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隨著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及傳統PE中科招商,旗下股權眾籌平臺京東東家、螞蟻達客、雲投匯的紛紛推出,股權眾籌行業更加熱鬧了。

隨著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及傳統PE中科招商,旗下股權眾籌平臺京東東家、螞蟻達客、雲投匯的紛紛推出,股權眾籌行業更加熱鬧了。

零壹研究院今年2月下旬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股權眾籌的規模在50億-55億元之間,約為2014年的4-5倍。

大平臺依托自身或合作方的資源做股權眾籌,在擴大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擠出不少中小平臺。零壹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至少已有84家股權眾籌平臺停運、倒閉或轉型,約占整體數量的23.0%,其中包括曾經備受關註的垂直型農業眾籌平臺,如嘗鮮眾籌和大家種。

在行業分化之際,牛投網逆勢而上。盈燦咨詢2月初發布的《2016年1月眾籌行業報告》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完成融資6.04億元,排名第一的京東東家完成私募股權項目6個,融資9494.7萬元。

牛投網緊隨其後,在1月新增股權眾籌項目10個,完成融資6528萬元。高速增長的數據背後,牛投網是如何構建早期投資生態閉環的?該平臺為什麽更傾向於選擇紮根傳統行業的互聯網項目?社群眾籌的核心價值是什麽?2016年股權眾籌行業又有哪些新趨勢?

模式:投正向現金流項目

從試運營到2015年5月正式運營,牛投網CEO郭海峰認為,是社群眾籌的模式為牛投帶來了項目源和投資人資源,促使1月份的數據爆發。“但這並不是最高峰,增長才剛剛開始。”他說。

“投資人對創業所做事情的容易做出判斷,但早期項目靠不靠譜核心還在於做事的人。在社群里通過社交的方式,大家對人的認知會有一個判斷和背書。”郭海峰表示,牛投網通過與全國各地商會、行業協會等開展合作的方式,引入投資人和項目來構建社群。目前牛投上完成融資的項目,均通過社群眾籌的方式達成,這是其它大部分平臺所沒有的。

牛投網也曾走過彎路,在試運營的過程中,曾采取無領投的方式進行眾籌。郭海峰表示,但大多數對股權眾籌需求的投資者,專業水平並不高,他們大多依賴牛投平臺,無法獨立做出投資決策。對於有一定投資決策能力的投資人來說,無領投模式下激勵不夠,其參與意願也並不高。

而在有領投模式中,更高的投資回報、更大的話語權、比其他人優先接觸到項目的機會,將吸引這批有決策能力的人參與做領投,因此牛投回到了有領投的方式。“但牛投的領投人跟其它平臺不太一樣,是企業家而非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和VC機構。”他說。

郭海峰曾用“有投資實力、有投資知識、有創業經驗、有行業資源”這“四有”來形容牛投平臺上的投資人。他們大部分是來自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少部分是互聯網B輪以上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實業經歷讓他們完成原始積累,能夠給創業者提供資金。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給創業者提供創業幫助和行業資源。

但這群企業家有一個短板:他們並非專業的投資人,在創投圈寂寂無名。郭海峰表示,牛投會通過投資學院對其進行培訓,然後再由他們在牛投上實戰,選擇領投相關的項目。在牛投1月份的10個項目中,有三四個都是由參與培訓的企業家來擔任領投。

與傳統行業中企業家當投資人的定位相匹配,牛投平臺上的項目,也大多是紮根傳統行業、有正向現金流、處於天使投資階段的互聯網項目。郭海峰認為,這些項目將是中國未來上市公司的主流形態。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互聯網項目有三五千萬用戶,通過燒錢成為行業第一,但仍找不到盈利方向。”他說,這些項目不是牛投的選擇,平臺更青睞於傳統行業中有正現金流的項目,這些項目運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在線消費場景,很容易打開想象空間。可能這種項目只有一兩萬個用戶,但由於高客單價和用戶的高黏性,收入往往能夠做到很高。

牛投網品牌運營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已有30個項目通過牛投完成眾籌。牛投已經促成項目融資總額7326萬元,公司計劃在2016年完成10億的眾籌項目融資額。

郭海峰認為,隨著全民天使投資概念的普及,天使投資的平均回報率會下降。美式VC所追求的千倍回報的項目畢竟是少數,牛投所選擇的恰恰是可能發展地慢,但不會馬上倒閉的項目。這些項目自身有造血功能、現金流健康,將是未來新上市公司中的主流。

“隨著A股註冊制的推出和新三板的擴容,每年新上市公司的數量會是原來的五到十倍的,達到數千家。倒推到早期投資市場,未來上市的數千家公司跟以前的A股上市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中大部分都拿過VC、天使投資,牛投瞄準的就是這樣的公司。”他說。

競爭:項目退出高峰或加劇行業分化

“2015年是股權眾籌元年,2016年眾籌項目陸續開始變現,將迎來項目退出的高峰期。”郭海峰表示,這時候哪家平臺賺錢、哪家平臺賠錢、哪家平臺項目靠譜都會表現出來,這將促進股權眾籌行業的分化。

京東東家在2月23日宣布,第一個完全退出項目——“老炮兒”工體演唱會誕生。項目投資人獲得現金收益7.3%,折合年化收益率為21.9%,實現溢價退出。據了解,目前牛投平臺尚無項目退出案例,預計在今年3月底會陸續出現。

“牛投上達成的項目一般是下輪或下下輪退出,平均周期在兩年以內。由於眾籌項目金額一般是一兩百萬,占股1%至2%比例較小,所以比較容易實現退出。”郭海峰表示。

人人投CEO鄭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大量眾籌項目的退出,不排除群體事件將會產生,人人投本身也面臨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按照當初的協議約定來進行項目退出。

京北眾籌總裁、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為了避免人頭多溝通困難,同股同權是最好的方式。領投加跟投,同進同退、等比例退出的方式可以解決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傳統的股權退出方式有下輪、下下輪退出,被並購退出,新三板掛牌或獨立IPO退出,大股東回購退出四種。京北眾籌與北交所、上交所構建LP份額的流轉系統,也是一種新的退出方式。

羅明雄還表示,隨著阿里、平安等擁有資源和專業性平臺的進入,股權眾籌平臺2016年將迎來大的發展,項目融資額將有五到十倍的增長,但真正的市場格局將在2017年落定。與P2P平臺類似,未來90%的股權眾籌平臺倒閉都有可能。一些不具備獨特項目資源、專業風控能力、批量投資人推廣能力、合理的退出和投後管理能力的平臺自然會被淘汰。

鄭林認為,2016年將是股權眾籌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平臺想要創新發展,模式一定要垂直化,而不是做綜合類平臺。另外,公司可以把自己打造成非上市公司融資的展示平臺,像人人投就是對資源進行整合,用電商的思維做眾籌。“平臺不必要既懂風控,又提供產品技術,還負責執行退出環節,這樣模式太重,融、投、管、退可以找專業機構來合作。”他說。

郭海峰表示,他認為眾籌平臺間未來的競爭,是誰能給創業者帶來有用的人的錢。對於理性的創業者來說,眾籌不只是解決財務問題的通道,還要看看背後提供資金的人是誰。在牛投上,創業者更容易融到對其未來發展有支持的企業家的錢。

“牛投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實現價值鏈接的作用。讓創業企業通過股權眾籌,形成自己的生態圈。”他解釋道,例如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創業公司,在牛投社群認識了一家做電商的創業公司,並對其投資10萬成了股東。這家智能硬件公司並不一定在乎這10萬是否能賺錢,但這筆價值鏈接有助於雙方未來做成一筆生意或者達成某種合作,也是一種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