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水南下 意欲恐被削

1 : GS(14)@2015-01-19 00:59:24





【熟習需時】正當中港股市正藉滬港通及有望在今年推出的深港通,逐步進行融合。港交所(388)卻在今次建議推行兩項新措施,包括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令一向未有相關措施的內地股民,可能又要適應本港新的股市環境。有分析認為,或會令本來一直未受歡迎的港股通,銷情再受影響。



或阻礙內地股民入市

港交所今次所推出的兩項措施,均建議包含港股通在內的股份。雖然港交所(388)市場營運主管李國強解釋,新措施的目的主要在於控制市場的風險以及「要畀市場繼續自由運作」,但是有市場人士認為,多設規限始終會減低內地股民來港投資的意欲,令通過滬港通南下的北水,冷上加冷。事實上,內地現雖設有漲跌停板,但與港交所有意引入的調節機制不大相同。至於收市後競價時段,上交所亦未有設立。對於本來對港股不大熟悉的內地股民,再有更多會影響到股價上落的措施出現,或要更多的時間去認識港股。難怪港交所亦預期,今次要作較長時間的投資者教育,令市場更清楚了解實際運作及影響始會推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17/190056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03

港房策較自由 中資紛南下

1 : GS(14)@2015-05-15 01:42:39

【出價進取】繼是次中信股份(267)及去年底中國城市建設接連以破頂價買入馬鞍山地皮,內地富豪許榮茂旗下的世茂房地產(813),兩度夥拍另一內房明發集團(846),於去年投得東涌酒店地及壽臣山道西豪宅地。由上述的中標個案可了解,內房企業先拍住本地發展商出手試水溫,「摸熟」遊戲規則後,開始獨力出擊,出價日漸進取,有測量師指,因香港房策比內地自由,中資搶港地將成勢態。



中信:投地是一種姿態

中信泰富地產母公司中信,前身為國家前副主席榮毅仁創辦的中信集團旗下中信泰富。2008年,榮毅仁之子榮智健仍擔任中信主席時,因投資澳元累計期權(Accumulator)勁蝕155億元,最終要由母公司中信集團出手注資拯救。去年中信以2,865億元收購母公司中信集團全部資產,中信集團變相借殼來港上市,引入27個機構投資者,改名中信股份。中信股份旗下在港投資涉及範圍廣泛,包括大昌行(1828)的零售及汽車業務、隧道及房地產等。今年初董事長常振明曾經表示,投地是一種姿態,代表中信願意在各個領域為香港經濟做出貢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514/191467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40

北水勢借深港通推出傳聞南下 細價股炒風料未完

1 : GS(14)@2015-05-19 01:07:00

【港股大時代】深港通鳴笛聲漸近,細價股料未癲完。港股上周五傳深港通將有新進展,大藍籌即舞動推升恒指升逾500點,惟基金經理認為大價股只屬低位反彈,未擺脫上落格局,料28500點受阻,反而AH股折讓再罕有單日收窄,不排除北水重投港股,意味細價股或續瘋狂,「隨時出現第二隻566(漢能)」。記者:林靜


港股5月起持續見調整,直至上周五才見顯著反彈近2%,多隻「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40

南下航班僅一乘客「包機」勁興奮

1 : GS(14)@2016-02-03 14:43:13

每年春運人口大遷徙,上千萬打工一族撤離珠三角回家過年,令廣東通往各地的交通大爆棚,一票難求;而外地南下廣州者寥寥無幾,火車、巴士和飛機無不如此。前日,張女士從武漢飛廣州便享受了一次「包機」待遇,全機只有她一個乘客!張女士(圖)在微博表示:「居然是我一個人包機!對!沒有錯!就我一個乘客!和全體機組成員!土豪感有沒有!」航空公司表示,春運期間部份航班出現單方向乘機爆滿,回程空機的現象,但「即使只有一名旅客,飛機還是要飛,且服務不變」。前日開始,廣東出省高速公路也現北上車龍;交警部門發佈2016春運避堵指引,標示全省主要擁堵路段繞行方式及分流措施,供出行者選擇。廣東有17條出省通道,昨開始大部份出現交通擁堵,至少將持續至2月5日。廣東有媒體派記者「直擊春運回家路」,從廣州去湖南岳陽;原本搭巴士10個小時高速可抵達,但湖南暴雪,路面結冰,一路走走停停,前方車禍,自上車快24個小時,剛抵湖南永州,記者感慨:「正所謂回家路上,人在囧途!」廣東大洋網/南都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68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43

南下基金獲批數目遠超北上

1 : GS(14)@2016-02-08 02:25:05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開閘以來,香港證監會累計批出24隻南下基金,但內地證監會迄今僅批出3隻北上基金。南下基金獲批的數目遠超北上基金,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梁鳳儀表示,審批基金的速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她相信中證監會按照自己的既定程序。她透露,至今香港證監會收到近40份南下申請。



南下審批速度 港證監「自己掌握」

梁鳳儀又指,正積極與中證監及業界商討如何改善政制。包括改善與中證監的重要信息傳達機制,及逐步回應業界的訴求,例如研究簡化審批程序,放寬互認的產品範圍。至於會否放寬異地銷售額佔基金總規模最多50%的限制,要視乎基金互認能否穩步推進,以及業界是否有需求。

另一方面,梁鳳儀希望制訂清晰指引,讓基金在香港能夠善用互聯網的渠道銷售。同時,亦與港交所(0388)及業界保持溝通,研究能否在交易所買賣基金。她指,本港多倚賴銀行分銷基金,少有券商參與,?且要交易所設立新系統,需要付出成本,故理解交易所立場及考慮方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5/news/ec_ec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36

鄧普頓放長線 看好南下基金

1 : GS(14)@2016-02-10 13:30:19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開閘以來,獲證監會批出的南下基金有24隻,最新於上周獲批的,是中外合資公司國海富蘭克林的一隻混合型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大中華區總監張偉表示,明白到市?波動令香港投資者有疑慮,他不預期基金互認立刻有成效,初步以打響名堂為主,「基金互認不是短跑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



旗下混合型基金剛獲批

香港投資者或對國海富蘭克林的名字或感到陌生,但相信對鄧普頓較為熟悉,國海富蘭克林正是鄧普頓與內地國海證券的合資公司,鄧普頓持股49%。張偉指出,現時合資公司有20多隻基金,主要是A股或混合資產類型的基金,因此長遠來說,參與基金互認的將不只一隻。

這次獲批的基金雖是混合型,但截至去年底數據顯示,股票佔比達到86.5%,其餘為銀行存款及債券等。基金去年回報為37%,主要持有製造業及訊息技術業,以中型股份為主。張偉指出,明白香港投資者擔心A股較波動,他亦希望投資者清楚理解內地股市的風險,故推出初期會集中推廣品牌及進行投資者教育。

計劃北上成立獨資公司

另一方面,隨?內地逐步開放予外資,鄧普頓在內地亦準備大展拳腳,包括計劃在內地成立獨資公司。張偉指出,鄧普頓從90年代開始在內地設代辦處,每次都是政策一放開就擴張,現時上海自貿區容許設立外資獨資的基金公司,鄧普頓與當地官員會面,正研究入紙申請。但估計獨資公司會以私募基金為主,專注做機構客戶的生意。

以外資信譽為優勢 料吸引投資者

至於QDLP(合資格境內有限合伙人)產品,鄧普頓亦有考慮,但不急於求成,希望先摸清楚需求。QDLP制度是指註冊於海外,同時投資於海外市場的對沖基金,能向境內的投資者集資。

張偉指出,無論是基金互認或其他內地業務,外資基金公司的優勢在於取得海外投資者的信任,因為即使投資團隊以本地人為主,仍能繼承鄧普頓的風險管理制度。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0/news/eb_eb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84

內地客來港投保升四成上季逾百億元 業界料續南下趕搭尾班車

1 : GS(14)@2016-03-16 14:11:23

■銀聯收緊刷卡限額後,內地客趕搭尾班車來港投保。



【本報訊】去年第四季內地客新造保費喪飆四成,雖然銀聯投保兩招設限,但尚餘每日碌卡次數仍未落閘,無阻內地客趕搭尾車!有保險業界人士表示,即使是傳統淡季,為免隨時全方位落閘,估計今年首季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費按年仍增20至30%。 記者:陳洛嘉 周家誠



香港保監處公佈,去年全年來自內地客的新造保費為316億元,佔全港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24.2%。若單計去年第四季,內地客新造保費為105億元,按年更飆升四成,佔總新造保費31%。人民幣去年「811」大幅貶值,促使不少內地人湧港買美元或港元保單避險,帶動本港第四季保險生意急升。不過,為遏止人民幣繼續外流,今年二月國家外滙管理局已出招,限制內地人用銀聯卡投保每次只可碌5,000美元,上周再傳暫停銀聯網上支付渠道,或令今年首季來自內地客的保險收入增長放緩。



今季新造保費料升三成

不過,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指,上月銀聯收緊刷卡限額後,有人趕搭尾班車,加上今年一月內地客保費增長仍維持強勢,估計來自內地客的首季新造保費按年仍增20至30%,「但打後或者會再靜啲」。陳健波表示,逾半赴港投保內地客,均以本地銀行賬戶繳交保費,料投保渠道最終回歸正常,「只要人幣貶值趨勢未變,本港吸引力仍在,料生意量仍會持續增長」。康宏理財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傅惠賢則認為,年初較少內地客來港簽單,主要是因為內地農曆新年,甚少人買保險,覺得「有忌諱」,但整體仍然有增長,因為收緊銀聯卡規定後,有內地客赴港買單,「大家預期會再收緊,就會盡快落嚟買,趕搭尾班車」。此外,六福財富管理香港總經理施維亦透露,目前公司有保額逾百萬元的內地客保單「因為過數問題而排緊隊簽」,自銀聯事件發生後,內地客對來港投保更為關心,反而收到更多客戶查詢。



每日碌銀聯次數未設限

目前尚餘每日碌銀聯卡次數仍未設限,資深保險人士容永祺相信,雖然今年首季增長會放緩,但預期當局不會再收緊內地客來港投保,因為透過保險途徑走資並不容易,「要十幾年先拎得番啲錢出嚟,如果提早拎會有折損」。高盛指,雖然有傳內地人已被禁用銀聯網上支付平台繳交本港人壽保單及購買投資相關產品,但並非其他所有電子支付途徑一樣被禁,內地人現時仍可透過銀行轉賬、本票、支票及銀聯卡繳交保費。銀聯則回應,保險屬於境外限制類商戶類別,持境內銀行卡均有單卡單筆5,000美元限額,業務規則同時適用於線上線下,公司近期並未對相關規則進行調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05

黑心疫苗 全國恐慌帶B南下攻略瘋傳 內地人醞釀湧港打針

1 : GS(14)@2016-03-24 08:43:15

■內地網傳攻略教家長帶小朋友到港打針,有醫生擔心疫苗數量或變緊張。資料圖片



【本報訊】山東近日爆出轟動全國的黑心疫苗案,在疫苗安全備受質疑下,各地人心惶惶。內地網上近日瘋傳去香港打疫苗攻略,文中教路內地父母帶孩子到香港接種疫苗的步驟,又列出本港母嬰健康院的詳細資料。有內地媽媽網上呼籲組團來港打針;有人預感香港繼奶粉荒後,將激發新一輪疫苗荒。本港私家醫生擔心,流感高峰期未過,一旦復活節假期間大批內地家長帶小孩赴港打針,將對私家診所構成壓力。記者:林艷媚 廖智廣 于健民


山東籍黑心母女非法買入總金額達5.7億元人民幣(約6.8億港元)平價疫苗轉售,其間疫苗未有妥善冷藏貯存,或失去免疫功效,甚至令接種者因免疫無效感染發病死亡。此案波及包括廣東、北京等全國24省市,引起全國恐慌。內地微信及微博流傳多篇疫苗自救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名為《毒疫苗防不勝防,帶孩子去香港打疫苗全攻略》,開宗明義詳列赴港打疫苗須知,註明本港母嬰健康院地址及電話。



內地媽預感奶粉荒翻版

文章向家長教路,如何到香港私家診所注射疫苗,指若要減少嬰兒受針次數,可定目標為5合1或6合1疫苗,好處是「副作用更少,針數少也可減少孩子所受(的)苦」,婦女亦可順便接種HPV(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另一篇文章《救自己疫苗自助指南》提到,香港是最方便的疫苗接種地,又列出香港疫苗的種類及預約方法。疫苗攻略受內地媽媽的重視,福田一名母親發網帖指,閨蜜建議帶孩子赴港打疫苗,指香港疫苗價格和內地差不多,最重要是香港對藥物的監管嚴謹。有媽媽在母嬰網站「深圳媽媽網」留言,擔心同胞到香港搶疫苗:「要早點赴港打了,有預感這一輪疫苗事件,會掀珠三角父母帶孩子赴港打疫苗的熱潮,就像奶粉荒一樣。」甚至有網民發起號召,打算組團到港打針。此外,內地亦有醫療機構與香港醫療集團合作,安排赴港疫苗一站式服務,代為預約香港注射13價肺炎球菌疫苗,每支疫苗1,500元人民幣(約1,800港元),包含香港醫生問診費,可代為安排在中環或青衣就診。




港醫生籲點算疫苗存量

身為私家醫生的醫學會社區網絡中央召集人鄭志文表示,攻略提到的大部份疫苗可經母嬰健康院接種,內地客就要自費。鄭稱近日流感仍處高峰期,加上復活節假期間部份私家診所不會開診,故將對其他仍應診的診所構成更大壓力,疫苗或會變得緊張,建議診所應及早計算清楚疫苗存量。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內地人到香港打疫苗情況普遍,「佢哋唔係講價錢,要講係唔係真貨」。她引述廣東客人指,疫苗一日遊十分受歡迎,朝早坐火車到香港,打針、購物,再坐直通車回家。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指,來其診所接種5合1、6合1疫苗的近三成客人來自內地,近日內地客未有明顯增加,他不擔心復活節假期會有逼爆情況。兒科醫生李家仁指,近日打疫苗的內地人無明顯增加,而其診所收費方面,中港客價錢一樣,不會「一國兩制」。他不擔心內地客增加會令到疫苗供應緊張,藥廠賽諾菲巴斯德香港發言人表示,今年醫生訂購疫苗的數量跟去年差不多,未見明顯增加。另一藥廠葛蘭素史克則回覆指,近期醫生訂購疫苗未見有上升趨勢,包括幼童接種的5合1及6合1疫苗。香港衞生署昨電郵回覆《蘋果》指,符合資格人士(香港居民的兒童)和非符合資格人士均可預約接種疫苗,而今年1月及2月分別有398及382名非符合資格兒童,在母嬰健康院接種疫苗。衞生署強調,非符合資格人士只可在服務有餘額時,使用非緊急公營醫療服務,並需繳付所需的費用。



內地疫苗事故





2016年3月:廣東河源紫金縣一名4歲男童,4日在幼稚園由衞生院醫生注射一支A+C群流腦多糖疫苗,以及服食了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後發燒,4日後搶救無效死亡,同批次疫苗已經被封存調查



2013年11至12月:廣東及湖南至少7名嬰兒,因為接種乙肝疫苗死亡,涉案疫苗由3家公司生產,涉事疫苗被要求停用,但當局查指無發現疫苗有質量問題2012年2月:深圳馬宇軒進行乙腦疫苗的注射,後來開始發燒、嘔吐及抽搐,醫院診斷是乙型腦炎,最終成植物人





2010年3月:內地媒體報道,山西近百名兒童離奇致死、致殘或引發後遺症,事件引起公眾譁然,家長質疑因接種乙腦疫苗出事,事件不了了之



2009年11月:江蘇鹽城市18歲女子費晶銘,打完甲流疫苗後,被診患「急性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經3個月急救,最終死亡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內地網民熱議來港打疫苗

‧要早點赴港打了,有預感這一輪疫苗事件,會掀珠三角父母帶孩子赴港打疫苗的熱潮,就像奶粉荒一樣。‧香港私人診所疫苗的確貴,但這點費用又算得了甚麼?‧下個月打最後一針,親戚朋友知道後也跟我到香港注射了。‧國內7價肺炎疫苗斷貨了,很多人跑香港去,還有子宮頸癌疫苗。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識睇睇留言

Dong Leung:佢哋唔係話大陸啲嘢好安全㗎咩?唔係話唔會嚟香港消費㗎咩?大陸人口裏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
Lorin Tam:大陸次次有事都要香港打救,你班港共記住,唔好成日叫香港人飲水和食物要多謝大陸呀。
Johnny Chu:劑劑都係咁,奶粉、日用品、普通成藥,而家連疫苗都係香港幫忙,唔係香港?內地由細到老不知早死幾多年……
Yin Chan:又話抵制香港不來港,幾時至實行㗎?
Tszying Tang:如果我係醫生,有身份証(證)香港小朋友就收正價,揸大陸護照加1,000蚊行政費,賺到錢之餘又唔會得失香港人
Wong Ling:又一條財路啦,將香港打……打打打造造……造成打針港,又或者喺邊境開個打針城。資料來源:《蘋果日報》網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4/195425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558

南下買殼需求勁 助合法走資

1 : GS(14)@2016-04-13 16:56:54

【拆局】殼股越炒越有,甚至衍生出啤殼「工業」,歸根究柢都是源於供不應求。事實上,之前內地遲遲未重啟新股市場,企業無上市出路,而內地嚴打資金外流,來港買殼成為資金南下的合法途徑,即使近日創業板殼價略為回落至3.2億元,但仍較年多前升價六成。投行人士指,大部份殼股的買家都是內地資金,即使是港資買家,「都係轉嗰頭賣畀內地人」,他表示,買賣殼股不是新鮮事,但出現啤殼潮應該是兩年前的事,因為當時內地仍未重開新股市場,企業又想上市解決資金需求,南下買殼注資成為最直接的方法。



內地難上市 利用買殼成事

另一原因,是中央打貪力度加大,資金紛紛外逃,將內地資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再透過上市公司集資,即合法地將資金調離內地。雖然去年11月內地突宣佈重啟新股上市,但數目仍然不多,因此市場對殼股需求依然殷切,就連私人銀行亦收到有關「柯打」。星展(香港)豐盛私人客戶主管謝瑞明昨亦透露,近日有零星內地高端客戶希望來港買殼,主要是因為公司未符合上市要求,故此尋求私人銀行協助「搵殼」,已轉介至該行旗下的資本市場部門,但未有透露最後是否成功買殼。熟悉買賣殼股的投行人士表示,近月大市氣氛未回穩,主板殼價仍企硬要5.5至6億元,至於創板殼股,早前曾有叫價3.8億元,但近日剛有一交易以3.2億元成交,他表示不排除有人「坐殼」太多,資金一時周轉有問題,而需要減價套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61

深港通獲批 南下額度倍增 李小加:3個月就緒 夜期先升後回

1 : GS(14)@2016-08-17 07:29:44

【明報專訊】「深港通」昨晚宣告開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後,中港證監聯合公告細則,包括內地投資者南下投資港股的每日額度倍增至210億元人民幣,同時取消總額度限制。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基本只需約3個月便能完成準備,但實際通車日子由監管機構決定,強調深港通能令A股市場靠近國際化,「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明報記者 陳偉燊、徐寶文

昨晚夜期先升後回軟,反映對深港通開通的反應未至於太熱烈。港股夜期一度升超過200點,但收市時只較日間期指僅升20點,報22,939點。雖然中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指深港通需要4個月籌備,但港交所(0388)李小加坦言實際只需3個月。耀才證券董事郭思治表示,同業已就深股通早作準備,預計只需兩三個月就可大抵準備妥當。

根據聯合公布,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深圳港股通)投資範圍除原有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及在深圳上市的A+H股外,擴大至涵蓋市值不少於50億元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總數達417隻,較滬港通下的港股通(上海港股通)318隻為多(見表)。

內地散戶入場 最少50萬資產

另外深圳港股通每日南下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連同上海港股通,即南下的每日額度將倍增至210億元人民幣,反映中央容許同時有更多資金透過互聯互通渠道流出境外。內地散戶入場門檻須擁有最少50萬元人民幣資產則維持不變。

至於港人可北上買賣的深股通股份,為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分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成分股,以及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共有880隻。深股通開通初期,買賣創業板股票的投資者僅限於機構專業投資者。

由於深圳港股通覆蓋股份較上海港股通多99隻,李小加稱不知道資金會否轉換南下渠道,還是會吸引新資金,但強調內地資金量龐大,相對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額度其實只是很小。

李小加﹕保留每日額度防過熱

李小加稱,滬港通經過兩年運行,已說明互聯互通機制是成功的,監管機構決定取消總額度,以釋除市場對「有一天沒有額度可用」的疑慮;至於保留每日額度,則是作為「減速或煞車裝置」,防止市場出現短暫過熱炒賣的情况,但強調這並不是一件值得憂慮的事,因為滬港通過去兩年只出現兩次額滿的情况。

現時在深圳股市,成交額最多而為港人熟悉的股份包括萬科A、平安銀行等,創業板較為人熟悉的有樂視網及暴風集團等。

特首梁振英稱,他對深港通獲得原則上批准,表示歡迎,並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及香港各方的努力。他相信香港的金融業可以繼續壯大發展,為更多青年人提供高收入的就業機會。「這也是我在4年前成立金融發展局的原因。」

新華社﹕中央挺港精神具體體現

新華社昨晚發表文章,指「深港通的推出,無疑是中央『挺港』精神的具體體現,這充分說明香港在國家發展格局中不但沒有被邊緣化」,又指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香港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如何擺脫政治爭拗干擾,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21&issue=20160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