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京能清潔能源的一些看法:基本面迎來拐點? 作者:Adam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27&page=1&extra=#pid4423
首先附上格隆匯環保行業專家97mocha梳理的最近花旗組織電話路演中更新的重點信息:

1.截至中報總規模4306MW:氣電2028MW,風電1699MW,水電369MW,光電210MW

2.氣電方面:高安屯和高井兩個大型燃氣發電項目預定於今年11月投入試運營,今年貢獻不大,但極大地保證了明年的增長,消除了項目延遲的不確定性!北京以外的區域性燃氣發電項目在談的還包括安徽、廣東等地的後續項目。

氣價方面:公司表示俄氣進入,國內氣價已經漲價到位,今年是最後一次漲價(排除了明年漲價帶來的股價波動);

3.風電方面:每年15-20%的權益裝機增長,並且國外的風電項目收益率不比國內差;

4.光伏方面:今年中裝機210MW,今年底350MW以上,明年底500MW,規模將超過水電規模,成為新的看點;

5.其他清潔能源方面:兩個大型垃圾發電項目已經通過第一輪環評進入第二輪,預計明年5月份即可開工建設,並確認建設收入。由於項目體量很大(約3600/日),按照平均每噸40萬人民幣投資額估算,兩個垃圾發電項目總投資額或超14億人民幣,明後年的建設收入確認非常可觀。

補充一點:由於公司項目投產時間已定,預計公司隨後會配售20%流通股進行融資,配售可視為最後的風險釋放。

估值水平:

截止上週五市值221億港幣,公司2013年純利14.57億港幣,預計今年增長10-15%,明年50%以上,分別對應2013-2015年的PE15x13x8.7x。估值很吸引。

下面是個人的一些思考,希望與大家探討,說的不對請輕拍。

首先先介紹下集團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公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2.1%,增長主要出現在燃氣售電部分,2014 年上半年集團燃氣售電381萬兆瓦時,同比增加10.7%,售電收入19.8 億元,同比增加21.4%。原因一方面是機組利用小時數增加,另一方面北京市發改委上調燃氣發電從0.57/每度至0.65/每度。除此之外,在熱力,風電,水電等由於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下造成收入略有減少。
  集團收入組成(RMB萬元)  
2014上半年
2013上半年
變動
  熱力售電  
197,555.00
163,083.00
21.14%
  熱力  
26,138.30
27,751.60
-5.81%
  風電  
76,941.80
85,975.60
-10.51%
  水電  
12,572.30
13,316.30
-5.59%
  其他(包括光伏)
16,045.30
3,063.50
423.76%

關於補貼,由於北京環保壓力巨大,這種壓力可以輕易的傳導到領導層的政治壓力,所以政府也是頂著很多壓力大力推進天然氣發電的,但天然氣發電成本較煤發電高2-3倍,加上天然氣漲價,毛利從去年上半年的2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0%。目前發電成本在0.6元多/度,上網電價0.65/度,補貼0.15/度。
  
單位:千元RMB
  
2013上半年
2013全年
2014上半年
稅前收入
774,268
1,449,835
848,772
天然氣發電補貼
228,681
1,382,577
486,732
補貼佔稅前收入比
30%
95%
57%

如上表所示,刨去補貼,企業收入基本會減半,在13年甚至可能出現盈虧持平的情況。
補貼國家沒有統一標準,都由地方政府把握,北京的優勢在於首都,環保壓力太大,目前補貼很慷慨,不然各大電廠沒積極性。但個人認為目前天然氣發電不能算做是一個健康的行業,補貼的風險隨時存在,什麼時候不補貼就能存活才算是一個健康的行業。歐洲也出現了企業改用煤代替天然氣發電的情況。但回過來說,補貼是目前快速推進產業發展、修復改善環境的唯一途徑,未來是個大趨勢,在若干年內應該會保持穩定不變。另外北京的補貼情況也有著全國同行業補貼示範的味道,不會輕易變動。

關於天然氣價格,北京都由中石油供氣,一年訂一個價格,這樣明年的價格就算是穩定了。但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俄羅斯境內目前才開工,預計2017年才可以通到北京,在此之前的2016,2017年的價格走勢仍存在變數。目前看到的情況是,由於整體經濟走軟,下游需求回軟,氣價估計很長時間都很難再漲了,華潤燃氣就是因為下調了15年銷氣量,從200億方下調到160億方,才引致股價大跌。

未來俄氣進來後,個人以為,氣價存在壓力。這對京能這樣燃氣發電為主的公司而言,無疑長期環境在不斷改善。

另外從公司目前的項目情況看,高安屯(845兆瓦)和高井(1308兆瓦)兩個大型燃氣發電項目預定於今年11月投入試運營,而240 兆瓦的昌平未來科技城燃氣發電項目已於7月份完成試運行,下半年將並網發電。預計2015年開始的燃氣裝機量可以達到4421兆瓦,比目前翻了一倍多。只要維持目前的補貼政策,相信公司15年的利潤可以較今年大幅增長。

目前天然氣發電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60%左右,相比去年有所增加,未來隨著新項目的建成,比例會進一步提升。但公司收購澳洲風電場,新增光伏發電及明年開工的垃圾發電場仍然起到了優化收入結構的作用,並且會對集團未來健康發展與適當轉型做出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82

三星帝國或將迎來新皇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29

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參觀工廠的規格堪比國家元首。(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工人們被告知將車停在後排,以免醜陋的汽車玷汙了領導的眼睛。工廠在廁所放置了薄荷糖,以免工人口中殘留泡菜的氣味。當李健熙到來時,警衛站在紅地毯的兩旁為他開路。

如果說三星是個帝國,那李健熙就是皇帝。不過,這一切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受心臟病的困擾,72歲的李健熙5月以來一直在住院。三星或許很快將由其46歲的兒子李在镕領導。李在镕是三星的副主席,而為人低調的他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訪問。

李在镕的低調性格可能正合適三星目前的更為自由的管理風格,然而,他的管理技巧尚未得到證實。

2001年以來,李在镕就一直在三星各個部門工作。他的職位包括了首席客戶官、首席運營官以及三星副主席。不過,他的具體責任從未被公布。

李在镕之所以那麽低調是因為三星不能接受任何的失敗。一旦李在镕稍有偏差,就可能影響其繼承三星帝國的道路。

不接地氣 

三星資深員工Oguro擔心,李在镕並不真正了解三星的顧客。

Oguro回憶到,在2004年,李在镕問他為什麽三星的DVD錄像帶一體機會如此大賣。當Oguro告訴他許多人還在使用錄像帶時,李在镕表示吃驚。 Oguro表示,

三星的產品是為普通人制造的,但李在镕不知道普通人如何生活。

微妙的管理方式

三星另一位資深員工Yoshikawa回憶到,李在镕曾經在辦公室使用大量索尼而非三星的產品。當Yoshikawa問他為什麽這麽做時,李在镕表示,他在傳遞一個信息:三星的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這和李健熙的管理方法比起來真是太過低調。1995年,當李健熙發現三星的新款手機存在問題時,他燃起了篝火,並當著2000名員工的面,燒毀了15萬臺手機。

Yoshikawa說,

他的父親采用了胡蘿蔔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李在镕可能不會再用大棒。

三星的新時代

年輕的李在镕接管三星後,將開啟一個新時代。

三星電子去年的收入是228.7萬億韓元(2250億美元),而李健熙在1987年接管三星時,其收入僅為2.38萬億韓元。

三星飛速發展的同時,韓國也發生了變化。多年來,韓國政府大力支持三星和現代集團等企業,希望加速韓國的現代化。現在,這種支持已經減弱。有團體擔憂,這些大財閥已變得過於強大,反而阻礙了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1

Apple Watch來襲 瑞士表業將迎來“諾基亞時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87

20140911iwath

蘋果用iPod顛覆了音樂產業,用iPhone顛覆了諾基亞帝國,如今,蘋果推出了全新的Apple Watch,傳統的瑞士手表行業會成為下一個被顛覆的對象嗎?

盡管很多人都開始為歷峰、斯沃琪等傳統奢侈品手表業巨頭擔憂,但他們自己卻表現得很淡定。

路透援引蘇黎世一家奢侈品手表商Franz Tuerler評論稱:“它們(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不具有長久的價值。Apple Watch吸引的是那些崇尚科技,而不是追求聲望和情感的人群。我認為Apple Watch會很受歡迎,但它和傳統鐘表業不構成競爭。”

如果說高端奢侈品手表還能洋洋自得,那麽中低端手表的形勢可能就不容樂觀了。

瑞士馮托貝爾(Vontobel)銀行手表行業分析師Rene Web表示:“(Apple Watch)是首款有影響力的智能手表,我們相信它將會對整個手表行業形成沖擊,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業內預計,價位在646-1940美元(約4000-12000人民幣)之間的手表將受到較大沖擊。

蘋果發布會之後,斯沃琪公司在蘇黎世交易所的股價下跌了2.5%。該公司股票今年已經累計下滑了18%,而同期瑞士股市上漲了8%。分析師表示蘋果進入手表市場是導致其股票下跌的主要原因。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天梭、美度等中檔品牌都將受到較大程度沖擊。

花旗預計,智能手表今年的市場規模大約為18億美元,到2018年可能會增長至100億美元,這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從傳統的手表市場中轉化而來。

巴克萊則預計,最壞的情況是蘋果售出超過2000萬塊智能手表,讓斯沃琪集團喪失25%的低端市場,利潤下降11%。

不過,對於智能手機的潮流,傳統手表制造商並沒有坐以待斃。斯沃琪集團曾多次表示,自己已經擁有制造智能手機的全部技術,無需依賴任何合作夥伴。

斯沃琪集團CEO Nick Hayek最近在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將於明年獨立推出帶有智能功能的手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9

美國高校迎來“碼農時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94

美國高校全民學編程的“碼農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校園招聘的季節,當越來越多的崗位開始要求編程基礎、數據庫管理或是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能時,有人歡喜有人憂。但聰明的學生在入學時就已經著手了解市場需求。

據哈佛大學校報Harvard Crimson報道,今年秋季,哈佛大學註冊“計算機科學導論”的學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18人。換句話說,將近12%的本科生選擇了同一門課程。這也使“計算機科學導論”超過了“經濟學原理”,成為過去五年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

enrollment-in-havard-s-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cs-50_chartbuilder

事實上,根據勞動力市場數據分析師Jonathan Rothwell對大量美國招聘信息的分析,美國企業在招聘計算機相關技能的員工比其他技能的員工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數據還顯示,在所有高回報技能中,計算機相關技能占比最大。

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主任Harry R. Lewis表示:

“哈佛的學生很聰明,他們知道在未來,計算機方法和計算機思維將會在各個領域都會變得非常重要。”

南佛羅里達計算機科學教授Gwen Walton在談到計算機科學的就業時也表示:

“計算機科學是少數幾個學生只需要獲得學士學位就能獲得高收入的領域。”

而對生活在矽谷的斯坦福大學的學生來說,早在2012年,計算機科學就已是他們的最愛。據U.S.News報道,現在,超過90%的斯坦福本科學生在畢業前,選修了至少一門計算機科學課程,這是相當驚人的。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Mehran Sahami說:

不斷成長的社交網絡和移動應用使年輕人對計算機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在網站edx.org上可以免費註冊學習。其課程簡介中這樣寫道:

“CS50x是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入門課程,將會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算法思想思考並更高效的解決問題。課程內容將包括:抽象數據(abstraction)、算法(algorithms), 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s)、軟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和網絡開發( web development)。計算機語言包括C語言、 PHP、JavaScript 、SQL、CSS 和 HTML。”

跟據DIYGENIUS統計,另一個網站Coursera.org全球最受歡迎的三門課程都與計算機科學相關:

1、計算機科學101(Computer Science 101)(斯坦福大學)
2、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斯坦福大學)
3、Python互動編程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in Python) (萊斯大學)

以排名第三的Python編程入門為例,去年有4300人完成了這個課程,預計今年這個數字將會突破一萬人。

(實習生 戴博 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46

新加坡證交所明年或重新迎來中國IPO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18

data

據彭博報道,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以下稱“新交所”)時隔兩年來有望重新迎來中國企業在當地的IPO。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部主管黃良穎(Lawrence Wong)預計在2015年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在新交所IPO。此前,最後一家在新交所上市的企業是新開集團(Sincap Group),時間是2012年6月。

2013年11月25日,新加坡交易所與中國證監會合作搭建直接上市框架,允許在中國境內註冊的企業赴新加坡直接上市,而無需與海外控股公司合作。不過目前還沒有境內企業運用這一通道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直接上市是指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公司作為上市主體,到境外交易所去發行新股、上市、融資。在去年11月中新簽署直接上市框架前,僅有三家企業以直接上市方式登陸新加坡(稱S股),絕大部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通過境外註冊公司控制境內公司的方式間接上市。報道顯示,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共有140家,總市值超過了1500億元人民幣。

2007年以來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財務醜聞頻出,導致市場大幅拋售這些“中概股”,市場流動性減弱,新IPO項目也逐漸停滯。

例如,為逃避新交所的特別審計,中國合成革高科(Sino Techfibre)稱公司辦公室發生火災,會計記錄大部分被燒毀。中國峻煌生化科技(Sun Bio-chem Technology)之前還稱公司卡車被盜,放在卡車里的會計記錄隨之丟失。

黃良穎表示新交所目前正在接洽一些來自中國的大型IPO項目。新加坡律師事務所WongPartnership合夥人Rachel Eng稱:“如果進行的順利,新加坡可能有要再次挑戰香港的位置。”

黃良穎補充道,新交所正采取更多措施以保證不會再次出現醜聞事件而打擊市場信心。“我們從過去的事件中吸取了經驗,當事情發生時,新交所會要求中國企業進行檢查和審計。與中國證監會達成的直接上市框架是有幫助的,相當於多一雙眼睛監管這些企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72

歐元區經濟正迎來拐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61

歐洲央行首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 (TLTRO)放貸規模僅826億歐元,遠不及預期的1500億歐元甚至更大的規模。當然,部分原因是歐洲銀行業尚未做好放貸準備,又不願坐擁現金向歐洲央行支付利息。有分析師認為,歐元區信貸將會進一步緊縮而經濟狀況會進一步惡化。

在歐元區前景看似一片慘淡中,金融博客Sober Look認為,也許是時候提出一些反面觀點了:歐元區經濟正迎來拐點。

Inflation expectations

(圖一:歐元區5年期通脹預期)

當然,這最終要靠數據說話。首先是持續下滑的歐元區通脹預期,再加上規模小於預期的首輪TLTRO,歐洲央行刺激歐元區經濟複蘇的活動將不得不保持活躍,甚至可能會考慮大規模量化寬松(QE)

投資者應該關註的是,歐洲央行正在嘗試至少部分地替換銀行們一直在償還的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和主要再融資操作(MRO)。自去年初以來,銀行對這兩大工具的償還導致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大幅縮水。

ECB balance sheet

(圖二: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

如果TLTRO的規模無法滿足擴張資產負債表的目標(增加1萬億歐元),歐洲央行將另尋途徑。不過,Sober Look認為,已經在計劃之中的ABS購買計劃可能不會帶來深刻改變,因為巴塞爾協議Ⅲ已經將死死地ABS市場限制住了。因此,歐洲央行將面臨需要通過其他途徑擴充資產負債表的壓力。實際上,歐盟相關機構已經在尋求國際清算行(BIS,巴塞爾協議由該行下屬機構制定)對結構性信貸產品的發行放松資本監管。

這些舉措對於歐元區銀行業來說無疑是積極的,而且很可能會擴充歐元區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這部分地提振了近期歐洲銀行股的股價。

FTSEurofirst 300 Banks Index

(圖三:泛歐績優300股銀行指數)

很多分析師認為,歐元區銀行業的去杠桿化已經完成,歐元區信貸緊縮的狀況已經終結。這一點,近期已經企穩回升的歐元區M3貨幣供應數據可以給投資者一些線索:

Euro area M3

(圖四:歐元區M3貨幣供應量)

通過令歐元貶值,德拉吉已經為歐元區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對於德國和其他出口國,這無疑是一份大禮,歐元貶值令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這一點從德國7月貿易帳和工業產出數據中可見一斑:

德國7月貿易帳錄得盈余234億歐元,按年增加71億歐元或43.6%,創歷史新高;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盈余為222億歐元。

德國7月季調後工業產出月率+1.9%,創2012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預期+0.4%,前值+0.3%修正為+0.4%。

German trade balance

(圖五:德國7月經季調後貿易帳)

受到提供出口改善以及其他因素的提振,8月歐元區工業產出也好於預期,如圖所示:

歐元區7月工業產出月率+1.0%,預期+0.7%,前值-0.3%。

歐元區7月工業產出年率+2.2%,預期+1.4%,前值持平修正為+0.2%。

EZ industrial production

(圖六:歐元區7月工業產出年率)

毫無疑問,歐元區經濟前路仍然坎坷:

意大利陷入衰退、法國制造業發展停滯和整個地區的失業率高企等問題的解決難以一蹴而就。

中國經濟放緩,烏克蘭等地緣政治風險時刻潛伏;

調查顯示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仍在繼續下滑。

然而,Sober Look指出,投資者近來的預期已經悲觀至極,經濟意外向好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歐洲央行維持激進的寬松立場,歐元區改善了的貿易和工業活動數據有理由讓投資者相信,從短期來看,歐元區經濟可能已經觸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2

上海迎來大利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落戶上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11

屏幕快照 2014-09-26 上午9.59.20

自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已有近一年時間,更多的措施也將逐步出臺。據新華社,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即將落戶上海,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也可望落地,此外,自貿區還有可能率先開展“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經過數年籌備,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終於有望落地開花。昨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上海表示,CIPS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將落戶中國上海。

劉士余是昨日出席“2014年度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CCP12)全體會員特別大會”上透露這一信息的,打消了此前關於一些媒體關於“CIPS受阻”的猜測。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按照原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亮相。劉士余昨日的一番話,則表達了央行對CIPS系統積極推進的堅定態度。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未來該系統或與上海清算所有關,但不完全是上海清算所的業務,CIPS業務將獨立於上海清算所目前業務,但上海清算所的資金結算還需通過CIPS。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CIPS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按照原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亮相。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回流到中國市場需要一條路,CIPS就像是一條對境外人民幣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好,只待最後不斷的完善和演練。未來的實質性進展,還要等央行具體披露。

CIPS落戶上海,將對上海意義重大。不僅可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做大金融市場,同時對於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幣支付清算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將大力助推上海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發展。

區域性再保險中心

此外,更多的保險創新將在上海先行先試。包括: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有望率先落地上海;上海將成為第一批“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試點城市之一;結合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拓展保險資金對內對外投資的範圍和力度等。

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建設區域性再保險中心這個項目已得到保監會的支持,相關方案和章程正在進一步細化。

另外,上海率先試點“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這兩個項目上,也得到了保監會的支持。

近日,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分別召集保險集團、保險資管公司、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座談。會上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顯示,上海將制定全國首個地方版保險新“國十條”,10月底之前將推出具體的實施意見和推進方案。

金興明表示:

在巨災保險領域,上海下一步還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借鑒深圳等地經驗,支持上海保監局和相關保險機構研究巨災保險在滬發展模式和路徑。如,可在現由政府買單的社區綜合保險中,增加或提高有關臺風、暴雨等重大自然災害對居民人身和財產的補償保險;

二是鼓勵有關部門和單位利用保險機制,提升上海抵禦自然災害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以水災風險地圖等項目為起點,繼續鼓勵氣象、水務等專業部門,在巨災風險防範領域,加強與保險業的數據及信息共享、系統共建,為保險業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提供數據采集、整合的便利,以支持上海保險業參與國家層面的巨災保險制度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26

華爾街迎來新“債王” :輟學耶魯玩搖滾 電視感召入投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59

Jeffery Gundlach,MBS,債券基金,債券之王,Bill Gross,PIMCO

昨晚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PIMCO意外宣布創始人格羅斯離職。一代“債券之王”離開了親手締造的債券王國,令人不由得承認,格羅斯的王者光環在慢慢淡去,華爾街正式迎來草根出身的“債券之王”——Jeffery Gundlach加冕。

嚴格來說,Gundlach也不是簡單的草根。作為一個毫無家世背景和基本金融知識的平民子弟,他願意放棄高等學府的求學機會追尋音樂夢想,碰壁後又誤打誤撞闖入華爾街,成為債券投資巨頭,如此人生經歷絕對是值得一書的傳奇。

Gundlach沒有顯赫的家世,父親在一家制造保齡球道用蠟的公司做化驗師,母親是家庭主婦。他曾回憶,小時候家里的洗衣機壞了修不好,母親就把院子到處晾的是衣服。盡管生活拮據,他還是憑借近乎無可挑剔的高中數學成績贏得了獎學金,考上了達特茅斯學院,22歲那年以最優異的數學和哲學成績畢業,接著又進了耶魯大學攻讀數學博士。

換了別人,也許會繼續象牙塔之旅,在學界有一番作為。可惜他是不滿足於僅僅用數學符號思考這個世界的Gundlach。念博士兩年後,他輟學離開耶魯,西行落腳加州,在一支名為Radical Flats的搖滾樂隊當鼓手。

那段日子,他留著貓王那樣的大背頭,白天是保險公司Transamerica的推銷員,晚上是酷酷的樂手。發布下面這張Gundlach與樂隊夥伴當年的合影時,《商業周刊》評價,別看Gundlach那種80年代中期的前衛發型有點怪模怪樣,他此後在金融圈迅速竄紅的經歷可是更難得一遇。

Jeffery Gundlach,MBS,債券基金,債券之王,Bill Gross,PIMCO

好景不長,才過了一年,這樣的理想生活就成為泡影。但上帝並沒忘記,在關上通往格萊美的大門時給這個有潛質的小夥子留下一扇窗。Gundlach透過一臺黑白電視機觀看了反映上流社會生活的電視節目“富豪與名流的生活方式”(Lifestyles of the Rich and Famous),心中豁然開朗,他打定主意要做投資銀行家。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再殘酷也難不倒有決心的Gundlach。他翻開黃頁找到“投資管理公司”這個名錄,挨個打電話去碰運氣,後來居然也得到了資產管理公司Trust Company of the West(TCW)的面試機會。雖然對債券一無所知,Gundlach卻以其出眾的數學才華打動了TCW,得到了一份分析師的工作。

上班第一天坐在辦公桌前的時候,以前還不知債券為何物的Gundlach已經通讀了業內名作“解密收益率手冊”(Inside the Yield Book),掌握了分析債券必要的數學知識。二十多年後回顧這段過往時,Gundlach不無自豪地說:

“很少有人能做到,相當少。我很快意識到,我比在TCW幹了好些年的大多數人懂的還多。”

Gundlach何止是懂得的多,他的成績更是讓華爾街的老手刮目相看。28歲那年,他在TCW已經得到了抵押證券神童的綽號,公司讓他管理5億美元資產。兩年後他的年收入達到百萬美元,此後十年都是過億。

Gundlach也用成績證明了配得起這樣的高薪:2007-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他領導的TCW全回報基金年均回報率9.1%,2009年的回報率更是比同類基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

華爾街見聞的讀者對Gundlach的名字並不陌生,自2011年《巴倫周刊》用“債券之王”這樣的封號做了有關Gundlach的封面文章標題,他就開始與格羅斯分享王者的尊號。Guandlach的江湖地位有沒有得到認可?與昨天格羅斯離開PIMCO有關的小插曲可以從一個側面回答這個疑問。

據路透報道,上周格羅斯本人和Gundlach談過,有加盟他的公司DoubleLine的意向,不過兩人最終還是沒能聯手。Gundlach事後告訴路透記者:

“我是公司的CEO,我們談過一起工作,但我永遠不會做一個‘聯席領導者’。我就是CEO,永遠不會發生(共同領導那種事)。”

或許有人會從這段軼聞里讀出Gundlach的狂傲,可它不也恰恰說明Gundlach的實力越來越強大、連身為前輩的債券之王都視他為值得合作的重量級對手?

Gundlach有沒有在華爾街狂的資本?這問題如果三十年前問,肯定是個笑話,因為那時Gundlach還是毫無金融背景的門外漢,只有指望撥著黃頁上的電話號碼敲開華爾街的大門。

可如今,Gundlach絕對有傲視群雄的豪氣。遠且不說就看今年。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介紹過,上半年大多數投資MBS的基金都面臨投資者贖回資金的困境,即使是格羅斯的PIMCO旗下主力基金也連續15個月資金凈流出,Gundlach卻因為年初就押中了美國利率不升反降而接連獲利,Doubline的12個月回報率名列前茅。

優異的業績自然贏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今年8月,DoubleLine管理資產突破400億美元,比去年年底增加約50億美元,僅8月一個月的資金凈流入就高達5.98億美元。

昨晚傳出格羅斯告別PIMCO的消息以後,投資顧問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CEO Josh Brown評價:

“無論是以判斷債券收益是否正確,還是以資金流入為評價標準,即便沒有正式的說法,Jeff (Gundlach)成為債券之王也有一段時日了。可能今天只是正式坐實。”

如Business Insider的下圖所示,金融危機以來,流入DoubleLine的資金流一直穩定,目前還沒有任何受到影響的跡象。一位機構基金經理預計,資產還會繼續流入DoubleLine。

Jeffery Gundlach,債券,MBS,債券基金,債券之王,Bill Gross,PIMCO

可以預見,新一代“債券之王”Gundlach將是華爾街最不能忽視的一個聲音。正如達拉斯一位基金經理Charles Sizemore所說:

“這些年Gundlach其實已經搶了格羅斯的風頭,現在不論從哪方面看,他都更為強大。債王已死,債王之名不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Jeffery Gundlach,MBS,債券基金,債券之王,Bill Gross,PIMC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64

從加速折舊政策看行業比較:制造業迎來政策春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57&page=1&extra=#pid6024

本帖最後由 Billy 於 2014-9-30 09:16 編輯

從加速折舊政策看行業比較:制造業迎來政策春風
作者:喬永遠、王德倫、戴康、羅雨(國泰君安)


導讀:加速折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改善宏觀經濟現狀。根據固定資產增長率和資本支出/折舊和攤銷兩個指標,醫藥、機械和電子等行業有望集中優先受益

報告摘要:​


加速折舊政策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壓力,推動經濟持續增長。9月,國務院提出了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設備或企業可以選擇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者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來加速折舊。從會計角度來看,由於企業本身的折舊政策沒有改變,這一政策變化對會計利潤沒有影響,但稅法上折舊加速的處理使資產在使用前期折舊增加,稅盾效應大,繳納的所得稅少。因此,加速折舊能使企業延期納稅,將更多現金流分配於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一步改善宏觀經濟現狀。

醫藥生物、電氣設備等高固定資產增長率制造業有望獲得大幅受益。從定量角度,固定資產增長率越高,加速折舊帶來現期的閑置流動資金越多,受益力度越大。但是考慮到政策中明確指出制造業為受益對象,制造業的受益無疑將會高於別的行業。醫藥生物、傳媒、電氣設備、國防軍工、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子和通信八個行業有望能夠享受相對較高的政策利好,且利好程度依次降低。​


電氣設備、機械設備等資本支出遠遠大於折舊和攤銷的行業有望優先受到政策的正面影響。資本支出與折舊和攤銷的比值通常衡量企業為長期發展所發生的投資水平和趨勢。但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看,這個比值越大,公司的現金流因資產投資產生的資金壓力就越大。而加速折舊政策的目的在於減輕企業前期稅負,改善現金流,那麽對於該指標較高的行業,政策帶來的優勢也就相對明顯。同樣在制造業的定向鼓勵政策下,電氣設備、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有望較快的受到政策的正面影響,且預計受益明顯程度依次遞減。​

制造業迎來政策春風,“技術含量高”的醫藥、電子等行業受益程度領先。此次出臺的政策目的在於解決制造業資金壓力大和投資下滑兩個問題。其中,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電子、機械設備和計算機有望在目前投資狀態下較快地獲得相對更大的受益。國防軍工板塊預期受益幅度較大,但是政策帶來的效應可能不會較快體現。

根據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會議提出:


一、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可按6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方法加速折舊。

二、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三、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允許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加速折舊方法,促進擴大高技術產品進口。

這次政策出臺的目的是在於減輕企業近期資金壓力,鼓勵加大研發設備的投入,加速技術設備更新,保持經濟快速穩定增長。不同行業因為經營活動不同,受政策影響也不同。本篇報告我們將從固定資產增長率和資本支出/折舊和攤銷兩個指標尋找最大程度受益於折舊政策的行業。


1.加速折舊政策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壓力,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從會計角度來看,由於企業本身的折舊政策沒有改變,以上加速折舊政策變化對會計利潤沒有影響,但稅法上折舊加速的處理使資產在使用前期折舊增加,稅盾效應大,繳納的所得稅少。也就是說,在應繳納稅額總數不變的情況下,前期稅額會比後期的高,抵扣時間差導致繳稅現金流產生資金時間價值,這也可以看成政府的一種無息貸款。因此,加速折舊能使企業延期納稅,將更多現金流分配於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一步改善宏觀經濟現狀。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次加速折舊政策無疑會帶來積極的整體影響,對行業來說,那些固定資產投入比重大且更新速度快的行業將會受益更多。根據這個邏輯,我們從以下兩個指標對28個行業大類進行分析,判斷具體獲益情況: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2)資本支出/折舊變動。為了使數據更具代表性,這里兩個指標均采用2011-2013年的平均值。


2.醫藥生物、電氣設備等高固定資產增長率制造業有望大幅受益


在僅從定量的角度,不考慮其他條件下,固定資產增長率越高,加速折舊帶來現期的閑置流動資金越多,受益力度越大。選取2011年-2013年報財務數據為參考,求出固定資產增長率平均值。​




​從圖1中可以看到,在全部28個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非銀金融、休閑服務、傳媒、電氣設備五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排名靠前。同時,考慮到政策第三點中,普通行業只有研發設備投資才能加速折舊,而制造業以及一些新興行業的所有固定資產投資都能受益於政策。綜上,我們認為,醫藥生物、傳媒、電氣設備、國防軍工、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子、通信這八個行業有望能夠享受相對較高的政策利好,且利好程度依次降低。剩余行業由於只能對研發設備加速折舊且這些行業研發設備較少,故受政策利好程度預期較低。

3.電氣設備、機械設備等資本支出遠遠大於折舊和攤銷的行業有望優先受到政策的正面影響


資本支出/折舊和攤銷這個指標通常衡量企業為長期發展所發生的投資水平和趨勢。但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看,這個比值越大,公司的現金流因資產投資產生的資金壓力就越大。而加速折舊政策的目的在於減輕企業前期稅負,改善現金流,那麽對於該指標較高的行業,政策帶來的優勢也就相對明顯。也就是說,同樣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資本支出/折舊和攤銷的比值越大,現金流改善程度越高,受益越明顯,能對政策做出較快的反應。​




在圖2中,在全部28個一級行業中,休閑服務、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商業貿易、電子五個行業資本支出超過折舊和攤銷幅度最大。同樣的,考慮到對制造業的定向鼓勵政策,電氣設備、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有望較快的受到政策的正面影響,且預計受益明顯程度依次遞減。剩余行業中只有科研設備或者單價低於5000元的固定資產才能采用加速折舊或者在期初一次性扣除,所以預期受益較為不明顯。

4.制造業預期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醫藥、電子等行業有望領頭上漲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為這次政策定向鼓勵對象的制造業無疑受到利好的程度高於別的行業,並且能夠較快地受到政策帶來的正面影響。而在制造業中,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電子、機械設備和計算機會在目前投資狀態下較快地獲得相對更大的受益。國防軍工板塊預期受益幅度較大,但是政策帶來的效應可能不會較快體現。




近年,制造業資金壓力大和投資下滑兩個問題限制了行業的發展。圖3中顯示,制造業的近三年整體的投資趨勢在逐年下降,這也是這次政策出臺的主要目的。同時,通信行業的資本支出/折舊和攤銷的比值明顯低於平均值且逐年下降,說明近幾年該投入較低,發展較慢。相信在政策的激勵下,行業現狀會大幅改善,成長空間較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54

供應面強壓 大宗商品迎來六年最大季度跌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98

大宗商品,玉米,銅,石油,黃金

玉米期貨創五年新低,金價創今年1月以來新低,倫銅跌至6月中旬以來最低。在多種商品普跌的形勢下,三季度原材料價格今年將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

彭博的大宗商品指數昨日跌1.5%,單日跌幅創2013年6月以來最高紀錄。9月美元上漲、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推動該指數創五年新低。第三季度該指數跌幅12%,創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同期MSCI全球股指跌2.8%,追蹤美元對十大貨幣的彭博美元期貨指數上漲6.7%,漲幅為2008年以來最大。

此前消息顯示,一些大宗商品要麽現有存量極大,要麽預期需求減少:

全球鎳庫存已創歷史新高;美國政府稱,今年豐收季開始以前玉米的庫存量超出分析師預期;美國產油量創1986年以來新高;分析師預計,全球最大的谷物、能源與金屬消耗國中國的經濟增速將創二十年來新低。

今年烏克蘭與中東的地緣政治危機升級未能持續推升金價,由於美元上漲、美國經濟繼續擴張及國內股市接近創最高記錄水平,黃金作為避險工具的需求減少,黃金ETF價格逼近五年來最低。

美國阿拉巴馬州管理170億美元資產的BB&T Wealth Management公司基金經理Walter “Bucky” Hellwig認為,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他說:

根本原因首先是沒有任何供應限制。其次,全球增長可能不及此前預期,供應面給價格以負面影響。總體而言還是美元的強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玉米,大宗商品,美國

黃金,大宗商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