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25 18:37 編輯 2015互聯網創投:投資風向已改變,更好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劉佳 摘要:在基金、保險、證券乃至信托等領域,或將有更大的創新空間,預計將會出現一大波互聯網改造傳統金融的浪潮。此外,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數據征信服務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 在2015年,伴隨著用戶實時在網、生活服務需求旺盛、付費意願提高等移動互聯網的特征,“連接人與服務”成為BAT角逐的新戰場;同時,當從前的“叢林法則”進化為“生態遊戲”,生態能力考驗著包含BAT三大平臺在內的互聯網企業的開放格局,也對它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遊或遇轉折期 作為互聯網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之一,自2012年資本市場點燃了“手遊概念”之火後,手遊的創業潮、上市潮與並購潮從未減弱。 但這一火熱的局面或在2015年遇到轉折——手遊增速放緩,並進入洗牌期。特別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未來移動遊戲將進入真正依靠產品創新來成長的“產品為王”的時代。 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平臺DataEyeCEO汪祥斌就預計,在2015年手遊的玩法將更多樣化;重度手遊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手遊的時間碎片化特征已不再明顯;針對年輕女性玩家群體的機會巨大。 “2015年整體來說手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但是手遊增長勢頭依舊強勁,預計仍將保持20%的增速。未來手遊在整個遊戲市場的份額還會持續上升,打破端遊的主體地位。”汪祥斌說。 互聯網金融持續爆發 2013年,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額寶,攪動了互聯網金融的一池春水。而隨著互聯網企業逐步向金融業滲透,金融企業不得不主動擁抱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的2013年,也被業界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 到了2014年,互聯網金融依然保持高增長的發展態勢,並將在2015年繼續顯現。除了沖擊傳統金融的貨幣基金外,P2P和眾籌等多元化形式的互聯網金融,對於傳統金融的顛覆與重構,都引起業界的廣泛關註。特別在金融準入市場逐步放開的背景下,各路資本將蜂擁而至,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正處起步階段,給二級市場以投資機會。 具體而言,在支付領域,由於網關支付格局已定,移動支付將是互聯網競爭的戰場,存在結構性創新的機會;眾籌模式也剛剛興起,並已在影視領域和智能硬件領域試水,且以3~5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長;網絡借貸如P2P等,由於行業目前還遠未到巨頭通吃的階段,在大浪淘沙過後,那些擁有風控等核心競爭力的P2P將贏得市場青睞。 在基金、保險、證券乃至信托等領域,或將有更大的創新空間,預計將會出現一大波互聯網改造傳統金融的浪潮。此外,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數據征信服務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 網絡安全問題凸顯 2014年,總體網民中有46.3%的網民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在安全事件中,電腦或手機中病毒或木馬、賬號或密碼被盜情況最為嚴重,分別達到26.7%和25.9%,在網上遭遇到消費欺詐比例為12.6%。 而延伸來看,大到工廠中的發電機、車床,小到家中的冰箱、洗衣機、插座、燈泡,甚至到每個人的手表、耳環、皮帶等都變成智能設備實現互聯,將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安全提出巨大的挑戰,針對用戶大數據帶來的隱私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就認為,下一個五年,互聯網安全的挑戰更加艱難。傳統的網絡安全邊界被打斷,網絡攻擊帶來的物理傷害後果更嚴重,而海量數據很多都與人的隱私有關,所有人都變得透明,帶來全新的安全隱患。 而趨勢科技則預測,在2015年三大移動安全威脅會格外凸顯:網絡犯罪分子將傾向於通過漏洞來對移動設備進行攻擊,系統開放、碎片化現象嚴重的Android平臺成為首選攻擊目標;ApplePay、NFC等新型支付方式會帶來新攻擊模式;IoE/IoT(物聯網)設備數據將持續受到威脅。 發力企業級市場 盡管企業級市場並非新鮮事物,但從2014年開始,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互聯網大佬,都開始緊盯這個領域。 2014年7月,專註於銷售管理的企業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紛享銷客獲得由北極光創投領投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而互聯網巨頭騰訊的產品微信,觸角也開始從個人用戶延伸到企業門口,繼訂閱號和服務號之後推出企業號;微信企業號將在移動互聯網上,為企業提供面向內部員工的管理、溝通和服務;奇虎360也開始發力企業級安全市場。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在中國沒有特別大的企業級軟件的公司。“原因一是過去中國勞動力成本很低,使用企業級軟件的效應並沒有起來,其二是很多企業老板並不用電腦,不會用PC提升效率。” 但目前制約中國企業級軟件迅猛發展的上述兩個因素正在發生改變,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非常快,每個老板都拿著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自然會想到用企業級軟件提升公司效率。以百度旗下去哪兒為例,青島航空已經將票務系統外包給去哪兒,依靠外部在線系統處理票務。 而這也代表一種方向,整個企業可以用新型的軟件來運營,未來新的企業級軟件不光要解決內部運轉流程的問題,還應該解決企業從內部到外部鏈接的問題,包括怎麽和客戶打交道等,這些都是過去企業級軟件無法解決的問題。 據易觀咨詢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中國企業級移動應用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2016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660多億,未來四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60%多,企業級應用市場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主戰場。其中,移動應用開發商、終端廠商、企業用戶等正在構成企業級應用產業的生態圈。 集體進軍國際化 從模仿到創新,中國互聯網企業已經具備了闖蕩國際市場的能力。 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招攬海外高端技術人才:谷歌負責安卓產品的副總裁雨果·巴拉加盟小米,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拓展;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博士正式加盟百度,領導整個百度研究;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勇敢走出去:微信在海外開拓的同時,騰訊視頻自制節目《大牌駕到》落地福克斯電視臺,百度進軍巴西市場、在矽谷展開技術研發、投資Uber,樂視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展開新能源智能汽車研發,小米則在逐步進入印度、泰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十多個國家 國際化不僅僅是BAT等巨頭的機會。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正在給中國的創業公司帶來巨大的全球化機會。例如,目前UC在15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展開服務,並在去年12月拿下全球11.1%的移動瀏覽器市場份額;而憑借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獵豹移動在惡劣的資本市場環境下於2014年5月8日“逆勢”登陸紐交所。 “3G門戶、獵豹、UCWEB等,這三家都是從海外逆襲取得成功。他們共同的做法是從工具變成平臺,工具可以獲得流量,之後再引導消費者做其他消費,比如用瀏覽器、娛樂、電商等。這種從工具切入,單點突破的思維方式是美國、歐洲公司所不具備的。”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認為,過去十幾年中,中國和美國互聯網產業快速崛起形成不同的業態,工具類、跨境電子商務、虛擬產品這三種“中國模式”外還有很多的成功機會。 投資方向改變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改變,未來的投資也會發生巨大變化。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就認為,一大變化在於創業公司越來越值錢;而那些傳統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必須要有自己的專長,一個通用的孵化器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難;此外,谷歌、百度、騰訊、FB等巨頭都在花大錢瘋狂投資。 他同時預計,未來上市的市場會面臨巨大危機。“因為上市需要財務透明、各種代價、股東會啰嗦,每季度發布財報的壓力,但如果可以在私募市場融資10億、20億美元的錢,員工激勵的問題也有途徑解決,大家都不想上市了。股市吸引這些錢會越來越困難。” 而經緯創投則預計,貼近日常生活、解放能工巧匠、強化基礎設施和高頻打低頻這四個細分領域的O2O服務,企業服務、垂直交易平臺、社區/社交、電商、互聯網金融等6個領域將成為2015年互聯網創投趨勢。 此外,面對如火如荼的智能硬件創業,以及互聯網企業陸續進軍智能硬件,經緯創投認為:“能否成為這個行業的突圍者,不再單純由產品所決定,互聯網能力是我們見過最好的門檻,社區、服務以及數據沈澱將成為智能硬件的勝利之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