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做乜叫佢參選?
胡官:可能佛祖叫我參選 葉劉:需增少數族裔保障.......
胡國興昨早出席一個論壇,以「一國兩制下的政治出路」為題演講,指人權、自由、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基礎,港人最怕內地干預和失去自由,認為人大釋法不一定踐踏一國兩制,因根據《基本法》人大有權釋法,但人大「8‧31決定」顯示中央對港人極不信任,要化解困局先要挽回港人對政治制度的信心。他建議,立法規管內地不得干預本港自治範圍的事務等。
上面這則新聞節錄自今天的明報, 我只想評論最後那一句。我明白一搞政治, 一街都是空頭支票。有的是有願景但無能為力, 開支票時可能無心哄騙, 真心想履行承諾時才發現困難重重。有的卻是為了爭取民意, 甚麼也誇下海口, 甚麼也覺得應該大幹一番。胡官可能有雄圖大略, 打算拯救黎民於水深火熱, 政治經濟社會民生以前都沒有涉足, 也不辭勞苦, 躍躍一試。他沒有往績可以亮於人前, 極其量你當他獲我佛如來的感召,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起碼使他消減了十幾磅。法律是胡大官人的老本行, 他這命題一出: 「立法規管內地不得干預本港自治範圍的事務」, 我就眉頭縐了。只有一個問題: How?
如果是別人提出這講法, 我就一定會問: 阿哥你識唔識law架?
《基本法》第22條第一款(《基本法》分章分條卻不分款, 只是一段接一段, 香港的法例習慣叫款(subsection), 終審法院討論《基本法》時, 也把這些段落叫款):
第二十二條
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基本法》不是已經訂明了胡官在論壇鼓吹立法的議題嗎? 還要立甚麼法? 如果建議本地立法, 那就更加廢話。本地立法怎樣可以凌駕《基本法》? 真的笑話地立法, 如果中央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管理事務, 你告邊個? 這個中央干預特區事務的議題, 一直都不是沒有法律規管的, 《基本法》這憲法已經在規管, 問題是當港人指責中央干預特區事務時, 中央說那不是特區自行管理的事務, 那是中央的事務。你立本地法不行, 你拗《基本法》又唔夠人大拗, 你仲可以做乜? 你做乜都好, 就是不能本地立法, 那是一個很基本的法律概念。
特首參選人中, 我睇低胡官幾綫都不無道理。
默克爾宣布參選下任總理 對手還難以構成威脅
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正式參加將於9月舉行的2017年德國國會大選,德國民眾的反應有些五味雜陳。但整體來說,雖然對於默克爾的超長任期有些厭倦,卻沒有多少人真正認為默克爾會落選。
漢堡一直是社民黨的大本營。然而家住漢堡的投行律師艾爾伯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認為不應該用英國的公投和美國大選的形勢來推測德國選民,因為德國選民整體更保守,且較為理性,“我認為德國選民還是會求穩,最終默克爾還會做總理,我們身邊的人都很肯定默克爾的工作。”
根據最新的民調,默克爾所率領的保守黨基民盟此前大幅落後,但近期的支持率有所回升,而對手社民黨的支持率則小幅下降,目前兩者支持率均在32%左右。
不過,在總理候選人問題上,僅有36%的被調查民眾認為社民黨候選人舒爾茨可以當選,50%的受調查德國民眾不認為他能勝出。

舒爾茨
舒爾茨:社民黨難得的指望
如果沒有在難民問題上處理失當,默克爾近四年來的執政記錄幾近完美。
在上一次選戰中,由於默克爾名望極高,她的競選口號只是簡單的一句“你們了解我”,顯得誌在必得。彼時,由於社民黨完全無望與默克爾比拼,他們的一位黨內大佬甚至曾經公開表示,“我們推選候選人有什麽意義呢?”
在2012年10月的民調中,默克爾的支持率為49%,而當時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德國前財長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uck)的支持率為38%。
甚至在舒爾茨今年宣布參選之前,仍沒有人懷疑默克爾將順利地拿下她的第四任期。德國政治文化月刊《西塞羅》2月的封面就畫著默克爾從選票箱中探出腦袋的漫畫並寫著大標題“還用得著投票嗎?”
但是,目前很難判斷舒爾茨的民調是否可以持續。
艾爾伯特對記者表示,目前德國知識階層對默克爾的未來有所懷疑,有部分原因是默克爾在上次選舉中差點獲得了絕對多數,有點過於順利了。此次舒爾茨的出現,撼動的不是默克爾的地位,而是挑戰了這種幾近絕對多數的局面。與此同時,即便社民黨贏了,但它想組閣成為一個大左翼政府,那也非常困難。
艾爾伯特所指的是,如果按照近日民調顯示的,在9月份的選舉中,社民黨有望獲得31%支持率,左翼黨(Die linke)有望獲得10%支持率,綠黨有望獲得7%支持率,這三黨的支持率之和為48%,出現這一狀況才有把握擊敗默克爾所屬的執政聯盟,並結束右翼執政。
但實際上,由於施羅德政府時代的“2010議程”改革,社民黨很難和左翼黨講和,原因在於左翼黨是施羅德時任財長出走社民黨後建立的,起因就是不同意施羅德的這一改革。此外,社民黨和左翼黨在如何對待俄羅斯這一外交問題上也有著黨派理念上的根本差異。
最近可以看到舒爾茨在拉攏左翼黨方面的努力。在本月20日的一次演講中,舒爾茨批評了施羅德政府在“2010議程”中所推行的勞工和社會福利改革,並承諾擴大年長者失業福利,取消無期限的臨時工合同以及支持固定期限合同,企圖令社民黨路線繼續向左轉。

默克爾反擊開始
25日,默克爾在贏得基民盟95%黨代表的支持後正式宣布征戰9月國會大選。她的反擊也從此開始了。
默克爾沒有直接批評舒爾茨。不過相對於舒爾茨攻擊施羅德的經濟改革“2010議程”,默克爾對這一改革方案極力贊揚,並指出社民黨反而以此為辱。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隨即批評了舒爾茨所提出的勞工和社會福利改革政策。
魏德曼表示,從經濟情況看,在“2010議程”改革後,德國處於更強有力的地位,上述改革通過降低失業率,降低了德國人陷入貧困的風險。
2月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2016年制造業引領德國經濟強勁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增幅達到1.9%,高於英國的1.8%、歐元區的1.7%和美國的1.6%,同時,政府預算盈余增長至237億歐元的歷史性高位。良好的財政狀況主要受益於稅收增加、高就業率和低借款成本。
雖然魏德曼稱,作為中立的央行官員,他的評論僅限於針對政策而非任何候選人,然而,德國有尊重央行的傳統,因此魏德曼的發言無異於為默克爾背書。歐盟前主席德洛爾曾有句名言:“雖然不是所有德國人都相信上帝,但是他們全都相信德國央行。”
葉劉參選是酸是苦澀, 退選既輕鬆也喜悅
我是個不懂政治的人, 雖然不時會寫幾篇政治評論, 嚴格講我那些也不能叫評論, 只屬發噏風, 乘機搏取別人留言指正。這一篇講葉劉。
入不到閘的葉劉輕鬆了, 不用再硬梆梆擠出那種笑的表情來。她還在爭取提名時的笑, 不能說是苦笑, 也不是真正發自內心喜悅的笑, 而是尷尬不堪腼腆的笑。到了現在, 她沒有包袱, 所以笑得出, 笑着評論三個候選人:
林鄭: 政綱單薄, 擔心當選後不能兌現而被追數 / 熟書但好官僚
鬍鬚: 耍公關手段, 像聖誕老人 / 有親和力但無內容
胡官: 乜都應承, 所以政綱最啱聽 / 似做棟篤笑
泛民推胡官入閘, 究竟想達致甚麼目的? 對抗西環、對抗欽點? 不提名長毛而去提名鬍鬚, 我尚且明白。推胡官入閘, 泛民的策略就不知所謂了。現在胡官要求配票, 泛民好難會啋佢, 分薄了給鬍鬚的票, 林鄭就贏硬, 只有分薄林鄭的票, 鬍鬚才有機會贏, 或者搞到需要第二輪投票。要分薄林鄭的票, 即是要從建制手中奪票, 就應推葉劉入去, 我不知道究竟是我不懂抑或那些搞局、搞政治的泛民不懂。連胡官也可以推入閘, 那是純搞局但毫無實質作用的姿態, 泛民根本不會真心覺得胡官是合適的人, 與其是這樣, 作為一種對抗的策略, 就應該推葉劉入去而不是胡官了。 三名建制候選人中, 胡官是最非建制的, 因為他是四不像, 他只是一個諧星。選舉結果會顯示最不建制的候選人得票近乎零, 而泛民支持的鬍鬚又搞不成局, 那麼泛民對抗西環的策略又全盤失敗了。
葉劉由當初乞求提名不得的「酸溜溜」, 變成了現在入不到閘笑容可掬的「苦澀」, 她反而成為二次敗選的贏家, 可以有心情去看拳賽捧曹星如場。泛民不推她入閘, 造就了建制派的和諧, 泛民推胡官入閘, 反而造成泛民自己的矛盾。這是我不懂的政治策略。我講這些話並無政治取態, 我只是對政治手段及策略的一些觀察。
韓國定於5月9日舉行大選 代總統黃教安不參選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代總統黃教安15日在臨時國務會議上宣布自己不會參加下屆總統選舉。此前,黃教安被認為是保守陣營有力的潛在參選人。
他在會議開場發言中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應對國家危機和治國理政不得有半點疏忽,為穩定治國和進行公正選舉,自己不適合參選總統。
另一方面,黃教安還宣布下屆大選定於5月9日(周二)舉行。
隔牆有耳:詐傻扮懵 譚香文參選唔篤「波」
1 :
GS(14)@2012-08-08 14:13: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8/16585187
08年喺會計界功能組別選舉,同劏房局長陳茂波有過一番惡鬥嘅譚香文(圖),原來早喺四年前選舉已經收到電話短訊,爆陳茂波喺深水埗出租劏房,希望佢踢爆對手惡行。
點知譚香文為人厚道,為免選舉期間畀人話玩抹黑,最終都冇篤爆呢個「波」。
但紙包唔住火,陳茂波嘅惡行最終通晒天,但參選九東嘅譚香文仍然好留口,未有直接叫佢落台,只叫佢解釋。佢仲話自己聽聞唔少波波嘅衰嘢㗎,但由於現時想專注選舉,冇諗住爆大鑊,波波會唔會多謝佢手下留情呢?
風吹草動 - 李慧玲別再迫余若薇參選特首! (2013年07月08日)
1 :
GS(14)@2013-07-09 09:11:1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295&d=2096
【am730專欄】我一直篤定余若薇將會在2017年代表民主派參加特首選舉,因為她是當前預見到最適合的人選。這個觀點,我自去年開始已多次在電台節目表達過。不過,最近,我的想法已經轉變。
如果余若薇今時今日仍然沒有任何意願要參加2017年的特首選舉,大家何必迫她呢?真的,從今以後,請大家不要再迫她了!勉強沒有幸福。
自去年開始,余若薇多次被傳媒問及2017年會否參選特首,她曾經斬釘截鐵表示不會參選,但更多時候是不置可否,將話題轉到其他地方。總而言之,她至今從未明確表示有披甲上陣的意願。
環顧今日政圈,無論民望和能力,余若薇無疑是最適合代表民主派參選的人選。但如果她個人並無意願,即使最後在大家三催四請,甚至黃袍加身,最終才勉為其難落場參選,何必呢?
從政是辛苦的,但從政服務市民亦是至高無上的光榮,香港人沒需要「強迫」任何人承擔他們不想承擔的重任。尤其作為政治領導,他或她必須肩負好多艱難的決定,好人要做,醜人也要做,太惜身的人未必適合委以重任。
已經68歲高齡的昂山素姬,最近表明會參選2015年總統選舉。她說,有好多人提醒她現階段表態並不明智,但如果她假裝不想做總統,實在不誠實,她想對民眾坦誠。她的坦率和承擔令人尊敬。我們需要的也正是這些誠實而又願意承擔的政治領袖。
香港不會沒有願意承擔的人,公民黨梁家傑和民主黨何俊仁先後代表民主派參選特首,表現都令人驚喜,為甚麼他們其中一個不能再接再厲呢?梁、何之外,公民社會是不是也會有其他的新領袖,正在等待一個機會呢?
由今日開始,大家放過(是放過,不是放棄)余若薇,不要再迫她,將眼睛自余若薇身邊移過去,爭取時間發掘其他更好的人選─起碼是一個有意願參選的人。
商台晨早烽煙節目主持/周一至五刊登
德州參議員參選總統提名戰
1 :
GS(14)@2015-03-26 00:35:29
美國明年大選提早揭開戰幔,共和黨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率先宣佈參選,角逐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分析預期他會塑造自己成「小政府」施政的最可靠支持者,爭取黨內保守派及茶黨的支持。
籌集三億選舉經費
四十四歲的克魯茲昨日在Twitter戶口宣佈參選消息,同時上載一段三十秒短片,在片中表示信任美國及廣大民眾,認為美國需要新一代勇敢的保守主義者幫忙,才能重新強大起來,而自己已準備好「領軍作戰」。克魯茲的競選團隊表示,準備籌集四千萬至五千萬美元(三億一千萬至三億九千萬港元)作選舉經費。美國有多名政客準備選總統,包括前國務卿希拉莉、前總統喬治布殊之弟杰布布殊,但至今一直按兵不動,主因宣佈參選後即面臨法律限制,例如不能要求支持者捐出多過五千四百美元(逾四萬二千港元)捐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787
朱立倫推翻不參選︰我責無旁貸
1 :
GS(14)@2015-10-08 02:23:38台灣總統選舉明年1月登場,國民黨近日卻觸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換柱」風波,黨主席朱立倫昨日首度鬆口證實,曾至少兩次跟洪溝通及表明立場:「作為黨主席,我責無旁貸」,有關言論意味着他有意接替洪秀柱選總統,但同時推翻自己過往堅持不選總統的立場。雖然國民黨形勢風高浪尖,但多位國民黨重量級人物繼續神隱,避談選戰。
王金平六說「不清楚」
朱立倫昨主持市政會議後表示,作為黨主席,必須考慮黨未來的生存發展,還要顧及立委候選人。他說,欽佩洪秀柱的堅持,不計個人成敗,也不考慮立委席次問題。他說:「但這必須要溝通並請她考慮,否則的話就必須要以大局為重」朱又曾向洪說:「做為黨主席,我責無旁貸。如果有需要,我必須要承擔一切的責任,這是我跟她表達的一個態度。」而另一位備受關注的人物立法院長王金平,昨連用六次「不清楚」及「不知道」回應追問。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認為,朱與洪應坐下來談,並邀請總統馬英九、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等共同討論。但包括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等重量級人物都沒露面。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認為,國民黨分為本土派、深藍及淺藍,如果朱立倫取代洪秀柱選總統,本土派、淺藍的選民會獲得鼓舞。假若換柱過程太難看,比如令洪感到侮辱,又或者她堅持參選,將會影響深藍選票,甚至造成黨內實質分裂,那不見得「換洪」對選舉有利。陶教授認為,洪4月表態出選時指明是拋磚引玉,但黨內A咖(即一線人士)都不願出來,而她是合法程序選出來的候選人,故換柱對洪不公平。但陶教授指,洪競選至今的言論,顯現出她是威權保守的人,洪將馬英九執政上遇到的困難,都歸咎為反對黨的無理取鬧,以及台灣人民的民粹不理性,其想法不符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基本社會價值觀。BBC中文網評論文章認為,如果換柱情況繼續,換上另一位候選人能不能拉抬氣勢還不知道。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7/19323428
民主黨內總統參選人唇槍舌劍自信主導辯論 希拉莉大贏家
1 :
GS(14)@2015-10-16 01:43:55■希拉莉在電視辯論中表現突出,揮灑自如,贏得一致讚賞。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前晚在拉斯維加斯舉行首場黨內總統參選人電視辯論,「電郵門」纏身的前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狀態大勇,揮灑自如地主導全長兩小時的辯論,與主要競爭對手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其餘三位參選人在槍械管制、貧富懸殊、移民、司法制度及中東問題等議題上唇槍舌劍。輿論盛讚希拉莉辯論經驗豐富,自信十足,是全晚的大贏家。
辯論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主辦,除了希拉莉與桑德斯,參加者還有前馬里蘭州州長奧馬利(Martin O'Malley)、前聯邦參議員韋布(Jim Webb)及前羅得島州州長查菲(Lincoln Chafee)。希拉莉是唯一女性,表現談笑自若,攻守兼備,對手只能陷於被動。
■民主黨首場總統參選人電視辯論在拉斯維加斯舉行,有五名參選人出席,左起:前聯邦參議員韋布、聯邦參議員桑德斯、前國務卿希拉莉、前馬里蘭州州長奧馬利、前羅得島州州長查菲。路透社
電郵門受狙擊 桑德斯助解圍
希拉莉早前被揭任職國務卿時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至今仍要協助調查,在辯論初段就遭對手狙擊,但桑德斯出乎意料地沒有向她窮追猛打,他說:「夠了!美國人已聽厭了你那爛透的電郵。」希拉莉笑着與他握手,說「謝謝,我也是」。氣勢凌厲的希拉莉,試圖把自己定位為與共和黨競爭總統寶座的對手,「我是革新主義者,喜歡締造成就。我知道如何求同存異,也知道怎樣捍衞自己立場」。她提到自己曾與共和黨合作,通過兒童醫療保險計劃,展現出深思熟慮與務實幹練的作風;又承諾會爭取聯邦政府增撥更多經費,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會一味擴大連富人都包括在內的援助計劃。在規管華爾街的問題上,桑德斯立場明顯比希拉莉左傾,「在賭場式資本主義中,少數人擁有很多、多數人擁有很少,華爾街的貪婪和鹵莽會拖垮經濟」。但希拉莉拒絕跟華爾街反面,「如果你只着眼大型銀行,可能會為了一棵樹而錯過整片森林」,直言修改美國中產經濟制度是「重大錯誤」。她又反駁桑德斯主張美國可效法北歐經濟模式,她說:「我們不是丹麥,我愛丹麥,但我們是美國。」此外,希拉莉又批評桑德斯對管制槍械立場軟弱,甚至曾投票贊成免除槍械生產商的法律責任。她說︰「我當時是參議員,投了反對票。」對於被指為討好選民,而一再改變對貿易及同性婚姻等議題的立場,希拉莉否認放棄原則,「跟大部份人一樣,我都會吸收新資訊,看看這個世界發生甚麼事」。被問到她與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分別時,她爽快地回應說:「這很明顯吧,我想第一位女總統會是頗大的改變。」
全國支持度45% 領先對手
民主黨策略專家莫里諾(Rodell Mollineau)大讚希拉莉在辯論中表現出色,「如果你是希拉莉的支持者並擔憂她的選情,你感覺應該會很良好,這場辯論有助她建立氣勢。」另有分析相信,希拉莉表現出色,令副總統拜登參選的空間更少。總統選舉距今尚有13個月,黨內初選則在明年2月展開。在民主黨參選人中,希拉莉的全國支持度達45%,排第二的桑德斯只有25%,但希拉莉在其中最先舉行初選的新罕布什爾州,卻落後桑德斯近10個百分點;在艾奧瓦州她亦只輕微領先。美國《華盛頓郵報》/路透社
民主黨辯論亮點
‧希拉莉被指立場反覆 希拉莉否認:「我抱持一貫的價值觀和原則,但跟大部份人一樣,包括我們這些選公職的,我都會吸收新資訊,看看這個世界發生甚麼事。」她又指,每位政客在政治生涯中都會「轉軚一兩次」。‧桑德斯展示左傾立場 桑德斯說:「在賭場式資本主義中,少數人擁有很多、多數人擁有很少,華爾街的貪婪和鹵莽會拖垮經濟。我會自視為當中一分子嗎?不,我不是。我相信一個為所有人都好的社會,不是只為少數億萬富豪。」‧經濟社會議題爭論 希拉莉反駁桑德斯指經濟事務要向丹麥等北歐國家學習,稱「我們不是丹麥,我愛丹麥,但我們是美國」;又批評桑德斯對管制槍械的立場不夠強硬。桑德斯反駁,指這是「龐大而複雜的法案」。希拉莉說:「對我來說不是那麼複雜。」‧希拉莉「電郵門」 希拉莉因為「電郵門」,操守被對手查菲質疑。桑德斯為她解圍,認為事件應告一段落,「夠了!美國人已聽厭了你那爛透的電郵」。希拉莉回應說:「謝謝,我也是。」說罷笑着與桑德斯握手。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5/19333255
最後一份國情咨文 呼應八年前參選口號奧巴馬盼重燃民眾變革心
1 :
GS(14)@2016-01-14 13:27:54■今次是奧巴馬任內最後一次發表國情咨文,他警醒國民勿屈服於恐懼和分歧,勇敢步向他為美國勾勒的樂觀未來。 美聯社
光陰似箭,他的白髮多了,不變的是他仍然擁抱「改變」。美國總統奧巴馬前晚發表第七份、亦是他最後一份國情咨文,首尾呼應地重提他八年前參選提出的「變革」,尋求重燃民眾當年對他和對「變革」的信心,警醒民眾莫要在此大選年屈服於恐懼和分歧,要勇敢步向他為美國勾勒的樂觀、進取未來。
奧巴馬在黃金時段電視直播的這場國會兩院演說,破例地避免逐一細數未來一年政策,而是羅列七年來政績諸如經濟復蘇、醫療改革、跟古巴復交等,由此展示美國正步向充滿希望的美好將來,此舉既是要奠置自己的歷史定位,亦是要在今年大選留下印記──透過捍衞政績,含蓄鼓勵選民推選另一位民主黨籍總統延續他的政策。
暗批共和黨兩參選人
他承認許多美國人在恐怖威脅下惶惶不安,自覺被擋在變動的經濟和只是有利權貴的政治制度外,但他提醒民眾勿聽信那些利用大眾不安感而散播的有毒思想。「有人會唆使我們把那些外表、宗教……以至背景有異於我們的美國公民作為代罪羔羊。這條路我們走不起。」他鼓勵民眾該擁抱改變。「美國以前經歷過劇變──戰爭、經濟衰退、移民湧入、工人爭取權益、民權運動。每一次都有人叫我們要害怕、防範改變,揚言我們可以煞停改變,承諾說只要管好某個威脅美國的群體或思想就可重現昔日光輝。但每一次我們都克服了恐懼。」奧巴馬沒直接提大選,但話語間暗批至少兩名共和黨參選人。在談到打擊「伊斯蘭國」(IS)極端組織時,奧巴馬說:「光會撂狠話或地氈式濫炸平民,不是解決的辦法;那種話,在電視播出來也許算得上是金句,但上世界舞台還不夠格。」這番話顯然是針對公開主張「地氈式轟炸」IS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對於富商特朗普,奧巴馬更是一再暗批,尤其是不恥特朗普的「禁絕穆斯林入境」主張,說:「政客侮辱穆斯林,不能讓我們變得安全……這是大錯特錯,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
遺憾未能化解政黨之爭
奧巴馬也老實承認在任七年有遺憾,其一就是未能信守當年諾言為美國政治帶來改變、化解政黨之爭。「政黨間的敵意和懷疑未有減少,反而更嚴重,我敢說擁有林肯和羅斯福般才略的總統大概會成功地收窄黨派分歧。」但放棄非奧巴馬風格,「我保證在餘下任期繼續努力」。惟他強調這不是總統一個人可達成的任務,「各方拒絕妥協,民主就行不通」。 這場約一小時的演說,獲議員10多次起立鼓掌,但只有少數幾次是民主、共和兩黨黨員一齊,包括當奧巴馬主張要「減少官僚作風」、讚揚美軍精銳,以及增加研究治療癌症的撥款。在提到要整頓移民制度、加強槍械管制及提高最低時薪時,僅有民主黨人起立叫好,共和黨人均端坐椅上。而當奧巴馬指斥對美國狀況作暗淡評估、「說美國經濟滑落的人,是無中生有」時,更有共和黨人大喝倒采。演說結束後,奧巴馬經中間通道離開,兩旁擠滿議員人人熱情要跟他握手、搭話。奧巴馬慢慢走,但終於都走到大門前,這時他停下來,一邊說「讓我再看一眼這裏」,一邊回首環顧整個議事廳,輕輕咬唇揮一揮手,眼神流露不捨。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4/1945090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