科学消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倡导食用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喜食热鲜肉和白条肉消费习惯。支持定点屠宰厂(场)建 立冷却间和分割车间,配备冷链物流设施,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生产规模。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猪肉加工及副产品处理上积极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 生为熟、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支持定点屠宰企业大力发展肉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逐步解决肉类产品同质化、经营粗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等问 题。     
    (八)建设诚信体系,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督促屠宰加工企业加强自律,发动企业踊跃参与诚信经营创建活动。推动部门间信息沟通,形成生猪产业链上 完整的信用信息记录,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推动屠宰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推行信用分类管理,建立全国定点屠宰企业违法违规信息的 收集、信用评价和发布制度以及违规退出机制。     
    (九)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借鉴成熟的国际标准和动物福利新理念,为我国 屠宰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条件。鼓励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到国外建厂,以及通过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逐步消除各种贸易壁垒,鼓励、支持先 进屠宰加工企业,获取肉品出口资格,发展出口业务,提升我国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     
    抓紧出台《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等标准,修订完善已有标准,将部分涉及肉品质量安全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升级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 理办法》和《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将定点屠宰厂(场)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标志着企业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肉品可能的流通范围也越 大,实现促进先进企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企业的目标。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运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试点,使用中央 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发展冷链和跨区域销售网络;支持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 地区的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精神和国务院建设“放心肉”服务体系要求,向政府财政申请专项配套资金,在落 实好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优 化布局关闭的屠宰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三)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坚持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肉品流通环境。各地不得限制外地经检疫和检验合格的猪肉产品进入本地 市场;对跨区域销售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要求其配备与销售范围相适应、符合肉品保鲜卫生所需温度条件的储存、运输和装卸容器、工具和设备。严格禁止 小型屠宰场点跨行政区域销售猪肉产品的行为。依法清理阻碍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各种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促进机械化生猪屠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重 组。     
    (四)建立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整合、充实、加强商务系统的执法力量,落实执法人员编制、装备和 工作经费。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监管技术平台,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管,实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肉品质量信 息可追溯系统,形成对有问题肉品从零售、批发、屠宰到养殖层层追根溯源的能力。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监督其依法生产、诚信经营。开展对屠宰管理和执 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建立执法责任制,落实失、渎职责任追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执法档案管理。严格 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向司法部门的移送工作。     
    (五)强化地方政府职责和部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     
    各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本规划纲要实施中 的相关问题,提高屠宰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财政、环境保护、农业、卫生、税务、工商、质检、食品药 品监管、物价等部门的沟通,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农业部 门的合作,在养殖基地建立生猪质量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养殖环境、疫病防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病死猪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延伸猪肉产品质量安 全信息可追溯链条。建立地区间、部门间的执法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积极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肉品科学消费常识,增强其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消费意识;大力向生猪定点 屠宰企业和肉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其守法经营意识;广泛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活动,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制订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认定制度,经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证上岗。依托教育、科研单位,培养从事肉类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七)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并支持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 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行业诚信体系、破除行业陋规、沟通行业信息、培育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国际交流、推广先进技术、组织专业培训、标准拟定和宣传贯 彻等方面开展工作。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要积极提出工作建议,配合政府做好定点设置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工作;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 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求会员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本规划纲要是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筹规划,精心 部署,分步达标,搞好综合协调,确保取得实效。要认真做好工作衔接,按照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于2010年4月底前制定 (修订)并印发实施方案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各地设置规划要明确相应指标和要求,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落实压缩定点屠宰企业数 量的任务。地方制定的实施方案、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应及时报送商务部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场秩序司)。
-------------------------------------------------------------------------------------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内容解读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商务部作为全国生猪屠宰行 业的管理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有关实 施办法,制定并正式印发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 件,对加强屠宰行业管理,调整优化行业布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放心消费,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纲要》进行正式发布。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介绍行业基本情况,二是介绍《纲要》主要内容,三是介绍近期生猪及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部分 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自1998年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猪肉消费增长较快,屠宰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目前,我国居民猪肉消费量占全部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人均居民猪肉消费量已由1990年的20千 克增加到2008年39.6千克,增长近一倍。全国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0639个,较1998年实施定点屠宰制度前减少了80%左右,2008全年定 点屠宰量达3亿头。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屠宰企业发展迅速。2008年,年屠宰量2万头以上的规模定点屠宰厂(场)共2200余家,较2007年增加了约 10%,年屠宰量达到1.86亿头,占企业实际年屠宰总量的68%。2008年,排名前100位屠宰企业总屠宰量为6400万头,占全部定点屠宰总量比重 已达22%。其中,58%大型屠宰企业分布在生猪主产区,33%分布在以东中部大中城市为核心的肉品主销区。根据对全国222个大中城市(常住人口在50 万以上)的调查统计,大中城市初步形成大型现代化屠宰企业占主导的经营格局,近50%的城市排名前5位的屠宰企业销售总量已占该市猪肉年销售量60%以 上,其中1/3的城市前5位的屠宰企业年销售量占比超过80%。
三、屠宰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新《条例》实施以来,地方不断加强屠宰法规制度和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截至2009年6月,各省市共出台屠宰 相关立法151部,其中地方性法规36部,地方政府规章115部。除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区外,其他省市均制定了地方法规或规章。全国共设立各级屠宰 管理机构2344家,成立屠宰执法队伍2787支,生猪屠宰监管执法力量得到一定加强。
四、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对肉品的放心消费。商务部、财政部于2009年5月启动了“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选择北京、 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湖北、四川、青岛、厦门和广州作为试点,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试点地区建设屠宰监管和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以及大型 屠宰龙头企业冷链建设。截至目前,试点地区财政和企业累计投入已达20亿元。通过 “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了屠宰行业布局,提升了政府监管能力,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同时也提高企业冷链管理水平,扩大了“放心肉”供应范围,受到了 老百姓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第二部分《纲要》主要内容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纲要》是针对当前屠宰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制定的。
一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屠宰行业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 改善。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关切也越来越高。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定点设置规划的制订,也迫切需要加强 全国的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
二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 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程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 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虽然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但容易引发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影 响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需要抓紧加以解决。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全国性的规划纲要。
二、《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纲要》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和规范经营四方面的要求,推动屠宰行业积极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促 进定点屠宰企业改进技术装备和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纲要》提出了行业发展的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发挥重要 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同时《纲要》还从行业集中度、技术管理水平、肉品结构、冷链流 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三、《纲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是调整优化行业布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在定点企业的数量规划上,综合考虑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能力、交通状况等现实因素,采取行政区划和人口数量相结合的办法,对生猪 定点屠宰厂(场)的数量进行了原则规定,作为指导性的目标。二是为加强环境保护,在定点屠宰企业的设置区域上做了明确规定,加强对现有定点企业的环境污染 治理,严格落实环保标准。依法关闭或迁出位于饮用水源地、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的企业;对新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严格 落实环保标准;要求并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排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倡导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屠宰生产方式,推广生猪定点屠 宰厂(场)沼气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三是通过严格执行法规标准,重新审核换证关闭不符合定点条件的屠宰企业,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进行。到2013年,全国 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对农村边远 和交通不便地区在政策上有所区别。在步骤上采取分阶段推进,对不达标企业设定了整改过渡期,对整改期结束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二,实施分类管理,注重规范流通秩序。
对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允许设置小型屠宰场点,一并与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类管理是《条例》中规定的原则,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城乡差异造成的定点企业数 量过多,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为保证分类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纲要》同时对流通秩序进行了规范,一是打破地方封锁,要求各地不得限制卫生和质量合格的猪 肉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形成大流通格局。二是监督跨区域销售的定点屠宰厂(场)按照要求配备符合猪肉质量安全要求的冷链运输设施。三是加强对边远交通不便地 区小型屠宰场点流通范围的监管。四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通过上述措施,保证行业公平竞争和肉品安全供应。
第三,实行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创新流通方式。
支持大中型屠宰企业发展,适度提高屠宰行业集中度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分级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纲要》明确,加快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分级管理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和《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 将定点屠宰厂(场)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标志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越高,肉品可能的流通范围也越大,实现促进先进企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企业的目标。 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是我们今年要推出的重大措施。
为支持有条件的屠宰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流通方式,纲要提出,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大型 定点屠宰厂(场)发展冷链和跨区域销售网络;支持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的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
第四、加强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法规标准方面,清理现有一些标准,抓紧出台《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执法能力建设方面,要整 合、充实、加强商务系统的执法力量,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落实编制和经费。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抓紧建立执法程序、执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规 定。
二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各级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其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领导责任,其次是投入责任,最后还 有管理责任,《纲要》中都进行了明确。《纲要》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财政、环保、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药监等部门的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 监管工作。探索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三是深入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在总结2009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范围。一是继续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放心肉”服 务体系建设试点,建设覆盖屠宰监管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形成从养殖到消费的完整信息链,确保责任可追溯,逐步解决肉品安全消费问题。支持部 分大型企业进行冷链建设,提升“放心肉”市场占有率。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保障当地群众肉品消费安全。
第三部分 近期生猪及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强屠宰行业管理,生猪及猪肉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上升,市场猪肉销售量稳步增长,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有效地保障了民生、促进了消费。
一是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上升。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1886.9万头,同比增长17.1%。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87亿头,同比增长24.3%。
二是市场猪肉销售量稳步增长。据商务部监测,2009年12月份,全国3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交易量同比增长6.8%,千家重点零售企业猪肉零售量同比增长7.3%。
三是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据商务部监测,2009年12月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12.22元/公斤,较11月份上涨5.6%, 较6月上旬国家实施冻猪肉收储前上涨27.9%;大型批发市场猪肉平均批发价格16.83元/公斤,较11月份上涨4.5%,较6月上旬上涨20.1%。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12月份生猪收购及猪肉批发价格仍分别下降9%和7.9%,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上涨。
最后,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希望大家多做《纲要》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纲要》的各项任务一定能够完成,屠宰行业一定会得到更好地发展,尽早实现“放心肉”工作目标!谢谢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9

駁1068雨潤食品財務造假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j4.html

博友心如止水寫了《雨潤專題-財務是否造假的問題探討

》,止水兄分析得很好,圖文並茂,有理有據有節,思路清晰。但我還是要逐一反駁,要點如下:

 

 

一、關於做大業績的表象:

 

1、借政府補貼和收購中的負商譽,大幅度增厚業績:在中國,各地政府若給予了企業支持的政策,如果企業自己不去利用,只能說企業老實甚至是能力差,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我認為根據09年發改委的《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雨潤的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2、關於毛利率:雨潤比雙匯發展高,我通過分析雙彙集團未上市的屠宰公司發現,未上市的屠宰公司僅淨利率就高達6.25%,毛利率我沒有數據,那至少是比6.25%要高一截的,因為雙匯發展的原料肉70%採購自雙彙集團未上市的屠宰公司,所以從整個雙彙集團的角度來看,應該將上市與未上市的淨利率相加,所以得出的真實毛利率肯定不會低於雨潤;

 

與得利斯的對比,根據別人的行業分析結果,屠宰產能如高出一倍,毛利率可以上升一個百分點,原因是有規模優勢,雨潤的規模是得利斯的很多倍,所以毛利率高幾個百分點完全正常。

 

 

我對比過雨潤與眾品的毛利率,兩者基本差不多。眾品的規模不到雨潤的三分之一,按理毛利率要低3個百分點,但是據我瞭解,眾品的肉質比雨潤好,銷售價每公斤要多3毛錢以上,而雙匯甚至要高1塊錢以上。所以雨潤雖然量大,但因為價低,毛利率還要損失一點。

 

 

3、折舊率低問題:博主犯了個常識性錯誤,計算整體折舊率對於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是不嚴謹的,原因是你沒有把固定資產進行分類計算,你仔細看看2010年雨潤年報的附註,有關固定資產的部分,折舊數據是能與折舊年限完全匹配的,這個沒有任何可質疑的。雙匯發展並非整體上市公司,固定資產與雨潤完全不同,折舊年限不同是正常的。就好像你一台電腦,折舊最多按5年計,你一幢商品房,至少也得按三五十年計,是吧?固定資產裡,有20億是在建工程,都沒有完工的東西,肯定不能提折舊。

 

 

4、固定資產投資和產能利用問題:你的18.76倍的投資增長對比4.54倍的產能增長,看似差距很大,實際上你應該做幾個調整:

 

 

首先,上市6年新增的投資裡邊,目前有20多億是在建工程(截止2010年年報是20億,今年中報應該要多幾億),這個20多億在建的工程肯定是不能形成產能的;

 

 

其次,預付的28億長期土地租賃款,和7億的其它土地租賃款,這筆35億的錢,主要是圈地,應該是沒有形成產能的,否則媒體就不會質疑雨潤簽了合同,沒見它殺豬,干騙財政補貼了;

 

 

再次,05100萬頭豬的屠宰場的成本,與今天的100萬頭豬的成本,肯定是完全不同的,2005年全國豬肉零售均價為6.84元每市斤,現在均價超過了15/市斤;05年中國的GDP18萬億,今年上半年GDP已經超過了20萬億,所以,在屠宰行業向好、國家政策刺激的環境下,我估計現在100萬頭屠宰產能的形成成本是05年的一倍可能還不止。

 

 

這樣,你把124億,減去20億多的在建工程(中報沒有在建工程數據,因為總的固定資產增加了17億多,所以這17億裡邊一定有在建工程),再減去35億的土地預付租賃款,減後的餘額要小於69億,再用69億除以2,最後不到35億了,你拿這35億與05年比,最後的結果是不到5.3倍,與4.54的屠宰產能倍數相差不大了。

 

二、作假的動機,減持套現:

 

套現是事實,一共近50億。但套現與作假動機並不能一定對應,本來股市對於創業者的意義主要就在於提前兌現未來的利潤,在香港和美國,IPO前後原始股東套現部分是很正常的,對吧。

 

 

對作假的邏輯我再分析一下,由於雨潤拿財政補貼一定是真的,或者我們直接說它是騙財政補貼,總之這一塊的利潤確實有,那麼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過去6年雨潤的利潤中,至少有部分是真實的,不可能全假。

 

 

根據你的投融資對比表二分析,投資一共124億,融資121億。由於利潤中至少有部分是真實的,那麼投資部分裡必定有部分是真實的,否則一不能騙補貼和負商譽,二不能獲得目前的行業地位。

 

 

如果1068虛構了部分利潤,那麼它必定要虛構資產(或者虛減負債,因為1068負債相對較小,難以虛構,也不方便),既然已經虛構了資產,那麼大股東個人就不能再挪用或侵佔1068的資產了,對吧,即你的第2大點的第三小點不成立(當然,你也可以說它虛構了小部分資產,並且挪用了小部分資產);

 

 

如果1068大股東挪用了部分資產,然後虛構了部分產能投資或現金等資產來掩飾,那麼1068就沒可能虛構利潤,既然1068確實很賺錢,那目前PE就是真的了(你也可以說我非此即彼,即1068大股東挪用了比較多的資產,虛構了小部分產能投資或現金來掩飾,同時也虛構了小部分利潤,那至少對盈利能力質疑來說,影響並不重大了)。

 

 

三、作假的條件:

 

確實,農業類公司做假的很多,也相對要容易,但1068的行業地位肯定是全國三甲無疑,所以就算作假也假不到哪去,這個不像超大現代之類的比較難查證確定,對吧。

 

 

關於增值稅進銷問題,你說的低於13%的 銷售毛利,基本可以不用交增值稅,這個說法不正確。因為在成本裡邊,能開具到進項增值稅發票的只能是一部分,一些交營業稅之類的固定資產,比如房屋折舊成 本,你就沒有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吧;人工成本,沒有增值稅進項票。在公司的實際運營中,沒有增值稅進項發票的成本費用種類和佔比是很高的,你不能把成 本全部當成了採購原材料,不同的行業,材料成本佔比是不同的,很多行業材料成本都佔不到總成本的一半,甚至在三分之一以下。

 

以上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7

央行要放水麼?--本月票據貼現利率暴跌35%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kz.html

統計數據顯示,相較於8月份人民幣票據融資增長916.55億元,9月份票據貼現大幅回落為負增長199.72億元,也由此結束了票據融資自2011年3 月份以來正增長的態勢。在票據貼現萎縮的同時,貼現利率則在9月下旬上衝歷史最高位,統計數據顯示,9月最後一週(9月26日-30日)直貼利率維持在 13‰水平,轉貼利率也11‰高位運行。

 

    普遍的觀點認為,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6月與9月出台的兩項監管政策,所以隨著節點的遠去以及市場的適應,10月以來,貼現利率快速下行,10月18日直貼利率降至8.5‰,轉貼利率下行至6.2‰。也有人認為是本月前半個月有千億的央票到期,銀行短期資金稍顯寬裕,所以大量收票。

    

    我個人感覺,由於很多支行實際上近兩天才接獲通知大量收票並調低轉貼直貼率的,所以我認為很可能是中央 感覺企業快撐不住了,才在票據這一塊適度寬鬆了。大部分中小企業在做業務的過程中被大企業欺壓,接受交易支付方式為3個月帳期給票,票到手再等3或6個月 給付。以現在的資金形勢和宏觀經濟環境,多半中小企業抗不住了,如果繼續高位控制貼現利率,中小企業將大面積死亡,通過降低貼現利率,增加中小企業的營業 利潤,給他們一口喘息的機會。 

 
   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1%,9月CPI同比漲6.1%,漲幅連續兩月回落, 通脹壓力正在回落。由此監管層得到的判斷是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因此,預計四季度每月新增貸款將超過5000億元,數量 應該不會低於三季度,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票據市場將帶來一定契機,短票交易活躍程度將得到提升。銀行的相關理財產品,收益率很可能也會下降。

 

附:目前深圳發展銀行深圳分行2011年票據貼現指導價格
2011年10月17日 
                    
製表單位:金融同業部 
               利率:年利率                  幣種:人民幣
 
    
貼現票面
金額分類


票據
種類(一)單筆票面金額500萬元以上,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500萬元以上(二)單筆票面金額300--5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0--1500萬元
(三)單筆票面金額100--3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500--1000萬元(四)單筆票面金額50--1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500萬元(五)單筆票面金額50萬元以下,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萬元以下
銀票貼現利率 13.000% 13.200% 13.400% 13.700% 18.800%
商票貼現利率 16.000% 16.500% 17.000% 17.500% 20.200%
 

支行直貼成本價格,按交易日2個月SHIBOR利率+2.35%計算(即1個月SHIBOR和3個月SHIBOR加權平均值+2.35%。

月初: 深圳發展銀行深圳分行2011年票據貼現指導價格
2011年10月8日 
                    
製表單位:金融同業部 
               利率:年利率                  幣種:人民幣
 
    
貼現票面
金額分類


票據
種類(一)單筆票面金額500萬元以上,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500萬元以上(二)單筆票面金額300--5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0--1500萬元
(三)單筆票面金額100--3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500--1000萬元(四)單筆票面金額50--100萬元,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500萬元(五)單筆票面金額50萬元以下,或三個月內累計發生額達100萬元以下
銀票貼現利率 15.000% 15.200% 15.400% 15.700% 18.800%
商票貼現利率 16.000% 16.500% 17.000% 17.500% 20.200%

從深發展來看,深圳這邊資金似乎還是很緊,下調2個點後的利率比國內其它地方仍高出一截,不知道後續是否也會一路跳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9

00806惠理集團-免費的槓桿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q7.html

00806惠理集團是一個熱門股,特別是去年股價升破8元時,市場追棒非常熱烈,我時常聽到股友們議論它,但來來回回就沒看到大家說出個所以然,只有一句話我記住了--「亞洲的伯克希爾」。
 
我那時也沒認真去翻806的財報資料,只是瞥了一眼它的PE和PB,806超高的估值把我看財報的心思全嚇沒了。直到最近,「延益」「管我財」「小兵」等博友都在關注並分析它,並且財兄和小兵兄大舉建倉了,兩位高手的行動讓我意識到,我有必要對806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分析。
 
在我簡單瞭解806的業務模式後,我發現了它的價值秘密,這個秘密在我進一步查看它歷年的財報及招股書、網站月報等數據後,它更清晰的展示在我面前。那就是:806惠理的真正價值所在,是它擁有免費的槓桿。
 
炒過輪子的朋友都知道,輪子的誘人之處是它能以小博大,但輪子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它有時間限制,輪子的持有者必須每天支付時間損耗成本,這筆過夜費隨著行權日的臨近會越來越貴,用一句玩笑話來形容,那就是比小姐的過夜費貴得多。
 
優點很明顯的東西,缺點往往也很明顯;收益可能很高的投資,風險可能也很大,事物的兩面性常常讓人又愛又恨。但806似乎是個例外,它確定性很大,或者說風險很小,但收益卻可能很高,這種不對等性使得它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價值投資標的。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是價值投資基金的典範,近50年來跑贏美國市場年復合11個百分點。同為格雷厄姆-多德俱樂部成員的惠理集團成立時間比較晚,其中佔20%左右資產的惠理價值基金自93年成立至今,跑贏恆指年復合也有10個百分點,請看下圖:
00806惠理集团-免费的杠杆

從這個圖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問題:
一是惠理價值基金是2000年以後才開始跑贏恆指的(最近10年跑贏恆指年18個百分點),在此之前的8年它與恆指交替上升,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這樣,是掌門人謝清海突然煉成了神功嗎?
 
二是惠理價值基金大多數年份都能跑贏恆指,其中恆指下跌的熊市裡,只有1998年它跑輸了指數,這表明惠理價值基金有很好的防守性。我查看了一下806旗 下的幾隻基金,發現目前倉位基本都是滿的,現金只佔1%。我翻了一下惠理價值基金過去5年的年報數據,它持有現金的比例也一直都在10%以下,這說明惠理 的投資要點不在於倉位管理,而是選股和組合(事實上惠理旗下的基金,長倉佔95%)。這一點,惠理似乎與伯爾希爾不一樣,可能更類似林奇的麥哲倫基金。
 
惠理價值基金 恆生指數 盈虧點數 惠理現值 恆指現值 差距
1993 62.9% 115.6% -52.7%    1.63    2.16  -0.53
1994 -12.0% -31.1% 19.1%    1.43    1.49  -0.05
1995 21.3% 23.0% -1.7%    1.74    1.83  -0.09
1996 32.5% 33.6% -1.1%    2.30    2.44  -0.14
1997 -1.4% -19.8% 18.4%    2.27    1.96   0.31
1998 -29.1% -6.5% -22.6%    1.61    1.83  -0.22
1999 38.0% 69.0% -31.0%    2.22    3.09  -0.87
2000 10.3% -11.1% 21.4%    2.45    2.75  -0.30
2001 46.3% -24.5% 70.8%    3.59    2.08   1.51
2002 21.2% -18.2% 39.4%    4.35    1.70   2.65
2003 83.6% 34.9% 48.7%    7.98    2.29   5.69
2004 5.8% 13.2% -7.4%    8.44    2.59   5.85
2005 15.9% 4.5% 11.4%    9.79    2.71   7.08
2006 41.8% 34.2% 7.6%   13.88    3.64  10.24
2007 41.1% 39.3% 1.8%   19.58    5.07  14.51
2008 -47.9% -48.3% 0.4%   10.20    2.62   7.58
2009 82.9% 56.6% 26.3%   18.66    4.10  14.56
2010 20.2% 8.6% 11.6%   22.43    4.45  17.97
2011 1.2% -0.8% 2.0%   22.70    4.42  18.28
 
為什麼我要說806的價值在於免費的槓桿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806惠理集團與伯克希爾等上市的基金公司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伯克希爾是個基金上市公司,它本身是直接進行投資的,它的財務報告即是基金投資的規模 和收益。而806它不是直接投資的基金公司,它是基金中的基金,806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旗下基金的固定管理年費及盈利的提成表現費,至於旗下那些基金本身 的資產規模和盈利情況,並沒有合併在806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裡。說得直接一點,就是806以目前24億港幣的淨資產,卻管理著85億美金的總資產,槓 桿達到28倍,並且這個槓桿並不像銀行股那樣,會因資本充足率或壞賬問題而損傷806的股東權益。
 
我們不妨看看806歷年的ROE和杜邦分析: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中
收入    370    485  1,500  2,540    420    460  1,075     385
利潤    168    237    850  1,420     67    319    653     199
資產    404    687  1,543 2,707 769 1,221 2,792   2,567
權益    315    527    978 1,214 742 1,069 2,418   2,368
平均
淨利率 45% 49% 57% 56% 16% 69% 61% 52% 51%
周轉率   1.17   0.92   1.53   2.09   0.57   0.43   0.44    0.33   0.94
槓桿   1.28   1.30   1.58   2.23   1.04   1.14   1.15    1.08   1.35
ROE 53% 45% 87% 117% 9% 30% 27% 17% 48%
8年平均ROE高達48%,其中06和07年平均100%!試問,沒有槓桿的力量,哪個企業能有如此牛叉的ROE?
 
二、806的槓桿,來源於其收入結構。如果806只是按旗下基金的規模收固定管理費的話(除最初的基金原始投資人收0.75%外,大部分認購人要被收 1.25%的年管理費,並且初次認購還要收不高於5%的認購費),那它就和券商股(比如海通國際、國泰君安等)沒有什麼差別了。
 
百萬美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中
其初資產  1,888  2,322  2,484   4,515   7,297   3,247   5,547   7,933
認購  1,104    609  1,601   2,542   1,410   1,260   2,586   1,810
贖回   -737   -761   -852  -1,860  -2,200  -1,180  -1,320    -910
表現     67    313  1,283   2,100  -3,260   2,220   1,120      50
期末資產  2,322  2,484  4,515   7,297   3,247   5,547   7,933   8,883










管理費    157    164    247     434     331     234     344     251 百萬HKD
表現費    166    305  1,234   2,076       7     220     709     107
其它     47     16     19      30      82       6      22      27









平均
管理費率 0.96% 0.88% 0.90% 0.94% 0.80% 0.68% 0.65% 0.77% 0.82%
表現費率 1.01% 1.63% 4.52% 4.51% 0.02% 0.64% 1.35% 0.33% 1.75%
合計費率 1.97% 2.50% 5.43% 5.45% 0.82% 1.32% 2.00% 2.18% 2.71%
表現提成 31.96% 12.49% 12.33% 12.67% -0.03% 1.27% 8.12% 27.44% 13.28%
上面這個表可以看出幾點:
1、除08年大熊市外,806旗下的基金新認購的金額都是大於贖回的,基金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
2、每年認購的金額平均達到38%,贖回為29%,這兩個比例越大,越有利於它收取表現提成費;
3、管理費率基本穩定在0.8%左右的水平,旱澇保收;
4、表現費率隨牛熊變化波動較大,但它總是正數,不可能出現負數。並且,一旦市場熊轉牛,表現費就成倍、成10倍的放大,並且佔到806總收入的絕大部分;
5、806的大部分基金表現費提成為15%,即(報表期終-上次收表現費日)兩者的正淨值差額的15%。因為806公告的基金只佔50%左右,另外一半基 金是不對外開放的,網上找不到相關資料數據,我電話諮詢公司,對方說絕大部分基金表現費提成都是15%左右。我在網上查到宏利環球-中華威力基金只收 8%,並且規模不小(11.2億美金);
6、除04和11年這種熊市不正常外,806的表現費都沒有達到15%,為什麼呢?一是上邊第5點說的,像中華威力這種基金提成費不到15%,另一個原因就是牛市時的淨值首先要彌補熊市時的淨值損失。
 
三、前文已經用數據表明,806旗下的基金過去18年跑贏恆指年11個百分點,特別是2000年以後差距達到了年18個百分點,這種良好的趨勢目前仍看不 到變壞的跡象。退一步講,就算806未來投資水平下降,只能和大盤隨波逐流,那麼根據前述兩點分析,它的這種熊市時收固定管理費保底不虧損(18年來,只 有1999年虧損了26萬),牛市時大賺特賺的不對稱特徵,使得投資806比直接買恆生指數的ETF更穩健,而收益卻是倍數增長。這種倍數增長,又不同如我們買恆指的Call,因為前邊我講了,輪子雖然可以放大收益,但它有時間限制,香港還沒有哪個輪商,會出無限期的Call,並且還要求它溢價要不大。
 
現在我們對806的生意模式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接下來我用兩種方式對其收益變化做一下敏感性分析:
一、以管理費+表現費方式來估算806的PE變化:
806目前市值70億港幣,管理資產80億美金左右(8月份是85億,9月份的還沒出來,考慮到9月份它下邊的基金大多虧損20%,資產損失很大,但同時因為目前恆指已經走好,未來幾個月它的認購金額和表現會變好)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淨利潤 300 678 1101 1524 1948 2371 2794 3217 3641 4064 4487
PE  23.3  10.3   6.4   4.6   3.6   3.0   2.5   2.2   1.9   1.7   1.6
因為9月份大盤暴跌,所以我估計下半年806是沒有表現費可收的,以目前70億港幣的市值測試,806的動態PE是23.3倍。
 
如果明年恆指能回到24000以上估值中樞水平的話,806旗下基金跑平恆指可以增值30%以上(過去它多數能跑贏),我將申購贖回金額影響與彌補虧損互 相抵銷掉,按表現費12.5%管理費0.8%來估算,淨利率取平均數51%,則恆指回到24000點,806的PE可以從目前的23.3倍直降到4.6 倍,如果到時市場給趨勢向好的806以15PE的話,那麼806要漲226%,對應恆指30%,槓桿7倍多。
 
因為12.5%的表現費未考慮彌補虧損影響,如果我保守一點,按6%的表現費打5折並且假定它只能跑平恆指來估算,則: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淨利潤 300 471 687 904 1120 1337 1553 1769 1986 2202 2419
PE  23.3  14.9  10.2   7.7   6.2   5.2   4.5   4.0   3.5   3.2   2.9
那麼,給806估15倍PE,對應恆指30%,槓桿也有3.2倍。
 
二、以806市值/基金資產總規模(即PA值來測算):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A0.10    62    69    75    81    87    94   100   106   112   119   125
PA0.11    76    83    91    98   106   113   121   128   136   143   151
PA0.12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3   162   171   180
PA0.13   105   116   127   137   148   158   169   179   190   200   211
PA0.14   122   135   147   159   171   183   196   208   220   232   245
PA0.15   140   154   168   183   197   211   225   239   253   267   281
PA0.16   160   176   192   208   224   240   256   272   288   304   319
PA0.17   180   198   216   234   252   271   289   307   325   343   361
PA0.18   202   222   243   263   283   303   323   344   364   384   404
PA0.19   225   248   270   293   315   338   360   383   405   428   451
PA0.20   250   275   300   324   349   374   399   424   449   474   499
PA0.21   275   303   330   358   385   413   440   468   495   523   550
PA0.22   302   332   362   393   423   453   483   513   544   574   604
PA0.23   330   363   396   429   462   495   528   561   594   627   660
PA0.24   359   395   431   467   503   539   575   611   647   683   719
PA0.25   390   429   468   507   546   585   624   663   702   741   780
目前806的PA值是0.11多一點,如果恆指上漲30%,PA值回到0.18的中間水平的話,806的市值將達到263億,約為現在的3.76倍,即恆指漲30%,806要漲276%,槓桿9倍多。
 
上邊兩種敏感測試表明,惠理集團旗下基金如果在小牛市跑平恆指,那麼806的股價可能會以3倍的槓桿放大;如果碰到大牛市,或者806旗下基金大幅跑贏恆指,則806的股價可能會以5-10倍的槓桿放大。
 
如果明年市場繼續大熊,806只能收點固定管理費,和今年的形勢差不多話,那麼我們以15倍PE估值,806可能要跌到2.5元。但有一點小小補 充,806本身的資產為26億港幣,其中淨資產24億,僅有2億負債,手持現金12億,負債率僅8%,這12億現金我想不會連個利息錢都收不到吧?所以, 我認為2.5元將是一個保底價。
 
最後提一句,有人說,那我怎麼知道未來恆指是漲是跌?是高估還是低估?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在博文《跑贏指數的意義》《統計表明A股已經進入底部區域》有詳細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7

戲說希臘全民公投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xa.html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但自從讓人膜拜的蘇格拉底被希臘人民處死後,我發現這個民族一路墮落得厲害。發展到今天,我簡直要用不要臉的來形容他們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年把歐盟乃至全世界整得無法安寧的希臘債務危機是怎麼回事,簡單的說,就是希臘人活越干越少,錢越賺越少,但日子過得仍然逍遙自在,典型的好吃懶做寅吃卯糧。


現在欠人家的債到期了,他們不想著怎樣工作賺錢還債,卻惦記著原來那些享福的日子不能變,賴了一半的債不還仍不滿意,人家法德及其它國家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都掏家底來打救你希臘了,希臘人倒還天天遊行抗議政府工作不力。


老潘估計是被下邊頂得受不了,所以乾脆把問題拋給人民,讓人民公投,自己求得一個解脫。其實名主這東西呢,我看有時候也會有弊端的,群眾的眼睛雖然雪亮,但出現誤判也在所難免,你看咱們國人60多年前就誤判過,可能很多同志現在仍在誤判。所以啊,領導人在關鍵時刻是需要忍辱負重,力挽狂瀾的,時事造英雄嘛。


如今老潘冷不丁的來這一手,把法德給震精了,法德原本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把蓋子摀住,信心上來了後再慢慢解決問題,但他們沒料到老潘已經捱不住了,脆弱的心靈被總理府外邊的吶喊聲徹底搞崩潰了。


這下連鎖反應就大了,意大利那位色總理估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真沒想到歐債這場戲還能演這麼一出,若是在天朝,我看500城管就能搞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1

嚴重低估的風電運營股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uep.html

 
一、風電設備股與風電運營股
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總能耗的比例將由目前的8.5%提高到15%,GDP單位碳減排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 ,非水電可再生源電力供應將由目前的1%提高到3%,可再生能源計劃總投資將追加5000億元。由於我國的GDP一直在高速增長,能源需求量亦同步增加,所以未來10年,預計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年複合增長將達到30%。
行業規劃的指引、財稅優惠的吸引、地方政府的鼓勵,讓資本迅速湧入新能源產業。我國的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產業得到了核裂變式增長,特別是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和風電設備的生產,迅速從無到有並很快雄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光伏產業年產值已經超過3000億元,風電行業年投資達1000億元,發展速度遠超0708年規劃目標。在單位發電成本急劇下降到可大規模商業化後,產能過剩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資本市場上,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股票,股價大多已高位腰斬,有的是腰斬之後再腰斬,PE降到10倍,5倍,甚至1倍。而風力發電設備製造企業,狀況更悲慘,曾經的明星股金風科技,在香港的股價已經從去年底上市初的20港幣跌到了目前的不足5港幣,一年跌幅竟然達到75%以上!A股也從26元跌到了近10元。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龍頭股華銳風電,股價從上市初的近50元(除權後)跌到了目前的21元。必須承認的是,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的業績確實也大幅跳水了,儘管股價跌得很殘,但目前兩者的PE仍超過了30倍。
如前文所述,風電設備製造產業由於資本蜂湧而入,產能急劇增長到短期明顯供過於求,造成風機等設備的銷售價格大幅跳水,幾乎從以前的高位降價一半。加上近年來稀土永磁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兩頭受擠的風電設備企業,毛利率已經跌到了20%以下,中小設備廠的毛利更跌至10%以下。
同時,由於風力發電企業為繞過50MW風電場需國家發改委審批的規定,項目全部分散按49.5WM的形式通過地方發改委的審批,全國各地都在跑馬圈地,規劃一片混亂,最終國家發改委將風電場的審批權收回,所有風電場必須由國家能源局批准。風電項目審批一度停滯了3個月,這直接影響了今年風電設備公司的銷售量。
 
另外,由於上半年連續出現大規模脫網事故,而本身風電因為它的隨機性、間歇性、不穩定性就已經給相對落後的電網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甚至破壞,並且因為風電是國家強制性要求電網公司搭配上網的,0.51元--0.61元/度 的上網價格對電網公司而言根本就無利可圖,我們可以想像電網公司的抵制情緒會有多大。電監會在事故後專門發文通告,風機必須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不具備的 要盡快改造。很多技術落後的老風機不得不進行整改,一颱風機整改成本得幾萬元,這讓風電設備公司的短期業績雪上加霜(因為設備以前都是保修2年,現在保修5-10年,甚至有20年的)。
 
從以上的分析看,風電設備股的基本面確實出了重大問題,所以股價暴跌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香港上市的風力發電運營企業,在中報利潤同比5成甚至翻倍增長的情況下,其股價竟然也腰斬了!要知道,上游設備持續降價,恰恰是下游風電運營企業得利啊。
風電運營企業一般都是採購風電設備,建成風電場後進行日常維護,然後坐收電費。那麼,風電營運企業的成本和收入是否也會像風電設備企業那樣不確定呢?產能有沒有過剩的問題呢?
 
 
二、風力發電場投資的財務模型
 
 
49.5MW風電場投資財務模型
 單位:百萬人民幣
項目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電價淨收入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增值稅減半
 可抵進項稅大於銷項稅
1.53
4.17
4.17
4.17
4.17
總收入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50.61
53.25
53.25
53.25
53.25
折舊/23年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運行維護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運營基金
1.47
1.47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合計
21.28
21.28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毛利潤
27.79
27.79
26.81
26.81
26.81
28.34
30.98
30.98
30.98
30.98
管理費用
1.54
1.59
1.63
1.68
1.73
1.79
1.84
1.89
1.95
2.00
利息支出
21.62
19.74
17.86
15.98
14.1
12.22
10.34
8.46
6.58
4.70
稅前利潤
4.63
6.46
7.32
9.15
10.98
14.33
18.80
20.63
22.45
24.28
所得稅
 三免三減半
1.14
1.37
1.79
4.70
5.16
5.61
6.07
淨利潤
4.63
6.46
7.32
8.01
9.61
12.54
14.10
15.47
16.84
18.21
增值稅抵扣
8.34
8.34
8.34
8.34
8.34
5.28
4700萬全部抵扣完
償還貸款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貸款餘額
293
266
240
213
186
160
133
106
80
53
淨現金流
1.65
3.48
4.34
5.03
6.63
6.51
2.78
4.15
5.52
6.89
ROE
5.8%
8.1%
9.2%
10.0%
12.0%
15.7%
17.6%
19.3%
21.0%
22.8%
項目IRR13%
備註:
1、裝機容量=49.5MW
7、資本金=RMB8000萬(20%)
2、發電小時數=2000小時(22.8%)
8、銀行貸款=3.2億(80%)
3、電價=RMB0.58/度(含17%的增值稅)
9、利率=7.05%   12年還清貸款
4、總投資=RMB4億元
10、建設週期=1年
5、固定資產=RMB3.53億
11、增值稅減半徵收,所得稅3免3減半
6、固定資產增值稅=RMB4700萬
12、CDM淨收入暫不考慮(758萬每年)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營運收入的問題,我國風電上網價格按資源等級分成0.51、0.54、0.58和0.61元/度四個等級,區分的標準主要是參考可發電小時數,如果以保守數年2000小時來計(目前已運營的風電場,年發電大多可超過2000小時,有的能高二成,甚至三四成),均價應該是0.58元左右。目前火電上網價格約0.4元左右,其中廣東、浙江、上海等地接近0.5元/度,水電大概在0.2-0.4元之間,太陽能1元,部分情況1.15元。
消費價格以深圳為例,居民0.68元,小企業和商業1元左右,大型工業用電0.8元 左右。我查了幾個其它的省份,消費電價大多比深圳低一二成。對比來看,太陽能和風能電網公司是要虧本的,其中風能略虧,所以風電企業的利潤目前基本來自國 家的補貼及電網公司的讓利,未來上網電價會不會下調,或者消費用電會不會上調,暫時還難以估計。從物價上漲趨勢的角度,以及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對比國外 的電價來看,我覺得風電上網價格大幅下調的可能性很小。由於煤碳石油價格上漲趨勢明顯,預計到2015及2020年,火電上網價格極有可能達到0.5-0.6元/度,屆時風電將不會再受到電網的排擠和非議。
歐美國家,已經有100年風力發電史的丹麥,二成以上用電來自風力,高峰期達到6成,丹麥的上網價格是4.8歐分,也就是0.4元人民幣左右。德國、西班牙、法國、瑞典、美國、巴西等國家,目前風電上網價格介於6-9歐分之間,換成人民幣約為0.52-0.78元。由此看來,除了風資源最豐富的丹麥外,大部分風能條件較好的國家,風電上網價格和中國相差不大。
由於《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於2012年到期,而09年的哥本哈根及去年的坎昆會議沒有就進入第二承諾期取得進展,預計本月底舉行的南非德班會議,美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仍可能拒絕進入,所以CDM(清潔發展機制,由於發達國家減排成本遠超發展中國家,故發達國家出錢購買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量)註冊費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現有的758萬元/年的淨收入暫不考慮。但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歐盟就明確表示願進入第二承諾期,所以,CDM收入未來極有可能延續。 如果CDM能確定,那對於風電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運營企業將是巨大利好!
再來看成本費用,風機和塔筒等設施,模型按23年來折舊,由於期間很長,而中國發展風電時間又短,故使用年限和期間維護成本有不確定性。據瞭解,國產的華銳和金風等風機,技術和質量與國外的維斯塔斯、通用等行業巨頭仍有一定差距,但華銳和金風目前市佔率已經居全球第2和第4位,成長速度很快,並且已經開始衝擊美國等海外市場,我想這應該可以說明國產風機的技術風險已經不大了。
維斯塔斯等進口風機,價格比國產機要高出一二成,但效率也要高一成,實際上,模型中4億元的投資金額,按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可以選用進口風機,所以,如果對國產風機沒有信心,我們可以相信維斯塔斯,畢竟人家有三十多年的風機製造史。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風機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效率會越來越高。
另外,貸款利率、維護成本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對模型的結果產生影響,所以模型只能做一個大方向的判斷。下面是敏感性分析及成本結構:
影響因素
增減
利潤
萬元
IRR
電價降低
1分
-85
-0.69%
發電小時減少
100H
-259
-1.88%
央行利率提高
0.50%
-153
-0.69%
主機設備降價
10%
+167
1.96%
CDM在2012年後繼續有效
+758
6.19%
成本結構:風機主機佔48%,風機塔筒佔12%,建設安裝佔20%,其它設備8%,雜項12%。
從以上收入和成本敏感性分析來看,隨著電網建設的推進、風機技術的進步,運營管理的改善,我認為發電小時完全可以保持甚至超過2000小時/年的水平。上網價格三五年內應該不會下調,而影響極大的CDM註冊費則可能有意外收穫,稅收減免未來會逐步取消,結合來看,我認為模型中的收入能夠保持甚至超越。成本方面,隨著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單位成本下降肯定是趨勢。模型的第一年,發電成本約為0.45元/度(貸款利息成本達0.22元/度,由於有發公司債和政策性貸款,目前實際利率比模型要低),與目前的火電相差不大,5年後將降低到0.4元/度,10年後降到0.35元以下。
 
 
三、估值
 目前香港上市的風電運營股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面數據如下:
 
代碼
HK0916
HK0958
HK1798
HK0956
HK0182
名稱
龍源電力
華能新能源
大唐新能源
新天綠色
中國風電
股價
5.92
1.97
1.37
1.54
0.335
市值HKD億
440
166
99
50
25
行業排名
1
2
3
10
12
PE靜態
18.6
18.2
12.8
10.54
5.7
PE動態
12.8
10
9.8
6
5.2
PB
1.49
1.24
0.9
0.81
0.59
 
ROE
12%
12%
9%
13%
11%
負債率
69%
75%
80%
58%
33%
淨利率
19%
42%
22%
21%
35%
週息率
1.04%
      
      
0.35%
      
10年增長
126%
100%
84%
68%
136%
11年增長
65%
     131%
      105%
131%
78%
估值一:我以處於中間的大唐新能源為例,對照前邊的投資模型測算,1798目前9%的ROE處於模型中的2014年水平(建成後運營第3年,有CDM收入等影響,實際可能沒到第3年水平,我毛估估),5年後其ROE將翻倍到19.3%,而PB將下降到0.56倍,那麼PE將下降到2.9倍,如果5年後市場給15PE,那麼1798將獲利4.17倍。
 
估值二:182中國風電今年開始改變發展策略,它把已經建成並成功運營的風電場,每年出售一小部分,一方面可以提前兌現利潤,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這一方式改變了上邊的財務模型。(龍源電力今年也曾以1.5PB以上的價格收購大股東的4個風電場)
182出售瓜洲風電場201MW的一半權益,稅後利潤1.46億港幣(出售權益按25%的無優惠稅率計),即每50MW利潤為0.73億港元(約0.6億人民幣),按182自己的說法,風電場以20%-60%的股本溢價出售(此項目是前些年建成的,當時投資額要比現在高)。假設182將全部股本都投入,比如一年投資40億,因為建設週期就是1年左右,20%-60%的股本溢價利潤就是8-24億元。那麼其PE將只有3.4-1.1倍,股價上漲的空間將有3-10倍!
注意:以上估值,都是不考慮CDM註冊費的,如果CDM註冊費能繼續,那麼估值要加多一倍。
有人可能會擔心風電資源的天花板問題,截止2010年,中國的風力發電總裝機為44.7GW,並網運營31GW,實際發電量佔全社會消費電量的1.4%,十二五規劃末並網將達到130GW,2020年達到200GW,年均20GW。而中國的陸上風能(不包括海上)估計可開發1000GW,按目前的進度可以開發50年。按《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規劃,到2050年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未來40年累計投資12萬億元。而上邊的財務模型是按23年折舊來計的,意即23年後,原場地可以推倒重建,又由於電量是全社會持續需求產品,那也就是說,理論上風電運營完全可以永續經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9

銀行畸形增長不可持續--A股ROE拆解(截止3季報)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un2.html

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A股ROE拆解(截止3季报)


一、總市值超過GDP的一半,總資產超過GDP的2倍,股市在國民經濟中的代表性越來越強;
二、16家銀行佔到全部A股淨利潤的47%,嚴重畸形,並且趨勢仍在向上,是否可持續?
三、銀行保險的資產佔到2300多家A股的77%,以17倍的槓桿向其它經濟個體抽血,金融脫媒是進是退?含未上市的全部銀行總資產超過105億,為GDP的2.5倍,美國銀行業(扣除代持的證券外)為GDP的40%,歐洲為70%,日本為200%;
四、銀行ROE近2倍於普通企業,2倍於GDP增長水平,是否正常和可持續?銀行的收入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31%,美國在5.5%以上,因為它們證券投資、諮詢服務等非息差收入佔一半;
五、銀行6.33的PE,1.38的PB非常低,但未來利潤能否繼續增長?會不會停滯,甚至是負增長?
六、企業整體現金流差,非銀行保險企業非常差,經營現金淨流入僅為利潤的一半,總現金流負數,資金緊張;
七、非銀行保險企業,20倍的PE和2.44的PB,對應12%的ROE,並不便宜,現在利潤趨勢也不好;
八、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說明三角債比較厲害,周轉率偏低,槓桿偏高,財務風險較大;
九、銀行的淨利率是非銀行的8倍,普通企業5.5%的淨利率,抗風險能力如何?過去一年,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都超過5.5%;
十、上市公司相對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未上市的公司情況會比上市公司好嗎?讓我們站在整體國家的角度,來看看全部經濟個體總的ROIC和財務槓 桿,我們的非銀行上市公司總資產收益率才4.44%,而負債率達63.3%,那麼,我們的ROIC可能只有8%左右,而廣大非上市的企業ROIC應該更 低,如果發生較嚴重的通脹,導致實際借貸利率上升,那麼大部企業將虧損,像今年很多中小企業就出現了這樣情況,這個遊戲未來將怎麼玩?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1

銀行畸形增長不可持續的幾點補充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v6y.html

上個月底我寫了《銀行畸形增長不可持續》的帖子,並且後來還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上了,這個帖子引發的爭議很大,朋友們的回覆很多。


我本人沒有從事過銀行業,也不是金融專業畢業的,坦白說,我對銀行業所知甚少。另外,我也不是證券從業人員,分析東西純業餘愛好,有利益傾向,也只代表我 個人,發表文章帶來的直接利益,大概就是一點稿費(目前都還沒到賬,哈哈)。所以,如果因為看我的帖子而遭受投資損失,本人概不負責,朋友們操作前請理性 分析。畢竟投資是自己的事,別人沒法強迫,賺了沒人搶,虧了也沒人賠。

我還要申明一點,我看空某個股或行業,不代表我自己沒有買。我看空它,可能只代表長期看空,但短期並不看空。我看空它,可能只代表對它的收益預期不高,不 代表預期它會虧損。反過來,我看多一個公司或行業,也是這樣。如果有人問我的持股或操作,我基本都有如實相告,賺了就賺了,賠了就賠了,沒什麼不好意思 的,再說我也不是基金經理。我寫博或發表文章,主要還是想與大家交流學習,朋友們切不可盲目跟隨操作。如果因為我水平差而誤導了大家,我只能說聲抱歉。

在我的帖子後回覆的朋友,很多都給了我有益的補充和善意的指點,對於純外行的我來說,這種結果正是我寫貼的目的和意義所在。說老實話,每次看到別人反駁我 的觀點,我就很不爽,情緒容易激動,往往我回覆時很不客氣,大家應該能感受到。但當我平靜下來時,我就會想,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言利於行。如果我 有錯誤就應該改正,沒有則繼續努力,只有這樣,我才能不斷的進步,投資還是要理性,不能情緒失控。

在我帖子的後面有很多互動交流,從中可以看到我有不斷從朋友們那學習到新東西,有支持原論點的,也有很多相反的。反駁的意見我估計大概有以下幾類:
一是中國的銀行收入佔GDP的比值與歐美的對比;二是GDP收入法核算的組成部分,其中生產稅淨額和營業盈餘的比例;三是推算基數沒有還原成息稅前利潤;四是分紅對ROE保持的影響;五是通脹對ROE的影響。

第一個問題:Peanuts舉例法巴銀行總資產和法國GDP差不多,我描了一下它的年報,發現其法國的業務只佔32%,我不知道法巴在法國的市場份額如何,歐美大行,都是真正的跨國公司。我 也不清楚法巴的資產結構和具體種類是怎樣的,因為我英文完全不行,看詳細的年報非常吃力。我從另外的途徑瞭解到,法巴等歐美銀行,儲蓄佔負債的比例是遠低 過中國的。但歐美的金融業佔GDP的份額,確實是高過中國的,我從來沒有說中國的金融業比歐美發達,或者說中國的金融沒有發展空間了。另外有一點我們要注 意,歐洲的銀行,是有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賺不少錢的,而中國的銀行,目前好像還沒有哪一家真正走出國門賺錢了。我看到法巴的ROE平均起來確實不低,最近5年14%,法巴的特點是槓桿比中國的銀行更高,但淨利率比較低,不到中國銀行的一半。我看了一下匯豐控股,08年以前的ROE有14%多,最近三年掉下來了,5年平均9.82%,匯控的負債率與中國四大行差不多,94%左右。
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的几点补充
此圖由博文後跟貼的鄭永燦前輩指點提供,從這個圖來看,因為線條顏色太接近,好 像是英國和西班牙的國內銀行資產佔比GDP比值最高,大概230%,和中國的226%差不多(中國銀行業的表內資產是105萬億元,不包括與日俱增的票據 及理財產品等表外資產)。其它發達國家基本都在100-150%之間,我們可以看到20年前這個數據在50-100%,看來發達國家的銀行一直在加槓桿, 這是不是正好可以印證到金融危機呢?(注意,發達國家的銀行資產,其結構與中國有很大區別,中國的銀行業基本就是信貸產品。)

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的几点补充
這個圖是澳大利亞4大銀行的歷史稅前利潤佔GDP的比例,注意是稅前。結 合前面的那個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澳大利亞銀行資產大概只佔GDP的120%左右,只有中國的一半。澳大利亞四大行處於絕對壟斷地位,約佔全國銀行總 資產的75%,其稅前利潤在20年前只佔GDP的1%,金融危機前升到2.3%,危機後的08年急降到1.7%,目前為1.9%。而09年的稅後只有1.12%,澳大利亞所有銀行目前的稅後利潤約佔GDP的1.5%,差不多是中國2.8%的一半,這與其總資產佔GDP的比例只有中國的一半基本相符。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一點,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銀行是混業經營的,其資產結構與中國銀行大不相同。
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的几点补充

我一直強調的是中國的銀行是畸形增長,注意畸形二字。我認為「畸形」二字,應該更多的是一個結構、比例、比率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總量大小的問題。比如說中國改革開發前,一味注重公平,結果喪失了效率;而改革後過於注重效率,結果現在公平盡失,我認為這就是畸形的一種。

第二個問題:arsenal歐洲冠軍指出了我對生產稅淨額和營業盈餘的概念理解錯誤,非常感謝這位前輩,起初我對他的指點還很排斥,還好他很有風度和耐心,否則我會一直錯下去。原 來,生產稅淨額不包括所得稅,所得稅包含在營業盈餘裡邊。生產稅淨額也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等收入不列入gdp。我不知道這種方式在中國是否合 適,因為中國這一塊的金額不小,很明顯它是有參與財富的分配過程的。中國統計局的生產稅淨額範圍大概只有實際財政收入的一半,所以營業盈餘的實際比例有 25%左右。在扣除所得稅後,可能仍有20%左右,比我估計的高一半以上,按20%的比例估計今年全年近10萬億。這個數據對我後來的模型推算影響很大, 可能導致時間由之前的7年延長到12年。我搞模型推算,其實也只是想做一個方向性的判斷,並不是要搞出一個精確的錯誤來。

如果我用實繳所得稅和稅負來推算的話,差距會小很多。去 年企業所得稅才1.28萬億,今年大概1.73萬億(前三季1.48萬億,扣除匯算清繳的影響,考慮到歷年第四季都遠低於其它3個季度,再結合目前的經濟 形勢,我預計第四季度只有2500億左右),而我們的所得稅率是25%,扣除稅收優惠和虧損的外,實際所得稅率怎麼也不可能低於15%,因為上市公司去年 的稅負是21%,今年23%。上市公司去年實繳所得稅為4680億,佔比為36.45%,如果全國的實際稅負低於15%的話,那麼非上市的公司稅負只有 10%,這麼大的差距是不可能的,稅局也不是傻子。假設實際所得稅負是15%,那麼稅前利潤今年是11.5萬億,稅後是9.8萬億,和營業盈餘扣稅後佔比 20%差不多。但如果是20%,那麼稅前就只有8.65萬億,稅後才6.9萬億。這裡的數據有些相互打架了,我還沒搞清楚原因。由於自己擁有的資源實在太 少,網上又很難找到有用且權威的數據,所以很多時候要量化分析會很困難,經常會費力不討好。

第三個問題:有股友指出了我一個錯誤,在做非銀行普通企業的利潤推算時,沒有先還原成息稅前利潤,導致基期數偏小了。我重新測算了一下,還原成息稅前利 潤,及重新調整營業盈餘比例後,測算結果將由原來的7年變成12-15年,即12-15年後,非銀行普通企業的稅前利潤將為0。

第四個問題:「天涯路」等朋友指出我沒有考慮分紅對保持高ROE的影響。這個質疑是正確的,比如匯豐控股,長期分紅率達到利潤的60%,所以它能在持續較 高的ROE的前提下,其資產和利潤規模低於ROE增長。不過,匯控在09年也是有供股的,增發一次就回收了3年的股息。而中國的銀行,工行近5年平均分紅 不到40%,建行不到50%,招行更只有20%,並且近2年分紅率呈下滑趨勢。同時,它們近幾年都有從市場融過資,工行和招行用股息減去融資,都是負數。 建行倒是個正數,不過,其股息大部分是匯金及戰略投資者的,而上市時拿的卻是小股東的錢,所以這麼算下來,二級市場就是個負數了。

不少朋友認為未來這個趨勢會改變,中國的銀行會多派息,不融資,這樣就可以保持較高的ROE而又不至於讓資產和利潤同比例增長了。我認為這種假設是有可能 的,但是大家不可盲目樂觀,中國的銀行過去幾十年,之前是壞賬剝離讓財政買了單,實際是納稅人買了單。現在是上市及增發,還有債券,又讓我們小股民買了 單。至於那些像美國銀行之類的戰略投資者,都賺得盆滿缽滿,拍屁股走人了,他們對中國銀行的管理貢獻了多少?既然過去和現在都這麼不光彩,你憑什麼對未來 那麼樂觀?體制不改,我看將來可能又是新瓶裝舊酒。

第五個問題:通貨膨脹對ROE的影響。巴菲特在《通貨膨脹欺詐股票投資者》中論述通脹不會提高ROE,通脹對絕對金額增長有影響,但對增長率沒有影響。所 以我之前的模擬推算,通脹的問題可以不考慮。實際上,我們發現銀行業恰恰是通貨膨脹的受益者,大家想想今年的高利貸、融資難和銀行業的高利潤,是不是關聯 明顯?

另外,有個叫「老股民」的朋友,針對我的帖子和安邦投資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質疑,因為他的帖子不能回貼,我在博友「風中散發」的轉貼裡回覆如下:
這個人的文章,錯誤很多,我隨便指幾個:
一、我說銀行畸形增長不可持續,沒有說增長不可持續。何謂畸形?比如成年人的驅干,嬰兒的五官,或者相反;
二、我從沒有說過銀行的利潤佔全行業的50%,我只說過佔全部上市A股的近50%,這哥們喜歡斷章取義!
三、他截取財政部網站的文字,也喜歡選擇性的粘貼。所得稅問題,財政部的網站上說了匯算清繳的影響,化工業的影響,房產地及相關行業的影響等等。1-5月 份匯算清繳的影響是很大的,上半年所得稅11175億,匯算清繳佔了4032億(同比10年增53.7%),前三季度所得稅14817億,其中3季度 3642億,我估計4季度2500億左右,全年17300億左右。
四、所得稅的稅負問題,確實沒有25%的,上市公司去年是21%,今年大概23%,非上市的公司水平肯定要低,我沒有找到具體的數據,不知道全國的所得稅 負實際是多少。但是我知道近兩年的所得稅負是上升的,這主要同兩稅合併改革有關,關於二免三減半(非他說的三免二減半),現在絕大部分企業已經沒有這個優 惠了,從08年到2011年這4年逐步過渡,2012年就全部是25%了,除了少數申請到國家高新科技資格的企業,及少數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外。
五、關於銀行的利潤與非銀行利潤及稅負的問題,我列一組今年一到三季度的數據,大家可以看到趨勢:收入增速分別為28.97%、25.75%、 22.68%;利潤增速分別為24.95%、22.75%、13.43%,毫無疑問,四季度利潤增速肯定會跌到個位數的,那麼,這位兄弟列舉的所得稅 35.8%的同比增長,可能持續不,為什麼所得稅增速與利潤增持完全不配比?
六、他找的銀監會關於商業銀行的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的數,那個不是全部行業的數據,據我所知,3季末銀行的總資產是105億,利潤也不是8173億,他把這個數據當成整個銀行業了。
七、建議他反駁別的觀點時,列數據擺邏輯就可以了,上升到道德層面,沒啥意思。再說,投資都是自己的事,沒人強迫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