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Jul,Sep,Oct&Nov,1948)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6uf7.html 1948年7月
本期封面文章是《elegant Bell&Howell》
文章介紹了一家名為貝爾霍尼韋爾的攝影器材公司。他們的主要客戶是好萊塢的從業人員,這些人員對於價格不敏感。公司當時成功的商業策略主要有兩點1)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確立了專業的地位,部分部件手工打造,品牌效應使得公司能夠以極高的價格銷售產品,保持很高的毛利率。2)公司的產品簡單易用,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該公司一直以來是業內比較獨立的廠商,能夠自己生產大多數配件。同時公司為了保持自己的市場影響力,也投入了巨額的宣傳費用。
1948年9月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RCA's Television》
文章介紹了RCA公司在電視機生產領域的良好勢頭。文章分析到RCA公司曾經在進入新興的產品市場遭遇後勁不足,被對手反超的尷尬。二十年代公司在收音機市場丟掉了領導地位就是一個沉重教訓。
文中認為此次在電視機領域,RCA公司不會重蹈覆轍。RCA公司從成立以來,沒有公開發行過股票,股東從開始的GE到後來的西屋。RCA主要靠股權融資,而且很少分紅,大部分投入研發。
RCA公司在電視機領域的主要短板不是技術,而是銷售,公司總裁挖來另一個資深銷售團隊。
總體來說,公司此次萬事俱備。
1948年10月
本期封面文章《farm horsepower》
文中介紹了農業機械的發展狀況,並分析了這個行業的一些特點。由於農業機械使用者農民的收入不是太高,因此農業機械製造商都儘可能要使成本降低,這也注定了這個個行業是一家低利潤率的行業。
1948年11月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NO.1 the railroad of the world》
文章從規模、位置、財務、運營以及歷史等方面介紹了美國新興的鐵路Santa FE(以前fortune曾經講到了美國的東部傳統的賓州鐵路)。
Santa鐵路是美國西部鐵路的代表,其在戰後的發展受到了矚目,而這些成就在與東部老舊鐵路對比後更加鮮明。Santa鐵路成功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1)美國西部、南部快速發展使得鐵路運輸業分享了發展成果,而且鐵路沿線經過美國南部的重要糧倉,小麥等貨物運輸優勢明顯。2)Santa鐵路始建於1860年,經過幾位擁有卓越眼光的總裁的慘淡經營,Santa鐵路有自己的特點:鐵路的平均運距很長,因此不需要花費過多的中途成本。
文中提到公司發展壯大的一個特點是不依靠外部融資,而是將淨利潤用於投資,這項謹慎發展的戰略也使得公司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記錄,即使在大蕭條時期以及後來的高速公路競爭時期。
文中提到公司雖然不是由蒸汽動力轉為柴油機的先行者,卻是堅實的實踐者,並成功後來居上,大規模應用了柴油動力,節省了成本。文中討論了鐵路公司的一些普遍問題,鐵路公司由於運費受到政府管控,被認為效率低下,但是作者認為Santa公司的例子說明鐵路公司可以再運營管理方面下功夫,況且即使放開價格,面對多種運輸方式的競爭,鐵路運費也不會有太多的上漲空間,價格不是關鍵因素。
FORTUNE (Oct. ~ Dec. 1967)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6oo2.htmlOct. 1967
封面描繪的是正午時刻,大量客戶湧進Mellon National Bank & Trust Co.的場景,相關文章是《the Mellons of Pittsburgh》:
1870年,Thomas Mellon離開法官之位,開辦了自己的銀行,並懷拽著建立一個商業帝國的夢想。今天Mellons家族已經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總財富超過30億美元,他們設立了5家大公司,由家族利益完全支配。同時,他們還擁有海灣石油、Alcoa、Koppers和Carborundum公司20%-30%的股票,Mellon National Bank還持有第一波士頓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大量股權和240250股通用汽車的股票。
Thomas出生於北愛爾蘭的一個農場,現在家族財富的管理者Paul和Richard是他的孫子,他們也只不過是家族中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人,文章介紹了他們的第一桶金、財富的增殖和匹茲堡這個工業的中心地帶的歷史。
FORTUNE (Oct.~Dec. 1968)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cib.htmlOct. 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O Say Can You See?TheCrisis in Our National Perception》:
每一週,這個國家最重大的一個問題都會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跟與越南、貧窮、種族、法律和秩序相關的問題在某些方面同樣嚴肅——那就是一種持續的悲觀感,一種對未來渺茫的國民感知,這種感知正引導人們構建起歷史上完全不可想像的思維框架。我們感覺置身在嚴重道德危機中,我們對共和的生存能力抱有懷疑,我們眼看著理想漸漸破滅——在大量相左的客觀證據面前。舉例來說,許多新的自我懷疑,與我們假定的、在大型非個人機構面前的無助感有關。實際上,歷史上從未有如此多的民眾積極地參與到政治中來。西部最古老的機構——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已開始重建個體的重要性。機構正處在根本性的變革中,給予個人更寬廣的視野和自由。這種「黑暗感知」並不是國民意識的第一次扭曲,早在十年前,相反的「光明感知」就引導人們錯誤地積極看待所有事件。我們現在急切需要的是「清晰感知」,也許,走向這一感知的起點是意識到,我們正在經歷痛苦的革命,期望在機構和個人(即機構服務的對象)之間尋找平衡。
Nov.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Special Case of Specialty Steels》:
一小群特種鋼公司——Latrobe、Carpenter、Allegheny Ludlum、Cyclops和Cruciole——正在散發著令大噸級鋼企豔羨的光彩。去年,Carpenter獲得了17.3%的投入資本回報率,比美國鋼鐵不值一提的ROIC的三倍還要高。這些公司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規避鋼鐵行業的通病——顯著上升的人工成本——但它們確實指明了避免一些問題的道路。它們為原子反應堆生產不鏽鋼,為噴氣式飛機引擎生產超合金(高耐熱),為機器加工車間生產工具鋼,在這些過程中,要價可高達每磅7美元。對於高科技和定製工作的專注,使得它們受進口衝擊的影響較小,而小型的規模和多樣化的產品線又使得它們免於遭受政府的定價壓力。同樣重要的是,特種鋼生產者是將其產品賣給經濟中的增長型行業,如航空業、電子工業等。
Dec.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Unchecked Power of the BuildingTrades》:
未來10年,房屋需求年增長率有望達到50%,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美國建築業卻被其最強大的寡頭壟斷組織——房屋工會(the building trades)——致殘了。總的來看,一萬多家本地公司正在使一個800億美元產值的行業走向殘疾,這一數值佔了美國當時GNP的十分之一。它們通過限制性的僱傭條款和陳舊的學徒制,阻止了這一行業勞動力的自然增長。同時,它們排斥銲接、組合、裝配成分的使用,導致了過高的工資需求(一些熟練的木匠每小時可獲得12美元工資),超出了生產力提升帶來的任何收益,由此導致的通脹壓力在任何地方都可感知。
只有行業和政府挑戰這種顯而易見的權力濫用,工會的壟斷才可能被打破。幾乎是肯定的,這種挑戰會帶來外傷,歷時長久、成本高昂的罷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重組必須包含徹底的變革,廢除工會僱傭廳(union hiring hall),建立仲裁委員會。
FORTUNE(Oct.~Dec.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85v8.htmlOct.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G.E.』s Costly Ventures into the Future》:
全世界最大、最多元化的工業企業集團近年來上交了一份暗淡的業績答卷。問題與先進技術相關,而這本是G.E.最為擅長的領域。公司在核能上的嘗試損失了將近2億美元,在爭奪計算機行業第二位而以失敗告終的過程中也代價昂貴。現在,G.E.已經削減了其在計算機領域的份額,並期望核能在明年首次盈利。另一項在先進技術方面的賭注——噴氣式飛機引擎——似乎前景無限。董事長 Fred J. Borch 必須繼續尋找新的征服目標,雖然在他的三項大手筆投資中,還沒有一筆達到了回報的底線。
問題在於,當G.E.進入需要新技術、富有想像力的商業方法和長遠的展望的市場時,最高管理層並沒有燃起熱情。自相矛盾的是,這一以未來為導向的公司對50年代形成的管理準則有極大的依賴。更進一步,在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層激勵計劃中,公司傾向於獎勵短期績效。G.E.信奉經理人輪換制,其理論依據是它為經理人提供了更廣泛的經驗,且有利於避免他們產生厭煩情緒。但實踐中,這一政策浪費了一些哈佛教授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非流動軍隊」的優勢。
Nov.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Armed Forces' Reluctant Retrenchment》:
預算壓力,國會氣氛的變化,尼克松當局的策略性假設,三者的聯合作用使得軍隊不得不接受一場痛苦的開支削減。其產生的一個效應是,就業指導官員對於未來抱悲觀和不確定態度。今年9月,當五角大樓的首長們一致建議總統,避免捲入本可能成為開放性戰爭的約旦問題時,軍方的新氣氛就已經得到了戲劇化的體現。
白宮的戰略專家們現在希望美國的同盟們能承擔起各自的國防任務,以減少美國駐外的軍隊開支。這一策略的前提是,俄羅斯和中國不可能聯合起來攻打美國。因此,美國得以在削減傳統軍隊開支的同時,充實戰略性核武器的研發。
軍方的不如意還表現在顯著降低的延長服役期限率和不具有吸引力的軍官保留率上,即使是對於那些諸如西點軍校畢業生的精英團體也是如此。高級軍官對媒體的批評十分敏感——Fitzhugh將五角大樓描繪成「無組織的腫塊」。接下來的工作是,重新定義他們在可信的現代詞彙中的角色,並且在一個通過系統分析和對稀有的國家資源的競爭中捍衛它。
Dec.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Ostpolitik」:TheEra of Negotiation in Europe》:
Ostpolitik:(西方國家的東方政策)
去年八月莫斯科條約簽署,時值柏林牆建成9週年,時任西德總理Willy Brandt在跨越冷戰的鴻溝上邁出了大膽的一步。文件的核心是,西德接受1945年被紅軍打敗後劃定的邊界,兩黨均放棄保有軍隊。條約還需要得到Bundestag(西德聯邦議會)的批准,直到柏林方面達成新的保證書協議後再予以實施。
通過接受歐洲的現狀,Brandt政府進而改變了它。波恩已經獲得了策略上的自由,它將憑藉此項自由與共產黨集團國家建立正常關係。外交上的紐帶將帶來迅速擴大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當西歐最為強大的國家快速走向經濟統一之時,西德將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但是Brandt的東方政策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與它的同盟策略結合起來。一位西方外交家評論道,如果歐洲沒有美國的軍隊和其核武器的保護,東方政策將大敗。
P.S.看馬虎虎看煩了,翻了幾篇FORTUNE,貼上來。
FORTUNE(Oct.14th,1985)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a7yg.htmlOct.14th,1985
封面文章:Making It Safer to Fly
讓飛行更加安全
1985年對於民航業來說是糟糕的一年,全世界範圍內發生的16次墜機事件中有1430人喪生,這是有史以來最慘重的傷亡。此外,飛機相撞事件的數量也急劇上升。人們開始思考,航空業及其監管者已經喪失了對安全性的掌控嗎?如果事實確實如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樂觀一方認為,飛機始終是最安全的出行工具之一,今年看似極端的情況也只是因為人們誇大了悲劇的發生頻率,雖然死亡人數增加了,但死亡率實際上在過去35年一直處於下降狀態。悲觀一方則指出,至今發生的一連串大事故似乎都無規律可循,而且乘客在空難中倖存的機會越來越小。
飛機製造商們,以及聯邦航空局(FAA),大都公開捍衛自己的安全記錄和安檢程序,並堅稱安全性良好。然而,FAA不再受到公眾的普遍欣賞,批評者們指責其對航線檢測的不一致性、空管員的不稱職性及其改善航線安全標準和交通控制設備的拖延性。空管員們也怨聲載道,他們罷工抗議加班和無法承受的壓力,FAA因此解僱了11000名員工,在管轄區域擴大的情況下,每塊區域的空管員數量卻不到1981年的一半。此外,政府本同意設立的對117億美元的改善飛行交通控制系統計劃高達70美元的信託基金,也在財政赤字的壓力下被無限期推遲。
要對飛行安全負最終責任的不是FAA,而是航空公司。一些高管擔憂,美國政府正在對航空業進行的去管制政策將威脅飛行安全,因為通勤航班和一些新開貨運專線在監管放鬆的環境下開啟,它們的安全性只能符合FAA設定的最低維護標準。引用一下巴菲特旗下飛安公司總裁的觀點——來自新進入者的競爭,大型的高管理費用的航空公司被迫削減成本,比如裁掉那些被認為不很重要的員工。
這次公眾批評的風口浪尖在FAA和航空公司上,機身和引擎製造商們倖免,但它們同樣出現過問題。
糟糕的1985年暴露了整個行業對之前低事故發生率的自滿情緒,各方達成了改善的共識,措施包括重塑FAA及其管控和檢測系統、盡快使用聯邦政府為裝配先進雷達等安全設備提供的基金、接受在飛機上設置更多備用倉等安全法則等,總而言之,FAA、航空公司、製造商們,三者必須齊心協力。
FORTUNE(Oct.28th,1985)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a89p.htmlOct.28th,1985
封面文章:Toppling the Dollar Could Cost a Lot
顛覆美元將付出代價
財政部長James Baker終於針對美國的貿易赤字採取了措施,五個主要工業化國家攜手促成了美元的貶值,商人、投資者、議員們對此報以一致好評,然而作者認為,他們忽略了這項策略的長期成本,當前的益處其實都是轉瞬即逝的。
廣場協議顯然達到了Baker的主要目標——降低議會的保護主義狂熱,最為艱難的汽車業、造紙業、化學工業等行業將明顯受益於美元的貶值,但它們中的一些實際上在美元升值前就暴露出了問題,這次貶值反而使它們得以苟延殘喘下去。Alan Greenspan 則擔心政府用通脹換取短期的發展。此外,美元的貶值也意味著美國財富的縮水,外國人現在可以以低廉的價格購買美國的農場和公司,而不僅僅是出口商品,而本國人民為獲得國外的東西卻需要付出更多勞動和儲蓄。
Baker本希望勸說其他四個國家(日本、西德、法國、英國)通過採取新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然而日本和德國均不予理睬。因此,唯一可取的行動就是干預外匯市場了。美聯儲在外匯市場上賣出美元,這增加了貨幣供給,但中央銀行有確定的貨幣供給量目標,因此在國內市場需要反向操作,賣出國庫券並增加銀行系統的準備金。這種沖銷式干預並不會對貨幣價值有長期作用,因此,廣場協議的實施有賴於聯儲是否允許美國貨幣量的增長。市場的短期反應似乎表示,人們相信聯儲會配合這一行動。但長期來看,通脹壓力已開始顯現。
五國集團似乎在貨幣政策上還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日元不僅僅相對於美元,還應相對於歐洲國家貨幣升值,因此,日本在外匯市場進行的是非沖銷式干預。
美元自去年春天以來一直保持弱勢,似乎不需要聯儲在外匯市場進行過多操作。然而,貶值是基於「美元價值被高估」這一論斷的,而貨幣是否高估是很難衡量的。因此,美元很可能在未來反彈,如果這樣,聯儲則不得不超發貨幣,因為這事關美國的威信。同時,聯儲應嚴密控制短期利率的攀升,因為它是匯率的關鍵決定因素。
實際上,無論聯儲是否發行貨幣,通脹都將上升,因為進口品價格的上漲會引來本國製造商們的追隨。對通脹的預期又將推高工資和製造商們的其他成本,從而減弱其競爭優勢。Allan Meltzer指出,處理美國的貿易難題只有兩條路:一是通過降低本國商品價格、抬高進口商品價格,降低美國工人和消費者的實際收入;二是繼續在提高生產率上進行投資,以保住當前的實際收入。通過美元貶值的方法縮小貿易赤字是前者,代價則是更低的收入和更差的生活水平。
上周更新 (13 Oct - 19 Oct)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10/13-oct-19-oct.html組合單位值: 95.54
組合週回報: -0.03% (YTD: +5.77%)
現金水平: 0% (前週: 1%)
組合上周買入金山(3888), 現階段追買科網股其實有點趕水尾鬥傻, 尤其當新上市互聯網股已開始見力弱, 或許已是整個界別見頂先兆. 不過正如王華所言, 金山最大優勢在於軟硬融合. 估值超貴, 只因沒有人捨得平賣; 想像空間仍有, 配合MSCI新貴預期, 要求金山一個月內節節破頂並不過份, 關鍵反而在於有沒有能力坐得穩.
個人是相當看好包浩斯(483). 今期業績應該相當理想, 目前是等發盈喜. 星期四破頂, 成交增加; 星期五打回原形, 成交反而縮減. 自己兩日都有加注, 暫死坐到下月中業績出籠. 亞衛(1045)挑戰頂部失敗後回軟, 現時估值已經趨向合理, 留超小注貨底, 其餘盡數沽清.
信星(1170)是典型上升時成交增加; 下跌時成交減少. 假設是早有部份人預期公司今年業績會相當理想, 因此大手買入; 那麼下跌時則純粹可能出自沒信念等待的人追沽. 對公司有信心, 現階段更應該死坐爛坐. 另外繼續加注港燃(1083), 短期沒太大催化劑, 但結合增長力推算現時估值則偏向便宜至合理. 算是攻守兼備, 耐心靜候突破歷史高; 時代(1023)估值便宜, 繼續等有低位便作吸納.
梅鐸盡沽鳳凰衛視(2008), 對此其實市場早已預期. 如今落實貨入TPG手中, 對投資者而言有機會是利好. 可以參考中視金橋(623)作例子, 加上子公司FENG.US股價走勢超強, 如今不明朗因素已經消除, 鳳視(2008)年內是有機會追回一定升幅. 上周另一則新聞是壹傳媒(282)突然宣告放棄持續虧損之香港免費報紙市場, 亦即香港爽報, 對股東而言絕對是好消息. 估計星期一會有一輪炒作, 看形勢可以跟風走一轉. 原本有想過星島(1105)或經濟日報(423)有機會受惠於強手退出市場, 但想深一層於目前手機低頭族橫行年代, 遲下免費報紙可能根本不能繼續存在. 想通此點, 若然要買本地紙媒界別, 還是只搏壹傳媒(282)算了.
上周更新 (20 Oct - 26 Oct)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10/20-oct-26-oct.html組合單位值: 95.73
組合週回報: +0.20% (YTD: +5.98%)
現金水平: 23% (前週: 0%)
上周提及短炒搏兩隻傳媒股鳳凰衛視(2008)及壹傳媒(282), 兩單交易均敗北收場, 幸好注碼不大, 組合回報沒有因此被大幅拖累. 接觸股市愈耐, 愈明白不能將每宗交易得失睇得太重. 必須接受自己睇法會經常出錯, 出現虧損時就沒有任何思索餘地, 斬立決就算數. 要求自己百發百中根本不合理, 重點反而在於萬一出錯時, 虧損程度是否在預期範圍之內.
包浩斯(483)上周五大成交急跌, 由於自己一早已經重倉, 股價低開後急跌心理上點都有壓力. 最後反而堅持低位加注, 除對公司下期業績有一定信心外, 自己估計當日大成交下跌很可能是因為公司10月22日曾發披露通告(
00483 包浩斯國際 翌日披露報表), 以$1.83發行約2.2M員工認股權; 而此股當日早上競價盤已有過百萬成交, 或有多少反映有人心急沽貨. 自己低位有信心加注, 很大程度是相信沽盤力度不會持續太久. 當然有機會睇錯, 但既然自己對公司有十足信念, 股價下跌應該是買入機會.
組合買入I.T.(999), 純粹小注TEST BUY. 公司盈警後股價大成交低開後反而有得升之餘, 業績差勁股價亦不為所動, 價訊明顯背馳. 其實自己唔太喜歡投資時裝公司, 原因是不信香港有公司可以鍊贏ZARA, H&M, UNIQLO等FAST FASHION. 不過純粹從邏輯角度去理解, I.T.業績死得如此徹底根本無可能支撐目前股價; 投資者現價願買不願沽, 或許反映市場相信公司業務有見底機會. 早前旭日(393)掟貨, I.T.三名高層盡數全接, 或者亦有多少啟示作用.
信星(1170)走勢轉弱, 但自己會繼續堅持; TCL通訊(2618)Q3業績顯示手機銷售強勁, 年度化市盈率不足10倍, 短線再升15%其實不算太高要求. 自己短炒過一轉, 有低位會再買; 終於等到味千中國(538)公佈第三季營運數據, 確認業務復甦力度比預期佳. 自己星期五有加注, 明日(28 Oct)應該會有大行報告跟進, 搏短線破頂, 但之後股價能否再上則視乎新店經營效率.
投資組合大手減持防守股後, 目前基本選股主力是部署11月份. 金山(3888)在搏入MSCI; 重倉信星, 包浩斯; 另加維他奶(345)是在搏下期業績會有驚喜. 其間股價或有波動, 但繼續死守則沒有懸念. 近期指數走勢相當曳, 但個股表現則反映資金並未全面撤走; 尤其是9, 10月份無升過的股票, 近日調整幅度不算太深. 目前策略繼續持有個股, 擔心市況波動, 自己或者會買多少指數認沽期權.
近期更新 (27 Oct - 16 Nov)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11/27-oct-16-nov.html組合單位值: 98.44
組合週回報: +5.37% (YTD: +8.98%)
現金水平: 20% (前週: 0%)
組合內數隻重倉股於本月輪流公佈業績, 金山軟件(3888)作為頭炮, 如早前提及, 公司第三季財務表現算是理想, 應用軟件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手機活躍用戶九月底已經達到1.5億, 比管理層預期足足早了三個月達標. 整份業績算是收貨有突, 奇怪在股價於業績後反應不大, 成交量沒有異動, 似乎市場對此份業績看法相當中性. 始終金山今年累積升幅甚勁, 臨近年結基金經理亦沒有誘因再過份進取; 估計要橫行一段才再重拾上升動力, 自己減持至舒服水平後仍會繼續持有.
信星(1170)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便急跌超過一成, 自己對公司信念十足, 低位反而是吸納良機. 今周股價稍見好轉, 暫時看來低接動作是做對了. 公司下星期四 (21/11) 公佈中期業績, 毛利率環比能否保持, 會反映出公司將產能逐漸轉移至越南及柬埔寨後是否的確可以提升營運效率. 香港工業股長期處低估值運行, 某程度上已經PRICE IN人工, 原料齊升之宏觀不利條件. 勞工密集型公司投資成本高, 請工人亦難, 競爭相對會比以往少; 若然信星開始有方法抵抗成本上漲壓力, 未來有機會迎來一段盈利, 估值齊升的日子. 自己重倉持有, 會靜心等待業績出籠.
包浩斯(483)發盈喜, 股價績前繼續節節破頂. 自己粗略做過業績預估, 推算公司2014上半年每股盈利約$0.08; 而全年則是$0.37. 以10倍市盈率作估值, 目標價應是$3.7左右. 因此雖然近月公司股價已瘋狂急升, 但自己睇是有餘未盡. 期待中期業績會釋出更多證明, 自己會繼續持有, 但注碼就不會去得太盡.
天虹(2678)上週發盈喜, 預料全年溢利大升但翌日股價不升反跌, 價訊明顯背馳, 組合已經盡數沽出; 維他奶(345)自己是尚差一注仍未買齊, 結果業績前股價已經向上突破, 目前無追買必要, 等待公司於27/11公佈業績; 上週比較重要交易是買入復牌之雅士利(1230), 純粹搏追落後, 幸得大行連環唱好, 成功掩護自己全數撤退; 另外組合加入德昌(179). 公司剛公佈中期業績相當不錯, 市場反應亦正面. 自己仍未睇熟相關資料, 第一注便不敢落得太大; 不過若然要賭歐洲逐步復甦, 德昌似乎是一個不錯選擇.
組合上週表現理想, 目前手風是超級大順. 贏谷輸縮, 有錢贏當然應該繼續疊上去, 但問題是當股價已經逐步攀升, 值搏率亦會相應下降. 沒有特別新證據支持, 自己會寧願先縮一縮. 目前打法是集中火力進駐最有信念的四, 五家公司, 而其餘則將持倉量縮至最低, 心無雜念. 如此操作某程度上是等於放棄分散風險, 因此只能是短期應戰策略. 自己目標是等業績期過後才將組合比重重新調整, 十一月份開始變得相當關鍵.
04 Oct 14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0/04-oct-14-0341.html
「佔中」遍地開花,部份本地零售商亦被迫關門,國家旅遊局禁止新簽內地團來港,百貨股、零售股以及收租股首當其衝,成為拋售對象。 地緣政治風險增高,阻礙經濟增長,高度相關的本地銀行股與地產股股價亦受壓。 投資者擔心股市出現不明朗因素,情況尚在變化中,事件如何發展暫時難以估計。
涉及到必須品的公用事業股理應影響較低,而內地電力股份和受惠人口老化需求殷切的醫藥股仍然保持強勢。 與事件關係性較低的中資股、電訊股可能會比大市提早見底。
市場風險的增加可能影響到基金投資港股的比重,而A股的強勢則是市場的目光之一。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股市近期漲勢並不是短期行情,上證綜合指數已經連續五個月走高。 經過數年的低迷表現後,上證綜合指數第3季度已累計上漲15%,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季度漲幅。 儘管滙豐9月PMI終值低於預期,加上人行「收水」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市場憧憬即將舉行的四中全會,市場關註會議將會再有新政策出臺,為A股市場帶來刺激。 當中,市場憧憬會議會就軍工航天、央企改革、土地流轉等改革再有新方向。 不過在港上市的A股ETF則受壓,當中安碩A50中國(2823)週五收報9.18港元,MSCI中國指數ETF(2801)收報20.60港元,兩ETF的溢價有所回落,其價格或未反映A股的實際表現。
而滬港通開通在即,至9月底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香港地區2700億元人民幣額度,只剩餘47億元人民幣,不足2%,反映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而有分析指,滬港通開通後,投資者或因擔心承擔個股風險,而繼續留意A股ETF相關產品。
上海綜合指數:
快餐股也是本地零售商中受影響的成員之一,但是由於快餐股一向是經濟疲弱時作為防守股的熱門投資類別,大家樂(0341)的盈利抗跌力一向明顯,是中長線投資之選。
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已在本港實施3年,自2011年5月開始,基層工人享有法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28元;直到2013年5月,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30元。 職工盟建議最低工資由現時時薪30元調高至38元,增幅26.7%,並提前在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職工盟認為,最低工資的水平應該是保障基本生活,但現時$30 的水平是遠遠未足以應付基本生活。若最低工資只是根據通脹調整,代表工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得到提升。
最低工資是保障工人能以勞力換取足以生存的工資,但是同時之間令到弱勢的一群工人失去工作機會。 也有分析指出,最低工資推高通脹,令到認為基層工人得不償失。 研究估計最受最低工資影響的行業如飲食業,則極大可能再次加價,將調高後的最低工資增幅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大家樂(00341)2013年9月時表示,工資平均時薪為33-34元。 首席執行官羅開光認為真正壓力是不夠人手,惟有加強招攬及挽留人才策略,提高就業前景。
大家樂(0341)於6月24日公布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升7.6%至5.8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1.01元,派末期息51仙。全年總派息率為67.7%。
■
11 Jul 13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
03 Jul 12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大家樂(0341)
大家樂集團(0341)經營連鎖式快餐店、機構飲食、特色餐廳、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其所經營的餐廳包括「大家樂」、「利華超級三文治」、「一粥麵」、「意粉屋」及「滿洲鑊」等,全球超過594個經營單位。香港、中國內地及北美洲的收入佔比分別約79%、19%及2%。
大家樂(0341)於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之營運單位分別為339間、116間及139間。
公司簡介 | 大家樂 (0341) 經營「大家樂」連鎖式速食餐飲業務、快餐廳、機構飲食業務、特式餐廳及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 |
目前市值(港元) | 155.39億元 |
現時股價 | 26.80元 (2014-10-03 收市價) |
市盈率 (倍) | 26.53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1.010港元 |
市帳率 | 4.11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6.460港元 |

大家樂(0341)全年業績
大家樂(0341)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升7.6%至5.8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1.01元,派末期息51仙。全年總派息率為67.7%。
期內,公司業績再創新高,總營業額增9.3%至69.9億元。香港業務依然是公司業績的主要動力來源,收入增約10%至55.89億元,佔公司總營業額約80%。
內地業務佔公司營業額約18%。內地業務的總收入仍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增約10%。內地業務中,大家樂的同店銷售較去年增約4%,而意粉屋則繼續緊握高端餐飲市場的需求,錄得健康增長。
於2014年3月底止,公司擁有淨現金10.04億港元,並無任何借貸。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大家樂(0341)去年純利創新高,香港餐飲業務同店銷售回升至雙位數增長。集團首席執行官羅開光透露,今年加快開店步伐至50間,並推出新一個五年計劃,從日本、韓國等地引入新品牌。 大家樂(0341)去年多賺8%至5.81億元,營業額增長9%至69.9億元,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其中,香港大家樂快餐全年同店銷售增長回升至9%,單計下半年更加速至11%,為2011年以來新高;中國業務同店銷售亦改善至增長4%。
羅開光在記者會上指,去年食材成本上升約10%,集團在餐牌上作部份價格調整,又落實在大米、油及檸檬等食材上進行源頭採購,使毛利率微增至16.4%,「如果大幅加價9%,肯定做唔到呢個成績」。
他補充,今年食材成本升幅與去年相若,暫時沒有加價計劃,盡量把大家樂快餐平均單價保持在30元至30.5元,毛利率則維持在16%左右。
大家樂(0341)預期,今年資本開支逾6億元,主要用作中央食品製造中心建設、物業投資及中港分店擴展。 另外,集團計劃今年於中港兩地增50間新店。截至6月底止,已新增店舖19間,開店速度較預期緩慢。
多品牌策略
集團近年開始作多品牌發展,除一粥麵外,亦增加如米線陣、85度C、上海姥姥、巷仔見麵館等新品牌,平均產品單價約40元。
大家樂(0341)近期積極引入新的副線品牌,7月剛宣布引入韓國健康餐飲品牌The Cup。 大家樂(0341)首席執行官羅開光接受訪問時曾透露,因應香港地方細、租金貴,故希望引入只主打少量食品款式的日韓食店,以節省人手及提高經營效率。 集團首席財務官林洪進補充,今年或再引入最少5個新品牌。
大家樂主要對手美心集團,近年亦採用多品牌策略迎戰,開設simplylife、美心香港地、MX2,又引入特許經營店如丼丼屋及一風堂等。羅開光指,同樣會把多品牌策略應用到中國內地,未來將重點開發華南地區,目標把大家樂、意粉屋等塑造成區內領導品牌。
5年策略發展計劃
羅開光指出,今年將落實新一個五年計劃,重點拓展大家樂快餐以外的大眾化市場,及休閒速食市場。
韓國餐飲品牌The Cup
大家樂(0341)7月公布,與韓國JNT Co. Ltd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將引入韓國健康餐飲品牌The Cup,成為集團首個韓國餐飲品牌。 The Cup以紙杯為設計概念,食物全由紙杯盛載,菜單以蔬菜、雞脯肉等材料為主,以少油的方式烹調,每道菜製作時間只需五分鐘,是健康速食之選。
集團冀年內在港開設首間The Cup特許經營店,計劃未來數年逐步擴展其網絡。
日本Gourmet Kineya (グルメ杵屋)
大家樂(0341)8月宣布,與日本Gourmet Kineya簽訂基礎協議,擬引入日式美食專門店,標誌集團打入香港的日本餐飲市場。
Gourmet Kineya於1967年成立,經營烏冬、蕎麥麵、壽司及其他日本餐膳;在日本設有445間餐廳及21間特許經營餐廳。
大家樂(0341)首先將引入天婦羅丼飯專門店,集團期望於首年內在港開設首間分店,並計劃在未來數年逐步引入其他專門店及擴展其網絡。
分店
目前大家樂集團(0341)旗下營運單位總計594個,在本港有339間店,在內地則有255家。 公司計劃今年增加50間分店當中,20間開設於香港,30間開設於大中華地區。
毛利率
毛利率
▪ 2010-11年 全年 15.1%
▪ 2011-12年 全年 13.7%
▪ 2012-13年 全年 14.2%
▪ 2013-14年 全年 14.6%
短評
大家樂(0341)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盈利勝預期,曾經上升至30元以上,近日跟隨市況回落。
一般來說,餐飲業的競爭大。 但同時,經濟若非大幅下滑,相信對飲食業影響不大,加上盈利能力持續向上,可以視作穩健投資。 大家樂(0341)的中長線增長,則要依靠其內地業務的發展的步伐。 大家樂(0341)現價往績市盈率26.5倍,偏貴;但大家樂(0341)作風穩健,現金流良好,持有淨現金10億元以上,負債比率為零。 公司謹慎地進軍內地市場,是淡市中的穩健投資選擇之一。
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麵在年度內之同店銷售較去年分別增加約9%及10%,然而由於勞工和租金成本壓力,及中央廚房折舊增加,因此稅前利潤率下跌1.2個百分點至15.8%。 大家樂(0341)採取的多品牌策針發展空間比較廣闊,近年大家樂副線品牌越開越多,中長線亦可能會引入到內地市場。
大家樂(0341)仍以香港市場為主,集團仍在內地調較營運模式來適應市場,目前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約19%。 現時,香港業務佔總收入79%,中國內地的營業額佔收入的19%;香港經營溢利佔88%,內地經營溢利則由9%上升至12%。 集團內地業務的總收入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約10%,同店銷售較去年增長約4%。
中國方面,36.8萬方呎的廣州的中央廚房可以為300間分店的供應食品,現時國內有分店106家,因此廠房運用率的上升可繼續改善內地的經營利潤率,筆者樂觀的認為當內地分店在繼續增加後,規模效應出現,內地業務會進入收成期。 公司
計劃今年增加50間分店(20間香港,30間內地),增加分店數目8%,開店速度比去年加快。
風險方面,除了食品安全影響消費者的信心,香港再上調最低工資多於預期也可削弱公司的盈利。
市盈率,息率
大家樂(0341)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升7.4%至1.01元,全年派息0.68元。 現價26.80元計算,市盈率26.5倍,息率2.5厘。
初步估計,大家樂(0341)2014-15年度每股盈利上升9%至10%至1.10元,全年派息0.74元。 現價26.30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3.9倍,預期息率2.8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7-08年 營業額 | -- | 42.84億元 |
2008-09年 營業額 | 23.42億元 | 46.74億元 |
2009-10年 營業額 | 23.86億元 | 48.83億元 |
2010-11年 營業額 | 26.33億元 | 53.33億元 |
2011-12年 營業額 | 29.01億元 | 59.56億元 |
2012-13年 營業額 | 31.36億元 | 63.94億元 |
2013-14年 營業額 | 34.09億元 | 69.90億元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7-08年 盈利 | -- | 4.20億元 |
2008-09年 盈利 | 2.00億元 | 4.42億元 |
2009-10年 盈利 | 2.21億元 | 5.13億元 |
2010-11年 盈利 | 2.24億元 | 5.14億元 |
2011-12年 盈利 | 1.91億元 | 4.74億元 |
2012-13年 盈利 | 2.21億元 | 5.45億元 |
2013-14年 盈利 | 2.43億元 | 5.82億元 |
每股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7-08年 | -- | $0.7636 |
2008-09年 | $0.3626 | $0.7977 |
2009-10年 | $0.3983 | $0.9216 |
2010-11年 | $0.3994 | $0.9158 |
2011-12年 | $0.3382 | $0.8378 |
2012-13年 | $0.3871 | $0.9526 |
2013-14年 | $0.4243 | $1.0100 |
參考:
1. 大家樂 341 業績
http://www.cafedecoral.com/tch/investor_relations/investor/images/FS_31July14_chi_l1.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17/LTN2014071715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4/LTN201406241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5/LTN201306251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126/LTN20121126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5/LTN201306251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626/LTN2012062611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9/LTN2011112917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9/LTN201106291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9/LTN201011291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629/LTN2010062914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25/LTN200911250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8/LTN20090708139_C.pdf
2. 大家樂引入日天婦羅店 料年內開張 分析:未足以炒作股價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7/news/ec_ech1.htm
3. 大家樂純利創新高 今年擬開50店 將引入日韓新品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625/18775265
4. 從大家樂壽司談起
http://forum.hkej.com/node/115982
5. 從大家樂壽司談到低價策略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4090&cat_id=7&title_id=706668
6. 大家樂盈利增長穩定
http://www.bocmacau.com/fimarkets/fm2/fm22/201407/t20140704_3581993.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