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科網泡沫? 唐德玲
1 :
GS(14)@2013-11-12 00:43:29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B%EF%BC%9F/116406
有留意股市的姊妹應該知道,今年表現最突出的板塊,非科網股莫屬。這不單是指香港,上周四在美國掛牌的社交網站股Twitter,招股價26美元,但首日上市便大升七成三,收市報44.9美元(上周五收市回落7.2%,收報41.65美元)。
香港方面,網絡股騰訊(0700)今年愈升愈有,至今已勁升七成,推高市值至逾7,000億元,其他科網股也隻隻「騰飛」,升一兩倍已屬等閒。
更有甚者,市值逾千億元的阿里巴巴和多隻中小型網絡股,近期一隻接一隻部署上市(阿里巴巴或許不來港上市)。
「墟冚」情況似曾相識
當中以手機遊戲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更受市場追捧(騰訊也是電腦遊戲起家),繼雲遊控股(0484)後,最新招股的博雅互動(0434)更吸引7.7萬人認購,成為今年凍結資金最多的新股。
散戶須認購30手(三萬股)才能穩獲一手,若以最高招股價5.6元計,即至少要斥資16.8萬元,才能穩獲一手。這種「墟冚」之中帶點不健康的場面,令人勾起2000年時科網泡沫的回憶。
股齡稍淺的姊妹或許未聽過所謂的dot.com公司!當時,幾乎所有公司都在自願或不自願的情況下,成立dot.com公司(不搞就等於落後),或轉型從事科網業務,就算連地產公司也成立網絡公司。有人曾形容這不是科技股,而是「科幻股」。
2000年2月,長和系屬下成立了一家叫tom.com(2383)的公司,當時這家公司還未有實質業務,更遑論賺錢,但市場非常哄動。有一幕經典場面是,一大群排隊「搶奪」認購表格的股民(雖然是網絡股,但當時還未可網上認購),圍着旺角滙豐銀行的總行「打蛇餅」,這個情景,我至今仍歷歷在目。
結果,tom.com以1.78元招股,超額認購699倍,而上市首日,股價更大升3.35倍,成為歷來上市首日,升幅最大的股票,這個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距科網泡沫還遠
另一經典當然是李澤楷收購殼股得信佳,易名為盈科數碼動力。同樣地,該公司本來連年蝕錢,但被李澤楷看中,並將小量地產項目注入之後,大家憧憬此股會成為小小超的科網旗艦,陸續會將洽談中的數碼港項目注入。於是,一隻基本上沒有很多盈利的公司,便由仙股炒至幾十元的神仙股。後來,當小小超決定收購電訊盈科的前身香港電訊(人稱八號仔)後,以合併價計,股價更逾百元。其後的故事,相信較多姊妹知道了!
今時又如何呢?至少一點,現時市況就算有點瘋狂,但大部分網絡股或手機遊戲股都有盈利,投資者不是盲目炒注資,或炒一盤尚未運作的生意。
美國的Twitter,盈利情況雖不太理想(第三季虧損近7,000萬美元),但估計明年有機會賺錢的。因此,這一刻計,我們距離科網泡沫的日子還遠,但大家追買這些網絡股時,也必須量力而為呢!
[email protected]
科網股趁勢 市值增700億
1 :
GS(14)@2014-02-18 11:10: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騰訊(0700)與阿里巴巴近來鬥得燦爛,力谷手機流動付費,令人民銀行亦專為這項新興產業做統計。人行昨日公布,內地去年電子付費總額,增長近30%至1075.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手機上網付費急升逾3倍,成為中國電子付費的新趨勢。科網股昨日乘勢再度瘋炒,市值合共進帳接近700億港元。
有分析員認為,兩大科網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近月不停透過「搶紅包」、電召的士及網上購物,去搶奪流動付費的市場,料這個概念長炒長有。
微信斥10億推第三輪打的補貼
內地網上購物近年發展速度甚快,愈來愈多人選擇在網上付款。人行特別在昨日公布的《2013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報告內,首次加設一項電子付費統計,反映去年總交易量達到257.83億宗,其中網上付費的金額有1060.78萬億元,按年增加28.9%。智能手機滲透率提升,亦推動透過手機去上網購物,去年交易有16.74億宗,金額有9.64萬億元(見圖)。
流動付費成為大勢所趨,騰訊及阿里亦積極在這個新市場內,推出更多業務去吸引用戶,使用騰訊「財付通」及阿里「支付寶」。雙方近期更逐漸由網上購物、手機遊戲,擴展到金融產品、電召的士等不同業務領域,進一步擴大網上支付平台的應用範圍。另外,「嘀嘀打車」昨日開始,推出第三輪乘車補貼,與微信用10億元,補貼乘客及司機,每單交易各有10元。另一方面,阿里與「快的打車」亦將補貼升級,表明永遠比同行多一元。
瑞穗﹕網上付費故事有排未完
騰訊入股「嘀嘀打車」、華南城(1668)及市傳的大眾點評,而阿里亦投資「快的打車」、中信21(0241)及高德地圖。瑞穗證券電訊分析員盧銘雄表示,市場目前炒作內地科網併購,而電子付費更為科網企業吸金,「以前網上付費只得遊戲一種產品支持,但打機人數始終有限,而現時連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亦流行網上付費,這個故事有排未完」。
科網股整固一段短時間後,在昨日人行發出公布後再被炒起,其中專營手機遊戲增值服務的神州數字(8255)急升44.4%,博雅(0434)宣布盈喜後亦彈逾20%,其餘手遊股如IGG(8002)升17%。綜合多隻科網股昨日升幅,他們的市值在1日之內,增加近700億元(見表)。
德盛安聯亞洲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則認為,現時的科網股經過一浪升勢後,估值已變得不便宜,叫投資者要留意風險,「其實要看這些科網股的盈利表現,是否符合市場對他們的憧憬,一旦差過市場預期,有機會似美國的科網股般股價急瀉」。他指出,現在買的科網股,與千禧年的泡沫不同,因有盈利支持,而現金流亦穩定。然而,若市場不理會他們的盈利表現,而不停炒高,就會有泡沫風險。
明報記者 岑豪
基金狀元﹕科網調整後再撈 短線須小心 長線新經濟未玩完
1 :
GS(14)@2014-04-07 13:58: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翱騰的祝振駒及宏利的謝企剛都是冠軍基金的「弗人」。過去一年,兩人分別帶領旗下基金,分別在對基金界、互惠基金中跑出,錄得最佳回報。他們投資組合的共通點,就是買重科網股。不過,近日全球科網股從高位大幅回落,祝振駒也認為,科網股短線要調整,買得多可能要減持,但若看一至兩年仍有升值空間;謝企剛則表示,可選擇一些收入增長勝預期的科網股,趁調整吸納。
上周五,美國科網股爆小股災,facebook、Netflix大跌近5%;過去股價較硬淨的Google,也大跌5%。市場關注在港掛牌的科網股今天走勢。祝振駒表示,全球科網股有沽壓,短線要小心。祝振駒管理的Avant Capital Eagle基金主要炒細價股,過去一年回報達1.6倍,今年至今亦有10.28%回報,代表作包括成功押注金山軟件(3888)及美國上市的奇虎360。謝企剛的宏利巨龍增長基金一年回報有21.05%,持股佔比最大的正是港股科網股龍頭騰訊(0700)。
去年兩人跑贏 皆因重倉科網股
新、舊經濟股的角力,過去一個月出現逆轉。原本大幅跑贏的新經濟股如科網股、新能源股等,紛紛見頂回吐,令市場憂慮,科網股已經過了最「當炒」的時候。相反,即使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上月首次發表加息言論,預期會受加息影響的舊經濟股,如地產股及銀行股卻因估值太殘而回升。
謝企剛卻認為,雖然加息代表經濟好轉,但眾多行業之中,仍然是互聯網行業「能見度」最高,前景最亮麗。且,因加息周期遲早會來臨,香港地產股及高息股、公用股等都會受到影響,科網股對加息最不敏感
祝振駒亦相信,如果真正加息,市場情緒會轉為悲觀,利率敏感的板塊,如銀行股及地產股都會受壓。因此,中長線來說,守住一些有潛力的科網股才是致勝之道。他認為,互聯網公司到一定規模,固定成本便不會變,加幾個伺服器就行,也不用買地,是理想的商業模式。
謝企剛:人人有手機 科網有盈利
謝企剛入行14年、經歷過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的年代。他說,現時的科網股與過去不同之處,是得益於智能手機,「以往未必人人都有電腦,但現在幾乎人人都用手機,行業的商業模式出現重大改變,科網公司不單止有收入,亦開始有盈利」。
他指出,近期科網股回落是因為盈利與市場期望有落差,但他認為現階段分析科網股,不應只看盈利。「部分科網股的收入增長遠高於預期,這些就可以趁低吸納。問題在於成本,但幾年後成本增幅回落,便會有穩定的盈利增長。」
明報記者 廖毅然、甄佳佳
2 :
GS(14)@2014-04-07 13:58: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7/news/ea_eaa3.htm
只買易懂板塊 否則難找下家
2014年4月7日
【明報專訊】過去一年,祝振駒的Avant Capital Eagel Fund領跑中港對基金,據彭博統計,回報達1.6倍,雄踞第一。其實祝振駒原本已是明星分析師,被譽為「中小型股專家」,其瑞銀前同事,「民企之父」張化橋亦對他的選股能力推崇備至。祝振駒告訴記者,去年除買對科網股外,亦買入不少沒人留意的細股,最重要看公司業績和增長前景,即「催化劑」。
對於今年的部署,祝振駒強調,選股要看商業模式是否要有放大性,有些產業盈利到一定程度,會有爆炸性增長,有想像空間。去年底,祝振駒買入彩票股御泰中彩(0555),他預期彩票股今年動力十足,爆炸力似濠賭股,有O2O噱頭,可炒科網概念。
選股看業績 增長要有爆炸性
祝振駒補充,今年市場將聚焦「新經濟擁抱舊經濟」的相關行業,如「雙馬概念股」,相信今年手遊、支付股升勢持續。但他強調長線仍需要有業績支撐,市場追捧的是有增長的公司。小型股方面,更要看個體業績,如果做得比同業強,業績本身就是一個催化劑,可吸引資金流入。他表示自己只會買一些普通人容易明白,3分鐘可以講明的板塊,因為難懂的行業難找下家。
至於持續低迷的內銀、內房、資源板塊,祝振駒坦言不看好,預期上述板塊只會有波幅不會有升幅。他指出這些行業外部受經濟增速放緩、投資下降拖累,內部被互聯網企業搶走生意,除非有大筆資金投入刺激板塊,否則難有起色。最不看好的則是傳統百貨,因為面臨被電商淘汰。
今年市場的最大風險,祝振駒認為是中國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因為始終有黑箱作業,影子銀行爆破等隱憂。這些風險因素也令外國基金審慎投資香港,沒有新錢流入,導致大股不升細股升。
科網好過開賭 左丁山
1 :
GS(14)@2014-08-26 22:09:41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40826/18844218\r\n\r\n 中移動(941)呢隻大笨象股,沉咗好耐,最近大發神威,升咗十幾巴仙,五日內市值增加二千億元有多,大行紛紛睇好,但老牌股民以125元買入嘅,依然坐艇,即都唔笑。\r\n中移動係發佈中期業績之後先至全力向前衝嘅,左丁山有少許股票,係七十幾蚊買入嘅,特別留意佢嘅業績,截至2014年六月底止,半年營業額有3246.81億人民幣,淨利潤係571.42億,盈利率係17.78%,即係做一百蚊生意,賺咗十七個八,又幾好利錢噃。\r\n好奇之下,搵吓就手、同期宣佈嘅公司盈利比較吓,隻點石成金科網股騰訊(700)宣佈2014第二季業績,營業額197.46億元人民幣,股東盈利達58.36億,盈利率係29.55%,互聯網股比流動電訊股更加好賺。\r\n賭股又如何?澳博(880)係賭王何鴻燊皇牌企業,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高達444.46億港元,純利係39.02億,盈利率只有8.7%,仲以為開賭場好好賺㖭,誰知不然,澳博嘅獲利能力麻麻地啫噃。\r\n最穩陣嘅公用電力股又點呀?中電(0002)呢隻老牌大藍籌,退休基金必定持有嘅派息股嘅2014年半年業績宣佈咗嘞,收入471億,純利67.2億,盈利率係14.26%,全靠印度澳洲方面嘅業務轉虧為盈,於是發電好賺過開賭,你信唔信?\r\n再睇吓機票價格甚貴,但恒常客滿嘅香港人至愛航空公司,國泰航空(293),上半年盈利雖說增長13倍,仍然只得3.47億,營業額就高達508.4億,盈利率只有很可憐的0.68%,做一百蚊生意,賺六毫八仙,真慘情,而且仲要靠上半年嘅燃油對沖賺咗0.24億元㖭,航空公司生意極難做,國泰CEO朱國樑仍然有黑頭髮,算佢好嘢。\r\n諗深一層,乜開賭都賺唔到大錢?唔多信,於是再查吓其他賭股嘅獲利率,Google Finance資料一目了然,最大濠江賭股之金沙中國(1928)嘅盈利率有25.7%,永利中國(1128)有25%,銀河娛樂(0027)有15.8%,美高梅中國(2282)有21.5%,幾隻大賭場嘅獲利能力都高過澳博好多,但仍然不及騰訊,唔怪得咁多人熱衷於科網股啦,做一百蚊生意,有近30蚊利錢咁多。千祈唔好做航空公司噃,生意大大,賺錢小小,兼要飽吃驚風散,都唔明點解仲係有人熱衷於開辦廉航!

梁伯韜:港吸科網公司已失勢
1 :
GS(14)@2014-10-27 19:19: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梁伯韜,一個見盡本地金融界大起大落的財金界名人,頭上頂「紅籌之父」的光環,1990年代初開拓一條新路,給內地企業接觸海外資本市場。香港金融界現正面對中港兩地股市互通的大時代,他卻留下一句評語:「香港已失勢」。錯過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千億大刁」,梁伯韜認為本地市場損失了1年集資額,雖然這只是表面的盈虧問題,但更深層意義是未能與時並進。
「當年我們做出紅籌的勢頭,之後順勢發展H股市場,但今日卻沒把握到內地科網企業的市場。」戴上紅領帶的梁伯韜,似是宣示自己創造時勢的紅籌之父,但他笑言,「這樣看上去,紅光滿面嘛。」一開口就由1980年代初開始,本地資本市場以香港企業為主導的歷史,再到1990年代中資企業繞道來港上市,但他不是要大家上歷史課,而是想借鑑過去的成功。
他稱一眾紅籌股為香港開拓中資企業的市場,而當年推動創業板,由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旗下的TOM.com打響頭炮,亦為創業板造勢。「可惜創業板未有順勢做好,當時沒有好好把握,借勢發展下去,結果內地科網企業都到美國上市。」他坦言,2000年科網股災,的確嚇怕了股民,但港交所(0388)及投資銀行亦有責任。
「投行不要只找垃圾公司來上市」
「交易所沒重視科技股,發展創業板,只眼於內地一眾大型國企,結果現在美國已成了一個勢,香港正在打逆境波。」梁伯韜直言,本地上市條例未能與時並進,還停留在30年前的思維模式。結果,美國接受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加上投資者更為成熟,內地科網股紛紛出走美國。「失去阿里對香港打擊很大,與美國的距離越拉越遠」,他希望監管機構對創業公司更為友善,才有助吸引更多好公司。
內地較受歡迎的科網股如京東商城、新浪微博及唯品會等,近年都先後在美國掛牌,上市後亦獲投資者支持(見表)。梁伯韜稱,本港的投行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近期有不少半新股出事,對市場有很大影響,投行一定要創造市場,不要只找些垃圾公司來上市。」但他認為投行未有做好對投資者及監管機構的教育工作。
倘對股東公平 「同股不同權」無問題
然而,合伙人制或同股不同權等,惹來市場擔心及爭議。梁伯韜則認為,只要企業夠透明度,並對股東公平公正,推出一些保護投資者的措施,上述的股權架構,實際上不是問題,「早一兩年在美國上市的民企出事,香港應把握機會向未上市的內地企業招手。現在要打逆境波,唯有靜待下次再有企業出事。」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4-10-27 19:19: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7/news/ea_eaa2.htm
佔中動搖法治 憂損投資信心
2014年10月27日
【明報專訊】佔中示威活動持續近1個月,示威者與政府仍未達成共識,鮮有論政的梁伯韜談到佔中時,收起笑容、一面正色直言政府現時處於頹勢,管治能力低下,身為投資者很擔心在港的長遠發展。「政府控制不到場面,示威者回家後,又再出來佔領。」他表明不支持佔中,因會動搖香港的核心價值,「政府要聽年輕人的訴求,但年輕人爭取時亦一定要合法,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某一個人可能令矛盾激化」
「現在是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非由一個人製造出來,當然某一個人,可能令矛盾激化。」梁伯韜擔心,今次爭取普選而佔中,只是冰山一角。日後假如有其他具爭議的議題出現時,民眾有機會再有佔領行動,對本港經濟有壞影響。尤其是中央對香港的信心,或會令政府將重心放在上海或其他地區,當內地市場未來更開放時,香港的優勢會慢慢消失。
梁伯韜覺得今次佔中示威,全部港人都是輸家,為此感到悲哀,但從未考慮過移居外地。「自己是土生土長,想留在這處地方,即使香港亂,亦不會有影響工作。」此外,他亦坦言很同情現在年輕人面對的困局,樓價高、社會競爭大,與當年他年輕時的環境有所不同,但不是沒有機會,關鍵在於年輕人是否有向外闖的心,而北望神州是他點出的一條路。
3 :
GS(14)@2014-10-27 19:20: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7/news/ea_eaa3.htm
變天使投資人 看中內地P2P金融潛力
2014年10月27日
【明報專訊】由投資銀行家變成天使投資人,梁伯韜相當享受現在的工作,笑言除了賺錢之外,更想扶持中小企發展,並希望改變行業生態。他近期相中的範疇是P2P金融,亦即是個人對個人之間的貸款。「在內地發展P2P金融,可以改善市場效率,現在P2P金融七國般亂,很有發展空間。」
金融業講度身訂做 巨企無優勢
梁氏指出,現時內地P2P金融市場,有2000多家公司,估計之後會有一輪行業整合。雖然內地3大科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0700)均涉足相關領域,但他覺得大企業推出的產品多數是標準化,而金融業則講求度身訂做,故不認為巨頭有力壟斷市場。
梁伯韜個人最新一項投資,是去年才成立的內地「點融網」。他指出,點融網的創辦人蘇海德(Soul Htite),曾任全球最大的網絡貸款平台LendingClub的首席技術官,故對他的經驗有信心。「商業模式很重要,有時比市場走得太前,反而不成功,而管理層的執行力,亦是我會衡量的因素。」由賣到買,現在身為天使投資人,他表示既為企業提供資金外,亦可利用人脈助公司開拓生意。
馬化騰:科網擔當各行業「入口」
1 :
GS(14)@2015-03-05 19:45: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5/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騰訊(0700)近年積極與傳統行業合作,如透過微信連結嘀嘀打車、微眾銀行等多行業服務。在今屆兩會,作為人大代表的騰訊主席馬化騰發表提案,提議將互聯網和更多民生服務聯繫起來,但他強調互聯網企業不會成為如能源、房地產等支柱行業,獨自控制巨大社會資源,而會作為「入口」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帶入民生領域 優化社會資源
馬化騰在提案中表示,將移動互聯網的模式帶入民生領域,有助優化社會資源及提升服務水平。他指出目前微信已較成功進入領域的包括醫療、交通、金融和公共服務,如通過微信看病掛號、預約的士、轉賬匯款等。他認為未來包括工業、農業等每個產業都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改善,如目前已有人利用微信的微店推介和銷售農產品。此外他盛讚「現時是創業的好時機」,因為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很多小本經營的創業者搭建了合適的平台。
在傳統經濟中,房地產行業因為坐擁珍貴的土地資源,繼而逐步掌握衣食住等各項民生領域,成為社會支柱型行業。馬化騰認為,相比於房地產和能源公司,互聯網企業雖然未來的影響力亦會提升,但更像是一個「入口型企業」,給其他產業一個新平台接觸更多用戶和改善服務體驗,不會成為過度聚集社會資源的巨無霸。
全球同業屬良性競爭
馬化騰又指出,目前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和騰訊),以及國際的Google和Apple,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全球互聯網產業處於良性競爭。至於被問及會否在美國或A股上市,他稱「搞這麼多財技沒意思」,專心做企業就足夠,並稱股票市值「只是一時的」,前幾年騰訊市值很小,但「現在市值增加了也不代表什麼」。
華興:科網股上市 同股不同權非關鍵
1 :
GS(14)@2015-05-20 16:15: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被稱為「互聯網金手指」的內地新型投行華興資本繼與中信證券(6030)合作後,昨日宣布全面進軍香港資本市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包凡表示,吸引內地科網企業由美股回歸港股,不必同股不同權,應積極推進香港和美國兩地聯合上市。
他認為,赴美上市的內地科網企業已經掀起回歸潮。華興不少客戶都打算回歸內地股市,華興沒有A股牌照,遂與中信(6030)合作,未來3到6個月會有一系列動作。至於此輪回歸目的地,是否會考慮港股,包凡指港股在上市結構和稅制上有優勢,大型科網企業如果回歸港股可以節省大筆稅收,也可以省卻大量時間。港股需要解決的是流動性問題,A股每日成交量遠多於港股,但如果將滬港通、深港通完全開放,港股和A股成聯動市場,將補充港股的流動性。
籲港監管機構 推動與美聯合上市
他指,目前滬港通的股票限制導致不少企業回歸後無法受惠。他又稱,內地監管機構在努力吸引新經濟企業回歸,建議香港監管機構推動與美國的聯合上市,這是美國上市客戶的心聲。至於同股不同權,他認為並不關鍵,因為A股同樣要求同股同權。
百度染指港細價股1.5億入股星美 內地科網三巨頭先後港插旗
1 :
GS(14)@2015-06-15 01:04:41【本報訊】百度終踩入香港資本市場,惟卻是內地科網三巨頭中最遲一間。這間市值逾5,500億元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昨以1.5億元入股細價股星美控股(198),擬插旗騰訊(700)、阿里巴巴一直大力投資的影視業,分析員指百度高調入股,進軍戲院事業,不排除在港有進一步部署。記者:馮健鏗 胡仲邦
相比騰訊與阿里巴巴,百度在資本市場不算活躍,但近年頻頻「踩過界」,不但跟Uber合作進軍Call車市場,與騰訊和阿里旗下的滴滴、快的搶佔市場份額,今次更進軍影視文化行業並入股星美,擬跟擁有近100間院線的星美,在票務方面展開合作,擬為票務提供財務補貼,並開放旗下資源,投資這個炙手可熱的行業。
力拓新業務 追趕騰訊阿里
以開發網上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生意模式與Google相近,多年來受惠中國的「防火牆」,成為最多中國網民使用的網絡搜索工具,去年純利錄得超過130億元人民幣,與阿里巴巴、騰訊統稱為「BAT」(以三間公司英文名字首個字母命名)。但隨着騰訊、阿里的投資佈局越來越龐大,百度似乎也有意急起直追,近年積極開拓新業務,早前更與騰訊、萬達聯手成立電子商貿公司正面挑戰阿里巴巴,又擬跟中信銀行合作進軍互聯網金融,推出一系列金融產品。信達國際研究部聯席董事趙晞文表示,百度目前有網上影片串流業務「愛奇藝」,但缺乏實體店上的合作,對比騰訊及阿里,百度的收購動作比較慢。隨着其他競爭對手在不同領域搶奪互聯網至實體店(O2O)資源,今次入股有助擴展百度的O2O生態。雖然阿里及百度先後投資娛樂事業,但趙晞文指出,兩者投資有別,阿里主要投資影視製作公司,而百度則入股影院,惟相關股份在香港選擇不多,預期科網巨頭未來會在內地繼續尋找投資機會。他又預期,今次僅百度與星美的策略性合作,暫時未有機會取得對方的控股權,但如雙方日後成功取得協同效應,則不排除百度會增加投資。另有分析員指,百度創辦人李彥宏曾坦言「百度很希望回歸中國上市」,加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擬推動中資科網股回歸A股,中國概念股確實蘊藏回歸浪潮,補充指今年已有逾10間在美上市的中資公司在美退市。
星美:或與百度更深入合作
分析又指,由於百度市值龐大,相信難以私有化,不過預計百度未來有機會將部份業務分拆,再在中國或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星美控股昨復牌後升18.2%報1.04元。除百度,今次星美還擬向Vitel Group、天安財產保險等配股,擬集資約8億元,每股配售價0.75元,較停牌前折讓約15%。行政總裁鄭吉崇昨指出,配售新股予百度,將受益百度線上的豐富資源,且用戶流量高,相信未來雙方有更深入合作。星美與百度早前已簽訂合作協議,首將推出「星美百度聯名卡」,實行「線上增值,線下消費」商業模式。目標吸納會員2,000萬人,首批註冊會員500萬,每張聯名卡充值額200元人幣,補貼額36元人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612/19181438
美國上市內地科網股料回歸A股
1 :
GS(14)@2015-06-15 01:05:32【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確定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加上近日A股上市的科網股爆升,將大大吸引境外上市的科網股回歸A股。與此同時,近日有多間在美國上市的內地科網公司,紛紛提出私有化,疑為回歸A股率先在美國上演逃亡潮。據彭博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有12間在美上市的內地公司斥資106億美元回購股份在美退市從而回歸A股。於最近半個月內,先後有世紀互聯、人人公司、易居中國及中手游宣佈私有化。當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絡服務公司世紀互聯被金山軟件(3888)等提出以每股美國預託股份現金23美元提出收購。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房地產互聯網易居中國,日前亦收到首席執行官周忻先生及董事沈南鵬私有化的提議函,市場人士均理解為易居中國退市是為了到A股上市作準備。分析指,暴風科技、分眾傳媒等回歸A股上市的公司,股價表現亮麗,其發行價為7.14元(人民幣.下同),現已升至307.56元,市值高達369億元,遠較同業優酷土豆為高。相信在A股走勢凌厲以及「阿爺」號召下,科網公司將集體逃出美國回歸A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612/19181351
中資科網股紛棄美回歸
1 :
GS(14)@2015-09-22 02:15:22【盼估值升】阿里巴巴到美國上市趕科場,亦有不少中資科網股決定歸故里。百度、新浪、盛大遊戲等「老牌」科網股,過去因美國的科技行業較成熟,投資者對科網行業熟悉,因而赴美上市,以獲得更高估值。惟這批中概股盈利不對辦,加上曾遭沽空機構狙擊,陷入半死不活的狀態。美國上市的奇虎360於6月中已宣佈啟動私有化計劃,而去年12月才赴美上市的網上社交平台陌陌,上市不足七個月,亦於今年6月宣佈私有化,急欲回歸A股。回歸A股一來「吼實」內地市場的龐大資金,可望再次集資。二來估值也可望提高,始終品牌的知名度,較在美國時高,吸引投資者給出更高的估值。實際上如以市值計算,深圳創業板上市的樂視,截至上周五的市值為780億元,而同類的優酷土豆卻只得約256億元,同樣概念,但「身價」相差2倍有多。雖然中概股私有化行動如火如荼,但既要取消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以符合當前A股的上市規例,又要借殼上市,或重啟一次上市程序。在當前中港股市前景未明,內地又煞停新股上市下,樂觀估計最快亦要等到明年中才成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21/1930341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