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發起設立一批產業並購基金、建立上市專家顧問委員會、新引進人才最高一次性補貼4萬元/人……2月10日,東莞正式對外發布《關於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全面提升產業集約發展水平的意見》(下稱《意見》和“倍增計劃”)。這份以市政府一號文形式下發的文件提出了20條具體的措施,以推動東莞實現“跨越生產總值萬億元”等目標。
力促存量企業發展
一直以來,東莞的電腦設備、智能手機、玩具、茶葉、毛織、服裝、鞋、家具等制造產業位居我國前列,尤其智能手機、玩具的出口在世界上都舉足輕重。2015年東莞成為全國非省會城市中第4個存款余額超過萬億的城市,2016年又成為全國第2個國稅突破1000億元的地級市。
但當前,土地、資源、環境對東莞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越來越突出。根據《東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到2030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190平方公里以內,而2015年東莞的土地使用面積已達到1140平方公里,土地開發逼近上限,再加上高端制造回流、低端市場分流等各種挑戰,依靠傳統的要素驅動和增量空間來拉動經濟發展已難以為繼。
為此,《意見》提出,按照民營制造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已上市或已掛牌“新三板”企業、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四個類別,各選取50家共200家存量優勢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兼並重組、加強產業鏈整合、強化資本運作等提升綜合競爭力,力爭用3-5年時間,推動試點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倍增。
同時,示範帶動各鎮街(園區)實施鎮級倍增計劃,推動鎮街(園區)實施倍增的企業達到1000家。力爭到2021年,全市產業集約化水平有效提升,實現試點倍增、供給提升、全面突破的良好發展態勢。
東莞市市長梁維東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東莞的制造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在十二五期間,東莞把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作為整個經濟發展的核心工作,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今年的“一號文”再次表明市委市政府重視制造業的態度。
“制造業是發展的核心動力,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向全社會傳遞一個信號,我們將把重點工作放在推動先進制造業的質量和效益提升上。”梁維東說。
變普惠為精準扶持
此次被遴選的試點企業主要來自電子機械、太陽能、照明、新型材料、動漫科技、新能源、機器人等高科技領域。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數家入選的試點企業,無論是行業龍頭企業還是小微企業,均表示此次推出的20條措施就像專為解決他們的困難而量身定制的,甚為“貼心”。
作為2016年度東莞市納稅過億的企業之一,廣東都市麗人實業有限公司入選了200家試點企業名單,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鄭耀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都市麗人是東莞市首家主動報名加入倍增計劃的企業,並計劃在未來依靠發展總部經濟來實現倍增。
“我們計劃增資建設一個智能制造工業園,同時成立產業發展聯盟,整合上下遊產業鏈,把相關產業的合作夥伴都吸引到園區里來,而這個吸引力就來自於《意見》當中允許自有物業產權分割的規定”。鄭耀南說
《意見》第十二條規定,參照東莞市產業轉型升級基地政策標準及產權分割銷售有關規定,對用於引進相關產業鏈合作夥伴或滿足發展總部經濟需求的,允許試點企業將自有物業升級後進行一定比例的產權分割。
鄭耀南還說,允許產權分割還讓公司有更為充裕的資金,以便建立統一的采購中心、供應鏈中心、設計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全球接單中心、結算中心、金融服務中心,通過產業發展聯盟實現上下遊骨幹企業的規模化發展。都市麗人未來三年之內要實現200億的規模,同時實現稅收6億元。
同樣入選試點企業名單的還有東莞市擎洲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典型的出口型制造企業2015年才啟動國內市場,目前外銷的比例仍占到80%。
該公司總經理方靜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外銷市場的錢越發難賺,僅做OEM和ODM利潤太低,做自主品牌是必由之路,但中小民營企業因資源有限,要創新就顯得更為艱難。
為了尋求發展,擎洲光電去年啟動了兼並重組計劃,但一直受困於融資難問題。如今,《意見》中明確將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發起設立一批產業並購基金,以重點支持試點企業的兼並重組行為。
“正好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方靜說,“而且,還可以享受融資租賃貼息、免費的上市專家顧問團隊指導,兼並或上市成功後還有費用補償等等,總之都是我們需要的,簡直是送給我們的新年大禮包”。
東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的一號文與以往東莞出臺的扶持政策如貸款貼息、研發補助、機器換人補助等等最大的不同在於“精準”,全部試點企業都將納入“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綠色通道。對於現行政策未能滿足的個性需求,試點企業均可通過這一綠色通道提請市政府商議給予解決。
連續5年護航制造業
今年的“一號文”為制造業企業送去了利好,事實上,從2013年起,東莞市政府在每年年初都會對外發布“一號文”,送出產業發展“大禮包”,而這五年來的“一號文”全部聚焦在制造業轉型升級上。
2013年,東莞市政府出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2014年,東莞市政府出臺進一步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發布的50條措施涉及國家、省、市三級年度扶持資金和減負資金達101.8億元,打造“東莞制造”升級版。
2015年,東莞市政府出臺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意見,在全國率先提出“制造2025”戰略,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從制造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的轉變,爭創中國制造樣板城市。
2016年,東莞市政府出臺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的意見,推出50條務實措施,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目標是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
2017年,東莞市政府出臺的“倍增計劃”仍然聚焦在制造業上,目標是未來五年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52%以上和50%;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企業達到3-5家,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例達2.8%,動能轉換與經濟轉型取得根本性突破。
經過多年的發展,東莞在經濟轉型方面已積累了很好的基礎,尤其是制造業規模大。來自東莞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有工業企業8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39家,其中,民營企業2699家;分規模來看,大型企業245家,中型企業1732家,小型企業3609家,微型企業53家。
東莞市經信局上述負責人說,在實現倍增計劃過程中,將充分挖掘可複制發展模式,加快推進試點企業服務普惠化,總結形成共性政策向全市推廣。並形成以點帶面態勢,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領域聚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如果有一瓶根據你的基因特點定制的啤酒放在面前,你願意為它付多少錢?
近期,美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宣布與英國倫敦一家名叫Meantime的啤酒制造商進行合作,專門為有錢的啤酒愛好者定制專屬啤酒,每桶售價可不便宜,制作一次(1200升/桶)的費用高達25000英鎊(30550美元,約合21萬人民幣),按照660ml一瓶來計算,一瓶折合人民幣105元。
縱觀國內啤酒定制市場,一些品牌只是在啤酒包裝上推出定制元素,比如在定制啤酒瓶上印出專屬照片等,但還沒有根據個人基因定制的啤酒出現。不過,國內一些基因檢測公司從個人基因組數據出發,推出個性化減肥方案,定制營養餐,還有一些公司進行定制護膚品開發等。
23andMe是否會開基因檢測公司和食品或飲品定制先河,從基因檢測出發,而衍生的醫療、健康、營養、美容等結合的個人定制的市場前景到底有多大?
噱頭大於實際意義
啤酒定制依據的原理是什麽?Meantime啤酒廠與23andMe合作,在釀制個性化啤酒之前,從客戶身上進行唾液取樣,然後科學家進行分析,檢測客戶的口腔味覺感受器(TAS2R38基因)對丙基硫氧嘧啶(一種可以從卷心菜、生西藍花、咖啡、黑啤中提取出的、類似苦味劑的物質)的敏感度,進而了解該用戶對苦味的喜好,有些人喜歡苦味較重的口味,有些喜歡清甜的口味。
一旦基因檢測結果出來後,啤酒廠就會將根據基因信息開始著手制作符合客戶需要的啤酒。啤酒樣本制成後,他們會邀請客戶與釀酒師一對一座談,並試喝樣品,以確保口感是否符合客戶的喜好。之後,客戶還可以親自體驗釀酒的過程,比如添加啤酒花、谷物和進行測試。
啤酒制造商Meantime的釀酒師Ciaran Giblin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款利用先進的基因技術根據個人DNA定制的啤酒。消費者只要往23andMe送一份自己的唾液樣本,他們就會提供給你一個配方,這個配方做出的產品是根據消費者的基因組成所研制出的最符合其口味的啤酒。
除了享受專屬的DNA量身定制客戶的啤酒,客戶還可以通過增加費用:為自己的啤酒命名;享受直達家中裝罐、供應到酒吧或直接入窖儲存的服務;參與一次名叫“The Knowledge(求知)”的課程;設計自己的專屬logo、啤酒瓶或啤酒杯等服務。
從售價來看,一瓶定制660ml的DNA啤酒售價105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一箱普通啤酒的價格,而定制啤酒不會以零售方式出現,而是為“土豪”以1200升/桶 來定制的。
以精準醫療為主業的元碼基因CEO田埂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基因定制啤酒的原理非常簡單,用基因來檢測用戶感受苦味的程度,如果用戶對苦味敏感,就降低苦味。人的味覺受體的基因比較簡單,但是嗅覺受體的基因已發現的有200多個,定制啤酒只是考慮了人的基因對苦味的靈敏度,所以這項定制的噱頭作用大於實際意義。
基因個性化定制市場潛力巨大
23andMe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範圍內消費級基因檢測類別里具有標桿意義的公司。這家位於美國加州的公司,由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前妻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創辦,它直接面向消費者唾液檢測的個人基因組試驗在2008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佳發明。
23andMe為消費者提供包括族源分析、遺傳性狀和遺傳性疾病的風險評估等檢測。2015年6月,23andMe的基因檢測樣本量已經達到100萬個。在基因數據應用方面,23andMe做了很多嘗試,從藥物到食物,從運動方案到個性化的文娛用品,除了啤酒外,還有根據個人基因組數據定制的圍巾,根據個人基因組數據生成的音樂和手機壁紙,甚至還有手機卡牌遊戲。
WeGene(微基因)是國內被稱為最“像”23andMe的公司,為國內互聯網消費者提供消費級的基因檢測。所謂消費級,和應用於臨床的基因檢測相對應的,是消費者科學認知自身遺傳特性的一種方式,檢測結果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不具備臨床指導意義。
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在國內的接受度和美國相比顯然差了一大截,WeGene創立兩年多來,口碑不斷提升,樣本量目前達到數萬,但與23andMe的百萬樣本量仍有不小差距。
WeGene CTO陳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基因檢測的結果本身並不是目標,後續根據包括基因組數據在內的人體數據的定制解決方案才是最終目標,而啤酒只是其中一個小事而已。整體而言,營養基因組學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很多食品行業的巨頭在這個領域都有長期的投入。歐美的科研機構也有很多營養基因組學方面的項目,比如歐盟的Food2me項目。營養基因組學公司Nutrigenomix在全球22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服務,授權服務商超過一千家,在香港地區就有十余家。
陳鋼表示,如何在個性化同時,真正給消費者帶來好處是更重要的事情。 WeGene也在發展定制化服務生態,比如,有健身公司給WeGene的用戶提供基於基因組的個性化減肥指導,價格不便宜,銷售還不錯,還有和合作夥伴開發的定制營養餐也有一定市場。
作為人體數字化的入口,基因檢測如何和人們的醫療、健康、營養、美容等結合,推出個性化醫療,個性化營養、個體化美容等,並實現產業化和商業化,是國內基因產業一直探索的目標。
田埂認為,定制食品除了味道需求外,還有營養的需求,比如根據基因組數據,有些人不能代謝某些物質,有些人身體里本身缺乏某些物質,根據個人代謝能力和營養需求定制食品未來比啤酒的需求更強。
個性化美容護膚和基因、代謝等結合,被認為是基因定制化頗具潛力的市場。英國的geneu和美國的skinshift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國內數字生命公司碳雲智能就提出要和一些護膚品公司合作,為消費者定制護膚品,提供精準護膚。
設想一下,如果基因檢測公司和一些化妝品公司合作,利用基因組學,微生物組學(檢測尿液、糞便、表皮微生物等)和生活習慣調研等不同手段,建立了精準化肌膚護理的解決方案,尤其提出抗衰老的個性化方案,或許會有很多女性願意為此買單。
一位化妝品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精準護膚的市場才剛剛開始,更多的公司只是嘗試。女性對於美的追求從初級到高端,高端以後還是會出現衰老,整形和醫療美容就有了市場。每個人的皮膚特質不同,基因護膚品定制的市場肯定很大,但是如何推廣和普及還需要積累。
事實上,基因個性化定制是個大概念,也是一個涵蓋產業相當廣的領域。田埂就舉例說,基於基因組學而進行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個體化的飲食方案,美容方案,都屬於個人定制,以後環境溫度,服裝材料都可能會根據個體遺傳基礎進行定制化調節。
“未來還或許可以根據遺傳匹配度以及遺傳喜好,精準的找到一個男朋友,是不是叫定制伴侶?”田埂說。
中國對外投資活躍程度一年高過一年,存在感強烈。
在歐洲,中國資本近年追逐的重心在德國。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僅在2016年前10個月內,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投資者,就購買了58家德國企業;為此共出資120億歐元,是2015年的20倍還多,多於以往購買的總和。
除了“德國制造”搶鏡,作為空客總部所在地和核能大國,法國也出現在了中資投資與收購的視野中。正如法國奧羅阿大區的新任主席洛朗·弗基耶(Laurent Wauquiez)所說,“法國不只有全世界最好的美酒”,也有不斷湧現的科技新勢力。
法國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圖為“運載飛機的飛機”、最新型的空客“大白鯨”運輸機
去年的英國脫歐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客觀上推動了中國對歐洲的投資;今年時值法國大選,人工智能系統甚至已預測極右翼領導人勒龐(Marine Le Pen)將成為下一屆法國總統。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方向產生了不確定性的時代里,法國人相信,中國能給他們答案。
長期致力於中法跨境並購的投資人本賽德(Bruno Bensaid)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尤其是在英國宣布脫歐之後,法國和德國成為代表歐洲價值核心的重要力量,加上法國初創企業已經遍布全球,未來一定會得到更多中國投資人的認可。”
擴大創業生態圈
事實上,法國的互聯網發展一直走在歐洲的前列。
根據法國商務投資署(Business France)的統計,去年法國政府對於科技領域的投資總規模達20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62%,其中90%以上的投資都集中在移動和互聯網領域的公司。
法國商務投資署的數據顯示:“全法高速互聯網計劃將在2022年前覆蓋全國所有地區,首先將滿足法國工業園區的高速光纖連接。”據介紹,這項來自政府和民營的投資規模達到200億歐元(約合1460億元人民幣)。
但是,相較於對美國矽谷等地區的熱衷,中國企業投資法國科技行業的仍然寥寥無幾。
以上海為例,在上海的法國初創公司數量已經超過700家。法國企業主協會主席、有“老板的老板”之稱的皮埃爾·加塔茲(Pierre Gattaz)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的時候表示:“之所以想到要成立‘法國科技’聯盟,是希望把全球的法國創業者聯系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加塔茲還表示,法國在科學技術上的專業性非常強,符合中國對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的需求。
加塔茲就是中國投資創業的典範。20多年前,他繼承了父親的公司法國雷迪埃集團(Radiall),並來到上海建立了上海雷迪埃電子有限公司,從事電子連接器的研發和生產。直到目前,雷迪埃仍然占據著全球電信、航空等領域重要的市場份額。
皮埃爾·加塔茲(Pierre Gattaz,左一)非常看好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機會
隨著近年來法國初創企業生態圈的發展壯大,法國初創公司在全球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將吸引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國際投資者。
本賽德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中國投資法國科技領域的案例還不多,這並不是資本或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中國投資者缺乏對法國本土投資環境的了解。但這些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改變。”
歐洲的“初創國家”
有“歐洲的矽谷”之稱的奧弗涅-羅納-阿爾卑斯大區(下稱“奧羅阿大區”)以法國工業重鎮里昂為中心,輻射法國東南部近5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區域,是法國繼巴黎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大區,也是歐洲的第七大經濟大區。弗基耶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奧羅阿大區是法國經濟的火車頭。在法國的經濟地位相當於加州之於美國。”
2月14日下午,弗基耶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續簽了與交大附屬瑞金醫院的合作協議,並推進“中法醫學院”的交流項目。
在弗基耶的見證下,中法企業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醫療行業的法國公司Bioxis和致力於皮膚科醫學的中國企業歐華美科(JUVAMED)的300萬歐元的交易;半導體行業由上海國盛投資的基金國家半導體行業集團(NSIG)入股法國SOI晶圓技術公司(SOITEC)。
此外,中國企業赴法投資名單又添新成員。被法國羅地亞有機矽(Rhodia Silicones)收購的中國藍星有機矽(Bluestars)正式投資落戶奧羅阿大區;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SITRI)也宣布在位於該大區的格勒諾布爾市建立實驗室。
要讓“法國文藝複興時代重現”是奧羅阿大區的目標。為此,奧羅阿大區在數字化方面的投入不遺余力。弗基耶介紹稱,要建設“數字化大區”,首先在人才培養方面就要使用數字化手段。為此,該大區還每年推出獎學金項目,向中國招募動畫和數字媒體等領域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此外,大區還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業。弗基耶向記者表示,奧羅阿大區的創業大學生數量是巴黎大區的四倍。
法國政府正在全面推動經濟由工業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也掀起了一場法國高新技術的革命,並以此作為吸引國際投資以及促進對外出口的優勢。去年法國重塑了“科技興國”的標簽,並將法國創業者匯集起來,以“La French Tech”(法國科技)的聯盟形象出現在全球最重大的科技展會上。
思科(CISCO)董事局主席、前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在去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的創新論壇上也提到了法國。他說:“法國已經成為了歐洲的‘初創國家’。法國政府把國家變成‘數字共和國’的決心非常明確。”
錢伯斯預測,未來三年法國就業將會增加110萬個,未來十年法國GDP將會增加7190億美元。
他指出,法國政府“科技興國”的策略非常明智,尤其是在“後英國退歐”時代,歐洲經濟正在經受浮浮沈沈的考驗,法國在科技方面的投資就能創造就業、促進增長、推動創新,從這個方面來講,法國為歐洲樹立了楷模。
國際投資大幕已拉開
目前活躍在中法投資並購領域的基金數量並不多。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法國最大的私募基金歐瑞澤(Eurazeo)和中國的私募基金凱輝資本。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歐瑞澤基金大中華區總裁陳永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面臨很多挑戰,也有很多發展的機遇。比如現在全球經濟的複蘇並不理想;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歐洲、中國的經濟發展,都碰到了一些節奏上或速度上的障礙,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受經濟危機影響,貿易保護加劇、環境問題嚴重,這些問題對我們、對新興產業發展都是大的挑戰。”
不過陳永嵐表示,在新興產業領域,如環保、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甚至包括新興生活方式等,大家都是有共識的。這些領域為中國赴法國投資提供了方向。
國際投資者已經邁開了腳步。去年,谷歌投資了法國從事圖像識別研究的初創公司Moodstocks。所謂圖像識別,就是賦予機器人“眼的功能”,將攝像頭變成能夠感應周圍環境並作出應對的智能傳感器。這一技術的進步顯然有望支撐谷歌未來推出的服務。
另一個成功的收購案例來自於諾基亞對從事智能健康硬件設備的法國初創公司Withings的收購。Withings助力諾基亞的數字健康和物聯網業務發展,最近就新推出了智能手表。
此外,法國還有多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比如出行共享軟件公司BlaBlaCar、物聯網公司Sifox和音響設備制造商帝瓦雷(Devialet)。
2月21日,中國將迎來今年首位歐洲國家領導人——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法國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將訪問中國。此行卡澤納夫很可能訪問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去年底,第一輛基於ZOE電動車的雷諾自動駕駛原型車在該生態城誕生,也由此誕生了中國第一個開放性的自動駕駛示範區。
法國總理選擇在總統大選前夕訪華,時機耐人尋味。“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智慧值得法國學習。尤其是在貿易保護主義和自由主義之間的平衡。”弗基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不是無選擇地進口,而是要為自己的企業服務,對國際交流采取開放態度,這是非常務實的。”他還表示,正是因為中國采取了務實的態度,所以才能在互聯網時代,對“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這幾大科技巨頭進行積極回應。
在券商互聯網化的江湖中,科技驅動業務轉型已成業界共識。近日,長江證券(000783.SZ)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券商智能財富管理系統——iVatarGo正式上線。
iVatarGo是長江證券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投資者服務領域的典型產物,亦是券商行業第一家定義了大眾智能財富管理的平臺。
據介紹,iVatarGo基於6大類-106個因子-231個標簽,在確保客戶信息和資料絕對保密的前提下,對客戶的投資行為數據、交易數據進行深度智能分析,為每名客戶進行全面精準“畫像”,幫助用戶獲取投資信息和情報,成為用戶投研和決策的智能助手。同時,iVatarGo還能為每位用戶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投資資訊、理財產品以及投資顧問服務等。
為讓iVatarGo真正“認識”用戶,長江證券在確保客戶信息資料保密的前提下,首次提取所有正常交易客戶五年共86.7億條交易數據,運用量化方法評估客戶的交易行為,每日計算1878.5億次,來識別客戶的投資偏好及投資能力。iVatarGo利用這些大數據分析客戶特征,並為每位投資者的每一個特征進行標簽化標註,從而實現客戶真正意義上的“千人千面”。
而iVatarGo所用到的客戶標簽體系,除年齡、性別基本特征外,還涵蓋了投資特征、交易行為特征、投資能力、投資風格、投資策略、當前持倉等用戶投資行為特征。
在識別用戶後,iVatarGo便使用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智能分析、數據應用落地等一套工程化的方法,去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客戶到“懂得”客戶。並且持續跟蹤分析客戶資產狀況、投資行為,隨時調整標簽,力求在任何場景、任何時間都能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服務和產品,幫助用戶實現最大價值。
事實上,長江證券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步伐一直在不斷加快。長江證券手機客戶端去年全年叠代12次,完成了從單一的交易平臺向“交易+銷售+服務”平臺的轉變;2017年成為第一家同步推出微信小程序券商;此次iVatarGo則是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券商智能財富管理系統。
“目前,圍繞著數據化、場景化、智能化展開的金融科技創新,正在顛覆著券商行業的競爭形態。”長江證券總裁鄧暉表示,金融科技一定會是證券業通往未來的諾亞方舟。
“根據你的生活方式量身定制”、“巧妙規劃利用你的空間”、“為你定制獨一無二的居家環境”……隨著人們在消費時越來越重視個性化的需求,定制家具的C2B模式應運而生。C2B與傳統的B2C模式相對,是一種消費者先發起需求,商家根據消費者需求組織生產的商業模式。
順應這一需求,僅今年3月,就有三家定制家具企業紮推上市:3月7日尚品宅配(300616)、3月10日皮阿諾(002853)以及3月28日歐派家居(603833)。至此,定制行業年營收都已經邁過了10億元級別的第一梯隊“四小龍”已經全部現身:索菲亞(002572)、好萊客(603898)、尚品宅配以及歐派家居(表1)。
與初入資本市場的尚品宅配和歐派家居相比,“老大哥”索菲亞已經以出色的股價表現給定制家具這個子行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年初以來,盡管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索菲亞的股價上漲了34.2%。而與其在2011年4月掛牌上市時的股價對比,6年時間里股價則上漲了8倍。同時,最新公布的2016年基金年報顯示,其為當年基金重倉中小板市值的第二位,持股市值高達46.3億元。再來看2015年2月上市的好萊客,兩年來股價也上漲了4倍,並得到中銀研究精選、匯添富新興消費、國投瑞銀瑞寧混合等8只基金重倉。
定制家居,風口已至?
“O2O+直營模式”營收增長跑贏同行
與傳統的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家具的C2B模式,既兼顧了實用性與空間利用率,又能充分展現消費者對個性、時尚、舒適的追求。以索菲亞、好萊客、尚品宅配、歐派家居“四小龍”為代表的定制家具企業,近年來營業收入平均增速維持在超過30%的高水平,大幅超過家具行業整體10-15%的增長率(圖1)。
在它們之中,尚品宅配自2013年以來的年平均營收增速,更是維持在50%以上的高水平,大幅超過同行。以2015年為例,尚品宅配的營收增速是歐派家居和好萊客的3倍以上,也是索菲亞的1.7倍(圖2)。
較小的增長基數固然是一方面,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四小龍”的其他三位成員相比,尚品宅配相對獨特的模式也是其獲得高速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索菲亞2003年以定制衣櫃起家,歐派家居自1994年率先將歐洲“整體廚房”的概念引入中國,成立於2007年的好萊客從整體衣櫃領域切入,相較之下,尚品宅配實屬定制行業的跨界者,它以家居軟件為起點,擁有與生俱來的互聯網基因。
尚品宅配創始人於1994年成立圓方軟件,專攻家居軟件研發。2000年,成立家居行業門戶網站新居網。2004年,尚品宅配成立,開始由家具軟件服務向定制家具生產、制造、銷售轉型。“用IT思維做家居,是尚品宅配最獨一無二的地方,也是其能把生意蛋糕持續做大的關鍵所在”,尚品宅配總經理李嘉聰曾如此介紹。
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尚品宅配,憑借與生俱來的IT思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營銷模式和重要城市直營店模式經營,實現了品牌的快速傳播和營收高速增長。其青春、多變和色彩跳躍的裝修風格,也抓住了年輕一代的消費心理。
此後,依靠積累十多年的互聯網運營經驗,尚品宅配通過成立全資子公司新居網,以新居網和微信公眾號“尚品宅配”、“維意定制”提供線上營銷服務。目前,“尚品宅配”微信公眾號粉絲已超過1000萬,“維意定制”微信公眾號粉絲超過500萬。
2016年,尚品宅配O2O引流服務費收入達5986萬元,同比增加29.4%。根據尚品宅配招股說明書的測算,O2O引流的客戶已經占到加盟商總收入的近20%,剔除O2O引流服務所實現的收入,則其2015年加盟模式收入的增長率與索菲亞相當(表2)。因此,O2O引流服務是其加盟模式營業收入大幅增加的重要因素。
營收快速增長的另一大原因,是與其他幾家定制上市公司均采取經銷商模式為主的輕資產運營相比,尚品宅配則一直大力發展直營門店。並且,在直營店的選址上,尚品宅配也另辟奚徑,早在2014年便從傳統建材家居賣場中撤出,轉而布局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業圈(表3)。
截至2016年12月末,尚品宅配直營店數量已達76家,雖然在數量上遠不及加盟店的1081家,但貢獻了近一半的營業收入,而索菲亞、好萊客和歐派家居三家的直營店收入占比,最高的不過6.9%。2016年,尚品宅配直營店的銷售收入達19億元;2014年至2016年,其直營模式實現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高達55.4%,遠高於其他三家的加盟經營模式的營收增長。
重資產模式下的凈利潤掉隊
直營模式給尚品宅配帶來了品牌的快速發酵以及營收的高速增長,但重資產運營產生的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也使得尚品宅配在營業收入上大幅跑贏同行的同時,凈利潤水平卻嚴重掉隊(圖3、圖4)。盡管尚品宅配的毛利率在“四小龍“中居於榜首,營收規模與索菲亞相當,但2015年的凈利潤卻只有索菲亞的1/3。
對比索菲亞、好萊客、歐派家居和尚品宅配的銷售費用率,尚品宅配近幾年的銷售費用率均遠高於其他三家。以2016年為例,尚品宅配的銷售費用率是索菲亞的3倍還多,也是好萊客和歐派家居的兩倍。在定制家居“四小龍”中,索菲亞的銷售費用率最低,而且也趨於穩定,因此享有較高的凈利潤水平(表4)。
據尚品宅配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的銷售費用明細來看,其銷售費用主要為職工薪酬及福利、租賃及水電管理費和交通運輸費、廣告宣傳費,這四項占了當年銷售費用比例的九成左右。其中職工薪酬及福利、租賃及水電管理費共占了約60%,均為直營店擴張所帶來的人員和租金支出。
尚品宅配的直營店通常都開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業圈,不僅地理位置好,店內設計也時尚美觀,而這些均需要高成本為其埋單。2016年尚品宅配凈利潤增長較快,主要就是當年新開直營店較少導致銷售費用增幅放緩。相較於2015年新增11家直營店,2016年只開了3家。
相比直營店模式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經銷商模式則可較很大一部分成本轉嫁給經銷商,更有利於業務的廣範布局及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提升,從而成為定制家具企業的首選銷售模式。索菲亞、好萊客、歐派家居均主要采取經銷商的經營模式,從而在營收和凈利增長上保持了同步。
有人將尚品宅配比作“定制家具屆的京東”,重資產模式下,雖然享有高速發展的擴張水平,但整個行業都在賺錢的時候,盈利水平卻最弱。這倒在一定程度上與其的互聯網基因相匹配——在營收增長和盈利模式上也很“互聯網”:“崇尚高打高舉,不在乎是否賺錢”。
除了直營店高額的費用支出,尚品宅配的廣告宣傳費用也居高不下。相較於同行企業的單品牌運營,尚品宅配旗下“尚品宅配”和“維意定制”兩個品牌同時運營,這意味著廣告投放需要一式兩份,無形中增加了廣告宣傳費用支出。
以廣告代言為例,索菲亞聘請舒淇代言,歐派家居由孫儷代言,好萊客的品牌代言是Angelababy楊穎,而尚品宅配由於有兩個品牌, “尚品宅配”和“維意定制”分別聘請了周迅和李冰冰兩位明星進行品牌代言。雖然並無具體的數據可查,但上述各位都是一線當紅花旦,代言身價自然是不菲。
單廣告宣傳費用一項,就占據了尚品宅配銷售費用約20%的比例,其中2014年更是達到了26.5%,廣告宣傳費約1.3億元,與當年的凈利潤持平。然而“尚品宅配”和“維意定制”雙品牌的定位並未有區別,實際處於競爭關系。對此,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表示,啟用“雙品牌”最早是設計上的考慮,“現在想想挺好,加盟和經銷可以做兩個,這樣一個城市可以有很多經銷商。而且兩個競賽很好,很激烈,有競爭力。”
雖然重資產模式的成本可觀,但直營店不僅貢獻著公司一半的營業收入,而且對於穩定銷售渠道,進行品牌宣傳和提升市場知名度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尚品宅配計劃未來三年,在廣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型城市繼續新增標準直營店約70多家,標準直營店將增至約150家。
大家居時代的全新競爭
目前,我國定制家具占家具行業收入的比例約在20%左右,而發達國家位於60-70%之間。根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披露的數據,2016年家具制造業市場規模為8559.5億元,如果按照5-8%的年均增速,定制家具滲透率每年3%的增長測算,到2020年,定制家具市場規模將達到3500億元,發展空間十分可觀。
定制家具的快速風靡市場,一方面是日益成為消費主力軍的80後、90後在在家居產品的選擇上更加追求時尚和個性化,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房價攀升疊加小戶型房增多等因素,突顯對空間利用率的高需求。
不斷增長的消費者群體帶來了定制行業的繁榮,但大部分定制家具企業都是從某一定制單品起家,如歐派家居引進定制櫥櫃的理念,索菲以定制衣櫃聞名。如今,隨著渠道的不斷擴張,單一品類已經無法支撐企業的高速發展,向全屋定制和大家居的擴充成為新的發展動力。
對企業一方來說,從定制單品逐步拓展到臥室、廚房、書房、客廳等全屋定制家具領域,可以提高客單價。在消費端,相較於費時費力的一件件挑選家具,全屋定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務。風格統一,布局更具設計感的全屋定制,頗受消費者歡迎。因此,隨著定制家具企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消費者對定制家具消費認可度的提升,全屋定制已成為定制家具龍頭企業的共識。
相較於其他幾家定制家具品牌,尚品宅配由於並不是從某一優勢定制單品切入,因此較早地開始了全屋定制的模式,因此其定制品類發展較為均衡,沙發、床墊、飾品等配套家居產品的銷售也已取得成效,2016年配套家居產品的銷售額已接近6億元,主營收入占比也已達近15%的比例。得益於全屋定制,尚品宅配的客單價也顯著高於同行業公司,2016年尚品宅配的可比口徑的客單價為32000元,高於索菲亞、好萊客和曲美家居(圖5、圖6)。
索菲亞的核心業務是衣櫃,但其先後進軍全屋定制和整體櫥櫃領域,包括榻米、書櫃、梳妝臺、電視櫃等產品,大力布局“大家居”戰略。不久前,其還宣布與華鶴成立合資公司,進入定制門窗領域。
截至2016年底,定制衣櫃依然是索菲亞的拳頭產品,保持了主要贏利點的地位,但司米櫥櫃專賣店也已經超過600家,2016年櫥櫃營業收入超過4.13億元,家具家品營業收入超過1.58億元。兩項加總營收占比已上升至12%,已然成為未來營收的重要增長點(圖7)。
相對於索菲亞從衣櫃切入櫥櫃,歐派家居在深耕櫥櫃產品的同時,積極拓展定制衣櫃、衛浴、木門等領域。歐派家居在2014年成立了專門負責大家居業務的新部門,啟動了“大家居戰略”,大力開拓“大家居”體驗店。
目前,以整體櫥櫃、廚房電器、整體衛浴等七大家居品類為基礎,歐派家居還在繼續拓展地板、床墊等品類。新增定制品類成為營收的重要增長點,其整體櫥櫃業務作為拳頭產品,營收占比已下降至61.2%,而定制衣櫃2016年已實現營收20.2億元,正逐步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占比已達到28.3%,整體衛浴和定制木門也已成為營收的重要補充。
整合之路悄然開啟
另一方面,在豐富品類的同時,定制家具龍頭企業開始了上下遊產業鏈的整合之路。
索菲亞在上市之後,2014年與法國司米公司成立司米櫥櫃合資公司,並在近期宣布與華鶴成立定制木門合資公司。歐派家居的招股說明書披露,紅星喜兆以4.49%的股份成為其第三大股東,而紅星喜兆為紅星美凱龍的全資子公司。作為我國家居建材市場的龍頭企業,紅星美凱龍的入股,未來有望與歐派家居實現更廣泛的合作。
此外,好萊客近期發布公告,為推進“大家居”戰略的發展,擬使用自有資金5000萬元與廣東好萊客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梅榮能、黃顯明等發起設立泛家居產業基金,希望圍繞“大家居”產業鏈,以股權投資為紐帶,積極利用投資並購等多種資本運作方式,推動定制家居的產業延伸和戰略升級。
在定制熱潮的推動下,成品家居企業也開始試水定制家具。目前成品家具轉型定制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如曲美家居、美克家居這些全品類成品家具企業,將後端生產設備進行柔性化改造,使得現有產品得到個性化、規模化定制。曲美家居自2016年初進行工廠的升級改造,目前擁有“8大生活館”全品類定制化的生產體系,定制家具成為其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而對於單一品類成品家具,則可以通過直接收購或成立單獨的板式類定制子公司試水定制家居企業。軟體沙發龍頭顧家家居,2016年4月成立顧家定制,從事定制家具的生產、設計與銷售。
傳統成品家具品牌紛紛試水定制,雖然具有一定的門店、渠道基礎,但定制家具對柔性化生產能力、信息技術、供應鏈管理等的要求較高。因此,雖然市場上以定制家具為賣點的企業遍地開花,但真正能轉型做定制的傳統家具品牌還較少。
在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智能家居等概念的引領下,定制家具企業的整合之路剛剛起步,龍頭企業的較量也才剛剛開始。剛剛過去的第七屆中國廣州定制家居/衣櫃展覽會以“定制融年”為主題,“跨界融合,資源融合,品類融合,區域融合”將成為定制家具未來的發展方向,廣東省定制家居協會秘書長曾勇在會上表示,“只有加速融合,定制家居企業才能繼續保持30%的行業平均增速,才能湧現出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百億企業。”(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對於不少“低頭族”來說,時時刻刻的指尖體驗讓智能手機的電量成為最大考驗,因此,除了手機以外,充電寶也是很多人出門的必備品。然而,充電寶爆炸傷人事件卻時有發生,有媒體調查發現,這類事故多是因為充電寶本身就是山寨產品。
近日,小米公司就因充電寶產品遭侵權,將北京一家商貿中心告上了法庭。在北京的火車站等人流密集處,一些流動商販向行人售賣假冒名牌的充電寶,這種高仿的山寨充電寶,外觀上標明幾萬毫安,實際卻只有幾千毫安,隱患重重。
北京西站北廣場,北一進站口附近人流湧動,昨天下午,有一位背著舊書包的商販不時向路人推銷充電寶。
商販:要不要充電寶?OPPO的,都是好機子。
記者:多少毫安的?
商販:3萬毫安。
記者:真的假的,多少錢?
商販:80的,60的,可以試一下。上火車也可以用,能充四個多手機。
記者看到,小販推銷的是白色的長方形充電寶,背面寫著OPPO智能移動電源,容量標明3萬毫安。在北廣場的地鐵口附近,也有人叫賣這樣的充電寶。
這些售價幾十元的所謂“名牌”充電寶是真的麽?記者在OPPO官網查詢,發現並沒有充電寶在售。OPPO的客服人員回答得更直接,OPPO不賣充電寶,“我們暫時沒有OPPO這個牌子的充電寶。”
北京站地鐵C口附近,常年有人擺地攤賣充電寶。這里的“品牌”更全,包括小米、“VIVO”和“三星”的充電寶,價格幾十元。
這些商販用一塊布攤在地上售賣,看到有執法人員到來時,他們迅速把充電寶用布收起來背在身上,看起來像是背一個包,混進人群躲避檢查。
實際上,小米官網在售的充電寶,只有5千、1萬、2萬三個容量的移動電源在售,並沒有2萬8百毫安的產品。官網提示,正品小米移動電源外包裝上均會貼有防偽標簽,可驗真偽。記者發現,北京站地攤上售賣的有紅藍白等多種顏色,與正品相比外觀較厚,山寨痕跡明顯。
有媒體報道稱,小米移動電源占了80%的市場份額,但其中卻有80%都是假貨。近日,小米便因為移動電源把北京一家商貿中心告上了法庭,小米要求這家商貿中心停止侵犯原告註冊商標專用權並銷毀庫存侵權產品磨模具、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萬元,並登報道歉。
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不法商販兜售的充電寶,雖然山寨的品牌各不相同,但是外形相似,質量堪憂。日前,新京報記者在上述區域購買了多個充電寶,“將這些充電寶的外殼拆開,發現較大的充電寶里面有6到7節電池,較小的有2到4節電池。電池由黃色或無色的透明膠帶捆綁在一起。撕開膠帶,所有充電寶的電池表面均布滿銹跡,電池兩極生銹尤其嚴重,有的充電寶只有1至2節電池與導線相連,其余電池只是擺設”。
這些山寨充電寶從哪里來?充電寶業內人士許先生說,充電寶主要由外殼、電池、電路板構成,大部分山寨工廠集中在深圳和東莞。在某電商網站上,充電寶的批發價格最低值有10.5元。記者發現,銷售低價充電寶的商家,大多來自深圳。一家標價21元(100個以上)的深圳某科技公司的銷售頁面上,寫著“可定制logo”的字樣。銷售人員楊先生說,只要加錢,什麽牌子都可以印,印logo的話會加一點印logo的費用。
實際上這樣的“山寨”成本很低,印logo每個只要加一兩毛錢。而這家公司還在銷售頁面上堂而皇之地寫著:標20000實際6000。楊先生介紹,“標多少你自己可以定,這邊市場上都這樣標(20000),但實際容量都各不相同。
楊先生說,他們有兩個工廠,共有工人200多人,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大量生產。近期充電寶爆炸傷人事故屢有發生,其中多起涉及假冒名牌的劣質充電寶。
而在某網站上,這種可定制充電寶logo的商家並不少,批發價格從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外觀上標的毫安數和實際電池的毫安數差距很大。
移動電源市場的進入門檻低,使得山寨產品的成本也很低,利用二手電芯制作山寨產品的利潤空間很大。充電寶業內人士許先生指出,山寨充電寶隱患重重,比如電池生銹後容易短路,引起爆炸,而如果充電寶沒有過充保護裝置,導致電池充滿電後還接著充,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在這里提醒消費者,購買充電寶要通過正規渠道,千萬不要貪圖便宜。
(來源:央廣網,記者:吳喆華)
“產品驅動變成“以用戶為核心”的用戶驅動,幫助企業從供應分工時代進入生態協同時代。”
6月8日,致遠互聯在北京舉辦新品交流會,介紹了全新V5協同管理平臺的產品思路和產品功能。致遠互聯執行總裁向奇漢和致遠互聯V5事業部副總經理曾靜良分別針對協同管理的未來發展及協同管理軟件的產品創新叠代升級做了分享。在向奇漢看來,協同正在向移動化、智能化、定制化、平臺化四個方向叠代發展。而針對市場環境的及組織管理的變化,曾靜良給出了全新V5協同管理平臺的產品邏輯及功能亮點。
新的考驗,新的協同
全新的V5協同管理平臺,在移動化、智能化、定制化、平臺化方面優勢顯著。
在當今,不確定性的環境已成為常態。公司內部的管理和協作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整個市場變化的速度、頻率還有它的猛烈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尤須通過管理升級、協作升級、服務升級實現組織升級,以期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
對此,曾靜良指出:
第一:協同軟件不僅有內部的協作,它更重要的是幫助客戶駕馭當前不確定的社會環境、市場環境,實現管理升級。
第二:V5協同管理平臺還將幫助組織重新建立它的組織邊界以及管理邊界,為企業和上下遊以及內部員工和用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幫助組織自生長,並通過幫助組織構建移動協同平臺、智能工作平臺、定制分享平臺、泛組織協作平臺,幫助組織實現自生長,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讓組織管理的升級可以與時代同步。
移動+智能+定制+平臺 助力組織管理升級
在上述文字中,已講述致遠互聯V5協同管理平臺的開發邏輯。那該產品的移動化、智能化、定制化、平臺化優勢是如何體現的呢?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對C端來說,這個賽場已接近尾聲,而對於B端來說,態勢還未明確,但移動互聯已成為行業“不成文的準則“。
曾靜良介紹到,致遠移動M3具有平臺化、業務化、全員化的特點,實現了基於業務集成的移動門戶。主要體現為:一、可實現統一登錄、統一消息、統一待辦、統一組織、統一搜索、統一應用、統一報表七大統一,讓移動成為組織管理新入口;二、提供強大的移動開發平臺,支持企業複雜應用的定制和擴展;三、實現移動全場景的業務應用,滿足不同角色的管理者、外勤人員、普通員工及產業鏈協作者的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四、5大核心集成引擎(賬號及組織集成引擎、消息集成引擎、待辦集成引擎、業務應用集成引擎、業務流程集成引擎)組成一個統一移動集成平臺,並提供統一的可生長的應用中心。
在智能化的產品屬性中,致遠互聯推出了移動智能辦公助手“小致”機器人,小致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可實現協同應用場景下的人機對話。其主要功能已包括工作提醒、信息查詢、工作安排、快捷命令等。同時,在流程方面,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智能連接,審批與執行智能連接。並能夠記錄在工作當中的行為,智能化信息分析與推送,讓管理更智能。可以為企業員工、企業管理者提供智能語音助手服務。
對於定制化,目前軟件與雲服務正從標準化產品時代向個性化服務時代發展,定制將釋放無窮的發展空間。據了解,2012年,致遠業務生成器發布,率先開啟業務隨需定制個性化服務新時代。多年來,“定制”這一特色應用早已深入到致遠互聯的萬家用戶。致遠互聯大概每年會新增幾千家大中型客戶,其中70%的新增客戶會采購我們的業務生成器,依托業務生成器搭建公司業務。基於全新的V5協同管理平臺,致遠互聯可以幫助組織從提供大規模的標準化產品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服務,即便是非專業的業務人員、IT人員也可以定制業務,從而讓組織以用戶為中心定制業務,幫助組織服務升級。借助統一的業務生成平臺,組織在V5協同管理平臺中實現全過程管理及呈現,實現對業務過程的完整管理。
此外,致遠互聯在面對客戶的時候發現在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協同不僅僅是業務,也不僅僅是管理,而是整個企業信息化的門戶、組織管理的入口,甚至將成為組織最強大乃至唯一的工作入口。
在平臺化上,V5通過業務集成平臺,打破系統邊界,實現組織內跨系統的業務協作。特別是在泛組織協作上,V5協同管理平臺化最大特點是基於同一個協同平臺,統一的信息門戶,助力企業組織內外圍繞用戶進行協作。
在業務整合方面,致遠互聯提供了業務集成五大件,第一是NC、EAS、SAP等標準集成插件;第二是接口組件:8大引擎支持,接口組件;第三是集成工具:DEE數據交換、IDE開發工具;第四是配置平臺,第五是統一門戶入口,從而助力組織打破系統邊界,實現組織內跨系統的業務協作。
致遠互聯希望當組織面對不確定性時,幫助組織找到屬於他們自生長的創新驅動力,通過由產品驅動變成“以用戶為核心”的用戶驅動,幫助企業從供應分工時代進入生態協同時代,帶動業務與管理走向升級,讓業務協作方式與組織同變,與時代共進發展!
http://www.xcf.cn/jrdd/201706/t20170615_781037.htm
定制家具企业扎堆上市 索菲亚股价6年涨8倍 你的家具定制了吗?
股价6年上涨8倍、2016年基金重仓中小板市值第二位、营收破10亿元。是时候来认识一下家具定制界的“四小龙”了。
刘鲜花/文
“根据生活方式量身定制”、“巧妙规划利用你的空间”、“定制独一无二的居家环境”……随着人们在消费时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的需求,定制家具的C2B模式应运而生。C2B与传统的B2C模式相对,是一种消费者先发起需求,商家根据消费者需求组织生产的商业模式。
顺应这一需求,仅2017年3月,就有三家定制家具企业扎推上市:3月7日尚品宅配(300616)、3月10日皮阿诺(002853)以及3月28日欧派家居(603833)。至此,定制行业年营收都已经迈过了10亿元级别的第一梯队“四小龙”已经全部现身:索菲亚(002572)、好莱客(603898)、尚品宅配以及欧派家居(表1)。
与初入资本市场的尚品宅配和欧派家居相比,“老大哥”索菲亚已经以出色的股价表现给定制家具这个子行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年初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截至5月25日,索菲亚的股价上涨了37.73%。而与其在2011年4月挂牌上市时的股价对比,6年时间里股价则上涨了8倍。同时,最新公布的2016年基金年报显示,其为当年基金重仓中小板市值的第二位,持股市值高达46.3亿元。再来看2015年2月上市的好莱客, 两年来股价也上涨了4倍,并得到中银研究精选、汇添富新兴消费、国投瑞银瑞宁混合等8只基金重仓。
定制家居,风口已至?
“O2O+直营模式” 营收增长跑赢同行
与传统的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家具的C2B模式,既兼顾了实用性与空间利用率,又能充分展现消费者对个性、时尚、舒适的追求。以索菲亚、好莱客、尚品宅配、欧派家居“四小龙”为代表的定制家具企业,近年来营业收入平均增速维持在超过30%的高水平,大幅超过家具行业整体10%-15%的增长率(图1)。
在它们之中,尚品宅配自2013年以来的年平均营收增速,更是维持在50%以上的高水平,大幅超过同行。以2015年为例,尚品宅配的营收增速是欧派家居和好莱客的3倍以上,也是索菲亚的1.7倍(图2)。
较小的增长基数固然是一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四小龙”的其他三位成员相比,尚品宅配相对独特的模式也是其获得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索菲亚2003年以定制衣柜起家,欧派家居自1994年率先将欧洲“整体厨房”的概念引入中国,成立于2007年的好莱客从整体衣柜领域切入。相较之下,尚品宅配实属定制行业的跨界者,它以家居软件为起点,拥有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
尚品宅配创始人于1994年成立圆方软件,专攻家居软件研发。2000年,成立家居行业门户网站新居网。2004年,尚品宅配成立,开始由家具软件服务向定制家具生产、制造、销售转型。“用IT思维做家居,是尚品宅配最独一无二的地方,也是其能把生意蛋糕持续做大的关键所在”,尚品宅配总经理李嘉聪曾如此介绍。
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尚品宅配,凭借与生俱来的IT思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营销模式和重要城市直营店模式经营,实现了品牌的快速传播和营收高速增长。其青春、多变和色彩跳跃的装修风格,也抓住了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
此后,依靠积累十多年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尚品宅配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新居网,以新居网和微信公众号“尚品宅配”、“维意定制”提供线上营销服务。目前,“尚品宅配”微信公众号粉丝已超过1000万,“维意定制”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500万。
2016年,尚品宅配O2O引流服务费收入达5986万元,同比增加29.4%。根据尚品宅配招股说明书的测算,O2O引流的客户已经占到加盟商总收入的近20%,剔除O2O引流服务所实现的收入,则其2015年加盟模式收入的增长率与索菲亚相当(表2)。因此,O2O引流服务是其加盟模式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的重要因素。
营收快速增长的另一大原因,是与其他几家定制上市公司均采取经销商模式为主的轻资产运营相比,尚品宅配一直大力发展直营门店。并且,在直营店的选址上,尚品宅配也另辟蹊径,早在2014年便从传统建材家居卖场中撤出,转而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圈(表3)。
截至2016年12月末,尚品宅配直营店数量已达76家,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及加盟店的1081家,但贡献了近一半的营业收入,而索菲亚、好莱客和欧派家居三家的直营店收入占比,最高的不过6.9%。2016年,尚品宅配直营店的销售收入达19亿元;2014年至2016年,其直营模式实现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55.4%,远高于其他三家的加盟经营模式的营收增长。
重资产模式下的净利润掉队
直营模式给尚品宅配带来了品牌的快速发酵以及营收的高速增长,但重资产运营产生了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也使得尚品宅配在营业收入上大幅跑赢同行的同时,净利润水平却严重掉队(图3、图4)。尽管尚品宅配的毛利率在“四小龙”中居于榜首,营收规模与索菲亚相当,但2015年的净利润却只有索菲亚的1/3。
对比索菲亚、好莱客、欧派家居和尚品宅配的销售费用率,尚品宅配近几年的销售费用率均远高于其他三家。以2016年为例,尚品宅配的销售费用率是索菲亚的3倍还多,也是好莱客和欧派家居的两倍。在定制家居“四小龙”中,索菲亚的销售费用率最低,而且也趋于稳定,因此享有较高的净利润水平(表4)。
据尚品宅配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的销售费用明细来看,其销售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及福利、租赁及水电管理费和交通运输费、广告宣传费,这四项占了当年销售费用比例的九成左右。其中职工薪酬及福利、租赁及水电管理费共占了约60%,均为直营店扩张所带来的人员和租金支出。
尚品宅配的直营店通常都开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圈,不仅地理位置好,店内设计也时尚美观,而这些均需要高成本为其埋单。2016年尚品宅配净利润增长较快,主要就是当年新开直营店较少导致销售费用增幅放缓。相较于2015年新增11家直营店,2016年只开了3家。
相比直营店模式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经销商模式则可较很大一部分成本转嫁给经销商,更有利于业务的广范布局及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从而成为定制家具企业的首选销售模式。索菲亚、好莱客、欧派家居均主要采取经销商的经营模式,从而在营收和净利增长上保持了同步。
有人将尚品宅配比作“定制家具届的京东”,重资产模式下,虽然享有高速发展的扩张水平,但整个行业都在赚钱的时候,盈利水平却最弱。这倒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的互联网基因相匹配——在营收增长和盈利模式上也很“互联网”:“崇尚高打高举,不在乎是否赚钱”。
除了直营店高额的费用支出,尚品宅配的广告宣传费用也居高不下。相较于同行企业的单品牌运营,尚品宅配旗下“尚品宅配”和“维意定制”两个品牌同时运营,这意味着广告投放需要一式两份,无形中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用支出。
以广告代言为例,索菲亚聘请舒淇代言,欧派家居由孙俪代言,好莱客的品牌代言是Angelababy,而尚品宅配由于有两个品牌, “尚品宅配”和“维意定制”分别聘请了周迅和李冰冰两位明星进行品牌代言。虽然并无具体的数据可查,但上述各位都是一线当红花旦,代言身价自然是不菲。
单广告宣传费用一项,就占据了尚品宅配销售费用约20%的比例,其中2014年更是达到了26.5%,广告宣传费约1.3亿元,与当年的净利润持平。然而“尚品宅配”和“维意定制”双品牌的定位并未有区别,实际处于竞争关系。对此,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表示,启用“双品牌”最早是设计上的考虑,“现在想想挺好,加盟和经销可以做两个,这样一个城市可以有很多经销商。而且两个竞赛很好,很激烈,有竞争力”。
虽然重资产模式的成本较高,但直营店不仅贡献着公司一半的营业收入,而且对于稳定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提升市场知名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尚品宅配计划未来三年,在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型城市继续新增标准直营店约70多家,标准直营店将增至约150家。
大家居时代的全新竞争
目前,我国定制家具占家具行业收入的比例约在20%,而发达国家位于60%-70%之间。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披露的数据,2016年家具制造业市场规模为8559.5亿元,如果按照5%-8%的年均增速,定制家具渗透率每年3%的增长测算,到2020年,定制家具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发展空间十分可观。
定制家具的快速风靡市场,一方面是日益成为消费主力军的80后、90后在家居产品的选择上更加追求时尚和个性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房价攀升叠加小户型房增多等因素,突显对空间利用率的高需求。
不断增长的消费者群体带来了定制行业的繁荣,但大部分定制家具企业都是从某一定制单品起家,如欧派家居引进定制橱柜的理念,索菲以定制衣柜闻名。如今,随着渠道的不断扩张,单一品类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高速发展,向全屋定制和大家居的扩充成为新的发展动力。
对企业一方来说,从定制单品逐步拓展到卧室、厨房、书房、客厅等全屋定制家具领域,可以提高客单价。在消费端,相较于费时费力的一件件挑选家具,全屋定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风格统一,布局更具设计感的全屋定制,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随着定制家具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定制家具消费认可度的提升,全屋定制已成为定制家具龙头企业的共识。
相较于其他几家定制家具品牌,尚品宅配由于并不是从某一优势定制单品切入,因此较早地开始了全屋定制的模式,其定制品类发展较为均衡,沙发、床垫、饰品等配套家居产品的销售也已取得成效。2016年配套家居产品的销售额已接近6亿元,主营收入占比也已达近15%的比例。得益于全屋定制,尚品宅配的客单价也显著高于同行业公司,2016年尚品宅配的可比口径的客单价为32000元,高于索菲亚、好莱客和曲美家居(图5、图6)。
索菲亚的核心业务是衣柜,但其先后进军全屋定制和整体橱柜领域,包括榻米、书柜、梳妆台、电视柜等产品,大力布局“大家居”战略。不久前,其还宣布与华鹤成立合资公司,进入定制门窗领域。
截至2016年底,定制衣柜依然是索菲亚的拳头产品,保持了主要赢利点的地位,但司米橱柜专卖店也已经超过600家,2016年橱柜营业收入超过4.13亿元,家具家品营业收入超过1.58亿元。两项加总营收占比已上升至12%,已然成为未来营收的重要增长点(图7)。
相对于索菲亚从衣柜切入橱柜,欧派家居在深耕橱柜产品的同时,积极拓展定制衣柜、卫浴、木门等领域。欧派家居在2014年成立了专门负责大家居业务的新部门,启动了“大家居战略”,大力开拓 “大家居”体验店。
目前,以整体橱柜、厨房电器、整体卫浴等七大家居品类为基础,欧派家居还在继续拓展地板、床垫等品类。新增定制品类成为营收的重要增长点,其整体橱柜业务作为拳头产品,营收占比已下降至61.2%,而定制衣柜2016年已实现营收20.2亿元,正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占比已达到28.3%,整体卫浴和定制木门也已成为营收的重要补充。
整合之路悄然开启
另一方面,在丰富品类的同时,定制家具龙头企业开始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之路。
索菲亚在上市之后,2014年与法国司米公司成立司米橱柜合资公司,并在近期宣布与华鹤成立定制木门合资公司。欧派家居的招股说明书披露,红星喜兆以4.49%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而红星喜兆为红星美凯龙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我国家居建材市场的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的入股,未来有望与欧派家居实现更广泛的合作。
此外,好莱客近期发布公告,为推进“大家居”战略的发展,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与广东好莱客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梅荣能、黄显明等发起设立泛家居产业基金,希望围绕“大家居”产业链,以股权投资为纽带,积极利用投资并购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推动定制家居的产业延伸和战略升级。
在定制热潮的推动下,成品家居企业也开始试水定制家具。目前成品家具转型定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如曲美家居、美克家居这些全品类成品家具企业,将后端生产设备进行柔性化改造,使得现有产品得到个性化、规模化定制。曲美家居自2016年初进行工厂的升级改造,目前拥有“8大生活馆”全品类定制化的生产体系,定制家具成为其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而对于单一品类成品家具,则可以通过直接收购或成立单独的板式类定制子公司试水定制家居企业。软体沙发龙头顾家家居,2016年4月成立顾家定制,从事定制家具的生产、设计与销售。
传统成品家具品牌纷纷试水定制,虽然具有一定的门店、渠道基础,但定制家具对柔性化生产能力、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的要求较高。因此,虽然市场上以定制家具为卖点的企业遍地开花,但真正能转型做定制的传统家具品牌还较少。
在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智能家居等概念的引领下,定制家具企业的整合之路刚刚起步,龙头企业的较量也才刚刚开始。刚刚过去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定制家居/衣柜展览会以“定制融年”为主题,“跨界融合,资源融合,品类融合,区域融合”将成为定制家具未来的发展方向,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在会上表示,“只有加速融合,定制家居企业才能继续保持30%的行业平均增速,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百亿企业。”■
美圖電商業務是手機之外美圖亟待開發的第二條變現路徑
i黑馬訊 7月10日消息 近日,美圖定制以合作夥伴身份亮相淘寶造物節。美圖電子商務高級副總裁張君表示,“淘寶這樣的電商巨頭選擇與美圖定制合作,主要是看重了美圖定制在個性化定制方面的實力以及背靠美圖的巨大流量優勢。接下來,我們將在更多領域尋求新的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選擇。”
美圖定制上線於今年3月29日,其與美鋪共同組成的美圖電商業務是美圖手機之外美圖亟待開發的第二條變現路徑。目前美圖定制用戶數超百萬,定制商品包括T恤、涼拖、帆布包、家居產品、手機殼等,6月26日原內嵌於潮自拍的美圖定制接入超5億用戶數的美圖秀秀,從而共享美圖更大流量。
在美圖定制中,用戶可得到三種模式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第一,美圖定制與優選OEM制造商進行合作,為用戶生產定制的優質商品;第二,美圖定制與知名品牌合作,用戶可以在此合作商品基礎上做個性化定制,然後通過美圖定制優選OEM制造商生產;第三,美圖定制與授權IP合作,為用戶提供創意素材,通過美圖定制優選OEM制造商生產。
據了解,未來美圖定制將與更多的熱門IP,設計師、設計團隊以及品牌商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個性消費選擇。而基於美圖逾11億海量用戶及680億張的年圖片處理數據,美圖定制將進一步打通美圖核心app矩陣,為全平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以下為美圖電子商務高級副總裁張君問答實錄(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1、美圖定制與其他定制類平臺有何異同?
張君:做定制我們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美圖每天會產生兩億張照片,我們希望通過美圖AI技術可以轉化成可以定制的,更有效果的圖案,定制成不同的商品。
供應鏈是定制的核心。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店的定制,但是沒有規模,在品質和定制玩法上都很老套,基本都是C2M定制,很多商家是跟不同工廠合作,成批下單,一個單可能要15天左右才能發貨,因為它要規模化生產,要開模,我們是不需要模板的,可以直接成衣,今天下單明天發貨,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
這背後我們跟一家全球最頂尖的供應鏈工廠簽了獨家戰略合作,他們為這個項目投資兩億在建所有供應鏈的機型設備,我們前端的數據和供應鏈是完全打通的,用戶下單後直接導入後臺的機器設備打印,出來就可以包裝發貨,每天能做到幾萬單到幾十萬單的量產。
我們主要負責選擇面料、款式等,到這個設備上實現生產,每個商品出廠時我們會做QC檢測。這個設備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實現服裝、手機殼、家居產品等任何品類的生產。現在美圖定制接入了美圖秀秀,用戶在美圖秀秀修圖到保存分享時可以把這個圖片直接拿來做定制。現在在做測試,保存頁面分享每天有四五千個流量。
2、如果這個設備這麽厲害,是否意味著別人也可以做到?
張君:是機器+我們,有設備,沒有那麽多用戶流量,沒有產生那麽多照片也沒用,美圖的核心在圖片影像的改變和大量用戶群體,產品的設計,供應鏈是可以適配你的影像做各種個性化的打印,是可以單件起定的,每人都可以定一件,第二天就可以發貨,處理能力很強。
3、傳統工廠應該是規模化生產,可以減少單件成本,但是一個人下單,如何去控制成本?
張君:柔性供應鏈是可以實現單件生產,我們過去看到的是要開模的,定一套衣服萬件起才便宜。新的設備是一塊布,進去之後可以出來一件衣服,直接機器裁剪,不需要開模,我們只有面料的成本。
4、目前美圖定制的品類並不多,未來有拓品計劃嗎?
張君:不會一下擴得很多,一個潮牌沒有幾個品類也能做得很大,把一個單品做到極致是很牛的,關鍵是這個單品是不是能夠吸引用戶,多不一定好,少不一定做不大,美圖手機一款也能做到很大。美圖定制是基於用戶怎麽能把每一款做爆,一下子做很多會死得很快。
5、單品爆款和網易嚴選有點像,模式上有什麽差別嗎?
張君:嚴選整體模式是ODM,找到全球最好的供應鏈,基於品質做性價比的商品,我們跟他們在供應鏈上是一只的,只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做了增值服務,給消費做了個性化升級,可以定制自己的玩法。
6、對於美圖定制而言,現階段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張君:創新,產品的玩法上要不斷調整。美圖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同的玩法,今天上了一個新的濾鏡,用戶覺得很棒,大家去玩就會有轉發。美圖的核心是圖片處理的技術能力,我們會出不同的玩法,馬上可能會上一個基於美顏LOGO的玩法,玩自己名字的LOGO。怎麽把效果前置,我們希望幫助用戶用技術手段把藝術做得更好。
7、純用戶定制之外,未來會不會加入更多美圖的設計?
張君:我們正在做設計師平臺,會拉更多有設計能力的人進來,比如不同美院的學生,他們可以在美圖定制開不同的社區店。設計師的作品我們是跟他分成的,社區電商的模式,我們是提供核心的供應鏈玩法,更多的有2C能力的設計師包括用戶在里面可以有他們的玩法和作品,申請不同的小鋪去服務更多C端用戶。
每經影視記者 白蕓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踩著暑期尾巴上線的網劇《白夜追兇》,應是9月最火爆的超級網劇。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白夜追兇》始終保持在實時播放量第一位,截至9 月17 日,《白夜追兇》上映19 天累計播放7.0 億,豆瓣網上3.09 萬人評分高達9 分。
據悉,《白夜追兇》為優酷定制劇,實際上,這也是此次作為承制方的五元文化,繼去年陸續推出《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之後弧光聯盟出品的第三部作品。
作為一家成立兩年多、以制作創新影視內容為主的網劇公司,五元文化為何能持續接手並打造精品網劇?定位為投資較高的精品網劇,是否會有回收成本方面的擔憂?
對此,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其實沒有過多顧慮,“我們之前參與的基本都是平臺自制劇,平臺是事先預定的,不是說先拍,拍完再賣,跟傳統的版權劇意識形態不一樣,基本都是商量好、簽了合同之後開始做”。
主演潘粵明片酬僅占投資額三分之一
《白夜追兇》由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監制、王偉執導,潘粵明一人分飾一對相依為命、晝夜交替追兇的兄弟——哥哥白天替藏在家中的弟弟洗清罪名,弟弟晚上代替夜晚恐懼癥的哥哥破案緝兇。
這條自帶懸疑的主線使潘粵明圈粉無數,也是最初吸引五百和王偉的地方,卻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如果要跳戲這個戲就死定了”。因而二人很麻煩地為兄弟二人安排了很多互動的情節,在表演和後期上都加大了難度,“他們相互交疊,動作都很自然,做各種各樣的互動,你就會相信這是兩個人”,五百對每經影視記者說道。
王偉和編劇策劃顧小白,在編劇指紋提供的初版劇本上進行了一些修改,把人物的性格設計得更極致。“哥哥40多歲、沒結婚、沒談戀愛,為了弟弟的案子把工作辭了,忍辱負重地承擔了好多事情,我們選了一條性格和他非常相似的魚,那條魚代表了他內心的一些東西,可能是他內心唯一的出口”。
類似這樣的細節打造和細致拍攝,使得《白夜追兇》比其他很多劇集更耗費時間,而時間長也意味著耗資更多。據王偉介紹,《白夜追兇》四天拍一集,32集共拍了4個多月,而正常電視劇是三天拍一集,“其實就是走細節,為了營造一些氣氛有好多東西就拍的挺細的,多拍一個畫面就要多布一次光、多挪一次機位,比如我們全程用伸縮搖臂,本來一上午應該開三場戲,但因為調試機器就拍了一場戲”。
五百告訴每經影視記者,《白夜追兇》單集制作成本超過200萬元,“潘粵明的片酬很合理,僅占投資額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此前《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都全部啟用新人。“現在的演員片酬都開到一個多億,那沒問題,關鍵是有沒有能力把它轉化出去,只要能轉化出去,要多少錢都是合理的,但如果轉化不出去,壓直接落到劇作方身上,所以我們公司幾乎不用,這個性價比太低了,只要劇本做得好、做紮實,你會發現不需要用這些人”。
小成本試水網劇時代已經過去
如果堅持把《白夜追兇》片尾字幕看完,會在最後看到“弧光聯盟第3 部作品”的字樣。其實,弧光聯盟是2016 年初,由五百組建的影視人才平臺。弧光聯盟中不僅有導演、編劇、策劃,還包括拍攝期的攝影、美術、燈光、調色,以及後期的剪輯、預告片、海報團隊,基本集齊了影視行當的所有關鍵角色,形成了一條龍式的“半工業化生產線”,“因為我們不可能把一部戲的命運交到一個人手里,這樣風險很大”,五百說到。最初,初始成員只有五百、王偉、楊苗(註:《滅罪師》導演之一)三人。
談及成立弧光聯盟的初衷,王偉頓了頓,回憶道,“像我特別幸運,趕上了中國網絡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才有機會,之前會拍短視頻、微電影,會有人給你拿錢,比如說三、五萬或十萬元,都是小成本小投資的,拍完奠定一些基礎,然後別人就可以給你一個幾十萬、上百萬元的,過了這個階段,就可以做更大一點的了”。
而現在,屬於小成本試水網劇的時代過去了,網劇投資動輒在千萬,乃至上億元級別。“現在市場相對成熟了一些,不像之前都各自擴展,導致項目很大,做一個網劇肯定是幾千萬,年輕導演因為沒有經驗,別人不可能拿幾千萬讓你去嘗試,就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們挖掘到一些新導演之後,會為他們提供一些服務”。
目前,弧光聯盟共有20 多人,其中導演將近十個,其余各類角色各有一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參與到五元文化自己的作品中。“創作不是相互取暖,而是相互成就偉大的工業”,這是五百為弧光聯盟設計定位,也是五百的野心。在王偉看
來,弧光聯盟則更像是“梁山好漢聚一堂”,空閑時一起喝喝小酒,或者相約去五百的劇組探班。
無獨有偶,制作了網絡熱劇《河神》的工夫影業,也有類似的構想。工夫影業也專門有開設給年輕人的閑工夫團隊,集結了包括《河神》的導演田里在內的眾多年輕導演、制片人,希望打造一個吸納多方人才的“基地”。《河神》的監制汪啟楠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試水網劇是為打造電影團隊培養儲備人才,為他們提供練兵場。作為首次試水網劇的項目,《河神》無疑是成功的,不僅售價過億元,而且也成為暑期檔最受關註的黑馬之一。
多數網劇不賺錢,有的劇剪完了都還沒賣出去
從互聯網萌芽期到現在,人們已經愈發依賴網絡,觀影模式也隨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五百認為,70~80 集的電視劇不再適合互聯網的觀看方式,而英劇、美劇那種模式才是最成熟的。同樣的,今年6 月愛奇藝公布的超級網劇招標項目,也選擇了每季12 集、每集45~60分鐘的模式。
不過,在他看來,網劇行業還遠遠沒到成熟期,只是剛剛開始。十幾集的網劇在成本回收方面依然不如70~80 集的電
視劇有優勢。“比如說一個劇一共12 集,我賣到了500 萬元/集,才6000 萬元,我找兩個像樣點的演員,一簽就沒,但是我要是24 集,就變成1.2 億元,集數越多,賣的錢越多”。
同時,網劇市場仍有很多的網劇不賺錢。“好多劇對整個互聯網影視的把控太弱,很多人過來找我說,一個劇拍完都剪完了還沒賣出去”,五百對每經影視記者解釋道。
在五百眼中,網劇行業還是個嬰兒,他熱切地盼望網劇行業迅速成熟。“我們不急於說在一個項目里一定要賺到多少錢,也不著急賺錢,但我著急這個行業發展”。
目前,五百正在西安緊鑼密鼓拍攝的《古董局中局》,共36 集,投資高達近2億元。而此次,五元文化不僅僅是承制的
身份,而是直接參與到前期投資,“公司成長了,必須跨出這一步,咱們從頭部、腰部到尾部都有人才,我們只做自己的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