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怎樣才算科網泡沫? 唐德玲

1 : GS(14)@2013-11-12 00:43:2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B%EF%BC%9F/116406
有留意股市的姊妹應該知道,今年表現最突出的板塊,非科網股莫屬。這不單是指香港,上周四在美國掛牌的社交網站股Twitter,招股價26美元,但首日上市便大升七成三,收市報44.9美元(上周五收市回落7.2%,收報41.65美元)。
香港方面,網絡股騰訊(0700)今年愈升愈有,至今已勁升七成,推高市值至逾7,000億元,其他科網股也隻隻「騰飛」,升一兩倍已屬等閒。
更有甚者,市值逾千億元的阿里巴巴和多隻中小型網絡股,近期一隻接一隻部署上市(阿里巴巴或許不來港上市)。


「墟冚」情況似曾相識


當中以手機遊戲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更受市場追捧(騰訊也是電腦遊戲起家),繼雲遊控股(0484)後,最新招股的博雅互動(0434)更吸引7.7萬人認購,成為今年凍結資金最多的新股。
散戶須認購30手(三萬股)才能穩獲一手,若以最高招股價5.6元計,即至少要斥資16.8萬元,才能穩獲一手。這種「墟冚」之中帶點不健康的場面,令人勾起2000年時科網泡沫的回憶。
股齡稍淺的姊妹或許未聽過所謂的dot.com公司!當時,幾乎所有公司都在自願或不自願的情況下,成立dot.com公司(不搞就等於落後),或轉型從事科網業務,就算連地產公司也成立網絡公司。有人曾形容這不是科技股,而是「科幻股」。
2000年2月,長和系屬下成立了一家叫tom.com(2383)的公司,當時這家公司還未有實質業務,更遑論賺錢,但市場非常哄動。有一幕經典場面是,一大群排隊「搶奪」認購表格的股民(雖然是網絡股,但當時還未可網上認購),圍着旺角滙豐銀行的總行「打蛇餅」,這個情景,我至今仍歷歷在目。
結果,tom.com以1.78元招股,超額認購699倍,而上市首日,股價更大升3.35倍,成為歷來上市首日,升幅最大的股票,這個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距科網泡沫還遠


另一經典當然是李澤楷收購殼股得信佳,易名為盈科數碼動力。同樣地,該公司本來連年蝕錢,但被李澤楷看中,並將小量地產項目注入之後,大家憧憬此股會成為小小超的科網旗艦,陸續會將洽談中的數碼港項目注入。於是,一隻基本上沒有很多盈利的公司,便由仙股炒至幾十元的神仙股。後來,當小小超決定收購電訊盈科的前身香港電訊(人稱八號仔)後,以合併價計,股價更逾百元。其後的故事,相信較多姊妹知道了!
今時又如何呢?至少一點,現時市況就算有點瘋狂,但大部分網絡股或手機遊戲股都有盈利,投資者不是盲目炒注資,或炒一盤尚未運作的生意。
美國的Twitter,盈利情況雖不太理想(第三季虧損近7,000萬美元),但估計明年有機會賺錢的。因此,這一刻計,我們距離科網泡沫的日子還遠,但大家追買這些網絡股時,也必須量力而為呢!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