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林改探新路:四川理縣村民按手印支持集體“截留”補償款

擺在第一財經記者面前的是兩張按滿了鮮紅手印的簽名表,它們分別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古爾溝鎮的丘地村和甘堡鄉的熊耳村。

按手印的是兩個村的村民。他們支持在本村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而這項改革的核心是:同意村集體“截留”一部分國家撥付的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山林保護成效與補償效益掛鉤。保護好的多拿,保護不好的扣減。

“國家對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如何發放沒有具體的細則,只是要求將補償資金直接發放到林權所有者手里。”5月12日下午,理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副局長薛樵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但國家政策留有一個口子,就是獎罰分明。理縣依據此進行了細化。”

薛樵承認,“當時推進這項改革,心里確實沒底,也怕犯錯誤。”

理縣丘地村林改表決情況表

理縣熊耳村林改表決情況表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

理縣位於長江上遊,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全縣總人口4.57萬,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

這里不僅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長江、黃河流域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以及大熊貓、羚牛、川金絲猴等重要珍稀動物的棲息地,是國家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域。

四川理縣幅員面積43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3.6%。攝影/章軻

薛樵介紹,理縣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屬限制開發區域,具體定位為“川滇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5月12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到理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找到了有關當地林改的相關歸檔文件。

一份2009年11月6日制定的《丘地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稱,這項改革的目的是“切實明晰林地、林木產權,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

當年,丘地村有農戶59戶,共計255人。《實施方案》確定的林地管護措施是“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也稱“動錢不動山”。經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討論通過,林地由村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但要將現有林地、林木均攤或折股量化分配給全體村民均等持有,即“均股、均利”,實行林權到戶、集中管護、民主管理、財務公開、單獨核算。

《實施方案》還規定,“收益的70%以上按股權分配,剩余部分除支付林地管護人員工資外,用作本村公益事業基金。”

熊耳村曾經是理縣81個村中最貧困的,村民們分散在海拔2400多米的山上居住,最高的村民小組海拔在2600多米。

熊耳村的林改方案與丘地村大致相同。該方案規定,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村集體林由村集體組織統一經營管理,所獲收入的90%按村協商的分配辦法進行分配,提留10%用於村公益基金。方案規定,對參與管護的各戶實行獎懲制度,管護好的從提留的10%中拿出一部分給予獎勵,管護不好的“該扣錢的要扣,以此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薛樵告訴記者,理縣自2009年起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則,將林權證發到村(組),將股權證發到戶。全縣共發放林權證95本,股權證9559本。“因此,理縣集體林管理模式是實行股份經營管理集體山林”。

理縣林改中的林權證和股權證。攝影/章軻

“實行均股均利林改的村(組)都成立了集體林股份經營管理的股東會,股東由村民戶主代表組成。”薛樵介紹,股份經營管理董事會和監事會通過民主選舉產生,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根據各村村民人數自行確定,一般為5-7人。之後,村委會將集體山體委托董事會進行經營管理,董事會公開招聘管護人員。

薛樵介紹,理縣享受生態效益補償公益林面積100.5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97萬畝,省級公益林3.5萬畝。2014年,隨著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提高到每畝14.75元,理縣每年的生態效益補償金有1483.6萬元。集體股權農戶9594戶,受益人口36680人,平均每人400元。

對於國家撥付的公益林管護補償金,理縣的辦法是由股東會討論決定分配比例,報林業局備案,原則上10%到30%“截留”給董事會。董事會管理此項資金,包含運行費、公共事業費和巡護隊員工資,其余部分到農戶。

改革後,理縣全縣81個村、2個居委會共成立了88個集體山林經營管理董事會。2016年全縣公開招聘管護人員218人。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為確保此項改革順利開展,理縣還根據有關林業法律、法規,出臺了《理縣集體公益林護林員管理辦法》《理縣集體林地檢查驗收評分標準》《理縣集體林股份經營管理方案》和《理縣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集體與個人所有公益林管理辦法》等文件。

林改提高了生態保護效率

理縣的林改給村民們帶來了什麽?又給生態保護帶來了什麽?

5月11日至12日,第一財經記者跟隨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的項目官員進行了實地走訪。

“我們這里家家都有500平米左右的小別墅,村民既是農民,又是股東,年人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上。”12日上午,丘地村黨支部書記三郎乓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記者在這里看到,數十棟極具嘉絨藏族房屋建築特色的石砌民房沿街整齊排列,色彩斑斕。一彎清水沿著街道順流而下,流水潺潺,清澈見底。“這水可以直接飲用。”三郎乓對記者說。

理縣丘地村整潔美觀的村容村貌。攝影/章軻

他介紹,丘地村有三個支柱產業,第一個是水電收入和高山牦牛飼養基地。丘地村原址在距目前12公里的地方,由於建水電站,全村搬遷過來。於是,他們采取村集體和村民個人融資方式,投資2000萬元,以25%的股份參與華電公司的九架棚電站開發,電站投產後年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此外,還包括每年30多萬元的公益林管護收入和每年十幾萬元的草畜平衡補貼。

“第二個支柱產業是林中資源。這個季節正是挖蟲草、采松茸的時間。你在村里看不到村民吧,他們都上山了。”三郎乓說,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山地條件,當地的蟲草個大飽滿,“每只能賣上50、60元,采蟲草的剛下山,蟲草就被販子收走了。”

第三個支柱產業是農家旅遊。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近年來,丘地村開發了“古爾溝溫泉-丘地民俗生態觀光遊-登山基地戶外搶險行”旅遊線路,全村家庭日接待能力超過400人。

在熊耳村,記者同樣看到村里空蕩蕩的。“村民們有的在修路,有的上山采蟲草和松茸了。”熊耳村村主任楊文忠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楊文忠介紹,熊耳村由於地處山地,村民們有養羊的習慣,羊只啃食對植被破壞十分嚴重。“最多的時候,村里有1600多只羊。林改時,全村140戶中有27戶養羊。林改後成立的董事會規定,農戶如果不賣掉羊,就不能享受林改相應的政策。這樣,絕大多數的農戶都把羊賣了,從事收入更高的養蜂。加上種植蔬菜、水果等收入,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

楊文忠說,村集體還開辟了40畝地種植紅富士蘋果,又規劃建設了可以養殖近200頭藏香豬的養殖場,但目前還屬於投入期,明後年才會有收益。

“在理縣幹旱河谷區內通過人工造林,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現象。”薛樵對記者說,幹旱河谷植被恢複受立地條件的限制,造林困難,適宜樹種生長緩慢,但該地區又具有生態區位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強後期的管護工作確保來之不易的造林成效。而適合理縣本土實際的林改,調動了全體村民的積極性,壯大了幹旱河谷區內人工幼林地和全縣集體林地的管護隊伍。

薛樵說,隨著公益林補償改革措施的實施,理縣不達標被扣減補償的社區從2011年的31個下降到2015年的4個和2016年的1個。而優秀的社區則在2016年達到了45個,明顯提高了理縣的生態保護效率,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帶動了理縣旅遊產業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理縣生態旅遊接待人數為17萬人次,旅遊業產值386萬元。到了2016年,理縣生態旅遊接待人數為66.46萬人次,旅遊業產值達到9445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