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群縣市長財政糟 民調卻很高

2014-04-21  TCW
 
 

 

中國歷史作家唐浩明,在他的著作《張之洞》中,曾描述這位清末重臣的為官之道:

「為官一任,必須要做一兩件醒目的大事。瑣瑣碎碎的小事,做得再多,到頭來似乎都不值得一提,只有集中力量做它一兩件大事出來,什麼時候說起來都臉上有光,甚至在你離任多少年後,當地百姓還記得起、數得出。」

張之洞所處的帝制時代雖已離今甚遠,但他的為官之道,仍是現代許多官員傚法對象。尤其在當前要靠選票才能得位的民主時代,官員「做大事」的心態更上一層樓,花納稅人血汗錢搞社會福利以爭取選票,「肉桶政治」於是成形。

所謂「肉桶政治」,是指美國國會議員在一些重要建設案中,夾帶一些自己選區的建設計畫,以討好選民,就如一大桶豬肉將其瓜分掉。簡單的說,就是假政策之名,行綁樁之實。

《商業週刊》與「參玖參公民平台」合作發佈的「地方財政昏迷指數」,也分析了地方首長施政滿意度,與該縣市財政狀況的關係。結果顯示,在最新一任的首長任期中,財政狀況越差,施政滿意度越高的縣市明顯增加,暗示台灣地方政治有越來越向「肉桶政治」傾斜的現象。

從二○○二年到二○一二年,各縣市共經歷三任首長任期,相對來說,在任期一與任期二,各縣市的「財政昏迷指數」和「施政滿意度」呈現正相關的程度較高;也就是財政狀況好,縣市長的施政滿意度也高,新竹市與台中市就是如此。

至於基隆市、彰化縣、南投縣、台南縣、雲林縣及屏東縣,則是財政昏迷指數低,施政滿意度也低,也就是財政狀況不好,首長的滿意度也差。

不過到了本期,卻出現不同態勢。

有更多縣市財政昏迷指數低,施政滿意度卻變高,例如雲林縣、花蓮縣、屏東縣等;只有少數地方政府,如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其財政昏迷指數較高,但首長施政滿意度卻相對較低。

當然,影響施政滿意度的因素很多,但本刊實地走訪,發現一些縣市首長「撒花(撒錢)換選票」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財政越糟,民調越高」,有許多原因。

首先是「花別人的錢不心疼」。縣市長花的錢來自納稅人,而不是自己的荷包,為了擴大政治版圖,他們樂意把錢撒在有助於爭取選票的項目上,就是《張之洞》所謂「集中力量做它一兩件大事出來」。

其次,在現行代議制度下,當權者藉由預算分配,籠絡代議士,因此原本要負責把關民眾荷包的議會,就這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百姓血汗錢往往就被浪費了。

例如,台灣各縣市向來有所謂的「議員建議款」,「行情」是每年每位議員一千萬元不等,也就是每位議員可「建議」縣市政府要把這筆錢花在哪裡。其本質就是花納稅人的錢,協助議員綁樁固票。若縣市政府順利放行這筆錢,府會關係和諧,預算自然好談。若沒這筆錢,議員就杯葛預算,政務就難以推動。

如二○一一年,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後,原來屬於高雄縣的市議員,要求市政府將每個人的「議員建議款」,從兩百萬元提高到兩千萬元,否則將抵制總預算。台南市長賴清德,也曾為取消議員配合款一事,和台南市議會上演府會大戰。

今年各縣市政府的總預算,像苗栗、新竹、嘉義、屏東、花蓮、台東六縣,議會對縣政府提出的預算案「分文未刪」,只有新北、雲林、嘉義市、金門等四個縣市刪減超過一%。

議會的職責,就是看緊人民荷包,但當議會不履行職責,縣市政府就有誘因將預算浮濫編列。監督者不制衡被監督者,兩者反而串謀圖利,這是對整個制度最大的傷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51

這群庄腳業務員 闖出南山業績第一

2014-11-03  TCW  
 

 

一天傍晚,彰化線西鄉一條通往墓仔埔的馬路上,隱約出現幾個影子,搖曳的微弱光線由下往上勾勒出人臉般輪廓,若你沒因膽小被嚇飛了魂,定睛一看,會發現,他們正捧著iPad,不知在等待著什麼。

那是四月時,位於彰化縣鹿港鎮的南山人壽龍山通訊處業務員張家榆,為了完成以App簽保單的任務,在連2G訊號都很微弱的地方,找到保戶家附近訊號最強的位置,在蚊子大軍中,花一個鐘頭上傳兩張保單,「還有好幾個路人好奇停下來看!」她說。

當月底結算,龍山通訊處以總共一百五十四件App線上投保的紀錄,奪下南山人壽首次舉辦的「投保通」App簽保單競賽,讓副董事長杜英宗再一次專程南下表揚。

鄉下陣容打敗台北菁英人力僅別人1╱4,屢拿第一

二○一一年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入主南山後,舉辦銷售躉繳型保單比賽,也是由龍山通訊處奪下冠軍。當年到鹿港慰勞優秀團隊的除了杜英宗,還有尹衍樑,在小鎮造成大轟動。

南山人壽以精耕都會區聞名,龍山通訊處算偏鄉奇葩。不只所在位置非熱門區,它生不逢辰,成立在二○○九年初,美國金融海嘯正延燒、AIG集團打算賣出南山股權的風雨飄搖時期。它很小,比起都會區動輒一、兩百人規模大通訊處,四十多人團隊近乎迷你。它的團隊很「資深」,平均年齡四十一歲,最老的業務員是二度就業的六十歲歐吉桑。

但,這個又偏僻、又迷你、又年長的團隊,竟能多次拿下競賽冠軍,搞定解說起來複雜度超高的長期看護險,穩居南山全國人均長看險銷售件數第一名。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南山人壽中部地區副總經理郭政斌觀察,他們屢拿獎,因為團隊共識度高、榮譽感強,「只要有一人認為不重要、不配合就無法達標。」他說,深諳鄉村文化以及善用3C工具,讓該團隊異軍突起,現在各通訊處都搶著找龍山通訊處處經理陳鴻森演講取經。

在這裡,科技應用與村里文化的結合,一點也沒有違和感。走進位於馬路邊,連三間透天厝一樓打通的龍山通訊處,「成立的時候南山狀況不好,我們一口氣開三個店面,讓鄉親確認『袂倒(台語:不會倒)』啦!」陳鴻森笑說,鄉親們有問題可以直接來店面處理,讓保戶安心。

阿伯業務員3C嘛ㄟ通iPad簽約引圍觀,免費宣傳

大專讀的是電機科,陳鴻森熱愛測試、拆修各種3C商品。經他提點,一抬頭這才發現通訊處牆上掛著行車紀錄器。他指著這些秘密武器說,每次只要有新商品問世,他都會要求旗下業務員來泡茶桌錄影練習,一次又一次打通關,縱使是複雜度高的醫療險、長看險,也難不倒他們。

「都市小孩教兩次,鄉下小孩、年紀大的,教二十一次總會了吧!練到煩,你就出師了。」他說,過去也曾採購昂貴的錄影設備,沒想到業務員們一看到大鏡頭就慌了,更遑論正確操作,還不如便宜的行車紀錄器來得好用。

在辦公室裡,只見業務員們人手一台iPad,互相交流怎麼使用。其實,今年四月App大賽時,絕大多數業務員還沒用過iPad,手機也多半沒有網路吃到飽,他買了七台iPad,申請三套WiFi隨身無線網路分享機,讓業務員帶出門做線上簽約。

「在鄉下用iPad簽保單很稀奇,非常受歡迎。」他說,業務員在路邊簽約,竟能引起圍觀,簡直成了免費宣傳。通訊處一些年長的業務員不太會操作電腦,卻能很快上手用iPad,很快都成了愛用者。

讓龍山通訊處在各項競賽中無往不利的榮譽感,也是他用最「俗擱有力」的鄉下做法,配合即時通訊軟體Line,所建立起來的。不論是副董事長親自到訪,還是媒體採訪,都是他眼中可充分利用的「大事件」,他總會向團隊預告再預告;任何人成交都會到Line群組回報,更是推動榮譽感的重要引擎。

五十八歲的黃沛權二度就業加入此團隊。他還記得,四月底與家人到馬祖旅行,但自己手機中的Line不斷叮咚,看著夥伴為了衝刺比賽不斷回報成交件數,忍不住第二天一早就搭機回台,「哈哈,結果他兩天簽了八件!」陳鴻森得意的說。

放電影打動阿嬤阿公破除老病忌諱,賣出長看險

論深耕村里人際關係,他們也是箇中高手。郭政斌分析,都市人資訊發達,採購保險商品很理性;相對的,鄉下人理財保守,買保險時很講究信任與人際關係。龍山通訊處在期繳壽險、躉繳理財類、意外與健康險等三大類保險商品,全都能超過公司高標,關鍵在非常了解在地客戶需求。

「不想買的時候,鄉下人不但不買,還給你『洗面(台語:潑冷水)』。」陳鴻森說,博取信任要靠時間、耐心與服務。

推廣長看險時,為打破談論老、病的忌諱,通訊處會播《被遺忘的時光》影片給客戶看,逐步教育保險防老病的觀念。「當隔壁阿嬸中風,時機點就來了,這時推廣力道很強。」陳鴻森說,雞犬相聞的村里,反而比都會區更有推廣優勢。

鄉間保險業務員退佣風氣很盛,但陳鴻森總能四兩撥千金,「我會說:讓人賺錢是大功德,贏過吃三年素齋。」也有保戶抱怨,保二十年從未理賠,虧大了。「我會告訴他們:幫助別人,可庇蔭子孫。」客戶轉念,倒也欣然接受。事實證明,他當年毅然回鄉設通訊處,用對方法,終能小兵立大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67

「臺灣吧」挑戰敏感二二八 蔡英文也推薦 這群90後搞笑講古 五百萬人次按讚

2015-04-20  TWM
 
 

 

新媒體公司「臺灣吧」以動畫影片推廣台灣歷史,已經突破五百萬點閱率,成為新世代最夯的話題之一。除了敏感的歷史議題,幾位年輕的創辦人,要持續在各個領域說自己的故事,打造台灣品牌。

撰文‧何欣潔

「超級民主的臺灣騙你的啦」、「震驚全世界、網路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二十八個你二十八歲前應該要知道der二二八事件」,看完這些標題,不常使用網路的人可能會皺起眉頭問:「這是什麼玩意兒?」但在善於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中,由新媒體公司「臺灣吧」所推出的這些幽默、輕快又能傳遞歷史知識的影片,全站突破五百萬點閱率,讓沉悶的台灣歷史,成為新世代最夯的話題之一。

「臺灣吧」由四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謝政豪、張佳家、林辰、蕭宇辰共同創辦,由謝政豪(DJ Hauer)負責音樂剪輯、張佳家做動畫繪製,擔任高中歷史老師的蕭宇辰撰寫腳本,再由林辰(Buchi)輕快又清楚地念出口白。影片設定在一家名為「臺灣吧」的虛擬酒吧中,「講古」台灣歷史,每集七至八分鐘。

以台灣史出發 年輕人超愛明快流利的風格,不但成為高中歷史老師上課的熱門教材,甚至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都大力推薦,在臉書上呼籲粉絲們,「趁著清明假期,來看支風格輕鬆、內容卻值得省思的影片。」並稱讚他們勇敢面對困難的歷史詮釋工作。公司成立三個月內,周邊商品銷售額就高達二五○萬元,如今已經損益兩平,開始獲利。

「對我而言,臺灣吧最重要的精神,其實是『自學』。」謝政豪一坐下來,便鄭重澄清:「請不要說我們是動畫公司或製作公司,我們是一家自產內容的新媒體公司。」謝政豪從小自學音樂,上網看國外影片吸取新知;歷史系出身的張佳家也靠自學成為動畫師,後來才到英國進修藝術課程。幾位創辦人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成長,卻勇於走上陌生道路探求新知,也希望「臺灣吧」能成為台灣學生習得新知的新窗口。

謝政豪在台大農推系就讀期間,就曾參與PROJECT 10團隊,連五月天都找他們拍MV,在畢業前夕製作影片,以跑車、街舞、籃球、俊男美女的元素拼貼台大生活,十分吸睛;雖然引來部分學生吐槽「台大學生哪會開跑車上學」,但影片技術,已展現出超越學生水準的製作實力。

這幾位有能力的年輕人,原不乏在國外就業、定居的打算;但在一四年三月學運之後,謝政豪看出,「歷史有市場,是台灣社會需要、也想要的主題。」找上長年合作的夥伴張佳家,與對教育抱有想像的蕭宇辰,再透過網路找到善於製作議題影片的林辰,在一四年底創業。第一波影片以台灣本土歷史為主題,擊中台灣年輕人抗拒中國史觀、亟欲追問自身歷史的心情,果然一炮而紅。

但在二二八前夕,臺灣吧推出「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二二八事件」,卻引起部分網友強力批評,認為他們以KMT─ROC(國民黨─中華民國)史觀來詮釋二二八,淡化國民黨的屠殺色彩,甚至連元凶蔣介石的名字都沒有提及。積極參與洪仲丘案的律師、網路名人沈伯洋當時甚至抨擊,「如果不是掛著臺灣吧,如果不是最後提到所謂巨大二二八,我還以為是國民黨新來的前導車做宣傳呢。」成功吸眼球 引發後續討論網友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臺灣吧」沒有因此亂了陣腳,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先抓住觀眾眼球、引起討論」,而非對複雜的歷史給出一槌定音的結論。「或許我們給那些完全不知道的人,一點時間或一個機會,讓他們對這些事情從『產生興趣』開始。」在二二八當天舉辦的「共生音樂節」舞台上,謝政豪對台下觀眾如是說。

臺灣吧所欲達成的目標,顯然已經達成。不但在網路上引起正反激辯,太陽花學運後成立的青年團體「臺左維新」,甚至舉辦了一場「從臺灣吧爭議談轉型正義諸問題」,讓爭議由網路虛擬空間化為實體座談,邀請台大歷史系教授吳密察、陳翠蓮來討論相關爭議。吳密察在會中分析,臺灣吧所引起的爭議,是源於它採取「全知觀點」來敘述歷史,引起不同意識形態的觀眾反對;但所有與會者仍肯定,影片確實讓更多人開始探求歷史真相。

以台灣歷史系列成功打響名號,謝政豪卻提醒,「你們的報導不要太聚焦在歷史,否則會搞錯方向。」今年六月,臺灣吧的《動畫台灣史》系列即將完結,下一部將推出什麼作品?謝政豪不願透露,僅說團隊對哲學也有濃厚興趣。正如公司的正式名稱「臺灣各種吧」,預告團隊跨足各領域的野心。

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曾協助臺灣吧擬定策略與財務建議。他認為,臺灣吧成功地實踐新媒體的價值,從吸引眼球到引發討論,「可以看得出理想性,又不會脫離現實。」林大涵認為,臺灣吧證明「不是大製作才能做出好的動畫作品」,小公司也能打出漂亮好球。

「我們的創業夢想,就是說自己的故事,做自己的品牌。」謝政豪感嘆,台灣長期擔任美國和日本的動畫代工廠,卻從未被世界記住,「臺灣吧要做燈塔,一是照亮別人,另外是告訴全球各地的台灣人才:回家吧!」從「自學」精神出發,臺灣吧正要把自身閃耀的光芒,投射給全世界。

臺灣吧

成立:2014年12月

創辦人:謝政豪(左)、

張佳家(右)、

林辰、蕭宇辰

作品:《動畫台灣史》、

《故事台北》

臺灣吧點閱率前3名影片

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https://youtu.be/UxSq7tDEAYw 鬼島現代化!

劉銘傳與蔣經國,的中間https://youtu.be/ye_VrUHSJ4E

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淺談日治初期的「台灣賣卻論」https://youtu.be/eHTV_Xdrkp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83

一台iPad搞定點餐結帳 全聯老董押寶投資的iCHEF 這群年輕人 要當小餐廳的營運軍師

2015-04-13  TWM
 
 

 

外出用餐時,你是否曾看過店員拿著一台iPad就搞定場內場外大小事?靠著iPad上的App,iCHEF成為首個獲得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個人投資的新創團隊,同時也為自己拚出一.八億元的身價。

撰文‧何佩珊

台灣又多了一家估值破億的新創公司,在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以一五○萬美元(約新台幣四千六百萬元)投資iCHEF,取得二五%的股權後,這家初期資本額只有三百萬元,員工數不過二十人的小公司,頓時飆出一.八億元身價。究竟他們有什麼樣的本事,能夠讓林敏雄罕見地自掏腰包,做這麼大一筆投資?

如果你曾在知名餐廳麻膳堂用過餐,結帳時可能會注意到,櫃台放的不是傳統又大又笨重的POS(銷售時點情報系統),而是輕巧的iPad,而iCHEF的價值就藏在這台小小的iPad裡。

有別於傳統POS動輒數萬元,而且只能點餐與結帳;iCHEF只要月付二千元,就能從管理排隊叫號、點餐等,延伸到餐廳後台營運管理,被視為中小型餐廳的開店利器。

「一開始有人提議要做POS,我非常不看好。」iCHEF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程開佑不諱言:「我看這個產業就是一片紅海。」包括提出這項建議的iCHEF的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吳佳駿都坦言,「我們選的是最難、最容易死掉的題目。」但他堅信,「如果要完成後面更大的理想(成為餐飲管理平台),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一開始,他們花了四個月開發產品,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做出了不一樣的東西;但實際導入麻膳堂後發現,他們的App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使用量,後來在麻膳堂調整了八個月,才成為可以銷售的商品。

高效率 四人服務五百客戶「很多(做POS的)人可能在找初期客戶時就死掉了,因為一般客戶沒辦法忍耐你度過試驗的時間。」所以吳佳駿的舊識、iCHEF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徐安昇(全聯總裁徐重仁的兒子)旗下的麻膳堂,不只扮演幫助iCHEF了解餐廳需求的最佳導師,更是讓iCHEF活下來的最大靠山。

iCHEF合作夥伴foodpanda執行長 Ron Chan也認為,這個團隊的厲害之處在於擁有經營餐廳的第一手經驗,「安昇很清楚POS的問題。」他說。

漸漸地,開始有人注意到麻膳堂的不一樣,連鎖餐飲集團很快就上門尋求合作。這讓程開佑信心倍增,「市場真的需要這樣的產品!」但卻也讓他們陷入掙扎。他知道,如果幫大型餐飲集團開發專屬POS,賺進一、兩億元絕不是問題;但iCHEF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何明政直言,為某家集團做特別版,多一個專案就要多加一群人,但這群人的貢獻只會愈來愈低。

「我們想做得更大!」程開佑知道,他們不能變成用大量人力賺取微薄利潤的傳統軟體代工業。而且他們最初的目標,就是要幫助那些因資金、技術、規模門檻,而無法取得有效餐廳經營工具的中小型獨立店家,唯有平台化策略才是快速搶占這塊市場的最佳途徑。

因為對平台策略的堅持,iCHEF研發團隊雖然只有六人,卻可以集中火力開發一套系統,何明政預告,「慢慢的,平台上面會長出很多東西。」像是他們和中國信託與foodpanda的服務系統對接,新功能一上線就可以瞬間導入所有店家;也因此,不同於傳統POS產業,一個業務頂多只能負責十個客戶,iCHEF四個業務就能服務五百家店。

拚擴張 技術將輸出日、泰而且和多數網路軟體公司只專注於線上服務不同,iCHEF比誰都重視線下(Off-line)服務,包括專人到店說明、舉辦社群聚會等,都凸顯出iCHEF高效率經營的難得。

「一開始我們很抗拒(走到線下)。」程開佑擔心線下服務對人力需求的消耗,會拖慢公司成長;但他發現,線下服務的耕耘直接關乎使用者體驗,絕對會是差異化的關鍵。日楞咖啡的狄佳瑢就認為,iCHEF在客戶問題處理上,確實誠意十足,而且他們也會舉辦實體餐會,和小店家交流意見。

這就是為什麼程開佑有十足自信,「今天對手如果推類似App,我跟你保證他的滲透率絕對不會比我們高。」但不拖累公司成長,勢必得提高效率。首先,他們架設資訊清楚的網站,輔以網路行銷,讓客戶自己上門。「現在iCHEF每個月都會接到逾百通來電,」程開佑說:「業務到店說明,有高達四成的成交率。」也因為採雲端架構,「業務到現場只要接上網路、印表機,下載App,再輸入帳號密碼就完成了。」再加上以使用者情境為出發點的產品設計,大幅縮短業務教學時間。

此外,統一使用iPad作為載具,還有可離線操作等特色,都讓維護需求大大減少。程開佑指出,「客戶大概每半年才會需要一次現場服務。」營運漸上軌道的iCHEF,去年開始吸引創投關注,同時在徐安昇的引薦下,他們也爭取到向林敏雄提案的機會,並獲得認同。「這些年輕人真的很認真。」林敏雄表示,很開心看到台灣新一代在創造新局。

iCHEF目前用戶數已達五百家,在林敏雄的資金挹注下,今年除了要衝刺一千五百家店,並開始獲利;他們也將加快海外布局,暨香港之後,搶進日本和泰國市場。

iCHEF

成立:2012年 估值:1.8億元創辦人:徐安昇、程開佑(圖中)、吳佳駿、何明政主要業務:餐廳營運管理系統成績:2014年新加坡Echelon評審團特別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5

這群人棄上市公司飯碗,組全台最會賺代耕隊 穿雨鞋、開賓士 他們種玉米年薪200萬

2015-12-07  TCW

台灣第十老村落,竟然有著全台最大的代耕團隊!

一群從都市回鄉的農二代,正在翻轉這個充滿玉米田農村的命運,他們放棄台新銀行、台塑、友達等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脫下西裝,從白領搖身一變,靠種田滾出財富。

一個北迴歸線旁的沒落老人村,竟誕生出全台最大的年輕代耕團隊。

嘉義縣義竹鄉中平村,戶籍人口只有五百多人,老人超過一半,在全台七千八百多個村里裡,是排名第十老的村落。這裡也是全台最大的玉米專區;十一月初冬,放眼望去,都是比人還高、綠油油的玉米田。

「這塊是我(種)的,那塊也是我(種)的。」嘉義中平村的「農二代」謝勝麒,人稱「阿麒」,今年三十八歲的他,開著市價三百萬元起跳的賓士三五○,標購得來的「9999」車牌格外耀眼。沿著一望無際的玉米田,他介紹自己的心血結晶。

台灣農夫,有三種身分,地主、佃農、代耕。以股市生態形容,地主就像股市金主,可自己投資股市,盈虧自負,也可將資金委託別人代操;佃農像代操業者,和金主談條件,也是盈虧自負;代耕像股市營業員,不負責盈虧,只收交易手續費。

阿麒父親是代耕業者,原本為一百多甲農地代耕(一甲等於〇.九七公頃,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面積),賺取微薄手續費;他自己則租下七十甲農地當佃農,兼幫父親做代耕,試圖用擴大規模來增加獲利。

農村,曾是他千方百計想逃離的地方,如今,卻成了實現他富農大夢的起點。

不止是他,鄰近鄉鎮多位三十多歲的農二代,近年陸續離開台塑、友達、華新麗華等台灣股票上市公司,回到家鄉,組成一個約三十人、全台耕種面積最大的代耕團隊,企圖用新的觀念與方法,讓農田滾出財富。

「一雙手,能握住的,只有一點點;一群人,就能做大,」阿麒說。

目前他們代耕的地區,從嘉義、雲林、台南、高雄,甚王屏東,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群人代耕加上租地自營的面積,高達四千甲,面積比三個新竹科學園區還大。

扣掉租地等耕種成本,總年薪約七千多萬元,平均每人兩百萬元。縱使扣掉農機貸款,淨年收也超過一百五十萬元。團隊約有三分之一,是穿著雨鞋、開賓士的人。

被迫返鄉.「原以為死路一條」睜眼只有叔嬸輩,娶妻人選全是外勞七年前,民國六十六年次的阿麒是光鮮亮麗的上班族,擔任台新銀行台中分行汽車貸款業務員, 「汽貸不受景氣影響,景氣好,買車要借錢,景氣不好,車子可以抵押借錢,」他說。曾有一個月一千萬元業績,年薪最多有一百八十萬元,最少也有五十萬、六十 萬元。

銀行員的生涯,卻沒能持續太久。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媽媽電話:「爸爸口腔癌第四期(末期),你卡緊返來!」他趕回家,看到一向強勢霸氣的老爸,無力躺在床上,他心疼的流下淚來。

開完刀,爸爸命撿回來了,但,已經沒有辦法像過去一樣賣命耕種。

媽媽勸阿麒回家接手爸爸工作,「人客攏在,抹甘苦,抹夭著(台語:客人都還在,不會辛苦,也不會餓著)。」「回來,就是死路一條啊!這種生活,我從小看到 大。」上一代的農夫過什麼樣的日子,他心知肚明,「他們的錢,都是省出來的,錢,不應該是省出來,是賺來的。」當初,就是因為不想走父親老路,才從農村跑 到都市,尋找他想要的、賺比省更精彩的人生,沒想到,轉了一圈還是得回家。他是長子,責任躲不掉。

三十一歲的他回家了。「我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他回憶剛返鄉的情景,像機器人一樣,照著父母的方式生活,長輩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每天一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叔仔、嬸仔、伯仔、公仔,看不到一個年輕人。」單身的他,還成為村裡三姑六婆爭相作媒的對象。

「阿麒哪麥娶,就娶外勞啦!」(台語:阿麒要結婚,就娶外勞)長輩看到他,開口就是推薦哪位外勞看護工很不錯,搶著當媒人,「我,真的,快崩潰!」他說。

爸媽傳統的耕作方式,他不能接受。他數過,如果像父母一樣,用傳統的除草機在田裡除草,一年下來的腳程,剛好繞完台灣一圈。爸爸從事代耕三十年,就只有一台簡單的翻土機,其餘代耕需要的農機,像播種機、中耕機、收成機,一台都沒有。

砸錢租田.「不想像你們這樣」不顧父母反對,用名片跟老農打交道「我已經看到我的未來,就是你們這樣子!」他向爸媽抗議,不按父母訂出的時間表過活,開始 往外跑,參加農委會的「小地主大佃農」計畫,還去農會上課,認識更多年輕農二代,也上網找到討論農機的部落格「火犁集團」,認識更多像他一樣,打算採購更 多農機設備,擴大耕作面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他想要扭轉耕作模式,並不順利,第一個踢到的鐵板,就是自己的老爸。

他想辦法租下更多農地,但,卻遭到老爸反對,為了阻止他,老爸不准他用家裡的農機,甚至跑去罵地主,為什麼要幫兒子?「他是不相信我,不准我做,怕我賠錢。」父子關係劍拔弩張,老爸的不信任,反而讓他更想,放手一搏。

更大的衝突,還在後頭。

幾年後,阿麒沒娶長輩介縉的外勞,娶了鄰村的漂亮女孩。婚後,有一天,有輕微躁鬱症的爸爸突然脾氣發作,把媽媽、太太的雜物拿出來,要放火燒掉,媽媽攔阻 爸爸,他爸爸竟拿出刀要砍她,懷孕的太太打電話求救,阿麒趕回家,看到拿刀的爸爸,怒火攻心,一把抓起瘦小的爸爸,丟了出去,結果,爸爸受了輕傷。

事後,父子冷戰兩年。阿麒自我反省:「他(爸爸)的脾氣就是這樣,不可能改變,我只能改變我自己。」他修正態度,不跟爸爸硬碰硬,直到兩個孫子出生,父子關係才慢慢好轉。現在,爸爸會幫他巡農田,看看玉米長得好不好。

在與父親爭執中,他也開始走出自己的路。除了照顧父親原本簽下的代耕工作,也開始說服老農把土地租給他。

但,老農心中始終有「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陰影,害怕農地出租出去,萬一政府一聲令下,土地就會變成耕種者所有。

「(老農)要把土地所有權狀、印章交出來,很難,得要有信任感才行,」義竹農會總幹事翁永寧說,要租到農地,需要耐心、也要做出成績。

「就跟做保險一樣啊,剛開始都從身邊認識的人做起。」阿麒印了名片,成為村裡最早有名片的農夫,這是先前當業務員拜訪客戶必備,在村裡卻前所末聞;名片,讓老農對他印象深刻。

剛開始,他試探的問村內老農,是否願意把農地交給他,但,大家看他沒經驗,不知道會做多久?會不會突然跑回都市?

沒人想理他。

兩、三年後,老農發現他是玩真的,田問管理做得不錯,開始有人因為年紀太大,下一代不願意接班,將地租給他。

善用電腦.「沒賺百萬不做農」農地、金流數位化,作物在小七上架除了村內,他把農地租賃範圍擴展到鄰近村落。有些老農額外要求很多,例如要留一小塊田種菜、要求田埂要重做。管理村外上地更難,比如有些地土質不好,收成不一定好。

對於這些「龜毛」長輩,他就先試作一期,一方面測試土壤狀況,另方面和地主先磨合,再決定是否承租。

被拒絕,他不太在意,因為「我可以等,三、五年後,他們就不一定有力氣再做啊!」農村高齡化,正是他擴張版圖的機會。目前,他在村外租下四十甲,也就是四十個足球場大。

他將手上農地按照地區,在電腦上建檔管理。上一代因缺乏現代工具,經營範圍無法跨出村外,小規模是宿命;新一代善用軟硬體,管理幅度就可大幅擴張。

金流管理也是他的強項。上一代農地租賃關係,都是口頭約定,現金給付,他經常看到爸爸跟地主爭吵,一個說沒收到租金,一個說已經付了,沒完沒了。

為避免糾紛,他說服往來老農全部改採匯款,留下憑證。有時,老農手頭緊向他預支租金,他會答應,但也是透過匯款借還,讓每筆金流,均留下紀錄。

他更用服務,讓老農依賴他。

政府針對休耕農地轉作有補助款,每次申請要跑鄉公所填資料,這對識字極少的老農很麻煩;但,對經常幫汽貸客戶填資料的阿麒卻很簡單,於是,他代老農們申請補助款,請他們另刻印章交給他保管,只要在家等錢匯入就可。

如今,他打開鐵櫃,裡面的印章盒裡放著一百多顆印章,農地範圍擴及嘉義、雲林,這是一百多個家庭的信任。甚至老農過世,下一代回來,不知道自家農地在哪,村人都會告知:「找阿麒就栽(知道)啦!」儼然成為農地資料庫。

更大的機會來了,三年前,他接獲來自上市公司興農旗下玉美研究公司的甜玉米契作訂單,加工後,會在全家、7-Eleven 上架。

他更要求興農,明年起要在包裝袋上,印上「義竹農會」、「中平社區」等字樣,打響家鄉的名號,他希望小小的村落,能夠發展出產業,不再沒落。

這筆契作單,是他幾年前認識了興農大股東第二代所促成的,於是,小村落有了第一筆價格穩定的甜玉米契作。

阿麒農田經營有了成績,隔壁鹿草鄉的返鄉青年也來取經,他不吝分享心得。但老爸卻念他,萬一別人知道了「秘訣」,來搶生意,怎么辦?阿麒卻不擔心:「工作 不用怕人搶,因為,根本做不完。」「沒有賺(年收入) 一百萬元,不要做農!」短短幾年,阿麒一年的收入就超過爸爸生病前的一倍以上。未來,他計畫再拚十年,最少有二千萬、三千萬元的身價,就可以退休。

類似的故事,也在附近村落上演。

聯手出擊.二群人就能做大」有錢大家賺,串聯越多種田人賺越多翁育群,代耕團隊夥伴之一,義竹村人,民國六十七年次,遠東技術學院畢業,原本任職友達光電旗下子公司友達能源的工程部副理,負責廠房空調系統設計,兩年前,因爸爸中風,請辭回鄉務農。

「你回家幹麻?」「回家種田。」「不相信,哪有可能?」他提出辭呈時,長官、同事都不可置信。他在友達工作十多年,月薪十萬元,一年薪水加分紅,也有一百五十萬元;甚至,他回家後,以前往來的廠商,特地跑到鄉下看他,不相信他真的當了農夫。

他的爸爸本是代耕大戶,在友達上班時,每逢農忙,他都請假回家幫忙,對農機操作他不陌生。

懂英文的他,在網路上發現一個國際農機拍賣網站,要價千萬元的採收機,在拍賣網站只要三分之一的價格,只要更新鏈條、齒輪、皮帶,功能跟全新的沒兩樣。

二手農機壽命超過二十年,只要兩年半就可以回本,新農機要六年到七年,二手農機可讓自己更快累積財富。

他從德國、波蘭買下兩台二手採收機,它們已經加入代耕行列。他的網購妙招,也帶動同業購買二手農機的風氣。

翁育群也有自己的農耕計畫。他打算將工廠的管理經驗,帶進農村,他也想租地當大佃農,除了種單價高的甜玉米,也會在颱風季種溫室蔬果;不像上一代看到價格好就一窩蜂搶種,他要刻意避開生產旺季,價格才漂亮。

他想找年輕人一起合夥、投資、耕作,一起賺錢,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留在農村。

相較於上一代有錢自己賺,深怕外人分一杯羹,這批農二代則透過打群架,擴大經營版圖。

原在台塑任職的丁俊杰、在華新麗華的余正吉,也和阿麒、翁育群一樣,近幾年成為返鄉青年,成為代耕團隊的成員。這個二十、三十人團隊,在農忙時,他們互相 支援農機,協助代耕。農閒時,有時會聚集在阿麒家,分享收成心得、農業政策動向等。他們也會串聯,跨村、跨鄉、跨縣去找同伴;知識,讓視野變廣,串聯,讓 收入更豐。

台灣近年返鄉青年變多,但嘉義縣義竹鄉農會總幹事翁永寧分析,並非人人都能適應農村生活,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

許多年輕人奉父母之命,被迫返鄉,人回來了,心卻沒回來,一遇挫折就怨天尤人;有人卻是面對現實,積極突破現狀,成功機率就高。

原本,這批農二代不想當農家子弟,離家越遠越好,如今他們返鄉,找出自己的路,而垂垂老矣的村落,也在綠油油的農作物中,邁向新生。

撰文者 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16

做對一件事 讓運動粉絲幫你淘金 新生意經》這群素人如何分到一杯羹?

2015-11-23  TCW

運動大潮裡,不光國際品牌能吃下大餅,就連平凡人也能因熱愛運動,找到創業契機。

全台運動人口越來越多,但這個大餅,別以為只有耐吉(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國際大廠,才有本事沾上邊,其實只要抓住運動人口的「心態與特質」,你也可以把喜愛的運動變商機。

他,終結一人運動孤單感專賣三鐵裝備,四年營收增四倍一個週五晚上,台南市安平區一家自行車店裡,一位自行車教練正在台上帶騎,台下的老師、醫生、企業老闆與上班族在平均單價十五萬元的車上揮汗如雨,三十分鐘練習結束,大家氣喘吁吁的說:「這應該是台灣最有溫度的車店了!」這家店是二七七自轉車,創辦人陳信仲四年前從傳統自行車店轉型 「三鐵(跑步、自行車、游泳)專門店」,讓營收四年增四倍,今年台南、高雄兩家店營收挑戰五千萬元,是台灣最大三鐵社團,粉絲數近十一萬人,比同性質社團多出約一倍。

原本經營自行車店的陳信仲,曾面臨台灣自行車熱潮退燒,營收腰斬、出現虧損窘境,陳信仲一次參加路跑賽時發現,報名人數超過一萬多人,是自行車賽的十倍之多,「如果可以把跑步的人口挖過來,就算只有一%(百來人),我的店就能再變藍海了!」他研究後發現,最佳連結就是三鐵競賽。

但許多人聽到 「三鐵」就退避三舍,當時陳信仲還不太會游泳,為了轉型只能背起浮筒下水,最後雖因成績太差慘遭淘汰,但不可置信的竟然還是完賽。此後,凡是有客人上門來買自行車,他就會拿自己的例子說服對方嘗試三鐵賽。

剛開始被他「騙」來參賽的人雖然不多,但這批「種子部隊」成功完賽後,大家都很驚訝自己的能力竟然比想像中更強大,「你一定會跟朋友講,就會擴散!」紛紛在臉書上亮出成績, 「三鐵不難」的印象就這麼被一層層推廣出去。

這種效應如滾雪球般啟動,二〇一四年一場約兩千人的三鐵賽,二七七團報人數就占了三成,比賽當天大家一起穿戴印有「二七七自轉車」字樣的T恤與帽子,更加強了它 「三鐵專門」的形象。

陳信仲打破了三鐵是一個人比賽的孤單感,每週舉辦三鐵團練活動,讓運動消費者感受到溫度、提升了黏著度,當運動消費者開始有裝備升級的需求,自然不斷的提升二七七自轉車的銷售率,三鐵產品的高單價商品,讓陳信仲的營收提升四倍。

他,把不起眼裝備分眾化襪價是別人十倍,年營收三千萬「運動時,有多少人會注意到襪子?」十一月初才剛從美國紐約馬拉松賽回台的太肯運動科技執行長林合政,注意到這個運動消費者最忽略的配件,把自己的興趣,變成一門三干萬的生意。

因注意到這點,五年前林合政把師大運動競技學系教授相子元對襪子舒適度與功能性的研究成果,重新命名、定位後上市銷售,一雙平均定價約三百元的襪子,是一般襪子約十倍。太肯開發出延緩疲勞的路跑、耐激烈撞擊的球類、保護小腿肌腱的自行車等十餘種專門運動襪,品項之多,超越國際一線大品牌,因此一推出就在網路引發討論,兩個月賣出五千多雙。

不僅區分運動類別,還要依照運動時不同的壓力點區分左右腳,也會依照運動者的經驗值推出不同的產品。林合政把原本大家最不以為意、最容易忽略的襪子,分眾再分眾、做到接近客製化的程度,藉此把最專業的運動襪,變成最普及的配備,讓太肯一炮而紅。

原本就是靠網路粉絲起家,至今太肯的銷售仍有七成至八成來自電子商務,現在,太肯加大力度經營中國等海外電商市場,林合政預估,未來三年營收年增率可望維持在一五%至二五%,只要全球經濟局勢越不利,運動人口反會越多,「因大

家都太悶了!」

他,整理路跑者專業新知養出比雅虎更精準的最大路跑網可以健康、快樂、持續跑步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越跑越快?這看似簡單的問題,五年前在台灣,卻很難找到好答案。

直到二〇一一年「運動筆記」網站成立,目前它擁有的臉書粉絲超過二十九萬人,是台灣本土最大路跑入口網站,而它能夠成功匯集人氣,靠的是一件事情:知識。

運動筆記創辦人張義原是雅虎奇摩媒體資訊服務事業部資深總監,就讀台大EMBA、開始接觸路跑,還開啟台大EMBA跑戈壁的風氣,他雖然跑出了興趣與健康,卻是小傷不斷,與張義一起跑步的同好,也有人出現了膝蓋受傷等問題。

張義從自己熟悉的網路上尋求知識與協助,卻發現在台灣找不到如全球最大——美國Runncr's World 這樣專門提供慢跑知識的網站,才與EMBA同學姚焱堯一同創辦了運動筆記。

在雅虎時,張義的主要工作就是彙整報紙、雜誌、網路等各路媒體的新聞,並挑選出能在首頁吸睛的標題,雅虎服務大眾客戶、一天提供四千則新聞,但運動筆記精準的服務路跑愛好者,每天只提供六則至七則專業新知。

「世界上不缺內容,缺少的,是系統整理過的內容,」張義說,他針對路跑者實際會遇到的問題,雇用五位編輯,不是為了產生內容,而是分門別類把散落在全球網路上的資訊,系統性的整合、變成知識後放上網站,從跑步的技巧、裝備的比較等,只要是跑者想知道的議題,都是他服務的範圍。

精準的行銷,網站流量很快一天就衝高到十萬人次,

這樣的數字雖然

與雅虎新聞一天

一千萬人次難以

比擬,但會員全是路跑愛好者,

這樣的高純度也

吸引耐吉等運動

相關業者下廣告、

提供文章。

初期靠「知識」

集氣成功,接下來就靠「照片」增加會員黏著度。

十一月八日,上萬人參加的田中馬拉松開跑,五位「運動筆記」的特約攝影師在路邊按下一張張快門,總計拍攝約五萬張照片,只要是運動筆記的會員,網站還會主動通知你要記得下載。

在美國,這樣的運動照,一張要收費二十五美元(約合新台幣八百二十元),在日本也要約新台幣六百五十元,但在運動筆記,卻是免費。張義說,目前合作的專業攝影師約有二十位,把跑者姿態記錄下來,一方面增進舊會員黏著度,一方面也可能帶入新會員,讓網站持續壯大。

這三個故事只需要做對一件事:從自己最熱愛的運動下手,解決自己與他人的問題,你也能抓到運動大商機。

文 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04

這群台灣之女 用溫柔力量征服選民 女力崛起》她們,突破傳統鐵票區 翻轉選情

2016-01-25  TCW

一月十六日,當台灣社會用選票迎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之際,這個國家的其他角落,還有三位出身背景大不相同的女性,憑藉同樣柔韌不屈的精神,擊退強勁對手,進入國會殿堂。她們用各自的故事,詮釋出女性參政的多元樣貌。

洪慈庸 從愛看韓劇的女孩 變暴紅政治素人開票日晚間七點,洪慈庸走上台中大雅競選總部門前搭建的舞台,先是抬頭仰望夜空綻放的煙火,彷彿告慰弟弟在天之靈。回過神來,她低下頭,多番吸氣,壓住內心激動之後,一如往常冷靜地發表勝選感言。

「我是一個平民,我的勝選,證明了一件事情,平民可以參與政治。」洪慈庸,確實是個平民,沒有亮眼的學歷,也沒有顯赫的家世。她原本只是個不問世事、愛看 韓劇的普通上班族,卻因弟弟洪仲丘在軍中遭受不當對待致死事件,在偶然機會站上關鍵位置,成為舉國知名的「洪姊姊」。

決定參選,是一場多方勸進和百般思量的內心交戰。即使被譏為「踩著弟弟的屍體往上爬」,而她大可選擇回歸日常生活,但她卻勇敢承擔起更多責任,二○一五年二月投入台中立委選舉的硬仗,以全國性知名度在區域選舉接地氣。

剛開始,民調大幅落後,但她挾著公民社會覺醒的力量、年輕世代追求改變的形象,一點一點把勝算扳回來,最終擊敗尋求六連任的國民黨籍資深立委楊瓊瓔。

質疑

一張白紙 有何能耐當民代?

然而,質疑的聲浪,卻從不間斷。即使勝選當晚,洪慈庸競選總部依然接到不少對手支持者來電嗆聲:「要不是你弟死了,你也不會選上。」更多人懷疑,洪慈庸是一張白紙、素人參政,有何能耐當民意代表?

面對各種批評質疑,洪慈庸始終以冷靜與高抗壓性的姿態面對,一如她背負著眾人皆知的哀傷,卻要對抗銅牆鐵壁的軍法,兩年多來,展現了堅毅冷靜卻柔軟的特質。台北市長柯文哲形容洪慈庸:「有經過大時代的考驗,做過壓力測試,」相信她接下來去立法院不會有問題。

「我的人生裡,經歷過生離死別,那種磨練我覺得我OK了。但選舉是另一種磨練,因為它要面對好多人、做好多事情,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找到很多資源,比創業還 要困難。」就連理性冷靜的優點,也成了拜票跑攤缺乏親和力的缺點;挫折不斷的選舉,曾讓她「痛不欲生」,數度想放棄。

抗壓

跨進立院 就要禁得起檢驗與監督打過選戰,她說:「我學到很多,抗壓性也愈來愈強,選舉這件事情,如果可以熬得過去,未來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克服的。」選完立委,她總算克服了從政的害怕,自信心也提升不少。

政治沒有天才,就是歷練。「她擔心自己準備得不好,但也因此而準備得很好;因為害怕做不好,所以她會做好。」曾在洪案伸出援手、與洪慈庸有兄妹情誼的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胡博硯指出,洪慈庸的學習能力很強,願意和幕僚討論,這一年來對社會議題也更熟悉了。

即使沒有任何政治資歷,但洪慈庸認為,一旦跨進立法院,就沒有任何藉口說自己是素人,而是要承擔起責任,禁得起檢驗和監督。「在我就職之後,(素人)就不 再是我可以講的一句話。」「我代表的意義是,一個沒有政治資源,沒有政治背景的年輕人,卻能夠走到這裡。」因此,洪慈庸進入立院後最想推動的,並非與洪案 有關的國防改革或軍事法,而是關乎年輕世代參政的政黨法、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立法。

在傳統政治裡,素人或年輕人出來參政很困難,因為在選舉上無法達到公平競爭。洪慈庸認為,「有些政黨有很多黨產,可以無限揮灑,但一個選舉要幾千萬元,年 輕人哪有這種經費?」這番話也說明,即使開票日,洪慈庸競選總部從下午四點就開始湧入支持者,但經費困窘的她,只能發白吐司給支持者當晚餐。

「我們希望讓所有政黨能夠公平競爭,把這個門檻降到最低,所有要參選或想從事政治工作的人,都有機會。」雖然財源有限,但洪慈庸卻得到了許多無形且珍貴的奧援。

選舉期間,許多人為她抬轎站台,「台灣歐吉桑」吳念真破例為她錄製宣傳影片、親自陪同掃街拜票、台北市長柯文哲為她三度站台、台中市長林佳龍擔任她的競選主委;學運領袖林飛帆退伍後復出第一站,也選擇直奔台中、陪她掃街。

雖然這是選舉的終點,卻是她另外一個起點。勝選後,洪慈庸最想對被她暱稱為「爸爸」的吳念真說:「我會很努力,讓他看到,年輕人真的可以做到這些事,不會 讓他失望。」如今,洪慈庸不只是洪家的女兒,也不只是洪仲丘的姊姊,更是台灣的女兒、年輕人的姊姊。「我的責任很沉重,大家對我們的期待很深。我們必須去 扛起這樣的期待。」打完選戰,剩下十四天就要走馬上任。二月一日,洪慈庸即將踏入立法院,面對真正挑戰。很多人也等著看,政治訓練不足的她,如何學會當立 委?

事實上,她以政治素人打選戰,一路走得艱辛。競選團隊約十二、三人,非常年輕,平均年齡約二十七、八歲,比起三十三歲的她還小,而且,「沒有任何人有議員工作經驗。」一名助理坦言,當務之急是安排國會辦公室的工作與團隊規畫,幫助她熟悉政事。

初衷

神情堅毅 要幫弱勢者站在第一線「司法改革和轉型正義,是我從政的初衷。」平日總是一襲便衣牛仔褲,踩著輕便Converse帆布鞋的洪慈庸,和她所屬的政黨時代力量,想創造不一樣的新政治文化,改變立委跑攤文化,回歸專心研究法案。

洪慈庸當選立委這一晚,洪爸洪媽展露了笑容。這是二○一三年夏天痛失兒子洪仲丘以來,最高興的一刻。

女兒成為立委,是這個家庭天倫破碎故事的外一章。其實一開始,洪爸洪媽非常反對洪慈庸參選,但當她決定參選時,父母卻是強大的後盾。

勝選當晚,除了接受恭賀時高興之外,洪媽多半抿著嘴,堅毅的神情透露著盼望。「我不希望她只是去當一個政治人物,因為她會選擇這條路,就是弟弟仲丘的原 因。當初仲丘出事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當我們人民需要幫忙,需要一個民意代表替我們做事的時候,我們真的找不到。」洪媽對政治人物徹底失去的 好感,等待女兒能將它扳回來。「我對慈庸的期許就是,希望她能夠有同理心。本著她弟弟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當我們在慌在亂的時候、找不到人幫忙的時候,本著 那種心境,去體會那些弱勢者的心境。然後,我們就是站在第一線幫忙。」從軍中受難家屬,走上立委這條路,洪爸爸形容她:「現在,剛剛下水而已。」政治這片 怒海,狂潮暗湧不斷,未知的風浪不會少,但洪慈庸已有心理準備,並為自己綁上「莫忘初衷」的浮標,保衛理想免於沉淪。

兩年前的洪仲丘事件,讓洪家的幸福一夕崩坍,洪慈庸(右二)更被時勢推到群眾運動的浪頭上。

吳念真(右)就像虛擬的爸爸,大力把洪慈庸(左)推上政治舞台,期許她承擔起改變社會的責任。

她,沒有任何政治資歷,但跨進立院,就要一心為民意。

蕭美琴 花蓮蹲點六年 在沙漠種出玫瑰台美混血的蕭美琴,有張輪廓分明的臉龐,高聳的鼻樑兩側,總是帶著疲態的深棕色雙眼,彷彿很久沒有好好休息。

嚴格來說,自從二○一○年受命耕耘花蓮以來,她已六年沒有好好休息。但她看似弱不禁風的身軀裡,像是擁有源源不絕的能量,硬是打破了花蓮有如鐵板般堅硬的選民結構,成為繼創黨元老黃信介「元帥東征」之後,首位在當地單一選舉中獲勝的民進黨候選人。

一月十六日晚間七點,蕭美琴在花蓮市的競選總部,已湧進了數百名等待見證歷史的支持者,當蕭美琴站上舞台那一剎那,此起彼落的手機閃光燈,照亮了原本單調 灰暗的夜空,「經過艱辛努力,我們終於突破黑暗;當黑暗過後,終於看到花蓮天邊美麗的彩虹。」蕭美琴強忍著激動,用沙啞的嗓音說出這段感言。

勝選

小英勸進 成功經營花蓮選區「太不可思議了!民進黨在花蓮勝選,之前說了你們誰敢相信?」同一天晚間,一位蕭美琴的國會助理,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說。

六年前,擅長國際事務、一向與花蓮沒有淵源的蕭美琴,因為士氣低迷的民進黨在後山難覓戰將,在姊妹淘蔡英文的「勸進」之下,把戶籍遷往花蓮,投入二○一○年的立委補選,當起「 刺客」 。

過去,民進黨在花蓮的得票率極少突破三成,因此當時所有人對蕭美琴的期待,就是「別輸太慘」。沒想到,她竟然在這場投票率不高的補選中,斬獲四成選票,令黨內大為振奮。

這場意外的「汗馬功勞」,讓蕭美琴與花蓮結下不解之緣。敗選後,她繼續擔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每周一到五在中央黨部上班;周五下班後,就獨自背著兩隻心愛的貓,搭火車前往花蓮做選民服務。

一二年,蕭美琴當選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附帶條件就是全力經營艱困選區花蓮,她接下這個重責大任後,立刻在花蓮置產、把貓帶到花蓮,「全職花蓮人」的生涯就此展開。

除了立法院開會以外,她把所有時間都留給花蓮。

「她來立法院開會時,經常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問:『今天會開到幾點?』得到答案後就拿起手機查詢火車時刻表,找出最適合的班次,再交代助理訂票。」立委鄭麗君說,蕭美琴在台北沒有外務、不上政論節目,在立法院各委員會穿梭質詢,談的,也幾乎都是花蓮地方建設。

為了盡可能節省時間,蕭美琴每天採取台北─羅東─花蓮的「兩段式通勤﹂。她在台北買了一輛二手轎車,自己開車往返台北、羅東;羅東到花蓮這段,她則搭乘火 車。也就是說,每來回花蓮一趟,她就得搭兩段火車再開兩趟車。有時區間火車客滿,蕭美琴還得一路從羅東站回花蓮。

心細

勤跑部落 一步步感動農友的心狹長的花蓮,從南到北距離長達一百二十公里,光是開車單趟就要花兩個半小時。在當地,蕭美琴每天搭乘蔡英文「借」給她的四輪傳動吉普車 南北奔走,四年來,連公路上哪裡有公廁,她都已經記得一清二楚。就連位置偏遠的原住民部落,她也照跑不誤,還常動用台北的人脈資源,募得教育經費或書桌文 具等物資。

花蓮的基層民代、農會、水利會等地方組織,長期被國民黨與地方家族掌控,民進黨毫無可乘之機。蕭美琴硬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找尋破口:每當有農民發生蟲害、 農損時,她總是第一個到場了解狀況,並向中央部會爭取協助;三不五時,她就跑到稻田或西瓜田裡找農民聊天,讓人卸下心防,「蕭美琴連到法國訪問,還請對方 帶她參觀農業,只為了能讓花蓮農民參考。」鄭麗君說。

蕭美琴平時個性拘謹,就連選舉期間掃街拜票,都常提醒工作人員麥克風別開太大聲,以免打擾居民生活,但其實她的心思就像貓一樣細密。

有一回掃街,有一對在路邊吃飯的父女主動向蕭美琴打招呼,她馬上叫出女孩名字,還問「我記得你想讀服裝設計,現在呢?」「這一次立委選舉,蕭美琴在十三個 鄉鎮市贏了十一個,獲得了五三%的選票,蔡英文拿三七%,民進黨只有二八%。就扣除原住民選票,蕭美琴的支持度還是遠超過民進黨。這場選戰,代表的不是藍 綠結構翻轉,而是蕭美琴的用心感動了不少花蓮人。」一位輔選幹部這麼分析。

「這一次選舉,很多人感受到壓力,但仍然願意給我溫暖與支持,讓我覺得一切非常值得。我們也證明了,只要肯努力,只要堅持,沒有一個不能翻盤的地方。」選後三天,還在謝票行程當中的蕭美琴這麼說。

「我們相信,一個人就能改變世界。」當年不滿二十歲的蕭美琴,被母校美國歐柏林學院的這句校訓深深吸引。二十多年後,她依舊不忘初衷,憑著信念,在乾涸的沙漠上,種出動人的玫瑰。

挑戰

政壇老將 卻是首度披掛上陣躋身新科立委之列,劉世芳過去在政壇有輝煌的經歷,不容小覷。她是民進黨內少數曾在中央擔任過行政院祕書長與政務委員,又在總統府與國安 會當副祕書長歷練過,並且先後在台北市、台中縣、高雄市等地方政府擔任要職,甚至也當過五個月的不分區立委。

精明練幹的劉世芳,一向是行政首長的最愛,過去擔任高雄市副市長,就是市長陳菊倚重的左右手。如今接受過選戰洗禮,她被民進黨部分要角視為「花媽接班人」 之一,是否挑戰三年後的市長選舉,備受矚目。這個問題直接詢問劉世芳,她笑答:「先讓我去立法院再說,過去一年我可是很認真在選!」儘管助選無數,第一次 披掛上陣,劉世芳就挑戰民進黨在高雄最艱困的左楠區,如何突破左營眷村與楠梓中油宿舍中,藍綠之間的藩籬,是她的重任,但她做到了,綠營首度在左營拿下過 半選票。

「我是挨家挨戶去拜訪,而且去過很多次,跟他們說,我待過市政府,有問題可以幫忙解決。」老舊眷舍的搬遷和保存問題,讓她找到切入點。競選期間,國民黨籍 的前新聞局長、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趙怡,還陪她到路口揮手拉票,期待她未來能協助推動眷村文化園區。

王如玄軍宅案爆發,更提供劉世芳破冰的助力。「國防部處理眷村釘子戶的手法粗糙,又無公平標準,已讓眷村居民反彈,軍宅案更讓眷二代、三代群情激憤。」劉世芳透過四百場演講與座談,與眷村居民面對面溝通,明顯感受到居民的憤怒與需求。

而對於中油社區與眷村人口老化問題,劉世芳提出「作夥呷百二」訴求,讓老人家中午共餐,在地老化並避免獨老。高雄市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李厚業就是在聽過劉世芳演講後,認同她的理念,公開表態支持。

開票夜,劉世芳競選總部歡樂聲中,就有一位中油退休員工眷屬在現場掉眼淚。她說,先生一退休,中油就要他們搬離住了二十多年的宿舍,偏偏不是所有退休員工 待遇都一樣。無獨有偶,另一位九十幾歲的老將軍也說,前一天他才剛拿到勳章,隔天卻馬上收到國防部要他強制搬離眷村的通知。他們投訴無門,只有劉世芳願意 協助解決。

點點滴滴,以往被視為藍營鐵票的軍眷和國營事業,就這樣鬆動了。

形勢比人強,對手原本是七連任的立委黃昭順,但黃昭順選到一半退選,國民黨改徵召張顯耀上陣,不敵劉世芳攻勢。有別於其他新科立委確定當選時表情多是激動 亢奮,劉世芳則一臉淡定,事後問她,她說:「氣爆與水患我都經歷過,怎麼會再激動?」「本來以為左營會輸,看到得票超過五○%,我很欣慰,這表示我的訴求 有人聽到了。」進入立法院,她說第一件事是要配合民進黨處理不當黨產問題;第二件則要處理眷村與中油宿舍問題,因為兩者都是台灣的文化遺產。

找切入點

組青年軍 成功搶下藍營眷村票除了勝選,劉世芳在這次選戰中還有個小小成果。她特別找來三十位大學生與研究生組成青年軍,從生嫩不知所措、一路訓練到可以獨當一面, 上台演講、掃街或作文宣,個個表現優異,讓她很有成就感。「我是看到國民黨的死穴,國民黨沒有年輕人,也沒有訓練人來接棒,難怪會倒,民進黨要避免重蹈覆 轍。」劉世芳感嘆。

「過去劉世芳外號叫﹃教官﹄,強悍又要求紀律嚴明,現在的她溫暖多了。」從專業政務幕僚到參選立委,老戰友、立委李昆澤看到劉世芳近年來的轉變。他說,最 主要是劉世芳幾年前領養了一位原住民男童,親子感情讓她面容與語言都柔軟起來;這個轉變,也有助於她與民眾互動。

翻轉左楠成功的劉世芳,未來的政治之路,充滿各種可能性。

撰文 / 鄧麗萍、鄭閔聲、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4

汽車大革命啟動!藏在鐵皮屋裡的台灣兵團 奇兵出線》這群小而美的科技廠 早已卡位供應鏈

2016-02-01  TWM

你絕對想不到,鄉間不起眼的鐵皮屋,竟藏着未來汽車業的關鍵技術, 他們,沒有知名的汽車品牌做後盾,但卻能獲國際汽車品牌採用, 過程究竟曾遇過什麼難題,又是怎麼克服的呢?

「不賣的我不做」 同致獲通用汽車大單到同致電子的路,不太好找。車子繞了好幾圈,才在桃園蘆竹水塘邊,找到通往同致電子總部的小路。

這條鄉間小路,卻是德國戴姆勒賓士集團、美國通用公司、日本豐田汽車等國際車廠代表經常造訪的一條路。我們採訪這一天,鈴木汽車印度分公司的工程人員就在同致公司內開會。總部前的廣場,有時會出現貼滿保密膠帶的未上市新車。

產業門檻超高

產品不良率 要低於百萬分之一同致是亞洲最大的倒車雷達公司,但很少人注意到,二○一四年同致擊敗德國博世(BOSCH)、法國法雷奧,拿下美國「通用D2XX車型平台」自動倒車系統的訂單。通用GM是全球第三大車廠,未來通用旗下三十幾種車型,都會採用同致的自動倒車系統。

一四年八月,第一輛配備同致自動倒車系統的汽車,從上海通用汽車生產線正式出廠。停車時,駕駛人只需按下啟動鍵,車身周圍的十二顆超音波感應器系統會偵測路面兩側,看看有沒有大小適合的停車格。找到車位後,駕駛人只要打入倒車檔,不用動手,系統會自動控制方向盤的角度,引導汽車自動停進車位。

自動停車系統,與自動駕駛有什麼關係?

一位汽車電子公司董事長觀察,做汽車零組件的挑戰之一,就是取得汽車原廠的煞車、油門、轉向系統控制權;因為一旦零組件送錯信號,貿然讓汽車自動化,就可能造成車輛受損,甚至導致傷亡。但同致過去做倒車雷達系統,就算出錯,頂多是無法發出警告,不會有人受傷。全球第三大車廠通用汽車,破天荒把最重要的轉向系統控制權交給同致,證明它的技術能力符合要求。

同致代理發言人呂芳誠說,過去一輛車只有四顆倒車雷達,如果要做到自動停車,要精確計算倒車雷達傳回的資料,告訴汽車正確的停車位距離寬度、深度,只要有任何一步錯誤,就停不進去。「方向盤轉幾圈,什麼時候踩煞車,什麼時候要加油門,這比做倒車雷達複雜多了。」呂芳誠說。不只同致要做到精確,車廠的轉向系統,也必須同步配合,「我們是台灣唯一,能和國際車廠完成同步設計的汽車電子公司。」同致董事長陳信忠得意地說。

三年前,同致就已在通用汽車位於德國法蘭克福旁的測試基地,一關關接受測試。重點是同致的自動停車系統,能不能正確辨識路邊低矮的人行道、路邊停靠的汽機車、行人;另外,還要在高溫(攝氏八十五度)、酷寒和大雨中,測試自動倒車系統能不能自動運作,一個錯誤,就可能丟掉訂單。

在汽車產業,做出產品不難,難的是做出一百萬台,都不能夠有誤差。「評鑑一個全球供應商,是非常嚴格的。」陳信忠表示,「你出貨量多少、不良率多少、人家都幫你查得清清楚楚。」在手機廠,對良率的要求是九○%以上,也就是十支容許一支不合標準;但在汽車電子產業,產品不良率卻低於百萬分之一。

百萬分之一是什麼概念?如果將高達四百四十九公尺的台北一○一大樓當成一把尺,只要超過○.四公釐長,約一粒芝麻大的部分出問題,就不符合汽車業的品質標準。

擊敗強敵關鍵

貼近市場 客戶要什麼給什麼再往前追溯,這家台灣鄉下公司擊敗強敵的關鍵,來自貼近市場。陳信忠回憶,他剛創業時,經常與三陽工業總經理一起開車,「那時候,喜美(規模)還小小的。」陳信忠說,「他每天都在想,客戶想要什麼,我幫他設計汽車電子產品。」後來,喜美成了台灣本土新型跑車的代表。

也是因為貼近市場,同致一九九○年就到中國設廠,「我去的時候,中國市場只有二十萬輛(汽車),現在,是兩千萬輛。」陳信忠表示,目前同致早已是中國倒車雷達市場霸主,並挾著對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和成績單,美國通用汽車因此捧著訂單上門。

自動駕駛技術,是他看好的下一個趨勢。「叫好不叫座的,我不做。」陳信忠說。採訪時,他在桌上擺起三樣小零件,倒車雷達、車用鏡頭和胎壓偵測器,並很有自信地說,「我做的,絕對是未來會標準化的產品。」下一步,他要把胎壓偵測系統賣進原廠,和國際大廠同台競爭。

奇美車電「汽車之眼」 讓對手Mobileye緊張前車突然急煞車,還沒等駕駛回過神來,汽車主動在碰撞發生前一秒提出警告,避免一場車禍發生……。

替汽車裝「眼睛」,教汽車主動看清楚狀況,還能偵測駕駛是否偏移車道蛇行,或是即將撞上行人,事先發出警告。這種「前方碰撞預警系統」技術,是現在全世界最熱門的汽車電子應用。一五年,一家在美國掛牌的以色列公司Mobileye,就是靠它,前三季每股盈利累計只有○.二美元;至十二月底,股價飆上四十二美元。

花旗投顧報告更指出,這種技術宣告汽車業進入「iPhone時刻」,就像當年蘋果推出顛覆手機市場的新設計,它將會讓汽車進入主動預防車禍發生的新時代。

很少人知道,台灣有一家公司,在Mobileye的對手名單上。

「他們是最接近Mobileye的台灣公司」,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師張仙平觀察。

這是一個不放棄的故事。

這家公司叫奇美車電,前身是奇美精密旗下的汽車電子部門。總經理徐學賢回憶,○六年成立時,是看好影像辨識的潛力,「各國將立法,要把車道偏移警示系統(防撞警示系統的一種功能)納入標準配備。」徐學賢說。

這一年開始,奇美車電就在開發防撞警示系統,替沒有判斷能力的攝影機鏡頭,加入影像識別功能。基本原理是,把車用攝影機拍下的畫面交給晶片辨識,晶片辨識出車道線、行人、障礙物的位置,再計算每個物體的動向。像是車道線如果漸漸向畫面中間移動,就知道車子偏離車道,可能會被後方來車撞上,系統就會發出警告。

下苦功研發

叫好不叫座 三年只有一個客戶困難的是,要把這樣的功能做到極為準確。以辨識紅綠燈為例,車廠的標準是,不管颳風、下雨,每開五百公里只能有一個判斷錯誤。辨識車道線,Mobileye的警示正確率高達九八.五%,如果結合雷達,對路況判斷正確率,更接近是百分之一百。

累積技術力背後,是一連串苦功。以車道偏移為例,奇美車電團隊的作法,像教鸚鵡說話;拍回各式各樣的路況,反覆修改演算法;教晶片看懂車道在哪裡,沒有車道線,就偵測路邊的水泥路緣,雨天、下雪天,都要找出能正確偵測的方法。光是汽車的車型辨識資料,他們就累積四萬多筆。

做完苦功,結果卻是叫好不叫座,○八年推出的產品,一一年停產;徐學賢說,他們是全台灣第一個做出行車記錄器的團隊,但從頭到尾只有一個車廠客戶。

對內,他曾建議公司加大投資,但公司已無多餘資源;對外,他力推影像辨識做車禍預防的概念,「客戶卻覺得,沒有市場。」技術上也遇到難關。徐學賢回憶,當時奇美車電沒有高品質的晶片平台支持,Mobileye卻有自己開發的高速晶片,就像騎腳踏車上高速公路與保時捷比賽,「光靠軟體想贏,癡人說夢。」

遇貴人夥伴

獲軟體支援 防撞辨識力大增一三年,奇美車電從奇美精密分拆獨立。徐學賢不願只做別人會做的行車記錄器,他決心再賭一次,把公司搬到台南高鐵站旁、農地裡的鐵皮屋,研發防撞系統,公司招牌掛在產業道路旁的電線桿上,「整間廠房,租金一個月只要四萬元。」徐學賢說。

資源少了,合作夥伴卻變多了。一三年,亞德諾晶片公司亞太區副總裁跑到鐵皮屋裡聽他簡報,徐學賢把過去七年在這個計畫上的投資,和打進車廠的努力,攤開給對方看。從此之後,這個鐵皮屋裡的團隊,就能直接得到亞德諾技術支持,過去累積的軟體實力,逐步展開。

過去受限於運算能力,奇美車電的產品無法穩定辨識目標;換上新的硬體技術後,奇美車電在車道偏移的辨識能力,大幅提升,「正確率可以做到九八.五%。」徐學賢說,這個水準已經跟Mobileye相當。

過去兩年,找奇美車電合作的夥伴倍增,已有五家台灣和中國汽車零組件廠,下單買奇美車電的防撞警示系統。

一五年九月,奇美車電擴廠,搬出稻田裡的鐵皮屋廠房。徐學賢透露,他們正在向汽車零組件廠爭取,希望能連上新車的轉向系統,朝自動駕駛再推進一步。

這家不放棄的小公司,離對手還有距離,卻是台灣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尖兵,今年開始,中國市場上,將有愈來愈多房車、卡車,載著奇美車電的技術,進入半自動駕駛的新時代。

輝創祕密試車 成功打進中國市場在台灣,有一家不上市的神祕公司,一五年把台灣開發的先進駕駛輔助技術打進汽車原廠。

這家公司叫輝創電子。一九八二年,從替福特六和製造遙控防盜器起家,一四年,營業額達到二十二億元。「我們是台灣車用鏡頭賣到汽車原廠最多的公司。」輝創總經理江世豐說。

從做遙控防盜器,到做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輝創靠的是磨功。

為了拿日本訂單

以彈性服務 擊敗日、德強敵一五年,輝創剛從強敵德國博世和日本電裝(DENSO)手中,拿到本田最新一代Civic倒車雷達全球供貨訂單。為了這一張訂單,輝創派駐十名工程師,在日本關東的宇都宮市本田研發中心旁長駐服務,一等就是三年。

「不要認為被拒絕,就沒機會。」江世豐說。蹲點三年,輝創從敲門,讓本田新車開發團隊認識他們做起,才得到「考試」的機會。江世豐回憶,日本人出的考題,看似簡單的問題,更不能輕忽,「日本人在意根本,這些問題,就是看你最基礎的電子研究功力,了解你選擇每一個電子零件的邏輯。」江世豐說,這場測試長達半年。

好不容易通過考試,輝創必須與本田研發單位合作,根據每種新車外型設計、角度,提出成本和效能最佳設計。本田每修改一次原型車,輝創員工就在設計中心外加班趕工,立刻交出新的倒車雷達配置;最後,輝創用服務彈性擊敗了德國博世。

另一名勁敵日本電裝受挫,則因為本田擔心,對手豐田是電裝股東,電裝不會全力支援本田開發新車,最後讓守在本田門口三年的輝創得到訂單。

輝創轉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也同樣靠磨功。江世豐回憶,三年前,輝創發現,各種不同來源的情報都顯示,全球的汽車零組件大廠,已經開始積極投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輝創在高雄大發工業區蓋了一座小型試車廠祕密練兵,「投資一個項目,就是一千萬元起跳。」江世豐回憶。

自己出考題磨技術

斜的、圓的停車位 都要停進去以自動倒車系統為例,除了台灣常見的停車方式,輝創還會出題考自己,「歐洲人常停在圓環旁,怎麼自動停車?」「中國有斜四十五度的停車位,怎麼停?」江世豐解釋,方形空間好停,但在圓環旁,停車會有碰到牆壁的風險,針對特殊形狀的停車位,工程師必須寫出精確的演算法,才能讓汽車精確停進位置。這樣的精進技術,也讓好幾家中國車廠慕名找上輝創,一輛一輛新車就像是不同的考題,不斷送進輝創的試車廠。輝創的考驗是,連汽車其他關鍵零組件設計都必須能掌握。

江世豐舉例,有一次客戶提供新車,電動方向盤設計略有瑕疵,馬達無法在汽車靜止時,輸出足夠力量讓方向盤旋轉;輝創要把自動停車功能放進去時卻發現,方向盤只會一陣一陣很不順地轉動,「這個設計問題,連客戶也不知道。」輝創的工程師只能靠自己了解這輛車的機件設計,重新計算控制馬達的力道,「我們花了兩個禮拜修改電動方向盤的控制軟體。」江世豐說。最後輝創在不需要原廠修改硬體設計的情況下,讓方向盤在自動停車時漂亮旋轉,完成任務。

輝創的自動停車系統吸引多家中國車廠跨海合作,已打入當地車廠。

「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專業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零組件廠。」江世豐說,他預測自動倒車系統將能達到一年十萬套的銷售目標。量雖然並不大,卻是輝創要跨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敲門磚,「我們還在研發緊急自動煞車、毫米波雷達(能發射微波偵測障礙物的技術,距離可達三百公尺)和自動控制模組。」中國各車廠急著推出先進駕駛輔助功能,若能成功向上整合,輝創將有機會升級,掌握生產未來汽車的關鍵技術。

啟碁切入車用雷達 只剩最後一哩啟碁,是全世界最大的筆記型電腦天線廠,但最近一年,啟碁的名字經常與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連在一起。

一五年十一月,美國一六年CES(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正式揭曉,啟碁的「24GHz雷達感測系統」是台灣在智慧車用電子領域,唯一得獎的廠商。車用雷達是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零組件,啟碁還積極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車聯網技術。

一五年八月,啟碁以八億一千萬元,買下友達舊廠房,「這是為了未來三年,車規和工規(工業規格)產品的發展。」凱基證券最新報告預估,一六年第一季,車聯網等車用電子產品,將占啟碁營收的三○%。

做筆記型電腦天線的公司,為何轉型做車用電子?

啟碁是一家注重技術的公司,一四年的稅後純益只有十三億元新台幣,花在研發上的金額卻高達十六億元。啟碁在美國投資的Newave公司,還找來參與太空探測器「新視野號」設計天線的團隊,替公司設計RFID天線(無線射頻辨識,台灣目前應用在國道ETC扣款等)。

一五年中,「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成功從六十億公里外傳回畫面。啟碁團隊有高階技術,但是,挑戰是在於怎麼把先進技術賣出去。

應用衛星通訊

雷達偵測距離 超過一百公尺啟碁曾想打進iPhone等高階手機天線市場,但生產成本過高,宣告失敗。瑞信證券報告指出,一一年,啟碁撤出智慧型手機產業,轉型做車用電子。

就在同一年,啟碁推出了24GHz車用雷達;接著,再推出77GHz的長距離車用雷達,這款雷達的偵測距離超過一百公尺,用的正是衛星通訊常見的微波技術。「77GHz雷達,連中科院都沒有做出來,」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說。

分析師估計,啟碁明年營收三成來自車用電子產品,「其中四到五成來自車用雷達,四成來自衛星廣播(XM)產品,一成來自車聯網產品」。

產業人士觀察,啟碁目前還在接受全球最大車用電子廠德國博世認證,「一直還沒通過」。

車界人士表示,啟碁已經打進中國二線車廠,在美國仍以售後市場(車商或經銷商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後,再提供的一系列服務)為主,「在美國原廠沒看到啟碁的報價」,有可能是透過汽車零組件廠間接賣進車廠。

啟碁代理發言人林夢如則表示,啟碁的77GHz雷達已打入美國車廠,但她也承認,啟碁的產品目前定位在警示系統,還不會直接用於控制汽車安全,「我們不會講我們是屬於安全系統(Safety)的零組件。」林夢如說。

到國外反覆試車

嚴寒、暴熱 都不會影響辨識通過驗證有多難?以汽車雷達為例,光做出雷達還不夠,汽車原廠會不斷測試。

即使汽車遇上漫天落葉或連天大雪,到處都會反射雜訊的極端狀況下,啟碁的產品還能不能正常辨識來車?要突破這一點,才能當未來自動駕駛車的眼睛。

啟碁的作法,是持續投資昂貴的天線檢測實驗室,同時派測試團隊,在國外多個城市反覆試駕,測驗在冰雪連天的氣候下,雷達是否能不受干擾;也不會把飄近車身的雪花,當成撞上車子的行人,這些都是滴水穿石的苦工夫。

美國車聯網專家、密西根大學教授彭暉認同啟碁的發展方向,「感應器是最基礎的技術,」他說,「以前台灣沒有長距離車用雷達的技術,有人願意做,這是很好的事。」啟碁的另一個機會是車聯網,啟碁和工研院的車聯網團隊合作,工研院負責軟體,啟碁負責硬體,「他們的產品每一代都有進步。」一位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觀察,如果美國立法強制汽車安裝車聯網裝置,啟碁將會是台灣最接近車聯網商機的公司。

啟碁在汽車電子的布局、技術已有基礎,只待通過車廠認證;一旦攻下博世等大廠,就能成為汽車雷達領頭羊,協助後進者搶進智慧車領域。

撰文 / 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81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12/159187.shtml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機哥 機哥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千瘡百孔的不是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甚至不是這個社會,千瘡百孔的是這種扭曲的價值觀。

*本文系作者機哥對i黑馬投稿,不代表i黑馬立場。

這幾天,朋友圈熱傳這麽一篇文章《到底誰殺死了“羅永浩”?》。文章出自一個名為“互聯網指北”的公眾號,洋洋灑灑大幾千字,表達的核心觀點無非就是羅永浩你丫不行了,說你不行就不行,你要被別人弄死了。文章閱讀量朝著 10 萬 + 蹭蹭的就去了,我也細讀了“互聯網指北”的這篇巨作,看完只想說一句:QNMLGB。

利益聲明:我是羅永浩的粉絲,但是未購買過任何錘子旗下產品。

可能有部分讀者還不太了解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簡單的介紹幾句。羅永浩,一個又老又醜的胖子,年輕時候在新東方做過英語老師,因為愛在課堂上吹牛逼,被大家捧成了網絡紅人。後來又經營過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最終都以關門大吉告終。再後來,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40 多歲高齡的羅永浩,毅然踏上了手機制造這條不歸路,成立錘子科技並推出了 Smartisan T1、T2、堅果共三部手機。

以上是羅永浩的發家史,今年錘子科技的日子的確不太好過,估值狂跌近 5 億,前景被普遍唱衰,這也許是《到底誰殺死了“羅永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吧。

互聯網指北(以下簡稱指北)的這篇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講述了羅永浩的失敗,讓我們一個個來分析一下。

一、是誰殺死了商人“羅永浩”?之真假錘粉

指北認為:錘粉只為自己開心,幾乎不會替羅永浩考慮。一個真正負責的錘粉,是不應該去看錘子新品發布會的,看發布會只是讓自己的身心愉悅,羅永浩得不到任何的好處,但是如果將發布會的路費、門票等開支拿去購買錘子的產品,這才是對羅永浩最大的支持。更差勁的是那些在網上觀看發布會直播的人,聲稱錘粉的他們只是通過網絡去觀看,一毛錢都不用花,而且產生流量價值還是都被視頻網站賺去了,這對羅永浩又是一種傷害,就算不買手機,最起碼買個手機殼吧。

指北所說的,我們不應該去現場看發布會,應該把錢都拿去購買手機。我提醒一下,要正確的區分羅粉和錘粉這兩個概念,羅粉,比如我,不折不扣的羅粉,我所喜愛的是羅永浩本人以及他的價值觀,和他是做什麽行業完全沒有關系,我花錢去看我偶像在發布會中間夾雜的那幾句相聲,礙你吊事。而錘粉,是對錘子科技旗下產品的狂熱者的稱呼。羅粉和錘粉是有本質區別的,當然,也不乏二者皆粉的人。

再來,在網站上觀看發布會直播的人,產生的流量都被視頻網站賺去了。沒錯,表象上來看,在網上觀看發布會,對羅永浩和錘子沒有任何益處,拿不到一毛錢。但是這不正是一種品牌溢價嗎?觀看的人越多,羅永浩和錘子的招牌就越響,視頻網站就越重視,對羅永浩和錘子以後的發展就越有利。要是今年只有百來個人在線觀看,那你覺得視頻網站明年還會花大力氣去直播嗎?這種理論簡直是奇葩,我在電視上看了那麽多年 NBA,也沒人指著我鼻子說,抓緊他媽的別看了,你是在傷害庫里和杜蘭特。

二、是誰殺死了CEO“羅永浩”?之員工

指北認為:深入觀察錘子科技你會發現,錘子的員工都在做副業,有人賣 PPT 教程、有人做培訓、有人寫公眾號賺錢。利用在公司獲得的頭銜和職位,業余時間去從事類似的工作並且賺錢,這是絕對不行的。員工在上班的時候,惦記著下班回去賺錢那點事,這對公司是有傷害的。像華為、小米之類的公司,員工甚至會主動要求放棄自己的休假。別的公司是老板出錢雇員工來為自己打工,而錘子是老板出錢,到頭來,老板還得用自己的名氣為員工打工。

PPT、培訓、公眾號,這些很明顯都是沖著許岑、池建強等幾位錘子科技高管去的。員工利用公司名聲為自己撈錢,這種事情的確是存在的,但是我很不同意指北的看法。員工在業余時間從事的事情,請註意,是業余時間,在業余時間從事任何事情,公司是否有權幹涉?員工和公司簽訂的是雇傭合同,不是 7*24 小時的賣身契,員工需要有自由的時間去處理自己的私人事務。指北所說的,個別員工主動放棄休假,對,沒錯,對公司來說,他的確是個好員工,但是放棄陪同家人的假期,他會是好丈夫嗎?會是好兒子嗎?會是好父親嗎?

借用著名互聯網網紅 Fenng 老師的話:你看到的是他們用公司的職位和頭銜在業余時間賺錢,但你看到他們用自己的名聲和影響力給公司背書沒有?他們用自己的渠道給公司招聘、做產品宣傳的時候,公司是不是應該額外給獎金呢?作為一個旁觀者,你不知道這些看似清閑的員工背後付出的努力,不知道他們怎麽加班,不知道他們為這個團隊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勞動,當然也不會知道這些人多次自掏腰包購買公司的產品送給合作夥伴。如果你只是根據他們在網絡上的行為,觀察一下他們的微博、朋友圈,敲敲鍵盤想當然的寫下簡單的結論,是不是過於偷懶過於草率?

三、是誰殺死了導師“羅永浩”?之商人羅永浩

指北認為:羅永浩前段時間因為產品的原因,被粉絲狀告至法庭,這件事情標誌著羅永浩最終站到了羅永浩精神的對立面。商人羅永浩被導師羅永浩精神的信仰者告上了法庭,令人唏噓不已。商人羅永浩成了“脖子以上天才以下蠢材”,脖子以上的那張嘴抨擊完了所有友商,看起來嘴上的一切都是完美無缺,但是脖子以下的四肢卻行動不健全,錘子旗下手機各種缺陷。

首先,我要說一下手機的事情,一件事物的好壞是基於個人喜好的,可樂好喝還是雪碧好喝,無論你怎麽回答都是對的。錘子手機也是一樣,你說它壞,就會有人說它好,沒有對錯,只有喜歡和不喜歡之分。就像指北,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好,但是我覺得你是垃圾。

下面,一個嚴肅的問題。一位曾經的羅粉,因為購買的錘子手機沒有達到預期的功能,而將羅永浩告上法庭。指北認為這是導師羅永浩精神的崩塌,但是這件事不正印證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千瘡百孔社會,在一點點的進步嘛!羅永浩所推崇的這種精神正在被大家所接受,這是一個讓人非常興奮的信號。就像我們打出租車遇到司機繞路,你要和司機吵,總會有人和你說,“算了吧,別吵架傷了和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要去投訴,又會有人指責你,“人家司機師傅也不容易,你一投訴他就白忙活了,算了吧。”

羅永浩也說過,“一直以來,在中國,維權的成本過高。”迫使我們遇到一些本應是我們在理的事情,都因為“算了吧”而算了吧。但是如果有了你的較真,這個人,甚至這個行業,也許真的會有所改變。不要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渺小、沒有人同行,而放棄某些事情,總歸要有一個人敢於吃螃蟹,也希望這個人是你。

再說幾句,包括指北在內一大波人,都在指責羅永浩是個失敗者,我在此倒要反問一句,你們所理解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定義是什麽?京東 CEO 劉強東身價數十億,福布斯榜名列前茅,但是京東一年凈虧損 94 億,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你們說羅永浩是失敗者,無非就因為他的產品銷量不高、賺不到錢、公司估值走低。蘋果可是一家一直被我們看做標桿級的成功企業,但是論盈利能力,蘋果還不如我國的工商銀行呢!企業是否盈利,這不是衡量企業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不然我們也別為公司業績焦頭爛額了,都改行去炒房吧!

一家企業,無論是為社會輸出正確的價值,還是不斷的創新,適當改變了行業玩法,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成功。錘子科技,一家在產品上願意下功夫打磨的公司,是值得我們微笑對待的。情懷這個詞,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差勁。

最後,想和像指北一樣的媒體朋友們說幾句話,所有人發表自己的言論都是自己應有的權利,這都沒有錯,更何況還是公眾媒體。但是正因為你是媒體,請對你的言辭多加考量,你的話語也許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一些我們無法預估的後果,不要做一個不負責任的媒體人。

殺死羅永浩的,可能就是你這樣的媒體。

羅永浩 錘子科技 堅果手機 老羅 錘粉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