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dam 於 2015-2-4 17:14 編輯 沽空機構看跌七成 桑德急跌半成後停牌 ![]() 沽空機構再出擊,今次對象為桑德國際(967),Emerson Analytics認為,桑德誇大收入來源,加上賬目混亂,2013年公布的盈利或僅及實際的三分之一,建議強烈沽售,目標價2.4元,意味下跌幅度達70%。 報告質疑,早於桑德2010年上市前,為吸引投資者的青睞而“作故仔”。招股文件顯示,旗下兩個鄭州水務項目的90%收入,已於2008年入賬,但公司其實於2009年初才簽訂有關工程合約,由此可見,管理層的誠信出現問題。 此外,報告稱桑德多年來一直對賬目“做手腳”,收入中相當大部份其實並不存在。利息收入意外地低,反映公司實質現金賬戶或只及披露的三分之一。 根據Emerson Analytics對桑德的盈利調整,以2013倍23倍市盈率作為基準計算,桑德合理價為2.4元。 該股中途停牌,停牌前報7.58元,跌5.3%,成交1,320萬元,市值114億元。 |
SoundGlobal-HK_0967-StrongSell.pdf
1.25 MB, 下載次數: 34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彭友 昨日下午,桑德環境(000826.SZ)股價突然暴跌,收盤跌幅9.44%,名列兩市跌幅第一。究其原因,公司關聯企業、港股公司桑德國際(00967.HK)被沽空機構質疑,認為收入被誇大。
昨日有報道稱,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發布報告內指出,桑德國際收入有被誇大之嫌。從2011至2013年期間,一項名為“工程科技服務”的項目為桑德提供約40%收入,但是桑德一直並無與股東商討。同時該沽空機構卻無法找到相關工程項目以證明有關收入,並且尋找到一間不知名的子公司,而有關公司在內地水務行業並無足跡,因此,其認為這證明有關收入是不存在。2013年真實盈利能力只有公布的三分之一,將其目標價大幅下調70%至2.4元。
從昨天10:37開始,桑德國際緊急停牌,但是桑德環境沒有停牌。
知情人士透露:“深交所已經針對此事向公司進行了問詢。”
去年9月,桑德環境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桑德環境(香港)認購及受讓桑德國際合計31.19%的股權。同時,同時,桑德環境擬將其所持湖北一弘水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作價12億元轉讓給桑德國際或其指定方。
惠祥投資總裁殷佑嘉分析稱:“除了同屬同一個實際控制人旗下,桑德環境還與桑德國際發生直接的股權關系,這也導致了桑德環境股價大跌。”
昨日的成交回報顯示,機構對於桑德環境的情況產生了分歧。其中,4家機構席位分別買入3275萬元、2609萬元、1807萬元、1782萬元。
不過,賣出的力度更大,3家機構分別賣出5650萬元、3791萬元、3193萬元。
4日晚間,桑德環境發布公告稱,截止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近期公司主營業務經營進展以及外部經營環境不存在發生或預計將要發生重大變化的情形。預計公司2014年全年經營業績將維持穩定增速。
“桑德環境與桑德國際目前處於獨立自主各自經營環保行業不同細分業務的上市公眾公司,桑德國際目前在業務經營以及日常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與桑德環境不存在關聯。”公司方面如是表示。
香港交易所18日發出通知,自3月2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沽空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在相關交易規則方面,港交所對沽空價格和數量均作了限制。通過滬港通進行的沽空交易,不能進行無擔保沽空,沽空盤輸入價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每支沽空股份賣出量每日限額1%,10個交易日累計不可超過5%。
設置這些規則目前主要是為了防止股票價格過度波動,因為賣空者若是把價格設得太低,賣出量又較大的話,很可能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瞬間劇烈下跌。
除此之外,港交所還會對沽空量較大的投資者進行監督,以防止違規交易造成股價劇烈異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香港交易所18日發出通知,自3月2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沽空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在相關交易規則方面,港交所對沽空價格和數量均作了限制。通過滬港通進行的沽空交易,不能進行無擔保沽空,沽空盤輸入價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每支沽空股份賣出量每日限額1%,10個交易日累計不可超過5%。
設置這些規則目前主要是為了防止股票價格過度波動,因為賣空者若是把價格設得太低,賣出量又較大的話,很可能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瞬間劇烈下跌。
除此之外,港交所還會對沽空量較大的投資者進行監督,以防止違規交易造成股價劇烈異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彭友 昨日下午,桑德環境(000826.SZ)股價突然暴跌,收盤跌幅9.44%,名列兩市跌幅第一。究其原因,公司關聯企業、港股公司桑德國際(00967.HK)被沽空機構質疑,認為收入被誇大。
昨日有報道稱,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發布報告內指出,桑德國際收入有被誇大之嫌。從2011至2013年期間,一項名為“工程科技服務”的項目為桑德提供約40%收入,但是桑德一直並無與股東商討。同時該沽空機構卻無法找到相關工程項目以證明有關收入,並且尋找到一間不知名的子公司,而有關公司在內地水務行業並無足跡,因此,其認為這證明有關收入是不存在。2013年真實盈利能力只有公布的三分之一,將其目標價大幅下調70%至2.4元。
從昨天10:37開始,桑德國際緊急停牌,但是桑德環境沒有停牌。
知情人士透露:“深交所已經針對此事向公司進行了問詢。”
去年9月,桑德環境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桑德環境(香港)認購及受讓桑德國際合計31.19%的股權。同時,同時,桑德環境擬將其所持湖北一弘水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作價12億元轉讓給桑德國際或其指定方。
惠祥投資總裁殷佑嘉分析稱:“除了同屬同一個實際控制人旗下,桑德環境還與桑德國際發生直接的股權關系,這也導致了桑德環境股價大跌。”
昨日的成交回報顯示,機構對於桑德環境的情況產生了分歧。其中,4家機構席位分別買入3275萬元、2609萬元、1807萬元、1782萬元。
不過,賣出的力度更大,3家機構分別賣出5650萬元、3791萬元、3193萬元。
4日晚間,桑德環境發布公告稱,截止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近期公司主營業務經營進展以及外部經營環境不存在發生或預計將要發生重大變化的情形。預計公司2014年全年經營業績將維持穩定增速。
“桑德環境與桑德國際目前處於獨立自主各自經營環保行業不同細分業務的上市公眾公司,桑德國際目前在業務經營以及日常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與桑德環境不存在關聯。”公司方面如是表示。
繼美國沽空機構格勞克斯研究多次狙擊中國民企後,又一家公司瑞年國際(02010.HK)被該機構狙擊,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李嘉誠。
在遭到格勞克斯的狙擊後,瑞年國際股價曾經突然大跌,在短短十幾分鐘內下挫超過8%,一度下跌至一年的低位0.99港元,最終公司在10月22日宣布緊急停牌,收報1港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李嘉誠也是這家瑞年國際的股東,根據港交所資料披露,截至2014年11月5日,李嘉誠持有瑞年國際5628.7萬股,按照10月22日停牌的價格計算,市值大約5628.7萬港元。
目標價為0
格勞克斯稱,根據政府文件、稅務材料及零售商的銷售渠道分析,瑞年國際的營業額及盈利並非如監管機構及 投資者所說的那樣,可能會有欺詐的成分,該機構認為公司並無投資價值,給予其目標價0港元,並同時認為該公司應該立刻停止交易,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瑞年國際是一家制造營養補充品、健康飲品以及銷售氨基酸營養保健品的公司,根據格勞克斯的報告,瑞年國際嚴重誇大其營業額,其實公司的實際營業額比報告中要少84%。
格勞克斯稱,瑞年國際在港交所的文件中稱,從2011年至2013年,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無錫瑞年工業每年產生39億元的營業額,占瑞年國際的營業額71%。但根據瑞年工業提交給政府年檢的文件中稱,自2011年至2013年,瑞年工業只產生了7.9億元的營業額,比港交所的報告少了80%。
更為蹊蹺的是,格勞克斯發現,瑞年國際的首席財務官潘翼鵬(Poon Yick Pang)曾經是中國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曾NASDAQ:CMED)的一名董事,而他在擔任這家公司董事期間,曾經發生過將股東的錢透過交易秘密轉移給主席的欺詐事件。
中國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也是2011年被格勞克斯狙擊的一家公司之一,這家公司2011年底遭到財務造假指控,2012年2月被納斯達克摘牌。所以格勞克斯認為,瑞年國際聘請一名有過不良記錄的首席財務官,很可能是也有類似的行為。
此外,瑞年國際也隱瞞了兩大客戶分銷商,這兩大分銷商其實是瑞年的關聯人士,有關分銷商其實都是由主席王福才所控制的。根據格勞克斯的盡職審查發現,公司有誇大零售的規模,其實旗下並沒有59個零售點及9間公司分店,實際規模較小,而公司的開支水平也不可信。
早已被沽空機構盯上
在格勞克斯的報告發布後,瑞年國際股價在短短十幾分鐘內大幅下滑,但實際上,翻查公司在過去一個月的沽空比率,可以發現這一比率均處於比較高的水平,9月11日至18日的幾天內,瑞年國際的沽空比例最低只有0.031%,但從這以後,這一比例最高已經逼近30%,最低也都在10%的水平。
而這種沽空的情況也被瑞年國際所註意到,公司在10月23日宣布,公司董事知悉,近期公司股份出現活躍證券借貸及賣空活動。同時公司獲悉一份報告,當中載有針對公司業務及財務營運的指控,公司目前正在編纂一份澄清公告回應。
其實,早在2011年,瑞年國際就已經廣泛被香港資本市場人士所關註。2011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曾經多次發布報告,稱瑞年國際2011年的預測市盈率僅為9.6倍,被市場低估,目標價可達到7.3港元,而當時該股的股價還在5港元以下。
但到了下半年,劇情卻出現了180度大逆轉。2011年10月7日,瑞年國際被摩根士丹利大幅調低目標價,由7港元削至1.9港元,並將其評級由“增持”降至“減持”。
當時摩根士丹利調低目標價的原因,是瑞年國際當年第三季的銷售可能只能有輕微增長,或甚至負增長,預計未來兩年銷售及盈利下跌。加上公司2011年上半年出現負經營現金流,或可能延至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如果銷售轉弱,管理層的執行能力將成為業務能否轉勢的重點。
不過,瑞年國際2011年的業務表現不錯,公司的銷售額在2011年第三季同比增長超過40%,第四季訂單數量達到2億元,似乎不存在負增長的可能性。當時就有市場人士質疑,在這種強勁的業績下,如果國際投行還要下調評級機構,可能是沽空機構所為。
去年7月至8月期間,筆者眼見內地A股急挫,中國政府胡亂救市,加上發覺恒指市盈率偏低屬假象,已感覺到牛市已死,估計恒指很大機會從28,000點高位,下挫10,000點至18,000點水平。近月不少人問筆者,既然看淡後市,預期恒指大跌,為何不沽空期指,大賺一筆? 期指市場的主要功能是讓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做對沖,降低風險,但發展至成為大賭場,讓看好和看淡的賭徒下注,確實可悲。今年初的跌市中,未平倉國企指數期貨合約一度高達50萬張,相信當中不少散戶跟風沽空,之後被大戶挾淡倉,損失十分慘重。過去20年,筆者經歷過多次大升市和大跌市,目睹不少期指散戶損失慘重。1985年5月,期交所推出恒指期貨合約,吸引不少投機者炒賣。當時筆者在中學任教,見到一些同事經常佔用學校辦公室電話,找經紀下注恒指期貨。他們一直看升,初時大有斬獲,以致愈賭愈大,到1987年10月股災殺到,期指幾日內大跌近半,期貨好友死傷慘重,不少無力補倉及償還欠債,竟然想賴賬(當中包括大地產商),最終要政府動用公帑「填氹」。1993年,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股市,恒指由年初5,000多點上升至9,000多點。筆者與四個大學同事認為升勢完全不合理,很快會大幅下調,五人抱着貪玩心態一起沽空一張期指,考考眼光。沽空期指後,恒指繼續颷升,很快便突破10,000點,直逼11,000點,需要大家集資補倉。最後決定止蝕離場,輸了1,500點,每點50大元,合共輸了75,000元,每人平分15,000元。之後恒指突破12,000點後大幅下挫,一年後跌穿7,000點;由於已斬倉,即使看對大市走勢亦與我們無關。這次輸錢教訓我不要短線炒賣,避過日後更大的損失。 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對沖基金狙擊港元,沽空期指和港股,恒指在一年間由16,000點水平下挫至6,000點水平,好友死傷枕藉。1998年8月特區政府突然動用過千億元儲備入市,收購近10%恒指成分股,把恒指推升至7,800點。結果大鱷見貨源歸邊,政府要花時間研究如何出貨,便趁市場缺貨時造好倉,在短短一年多時間把恒指推升至18,000點,將淡友殺個片甲不留。2007年10月,恒指衝破30,000點後輾轉下挫,到2008年10月金融海嘯全面爆發,恒指大幅下挫至10,000點水平,跌去三分二,一路持好倉搏反彈的期指好友,輸足20,000點,每張合約輸掉100萬元。到2009年3月,恒指從11,000點低位急速反彈,升至2010年11月接近25,000點才向下調整,這年多時間,又把淡友殺清光,有朋友在今次升市中,因看錯市,沽空期指而輸掉數千萬元。過去十多年,金融市場衍生工具氾濫,除了期貨合約外,還有窩輪、牛熊證等賭博工具,供投機者短線炒賣。散戶要知道賭博不過是「零和」遊戲,有人贏錢,自然有人輸錢;加上庄家出價並不公平,兼且造市,長遠而言最大得益者肯定是開賭的庄家和抽水的交易所。試看這些開賭的庄家,能夠花費大量金錢賣廣告,聘請沒有財經知識、只得樣貌的代言人,便知道他們食水甚深。因此,即使遇上跌市,散戶亦只宜防守,不應隨便學人沽空,不然便很容易被大鱷吞噬。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lampunlee.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