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從通脹的角度看投資價值 释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1910882

自從二戰後金本位崩潰,貨幣就是脫韁野馬,各國都將處於長期通脹之中,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永遠杜絕了通貨緊縮,避免了29年大蕭條的悲劇;另一方面又是對各國國民財富的摻水和掠奪,徵收鑄幣稅,導致民生和養老問題成為社會新的危機。可以說,通脹是我們的宿命,投資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就是戰勝通脹。

 

通脹的源頭是貨幣超發,物價上漲後面的一系列現象是結果。具體過程非常複雜,涉及到收入結構、消費偏好、產業結構、技術進步等等……我研究奧地利學派講關於貨幣信貸影響經濟週期的書其過程是這樣的:貨幣超發不是平均分到每一個人頭上的,而是一個緩慢的流動過程。

 

往往最先獲得貨幣的是權勢集團、金融業和他們關係企業。這些強勢群體手裡掌握了巨量的貨幣後不會購買青菜、蘿蔔、服裝、鞋子……他們會花到房地產、文物、黃金、奢侈品和建設大型工程。然後這些錢才能通過工資等形式流到勞動者手裡,勞動者主要消費對象就是青菜、蘿蔔……。因此房地產、文物和投資拉動的煤炭、鐵礦石價格漲幅遠遠超過日常消費品。當然,還要考慮技術進步、全球化分工帶來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因此汽車、電子消費品不漲反跌。

 

統計得出的一般的漲價順序是:資本品>農產品>工業消費品

 

因此投資的順序也是如此:

最有價值的是資本品-金融、地產、礦產、黃金、文物、奢侈品是第一流的好東東、好生意

其次是農產品製造業-伊利、蒙牛、三全、涪陵

最差的是工業製造業-汽車、電子、機械、化工

 

中國A股恰恰相反

最有長期價值的金融地產是極度低估的,市場彷彿只認準一個茅台能防通脹

最沒投資價值的製造工業貴的驚人。看看H股就知道成熟市場是怎麼對不同行業估值的,普通製造業也就是5~8倍PE,超過這個價格大股東就會源源不斷的套現走人。

 

從通脹的角度看,目前估值的金融、地產股權簡直就是上帝恩賜的一個發大財的機會!只要不存在倒閉的可能,俺大膽的認為它們估值大體應與茅台相當,至於二級市場的股價,純粹是群體情緒的體現,我們無法預測這種情緒的變化週期,03年時民生銀行的估值不比茅台低,現在竟差了6~7倍。史玉柱、平安、人保這些大鱷們都敏銳的嗅到了機會,可惜二級市場上的小散們向旅鼠一樣嚇得奪命狂奔。不要跟我說壞賬有多少,即便有,也是老百姓用長期通脹來買單,因為在長期通脹之下只存幣值縮水的危機,幾乎不存在大規模壞賬集中爆發的風險。這也就是金本位必然被各國政府摒棄的原因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2

投資策略的各流派分析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1927408

這是本人幾年前在凌通論壇寫的一篇介紹價值投資的普及性文章,對初學投資的朋友可能還有點價值,因為網友@價值投資初學者 要俺介紹價值投資,翻出這篇老文章曬曬,供大家批評。

  

文章的背景是,當時盛行一種觀點,就是號稱要把巴菲特和索羅斯結合起來、把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結合起來(現在可能大家感覺很搞笑,沒準有人還會犯這種錯誤),本文針對該觀點作出一個投資策略的脈絡梳理。

  

  

 

 

鑑於很多投資者特別是個人投資者對於投資的基本理念和方法還存在重大的爭議和困惑,例如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是否矛盾,能否統一?本帖旨在梳理清楚基本概念,幫助確立基本的思維框架,在表述中儘量避免「辯證」、「對立統一」等模糊概念的運用。

 

投資的方法基本分成兩大陣營: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一、依據基本面的投資策略

基本面分析最基本的理念是買股票是買企業,企業價值決定股票價格。大都是左側交易者,不懼被套風險,堅信價值最終決定價格。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之上,分化為投資界最為主流兩大流派: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

 

1.價值投資

代表:格雷厄姆、鄧普頓、涅夫

格雷厄姆是鼻祖,核心理念是安全邊際。最本質意義上的格雷厄姆價值投資其實是一種套利交易:安全邊際出現(價格低於價值)買入,價值回歸賣出。大概是格老被大蕭條搞怕了,安全邊際首先追求的是保本,而非盈利。如何保證購買的某個企業不會血本無歸(假賬、垃圾資產),答案是撿買一堆煙頭,整體上收益可以覆蓋風險。因此,古典意義的價值投資不意味著集中持股、長期持股,也不需調研企業,格老就是只看財報投資。

實際上,這種流派在二戰後衰落或修正了,因為金本位崩潰,通貨膨脹,便宜貨越來越難找,表現為格雷厄姆淡出舞台和巴菲特的修正主義。

 

2.成長投資

代表:費雪、普萊斯,中國但斌,實際上是費雪式的成長投資者,「巴菲特」是噱頭

理念:精選企業,集中持股,長期持有,不考慮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賺企業成長的錢。二戰後實際上是投資界主流,當然,漂亮50、納斯達克等每一次成長股泡沫也狠狠教訓了這派投資者。

 

3.巴氏投資

巴菲特被奉為股神,除了驚人的業績和財富之外,他最大貢獻是統一了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兩者其實水火不容,一個是套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之利,一個是獲取企業自身的內生成長之利,操作中最矛盾就是一句話「好貨不便宜」。老巴也曾經很困惑,這時候芒格出現了,幫助老巴質變飛躍,「從猿進化成人」。巴菲特實際上是三個人思想的綜合體:格雷厄姆+費雪+芒格。芒格一直被忽略,其實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巴菲特,價值投資修正為「以合理價格買入優秀企業,而非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企業」。

巴菲特投資策略:安全邊際(市場先生提供)+精選企業(護城河保護)+長期持股(時間先生為友)

代表:中國段永平、趙丹陽近似之

 

4.其他的基本面投資方法

(1)宏觀大趨勢投資

這種方法需要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毒辣眼光,只適用於天才,對普通個人和機構沒有可複製性,目前成功者唯有羅傑斯。很多中國人說他是忽悠,巴菲特說他趨勢判斷能力無人可及。後者是靠譜的。三個例子:70年代和索羅斯一道在行業低迷時狂投軍工股,10倍;2000年看好新興市場崛起之勢,投B股張裕,10倍;21世紀初看多大宗商品看空道瓊斯,十年趨勢完全正確。一個小花絮:羅傑斯在次貸危機前賣出美國豪宅,定居新加坡,又一次全壘打。

(2)行業週期投資

代表:彼得林奇、東財的老股民、李馳及目前中國的銀行股投資者

行業低迷時買入,景氣高峰時賣出。無需精選個股,買入行業一攬子樣本股票。如果說羅傑斯是天才,林奇就是鬼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其最拿手的是行業週期投資,80年代重倉低迷的汽車股,從克萊斯勒買到沃爾沃,一戰功成。但該投資方法需要對行業週期的準確理解,普通投資者難以把握,且必須學會退出,如果林奇汽車股拿到現在,難逃破產命運。

行業週期和宏觀週期投資,廣義上也算是價值投資,如果成長都能變成價值的一個參數的話。它們共同之處都是依據基本面決策,由宏觀週期、行業週期、市場恐慌提供安全邊際時買入,巴菲特玩轉中石油就是例子。

 

二、技術分析的投資策略

技術分析認為任何價值必然表現為二級市場的價格走勢,分析走勢而不用分析企業。其實內部又分兩大流派:趨勢投資和技術預測

 

1.趨勢投資(右側交易)

不進行任何預測,順勢而為,嚴格的右側交易,以止損控制風險。

代表:威廉歐奈爾、溫斯坦

歐奈爾的Canslim交易系統據說非常有效,與價值投資並駕齊驅。筆者沒有試驗過,但似乎這種投資方法不適合大資金操作,而且對投資者情緒和自律能力有苛刻的要求。

 

2.技術預測(左側交易)

目前中國市場的最主流方法,分江恩派、數浪派、補缺口派……,堅信K線圖和成交量可預測未來走勢,大都左側交易、短線交易,深受廣大散戶喜愛,在財經類媒體上天天地毯式轟炸,具有極強的娛樂性。本人一竅不通,無法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2

為什麼一般人難學巴菲特?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01729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難不難?說實話,真不難。基本都是常識,從三個中巴說起:理科生李馳說價值投資有小學的數學水平足夠了;文科生但斌的博客寫到最後全都是心靈雞湯,價值投資沒什麼可談的;醫科生林園乾脆不談,每天就聲色犬馬,鍛鍊身體。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確實就是這樣,因為巴菲特的方法就那麼簡單,我的看法是知識上具有中學以上的文化程度和基礎的財務知識就足夠了。

巴菲特的方法就是不求速勝、但求複利的滾雪球方法。怎麼滾成大雪球呢?很簡單,三條戒律:
第一,能力圈。不熟不買,迴避一切知識上的風險。
第二,安全邊。不低不買,迴避一切價格上的風險。
第三,護城河。不特不買,迴避一切競爭上的風險。
巴菲特的精髓就是這三條戒律。可以看出,價值投資不是進攻型而是防守型的,不是求暴利而是求不虧本,用圈、邊、河來最大限度規避各個層面的風險,然後隨著時間增長來積累財富。這是一個種極端保守的投資策略,也是長期穩定賺錢的投資策略。價值投資就是保守主義的投資方法,價值投資者就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者,他們只相信長期歷史檢驗過的、自己經驗結晶的東西,而對一切新事物、新思想、新變化、烏托邦、虛幻之物等持警惕和懷疑的態度。

但是,為什麼這麼保守而簡單的投資方法,成功者如此稀少,為什麼一般人難以學習巴菲特呢?真是個好問題!我的體會是,巴菲特的方法很簡單,就跟老太太菜市場買菜的道理一樣,幾分鐘就能說清楚,理解就理解了,不理解就一輩子不理解。但是,巴菲特的方法實踐中入門條件太難!你知道,但你做不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打個比喻,就像一間房子,你從外面看,裡面佈局和陳設一目瞭然,你也能說的頭頭是道,但你就是進不去這個門!

為什麼價值投資之門難進?價值投資的實踐,難的不是方法,難的是如何處理二位先生的關係。二先生也就是市場先生和時間先生。這兩位先生是價值投資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和夥伴。我現在越來越強的體會是,價值投資方法不難,就三條戒律,難的是如何與二位先生相處。這兩條是落實價值投資的先決條件,而這個先決條件淘汰了99.99%的投資者。

第一,不看盤
不看盤,避免市場噪音的污染,是與市場先生相處的唯一正確的方式。老巴從來不看盤,老巴堅持生活在遠離華爾街的的奧馬哈小鎮,堅持不看電視不上網,老巴是真正看透的市場先生的本質。不看盤,看似簡單,但炒過股的都知道做到這一點有多麼艱難!讓股民不看盤就像讓癮君子戒毒!至少,這一點我目前就做不到,強忍住了收盤後也會看,只要看心理總會或多或少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很難不成為市場先生的俘虜。

第二,要長壽
要長壽,就是與時間先生交朋友。不長壽,坡道太短,價值投資是發揮不了多大威力的。價值投資的方法有點像武俠小說裡描述的少林笨功夫武當太極拳,初學沒一點威力,練個10年、20年也威力不大,但是堅持50、60年,修煉到最高境界後則化腐朽為神奇,無敵於天下。一切的奧秘就在於時間。老巴投資起步算很早了,但如果40、50歲就仙逝了,頂多也就是個美國普通小富翁而已,但把複利延長到80歲,這個威力就無與倫比了!但長壽何其難也!誰都知道,早睡早起,合理膳食,平衡運動,能延年益壽。看似簡單,但哪個投資者能堅持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幾十年如一日?我也在努力做到,但是真的很難。人畢竟壽命有限,有一個補救的方法就是家族傳承,戴維斯家族三代專注於同一個簡單的投資策略堅持了近100年,財富增長了幾萬倍,成了投資界赫赫有名的戴維斯王朝。

所以,價值投資方法很簡單,但靠這個成功的先決條件太難。你必須做到:第一,不看盤;第二,要長壽。結果你會發現,所謂的成功的價值投資大師,都是一些頑固保守、健康快樂、根本不理會市場的糟老頭子,你只有活到那個歲數才能證明價值投資方法的成功,還想成為其中一員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38

城鎮化的投資機會:鋼鐵-煤炭產業鏈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542649
中國鋼鐵工業的產能過剩了嗎?國際鋼鐵協會(IISI)在1974年發表的《鋼消費強度和國民經濟總值結構》報告中提出了一個著名觀點:一個國家只有滿足工業化 (產業結構中服務業佔GDP比重最少要超過50%)、城市化,人均GDP至少達到10000—16000(1990年蓋—凱:多邊比較的貨幣單位)美元這兩個因素,鋼材消費量才可能達到「峰值」並由此保持穩定或逐年下降。1973年,符合以上標準的美國、日本分別以1.36億噸/年和1.19億噸/年達到鋼鐵消費峰值。

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是中國方興未艾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鋼鐵需求量甚至強於工業化進程,所以一般將該時期稱為「土木鋼鐵時代」。由城市化引發的城鎮房屋建築是鋼鐵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消費主要是螺紋鋼和線材。聯合國人口司在2006年預測:中國城市化率具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2020 年有望達到近55%,2050年將達到72.9%。據此測算,到2050年時,這一數字將達到5.5億,這相當於3.05個西歐或者1.8個美國的總人口要進入城市。所以,只要中國城市化的動力不衰,鋼鐵消費量的增長就難言到頂,同時也預示著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還有相當空間。

2011年,國際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世界人均鋼材消費量同樣達到歷史新高,從2010年的205.5kg上升至214.7kg。韓國人均鋼材消費量全球最高,達到1156.6kg,中國台灣排名第二,人均鋼材消費量為784.4kg。中國人均鋼材消費量為459.8kg,幾乎是亞洲平均水平238.8kg的兩倍,但較美國70年代進入工業化後期時的711千克/人均鋼鐵消費量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那麼,鋼鐵行業有無投資價值?當然沒有,因為所有鋼鐵業都是在沒有護城河狀態下的裸奔,即便產生利潤也會被資本支出消耗殆盡,留給股東兩手空空。

面對城鎮化拉動的鋼鐵產業鏈,投資者無所作為?No,正確的選擇是投資城鎮化-鋼鐵產業鏈的寡頭型供應商,一個是鐵礦石、一個是焦煤。鐵礦石供應商在澳洲,而且市值龐大,是頭典型的大笨象;中國的焦煤供應商,今年被鋼鐵行業的低迷拖累迎來了戴維斯雙殺,確定的前景、較低的估值、簡單的業務、充足的現金流,使它們已經進入價值投資者的射擊的範圍。

如果李總理講的城鎮化故事靠譜的話,在基建-建材這條線索上,我們應該投資的是煤炭(焦煤)而不是鋼鐵建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15

中等收入陷阱是個謬論!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649535
很多投資者不敢在中國長期投資,特別是不敢持有金融、地產這些優質資產,總是抱著末日心態,中短期持股,長期看淡,悲觀主義、失敗主義情緒濃厚,典型者為@歲寒知松柏 @天地俠影 等同志。他們認為中國不可能成為中等發達國家,必然存在天花板,肯定會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跌倒,崩潰,也許就在明天……

「拉美化陷阱」(The Latin america trap),也是也混稱為「中等收入陷阱」 (The Middle-income trap),並不是一個嚴謹的學術概念,甚至被該領域的學者認為是一個偽命題。20世紀90年代末,國內一些學者在討論中國改革時偶爾提到「拉美化」或「拉美病」。2002年,由於阿根廷金融危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國內一位學者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反思拉美金融動盪:中國會拉美化嗎?」的文章。2003年末和2004年初,「拉美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拉美化是這樣的意思,就是說一大批拉美國家通過60~80年代的高速經濟增長,已經實現了基本的工業化,人均收入已經超過3000~5000美元甚至更高,產業結構已經顯示出發達國家的樣式,明顯要邁進准發達國家行列時候,突然在90年代相繼出現不可逆轉的經濟危機,不僅連年經濟倒退,而且經濟體制上出現嚴重的,惡性的缺陷。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大國就是代表。

2004年1月6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一次會議上說:「根據他國經驗,人均年收入達到1000美元後,國家發展趨勢會分化為兩類:一類國家,如新加坡、韓國,人均1000美元後繼續向2000美元、4000美元發展;另一類,如拉美等地的國家,人均達到1000美元後經濟就停滯不前。原因在於,人均1000美元後,這些國家原來的比較優勢降低了。」

中等收入陷阱,沒那麼可怕,也不是發展中的必然現象,大多數國家都是正常的永續發展的,學者搞出來這個東東是用來警世的、推動改革的,說不好聽就是危言聳聽來嚇人的。南美洲、東南亞這些地區出現中等收入陷阱,在人均GDP5000美元一線長期停滯,有他們非常複雜的特殊國情,中國哪裡具備這些條件?反而是,東亞這種儒家文化圈的經濟體都紛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日本、韓國、台灣,早就人均GDP上1萬美元了。
中等收入陷阱的條件:
文化上:伊斯蘭或天主教;
政治上:偽民主+真民粹;
經濟上:偽市場經濟;
社會上:族群分裂+階層固化。

中等收入陷阱的病根是民粹主義。有學者認為:「許多人一提到『拉美化』就想到貧富兩極分化,事實上,貧富分化是『拉美化』現象的後果,而不是原因。『拉美化』的病源在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的土壤是族群分裂+階層固化,這種族群和階級之間的衝突藉著民主體制發酵,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民粹主義勢力。

中國雖然有@天地俠影 @歲寒知松柏 等這種批判社會黑暗的憤青人士,但很難演進為成氣候的民粹主義勢力,因為中國是單一民族主體國家、中國社會的階層流動性實際上相當之高(想想我們自己的出身就明白了)、中國也沒有民主體制支持民粹勢力坐大。因此,中國只有經濟上暫時具備中等收入陷阱的條件,而且健康的力量和改革的聲音遠遠壓倒了反對者。關鍵是現行的政治體制根本不能容忍中等收入陷阱,連斯巴達報告都承諾,人均收入翻一番,翻番之後早就超越了5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陷阱啦!

不必杞人憂天,放心大膽持有優質股權,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是正道![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29

2012年投資總結——正義雖然遲到,但她永不缺席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728904
「正義雖然遲到,但她永不缺席」是我今年投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中恆、蘇寧、茅台、康美……,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金融、地產、建築、煤炭、汽車……,王者歸來。2012年壬辰年,龍年,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在末日之中,我依然在堅持,雖然比雪球上動輒80%、100%的回報可憐得多,但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不能免俗,還是做個年終總結。[鼓掌]

一、基本判斷
今年對股市有兩個基本判斷:
1.今年專殺消費股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27484
2.房地產王者歸來http://xueqiu.com/6146070786/21868999
可惜,基於投資理念,看空不做空,沒有做空消費股,只是金融地產不斷加倉。

今年對價值投資者的招牌蘇寧茅台有兩個具體判斷:
1.關於茅台精神文化經濟學的商榷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247236
2.蘇寧是成長股投資的失敗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48417

今年最得意的一筆:254的茅台換股9.6的招行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85276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104702

今年最遺憾的一筆:做了個抄底的夢,想抵押房子買招行,被領導否決
微小說:夢境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106452

今年最失敗的一筆:張裕B被套
張裕B成了今年虧損最大的股票,特別是農殘事件後,含量復合國家標準,這和塑化劑事件是不同的,但股價依然慘遭腰斬,越抄底越被套,目前仍虧損6%,這極大的拖累了B股的整體業績,期待張裕的否極泰來。

二、投資業績
A股:增長35%,上證指數增長3%,超越大盤32個點
A股集中了我大部分的資金
第一重倉:招商銀行
第二重倉:中國平安
第三重倉:中國建築
其他:貴州茅台、上海醫藥、新華百貨、富安娜、冀中能源、福耀玻璃

B股:增長21%,上證指數增長3%,超越大盤18個點
張裕B、麗珠B、蘇威孚B、粵照明B
B股抓住了兩隻大牛股,麗珠、蘇威孚,可惜也踩了張裕一個地雷,2013繼續看好B股。

美股:今年新開賬戶,基本空倉,買了點伯克希爾
美股,估值不低,與A股的藍籌比存在一定程度泡沫,憑直覺擔心奧巴馬第二任期極有可能出大問題,暴跌之後買入較為理想,耐心等待機會。
中概股,看上去很便宜,是價值餡餅還是價值陷阱?

綜合:B股折合人民幣後,2012總回報33%,超越大盤30個點(+3%)

三、交易記錄
A股今年忍不住,主要的交易有三次。很悲催的是,費盡心思交易三次、配置資產,最後還不如@東博老股民 持有一支民生銀行從頭到尾42%的回報高。[汗]

第一次交易,2、3月,格力換倉中國建築。這次換股現在看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兩者股價都大幅上漲。格力是我最賺錢的股票之一,去年還參與了格力的增發。換股原因是2011年底家電業的四季報和市場數據都讓我對家電行業感覺寒風徹骨,預計一季報可能踩地雷,於是換了幾乎跌到淨資產的隱形地產股中國建築。沒想到在美的、海信其他家電企業過冬的同時,董姐姐竟能領導格力創造一個又一個行業奇蹟,此非我視野所能及也。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退出亦無大錯!後來朱江洪隱退,國資委想下派個豬頭官僚接班,我徹底把格力從股票池刪除。高槓桿的製造業是需要特殊才能的管理層才能營運,朱董退休後格力會走向何方,格力有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我實在沒把握。

第二次交易,6月,中信證券換倉上海醫藥。上海醫藥內訌,二級市場給的價格太有誘惑力了,玩一玩撿煙頭的遊戲!這次交易我認為非常失敗,失敗在中信證券根本就不該買。去年買了中信證券,一是價格超低,二是郭樹清主席推動的金融創新改革給了我莫大的預期,竟然真以為中信會成為中國的高盛。還好,解套之後正好上藥提供了可乘之機。現在看,券商依然是而且可能永遠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一方面券商大裁員,一方面在二級市場上12月股價暴漲,我看不懂。我的觀點是,中國的金融業未來還會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格局,投金融還是投銀行、保險更確定。

第三次交易,7月,貴州茅台換倉招商銀行。今年最得意的手筆,理由不解釋,見前文。7月的不對稱加息導致銀行暴跌,招行竟然險些跌破淨資產,而茅台卻高高在上不斷提價,有人喊出了市值1萬億的口號,哈哈,正好拋給他![哈哈]

B股,交易一次,江鈴B換粵照明B、張裕B,今年江鈴殺入重卡領域,莫名其妙,資本支出增加,SUV搞不過長城,對未來比較擔心。我是非常看好城鎮化進程中的汽車行業的,汽車行業處於週期底部是毫無疑問的,未來無限光明也是毫無疑問的,尋找其中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的企業,絕對是一筆好生意!B股蘇威孚、A股福耀玻璃,都是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出於行業配置平衡的考慮,江鈴B清倉就清倉吧!

四、2012年投資的三點體會
第一,雪球越滾越大,已經是10、11、12連續三年戰勝市場。2010年增長3%,跑贏大盤17個點(-14%);2011年虧損10%,跑贏大盤12個點(-22%);2012年增長33%,跑贏大盤30個點(+3%)。09年的股市大反彈跑輸市場,07年同樣,牛市總是跑輸指數,熊市基本跑贏指數,看來信奉價值投資之後,業績波動也開始像巴菲特了,哈哈!回首從前,不知不覺,玩的雪球已經大得有點令人吃驚,無為而治,不疾而速,複利的魅力總是那麼令人神往!

第二,交易越來越少,始終滿倉,今年主要換股三次,爭取明年儘量不交易。對老巴的話體會越來越深刻,「給你們一張印有20個細孔的票,你們有20次打孔的機會,我可以提高你們終身的金融財富——這20個孔代表你一生中所有的投資。一旦你把這張卡片上所有的孔都打遍了,就表明你的投資生涯到此為止。」。

第三,標的從集中到分散,從一開始重倉1-3支,到現在分散到8支,還開通了B股和美股,和@堅信價值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觀點有點相似,是不是膽子越來越小呢?

五、2012年的三大變化
第一,登陸雪球,在這裡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其樂無窮。@不明真相的群眾

第二,開通美股賬戶,以後逐步學習美國股市,國際視野,全球配置。@梁劍

第三,今年投資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全程參與了@水晶皇 的茅台塑化劑事件,見證了股票和人性的複雜。

瑪雅人的世界末日過去了,新的輪迴開始了。2012,我很懷念她……祝大家新年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22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李馳到底有沒有平安?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819529
李馳是我比較欣賞的投資人之一,比較同時期的但斌,李顯得更為率真和有趣。從教育背景看,李馳是浙大理工科畢業,比但詩人體育學院畢業,更能獲得投資人的好感。李馳說他創造了巴菲特+索羅斯投資策略,我們只當他酒後胡言,還有發行私募之前動輒幾百倍的回報,我們只當這是行業慣例,統統不算數吧!李馳成名是07年逃頂,名噪一時,在他的書《中國式價值投資》中聲稱他08年2000多點重新入市,重倉平安、招行、興業,尤其是平安快成為李馳的logo,多次號稱「50元下閉著眼買平安」、「聖誕鐘,買匯豐;平安夜,買平安」。
重倉平安、招行等金融股,特別是2000點一線建倉,按理說應該回報豐厚啊!但我是搜了一下,事實未必如此,迷霧團團,竇疑叢生啊![疑问]

查看原圖
1.整體業績確實慘淡,甚至沒趕上同期的但斌(鄙視),8款產品沒有1款不虧蝕本金,而且在12年金融股大漲之後還錄得20-30%的虧損,這就是巴菲特+索羅斯的威力?老巴的座右銘是什麼?不要虧掉本金!
2.同威1期、同威2期分別發行於2008-8和2009-3,確實是A股1664大底的前後,李馳確實抄底成功,選時比較準確。
3.但看淨值,這兩款產品竟然是:1期虧損33%,2期虧損26%,不可思議之事!如果重倉的是平安、招行、興業,分批建倉,持股不動,不應該虧損,而應該至少有10-20%的贏利。
4.2012年第12個月,金融股集體暴動,平安漲24%,招行漲35%,興業漲30%,銀粉兒揚眉吐氣打了個翻身仗,但看淨值變化,8款產品沒有一款符合漲幅標準,最高的一款產品才21%,而號稱08年抄底的同威1期、同威2期竟然在驚天大逆轉的2012年12月僅僅錄得微虧0.21%和微漲7%!

結論:李馳的業績好壞我們不以短期成敗論英雄,但李馳的言行肯定是不一致的,他的言論和行為是割裂的、矛盾的。鐵證如山,他絕對不是滿倉持有中國平安或其聲稱的其他銀行股,他基金的淨值變化完全否認了這一點!要麼他空倉做波段踏空了,要麼他重倉的根本不是金融股!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戰壕裡出了逃兵,俺們這些銀粉兒情何以堪啊![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3

基金定投實證分析——公募PK私募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843581
基金定投是個好方法!巴菲特曾經8次推薦定投指數基金,博格爾老頭的書我也看過,我非常認同他們的邏輯。邏輯和事實必然是一致的!為此我建立了一個基金實驗賬戶,定投兩隻指數型基金和兩隻主動型基金,起點大概是在上證指數2900點左右,約5年時間,期間沒有贖回過,在2100點低位還主動大幅加倉,但四隻基金同時同份額,不影響回報率。(2只指數基金是在09年成立後加入,點位和倉位基本一致。後來還加入一隻債券型基金,是做資產配置用的,也就是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裡建議的保持股債比例的資產組合:股票漲出泡沫了,按比例置換成債券;股票跌出價值了,按比例置換成股票)
查看原圖老毛我歷時5年,耗資50萬,做這個實驗,就是為了證明基金的有效性,印證大師的觀點,探索理財之道。由此勸導散戶,及早離開吃人的股市,通過基金理財方是救贖之道。基金定投的好處是簡單省事,不用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錢,反面說,不好之處就是體會不到股海揚帆的樂趣。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親自操刀股票,股市的體驗驚心動魄,堪稱世界上最刺激的遊戲,在這裡能體驗到10元之下大買特買招行的衝天豪情,潛伏坐待150元茅台的心如止水,看中國建築的傻大黑粗怎麼練成重劍無鋒,看貼近1倍市涵率的平安等到泰國首富抬轎子的反諷……

基金實驗賬戶的結論如下:
第一,熊市中基金定投確實是一大法寶。目前已經把盈虧線從2900點降到了2400點,也就是說,我的基金定投跑贏了大盤500個點。套了5年,股市再漲漲,我的基金也就解套了,讓老毛欣慰啊!

第二,主動型基金跑贏指數型基金。主動型基金大都能跑贏市場,這個不可思議的結論和目前的普遍看法和美國經驗不一致,但這是中國股市的事實。老毛曾經寫過個帖子「忠魂依舊守遼東——被冤殺的公募基金們」,就是根據這個實踐。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545330

第三,滬深300跑贏深證100。這個也是令人大跌眼鏡。大家都認為小盤股比大盤股好賺錢,成長股比價值股好賺錢,在2010年某段時間內確實如此,但5年的定投長跑表明,以大盤股、價值股為主的滬深300跑贏了以中小盤、成長股為主的深證100,跑贏6個點。

第四,交易型和價值型投資策略最終業績差不多,無論什麼風格,賺錢都需要有自己成熟的投資策略。兩隻主動型基金:嘉實服務的股票換手率較高,比較喜歡交易,每季公告的十大重倉股都有變化,也喜歡買一些高估值品種,如康美藥業,這也是嘉實基金的風格,經理陳勤自稱是相對價值論者;富國天益是典型的巴氏風格,低換手率,集中持股,十大重倉股幾乎數年不變,經理陳戈是位低調的價值投資者,茅台、蘇寧等大牛股都是他很早挖掘出來的,而且堅持持有很多年。嘉實、富國都是值得尊敬的公司,兩位基金經理也都是值得尊敬的投資人,很慶幸他們讓我的資金跑贏大盤(但很可惜,沒跑贏我本人)。在前期大部分時間,嘉實服務是遙遙領先於富國天益和其他指數型基金,但最近突然富國和指數基金暴漲拉短差距,以致業績趨同。就像雪球上一段時間茅粉兒嘲笑銀粉兒,一段時間銀粉兒嘲笑茅粉兒,其實無論誰保持長期領先是不現實的,風格輪換和均值回歸是鐵的規律!

第四,最驚人的發現,公募基金跑贏私募基金。私募的明星們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業績遠遠趕不上低調的公募基金經理。其實老毛早就質疑過,在投研能力、團隊建設、制度保障等方面,公募顯然更具備優勢。私募大多是散兵游勇,所謂股神,發行產品之前,動輒幾百倍的,發行產品之後,個個顯出原形。私募骨幹就是一、二個包裝出來的股神,和公募基金比養不起太多的投研團隊,研究能力很弱,所以我們看到但、李等股神祇是微博上隻言片語的心靈雞湯,或者基本都是複製粘貼的研究報告,沒什麼企業分析和市場調研的第一手資料。最不合理的是收費,私募除了和公募同樣的1-2%管理費、申購費之外,還要提成20%的業績表現費。熊市來了,同樣一塌糊塗;牛市來了,傻子都能賺錢,提成憑什麼?

我以質疑過的私募兩面旗幟但斌、李馳的產品為標竿,與我選的兩隻公募基金較量一下。其中但斌旗下有兩款產品,李馳有多款產品,選取最早發行的同威1期、2期,也是他號稱08年抄了大底的基金。比較期間從私募基金發行之日到最新的業績公佈日,業績數據來自和訊基金和私募排排網。(私募成立後的建倉期不予考慮了,因為公募基金也要換倉,私募建倉期同樣面臨著風險和機遇的判斷,而公募資金規模幾十、上百億,私募只有幾個億操作更靈活。最近幾年都是熊市,私募比公募的約束少,而且熊市中業績表現費因為不能提成而不扣除,實際上熊市比較業績是有利於私募而不利於公募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我的公募基金PK李馳的產品:
2008-8-8——2012-12-20 同期公募大幅跑贏,嘉實服務竟然跑贏近70個點!
華潤信託-同威1期  -32.57%
嘉實服務                38.37%
富國天益                6.91%
2009-3-2——2012-12-20 同期公募大幅跑贏,嘉實服務照樣跑贏73個點!
華潤信託-同威2期  -25.05%
嘉實服務                48.01%
富國天益                24.3%

我的公募基金PK但斌的產品:
2007-2-28——2012-12-31 同期公募大幅跑贏,分別跑贏60個點和23個點!
東方港灣馬拉松  17.15%
嘉實服務             77.16%
富國天益             40.42%
2010-12-31——2012-12-31 同期公募跑輸12個點
東方港灣1期  -4.57%
嘉實服務       -16.85%
富國天益       -16.57%
但需要注意的是,2007年初成立的東方港灣馬拉松經歷過6年兩輪牛熊交替,結論更具有可靠性。2010年底成立的東方港灣1期僅2年,沒有多輪牛熊交替的考驗,而且成立後這兩年正好趕上普跌的熊市,喝酒吃藥的單一行情,重倉茅台的但斌僅僅暫時略微領先,但以目前茅台內外交困的境況看,但斌是靠選股能力還是偶然成為市場風格的幸運兒呢?我們拭目以待!

五年一覺基金夢,印證老巴教誨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08

啥是最靠譜的估值方法?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1910889
估值是投資的基礎,說實話,PE、PB、PEG、DFC、RNAV……,俺都一一試過,任何模型只要一個指標、一個參數改變,結果往往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實戰中可能還不如看K線圖有效。老巴說,模糊的正確勝於精確的錯誤。俺的體會是兩個辦法最靠譜:

第一,模擬對手法
假設根據企業市值給你等量的現金,你能不能打擊並取代它?例如,給你2500億能不能干倒茅台,給你2400億能不能滅了招行?

第二,十年閉市法
假設明天股市就關門,十年不開,你敢不敢持有這只股票?例如任俊傑先生的荒島餘生實驗。

只有經過這兩方法檢驗的股票,估值上才是值得買入並持有的。

很可能這兩條就是巴菲特晚年成熟期的投資思路
否則
巴菲特說5分鐘就能作決定買不買一個企業
芒格也說過從沒見過巴菲特按計算器算過帳
巴菲特5分鐘選股靠的是什麼呢?

在實戰上,沒有這兩條,我們也很難理解巴菲特晚年的幾筆投資(比亞迪我傾向於認為是芒格決定的一筆小額投資,它太不符合巴氏邏輯了)
1.北方聖達菲鐵路
2.奧馬哈世界先驅報及其他城市報業
這兩筆投資讓幾乎所有巴菲特粉絲大跌眼鏡!
中國的價值投資者們!
在尋覓下一個茅台或者喜詩糖果的價值投資者們!
你們能事先想到老巴此時出手的這些投資標的嗎?

現在俺來嘗試做一個解釋:
第一,你能用同樣市值的現金打敗北方鐵路和奧馬哈報嗎?不能,因為鐵路線路是自然壟斷,貨運成本低於公路飛機;城市報的客戶、網絡、閱讀習慣都決定不能在同樣領域建立同等優勢。
第二,你能忍受股市關門十年嗎?能,因為老巴把它們私有化了,根本就不想讓它們再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71

價值投資和理性的狂妄——投資銀行股背後的認識論問題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3235247
@ThinkingReed:雪球上聊銀行很熱鬧,也來湊個份子談談自己對銀行的一點感受。自己曾經在一家外資銀行,08年金融危機時蘇格蘭皇家在亞洲做不下去了,國內後院失火就想賣了亞洲業務,當時東家起了收購的念頭,我就被派去看他們的賬目,所謂盡職調查。怎麼調查呢?債務端基本是不用太費心的,存款等比較容易弄清楚,主要就在資產端,就是貸款,尤其是貸款的質量和未來的風險。當時蘇格蘭皇家的出售部分的企業貸款業務大概有百來號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大企業尤其大國企和跨國企業貸款質量好不出售的),我需要一個個貸款卷宗的看,來判別這個貸款質量,然後按照東家銀行的信貸風險標準來估計未來的減值可能性以及如果減值後的損失程度。100來個企業要每個企業都按照行業、企業信用、貸款抵押、財務分析等綜合判斷風險還是很勞神的,大概忙活了兩個月這個事情,其中又和海外銜接匯報工作,確定集團對風險的要求,和管理壞賬的部門溝通,看對歸為壞賬的企業貸款能變現多少抵押物。好幾個月的忙碌,我們在最後皇家蘇格蘭要求報價的截止日報上了對中國部門的價格,按當時領導的原話,這個價格只反映了我們對皇家蘇格蘭存款的報價,幾乎對其貸款沒有給予任何價值。因為東家可以自己去獲得這些客戶,同時東家覺得原有客戶很挫,基本就是雞肋。

這段經歷讓我對銀行估值形成了一個認識。按理說,我能夠把一個小銀行的賬目隨便翻閱,然後還有國際銀行的風險控制體系來進行估值,我應該對最後估值的工作結果比較有信心了吧。但是我其實對最後皇家蘇格蘭中國部分到底值多少錢沒有太多信心。為什麼?雖然做了很多excel表,這算那算的,其實都是紙上談兵,這100多個企業我一個都沒有去過,他們的財務報告雖然看過,但是實際經營情況是否如此只有天知道,上市公司這麼多股東盯著財務都可以作假,中小企業由不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有多靠譜?質押抵押,比如土地廠房我也不能每個公司去清點核算,裡面有些誇大貓膩也很正常。要知道貸款的時候業務經理背著各種指標,真是刮地三尺找企業然後美化給信貸審批人員希望能夠做成業務,這些書面上的卷宗都是經過企業和業務經理雙重美化後呈現到銀行信貸審批部門的,透過紙面能看到幾分真實?而只要款貸出去後在到期之前不斷息,銀行都把貸款當做正常,但是期間企業經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不會反映到銀行賬目上。至於銀監會要求的貸款五級分類和銀行自己的風險分類標準,都是到最後標準自己拿捏,任何銀行對劃分不良貸款從上至下其實都是極為抗拒的,只會到了最終貸款逾期確實難以追回才會劃分為不良,而逾期斷息之前往往一直良好一點異常都沒有。抵押物價值基本都是高估的,很多抵押物完全無法變現,比如船隻、鋼材庫存等,銀行不能運營職能折價快速處理。這些當時在銀行裡的感受總結就是銀行的財務報告不能反映當下真實的運營情況,特別是貸款質量絕非是我們平常看到的幾個數據可以概括的。要深看觀察貸款比例,以及觀察到不良的遷移速度等。再往深裡說,企業現在真實的運營情況,資金鏈是否緊張,付息覆蓋和可變現資產覆蓋是否充足,看到這些地方才能對當下貸款質量有很好把握。可惜的是,幾乎沒有任何銀行能夠做到這點,哪怕是整天和企業打交道的業務經理,也不可能對後面的情況非常瞭解。往往是看著看著一兩個極度財務報表難看下去,突然就斷息了,然後就逾期了。正是因為東家銀行很清楚這些情況,其實也信不過別人的貸款資產,乾脆就殺價到底,愛理不理。

總結下來,在二級市場銀行估值我的觀點是,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對銀行進行令我信服的價值投資分析,一是銀行的數據因為利益經過粉飾同時層級過多導致阻隔,因此極度不反應當下的真實經濟情況,二是在上述的情況下導致銀行的業績是非線性變化的,今年30%增長明年可能就是-50%(Lehman就是這樣)。這個不像喝酒吃藥逛商店大家可以對實際情況既有感性認識又可以深度調研,而且業績變化大致線性。因此用5~10年以上的觀點看銀行,每年盈利增速如何如何,然後估值的方法,我認為過於簡單,只要中間有個經濟危機這種方法都沒用,哪怕最終10年後的確業績和當時預測的差不多,中間的經濟危機足以讓股價掉到谷底把大多數當時想堅定持有的人震出來。

至於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銀行行情,認為是一個估值修復行情,錢賺了當然是王道,但是說到長期投資,深度上銀行成千上萬貸款的質量沒有人哪怕是董事長能夠搞得清,時間上5年10年的經濟情況也沒有人預測得準。我個人認為銀行是最難研究透的一類型公司,買賣銀行特別在中國市場是宏觀call,買銀行就是短期就是賭宏觀經濟、長期就是賭國運,個人覺得和價值投資真的沒有啥關係。至於巴菲特為什麼買銀行,巴菲特2008年買富國從第一筆投資算可以說研究了將近20年,而且他能進董事會,能拿到更多的信息,就算這樣,巴菲特也只買了兩家長期瞭解的銀行,我們買銀行股做好了類似的研究了麼?

一點自身經歷帶來的想法,歡迎拍磚。

@東博老股民@鐘達奇@zangyn@雪無痕@處鏡如初@南迦巴瓦1999@sailholder@O_Livia@老曾阿牛  @看好股市的新人@不明真相的群眾@天涯路@釋老毛@舒顏@forcode
------------------------------------------------------------------------------

感謝網友@ThinkingReed 提出了一個好問題,這也是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對銀行股的疑惑。我提出我的答案吧,順便談談價值投資背後的哲學問題,在認識論上,人類到底是有知的,還是無知的?

是的,樓主說的很對,銀行業的複雜在於資產端的無法準確判定價值和風險,不要說投資者,就算財會人員、公司高管都未必清楚,因為具體每筆貸款、每個客戶的資質如何,任憑誰也無法一筆筆核算清楚,談何估值?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就是金融業的資產端裹著毒藥,而大家沒有及時發現和防範。這是個黑箱,我們只能通過間接數據,例如風控制度、企業文化、管理層誠信、宏觀風險、壓力測驗等方面獲得一個大概的模糊判斷。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也就是跟蹤了20年的年報,掌握了大量的間接數據對黑箱做出了評估,他也不可能把富國的每一筆貸款摸清楚。

同樣,基於世界的不可知性,銀行的特性在任何行業都是存在的,消費行業也不例外。難道投資者到超市做做草根調研,到京東數數出貨量,到公司參觀參觀廠房,就能摸清企業的真實狀況和未來趨勢?這顯然只是一劑安慰劑而已!而且正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消費行業是穩定的線性增長,所以一旦出現一點不確定性,就會出現預期落空,導致股價雪崩。幾年前誰能想到李寧、安踏、雨潤、霸王會跌去90%?(寫到這,英國股神安東尼波頓哭了[哭])去年又有誰能預測出來白酒的塑化劑、禁酒令和行業拐點?(寫到這,中國股神但斌瘋了[诅咒])誰能想到,最安全的消費股滅掉了這麼多資本大佬呢?但這一切都客觀發生了,當發生之後大多數投資者才知道,當我們知道時已經晚了!所以,用一個穩定的模型能夠認知和預測經濟、行業、企業的未來趨勢,這是人類理性的自負和狂妄!(原來世界上沒有神啊![哈哈]

既然事物我們是無法準確知道的,是不是銀行股就不能投資了呢?否!這個特性反而使銀行股投資變得極為簡單,成為散戶的最佳投資工具。否則為什麼香港股民要「聖誕鐘,買匯豐」而不是「聖誕鐘,買李寧」呢?因為我們只要相信一個歷史上誠信謹慎經營、業績記錄優秀的銀行,在宏觀經濟增長時,必然會分享相當一塊增長成果。知道這一點常識,買銀行的理由就足夠啦!買銀行,就是看好宏觀經濟,就是買一個宏觀經濟的看多期權,而宏觀經濟永遠是波動向上的。如果宏觀經濟不向上怎麼辦?總理悄悄說,發貨幣把它催上去,唉,苦逼的銀行又成最大的受益者了!

在宏觀經濟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沒有理由不相信銀行公佈的財報數據,而去相信社會流傳的各種鬼故事。特別是中國兩會明確宣佈,今年GDP增速7.5,這是國家信用的背書,最高權力已經告訴我們放心大膽的投資銀行業吧![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