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高雄燃氣爆炸死傷已達295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871

7月31日晚昨夜至8月1日凌晨,台灣高雄市前鎮區多條街道陸續發生可燃氣體外洩,並引發多次大爆炸。據新華社消息,截至8月1日上午9時30分,死傷人數上升至295人,其中死亡已達24人。

中新網引據台灣「中央社」報導,爆炸影響範圍約2-3平方公里,包括高雄市凱旋三路、二聖路、瑞隆路、三多路、崗山南路一帶。三多路附近是著名的三多商圈,有非常集中的百貨大樓購物中心。

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張家祝表示,原來以為燃燒的氣體是瓦斯,經過相關數據比對,比較可能是丙烯。

目擊民眾說,31日晚上大約九點鐘,爆炸地點三多街、英祥街一帶有濃濃的瓦斯味道飄來,前鎮區、苓雅區交界地點,有7處水溝冒出白煙,伴隨疑似燃氣味,消防部門會同相關單位勘察漏出油氣的地點,但是在狀況不明的情況下,大約7月31日晚間11時55分左右就發生連環爆炸。

澎湃新聞引據「中央社」報導稱,受災戶表示,7月31日晚就發現水溝冒出白色泡沫,居民都聞到類似瓦斯的臭味,並通報警消等單位處理,但卻未實時關閉開關止漏,才造成連環大爆炸。

高雄市長陳菊凌晨在救災指揮中心表示,這次造成高雄市有史最大的石化氣爆事件,先救災讓民眾撤離至安全地點。

路人汽車被震飛

據前述新華社報導,爆炸發生後,不少路段塌陷範圍3米深。場面非常混亂,路邊的車輛、樹木、水溝蓋,甚至行經道路的人車也被爆炸的氣流掀翻,不少人員被爆炸波及,甚至被掩埋在瓦礫堆中。

警方與消防搜救人員1日上午清理現場時,在4樓露台搜救到兩名被從路面被上拋到樓頂的傷者,另發現一輛汽車被震飛至3樓,顯示氣爆威力驚人。

台灣軍方從1日凌晨開始,派遣1400多名官兵進駐現場救災,派出16類、400多輛車輛,包括工兵群生命探測器、化學偵檢車等。 

截至1日清晨7時,救援方面,徒手救援暫時停止,重型機具進入救援現場,並已出動直升機參與救援工作。傷員救治也在積極進行中。 

工作人員提醒民眾,不要靠近爆炸現場,仍舊存在危險,有二度爆炸的可能。據媒體報導,有一名蘋果日報記者31日晚在現場進行報導時,被爆炸的威力波及,全身50%二度燒燙傷。

官員:或因石化液體下水道竄流起火

據前述新華社報導,目前,災害地區的瓦斯公司暫時沒有天然氣管線爆炸,並已關閉附近開關。這次爆炸共計造成有2萬參仟余萬戶停氣、1萬2千餘戶斷電、3處加油站停業。   

災害現場前指指揮官張家祝指出,原來以為燃燒的氣體是瓦斯,經過相關數據比對,可能是丙烯,丙烯並非公用氣體,是石化原料。到底是石油還是石化管線造成的洩露,還需要進一步會堪才能確認。

另據中新網援引「中央社」報導,至於事發原因,市府官員研判,是石化液體流到路旁的側溝,再到箱涵,沿著雨水下水道一直流竄。

市府官員說,下水道內有台灣「中油」、台灣「中石化」、欣高瓦斯和電信等管線單位,石化液體可能在水溝蓋處碰到火花時起火爆炸,才會一路從一心、二聖、三多、凱旋路爆開。

高雄地檢署表示,這起大規模氣爆,洩漏瓦斯或石化原料導致爆炸失火,涉及公共危險罪,目前先瞭解狀況和情況穩定後,調查相關刑事責任。

中國台灣網援引「台灣東森新聞云」報導,台灣中油公司發言人張瑞宗指出,前鎮區有包括中油公司的乙烯管線、台灣中石化的乙烯管線和李長榮公司的丙烯管線。

張瑞宗說:「基本上我們中油公司在高雄前鎮有一些管線送石化原料到中下游業者,這些管線中有很多是石化下游業者自己的管線,也有部分是中油公司的管線。整體來說,整個原因還在做全面瞭解,我們管線有做進一步的清查,情況正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73

燃氣加價還是機多於危 上哲

http://shangzhe2.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22.html



發改委上星期公佈由九月一日起上調非居民管道燃氣價格,每立方米加人民幣0.4, 即加價19%。雖然加價是大部份投資者預期之,但加幅卻是市場預期之上限。

究竟燃氣加價是危還是機?先看看各大行的分析:

瑞信認為20137月那次加價,大部份燃氣股股價因該消息而平均下跌10%,其後股價恢復上升主要因為最後能將加價成本轉嫁給超過95%的客戶;可是,由於今年的工業需求相對疲弱,擔心今年轉嫁成本給客不會如上年一樣順利。

德銀認為加價肯定短期對燃氣股造成負面的影響,因為擔心未能100%轉嫁給所有客,及就算能轉嫁成本,時間上的延遲都會影響燃氣分銷商的margin。再加上整個行業的估已充份反映未來增長,只有股價在非常疲弱的情況下才得買入作長線持有。

瑞銀與德銀看法相近,對下游燃氣股較審慎,認為margin的風險越來越大,除非有證句顯示能順利轉嫁成本,否則股價會偏弱。

摩通則認為雖則燃氣加價幅度是市場預期上限,但對於今次成本轉嫁給客不是問題,因為天燃氣比其他能源仍然平宜20-30%,成本優勢仍然很名顯。而且,今次轉嫁的速度可能比上年更快更容易,因為大家都熟識了新的燃氣價格機制,對加價早有準備。另外,由於今年整個板塊都落後大市,股價的恢復可能更快。

總括來,大家觀點的不同主要源於對以下兩方面的不同看法:
(1)轉嫁成本給客的能力
(2)轉嫁所需要的時間

要看這兩方面,我認為得想想燃氣分銷商及客戶之間,誰的BargainingPower較強。以工商業用,當然希望多用燃氣,因為成本比其他能源低,但為何不能要幾多就能用幾多氣?還是多年來的同一個問題,上游供氣不足! 因此,要算是加了價,用戶還得無奈接受,畢竟天燃氣的成本優勢還不少。要是不能承受此次加價的,我認為他們本身業務的盈利基礎大多早已出現問題。以Bargaining Power計,工商業用戶是絕對的弱勢!

至於轉嫁所需要的時間,我認為如上年的加價一樣,最多延遲一至兩個月,以傾談供氣的細節安排。一至兩個月的延遲會對margin構成多大的影響?我很難想像影響會很大。

那麼,夠竟哪間燃氣股值得趁這機會買入?

有愛中國燃氣 (384)的,認為它的長線增長故事吸引,股價長升長有; 但有人認為他的估值已經高得不合理。而我則看重企業管治,以前發生過的未來會否再發生呢?我不知道,但以「不要想著赢,要想不能輸」的態度選股,無論平與貴,中國燃氣很難會是我的選擇。

有愛北京控股(392)的,認為它的成本轉嫁紀錄最好,而且北京著重空氣改善,未來供氣量將會大升而帶動盈利;但有人擔心它可能是下一輪的貪污調查對象。而我則擔心它的中期業績,根據過往紀錄,它們的業績大多低於市場預期,有一種「講就天下無敵,做就麻麻地」的感覺。加上,它的股價根本就沒有任何調整。

有愛新奧燃氣(2688)的,認為它的項目優質,再加上CNG和LNG的故事夠吸引; 但有人卻不愛它的高估值。而我對新奧則較Neutral。

環顧眾多燃氣股,我還是較偏愛華潤燃氣(1193)的高增長和較低估值,及港華燃氣(1083)的高質素管理層。那你的選擇呢?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72

08 Aug 14 -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search?updated-max=2014-08-16T09:30:00%2B08:00&max-results=1

中國需要推動環保改善汙染,推動相關產業,亦可令國家發展得以持續下去。環保講求「減少、重用、循環再造」三大概念,而中國主力透過致力擴展天然氣的使用、改善汙水和垃圾處理,以及提升太陽能和風電的發電佔比。

國際能源署(IEA)早前發表年度天然氣市場中期展望報告,預計到2019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長近1倍,抵銷歐洲和其他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該報告預計,到2019年來自中國電力行業、工業和運輸業的需求,將推動中國的天然氣需求擴大到3,150億立方米,較2013年增長90%。

中國燃氣 384

階梯氣價

上海發改委發布消息,9月1日起,上海市將調整居民燃氣價格,並實行居民階梯氣價制度,同時修改完善現行的居民天然氣價格上下遊聯動機制。 居民階梯氣價將分為三檔,
▪  第一檔 每立方米提高0.50元,即從現行的每立方米2.50元調整為3.00元;
▪  第二檔 每立方米3.30元;
▪  第三檔 每立方米4.20元。

繼今年3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階梯氣價指導意見》以來,近期浙江、山東等多省紛紛將本省階梯氣價調整提上議事日程,出臺具體實施的指導意見,省內各市方案制定也已啟動。業內人士認為,在嚴格實施階梯氣價的同時,還要完善門站價格的定價機制,這樣才能實現天然氣全產業鏈的市場化定價。在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價格上漲不可避免,而這將利好燃氣企業,並由此傳導至整個產業鏈。

階梯氣價被譽為市場化定價的過渡階段,既能避免價格過快上漲給普通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還可以保障使用量較高的用戶能夠多付費。

市場亦同時預期門站價格對會上升,由於下遊燃氣商的天然氣業務的定價模式,大多是在成本加成法制定價格,氣價的上升對公司的影響較短期。 反而,上遊供應商中石油(0857)將更受惠。

中國燃氣 384 cost pass through

中俄天然氣

此外。中俄於5月簽訂為期30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預計自2018年開始俄羅斯將向中國提供每年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瑞信相信上述協議將長遠從結構性改變中國的天然氣行業,因可提供一個較便宜的替代氣源,令液態天然氣進口從現貨市場中釋放。

瑞信續出,中國天然氣下遊分銷商可從氣量提升及去除長遠利潤壓力而受惠;行業首選是中國燃氣(0384),因其在東北獨有的覆蓋;其次是華潤燃氣(1193),因其供應不足的天津項目具有潛在更高需求。 另一券商美銀美林認為,交易確認中國東北地區於2018/2019年將可獲得此新天然氣供應,並同樣預料中國燃氣(0384)及華潤燃氣(1193)最受惠,因公司在東北地區分別擁有32個及24個特許權。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

中國燃氣(0384)表示集團擁有極多的東北城市燃氣項目,為數達到30多項。 相信政府提出冬季取暖政策,對天然氣的需求是有增無減,因此,相信對尤其華北地區有莫大的供氣幫助。預期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中俄燃氣可以供氣量100億立方米,因此對集團的售氣增長有爆發性影響,相信到2020年中燃氣的售氣量可以大升至300億立方米。

中國燃氣(0384)於6月25日公佈了2013-14年度業績,營業額按年升44.9%;錄得純利25.76億元,按年升46.8%,全年派息增加42%至12.06仙。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中國燃氣 38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燃氣(0384)

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大陸從事建設、經營城市燃氣管道,向居民和工商業用戶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根據中國燃氣(0384)2013年年報,中國燃氣集團擁有184個城市燃氣項目,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燃氣項目組合。該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壓縮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集團的前身為海峽集團,集團首次在 2002 年投資天然氣項目,並於同年更名為中國燃氣至今。

劉明輝是中國燃氣(0384)創始人、劉明輝自2010年12月被深圳市公安局以涉嫌「職務侵佔罪」拘留。2011年3月,劉明輝被罷免中國燃氣董事職務。 2011年11月,劉明輝被獲保釋。2013年7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決定,由於所指控侵佔中燃有關孝感市項目資產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不予起訴劉明輝及黃勇。 2012年8月劉明輝再次重掌中國燃氣,被委任為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裁,正式回歸。

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1年12月,提出以每股3.5元收購中國燃氣,涉及167億元。 群雄逐鹿,中國燃氣爭奪戰上演後,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2年10月放棄收購。

中國燃氣 384 劉明輝


公司簡介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從事建設及經營城市燃氣管道、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目前市值(港元)762.20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15.18元 (2014-08-08 收市價)
市盈率28.32倍
每股盈利(港元)0.5358港元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3.635港元

中國燃氣 384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中國燃氣(0384)6月25日公布截至3月底止2013-14年度業績,公司錄得純利25.76億元,按年升45.98%;每股盈利53.58仙;派末期息9.86仙,連同派中期息2.2仙,全年派息共12.06仙。而上一年全年派股8.48仙。

期內,營業額260.08億元,按年升44.85%;毛利52.86億元,按年升39.99%。

截止今年3月,集團於內地共有237個擁有專營權的管道燃氣項目,並擁有12個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353座壓縮╱液化天然氣 汽車加氣站、1個天然氣開發項目、2個煤層氣開發項目、以及98個液化石油氣分銷項目。 集團所有燃氣項目覆蓋的城市可接駁人口已增至7550萬人(約2345萬戶)。

截至3月底,集團之淨資產負債比率57%(去年同期43%)。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營業額燃氣接駁 營業額液化石油氣 營業額綜合 營業額
2012-13年 1H30.40億元 (43%)12.30億元 (17%)28.72億元 (40%)71.47億元
2012-13年 2H63.08億元 (45%)20.71億元 (15%)50.87億元 (36%)140.09億元
2013-14年 1H42.96億元 (41%)20.12億元 (19%)40.51億元 (40%)104.61億元
2013-14年 2H58.73億元 (38%)16.45億元 (11%)71.18億元 (46%)155.47億元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溢利燃氣接駁 溢利液化石油氣 溢利綜合 溢利
2012-13年 1H5.13億元 (38%)6.76億元 (62%)-0.10億元 (0%)12.17億元
2012-13年 2H7.58億元 (41%)10.57億元 (57%)-0.03億元 (0%)18.50億元
2013-14年 1H7.09億元 (38%)11.05億元 (59%)0.13億元 (0%)18.71億元
2013-14年 2H7.42億元 (36%)8.74億元 (43%)1.54億元 (8%)20.41億元

中國燃氣 384 接駁人口增至7550萬人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中國燃氣(0384)於全年業績記者會表示,今年管道燃氣總銷量目標100億立方米,較去年81.7億上升23%,而明年目標120億立方米。 長遠計至2020年可升至300億立方米。

集團期內完成新增接駁165萬戶,而今年新接駁居民用戶數量目標175萬戶,按年上升5%,明年是185萬戶。 集團今年目標增加車用加氣站至550座,明年目標750座。 中國燃氣(0384)去年的平均接駁費平穩,每戶2562元人民幣(前年2550元人民幣),整體接駁率44%,期望在2017年接駁率可以上升至50%。 集團今年LPG液化石油氣的銷售目標按年上升30%至230萬噸,明年則為300萬噸。

中國燃氣 384 2014年-2016年目標

中國燃氣(0384)於全年業績記者會表示,中國燃氣今年資本開支預算為30至35億元,其中已經包括200個加氣站投入,維修保護等開支,由於去年集團的EBITDA高達60億元,相信絕對能夠支持。

集團去年負債比率由43%上升至57%,中國燃氣(0384)指出,是由於改變債務結構,長債年期介乎四至九年,相信能夠應付,而且負債比率仍然屬於行業低水平。

中國燃氣(0384)表示,未來主要推動力包括大量新項目成熟,以及去年新收購富地燃氣股份,相信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亦會增加,而且煤改氣政策,將帶動天然氣銷售。 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劉明輝表示,集團早前公布第一期短期融資發債申請證明,詢問多間銀行有關中燃氣信貸評級,劉氏解釋,只是想得悉外界對集團經營12年來的表現評價,而強調暫時沒有計劃發行點心債、美元債或銀行貸款。

股東合作方面,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劉明輝表示,中石化(00386)在重慶開採頁巖氣,正是運用中國燃氣(0384)的管道作出輸送。據了解,中石化的重慶頁巖氣產能約為5億立方米。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銷售

中國燃氣(0384)共銷售81.7億立方米天然氣,較去年同期增長14.5%。 中國燃氣(0384)於今年管道燃氣總銷量目標100億立方米,較去年81.7億上升23%,而明年目標120億立方米。 長遠計至2020年可升至300億立方米。

▪  城市管網 56.6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7.4%。
▪  長輸管道 23.8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0.1%。
▪  煤氣及空混液化石油氣 1.2億立方米。

長輸管道當期售氣量沒有顯著增長,主要因為部分管道輸氣量已經接近其設計能力,如內蒙古自治區長蒙管道和烏審管道等;而新增管道仍處於建設期或運營初期,如湖北省黃岡-大冶管道(年設計輸氣量18.5億立方米),遼陽管輸(年設計輸氣量10億立方米)和重慶長南管道(年設計輸氣量20億立方米)等。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 售81.7億立方米天然氣

天然氣售價 (人民幣╱立方米) (不含稅)2013年2014年備註
住宅用戶的平均售價 2.18元2.26元--
工業用戶的平均售價 2.45元2.56元非居民用0.26元轉嫁
商業用戶的平均售價 2.48元2.85元
汽車用戶的平均售價 2.73元3.00元--

另外,去年發改委調升氣價,中國燃氣(0384)指出集團已經將所有成本上漲全部轉嫁到工業用戶,並且在去年7月至10月期間陸續完成。雖然看到有部分工廠未能承受價格上漲的影響,令工業用戶需求量受到打擊,但由於內地天燃氣供應缺少,因此,並無影響中國燃氣(0384)的供氣價。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銷售

液化石油氣(LPG)業務

液化石油氣業務方面,在完成收購百江氣體後,去年度共銷售175.6萬噸,按年大幅增長97.6%, 期內該業務之經營溢利更扭虧為盈,預期今年度銷量可達230萬噸,為未來帶來更大的銷售收入及利潤貢獻,明年則為300萬噸。

集團現擁有8個液化石油氣碼頭及98個液化石油氣分銷項目。 於期內,集團收購百江氣體餘下的51%股權後,即時將百江氣體有關業務與集團自身擁有的液化石油氣零售業務整合。 中國燃氣(0384)以中遊批發業務為依託、以下遊終端業務為盈利核心。 中國燃氣(0384)積極對現有碼頭、倉儲設施等非核心資產進行結構性重組,從而提升集團液化石油氣業務的整體盈利能力。

中國燃氣 384 LPG

車用加氣站

中國燃氣(0384)共新增CNG汽車加氣站130座和LNG汽車加氣站53座,增加至353座。 集團今年目標由增加200座至550座,明年目標750座。 中國燃氣(0384)指出,由於加氣站毛利率較高,達到30%至35%,因此,集團未來會大力發展,期望至2017年加氣站數量超過1000座。

主席劉明輝指,正考慮為壓縮天然氣加氣站開設超市,但由於集團居民用戶數量只有數百萬個家庭,期望規模做大後,才落實開設壓縮天然氣超市。

中國燃氣 384 加氣站


員工激勵機制

中國燃氣(0384)4月授出2.5億份員工股份期權,以每股12.40元認購一股公司股份。 當中,2.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約35,000名員工,而0.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董事。

使股份期權之條件為 :
▪  2017年3月財年或之前: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55億元; 或
▪  2018年3月財年: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60億元

如上述兩項行使條件未能達成,股份期權將失效。

當中90%的認股權證是分派給員工,市場認為這將令員工更有動力增加燃氣銷售及拓展新市場。 如果要達到目標,每年複合增長是最少23%至28%,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20%,亦遠高於多間大行早前的預測。

盈利 (港元) 條件一條件二
2013-14年 盈利 25.8億元25.8億元
2014-15年 盈利 ----
2015-16年 盈利 ----
2016-17年 盈利 55億元--
2017-18年 盈利 --60億元
每年複合增長28% 23%

中國燃氣 384


短評

中國燃氣(0384)全年度營業額260億元,按年升44.8%,主要受惠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的銷售增長。期內管道天然氣銷售按年增長38%,而液化石油氣銷售升幅更達42%,帶動總體收入增長。另外,期內新收購的富地燃氣業績併入帳內,亦有利收入增長。 燃氣接駁營業額保持佔14-15%,燃氣接駁毛利率高於50%,上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偏高,下半年度接駁營業額顯得較低,利潤率較低之液化石油氣業務貢獻增加,影響毛利率下跌。 公司減少短債,增加長債,財務費用因而下調11%。

中國燃氣(0384)的燃氣業務分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LPG)兩大類別,增長主要來新增城市燃氣項目和天然氣總銷氣量的增長,集團新取得29個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及2個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 與百江氣體的業務整合,在管理層全力拓展下,液化石油氣(LPG)業務轉虧為盈,下半年佔盈利的8%,

筆者去年12月的文章,說明了中國燃氣(0384)預期市盈率19.5倍,相比同業有一定的折讓,在9個月間,在股價上升了4成多後,這個折讓已經追回了,預期市盈率上升至22.3倍。 但是,筆者仍然認為現價估值仍然離開估值頂部有一段距離。

佳績過後,各大券商紛紛上調其目標價,如美銀美林由14.5元上調至15.8元;瑞銀由15元上調至17元;摩根大通由11元上調至16.6元,但看股價最近整固之勢,近日15元左右整固,股價硬淨,可見券商的目標價可能較為保守。花旗上月終刊報告將其目標價由16.2元上調至18.05元。 筆者估計2014-15年預期盈利增加約3成,每股盈利增加至0.68元。 現價15.18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2.3倍,不算價宜,亦是港股燃氣股中估值第3高。 但是中國燃氣作為行業龍頭,未來3至4年每年預期增長28%以上,使用PEG = 1,筆者認為現價離開今年估值頂部至少還有25%至30%的距離。

中國燃氣 384


預期 Vs 實際

預期

中國燃氣(0384)上半年度營業額按年增加46.4%至104.61億元,盈利上升58.7%至12.83億元,每股盈利按年上升49.7%至27.41仙。

由於上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偏高,預期下半年度的盈利和上半年度接近,估計全年盈利增加至26億元左右。 2013-14年每股預期盈利增加33%至0.52-0.53元。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實際

中國燃氣(0384)全年盈利增加46%至25.76億元,每股核心盈利36%至0.5358元。

中國燃氣 384中國燃氣 384


預期盈利,市盈率

中國燃氣(0384)2013-14年度營業額按年增加44.9%至260.08億元,盈利上升46%至25.76億元,每股核心盈利36%至0.5358元。 連同派中期息2.2仙,全年派息共12.06仙,而上一年全年派股8.48仙。

現價15.18元計算,往績市盈率28.3倍,息率0.8厘。

使用增長不低於23%-28%的假設,筆者估計2014-15年盈利增加30%,每股預期盈利增加26%至0.68元。 現價15.18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2.3倍。

中國燃氣 384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中國燃氣(384)


3年圖:

股價 3年圖  中國燃氣(384)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中國燃氣(0384)。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營業額 39.37億元102.12億元
2010-11年 營業額 65.38億元158.62億元
2011-12年 營業額 79.13億元189.34億元
2012-13年 營業額 85.67億元212.50億元
2013-14年 營業額 104.61億元 260.08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盈利 4.32億元8.75億元
2010-11年 盈利 0.93億元6.26億元
2011-12年 盈利 3.74億元9.54億元
2012-13年 盈利 8.08億元17.64億元
2013-14年 盈利 12.83億元26.60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0.1295 $0.2619
2010-11年$0.0269 $0.1631
2011-12年$0.0852$0.2176
2012-13年$0.1831$0.3937
2013-14年$0.2741$0.5358



參考:

1. 中國燃氣 384 業績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706260913.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19/LTN20140319233_C.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5044532679.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042710.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246357.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5/LTN201406252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1126/LTN201311261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716/LTN201307161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6/LTN201306262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129/LTN201211291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628/LTN201206282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9/LTN201111295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9/LTN201106290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9/LTN20101129364_C.pdf

2. 中國燃氣 384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sitecn/xmgl/index.html

3. 市勢並不弱 中燃可長摣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f07b9cd8-5079-4249-bf8f-f4013e437f85-073163

4. 中燃北水 可以落註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739dae0-793c-4560-9956-bf7853b0ca53-741206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1

26 Aug 14 - 港華燃氣(1083) 2014年盈利 (估計)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08/26-aug-14-1083-2014.html

筆者在7月底幫4間市值200億以上的燃氣企業,包括港華燃氣(1083),做了一個簡單的業績估計,現時3間企業已經公佈了中期業績。 雖然港華燃氣(1083)、華潤燃氣(1193)和新奧能源(2688)的上半年天然氣收入增長27%至42%,上半年高毛利的燃氣接駁費的增長較低,3間公司的核心盈利增長是17%至24%。

■ 31 Jul 14 - 港華燃氣(1083) 業績 (估計)

燃氣


2014年度 (中期業績) 估計 Vs 實際

以下數字為2014年中期的核心盈利,並不包括非核心盈利 和/或 虧損。

#企業估計中期盈利 (E)實際中期盈利 (A)
1中國燃氣(0384)16.5億港元 (+29%) (11月公佈中期業績)
2港華燃氣(1083)5.5億港元 (核心 +22%)6.12億港元 (核心上升24%)
3華潤燃氣(1193)13.0億港元 (+21%)12.51億港元 (上升17%)
4新奧能源(2688)11.2億元人民幣 (核心 +22%)11.78億元人民幣 (核心上升20%)



2014年度估計 (全年業績)

由於下半年接駁費收入入帳和盈利通常比上半年高,上半年核心盈利和業績和估計相差不遠, 根據最新的數據和3間企業公佈的資料,筆者大致保持了早前2014年的盈利估計。 以下為2014年核心盈利的估計。

#企業全年核心盈利 (E) 每股盈利 (E)現價預期市盈率
1中國燃氣(0384)32.2億 - 33.5億港元 (+25至+30%)0.665元 13.82元20.8倍
2港華燃氣(1083)11.8億港元 (+22%)0.445元 8.17元18.4倍
3華潤燃氣(1193)26.4億 - 27.0億港元 (+22至25%)1.23元22.60元18.4倍
4新奧能源(2688)23.7億元人民幣 (+22%)2.19人民幣
2.77元
53.30元19.2倍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華潤燃氣(1193)

華潤燃氣(1193)在3月表示原本目標2015年要實現天然氣銷售200億立方米,但是其持股49%的津燃華潤燃氣公司,去年其售氣量僅15億立方米,到2015年要實現50億立方米的售氣量目標面臨一定困難。

華潤燃氣(1193)在上星期正式下調天然氣銷售目標,預期天津及重慶項目明年底的供氣量未能達預期目標,目標下調至160億立方米。 (天津減少約30億立方米,重慶減少約10億立方米。) 下調後,今明2年的天然氣銷售增長為每年15%。 上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佔5成左右,天然氣銷售佔另外一半。 華潤燃氣(1193)去年下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是上半年的兩倍,相信今年下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比較上半年高。

集團應佔50%的天津合營項目和持有25%股權的重慶聯營項目的盈利能力偏低,天津合營項目去年上半年為集團帶來0.45億元盈利,而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為0.3億元左右,相比華潤燃氣(1193)今年預期盈利26億港元以上,項目對今明2年的的預期盈利數字的影響不大。

■ 13 Mar 14 - 華潤燃氣(1193) 全年業績
■ 26 Aug 13 - 華潤燃氣(1193) 中期業績

年度銷氣量 城市燃氣項目
2011年 72.2億立方米新增 25個城市燃氣項目
2012年 92.7億立方米新增 78個城市燃氣項目
2013年 120.9億立方米新增 105個城市燃氣項目
2015年 目標 160億立方米 200億--


新奧能源(2688)

新奧能源(2688)上半年共銷售天然氣50億立方米,比去年上升34.1%。 集團上半年新增居民用戶65.05萬戶,同比增長3.2%。 從上半年的數字看來,2014年的目標可望達標。

新奧能源(2688)正積極發展高毛利的車用燃氣業務,為公司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  01 May 14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  24 Jan 14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項目2013年2014年目標
1天然氣總銷量 80.4億立方米 增長25%至100億立方米
2燃氣接駁數目增加122萬個保持每年住宅用戶增加110-120萬個
3LNG 汽車加氣站 268個增加20-30個 至 288-298個加氣站
4CNG 汽車加氣站180個加氣站 增加100個 至 280個加氣站





港華燃氣(1083)

港華燃氣(1083)2013年的盈利11.06億港元中,外匯收益佔1.6億元,人民幣2014年的貶值將會令外匯收益變為外匯虧損,引致非現金的虧損,拖低表面盈利的數字。

港華燃氣(1083)中期純利4.68億元,按年跌12%。 扣除未匯兌差額非現金虧損1.44億元,中期核心盈利按年升24%至6.12億元。 港華燃氣(1083)上半年燃氣銷量按年升12.6%至33億立方米。管理層維持今年燃氣銷量雙位數增長目標,預期經濟回穩,出口及基建支出回升,會加快下半年需求增長。

6月底至今人民幣回升近上半年跌幅的1/4至1/3,全年非現金的外匯虧損預期相比中期業績少。

人民幣 2014年 下跌 回升

■  24 Mar 14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29 Sep 13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港華燃氣盈利 (港元) 核心非核心全年盈利
2010年 盈利 3.5億元1.4億元 4.90億元
2011年 盈利 5.1億元2.0億元7.09億元
2012年 盈利 6.8億元1.6億元8.41億元
2013年 盈利 9.7億元1.4億元11.06億元
2014年 盈利 (估計)11.8億元 (E)(0.9)億元 (E)10.9億元 (E)
2015年 盈利 (估計)14.4億元 (E)-- 14.4億元 (E)


中國燃氣(0384)

中國燃氣(0384)8月底公佈全資附屬公司「中燃投資有限公司」營業額為54.46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按年上升52%至純利8.45億元,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按年上升48%至6.65億元。

中石化(0386)於早前全數出售中燃股份,部分接貨人士為中國燃氣現有股東北京控股(0392)、劉明輝及富地石油。 董事總經理兼總裁劉明輝解釋,中石化當初買入價為每股0.61元,10年來收益超過27倍,認為是一個投資奇跡,作為管理層亦感光榮,而雙方仍有很多業務合作,但因公司除中石化外仍有很多合作夥伴,所以持股與否沒有太大影響。

中國燃氣(0384)4月授出2.5億份員工股份期權,以每股12.40元認購一股公司股份。 當中,2.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約35,000名員工,而0.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董事。 使股份期權之條件為 :
▪  2017年3月財年或之前: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55億元; 或
▪  2018年3月財年: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60億元

如上述兩項行使條件未能達成,股份期權將失效。 當中90%的認股權證是分派給員工,市場認為這將令員工更有動力增加燃氣銷售及拓展新市場。 如果要達到目標,每年複合增長是最少23%至28%,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20%,亦遠高於多間大行早前的預測。

■  08 Aug 14 -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盈利 (港元) 條件一條件二
2013-14年 盈利 25.8億元25.8億元
2014-15年 盈利 ----
2015-16年 盈利 ----
2016-17年 盈利 55億元--
2017-18年 盈利 --60億元
每年複合增長28% 23%



(待續)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76

中國燃氣(00384): 等待燃氣行業錯殺出的機會? 作者: 格隆匯 Cindy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7&page=1&extra=#pid4675
編者按:一直以穩健成長著稱的燃氣股,在中國官方以及龍頭公司華潤燃氣都下調2015年銷氣量後,再加上幾大外資投行趨勢性地集體喊空,導致燃氣行業公司基本都經歷了一波罕有的整體行業性殺跌。未來行業怎麼看?其中有無需求有保障,可能被錯殺的標的可以關注與等候?我們請到格隆匯公用事業資深專家Cindy的分析。特別要感謝Cindy,為了照顧格隆匯會員多數看中文的習慣,她平生第一次用她很不擅長的中文為大家撰寫了這篇深度公司分析!


ENN和China Resource Gas 8月底發佈2014年上半年業績後,引發市場對整個燃氣行業下游需求放緩,順價壓力及利潤率下降的擔憂,加上整個板塊估值今年平均在20XP/E上下,短期缺乏一定向上的催化劑,導致各大券商紛紛下調評級。但筆者認為在上游氣價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各個燃氣公司的分化將會加劇,中國燃氣地理佈局廣泛,中小項目眾多,內生增長強勁,公司管理層激勵到位且具有較強的執行力,應當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

業績方面,截止2014年3月的年報來看,FY2014稅後淨利同比上升46%,銷量同比上升18%,接駁費同比上升38%,高於行業的平均水平。相比其他燃氣公司,中燃在戰略側重和發展規劃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a) 舊屋接駁: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的持續低迷,市場擔心會影響城市燃氣公司接駁費的增速。目前燃氣公司對於舊屋接駁普遍不積極,原因在於舊屋接駁比新盤更為繁瑣,加上需要支付一定的管網改造成本,所以舊屋接駁的滲透率很低。中燃過去幾年一直致力於推行舊房屋的接駁,通過給予員工舊屋接駁的現金激勵,迅速擴大用戶群,去年中燃40%的接駁費來自舊房屋,是燃氣公司中佔比最高的一家,從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房地產行業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FY2014中燃錄得接駁費38%的增長。

b) 積極探索地方國企項目改造:不同於其他燃氣公司,在過去十年,中燃從地方國企手裡收購了不少營運不佳的燃氣公司,通過降本增效和管理層激勵等多種手段,使得這些地方國企項目運營效率提升明顯。中燃的ROA也從三年前的2%提升到2014年7%。

c) 協助政府推進供熱鍋爐煤改氣項目:在青島,哈爾濱,呼和浩特,包頭等地,中燃正在與政府合作制定供暖鍋爐煤改氣方案。經測算,假如所有城市供暖鍋爐完成煤改氣,將會給中燃帶來額外1000億方氣的銷售量,增長空間顯著優於其他燃氣公司,抵消一部分下游工業用戶需求放緩的風險。

d) 順價壓力比去年小,階梯電價利好燃氣公司:國家對於差異化定價定製的推行利好下游燃氣公司,有助於在進行需求方管理的同時,提高城市燃氣公司的平均售價。假設第一檔氣價不變,實行第二/三檔的氣量佔比15%/5%,則居民用氣價格平均漲幅在5%左右

e) 與大股東北控進一步的合作,資產注入預期。市場rumor說在今年4Q大股東北京控股會把除北京之外的10-15個項目注入到中國燃氣,售氣量約為中燃的10%。

f) 管理層股權激勵目標高:中燃今年4月份向30000萬多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股權激勵發行2.5億股權。目標是未來三年(不考慮新的併購的情況下)利潤增長不低於29%。

中石化在8月14號出售所有股份退出後,現有大股東北控,中國燃氣管理層劉明輝及富地石油共接手105mn shrs,交易成本在14.8左右。此次交易之後,北京控股已經擁有22%中燃的股份,從中不難看出大股東及管理層對中燃未來發展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業績估算:根據管理層股權激勵的目標預測,未來三年不考慮任何收購的情況下,FY2015-FY2017年每年盈利複合增長率不低於29%的目標指引下,FY2015年盈利預計達到33億港幣,FY2016年42.5億港幣,FY2017年55億港幣。保守情況下,給管理層的目標打上10%的折扣,FY2017年利潤也可以達到50億港幣。目前股價對應FY2015(2014E)的P/E 21X, FY2016( 2015E) 的P/E 16.3X,FY2017(2016E)的P/E 14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98

燃氣股調整到位?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73

本帖最後由 Adam 於 2014-11-25 20:32 編輯

錯覺1:市場認為未來兩年天然氣消費會放緩。
城市氣門站價在過去3個月已經下跌了20%,並且市場擔憂未來兩年可能存在的需求減弱。我們得知,中國石油類公司,主要是中國石油,2015年至2016年間已經確保了730億立方米的供應(2014年消費的38%)。增長的一大部分來自LNG進口,還有一部分來自西氣東輸3線從中亞過來氣

更多的供給會降低氣價,從而拉動更多消費。我們預測天然氣在2015年和2016年的需求會相應增長13%19%20149月的增長為7%

根據我國目前國內天然氣生產預計與進口管道天然氣和LNG,我們看到接下去兩年中國的天然氣供應會增加730億立方米。由於國內有限的存儲空間,這些天然氣都會需要買家。根據我們的天然氣供應模型,我們預測天然氣供給在20152016年會分別達到22002630億立方米。我們2020年供給預測大約為3850億立方米。



常規天然氣
我們基於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自下而上的供給預測,國內常規天然氣2014-2015的產量會每年增長7.5%。之後的五年,2016-2020,天然氣產量會大約有6%的複合年化增長率。此增長主要來自中石油塔里木,重慶氣田與中石化元壩氣田的產量增加。

非常規能源
我們預測2015年非常規天然氣的產量為115億立方米,而到2020年則會有250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供給預測的主要變化是頁巖氣。我們相信156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是可以達到的。8月,NDRC2020年頁巖氣產量目標從600-1000億立方米下調至300億立方米。我們認為中國頁巖氣潛力是具有建設性的,並且認為中石化涪陵項目的成功是積極的。中石油也在其渭源縣天然氣項目上取得成功,使得2015年頁巖氣的產量目標提高到了25億立方米。然而2020年產量目標則要依靠是否有證據證明四川的地理條件與技術可以複制到中國其他的頁巖氣產地。




錯覺2:市場相信氣價在2015年不會下降。
由於很多新供應的氣按“照付不議”方式簽訂合約,中國石油公司只有降級價格來得到新用戶。我們不認為2015年氣價會上升
1:供大於求
2:石油價格維持在低位,實際上,氣價目前低於增量氣,甚至低於存量氣。
我們2015年基準情況假定存量氣價將會維持穩定(2.7RMB/cm),但對於增量氣會下調以匹配存量氣。短期來說我們預計混合價格會有5%的降幅。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預測城市氣門價在2015年會下降15%




錯覺3:市場認為新接駁收入存在風險
城市燃氣收入中,新接駁收入占了很大一部分,大約40%,並且存在大約12-18個月的滯後。最近房地產市場數據的改善緩解了對新接駁收入減少的擔心。新住宅開工率從14年上半年20%的同比降幅降低到了149月的13%的同比降幅。我們同樣發現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充分包含了城鎮化的因素,並且中國燃氣可能高估了他們的滲透率,使得他們的新接駁收入高於其同行。





首選標的:

中國燃氣(0384
優先選擇的標的。
由於其實行業中增長最好的公司之一,我們繼續堅持選擇中國燃氣作為我們的最好的標的選擇:(1)目前較低的家庭滲透率對接駁業務的擴張形成良好的支持。;(2)強力的並購管道和城市燃氣企業的潛力;(3)將長期受益於俄羅斯對中國天然氣的出口。基於現金流貼現模型的計算,維持17.5港元以上的目標價。

燃氣總量和燃氣接駁業務均會增長。
中國燃氣近年來頻繁獲取新的燃氣項目,是最活躍的參與者,這將有助於保持總量的增長,超過行業平均水平。2017財年,低價的天然氣價格會讓天然氣的銷售加快。同時,經過我們的調整,中國燃氣在家庭滲透率方面,處於行業最低水平,因此,制定新的接駁業務將會比同行業更具彈性。此外,城市管道資產和燃氣項目的收購也會為增長助力。2017年,預估EPS將上升12%

積極的盈利目標。
另一個視角來看,中國燃氣不同於同行之處在於,中國燃氣最近頒布了股權激勵計劃,以實現這一較為積極的利潤目標作為條件。如果公司在2017財年的凈利潤達到55億港元或者2018財年凈利潤達到60億港元,那麽這份期權將會被行使。

估值溢價合理。
盡管估值溢價超過大部分同行業公司,但由於短期增長的彈性和長期的可持續性,中國燃氣處於城市燃氣板塊的我們挑選的第一集團。關鍵的投資風險在於燃氣消費量和燃氣接駁業務的增長低於預期。


華潤燃氣1193
上調評級至跑贏大盤。
隨著過去幾月的大幅調整,華潤燃氣估值已經到了5年平均的PE水平。在燃氣價格存在下降的情況下,我們預計燃氣銷量的增長會在接下去幾年獲得加速。我們把EPS上調13%,根據DCF模型,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跑贏大市,目標價HKD27

最壞的時候過去了?
天津的聯營公司仍在重組,項目預計2015年可以產生收入。此外,我們預計燃氣發電站由於氣價下降,收益能力提高,燃氣銷量會逐步上升。我們預計2016年天津總燃氣銷量可以達到450億立方米,而13年只有160億立方米,相當於41%的複合年化增長率。

西氣東輸三線的明顯受益人
華潤燃氣14年在福建的項目占了公司總接駁家庭數的大約5%。目前,該區域內的燃氣消費基本為液化天然氣,然而從15年下半年開始,西氣東輸3線可以運輸更便宜的天然氣。福建的項目可以在銷量上和毛利上獲得增長。華潤燃氣在江西的項目同樣可以獲益。

估值
目前大約1515PE14-16年複合年化增長率為25%,股價很吸引,並且是這個版塊里最便宜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44

28 Nov 14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1/28-nov-14-0384.html

中國燃氣(0384)於11月26日公佈2014年9月底止6個月股東應佔溢利增加31%至16.8億元。整體純利潤率為12.6%。每股盈利為33.56仙。派中期息2.2仙。 集團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9%至155.88億元。毛利較去年同期增長27.3%至31.54億元。

另一方面,中國燃氣(00384)宣布,以人民幣16.32億元股份代價(每股作價13.84元)向主要股東北京控股(00392)收購北燃發展全部股權。目標集團於中國之業務主要為城市燃氣及車用天然氣分銷及天然氣長輸管線項目建設,擁有12 個城市燃氣項目,3座CNG 和1座LNG 汽車加氣站以及1 條天然氣長輸管綫。目標集團之業務範圍主要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及安徽。

對於,國務院去年9月公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於今年4月亦公布《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幹意見的通知》,要求2020年的天然氣供應需要滿足「煤改氣」工程的1,120億立方米用氣需求量,集團因而會捉緊「煤改氣」市場的高速增長,提高各方面的銷氣量。

■  08 Aug 14 -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中國燃氣 38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燃氣(0384)

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大陸從事建設、經營城市燃氣管道,向居民和工商業用戶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根據中國燃氣(0384)2013年年報,集團擁有184個城市燃氣項目,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燃氣項目組合。該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壓縮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劉明輝是中國燃氣(0384)創始人、劉明輝自2010年12月被深圳市公安局以涉嫌「職務侵佔罪」拘留。2011年3月,劉明輝被罷免中國燃氣董事職務。 2011年11月,劉明輝被獲保釋。2013年7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決定,由於所指控侵佔中燃有關孝感市項目資產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不予起訴劉明輝及黃勇。 2012年8月劉明輝再次重掌中國燃氣,被委任為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裁,正式回歸。

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1年12月,提出以每股3.5元收購中國燃氣,涉及167億元。 群雄逐鹿,中國燃氣爭奪戰上演後,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2年10月放棄收購。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

公司簡介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從事建設及經營城市燃氣管道、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目前市值 (港元)727.05億元
現時股價 (港元)14.48元 (2014-11-28 收市價)
市盈率 27.01倍
每股盈利 (港元)0.5358元
市帳率 3.87倍
每股帳面淨值 (港元)3.635元

中國燃氣 384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中國燃氣(0384)11月26日公布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16.8億元,按年升30.96%;每股基本盈利33.56仙;派中期息2.2仙,按年持平。

期內,收入155.88億元,按年升49.01%;毛利31.54億元,按年升27.34%。

截至9月底,集團所有燃氣項目覆蓋的城市可接駁人口已增至8,475.9萬人(約2,558.6萬戶),按年增21.1%。 今年度首六個月管道售氣量41.93億立方米,升17%;LPG則銷售115萬噸,升49%。

截至9月底,集團之淨資產負債比率62%(去年同期57%)。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營業額燃氣接駁 營業額液化石油氣 營業額綜合 營業額
2012-13年 1H30.40億元 (43%)12.30億元 (17%)28.72億元 (40%)71.47億元
2012-13年 2H63.08億元 (45%)20.71億元 (15%)50.87億元 (36%)140.09億元
2013-14年 1H42.96億元 (41%)20.12億元 (19%)40.51億元 (40%)104.61億元
2013-14年 2H58.73億元 (38%)16.45億元 (11%)71.18億元 (46%)155.47億元
2014-15年 1H49.83億元 (32%)22.46億元 (14%)76.09億元 (49%)155.88億元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溢利燃氣接駁 溢利液化石油氣 溢利綜合 溢利
2012-13年 1H5.13億元 (38%)6.76億元 (62%)-0.10億元 (0%)12.17億元
2012-13年 2H7.58億元 (41%)10.57億元 (57%)-0.03億元 (0%)18.50億元
2013-14年 1H7.09億元 (38%)11.05億元 (59%)0.13億元 (0%)18.71億元
2013-14年 2H7.42億元 (36%)8.74億元 (43%)1.54億元 (8%)20.41億元
2014-15年 1H7.80億元 (29%)12.86億元 (47%)1.89億元 (7%)27.10億元

中國燃氣 384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中國燃氣(00384)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劉明輝於中期業績記者會表示,雖然9月起汽價有調升,但預期將可以全面轉嫁消費者,目前已轉嫁92%,預期短期內可轉嫁剩餘部分,在轉嫁過程同時亦可以擴闊毛利,每立米方提升0.01元人民幣,未來隨著加汽站數量提升,並佔買汽比例增加,預期毛利亦可以提升,每立方米升0.3元人民幣,他又指,公司亦會繼續尋找其他增長動力,包括拓展增值業務,例如代理保險銷售等。

他又指,在今明兩年期望每年可以增加30個新的城市燃氣項目,有信心今年可以超越30個至與去年持平之水平,去年全年新增項目為52個。

他又指,因應目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只拓展新建成房地產,不足以讓公司維持高增長,所以會加快拓展現有城市之滲透率,又指目前滲透率約在44%之水平,指仍有過半數用戶未開發,認為潛力很大。

中國燃氣 384

劉明輝又指,在車船加汽站業務方面,今明兩年之新增加氣站目標約在年建200座,以達至2017年建成1000座加氣站之目標。

劉明輝指出,在管道燃氣方面,將會加快拓展現有城市滲透率,現時仍有56%住宅用戶尚未接駁,工商業用戶亦有逾30萬戶仍未使用天然氣,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期內管道燃氣總銷氣量按年增17.8%至41.93億立方米,完成新增接駁95萬戶天然氣住宅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7.4%。 劉明輝指內地房地產市道欠佳,對公司新增接駁住宅用戶固然有影響,故增加滲透率才能維持增長動力。

另外,報告顯示,集團累計接駁住宅用戶達1,100萬戶,較去年同期上升17.4%,佔集團整體可供接駁用戶的44%。但接駁率相較成熟市場的平均70%仍有差距,相信未來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中國燃氣 384 劉明輝

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上調

對於今年9月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上調,中燃表示積極與項目所在地的各級政府以及工商業和汽車用戶溝通,啟動價格轉嫁機制,有效地將價格調整傳導給下遊用戶。

管理層表示,現時已轉嫁92%,估計短期內可轉嫁剩餘部分,並指過程中可提升毛利。

中國燃氣 384 LPG


購入北燃發展(唐山燃氣)

中國燃氣(0384)11月26日公布,北京控股(0392)向集團註入北燃發展,代價為16.33億元人民幣(相等於約20.64億港元)。 目標公司(唐山燃氣)之今年首6個月盈利5,424.4萬元人民幣,資產淨值為24.19億元人民幣,北燃發展持有當中11.66億元。 唐山燃氣之主要業務為於中國多個省份( 包括遼寧、河北、黑龍江、山東及安徽省 )進行12個燃氣項目之控股、管理及營運,涉及城市燃氣及車用天然氣分銷及天然氣長輸管線建設。

收購價
▪  市帳率 = 16.33億元 / 11.66億元 = 1.4倍
▪  預期市盈率 = 31倍 (筆者估計約數)

中國燃氣(0384)會向北京控股(0392)發行1.49億股新股,每股發行價13.84元。配發完成後,北京控股(0392)持股量將增至24.68%,進一步鞏固第一大股東地位。

中國燃氣(0384)指出,天然氣長輸管線絕大部分均已接通,加上未來冬季供暖需求不斷上升及「煤改氣」政策越漸普及,相信擬收購事項將顯著改善集團之業績。

中國燃氣 384 加氣站

銷量,接駁,加氣站目標

中國燃氣(0384)上半年度管道燃氣總銷量41.9億立方米,年增17.77%,其中城市項目天然氣銷量上升31.1%,至27.8億立方米。惟長輸管道售氣量減少5.2%,主要因為部分工業用戶利用夏季生產淡季進行年度設備檢修,例如長蒙管道的下遊用戶。

在內地各地輸氣管道逐步啟用、華北地區冬季取暖「煤改氣」下,中國燃氣(0384)料天然氣未來數年增長仍然顯著,料2015財年銷量可達100億立方米(按年增25%),長遠至2020年銷量可望達到300億立方米。

中國燃氣(0384)2013-14年度銷售81.7億立方米天然氣,而2014-15年度管道燃氣總銷量目標100億立方米,而明年度目標120億立方米。 長遠計至2020年可升至300億立方米。

集團2013-14年度完成新增接駁165萬戶,而今年度新接駁居民用戶數量目標175萬戶,按年上升5%,明年是185萬戶。 集團今年度目標增加車用加氣站200個至550座,明年度目標750座。 中國燃氣(0384)今年度LPG液化石油氣的銷售目標按年上升30%至230萬噸,明年度則為300萬噸。

目標2014-15年度 目標進度
管道燃氣銷量 100億立方米41.9億立方米 (41.9%)
新增接駁數量175萬戶96萬戶 (54.8%)
車用加氣站 增加197個至550個增加81個至434個
LPG 銷售 230萬噸115萬噸 (50%)

中國燃氣 384 2014年-2016年目標


員工激勵機制

中國燃氣(0384)4月授出2.5億份員工股份期權,以每股12.40元認購一股公司股份。 當中,2.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約35,000名員工,而0.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董事。

使股份期權之條件為 :
▪  2017年3月財年或之前: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55億元; 或
▪  2018年3月財年: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60億元

如上述兩項行使條件未能達成,股份期權將失效。

當中90%的認股權證是分派給員工,市場認為這將令員工更有動力增加燃氣銷售及拓展新市場。 如果要達到目標,每年複合增長是最少23%至28%,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20%,亦遠高於多間大行早前的預測。

盈利 (港元) 條件一條件二
2013-14年 盈利 25.8億元25.8億元
2014-15年 盈利 ----
2015-16年 盈利 ----
2016-17年 盈利 55億元--
2017-18年 盈利 --60億元
每年複合增長28% 23%

中國燃氣 384


短評

中國燃氣(0384)中期盈利按年上升31%至16.8億元,略優於筆者早前的預期,亦是港股同業中最高的。 期內毛利按年錄得27.3%升幅,核心盈利增長29%至16.27億元。

中期業績 2014-15年度 (港元) 2013-14年度 (港元)增長
盈利 16.80億元12.83億元31%
其他收益 0.53億元0.25--
核心盈利 16.27億元12.58億元29%

城市天然氣銷量增加31.1%,除了略低於新奧能源(2688)的32.7%,已經高於港股同業中位數的2成許多。 與百江氣體的業務整合,在管理層全力拓展下,液化石油氣(LPG)業務盈利貢獻提升,現佔盈利的7%。 今年9月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上調,中國燃氣(0384)已有92%的城市完成將價格轉嫁消費者,看來年底前可以完全轉嫁。

北京控股(0392)向集團註入北燃發展,換取中國燃氣(0384)1.49億股新股(每股發行價13.84元),代價約為20.64億港元。 北燃發展註入價是市帳率1.4倍,遠低於中國燃氣(0384)現時的3.8倍。 北燃發展的預期市盈率接近31倍,相信未能在短期內拉高回報率; 亦由於中國燃氣(0384)只會持有唐山燃氣49%股權,集團需要多點時間 (中國燃氣原本在遼寧、河北、山東及安徽省也有天然氣項目)整合那地區的資源,提高效率來增強整體的回報。 收購資產後,由於可以借助註入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可為中國燃氣(0384)帶來地區性的優勢,有望在山東等地區獲得更多新的天然氣項目。

中國燃氣 384

同業比較(估計)

筆者提高了早前對中國燃氣(0384)的估計數字,預期盈利由31.7億元更新至33.0億元。

■  24 Nov 14 - 深圳燃氣(601139) 中期業績

#公司現價增長 (E)2014年盈利 (E)市值市盈率 (E)
1深圳燃氣(601139)8.07元人民幣12%7.00億元人民幣 160億元人民幣22.8倍
2重慶燃氣(600917)12.50元人民幣20%3.60億元人民幣 194億元人民幣54.0倍
3中國燃氣(0384)14.48港元28%33.0億港元 (*3) 727億港元21.9倍
4港華燃氣(1083)7.86港元16%11.3億港元 (*4) 207億港元18.3倍
5華潤燃氣(1193)21.80港元19%25.8億港元 (*5) 485億港元18.8倍
6新奧能源(2688)47.40港元19%29.2億港元 (*6) 513億港元17.6倍

註 *3: 中國燃氣(0384): 2014-15年度 預期核心盈利增長28%至33.0億元。
註 *4: 港華燃氣(1083): 2014年度 預期核心盈利增長16%至11.3億元。
註 *5: 華潤燃氣(1193): 2014年度 預期核心盈利增長19%至25.8億元。
註 *6: 新奧能源(2688): 2014年度 預期核心盈利增長19%至人民幣23.1億元。

中國燃氣 384


預期盈利,市盈率

中國燃氣(0384)上半年盈利16.8億元,按年升31.0%;每股基本盈利33.56仙;派中期息2.2仙,按年持平。

筆者估計2014-15年盈利由25.76億元增加28%至33億元,每股預期盈利增加23%至0.66元。 現價14.48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1.9倍,預期息率1.0厘。

中國燃氣 384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中國燃氣(384)


3年圖:

股價 3年圖  中國燃氣(384)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中國燃氣(0384)。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營業額 39.37億元102.12億元
2010-11年 營業額 65.38億元158.62億元
2011-12年 營業額 79.13億元189.34億元
2012-13年 營業額 85.67億元212.50億元
2013-14年 營業額 104.61億元260.08億元
2014-15年 營業額 155.88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盈利 4.32億元8.75億元
2010-11年 盈利 0.93億元6.26億元
2011-12年 盈利 3.74億元9.54億元
2012-13年 盈利 8.08億元17.64億元
2013-14年 盈利 12.83億元26.60億元
2014-15年 盈利 16.80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0.1295$0.2619
2010-11年$0.0269$0.1631
2011-12年$0.0852$0.2176
2012-13年$0.1831$0.3937
2013-14年$0.2741$0.5358
2014-15年$0.3356--



參考:

1. 中國燃氣 384 業績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1126091113850.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1126/LTN2014112627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19/LTN20140319233_C.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706260913.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5044532679.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042710.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246357.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5/LTN201406252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1126/LTN201311261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716/LTN201307161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6/LTN201306262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129/LTN201211291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628/LTN201206282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9/LTN201111295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9/LTN201106290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9/LTN20101129364_C.pdf

2. 中國燃氣 384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sitecn/xmgl/index.html

3. 市勢並不弱 中燃可長摣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f07b9cd8-5079-4249-bf8f-f4013e437f85-073163

4. 中燃北水 可以落註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739dae0-793c-4560-9956-bf7853b0ca53-741206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28

中油燃氣0603----成長確定的清潔能源股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78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2-26 17:24 編輯

中油燃氣0603----成長確定的清潔能源股
公司業務簡介:
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中油中泰(公司持股51%,昆侖能源持股49%),經營天然氣城市管網運營、管道設計與建造、CNG與LNG運輸配送分銷。

截止14年8月公司在國內14個省級自治區48個城市設立燃氣專案公司109個,擁有62個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擁有CNG加氣站36座+LNG加氣站6座+L/CNG加氣站2座,在建8座,另有十余個加氣站正與地方政府及公交公司接洽;運輸車輛104輛。

1. 中油燃氣投資邏輯

⑴估值優勢具有修複空間:傳統業務(天然氣銷售和管道建造接駁)未來收益仍然能保持15%增速。目前估值較香港燃氣藍籌股(中國燃氣384,華潤燃氣1193)折讓50%以上

⑵加拿大收購項目並表和青海燃氣順價提供14H2(30%)和15年(50%)業績彈性。業績彈性將更加促進估值的修複

⑶大股東增持:控股股東增持 14Q1:3200萬股,均價1.4元; 14Q2:4000萬股,均價1.47元。(現價為1.05元)

  2015年起上市公司開始回購,截至15年2月共回購350萬股,均價1.01元

2. 業績測算
業績預測假設條件:

①、天然氣收入增速20%: 14H1天然氣業務收入增速22.9%,過去2年平均增速23.4%,我們保守預計未來維持20%增速;

公司指引每年特許經營權新增8-10個,14H1新取得四個城鎮燃氣特許經營權,售氣規模不斷擴大。從公司新簽特許經營權,以及工業煤改氣進展來看未來幾年任然能夠保持20%以上的增速。

②、管網建設收入縮減: 14H1增長1.8%,後續新增接駁用戶規模減少;房地產投資建設增速放慢。預計15年減少10%,16年持平
③、凈利潤率6.0%: 14H1毛利率17.4%,凈利率6.1%(這個是在青海未順價的情況下實現的);過去2年平均凈利率為6.8%,近年來公司銷售+管理費用率持續下降,14H1降至4%;財務費用率近年維持在0.25%以內。考慮到高毛利的管道建造接駁業務未來可能減少,在不考慮青海順價實現的基礎上我們預計未來凈利率為6%。

④、加拿大油氣資產14年7月收購完成,14年業績貢獻比較確定。未來伴隨低油價時代,雖然我們大幅下調了加拿大油氣資產的凈利率預測,但是能否有10%凈利率水平還是存在不確定性。
未來可能的預期是:青海順價15年開始,而加拿大油氣資產達不到公司預期的盈利水平。但是基本不改公司未來14163年複合增速30%的目標。
3.估值比較
   
我們選取了幾家有代表性的低估值燃氣股,華潤和中燃相近只列了一家

從可比公司來看中油燃氣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歷史上華潤燃氣和中國燃氣常年保持在25-30倍PE, 13年開始因為規模很大了,增速平緩下來,近2年基本在20-25倍PE。

4. 目標價:假設15年估值修複為15倍PE,目標價2.06港元,即95%上漲空間(當前價1.05元)。如果連續2年都能實現30%以上增速,相信市場給中油燃氣20倍PE也不過分。

中石油系反腐差不多塵埃落定了,中石化等國企改革如火如荼進行中,對於持股中油中泰51%股份的中油燃氣來說,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南海之夢
2015年2月26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300

【研報】蘇創燃氣:進軍天然氣加氣站的太倉本土城市燃氣運營商 首募錢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7069413
T姐曰:蘇創燃氣於27日開始申購,招股價每股介乎2.08元至2.92元,每手2000股。招股價對應PE估值12-17倍。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在16倍左右PE。

關注」首募錢厚」雪球賬號,大陸優質公司IPO投研全覆蓋~

估值及發行概要:
可替代能源原油價格大跌使得天然氣行業承壓,公司競爭力與增速遜於行業內的龍頭公司,給予公司16倍的合理PE,對應市值為22.24億港元。發行區間為2.08-2.92港元,對應市值為16.64港元和23.36億港元。對應估值為12-17倍PE。我們建議國際配售投資者在15倍以下參與申購。


1.核心關注

1.1 公司投資邏輯
    
公司是太倉地區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運營太倉地區90%的管道燃氣。 近三年收入保持18%的復合增速。地處太倉,瀕臨崑山、常熟、蘇州、上海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供需兩旺。我們判斷,公司未來在太倉地區的管道天然氣業績平穩增長,主要是拓展區域內的居民用戶及商業公戶。增長爆發點一是在於加氣站的建設及收入,從零到計劃中的12座,預計上市後的短時間內,會有2座收購。二是公司通過併購或者合資的方式向其他地區延伸,我們對這塊保持謹慎。主要是因為公司是民營企業,且長三角地區各地區天然氣佈局已經相對完善,一個地方的燃氣特許經營權理論上具有排他性,公司難以在短時間內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2015、2016年是公司天然氣加氣站的耕耘期,我們判斷2017年是公司業績的釋放高峰期。

1.2 重大不確定性
(1)原油價格下跌使得天然氣汽車推廣的積極性減弱。
(2)區域外擴張因為特許經營權的壁壘低於預期

1.3 基礎估值

公司2014-2016年的收入分別為:7.85億元、10.26億元、12億元。收入複合增長率為23.7%,淨利潤分別為1.12億元、1.29億元、1.37億元,收入快於淨利潤增長主要是因為天然氣終端價格提價,而毛利率因為終端提價的原因是門站價提升帶來的順價,所以在分母加大的情況下,公司毛利率減小,且公司未來兩年屬於天然氣加氣站的擴張期,鑑於目前石油價格下跌使得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效益大打折扣,故我們預計公司的擴張速度放緩,未來兩年屬於資本擴張期,我們判斷,2017年將是公司天然氣加氣站的收穫期。
  
港股加一隻A股燃氣行業平均20倍左右的市盈率,我們綜合判斷公司在燃氣行業的地位,相比中國燃氣以及陝天然氣的國資背景,公司處於民營企業,天然氣行業獨有的特許經營權壁壘使得公司拓展太倉市以外的城市燃氣業務比較困難。相比新奧燃氣以及華潤燃氣等民營企業,公司全國化的步伐略晚,競爭對手在天然氣加氣站業務方面已經完成了在一定版圖的跑馬圈地,且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加氣站的運營經驗,公司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可取之處其處於供需兩旺的長三角地區,且公司體量較小,未來彈性比較大。目前原油價格下跌是壓制公司估值的一個因素,原油價格下跌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大打折扣,天然氣汽車推廣積極性減弱。公司可能會放加氣站擴張的步伐。故我們認為公司16-18倍以下PE比較合理。若低於15倍PE可申購,風險點在於油價下跌對天然氣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2.公司簡介
    
公司從2005年起開始從管道天然氣業務,是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主要管道天然氣供應運營商。公司天然氣管道網絡全長556.6公里(包括456.6公里的已完成管道和約99.4公里的在建管道),截止2014年6月30日,已覆蓋太倉市90%以上的天然氣管道網絡。
    
公司根據特許經營權向運營地區的用戶銷售及輸送管道天然氣,初始年期為30年,至2043年8月31日止。太倉市內共有兩家管道天然氣運營商,即公司和崑崙蘇創燃氣(公司擁有其49%股權,其運營沙溪及璜涇地區的管道分段)。截止披露日,公司運營地區佔太倉市總面積超過70%。
    
2011-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4.74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6.63億元,三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8.3%。2013、201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24億元、3.82億元,同比增長17.7%。2011-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及輸送管道天然氣業務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7.6%、83.9%、82.9%及89.6%。公司客戶包括工業、商業和居民用戶。2011 年、 2012年、 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公司向非居民用戶銷售天然氣產生的收入合共分別佔總收入約79.5%、 76.4%、 74.2%及73.1% 。


3.股東及股權結構

公司大股東是蘇阿平及朱亞英,其二人為夫妻關係,公司是典型的家族企業。 蘇先生擁有30年燃氣管理的經驗,任公司董事長之前,任太倉液化氣公司總經理。翠華為一家於2012年4月 2日於英屬處女群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翠華的最終唯一實益擁有人為獨立第三方郭士。明 侖 實 業由 翠 華 及Fung YuHoldings持有4.0%及96.0%的股權。

圖示:公司股權結構

                                             
4.主營業務及盈利結構分析
4.1 業務系統
    
公司核心業務是向客戶銷售和輸送管道天然氣,同時通過天然氣管道網絡向已與中石油訂立直接天然氣採購協議的客戶提供輸氣服務。
    
目前,中石油是公司的主要管道天然氣供貨商。公司客戶主要包括零售客戶及批發客戶。零售客戶主要指購買管道天然氣供其自用的終端用戶,並進一步分為工商業及居民用戶,公司零售客戶主要位於太倉市內;批發客戶購買天然氣後繼續銷售給下游,公司批發客戶是位於太倉或鄰近太倉的管道天然氣配送商,即於太倉沙溪及璜涇區經營業務的崑崙蘇創燃氣、及崑山市和常熟市的配送商。

圖示:蘇創燃氣核心業務流程圖




4.2 收入結構
4.2.1現有收入結構
    
公司目前大部分收入由銷售及輸送天然氣業務貢獻,佔比達到80%以上。

圖示:銷售及輸送天然氣為公司貢獻80%以上的收入


從銷售及輸送天然氣細分業務來看,零售客戶部分收入佔比超過90%。其中,工業用戶部分收入佔比超過85%。



4.2.2收入增長點
    
一是零售客戶的增加,未來兩年建設及連接高╱中壓管道網絡至約38,000個居民單位及約20至30個工商業機構。預計總投資2億元。2014年6月 30日,公司的零售客戶包括於太倉市的運營地區約140,787個居民用戶、約190個工業用戶和約200個商業用戶。
    
二是太倉市及蘇州收購及興建約12座壓縮天然氣加汽站、液化天然氣加汽站及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加汽合建站,拓展至壓縮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加氣站業務。我們預計2015年及2016年分別新建及收購節奏分別是,2015年收購2座加氣站,新建4座加氣站,2016年,收購1座,新建6座加氣站,因為近期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公司加氣站業務可能慢於預期,所以我們也相應的調整了公司加氣站業務的進程。預計單個加氣站的投入為1200萬元。預計每日供氣量為1-1.5萬立方米。但是我們判斷,在目前油價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已經大打折扣,預計公司天然氣加氣站業務的推廣會慢於預期。
     
三是收購太倉市以外的地方燃氣配送商的控股權益。收購目標集中在工業地區內具有良好增長潛力的小型地方管道天然氣運營商。對著這塊,我們保持相對謹慎,一是因為天然氣運營具有一定的壁壘,需要當地政府的特許經營權,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太倉,而且是民營企業,走出太倉的困哪比較大。這塊是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延伸的地區或是崑山或者蘇州。

4.3 盈利結構
   
公司毛利率波動源於天然氣銷售組合的變動,居民用氣及居民用氣毛利率不同,公司綜合毛利率的提升源於工業用氣收入佔比的提升。輸送及銷售天然氣毛利的波動受管道天然氣買賣價格及公司對各種類型用戶銷售天然氣的需求波動影響。天然氣門站價格由而天然氣管道價格受建設及接入燃氣管道的毛利率波動受承接建設項目的種類影響。

圖示:公司毛利率略有波動








5.政策准入與行業分析

5.1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佔比中將由2013年的4.7%提升到2015年的7.5%
    
從價格角度看,以標準熱值計算,目前我國天然氣相對於汽、柴油便宜 45%左右,相對於液化石油氣便宜 10%左右,未來天然氣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的替代空間廣闊。從環保角 度看,天然氣單位熱值 CO2 排放量是煤炭的 60%,石油的 75%;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煤炭的 20%,石油的 25%;硫化物排放為零。預計隨著環保壓力的增大,天然氣消費仍將提升。
    
2013 年 1 月印發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 2015 年末,將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 7.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 65%左右。

5.2我國天然氣供不應求,未來對外依存度可能逐步提高
    
我國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速17%,天然氣供給的持續放緩,年均增長率不到 10%。需求端和供給端的不協調發展造成了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的供需失衡。從 2007 年開始,我國天然氣供給開始出現缺口,缺口從 2007 年的 12.4 億立方米飛速增長到 2013 年的500 億立方米,並且呈現出繼續放大的趨勢,預計 2015 年缺口將達到 700 億立方米。

5.3天然氣價改是大勢所趨,將增加行業的週期波動性

5.3.1隨著進口氣比例快速提升,高價進口氣成本與國內門站價倒掛







5.3.2天然氣價格改革使得天然氣價格變動更加市場化
        * 目前通用的天然氣定價方式
圖示:以前國內天然氣成本加成定價模式


        * 兩廣試點天然氣定價模式

圖示:兩廣試點的市場淨回值法計算門站價公式


P天然氣— 中心市場門站價格(含稅),元 /立方米;
K—折價係數 ,暫定0.9 ;
α、β— 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的權重,分別為 60%和40% ;
P燃料油、PLPG —計價週期內海關統計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元 /千克;
H燃料油、HLPG 、H天然氣 —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淨熱值(低位熱值),分別取 10000千卡/ 千克、12000千卡 /千克和8000 千卡/立方米。
R—天然氣增值稅稅率 ,目前為13% 。
        * 基於原油價格計算的天然氣價

圖示:基於原油價格計算的天然氣價


5.3.3天然氣已經三次上調價格
        * 2013年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為保障天然氣市場供應、促進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決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不做調整。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其中,化肥用氣最高不超過0.25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的85%確定。調整後,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實行門站價格的範圍為國產陸上天然氣、進口管道天然氣。為鼓勵非常規天然氣發展,2011年已放開頁岩氣、煤層氣、煤制氣出廠價格,以及液化天然氣氣源價格.
        * 2013 年 7 月 10 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在非居民用氣中,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增量氣價格一步調整到與燃料油、液化石油氣(權重分別為 60%和 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價的水平,目前規定為 85%。此次存量氣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 0.4 元 /方,本次價改後均價為 2.09 元 /方,與增量氣均價 2.95 元 /方仍存 0.86 元 /方差距,增量氣門站價格一步調整到與可替代能源價格保持合理比價關係的水平,存量氣價格調整分 3年實施,計劃 2015年到位 .
        * 2014年 8月 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在保持增量氣門站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提高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自 2014年 9月 1日起實施,具體為:非居民用存量氣門站價格適當提高。非居民用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 400元。廣東、廣西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按與全國水平銜接的原則適當提高(為 0.12元 /立方米) .鑑於目前化肥市場低迷,化肥用氣調價措施暫緩出台,待市場形勢出現積極變化時再擇機出台。用氣化肥企業需承擔冬季調峰責任;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居民生活用氣、學校教學和學生生活用氣、養老福利機構用氣等(不包括集中供熱用氣)門站價格此次仍不作調整。方案實施後新增用氣城市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按該省(區、市)調整後的存量氣門站價格政策執行.

5.3.4天然氣價改推廣至全國大勢所趨,價格波動週期性強,存量氣價格靠攏增量氣,最近兩年增量氣提價可能性不大    
    
我們判斷,天然氣價改在兩廣試點之後,向全國推廣的可能性大。從長週期看,未來國內天然氣價格將於國際接軌,且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波動性將增大。從價改的趨勢上看,目前掛鉤的主要是增量氣,而存量氣也會在適當的時間點向增量氣靠攏。2014年9.1日起,國家實施非居民用氣存量氣價格提到0.4元,在目前石油價格下行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兩天增量氣提價的可行性不大。

5.4天然氣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受益多方面因素
    
環保、經濟性和政策扶持應推動天然氣汽車行業未來 3~5 年快速發展環保壓力增加有利於天然氣汽車推廣,我們認為天然氣汽車推廣將幫助緩解機動車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所產生的污染,並且是快速實現汽車能源替代的有效途徑之一。天然氣汽車對於用戶的經濟性有利於其推廣,油氣折價為下游用戶提供經濟性。中國政府出台政策鼓勵使用天然氣汽車,自 2012 年 10 月發佈的中國天然氣「 十二五「 規劃以來,天然氣汽車的使用不斷得到政策鼓勵。

5.4.1油改氣經濟效益分析
國內油氣間的價差使得天然氣作為汽車清潔能源的同時也顯著改善消費者的燃油經濟性,在發改委 2013 年 6 月份上調天然氣價格之前,天然氣的平均燃料成本只相當 於汽、柴油車的50%~70% 。對於天然氣汽車的下游用戶而言,如果能保證較長的年里程數,我們估算,基本在較短的時間內( LNG 商用車不到 2 年, CNG 汽車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回因更換天然氣汽車而負擔的額外成本。

圖示:油改氣經濟效益分析



5.4.2中國政府出台政策鼓勵使用天然氣汽車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 天然氣汽車的使用不斷得到政策鼓勵。 在 2012 年10 月發佈的中國天然氣「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了天然氣行業長期的快速發展,也保障了車用天然氣市場的氣源供應。


    
回顧歷史,天然氣汽車 09~12 年保有量的復合增速達到 50%。目前我國天然氣汽車的產業和技術鏈已頗具規模,其中關鍵零部件已經接近國產化, 90%加氣站設備是自主產品。產業化的加快同時也推動了天然氣汽車整體市場,截至 2012 年,中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已超過了 150 萬輛,2013年天然氣汽車保有量為將近300萬輛。自 2009 年以來復合增速達 50%,全國共擁有約超過 3000 家加氣站。《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2020 年,全國要建成約 12000 座車用天然氣加氣站。

5.4.3車用天然氣的計量問題是發展天然氣汽車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 CNG 計量
    
加氣機計量使用的是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也稱科氏力流量計),是一種利用流體在振動管中流動而產生與質量流量成正比的科里奧利力的原理來直接測量質量流量的儀表。目前 CNG 結算國內大部分地方使用的是體積量單位 m3,原因主要是習慣思維和供方意願。國內從標準制定到設備製造對 CNG 加氣機有密度和體積量 m3 顯示要求。由於測量是質量單位 kg,而顯示與結算使用 m3 ,必然要引入密度進行量的換算。 而 CNG 的密度, 一方面易變化且測量準確性差,另一方面,密度由供方提供,可信度差。因此,目前 CNG 的 計量方法並不科學, 加快車用 CNG 採用質量單位結算的進程很有必要。
       
* LNG 計量
    
LNG 汽車加氣時, 液態 LNG 進入車輛儲氣罐的同時,車輛儲氣罐內的氣態LNG 通過回氣管回到站內氣罐。目前,北京公交在用的幾個橇裝式 LNG 加氣站都存在缺乏回流補償問題。加氣機製造廠僅對輸出的液態 LNG 安裝了質量流量計進行計量,而對回流的氣態 LNG 卻無計量裝臵檢測,也就談不上對LNG 回流量進行計量補償,顯然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LNG 加氣站計量處於發展初期,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缺失; LNG 加氣站目前普遍不能達到設計產能,液體儲存時間過長,排放現象嚴重,進銷存管理尤為重要; 計量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可能導致加氣站或者用戶的嚴重虧損,對加氣站運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5.4.4氣、油比價為 0.75:1 時, CNG 汽車的優勢將不太明顯,替代能源價格的下跌或會延緩天然氣汽車的推廣
   
目前全世界已有 1700 多萬輛 CNG 汽車,是其他汽車代用燃料所望塵莫及的。究其快速發展原因,頗具吸引力的氣、油比價是最直接有效的。 綜合調查大多數 CNG 汽車國家的氣、油比價,大都在 0.4—0.6:1 之間。
   
CNG 汽車的運價成本構成中氣價僅是其中一項。若單從這一項相比,確有優勢。但是,若全面、客觀的將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列出來跟汽油車相比,則處於明顯劣勢。

圖示:CNG汽車的費用和開支


以上諸點 CNG 汽車使用中確實存在的費用開支和缺點,在過去都是由較大的氣、油價差( 0.4—0.6:1)作了補償。 一旦這個價差變小,如達到 0.75:1,則 CNG 汽車的上述軟肋必將突顯出來,跟汽油車相比,再無競爭優勢可言。購買 CNG 原裝車將被認為是不划算,改裝 CNG 車則更將被視為瞎折騰。今年以來石油價格大幅下挫40%,目前江蘇省的氣油比接近0.7,我們判斷,在下游需求受到替代能源壓力的大背景下,我們判斷,公司天然氣加氣站的步伐可能會相對較慢。


6.戰略與資本動作分析


圖示:公司發展規劃及募集資金用途


6.1天然氣加氣站業務推廣或慢於預期
    
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是天然氣加氣站,是未來業務的增長點,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點上,原油價格63.2。使用天然氣已經不具有太多的經濟性,天然氣汽車的推廣可能會停滯不前。公司天然氣加氣站的業務也可能會比預期要慢。

但公司計劃併購的天然氣加氣站項目,與公司具有關聯關係,收購的兩家加氣站目前所在的公司蘇州蘇菱汽車服務是公司大股東的女兒具有控股權。 所以收購的確定性比較強。

圖示:2014年原油價格下跌將近40%


6.2太倉市內的天然氣拓展業務比較確定,平穩  
    
公司在太倉市內跑馬圈地基本完成,未來要做的工作是深耕,深度挖掘區域內用戶的潛在需求。公司在太倉市內基本沒有競爭對手。與中石油合營的兩家公司主要是公司的下游批發商。

6.3借助中石油豐富的燃氣資源,收購太倉市以外的天然氣運營商
  
   我們預計未來公司可能開拓的地區是蘇州或者崑山等鄰近的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7.可比公司分析

圖示:主要燃氣公司


圖示:主要燃氣公司財務估值比較




8.核心優勢及劣勢分析

8.1地處經濟發達,且天然氣供需兩旺的長三角地區,太倉燃氣龍頭
    
從管道建設方面,江蘇省天然氣供應比較充足,經過江蘇省的管線主要是西氣東輸二線和川氣東送天然氣管線。
    
而需求方面,江蘇省地處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帶,其城鎮用氣普及率、天然氣利用量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公司所在地太倉是江蘇省主要的縣級工業城市之一,與蘇州、崑山、上海比鄰。周邊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也帶動了太倉市的經濟發展。2013年,太倉市常住人口70.7萬人,其中47.44萬人為城鎮人口,城鎮化率為67%。公司在太倉市的經營範圍佔太倉市總面積超過74%。未來隨著太倉市城鎮化率的提升,已經周邊經濟發展帶來的共振效應,太倉市天然氣需求量有望提升。
    
據《江蘇省城鎮燃氣「十二五」規劃》,十一五期間,江蘇全省共建成 78座加氣站,其中,蘇南地區 44座,蘇中地區8座,蘇北地區 26座。截至2012 年底,江蘇省全省已建加氣站 156座,並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到 2015年年末,建成壓縮天然氣加氣母站 42座,子站350 座,液化天然氣加氣站 50座左右。到2014 年6月,江蘇省已建成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約有 300座左右。

8.2公司屬於民營企業,併購拓展到其他區域的競爭力遠弱於同樣路線的新奧燃氣
     
公司從2005年開始,在太倉市經營天然氣業務,公司業務尚未走出太倉的成功案例(主要是通過併購控股其他區域內的燃氣商),相比新奧燃氣,最早開始全國化擴張,並取得成功。我們看好公司所處的區域,但是對於未來公司的擴張能力,尤其是城市燃氣異地擴張,我們保持謹慎。


9.成長及重大不確定性分析
 

9.1原油價格下跌使得天然氣汽車推廣的積極性減弱
述5.4我們做了詳細分析,結論是當油價下跌到0.75:1以上時,目前蘇州地區的汽油比已經達到0.8:1,推廣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已經大打折扣,公司募投項目的擴張主要是天然氣加氣站,我們認為天然氣加氣站業務的推廣將會慢於預期。這個預期已經體現在我們的盈利預測之中。

9.2區域外擴張因為特許經營權的壁壘低於預期
天然氣特許經營權具有天然的壁壘,為了避免天然氣管道的重複建設,一般一個地區只會有一家天然氣公司取得當地天然氣的獨家經營權,且公司主要深耕太倉,天然氣管道運營經驗不足,我們認為公司區域外擴張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9.3產品供應商單一
中石油是公司管道天然氣主要供應商,如果公司於中石油產生任何糾紛,將對公司的業務產生不利的影響。且如果公司不能以商業上可以接受的條款採購充足的天然氣,或未能採購充足的天然氣,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9.4石油價格下跌或引發下游工業用戶尋找更具有經濟性的替代能源
煤氣、石油、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和電力都是天然氣的主要替代品。終端用戶在選擇使用能源時會考慮包括成本、可用性、可靠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內的多個因素。接入費、燃氣使用費和熱含量都是客戶挑選燃料時的主要考慮因素。2014年石油價格下跌使得天然氣替代能源具有經濟性,未來替代能源若長期保持低價,將影響到下游工業客戶使用天然氣的積極性。


10.盈利預測與估值

   
公司2014-2016年的收入分別為:7.85億元、10.26億元、12億元。收入複合增長率為23.7%,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12億元、1.29億元、1.37億元,收入快於淨利潤增長主要是因為天然氣終端價格提價,而毛利率因為終端提價的原因是門站價提升帶來的順價,所以在分母加大的情況下,公司毛利率減小,且公司未來兩年屬於天然氣加氣站的擴張期,鑑於目前石油價格下跌使得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效益大打折扣,故我們預計公司的擴張速度放緩,未來兩年屬於資本擴張期,我們判斷,2017年將是公司天然氣加氣站的收穫期。

圖示:公司盈利預測

燃氣行業平均20倍左右的市盈率,我們綜合判斷公司在燃氣行業的地位,相比中國燃氣以及陝天然氣的國資背景,公司處於民營企業,天然氣行業獨有的特許經營權壁壘使得公司拓展太倉市以外的城市燃氣業務比較困難。相比新奧燃氣以及華潤燃氣等民營企業,公司全國化的步伐略晚,競爭對手在天然氣加氣站業務方面已經完成了在一定版圖的跑馬圈地,且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加氣站的運營經驗,公司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可取之處其處於供需兩旺的長三角地區,且公司體量較小,未來彈性比較大。目前原油價格下跌是壓制公司估值的一個因素,原油價格下跌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大打折扣,天然氣汽車推廣積極性減弱。公司可能會放加氣站擴張的步伐。給予公司16倍的合理PE,對應市值為22.24億港元。發行區間為2.08-2.92港元,對應市值為16.64港元和23.36億港元。對應估值為12-17倍PE。我們建議國際配售投資者在15倍以下參與申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490

燃氣:價改如期而至,長期提升估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13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3-3 11:28 編輯

燃氣:價改如期而至,長期提升估值
作者:羅黎軍


報告摘要:

天然氣價改,增量氣降階並軌存量氣:2015 年 2 月 28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天然氣價改通知,自 2015 年 4 月 1 日起,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 0.44 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 0.04 元,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並軌;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行市場化改革試點;暫不調整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化肥用氣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每立方米 0.2 元。
提升燃氣分銷商盈利能力,但幅度有限:在天然氣漲價周期中,由於順價幅度與順價時滯的存在,燃氣分銷商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在天然氣降價周期中,這一過程將被逆轉,有助於提升燃氣分銷商盈利能力;但我們認為提升幅度將比較有限,一方面,我們預計 2015 年增量氣消費占比不會超過 30%,本次價改對天然氣整體價格下降的拉動幅度有限,不如此前向上調整存量氣價格推升天然氣整體價格幅度;另一方面,我們認為目前燃氣分銷商盈利水平更多受到業務結構變化的影響。

促進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2014 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大幅下跌,而天然氣價格保持不變,天然氣相對可替代能源的經濟性快速下降,這將不利於推廣使用天然氣。本次價改降低天然氣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天然氣相對可替代能源價格競爭優勢被削弱的程度,有助於未來天然氣消費的增長。而根據最新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我們預計 2014-2020 年間中國天然氣消費將保持年均 12%的複合增長。

中長期提升燃氣分銷商估值水平:我們認為,本次價改對燃氣分銷商業績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並不顯著,更重要的是本次價改將在中長期內開啟燃氣分銷商估值修複的進程,主要基於三點理由:首先,天然氣由漲價周期轉入降價周期,此前由於漲價預期存在而壓制估值的因素消失;其次,未來天然氣價改政策面環境向有利於燃氣分銷商的方向轉變,包括居民階梯氣價,更加市場化的定價制度等,都將在中長期利好燃氣分銷商估值提升;最後,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天然氣是解決環保問題的應有之義,隨著環保問題的關註度越來越高,天然氣也將長期處於“風口”。

投資建議:
我們重點推薦燃氣分銷龍頭中國燃氣(384.HK)和新奧能源(2688.HK):兩者皆為中國燃氣分銷領域龍頭上市公司,最為受益於政策大環境的變化,並且目前估值皆處於歷史低位,根據彭博一致預期,中國燃氣未來三年(2015-2017 財年)收入複合增速為 24.7%,凈利潤複合增速為 22.5%,目前僅對應 2015/2016 財年 18.6/15.1 倍 PE;新奧能源未來三年(2014-2016 財年)收入複合增速為 23.9%,凈利潤複合增速為 33.5%,目前僅對應 2014/2015 財年 16.0/14.3 倍 PE,兩者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
i)中國經濟大幅下滑,下遊工商業用戶天然氣消費減少;


1. 歷次天然氣價改回顧
中國天然氣定價從早先的區別氣源、路徑,分別制定出廠價格和管道運輸價格的成本加成定價方法過渡到市場凈回值法,直至最近一次天然氣價格調整,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歷時將近四年,主要經歷了四次價改,我們對此進行了簡短的總結與概括。每次價改的詳細內容與發改委的權威解讀,可以參見本文附錄,我們相信原汁原味能提供最清晰的脈絡。

1.1. 2011 年 12 月“市場凈回值”法兩廣試點
2011 年 12 月 27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3033 號),本次價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 將當時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天然氣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法定價。
 將當時區別氣源、路徑,分別制定出廠價格和管道運輸價格的做法,改為分省制定統一的門站價格。
 國家制定的統一門站價格為最高上限價格,供需雙方可在不超過這一價格水平的前提下,自主協商確定實際交易價格。
 門站價格實行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並逐步過渡到每半年或每季度調整。
 對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三種非常規天然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進入長途管道混合輸送的,執行統一門站價格。

2011 年底的天然氣價改最重要的作用是確立了將天然氣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的總體思路,並在廣東、廣西兩省進行試點。而對於“市場凈回值”法,主要內容包括:首先,選取計價基準點(上海)和可替代能源品種(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其次,建立中心市場(即計價基準點)門站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機制;然後,以計價基準點價格為基礎,考慮天然氣市場資源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確定各省(區、市)天然氣門站價格;最後,建立天然氣門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並逐步過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調整。

1.2. 2013 年 6 月增量氣與存量氣價格“雙軌制”
2013 年 6 月 28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1246 號),本次價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 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兩個部分。
 存量氣門站價格適當提高,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 0.4 元,其中,化肥用氣最高不超過 0.25 元。
 增量氣門站價格按照廣東、廣西試點方案中的計價辦法,一步調整到 2012 年下半年以來可替代能源價格 85%的水平,並不再按用途進行分類。
 居民用氣價格不作調整,存量氣和增量氣中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均不作調整。

其中,存量氣是 2012 年實際使用的天然氣數量,增量氣是新增加的天然氣數量。2013 年調價涉及的存量氣數量為 1120 億立方米,增量氣數量當時預估為 110 億立方米,兩者比例大約為 90:10。本次價改後,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 1.69 元提高到每立方米 1.95 元。  

2013 年的天然氣價改實質上是將在兩廣試點的市場凈回值法向全國推廣,區分存量氣與增量氣只不過是一種過渡手段,並且發改委亦設定目標,爭取在“十二五”末(2015 年)將存量氣價格調整到位。

1.3. 2014 年 8 月存量氣漲價向增量氣靠攏

2014 年 8 月 12 日,國家發改發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835 號),本次價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 增量氣價格不作調整
 非居民用存量氣門站價格適當提高,每立方米提高 0.4 元,其中,化肥用氣價格暫不調整。
 為保障居民生活,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不調整。
 進一步落實放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氣源價格和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出廠價格政策,如果上述氣源與國產陸上氣、進口管道氣一起運輸和銷售,供氣企業可與下遊用戶單獨簽訂購銷和運輸合同,氣源和出廠價格由市場決定。

2014 年的天然氣價改是按部就班的存量氣價格向增量氣價格靠攏,是按照既定的2015 年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目標做出的調整。

1.4. 2015 年 2 月增量氣降價並軌存量氣

2015 年 2 月 28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351 號),本次價改主要內容包括:

 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並軌,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 0.44 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 0.04 元。
 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行市場化改革試點。鑒於化肥市場持續低迷,化肥用氣價格改革分步實施,再給企業一定過渡期,化肥用氣不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在現行存量氣價格基礎上適當提高,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每立方米 0.2 元。
 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

2015 年的天然氣價改,是增量氣價格向下調整,並軌存量氣,主要是受到 2014 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不斷下跌,可替代能源價格也不斷下跌影響。然而,不管怎樣,存量氣與增量氣的價格並軌,完成了天然氣價改的一個重要階段。

對於下一階段的價改方向,發改委將圍繞完全放開氣源價格的最終目標,著手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總結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的經驗,繼續推動天然氣交易市場建設,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為最終全面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創造條件;其次是加快建立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2015 年要全面建立。同時在做好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的前提下,逐步理順居民用氣價格;最後是完善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合理制定管道運輸價格,同時加強配氣價格監管,促進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

2. 對燃氣分銷商的影響分析

本次天然氣價格向下調整,從“價”的角度,有利於燃氣分銷商提高盈利水平,但幅度將較為有限;從“量”的角度,將促進中國天然氣消費的增長,整體而言,有利於燃氣分銷商業績提升,但我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天然氣進入降價周期,以及未來的天然氣價改,將在中長期提升燃氣分銷商的估值水平。

2.1. 小幅提升盈利水平

過去,天然氣漲價時,市場首先關註燃氣分銷商能否向下遊客戶順價,能在多大程度上順價,以及順價時滯有多長;一般而言,燃氣分銷商可以向下遊客戶順價,但部分能完全順價,部分不能完全順價,並且即便所有下遊客戶都能完全順價,也存在或長或短的時滯,所以整體而言,天然氣漲價對燃氣分銷商的盈利水平構成一定的壓力。

從國內燃氣分銷商的財務表現來看,也支持這一論斷。我們分別以新奧能源和中國燃氣為觀察對象,2013 年和 2014 年兩次天然氣價格調整分別從 2013 年 7 月 10日和 2014 年 9 月 1 日開始實施。可以看到,2014 年上半年新奧能源燃氣銷售業務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即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2013 年下半年開始天然氣門站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泉州項目亦拉低整體毛利率);中國燃氣的會計年結日為每年的 3 月 31 日,所以 2015 財年上半年對應期間為 2014 年 4 月 1 日至 2014 年9 月 30 日,依次類推,可以看到,受天然氣漲價影響,中國燃氣管道燃氣銷售業務經營利潤率也處於下降通道中。



而現在,天然氣降價,這一過程被逆轉,即便燃氣分銷商完全順價,由於時滯的存在,燃氣分銷商也可以享受一段時間的好處。但我們認為,本次降價與之前漲價對燃氣分銷商盈利能力的影響幅度是不對等的,此外,無論天然氣漲價或降價,對燃氣分銷商的綜合盈利能力的影響幅度也不是特別大。

首先,天然氣整體漲價/降價的幅度不對等。2013 年與 2014 年分別提高存量氣門站價格 0.4 元/立方米,但存量氣規模按 2012 年用氣量測算是 1120 億立方米,並且此後一直保持不變,發改委在 2013 年 6 月 28 日的調價中預測 2013 年增量氣所占比重僅 9%,2012、2013 和 2014 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分別為 1446、1631 和1804 億立方米,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存量氣、增量氣的定義僅針對國產陸上天然氣和進口管道天然氣,若國產陸上天然氣和進口管道天然氣占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的比重不變,則 2014 年中國消費國產陸上天然氣和進口管道天然氣 1397 億立方米,僅 277 億立方米為增量氣,所占比重為 19.8%,若考慮到過去兩年非常規天然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迅速發展,這一數字尚存在高估,所以我們預計 2015 年增量氣 所占比重不會超過 30%,本次降低增量氣價對天然氣整體價格的影響低於此前提高存量氣價對天然氣整體價格的影響。

此外,業務結構變化對盈利能力的影響會抵消或增強天然氣價格調整對盈利能力的影響。觀察新奧能源和中國燃氣的綜合毛利率變化可以發現,新奧能源綜合毛利率的下降幅度較管道燃氣銷售業務毛利率的下降幅度甚至更大,而中國燃氣在過去兩年基本保持了綜合毛利率的穩定,但是在 2015 財年上半年卻也顯著下滑。我們認為,這其中業務結構變化的影響可能更大。


2.2. 促進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
2014 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天然氣相對可替代能源的經濟性也快速下降,這將不利於推廣天然氣的消費,雖然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天然氣具備環保的優勢,但從企業與個人的角度,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性。2014 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的同比增速也是不斷下移的。
  


市場凈回值法的基本思路即是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的掛鉤機制,並且為保持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競爭優勢,鼓勵用戶合理使用天然氣,給予一定的折扣。本次下調增量氣價即是這一思路的體現,在可替代能源價格大幅下跌之際,相應降低天然氣價格,保持天然氣對可替代能源價格的競爭優勢,將有助於未來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  

2014 年 11 月 19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根據該計劃,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15%,天然氣比重達到 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 62%以內。而截至 2013 年,中國能源消費 37.5億噸標準煤,其中天然氣消費比重為 5.8%;若 2014-2020 期間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保持 3.6%的複合增長,到 2020 年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 10%,則 2020 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較 2013 年增長約 120%,7 年複合增速達 12%。

2.3. 中長期提升估值水平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本次價改對燃氣分銷商業績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並不顯著,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本次價改將在中長期內開啟燃氣分銷商估值修複的進程,主要基於三點理由:

首先,天然氣漲價周期走到盡頭。此前,天然氣一直存在提價的預期,壓制燃氣分銷商估值,目前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並在底部徘徊,本次價改也調降了增量氣價格,我們認為一直以來的天然氣漲價進程結束,天然氣價格將保持穩定,甚至進入下降通道,利好燃氣分銷商估值提升。
其次,天然氣價改政策環境向好。存量氣與增量氣並軌之後,下一步將是居民用氣價格改革,諸如階梯氣價,以及更多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改革,更少行政化的幹預,從中長期來看,天然氣政策面環境向有利於燃氣分銷商的方向轉變,也將在中長期利好燃氣分銷商估值提升。

最後,環保關註度越來越高。目前,全社會對環保問題關註度越來越高,環保領域將長期處於“風口”,而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天然氣亦是解決環保問題的題中應有之義,天然氣亦將長期處於“風口”。

(來自安信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