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在買股票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0067

巴菲特:我已經在買股票了
2008/10/17 22:00 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紐約外電】
億萬富豪投資人巴菲特周五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一篇文章,宣布加入了買股陣營

巴菲特由於屢屢為自己的伯克夏控股公司於適當時機買進適當企業,而被尊稱為歐馬哈股聖(Oracle of Omaha)他說脆弱的經濟中,最壞的情況可能尚未完全過去。

巴菲特寫道:「短期內,失業率將會上升,企業業務將會下降,新聞標題也會持續駭人。

但是就是這個原因,他已經將自己的投資組合,幾乎全轉換為了美國股票。先前,他曾說他只持有長期公債。

巴菲特說,信用危機所帶來的恐懼,已使得股市自約去年此時所創的歷史高點大跌了約36%股價已來到具吸引力的價格

「我買股票只根據一項簡單的原則:當其他的人貪
婪,我就戒慎,當其他的人戒慎,我就貪婪」,巴菲特說。「顯然,現在戒慎已經蔓延,連一些老手也不能免 。」

股價近來走勢震盪,單單看看本周即可:周一,道
瓊大漲976點,周二,下跌76點,周三,大跌733點,周四又上漲401點。但巴菲特說,股市的未來,前景光明

擔憂美國許多健全企業的長期榮景,並無必要
」,巴菲特寫道。「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大多大型企業獲利都將創新高點。」

然而,許多緊張的投資人都紛紛退出了震盪的股市
,將資金轉到現貨資產,如黃金或約當現金雖然他們 現在可能獲得了安全感,巴菲特說這些投資人是在持有 「累人的長期資產」,與股市未來的獲利無法比擬

巴菲特說:「一般投資人只有在風平浪靜的時候,
才會買股票,等利空消息讓他們不安時,才認賠出場。

所以,如果健全的企業正邁向長期的成功,要投資
股市,壞消息就是良機

「壞消息是投資人的益友,」巴菲特說。「它讓你
以低價買進美國的未來。」


--------------

個人觀點:

一、巴菲特在近幾個月十分積極買進股票,而且是美國的股票。不是中國的股票,不是韓國的股票,也不是印度的股票。美國喪亡、美元變廢紙論者,事實在與巴菲特背道而馳。

二、壞的新聞標題,差的經濟數據,早已在巴菲特一個月前的估計之中。

三、他認為退出股市,將資金轉成現貨資產如黃金及現金,可以得到安全感,但未來回報是無法和股票相比。而持有黃金及現金是等於持有「累人的資產」。

四、壞消息是投資人的益友。如果健全的企業正邁向長期的成功,就要投資股市。什麼是健全及可以邁向長期成功的企業?有否被市場嚇到認為連健全的企業都死梗?認為買入健全的企業(尤其是美國金融相關的)等同自殺?

五、當巴菲特買進股票例如高盛而坐艇,被人抽水甚多之時,那代表什麼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22

債券比股票佳? 王雅媛



2008-12-03  HKHeadline   

近日跟於投行工作的朋友聚餐,因為他知道我對合生創展(754)有興趣,所以他建議我於二手市場,買入合生創展的可換股債券。此債券為一○年初到期,面值已經跌到只有三十五元左右。當債券到期時,債券持有人將可拿回一百零六元,即是一年半後,回報約三倍,非常吸引;股票方面,合生創展現在股價三元五角,其每股資產淨值為十五元左右。若有一天,若其股價最多升回至每股資產淨值水平,回報亦可達四倍。

此可換股債券和股票有甚麼不同?第一,買債券有時間框架,比買股票少了一個不確定性;第二,「大吉利是」說句,如果公司真的是要倒閉,於清盤次序中,債券持有人位置比股東為好。不過,現在有一個技術上的問題,便是於投行買債券有其最低消費。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關於買入恒生H股指數(2828)作為長線投資,有朋友問究竟長線是多久?其實於同每一個市場,長線投資的時間框架都會不同。在香港,經濟體系易受外在因素影響,故找可以長線投資十年或二十年的香港股票是非常難的。


長線投資非易事

另外,現實中很多公司的成功都是因為它們所處的行業,正在經歷上升周期而已。Victoria近日發現一個現象,在深圳東門的一條街上,竟有六家以上,樣貌非常相似售賣運動服的公司。這種情況非常接近我剛才說的,因為這幾年整個運動服務板塊都非常好景,令到一些可能本身不是經營太好的公司,都可以連環賺錢,但其實沒有察覺到原來行業景氣一轉,陪跑的隨時可以出局。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17

現金遠比股票多? 王雅媛


2008-12-12  上海證券報


雖然現階段全球市場經濟數據持續不佳,例如上周美國公佈的11月ISM製造業指數降至36.2,為27年來的低點,失業率攀升至6. 7%,超過科技泡沫的高點,創14年來的新高,但最近的市場反應告訴我們,市場對這些利空消息已經淡化。美股近期走勢已有逐漸回穩之跡象,港股更是從近一 波的低點,反彈了差不多40%。而在這一波反彈之中,很多投資者都選擇逢高減持的策略,但是為何這些人越減持,大市卻越升?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猜想到,參與 港股的投資者現金與股票的比例,可能是前者遠比後者大。因此,即使一些認為大市只是反彈的人不停逢高減持,仍是阻擋不少投資者手上現金遠比股票多,這個結 構性的問題。導致港股于這個星期一及星期三,在大家沒有想過的情況下,分別升了1000多點及800多點。  今年香港聖誕大減價來得特別早。往年要到 12月才開始促銷減價的商家,今年11月已經開始行動。上個月,我的電郵就開始不斷收到各種大牌子的private sale的信息。翻開報紙,也到處可以看到一些平時喜愛的牌子的清倉消息。於是我和同事們一家家去逛,樂此不疲。大牌如此,街頭店鋪也不例外。在街頭,隨 時可以看到“海嘯價”這個詞。這個今年流行的名詞,便是源於“金融海嘯”。致使有時同朋友去飯店吃飯,也會問上一句,“有沒有海嘯價”?

說起商品,還要提一下主要于香港和內地及亞洲地方銷售名貴商品的迪生創建(00113),公司剛公佈了業績,年報里有一點值得學習的地方。公司手上有不 少知名的品牌,如“Tommy Hilfiger”、“Polo Ralph Lauren”、“Vertu”等等。這些品牌的價值以無形資產顯示于資產負債表上。除非這些品牌的價值于消費者心目中貶值得很快,否則集團是沒有必要把 它們攤銷的。但是迪生卻選擇了每年都攤銷,而攤銷的幅度更是不少的。如08年上半年,如果集團沒有無形資產攤銷,盈利可達9900萬,比起現在公佈出來的 盈利足足高了30%。所以其實集團每一年出來的盈利都是給這個非現金的項目,壓低了30%。因此,當我們研究迪生創建時,從這一角度分析,我們應該為公司 的價值加一點分數的。

前幾年,當金融海嘯還沒有發生時候,很多公司為了更快擴充而不斷收購同類公司。比如中國建材(03323)去年便 不停收購水泥公司,勝獅貨櫃(00716)前幾年便不停收購生產貨櫃的公司等等。大家熟悉的百麗(01880)也屬於其中一分子。經濟好時,經營不太好的 公司都可以混過去,但當經濟一轉差,缺乏競爭力的它們便會馬上現形,變得不再賺錢,從而拖累業績。所以,我一向對於瘋狂收購對手而壯大自己的公司,存有非 常大的戒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83

中環在線:耶魯輸股票轉買債券 李華華


2009-01-02  AppleDaily


 

環 球金融海嘯,唔單止專業嘅機構投資者同埋散戶焦頭爛額,就連一級學府嘅投資都幾乎凍過水。耶魯大學眼見過去短短半年,大學基金就蝕咗60億美金(相當於 468億港銀),投資主管David Swensen隨即變陣,打算增持債券,抵抗金融海嘯嘅威力。

Swensen透露,舊年6月底,耶魯大學基金值229億美金(約1786.2億港銀),對 比85年只有10億美金(78億港銀)嘅規模,賺咗足足廿倍有多;不過到咗舊年9月,金融海嘯一撲過嚟,就蒸發咗幾十億美金,舊年底跌到淨番170億美金 (1326億港銀)。買股票蝕到七彩,Swensen決定把握良機,未來轉投債券懷抱,仲話由銀行貸款到投資級別嘅債券,以至較投資級別次一級嘅債券,估 值都非常便宜,係難得一見嘅入市良機咁話。希望佢冇睇錯市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22

华安证券员工盗卖客户股票 损失无人赔偿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qsth/20090106/1125572160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85

谢国忠建议将国企股票发给老百姓以刺激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90120/2102578381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1

股票知識的來源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0712&start=75

大廢柴:
不過老老實實,湯兄好似好很後生,點知咁多老千野


greatsoup:

我十歲唔到開始看財經新聞、書和近十年出版的歷史財經書和富翁傳記,基本上都看過,累積不少素材,應該有這時間看過脫苦海兄的東西,如獲至寶。

上大學後,時間上太有空,所以開始廣泛留意財經資訊,開始看股票作手回憶錄、又看價值投資的書,其後看到Cory兄、市場先生兄、陸羽仁、紅猴兄的BLOG,發覺太少人寫細價股,但我覺得仍不太夠料開Blog。

其 後知道大學有Wisenews、之後又陸陸續續找到大陸D財經雜誌看,加上周顯本書及大師的精貼(我在某大學最後一個學期因功課開係成日開ot,做一些苦 悶的研究,故真是有時間去每一板每一板看完自2004年在這個板發的留言),激發我開始看上市公告,看得多就知道他們的手法一不離二,自己能力大增。加上 又有etnet(真是非常非常有用),另這一年的戰績太差,開始啟發了選股的方法,又多看了幾本中國商業史書及股票的書,所以開始有一些能力開發自己的理 念,綜合多年股市圖,始有老千股及寫細價股的意圖。

其實我最初看味皇兄個Blog就知這是好東西,他的東西就真係可以做出一些有理論的研究,不像某一些在報紙的人盲目支持價值投資,所以我很喜歡味皇兄個Blog。

林 奇兄個Blog亦是一個不錯的Blog,大家研究股票的都可以去看。hiking啟發了我如何選工業股,可能啟發了王小姐部分工業股的理論。柴大官人個 Blog素材豐富,但是太少出文,想學多些東西都不行,他推介的Blog我都Bookmark,因為真寫的不錯。脫苦海兄令我多學了許多樓市知識,量子自 白我剛剛開始看,已覺不錯。中環博客也有看,但是都是看完報紙才在Wisenew找出來。CKM兄個Blog真是學到不少環球經濟的東西。紅猴兄啟發了我 功課的題材。股怪兄好像不多出來,文有又點雜亂,但都學到東西。大口仔Blog對銀行金融寫得很好。若缺齋學到不少會計上的東西。天曉 小弟對消費及銀行股都有很多見解,可以去看看。

其它如王小姐(他在指點下,已進步不少)、主編博客(多謝for姐推推,但是有時真是有點 不做足功課,又有點感性)、ET兄、維斯兄說明廣泛,但一個已變私Blog,一個對深入事著墨不多,真是可惜。燦兄Blog有趣、拉利Blog尚侍磨煉, 研究缺乏對股票深入的認識,骷髏會、火Blog、祖祖令我知道如果一名過度用孖展的人的下場。CUP兄和陳仔兄令我知道火兄等人的不足。

其 他可能看過的Blog都讓我學到不少東西。但其實我是在這論壇學到我最基本的投資理念,其中hw兄、聰明仔兄、精英大師(fai)、人大大、rookie 兄、for姐、manbo(比兄、莫探員),hahababa(近幾年已不常出現)等,我的功夫都向你們學的,真是多謝你們。


我寫blog是真是想告訴人一些東西,不是想推介股票,但是因為我個BLog的 server是和朋友合作的,所以都要賺一些錢。

bunacko:

想問寫呢d blog d人(興趣另計), 除左自己買左隻股先, 昆到d人去買, 沽俾佢地之外, 其他地方有冇錢收???

greatsoup:

吹水就得,買就真係無時間和無膽。

我買的都是整天成交只得兩三單的細股。


bunacko:
呢d股好玩嗎? 倍倍聲回報? 捉正好大成功感? 但夠唔夠膽重注?


greatsoup:

我喜歡這些悶悶的股票,起碼以我的知識,這些股最起碼股權集中、股東身家清白、現金情況都可以,自然也可以派息。

倍倍聲就唔敢講,但我重新玩以來(三年前15,000點左右),數字上都可以保持盈利。

成功感不是最重要,賺到錢才是。

我試過把一半資金買入一隻股,試過賺一倍,但是最後不懂把握機會,沒有沽出,最終平手收場。

所以現在我都是在學習。

現在好股看來太多,都要花時間去選。


延伸閱讀:

2008年年底快報: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0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9

三隻可能私有化的股票


見王小姐講私有化講得太開心,我又想寫下。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0813&start=30


昨天看到這一隻-萬華媒體(426),間公司現金有成9,000多萬,市值都是9,000多萬,盈利都有1,000萬,基本上如果私有化,就用兩千萬,拿九千萬,又取得一盤賺千萬的生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7266_C.pdf


母公司亞洲華文媒體(685,前稱明報)大把錢,呢間公司都大把錢,私有化機會極大。

之前看到中港照相有大把錢,6億現金,2億股票,1億物業,但負債只有1億多,以11億股計,公司每股可變現值7毛3,但現時得3毛5,用7毛錢私有化剩下40%股權,都是3億,可以用公司現金私有化,就執番5億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4116_C.pdf

但是,公司因投資失利,發了盈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4221_C.pdf


之前講過呢隻
-City E-solution(557),上年因投資失利虧了不少錢,但還是有大量現金。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6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3369_C.pdf


仲有一隻唔講,因為我想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73

專買私有化股票的基金 王雅媛

2009-02-27  上海證券報




近 日港股有點不上不落的感覺,早前內地A股狂升,港股不跟升。現在,美股跟內地都開始跌下來,但是港股卻又不跟跌。這一兩個星期炒港股的短線投資者,我相信 虧錢的主要原因,不太在於股價大跌。而是在於股價一時又像升,一時又像要跌,令很多短線投資者不停重複追貨、沽貨這個行為。這樣一天來回幾次,交易成本非 常重。像昨天的恒生指數,下午開市時,便於短時間內跌穿12700。但于收市前半個鐘頭,卻一口氣地反彈,差不多彈回200點。身邊的經紀同事便馬上買入 一些跌得過分的股票,希望博反彈。誰知道,指數反彈,但是股票卻不太跟。收市前同事也只好在跟買入價相同的價位沽出。同事跟我說,這樣的情況今天已經發生 了好幾次,交易費用都虧了千多元。

  于香港上市,全球其中一間最大保險商宏利金融(00945.HK)終於也跌穿了100元,使得港股再 沒有超過100元的股票了。半年前宏利金融股價為200元左右,當時你用200 元只可以買到一手,現在你用相同的錢已經可以買到超過兩手。如果日後,其股價升回200 元,半年前買的投資者沒賺沒虧。相反,現在買入的,則賺了一倍多。同一隻股票,賺錢虧錢全看你怎樣炒。長線投資,有買貴沒有買錯、強調不停損,真是害死 人。

  近日港股私有化的新聞越來越多,連我之前認為沒有什麼價值的一些股票都獲大股東提出私有化。身邊的朋友總是喜歡搞不同名堂的基金, 今次又搞了一個專買私有化股票的基金。這個基金的特點是只會出現在大跌市,一般正常的市況,根本沒有那麼多私有化的股票可以投資。朋友拿出了一些錢,專買 這些獲私有化的股票。通常私有化提出後,股票的價格會大升,不過從來都不會高過私有化價。如果再加上市場氣氛不好,有時候股票價格跟私有化價的差異可以大 到20%左右。朋友基金的理論便是,希望通過投資于多只獲私有化股票,分散單一公司私有化失敗的風險。

  如果組合中,五只股票有四只最後 成功私有化,而又可以達到20%的回報。即使私有化失敗的虧了一半,組合仍是可有正回報。雖然這是一個挺消極的做法,不過現在大市不穩,對於一個不能夠長 時間觀察大市的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可取的做法。投資已獲提出私有化的股票勝在有一個時間框架,于某一段時間內可以知道成功與否。相反,如果你一廂情願地買 入一些自己認為有可能私有化的股票,最後可能只靠一個等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28

因單一事件而大跌的股票 王雅媛


2009-03-20  上海證券報


 

蒙牛乳業,中信泰富,合生創展,以至近日的焦點匯源果汁,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其股價曾經因單一事件而大跌。去年九月中,蒙牛的產品被檢驗出有三聚氰 胺,停牌前股價為20元,複牌那天一開便是6.85元,其後逐步回升,而現在是做10元。一個月之後,中信泰富因炒燶衍生產品,輸了147億港元,複牌之 後幾天便跌至最低3.66元,之後亦是逐步回升,最高曾見13元,而現在做9元左右。兩個星期前,合生創展主席被傳跟黃光裕事件有關,其股價當天曾跌超過 40%,最低時跌到了2.38元,其後又是逐步回升,這個星期更急升至4元以上。最後便是匯源果汁,原本市場憧憬可口可樂將以每股12.2元進行全收購, 怎料前天匯源突然停牌傳出收購有阻滯,昨天更複牌正式宣佈中國商務部決定以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其股票即時由10元以上,跌至最低時見3.88元, 跌幅超過50%。

 

去年,在宣佈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一事前,匯源股價徘徊於4元左右。今次因收購一事失敗,其股票再次跌穿4元。我認為投資者是有點過度反應了。而似乎市場也是 這樣想,因此昨天一開市匯源股價便馬上反彈,曾經彈回5元以上。很多朋友都跟筆者表示,一開市時4元以下不敢買,之後匯源股價一路升上去更不敢追。根據之 前那麼多因單一事件而股價大跌的例子,似乎每次趁大跌買入這些有實力的公司,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贏面算是十分大的。因此,我認為有意投資匯源者不妨趁 其股價跌近4.5元時,開始買入。只要之後的大市繼續維持上落市,匯源股價表現有機會呈現逐步回升。

 

不過我要說明這種情況並不是每種市況都適用。現在適用的原因純粹是之前大市已經跌了那麼多,很多股票股價已經跌回了一個合理的價值。而個別股票因個別事件 再跌時,股價便很容易進入一個不合理的範圍。另外,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失敗,大家都只是想到差的一面。其實可口可當初樂願意收購匯源,亦代表了可口可樂承認 匯源於內地果汁市場的領導地位,及代表了匯源內裏不存在一些深層風險,如做假數。其實這些正面的因素都應該為現在匯源的股價加回一些分數。

 

王雅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