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平安三季報的五大看點 流水白菜

來源: http://xueqiu.com/2340719306/32558247

1、平安產險的綜合成本率低意味著什麽?
和太保產險比,平安產險的承保利潤,多出太保30個億。假如太保是0。

2、三季報平安銀保渠道大做長期期繳。
一般來說,銀行渠道是垃圾渠道,哪家公司銀行渠道做得多,這家公司基本就不能投了。銀保渠道,消耗著保險公司寶貴的資本金;保單退保率極高,使得保險的聲譽極差。同時,也是最關鍵的,銀行渠道的保單,保險基本0利潤。
但期繳例外。期繳是銀行渠道利潤的源泉,有3年期,有5年期,這些價值有限;10年期甚至期限更長的,就非常有價值的。而平安銀保渠道,3季度10年期及以上大幅增長。

順便一說,三季度,平安的個險渠道進一步優化。


3、千人核心持股計劃是幾個意思?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足以對沖剩下不多的減持;從管理層的角度來說,利於管理層的話語權;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還可以看到管理層將自身利益與股價掛鉤的誠意。

總之,是大利好。

其他:
1、平安的凈資產增長一直是優勢。正常年份,增速高於其他保險公司三分一。





2、總投資收益低下的業績,包含未來有大量的利潤可以釋放。

凈投資收益5.3是個很有希望的數據,一般來說,總投資收益是在凈投資上加上一個數字。也就是說,現在平安的總投資收益達到5.5應該沒有問題了。目前的總投資收益低,一方面是大量消化去年浮虧,一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浮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09

APEC峰會四大看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39

458546026-1024x683

下周APEC峰會就將在北京正式開幕,習近平、奧巴馬、普京、以及安倍晉三這些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領袖將齊聚一堂。本次會議會討論什麽樣的話題,究竟有哪些必須關註的焦點?

地緣政治

當全球最重要國家的領導人齊聚北京之時,APEC會議意義遠遠超過了消除地區貿易壁壘的初衷。

在數千名記者、外交官、將密切關註哪位國家元首與哪位國家元首握手,在什麽場合在什麽地點會面。這一系列細節對於全球安全和穩定意義重大。

其中最為矚目的握手莫過於習近平主席會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這將成為雙方各自成為自己國家最高領導人後,首次在公開場合正式會晤。

如果普京和奧巴馬有任何形式的會晤將成為另一個焦點,這意味烏克蘭停火協議簽署後,西方同俄羅斯關系正出現解凍跡象。

中美兩個自貿協定的競爭

作為東道主,中國將利用本次會議竭力推銷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協定,這將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自貿協議(TPP)直接競爭,後者把中國排除在外。

此前《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試圖阻止中國利用APEC峰會推動對成立亞太自貿區進行可行性研究。但最終中方確認“啟動並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納入本次會議討論議程。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很難在北京就FTAAP達成突破性成果。不過參加本次會議的各國,包括TPP成員國,將努力在會議上克服分歧,包括在農產品、汽車進出口等敏感貿易商品上做出妥協。

基礎設施投資

北京APEC會議還將聚焦亞太領域的金融和基礎建設投資。

中國現在擁有多家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建築企業,並提出了“一帶一路”概念,推動歐亞貿易發展。

幾周之前,中國牽頭攜手21個國家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

中國還承諾將啟動一個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基金,來建設中亞地區的道路、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

但是中國在中亞大舉投資,很可能引起某些亞太國家的不滿,尤其將觸動美國的利益。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有可能認為中國希望通過投資增加地區影響力,從而把美國擠出該地區。

美國已經施壓盟國,不要參加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或者其他投資項目。

反腐

過去兩年來,中國反腐打擊已經從國內擴大到了海外。中國政府努力要把更多潛逃國外的腐敗分子引渡回國,這就需要擴大國際反腐合作,設立一整套機制。

公安部“2014年獵狐”行動,已經緝拿了數百名潛逃海外的貪腐分子。海外行動涉及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新西蘭等亞太國家。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天稱,本次APEC加大了反腐敗合作。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在亞太加大追逃、追贓合作,攜手打擊跨境腐敗行為。

如果本次峰會能夠進一步推進“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將讓中國的國際反腐更加制度化、獲得更多國際合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90

美股三季度業績回顧(九大看點九張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684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1-11 11:28 編輯

美股三季度業績回顧(九大看點九張圖)

作者:KevinLIU


美股2014年三季度業績期已進入尾聲。截至目前,標普500指數全部成分股中的439家公司(市值占比92%)已經披露了三季度業績。我們從整體和分板塊增長、盈利意外、增長驅動因素、增長質量、以及未來前景展望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梳理出以下九大看點:


美股三季度業績九大看點:複蘇持續、兌現預期
1)    整體業績穩健複蘇。三季度標普500指數整體EPS同比增長8.1%,繼續保持穩健增長,進一步確認經濟複蘇下企業盈利向好的趨勢;
圖表1:標普500指數2014年三季度業績概覽

2)    相比二季度,金融板塊中的房地產、銀行和券商三季度盈利增速均明顯提升;但消費和能源板塊增速的下滑幅度最為顯著;
圖表2:三季度對增長貢獻最高的仍然是醫療保健、銀行、信息科技這三個板塊,合計貢獻3.6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Factset,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3)    三季度業績確實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如油價下跌拖累能源板塊盈利;而強勢美元和其他地區增長疲弱對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板塊,如信息科技、能源和原材料也都帶來一定負面拖累;
圖表3:強勢美元和其他地區相對疲弱的經濟增長對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板塊也有一定的負面拖累

4)    盈利意外方面,整體EPS超預期幅度較二季度明顯上升;此外,~73%的公司業績均超出市場預期,這是2010年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圖表4:標普500指數整體EPS超預期幅度較二季度明顯改善;超預期公司數占比也大幅提升

5)    驅動因素上,三季度標普500非金融板凈利潤率小幅擴張至9.4%的歷史高位,但收入增速回落造成一定拖累;
圖表5:三季度非金融板塊凈利潤率小幅擴張至歷史高位,但收入增速略有回落

6)    成本和費用方面,持續寬松的貨幣環境壓低財務費用、相對疲弱的工資增速使得人工成本維持溫和、而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則大幅降低了企業成本,進而共同推升利潤率至歷史高位;但我們認為進一步大幅擴張的空間有限;
圖表6:標普500指數非金融板塊的凈利潤率在三季度進一步小幅擴張至歷史高位

7)    雖然杠桿率在三季度基本持平,但凈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共同擴張仍然推動ROE繼續攀升;我們認為未來仍有上升空間,主要驅動因素將來自企業杠桿水平的提升
圖表7:凈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的小幅擴張推動三季度ROE繼續攀升

8)    在手現金依然非常充裕。三季度標普500非金融企業整體現金占總資產比例進一步攀升至12.3%的歷史高位;
圖表8:美國上市公司在手現金水平依然非常充裕,三季度標普500指數非金融企業整體的現金占總資產比例進一步攀升至12.3%的歷史高位

9)    企業投資如期加速。三季度企業投資支出(Capex)進一步加速增長。往前看,充裕的在手現金、持續改善的現金流、仍處於低位的杠桿水平、以及已經接近長期歷史均值的產能利用率都將使得企業有能力和也有需求繼續增加投資;
圖表9:標普500指數非金融企業投資支出(Capex)進一步加速增長,契合我們此前發現的收入增速一般領先投資支出兩個季度左右的歷史規律

四季度和2015年展望:盈利將成為市場上行的主要動力
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15年,我們預計美股盈利有望進一步提升。從收入端來看,經濟複蘇和企業加大投資的正面效果將會逐漸傳導至企業收入的增加;而成本端方面,我們預計盡管利潤率仍將維持高位,不會出現明顯收縮,但進一步擴張的空間也相對有限。
圖表10:當前市場一致預期顯示,2014年標普500指數EPS有望增長7.6%,而2015年增長10%

因此,我們維持中長期看好美股市場的觀點,並判斷市場將進入牛市周期中的“理性階段”,主要依賴盈利增長而非估值擴張來推動。維持此前對標普500指數2014年底2070點的預測;同時預計標普500指數到2015年底有望攀升至2140
圖表11:市場將進入“理性”階段,主要由盈利增長而非估值擴張來推動
資料來源:Factset,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來自中金海外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27

萬達地產招股集資規模削減1/3 萬達城成未來看點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75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9 13:13 編輯

萬達地產招股集資規模削減1/3 萬達城成未來看點


作者:首募錢厚

T姐曰:從某年開始,萬達廣場突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T姐的城市里,並且成為城市地標和商業中心。盡管它的地理位置不在最核心的區域,但它能化腐朽為神奇,把該地段升級為城市的核心地段。作為商業地產的龍頭,萬達在國內可謂罕逢敵手,強大的融資貸款能力為其快速擴張提供了保障。公司將在周三招股,招股價區間為41.8-49.6港元,較原先預估的募資金額降低近三分之一,但仍將成為今年香港IPO融資之王。T姐認為,2016年陸續登場的萬達城,將成為萬達廣場能否持續繁榮擴張的關鍵之作!

--------------------------------------------------------------------------------
目錄核心關註點

公司簡介
公司主營業務
公司資產結構及未來計劃
公司競爭優勢
重大不確定性

--------------------------------------------------------------------------------


1.核心關註點


1.1 公司未來四年的發展重點仍然是萬達廣場,並顯示出向三四線城市擴張的趨勢。三四線城市的萬達廣場項目,大多單體規模超過50萬平方米,平均住宅物業規模占比為33%,高於現有物業的占比。

1.2萬達城於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預計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1.3 公司銷售收入的外延式增長動力來源於銷售面積的增加。公司在建物業中,銷售物業的總建築面積為3782萬平方米,按每年銷售面積15%增速計算,將支持公司未來四年的銷售。其中,萬達廣場的銷售物業面積為3056萬平方米。

1.4 公司租金收入的外延式增長動力來源於可出租面積增加。未來四年新增投資物業1073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971萬平方米。按現有購物中心占投資物業的比重以及可出租面積占比,未來可出租面積將增加588萬平方米,相當於現有可出租面積的73%。
1.5 公司租金收入的內生式增長動力來源於租金上漲。作為年客流量達到12億人次的優質購物中心,短期內租金上漲趨勢不變,但電商對公司仍可能產生不利影響:一是為公司貢獻14%租金收入的萬達百貨是電商沖擊最大的業態,二是公司商鋪銷售的高溢價難以持續。
1.6 公司拿地成本低,有助於保持高速擴張的態勢並在競爭中提供較高的安全邊際。


2.公司簡介

2.1 公司的產品體系

萬達地產的產品體系包括萬達廣場和萬達城。
萬達廣場的物業組合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住宅、商鋪和酒店。購物中心是核心物業,為公司貢獻租金收入;辦公樓為公司貢獻租金收入或銷售收入,住宅、商鋪則為公司貢獻銷售收入。



圖示:萬達廣場的物業組合







根據萬達廣場項目總規模的大小,萬達廣場具體分為兩種項目:一種項目總體建築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下,一種項目總體建築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上,包括個別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項目。這兩種項目的物業組合結構有較大差別。作為核心物業的購物中心平均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各項目間差異不大。但項目越大,住宅規模也越大:50萬平方米以下的項目,住宅平均占比為25%;50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住宅平均占比為36%。

圖示:大規模項目的住宅占比較大




萬達城是以當地文化或旅遊主題為特色的多用途綜合體,強調文化及旅遊的概念。公司共有8個萬達城項目,分布在無錫、哈爾濱、青島、合肥、南昌、西雙版納及武漢。單個項目總建築面積大,除青島萬達東方影都以外,其余都超過100萬平方米。

在物業組合上,萬達城包括購物中心、辦公樓、住宅、酒店,此外還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打造包括秀場、遊樂場及滑雪場等大型文化或旅遊業態。
萬達城的購物中心有的改名為萬達茂,萬達茂與萬達廣場的業態組合有較大差別:萬達廣場零售、餐飲、娛樂業態基本符合“52:18:30”的傳統比例,萬達茂則加大了體驗式業態的比例,零售部分占比降到20%以下。
公司擁有102家酒店,其中92家屬於萬達廣場或萬達城的組成部分,10家獨立於大型綜合體。公司有20家自主經營酒店,定位高端豪華型;還有28家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目前為公司貢獻較大收益的是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

圖示:公司酒店分為自主經營酒店和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






圖示:為公司貢獻較大收益的是第三方酒店管理人經營的酒店

公司酒店運營也擁有較良好的經營業績,保持較穩定的入住率和平均客房收入。


2.2公司的股權結構
IPO之前,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健林直接持有公司7.93%的股權,並通過大連萬達集團持有公司51.07%的股權,合計持有公司59%的股權。公司管理層合計持有公司4.19%的股權。13名公司股東、125名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剩余36.81%的股權。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3.公司的主營業務

3.1 業務系統
萬達的業務系統包括土地收購、房地產開發、以購物中心為核心的投資物業的運營、住宅、商鋪等物業銷售以及酒店運營。
公司的開發效率很高,一般自土地收購的24個月內開始營運購物中心,自土地收購的 36個月內完成銷售物業的交付並開始酒店營運。

圖示:萬達的業務系統





3.2 收入結構
公司的收入來源包括物業銷售收入、物業租金收入以及酒店經營收入。目前大部分收入由物業銷售貢獻,包括住宅、辦公室、SOHO、零售、停車場及其他物業,近年占比在85%左右。其中,住宅物業和零售物業占比較高,13年分別占物業銷售收入的40.62%和27.27%。

圖示: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主營收入結構情況





3.3 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高
公司各業務都具有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圖示: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高





3.4 值得關註的財務信息

公司有較高的盈利能力,但剔除投資物業增值以後的核心凈利潤率僅有10%左右,2014年上半年為負。
此外,公司債務水平有所上升,支付的利息費用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4. 公司的資產結構和未來發展計劃4.1萬達廣場的購物中心是公司核心資產
截止2014年9月30日,公司的已完工物業1940萬平方米。
分業態來看,投資物業1470萬平方米,酒店210萬平方米,持作銷售的已完工物業260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為1020萬平方米。

圖示:公司的已完工物業分布




分產品體系來看,公司核心資產為萬達廣場的投資業務,總建築面積達1412萬平方米。

圖示:萬達廣場的投資業務是公司的核心資產




此外,目前持作銷售的已完工物業中,萬達廣場的SOHO及辦公樓占比較高。


4.2 預計未來四年發展重點是萬達廣場,萬達城於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
公司擁有741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預計能支持公司3-5年的發展。其中在建物業5650萬平方米,待建物業為1760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的在建物業達到4610萬平方米。公司預計未來四年增加88座萬達廣場,比現有71座萬達廣場翻倍,是公司未來四年的發展重點。

圖示:公司未來四年發展重點仍然是萬達廣場





萬達城的在建物業938萬平方米,待建物業1130萬平方米。公司規劃的8個萬達城項目,預計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是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
圖示:萬達城預計2016年以後逐步完工

總的來看,萬達地產的業態包括投資物業、酒店和銷售物業。萬達廣場的投資物業是公司目前的核心資產,總建築面積1412萬平方米,未來四年公司發展的依托仍然是萬達廣場,在建投資物業達971萬平方米,銷售物業達3056萬平方米;2016年以後,隨著萬達城的逐步完工,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4.3 在建物業支持公司四年銷售並使公司可出租面積增長73%
公司在建物業中,包括商鋪、住宅和辦公樓在內的銷售物業面積3782萬平方米,加上現有已完工的260萬平方米,未來四年銷售物業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假設公司2013年後銷售面積按15%增長,現在建物業能支持公司2014-2017年的銷售。

圖示:公司銷售面積歷史概況





公司未來四年新增投資物業1073萬平方米,其中萬達廣場為971萬平方米。按現有購物中心占投資物業的比重以及可出租面積占比,未來可出租面積將增加588萬平方米,相當於現有可出租面積的73%。

圖示:預計在建投資物業將使公司可出租面積增加73%




4.4 萬達地產向三四線城市擴張的趨勢明顯,住宅占比提升
在地域布局上,萬達地產以二三線城市為主,或者在一線城市的新經濟商圈。現有的71座萬達廣場,有32座分布在二線城市,29座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圖示:現有萬達廣場以二線城市為主




未來四年,萬達廣場將繼續保持在二線城市的建設,並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擴張。

圖示:萬達廣場向三四線城市擴張提速




在三四線城市,萬達廣場建設的項目,以規模超過50萬平方米的大項目為主。在物業結構上,銷售物業特別是住宅物業的占比有明顯提升,在建住宅物業的總建築面積為1536萬平方米,在萬達廣場總規模中占比33%。

圖示:萬達廣場的住宅規模占比提升





5. 競爭優勢
1、拿地成本低有助於擴張並提供較高安全邊際
公司近三年的拿地成本分別為1821元/平方米,1171元/平方米、1096元/平方米,呈下降趨勢。這與公司向三四線城市擴張有一定關系,更重要的是,較低的拿地成本體現了公司憑借開發能力和品牌獲得了較強的議價能力,有助於公司持續地擴張,也為公司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公司近三年拿地面積分別為907萬平方米、161萬平方米和217萬平方米,逐年上升,體現公司擴張的決心。

圖示:公司拿地成本下降,拿地面積上升






萬達近三年的拿地成本占其售價比例平均為9.18%。根據蘭德咨詢的報告,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低於10%的僅有6.4%,40%以上的房企超過33%。從具體公司來對比,2013年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龍湖地產為18.2%,萬科接近25%。可見萬達在行業里屬於很低的水平,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分業態來看,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例,零售物業從8%下降到4%,穩定在低水平;其他業態也下降到較低的水平,2014年上半年,住宅物業、辦公樓和SOHO分別為13%、11%和16%,與行業相比競爭優勢明顯。

圖示:公司拿地成本占平均售價的比重下降並穩定在較低水平




拿地成本低使公司可以以較低的售價競爭,同時保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以銷售物業規模最大的住宅為例,公司的平均售價基本在一萬以下,但毛利率仍較高。物業銷售是公司以售養租模式的重要前提,能幫助公司快速回籠現金,以持續進行後續擴張。我們認為,即便未來競爭加劇,萬達具有充分的安全邊際,可以通過降價完成銷售,以保證現金流。

圖示:萬達有較高的毛利率,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





2、業態轉型與電商影響(電商對購物中心影響不大,但可能影響零售物業的沖擊)
從行業來看,我國購物中心有增長的空間,也存在替代需求。根據國際購物中心協會(ICSC)的數據,2010年中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為0.46平方米,是美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的1/5左右,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此外,此前一線商業地產公司均集中在一線城市的發展,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商業地產發展滯後,購物中心還存在一定的替代空間。
新建項目完工、總建築面積和可出租面積增加是公司外延式擴張的動力。近三年公司總可出租面積逐步提升,未來四年還有至少70%的增長空間,將驅動公司的增長。

圖示:總可出租面積提升為公司帶來外延式擴張的動力





租金上漲是公司短期內生式增長的動力。近三年公司的月租金分別為57元/平方米、63元/平方米和70元/平方米,逐步上漲。短期內公司租金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

圖示:公司的租金水平逐步上漲






培育期因素的消除將保證公司租金收入的增長。公司新開的萬達廣場對租戶采取較優惠的租金,特別是簽訂10至15年租約的主力租戶及次主力租戶,租金會在三年後才開始上漲,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公司新開萬達廣場數量分別為15家、17家、18家和5家,預計未來平均租金仍有上漲的動力。

圖示:公司近三年新開萬達廣場數量多,培育期內租金收入水平偏低




電商對零售百貨的不利影響已經凸顯,但優質購物中心的稀缺使購物中心在短期仍能保持一定的議價能力,租金上漲的趨勢短期內不變。2013年萬達廣場吸引客流12億人次,對租戶保持很大的吸引力。此外,萬達主動調整租戶組合以打造體驗式購物中心。萬達廣場的零售、餐飲、娛樂業態基本符合“52:18:30”的傳統比例公司。2014年上半年起,公司開始戰略性的調整租戶比例,增加餐飲、娛樂業態的占地面積。公司擁有零售和娛樂類業態的關聯方,零售類業態關聯方以萬達百貨為主,娛樂類關聯方為萬達院線、北京大歌星以及萬達兒童娛樂。截止到2014年6月,萬達百貨、萬達院線和北京大歌星為公司貢獻的租金比重分別為14.3%、3%和1%,是公司前十大租金收入來源。公司對關聯方采取較低的租金,未來加大非關聯方的比例或提高關聯方的租金,也將提升公司的租金水平。

圖示:公司為關聯方提供較低的租金




電商的沖擊不容忽視。2012年和2013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分別為1.3萬億元和1.85萬億元,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6.3%和7.9%。我們認為電商對萬達地產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關聯方萬達百貨占公司租金收入的14%,而百貨業態是受電商影響較大的業態。
其次,零售物業為公司貢獻30%收入,但高溢價難以持續。公司銷售的零售物業,主要是萬達廣場的臨街商鋪,憑借萬達地產的高客流獲得高溢價,近三年平均售價分別為2.4萬元/平方米、3.0萬元/平方米、2.9萬元/平方米。對投資人而言投資回報期長,在零售業態受電商沖擊較大、房地產投資行為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的背景下,零售物業的投資價值降低,未來零售物業的高售價、高毛利難以持續。

圖示:零售物業為公司貢獻30%收入






圖示:公司零售物業售價水平偏高



3、公司具備較強的現金周轉能力
萬達采取以售養租的模式,通過物業銷售快速回籠現金,具備較強的現金周轉能力。對比體量相近的萬達和萬科,發現萬達的預收賬款/存貨比例遠遠高於萬科,可見周轉能力更強。


盡管預收賬款/存貨比例有一定下降趨勢,但高現金周轉能力具備持續性。這是由於拿地成本低為公司提供競爭優勢和較高的安全邊際,未來即便行業競爭加劇,公司仍能通過降價保證銷售,保證現金的回籠速度。
此外,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從債務融資來看,公司通過發行債券和銀行借款的方式融資,公司發行的海外債券利率較低,使公司的實際利率中樞不斷下降。此次IPO融資以後,公司將擁有更充足的現金進行項目開發。

圖示:公司的實際利率中樞下降





6.重大不確定分析
6.1 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緊將為公司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6.2 融資成本上升將為公司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6.3三四線城市的住宅銷售市場嚴重惡化將為公司帶來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36

華彩大規模回購彰顯信心,產業鏈布局看點頗多!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69

華彩大規模回購彰顯信心,產業鏈布局看點頗多!
作者:李音臨,申燁  

事件:
2014年12月19日,華彩控股(1371.HK)發布公告,回購公司股份5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9%;同時,行使購股權500萬股,占總股本的0.06%,價格為每股0.109港元,折價率為84.43%。截至2014年12月19日,公司已發行的普通股總股本增長至85.02億股。


我們分別從公司和行業層面對此次華彩控股回購行為進行解讀:​


公司層面,華彩的回購行為再次顯示出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樂觀預期,認為目前股價已被嚴重低估,同時也向投資者傳遞了積極信號。公司自今年10月牽手騰訊以來,不斷拓展自身原有的彩票機業務和新媒體業務,連續中標黑龍江省、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的體育彩票終端機采購項目,截至目前,公司今年已獲得9個省份及地區的體育彩票終端機供應商資格。此外,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北京科訊天地技術有限公司於12月15日完成了對北京貝英斯數碼技術有限公司的全面收購,意味著公司的彩票業全產業鏈的布局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貝英斯數碼長期致力於為企業客戶提供專業化IT技術服務,是企業數據中心架構整合解決方案及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彩票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並擁有彩票核心交易系統、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數據存儲與災備、信息加密的整體方案設計和系統集成等實施能力。​

行業層面,受審計署開展彩票資金審計事件影響,彩票板塊的估值承壓明顯。自11月中旬起,審計署派出18個特派辦,對全國共計18個省份開展彩票資金審計工作。我們認為,此次審計事件實際是有利於彩票行業和合規企業健康發展,審計的重點在各地彩票中心對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對於彩票代銷機構特別是彩票代銷網站不存在實質性的負面影響。近期二級市場對於此事件的反映已經過度,彩票板塊存在估值修複的可能。此外,單關固定獎金玩法將於2015年1月1日正式銷售,屆時銷售場次和時間將進一步放開,由試銷期的火爆情況我們可以預料明年新玩法正式上線後對彩票特別是競彩銷量帶來的巨大提振作用,地下和外圍私彩的回流效應也將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無論是從公司自身業務的順利拓展、行業估值的承壓還是明年新玩法正式上線帶來的行業新看點來說,華彩控股此次大規模的回購行為都彰顯了公司對目前股價低估的看法和對行業的樂觀預期。華彩控股作為國內彩票終端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不僅是唯一一家為中福在線提供系統、終端機、技術運營的上市公司,也在互聯網彩票銷售和彩種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前期投入,與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的合作也全面推開,特別是與流量巨頭騰訊的合作值得期待,預計新媒體彩票業務將繼續高速增長,建議重點關註。


文章來源:廣發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50

耶倫國會聽證會看點 三大表態可能驚呆投資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87

2月24日至25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將再次出席半年一次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一年以前,耶倫曾在聽證會上表示社交媒體和生物技術公司股票估值過高,引發股市下跌。這一次,耶倫是否會再次語出驚人,嚇到投資者?

MarketWatch記者Greg Robb稱,投資者將仔細觀察耶倫對加息時機、美元匯率、和審計美聯儲的表態。在這三點上,耶倫的表態有可能驚到投資者。

加息時點

最新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認為有兩種加息路徑:早加息,慢慢調;晚加息,快快調。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多數委員認為,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審慎。

Greg Robb稱,耶倫和她的主要盟友可能更傾向於漸進、緩慢的加息。而耶倫一直對低利率可能造成的資產泡沫心存戒心。因此,耶倫有可能在國會聽證時表示,加息時機已經到來。

如果耶倫確實做出以上表態,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將是意外之舉。當前,已有不少投資者認為,美聯儲最新的議息會議紀要偏鴿派,美聯儲2015年可能不會加息。

美元匯率

如果耶倫表態,強勢美元不利於美國經濟。對投資者而言,也將是個意外。

2014年以來,美元強勢升值。本周五,美元指數已從2014年5月的79點升至94點。如果美聯儲加息,美元可能進一步升值。

美聯儲尚未對美元匯率有過明確表態。而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今年1月參加達沃斯論壇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強勢美元是好事情,對美國有利”。

不過,強勢美元卻是美國出口企業的大麻煩。雅芳、高露潔等美資企業都曾表示強勢美元有損企業競爭力。美元升值還會壓低大宗商品的價格,壓低美國物價,引發通縮擔憂。

耶倫對於美元匯率的表態,將至關重要。

審議美聯儲

今年1月底,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為首的30多名國會議員聯署提起了一項議案,要求允許國會問責辦公室全程監督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流程。

自這一提案提出以來,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等美聯儲官員紛紛表示反對。

不過有經濟學家認為,耶倫也許會做出讓步。

“美聯儲其實沒什麽好隱瞞的。耶倫其實可以說,你們盡管來審計呀。”芝加哥投資管理公司 Mesirow Financial的首席國際經濟學家Adolfo Laurenti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16

50周年前瞻:今晚巴菲特股東信六大看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80

華爾街見聞今晚將第一時間全文翻譯巴菲特致股東信,敬請關註 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手機客戶端。

北京時間今晚9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公開他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股東的第50封信。

自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以來,一年一度的致股東公開信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巴菲特更是在去年公開信中表示,第50封信將描繪伯克希爾未來50年藍圖,這使得今晚即將公布的50周年信格外引人關註。

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今晚的公開信有哪些看點呢?《華爾街日報》總結了跟伯克希爾未來發展相關的六大主題,並將其按照對投資者的重要程度及巴菲特談及的可能性排序如下:

1.伯克希爾的遺產是什麽?它為何重要?

巴菲特的信並非只寫給本周末關註它的讀者。很顯然,巴菲特想要起草一份伯克希爾掌門人在未來幾十年內都能回顧的文件。為此,他也許會談論伯克希爾的制度文化——此前他曾表示希望兒子霍華德·巴菲特(Howard Buffet)好好守護它。此外,巴菲特也許會審視伯克希爾在收購其他公司時做出的承諾。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普通

談及可能性:高

2.合還是分?

當越來越多的公司在精簡結構、縮小關註範圍,好讓其業務更容易估值時,巴菲特也許會說,伯克希爾“合則更強”。伯克希爾旗下的保險業務,如車險企業Geico,是巴菲特投資其他業務的資金來源,在過去50年中推動了伯克希爾的業績增長。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在本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巴菲特可能會稱,“保險及其他業務產生的過剩現金可高效節稅地用於”發展公司的其他部分。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高。對關心伯克希爾未來的股東們而言,這是個關鍵問題。

談及可能性:高。對巴菲特來說這個問題同樣關鍵。

3.伯克希爾將去向何方?

巴菲特此前曾警告稱,伯克希爾規模已經太大,以至於無法保持過去的業績增速。但為了向未來接班人解釋伯克希爾不應被拆分的原因,巴菲特或將展示伯克希爾未來擴張的方向。他也許會考慮開展國際業務的可能性,或在世界其他地方尋找家族企業。現如今,美國的寡頭控股公司在尋找買家時會先考慮伯克希爾,但歐洲和亞洲的企業尚未形成這一條件反射。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高。

談及可能性:高。

4.伯克希爾將如何使用其資金?

巴菲特曾明確表示,在他有生之年,伯克希爾公司不會分紅。他稱自己會把用來分紅的錢用於發展公司業務——他也確實這麽做了。長期以來,一小部分直言不諱的股東一直在施壓巴菲特分紅,但在去年的年度會議上,關於這一問題的投票僅獲得很少支持,該計劃被延後。

也正是在同一會議上,在被問及伯克希爾20年後會是怎樣時,巴菲特坦言,未來有一天,伯克希爾的資金會多到他不知如何配置。

他表示,“這一天並不遙遠。資金數額離我們無法明智使用的臨界點越來越近。”

這是否意味著巴菲特今晚會重新考慮分紅問題呢?有可能。不過他更有可能將重點放在股票回購上。伯克希爾已經建立起了一套股票回購制度,即在股價跌至特定目標價格後將其購回,該特定價格每季度都會調整。巴菲特或將談及伯克希爾的目標價格,並提議對其放寬限制。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普通。取決於投資者群體,但很多人表示這不是他們首要關註的問題。

談及可能性:高。至少會被順便提及,是否會深入探討則有待觀察。

5.誰會成為巴菲特接班人?

巴菲特喜歡開玩笑稱自己死後會通過通靈會議繼續執掌伯克希爾。玩笑歸玩笑,誰來接任CEO確實是擺在伯克希爾及其股東面前的最大問題。巴菲特曾透露,這是伯克希爾召開董事會時討論的最重要議題。

盡管如此,巴菲特直接在今晚公開信中任命CEO繼任者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他更有可能重申自己說過的話:如果明天就要任命一個繼承人,董事會知道該選誰;他的兒子霍華德將接任非執行董事會主席;他的投資決策權將由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接管,這兩位已經在代表伯克希爾公司進行大規模投資。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非常重要。

談及可能性:這一話題很可能被提及,但巴菲特在這一問題上滿足人們好奇心的可能性為零。

6.伯克希爾將呈現何種公司結構?

在巴菲特的掌管下,伯克希爾以分權化管理而著稱,但巴菲特曾表示,公司或將在繼任者上臺後重組,由若幹副手各監管公司的一部分。今晚的公開信中或對此話題展開討論。

為此,巴菲特可能會在今晚的信中對幾位伯克希爾高管提出表揚,有望“中獎”的是“3T”:上述的Todd Combs、Ted Weschler及巴菲特的財務助理Tracy Britt Cool。

最近幾年,以上三位每人都在伯克希爾達成的交易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包括伯克希爾和Procter&Gamble就電池生產商Duracell達成的換股交易。巴菲特也許會選擇透露一點未來幾年中這幾位得力助手的角色,以及自己對他們的期望。

對投資者重要程度:普通。

談及可能性:一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04

備戰歐央行決議 五大看點缺一不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74

北京時間20:45歐洲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隨後21:30則將舉行行長徳拉吉的新聞發布會。在一月歐央行正式推出萬億歐元的QE計劃之後,本次市場又會關註哪些焦點問題?

最大看點:歐版QE細節即將披露

根據此前的決定,歐洲央行將從本月開始起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國債,持續到2016年9月,若歐元區通脹回升接近2%則會停止購債。如果持續到明年9月的話,總規模接近1.2萬億歐元。

投資者首先關註的第一個問題將是QE啟動的確切時間。其次,在如何計算央行購買國債比例25%,同一發行者總規模33%的問題上,徳拉吉需要向市場做出解釋。此外,如何執行購債(正向或者逆向拍賣)以及透明度問題上,市場也存在疑問。

一些細節在近期已經浮出水面,比如歐央行執委Coeure曾表態將會購買市場現存的債券以減少對市場的影響力。徳拉吉可能會進一步明確歐央行的行動。

問題2:歐央行可以買到足夠的債券麽?

徳拉吉和歐央行都對於每月購債600億歐元充滿信心,但是一些市場分析人士卻認為歐洲央行可能買不到債券。摩根士丹利匯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主要經濟體(日英美歐)國債凈發行量不僅創下歷史新低,更是首次出現了負值。

如果沒有投資者願意出售債券,歐洲央行推出QE也枉然。它可能被迫以大幅高於市場價格的成本購入債券,或者推出額外的措施鼓勵投資者出售債券。

123

問題3:歐央行如何評估QE的成敗?

徳拉吉1月已經明確表示QE將延續直至“通脹情況持續改善”。按照目前歐央行2%的通脹目標和最新2月的CPI數據-0.6%來看,這其中的缺口異常明顯。投資者將關心是否有其他指標來作為QE進程的判斷。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Guillaume Menuet和 Antonio Montilla認為,

未來18個月通脹缺口不可能縮減到歐洲央行理想的規模。ECB不太可能停止刺激措施,相反,他們可能會推出更多的寬松措施。

124

問題4:歐洲央行是否還會調整利率?

在前兩次的利率決議中,歐洲央行均明確表示不會再對利率做出調整。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也顯示無人認為會有利率方面的變化。不過在瑞士央行和丹麥央行大幅降息至-0.75%之後,市場可能想知道,在何種情況之下,歐洲央行也會選擇進一步降息。

問題5:希臘

有關歐洲央行是否在其直接融資操作中接受希臘國債作為抵押品、以及該行如何調整經濟通脹預期,亦將可能成為今天徳拉吉新聞發布會的話題之一。

希臘的救助計劃上周已經得以延長,但該國仍然依賴緊急融資。2月初,歐央行宣布拒絕承認希臘國債為抵押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58

政府工作報告看點: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41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5 16:35 編輯

政府工作報告看點: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
作者:孫海琳 朱曉明
報告摘要:

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兼顧速度與質量。政府政策主動適應新常態,意味著“強刺激”的調控方式出現的概率較小,但同時要“保持中高速增長”、“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意味著雖然對經濟增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仍要堅持區間調控,不能讓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這意味著穩增長的托底政策仍有必要;另一方面,“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提法,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將更加註重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這與201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定下的基調一致: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發展將更註重質量而非速度,“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預計2015和2016年的增長目標均將下調到7%左右,之後可能逐漸下調到6.5%左右,由於前幾年經濟增速仍比較高,後期增速目標的緩步下臺階也足以保證2020年較2010年翻番的目標。

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期待寬財政和改革紅利。宏觀政策的基調仍是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貨幣政策方面,強調“基調穩健”“松緊適度”。按照政府工作部署,今年改革的重點在於:簡政放權、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價格改革、財稅金融改革和國企國資改革。財稅改革的三個方向是改革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和調整央地關系;金融改革方向上是市場化和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價格改革大方向是市場化,總體上將帶來價格上行壓力,在通縮風險較大的背景下正當其時;國企國資改革方向是吸引民間資本,提高國企國資效益;以開放促改革:開放也是改革,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繼續推動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戰略。

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首先,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指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在房地產投資趨勢性下行的背景下,要加大基建投資的托底力度,仍需要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的金融支持,預計今年仍可看到政府通過政策性銀行以類似PSL的方式向基建、棚改、保障房提供金融支持。我們預計後續將能見到一系列去行政化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並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其次,打造新引擎,重點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民智民力,增進大眾福祉。一是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另外是進一步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正文:

3月5日(星期四)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我們對《政府工作報告》點評如下:

一、   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兼顧速度與質量

在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將2015年GDP目標增速下調到7%左右,體現了在勞動力人口紅利衰減、產能過剩債務高企導致投資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政府工作主動適應新常態,更趨務實的態度。

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政府政策主動適應新常態,對經濟潛在增速下行有更清晰的認識,意味著“強刺激”的調控方式出現的概率較小,但同時要“保持中高速增長”、“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意味著雖然對經濟增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仍要堅持區間調控,不能讓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這意味著穩增長的托底政策仍有必要;另一方面,“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提法,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將更加註重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這與201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定下的基調一致: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發展將更註重質量而非速度,“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中國政府的GDP目標已經連續在2013和2014年定為7.5%左右,隨著潛在增速的下移,政府工作目標增速也將不斷下臺階,我們預計在2015和2016年的增長目標均將下調到7%左右,之後可能逐漸下調到6.5%左右,由於前幾年經濟增速仍比較高,後期增速目標的緩步下臺階也足以保證2020年較2010年翻番的目標。

二、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期待寬財政和改革紅利。

宏觀政策的基調仍是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貨幣政策方面,強調“基調穩健”、“松緊適度”,從政府工作目標看:“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去年的M2 增速目標定為13%,確定方式基本是按照“7.5%左右GDP目標增速+3.5%左右目標通脹+2%的額外增速”,今年的GDP增速由7.5%左右下調到7%左右,通脹目標由3.5%下調到3%,共計下調1個百分點,故而M2增速目標也相應下調1個百分點到12%,總體仍然反映了“松緊適度”的政策取向。

在去年經濟和通脹同步下滑的過程中,直到年底央行終於降息,貨幣政策更多是適應性的,這種事後追認型的貨幣政策和偏緊縮的財政政策並沒有起到穩定經濟增長的效果,2015年經濟開局形勢不佳,對此,央行分別在2月4日和2月28日宣布全面降準和全面降息,貨幣政策實際上已由事後追認轉向前瞻性調控,在這種形勢下,除了為對沖外匯占款下降而采取的降準操作外,後續的政策重點將是財政政策由“偽積極”轉向“真積極”,這是因為在“高杠桿+類衰退”型的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控往往容易失靈,財政政策調控效果更佳。

在當前貨幣政策已經較積極的提供了供給的背景下,後續有賴財政政策提供需求。在地方廣義財政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土地出讓金和地方融資平臺雙重收縮影響的情況下,狹義的公共財政較往年表現的明顯更積極,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數據,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2015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如果考慮到去年財政預算赤字並未用完,可能通過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到今年使用,以及財政存量資金的盤活,我們預計雖然廣義財政(包含土地出讓和融資平臺)有收縮壓力,狹義財政會更加積極。

穩政策和穩預期的目標是為促改革和調結構創造時間和空間,在勞動力紅利消退和資本回報率下降的大趨勢下,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在於通過改革紅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按照政府工作部署,今年改革的重點在於:簡政放權、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價格改革、財稅金融改革和國企國資改革。

財稅改革:財稅改革的三個方向是改革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和調整央地關系。

在改革預算管理制度方面,改革的大方向是:一、加大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等“四本賬”的統籌,加大預算公開的力度深度;二、改進年度預算控制辦法,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三、清理、整頓、合並專項轉移支付,加強一般轉移支付;四、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編制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擴大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擴大。

在完善稅收制度方面,我國當前稅收制度的主要問題是間接稅、流轉稅占比過高,企業稅負過重,改革的大方向是:

1、進一步將生活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納入“營改增”試點;

2、將高耗能、高汙染和部分高檔消費品新增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探討將消費稅征收環節由生產地向消費地轉移;

3、資源稅走向全面從價計征,資源稅征收範圍擴張,現在是“6種礦產+鹽礦”,逐步納入水流、森林、草原、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征稅;

4、加快環保稅立法。近期柴靜《穹頂之下》視頻的廣泛傳播反映出環保問題已經凝聚了非常廣泛的改革共識,預計環境保護治理將成為兩會熱點。目前環境保護稅已經經歷多輪征求意見,預計立法進程將加快,同時,地方對大氣汙染、固體廢物汙染、噪音汙染費的征收將由費改稅,二氧化碳稅的開征也可能進入議程。

5、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也可能涉及,但短期難有實質進展。房地產稅立法有望加快,但從程序上來講,真正征收最早也要到2017年初左右。個人所得稅探討的方向將是11類個人所得稅合並計稅,以及在稅基中增加扣除項:如商業養老保險、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用於裝修部分的利息。

央地關系調整方面,重點是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量化指標體系,實質影響上我們認為最終在收入分配上可能央地間原有分配比例總體不會有顯著變動,但結構上將隨著稅收制度和轉移支付的完善有較大變化,總體仍是中央集權的趨勢。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可以值得期待的財稅改革內容包括:預算管理制度的公開透明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提高;推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制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有效辦法;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調整完善消費稅政策,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範圍;提請修訂稅收征管法;改革轉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金融改革:方向上是市場化和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保持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這些都是市場化的方向;推動民營銀行發展,“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體現了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加強。

價格改革:大方向是市場化,總體上將帶來價格上行壓力,在通縮風險較大的背景下正當其時。這也與簡政放權聯系在一起,發改委的對價格的管控削弱,原則上,“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都要放開。”政府工作部署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健全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同時必須加強價格監管,規範市場秩序,確保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我們預計價格改革在總體上會帶來價格上行壓力,這在通縮風險較大的背景下正當其時。

國企國資改革:方向是吸引民間資本,提高國企國資效益。關於國企國資改革,淡化了“加強國有經濟活力、影響力、控制力”的提法,著重強調的是“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但也提及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我們認為總體方向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會繼續加大,國企國資會更多吸引民間資本以提質增效。在具體措施上,包括“分類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鼓勵和規範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加快電力、油氣等體制改革。多渠道解決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和健全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

以開放促改革:開放也是改革,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繼續推動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符合中央對“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轉移的判斷,立足於中國過剩產能的轉移和基建技術和經驗的輸出與國外需求的對接,至少將成為貫穿本屆政府任期的對外開放最大戰略,京津冀、長江經濟帶、自貿區擴圍的討論也可預期,此外,在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基於以開放促改革和服務國家統一戰略的邏輯,我們始終看好福建發展,作為唯一被允許以兩位數增速發展、GDP要趕超臺灣的大陸省份,我們再次提請充分關註。

三、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

李克強總理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上曾提出打造“雙引擎”的概念,即中國經濟發展一要打造新引擎,二要改造傳統引擎。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了“雙引擎”的提法。

首先,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指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這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環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加大投融資、價格體制改革,歸根結底是要通過改革釋放市場活力,讓更多的人共享改革的紅利。

我們註意到,政府工作報告還特別提到“發揮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作用。”2015年雖然狹義財政更為積極有力度,但土地出讓金和地方融資平臺兩塊收入的減少將不可避免使得地方財政出現“坍塌”,財政部積極倡導的PPP模式短期可能難以獨木擎天,在房地產投資趨勢性下行的背景下,要加大基建投資的托底力度,仍需要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的金融支持,預計今年仍可看到政府通過政策性銀行以類似PSL的方式向基建、棚改、保障房提供金融支持。

房地產方面,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的對房地產這一傳統引擎的政策方向是對商品性住房穩定需求,對保障性住房加大投入以穩定社會。商品房方面,政府將“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我們預計後續將能見到一系列去行政化的房地產調控措施,在稅收、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等方向上都可能放松原來偏緊的行政調控,支持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保障房方面,政府將“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範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力度比往年進一步增強。

其次,打造新引擎,重點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民智民力,增進大眾福祉。其一是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推進科研院所分類改革”、通過“落實和完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勵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另外是進一步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通過財政貼息、加速折舊、化解產能過剩、支持企業兼並重組等措施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附:2012年-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整理










來源:宏源宏觀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88

海隆控股(1623)利潤較預期好,海工業務是新看點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3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4 18:37 編輯

海隆控股(1623)利潤較預期好,海工業務是新看點
作者:鄭小波

投資要點
2014年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公司截止到20141231日,實現營收25.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5.05%,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98億元,同比增加15.4%,基本每股盈利23.45分,同比增13.1%,公司派發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

鉆桿及相關產品同比增14%,,海外增79%期內,公司鉆桿及相關產品實現收入9.94億元,同比增14%,占總收入的38.6%。而海外市場小商銷售良好,收入增79%,收入貢獻達60%

受大管線塗層業務影響,管道技術及服務收入同比降下降26%期內公司管道技術及服務實現收入2.72億元,同比下降26%。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國內油氣管道建設暫緩影響導致公司油氣輸送管塗層服務及材料業務收入由13年的2.39億元下降64.4%8500萬元。由於高毛利率的CRA收入由13年的1300萬增長至14年的7200萬,致使板塊整理毛利率上升了5個百分點至32%。另外,管道檢測業務隨著技術和人員的配備齊全15年有望實現翻倍。

油田業務保持穩健增長,毛利率略微滑下滑2個百分點。期內公司油服業務實現營收10.32億元,同比增18%。其中,石油專用管材貿易及相關服務收入更是同比增47.6%2.79億元。公司首臺3000馬力高溫高壓鉆機HL-27號成功運營並得到客戶的認可,另外,同時公司亦成立泥漿服務團隊,打造綜合性的油服業務,提升市場競爭力。

海工業務蓄勢待發。公司“海隆106號”設備整改已經完成,工程隊伍也已經建成。目前已經成功中標中海油2個合同(潿洲二期海底管線鋪設以及東海海底管線鋪設)金額達5億元,占14年總營收的20%。公司利用“海隆106號”打造管道防腐—鋪設—檢測一條龍服務,未來前景廣闊。



業績會

管理層介紹:
面對石油行業寒冬,海隆提前進行業務規劃和模式轉變,預計2015年開始發揮作用。石油產品模式變為產品+服務模式;往高端領域延伸。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重新劃分板塊業務:(1)油田裝備板塊,為高端客戶定制化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應對低油價,海隆沒有收到大石油公司停產的通知。(2)油田服務板塊,化工研發業務。(3)管道一體化板塊,世界上八九家,利潤遠高於單一產品、服務提供,非洲,南美發展迅速。國內第二家有能力提供一體化服務,從設計到施工,產品,生命周期管理。(4)海洋工程領域,未來能源走向海洋,托板起重船功能全面,拿到幾個合同,和東南亞公司洽談合作。科技領域,海隆海洋設計公司,海洋設計所,海隆化工研究所,橫向進入塗層塗料行業。合並三大研究所,成立海隆工程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2015年海隆會抓住科技和人才機遇,爭取更好地發展。

Q&A

問題一:管道業務板塊收入預計多少?國務院重視管道檢測,中石油中石化投入600億,公司管道檢測業務收入預計多少?

答:管道業務國內開始啟動,跟油價有一定關聯度,國際上訂單較多,未來發展更好。產品種類更齊全,可以恢複到13年收入水平。管道安全檢測業務成為法律規定,海隆增加3倍的隊伍,進行人員培訓和檢測設備到位,預計2015年在2014年基礎上翻一倍。

問題二:2014年鉆桿業務價量都有下降,2015年預期多少?2014年稅率低,2015年稅率多少?

答:2014年國內鉆桿價量都下降,兩大石油公司因為反腐和油田服務重組,采購流程減緩,2015年和2014年保持持平。2014年由於減稅稅率較低,正常所得稅15%-16%之間。

問題三:海工項目合同55.5億,相當於2014年收入20%,海工板塊業務規模預期?油服板塊去年收入超10億,相當於2014年收入40%,有沒有費用下調風險?公司經營策略?

答:海工板塊對產業鏈帶動很大,管道,塗層防腐,施工檢測,產業鏈帶動,增加新業務,安裝,修複,拆卸業務都帶動起來。油服板塊,大型油企基本不會停工,大趨勢會降價,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服務應對價格降低。

問題四:派息政策?資本開支計劃?鉆桿銷量國內穩定,國外如何?

答:公司分紅政策,20%左右,考慮股東收益及公司資金儲備,對抗風險。2015年,資本開支謹慎,1.5億左右,有彈性,更加關註,應對波動的市場環境。2014年海外市場非常好,歷史最高值,銷售24000根,主要是北美洲南美洲帶來的增長。2015年油價會對鉆桿銷售帶來影響,預期需求下降。

問題五:油服板塊合同狀況如何?應收賬款增加會否持續?

答:油服多為長期合同,開工率保證在85%以上,客戶滿意,延續下去沒有問題。阿爾巴尼亞的合同,兩個作業方在進行交涉,預計2015年下半年開始運營。14年應收賬款增長較多,主要是國內增加,15年國內環境會穩定,應收賬款會下降,達到13年的正常水平。

問題六:日費率降低多少會導致鉆機資產減值?

答:目前要求降價的公司並不多,降價控制在10%以內。運營高端鉆機的需求很火爆,自己運營的成本低於市價,毛利率35%-40%,降價範圍在此之內,不會出現減值情況。


來源:興證香港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8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