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沙特:沒有“陰謀論” 油價下跌不是為了打擊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71

20141113yinmou

自本輪油價暴跌以來,關於美國和沙特聯手打壓俄羅斯的陰謀論就一直很有市場。

今天,沙特石油部長Ali Naimi終於打破沈默稱,油價走低是供需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近期的下跌既不是沙特用來令俄羅斯破產的計劃,也不是打敗美國頁巖產業的計謀。

《衛報》,Naimi在墨西哥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沙特的石油政策幾十年如一日,現在也沒有改變。我們不會將石油政治化……對我們而言,這只是供需的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受今天公布的中國數據不佳影響,布倫特原油跌破80美元,跌幅超1%,創2010年9月以來新低。

自今年6月觸及一年來新高115美元之後,布倫特原油已經累計下跌28%。

Naimi稱:“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石油市場和價格,這樣對生產商、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有好處。因此,歐佩克、非歐佩克國家、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很有必要加強對話。”

11月27日,石油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歐佩克國家將開會確定未來幾個月的產量,通常來講,北半球進入冬季後對石油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大產能為每天1250萬桶。這使得Naimi的表態對石油市場至關重要。

早在今年10月,就有人指出油價下跌是沙特在幕後“一手策劃”。沙特石油政策戰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區的總裁Rashid Abanmy稱,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項目、促使俄羅斯改變對敘利亞的立場,沙特將在亞洲和北美市場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價拋售石油。

他指出:“隨著原油需求的下滑,表面上油價下跌是為了吸引新客戶,但是真實的原因是政治。”

不過,Naimi表示:“(將石油價格下跌)視為價格戰是一個誤解。”

不管是否真心,在全球能源需求疲軟和美國頁巖油崛起的環境下,沙特主導的歐佩克拒絕減產令原油價格大跌,已經嚴重危害了俄羅斯的經濟和財政狀況。

南非標準銀行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Timothy Ash表示:“如果油價真的跌至每桶6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這將導致深度衰退,大規模的經常帳和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並對銀行構成巨大壓力。”

下圖是油價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圖,根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原油價格需要維持在104美元/桶,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減少1.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81

美國考慮派遣地面部隊打擊ISIS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89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巴馬首席軍事顧問Martin E. Dempsey將軍周四告知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他對派遣小規模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幫助政府軍奪回第二大城市摩蘇爾持開放態度。

Dempsey表示,“盡管伊拉克政府軍在打擊ISIS的活動中取得了部分進展,但是美國依然可能派遣地面部隊幫助他們重新奪回摩蘇爾。我並不是預測在摩蘇爾的伊軍一定會需要美軍的幫助,但是他們應該考慮這個選項。我預計拿下摩蘇爾可能需要80000名政府軍。”

雖然Dempsey保留了美國派遣地面部隊的可能性,不過他同時也強調,美方不會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僅會以“適當”的形式和規模參與。

自8月份美國對ISIS進行空中打擊以來,伊拉克政府軍已經奪回重要的摩蘇爾大壩,但是空襲的有效性依然面臨質疑。ISIS目前已經控制了安巴省80%的地區,有可能以此作為跳板對首都巴格達進行騷擾。

Dempsey曾在今年9月宣稱美國需要采取更多的軍事行動以確保對ISIS組織打擊的有效性。而奧巴馬總統則計劃將在伊拉克的軍事人員擴充至3100人,目前僅有1400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67

投行商品業務再遭打擊 美聯儲考慮限制銀行參與實物商品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31

goldman

美國參議院在一份報告中稱,由於參與原油、金屬和電力投資業務,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自己暴露在災難性的金融風險、環境災害和潛在的市場操縱之中。

參議院附屬的委員會基於調查發現稱,因為參與實物大宗商品業務,銀行們使得自己的處境如英國石油公司(BP)那樣脆弱。由於2010年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BP面臨著各種各種的訴訟和數十億美元的罰金。

附屬委員會資深共和黨人、參議員 John McCain表示:

想象一下,如果BP是一家銀行的話,由於漏油而背負的責任早就使其破產了,迫使政府再次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它。

報告稱,紐約聯儲大宗商品團隊2012年審查時發現,上述三家銀行以及另一家未具名的金融集團在“極度虧損情形下”,存在最高15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去覆蓋損失。英國《金融時報》稱,美聯儲正在考慮限制銀行的實物大宗商品活動。

除了潛在的造成環境災害外,該委員會還認為,參與或投資實物商品業務給予了銀行們內幕消息,使得他們可以通過操縱市場或憑借不平等交易優勢牟利。

該報還表示,前述三家銀行的高官們將在周四與委員會進行抗辯,捍衛自己的業務。他們稱,通過為客戶提供融資、流動性和對沖,以及減少市場的波動性,銀行扮演了關鍵的市商角色。

他們還認為,不是自己造成了環境災害,這是商品、資源所有者或設備運作者的責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42

又見陰謀論:打擊ISIS利好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95

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將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正式禁止聯合國成員國從恐怖分子控制地區購買原油,包括ISIS控制地區。中亞局勢的專家Edward Lemon認為俄羅斯此舉一石二鳥:既可以鞏固中亞控制權,又能在敘利亞問題上和美國周旋。

俄外長Sergei Lavrov表示將推動該決議通過,並積極參與聯合國2170和2178決議。上述決議決定采取措施切斷伊拉克和敘利亞極端組織的資金和外來武裝分子來源,並制裁有關人員。

盡管美國和俄羅斯在打擊ISIS問題上存在一些共同利益,兩國同意分享情報,但是俄羅斯並不在美國所領導的“反恐聯盟”內。俄一名外交官近期曾表示,俄羅斯並不期待美國要求他們加入“聯盟”,也不會主動要求加入。

而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道,伊斯蘭國極端分子發布視頻,直接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因其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打擊穆斯林。

研究中亞局勢的專家Edward Lemon在EurasiaNet撰文表示,“打擊ISIS將為俄羅斯鞏固其後方穩固提供幫助。俄羅斯一直強調ISIS對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造成威脅,而這些國家並沒有俄羅斯的駐軍。這使得情況有一些微妙。在敘利亞局勢上,俄羅斯將更具話語權。阿薩德領導的敘利亞很有可能在ISIS的因素下成為美俄雙方妥協的“中介”——美國允許阿薩德執政,而俄羅斯則協助美國協調與阿薩德的關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50

美國國會批準5770億美元年度國防開支 支持打擊中東恐怖組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64

國防,軍費,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伊拉克,敘利亞

在本周四晚通過了始於2014年10月1日的2015財年預算案、終於避免政府關門後,昨日美國參議院批準了2015財年的國防政策法案,授權軍方幫助伊拉克與敘利亞的武裝打擊中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確定該財年國防開支為5770億美元,其中179億美元為核武器相關支出,約640億美元用於海外戰爭的開支為應總統奧巴馬要求追加。

本月11日晚,美國眾議院以219票贊成、206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2015財年預算案,當時距離迫使政府關門的最後期限只有2小時。近年來,由於兩黨圍繞政府預算和調高公共債務上限議題激烈博弈,美國聯邦政府經常依靠為期數月的臨時撥款運營。去年10月,預算案的爭議導致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16天。今年雖然最終避免了聯邦政府關門,但國防預算也受到削減支出的影響,昨日參議院批準的國防預算額比本月初眾議院通過的預算額又減80億美元

上一財年629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支出相比,2015財年美國的國防開支明顯減少,但和本世紀初相比仍在相當高的水平。2001至2012,美國的國防開支由2870億美元增至近7000億美元,2013年因削減政府赤字的自動減支計劃(Sequester)影響,開支國防開支降至5266億美元,但2014年就迅速回升,突破6000億美元,仍占全球各國國防開支總量的40%,相當於排在其後14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總和。

研究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學術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發布的年報預計,美國今年軍費開支6187億美元,占GDP的3.8%,占比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14位;今年進口軍火7.59億美元,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八位;今年出口軍火62億美元,在全球17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二位

有別於往年的是,今年通過的國防政策法案明確授權美國軍方開展項目,培訓並幫助伊拉克政府及伊北部庫爾德的地方武裝打擊IS。

自今年8月起,IS已殺害三名美國人質,相繼發布美國人質被斬首的視頻,並威脅稱,美國如不停止對該組織的空襲,將殺死更多美國人。IS的血腥視頻遭到國際社會反對和譴責,卻也使該組織在全球極端分子心中“聲譽”倍增。

目前已有阿爾及利亞、菲律賓、利比亞和埃及等地的極端組織宣誓效忠於IS。同時,IS和“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救國陣線”的代表已在上月2日達成合作,稱將聯手對付敘利亞反對派武裝。

今年9月,美國將空襲IS的行動由伊拉克擴大到敘利亞。奧巴馬在上月19日的聲明中重申,美軍正加大對伊拉克北部IS目標的空襲力度,但沒有向伊拉克派遣地面部隊的計劃。分析普遍認為,美國更寄望於盟友們在中東挺身而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此前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指出,IS並不是空襲就可以解決的。空襲能遏制他們猖獗的勢頭,但不可能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58

媒體稱公安部將加大打擊澳門賭場洗黑錢 賭場股價重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07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央又推出重大措施,以打擊數十億美元非法資金透過澳門賭場流入。《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新措施讓經濟罪行調查官員有權瀏覽銀聯的交易紀錄,措施可由澳門當地銀行收到當地金融部門發出的文件證實,文件稱是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打老虎行動。

報道指出,公安部曾於上月與澳門高級官員會面,討論行動的具體情況,亦提及要就澳門賭場成為海外資本流入澳門的主要渠道,有更多的法例要推行。報道引述一名資深的賭業人士指出,公安部稱這將會成澳門的新常態,會由公安部直接管制交易,行動將嚴正執行,預計一些關鍵人物將會震驚。

報道指出,措施主要針對貴賓廳中介人業務,而非中場業務。但是公安部出手,可見是為了打擊重要人物。

澳門經濟嚴重依賴博彩業,這一措施將加大澳門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壓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周五抵達澳門,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

受反腐行動影響,澳門賭場正在經歷2002年以來最大的沖擊,賭場收入下滑。

今日,銀河娛樂股價早盤下跌近7%,金沙中國下跌超5%。

QQ圖片20141217120212

QQ圖片2014121712034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004

大摩:油價暴跌對能源公司業績的打擊尚未顯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16

oil-platform-sinking-collapse-crash

能源公司四季度盈利大幅下滑幾乎是“眾望所歸”,因投資者坐等油價下跌影響它們的利潤。

金融數據供應商FactSet提供的數據顯示,華爾街預期四季度能源行業盈利下降19.1%,居標普500指數各行業之末,而前一季度實際增長了8.1%。

不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Ole Slorer 認為,能源價格的下跌不會影響能源企業四季度的盈利。

他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歷史上來說,油價大幅下跌對於季度業績的影響通常會滯後2-3個季度,我們認為沖擊的主要是2015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業績。 

為了證實這一結論,Slorer對布倫特油價和能源公司季度每股盈利(EPS)進行了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油價下跌對於無庫存積壓的油服企業業績的影響至少滯後了2個季度。他還發現,1998年的布倫特油價大崩盤對世界最大的兩家油服企業斯倫貝謝(Schlumberger )和 哈利伯頓(Halliburton)EPS的影響也滯後了約兩個季度。 

screen shot 2015-01-13 at 10.39.25 am

上圖展示了布倫特油價下跌對這兩大油服企業EPS影響的滯後性。本周四,Schlumberger 將成為首家披露四季報的油服企業。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國際油價周二再度大跌,布倫特原油盤中一度跌至45.23美元, 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WTI原油盤中一度跌至44. 21美元,刷新近六年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89

美聯儲加息預期再遭打擊 疲軟零售銷售令全球唯一“引擎”降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74

周三公布的美國12月零售銷售大幅不及預期引發了美股和美債收益率雙雙走低,而市場對於美聯儲2015年中段加息的預期則進一步降溫。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創2012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扣除了汽車銷售後,12月零售銷售創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全球市場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表示,“這個數據是一個巨大的意外。疲軟的美國數據和持續走低的大宗商品價格使得市場開始懷疑美聯儲是否會在年中加息。”

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二,是推動美國經濟複蘇的主要驅動力。該數據公布之後,高盛等多家投行迅速下調了美國第四季度GDP預期。

就在本周,世界銀行大幅下調了2016年全球GDP增長將達到3.3%,低於6月預測的3.5%。世行首席經濟學家Kaushik Basu則向CNBC表示,“全球經濟現在只有美國一個引擎”。

這一數據也讓油價走低有利於經濟和消費的說法難以站住腳跟。12月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曾提及油價下跌有利於消費者信心的複蘇,但是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周三美股標普指數盤中一度跌破2000關口,10年期美債再創新低跌至1.86%。

管理著110億美元資產的Sage Advisory Services Ltd聯合創始人兼資產經理Mark MacQuee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市場表現告訴我們,美聯儲加息只會更晚不會更早。”

此外,五年遠期收支平衡通脹率(用於計算2020-2025年美國通脹預期)下降至1.8648%,為2000年12月以來新低。

上周公布的美國2014年12月新增非農就業再度強於預期,但是薪資水平低迷和勞動參與率刷新38年新低還是令美國政策前景充滿變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8

銀監會委托貸款新規 打擊了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74

635434301193094054

(本文作者為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首席宏觀研究員、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管清友博士,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事件:1月16日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委托貸款的監管打擊了誰?影響幾何?

一、打擊了地方政府

何謂委托貸款?從定義上講,委托貸款是一方提供資金,由受托方(通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的貸款,受托方只收取手續費。值得註意的是,委托貸款中的受托方,也就是金融機構,不承擔貸款風險,這是委托貸款的本源。受托方不承擔貸款風險這一點很重要,也就是說委托貸款的相關風險應該由委托人來承擔,受托人只收取手續費,委托人的資金應該是自有資金,金融機構並未經營委托貸款相關風險。

但因以下幾點原因導致委托貸款發生了異變:

1、2009年國內實行了大規模刺激的宏觀經濟政策引發了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等後遺癥,中央不得不對銀行表內信貸加緊約束。

2、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導致地方政府項目的後續資金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前期投資借貸的大量資金到期無法得到償付,房地產商開發貸款資金捉襟見肘。由於地方和部分產能過剩部門的預算軟約束特征對利率不敏感,房價不斷上漲導致房地產行業盈利能力強於其他制造業,在資產端高收益的驅使下,金融機構為上述部門提供信貸的積極性高漲。

3、但銀行的信貸擴張沖動卻遭遇了存貸比的嚴監管,在此限制下,銀行選擇了同業創新將表內信貸出表,利用同業創新擴大對上述部門的信用擴張,委托貸款正是這種同業創新的一種。

由於委托人並未將保險、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排除在外,那麽,券商資管或基金子公司就可以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該計劃與銀行理財資金或自營盤對接,然後該計劃通過委托貸款,最終流入地方平臺、房地產和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實現監管套利。但這樣的話,銀行就不再是簡單的受托人角色了,銀行體系內的資金完全參與到對地方政府、開發商和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投放,若實體經濟下行導致信用風險暴露,金融系統會為其所累。

12月委托貸款大幅反彈,我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銀行在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上報截止日前搶著搭上地方融資平臺項目的“末班車”。畢竟,這在目前看來還是兼顧了低風險和高收益的一塊資產。若委托貸款監管真的落實到實處,將直接打擊到地方政府平臺續命之本,考慮到部分城投將剝離地方政府債務,我們認為今年部分低評級城投發生信用風險的概率正在上升。

二、打擊了股市

但委托貸款的資金需求方在今年發生了點變化。股市替代過去的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正在成為委托貸款的資金最終需求方

我們曾在年報中總結過吹向股市的三輪大風的形成機制:

來自央行的風:經濟下行和融資成本高企的頑疾並沒有得到解決,央行直接祭出降息大招,開啟了貨幣全面寬松。降息壓低無風險收益率和信用溢價,提升了股市相對吸引力。來自金融機構的風:銀行由於風險偏好收縮,失去了對信貸類業務的興趣,沈寂了大量的基礎貨幣和理財資金用不到實體,而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已降無可降。在此背景下,券商將已有的融資融券資產向銀行抵押融資,銀行也積極沈積的流動性和理財資金投入傘形信托投入股市,湧入股市的傘形信托越來越像曾經的“非標”,而委托貸款實際上是參與了這個過程。

來自實體經濟資產重配的風:伴隨著無風險利率降低和剛性兌付預期打破,投資者配置於信貸類理財信托的積極性在下降,債券市場收益率降無可降,如果考慮到藍籌股的低估值(潛在的高收益率資產),巨量套牢於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資金借道金融創新和券商兩融開始湧入股市。

但央行貨幣政策寬松卻遭到了挑戰,一方面是高度不確定的國際資本流動,人民幣貶值,12月外匯占款單月下降千億元;另一方面是降息之後,利率在股市的狂熱帶動下不降反生,實體融資成本並未因此下降。

此外,金融機構吹來的風也遭到封堵。《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受托發放的貸款應有明確用途,資金用途應符合法律規定和信貸政策。資金用途不得為從事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理財產品、股本權益等投資。而證監會也頗為配合,在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檢查之後,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等多家券商開出罰單,暫停上述券商融資融券新開賬戶3個月。

順著這個邏輯,吹動牛市的風可能會暫時偃旗息鼓,市場短期需要警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43

借創科局打擊泛民 689玩殘楊偉雄

2015-02-19  NM
 
 

 

歷時三年,特首梁振英的創科局大計再度觸礁,上週六他召開記者會,花了大部分時間狂轟泛民拉布,聲言「香港市民已經受夠喇」。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由於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張宇人不願配合剪布,加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拒絕將設立創科局的支出直接加入財政預算案,梁振英早於月初已知開局無望,政府刻意自製情人節死線,旨在打擊泛民形象,預計十一月區議會選舉前夕,梁振英將重施故技,創科局只是一男子用以鬥爭的工具。創科局被利用作炮轟泛民的子彈,已辭任理工大學副校長的「內定局長」楊偉雄頓變炮灰。記者調查發現,楊為「淨身」加入政府,上月已解散私人公司,有傳他更已放棄美國國籍。由於其岳父翁祐家族早已泊到國企中國海外大碼頭,中央對其任命已開綠燈,坐正局長只差一步之遙。如今創科局再拖至少一年,記者週日追問楊偉雄的感受,他只回應:「過個好年,恭喜發財。」

上週六傍晚,立法會財委會無法在政府定下的情人節「死線」通過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的撥款議案,梁振英突然召開記者會,其中大部分時間用來批評泛民議員拉布,更揚言考慮修改《議事規則》杜絕拉布,「呢個社會唔係屬於少數人,唔係屬於呢廿七位議員,係屬於大家嘅。」早於上任特首前,梁振英已籌備成立創科局,當時遭立法會議員拉布未能成事。今次政府捲土重來,並於上月放風,若情人節無法通過撥款,創科局議案將要推倒重來,之後政府更兩度抽起財委會多項有關民生的撥款申請,又要求加開會議,營造創科局告急之勢。

自製死線炮打泛民

但有立法會議員透露,相比起早前同樣受拉布所累的新界東北及三堆一爐撥款,政府高層今次完全放軟手腳,既無私下約見面談,甚至連最簡單的短訊拉票也欠奉,有的只是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痛斥拉布議員「天誅地滅」,似「撩交嗌」多於游說。一向配合政府的建制派議員亦一反常態,爭取所有發言時間炮轟泛民拉布。「建制派真係想過撥款,通常派一兩個代表講吓意見就算,盡量減少發言時間,但今次創科局撥款就個個都爭住出聲,似做騷多啲。」一名立法會議員說。據悉,梁振英貫徹其不守規矩風格,原本打算要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創科局的新設職位及經常性開支直接納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然後本月廿五日宣讀預算案後一併通過,但各官員研究後認為,創科局屬新創立部門,局長及副局長等全屬重要職位,加上已成為政治議題,擔心此例一開後患無窮,故堅決拒絕。況且,梁振英與自由黨已鬧翻,身為自由黨員的財委會主席張宇人自然不賣賬負上「剪布」惡名,特首不屑相求之下,創科局早已注定無望通過。但近兩星期梁振英及建制派議員樂此不疲地炮轟泛民議員,無非藉事件打擊泛民聲望。「正因為創科局牽涉公帑唔多,又唔算好影響民生,所以CY同泛民都攞嚟互相開火,九成九肯定政府下次再遞上立法會,就係今年尾區議會選舉前夕。」消息人士說。

向CY自薦做局長

梁振英與泛民議員角力三年,創科局依然成立無期,但局長人選早於三年前已敲定理工大學副校長楊偉雄。楊為上任局長鋪路,去年底更不惜拍板不續約理大,二月底正式離職。翻查公司註冊資料,撇除跟理大有關的公司,楊偉雄上月甚至解散唯一私人公司,徹底「淨身」加入問責班子。可幸楊偉雄夫婦坐擁近億元的住宅單位及鋪位,可以說是大把本錢作長期作戰。消息人士透露,楊偉雄在未落實成立創科局前便破釜沉舟,只因當初是他主動向梁振英自薦做局長。翻查資料,楊偉雄擁有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理學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八三年回港加入岳父、已故實業家翁祐創辦的蜆殼電器工業集團,任職執行董事及集團副董事總經理。○三年獲委任為數碼港行政總裁,任內成功把數碼港轉虧為盈。據悉,轉捩點發生在○九年末,梁振英當時還未宣布角逐特首,但開始不斷邀約各界別人士飯聚,商討治港大計。當年仍是數碼港行政總裁的楊偉雄主動叩門相約,並詳述對香港資訊科技發展大計,雙方一拍即合,翌年楊偉雄即過檔有如梁振英親生仔的理工大學出任副校長一職。為提高政治能量,楊偉雄一一年接受葉劉淑儀邀請,加入新民黨擔任顧問,自此在政圈嶄露頭角。「政圈原本無乜人識佢,但佢拍住葉劉出嚟明顯分量唔同咗,佢最叻講酒經,聞吓就知係乜嘢酒,喺政圈識講酒經已贏咗一半。」一名政界人士說。楊偉雄又出任由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成立的信息共融基金會董事,原本只是掛名的義務工作,但一二年梁振英贏得特首選舉,並宣布即將成立科技及通訊局後,有傳媒踢爆該組織賬目混亂,被廉政公署批評濫用公帑及招標程序違規等多項問題,並由商業罪案調查科接手調查,但上月警方以證據不足為由結案。

岳父早已投資大陸

楊偉雄另一身份是已故實業家翁祐的女婿,翁祐以生產SMC風扇起家,改革開放初期已投資大陸地產項目,與同期回大陸發展的梁振英早有淵源。翁祐○四年逝世後,由其子翁國基接任集團主席,翌年收購光大房地產七成權益,由於坐擁大量土地,一○年被國企中國海外看中入股,變相全面收購,重組完成後翁國基轉任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消息人士透露,楊偉雄及其妻未有涉足家族業務,但憑着翁家與大陸的人脈關係,加上梁振英力薦,其局長任命早已通過政府的品格審查以及獲中央首肯。有傳他亦已放棄美國國籍,只要財委會通過撥款即可公布任命。

局長人選勢添變數

楊偉雄不惜放棄一切加入政府,梁振英為安置他,據悉已作後備方案。其一是改組現時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任主席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改由楊偉雄出任主席,直接向特首梁振英匯報,但預料將受極大阻力。另一方案是成立新的委員會,繞過原有政府架構,並同時向立法會提交成立創科局議案,撥款通過後再由楊偉雄名正言順以局長身份「坐正」。但梁振英週六見傳媒時卻未有公布設立相關委員會,繼續拖得就拖。接近楊偉雄的人士透露,楊對此頗有微言,若政府本月底仍未作安排,局長人選可能再添變數。對於梁振英一意孤行,以炮打泛民方式硬銷創科局,支持議案的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坦言,政府的做法猶如火上加油,對成立創科局毫無幫助。他透露從傳媒得知政府可能成立委員會作短期緩衝。「你一個委員會就唔係完全可以代替一個局,但我相信如果佢可以做到一啲策略方向,可以令到大家明白多啲成立個局嘅需要。」

楊偉雄夫婦擁逾億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