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拉蕊的「監獄風雲」歹戲難收? 一則推文 讓私營監獄市值暴跌一百億元

2015-11-09  TWM

希拉蕊繼打趴生技股後,又將炮口朝向私營監獄,以致兩家龍頭公司股票大跌,市值銳減新台幣一百億元。美國監獄民營化的結果是被華爾街汙染,出現許多弊端。只是政府能否回收,就得看美國總統接班人的能耐了!

美國本屆的總統大選非常「另類」,講話超直白的唐納.川普,把總統大選當成他自己的真人實境秀,搞得共和黨天翻地覆;另一邊的民主黨,民調一路領先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竟扮演起股市空頭大師,罵生技公司亂抬高藥價,引爆全球生技股股災;十月底又把矛頭指向美國私營監獄,造成民營上市監獄公司股價大跌。

十月底,希拉蕊在推特發文:「我當選總統之後,將禁止私營監獄……,監獄是聯邦政府的職責,不應該外包。」當天立刻造成美國兩家私營監獄的龍頭股價大跌,其中「美國矯正公司」(Corrections Corp. of America)重挫六%,GEO集團大跌四.二%,美國總統大選要到明年十一月才投票,希拉蕊的白宮之路距離仍遠,但她的短短幾句話,卻讓兩家公司市值暴減新台幣一百億元!

讓監獄民營化

股票產生「華爾街效應」

希拉蕊突然演出「監獄風雲」是有特殊背景因素,第一,媒體爆料,美國矯正公司與GEO集團,給了希拉蕊以及多位總統參選人大量的政治獻金,希拉蕊急著要劃清界線;第二,美國私營監獄素行不良,比黑道還黑,令人髮指的犯罪行為,讓人忍無可忍。

前年十一月,阿拉馬克企業(Aramark Correctional Services)標到密西根州監獄三年、價值近新台幣五十億元的監獄餐廳外包合約,其後不斷爆出弊端:幫犯人走私海洛因、放縱餐廳員工與犯人在廚房做愛……,最可惡的是該公司員工,竟教唆犯人去謀害獄友。由於風波不斷,密西根州政府在今年七月宣布終止合約。

爆發醜聞的阿拉馬克,是具有八十年歷史的上市公司,服務範圍遍及全美的大學、中小學、醫院等,這回踢到鐵板,有可能是踩到黑道大哥的禁地。

真正美國私營監獄的老大哥,是經營超過六十所監獄的美國矯正集團,以及經營一○五所監獄、業務遍及澳洲、英國、南非等國監獄的GEO集團。這兩家私營監獄 集團,都是在雷根總統時期「民營化」政策的產物,一九八三年,雷根政府決定將部分監獄的業務私有化,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美國矯正集 團與GEO兩家公司,皆發展成上萬員工、每年獲利一億至三億美元,股票總市值約新台幣一千億元的大型上市公司

民營化初衷立意良善,意外的是,這些企業股票上市後自然產生「華爾街效應」,GEO集團經過幾次的合併、分拆,成為私募基金槓桿購併的對象,管理團隊借用高財務槓桿來收購公司,或者將「少年監獄」的業務整個分拆出售。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握有政府合約的私營監獄,正是高股息、高現金流量的「價值型股票」,而私營監獄的高層主管,也就隨著股價的上下而逐漸「華爾街化」。

為求財務亮眼

竟拿犯人床數作公司績效

最佳象徵就是GEO集團與美國矯正集團的官網,都以「床數」作為公司規模的第一項描述,美國矯正集團的「犯人床」有八萬五千床,目前關了七萬名犯人,「產能利用率」八二%;GEO集團的「全球床數」七萬九千床,目前有「七萬五三○二張活躍犯人床、三七○八張空床」,GEO還特別強調,二○一四年的「產能利用率」高達九五.七%。

因為投資人與證券分析師對於監獄公司的財務表現要求,因此,部分州政府的監獄外包業務合約,就白紙黑字寫著「保證犯人數」,保證關了八成、九成、甚至一○○%的犯人,「不會有空床」。

還有,私營監獄同時也經營醫療服務,由於美國醫療費用高,犯人又缺乏適當保險,曾發生癌症病人隨便給止痛藥,任由犯人死亡;或者應換髖關節等昂貴的醫療,因沒經費就讓犯人斷腿坐輪椅等情事,部分監獄犯人的致死率太高,也引起人權組織的關注。

弊病叢生的私營監獄公司,為確保政府的合約,捐助總統參選人大把的政治獻金,光是捐給希拉蕊陣營就有十三萬三千美元(約新台幣四三二萬元),除了宣稱不需要錢的川普之外,其他跑在前頭的總統參選人個個有份。

政府業務的民營化,是雷根總統至今三十年來的顯學,但把管犯人的監獄民營化,最後導致華爾街化,爆發種種弊病,終於讓希拉蕊高喊「監獄教化是聯邦政府的責任」;問題是,債台高築、公務員老化的政府,有沒有能力將已經外包的業務回收?這的確是希拉蕊的嚴苛挑戰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72

台新金彰銀爭議 重回政治解決 法院「有判無解」 歹戲恐再拖一年

2015-06-09  TWM

眾所矚目的彰銀經營權爭議案,在五二○新政府上台前夕宣判, 但結果似乎還是回到原點,這樁走了十一年的金融聯姻,還有哪些關卡需要克服?

延宕十一年的彰銀經營權爭議案,訴訟結果日前出爐,台北地院判決台新金與財政部間「契約關係存在」,但駁回台新金提出改派彰銀董事為台新金代表與損害賠償要求;外界解讀,法院給予台新金與財政部各打五十大板的判決結果,讓這齣金融圈史上最長壽的連續劇依舊無法落幕,最後鹿死誰手,還得比拚誰的氣長。

這裡所謂的「契約關係」,指的是「財政部在台新金仍屬彰化銀行最大股東之期間內,不得妨礙台新金指派之代表人當選彰銀全體董事席次過半數之董事席次」;對此,台新金發言人林維俊表示,這證明台新金依據二○○五年公告及公函,來主張與財政部間具有民事契約關係,是成立的。

「公民併」 將是觀察指標林維俊拿出當年的公告指出,「財政部同意支持所引進之金融機構取得彰化銀行經營權」,○五年公函並載有「增資完成後,經營管理權移由該策略投資人主導」、「本部(財政部)持股在未出售前,如得標投資人仍為最大股東者,本部將不改變由得標投資人主導該行經營權之政策」。

彰銀方面,則認為判決結果不會影響目前董事會結構,由於法院已判定財政部對台新金所負起的契約義務僅屬一次,且財政部早於彰銀○五年股東臨時會董監事改選已完全履行,所以駁回台新金控有關「移轉彰銀經營權予台新金控」的請求。

至於另一主角財政部,雖負有「不能以所持股權妨礙台新金控經營權主導地位」之約,但法院認定財政部於彰銀一四年股東臨時會董事改選時並無任何違約情事,而本刊致電財政部次長吳當傑,對於判決結果看法,他也僅表示,尊重法院判決結果。

目前看來,「一個判決,各自解讀」的結果,似乎無法幫台新金立刻拿回經營權,因此,翻轉這場延長賽結局的關鍵,很可能落在明年六月登場的彰銀董監改選,不過,這段期間仍有幾個指標可供觀察。

首先是準行政院長、○五年台新金取得彰銀股權時擔任財政部長的林全態度。一位美系外資分析師指出,任何財經政策一定是「由上而下」推動,相對於財政部或彰銀的意向,林全的態度更是關鍵,而新政府是否會推動「公民併」則是觀察指標。

如果新政府有相關動作,在法院已判定台新金與財政部存在契約關係之下,台新金取得彰銀經營權自然更有水到渠成的氛圍加持。

新政府傾向「去家族化」

往下一層看,是明年彰銀董監改選時,財政部在「徵求委託書」上的態度。儘管這次判決中,法官認定財政部在本屆彰銀改選時大張旗鼓、以小博大徵求委託書的方式「並未違約」,但事實上當時財部此舉招致許多公司治理專家的批評聲浪,新政府上台後將如何面對這個棘手問題,將是關鍵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將就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施俊吉曾對外表示,民營金融機構購併公股行庫並非不可以,但有意購併泛公股的民營銀行,必須「去家族化」,包括增資、引進大眾資本,政府才可能考慮。這個說法,似乎直指台新金。

同一時間,台新金在四月二十八日宣布發戊種特別股、己種特別股,目的除了因應丁種特別股贖回,強化資本適足率,呼應主管機關打亞洲盃政策充實銀彈,台新金表示,其中的己種特別股,的確會有稀釋原股東持股的效果。

此舉是否剛好「吻合」新政府期待,其實頗耐人尋味。

除此之外,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未來向哪邊靠攏?則是另一個變數。

目前台新金持有二二.五%彰銀股權,預期未來不排除向金管會申請提高增加股權投資,或與目前持有彰銀約九%股權的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合作。不過,外界相信李世聰還是會觀察新政府態度,以決定要將手中的票投下哪一方。

然而在不少外資眼中,真正對台新金股東最好的結果,反倒是將彰銀股權全部出售。瑞信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忠維表示,台新金若能成功出售彰銀持股(預估價值逾三二○億元),將從「資本不足」變成「資本充足」,更重要的是,自此甩掉這個具有高度政治挑戰性的燙手山芋。

當然,還有一種最壞的情況就是維持現狀,不僅台新金的資金依舊進退兩難,在面對同業紛紛大手筆展開亞洲盃海外購併的此時,從○五年撐到現在的台新金還可以再拖多久?都是外界最關心的焦點。

○五年,台新金以三六五億元併彰銀,一度被視為「台灣金融史上最大豪賭」,這個豪賭將如何演下去,皆考驗著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的智慧。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