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張圖告訴你新興市場“安全港”究竟在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31

以盧布為首的新興市場貨幣在過去幾月遭遇到了強勁的拋售壓力。俄羅斯央行大舉加息650個基點也未能阻擋盧布熊熊跌勢。在新興市場中,誰才能成為獨善其身的“安全港”?

盧布在1年的時間內從35一線大幅貶值接近80,毫無疑問,俄羅斯是最大的風險所在地。

1

土耳其里拉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受益於低油價,匯率也一度出現升值。但是市場風險偏好惡化之後,土耳其里拉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刷新了年內新低。考慮到土耳其一直未能解決的政治危機,里拉也不會是一個避風港。

2

巴西雷亞爾在今年第二季度之後就一直處於貶值通道之內。國內經濟增速大幅放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讓雷亞爾毫無競爭力。

3

尼日利亞奈拉則同樣在低油價影響下走勢沈重。尼日利亞央行數次幹預匯市,但是收效甚微。

4

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盡管官方報價一直維持在6.28,但是實際市場報價(dolartoday.com)已經飆升至183.7!該國5年期信貸違約大幅飆升。

021

印度盧比本應在低油價情況下表現良好,但是市場情緒惡化以及印度市場高流通性導致投資者拋售盧比。

5

印尼盾的情況也大體類似,該國也是低油價受益國,但是恐慌情緒導致貨幣貶值。

6

南非蘭特在12月之前抗跌性較好,但是大勢所起之下,蘭特也刷新年內新低。

7

波蘭茲羅提曾經是新興市場傳統的“避風港”,然而在過去幾個月內貶值已經超過12%。

9

最後的贏家屬於韓元!本月韓元大幅升值。不過考慮到日元貶值正在導致嚴重挫傷韓國出口,因此韓元能否“挺住”還是一個大問題。

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020

深改組第八次會議解讀:明年的改革重點在哪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18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31 09:21 編輯

深改組第八次會議解讀:明年的改革重點在哪里?
作者:華泰策略徐彪、張馨元

臨近元旦之際,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深改組第八次會議,在這個時間點的深改組會議,和我們所有的年終總結一樣,既要對2014年的改革工作進行總結,也要對2015年的改革工作提出要求和進行部署。促改革不同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雖然五者緊密聯系、環環相扣,但服務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四項目標的政策主要是累積性的政策,而改革是主動為之的質變性的政策,著眼於制度,其推進順序、節奏有賴於頂層決策者的思路和態度。我們看到對於2015年的改革工作,中央的態度和調調是“氣可鼓而不可泄” ,“要鞏固改革良好勢頭,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我們結合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將“氣可鼓而不可泄”這個總調調從三個方面展開來想,其內涵應該是:

一方面,即使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在、轉方式調結構任務更重,但是都不會影響到改革的推進;而改革的勢頭和力度只能比今年大,不可能比今年小;另外今年遇到困難還未能有力推進的改革(比如國資國企改革),不能因為困難而暫緩,明年必須要推進。

有了對明年改革工作總調調的理解,我們更關心的是明年我們要關註哪些領域的改革?

2014年深改組一共開了八次會議,都有不同的改革領域側重點,這些已經在2014年出臺頂層設計的改革項目,依然是我們2015年關註的重點。這是因為2015年是細化落實的關鍵之年,這次深改組會議提到“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到重要位置”,“速度服從質量”,推出總體改革方案是改革速度問題,而細化實施方案的推出、落實與督查整改是改革的質量問題。所以我們要縱向總結這八次會議的重點,來判斷2015年這些已經出臺的改革政策是否會有更多後續的催化劑、推動力;

對於2014年還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改革,我們需要推測2015年可能會推出的項目,並推測先後順序。這就要仔細閱讀這次會議對2015年改革工作提出的要求,正如此次會議中所總結,今年以來中央推進改革的方式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紮實推進,一個方案一個方案有序推出”。

對於上述第一部分,我們首先要回答2014年出臺了哪些改革總體方案?特別是出臺了哪些“具有重大結構支撐作用的改革”方案?(此次深改組會議要求“對已出臺的具有重大結構支撐作用的改革,要抓緊出臺細化實施方案,堅決消除“中梗阻”、“腸梗阻”。對已經出臺的重大方案要排隊督察,及時跟蹤、及時檢查、及時評估、及時整改,重在發現問題。”)

深改組會議
側重的改革領域
審議或審議通過的總體方案
第一次
決策與統籌機制——深改組成立亮相
審議通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規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小組工作規則》等,明確深改組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名單。
第二次
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生態幾大領域的總體方案
審議通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工作要點》,《關於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重大改革的匯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貫徹實施分工方案》
第三次
財稅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
審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審議通過《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幹問題的框架意見》等
第四次
國企改革、收入分配改革
審議《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第五次
農地改革、農業現代化、城鎮化
審議《關於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等
第六次
自貿區、對外開放
審議《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進展和可複制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意見》等
第七次
農地改革、農業現代化、城鎮化
審議《關於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等
第八次
今年總結與明年工作要點、司法體制改革
審議通過《關於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總結報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貫徹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2015年工作要點》;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規範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

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深改組會議推出總體方案的重大改革領域包括: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自貿試驗區推廣。這幾大領域涉及的改革問題龐雜,各領域中每一個部分的改革都在分別推進,我們之前對其中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有較密切地跟蹤,預計2015年會繼續推進的細化領域如下:

財稅體制改革
在中央《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要求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和任務,因此2015年將會是財稅體制改革各項任務最關鍵的一年。方案重點推進3個方面的改革: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
而這三方面,根據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表述,2014、2015兩年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關鍵年,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決定性進展,稅制改革在立法、推進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基本達成共識。
因此2015年財稅體制改革中進展最快的將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同時稅制改革值得重磅期待。
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2015年繼續推進預算公開、建立透明預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三項重點,也可關註中央及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的推進。
稅收制度改革方面:2015年預期最可待的是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環保稅和房地產稅的改革。
營改增行業試點範圍繼續擴大,由於“十二五”要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目標,因此預期2015年營改增擴至生活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
消費稅改革的預期方向為: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征收範圍。
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
房地產稅與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的進程大概率會加快,在2015年有較高預期。
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方面:2014年專項轉移支付的改革目標是減少三分之一的項目,預計2015年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將會繼續減少,會繼續清理、整合、規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
土地改革
媒體消息指出2015年土地改革總體方案可能會出臺,包括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農地入市兩方面。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方面,13年底的中央城鎮工作會議和14年初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均提出對東部三大城市群建設用地進行“盤活存量、嚴控增量”的措施, 2015年年初大概率會有進一步落實性政策推進,未來工業用地在轉商住用地的過程中將迎來價值提升。
2014年農村土地改革已經有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兩個頂層設計。對2015年農地改革的政策預期分:確權、流轉、修法三個部分。
確權方面:2014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經選擇了2個省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每個省都至少有1個整縣開展試點,2015年預期確權登記頒證的試點範圍會進一步擴大。農業部部長在2013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曾表示,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而安徽、河北、海南、河南、江西等多省市已經表明會在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農村土地的確權登記,2015年是農地確權登記的關鍵一年。
流轉方面:主要關註農地承包經營權、農地經營權可抵押貸款的改革進度,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方案。
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在一些地方有小規模的試點,湖南省在省內10縣市開展了試點,試點方案中要求選擇確權頒證紮實的鄉試點,所以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大概率是要在2015年省市普遍實現確權登記的前提下才會全面推開,且有賴於頒證與修法工作的進度。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今年在四川已經有了首例,預期2015年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試點大概率會在農村改革實驗區推進。在試點基礎之上,期待2015年有農地承包經營權、經營權抵押貸款改革的總體方案出臺。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方案和宅基地改革方案已經在深改組第七次會議上審議,有望在2015年出臺並開始試點工作。試點大概率會在國家級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等進行。應該積極關註2015年1月初的全國國土資源會議。
修法方面:《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可能會有相關修訂進程的預期,2015年應該關註。
另外,2015年可以期待新型農業體系、農場經濟方面的發展指導意見出臺。

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自貿試驗區推廣這幾大領域,主要受益的投資領域包括服務業、環保行業、農業以及粵津閩自貿區概念,在2015年細化落實方案繼續推出的預期下,這些領域下的細分領域可能會有持續的催化劑,值得我們持續關註。

那麽回到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點“對於2014年還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改革,我們需要推測2015年可能會推出的項目,並推測先後順序。”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領域有很多,我們怎麽判斷先後順序?回到這次深改組會議的通稿中:要“重點提出一些起標誌性、關聯性作用的改革舉措,把需要攻堅克難的硬骨頭找出來,把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蹚的險灘標出來,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重大改革事項協調,一鼓作氣、勢如破竹地把改革難點攻克下來”。這實際上是給出了重點改革事項的三個特點,對於我們尋找下一個、下幾個風口非常關鍵:

1、具有標誌性、關聯性作用

2、難啃地硬骨頭

3、跨區域跨部門的重大改革事項

我們的觀點是: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2014年還處於“穩慎探路”的階段(深改組會議中指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穩慎探路”),沒有總體方案出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具有標誌性作用的改革,並且與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惠民生等都重大關聯的改革;而生態節能環保一直以來都是難啃地硬骨頭,過往多是行政性的一時限制;同時,生態節能環保是需要跨區域協作的改革,京津冀、長三角都成立了生態環保的跨區域協作機制,也更是需要跨部門(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協作的改革。因此2015年我們對生態節能環保領域的改革推進給予高度預期。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布置,“既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我們大概率會在空氣治理、水治理以及土壤治理等領域看到標桿工程(燃煤機組超潔凈排放值得期待),也有望在節能領域看到新的進展。此外,明年也是十二五規劃最後一年,在所有指標中,落後進度最嚴重的兩個都出現在環保領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指標率達到9.8%,五年目標完成率只有38.7%,這反映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綠色能源投資最大國,但仍然是世界最大煤炭消費國,這是造成中國嚴重空氣汙染的根本原因;氮氧化物排放減少指標,五年完成率僅有20%,是所有約束性指標中完成率最低。因此,基於燃煤的潔凈排放改造很可能成為明年的重中之重(到目前為止,能夠從事燃煤機組超潔凈排放改造的上市公司,包括龍凈環保、國電清新、菲達環保)。

科技體制改革,2014年習、李在多場合都強調新常態下科研創新以及創新轉化的重要性,但目前還並沒有科技體制改革領域的總體方案;科技體制改革在新常態背景下也是具有標誌性作用的改革,其緊緊地關系到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科技體制改革是難度較大的改革,在於完善的產、學、研一體化機制並沒有形成;科技體制改革也同樣是跨部門跨區域的改革,需要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協作,而對於區域來說,我國科技資源分布又差異極大,需要跨區域的協助合作。 12月13日-14日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期間,指出“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切實把創新抓出成效,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於出創新成果、有利於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這樣的時間要求,體現出中央高層在科技體制方面,對科研與產業對接的高度重視。習近平在今年6月的院士大會上也提到“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除了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外,加快已有科技創新的應用同樣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技體制改革最受益的領域,主要是擁有科研院所背景的企業、校企、與高校實驗室合作或擁有自主實驗室的企業,還有科研創新成果的孵化園區。

國企改革,1+N的最關鍵性文件尚未出爐,整體方案有待落實,財政部、發改委和國資委的跨部門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舉國矚目,值得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61

周期性交易密碼:一月最佳投資機會在哪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93

新一年第一個交易日美元就力拔頭籌突破91刷新近九年新高,這其中是否有一定的內在因素?歷史數據顯示,周期性交易的確存在比較明顯的普遍性:過去30年,美元指數1月平均漲幅達到1.04%,為全年最佳。

數據顯示,1985-2014年30年間,美元指數平均漲幅1.04%也,為全年最佳在。其中2009年和2010年分別錄得5.77%和2.06%的漲幅。當然,需要留意的是,美元指數在2006、2008和2011年也都出現了1.5%以上的下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月理論上會比較比較理想的交易性。

DXY-seasonals-January

而英鎊多頭顯然就不會對一月那麽樂觀了。1月2日開盤第一天,英鎊對美元就大跌近300點。歷史數據顯示,1月是英鎊表現最為疲軟的月份,平均跌幅為0.73%。有意思的是,英鎊在最近8年時間里,在4月都取得了正回報。

GBPUSD-January-seasonals

至於黃金,一月30年周期平均漲幅0.76%可能看起來並不出彩,但是過去10年間,平均漲幅3.91%絕對值得引起重視。在2006、2008和2012年,黃金都出現了兩位數的漲幅! 除了2011年大跌6.24%之外,其余下跌年份也並不明顯。

Gold-seasonals-January

過去30年間,其他周期性因素來看:

1月也是歐元最糟糕的月份。

1月是澳元和紐元對美元的第四糟糕月份。

日元方面,1月在過去30年均值來看是美元兌日元表現最好的月份,但在過去10年中1月是美元兌日元表現最差的月份。

股市方面,比較常見的規則是“1月如何表現,年度整體就將如何表現”,但2014年則比較特殊:2014年1月標普500股指大跌了4%,但2014年整體表現大漲了1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19

2015年達沃斯,關註點在哪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85

2015年達沃斯,關註點在哪里?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

每年一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是國際政治、商界和金融界領袖梳理當前形勢的大會。這次論壇舉行之前的一年里,俄羅斯從國際體系中脫離,而美國則重新投入中東地區的戰爭。


今年的達沃斯論壇還將關註距離其瑞士會場更近地區的問題。去年論壇召開之際,與會者普遍對歐洲抱有謹慎樂觀的情緒。而2015年與會者重聚之時,人們對歐元危機可能重新爆發的焦慮情緒與日俱增。本屆達沃斯論壇落下帷幕後,希臘將在1月25日舉行至關重要的選舉,因此希臘發生的事件及其對歐元的影響,將成為與會者在達沃斯論壇間隙熱議的話題。


這方面的討論將揭示歐洲經濟的未來與歐洲政治激進主義卷土重來之間的緊密關聯。近期,巴黎發生恐怖主義襲擊;德國爆發反伊斯蘭化遊行;瑞典、丹麥、英國等國家反移民政黨人氣漸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穆斯林人群和整體社會的緊張關系也將影響達沃斯的討論。參加達沃斯論壇的代表一般都是持主流政治立場並支持移民的富人,因此歐洲各國政治極端主義的崛起將是一大憂慮來源。


世界其他地區中,俄羅斯和中東必然會招致焦慮和關註。過去10多年里,俄羅斯年年向達沃斯派出大規模代表團,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以及(前總統和)現任總理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都曾出席達沃斯論壇。俄羅斯高調出席達沃斯論壇曾是該國試圖融入全球經濟和國際“禮貌社會”的明顯跡象。因此,參加本次論壇的俄羅斯代表團的規模、俄方發言人的言論及其受到的對待都將是看點。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進行非正式對話、看看俄羅斯和西方之間有沒有和解空間的合適場合。西歐對此似乎的確有所期盼,將要出席本次論壇的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正公開敦促西方放松對俄羅斯的制裁。


對中東問題抱樂觀態度的人不會很多。對於如何改善該地區的現狀,達沃斯通常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和談,加上貿易和投資”。隨著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發生內戰,事態的發展已經遠遠逾越了那種階段。對於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應當采取什麽行動,去年的論壇令沙特和美國之間的分歧表露無遺。因此,美國對聖戰分子采取軍事行動的決定是否化解了這種分歧,抑或實際上加大了隔閡,將是本次論壇上值得關註的看點。外界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態度也將受到密切註視。過去一年里,展開新一輪巴以和談的希望落空,以色列在加沙(Gaza)發起血腥的戰爭,因此這次論壇上內塔尼亞胡可能會遭受冷遇。


歐洲、俄羅斯和中東都將(以不同方式和在不同程度上)引發與會者表達關切,相比之下,關於美國、亞洲和全球整體經濟前景的討論很可能在語氣上比較細膩。


過去6年里,達沃斯論壇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共識態度從最初的振奮逐漸演變為失望,這反映了國際社會的觀點。但奧巴馬政府今年步入達沃斯論壇的時候,聲譽比前些年更好。經濟增長一直被視為從大致上衡量成功的標準,而美國目前在這方面表現相當強勁。同時有跡象顯示,奧巴馬在國際舞臺上開始表現出他一度承諾的那種大膽。美國與古巴的關系正常化將在這次論壇上引來興趣和興奮,尤其是因為這有望帶來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許多與會者將揣測,美國和古巴關系的突破,是否預示著美國和伊朗將在奧巴馬政府的最後兩年達成協議?


與會者對習近平主政的中國也相當好奇。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各大跨國企業和銀行幾乎都在中國有巨大的商業利益,但他們對習近平主席的態度還沒有形成共識。一些人相信,習近平是一個自由市場改革者——與達沃斯的理念相符——並且有意根除腐敗,放開市場,與美國建立更為合作的關系。其他人則擔心中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而習近平加強中央控制的努力帶有太強的毛主義意識形態的意味。


2014年年初,外界日益擔憂中日緊張關系,年尾時,普遍感覺則是中國尋求與鄰國和美國達成某種和解。然而,香港遊行示威和臺獨政黨地盤擴大,使得“大中華區”的穩定被提上議事日程。


人們對印度的未來走向將很感興趣。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去年5月當選印度總理,既激起了印度將推行深遠經濟改革的希望,又引發了印度發生國內沖突的憂慮。達沃斯將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型跨國企業公開評估莫迪政府是否達到了經濟改革支持者的希望和預期。不過,莫迪本人不太可能出席論壇。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1月26日赴印度參加共和日(Republic Day)慶典,莫迪將忙於為這次國事訪問做準備。


像往常一樣,全球經濟前景將影響達沃斯論壇的所有討論。目前,各方對經濟前景的情緒再度陷於模糊,既不像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那種直沖雲霄的樂觀情緒,也不像2009年危機過後的那種深切焦慮。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是一個新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全球油價的暴跌。這個現象把達沃斯論壇的各大關註點(經濟、地緣政治、技術和環境)聯系在一起。僅這一次,很難預測各方對於能源和油價能夠形成什麽共識觀點。這將讓討論變得更有意思。


然而,達沃斯統領一切的主題將是國際體系的穩定,這是跨國企業、國際銀行和跨國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運營的先決條件。


目前來看,全球經濟框架比前些年更加穩定。但從希臘、俄羅斯到中東,國際政治環境看起來越來越危險。








來源:FT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492

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討論紀要:北控水務急跌的底線在哪?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32

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討論紀要:北控水務急跌的底線在哪?
文/格隆匯整理

導讀:北控水務認購金彩控股(1250.HK)新增發股份用於進軍光伏領域,引發股價暴跌,桑德國際被做空機構狙擊更令其走勢雪上加霜。北控水務的大跌會是機會嗎?


最近北控水務(0371.HK)突然大幅下跌,而就在幾天前,公司認購了金彩控股(1250.HK)新增發的股份,用於進軍光伏領域。另外昨日同為水務板塊的公司桑德國際(0967.HK)遭做空機構發布報告,也引起了水務板塊的震動。


北控水務是否跌出了機會,市場怎麽解讀最近的事件,以下為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的部分討論紀要,供大家參考。




格隆
大家討論一下北控水務吧!會跌倒哪里?價值底線和安全邊際在哪?基本面改變了嗎?如何把握機會?


格隆
371,龍頭


WANG
關註都到金彩了,呵呵


NI
主因不是北控水務變了。而是人的心變了。


格隆
1250如果重組前沒殺進去,現在殺意義就不大了


WANG
1250現在的市值是增發後的嗎?


格隆
人心是因事而變的。哪些事變了?會變什麽樣?底線在哪?


WANG
如果是的話,還是有意義的


格隆
@WANG說來聽聽?


WANG
按照400MW光伏電站測算,30%自有資金和6.6%的利率,凈利潤在2億左右,給15-20倍,對應30-40億市值。


格隆
@WY你對371研究比較透,你布布道?


NI
人的心變了。是說市場不喜歡這一塊了。不喜歡了,再穿漂亮衣服,市場都是無動於衷。


而一旦穿錯衣服,做錯事,市場就大發雷霆。


ZHU
市場厭倦了環保故事,要有新的情節,是這意思嗎


NI
幾個月前,我這里說過北控水務,中國燃氣,光大國際,這些白富美,是靠不住的。因為我感覺到市場開始嫌棄他們了。


WY
@格隆 市場主要是不喜歡371的管理層跟投1250


NI
我的理解是,我只能跟隨市場的心而動。他不喜歡了,我就離開。他喜歡了,我就跟著。市場的布局,有個過程,是有時間跟隨而動的。


WY
但是我相信市場最終還是會看業績的,時間會證明一切


格隆
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跌多了,就討論底線和機會。漲多了,就討論風險與收益配比是否合適。371一個龍頭,會沒底跌?


ZHU
@WY你算的15年現價估值多少?


TONY
371業績完全沒有受損 反而可能因此上漲


WY
先說說管理層的利益問題吧,371的第二大股東就是管理層,股票加期權持股12%,371市值400億,顯然管理層在371的利益比1250大得多


LY
水務公司都面臨一個如何計算利潤的問題。


LY
很容易受到市場攻擊。


WY
@ZHU我15年估的0.27, 跟jp morgan估的數兒一樣


ZHU
好的


LY
但是,市場一旦明白他們的模式,以及政府所作的擔保和收費權的價值,又會哄搶!


WY
@LY 所以買國企啊,康達,中滔現在都別碰


格隆
@WY市場至於371跟投這麽個小公司就狂殺嗎?


LY
也不是這樣說呢!@WY


LY
00067旭光今天被東亞銀行申請清盤。可是,之前中投都重倉投過它!


TONY
371這種國企背景民企管理是非常難得的 又在環保這種國家必須發展的行業 從長期投資角度真的是好標的


WY
昨天電話會議康達的老板不是說了嘛,現在水務市場是大魚吃小魚


LY
業務透明,可理解,看的見,摸得著,是我的原則。


格隆
邏輯上,光伏的回報並不比水務差。為何如此負面?


LY
967的問題,是原罪,還是現罪的問題。是國家公用事業體制沒理順還是做假的問題。


TONY
其實看過廠就知道分布式其實是挺適合汙水處理廠的


WY
1250的重心是在光伏電站運營,分布式不是太多


LY
我之前在4塊一下弄過967,現在正準備弄,結果出事了,也好,大家來翻翻豬大腸,看看到底有沒有是shi


格隆
@LY 967業務水分比較大,HUA的實務經驗是,967的項目多是接別人不要的爛尾。所以沒必要去糾纏它


ZHU
371從它進入光伏,雖然是個小動作,但市場可能認為在水務上再大幅擴張的空間有限?需要另覓其他業務來支持高增長?那就不確定性增加,先殺了估值再說


WY
殺估值也是有底的,15倍15年是鐵底


Tony
現在差不多了


格隆
@ZHU但公司未來幾年的指引增速還是很高


ZHU
可能市場不信


ZHU
該買的都買了


JFK
分布式和汙水廠結合的難度還是不小的


ZHU
殺估值這個事情往往都是沒底的,殺完了再找底褲在哪兒


WY
底褲就是業績啊


ZHU
得殺完了,鐘擺一般會過頭


ZHU
不過你們也別對北控的管理層看的那麽高大,實際上也一個樣


LJZD
環保龍頭15年15倍,只輸時間不輸錢


LJZD
香港沒什麽好板塊,情緒好轉後又會回來


ZHU
香港15年可能比14年還要難做


LJZD
12月殺a股創業板多兇,現在不又是天天新高


ZHU
香港的錢都去哪兒了


LJZD
去中移動里了


格隆
15年確實難做。黑天鵝成群


格隆
最關鍵,央行還和你博弈!


格隆
龍頭被殺這樣,必須研究。做股票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LY
但是,如果環保政策在再加強,那壞事就變好事了。中國燃氣曾經如此過。


WF
好公司不怕等,跌倒有安全邊際堅決撿


LJZD
環保股只能買國企


格隆
@WF安全邊際在哪?算過嗎?


ZHU
@格隆說說您思考的觀點,拋個磚


ZHANG
我覺得汙水廠分布式可以上的


ZHANG
河源熱電都做了分布式


ZHANG
汙水廠我沒看到,但是應該可以做分布式


ZHANG
汙水廠上分布式的話就是自發自用估計


WF
@格隆 20倍靜態15倍動態


WF
@格隆大資金收益率要求不高沒有短期業績考核的可以稍微犧牲點估值


BOB
分布式的資金怎麽籌集,銀行一般不願意給貸款


ZHANG
分布式可以貸款的


ZHANG
但是金額一般在比較小


ZHANG
有成立綠色銀行


WF
雖然371太貴,不符我的持股標準,但這個行業已經非常清晰了,371的優勢越來越大,和地方政府的對接能力越來越強,未來必將是行業的最大整合者,市值的空間非常大,路需要慢慢走


ZHANG
371沒研究,但是猜想是分布式


ZHANG
而且應該是自發自用的模式,這個其實是最好


WY
@WF 371還貴?


LJZD
371今年eps多少?


WF
貴不貴要看各自的標準,沒法統一啊


KMXY
14年吧


WY
其他民營水務公司跟371比,會永遠有一個折價的


WY
14年差不多0.19


LY
對於環保水務股來說,核心的邏輯跟光伏和燃氣股都不同的。


LJZD
15年呢?


LY
這三樣東西,只有水是致命的。


LY
政府可以通過無限提升水價來改善環保水處理的虧損,而燃氣和光伏都做不到這一點。


LY
2003年,政府開始搞公用事業開放社會資本投資。那時候的燃氣公司,還叫做煤氣公司,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LY
所以,一個城市的特許經營權很便宜,一個中等發達的地級市,人口200萬,核心城區60萬,其燃氣特許權只需要5000萬,政府通常占49%,或者最低20%的股份。


LY
這時候,劉明輝看到了未來城市燃氣的壟斷價值。開始大力搶占燃氣資源。拉全球的股東,戴紅帽子,做假賬。總的就是維持自我形象,從而可以更多地占有資源。


LY
10年後,這些2003年到2005年搶到的燃氣資源開始發揮巨大的價值。其中哈爾濱的48%股份,價格只有2億。南寧100%的股份,價格只有2.5億,現在單是南寧一地,年利潤都超過2.5億了。當然,你可以說,後來又投入了很多的資金建管網,可是,有權力投資的就是之前占有全部股權的2.5億啊。


LY
今天的環保水務,特別是鄉鎮的水務,之前是一片空白,現在去做,也肯定虧損,但是,我說的前提就是政府可以無限制的提自來水價格,汙水處理價格,所以,這個未來的收費權的價值是非常巨大和穩定的。這個因為是致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懷疑未來執行不下去的可能性。國家可以通過強制支付,轉移支付,地方政府發公用事業債的方式支付。


LY
這就是我理解到的汙水處理不要怕虧損,而且業內企業都在做假賬,或者說未來賬的核心邏輯,供各位專家參考。我說的完了。


LY
修正:今天的環保水務,特別是鄉鎮的水務,之前是一片空白,現在去做,也肯定虧損,但是,我說的前提就是政府可以無限制的提自來水價格,汙水處理價格,所以,這個未來的收費權的價值是非常巨大和穩定的。這個因為是致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懷疑未來執行不下去的可能性。國家可以通過強制居民支付,國家財經轉移支付,地方政府發專用公用事業債的方式支付。------所以,現在虧損的東西,需要用一個自我形象保護著,其實劉明輝早年在湖北項目肯定做假賬,這跟房地產商假按揭的道理是一樣的。


KMXY
資本市場太短視。管理層為了後續融資不得不做假。對嗎?


LY
要看有真實的東西,還是直接在數字上做假,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KMXY
提前確認了一些收入


LY
我看過一些水務公司的財報,有些保守,有些激進。關鍵是BOT的財務處理。政府應該形成準則才行。


LY
按照進度確定收入和利潤,本身就是扯淡啊!


LY
但是,不按照進度處理收入和利潤,那你說BOT該怎樣算?


LY
國企是采用20%的本金,加80%的超低利息貸款,然後用利息資本化的方式處理。民企怎麽辦?


LY
所以,我說要看原罪,還是現罪。原罪就是嚴格地把BOT分離出EPC,然後把EPC的收入按照合同的比例計入收入和利潤。雖然沒現金流,還不可以計量和理解。


LY
現罪就是直接虛擬假賬。原罪我可以接受,現罪堅決不接受!


LY
還(不)可以計量和理解。


LAI
格隆老師,關於371,我個人看法是這樣的:從業務布局看,膜法汙水處理是高耗能的生意,在汙水廠建分布式光伏是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但此次布局市場看來是不買賬的。


年初我參加水務論壇的時候,有跟他們投資並購總監聊過,當時他們的說法是經過前兩年快速擴張後,未來在收購方面可能會偏謹慎,更多是內部整合為主,這就可能低於市場期待它繼續外延擴張的預期;
另外一方面這次入股1250,中信產業基金也入股了,我有聽說中信產業基金此前收購了很多光伏項目,會借此方式來套現,這是我擔憂的一個問題,中信產業基金是劉雲山兒子執掌的,引入這種背景的產業基金,在當下市場氛圍可能不會好評


股價跌到哪里,我們無法說的清楚,市場決定;但公司整個管理體制及自身品質都不錯,選擇公司品質是第一位的,而且布局分布式光伏是好的模式。越跌越加是我的建議


格隆
越跌越加這個結論,需要相當勇氣和自信啊!!@LAI


WY
汙水廠搞分布式發電不是什麽新東西啦


格隆
@LY @LAI你們兩個高手改如此謙虛!多多和大家交流就是最大幹貨!


格隆
@WY問題形象變了,淑女突然塗了點口紅,市場受不了了


WY
371是水務市場最大的整合者, 14年從政府手里面拿過來的項目超過了第二到第九名的總和,市場最終還是會看業績的


JFK
@LAI 汙水廠建分布式有成功案例麽?我昨天聯系了一個組件廠和一個汙水廠,近期讓他們對接談談方案


LAI
挺好的啊,你們在產業界推動,說不準就是個示範工程呢。我覺得投資雖然關註股票,但如果能在實業中去推動有益的探索,那是更大的升華


潘俊
@方旻-江蘇銀行有這樣的項目歡迎介紹啊。我們早前有接觸過這類項目,要在汙水處理池上裝鋼結構鋪電池板,當時算下來成本是比較高的


JFK
好啊,你們想做麽?我來跟汙水廠說


潘俊
汙水處理池之外好像可用的面積不多,不知道每個廠情況是否一樣。當然想啊,多謝幫忙


LY
生物細菌的汙水處理面積很大。比如有關項目說的:200畝!


JFK
生活汙水廠沒那麽大,工業汙水有可能吧?


潘俊
不知道對電池板會不會產生上潮、腐蝕等影響


JFK
是,確實擔心這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27

復星梁信軍:下一個商業機會在哪? 金石楊天南

http://xueqiu.com/1175857472/36553363
2015-02-11環球企業家


迄今為止,復興在海外投了超過80億美元,有30多個項目,海外的MD有25個合夥人。復星在海外主要做四件事:到海外買便宜的企業,買海外資產,在海外投資當地平台,利用中國的上市公司去併購海外的技術和品牌能力做反向嫁接。下一個商業機會在哪裡?以下是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梁信軍日前在新年酒會上的演講全文。


今天最熱的話題是央行的降息。大家都注意到了中國一個幾千億左右的流通釋放降息,其實大家還不夠關注前幾天歐洲央行宣佈QE。

整個歐洲版的QE是1.6萬億歐元,大概18個月。美國的QE3是將近24個月了,寬鬆了1.6萬億美元。換句話說,這次歐洲的1.6萬億幾乎跟美國上一輪一樣。

美國上一輪QE發生了什麼?資產價格快速的回歸,消費回歸,就業回歸,所以我覺得對於歐洲而言QE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上午央行的這個消息,其實讓我本人感到很憂慮。

幾乎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開始加入到QE寬鬆,這樣的一種QE寬鬆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眼前馬上看到的就是國家債務上升。

為了還債,所有的國家都會傾向把債務證券化,因為債務拿實體的錢還不掉。那麼怎麼證券化呢?要降低利率,或者說由於證券化有了大量的債務供應,導致利率降低。

利率降低對各位有非常大的影響。第一,利率降低通常意味著短暫的牛市,股市會非常好,資本市場非常好。在牛市當中一個經營者應該做什麼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低自己的債務,抓緊做直接融資,把自己的資產做實。具體的講就是PB降低。現在在外融資跟投資者說的PB20倍、10倍或者5倍,通過這一輪牛市的話最好把PB降到1,這樣對你非常安全。

中國有長期利率下降趨勢

我想先描繪一下中國經濟的趨勢。剛才我提到了全球各國債務都高,所以降息概率就高,因為債務要發佈。目前美國的國家債務佔了GDP的96%,在日本大概佔到190%,中國的話可能只有36%。但這36%是真的嗎?

如果大家對國有企業的整個盤子有所瞭解的話,中國的國有資產總量大概是104萬億,其中有34萬億左右是淨資產,70萬億是貸款。如果看淨債務的話大概就是40萬億左右,政府是有償還義務的,或者是有擔保的。

如果國有企業破產,壞掉的是國有銀行的資金,最後是政府要承擔的。所以如果把中國政府實際擔負的20多萬億再加上賦有償還義務的40萬億國有淨債業務加在一起,其實中國的債務基本上跟GDP也能到達到100%左右。

因此中國有一個長期利率下降的趨勢。如果今天有很多人在解決利率太高的痛點,告訴大家這個過程是很短的,長期來看中國的利率是很低的,中國是不缺錢。
這一點我覺得大家要特別明白。就像幾年前我們看鐵礦。地球不缺鐵,一挖都是,所以關鍵是挖出的成本。所以這個是我今天想講的第一個常識觀點。

第二個趨勢是全球提高匯率,會有幾個變化。第一個變化在傳統的透支消費的國家,比如美國,變為了淨儲蓄國家,歐洲也是淨儲蓄國家。傳統的儲蓄國家如日本現在是負儲蓄國家。中國家庭的儲蓄率也在快速的下降,但是現在我們還是儲蓄國家。

因此要考慮市場的話,第一,在中國市場由於儲蓄下降導致消費能力上升,特別是中國的中產階級關聯的行業。第二,在全球看的話,比如美國,因為儲蓄過去三四年上升得非常快,所以美國的消費能力增長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真的要做消費,那麼除了中國,要認真的看未來三四年美國和歐洲的消費關聯的行業。細看這兩個地區消費的市場主要還是跟中產階級關聯,總體來說是對健康的需求,對快樂和時尚的需求。所以在這兩個行當裡面去升級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話,我相信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這是我想講第二個常識。

互聯網對整個全球經濟改變

第三個常識是關於互聯網對整個全球經濟、對消費的改變。對復星來說,我們現在看一個公司基本就是兩個標準:要麼這個公司可以靜悄悄地待在行業裡三年,跟互聯網徹頭徹尾無關的,這種行業和公司可以活下來;要麼跟互聯網深度融合的行業公司,他們可以很好的生存。過去我們用模型預測,現在的模型你要加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互聯網的影響。

過去我們投資第一個我喜歡看PB,PB我希望是實物,並且價位要低一點,所以實物資產在我眼裡是資產。第二我們希望在這個行當裡是獨家經營,可能有被政府授予的許可證,也可能他壟斷的。

現在我們看互聯網,還增加一個維度,就是用戶資產,如果一個企業一個行業有海量的用戶,並且這些用戶還經常進行信息的交換,這些資產是非常值錢,每一個人都覺得是很性感行業。

用這個角度來審視一下,有大量的傳統行業積累了海量的用戶數據庫。比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但是他們的市值是很弱的。原來我的手機消費很高,一個月幾乎兩千塊錢話費,近兩年我的手機每個月消費不超過五百塊。為什麼?因為包月後的數據對我來說足夠了。

但是我們要追問一下,移動真的不行嗎?仔細琢磨一下,第一個,移動的客戶是實名,第二個客戶的家庭情況他是知道的,第三個如果今天要消費,你能通過手機上的消費短信知道特定時間點的客單價。

所以傳統的金融機構、傳統的行業像中國移動、還有傳統的家庭發生關連交易,都有海量的數據,但是他不知道怎麼用,或者是這個數據沒有被估值。如果你知道怎麼用,你就知道怎麼發展了,所以這裡面我覺得有非常多的價值和機會。

當然互聯網裡面我比較重視的還是用戶的增長,以及用戶本身要重複交易。如果只是一次性的增長是沒有意義的。

全世界去槓桿化

我們接著講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在座的很多人跟互聯網金融有關。

第一,做互聯網金融要看黏住了多少用戶,這些用戶每天交易量有多少。第二,把互聯網金融做大,就是要把產品簡單化、標準化。互聯網投資決策是幾分鐘要定的。所以沒有辦法像做PE投資,做兩個月的盡調後再決定要不要投,不可能的,就兩分鐘的感受,所以要非常簡單,很讓他能夠快速決斷。

因此對風險對信用的定價保障要到位,把客戶擔憂的這些不確定性風險簡單化。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第一你要識別出什麼是風險,第二要把這個風險定價標準化,讓客戶拿到的東西非常簡潔。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前一陣嘗試把8000萬的一個租賃項目的資本金在網上眾籌, 500塊一單,大概20幾分鐘8000多萬的項目就做完了。為什麼能夠這麼迅速的搞定呢?

因為這個背後貼了ADS,貼保險授信擔保,保證你每年能拿到本金,每年能夠拿到這麼多的利息,要拿不到的話我賠。保險公司很大,所以他完全相信你。互聯網金融關鍵是對產品的風險進行定價和管理,給用戶創造信用氛圍,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琢磨一下這個事情。

第四個常識是全世界的去槓桿化。剛才我們提到現在在加槓桿,QE、降息。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前期加過的槓桿這兩年要去掉。

現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國在去產能槓桿,我們的生產產能太大了。未來三五年後我們還將看到去房地產槓桿,我們太多的存量房子了。在未來七八年還會看到全世界去政府債務槓桿,因為政府的債務在拚命的增加。

會產生什麼結果呢?有槓桿存在的領域的資產是面臨貶值的,債務不一定貶,資產肯定會貶值。所以如果你是新的項目,或者是高槓桿需要被去掉的生產能力。

包括未來房地產領域的話,要非常小心,你應該很清楚你的資產會貶值,但是你的債務不一定貶值,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怎麼轉型的話,你可能被洗牌。你的總資產100塊,將來值70塊;你的債務70塊,將來還是70塊,你就損失了。

當然從創新的角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因為要去掉的那些產能和資產會很便宜,庫存願意以很低的交易價格來交易。因此去槓桿去庫存服務的行業會非常好。

有個例子,我們投資了一個叫「MySteel」 網綜合平台升級項目,他們做的是鋼貿行業,現在一點都不性感。他利用銀行討厭鋼貿這個事實,他做成一個很好模式,關健詞是「規模大」。

這個企業第二年有可能做到3000億人民幣的收益,如果淨的息差能夠做到一到兩個點的話,就是30億到60億,非常大。

他給客戶提供基於分佈式倉儲條件下的物聯網監管的實物抵押——給鋼鐵廠提供評價,給貿易商提供貸款,最終降低了鋼鐵廠的這個周轉時間。原來鋼鐵賣鋼可能需要60天,現在13天就賣完了。

在銀行拿不到的貸款,鋼貿商在他這能夠拿到而且是平價的,倉儲是免費的。對於最終的用戶來說,由於上游的融資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倉儲成本降低,導致了終端用戶每噸鋼可以便宜60塊錢。

因此我覺得為產品過剩的行業服務也是一個巨大的收益。如果考慮鋼鐵,比如說過剩2億噸,是6000億人民幣。但是對於房子來說,如果過剩了10億平方米,就是5萬億人民幣,這個是一個非常性感的生意,所以我覺得這些過剩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第五個常識是從去槓桿衍生出來的金融的變化。這麼多的去槓桿,無論是去房地產的、去產能的、還是將來去政府債務的槓桿都必然會傳導到金融系統。一兩個月後中國的銀行系統的報表就會公佈了。

我大膽猜一下,我猜他們14年的利潤跟13年是一樣的,但是我要說這很可能是假的。我甚至可以再大膽猜想他15、16年的利潤相比14年要大幅度的下降。為什麼呢?瞞不住了。

過去七八年以來建設那些產能的錢百分之六七十是銀行貸款。去產能除了股東跳樓之外,銀行沒損失是不可能的。問題是銀行的損失哪去了呢,怎麼在報表裡面看不到呢?我相信這個損失不會消失,遲早會出來。

同樣,如果要去看保險怎麼樣,我還是問這個問題。四五年前建設這些產能的時候保險攙和了嗎?保險不能攙和。保險公司既不能投房地產,不能投實業,也不能投PE,什麼都不能投,只能買股票,買債,存款。所以保險很萬幸沒有攙和加槓桿的過程,沒有去槓桿的痛苦。

去槓桿本身對中國金融系統的影響在短時間裡已經非常明顯了。銀行將來要遭受很大的損失,而保險可能不必。今天中國跟歐美比,加槓桿都加到了房地產之類的行業。

歐美好一些,因此歐美的金融質量要比中國要好,因為他從08、09年開始低利率,拿到的負債成本很低,哪怕是收益率降一點,他的利率降的更多。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美國原來的銀行淨息差平均是1.6左右,現在達到了瘋狂的2.6到3.2左右,比中國還高,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存款不要錢,所以他貸出去3.2%也是很好的,淨息差就有3%。中國就不行,咱們的存款去年平均是2.8到3.2左右,貸款最多貸到6、7。

所以沒有美國自如,這是由於金融機構負債成本低導致的。因此去槓桿的事跟投資聯繫在一起的話,要非常清晰地在安全地帶找成長。

全球化,扁平化,信息化

第六個常識是全球化,扁平化,信息化。有一點風吹草動全球都傳遍了,俄羅斯出一點小問題,影響全球。整個產業波動週期,原來可能是要五六年,現在降到平均兩三年,波幅大幅度增加。要真的從做生意的角度出發,這些波動可以被利用。

在座的各位大多數都是30多歲了,如果一個行業週期需要七年,理論上你七年才能抓到一次機會,買一回賣一回,你的職業生涯最多就三輪。

第一輪你是傻不愣登的,完全看不懂週期,所以應該會虧錢。第二輪你終於明白了,原來是有週期的,我就低買高拋,你還有機會賺第三輪的錢。

現在非常好,三年一輪,你這一輪做偏了,下一輪你看好,三年一輪的話你就有六輪可干。要是沒有掙到錢的話,那真的是智商情商的問題。

除了這六個常識,我還想跟大家講講定價問題。

現在在互聯網上是非常難以定價的,你按什麼標準呢?我覺得最終會回歸到三點,互聯網也不會例外。

第一點,互聯網資產價格最終會回歸到資產價值增長。百度、阿里、騰訊十年前可不談PE,現在你還是得談。因為你是掙錢的,你的盈利增長率掉到8%的話,還能夠維持多少PE?

最終他是跟著盈利走的,所以最終的價格增長率不會高於,或者是接近整個企業的盈利增長或價值增長。如果你有一個模式,不能長期帶來價值增長的話,我相信你這個市眾率維持不了幾年。

第二是關於價格跟市場的流動性及流動性配比有關。這跟各位生死攸關。如果市場流動性增加,即使這個玩家的利潤沒有增長,價格也會上升,這是常識。

有人會問,很多中國的企業的前幾年的利潤都很好,GDP也很好,為什麼我們的股市沒有漲?這個問題就要回到剛才講的,除了考慮流動資產以外,還要考慮流動性的配置。

一個國家或地區資產的流動性來自於四個方面:第一個是央行注水印鈔票。第二個商業銀行貸款。第三個是國內的儲蓄,國內的儲蓄量大,這個儲蓄在銀行會轉化為各種各樣的信貸資源,也可以轉化為直接融資。第四個是國際儲蓄流動,像最近美元升值,全世界的錢都跑到美國去了。

所以第一步要看流動性。我們拿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一下過去15年跟未來三四年中國的變化有什麼差別,是很有意思的。

過去15年中國的整個市場流動性增長驚人。央行的注水M2過去1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18%,信貸年增長率14%,儲蓄率基本穩定50%。

然後是熱錢流入,每一年平均的這個淨流入4000多億美金,還不含地下通道,貿易的順差。因此在過去的15年來中國的流動性每年是20%多的增長。

為什麼股價沒有增加呢?過去15年來中國股市的收益率約等於銀行存款的活期存款利率,你存活期跟投股票差不多。為什麼會這樣?增加的流動性第一去了產業,第二去了房地產,第三去了煤石油鐵礦等大宗商品。

這三大塊吃掉一大半流動,從而導致在債方面幾乎沒有投入,債市規模非常小,股票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小。整個市場15年流動性大量增加的結果就是房價持續增長,實業價格持續增長,大綜商品持續增長,但是我們的股市包括債市幾乎沒有變化。

未來3年印鈔票速度大大下降

未來三年怎麼變?首先,印鈔票的速度大大下降,從18%會降到14%以下。其次,人民幣不再升值了,所以不是淨流入的問題,而是淨流出。再次,國內儲蓄流出,因為互聯網在往海外跑。另外,海外的配置會大量的增加,ODI超過FDI。

所以未來流動性我只是說可能還有增長,但是不那麼強烈,是非常弱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

這個弱的增長對於整個中國地區的所有的資產價格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你想收購了好幾個資產然後暴漲,不要覺得這個夢想會永遠存在,我覺得很快就會破滅。

在配置方面,實業資產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因為實業的收益率連利息都扛不住,所以削減產能後第一個往外流,即便拿到貸款也會往外流,所以實業的是淨流出的。房地產現在流入大幅度的下降,兩三年後的流出是有可能的。大綜商品現在是流出的。所以前15年大量吸引流動性的行業,現在都在往外貢獻流動性。

剩下的比如說股市、債市和海外投資就非常好。所以股還真有可能漲。股跟什麼有關係呢?

第一個跟房市有關係,如果房價漲了,房產的市場好了,資金就會分流到房產,股價又漲不起來了。

第二個股市對債市有關係。如果老百姓大量的錢到債市,股的漲動也有一些。

第三個跟資金流出到海外的速度有關係。海外收益率高就會導致國內的市場下行。所以中國的股究竟能漲多少時間,真的很難說。我認為短期會漲,長期看動能有限。而且他跟房地產是逆相關,跟債是逆相關,跟海外市場也是逆相關的。所以資產第二點就要考慮流動性和流動配置問題。

關於定價的第三點,資產價格跟這個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是高度相關的。我剛才提到如果一個國家債務高,就要想辦法債務證券化,結果和目標都是利率的下降,債的成本就會下降。這種無風險利率下降的話,這個市場的資產價格上漲空間就大。由於利率的倒數就是PE,將來有一個存款有一個PE,PE價格貴了,無風險的PE貴了,所有的都會受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從利率看看房價怎麼變。北京王府井地段的房價跟租金比,如果做酒店的話,我估計是3%左右。如果買一平米10萬塊錢,租的話一年大概只賺3000塊錢。問題就來了,在北京如果想持有物業的話去貸款能夠貸到多少利率?

如果像華爾道夫酒店的話大概能夠貸到8%的8到10年期的貸款。如果房價停止上漲,投資人的第一願望是,本金拿不回來沒關係,收到的租金足夠去支付利息,如果利息都支付不了,價格都漲不起來,我還往外貼錢,當然就很難受。所以首先要尋求利息等於淨收益,現在看利息要8%,淨收益才3%,有哪幾種途徑解決問題呢?

我覺得有三個辦法。第一個是降利息,能不能把無風險利息從8%降到5%呢,短期沒可能,長期可能性大。第二個漲租金,本來3%的租金,能不能翻一番變成6%呢?我個人估計幾乎沒有可能,還會跌。為什麼呢?你的住宅是閒置的,辦公室受互聯網的影響辦公面積在縮小,商場現在也受互聯網影響,所以租金還會跌。

最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降房價。最後目標就是要利息約等於房租,所以你們想想如果在北京持有物業大概是什麼樣的結果。當然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是人口跟消費淨飽和的市場,所以儘管利息低,但是傻子多,所以他會維持很長的時間。但是除了人口消費淨飽和的地區,我覺得你最好不要按傻子思維,你應該按常識思維。

現在大家都是拚命專注在互聯網,這是長期機會。接下來我想講短期的機會。比如地區危機機會。最近俄羅斯起伏非常大,我們在俄羅斯投了很多項目,最近又投了俄羅斯的一個全世界第一的鑽石礦,也在看俄羅斯金融保險機構,還看俄羅斯的債。

俄羅斯的寡頭們在國內維持資產運營的成本要17、18%,如果海外好的資產只有8%的收益率,對他來說沒意義,資產是縮水的。所以不如賣掉海外的資產去減少國內的負債。

寡頭們有很多要賣掉的東西是很好的。我們專門買跟健康、旅遊有關的項目。俄羅斯的農業,包括漁業、遠洋捕撈和深水魚也都非常好。

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比如委內瑞拉,伊拉克都有由於石油價格導致的變化。還有一些QE跟加息導致的變化。在退出QE後導致阿根廷的債務違約,因為退出QE之後美元上漲,錢都流到美國去了,外匯儲備不夠了,他就違約。

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會發生在巴西,所以退出QE也是一個問題,增加QE也是一個問題,不同的國家的狀況就不一樣。巴西跟阿根廷這樣的國家,以他們國家的經濟跟消費能力,你認為他會支持美元嗎?現在由於違約,價格跌的很低,這個就是機會。

另外還有流動性的問題。現在我們A股加H股兩個市場,A跟H折價還是非常嚴重的,主要是H便宜。

還有行業機會,比如石油價格的下降。不僅是在石油本身的產業鏈,跟石油相關的替代性能源,以石油為主要成本的航空業的變化都很大。大量的石油被關聯的金融資產的行業有的要倒霉,要貶值了。

另外還有大綜商品行業,跟石油狀況很類似。對石油、大綜商品、鑽石這些東西的投資,把握三條我覺得就八九不離十了。

第一要確保你所投的企業的存量、資產、儲量、產能成本在同一個市場當中領先,我們的標準行業前30%領先的企業。第二要保證他每年增長成本、現金成本、每年生產產品的成本要領先。第三個要保證你買入的成本要領先,如果你保持這三條你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比如說黃金。我們持有的黃金公司,買的時候這家公司成本基價才340億美金,一年的淨資產收入在8%左右,負債率50%。現在黃金價格已經到1200美金了,我的成本連900美金都不到,我覺得很舒服。如果價格跌到900美金,我們的成本700億,也沒有什麼好擔心。

鐵礦最近很多人也很不舒服,包括的一些大的國企在海外壓力非常大。我們也有鐵礦公司,完全成本是50美金,含稅的。所以現在鐵礦從160掉到90,我還是很滿意,因為你賣出去發現有40塊錢的利潤,怎麼會不舒服呢?

所以因此我覺得對大綜商品道理是一樣的,在低潮期如果能夠買到這三個領先的話,還是非常好的。

另外還有奢侈品,奢侈品去年中國市場微微下降1%,導致全球整個的下降,所以奢侈品還是非常好。還有金融,金融現在由於這個低利率,低收益率導致金融的收益非常差。

復星在海外投了超80億美元

復星是誰?第一個,復星資金充沛,屬於有錢的主兒,但基本不任性。現在我們總資產有3400億,39%保險金。跟中國的同行比較,我們的保險成本大概低兩個百分點,所以這使我們的優勢非常的明顯。

對復星整個模式而言,由於保險金的增加,導致使用資本的成本總體下降,每年下降一點幾個百分點。同時可使用的資金的數量在上升,所以投資收益不變的情況下,我的淨息差在擴大,可供應的資本在上升。

我講復星不任性,有多平台,是一個長期的價值公司。復星有昆仲這樣的VC,是一個階段性的三年五年。VC之後還有PE,又可以做七年九年。PE後還有上市公司整合,可以長期持有。另外一個我們還有綠地項目,新項目也可以。

所以在復星體系裡面,品種比較多樣化。我們跟企業合作既可以買債,也可以買股,也可以創業。

復星迄今為止在海外投了超過80億美元,有30多個項目,海外的MD共有25個合夥人,整體非常成功。在海外我們主要做四件事:到海外買便宜的企業,買海外資產,在海外投資當地平台,利用中國的上市公司去併購海外的技術和品牌能力做反向嫁接。

復星本身也是很互聯網化的,昆仲資本投了三十幾個項目,復星集團對阿里的投資也是很大的:是阿里的銀行第二大股東,阿里小貸也佔了10%,菜鳥物流20%,所以基本上這個大的合作都是非常全的,

在像O2O方面的,在鋼貿行業嫁接了互聯網和金融,把非常不性感的傳統行業變得性感。在互聯網方面復星是完全聽的懂的,響應的了。

今後復星會更多專注健康、快樂跟時尚相關的產品,我們對這些行業興趣很大,而且會在整個行業裡面進行生態群的佈局。這對於每一個企業都是有幫助的。

過去我們可能側重於更多的供應商的思維,現在的想法是根據用戶健康需求出發。這類行業在整個復星的生態系統建設裡會得到最好的支持和幫助。

文章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05

谷歌的明天究竟在哪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5

上周五,谷歌公司宣布將從今年4月19日開始終止視頻收費問答平臺Helpouts的服務。Helpouts遭“拋棄”凸顯出了谷歌公司在非搜索業務上面臨的困境,而谷歌的“王牌”——搜索業務的市場份額近期也不斷下降。

搜索業務市場份額遭侵蝕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谷歌在主營業務方面遭遇了來自雅虎、微軟Bing、Facebook等形成的強大包圍網。據流量分析網站StatCounter的數據,谷歌在美國的搜索份額已連續三月下滑,跌至74.8%的7年最低。而同期,雅虎和Bing的份額都有所增長,分別增長至10.9%和12.4%。由於火狐瀏覽器棄用Google而改用雅虎為默認搜索引擎,谷歌流失的客戶大多湧向了雅虎搜索。

谷歌營收結構過於單一一直是其詬病之處。谷歌公司2014年四季度財報顯示,谷歌主營網站產生的營收包括AdSense計劃所產生的營收占了總營收的89%,然而谷歌的廣告模式依然陳舊且滯後。面對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競爭,谷歌顯得力不從心。

投資項目過於分散,難以變現風險巨大

在核心搜索業務之外,谷歌的投資十分分散:自動駕駛汽車、Google Hangouts、安卓系統、谷歌眼鏡、Cardboard虛擬現實平臺等等。這些項目讓谷歌表面看上去像是一個偉大的科技公司,但過多且分散的投資項目讓谷歌有限的組織資源疲於分配,項目成功率難以保證,背後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QQ圖片20150216185603

這些年,谷歌在非主營領域的研發投入仍在逐年增加,去年谷歌的研發支出達到了100億美元,而被做死的項目卻不在少數。

谷歌公司於2013年11月推出基於Hangouts視頻聊天工具的專家收費問答、培訓服務Helpouts,一年多過去,這一產品發展並不如意,谷歌周五宣布,將關閉這一服務。除了Helpouts,谷歌公司還於上月決定停止銷售現有型號的谷歌眼鏡。

下圖為谷歌近10年來的研發支出費用。

Screen-Shot-2015-02-12-at-16.34.10-590x32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73

蹩腳的汽車電商,它的春天到底在哪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9/149198.html

黑馬說:說起國內的汽車電商,這個概念已經流行了好幾年,可是看看國內的汽車電商現狀,到目前為止卻還沒有任何一家平臺真正實現了電商化。真正的電商化要完成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整個完整環節,目前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是以信息流為主,汽車交易並沒有在線上完成,最終都是通過線下交易完成。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汽車電商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劉曠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文/劉曠
編輯/i黑馬

第一個問題就是物流問題。對於一輛汽車來說,不同於一般的網上交易商品,自身的體積和重量導致快遞送貨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購車的後續問題,買汽車需要辦理保險、車牌等系列手續。
 
第三個問題是支付信用問題,對於大多數個人用戶來說,買車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網上直接支付一筆大費用會讓很多人感覺不放心,因此商家的信譽很重要。對於更多的用戶來說,還是想到實體店去看看現車。
 
第四個問題就是汽車廠商和經銷商之間的矛盾。對於一個汽車廠商來說,代理銷售的經銷商往往都會有少則幾十個,多則幾百幾千個,一旦該汽車廠商進行了網上銷售,就會引來汽車經銷商的不滿。
 
如此看來,汽車電商豈不是永遠都無法實現?不過劉曠卻認為O2O和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卻給汽車市場帶來了無線的新機會和可能。
 
1、汽車交友
 
自從汽車開始走上現代社會,以車會友就開始成為全世界人們交友的形式。不過目前在國內的汽車交友基本上只是以論壇和一些汽車俱樂部的形式存在,真正的網上汽車交友還沒有流行起來。汽車論壇和俱樂部交友在及時性、移動性、LBS、個性化內容等方面都存在著先天的不足。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車主們則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通過定位自由交往附近的車友,可以一起組織活動,一起開車出去旅行,真正實現以車會友。
 
2、汽車媒體與自媒體
 
PC互聯網時代出現了汽車之家、易車網、太平洋汽車、愛卡汽車等互聯網汽車媒體,而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興起,則給汽車媒體帶來了新的機會與變革。
 
對於汽車自媒體、自媒體平臺、新媒體等來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更多的機會在於對汽車產業的深入分析、解讀,汽車新品的評測等領域,而非一味地人雲亦雲,抄襲成風。目前在搜狐、今日頭條、微信等平臺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汽車自媒體,未來誰能稱霸汽車移動新媒體眼下還遠未成定局。
 
3、新車交易
 
對於新車線上交易來說,目前幾乎所有的汽車電商平臺都只是在為這些汽車經銷商和廠商導流,通過為他們導流而獲取廣告費。與其說它們是一個汽車電商平臺,不如說更像一個汽車廣告平臺。
 
O2O的興起則解決了購車的系列問題,用戶通過在網上看到自己想要購買的車,可以在網上支付一筆很小的定金,然後附近的汽車銷售人員就可以開車到業主家讓業主看車、試車、付款,同時汽車銷售人員也可以當時就把購車合同、車牌等手續問題都辦好。
 
4、二手車交易
 
進入到2015年,人人車、車易拍、二手車超市等紛紛獲得巨額融資,都足見O2O給二手車交易帶來的火爆。
 
一些二手車經銷商通過在全國各地的門店跟線上結合起來,然後通過線上搜索、線下附近交易實現商業閉環。同樣對於一些不自主經營,只做平臺的二手車交易商城來說,二手車車主通過線上發布的二手車交易信息,買主就能通過線上聯系,然後通過定位找到附近的二手車,與車主進行交易。
 
5、租車、打車市場
 
O2O的興起同樣讓國內的租車市場和打車市場興旺發達,不過打車市場將隨著嘀嘀和快的走向共和而迎來行業的壟斷。去年下半年,聯想控股以12億元入主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獲得高盛等投資機構7000萬美元、浙江車友租車獲得三菱商事2000萬美元投資成立海納租車,讓租車市場一時間成為了資本追逐的熱點。

在易到用車、神州租車、AA租車等大舉進攻專車出租市場的同時,PP租車、寶駕租車、友友租車等定位於P2P的租車平臺也正在興起,通過私家車車主將自有閑置車輛放到P2P租車平臺用於出租。
 
6、汽車後服務市場
 
汽車後服務市場被認為是O2O興起帶來的一塊最大蛋糕。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利潤主要分布在汽車制造、整車和零部件銷售以及汽車後服務這三大塊,其中,新車產銷利潤占比僅為20%,汽車後服務市場的利潤占比卻高達60%左右。
 
根據目前的汽車保有量綜合測算,2014年,國內汽車後市場產業鏈總收入達到6000億元,預計2015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7400億元。風頭資本正在頻繁流入到汽車後市場服務公司,特別是涉足電商平臺的後市場服務公司,如車點點、養愛車、車易拍、愛洗車、E保養等數十家汽車後市場服務商在過去的一年均獲得機構不菲的投資。借助O2O,線上平臺蠶食線下市場,而線下商家也正在開始反攻線上平臺,未來誰主沈浮還是個迷局。
 
7、汽車金融
 
汽車電商的發展定然也會帶來汽車貸款、保險、信托等汽車金融的蓬勃發展。如何更快更便利地為購車用戶提供貸款、保險等服務也就成為了各大汽車電商平臺角逐的重點。
 
目前國內的汽車金融滲透率僅為10%-15%左右,不過汽車是一個對現金流需求較高的行業,未來隨著購車族的不斷年輕化,貸款購車的用戶也將會越來越多,這也就是為什麽各大車企、電商平臺在提供汽車銷售的同時也要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
 
既然汽車電商如此多的機會,那麽未來誰將最有可能稱霸整個線上汽車交易市場呢?劉曠認為有三類平臺具有較大的優勢。
 
第一類是垂直媒體
 
目前汽車之家、易車網已經開始通過廣告、社交與汽車品牌在探索新的銷售模式。以前這些汽車品牌在網上投放廣告無非就是獲得了一些點擊量,最多不過是一堆電話。而現在借助垂直媒體的電商化廣告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在線完成預定金的支付,從而到約定好的最近4S店完成購車、提車。
 
相比純粹的汽車電商平臺而言,垂直媒體更懂汽車和用戶,且在細分市場具有較大的優勢。汽車選購需要專業知識做支撐,但是普通用戶卻很難做到這一點,而汽車導購則成為了一種剛需。但是垂直媒體在網購和支付環節上也有著先天的不足,畢竟用戶更習慣在電商平臺消費,同時垂直媒體在購車後的服務上相比傳統汽車廠家而言也會有所缺陷。
 
第二類是電商平臺
 
相比垂直媒體,天貓則通過線上展示模式+線下提車模式試水汽車電商,目前已經吸引了吉利、上汽、寶馬、雪弗蘭等汽車品牌入駐。而相比天貓汽車而言,京東汽車平臺除了跟一些傳統汽車廠家達成了合作,還接入了易車商城、車訊網等旗艦店,不過模式卻大同小異。
 
對於天貓和京東商城來說,有兩個巨大的優勢是其他平臺無法替代的:其一就是他們擁有海量的流量、品牌知名度以及用戶信任度;其二就是用戶擁有強大的用戶支付和網購習慣。
 
第三類是傳統汽車廠家
 
汽車電商的興起也讓傳統汽車廠商看到了新的機會,在這些傳統汽車廠家看來,試水電商能夠幫助自己打造更好的品牌塑造以及消費者用戶體驗,還省去了要把相當部分利潤分給汽車經銷商,目前上汽打造的車享網就是最好的案例。
 
傳統汽車廠商試水汽車電商最大的優勢不在於銷售,而在於售後服務,這個是垂直媒體和電商平臺難以企及的。而對於O2O來說,售後服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消費者能通過數字化店鋪、網上商城、品牌體驗館等三位一體的渠道享受看車、訂車、維修保養預約等服務。
 
綜上所述,劉曠認為汽車電商化、互聯網化、智能化一定會是最終的趨勢所在,未來在汽車電商領域一定會誕生新的巨頭,盡管騰訊和京東入股易車網組成了看似強大的汽車電商聯盟集團,但是未來汽車電商誰說了算眼下誰也無法斷定,汽車電商的春天也一定會真正到來,而且這一天正在加速!
 
本文作者:劉曠,購團邦資訊創始人,微信公眾號:bangkeji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84

谷歌的明天究竟在哪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5

上周五,谷歌公司宣布將從今年4月19日開始終止視頻收費問答平臺Helpouts的服務。Helpouts遭“拋棄”凸顯出了谷歌公司在非搜索業務上面臨的困境,而谷歌的“王牌”——搜索業務的市場份額近期也不斷下降。

搜索業務市場份額遭侵蝕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谷歌在主營業務方面遭遇了來自雅虎、微軟Bing、Facebook等形成的強大包圍網。據流量分析網站StatCounter的數據,谷歌在美國的搜索份額已連續三月下滑,跌至74.8%的7年最低。而同期,雅虎和Bing的份額都有所增長,分別增長至10.9%和12.4%。由於火狐瀏覽器棄用Google而改用雅虎為默認搜索引擎,谷歌流失的客戶大多湧向了雅虎搜索。

谷歌營收結構過於單一一直是其詬病之處。谷歌公司2014年四季度財報顯示,谷歌主營網站產生的營收包括AdSense計劃所產生的營收占了總營收的89%,然而谷歌的廣告模式依然陳舊且滯後。面對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競爭,谷歌顯得力不從心。

投資項目過於分散,難以變現風險巨大

在核心搜索業務之外,谷歌的投資十分分散:自動駕駛汽車、Google Hangouts、安卓系統、谷歌眼鏡、Cardboard虛擬現實平臺等等。這些項目讓谷歌表面看上去像是一個偉大的科技公司,但過多且分散的投資項目讓谷歌有限的組織資源疲於分配,項目成功率難以保證,背後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QQ圖片20150216185603

這些年,谷歌在非主營領域的研發投入仍在逐年增加,去年谷歌的研發支出達到了100億美元,而被做死的項目卻不在少數。

谷歌公司於2013年11月推出基於Hangouts視頻聊天工具的專家收費問答、培訓服務Helpouts,一年多過去,這一產品發展並不如意,谷歌周五宣布,將關閉這一服務。除了Helpouts,谷歌公司還於上月決定停止銷售現有型號的谷歌眼鏡。

下圖為谷歌近10年來的研發支出費用。

Screen-Shot-2015-02-12-at-16.34.10-590x32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96

2015互聯網創投:投資風向已改變,更好的出路在哪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6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25 18:37 編輯

2015互聯網創投:投資風向已改變,更好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劉佳

摘要:在基金、保險、證券乃至信托等領域,或將有更大的創新空間,預計將會出現一大波互聯網改造傳統金融的浪潮。此外,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數據征信服務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

在2015年,伴隨著用戶實時在網、生活服務需求旺盛、付費意願提高等移動互聯網的特征,“連接人與服務”成為BAT角逐的新戰場;同時,當從前的“叢林法則”進化為“生態遊戲”,生態能力考驗著包含BAT三大平臺在內的互聯網企業的開放格局,也對它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遊或遇轉折期

作為互聯網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之一,自2012年資本市場點燃了“手遊概念”之火後,手遊的創業潮、上市潮與並購潮從未減弱。

但這一火熱的局面或在2015年遇到轉折——手遊增速放緩,並進入洗牌期。特別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未來移動遊戲將進入真正依靠產品創新來成長的“產品為王”的時代。

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平臺DataEyeCEO汪祥斌就預計,在2015年手遊的玩法將更多樣化;重度手遊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手遊的時間碎片化特征已不再明顯;針對年輕女性玩家群體的機會巨大。

“2015年整體來說手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但是手遊增長勢頭依舊強勁,預計仍將保持20%的增速。未來手遊在整個遊戲市場的份額還會持續上升,打破端遊的主體地位。”汪祥斌說。

互聯網金融持續爆發

2013年,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額寶,攪動了互聯網金融的一池春水。而隨著互聯網企業逐步向金融業滲透,金融企業不得不主動擁抱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的2013年,也被業界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

到了2014年,互聯網金融依然保持高增長的發展態勢,並將在2015年繼續顯現。除了沖擊傳統金融的貨幣基金外,P2P和眾籌等多元化形式的互聯網金融,對於傳統金融的顛覆與重構,都引起業界的廣泛關註。特別在金融準入市場逐步放開的背景下,各路資本將蜂擁而至,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正處起步階段,給二級市場以投資機會。

具體而言,在支付領域,由於網關支付格局已定,移動支付將是互聯網競爭的戰場,存在結構性創新的機會;眾籌模式也剛剛興起,並已在影視領域和智能硬件領域試水,且以3~5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長;網絡借貸如P2P等,由於行業目前還遠未到巨頭通吃的階段,在大浪淘沙過後,那些擁有風控等核心競爭力的P2P將贏得市場青睞。

在基金、保險、證券乃至信托等領域,或將有更大的創新空間,預計將會出現一大波互聯網改造傳統金融的浪潮。此外,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數據征信服務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

網絡安全問題凸顯

2014年,總體網民中有46.3%的網民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在安全事件中,電腦或手機中病毒或木馬、賬號或密碼被盜情況最為嚴重,分別達到26.7%和25.9%,在網上遭遇到消費欺詐比例為12.6%。

而延伸來看,大到工廠中的發電機、車床,小到家中的冰箱、洗衣機、插座、燈泡,甚至到每個人的手表、耳環、皮帶等都變成智能設備實現互聯,將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安全提出巨大的挑戰,針對用戶大數據帶來的隱私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就認為,下一個五年,互聯網安全的挑戰更加艱難。傳統的網絡安全邊界被打斷,網絡攻擊帶來的物理傷害後果更嚴重,而海量數據很多都與人的隱私有關,所有人都變得透明,帶來全新的安全隱患。

而趨勢科技則預測,在2015年三大移動安全威脅會格外凸顯:網絡犯罪分子將傾向於通過漏洞來對移動設備進行攻擊,系統開放、碎片化現象嚴重的Android平臺成為首選攻擊目標;ApplePay、NFC等新型支付方式會帶來新攻擊模式;IoE/IoT(物聯網)設備數據將持續受到威脅。

發力企業級市場

盡管企業級市場並非新鮮事物,但從2014年開始,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互聯網大佬,都開始緊盯這個領域。

2014年7月,專註於銷售管理的企業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紛享銷客獲得由北極光創投領投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而互聯網巨頭騰訊的產品微信,觸角也開始從個人用戶延伸到企業門口,繼訂閱號和服務號之後推出企業號;微信企業號將在移動互聯網上,為企業提供面向內部員工的管理、溝通和服務;奇虎360也開始發力企業級安全市場。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在中國沒有特別大的企業級軟件的公司。“原因一是過去中國勞動力成本很低,使用企業級軟件的效應並沒有起來,其二是很多企業老板並不用電腦,不會用PC提升效率。”

但目前制約中國企業級軟件迅猛發展的上述兩個因素正在發生改變,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非常快,每個老板都拿著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自然會想到用企業級軟件提升公司效率。以百度旗下去哪兒為例,青島航空已經將票務系統外包給去哪兒,依靠外部在線系統處理票務。

而這也代表一種方向,整個企業可以用新型的軟件來運營,未來新的企業級軟件不光要解決內部運轉流程的問題,還應該解決企業從內部到外部鏈接的問題,包括怎麽和客戶打交道等,這些都是過去企業級軟件無法解決的問題。

據易觀咨詢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中國企業級移動應用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2016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660多億,未來四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60%多,企業級應用市場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主戰場。其中,移動應用開發商、終端廠商、企業用戶等正在構成企業級應用產業的生態圈。

集體進軍國際化

從模仿到創新,中國互聯網企業已經具備了闖蕩國際市場的能力。

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招攬海外高端技術人才:谷歌負責安卓產品的副總裁雨果·巴拉加盟小米,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拓展;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博士正式加盟百度,領導整個百度研究;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勇敢走出去:微信在海外開拓的同時,騰訊視頻自制節目《大牌駕到》落地福克斯電視臺,百度進軍巴西市場、在矽谷展開技術研發、投資Uber,樂視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展開新能源智能汽車研發,小米則在逐步進入印度、泰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十多個國家

國際化不僅僅是BAT等巨頭的機會。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正在給中國的創業公司帶來巨大的全球化機會。例如,目前UC在15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展開服務,並在去年12月拿下全球11.1%的移動瀏覽器市場份額;而憑借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獵豹移動在惡劣的資本市場環境下於2014年5月8日“逆勢”登陸紐交所。

“3G門戶、獵豹、UCWEB等,這三家都是從海外逆襲取得成功。他們共同的做法是從工具變成平臺,工具可以獲得流量,之後再引導消費者做其他消費,比如用瀏覽器、娛樂、電商等。這種從工具切入,單點突破的思維方式是美國、歐洲公司所不具備的。”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認為,過去十幾年中,中國和美國互聯網產業快速崛起形成不同的業態,工具類、跨境電子商務、虛擬產品這三種“中國模式”外還有很多的成功機會。

投資方向改變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改變,未來的投資也會發生巨大變化。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就認為,一大變化在於創業公司越來越值錢;而那些傳統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必須要有自己的專長,一個通用的孵化器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難;此外,谷歌、百度、騰訊、FB等巨頭都在花大錢瘋狂投資。

他同時預計,未來上市的市場會面臨巨大危機。“因為上市需要財務透明、各種代價、股東會啰嗦,每季度發布財報的壓力,但如果可以在私募市場融資10億、20億美元的錢,員工激勵的問題也有途徑解決,大家都不想上市了。股市吸引這些錢會越來越困難。”

而經緯創投則預計,貼近日常生活、解放能工巧匠、強化基礎設施和高頻打低頻這四個細分領域的O2O服務,企業服務、垂直交易平臺、社區/社交、電商、互聯網金融等6個領域將成為2015年互聯網創投趨勢。

此外,面對如火如荼的智能硬件創業,以及互聯網企業陸續進軍智能硬件,經緯創投認為:“能否成為這個行業的突圍者,不再單純由產品所決定,互聯網能力是我們見過最好的門檻,社區、服務以及數據沈澱將成為智能硬件的勝利之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