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以下稱“新交所”)時隔兩年來有望重新迎來中國企業在當地的IPO。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部主管黃良穎(Lawrence Wong)預計在2015年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在新交所IPO。此前,最後一家在新交所上市的企業是新開集團(Sincap Group),時間是2012年6月。
2013年11月25日,新加坡交易所與中國證監會合作搭建直接上市框架,允許在中國境內註冊的企業赴新加坡直接上市,而無需與海外控股公司合作。不過目前還沒有境內企業運用這一通道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直接上市是指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公司作為上市主體,到境外交易所去發行新股、上市、融資。在去年11月中新簽署直接上市框架前,僅有三家企業以直接上市方式登陸新加坡(稱S股),絕大部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通過境外註冊公司控制境內公司的方式間接上市。報道顯示,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共有140家,總市值超過了1500億元人民幣。
2007年以來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財務醜聞頻出,導致市場大幅拋售這些“中概股”,市場流動性減弱,新IPO項目也逐漸停滯。
例如,為逃避新交所的特別審計,中國合成革高科(Sino Techfibre)稱公司辦公室發生火災,會計記錄大部分被燒毀。中國峻煌生化科技(Sun Bio-chem Technology)之前還稱公司卡車被盜,放在卡車里的會計記錄隨之丟失。
黃良穎表示新交所目前正在接洽一些來自中國的大型IPO項目。新加坡律師事務所WongPartnership合夥人Rachel Eng稱:“如果進行的順利,新加坡可能有要再次挑戰香港的位置。”
黃良穎補充道,新交所正采取更多措施以保證不會再次出現醜聞事件而打擊市場信心。“我們從過去的事件中吸取了經驗,當事情發生時,新交所會要求中國企業進行檢查和審計。與中國證監會達成的直接上市框架是有幫助的,相當於多一雙眼睛監管這些企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