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佳兆業股價暴漲一度近80% 投資者趁機出逃

在停牌兩年後,佳兆業(01638.HK)終於在3月27日複牌,而複牌後,佳兆業股價出現了大幅上升,有投資者稱,在佳兆業前景並不明朗的時候,把資金調配到一些相對穩定的資產可能是更明智的做法。

在複牌當天的一大早,佳兆業在競價時段就已經飆升了60%,更一度上漲到80%的水平,最終佳兆業收報2.43港元,全日升55.77%。

盡管佳兆業主席兼執行董事郭英成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給大家派定心丸稱,盡管複牌的過程酸甜苦辣,此次重組成功,除了獲得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及信達的支持,也是因為公司有良好的信用,以及公司在一線城市如深圳及廣州擁有優質的土地資源,可以推動此次重組成功,但其實投資者還是在用腳投票。

根據交易寶的數據顯示,佳兆業股價雖然大幅上漲,但資金流出大於流入,該數據顯示,主力流入資金比例為26.86%,散戶流入為19.04%,而主力流出則達到了32.79%,散戶流出也達到了21.31%,凈流出資金達到了7713.53萬港元。

中環資產基金經理楊延德對第一財經稱,由於公司的前景並沒有看上去明朗,傳統的基金都會進行拋售,因為業務是否能夠走向正軌,都需要時間來證明,所以很多投資者都會選擇此時拋售,把資金調配到其他優質資產中。

而目前從股價的層面來看,楊延德稱,佳兆業每股賬面價值大約為2.5元,而佳兆業開盤價只有1.56港元,確實非常便宜,加上過去一段時間,內房股的股價都在瘋狂上漲,所以佳兆業的補漲也是合情合理。

但根據佳兆業的年報,佳兆業的情況並不理想,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凈虧損分別為13億、12.5億及3.5億元,而總收入分別為196億、109.3億和177.7億,佳兆業高級顧問譚禮寧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2016年的公司財務表現不一定會有很好的反應,但他對2017年很有信心,相信公司的營運和財務狀況都會表現良好。

楊延德稱,由於佳兆業在停牌前股價曾經出現大幅跳水,但目前可以成功複牌,令不少投資者恢複信心,而且佳兆業的城市布局主要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帶,這一片區過去的房價都有大幅上漲,讓佳兆業的內含價值有所提升。但如果隨著內房股的下跌,佳兆業的股價還是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對比其他的內房股,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去關註,所以相對其他的內房股折讓也會更多。

而在佳兆業的停牌期間,內地的房地產市場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佳兆業過去的同行,目前合約銷售額都已經超過500億甚至過千億,但佳兆業卻仍然沒有進展,郭英成稱,今年的銷售目標為400億元,他更計劃3年內沖破1000億大關。

郭英成強調,佳兆業仍擁有一線、二線城市的優質土地資源,未來兩年內,公司將提供400萬平方米的一線城市更新項目土地資源,這些資源多位於深圳、廣州等房價快速增長的區域,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他相信未來融資、貸款都可以獲得更低的利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66

梁振英將組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 概念股集體暴漲

4月12日消息,據人民網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下周將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預計6月底前,就大灣區規劃發展事宜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交意見。

梁振英11日表示,訪問將於下周三至周五進行,同行人員包括政府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策略發展委員會和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等。

他指出,香港在現代服務業、金融、法律、會計、建築等方面具備優勢。香港重視與廣東省的合作,更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香港特區政府此行旨在把握時機,推動香港積極參與到規劃工作去。

據悉,在三日的行程中,訪問團將到訪珠江西岸五個城市,並與廣東省有關官員會面。

今日早盤間,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多股暴漲,珠海港、鹽田港、格力地產、珠江實業等大量個股開盤即封死漲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28

梅姨一聲引英鎊暴漲 高盛轉入“空美元”陣營

2017年的全球市場絕不會太平。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周二突然宣布提前大選,並稱這麽做是由於黨內對脫歐談判存在分歧,為了脫歐談判能順利進行而不得以為之。

全球金融市場也因此而受到攪動,英鎊飆升,英國股市暴跌,非美貨幣、黃金等都受到波及。與此同時,美元並未因此被繼續看好,國際投行高盛更是最新加入了“看空美元”的陣營,認為偏好弱美元的特朗普政府以及稅改或不如預期都將打擊美元升勢。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交易員後發現,各界都認為英國大選對英鎊而言是積極的,盡管大選增添了不確定性,但保守黨很可能會拿下更多席位。此外,由老百姓自己選出的退歐決定雖然痛苦,但是對英國長期影響來說,並非是一件壞事。英鎊的基本面壞消息已經被定價,甚至是已經過度定價。同時,美元想再次大規模走強從而給英鎊制造持續壓力的勢頭已經減退。

英鎊閃崩後強勢沖高

“國家正在團結起來,但是議會並沒有團結起來。反對黨正在破壞政府為脫歐舉行進行的準備,而且在削弱英國的談判地位。如果不進行大選,反對黨的把戲還會繼續玩下去。”特雷莎·梅在昨日的演講中表示。

早前,英國政府發言人始終表示:“我們的地位不會因提早大選而改變。因此不會舉行。”而就在大選消息公布前,周二市場就充斥著可能大選的傳聞,英鎊一度閃崩,不過消息確定後止跌反彈。

原本下一屆選舉將於2020年5月7日舉行。按照現行的2011年“固定任期議會法”,英國大選每5年舉行一次。之所以此次選舉的消息反而導致英鎊暴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提前大選將有利於執政的保守黨擴大其在議會的多數席位優勢,進而可能加強特雷莎·梅推動“軟脫歐”的控制力。

其次,特雷莎·梅是因為有了十足勝出的把握,才敢出手一搏。截至4月13日,民調機構YouGov發布的問卷調查顯示,特雷莎·梅所在的保守黨遙遙領先競爭對手,支持率為44%,傑瑞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領導的主要反對黨工黨支持率僅為23%,自由民主黨的支持率為12%和英國獨立黨(UKIP)的支持率為10%。

“這意味著6月的大選結果很可能是保守黨再次獲勝,將為目前英國政府有序推進2年的退歐談判鋪路。如果特雷莎·梅獲得更多來自英國民眾的支持,則也將獲得更多和歐盟談判的力量,英國政治前景的穩定視為利多英鎊。”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再者,英鎊本身的基本面也決定了反彈可期。“由於英鎊的連續下跌,跌出了投機空間,向上想像空間的投機空間很大,市場是靠投機資金推動的,”KVB首席分析師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魏巍看來,“技術上,昨晚的日線大陽線先抑後揚的形式堅決突破,預示著後市英鎊繼續上攻的信心十足。昨晚突破的1.2550是英鎊打響這場戰役的根據地。也是英鎊繼2016年10月以來的近半年的調整走勢被突破的重要關口。隨後,1.2980和1.3240將是英鎊繼續向上攻城拔寨的新的目標。”

特雷莎·梅表示,將向下議院提出大選相關議案,需要2/3的議會多數才能通過議案。目前英國下議院共有650個席位,這也意味著至少434個議員同意提前選舉。

主要反對黨工黨領袖表示,他將接受特雷莎·梅提出的挑戰,將在周三支持她在議會提出提前舉行大選的動議。如果保守黨擁有330席位,擁有工黨232席位,兩黨領袖都表示支持的情況下,這意味著議會很可能會通過提前選舉的議案。

高盛轉而看空美元

其實,之所以英鎊升勢猛烈,還有一大助推力就是美元。近期美元因各種因素持續回調,高盛成了最新看跌美元的又一家國際投行。

高盛曾在去年11月中旬認為美元將對人民幣、歐元、英鎊、日元升值,但近期其放棄了看漲美元的口號。高盛表示,近期特朗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偏好“弱美元”和“低利率”,而美國政府可以從多種渠道影響美元,包括任命美聯儲官員和一系列貿易、財政政策。近期,美國財政也承認,特朗普在醫療法案改革方面的挫敗也可能影響未來減稅的實行,這也打擊了美元強勢預期。

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16:15記者發稿前,美元指數報99.54,自特朗普接受專訪以來已貶值逾1%,英鎊/美元則報1.2816。

“從美元走勢來看,經歷美聯儲鴿派加息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醫改案失敗以及口頭打壓後,兌一籃子貨幣的ICE美元指數維持弱勢,跌破了100關口,且兌主要貨幣對承壓,歐元兌美元重返1.0700上方,避險資產日元和黃金兌美元均維持在5個月新高附近。”鐘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除了高盛之外,瑞穗證券在3月特朗普醫改失利後就放棄了看漲美元,盡管瑞穗仍認為美元可能會對加拿大元和日元升值,“但此前極度看漲美元的情緒已經回不來了。”瑞穗外匯策略師Sireen Harajli表示。

此外,瑞信也在醫改失利後轉為看空美元,認為“這突出了共和黨推動改革的能力仍然不足。”瑞信認為此後美元會對歐元、日元貶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52

二三線城市用工需求暴漲,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很缺人

產業梯度轉移政策的逐步落地,正在對地區間的就業狀況產生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用工需求同比增速進一步放緩,而新一線以及二三線城市的用工需求卻在大幅上升。

其中,互聯網、金融和房地產是拉動二三線城市就業需求暴漲的三個主要行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二三線城市吸收人才的速度和規模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於新經濟的紅利和宏觀經濟的回暖。

就業景氣指數季節性回落

19日,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反映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的CIER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從上季度的2.41下降至1.91。

這一指數與國家統計局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對於當前就業狀況的判斷略有出入。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就業形勢出現好轉,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34萬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萬人,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

人社部對100個城市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數據顯示,一季度招聘和求職人數都有增加,市場招聘人數同比增長了7.8%,求職人數同比增長了2.1%,求人倍率(空置的崗位和來求職人數之比)是1.13,同比上升0.06。

曾湘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CIER指數出現季節性回落是受職場中“跳槽熱”和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期等因素的影響,求職申請人數有明顯回升,而招聘需求人數變動較小。

“雖然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有所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CIER指數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這說明就業形勢與去年相比有了好轉。”曾湘泉說。

新經濟拉升二三線用工需求

CIER指數采用智聯招聘全站數據分析而得,通過不同行業、城市職位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的變化。

從智聯招聘此次選取的大類樣本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站在線招聘需求同比增長52%,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長分別為24%、 61%、74%及 102%,區域之間的分化明顯。

從CIER指數變動來看,與 2016年同期相比,不同城市的CIER指數均有所增加,並且二三線城市的增幅較大,其中新一線城市CIER指數為1,二線城市為1.69,三線城市為2.04。相比而言,一線城市新增招聘需求持續放緩,CIER 指數僅為 0.68。

曾湘泉說,這表明在新經濟紅利和宏觀經濟回暖的因素驅動下,伴隨著互聯網經濟在全國的迅速發展,新一線以下城市吸收人才的速度和規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報告稱,近年來,我國重視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建設,通過相關產業扶持及稅收減免政策,吸引了不少的企業進駐,帶動這些城市用人需求的增加。

分行業來看,互聯網/IT、金融、房地產是拉動二三線城市用工需求增長的三個主要行業。

數據顯示,2017 年第一季度互聯網/ IT行業的在線職位招聘需求同比增加 56%。其中,計算機軟件取代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行業中對人才需求最為旺盛的領域,需求同比增加88%。

與此同時,本季度互聯網行業在二三線城市的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長了81%與100%,而一線城市相關行業的用工需求同比僅增長28%。

報告稱,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行業力量正逐漸在二三線城市中崛起。由於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導,近年來500 強企業紛紛入駐二三線城市,推動地方“產業園區”的發展,帶動了用工需求的提高。

同時,部分新一線城市也通過產業的集群效應,在人才需求方面發展迅速。例如,四川成都的騰訊、微軟高新軟件孵化園區,武漢光谷的4大產業集群,以及天津武清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區等,都為城市行業的轉型和升級、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引進有著重要貢獻。

新經濟、新動能在擴大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已經引起國務院的關註。在19日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要求,將鼓勵創業創新發展的優惠政策面向新興業態企業開放,符合條件的新興業態企業均可享受相關財政、信貸等優惠政策。

此外,在金融行業方面,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用工需求同比總量增長為17%,其中,三線城市金融行業用工需求同比增幅最高為78%,遠超平均水平;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用工需求分別為35%和30%;而一線城市同比僅增加2%,處於較低水平。

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領域在一季度招聘需求同比增長為51%。其中,二三線用工需求同比增幅明顯,分別增加了80%和103%。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受房地產行業“限購政策”影響,用工需求同比增幅相對較低,分別增加了18%和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69

三星電子一季度凈利暴漲46.29% 創近4年最高紀錄

4月27日消息,得益於存儲芯片業務的強勁表現,三星電子剛剛公布了2013年以來最高的季度盈利。三星電子今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8.27%,環比增長7.35%,為9.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3億元)。同期,銷售額同比增長1.54%,環比減少5.22%,為50.55萬億韓元。

“展望第二季度,得益於存儲芯片的持續強勁表現以及Galaxy S8和S8+面向全球發布後對移動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預計將實現增長。”三星在聲明中說。

三星是亞洲市值最大的公司,其今年1月至3月季度的營業利潤為9.9萬億韓元(87.5億美元),之前預計為9.9萬億韓元。三星電子凈利潤為7.68萬億韓元(約合67.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6.29%,這是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來最高的單季利潤。

從各業務部門來看,半導體業務部門第一季度營業利潤達6.31萬億韓元,帶動三星電子首季營業利潤大增,並改寫了前一季度創下的最高紀錄。智能手機等IM(IT移動)業務部門的營業利潤為2.07萬億韓元,顯示器(DP)和消費者家電(CE)業務部門的營業利潤分別為1.3萬億韓元和3800億韓元。

其中,移動業務部門的營業利潤比去年同期的3.89萬億韓元減少1.7萬億韓元以上,但盡管如此,坊間仍評價認為三星能在Galaxy Note7停產的情況下,只憑Galaxy S7系列產品就能取得如此佳績,表現相當不俗。

三星“太子”李在镕今年2月因為卷入前總統樸槿惠的閨蜜幹政醜聞遭到逮捕,Elliott Management去年10月還呼籲其采用控股公司結構,分拆成為兩家公司,並派發30萬億韓元(267.5億美元)特別股息。

但在評估之後,三星周四拒絕了這項提議。“三星認為,改變公司結構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不利於提升股東價值和保持長期業務增長。”三星在聲明中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40

微博股價單日暴漲30%,我有9點“胡扯”的意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7/163160.shtml

微博股價單日暴漲30%,我有9點“胡扯”的意見
一個胖子的世界 一個胖子的世界

微博股價單日暴漲30%,我有9點“胡扯”的意見

未來微博繼續往三四線下沈,甚至是農村下沈,依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來源|一個胖子的世界(ID:leslie0724)

文|柳胖胖

微博2017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月活達到3.4億,超過同季度Twitter的水平,營收1.99億超華爾街預期, KA和SME廣告收入的增速還在加快。

同時,視頻類內容的生態已經成為平臺的核心,MCN模式進入規模化複制階段,同步發力的興趣流主頁在拉動新用戶的留存和活躍方面效果不俗。

財報發布當天,微博股價盤前漲11.5%,盤中漲20+%,到底發生了什麽?

新浪微博

微博於09年發布,在11年達到巔峰,13年因為微博的影響進入低谷,之後在15左右找到自己的方向又漸漸走出泥潭,若按今天的高位價格計算,微博的股價距離泥潭的最低點(8.78元)上漲將近800%

基本上,外界對微博的看法褒貶不一,且負面居多。但其實從數據上看,微博自14年上市後數據一直在穩步增長,MAU至今連續11個季度同比增長超30%。

微博的市值早就超過了當年的美國大哥Twitter,兩者從產品和商業模式方面都漸行漸遠。如今的微博,更有點像兼具了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各自特點的一個奇怪綜合體。

微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在社交關系沈澱、音視頻直播和廣告電商上的嘗試都非常早。除了社交IM沒有做成之外,在其它其它領域的探索都可算是有所收獲。

封閉屬性的微信朋友圈沒有如意料之中那般幹死微博,在明確自己只做社交媒體不做社交IM的定位之後,微博徹底走上了和微信截然不同的道路。

個人認為,微博的成長主要來自以下9個方面:

1)視頻平臺大戰略:短視頻和直播大幅提升用戶粘性和在線時長。微博上天然就有粉絲圍觀大V的娛樂生態,它打通了明星和粉絲之間的信息溝壑,讓明星和粉絲之間的互動變得非常直接。

有了直播以後,明星可以隨時隨地用直播來分享自己的近況,上飛機前,化妝中和晚會上臺前,這些場景都是極好的移動直播場景,而且天然就是讓粉絲感興趣的內容。

同時,在建立了由MCN驅動的PGC視頻生態後,微博通過微博故事,發力UGC的短視頻內容,鼓勵普通用戶分享日常生活的視頻,在部分受到內測邀請的iPhone用戶里已經10%的人成為日活用戶。如果和Ins Story 有40%的日活用戶使用來比較,還有很大上漲。

另一個數據是,微博的視頻廣告庫存大幅擴充,人均消費視頻數量上漲40%,同時通過在更長的短視頻里加入傳統的插播廣告,微博的廣告收入和視頻廣告占比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悉,在今年下半年,微博的直播將基於更好的媒體直播和全民直播的生態,和合作夥伴一直播開始進行收入分成。

2)發力興趣流:上一次電話會議里,CEO王高飛提到:“相對於純信息流產品,微博有社交關系上的優勢,一方面,微博的信息流已經從純時間流到關系流再到興趣流轉變,而興趣流就是基於降低新用戶使用門檻和提高中高頻用戶的使用時長為目標的;另一方面,純信息流產品的問題在於沒有以內容生產者為中心的社交關系,用戶無法有效留存。而中國的手機用戶普遍會在12個月左右換一次手機,純信息流產品多半需要重新獲取一遍用戶。”

基於今日頭條也開始發力有賬號體系的“微頭條”內容生態,雙方的PK也會越來激烈。暫時看,微博的興趣流主頁,基於對熱點的快速分發為第一訴求,對三四五線用戶的吸引力相當不錯,因為這類用戶對需要先有關系的產品反而不適應,微博通過內容上的吸引力,再慢慢通過社交ID去沈澱用戶關系,而這方面正是頭條最大的短板。

3)非一線城市的用戶增長。這幾年,微通一直努力過與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合作預裝,獲得了來自二三線城市城市的用戶增長,這些城市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根據大摩的報告,微博在一線城市的MAU已達到微信的62%,二線及三線城市分別只有41%和27%。 

微博-1

越是低線城市的用戶,越是挺依賴通過微博來了解來自外面世界的最新信息。未來微博繼續往三四線下沈,甚至是農村下沈,依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而那里的人由於見面不是難事,反倒對微信和朋友圈沒有什麽太大需求。

4)垂直內容領域的深度挖掘:在避開政治領域的雷區之後,微博在遊戲、股票、電影、旅遊、電影、美食、音樂和汽車等50+個垂直頻道持續發力,這些領域的意見領袖們,很多依然把微博作為自己的首選發布平臺。微博上的內容也由此獲得幾何級的增長,有點興趣主題平臺的味道,由此甚至切去了不少百度貼吧和豆瓣的用戶。

5)專註中小V戰略:這一點其實和上一點相輔相成。隨著當年薛蠻子、李開複和任誌強事件之後,微博意識到了依賴少數頭部超級大V的風險,而配合垂直領域的內容開拓戰略,除了部分明星和網紅,大部分KOL僅僅只是在特定領域特別有名的中小V而已。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對微博平臺的依賴性也就更加強烈,也就奠定了後面提到的收入分成模式。

6)MCN模式的複制成功:這種模式其實在Youtube上已經比較普及,微博成功將它複制到了網紅電商領域。每個MCN公司就好比一個網紅公司,微博將扶持的網紅們簽給這些MCN公司,MCN公司在微博持續進行廣告投放,然後走推廣或者賣貨的三方分成。MCN模式如能在更多垂直的領域複制成功,微博的營收將更上一個臺階。

7)語音直播和微博問答:可能是有鑒於分答和知乎live的火爆,微博也推出了自己的語音產品紅豆live,出資一家微博控股的公司,合作方式和秒拍以及一直播的方式類似,將語音直播信息深度嵌入微博的feed流中展現,同時通過微博上各個垂直領域的V們來帶動粉絲的消費。

微博問答在推出前普遍被認為是分答的終結者,微博有自有流量,對相關領域的達人控制力強,且分發能力(1元偷聽和偷看)的傳播效果也更好。

基於前面提到的垂直領域和中小V戰略,微博輕松通過擅長的強運營模式是將問答類產品的收入都搶了過來,除了類似得到這樣的重度知識付費產品,和知乎live這樣的有自己關系沈澱的差異化演講模式,其他付費類知識服務產品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8)廣告營收增長強勁:微博已經連11個季度保持盈利,而廣告收入在其中占比高達85%,2017Q1最新財報顯示,KA(關鍵客戶)和SME(中小客戶)的收入增長80.3%。微博早就從當年的營銷賬號賺錢段子手賺錢微博自己不賺錢的局面擺脫出來,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平臺生態的廣告變現模式。

另外電話會議提到,不管是KA還是SME,在社交營銷上的預算都在逐年提高,微博前20位的KA客戶,投放預算增長超過200%,視頻廣告客戶數量提高50%。

9、以上8點皆為胡扯:關鍵的關鍵是,微博第一次把盤後發財報改為了盤前發財報,高管在電話會議上精神狀態更飽滿,能在睡前看到財報和聽到電話會議的中國投資者更多,開盤後滿倉殺進去的韭菜也更鮮嫩。

來去之間

微博 新浪財報 Twitter 直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43

阿里健康全年收入暴漲7倍 得益於醫藥電商業務快速增長

5月17日消息,阿里健康在港交所發布年度報告,截至2017年3月31日,阿里健康錄得收入4.751億元,毛利1.872億元,同比分別顯著增長739.4%和392.8%,而公司經調整虧損凈額同比大幅下降39.1%至9833萬元。據財報顯示,阿里健康收入與毛利的強勁增長,要歸因於年內醫藥電商業務快速增長。

具體來看,醫藥電商方面,該業務於報告期內快速成長,已成為現階段阿里健康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公司醫藥電商業務收入達3.788億元。  醫藥電商業務的成績主要歸功於,去年8月,阿里健康完成收購擁有C類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阿里健康大藥房),啟動了B2C藥房業務。同年9月,阿里健康股東特別大會全票通過阿里健康為天貓醫藥館醫藥相關類目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務,協助天貓發展其醫藥電商業務並收取費用。 

另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健康牽頭成立了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與200多家連鎖藥店開展合作,已覆蓋全中國過百個城市的2萬余個藥房門店。此舉被認為最能體現馬雲“新零售”在醫藥健康領域的布局,有利於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健康產品服務,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產品及多樣化的便捷性服務。 

產品追溯平臺是業績回暖的另一個貢獻點。財報顯示,公司推出的第三方追溯平臺“碼上放心”進展迅速。該平臺服務的客戶已從藥品行業拓展至食品、農產品、滋補品等非藥品行業。截至本年度末,已有包括藥品、食品、滋補品行業在內的超過5000家企業與集團簽約入駐“碼上放心”。值得註意的是,財報顯示,入駐“碼上放心”的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已超過中國藥品生產企業總數的一半。 

此外,阿里健康正逐步打造與政府、醫院、科研院校等外部機構合作的領域涉及醫療數據科研平臺、電子病歷、遠程影像雲平臺、疾病診斷智能引擎等。通過上述布局,公司可以建立線上線下一體的高效智能診療平臺,將有助於醫療機構做好疾病管理和醫保決策,協助個人加強健康管理,最終讓民眾享受到普惠可及的醫藥健康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96

期貨午盤丨黑色系集體爆發 錳矽與鐵礦石暴漲逾5%

周三(5月17日),商品期貨市場午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延續夜盤漲勢繼續上行,錳矽、鐵礦石漲超5%,熱卷漲近5%,焦炭漲超4%,螺紋鋼漲近4%;化工品漲勢放緩,甲醇漲超2%;有色金屬窄幅震蕩;農產品多數飄紅,豆粕漲超1%,鄭棉仍跌近1%。

此外,國債期貨沖高回落午盤收低。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午盤跌0.05%,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9午盤跌0.04%。

消息面上,5月16日,鄭商所副總經理秦全晉在鄭商所舉辦的第31期會員中層業務培訓班上表示,白糖期權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達到預期交易效果,鄭商所下一步將積極開展保險+期權試點,深入探索服務農業新方式,推動期權服務實體經濟邁上新臺階。秦全晉副總經理介紹,白糖期權上市以來呈現以下運行特點:價格波動平穩,與標的期貨關聯性高,波動率呈現回落趨勢;虛值期權成交活躍。;做市商參與積極,提供的買賣價差較小,市場流動性較好。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278萬噸,同比增長4.9%;1—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27387萬噸,同比增長4.6%。粗鋼產量大增,其直接驅動力為高額的利潤,並主要源於在不同供求結構影響下,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材價格走勢明顯強於以鐵礦石為代表的煉鋼原料,價差擴大帶來了鋼廠利潤擴張。

由於上周高爐檢修增多,截至5月12日,全國高爐開工率為75.83%,周環比降低0.55個百分點,但仍然維持在歷史相對高位,且進行檢修的高爐短時間內即可複產。同時,全國盈利鋼廠比例為77.91%,周環比提高1.22個百分點,仍然相當豐厚。受此刺激,全國鋼廠螺紋鋼生產線普遍滿負荷生產,甚至於個別有條件的鋼廠早已將自身在板材等其他產品上的產能最大限度地向螺紋鋼轉移,以全力進行生產。

截至5月12日,全國35個主要城市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中厚板和冷軋卷板五大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共1133.74萬噸,周環比減少35.59萬噸;其中螺紋鋼為471.93萬噸,周環比減少27.09萬噸。隨著鋼材價格觸頂回落,自今年2月中旬創出1653.04萬噸的近三年新高之後,鋼材社會庫存也隨即掉頭,一路快速下滑,目前已降至去年3月下旬的水平。社會庫存絕對數量的減少,自然有著傳統季節性規律的作用,然而下滑速度如此之快,則表現出了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以鋼貿商為主的市場參與者對於後市行情的謹慎觀點。

與此同時,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截至4月中旬末,中鋼協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55.98萬噸,同比上升11.98%,創去年6月中旬以來新高。雖然到4月下旬末該數據回落至1405.19萬噸,然而其同比漲幅反倒擴大至13.84%的水平。隨著淡季效應持續發酵,下遊需求環比回落,而鋼廠又缺乏主動減產的動力,預計鋼廠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庫存壓力,並最終導致鋼材價格承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10

比特幣暴漲的背後,我們來談談區塊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26/163305.shtml

比特幣暴漲的背後,我們來談談區塊鏈
洪言微語 洪言微語

比特幣暴漲的背後,我們來談談區塊鏈

今天我們不聊比特幣,而是聊聊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因為不了解區塊鏈,你就不可能懂比特幣的價值。

來源 |  洪言微語(ID:hongyanweiyu)

文  | 薛洪言

最近比特幣又火了,原因還是暴漲。進入5月份以來,比特幣價格漲幅達到88%,秒殺其他任何投資資產。本周三,比特幣價格更是突破2600美元,而在2010年5月首次交易時,其價值僅為0.003美元。當然,今天我們不聊比特幣,而是聊聊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因為不了解區塊鏈,就不可能懂比特幣的價值。

18

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可簡單分解為“區塊”和“鏈接”,區塊就是很多交易數據的集合,它被標記上時間戳和之前一個區塊(父區塊)的獨特標記,而區塊鏈就是由包含交易信息的區塊從後向前有序鏈接起來的數據結構,所以叫區塊鏈。

本文以知識普及為目的,先簡單介紹區塊鏈技術的歷史,再講其意義,最後簡單說一下區塊鏈在金融業的應用。未盡事宜,歡迎留言(訂閱號:洪言微語)交流。

區塊鏈簡史

2008年,一個化名中本聰的人撰寫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文章著重講比特幣,在里面首次提到用於記錄比特幣交易賬務信息的區塊鏈。不過之後的幾年,無論是比特幣還是區塊鏈,都並未引起大眾的關註。

2013年,比特幣因價格暴漲進入公眾視野,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在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僅為12.6美元,一年內上漲98倍。也正是在2013年,比特幣先後引起美、德、中等國監管機構的註意,其作為一種虛擬資產的法律地位開始受到政府認可,比特幣的發展進入新紀元。

比特幣的火爆加速推動區塊鏈走向臺前,2014年前後,業界開始認識到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價值,並開始探討將區塊鏈應用於數字貨幣(比特幣為一種數字貨幣)之外的可能性。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介紹了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即可以在沒有中央權威機構的情況下,為交易雙方建立起信任關系。

12

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在金融領域,能解決信任問題,價值有多大?不言而喻。所以,漸漸地,大家開始研究並追捧區塊鏈技術,同樣基於此,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後,目前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

既然核心價值被發現,大家自然不會再埋沒它。所以,我們會發現,自2015年以來,各類研究和推廣區塊鏈的聯盟開始成立,很多金融機構開始成立區塊鏈實驗室,在特定業務上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中國,2015年以來,區塊鏈也成為金融科技領域足以與大數據、人工智能齊名的最火概念之一。

區塊鏈的運行機制

區塊鏈是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組成的,這個數據塊叫做區塊。每個區塊里面都包含有此區塊內的所有交易信息,具體是什麽信息呢?看區塊鏈用於什麽領域,如果用於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那就是曠工的挖礦信息;如果是跨境支付,那就是該筆支付的相關信息。

此外,為了與其他的區塊產生聯系,每個區塊都會包含上一個區塊(即產生時間僅早於該區塊的上一個區塊,稱為父區塊)的哈希值,里面還會有時間戳,表明該區塊的產生時間。同時,每個區塊都是下一個區塊的父區塊。這樣,從創始區塊(Genesis block,可視作第一個區塊)開始,由於每一個區塊都必須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hash),所以只有上一個區塊出現後,才能去產生下一個區塊。這樣,把一個接一個的區塊串接起來,就形成了區塊鏈。

基於上述描述,便不難理解區塊鏈具有的下列優點:

1、時序且不可篡改

區塊鏈的每個區塊都帶有時間戳,並基於每個區塊的哈希值前後連接在一起,在這種機制下,偽造的區塊是不可能與前後的真實區塊相連接,進入到整個區塊鏈的鏈條中去的。所以,區塊鏈具有極強的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

2、公開透明

因為具有很好的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同時作為一種共享賬本,對所有參與者而言,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

3、分布式結構

區塊鏈並非集中存放在某個服務器或數據中心,也不是由第三方權威機構來負責記錄和管理,而是分散在網絡中的每一個記賬節點,所以區塊鏈是構建在分布式網絡基礎之上的,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

4、建立信任

基於上述幾個特征,不難發現區塊鏈可以有效地建立信任。

本來,作為一種普及,區塊鏈的運作機制介紹到這里差不多便夠了。但鑒於我們經常會聽到 “51%算力攻擊”的說法,這一說法顯然與上面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征是矛盾的。這便涉及到區塊鏈分叉。

如上所述,父區塊產生後,參與者們便開始“生產”下一個區塊,什麽是下一個區塊產生的標誌呢?可以理解為完成某一個大家都認可的任務,比如算力證明。

便會出現這麽一種情況,同時有兩個參與者宣布說自己完成了任務,便會產生兩個區塊。這兩個區塊都連接到同一個父區塊那里,然後各自向下發展,便出現了區塊鏈分叉。如何打破僵局呢?基於這麽一個原則,“誠實曠工只創建最長有效鏈上的最新區塊”,於是看看兩個叉哪個更長,即兩個區塊下面誰先產生下一個區塊,這個叉就獲勝了,其余的叉便被拋棄,分叉問題就解決了。

而所謂的“51%算力攻擊”,則是利用算力優勢,在現有區塊鏈基礎上進行分叉,由於在算力上占優,新分的偽造叉必然可以率先產生新的區塊,從而使得原來的真實叉被廢棄。

在這個意義上,區塊鏈的參與者越多,總算力越大,居心不良者要進行算力攻擊便越難。當參與人數足夠多時,基本上就可以認為區塊鏈不可被篡改了。當然,這里有個潛臺詞,對於一些小的區塊鏈,還是存在被篡改風險的。

16

區塊鏈的應用

區塊鏈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在信息不對稱、不確定的環境下,如何建立滿足經濟活動賴以發生、發展的“信任”生態體系。目前現有的主流數據庫技術架構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這個架構上是永遠無法解決價值轉移和互信問題,尤其是跨境信任難題(可參考俄羅斯、中東、朝鮮與歐美的信任度問題)。

所以區塊鏈技術有可能將成為下一代數據庫架構,通過去中心化技術,能夠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完成數學(算法)背書、全球互信這個巨大的進步。

就金融領域而言,現有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商業信任是依賴法律條文而存在的;資產轉移交易是以獨立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來保障實現的;交易結算和清算是以集中式的清算機構為中心來處理完成的。

這三個基本制度框架可能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被顛覆。區塊鏈技術將完全改變交易流程和記錄保存的方式,從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顯著提升效率,在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與清算、票據交易、證券發行與交易、產權交易、客戶征信與反欺詐、反洗錢等方面擁有廣闊的市場環境。

下面列舉一些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案例(時效性待考證),供大家參考。

Chain與Nasdaq推出私募股權市場交易平臺。2015年10月,Nasdaq在拉斯維加斯的Money20/20大會上,正式公布了與Chain搭建區塊鏈平臺Linq——首個通過區塊鏈平臺進行數字化證券產品管理的系統平臺。對於股票交易者而言,區塊鏈可以消除對基於紙筆或者電子表格的記錄依賴的需求,減少交易的人為差錯,提高交易平臺的透明度和可追蹤性。對股票的發行公司而言,Linq實現了更好的管理股票數據的功能,讓納斯達克在私募股權市場中為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Digital Asset Holdings(DAH)為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設計清算和結算系統。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在2015年表示,將設計一套新系統取代所有的核心技術系統以提升結算速度。美國區塊鏈公司DAH在400家投標者中,拿到了這項計劃合同。DAH所開發的技術目標將允許所有的參與者,在同一個數據庫中進行實時的資產交易;它能夠讓數字資產在交易的對手方之間進行轉移而無需任何中央機構來負責記錄交易,因而達到實時交易效果,實現結算時間由當前的兩個工作日減少到數分鐘。

Chainalysis為銀行設計反欺詐監測系統。原本為專門打擊利用數字貨幣洗錢和欺詐行為的初創公司Chainalysis,現在也為銀行設計區塊鏈上的異常交易行為監測與分析系統。通過監測公開式賬本上的交易尋找不法行為,幫助銀行反洗錢與反欺詐。

Visa與Chain合作提升信用卡交易效率。目前Visa的支付平臺最快每秒能承擔6萬5千筆交易,通過與Chain研發的技術,希望將交易效率翻倍提升。同時,區塊鏈技術不篡改的特性也能在未來提升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Visa希望通過與Chain的合作,探索區塊鏈在 Visa 業務流程中的應用,從而惠及客戶。

星展與渣打銀行聯手與Ripple開發供應鏈金融業務數字化應用。兩家銀行在2015年底宣布將與科技公司Ripple合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供應鏈金融業務,利用智能合約及點到點跨境交易的技術,將流程自動化並提高安全性。

區塊鏈 金融領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72

“打爆房地产空头”?!许家印等众地产富豪身家暴涨,重新带头杀入富人榜前五!

http://www.xcf.cn/tt2/201706/t20170615_781032.htm


“打爆房地产空头”?!许家印等众地产富豪身家暴涨,重新带头杀入富人榜前五!

  • 来源:新财富杂志
  • 时间:17年06月15日 11:01
  • 作者:

  一边是新招迭出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边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的火箭式蹿升。上一次同样的景观,还是在2007年。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许家印、杨惠妍、王文学等地产富人不仅走出财富“停滞的十年”,还挤出了卢志强、宗庆后和雷军,新晋十大富人之列。亲手编制的“2017新财

  一边是新招迭出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边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的火箭式蹿升。上一次同样的景观,还是在2007年。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许家印、杨惠妍、王文学等地产富人不仅走出财富“停滞的十年”,还挤出了卢志强、宗庆后和雷军,新晋十大富人之列。

  亲手编制的“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才发布一个月,小编就已经有点认不出来了。中国基金报的记者兄弟杨磊隔空喊话:许家印同志的恒大最近表现太好了,比阿里一夜涨一个京东还要猛。言下之意是,小编你别偷懒啊,快点回家改榜单去。

  财富涨得富人榜都快装不下许家印了

  根据杨磊筒子的测算,中国恒大2017年以来涨了两倍多,许家印的财富激增了近千亿元,按名次能直接排到富人榜前五名去了。

  

  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上身家过千亿的富人一共也就4位!小编真心没想到,在以“亿元”为卡尺的财富国度里,许教授竟然能这么任性,几个月的时间就随随便便向前浮游千亿之遥,这轻功不服不行啊。

  强悍滴可不止许家印一位。今年是地产富人不约而同的狂欢之年,“打爆了空头”之说屡见报端。

  在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上,去年全年财富涨幅超过25%的富人就能入选“2016-2017”财富成长最快50人。这才半年不到,榜单上就有十多位地产富豪的上市公司股价实现了这一涨幅(表1)。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这个行业的富人是要提前在新财富明年的榜单上搞事情的节奏啊。

  

  其中,恒大、碧桂园、融创中国今年以来涨幅都超过100%。恒大市值从年初的589亿元上升至目前的1938亿元,已逼近A股龙头万科的市值。碧桂园的市值也从年初的835亿元飙升至1800亿元,跃升速度令人惊讶。四处出击的孙宏斌治下的融创市值也从221亿元升至471亿元,涨幅116%。

  上榜地产富人所掌控的上市公司里,11家涨幅超过25%,其中多达9家系港股上市公司。在A股,华夏幸福受益于雄安新区概念,在近几年连续飙涨的情形下,2017年涨幅也高达50%,目前市值已越过千亿门槛。

  地产公司股价暴涨无疑带来了相关富豪的身家暴涨。以6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许家印的身家已飙升至1508亿元,碧桂园杨惠妍身家也已超过千亿,而华夏幸福王文学的财富则在710亿元之上。

  这将改写富人榜的格局。在我们此前发布的2017榜单中,房地产业首富王文学身家505.9亿元,排名第12位,纯地产行业富人无一进入前十(王健林等财富构成已多元化,被归类为综合类富人)。按照地产富人的最新财富值,3位地产业富豪——许家印、杨惠妍和王文学杀入了前十(表2)。

  

  由于地产富人的上位,2017年榜单上的前十富人简直就是推倒重来。

  从股价看,阿里巴巴今年以来狂涨58%,腾讯涨了43%,美的集团涨了48%,而网易也涨了43%。万达电影和百度则分别只涨了8%、9.5%,泛海控股跌了11%。这样的格局下,马云财富将增加682亿元,而马化腾将增加602亿元,丁磊增加364亿元,何享健家族将增加287亿元。如此一来,马云马化腾身家将双双跃过2000亿元门槛,分列一二名!王健林则从首富滑落至探花。许家印超过王卫位列第四,王卫紧跟其后居第五。丁磊第六、何享健第七,杨惠妍第八。至此,我们突然拥有了8位千亿富豪,幸福来得太快了一点,有木有!王文学则从第12名跃居第九。而李彦宏因为百度的小幅上涨得以维持在第十名。卢志强、宗庆后、雷军三位富人则因无明显增长跌出前十。

  上一轮爆发,在2007,港股地产商正走出“停滞的十年”?

  无论从地产股价格的涨幅,还是地产富人的身家增长来看,这无疑都是一轮不可思议的集体“暴动”,引人瞩目的是,暴涨的基本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

  此次暴涨原因,外界已有诸多解读,概括来说主要包含下列几大因素:1、内地资金南下,夺取港股定价权;2、投资者风格切换,偏爱高股息股票;3、港股市盈率偏低,内房股整体估值低、盈利好,存在大股东私有化回内地的预期;4、公司大规模回购或股东增持;5、空仓回补。

  这些主要考虑了当下一两年的短期因素变化,而借助已发榜15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我们可以从更纵深的历史去观察。地产富人身家的狂飙突进,历史上是否有过相似的一幕?

  在富人榜上,地产富人如此显赫的涨势,曾出现在2007年榜单上。那年4月,碧桂园在港IPO,新财富率先挖掘了杨惠妍家族,她以455.1亿元身家成为当年首富,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首富。

  这还不是当年最大的爆点,那一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前十富豪中有7位来自地产行业。

  

  200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房地产行业有92位富人上榜,几乎每5个上榜者就有一个是卖房子的;地产业富人的平均身家42亿元,而当年富人榜的人均财富仅为25.6亿元,前者高出整体64%;地产业富人总身家3870.8亿元,富人榜总财富12800.2亿元,占比接近1/3。2007年,才是地产业富人的黄金时代。

  好的,跟上节奏的读者肯定会有想法了:在此轮暴涨发动前,为什么十年时间,杨惠妍家族的财富只涨了10亿元?为什么许荣茂家族、朱孟依家族、陈卓林家族和10年前都差不多?2007到2017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在5倍以上,为何却有一批地产富人财富增长陷入“停滞的十年”中?

  从碧桂园前复权的月K线图可以看到,其2007年4月上市,当月收于4.78港元/股,在2007年9月冲上9.62港元/股的高位,此后遭遇金融危机一路下跌,2008年末方才探底回升,直到2017年初,碧桂园才算收复上市来的股价“失地”(图1)。在此期间,碧桂园净利润从42亿元升至136.6亿元。

  图1:碧桂园上市以来的前复权的月K线图

  

  香港的内房股失去十年,从地产行业指数看,A股地产公司似乎也不例外(图2)。那么,地产股的这一轮暴涨,究竟该如何定性?前述五大因素,能否对此作充分的解释?这里且挖个坑,留个开放性的话题,有兴趣的读者请留言和我们讨论。

  图2:深交所编制的地产指数走势(2001.7.31-2017.6.14)

  

  宏观调控何以与港股地产富人身家负相关?

  第二个问题,小编同样负责抛砖,以求读者诸君的金玉良言。

  先来看看2007年,当年地产富人何以能够在前十富人中占据七席。与惯常想法相左的是,那一轮地产富人财富暴增,竟然与宏观调控强相关。

  时代些许有点久远,每年财富榜单都是以上年年末为基准时点计算的。决定2007年上榜富人身家的,是他们在2006年的抉择。而2006年,房地产行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税收、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正是由于宏观调控,地产企业资金链趋紧,导致该行业企业大规模IPO,使其控制人的财富浮出水面。当年25岁的杨惠妍,也正是因此成为了首富。

  据当时的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宇分析,当年地产业富人身家暴涨,一是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二是大量地产商将以前低成本取得的土地和经营物业直接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因此财富效应更为明显。

  有意思的是,这个现象当时并非中国独有,过往世界500强企业中从未出现过房地产企业,而2006年美国前四大住宅开发企业竟然联袂进入了这个名单。当新财富在编制2007年500富人榜过程中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美国地产行业的过度繁荣中,包含的是一个名叫“次贷”的核心引擎,而这最终将引发了一场啸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劫难中,那些因为调控而提前上市的地产富人们,尽管经历了股价打折的痛苦和噩梦,但毕竟“深挖墙广筑粮”,比未上市的富人们多了许多生机。未赶在这场危机到来前抢上车的许家印就被动了很多,他带着恒大在狂风暴雨里东奔西顾,最终在“鲨胆”郑裕彤的帮助下放手一搏,于2009年11月在港上市。与碧桂园类似,恒大股价也用了差不多5年时间,直到2014年末才修复完毕,重新回到IPO时的股价,并在此后开启上涨态势。2010年10月,四度闯关IPO的孙宏斌,最终带领融创中国登陆港交所。

  此轮暴涨中的三位地产主角,至此在资本市场完成会合。截至2017年6月13日,碧桂园上市10年,股价涨幅90%;恒大上市近8年,股价涨幅500%;融创上市6年半,股价涨幅430%。

  不过更猛的上涨还是在A股,华夏幸福2011年9月借壳ST国祥,自那个月以来涨幅934%。

  2017年,同样是地产遭遇深度调控的一年,也同样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暴涨的一年。在金融整体去杠杆、地产行业贷款遭紧缩之后,股价却快速爆发的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是否为下一个不可知的冬日储备了更多的粮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