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耶倫赴國會山“半年考” 退歐將產生溢出效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386.html

上周三,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決定維持0.25-0.5%的超低利率政策不變;幾天之後,英國將迎來退歐公投。風口浪尖之時,美聯儲主席耶倫再赴國會山接受“半年考”。北京時間6月21日晚,耶倫連續兩天出席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和眾議院金融委員會的聽證會。

在預先準備好的講稿中,耶倫不出意外地延續了上周新聞發布會上的措辭。她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長在近幾個季度呈現出不平衡(uneven)。今年一季度,美國新增就業平均每月超過20萬人,但4-5月的平均就業新增驟減至8萬。外部增速放緩和美元上漲對出口行業構成壓力;除能源業以外的商業投資異常疲軟(surprisingly weak),第一季度美國GDP年化增速減緩到0.75%。但同時,近來經濟數據顯示GDP在第二季度將出現明顯提升,消費者支出增長喜人。

美聯儲將於7月26日-27日再次召開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但耶倫並未就是否將在下一次會議上加息給出任何暗示。雖然,美聯儲主席不認為美國經濟將在明年底以前重回衰退,但鑒於近期就業市場改善步伐出現放緩,美聯儲在調整貨幣政策時將保持謹慎。在上周結束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美聯儲預期今年年底前基準利率將保持在1%以下,在2017年底前保持在2%以下。

距離英國退歐公投開始僅不到48小時時間,多名議員的提問也與此相關。耶倫本人在上周承認這一事件是聯儲貨幣決策的考慮因素之一。在聽證會上,她進一步表示,英國退歐將在一段時期內,為英國經濟和歐洲經濟一體化帶來不確定性,並產生溢出效應。

耶倫認為現階段很難預測退歐引發的後果,但美聯儲將保持密切關註:“在公投結果發布之後,不確定性將可能激發金融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risk-off sentiment)——資金可能湧向諸如美元等的避險貨幣資產,推升其匯率走高。我不想過分誇大退歐帶來的影響,但美聯儲將保持密切關註,並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將其納入考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2

脫歐後的英國會被美國踢出貿易朋友圈嗎?

在英國決意脫歐之後,是否還有可能加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呢?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6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國是否加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取決於英國如何選擇同歐盟的法律關系。他說還聽到關於英國應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建議。不過,弗羅曼不傾向於英國同美國簽署新的雙邊貿易協定。

由於等待新首相上臺,加之嚴重缺乏專業談判人手,因此目前英國對外進行貿易談判還處於信息搜集階段。英國貿易與投資大臣普睿勛爵(LordMarkPrice)日前在訪華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則透露希望可以借助歷史紐帶,和美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英國須厘清同歐盟關系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弗羅曼曾第一時間發聲明表示,美國正在評估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TTIP談判的影響。

在7月份最近一次接受采訪時,弗羅曼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將不會令美歐雙方降低TTIP談判速度,不過就英國而言,如何判斷美英雙方未來貿易關系取決於英國同歐盟之間的關系。

“在知道英國同歐盟之間的關系之前,美國很難去考慮同英國就一個單獨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弗羅曼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想要與歐盟之間建立一個什麽樣的貿易模型,這其中關於主權、規則和關稅程度的法律因素都是不確定的。

弗羅曼指出,英國的一種未來走向是,在厘清同歐盟的關系後,英國同美國以及歐盟加深關系,最終英國可以在TTIP談判完成之後加入該協議。

然而,TTIP談判的前景並不容樂觀。目前僅有歐盟委員會貿易司還堅持認為,即便是在英國退歐之後,TTIP仍可以在今年年內完成,但考慮到美國大選的因素,就必須在今年9月中旬之前達成所有實質意義上的文本談判。不過,英國要到9月份才能選出新首相。

另一方面,法國在進入總統大選預熱階段後就成了TTIP最堅定的反對者。法國貿易部長費科爾(MatthiasFekl)5日表示,他不認為美歐雙方仍能在奧巴馬政府結束任期之前就TTIP的文本達成一致。

“所有人,包括那些不願承認的人,心里都清楚,2016年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費科爾表示,“我們正在等待美國在許多重要領域出價,而在奧巴馬政府結束任期之前,不可能都把事情談完。”

歐盟方面,失去英國之後,歐盟也需要時間來重新校準出價,以反映從28國到27國的變化。

“一直以來,認為TTIP能在今年談妥的想法就是很渺茫的。現在就變得幾乎不可能了。”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史瓦布(SusanSchwab)表示,一方面是歐盟與英國的關系亟須厘清,另一方面是歐盟失去了英國這樣代表擁護貿易自由化的重要聲音。

英國是否可能加入TPP

弗羅曼表示,他還收到一種建議,讓英國加入已經談成的TPP。他補充道,這是美國國會中“多如牛毛”的提議中的一種,目前仍有待討論。

讓英國加入已經談成的TPP也體現了美方的一種思路,即無論如何都不願與英國進行單獨的貿易協定。

目前英國方面對於同美國重新談一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顯得更加積極:脫歐令英國在談判方面無需束手束腳了。

普睿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英國脫離歐盟後,新的環境令英國有機會同全球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而這些協議在英國還是歐盟一部分時則很困難。“與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比起來,脫離歐盟後,英國可以更加靈活地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美方並不這麽看。此前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之前,弗羅曼就多次警告,如果英國脫歐,美國在短期內不會希望同英國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今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如英國脫歐,英國將花上5~10年的時間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而且還要排在美國同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的隊伍尾端。在英國公投出現脫歐結果後,白宮方面並沒有再就此發表進一步評論。

需要看到的是,盡管美國有包括參議員在內的不少政治人物對英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持樂觀看法,但是貿易界專業人士均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目前英美經濟和貿易體量的對比情況,美國同英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美國獲得經濟利益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讓英國加入TTIP或者甚至TPP。

但是,即便TPP也有待美國國會批準,是否可以在年內得到批準仍未知。由於怕影響到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結果,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等支持TPP的政治人物均主張將TPP推遲到明年進行審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79

阮氏金銀當選越南第十四屆國會主席 系首位女主席

22日,越南第十四屆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阮氏金銀為第十四屆國會主席,任期為5年。

阮氏金銀獲得490張有效投票中的483張贊成票,得票率超過97%。此次投票於21日匿名進行,並於22日公布阮氏金銀當選。

出席會議的阮氏金銀

她在當選後隨即宣誓就職。她在就職演說中承諾,將絕對忠誠於祖國、人民和憲法,竭盡全力完成黨、國家和人民交給的各項任務。她表示,將繼續進行國會改革,提高越南國會的工作質量,使之成為團結和具有創造性的國民大會。

今年3月,越南第十三屆國會第十一次會議選舉阮氏金銀為第十三屆國會主席。阮氏金銀成為越南第一位女性國會主席,也是第一位躋身越南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的女性。

阮氏金銀1954年生於越南南部檳椥省,獲經濟學學士、政治學碩士,曾任越南財政部副部長、北部海陽省省委書記、勞動榮軍和社會部部長等職。她於2001年成為中央委員,2011年擔任國會副主席,2013年經補選進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當天的會議還宣布了4名國會副主席和13名國會常委會成員名單。

(綜合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64

面對全球信貸機構之爭 美國進出口銀行苦等國會放行

曾因美國國會保守派政治博弈而被迫暫停經營權的美國進出口銀行(U.S. Export-Import Bank)在經歷了5個月的冷凍期後,在去年年底獲得了期限至2019年的再次授權,不過仍在其提供貸款能力方面受限,導致目前約有200億美元的貸款申請被擱置。

更重要的是,由於上述暫停事件發生,通用電氣公司曾立刻宣布將原本在美國的約500個工作崗位遷至海外,以避免業務流失到外國競爭對手之中。而一個能力受限的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回歸,能將制造崗位重新吸引回美國麽?

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總裁弗雷德·霍赫貝格(Fred Hochberg)在8月9日訪華期間接受《第一次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希望美國國會可以盡早打破僵局,恢複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放貸能力,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

“與此同時,美國進出口銀行與世界上其他進出口類政策銀行的關鍵不同在於,如果外資能夠在美國本土創造就業,他們就會對其提供貸款,然而大部分其他此類進出口銀行只對本國企業放貸。”霍赫貝格對記者表示,比如中國企業如果在美創造就業,美國進出口銀行也會對其提供貸款。

美國進出口銀行外景

貸款之爭殃及就業

盡管重新得到授權,然而對於美國進出口銀行是“福利企業”還是“裙帶資本主義”的爭論仍未結束。

霍赫貝格表示,他們目前仍有大概數十筆一千萬美元以上的交易需要得到董事會的批準,這其中還影響到其全球貸款業務中的中國業務部分。

霍赫貝格所指的董事會原委來源於此:去年7月,當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經營權到期後,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阻止美國國會就重新授權舉行投票,導致美國進出口銀行業務處於癱瘓狀態,直至去年12月,參眾兩院終於對延長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經營權投出贊成票,並將經營權延期至2019年,規定中,一千萬美元以上的貸款需要美國進出口銀行五名董事中的三名成員確認,而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謝爾比(RichardShelby)通過阻止確認董事名單的方式,一直令美國進出口銀行無法進行大額貸款業務。

霍赫貝格表示,希望參議院可以在未來的“跛腳鴨”政府期間打破僵局,令美國進出口銀行恢複正常放貸,與此同時他們也正在提前審議一些主要的出口放貸案例,以便可以在破局之後迅速恢複放貸。

“損失當然是有的。”霍赫貝格表示,由於全球有85家出口信貸機構,並相互競爭,在等待期間他們就輸給法國兩個項目,也輸給加拿大一個項目。

當美國進出口銀行去年被迫“歇業”之時,立刻就被法國出口信貸機構科法斯(Coface)搶去了生意,後者通過發放貸款及減稅等方式,成功吸引了通用電氣,將此前在美國的500個制造業崗位轉移到能夠提供出口融資的法國。

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總裁弗雷德·霍赫貝格(Fred Hochberg)

美國進出口銀行本身也認為,在全球商業銀行都在不斷收緊對長期出口項目的貸款之時,全球的出口信貸機構正在為大型出口項目融資保駕護航,在新興經濟體中更是如此。

客觀看到的是,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思想上行,對出口信貸機構產生民粹式意識形態之爭時,全球出口信貸機構正在激烈競爭。“這其中不僅僅是中國,還包括德國、韓國等等。”霍赫貝格表示。

根據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數據,2015年,全球所有出口信貸額度的一半來自於中國、日本和韓國。

霍赫貝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同中資出口信貸機構既存在競爭,又存在合作關系,實際上中美曾經在一個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放貸項目上緊密合作過。

不過他也指出,中國在2015年的出口融資額度是美國的十倍,這個數字在2014年是八倍。

美國一直希望能說服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因為OECD對於出口融資額度等有一定的監管和紅線。不過此次霍赫貝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希望中方能就創立公平競爭環境的國際協議方面簽署文件,但對進展“有些失望”,窗口機會曾經在2014年出現,但已成過去式。

貸款對中資同樣開放

霍赫貝格此行目的在於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中國同行舉行例行會議,目前中國業務排在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之後,是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第三大業務。

他指出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國籍,只要在美國投資,且產品達到一定份額,該企業就可以申請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投資。

譬如,在今年四月份,空中客車集團(下稱“空客”)就宣布將獲得美國進出口銀行貸款。

美國進出口銀行為何將貸款授予波音公司的競爭對手?其原因在於空客向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新工廠投資了約6億美元,並計劃組裝空客A320系列中的A319、A320及A321等機型。

彼時,美國進出口銀行表示,如果該機型產品能含有50%美國成分,那麽該銀行就為交易的50%提供融資。

對於中國企業亦如此。

霍赫貝格解釋道,只要中國在美建設的企業所生產的出口產品達到50%~85%美國制造的水平,就可以獲得該行所提供的中長期投資,而對於想取得短期信貸的企業來說,只需要其產品達到50%左右的美國制造就可以。

2015年,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整體信貸業務中,30%的貸款提供給商業飛機制造,41%提供給小型企業,9%的貸款提供給油氣行業,7%則用於制造行業。但這也令共和黨保守派抓住了把柄,認為30%的高額比例都授信給了波音公司為主的飛機制造業,這不僅沒有惠及中小企業,還扭曲了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36

美國政府同意移交互聯網域名管理權 遭到部分國會議員的反對

美國政府的一個主管機構近日同意,將於10月1日把互聯網域名管理權正式移交給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從而完成了對這個互聯網核心資源持續了將近20年的私有化進程。此舉遭到美國部分國會議員的反對。

今年6月,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初步認可“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提交的有關移交提案,認為其滿足美國政府兩年前提出的把域名管控權移交給“全球互聯網多利益攸關社群”的要求。隨後,“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按照要求提交進一步的實施計劃狀態報告。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評估報告後於8月16日正式決定,將在10月1日放棄對互聯網域名的控制。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家成立於1998年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該機構下屬的“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負責管理互聯網域名管理系統,包括IP地址和域名等。根據美國商務部與“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簽署的合同,美國政府對“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的有關決定具有最終否決權。這一合同將於今年9月30日到期。

美國政府對“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的決定擁有否決權意味著它對互聯網核心資源的掌控,因此許多國家一直呼籲美國交出這一權力。但直到2014年,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才宣布將放棄對“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的控制,讓多利益攸關方來發揮領導作用。今年3月,“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提交了管理權的移交提案。

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說,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在互聯網域名系統管理中的角色“一直是讓外國政府不滿的一個源頭”,一些國家因此呼籲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或設立又一個政府間機構來接管域名系統的管理權。“如果美國政府不完成這一權力的移交,各國以多邊政府運行方式取代多利益攸關模式的呼聲只會越來越高”。

美國政府是否應當放棄對互聯網域名系統的控制,在美國國內一直都有爭議。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對此一直明確反對。

關於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的國際化改革,中國官方代表曾在國際場合表示,中國支持該機構的國際化改革,鼓勵中國互聯網社會組織、企業、研究機構積極參與該機構事務。與此同時,互聯網全球共治應堅持平等開放、多方參與、安全可信及合作共贏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86

韓國國會議員申報財產 人均身家2047萬元

據韓聯社8月26日報道,韓國國會公職者倫理委員會26日公布了一份資料,韓國第20屆國會啟動後共154名議員申報財產,這些議員的人均財產規模為34.2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47萬元)。

分不同政黨來看,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的平均財產為52.5040億韓元,執政黨新世界黨為26.5824億韓元,國民之黨為14.7338億韓元,正義黨為3.8461億韓元。共同民主黨議員金炳官申報的財產額最高,為2341.2050億韓元。若將金炳官的財產除外,共同民主黨議員的平均財產降至16.1735億韓元,整體申報議員的平均財產則降至19.1408億韓元。

第20屆國會議員們正在進入國會會場。(圖:韓聯社)

根據《公職者倫理法》規定,以20屆國會議員任期正式開始的2016年5月30日為準,議員們須在兩個月內申報財產,並在申報期限到期後一個月之內公開相關內容。申報對象包括初選議員、非前屆國會議員但已有兩次以上獲選的議員、第19屆國會中途辭職後本屆再度當選的議員。第19屆國會時期,共183名議員列入財產申報對象,其平均財產為15億韓元,第18屆共有161人,平均財產為32億韓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44

歐盟兩頭不討好!愛爾蘭國會同意就蘋果補稅案進行上訴

愛爾蘭議會眾議院7日晚以壓倒性優勢表決通過政府一項動議,支持就歐盟委員會裁定其對美國蘋果公司稅收優惠政策違反歐盟規定而需從蘋果公司補收稅款的裁決進行上訴。

經過10多個小時辯論,愛爾蘭議會以93票支持、36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政府提交的動議。在表決前,愛爾蘭總理恩達·肯尼在眾議院發表講話,稱歐盟委員會裁決對愛爾蘭損害嚴重,愛爾蘭政府不會接受。

本月2日,愛爾蘭政府決定,將就歐盟委員會有關裁決向歐洲法院上訴。按歐洲法院上訴程序,愛爾蘭政府將在2個月零10天的期限內,在總檢察院法律專家的協助下研究歐盟委員會有關裁決,為上訴做充分準備。

歐盟委員會經過調查,指認愛爾蘭政府給予蘋果公司非法稅收補助,令蘋果公司逃避大量稅金。歐盟委員會8月30日裁定愛爾蘭政府需從蘋果公司補收2003年至2014年稅款(含利息)最高達130億歐元。

愛爾蘭政府對歐盟委員會裁定表示不滿,認為其稅收政策沒有違反歐盟規定,且從未向蘋果公司提供任何稅收優惠待遇。

愛爾蘭企業稅稅率為全歐洲最低,僅為12.5%,吸引了蘋果、谷歌、臉書、推特等眾多跨國公司將地區總部設在愛爾蘭。近來,歐盟加大了對美國企業的稅收調查力度,星巴克已被要求向荷蘭政府補交稅款。歐盟針對亞馬遜和麥當勞的調查仍在進行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48

沙特:美國國會通過“9·11”法案或帶來嚴重和危險的後果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29日發表聲明,警告美國國會強行通過允許“9·11”恐怖襲擊事件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起訴沙特政府的法案將會給世界各國,其中包括美國自身帶來嚴重和危險的後果。

新華社報道稱,聲明指出,主權豁免原則已主導國家間關系達數百年之久,而美國國會不顧以總統奧巴馬為代表的美國政府的反對推翻了這一原則,這將使維護這一原則的國家感到“極大憂慮”。

聲明說,沙特希望美國國會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這一法案給國家間關系帶來嚴重和危險的後果。

奧巴馬認為,國會通過該法案是個錯誤(來源:路透社)

9月23日,奧巴馬以損害國家安全利益為由,頂著國內各方壓力否決了《法律制裁恐怖主義贊助者法案》(即“9·11法案”)。

當地時間28日,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超過三分之二多數的表決結果,強行推翻了此前奧巴馬對該法案的否決。如此一來,“9·11”事件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可以在美國法庭起訴沙特阿拉伯政府。

對於這一結果,奧巴馬稱,國會推翻他對“9·11法案”的否決是個錯誤。他說,該法案將開一個“危險的先例”。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嚴重恐怖襲擊後,一些受害者及其親屬認定,“基地”恐怖組織獲得來自沙特的資助,沙特政府必須就襲擊承擔責任。此外,參與襲擊事件的19名劫機者中有15人據信是沙特人。不過沙特政府對此類指責一概予以否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18

如果可以參與美國大選,各國會投票給誰?

美國總統大選第三場辯論在拉斯維加斯降下了帷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就最高法院、移民、經濟政策、國家債務、公民權利和國際熱點等議題展開了“最後一辯”。

還有不到三周時間,美國人就將選出下一任總統。鑒於美國大選的最終結果將在世界範圍產生巨大影響,全球各國都密切關註著大選的動向。那麽,各國對這兩名候選人看法如何?他們更希望看到誰能贏得這場大選?

俄羅斯:壓倒性支持特朗普

當前,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僵持不斷,烏克蘭、核裁軍和東歐反導等也都成為兩國間的爆點。有分析認為,美俄關系已經走入“新的歷史低谷”。日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更是點名指責俄羅斯政府意圖通過黑客活動幹預美國大選。

如此緊張形勢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卻多次表示,自己雖和普京“無個人來往”,但非常贊賞他。在最後一場辯論中,當主持人提到俄羅斯利用黑客入侵手段試圖幹涉美國大選時,特朗普也似乎極力為俄羅斯辯護。特朗普強調,普京比希拉里和奧巴馬聰明,每一步都比他們聰明。

特朗普的“熱情”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回應。普京在16日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期間舉行記者招待會時表示,俄羅斯不打算幹預美國總統選舉進程,因為無法預料選舉後的情況。但他此前曾表示,支持任何國家任何對我們友好的人。

這位“對我們友好的人”就是特朗普。去年12月,普京曾將這位紐約房地產大亨描述為:“十分高調、相當有天分的人,”普京說, “這一點毫無疑問”。在美國大選這件事上,“質疑他是否夠格並不是我們的工作,那是美國選民的工作,但他是這場總統競選中的絕對領導者。他說想要和俄羅斯建立一種全新的、更深層次的關系,我們哪能不歡迎這個呢?我們當然是歡迎的。”

普京還表示,希望美國大選之後有機會修複俄美關系。

此外,俄羅斯民眾也更希望看到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FOM)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俄羅斯人認為,如果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這將比希拉里獲勝更加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受訪者支持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支持希拉里的受訪者僅占7%。

德法意:支持希拉里

德國歐洲事務部長邁克爾·羅斯在8月表示,特朗普斷言默克爾打開大門歡迎難民的政策導致犯罪率飆升的結論是不正確的。羅斯說,鑒於美國大選的結果將在全球產生巨大影響,糾正大選中那些基於“恐懼、謊言、非事實”做出的言論非常重要。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表示,無論誰當選,他都不怎麽看好美國的未來發展。但在4月批評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他說美國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維護國際安全,現今全球安全已經無法靠單邊力量來保證,國際沖突只能在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的情況下解決。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則更為慎重。她僅僅公開贊揚了希拉里“很有大局觀”,還說希拉里一直致力於維護大西洋兩岸的合作關系,還說“與希拉里的合作很愉快”。

在支持希拉里還是特朗普當選上,法國和意大利的立場更加明朗些。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特朗普若贏得大選,將會使全球變得更加保守,這位紐約商人令人“感覺作嘔”。特朗普對在伊拉克陣亡烈士父母的嘲諷被認為是“傷害和羞辱性的評論”。

他補充說:“如果美國人選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那麽這將會帶來一系列後果,因為美國大選是一場世界性的選舉”。

奧朗德還表示,特朗普勝選將會2017年春季法國總統大選造成影響。

在奧朗德做出此番表態之前,意大利總理倫齊已經率先向美國媒體表示,他希望民主黨人希拉里贏得11月的選舉,稱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他還補充道:“我認為除了我之外,其他很多人都希望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因為她有多年的從政經驗,不會給美國造成太多不確定性”。

英土反感特朗普移民政策

在美國的親密盟國英國,特朗普有關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言論激起了強烈的批評和抗議。去年,50多萬英國人簽署請願書,要求禁止特朗普進入英國。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批評特朗普的這一提議“相當危險”。他說,特朗普“是要搞分裂,其做法十分愚蠢。” 他認為,特朗普針對穆斯林的入境措施不僅會激起不和,也無助於解決目前的問題。

倫敦第一位穆斯林市長薩迪克·汗表示,特朗普“對伊斯蘭世界一無所知”。今年9月,汗在自己上任後首次訪問美國時表達了對希拉里的支持。

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梅在去年還在擔任英國內政大臣時就已經公開批評過特朗普的這一政策。據英國媒體分析,曾經在打擊全球恐怖主義上與希拉里共事過的梅更可能支持希拉里。

不過,特朗普在英國也有一些支持者。今年8月,英國獨立黨黨魁奈傑爾·法拉奇就曾飛往美國,為特朗普的競選集會站臺。另外,由於特朗普在蘇格蘭的高爾夫球場的經營有助於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主張蘇格蘭“脫英返歐”的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NicolaSturgeon)在今年3月鼓勵一群年輕人祈禱特朗普能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特朗普在穆斯林移民和難民問題上的立場也招致了土耳其的反感。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如果特朗普堅持要禁止穆斯林移民進入美國,那麽如果他當選後想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維持良好關系,將會是件很難的事情。

“成功的政客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美國生活著幾百萬穆斯林。我不知道他會不會贏。假設他贏了,會發生什麽事呢?他會把所有伊斯蘭國家拋在一邊嗎?政客不應該這樣說話。”埃爾多安如是稱。

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Viktor Orban)倒是支持特朗普嚴厲打擊恐怖主義的做法。不過奧爾班一向拒絕接收難民,屬於歐盟領導人中的少數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87

英首相警告國會勿阻撓脫歐:必須接受人民的決定

據外媒7日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向英國國會議員發出警告,要他們不要阻撓英國脫離歐洲聯盟的進程。

此前,特雷莎·梅曾表示,計劃在明年3月底正式啟動脫歐談判。但英國高等法院3日裁定,她無權動用行政權來啟動里斯本條約50條,英國政府必須獲得國會授權才可啟動脫歐程序。這意味著,整個脫歐程序將被拖慢,甚至面臨親歐議員的阻撓。

據BBC報道,特雷莎·梅6日前往印度訪問,她啟程前在倫敦機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政府將對英國高等法院的裁決提起上訴,並將提出強有力的法律依據。

特雷莎·梅

特雷莎·梅表示,英國人民在今年6月的全民公投中作出了脫離歐盟的歷史性選擇,英國政府的責任是全力執行人民的這一決定,議會也必須接受人民的決定。國會議員不要利用高院的裁決來妨礙6月脫歐公投結果的落實。

特雷莎·梅指出:“我們現在必須把心思放在如何為國家爭取到最好結果。這意味著遵守我們的計劃與時間表、著手制定談判策略,並且不要將底牌都亮出來。……那不符合國家利益,無法幫英國爭取到最佳協議。”“當然,法官會審視法律論據,我們有強有力的法律論據,並且將把這些論據提交最高法院。”

據了解,英國下一屆大選將於2020年舉行,但有觀點認為,特雷莎·梅可能會提早進行選舉,以拉擡自己在下議院的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6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