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回應美韓聯合軍演:望各方保持冷靜克制
17日據國防部新聞局官方微博消息,國防部新聞局今日就美韓聯合軍演事答記者問。
會上,有記者提及,據報道,駐韓美軍日前向媒體展示了美海軍“里根”號航母在黃海實施艦載機起降訓練,該航母為參加美韓聯合軍演而前往韓國周邊海域。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國防部新聞局表示,對於近期美韓在韓國周邊海域舉行聯合軍演,中方保持著密切關註。我們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情。

(圖:@國防部發布)
讀書札記170220不當行為(十四)冷靜與熱情之間的 阿當斯密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2/20/%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220%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8d%81%e5%9b%9b%ef%bc%89%e5%86%b7%e9%9d%9c%e8%88%87%e7%86%b1%e6%83%85%e4%b9%8b%e9%96%93%e7%9a%84-%e9%98%bf/
讀書札記170220
不當行為(十四)冷靜與熱情之間的 阿當斯密
朝日執筆
本集忍不住先說一段經濟學史。雖已有所刪削,但人名眾多難免,各位閱讀時大可自行過濾,但取其意,「不求甚解」可也!
「理性經濟人」和「日常人」其中一個較大的差別,是「日常人」非常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以致於他們的「偏好」和「選擇」經常不能保持穩定一致。正如「所有哲學問題,其實 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都已經考慮過了。」至少大多數有關「經濟學」的問題,其實 阿當斯密Adam Smith都有想過— 當然也包括人類的「自我控制」問題。
作為「古典經濟學」之父,斯密子有關(現在歸類為)「行為經濟學」範疇的論述,主要收錄在他比《國富論》(1776)更早的著作《道德情感論》(1759)。請不要驚訝,事實上斯密子從來沒有把自己定位為「經濟學家」(當時根本沒有這東西)。他認為自己最耍家的武功是「神學」,其次是「煉金術」,另外,勉強也算得上是一個「道德哲學家」。斯密子在書中把人類描述為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態—「熱烈情感」和「公正旁觀者」之間不斷的角力和衝突。後者正是神所給予的「理性」的代行人。斯密子由此推論出,探討如何以「理性」運行世界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後來稱為「經濟學」的東西—就是「神的學問」!(個人認為斯密子之所以偉大,除了「社會科學」的開創外,最重要的是為「商人」的「自利」提供了「普世道德」的基礎!至低限度也摘除了「不道德」的帽子吧!)
儘管斯密子沒有使用我們現代的名詞,但他很清楚「規範性理論」和「描述性理論」的差別。「公正旁觀者」只是指導世界的「規範」,而「熱烈情感」才是對人類最有效的「描述」。「熱烈情感」最主要的特質就是「短視」、「近利」,斯密子坦承包括他本人在內,「相較於十年後的快樂,我們對今日可享的愉悅更感興趣!」是故,斯密子才想到,如何才能把人類的「原罪」(例如「自私」),轉化為建設神所喜悅的「理性國度」,由是有今日的「經世濟民之學」也!
很多經濟學書(尤其是基礎級別的)都喜歡把「理性經濟人」的發明權,「老屈」到「經濟宗初祖」阿當斯密大菩薩的頭上。然而,正確來說,斯密子提出的只是「私利」(即「利己心」,這東西後來只被視為「核心外圍」的「強理性」的其中一個要素—參見掌門《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還有在《國富論》全書只出現過一次的「無形之手」!而且還是非常「頭盔」的口吻:「(商人)被無形之手所引導,達到原本意圖以外的目的。即使不曾考慮公益,追逐私利並不一定就會危害社會福祉。」若果你認為由上面的話,就能推導出「追逐私利就能提升整體社會福祉」,請回去修讀「邏輯學1001」。
後來英國經濟學家 Nassau Senior確立了「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作為「公理」;功利主義大師 穆勒John Mill以此為基礎,總結出「經濟人假設」。****
最後讓「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 /Economic Man」成為經濟學專有名詞的,則是以一套(極度邪惡的)「柏利圖最優Pareto Optimality」武功聞名天下的柏利圖Vilfredo Pareto。
雖然柏利圖也曾經說過:「政治經濟學,以至任何一門社會科學之根基,顯然都涉及心理學。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從心理學原則演繹出社會學定律。」然而,「經濟學」的「數學時代」,卻正正是由他本人所開啟。自此,「理性經濟人」幾乎就成為「經濟學」的核心認證教條—以「理性經濟人」建構模型的就是(才是)「經濟學」,一如認同「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基督人神同性,度成肉身」的,才是「基督教」。經濟學的研究,自此就擺脫了最早期極具「民俗心理學」的「現實」傾向,朝著「理論」的學術殿堂邁進。***
當然,也有「不忘初衷」,克紹斯密子「熱烈情感」的人。1871年,從來沒有任何博士學位的 積雲斯William Jevons(他在十九世紀中期就已經提出直指當今「能源困局」的「積雲斯悖論Jevons paradox」,推介各位自己上網搜搜),對斯密子的「短視近利」作出補充修正,指出人們偏好當下消費更勝未來消費的傾向,是會隨時間減弱的。正如以下的情境。
情境14a1:你在公司樓下的商場抽獎,宣傳海報說頭獎是iPhone7現貨一部。你為此「瘋狂購物」,終於幸運抽中了,但職員卻告訴你現在沒有現貨,要一星期後才有貨。你對此當然深感不滿,覺得商場有欺騙之嫌!
情境14a2:你在公司樓下的商場抽獎,宣傳海報說頭獎是iPhone7換領券一張,可以憑券在一個月後某天領取iPhone7一部。你為此「瘋狂購物」,終於幸運抽中了,但職員卻告訴你由於庫存問題,要在換領券上的日期再過一星期才有貨。雖然要再等一星期你也有點不高興,但覺得問題不大。
(在大學時數學成績遠勝經濟學的)宗師級經濟學家 費沙Irving Fisher,在其1930年出版的鉅著《利息理論》中,首次為「跨期選擇」作出了「現代經濟學」的探討。書中以一招「等優曲線Indifference Curve」的數學模型,闡述在某特定的市場利率下,個體「應當」如何在不同的時間點,選擇「合適」消費時機。「應當」、「合適」,很明顯,費沙這個理論是一個(主流經濟學家非常「㗳糖」的)「規範性理論」。不過,其實就連費沙本人也在書中清楚表明,他自己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對人類行為理想的「描述性模型」。 當然,費沙的忠告沒有引起任何的註意,正如大家都只會記住斯密子的「利己心」和「無形之手」一樣。
費沙是思考「理性經濟人」會如何作出「跨期選擇」的開創者。但等不了多久,就已經有另一位大師,為這個問題作出了相當完備的答案了。他就是(部分)人稱二十世紀(出生)最偉大的經濟學家,「鹹水派Saltwater School」一代掌門山繆臣Paul Samuelson(1970,即第二屆諾獎得主)。
1937年,年方廿二,尚在哈佛大學研究院「?吖溫」的山繆臣,發表了〈效用的衡量〉一文,文中提出了一個「折扣效用模型」。山繆臣的論文並沒有對諸如「熱烈情感」或者「短視近利」等進行什麼「理性哲學探討」,而是直接假定(或接受)對任何「個人」而言,當下消費的價值,必然高於延後的同質消費。****如果你是欖球迷,在「Rugby7」今年的決賽門票和明年的決賽門票之間,你一定會選前者。按山繆臣的模型,我們會對未來的消費會有一個「貼現率」,或者簡單一點就是一個「折扣」。例如明年的決賽的「效用」只有今年決賽的90%,換句話說,我們會以10%的「年率」來「折現」未來的享受。
由於這個模型實在太清晰、太簡單,也太合理了,故此很快就被學界廣泛接受,成了至今為止「跨期選擇」的標準經濟學模型。不過,一如斯密子和費沙大師,少年山夫子也表明不太相信自己的模型,是一個對人類行為有效的「描述性理論」。不過,也是一如既往,他和斯費等前輩的「頭盔」,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註意。少年山夫子的文章其實只有七頁,但卻用了最後兩頁,特別強調自己這個模型的「嚴重局限」,戴足「頭盔」。有部分「局限」是技術性的,我們這裏不打算解釋,反正解釋了大家也不懂。(其實朝日也不懂!)但他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卻頗堪玩味。
山繆臣指出,人類對未來消費價值的折扣,除了可能穩定地按每一年都比去年以某個「固定比率」(例如10%)作出折扣外,還有另一種可能。這就是上面積雲斯補充斯密子「短視近利」時,指出的「時間值遞減」方式。回看情境14a1 & 14a2,山繆臣發現:「一個人對眼前一段固定時間(一星期)的折扣率,與「遙遠將來」(一個月後)的同一時距(一星期),有明顯差距時,將會發生一個「不理性」的現象—儘管沒有任何新的資訊,但那人的選擇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改變!」***
唔知我噏乜?不要緊,事情具體怎樣發生,我們下一集再說。
(未完待續)
14集關鍵字:
自我控制
阿當斯密Adam Smith:熱烈情感
柏利圖Vilfredo Pareto: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 /Economic Man
費沙Irving Fisher:跨期選擇
山繆臣Paul Samuelson:「折扣效用模型」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線上抓娃娃:創業者蜂擁,資本很冷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2/165808.shtml
線上抓娃娃:創業者蜂擁,資本很冷靜
來源 | 尋找中國創客
記者 | 藍予 李心怡
今年4月,雲岸金服創始人袁俊將公司的幾名中高層聚在一起,討論孵化一個離錢近、可操作、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新項目。歷經兩個月的碰撞、評估,他們最終從知識付費、基於LBS的社交應用等30多個備選項目中選出了遠程抓娃娃項目。
遠程抓娃娃與商場中的娃娃機玩法類似,只是移植到了線上。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遙控實體娃娃機,從正面與側面兩個視角判斷爪子的位置,如果抓到了娃娃,可以選擇寄送到家。
當時,還沒有一家國內公司上線遠程抓娃娃這一玩法。而如今,短短幾個月內,正式上線的遠程抓娃娃APP已經將近30家,大有之前百團大戰、百車大戰、千播大戰之勢。
今年,擁有200萬存量的娃娃機借著無人經濟火熱之勢再次翻紅,那麽,賦予娃娃機更多可能的遠程抓娃娃會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然而,不同於創業者的瘋狂入局,資本卻很冷靜。
除剛立項4個多月的美爆抓抓已經完成個人投資的500萬種子輪融資,天天抓娃娃的運營團隊打造的陌生人社區軟件same曾獲得過騰訊B輪2000萬美金的融資外,大部分公司仍未獲得融資。
多名投資人看來,抓娃娃是利用人性賺快錢,無法形成規模化。在新鮮感過後,恐怕只落得一地雞毛。
一
創業者蜂擁的新興玩法
“哇!抓到了!”在用戶南瓜抓到娃娃的那一刻,天天抓娃娃APP界面內出現了這樣一條彈幕。
在朋友分享了一條邀請抓娃娃的鏈接後,南瓜成功“入坑”了這款直播遊戲。
打開天天抓娃娃APP,可以看到兩列以“玻尿酸鴨”等玩偶命名的房間,進入任一房間,畫面里都是一臺擺放著若幹玩偶的娃娃機,如果房間空閑,用戶需支付19-56幣(約合人民幣2-6元)開始遊戲。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控制直播視頻中的抓手。如果抓到了娃娃,可以換成遊戲幣繼續玩,也可以選擇快遞發貨,兩只以上娃娃可以免費寄給用戶。
小表妹曾經體驗過天天抓娃娃:用手機遠程抓娃娃,這可能是掏空男友錢包的正確創業方式(點擊可查看)
這個聲稱“中國首家在線抓娃娃平臺”的天天抓娃娃,由陌生人社區軟件same團隊打造,在歷經一個月內測後正式於8月12日在App Store上線。
9月13日,YY於App Store上線7.0.0版本,加入歡樂抓娃娃遊戲,正式入局遠程抓娃娃賽道。
至今,正式上線的遠程抓娃娃APP已經將近30家。
有娃娃機廠商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訂制了娃娃機,正在籌備上線階段。
除了遠程抓娃娃的基本功能外,天天抓娃娃、YY等加入了小窗直播、發彈幕等社交功能。
不似天天抓娃娃的運營團隊擁有社交領域的背景,抓了麽的公司之前專註於手遊發行,開心抓娃娃的公司曾運營內容資訊類網站,娃娃雞所屬公司之前提供婚禮服務,美爆抓抓的運營團隊均來自於互聯網金融公司,eFun抓娃娃的公司易創雲則是家跨境電商。

目前上線的線上抓娃娃APP
二
“穩賺不賠”的高利潤生意
這些不同背景的創業者在短短幾個月內蜂擁入局,是會登上風口分一杯羹,還是會在狂歡過後摔向谷底?
看上去,線上遠程抓娃娃和傳統娃娃機一樣,都是一門賣幣的生意。目前,線上的價格與線下基本持平,一般每抓一次需要2-6元。
娃娃機廠商介紹,抓娃娃的概率可以人為設置,現在市面上的娃娃機一般都設置每抓30次能抓到1個娃娃。為了獲客,線上的抓娃娃機概率會設置得更大一點,在15到20左右。
在成本上,線上遠程抓娃娃的支出絕大多數用於直播技術、帶寬及物聯網,但也省去了場租、人力運維的一大筆費用。
美爆抓抓CEO李恒介紹,他們自己研發了一套低延遲視頻直播技術,可將延遲控制在200-500毫秒,是普通直播延遲時間的十分之一。控制爪子上下左右用的是聲網,這個技術按流量計費,價格不菲。
至於帶寬成本,保利威視總裁白劍介紹:“按每個房間100人,一共10間房計算,每月的帶寬成本要10萬元。”
現在市面上,一臺娃娃機價格在1500元至6000元不等,但線上的娃娃機需要更加靈活的飛車設備,要求更高,成本約為3000元。
尚在公測中的美爆抓抓僅上線了12臺娃娃機,李恒介紹,自公測以來,上機率一直很高,基本沒有閑置的機器。不僅美爆抓抓,大部分玩家的機器數量都在50臺以下。
而另一邊,已經有公司宣稱已上線1000臺機器。據娃娃機廠商透露,該公司最近又追加了1000臺的訂單。

美爆抓抓APP截圖
三
用戶體驗差、留存低
生意紅火,體驗如何呢?10月24日晚10:10-10:30,在歡樂抓娃娃APP某房間內,一個用戶始終在玩,抓了23次卻只抓到了1個。期間共有13個用戶在預約狀態。晚10:30-10:50,在另一個房間里,有13個用戶共抓了25次娃娃,但均未抓到。
10月31日中午12:00-12:30,在天天抓娃娃APP某房間內,有16位用戶共抓了22次娃娃,均未抓到。14:00-14:30,有12位用戶共抓了37次娃娃,只有1位抓到了1個娃娃。還有1位抓了11次,最後空手而歸。
12:30-13:00,在娃娃雞APP內,有13位用戶共抓了19次娃娃,卻沒有一名用戶成功。
這樣看來,在高峰時段平均每分鐘有1人次參與。
“一天只要有空就會玩,已經投入了1000元左右,抓的娃娃都數不過來了。”最近一星期,26歲的醜醜玩上了遠程抓娃娃,“線上抓娃娃還挺靠譜的。”
用戶粗醬似乎沒有那麽“幸運”。“我一天拉來了20多個朋友,送了我近2000個幣。但最後一個娃娃都沒抓到,玩了一天就棄了。”
“娃娃應該是盜版,我只玩娃娃好看的,如果質量變好了還會嘗試。”用戶南瓜反映,收到娃娃後發現娃娃質量不太行,還有線頭。
而從去年4、5月份就開始玩日本的Toreba和Akiba Catcher兩款線上抓娃娃的用戶米球子,已經投入了3000-4000元,最近玩起了美爆抓抓,花了100多元。“遇到過卡頓、不清晰的情況,這樣就沒有辦法瞄準了。”米球子表示,忽略特殊情況,線上線下的抓取率都差不多,還是看商家是否良心。
據微博網友“斐日冷”發布的直播抓娃娃測評視頻,天天抓娃娃“死磕”5-6次能抓到一只,而抓樂麽、口袋抓娃娃、歡樂抓娃娃等都很難抓到。同樣,“斐日冷”也認為大部分娃娃質量不佳。
不僅如此,在抓抓、YY等抓娃娃界面內,都出現了爪子一直不動的情況。
就算短期熱度很高,用戶數據表現良好,但如果平臺不重視娃娃質量、直播卡頓、抓取率低等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用戶會毫不留情地轉身離開。

YY歡樂抓娃娃截圖
四
不被投資人看好的買賣
“線下娃娃機現金流良好,回本周期快。”獵雲資本投資經理劉艷武介紹,但缺點是規模偏小、集中度低、瓶頸明顯。
而遠程抓娃娃可以彌補這些短板,更易觸達用戶,可隨時隨地體驗,使消費場景更加碎片化。“我很看好線上抓娃娃,這有太多新的可能。”劉艷武說。
移植線上後,娃娃機的很多優勢會被放大,比如,利用人性獵奇和貪婪心理是娃娃機用戶源源不斷的一大原因,當用戶在線上抓到娃娃後,可以一鍵分享,向朋友、其他玩家炫耀成績,滿足本身的虛榮心理。
但在資本端,遠程抓娃娃並不被青睞,除了立項4個多月的美爆抓抓已完成個人投資的500萬種子輪融資,天天抓娃娃的運營團隊打造的same曾獲得騰訊B輪2000萬美金的融資外,但大部分公司仍未獲得融資。
熊貓資本聯合創始人李論並不看好這一項目,他認為遠程抓娃娃是一樁“賭錢”的買賣,很難產生規模效應。
在他看來,抓娃娃這個生意,與1元奪寶類似。(1元奪寶:把一件商品平分成若幹“等份”進行出售,每份1元錢,售出後,再從購買者中按照一個計算規則算出一名幸運者獲得這個商品。)
大部分用戶還是在賭輸贏,這樣的商業邏輯可以賺到錢,卻很難實現規模化。
獵鷹創投創始合夥人李圓峰同樣認為這種模式難以持續,“更多的人是在圖新鮮,只能說(線上抓娃娃)是線下娃娃機的一種補充。”
但如果從直播角度來看,直播抓娃娃提供了差異化的直播內容,豐富了直播形式。位於直播領域第一梯隊的YY新加入遠程抓娃娃不足兩月,該版塊已實現盈利。
“YY、映客這類大直播流量平臺、由大平臺孵化出來的服務公司會很容易跑出來,其它公司,基本上沒機會。”李圓峰表示,如果這類創業項目做的是流量平臺的生意,那麽還是可持續的。如果不能在一年內被流量平臺並購或投資,活不到明年中期,“新鮮感過後,樹倒猢猻散。”
[本文系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藍予 李心怡,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註i黑馬。]
抓娃娃
贊(...)
分享到:
“植物大戰僵屍”制造者Popcap:冷靜的遊戲貴族
1 :
GS(14)@2011-03-12 20:24:51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311/190225.html
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冷靜的市場判斷,是 Popcap10余年持續引領創新的原因。
在移動互聯網概念和SNS概念的推動下,從2010年開始,美國本土的科技上市公司開始恢複數量增長,達到了45家(2009年僅有18宗由風投資金支持的IPO)。而萬衆矚目的Facebook,LinkedIn,Groupon以及依托於他們的遊戲公司Zynga,Popcap等,都在2011年把自己的上市提上了日程。
在這些明星科技公司中,Popcap顯得很特殊,它的資格最老——2000年便已創建,並且它並沒有與那些新貴們紮堆矽谷,而是偏居於西雅圖,它的高層還會不時地出來鄙夷一下矽谷的浮躁文化。
在日新月異的美國遊戲産業裏,Popcap奇迹般地以獨立而不斷增長的姿態生存了下來,它在2009年10月才進行了第一次融資;它曆史上的第二款作品——基於PC和Mac上面的寶石迷陣 (Bejeweled)竟然一直保持熱賣至今,截至2010年2月就已經賣出了5000萬份!
更令人們驚奇的是,剛過完10歲生日的 Popcap,是業界唯一一家橫跨PC、移動終端、遊戲主機和社交網站的四棲遊戲制作公司,並且它是唯一一個有兩款産品同時登上蘋果公司 “iPhone/iPod Touch 最熱賣遊戲榜”的遊戲制作公司(寶石迷陣2和植物大戰僵屍)。其中,植物大戰僵屍還登上了最熱賣遊戲榜單和iPad遊戲收入榜單的前十名,並且它的 Bejeweled Blitz是Facebook上玩家數量排名僅次於Zynga産品的社交遊戲。
這家在人們印象裏並非“大廠”的保守遊戲公司,這棵遊戲産業裏的常青樹,究竟有哪些“健康長壽”的秘訣呢?
産業大視野
1997年,在普渡大學GPA(平均成績點數)只有1.67分的John Vechey 放棄了大學生活,開始了專注於其與大學同學、亦即Popcap另一位創始人Brian Fiete 的第一款遊戲——ARC的研發。
ARC後來以10萬美元賣給了西雅圖著名遊戲公司Sierra,兩人也成爲了Sierra公司的員工。不久,兩人聯合另一位夥伴Jason Kapalka,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Sexy Action Cool。
寶石迷陣是sexy Action Cool的第二款作品,也是遊戲史上最早的在線遊戲之一。研發出來之後,John Vechey首先找到了雅虎旗下的遊戲網站Pogo,想出售Bejeweled,但Pogo當時眼拙,錯過了這一款遊戲史上的經典作品。
後來John Vechey找到了微軟,雙方達成合作,以按時計費的方式在MSN上上線Bejeweled。它上線後的受歡迎程度出人意料,每天有6000人玩 Bejeweled。但那會兒的人們還都在用電話撥號上網,欲罷不能的玩家們提出要求制作可下載版本的寶石迷陣。於是,John Vechey 等人爲寶石迷陣想到了新的盈利模式——在MSN和雅虎等網站上試玩,之後鼓勵用戶購買20美元的可下載版本,收入與網站五五分成。
John Vechey 等人由此發明了遊戲行業的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它一直被Popcap延續至今,並被許多遊戲公司借鑒。
寶石迷陣可下載銷售的第一個月,便賣了3.5萬美元。直至現在,寶石迷陣還占據著Popcap收入的30%,因爲它所跨的平台最多—— PC/Mac, Xbox, PlayStation, Wii, DS, PalmPilot, iPhone, iPad以及最近的Facebook。
實際上,John Vechey三人在創業之初就決定,出品那種操作簡單卻極富趣味的遊戲,以吸引最大規模的玩家。10年走過來,Popcap嚴格遵循了這條路徑。它沒有因爲不斷地成功而向EA等大廠大作挑戰,並且在10年間拒絕了包括微軟在內的想改變Popcap公司特質的所有投資。
然而,作爲一家休閑遊戲制造商,Popcap在戰略上卻一點也不保守。實際上,在遊戲産業風雲變化的這10年間,Popcap高瞻遠矚地在每一個十字路口選對了方向,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2002年,基於JAVA和BREW(2G和2.5G手機的開發標準)的應用開發開始流行。那時,尚爲純PC遊戲制作公司的Popcap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機遇,直至現在,寶石迷陣也一直是市場上JAVA/BREW手機的最廣泛的應用之一,不過 Popcap已經將公司重心轉移,將這塊業務的發行工作交給EA代理。
2008年7月,App Store上線,寶石迷陣是這個偉大平台上的第一批擁趸。Popcap 的CEO Dave Roberts對記者表示,3年間,通過寶石迷陣、植物大戰僵屍等遊戲以及相關的資料片,Popcap已經成爲移動平台世界裏面收入僅次於EA的遊戲制作公司。
2009年10月,寶石迷陣正式登陸Facebook。這使得Popcap成爲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PC、移動終端、遊戲主機和社交網絡的遊戲制作公司。
根據AppData.com的統計,Bejeweled Blitz是Facebook上玩家數量排名第五的社交遊戲,前四位則都爲社交遊戲世界的主宰者——Zynga出品。其在2010年4月引入了第一批虛擬物品,置於Bejeweled Blitz遊戲之中,並且在去年8月第一次通過虛擬物品賺得了100萬美元。
在相關的上市準備材料中,Popcap的創始人John Vechey如此說服投資者:“Popcap可以給投資者的最大信心是:這是一家制作很難複制的簡單遊戲的公司,這是一家可以適應任何市場變化的公司—— Popcap在成長過程中,適應了iPhone,適應了Xbox Live,現在則又適應了Facebook。”
Popcap的跨平台戰略大大促進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官方數據,2010年,Popcap來自於電腦桌面遊戲的收入首次低於一半的比例,只占 40%;而來自移動設備上的收入已經達到30%;來自網頁遊戲和遊戲主機的收入,則各占15%。
除了産品跨平台戰略,Popcap另外兩項令競爭對手難以比擬的戰略眼光是平台式産品研發架構和全球業務布局。
Popcap在很早便發布了自己的遊戲開發包——SexyApp Framework,並在2009年升級爲收費的SexyKanji,這個準研發開放平台在幫助Popcap成功研發跨産品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0年,Popcap和日本的遊戲制作公司Square Enix公司合作,將在2011年初在日本移動社交網絡GREE上推出Pop Tower遊戲。在韓國,和當地公司合作,推出多人在線的遊戲組合PopCap World。Popcap在中國則和人人網進行了合作。
可以看出,雖然並非“大廠”,但在産業戰略布局方面,Popcap的管理者站在了和EA、Gameloft等大廠同樣的高度。
堅持冷靜的判斷
雖然在行業變革中不斷成功卡位,但Popcap管理層始終保持了一種相對冷靜的態度。
這種冷靜鮮明地體現在了Popcap的最大優勢——遊戲平台移植方面。Popcap拒絕冒進。
2010年12月,面向PC和Mac的寶石迷陣3發布。Popcap卻並沒有將這款玩家期盼6年的大作立刻移植發布於iOS和Facebook之上。實際上,在時隔1年多之後,Popcap才放出了自己在Facebook上的第二款遊戲——Zuma Blitz。
在Dave Roberts看來,以FarmVille和CityVille爲主打産品的Zynga像是微軟,而Popcap則像是蘋果,前者根據已知用戶需求來做産品,而後者制造引導大衆品味、需求的産品;並且前者以市場營銷見長,後者則以創新見長。
至於Android平台,Popcap更是顯得比其他遊戲公司都要保守。至今爲止,它沒有出品任何Android平台的遊戲。在iOS之外的移植順序上,Popcap官方甚至把 WindowsPhone7排在了Android之前。
Android設備普遍存在的兼容問題自然是Popcap解釋這種選擇的必選,但在其他熱門遊戲都已經登陸Android去賺人氣的時刻,Popcap仍然不爲所動,難免讓Android終端使用者不滿。
John Vechey如此安慰Android人群:“很多博客都在批評Popcap對android的消極態度,我們一直在傾聽,相信我們一定會使Android 迷們‘等有所值’。”
收入(1億美元)只有Zynga1/8的Popcap,管理層爲自己身在西雅圖、遠離矽谷的追新求熱的喧囂氣氛而感到慶幸,他們認爲矽谷的創業環境是一種“風投催熟型”,並不利於研發好的遊戲産品。
而對於外界的贊美,Popcap管理層也總是表現出一種有說服力的謙遜:“2-3年後,將至少有5家比較優秀的社交遊戲公司銷聲匿迹。在以往平台上的拼字遊戲、俄羅斯方塊遊戲等,都在Facebook上失敗了,多平台發展戰略比想象得複雜的多。”
創始人John Vechey總是說:“我們並沒有什麽魔法公式,但的確我們所出品的35款遊戲都賺了錢。”或許,穩紮穩打就是這家老牌遊戲貴族的秘笈。
實際上,在植物大戰僵屍火遍全球之後,有很多人建議Popcap效仿Rovio進行線下業務拓展(黑人牙膏確實用Popcap的僵屍形象做了一則很成功的廣告),但Popcap管理層對這並不感興趣。
因爲在他們看來,Popcap在“正面戰場”上還大有可爲。
何沛謙:收費電視銷售終有例管 卸任消委會盼法定冷靜期勿不了了之
1 :
GS(14)@2013-10-12 16:07: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12/news/ec_gga1.htm
由委員到副主席,何沛謙在消委會工作10年,其間收費電視投訴屢創新高,有人疑墮收費電視不良推銷陷阱自殺;也有沒有牆的新盤示範單位只放迷你家俬、西半山豪宅The Icon鬧貨不對辦。何沛謙坦言當時的消費者保障狹窄,「消費者站在不利位置,資訊不平衡,再加上不良銷售,給消費者錯覺」。
實用面積賣樓爭取20年
爭取保障時間漫長,何沛謙指要求統一以實用面積賣樓談了20年,消委會亦於2008年已提出立例全面規管不良營商手法 ,結果「一手樓」規管及《商品說明條例》的修訂至今年才落實。
何稱,收費電視由《廣播條例》監管,但此例不似《電訊條例》禁止不良營商手法,投訴只能交電視台處理,現在有了《商品說明條例》便可由通訊局跟進。通訊局回覆,新例生效後共接獲21宗收費電視投訴,當中4宗涉及綑綁式服務(即電訊連收費電視服務),另有18宗查詢,通訊局正作詳細跟進。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亦接獲167宗涉收費電視銷售手法的投訴,有人被推銷6個月的合約,簽約後才發現合約期長達24個月。
消委首8月接167宗銷售投訴
現有新例堵塞了收費電視監管漏洞,但何沛謙指現尚未有法定冷靜期,即使不能跨行業推出,亦至少應先針對預繳消費設冷靜期,「修例需時,但希望不會不了了之」。他期望政府在兩三年內再就冷靜期作考慮。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何沛謙,助消委會看穿法例漏洞,如今他卸任了,消委會的工作讓他領略了消費者的角度。他相信消委會經驗,可助他處理通訊局的工作,除了營運監管,更要從消費者角度保障市民。
明報記者 冼韻姬 周婷
2 :
GS(14)@2013-10-12 16:07: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12/news/ec_gga2.htm
【明報專訊】「最難忘是有一次驗廁紙,要舉覑兩卷廁紙來拍照,還要呼籲人不要用來抹嘴!」何沛謙在消委會擔任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時,常負責主持每月一次的《選擇》月刊記者會,每次他都像準備上庭一樣備戰,但為的不是大官司,而是廁紙有無菌、睫毛膏好不好用等等,不時被其大律師辦公室的同事取笑。
平日在法庭上一本正經的何沛謙,每回來到消委會,都收起嚴肅形象,多添一點笑容。事關這項公職曾為他帶來不少樂趣,除了發現廁紙有菌,還可在反式脂肪測試中,得悉他最愛的冬甩「最肥」。
公開指薯片含致癌物嘴饞照食
消委會經驗助他練出精明消費功,但他始終敵不過嘴饞。消委會曾發表薯片含有可令動物致癌物質的報告,且由他親自主持記者會,呼籲公眾要少吃薯片,豈料他至今還是常在工作後吃薯片,他笑言自己貪吃「無辦法」。
何沛謙稱,當初不太懂應對傳媒,到後來做足功課,令記者「收貨」,但還是要多得消委會總幹事常在他身旁「提水」。
黑人被殺騷亂未息 國民警衞軍入城 奧巴馬籲冷靜 譴責暴力示威
1 :
GS(14)@2014-08-20 22:03:35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0/18838024\r\n\r\n 【白警殺黑人】\r\n美國密蘇里州黑人青年被白人警員槍殺觸發的騷亂仍未平息,約200名國民警衞軍前日(週一)抵達弗格森市(Ferguson)指揮中心候命,並有狙擊手在大廈天台戒備。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呼籲各方冷靜,指警方沒有濫權藉口,促請密州當局「有限度」出動國民警衞軍之餘,還譴責暴力示威。\r\n\r\n 弗格森市連日騷亂後,密蘇里州州長尼克松(Jay Nixon)繼上週六宣佈該市進入緊急狀態並宣佈宵禁後,前日再下令國民警衞軍出動。隨著國民警衞軍入城,宵禁令亦已取消。\r\n民眾普遍對當局出動國民警衞軍感到不滿。身穿印有「停止殺害我們」字句T恤的男子說:「他們理應保護美國人,但現在他們竟跟手無寸鐵的平民作戰。」入夜後,示威民眾又開始在街上聚集,國民警衞軍一直跟示威者保持距離,只在集會外圍巡邏。\r\n原本在馬撒葡萄園度假中的奧巴馬,前日返回白宮跟進處理事件。他對18歲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被殺觸發的「激情與憤怒」表示同情,但反對將憤怒情緒以搶掠和襲警宣洩,認為這樣做只會令緊張升級,觸發更多混亂,「我們繼續向前行的方法,是團結起來、相互瞭解,而非搞分化」。\r\n他跟尼克松談過出動國民警衞軍問題,促請他「有限度及恰當」地出動,「我會留意未來數日情況,評估這部署是否舒緩而非窒礙局勢發展」。他認為目前是時候檢討軍方向警隊發放多餘軍備的制度。\r\n\r\n
司法部長親到弗格森市\r\n\r\n 但在奧巴馬呼籲團結不久,弗格森市警民衝突再起。由於示威民眾擠滿街,警方勸喻民眾散去不果,於是出動裝甲車嘗試逼示威者後退,卻激發衝突,警方發射催淚氣體及曳光彈驅散人群,其間現場傳出多響槍聲,有兩人中槍,國民警衞軍未有介入。\r\n密蘇里州公路巡警警長約翰遜(Ron Johnson)說:「警員一槍未發,卻被猛烈槍火攻擊。」警方拘捕了31人,並從示威者中撿獲兩支槍,有四名警員被人用石頭或水樽擲中受傷。一名攝記及兩名德國記者在採訪期間,一度被拘留。\r\n當局面對民眾不滿聲音越來越激烈,司法部的反應罕有地快速,不但已派出40名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到弗格森市,又進行獨立驗屍。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今天更會親自到弗格森市,與當地調查員及社區領袖會面。\r\n在喬治布殊政府時代出任司法部長的岡薩雷斯(Alberto Gonzales)指,聯邦政府一般會待地方政府完成調查後才會介入,今次司法部在這階段就插手,既要確保找出事實,並安撫民眾情緒。\r\n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2 :
GS(14)@2014-08-20 22:03: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0/18838026
當局對布朗進行驗屍,但遲遲不肯公佈,據接近負責驗屍的聖路易斯縣法醫官的人士透露,布朗身中六槍,但體內驗出大麻。
消息人士透露,聖路易縣法醫官凱斯(Mary Case)上周五已將驗屍報告呈交州檢察官辦公室,內容是布朗頭部和胸部中了六槍。布朗的代表律師克倫普認為,凱斯的驗屍報告內容跟獨立驗屍結果相符,但他不知道布朗體內有大麻。
開槍後在屍旁踱來踱去
示威人士早已預期藥檢報告隨時會抹黑布朗,但要求槍殺布朗的白人警察威爾遜也需接受藥檢,以示公正。暫時不清楚當局當天是否已要求威爾遜進行藥檢。
此外,女目擊者克倫肖公開當天用手機拍攝到的影片,顯示威爾遜開槍後,在布朗屍體旁邊踱來踱去(圖),彷彿不相信發生的一切。她指威爾遜當時看來想將布朗拖上警車,但布朗離去,她之後聽到槍聲,當布朗回過頭來,就身中數槍。
美國《華盛頓郵報》
3 :
GS(14)@2014-08-20 22:04:5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0/18838028
惹起軒然大波的警員威爾遜,在槍擊後一直沒公開談事發經過,但私下向女友告白,承認向布朗頭部開槍,但指布朗並沒求饒,反而是「不斷逼近」,在行為和言語上一再挑釁。
打人兼搶槍
威爾遜女友斯普拉德林(Barbara Spradling)日前將男友的話轉告朋友,該名不具名的朋友向英國《衞報》稱,威爾遜當時在警車上,布朗先出手打他的臉,兼伸手搶槍,兩人拉扯間,槍枝射出一發子彈。但與布朗同行的約翰遜,指是威爾遜開車門撞布朗。
但各方都同意,布朗之後轉身離開現場。據悉威爾遜聲稱開口喝住布朗,布朗轉過身來以挑釁姿態走向他,即使中槍亦未停下,直至頭中槍倒地為止。
斯普拉德林引述威爾遜指,布朗「不斷逼近」,不但從未舉手求饒、從未說「別開槍」,且一直辱罵、嘲弄威爾遜。威爾遜的版本跟布朗家人和支持者所言相反,斯普拉德林指外間版本是謊言。
英國《衞報》
股份升跌一成 入冷靜期須限價買賣 為時五分鐘
1 :
GS(14)@2015-01-19 00:47:25
■港交所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的市場諮詢。圖為行政總裁李小加。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交所(388)一口氣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俗稱冷靜期)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俗稱U盤)的市場諮詢。當中「冷靜期」屬本港股票市場首推的措施,而U盤則是繼二零零九年被叫停後再捲土重來,預期兩項措施最快於明年第二季推出。記者:吳永強 石永樂
港交所建議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與內地漲跌停板的機制不同,今次港交所建議在交易時段內,除午市及收市結束前最後十五分鐘外,監察證券及期貨的價格。若證券的成交價較五分鐘前成交價高於或低於一成,而期貨則為半成,就會觸發五分鐘的冷靜期。在冷靜期內,有關股份只可在五分鐘前的參考價格上下一成的限制範圍內買賣,冷靜期完結後將繼續自由買賣。
涵蓋恒指國指成份股
舉例現時股價為九十元,五分鐘前為一百元,由於股份下跌幅度達一成,股份將會進入冷靜期,並只可於九十元至一百一十元間的距間進行交易。港交所現時建議的調節機制,只會涵蓋恒指及國指成份股共八十一隻股份,及八隻以恒指及國指相關的期貨合約,而相關的衍生產品則不受影響。至於股價波動較大的細價股將不受影響。每隻股份或期貨在每個交易日內,早市及午市最多只可進入冷靜期各兩次,若超過限制,就算價格再出現大幅上落,亦不會再進入冷靜期。港交所市場營運主管李國強指出,過去數年恒指及國指成份股的股價未見有特別大的波動,但由於利用程式買賣的交易越見普遍,為免令市場系統性風險增加,故建議引入機制。
胡孟青:防止「閃跌」
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今次認同港交所的做法。他表示只要冷靜期的時間不長及只在極度波動的情況下被啟動,調節機制亦是合理的做法。不過,Webb認為早市及午市開市頭五分鐘不應啟動調節機制,主要由於市場仍要因應在未開市期間出現的消息作出相應的回應。獨立股評人胡孟青直言,兩項建議對市場都有正面影響,其中冷靜期可防止「閃跌」出現,她以早前比亞迪(1211)被斬倉做例子,「若果當時有五分鐘冷靜期,經紀可以去收吓料做反應,可以去check吓客戶嘅孖展額,再決定係咪需要跟住斬」。不過,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現時未見港股有特別多的程序盤買賣,現階段引入機制未見有即時的幫助,反而為港股設下多一道限制。
【專家意見】
■David Webb
設冷靜期合理
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只要冷靜期的時間不長,以及只在極度波動的情況下被啟動,調節機制亦是合理的做法。」
■胡孟青
U盤防止造價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新的U盤交易機制為價格設限,增加『有心人』造價的成本,有助機構投資者按收市價執行交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17/19005642
2 :
GS(14)@2015-01-19 00:48:12資料
3 :
GS(14)@2015-01-19 00:48:33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5/150116news_c.htm
香港交易所徵詢市場人士對建議在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引入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以及在證券市場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的意見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五)刊發諮詢文件,建議在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引入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市調機制)以及在證券市場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
建議優化措施旨在改善香港市場的微觀結構,藉此提升香港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香港交易所相信:
市調機制可維持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持正操作,以符合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國際證監會組織)的監管指引及全球交易慣例;及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有助交易按證券收市價執行,這是許多經紀及投資者多年來一直要求的機制。
有關建議尚在制訂期間,香港交易所已諮詢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廣泛研究國際慣例及與市場參與者初步討論,力求有關建議可顧及市場需要,同時釋除市場參與者的疑慮。
香港交易所市場營運主管李國強表示:「作為一家國際化交易所,我們必須密切注視市場變化,並因應改變引入新機制,以維持市場持正操作,同時又切合市場上經紀及投資者的各種需要。這次優化市場微觀結構的建議旨在更有效保障市場及提高市場效率。」
市調機制概覽
2010年5月6日美國市場發生「閃崩」事件後,20國集團及國際證監會組織曾檢討及研究如何防止因交易技術的發展(如程式交易)、以及衍生產品與證券市場之間相互關連(特別是就指數產品而言)而導致的系統性風險。
建議中的市調機制以簡易的動態價格限制模式為基礎(見下圖1),涵蓋:
81隻恒生指數(恒指)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1;及
恒指及恒生國企指數(即H股指數)現月及下月指數期貨合約及其各自的小型期貨合約。
根據建議中的市調機制:
在上午及下午持續交易時段中(午市結束前最後15分鐘除外),機制涵蓋的投資產品會不斷按動態價格限制被監測,有關價格須為5分鐘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的±10%(證券)或±5%(期貨合約),5分鐘前的最後一次交易價格會以滾動方式不停更新。
若某隻產品的下一個潛在執行交易價格超出動態價格限制之外,將觸發5分鐘的冷靜期,屆時有關產品僅可在固定價格限制範圍內買賣,與這隻產品掛鉤的產品(如衍生權證)則不受影響。冷靜期旨在讓市場參與者可以重新評估本身的策略及重設程式參數,交易將於冷靜期後回復正常。
每隻產品在每個交易日最多可觸發四次冷靜期,即早市及午市最多觸發各兩次。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概覽
現時,除了香港,所有已發展市場及大部分發展中市場2均已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使市場可按收市價執行交易(若干機構投資者、指數追蹤基金及退休金均須按章以收市價執行交易)。
香港交易所曾於2008年5月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隨後因應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內若干不尋常價格變動,令其關注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內可能存在出現濫用情況等不當行為。為維持市場公平有序及具透明度以穩定公眾信心,香港交易所翌年3月已將之取消;惟此後香港交易所一直接獲引入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的要求。因此,香港交易所現建議引入優化的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模式(見下圖2),當中包括:
價格限制分兩階段(第一階段:買賣盤須限價於午市結束時的價格之±5%;第二階段:買賣盤須進一步限價於當時的最高買盤價與最低沽盤價之間);
隨機收市;
加強市場數據的透明度;及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內均容許輸入競價限價盤。
該等措施均已借鏡國際市場處理收市競價時段價格波動問題的經驗,相信能切合市場需要。
此外,香港交易所建議有關措施分兩階段推出。第一階段將涵蓋流通量最高的指數成分股(即納入港股通證券)以及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待市場熟習新機制後,香港交易所再擴大至其餘所有股票及基金。
香港交易所有關建議的進一步詳情載於答問及發言稿。
諮詢文件及問卷可於香港交易所網站下載。有意回應諮詢文件的人士可填交問卷,截止日期為2015年4月10日。
註:
1. 證券數目為2014年12月31日數字。
2. 根據MSCI國家分類。
圖1:建議中的市調機制
持續交易時段(不包括最後15分鐘)
註:
持續交易時段 — 證券市場持續交易時段: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2時(早市)及下午1時至4時(午市)。
開市前時段 — 證券市場開市前時段:上午9時至9時30分。
圖2:建議中的收市競價交易時段
註:
參考平衡價格:參考平衡價格是指如當時進行對盤,系統根據競價程式所得出的價格,通常是最低沽盤價與最高買盤價之間,並在進行對盤時可以達成最高交易股數的價格。
4 :
GS(14)@2015-01-19 00:51:32諮詢文件
莊思敏:俾鍾舒漫冷靜吓
1 :
GS(14)@2015-03-01 12:51:34
【舊愛唔幫】■莊思敏拒絕回應吳浩康是否花心男。DV圖片
莊思敏昨日傍晚六時現身銅鑼灣買曲奇餅,對於舊愛吳浩康背女友鍾舒漫啜女斷正,莊思敏發現記者即說:「我冇乜嘢答呀!」她續謂:「我哋真係好耐冇見,唔知佢啲生活習慣係點,
投資失利維持冷靜 找出敗因落場再 黃國英
1 :
GS(14)@2015-03-26 00:41:43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1456
據交易員教練Brett Steenbarger分析,他遇過的交易員中,失利時會有三類反應:第一類是繼續用原有方法操作,還將注碼加大。他們因失利沮喪,意圖盡快反敗為勝,賺回資本。他們認為輸錢是對其個人的侮辱,一怒而奮力再炒。第二類同樣感到憂愁,但他們不會聽任損失累積,會先暫停交易,離場讓緊繃的情緒緩解,心理取得平衡後,才重新上路,以免決策受影響。至於第三類,因損失而困苦不已,仍難避免。但他們的處理方法不同:他們暫停交易,卻不離場,一味死咬着交易紀錄不放,直至找出失利原因為止。之後才安然落場再博。
一段時間後,同一類交易員的結局大同小異。第一類人爆廠居多,因其在交易最不順時加注。怒火攻心,容易做錯決定,更加傷害己身。第二類人已好得多,起碼爆廠機會大降,但卻難所進境。因為當他們迅速從中棍漩渦抽身,無疑停止了損失擴大,也不會情緒失控,但交了「學費」,卻沒得到教訓。換言之,他日重遇一模一樣的情景,又會案件重演,屆時就看是否夠運,好彩就再施展一次「輕功水上飄」,僥倖得脫;不好彩便一網成擒。第三類人最成功,因為他們不僅進退有度,而且還巧用失敗的經歷,轉化成進步的跳板。
投資有如健身練舉重,遇舉不起的重量,應逐步訓練改進,希望可以不斷增加重量。
Steenbarger認為傳統交易心理學的不足之處,是太過單向鼓勵放下情緒,「行開吓」,總之最後雨過天青便當無事。第三類交易員則不循此道,在不實際交易、不增加損失的前提下,強忍因失利而來的情緒困苦,轉換成檢討改進的動力。因為有錯誤、有壓力之處,才有空間向上。一如去做健身練舉重,當然是挑戰一個舉不起的重量,方有意思。吓吓舉一個六歲小兒都游刃有餘的重量,當然沒甚麼壓力。雖能「心如止水」,不見得有何好處。
第三類交易員突出之處,是雖然遭遇相同(中棍),看法卻與其他兩組人不同。交易員多視交易失利為一個威脅,既然受壓,只有兩條路,或戰或逃(第一類人加碼一博;第二類人離場休養)。對於第三類交易員,操作不順卻只視為gym房一個舉不起的啞鈴,僅此而已。它是一個挑戰、一個進步的機會,但一時間未夠力,由它放在一旁也不會咬人。有這個看法,反可保持中道。試想有誰會去做gym,舉不了一個啞鈴,就狂性大發,(電影)「葉問」式大叫:「我要舉十個!」然後舉到甩骹?所以即使維持睇市,也不會如第一類人忽然大手下注。視為未過的難關,倒可慢慢分析,逐步訓練,直至成功為止。
具備gym房心態,一時失利不過是加磅,過關以後,再遇同類情況,都可順利過渡。但如選擇逃避,則永遠一遇此關,便被壓住。此消彼長下,一、兩個浪後,第二類人仍會重蹈覆轍,第三類人則有望到達新的階段。
李小加:冷靜機制最快明年推
1 :
GS(14)@2015-06-12 18:21: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就「冷靜機制」的諮詢期,已於4月上旬結束,港交所指就該機制及競價時段的諮詢結果,將於月內可以公布,且有指業內人士普遍對「冷靜機制」表示支持。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論壇時亦表示,市場對價格波動調節機制已有共識,料於明年可正式推行機制。
明報記者 孫娜、湯珮然
「冷靜機制」及重啟競價時段的市場諮詢,由今年1月開始至4月10日已完成諮詢,但至今仍未公布諮詢結果。直至港交所昨日表示,將於月內公布諮詢結果,而李小加昨日雖未有談及競價時段,但亦透露,最快明年有望推出波動調節機制。港交所稱,實施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主要是為防止出現如美國市場「閃崩」般,以及錯誤等重大交易事故再次發生,且如新加坡等地交易所已實施類似措施以緩解極端價格波動而引致的系統性風險。
5分鐘冷靜期 交易價格限10%
不過,與內地漲跌幅度超過10%就須停板不同,港交所建議「冷靜機制」允許投資者在5分鐘冷靜期內交易,但其間交易價格,必須在機制觸發點前價格上下10%的幅度內,衍生產品市場則為5%。據其諮詢文件顯示,目前該機制建議覆蓋恒指及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現有81隻),和以兩者為相關指數的期貨合約。
不過對於「冷靜機制」是否能達到目標,業界反應不一。渣打結構性產品及認股證銷售部主管翁世權則指,設冷靜期屬好事,只要不會停板暫停買賣便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則希望和港交所「有商有量」,稱機制仍有改善空間,已向港交所提交將上、下午各2次的冷靜期降低至1次的諮詢建議。
議員張華峰:機制仍有改善空間
張華峰稱,若「冷靜機制」實行,受影響最大的是投機買賣的人,但因新機制適用對象仍圍繞恒指成分股,這些股份向來不多投機者,而投機者較多的二、三線股票卻暫未有覆蓋,故對交投現狀影響有限。
港交所期望透過此舉減少價格極端動而引起的市場恐慌,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卻擔心適得其反。他稱,5分鐘「冷靜期」內投資者能做的舉動很有限,反令他們感到不安。特別是於金融危機時,價格驟降卻不能及時沽出股票,反而會引起恐慌的反效果。他稱,對於如公布業績、重組等消息,投資者非常清楚其意義,「何必要我冷靜?」
譚新強:無法有效解決「問題股」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則認為,短短5分鐘的「冷靜期」不會對股票走向產生太大影響,但認為同樣也無法有效解決「問題股」及操控市場的行為,他稱,停留在交易層面遠不足以解決問題,監管機構的調查和嚴懲才能嚇怕操控者。
2 :
GS(14)@2015-06-12 18:22: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a_eaa2.htm
恩達破百元事件難再現
2015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近期恩達(1480)、漢能(0566)等多隻市場焦點股份,股價頻頻單日出現大幅波動,港交所也在咨詢文件中指出,近期市場有出現非由基本因素驅使的恐慌性波動,進而導致市場普遍恐慌。但若真有了「冷靜機制」,這類情是否仍會出現?
譚紹興:相信只屬試驗性質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若能落實執行波動機制,近期個別股份如恩達集團股價大升至超過100元的情,應該較難出現,達到讓投資者冷靜的效果。他亦稱,港交所在上下午分別設兩節冷靜期及在期間波幅交易,明顯與中國及美國的波動機制不同,相信這個建議若落實只屬試驗性質,仍然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沈佳麟:限制太多礙市場效率
Fundsupermart.com研究部經理沈佳麟則表示,港交所此舉應該是「未雨綢繆」,特別現時A股經過半年大漲估值已經相當高,惟房地產、地方債等經濟基本面未有改善。現時港股與A股息息相關,若以散戶為主導的A股出現「崩盤」,H股也絕對會受牽連。同時,港股也面臨美國加息等外圍風險,相信港交所意識到現在港股「崩盤」風險較以往增加,而推行該機制。
不過,他也表示,從歷史上看,市場出現一定時間的失衡狀態很正常,在有危機及重大負面消息時,市場的流動性至關重要,而交易限制太多反而會令市場效率降低,未必是好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