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硅谷風投放慢腳步/這是風向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635210534/

去一年,硅谷風險投資人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投資了一系列知名網絡公司,其中有社交網站Facebook Inc.和Twitter Inc.以及團購網站Groupon Inc.等。如今,安德森對這類知名公司按下了「暫停鍵」。

安德森說,自去年7月參與在線房屋租賃公司Airbnb Inc.規模1.12億美元的一輪融資以來,他的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便「後退了一步」。那次融資對Airbnb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安德森說,在股市起伏不定、歐債危機讓人擔憂的情況下,投資某些未上市公司的價格無疑偏高,所以他希望投資那些知名度不高、定價仍可掌控的高成長型科技初創企業。

多 位風投家都放慢了某些投資的步伐,安德森是其中最明顯的一位。在這之前的一年裡,風險投資市場的熱度讓人瞠目結舌,以至於一些人將2011年比作上世紀 90年代後期的互聯網泡沫。很多風投家說,他們正越來越多地放棄那些追求高估值的公司,而有些風險投資人則在另闢蹊徑尋找更便宜的機會。

風 投公司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的風投家查菲(Todd Chaffee)說,雖然目前仍有人搶著投資名氣最大、價格最高的初創企業,但目前的情況有別於不辨良莠的2011年。知情人士曾說,人力資源軟件製作商 Workday Inc.和成立不久的在線文件存儲公司Dropbox Inc.最近幾個月分別獲得了超過10億美元的估值。

查菲說,現在的投資步伐肯定是慢一些了,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樣輕率。

因此,一些尋找新資金的科技公司不得不降低要價。知情人士說,多家風投公司已經放棄對安全技術公司LifeLock Inc.的投資,因為一些投資者覺得該公司在試圖融資時要求的估值太高。一位知情人士說,LifeLock原本要求估值在6億美元左右,後來壓低到了5億 美元左右。

LifeLock發言人拒絕置評。

這種相比2011年早前的放緩趨勢也呈現於數據之中。據美國全國風險投資協 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和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數據,2011年第三季度美國風險投資共計69.5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53億美元,但較第二季度的79億美元下降了12%。專做互聯 網的公司在第三季度獲得風投16億美元,較第二季度的24億美元下降了33%。第四季度數據將在2012年一季度某個時候發佈。

律師事務 所Fenwick & West分析風投融資的律師克拉默(Barry Kramer)說,2011年早前大量資金進入初創公司的現象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風險投資家每個季度投資的資金都超過了募集的資金。第三季度風投行業僅籌 資17億美元,相當於投出資金的四分之一左右。克拉默說,這種情況必須調整。

加州門洛帕克風投公司紅點投資(Redpoint Ventures)的風投家Geoff Yang說,由於一些新上市的科技公司在股市表現不佳,風投放緩趨勢已經變得更加明顯。科技新股當中最知名的是社交遊戲製作商Zynga Inc.,該股週二收報9.45美元,低於12月中旬10美元的IPO價格。

部分風投家說,如果歇一口氣,則可能有利於未上市公司的估值 回歸正常。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在2006年投資了Facebook,該公司董事總經理謝爾曼(Craig Sherman)說,他的公司在2011年對投資初創公司保持謹慎,因為未上市公司的估值高過了上市公司。

謝爾曼說,風投家現在又有時間徹底評估各種投資機會了;2011年早前,我們只能是瞬間做出決定。

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的兩筆投資就體現了這種變化。安德森的公司7月份投資舊金山的初創旅遊住宿網站Airbnb時,多家風投公司都想參與投資,所以都得 迅速做出決定。當時Airbnb的預訂率已經較上年同期增長一倍,該公司的估值最終從上年的700萬美元上升至13億美元。

到11月份, 安德森和他的團隊已在尋找相對不知名的公司,結果找到了Actifio Inc.。這家位於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Waltham)的初創公司成立於2009年,從事的是不起眼的數據與存儲管理。Actifi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 長艾舒脫什(Ash Ashutosh)說,他沒有想到公司的估值有那麼高。艾舒脫什說之前幾個季度公司的收入翻了一倍,但沒有透露更多具體情況。他說公司還沒有實現盈利。

艾舒脫什說,我們肯定還沒有到達Twitter或Groupon那樣的階段;這些公司的估值我都不作指望。

11月,Actifio在Andreessen Horowitz牽頭的一輪融資活動中獲得3,350萬美元的資金,估值達到2億美元左右,高於之前的估值,但遠遠不到10億美元這個檔次。

PUI-WING TA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6

硅谷風投教父:投資Yahoo400萬 取得40億回報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8437/
5月21日,硅谷風投教父邁克爾·莫里茨宣佈將因病隱退。莫里茨當過記者,寫過喬布斯的早年傳記《小王國》,後加入紅杉資本,主導投資了 Google、YouTube、Yahoo和Paypal等著名科技企業的投資。「他在Yahoo投資400萬美元,取得約40億美元回報。」

5月21日,紅杉資本著名投資人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 宣佈將因病隱退。這一消息在硅谷引起轟動。

邁克爾·莫里茨曾是《時代》週刊記者,寫過喬布斯的早年傳記《小王國》;後加入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主導投資了Google、YouTube、Yahoo 和Paypal等著名科技企業的投資,成為硅谷叱咤風雲的風投教父。

5月,在寫給紅杉資本投資人的信中,邁克爾·莫里茨如此表示:「醫生診斷,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雖然可以控制,但卻無法治癒。我被告知,我的生命質 量可能會在未來5至10年內下降。」 因此,莫里茨決定退出紅杉資本的日常運營。莫里茨還表示,未來,他每年將花三四個月時間離開硅谷,追求其他愛好。

「他在Yahoo投資400萬美元,取得約40億美元回報。在Google投資1250萬美元,獲利約50億美元。」2011年4月7日,《福布 斯》發佈了「十大頂級風險投資家排行榜」,邁克爾·莫里茨排名第二。他的個人財產已超過13億美元,是少數幾位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家之一。

蘋果的歷史學家

如同許多美國最有活力的企業家一樣,莫里茨也是移民。

1954年,邁克爾·莫里茨出生於英倫小島,在英國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他在牛津大學的基督教會學院獲得歷史學位,此後離開英國,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修歷史。

他說:「那是70年代中期,整個英國似乎捲入了一場罷工的狂潮,未來慘淡無光。所以我決定去美國,沒想到後來居然在那裡呆了30多年。」憶起他的學生生涯,邁克爾·莫里說道:「我的歷史學士學位已經成為歷史。我更希望我能再聰明一點,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

1978年,從沃頓商學院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邁克爾·莫里茨並沒有馬上投身銀行業和諮詢業。他在《時代》週刊找到一份記者的工作,專門報導硅谷新聞。

1982年2月15日,《時代》週刊的封面刊登了史蒂夫·喬布斯和蘋果II 型電腦。這篇報導正是出自年輕的記者邁克爾·莫里茨。幾個月之後,喬布斯將莫里茨帶到了蘋果公司內部,讓員工給他演示各種開發中的先進功能:「邁克爾會成 為我們公司的歷史學家。你們要把他當做一個團隊成員對待,任何事情你們都可以告訴他。他將記錄我們的故事。」從此,史蒂夫·喬布斯給予了他不受限地接近蘋 果公司所有方面的自由,這是前所未有的。喬布斯之所以如此罕見的開放,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將設計出首台接近靈魂的電腦—— Mac,他希望有人記錄這段歷史。

那年年底,蘋果公司內部開始風傳,喬布斯將會成為《時代》年度人物。莫里茨也到蘋果公司,為年度人物報導進行了一輪補充採訪。但是結果卻大大出乎意 料,「電腦」當選了1982年年度人物,而非當年27 歲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時代》週刊還在封面文章裡寫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這場變革中獨佔鰲頭。」

這次出乎意料的原因在於,在採訪中,莫里茨聽到了一些不好的信息:喬布斯有個私生女,且不願承認她。1983年1月13日,作為《時代》週刊駐舊金山站站長,莫里茨在《時代》週刊中對喬布斯作了人物特寫。這篇文章中,莫里茨首次曝光了他在採訪中的發現。

莫里茨寫道:「在寂靜的山林中,喬布斯和一個姑娘度過了整個夏天。臨分手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但喬布斯否認自己是孩子的父親,也不願提供撫養費。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姑娘和蘋果公司寄予重望的電腦擁有同樣的名字:麗莎。」

這篇報導激怒了喬布斯。他看到莫里茨的人物特寫之後,在公司內宣佈:「誰再跟他說話,就會被當場開除!」從此,喬布斯決意向所有記者關上心門。那之後的二十多年,喬布斯幾乎沒有為任何媒體人提供過同莫里茨一樣的待遇。

但這段採訪經歷還是成就了莫里茨,他依據那些採訪素材,寫了一本關於喬布斯的傳記《小王國》。這部喬布斯及蘋果公司的傳記奠基之作,在Macintosh(簡稱Mac)上市之後出版,記錄了喬布斯早期不為人知的創業歷程。

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一度被譽為「蘋果史學家」;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與喬布斯交惡;也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結識紅杉資本的創始人唐·瓦倫丁,並加盟這家硅谷最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成為全球公認的「風投教父」。

2009年,莫里茨重新修訂出版了這本傳記並命名為《重返小王國》。在增補的部分,莫里茨回顧並分析了喬布斯被驅逐、流放、回歸、復興的整個歷程。 莫里茨說:「很遺憾,我沒有嘗試修補我和喬布斯的關係。如果當時我處在喬布斯的位置,我的反應可能和他一樣。很難說我和史蒂夫當時誰更憤怒。但我認為,那 件事情永遠地改變了喬布斯和媒體業的關係。」

硅谷的風投教父

《小王國》出版後,邁克爾·莫里茨辭去了《時代》週刊的工作。1986年,莫里茨作為三位發起人之一,加入紅杉資本,並先後發掘了Google、YouTube、Yahoo和Paypal等知名科技企業,以另一種方式成為了硅谷傳奇。

許多人把邁克爾·莫里茨看作是一個寂寞的人。「因為他領先大家太多。」1995年,當大多數人都未曾料到互聯網公司會成氣候時,邁克爾·莫里茨帶領 紅杉資本投資了雅虎。那時的雅虎,還處在僅有兩個創始人的初創期,工作室內黑天昏地,滿地都是比薩盒,中間點綴著一部電話機。高爾夫球棒倒在角落裡,整個 屋子連張椅子都沒有。「那裡真的可以說是狼藉一片,我覺得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大概連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莫里茨回憶。

後來,在紅杉的帶領下,雅虎從一個分類信息檢索頁面變成了門戶網站,最終成為首個網絡上的媒體帝國。而紅杉投資的400萬美元,則獲得了約40億美元回報。

4年之後, 他帶著同樣的遠見投資了Google。這次,他將1250萬美元的投資,變為了約50億美元的利潤。

當時,Google僅僅成立3年,雖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但廣告收入並不多。邁克爾·莫里茨則表示:「在最初的時候,收入都是一點點慢慢來的,就好像下雨,先飄幾個雨點,然後才是傾盆大雨的真正來臨。」 他知道谷歌擁有市場上最好的搜索技術,也具備了各項必要條件。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在他的預想之中。

這些年來,莫里茨一直是Google 的董事會成員,幫助Google 從一個在乒乓球檯上舉行會議的公司成長為全球營收超過100 億美元的知名企業。

作為一名風險投資家,邁克爾·莫里茨具有專業的經驗,以及多年來沉澱下來的謙遜、警覺和睿智。雖然為人謙遜、寡言少語,但莫里茨從未喪失直面事實真 相的銳氣。2008年5月,金融危機期間,在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年會上,莫里茨當著台下700多名同行和媒體,直吐真言:「這行業太浮誇,太傲 慢。」他希望同行們能「直面真實」,「在面對比我們更加勤奮刻苦的創業者時,少一些架子,少一些不必要的裝神弄鬼。」

邁克爾·莫里茨說:「史蒂夫·喬布斯曾對我說,如果你對於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就絕不要參加會議,也不要打電話。紅杉資本公司的創始人唐·瓦倫丁則告誡我,要憑自己的直覺去做事,這樣可以防止你落入傳統的刻板的思維模式,也不會因此想要取悅別人。」

「但是,我獲得的最好的建議來自比爾·迪得斯。大學畢業前,我一直嚮往在倫敦新聞界工作。我去辦公室拜訪比爾那天,天下著雨。他說,要是他處於我那 樣的境地,他就會去美國。這番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此後,我下定決心去美國。那時,我甚至無法從地圖上找出加利福尼亞州,對於那種被稱為風險資本的東 西,我當然一無所知。現在,我已經在硅谷工作了30個年頭。」

熟悉邁克爾·莫里茨的人都知道,他從來都不是為了錢而拚命工作。曾學過7 年歷史,當過記者和作家的他,對書有著深深的眷戀。莫里茨的妻子哈里特·海曼是一名小說家,他們有兩個孩子。「我妻子稱呼我為『書痴』,」在一次訪談中, 莫里茨這樣說道,「一本書一旦被帶到我家,那它肯定會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一個永久性位置。因為我從來都舍不得扔掉哪怕是其中一本書,於是慢慢地書就積累得 越來越多,好比沉澱物慢慢累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6

矽谷風投爐邊對話:是犀牛還是獨角獸,你怎麽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1/159542.shtml

矽谷風投爐邊對話:是犀牛還是獨角獸,你怎麽看?
500Startups 500Startups

矽谷風投爐邊對話:是犀牛還是獨角獸,你怎麽看?

投資歷程就是一場財富的循環往複之旅:你的財富會消失,然後會有更多財富回來,然後又會消失,又會回來....

本文為矽谷頂級加速器500Startups第18屆加速器路演日上Dave McClure與Tim Draper的爐邊談話翻譯整理。內容系500Startups(微信ID:fivehundredStartups)授權i黑馬網發布。

5副本

Tim Draper德豐傑(DFJ)投資基金的創辦合夥人,是Hotmail、百度、Skype、特斯拉等著名企業的領投人。

6

Dave McClure500 Startups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曾投資Twilio, Credit Karma, Lyft等著名企業。

1、投資歷程就是一場財富的循環往複之旅

你的財富會消失,然後會有更多財富回來,然後又會消失,又會回來,循環往複,這是你必須經歷的一趟旅程。

Dave: 作為矽谷最有名的投資人之一,先給大家講講你的投資歷程吧?

Tim: 那真是一個漫長的歷程。1985年我接手了我父親創立的SBIC(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y,是由其父親Bill Draper在1979年建立的投資公司——編者weiming-angels註),那時SBIC做得一般,但尚有一些資產,於是我向政府貸款了600萬美元希望重整河山。然而三年以後,我幾乎虧掉了全部的600萬,並且接到通知說我已在政府的監控名單上。我問他們:“監控名單是什麽意思?”他們說:“沒什麽,只是需要觀察你。”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又告訴我:“你在我們的汙點名單上。”我又問他們:“汙點名單是什麽意思?”他們說:“我們要收回貸款。”我驚慌失措地飛回華盛頓,懇求他們說:“不,請你們再寬限一小段日子,我覺得有一些好事情可能即將發生。”但其實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麽,那時候可不像現在,在矽谷找些人就可以融到錢。但不管怎樣,他們同意了。

然後,1991年,IPO窗口突然開放了,我一夜之間有了6家上市公司,還有一家成了獨角獸。於是我再回到SBIC中看看,發現我已經從“汙點名單”變成了“年度最佳投資人”,我的照片和那些功成名就的投資人照片放在一起。你的財富會消失,然後會有更多財富回來,然後又會消失,又會回來,循環往複,這是你必須經歷的一趟旅程。

1

2、國際投資就是不斷開疆拓土

“那時候說要在美國以外搞投資,無異於現在說“我要在火星上建公司”。我們在中國最早投資的幾個公司都號稱自己和政府關系深厚,然而這些投資最後全都虧了。那之後我想:“也許我們的方式錯了,或許我們應該和在矽谷一樣做。”

Dave: 我們知道,你大概是全美國最早開始在國際投資的投資人?你為什麽會對國際市場感興趣呢?又是怎樣建立了自己的全球投資網絡的? 

Tim: 那時候在SBIC,我們做得不太好,而且看起來還欠著600萬美元的債。那時每個風投都會看到一則廣告“快來阿拉斯加,展示風投實力”。那時候阿拉斯加在大力發展創業,於是我們就在阿拉斯加設了一個基金。我說:“不如我們一半的錢放在阿拉斯加,一半的錢放在矽谷吧。”阿拉斯加那邊同意了。最後阿拉斯加的公司只有一家給我們賺了錢,但矽谷的公司卻有兩家賣給了AOL,你知道那時候AOL有多麽風光,這一舉就讓我們賺了不少。我對他們說:“你們看,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遠程做這些事。”於是我們就在全美都設了辦公室。 

那之後,我就想擴張到全球。那時候說要在美國以外搞投資,無異於現在說“我要在火星上建公司”。我在烏克蘭的投資虧得一分錢不剩,大概以後我再不會想在那里投資了。但中國的投資卻非常成功。我們最早投資的幾個公司都號稱自己和政府關系深厚,然而這些投資最後全都虧了。那之後我想:“也許我們的方式錯了,或許我們應該和在矽谷一樣做。”於是我們投資了一些很有雄心壯誌,想要改變現狀的企業家,於是我們有了百度,他們後來都成為了中國的巨頭。然後我們也在歐洲發現了skype。跨國投資的確成果豐厚,特別是在那種其他風投都偃旗息鼓、手足無措的時候。    

Dave: 那麽你是怎麽發掘中國的市場的呢?

Tim: 我的父親曾經是聯合國發展署的官員,80年代末我曾經和他第一次去中國。那時候我們坐著唯一一輛車開在唯一一條鋪好的大路上,從第一家國際機場到第一家國際賓館,叫做“友誼賓館”。那時候人人都騎自行車,處處塵土飛揚,人們做生意的方式不像是“買賣”,而更像是“交換”。那時我就想,天啊,也許這里會有一些事情將要發生。因為我的確很喜歡我遇見的中國人,而且我感到那里有很多機會,所以我想在海外投資。1999年,美國互聯網的泡沫破了,我很慶幸自己能在那之前就向美國以外擴張。

3、看人是看一種態度

“我在投資百度、skype,hotmail和特斯拉中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在pitch中用了同一個詞:愉悅(delight)。這種對顧客的態度往往就決定了你是獨角獸還是犀牛。

Dave: 你投資了這麽多家巨頭公司,在投資中你如何看出有潛力的創始人呢? 

Tim: 這是投資中最有意思的問題。我有一個非常巧的發現,就是在投資百度、skype,hotmail和特斯拉時,他們都在pitch中用了同一個詞:愉悅(delight)。他們都說:“我們想讓我們的顧客感到愉悅”。當企業家有這樣的態度的時候,我發現一切就會不一樣。當然現在我告訴你們了,所以你們不能再用這個詞pitch我了。不過我覺得,這種對顧客的態度往往就決定了你是獨角獸還是犀牛。當然犀牛也有一支角,不過就比較難看了。

2

Tim Draper和Dave McClure兩人各自扮上後,一本正經地在500 Startups 18屆加速器的路演日(萬聖節主題的Demo-Ween)上展開爐邊談話。

4、媒體營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媒體合作的過程往往是,他們給你寫的第一篇文章總是洋溢著溢美之詞,而之後就是各種變著法兒黑你。如果你習慣了,這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營銷手段。

Dave: 你在投資界的名氣如雷貫耳,堪稱“網紅”投資人。那麽你對投資人的自我營銷有什麽看法呢?你會有意識地宣傳自己嗎?

Tim: 說起來也挺奇怪的,我大概是全世界第一個給自己做廣告、第二個和媒體合作的投資人。那時候我的廣告登在Upside雜誌上,因為我投資了這家雜誌。和媒體合作的過程往往是,他們給你寫的第一篇文章總是洋溢著溢美之詞,而之後就是各種變著法兒黑你。我的合夥人Fisher看到這種文章總會跟我說:“天哪,你為什麽要和這些人打交道?”我說:“沒事兒。”因為之後你大概就會明白這種平衡,你會被擡舉一點兒,然後又會被黑。如果你習慣了,這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營銷手段。不過不管讓媒體寫得好還是壞,本質上都應該還原事實。即使一開始說錯了,也不要害怕承認。這也許是伊麗莎白-霍爾姆斯做錯,但伊隆-馬斯克做得對的地方。 

Dave: 伊麗莎白和伊隆現在都是話題不斷,作為他們的投資人,你怎麽看?(註: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ebeth Holmes)是血檢公司 Theranos創始人,曾估值百億,後被爆出信息造假,被迫關閉公司。伊隆-馬斯克,電動汽車特斯拉創始人。Draper是這兩家公司的投資人。——編者weiming-angels註) 

Tim:關於企業家和媒體的關系,伊麗莎白和伊隆是兩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做的事情都關乎人的生命安全,本意上都是希望替代現有技術,實現更美好的願景,但實際上都被許多媒體大加攻擊,因為他們破壞了很多傳統行業的利益。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相反的,因為他們對媒體采取的策略完全不一樣。

特斯拉剛出來的時候,紐約時報就聲稱電池會造成爆炸,伊隆覺得這篇報道失實,於是他第二天就找到記者,請他開特斯拉試驗,反駁他的觀點。無論媒體有多少關於特斯拉的負面報道,他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並且告訴他們特斯拉是如何改進的。但伊麗莎白在這件事上卻並沒有采取明智的策略,因為對她的攻擊過於廣泛,她就選擇了沈默,最終導致了最後的無力還擊。所以,對於企業家來說,我覺得對於負面新聞,一定要及時還擊。在這樣來回的鬥爭中,其實對於公司本身也是一種營銷。比如特斯拉就已經形成了一套營銷系統,每一次對負面新聞的說明其實都讓消費者更加了解這個產品。

5、創投界全民狂熱的時代已經過去

“那時候人們只顧著狂歡而並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了。但現在不一樣了,那種全民狂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Dave: 現在人們有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現在的創投界是否有新一輪的泡沫?你覺得現在的環境和90年代相像嗎? 

Tim: 在我開始投資的時候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風險投資是什麽,泡沫開始的時候就是所有東西都叫某某軟件,然後泡沫破了。現在的情況有些相似,是因為我們又開始有了很高的流量,因此大家更加謹慎。但現在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沒有那種上市的狂熱了。那時候只要有5000萬的市場,就可以上市了,但現在,上市的公司大多是些沒勁的公司。那時候上市催生狂熱,人們很興奮,一支股票可以今天50塊,明天500塊,人們只顧著狂歡而並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了。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沒有那樣的股票交易市場了,各種政策法規也對股市采取了更多管制,不可能再有那種瘋狂的買賣了。現在的公司上市必須已經很成熟了,那種全民狂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投資 風險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