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樣教 孩子不會變媽寶

2013-06-17  TCW
 
 

 

當我母親七十五歲時,她發現她孤家寡人,自己一個人了。 雖然她做了五十年的民宿經理,有很多的經驗,前面的五年她都在照顧我八十九的繼父,直到他過世。她嚴重的失落了,她很焦慮,因為她隱約感覺到自己不能獨立處理事情了。自己一個人獨居是個很可怕的事。當我去她的新家看她時,我感受到她的焦慮,我告訴她,她的孫女凱特為何會有個小名叫「自己」(Self)。

當凱特在一歲和二歲中間時,每次有人要幫她做事情,如幫她穿上大衣、幫她剝香蕉、把她放在汽車的椅子上時,她都會堅定的抗拒,嘴裡說:「我自己來」(Self do it)。她每天都這樣說,有一天,我們家的好朋友來訪,就把凱特叫作「自己」(Self)了。 我母親很喜歡這個故事,在她生命的最後十年裡,當她為她自己的能力擔憂時,她就對自己說:「自己來」(Self do it)。

別管幾歲連嬰兒都傾向要「自己來」

這是我們要教孩子的一個重點。在他們到達七十五歲之前,我們要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假如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支持,他們可以很自然的做到。人類,包括年紀最小的嬰兒,都有自然的傾向要自己做決定,要自己來。我們大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當孩子與外界互動,打開他們的眼界,把他們的生活圈擴張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複雜時,我們必須馬上做兩件事:一、當「自己來」沒有在做環境要求他做的事時,要他做。二、無條件的愛每一個「自己來」,但是我們要說不,也要要求他做事。不過,在背後推動這個「自己來」的引擎是genius。每個幼小的「自己來」,都需要信任他的genius。它可以幫助一個孩子得到自我信任,假如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genius的話。

當我看一年級的女生在操場玩時,她們看起來都很成熟。她們跟別人說話的語言,她們互相忍讓的行為,使她們看起來都像年輕的小姐。有一天,我在操場等待上課開始,我觀察到阿蘭娜走向她一年級的老師凱西,抱怨被蕾貝卡辱罵不好聽的字眼。凱西問:「妳有沒有告訴她,妳不喜歡?」當阿蘭娜回答「沒有」時,凱西建議她去跟蕾貝卡講。

凱西和我從遠距離觀察這個互動。阿蘭娜皺著眉頭,手一邊扭麻花,一邊跟蕾貝卡說話。蕾貝卡在聽的時候,眼睛專注的研究阿蘭娜,然後她臉上出現一個真誠的表情,說了一些話。微笑回到兩個女孩的臉上,然後她們又回去一起玩了。這是「自己來」(self do it)。

當老師和家長越來越有經驗後,我們學會何時介入,以及該怎麼介入。就像對凱特來說,把外套穿上的重要遠不及讓別人看到她是會自己穿衣服的。所以對阿蘭娜來說,衝突的解決不及她學會如何去解決她自己的社交問題重要。凱西把解決衝突的第一條紀律:面對你的反對者,教給了她。「自我」會自然的去把它做出來。這個歷程的學術專門術語叫「個性化」(individuation)。

別只顧懲罰增加孩子的責任感才重要

我們大人扮演的角色有點違反我們的直覺:我們一方面要用間接的途徑界定界線來支持孩子的自我,另一方面又要提醒自己,不要替他們解決問題。

很多年前,我學校裡負責學習服務專案的老師喬治,滿臉挫折,很沮喪的進入我的辦公室。他說:「我們剛剛被青年導師計畫(Youth Mentoring Program)開除了。」

喬治告訴我,一個七年級的新生艾略特在輔導中心的行為,壞到中心主任不能忍受,把整個學校從他們輔導的名單上剔除了,禁止我們的學生再去。

喬治坐在我對面,雙手抱頭說:「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這是我從事教育生涯以來最糟的一件事,真是丟盡了面子。」

我說:「跟那邊的主任溝通,看是否有任何條件可以讓我們再回去,我會去跟艾略特談。」

當我問艾略特他做了什麼事時,他給了我一大堆藉口。我告訴他,因為他個人的行為,我們全校的同學都被青年輔導中心列為不歡迎人物,不能再去了。他很驚訝,也有點難過,但是他持續為自己辯護。我說:「艾略特,你把我們很驕傲的一個計畫毀掉了,你把你自己也毀掉了,還拖累了你的同學以及你的學校,你現在要去想出一個彌補的方法。」

「但是我能做什麼呢?」

「我不知道,那是你的事,你自己要去想辦法,這件事很重要,當你今晚回家時,你好好去想,當你想到計畫時,我要你來學校告訴我。在這期間,不要來上學,留在家裡,直到你把這問題解決前,你不能來上學。」(我沒有用停學這個字,我的重點是在增加責任感,不是在懲罰。)

那天晚上,艾略特父母親打電話給我,想告訴我我罰得太重了。他只是調皮搗蛋,他只是個孩子,他才十三歲,你只罰他,那其他的人呢?我告訴家長請他們明天一早來我辦公室——不要帶艾略利——我們可以好好談。幸運的是,他父母很快就了解我在做什麼了。我認為這是個機會讓艾略特用面對這次後果的行動,長大一點。

兩天後,我拿起電話,撥給了中心主任,告訴他艾略特想要過去跟她談。她很不願意,經過我說明艾略特的誠意後,她才勉強答應。我開車載艾略特到市中心,他自己推門進去、他自己談,把他自己弄回了專案,也幫學校弄回了專案。這是「自己來」(self do it)。

這些事共同點是成功來自大人相信孩子,當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做」時,我們相信了比行為表面更深的那個東西,我們相信孩子的genius,他內在良知對他的呼喚,給他的方向。

幾乎每年,我都從高中部同事口中聽到哪個孩子闖了禍,他的父母親出面營救。這些父母沒有讓孩子得到他應得的懲罰,反而請律師來為學生辯護,因為父母害怕會讓孩子留下紀錄,影響孩子前程,這些父母把目光放在錯誤的重點上。他們沒有讓孩子負起責任,孩子沒有為他的錯誤付出代價,所以他會再犯。我們用說「不」來強化孩子的自我。

當我們感到兩難,不知道哪一個是最好的問題解決方案時,有一個最好的教條可提供參考:「Self do it」(自己來)。孩子會給我們看他們準備好的是什麼,我們只要跟隨著他們的引導就好了。

永遠別錯過讓孩子給你看他們東西的機會。你有注意到,孩子用問問題來告訴你他們所知道的,如「蠑螈沒有生寶寶,牠們是下蛋的」、「約翰很髒──他的皮膚是棕色的」、「上帝是女生嗎?」等,看起來他們一天好像對我們講了一百萬句這種話。他們並不是真的知道這麼多,而是他們想知道這麼多。如果我們看見一個孩子被自我所驅使而想獲得新知,我們就會聽到:「爸,告訴我,你對蠑螈、獅子、皮膚和上帝所有的一切。」

別事事掌權不要為孩子可應付的事負責

教養出有自我紀律的孩子是無限複雜的事,壓力來自你幾百萬個可以教他有關生活的事,當面對這幾百萬個機會時──「去做功課」、「不要對你弟弟那樣講話,態度好一點」、「清理你的房間」──父母不必覺得只有一個對的方式來教導孩子。當我們一個個解決問題時,我們必須牢記最重要一個問題:「這是誰的人生旅程?」

掌控「自己做」是個藝術,而這藝術的核心關鍵是你站的位置。它是很矛盾的,要使一個人的教育最佳化,我們需要把這個人當作他知道他在做什麼。每一次我們為孩子自己可以應付的事負責任時,我們就犯了一個錯誤。

這並不是說後退不管事,就是好的教導孩子方法。孩子需要我們參與他們更多的生活,而不是更少。他們要我們在該負責任時負起責任,這是關乎扮演位置,不是退出角色。(本文摘自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