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187rd.html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股指是股市刻度表,股指權重股構成能很好地反映市場的產業結構,專攻ETF的研究機構etfdb通過回顧1980-2012年這33年間標普500前十大權重股的變化,向我們很好地展現了這33年間美股市場公司結構的變化、美國產業經濟的演變。
20世紀80年代前5年是石油公司的天下,標普500前十大權重股中石油公司佔據一半,後來隨著併購整合,寡頭格局進一步形成,石油巨頭數量減少;
90年代,以微軟、英特爾為代表的科技公司開始興起,科技公司開始成為標普500權重股前十的常客;
也有不少曾經在標普500權重股前十榜單無限風光但是隨後被歲月無情淘汰的公司,比如柯達;
也有像IBM、通用電氣這種無論世道如何動盪,都能屹立不倒的常青樹......
對投資者而言,透過1980-2012年標普500前十大權重股的演變史,或許對回答什麼才是好的投資標的有很大的幫助
1980年:埃克森和美孚
在1980年代的早期,儘管標普500指數市值最大的兩家公司是科技股(IBM)和電信股(AT&T),不過埃克森(Exxon)石油公司和美孚(Mobil)天然氣公司仍然是世界級的大公司,且在標普500市值前十名中奪得兩大席位,儘管它們在合併之前(1998年這兩家公司宣佈合併)的總市值僅500億美元。石油公司在標普500權重股前十中佔了七席,但是名單上的其他公司今日早已被人遺忘,包括Atlantic Richfield,此外彼時還有兩家標準石油公司並列榜單,包括Standard Oil of Indiana和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
最大市值公司:IBM當年市值396億美元,十年後市值640億美元,不過到了2000年它已經不屬於標普500指數里排名前十的成分股。
前10總市值:標普500指數排名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為2369億美元,僅僅是目前蘋果市值的一半。
發生了什麼:Atlantic Richfield(ARCO)在美國西部擁有大約1300個加油站,2000年成為英國石油(BP)的子公司(就像上述榜單上面的其他數個公司一樣),且2012年8月報導稱Tseoro將以25億美元購買ARCO的資產和其精煉廠。
1981年:膠片照相機流行的時代
1981年石油仍然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石油公司在標普500前十大市值股的佔比過半。AT&T取代IBM成為該指數最大市值公司。
柯達(Eastman Kodak)也許是這個榜單中最為懷舊的品牌,當年以115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第十大市值股,此後的一段時間柯達市值不斷攀升,不過在數碼照相機最終取代傳統膠片相機的年代到來後,該公司最終走向破產。
通用電氣(GE)從1980年的第十位上升至1981年的第七位,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該公司不斷為股東創造巨額的價值,而且最終也成為標普500指數中最有價值的企業。
最大市值股:AT&T取代IBM成為標普500最大市值股,當年總市值為478億美元,上一年市值為357億美元。
前10總市值:標普500指數排名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為2044億美元,較上一年的2369億美元略有下降,儘管AT&T的市值較上一年上升,但IBM以及埃克森等市值均下降。
新加入者:柯達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入選前十大市值股,同時將Atlantic Richfield和美孚被剔除。
發生了什麼:加州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截止今日仍在運營,不過已更名為雪佛龍,成為主要的全球石油公司之一。
1982年:通用電氣市值不斷增大
1982年美國的經濟仍然非常依賴石油,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有5個從事石油相關行業,此外還有科技公司、相機製造商和電信公司。GE的市值不斷增大,在1982年成為標普500成分股中第四大市值股。
最大市值股:IBM從AT&T奪回第一,當年市值578億美元,上一年度336億美元。
前10總市值:標普500指數排名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為2393億美元,主要由IBM帶動,較上一年的2044億美元有超過300億美元的增幅。
新加入者:該年度沒有新加入者,前10的公司與去年一樣,不過排名發生了一些變化。
發生了什麼:斯倫貝謝Schlumberger截止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僱員超過10萬,遍及全球85個國家。該股目前仍然是標普500成分股,不過其目前市值跌落至30名左右(在Home Depot之後)。
1983年:石油為王
1983年,石油公司繼續繁榮著,數個能源公司位列標普500市值前10大股。時至今日,埃克森美孚仍然是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最重要的企業。
IBM在1983年再次成為最有價值的股票,市值將近750億美元,GE和埃克森也後勁十足,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企業。
最大市值股:IBM當年市值為743億美元。
前10總市值:標普500指數排名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為2412億美元。
新加入者: 西爾斯百貨(Sears Roebuck)和杜邦(duPont)成為該年度前10新進入者,同時將殼牌(Shell Oil)和加州標準石油(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剔除。
發生了什麼: Standard Oil of Indiana(Stanolind)在1983年市值排名第六,隨後更名為Amoco,且成為英國石油(BP)的子公司。
1984年:石油公司強者愈強
1984年Schlumberger和西爾斯百貨的市值跌落前十,與此同時石油公司仍佔據前十的半壁江山。殼牌石油(2004年末合併後成為荷蘭皇家石油的子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Royal Dutch Petrol)進入前十。
最大市值股: IBM市值再次由1983年的743億美元增至753億美元。
前10總市值:標普500指數排名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為2505億美元,上一年度為2412億美元。
新加入者:繼1983年被擠下前十,殼牌石油(成為荷蘭皇家石油的子公司)再次回歸到前十,此外還有荷蘭皇家石油(Royal Dutch Petrol)也進入前十,這兩家石油公司在2004年末合併。
發生了什麼:該年度柯達仍然是相機行業的領軍者,但是在接下來的數年間,柯達並不能跟上行業內科技創新的步伐而逐步遭到淘汰。2012年初期該公司申請破產。
1985年:激烈角逐
1985年是強者愈強的年代,其中IBM、埃克森和GE的市值在總市值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同時排名靠後的企業競爭尤為激烈,隨時都有被新的競爭者替代的危險。
最大市值股: IBM市值956億美元居首,上一年度市值為750億美元。
前10總市值:2968億美元,上一年度為 2505億美元。
新加入者: 西爾斯百貨再度進入前十,貝爾南方(BellSouth)首度進入前十。
發生了什麼:貝爾南方是第一次是1984年AT&T分拆的數家公司之一,2006年AT&T完成對貝爾南方的收購。
1986年: 菲利普·莫里斯入榜
1986年前七名的公司排名相對穩定,不過排名居首的IBM市值出現大幅下挫。大型的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和荷蘭皇家石油在該年度資產猛漲,也使得荷蘭皇家石油年度市值超過通用汽車。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在1986年市值擠入前十,而且保持到了1997年,截止目前該股仍然是投資者最喜歡的股票之一。
最大市值股: IBM以732億美元市值居首,較上一年度的956億美元大幅下滑。
前10總市值:3091億美元,上一年度為 2968億美元。
新加入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和默克集團(Merck & Co)在該年度進入前十,且在此後數年間兩家企業多次進入前十。
發生了什麼:IBM的市值較上一年度出現大幅下滑,且此後數年間很難再回到如此顯赫的地位了(多年蟬聯第一)。
1987年: 福特登場
1987年市值前十的大多數公司排名沒有變化,IBM仍然高居榜首,大型的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和荷蘭皇家石油的市值仍在不斷增長。
值得一體的是,福特汽車取代貝爾南方進入到前十名,並且還超越了通用汽車。不過,福特汽車榜上有名的歷史比較短暫,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將使得這兩個汽車工業巨頭在1988年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前十名,並且將遭遇到更多的麻煩。
最大市值股: IBM以698億美元居榜首,較上一年度的732億美元下降30億美元。
前10總市值: 3259億美元,上一年度為3090億美元。
新加入者: 福特汽車第一次出現在前十的榜單,也是兩大汽車工業巨頭(福特和通用汽車)第一次同時出現在榜單。
1988年: 重新洗牌
1988年市值前十的公司與上一年度相比沒有變化,但排名有一些變動。前三位分別是IBM、埃克森和通用電氣,且AT&T排名上升而杜邦排名下降。
最大市值股: IBM以722億美元居首。
前10總市值: 3495億美元,上一年度為3260億美元。
新加入者: 沒有新進入者。
發生了什麼:這是福特汽車最後一次出現在前十的榜單,此後該公司陷入困難時期,且市值不斷縮水。
1989年: 埃克森奪冠
1989年埃克森石油市值超過IBM獲得桂冠。前十名總市值較上一年度上漲幅度超過20%,製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首度進入前十,且市值小幅領先於杜邦公司和Amoco公司(此前名稱為Standard Oil of Indiana,此後被英國石油收購)。
最大市值股: 埃克森石油以626億美元居首,上一年度為580億美元,與此同時IBM市值由上一年度的722億美元下滑至545億美元。因此,埃克森獲得最大市值桂冠與其說是自身市值增大,不如說是IBM市值縮水的結果。
前10總市值: 4202億美元,較上一年度3500億美元大幅上升。
新加入者:進入前十的製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
發生了什麼: 百時美施貴寶時至今日仍然是製藥巨頭之一,不過以往的風光如過眼云煙。
1990年:可口可樂沃爾瑪成新貴
IBM再次登上榜首,以微弱的差距甩掉了埃克森 Exxon。這一年, 杜邦和美國石油公司Amoco 被擠出了前十名。
90年代可以視為互聯網時代的開端,但這些互聯網公司此時還沒有趕上那些更大型更穩定的競爭者。對比1990年和90年代末尾的標普前十榜單,可以發現這十年股票市場和美國經濟發生了本質性的轉變。
前十成分股市值:4375億美元。雖然一些成分股市值出現下滑,1990前十名成分股總市值仍較上年的4200億美元出現增長。
最大的成分股:IBM,645億美元。IBM再次回升,上年該公司市值曾滑落至550億美元。
新進者:可口可樂及沃爾瑪
發生了什麼: 沃爾瑪,今天是美國最大的公司之一,但是直到1997年,該公司才在標普前十位成分股中站穩腳跟。
1991 巨大的增長
這一年前十成分股享受了巨大的增長,總市值飆漲了36%,主要的幾大公司享受到了經濟強勁的時代。
投資者應該會注意到IBM相對上一年縮水不少,埃克森再次登上榜首,菲利普莫里斯及沃爾瑪的市值也得到巨大的增長,而後者的市值差不多在一年中翻了一倍。
直到1992年的榜單,依然可以看到舊時代的影子,科技公司的興起還需要幾年。
前十成分股市值:5955億美元。前十大成分股公司較上一年的4380億美元總市值飆漲。
最大的成分股:埃克森,756億美元。
新進者:這一年無新進者。可口可樂從前一年第十升到第六位,市值增長50%。
1992 IBM被擠出前十
並沒有明顯增長的一年。同時IBM第一次被擠出了前十,同時前十成分股總市值縮水了200億美元。
這一年比爾克林頓當選總統,「美國購物中心」建成,AT&T推出價格高達1499美元的視訊電話。但是榜單中這些公司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市值基本與上一年持平。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美國公司處在經濟起飛的準備階段,即將出現一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擴張。
前十成分股市值:5791億美元。經歷了1991年的巨大增長,這一年各大公司表現比較平緩,總市值相較上一年略有下滑。
最大的成分股:埃克森,759億美元,基本與上一年持平。
新進者:寶潔。寶潔擠進了前十位,開始逐漸成為最具統治力的美國公司之一。
發生了什麼: 寶潔,這家公司將在接下來幾年保持前十地位,但最終還是被體量巨大的領先者擠出榜單。
1993年:通用電氣奪冠
前十成分股名單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是通用電氣取代埃克森成為最大的成分股公司。通用電氣還將在榜首位置上再呆上五年,直到最後被微軟打敗。GE通過巨大的利潤和營收增長開始邁向千億級別。GE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並且進入了大量的新領域。
這一年互聯網誕生,代表了新紀元的開始;政治層面,比爾克林頓正式入主白宮,世界貿易中心發生爆炸案。
前十成分股市值:5808億美元。雖然GE獲得巨大增長,但前十成分股總市值基本與去年持平。
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894億美元。上一年GE市值僅730億美元。
新進者:通用汽車重回前十,排在第九位,取代了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
發生了什麼 : 百時美施貴寶掉出了前十,並且至今再未能重回該榜單。該公司目前市值540億美元左右,自93年當時的35億美元增長平穩。
1994:IBM回歸
前十榜單再次洗牌, AT&T甩開埃克森成為第二位,殼牌打敗沃爾瑪成為第五位,通用電氣仍然在榜首位置。這一年的十大榜單,看出了一點轉變的苗頭,GE和埃克森仍然在前幾位,菲利普莫里斯和IBM,及沃爾瑪牢牢佔據世界市值最大公司榜單的後面幾位。
這一年有許多大事件發生,包括美國入侵海地,美俄雙方在克林姆林宮簽訂協議(標誌一個由核戰爭恐懼統治的時代終結了),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
前十成分股市值:597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8%。
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872億美元,較上一年890億美元市值略有下滑。
新進者:IBM重回榜單,佔據第九位,並擠掉了通用汽車。
發生了什麼 : 通用汽車。GM自1993年後再未進入過這個榜單。隨後這家公司走向破產並被摘牌。2010年GM重新IPO並在重新盈利。
1995年 微軟登場
這個前十榜單並沒有太大改變,但是出現了兩個新進者:微軟和強生,並擠掉了沃爾瑪和IBM。
這一年前十榜單中的大公司增長迅速,總市值飆漲至813億美元, 同比增長35%。道指在1995年首次收報於5000點以上。同年,俄克拉荷馬市爆炸震驚了整個美國。國際上,世界貿易組織在這一年建立。
前十成分股市值:8133億美元,較上年的5970億美元獲得巨大增長。
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1203億美元,享受到這個標誌性年代的第一個年份的增長。
新進者:微軟首次登場,這家軟件巨頭至今仍是10家最大的公司之一。
發生了什麼 : 沃爾瑪1995年跌出了榜單,但在1998年這個世界巨頭公司又重回榜單並延續至今。
1996:英特爾,你好
又是一個美國股市的牛年,前十大公司總市值突破了1萬億美元。GE維持了其榜首地位。微軟和英特爾標誌了一個時代的來臨,這些公司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將不斷迎接新的科技公司並經歷幾次明顯的起落。
美國在這一年舉辦了亞特蘭大奧運會,同年,日本正式推出DVD,電商網站 Ebay上線。接下來的幾年間,互聯網泡沫將越吹越大。
前十成分股市值:10500億美元。
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1628億美元,上年市值僅有1200億美元。
新進者:英特爾,這家半導體公司闖入前十榜單,並一舉獲得第四位。
發生了什麼 : 通用電氣,這家公司仍然將保持榜首位置,但最終將失去美國市值最大公司的位置。從現在其,GE將不斷接受新進者對其的挑戰。
1997:千億俱樂部
如果你想在1997年擠進這個前十大市值公司的榜單,那麼你的公司市值至少要達到1000億美元。
1997年道指第一次收報於7000點以上,喬布斯在這一年重回蘋果。
微軟同年登上榜單的前三,僅僅排在可口可樂及GE之後。
前十成分股市值:13900億美元。
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2401億美元,上年市值僅有1630億美元。
新進者:沒有新進者
發生了什麼 : 可口可樂,這家軟飲公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但是1998年後可口可樂就再未出現這個前十榜單上。
1998年:微軟佔據榜首
隨著windows系統和PC的持續興起,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在1998年成為美國市值最大的公司。沃爾瑪繼上一年跌出榜單後驚人回歸,並佔據了榜單的第四位。
這是標普500指數歷史上的最佳年代之一,榜單上公司的業績令人印象深刻。十大公司的總市值增長了47%。
科技股繼續不斷增長,微軟佔據榜首地位,思科,IBM及英特爾都在前十榜單中。
前十成分股市值:20600億美元,總市值第一次超過2萬億美元。
最大的成分股:微軟,3458億美元,微軟在這一年增長迅速,所以儘管通用電氣市值增長了950億美元,但仍然丟掉了第一名的位置。
新進者:輝瑞及思科。前者在兩年前,抗膽固醇藥Lipitor獲得批准並成為銷量最佳的藥品之一。
發生了什麼 : 輝瑞。這家公司仍是世界上最具統治力的醫藥公司,但是Lipitor在2011年專利到期,輝瑞失去了這一銷量最佳藥品的獨家權。
1999:即將來臨的千禧年
普通民眾對千禧年感到擔憂,股票市場卻異常活躍。前十名榜單新舊替換,處在互聯網泡沫巔峰的微軟,市值相比上一年差不多翻了一倍,其他公司情況也類似。這一年的榜單總市值至今仍然是最大的。
不少新進者闖進榜單,美國在線是其中最顯眼的一個。你估計很難找到不記得當年使用AOL撥號上網業務的人。
前十成分股市值:31300億美元,總市值較上一年增長了約1萬億美元。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微軟,6041億美元,微軟再次獲得巨大增長,上一年市值不到3500億美元。
新進者:朗訊,花旗及美國在線。但只有花旗在2000年仍出現在榜單中。
發生了什麼 : 朗訊,1996年從 AT&T下屬的貝爾實驗室分離。2006年,朗訊被阿爾卡特收購。
2000:泡沫破裂
世紀之交,隨著互聯網泡沫開始破裂,股市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下跌走勢,標普500指數當年累計下跌9%,首次跌破1500點。
一些頂尖的公司在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這段時間免不了經歷了重組變革,一大批網絡公司,被哪些有能力在市場不好的時期「收復失地」的公司所取代。在這個世紀之交,老虎伍茲完成大滿貫,成為最年輕的高爾夫球手,喬治 W 布什在總統大選中打敗戈爾。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器仍然排在市值榜首,並將其他競爭對手甩開,但市值從前一年的5080億美元,跌至4749億美元。微軟則從前一年的6000億美元高位直線下滑。
前十成分股市值:排名前十的個股市值總和由前一年的3.1萬億,降至2.75萬億美元。
新進入者:AIG由於海外保險業務極富吸引力,市值進入top 10 。
發生了什麼 :微軟市值在2000年從前一年的6000億美元大幅縮水至2300億美元,該公司在聘請史蒂夫 鮑爾默一事上備受爭議,並且在一場裁決中被判濫用壟斷。
2001:到處都是衰退……
互聯網泡沫如同瘟疫般迅速在其他股票中傳播,標普500指數在2001年繼續下滑11%。微軟在這一年取得了不小的增長,而其他大部分個股則越來越低迷。
喬治 W 布什在1月上任,並試圖在衰退中做出正確的指導,互聯網泡沫著實給美國第43任總統挖了個大坑。這一年,安然公司申請破產,Wikipedia開始活躍,Napster關閉。同樣在這一年,辛辛那提連續幾個晚上發生騷亂,被迫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繼續暴跌,市值從前一年的4750億美元縮水至3981億美元。
前十成分股市值 :排名在前十的個股市值總和,繼續由上一年的2.75萬億美元縮水至2.60萬億。
新進入者:強生公司新進入市值排名前十,該公司在前幾年曾一度出現在top 10。
發生了什麼:標普500指數在2000-2002年這段時間經歷了最慘重的下跌,美國則隨著互聯網泡沫破裂開始,經歷了漫長的衰退。
2002: 觸底
衰退的這一年,指數從高點下跌了超過22%,最終在2002年觸底,之後的幾年裡開始反彈。對於Top 10 市值個股來說,這是沉悶的一年,但在其他個股身上仍然不斷有悲劇上演。
這一年,凱馬特申請破產,歷史上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不得不以破產告終。麻煩沒有就此止步,緊接著,家喻戶曉的WorldCom和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申請破產。此外,歐元區正式通過了歐洲12個國家及10個新國家貨幣加入歐盟。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微軟市值在上一年的3570億美元基礎上繼續暴跌至2764億美元,然而,由於通用電氣在這一年市值繼續縮水1500億美元,微軟市值則排名上升為第一。
前十成分股市值 :排名前十的個股市值縮水7000億美元,至1.91 萬億美元。
新進入者:默克打敗英特爾,進入前十。
發生了什麼:在連續衰退的三年鐘,標普指數累計下跌了40%。
2003: 復甦在即
隨著經濟前景好轉,洗掉了籠罩在科技股泡沫下的悲觀情緒,2003年標普500指數開始大幅反彈,上漲了30%。
世界新聞方面,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式開始運營,軍事入侵伊拉克也發生了。同樣發生在這一年的還有,the Space Shuttle Columbia悲劇性的墜毀,中國發生了SARS傳播。同時,北美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停電,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50萬居民生活在黑暗中。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市值大幅反彈,由前一年的2420億美元漲至3104億美元。
前十成分股市值:排名前十的個股市值總和由上一年的1.9萬億升至2.34萬億美元,漲幅23.2%。
新進入者:思科和英特爾重新打敗默克和強生,進入市值前十。
發生了什麼:默克跌出市值前十個股,並且至今再未出現在前十榜單。
2004: 牛市繼續
華爾街繼續復甦,儘管漲勢較前一年略顯平淡,總市值僅上漲了600億美元,但標普500指數還是在這一年取得了10%的穩健回升。
2004年,喬治 W 布什連任,在海外,歐盟新增10各成員國,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擴張。facebook於這一年上線,並成為最受歡迎的社交平台,該公司最終於2012年上市。
市值最大的成分股:通用電氣繼續回調,市值增長700億美元,至3859億美元。
前十成分股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總市值穩中有升,由前一年的2.3萬億增值2.4萬億。
新進入者:美國銀行溜進前十,市值位列第七。接下來的幾年,美國銀行快速增長,最終成為美國四大行(「Big Four」 )之一。
這一年發生了什麼:2004年,英特爾再次跌出前十名單,並且至今未挽回其美國最大公司的主導地位。
2005年:颶風來襲
由於中東局勢緊張、石油價格上漲,消費者支出下降,股市也陷入停滯;此外,颶風卡特裡娜還橫掃了路易斯安那洲、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雖然標普500指數仍上漲了5%,但是前十大權重股的總市值減少了500億美元。
市值最大的公司:通用電氣(3703億美元);雖然通用電氣在較前一年跌去了150億美元的市值,但依然保持了市值頭把交椅。
前10名公司總市值:2.35萬億,比2004年的2.4萬億下幅下降。市場雖然不是很弱,但卡特裡娜颶風的影響讓華爾街的成長幾乎停滯了。
新入圍名單:這年新入圍公司很少,只有消費品巨頭寶潔重新進入前十名單。
發生了什麼: IBM 美國藍色巨人跌出了榜單,不過他在五年後的2009年又重回榜單。
2006年:埃克森美孚奪冠
投資者看漲情緒升溫,市場再度攀高;標普500指數這年上漲了15%。這也是前十大公司的好年景,總市值增加了2500億美元。
2006年薩達姆被判反人類罪,並被判處死刑;朝鮮進行了首次核試驗。商業領域,谷歌以16.5億美元等值股票收購了視屏網站YouTube。美國能源部宣稱,綠河流域(Green River basin)存在一個超過1萬億桶原油的頁岩。
市值最大的公司:埃克森美孚(4469億美元);該石油巨頭市值在一年裡增加了近1000億美元,從而奪得市值冠軍寶座。
前十名公司總市值:2.6萬億美元,比上年的2.35萬億美元增加了2500億美元。
新入圍名單:這年沒有新入圍的公司,只是在排名上有所變化;埃克森美孚排名從上年的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
發生了什麼:埃克森美孚排名躍升至榜首,並且市值大幅增加了1000億美元,發展勢頭很好!
2007年:房產泡沫破滅
雖然標普500指數這年或的了5%的增長,但接下來他將急劇下降;因為第二年的房價大跌,引發了全美範圍的抵押品贖回潮。這導致了美國7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蘋果在這一年推出了消費電子行業的革命性產品iPhone;玩具巨頭(Fischer)因為鉛中毒事件召回了100萬個中國製造的玩具。埃克森美孚市值繼續大幅增長,這一年增加了650億美元。
市值最大的公司:埃克森美孚(5119億美元),該石油巨頭市值從上年的不足4500億美元增長了650億美元,繼續穩坐市值冠軍寶座。
前十大公司市值:2.68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00億美元。
新入圍公司:谷歌收購Youtube後進入了前十名,雪佛龍也首次在明單上亮相。
發生了什麼:包括花旗和AIG在內的大型金融機構隨後將受房產泡沫的重創。
2008年:大蕭條
2008年前十大公司沒有什麼重大事件,但許多投資者都會清楚地記得標普指數狠狠地跌了一跤;這一年該指數重挫36%。美國金融危機開始肆虐股市;更不幸的是,這才僅僅是全球經濟危機的一個開始,隨後幾個月將蔓延至全世界其他地區,並且延續幾年的時間。
所以「大蕭條」這個術語重新出現,因為這次經濟危機是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沒有分析師能夠預測經濟復甦的日期,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次經濟危機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有所好轉。
市值最大公司:埃克森美孚依然保持市值冠軍頭銜,不過市值下跌了近1000億美元至4061億美元;不過其他一些公司下跌的比例更大。
前十大公司市值:1.87萬億美元。股市跌入懸崖;在一年前,前十大公司總市值還有2.7萬億美元。
新入圍者:處於經濟危機漩渦中心的金融行業裡的摩根大通進入了第十名,但接下來他該如何前進?
發生了什麼:雷曼兄弟,對,他不是2008年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但在2008年9月15日2點該公司申請破產之前,他還是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破產後,野村控股收購了他的許多資產。
2009年:復甦路上……
在達到最低點之後,標普指數於2009年上漲了26%;得益於經濟觸底趨穩。雖然這對股市擺脫低迷沒有任何意義,但在當時慘淡的經濟前景下確實算是個亮點。
在這一年,奧巴馬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邁克爾·傑克遜永遠離開了我們;投資領域也正在受益於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市值最大的公司:埃克森美孚繼續穩坐榜首,但市值下跌了近20%至3237億美元。
前十大公司市值:2.04萬億美元。雖然埃克森美孚的市值下降了,但前十大公司總市值在這一年依然從上年的1.9萬億美元增長至2萬億美元上方。
新入圍者:蘋果。喬布斯掌舵下的蘋果推出的i系列產品開始風靡全球。iPod、iPhone和iTunes等產品應用了新的工藝提高了品質並大幅改進用戶體驗後,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產品。
2010年:蘋果來了
蘋果開始出現歷史性的增長,但是市值還沒有達到美國最大的公司。埃森克美孚將在2011年繼續保持榜首地位,不過蘋果很快將通過規模和投資熱度的增長超過前者。
在各種經濟復甦的努力下,標普500能夠在2010年獲得15%的增長。美聯儲同年進行了第二次量化寬鬆,被許多政府機構視為經濟增長的源動力,但其他人並不這麼確定。這一年,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發生漏油事故,影響嚴重。同年33名被困長達68天的智利礦工被成功解救。
前十成分股市值:22200億美元,較上一年20400億美元總市值略有上升,但僅是2003年總市值水平。儘管8.8%的市值增長已經讓人滿意,但還不足以抵消經濟衰退的初步影響。令人失望的股價,投資者缺乏信心,不少公司在這種環境下步履維艱。
最大的成分股:埃克森美孚,3687億美元。較上一年不足3250億美元的市值增長13.4%。
新進者:伯克希爾哈撒韋,2010年前伯克希爾從未進入過前十榜單,這一年卻一舉拿下第四名。但這並不是因為巴菲特的公司獲得了市值的巨大增長,而是因為當年伯克希爾完成了B股拆分,並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此前伯克希爾是沒有包含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最大一家公司。
2011年:復甦?
對於市場是否從2008年的危機中復甦,2011年爭論不休。一些專家認為美國處在二次衰退的邊緣,而另一些卻持看好態度。
前十大公司獲得另一個持續增長的年份,標普500取得不盡如人意的1.89%的增長,許多人認為二次衰退即將出現,幸運的是這些預言並未成真。
前十成分股市值:24100億美元,基本是2004年總市值的水平。美國2011年8月被國內評級機構第一次下調評級,不斷增加的債務及對償債能力的擔憂成為2011年下半年持續的主題。
最大的成分股:埃克森美孚,4063億美元。較上一年不足3700億美元的市值穩步增長。但蘋果很快將在2012年取代埃森克美孚的地位。
新進者:無新進者
2012年 蘋果登頂
儘管2012年前路難行,但股市表現得相當安靜。1月感覺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估計很多人也忘了開年那次令人難忘的價格回升。儘管這幾個月股市出現了一些波動和上升的風險因素,但標普500指數仍在2012年獲得15%的增長。
前十成分股市值:25500億美元,同比增長微小,基本仍是2004年總市值的水平。
最大的成分股:蘋果拿下了第一位的寶座,年內一度市值達到6000億美元,隨後股價走低市值回到5000億美元走左。但這家科技巨頭仍在這一年增長迅速。
新進者:前十榜單仍然出現了一些調整,一些榜單內公司的市值十分接近。伯克希爾哈撒韋和谷歌跌出榜單,輝瑞重回前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在1997年後第一次掉出前十榜單。
(i美股根據etfdb報告編譯整理)
陳可辛最初拍《中國合夥人》,並不是想拍一個企業或者兄弟情,而是覺得這個題材剛好可以承載這30年的變化。 (蔣彬/圖)
電影導演陳可辛說他不久前做了一個夢,夢里回到1980年代,見到那時候的同學朋友。他逐個給他們講什麽是手機、智能手機,什麽是電腦和互聯網。有一些朋友讓他在夢里不知怎樣開口,因為從“未來”回去的陳可辛知道,這個朋友已經去世,那對甜蜜的小戀人結了婚生了孩子又離了婚。
“很多事情你永遠想不到,但是到最後這些線索永遠會走在一起,這就是一種命運。”陳可辛在南方周末“中國夢”演講臺上說。
陳可辛差一點就來不了“中國夢”了,他一直在發燒,後來他的決定是:只要出入境檢疫能通過,就一定來。
因為這是南方周末創刊30年的“中國夢”特別版,也是他進入電影圈30年。
“北上”的最初,他就想拍1980年代,拍改革開放後的故事。直覺告訴他,社會大變革的時期肯定最有故事。籌備《中國合夥人》時,他向多名內地民營企業家了解當年往事,包括王石。聊出很多有意思的內容,“在《中國合夥人》那個電影里確實是放不下,”陳可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真正拍到1980年代,我覺得會比1990年代更有趣。”
南方周末:1980年代是個很吸引人的題材,你有多具體的想法?
陳可辛:其實十幾年來一直都想拍,有點像《公民凱恩》,就是更宏大的那種。但是我覺得審批會很難過,因為那里面的很多東西,很多問題都很難講的。就算過審,可能也過得不好看。後來就想到可能拍IT行業,也許沒有那麽多禁忌,也沒有那麽多陰暗面。但是找不到好的題材,才碰上新東方。
南方周末:你對內地1980年代的興趣是怎麽來的呢?
陳可辛:一個社會突然的改變,肯定是最多故事的。每個社會突然的改變,都是有最多可拍性的。
南方周末:1983年你從美國回到香港,那時候香港對內地的看法是什麽樣?
陳可辛:以前我們是不需要帶身份證出門的。1980年開始,警察隨時在街上看你的身份證。其實從1949年之後,香港的人口暴增,基本上都是內地來的。我媽媽也是華僑,也是北京的,1950年代來香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很多人遊泳過來。所以香港本來沒分什麽是內地人,什麽是香港人。
1980年代的時候,確實太多人了,然後開始管理,要拿身份證。那個時候電視劇里有些形象叫“阿燦”,“燦”是在廣東用得很多的名字,其實以前我們叫“阿燦”,指的是南方來的內地人。到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就有北方人了,有些是官二代,也開始有了“表叔”這個詞。都是內地來的,但已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文化、階層,什麽都不一樣。到現在,就是“自由行”。
南方周末:你什麽時候第一次來到內地?
陳可辛:1993年,我其實已經來得很晚了,以前連深圳、廣州都沒去過。曾誌偉當時常常來,他說來看看吧,這里變化很大。我剛剛做導演,拍完第二部戲《風塵三俠》。我想看看我喜歡的故事類型,有沒有機會在內地發生。
我先飛到了哈爾濱。然後跟曾誌偉去了北京、上海。三個地方待了十來天。當時還找岸西寫了一個劇本,寫得非常好。當然現在來看,已經完全過時了。是說一個香港人去內地,要找一個老婆結婚。他是一個中產階級,就覺得愛情是浪漫的,婚姻應該是實實在在的,婚姻是應該看基因的。所以去北方,去找最好的基因,要結婚。結果就是有一段愛情故事。還有一段是老年人,美國華僑,回去碰到年輕時候的故事。就是這兩對,結果沒拍成。
南方周末:你拍《甜蜜蜜》,是講兩個內地人到香港去打工,他們的相遇。為什麽在那個時候寫了這兩個人物?
陳可辛:之前寫那個既然拍不成,我想就算我拍個香港片,有沒有可能跟內地拉上一點關系。因為我一向都知道最終的事業目的地,肯定是內地,華語電影肯定是內地的。我以前跟很多朋友都講過。我後來去美國,或者做泛亞洲電影,都是為了避免在不對的時候回來拍戲。
因為當時聽了很多很亂的(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方式,也聽了很多不能理解的審批的問題。也有以訛傳訛的,傳出來覺得非常荒謬。所以就覺得不想拿著那個熱情,一進來就給打垮了。應該保留熱情,在對的時間才回來。我也不拍古裝片。當時回來最早的一批,像徐克他們,拍古裝片都需要地方,需要景,需要人。這些都是我的電影不需要的,所以我沒有他們那麽急迫。
南方周末:你說為了拍《中國合夥人》,還跟王石聊了很多次,都聊什麽呢?
陳可辛:給他看劇本,看他覺得有沒有不靠譜的地方。其實最後得到的並沒有直接用在那部電影。更重要的是跟他聊一些1980年代的事情。我還是不甘心,還是想早晚要拍1980年代。
我聽很多他創業時候的事,包括萬科的開始,包括很多資本市場的概念。一個兩袖清風的CEO,公司股份他都不要,哪有那麽清高的?那麽他講,在1980年代國營企業私有化的時候,給管理階層股份,大家不敢要的,怕擔責任。要是能有一天把這些東西拉出來一個故事拍,就非常有趣。
南方周末:你在內地拍成的第一部戲是《如果·愛》,之前有過別的嘗試嗎?
陳可辛:其實更早有一部戲,審批過不了,到今天都過不了,一直等待。哈金的《等待》。劇本是蘆葦寫第一稿,張艾嘉寫第二稿。我在2000年已經做過很多的資料,還花了不少錢建了組,結果審批不過,所以沒拍。
我看了很多書,還去東北到處看,因為故事發生在東北。《等待》是從1960年代講到1980年代初。男主角的身份是軍人。
南方周末:這麽多年來,電影作為一種言論、表達,你覺得它的影響力,它的開放度,有沒有什麽變化?
陳可辛:我一向都是這樣說,你拍商業電影,其實第一個審查的就是投資方。內地有特殊的制度跟情況,我們也不能一下子把這個制度改變,我還是願意把審查機構看成一個顧問,而不是一個對手。老實講投資方也是一樣,到最後其實說了算的還是票房。投資方也是看票房,他就覺得好萊塢電影難道不也是非黑即白嗎,其實這跟主旋律是很像的。
小心還是得小心,但到現在為止,我不覺得它太過妨礙我的創作。我的電影政治的基因不多。當然除了《等待》,我還買了《大江大海1949》,卻根本連劇本都沒寫。《等待》是我完全不知道原來那個叫麻煩,到《大江大海1949》時,我是任性地買了,因為我喜歡書,也跟龍應臺聊得很好。但我沒啟動,我知道啟動也沒用。我還是跟我的同行說,別選一些你明知道不行的題材,在里面去剪,那出來不如不拍。我不拍《大江大海》,我還可以拍其他的。
周一亞市早盤原油價格跌逾2%,因本周日美國煉廠石油工人掀起1980年來最大規模罷工。就在上周五,原油價格大漲8%,因原油巨頭紛紛減少開采預算,且鉆井平臺開工數量下降。
截止北京時間8:50,三月WTI原油期貨報47.20美元/桶,下跌1.04美元,跌幅2.16%。布倫特原油報51.95美元/桶,下跌1.04美元,跌幅1.96%。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與企業未能就一項於2月1日期滿的勞動合同達成共識,於當地時間1日開始舉行大罷工,目前涉及九處煉油地。受罷工影響的煉廠合計每日可產出182萬桶燃料,占美國產能的10%。煉廠生產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原油需求量下降。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之一,在美國、加拿大以及加勒比海地區擁有大約1200萬工人和退休人員。自1980年長達3個月的罷工以來,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就未曾再發起全國罷工。如果旗下工人全部參與罷工,或將導致美國64%的燃料生產中斷。
此外,本周末一項彭博社調查結果顯示,OPEC不僅沒有減產挺價,反而在今年1月份擴大了原油產量。OPEC成員國產油量在1月份每天增加了48.3萬桶,日均為3090.5萬桶。其中,伊拉克、沙特和安哥拉的石油新增產量尤其多。伊拉克月度產油量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上周五,國際油價暴漲達8%,因數家美國能源巨頭削減未來開采投資,且鉆井平臺上周降幅為1987年以來最大,開工平臺量已經跌至三年最低水準。自去年夏季以來,石油開采商已經停運了約24%的鉆井平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連線港股系列之:天鴿互動(1980)電話會議紀要 作者:楊仁文,姚蕾,王蒙 會議時間:2014年4月8日上午10:00-11:00 會議嘉賓:天鴿互動,柯霆鈞 會議主持:方正證券,傳媒/體育首席分析師,董事 楊仁文 公司簡介 2008年7月創立,總部位於杭州,是中國最大的實時社交視頻平臺之一,開發並運營能讓用戶通過視頻、語音、文字及虛擬物品交換來互動的創新性實時視頻技術。截止2013年12月31日,平臺的9個實時社交視頻社區涵蓋了26000個實時在線視頻房間,用戶與共同背景、興趣、文化及方言的其他用戶互相認識並保持聯系,社區提供多元化房間種類,包括音樂、脫口秀、社交、金融和教育,用戶可以加入並參與卡拉ok、生日派對、才藝比賽、周年慶賀等實時活動。此外,公司還涉及遊戲的研發與運營。 天鴿互動,柯霆鈞 公司願景:讓天下人笑口常開 目標客戶: 來自國內3-6線城市,城市化進程中轉移其他城市謀生。特點:(1)外來人口;(2)當地娛樂選擇少、朋友圈窄;(3)希望在互聯網找到相同愛好、方言的朋友互動。 產品歷程: ![]() 產品類型:
平臺建設:(1)9個平臺:8個“多對多”,1個“一對多”);(2)所有平臺都有IOS與安卓平臺;(3)13.9%的MAU來自移動端。 發展歷程: ![]() ![]() 股權結構:800多個員工,400多人持有期權,受限股占總股本5.7%,流通股份28%左右。 ![]() 生態體系: 角色層面:“主播+銷售”服務用戶。(1)主播為房間提供內容,和“一對多”的區別是 ,大部分非專業,兼職為主,由上麥用戶轉化,每月60萬用戶打開攝像頭互動,主播只有4萬不到,銷售如覺得上麥用戶有潛力讓房間更有人氣,會問上麥用戶是否願意每月按時間表上線,如果答應就轉成主播位,發薪水;(2)銷售是天鴿平臺獨有,相當於客戶經理或客服代表,負責搭訕新進用戶,offer優惠套餐、增幣,了解用戶信息、行動和偏好,提供定制服務,讓來平臺的遊客變成MAU、MPU,拉長生命周期,提高消費和活躍程度。 禮物層面:(1)“一對多”:禮物只有兩種產品:一種是刷花,但一般看不清誰送的;想和主播成為朋友或認識你,要送昂貴禮物,房間有超過一個土豪容易引發競爭,傷到的高付費用戶會換頻道;(2)“多對多”:有群眾道具,理念是避免競爭,交友為主:舉例:煙花道具,灑出來點到的都有金幣;點歌娃娃,主播收到要唱歌,用戶生日或有好事可以包場,10個主播可以刷10個包場,主播輪流唱歌;炫耀性道具(座駕、飛機)。 技術層面:在視音頻壓縮領域有優勢。(1)“一對多”只有一個攝像頭,對帶寬的要求不高;(2)天鴿同時支持10個攝像頭來自不同的三四線城市,不同品牌的寬帶、設備,要達到低於一秒延遲的,讓用戶更好互動。公司投入很多,20多個IDC,1000多臺服務器,單平臺支持10萬路實時視頻在房間互動。 內容監控:用戶協議+智能識別+政府合作。(1)普通用戶需要簽訂協議,有義務保證平臺內容健康,看到違規行為要主動舉報,對房間的處罰對連帶的人都有影響,壞的情況是關閉房間,工作人員被舉報會扣掉激勵費用;(2)專利技術每三分鐘對幾萬個房間截圖,照片進入智能識別系統,根據人體各部位占屏幕的百分比、人的動態、膚色的轉變等一系列算法判斷,有嫌疑的照片發送金華團隊(80多人、24小時監控)人工識別,5分鐘之內做出判決;(3)周報呈交當地公安局溝通情況,政府機構有權限24小時監控所有房間。 增長策略:
新推產品: 實時互動遊戲《江山美人》,遊戲視頻深度結合:一般遊戲直播就是節目,天鴿是類似陪玩概念,女朋友不願意陪或沒有女朋友,可以通過實時互動視頻陪玩。主播會控制遊戲中的一個avatar,有生命值,可以走動、攻擊、欺負,新用戶進來可以咨詢美女法師玩法,她會給用戶介紹隊友,建QQ和微信群互相交流,定期組織群體活動,把不在線上的人拉回來。9158原有的線上貨幣化道具、虛擬道具嵌入遊戲中,管家在遊戲中可以發東西撒道具,讓隊友有錢買遊戲道具。點歌娃娃也可以刷美女法師,邊打邊唱歌。插件兼容所有手遊和端遊,目前在公測階段。手遊《三國誌:國戰版》也嵌入了該功能,受限手機屏幕太小視頻不能開,但可以溝通,互相加空間、變好友、送禮物。插件幫助遊戲提高用戶粘性、拉長生命周期、降低用戶獲取成本。《三國誌:國戰版》20%-30%的收入通過主播充值。 O2O卡拉OK:(1)用戶來到門店掃二維碼,下APP,通過APP操控房間,實現預定、點歌、點菜功能,進房間刷二維碼產生房間ID,PC端可以搜到,來不了朋友可以遠程加入,出現在大屏幕,刷禮物。虛擬貨幣和超市打通,可以直接換酒水飲料等。公司會通過後期制作歌曲,有雲評分系統,用戶可以PK,房間和房間PK,O2O PK。概念是顛覆傳統KTV,傳統就是包廂和酒水費,公司把O2O的貨幣化工具都放到產品里,增加遊戲的概念,實現實時視頻互動,包括公聊、私聊、彈幕等功能也會加入。 財務表現: 2014年營收6.92億,同比增26.3%。14年6月1日收到營改增影響(6%增值稅),不考慮增值稅,實際增30%,營收7.15億。調整後EBITDA增長27%到3.9億元,調整後凈利潤率增長30%到2.67億元。凈利潤率從37.6%增到38.6%。調整後EPS 0.23元。2013年凈利潤2億元,希望3-5年凈利潤翻倍,14年已經有30%的增長;總平臺流水、總消費增長超過30%,達到目標不難。 2014年4季度活躍用戶1580萬,增長30%;付費用戶39.8萬,增長17%。目前13.9%用戶通過移動端登陸產品,希望移動端的MAU在3到5年能夠做到50%。 新垂直目前貢獻不大,會通過跟各垂直領域龍頭投資或合作,目標3到5年新垂直領域總用戶消費超過50%。去年投資西河,是B2B的醫療系統供應商,為醫療機構及檢測機構提供內部IT系統,目前在全國為300多家機構提供服務,涉及用戶超過2000萬人。投資後,考慮往B2C方向延伸,讓平時線下體檢的人慢慢引到線上健康社區,提供附加值服務,比如體檢報告通過APP獲得,會給指標建議(和全國平均比較)、問卷分析(作息、睡眠、運動頻率)、健康社區(醫生公開講座),最後形成不同社區,後臺分析數據,推出新的貨幣化策略,比如私人醫生概念,通過視頻找到靠譜的醫生等。 Q&A環節 Q1:未來如何實現增長?個人理解公司銷售都依靠外部代理商或者服務經理,擴張方面跟一般互聯網是否有區別?是不是通過對經銷商的考核拉動銷售? A:我們各方面的增速一直比較穩健,經銷商的作用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拉長生命周期。公司會給他們考核指標,如能達標,會調整分成比例。目前會增加一些小的平臺,增加了兩個經銷商。如果不是很好,他們會感到壓力。公司增速一直很穩健,現金流很好。 Q2:公司增長主要是來自於新的經銷商呢,還是原有經銷商自身的增長? A:經銷商的職能不是拉高表現,是類似agent的職能。我們目前1500個銷售,主要是來推動房間,主要增長是房間的增速和活躍程度。他們的毛收入都在用戶流水里,做大後,會慢慢調高分成比例。我們的增速不依賴經銷商,因為用戶或系統平臺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他們只是協助管理。 Q3:關於遊戲變現的數據,已測試產品的數據包括留存率等,在提供了視頻社交插件後,數據有沒有變化? A:目前通過正常渠道來做的是兩款手遊,貢獻較大的是先推的《三國誌:國戰版》,視頻嵌入的遊戲是測試版。自己開發很大的原因是有一定的KPI供測試插件,真正商業化還有待考量。目前還是移動遊戲為主,對視頻要求比較高,不是每款遊戲都能嵌入插件,現在只是音頻部分。遊戲收入2015年能翻一倍能做到,目前運營3個遊戲,2015年計劃再推4-5個遊戲。 Q4:《三國誌國戰》是否嵌入了插件?遊戲轉化率大概多少?下載和付費轉化率? A:《三國誌:國戰版》後來增加了這個功能,不過不是視頻。通過按鈕進入討論空間,可以加主播互動、送禮物、充值,目前20%-30%收入通過主播來為我們第一款手遊進行充值。最近在升級,後面應該會有更好的產品。 Q5:KTV線下轉型業務13年就提出,去年進度並不快,是否因為線下KTV改造要求? A:O2O卡拉OK目前沒有貢獻收入。它是通過合資形式,目前的3個地點是用來建API和平臺測試。我們CEO說過,2015年會宣布一些動作,甚至可能把業務分拆出來或跟比較大的平臺合作建成10億級市值的公司。我們現在跟一些比較大的連鎖品牌聊,比如萬達有100多個門店的大歌星,還有我們在測試階段合作的百家樂,也是在浙江比較有影響力的連鎖品牌。如果有新的消息會發公告。 Q6:線下KTV O2O的產品策略是必須要KTV線下系統對我們的API作嵌入和改造? A:對。很簡單,在卡拉OK系統里,先要裝光纖,之後就能實現軟件功能,組裝成本也不高。 Q7:房間最活躍的時間段?能否做到同步監管?請談談去年、今年出現的情況怎麽處理? A:(1)活躍的時間段是晚上8點以後,持續時間比較長。(2)關於內容監管,是行業里做得比較完善的,跟政府關系比較好,上市也和聯交所做了盡職調查,訪談了一些領導。文化、公安兩家部門出了書面確認函,證明成立到現在從沒被罰,也主動配合監管。公司CEO電話會議上給了一個指標,3-5年利潤翻倍,移動端MAU提高到50%,通過一些其他合作夥伴把新業務盡量提高,保持遊戲及其他收入業務上的增長。 來源:方正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