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基金:港股估值廉 料受青睞
1 :
GS(14)@2016-08-18 05:40:22【明報專訊】深港通終落實,同時宣布擴大港股通的投資範圍,景順長城基金經理鮑無可(圖)指出,深港通的推出對他投資港股的策略沒太大影響,但由於港股估值偏低,相信不少內地基金將加大配置港股比例。
景順長城:可沽空 市場較成熟
事實上,他主理的景順長城滬港深基金,有約50多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他在今年5月主理該基金後大幅增持港股,以致該基金近3個月的港股比例由20%增至約65%,現時重倉騰訊(0700)、長和(0001)、匯控(0005)等大藍籌。鮑無可表示,內地投資者多看重市帳率,許多港股的市帳率都低於1倍,有些比銀行股更低,他認為值得低吸。但他指出,部分股份如某大型科網股已升至較高估值,因此正計劃沽出部分持股。
他認為,港股與A股的不同之處,在於港股可以沽空,企業亦可以隨時發新股,故資金都集中在優質大型股,而且造成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局面,故市場較成熟、安全。對於深港通將開放恒生小型股指數予內地投資者參與,他認為香港小型股缺乏流動性,故不會隨便買入。
國海:料改善小型股流通性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副總經理徐荔蓉指出,現時香港小型股的流動性過低,但相信隨著兩地資金融合,中港的市場結構都會改變,導致投資文化互相靠攏,例如香港小型股的成交會更活躍,而內地大型股的估值會回升。
他表示,內地投資者愛炒作題材股,尤其是科網及傳媒行業,而香港亦有類似股份,而且財務報表良好,相信內地投資者南下會把這類股份的估值提高。但他指出,要留意人民幣貶值預期。
[深港通開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30&issue=20160818
43億北水掃港股 10億買匯控 傳放寬保險資金南下 料涉萬億
1 :
GS(14)@2016-09-01 05:51:25【明報專訊】近日港股表現牛皮,中資股績後普遍回吐,投資者觀望美國加息預期,但昨日在內地保險資金可使用滬港通的傳聞下,港股通全日額度用量增至42.86億元人民幣,當中有10億元淨買入匯控(0005),令該股昨日一枝獨秀,升2.3%。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現時內地保險業資金的境外投資只能使用QD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但昨日有傳監管當局即將放寬,讓保險資金可使用滬股通買港股。有業內人士指,若措施落實,將有上萬億元資金湧入港股,效果可媲美去年公募基金獲准使用滬港通。據內地傳媒早前報道,截至去年底,保險業境外投資額約360億美元,只佔總資產約2%,而監管層規定的境外投資上限是總資產的15%。
「北水」推升匯控2.3%
同一時間港股通買盤增加,昨日額度用量達42.86億元人民幣,是兩個月來最多。資金湧入匯控,該股的港股通成交額達10.73億元,佔其全日總成交39%。
「北水」買盤支撐下,匯控昨日升2.3%至57.5元。另外,工行(1398)、建行(0939)及平保(2318)均有5至6億元港股通淨買盤。
港股全月累升1085點
不過,昨日大市好淡爭持,雖然匯控及績佳的中銀香港(2388)受追捧,但騰訊(0700)、中移動(0941)、工行、中人壽(2628)等均跌逾1%。恒指先升後跌,收報22976點,跌39點,國指亦跌55點至9541點。
即使有MSCI換馬的因素,全日總成交僅688億元。不過恒指全月累升4.96%或1085點,打破2008年起8月「例跌」的宿命。
恒指續爭持 觀望9月數據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恒指升至約23000點後一直在整固,反映這是現階段的高位,市場都在觀望宏觀面是否有改變,若9月初公布的經濟數據沒有重大變數,恒指會在22300點至23500點之間徘徊。
內地今天將會公布PMI數據,另外本周五晚美國公布的非農新增職位及失業率等就業數據,亦是市場的焦點,因近日多名儲局官員先後「放風」,預示加息機會增加。
券商﹕港股料回調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指出,金價已回落,反映市場剛開始消化加息預期,因此預料港股將回調,即使匯控因派息高而吸引內地資金,單靠它亦難支撐大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60&issue=20160901
險資南下開綠燈 恒指勢破24000 中金:初期料1700億資金湧港
1 :
GS(14)@2016-09-09 05:17:30【明報專訊】中保監向內地保險公司開綠燈,可透過滬港通渠道買港股,中金估計初期會有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險資金流入港股。內險公司回應稱,此乃「重大政策變化」,將把握投資機會。基金經理也直言,由於內險資金細水長流,故相信這次有別於「大時代」的短暫升勢,料可為港股造就「真牛市」。
明報記者 顧冷冰、尉奕陽
恒指昨天全日升177點或0.8%,收23,919點,昨晚夜期收市報23,905點,較日間期指升21點。
中保監發布《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中金分析師王漢鋒稱,這對港股的短期情緒及資金面都屬利好。他表示,目前除了透過境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QDII)渠道之外,部分保險公司或已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產品等形式,利用滬港通間接投資港股;他又稱目前保險行業資金可運用餘額約12.5萬億元,其中投資到股票和基金的比例約為13.7%。假設其中初期有10%分佈到港股,對應的資金量可能是1700億元左右。若以中國近年保費收入以每年以約2萬億元的速度在增加,假設新增保費按照同樣的比例投資於港股,每年為港股帶來的潛在增量資金約為300億元。
料每年300億流入港股
多間保險公司均表示將抓緊滬港通的投資機會。中國太平(0966)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陳武相信,大部分保險公司會調整資產配置,又稱中國太平在內地的投資平台「太平資產」目前並無港股配置,新規出台後,也會加緊研究利用新渠道,他又稱旗下海外投資平台「太平金控」QDII額度只有2億元,故對集團來說,滬港通是非常有用的補充渠道。他看好港股下半年走勢,「脫歐公投之後,全球資產避險,香港估值已較A股低,相當吸引,加上政策無障礙」,也將利好港股。平保(2318)品牌總監盛瑞生也表示,新規「利好增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會積極研究」。
洪灝:資金來了就不走
在滬港通渠道開通前,內險公司投資港股的唯一渠道是QDII,不過,業內人士透露,大部分公司QDII額度已經用罄,「拿到的額度也會被外管局卡住、難以使用,因而滬港通的開放意義重大」。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監管機構希望保險公司使用滬港通,因為這便於資金監管,「資金將一直留在渠道中,不像QDII渠道,資金出境,可能就不回去了」。新規對於中資港股十分利好,皆因保險資金比較穩定和長線,故對港股來說「來了就不走了」。中環資產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資金將會持續流入香港股市,相信這一次保險資金的流入是細水長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51&issue=20160909
野村料逾1,200億險資南下
1 :
GS(14)@2016-09-10 13:46:06【本報訊】險企可參與港股通,不再受制於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限制,等於保險資金南下已徹底鬆綁。目前內地規定,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去年內地險企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15%計算,最多境外投資金額達1.85萬億元。其中多少會流入港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野村昨日發表報告指,估計截至7月底內地保險公司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12.6萬億元,倘有1%配置在港股上,將意味着有約1,260億元資金南下。中金的估計則較樂觀,指目前險企投資在A股資金達1.7萬億元,如10%配置於港股,南下規模為1,700億元左右,佔資產比例1.4%。另外,中國近年保費收入每年增加約約2萬億元,假設新增保費中按同樣比例投資於港股,之後每年流入港股金額可達300億元。中保監批准險資南下,令市場憂慮A股被抽血,滬綜指收報3079點,跌17點或0.55%;深成指報10762點,跌88點或0.81%。滬深兩市成交4811億元人民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0/19766159
龍淵子﹕保險資金南下 港股有運行
1 :
GS(14)@2016-09-13 00:07:48【明報專訊】上星期龍淵子討論過北水南下對港股的利好。星期四中保監會容許內地保險公司投資港股,更允許保險公司發行基金型保險,集結內地居民資金買港股。
市場估計中國保險業投資資金總額在13萬億(人民幣‧下同)左右,約13.7%投資在股票和基金,假設初期藉「港股通」有10%到15%流入港股,投資港股資金便有2000億元;加上中國保費收入年均增2萬億元,未來港股每年新流入資金約300億元。所以這次南下的已經不是游擊隊或地方部隊,保險資金絕對是正規軍、大部隊。
每年300億新資金流入 前景樂觀
龍淵子今年以來一直強調幾個投資綱領:
1. 別過分悲觀,過分聰明理智對當今投資無益,在一個亂世,一個完全扭曲的全球經濟,無止境無廉恥的量寬經濟下,除非你決定離場,個人財富又耐得住貶值的蠶食外,否則你還是得麻醉自己,適當參與股市、樓市。
2. 倉位很重要,風險控制很重要。只要倉位可控,留低四五成現金,有基本現金流,其他股市樓市投資可靈活運用。
3. 別太擔心,做烏鴉嘴!說得難聽點,如果股市樓市爆破,可能代表近七八十年最大的危機,可天曉得什麼時候發生。
所以對於這次保險資金南下,龍淵子還是選擇以樂觀的心看待,畢竟是好事,不是嗎?反正吃過去年股災的虧,大家都小心得多,也沒誰極度亢奮。
保險舉牌國內A股或南下港股,事實上也是沒辦法的。2016年上半年,萬能險保費收入達8103億元,同比增長147.3%,萬能險持倉股票市值同比增長114%。對保險資金在股市增持行為,市場普遍解釋是「資產荒」下長線投資者尋求高於債券的收益率。如果是「資產荒」,一般是先有負債端的擴張,然後尋求預期收益率更高的股權類資產,並從中找尋風險可控的標的。從安邦、前海、生命人壽在國內的舉牌路徑來看,都是在舉牌前集中擴張了負債。這並不像是「因為缺了高收益的其他資產所以投股權」,更像是「因為有好的股權類資產所以努力地籌錢」。
保險資金最愛高息龍頭股
從國際上看,一些保險公司的投資模式可能已超越「匹配負債」,走向「資產驅動」。國內一些險資近年國內舉牌行為增持對象從藍籌股,到地產、零售等「價值重估」板塊,和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投資」板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不局限於傳統的「匹配負債」,而是走向「資產驅動需要」的發展模式。更深層次原因可能是隨着保險投資監管的放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方式更加靈活。
龍淵子覺得高息龍頭股可能是保險資金的南下最愛。行業層面可以關注三方面:
(一)銀行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估值低,增長明顯放緩但穩定,股本回報率高派息高,未來一旦提升股息發放或直接回購股票可能會迅速吸引追求穩定預期回報的投資者。這類股票包括內銀龍頭、匯控(0005)、恒生銀行(0011)和友邦(1299)。
(二)中港地產和個別龍頭零售股,內房建議投資者關注派息慷慨、估值較低並且資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低估值個股,尤其是市帳率低於1倍的內房股。內房可以留意中海(0688),華潤置地(1109),富力(2777),金茂(0817),旭輝(0884)等。當然香港地產的新鴻基地產(0016)和新世界發展(0017)也很不錯。
(三)其他國內沒有的新經濟龍頭如騰訊(0700)和阿里巴巴,這些股票不光概念好,業績也超前,雖不便宜,20倍左右市盈率也不算貴。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67&issue=20160912
布少明:「北水南下」豪宅成驛站
1 :
GS(14)@2016-10-11 07:51:26【明報專訊】觀乎本港樓巿自6月英國公投脫歐後持續回暖,除本地剛性購買力與投資熱錢追捧外,「北水」的力量亦不容小覷!近期除中資投地相對踴躍,內地資金於新盤的參與程度明顯增加,8月份涉及買家印花稅(BSD)的住宅交易錄得186宗,稅款4.76億元,按月分別升26.5%及72.5%,反映即使在辣稅下,仍然有不少非本地居民支持本港住宅物業,在資金避險因素下,今年內地買家入市金額明顯增加。
內地買家鍾情於本港豪宅物業,今年第二季千萬元以上一手物業註冊金額中,內地買家的比率由首季的22.6%飈升至次季的31.6%,創自2012年第四季後的3年半高位。
內地人愛香港豪宅不難理解,內地人預期人民幣將面對長期貶值壓力,遂將資金轉投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資產保值,惟目前港元存款近乎零息率,令不少內地人選擇買樓作長線投資,據筆者所接觸的內地客所見,不少人估計人民幣有機會2至3年內大幅貶值兩成至三成,遠超於購入港樓後需繳付買家印花稅15%的稅額,足以抵消人民幣貶值幅度。
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中央不斷向巿場投放流動性,內地「資產配置荒」持續,當內地各大城巿樓價癲升之際,港樓相對上具「追落後」概念,本地物業無論在建築質量、保養管理、投資回報等方面皆具絕對優勢,加上近年發展商推盤毫不手軟,不同地段、不同戶型豪宅百花齊放,本港發展商樂於為內地買家提供稅項優惠等支持,難怪北水源源不絕。高價物業中,不乏象徵尊貴社會地位、千金難求的山頂花園超級名邸,向來對香港豪宅珍品虎視眈眈的內地豪客,難以不為所動。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92&issue=20161011
深滬基金看好港中小型股 有擬撥五成資金南下買醫療科技股
1 :
GS(14)@2016-10-17 07:58:11【明報專訊】深港通估計將於11月中下旬開通,有深圳基金界及投資界正密鑼緊鼓籌備,表示在現有的基金額度中,撥最少30%至50%資金南下參與估值偏低的中小型股份買賣。有上海資產管理公司亦會撥數億元人民幣,小試深港通下的中資水泥建材股。他們形容深港通開通,有如「香港優質中小型股的春天」。
明報記者 陳偉燊、徐寶文
深圳市尊道投資及尊道(開曼)資產管理公司研究總監及基金經理陳鎮炎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稱,公司本身做中小型私募基金,向來在內地A股及港股市場參與投資。他們早已經滬港通,南下參與投資騰訊(0700)、匯豐控股(0005)、比亞迪電子(0285)及銀河娛樂(0027)等在香港有而內地沒有機會參與投資的股份。隨着深港通開通,尤其以恒指中小型指數作為投資標的,正好是他們投資的重點,對他們意義重大。
尊道:倘時機適合 加碼至逾60%
陳鎮炎說:「海外市場的中小型股估值比大型股低很多,與內地A股的中小型股估值比大型股高很多,差異很大。」因此他們會在內地投資價值型的大中型股,南下時,就會找尋估值低的中小型股。看重汽車、生物醫藥、TMT(電訊、媒體、科技)及博彩等行業。
在芸芸股份中,陳鎮炎認為,吉利汽車(0175)可視為民族汽車外闖的經典個案,又形容生物醫藥股金斯瑞(1548)有潛質變身為「基因合成的華為」。(編者按:吉利現時已屬港股通可買賣股份,金斯瑞亦不屬於新納入港股通的股份)他們成立了新的港股基金,原有A股基金亦計劃調撥30%至50%資金投資港股,如時機適合會加碼至60%至80%。
「未來兩三年港優質中小股春天」
他指深港通的費用可能略高,同時有某些日子不能開通,但他認為,QDII(合格本地機構投資者)渠道始終會受到資金規模限制兼成本略高。深港通開通後,他形容「未來2至3年是香港優質中小股的春天」,相信隨着投資對象增加及渠道發展成熟,費用最終下降。
東方之星看好中資水泥建材股
上海東方之星資產管理投行經理饒海軍接受訪問時說,雖然他們早已在港設立離岸投資公司,但仍然會憧憬深港通能為內地資金提供多一條「走出去」的渠道。該公司亦計劃先南下投資數億元人民幣,待市况轉好時再「加碼」。
他較看好中資水泥建材股,因會認為該等股份受惠於中央「去產能」的政策,不過具體要投甚麼個別股份,則須待當局公布可供投資股票範圍後再作研究。
另有內地城市商業銀行公司金融部駐深圳人員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稱,隨着深港通開通,他們肯定會經此涉足港股買賣,期望可以南下參與高增長的醫療類、高科技股份投資。他們在參與深港通股票買賣時,亦會注重股份的流動性。
(深港通倒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64&issue=20161017
南下基金吸資不足億元
1 :
GS(14)@2016-11-08 05:50:32【本報訊】人民幣貶值刺激內地客紛紛配置外幣資產,基金互認推出以來中港兩地銷情兩極化,人民幣計價的內地南下基金未受港人熱捧,而外幣計價的港產北上基金則於內地大賣,銷售額較南下基金多85倍。
仍需觀察基金表現
基金互認自去年7月推出以來一直維持「北熱南冷」,雖然目前有逾46隻南下基金獲批來港銷售,但由於南下基金以人民幣計價,滙價貶值加上A股股災後基金回報下挫,港人對南下基金興趣有限。外管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內地南下基金累計僅在港吸金9,682萬元(人民幣.下同)。相比之下,6隻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的港產北上基金,截至9月底累計認購淨額已高達83.89億元人民幣,銷售額較南下基金多85倍,反映人民幣貶值下,內地資金大舉湧入外幣資產。基金互認銷情兩極化,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坦言,除了滙價因素外,基金互認推出僅一年多,香港投資者仍需要時間觀察內地基金表現,而且目前獲批的基金只有數十隻,「投資者會覺得自己買個股仲多選擇」。不過,隨着深港通即將推出,他認為會帶動內地股市氣氛,對南下基金銷情亦有幫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7/19825117
瑞銀:明年南下資金1600億
1 :
GS(14)@2016-11-29 07:22:37【明報專訊】瑞銀估計,隨着深港通啟動,明年經港股通南下的資金將增加1600億元人民幣,而屆時內地資金有望佔港股成交額達20%。
佔整體港股成交將達20%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股票分析師霍慧敏表示,滬港通啟動初期吸引不少內地散戶參與,而深港通不同之處是主要由機構投資者參與,基金及保險資金將佔大多數,她估計明年因深港通而增加的南下資金將有1600億元人民幣。近日港股通資金佔整體港股成交8%至10%,料未來相關比例將達20%。
她表示,投資者需要留意南下資金的興趣及選股的考慮因素,除了折讓較大的H股外,亦應留意消費、醫療及科技板塊,因為這些行業相對內地同業的估值較吸引(見表)。另外,一些A股沒有的大型國際企業亦會備受關注,主要是銀行股、保險股及賭股。
整體港股方面,她推介石油相關股份,因預計油價將在明年重上每桶60美元水平。由於內地債息見底,加上A股前景樂觀,亦可留意中資保險股。另外,基建股亦將受惠PPP(公私營建造)模式。不過她建議規避出口相關股份,因預計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會加關稅,影響全球貿易。而瑞銀預計美國在下月加息後,明年會再加兩次息,故本地地產及公用股亦不建議買入。
恒指公司將推港股通指數系列
另外,恒指公司宣布,將於深港通啟動當天,推出恒生港股通指數系列。「恒生港股通指數」反映港股通之合資格港股的表現,而「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數」和「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分別反映當中的中小型股和小型股板塊的表現。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表示,推出此系列是向內地投資者提供一項具投資性的指標。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11&issue=20161129
南下額度僅用8% 深港通交投淡基金:或年結後投資深圳股市
1 :
GS(14)@2016-12-07 07:37:30■在深港通開通儀式上,特首梁振英及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與內地官員分別敲銅鑼及敲鐘慶祝。 陳善南攝
【本報訊】深港通開車即遇冷鋒,基金觀望或年結後出手。深港通昨首日交易,惟兩地買賣均冷淡,全日北上額度只用了約兩成,南下額度更只用了8%,與滬港通開車時北上額度半日爆滿的情況大相逕庭,中港兩地股市更報跌贈興。有基金表示冷清交投是預料之中,但對北水南下仍有期望,不排除年結後會投資深圳股。記者:余倩敏
昨日深港通全日南下的資金只有8.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的8.1%,北上資金則有27.1億元人民幣,佔130億元人民幣全日額度20.8%;至於滬港通有10.6億元人民幣南下,佔全日額度一成,是七個交易日以來最多,但北上卻沽多於買,錄近14億元資金流走。受滬深股齊挫1.2%拖累,恒指昨亦一度反高潮跌189點,收市報22505點,跌59點或0.3%;H指跌69點或0.7%,報9711點,全日成交額縮減至688億元,是差不多一周最少。
比亞迪 金風 反高潮跌3%
回顧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通車首天,中港股同報跌收場,但當日南下淨吸資17億元人民幣,佔全日額度17%,北上額度更加半日爆滿,交投明顯較深港通活躍。昨獲深港通資金垂青港股一如預期以中小股為主,惟躋身三大活躍股份的比亞迪(1211)及金風科技(2208)卻反高潮報跌3%;另AH差價股晨鳴紙業(1812)及中興通訊(763)亦上榜,較冷門的允升(1315)及聯邦制藥(3933)亦列入十大並齊齊逆市錄逾3%進賬;相反,在深港通交投冷淡下,港交所(388)大挫2.7%錄逾三個月低,中港券商股幾乎全線走下。
黃國英:後市不宜看太淡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深港通反應冷淡是預料之中,旗下基金昨日有小注參與,但只是短炒不算積極,「博幾個百分點升幅就算」。他認為中港股昨日表現與中證監主席劉士余突然狠批「野蠻收購」有關,但他不認為相關言論影響負面,加上歐洲昨早段表現理想,認為後市不宜太淡,不排除短線可重上22800點水平。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亦指旗下基金或於年結後投資深股,對科技股及軍工股較有興趣,但暫無原因急於投資,並認為內地保險資金有需要投資高回報產品,故相信內地資金會逐步來港,而劉士余的言論更有利更多資金南下,因在內地收購難度增加下,險資會轉而從港股尋找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6/1985634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