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能否成功,取決於你的自身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6jo.html

近期一直有朋友跟我說,散戶太可憐了,你去幫幫他們吧。

其實我也曾經是從虧損中走過來的,散戶的艱辛,是非常明白的。但說實話,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我沒有任何能力扭轉資本市場的多賠少賺的現象。其實不僅僅是我,任何人、任何國家都做不到。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思路記錄下來。一方面是記錄自己的成長和成熟,另一方面就是供有緣之人參考。

股市裡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法則,因為這裡面涉及到太多的是人性的東西。投資最終能不能成功,不取決於市場,也不取決於企業,而最終是取決於投資者的自身。因此你的學識、你的行為方式、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投資最終結果。

也許你看到我的投資光豔的一面:對企業的理解比較透徹、經常抓到大牛股、熊市裡也能一直盈利、有很強的信心和耐心… …但實際上,我也是凡胎肉體,跟大家一樣,投資一樣有煩惱、有困惑、一樣有失敗。

所以你可以關注我的理念和思路,但請你千萬別跟風操作。我現在看好的企業,並不代表我將來還會看好。將來我可以換股,可能會另有選擇,甚至會認虧出局。投資很可能會虧損,我能承受得了,也許你無法承受。

投資既是一個概率遊戲,也是一個風險和收益評估的遊戲。市場永遠都會存在極端情況,意外情況也一定會發生,而且從來不會告訴你到來的方式和時間。所以每次投資都要留有一定的餘地,才能更好地生存。賭性太大的人是很難在資本市場里長期存活的。

與有緣人共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3

什麼是好企業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7ra.html

 

一、好企業的分類:

三等企業賣產品;

二等企業賣品牌;

一等企業賣標準。

 

二、好企業的標準

缺少甚至沒有競爭對手;

野蠻生長;

產品或服務供不應求;

傻瓜也能經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86

長期滿倉的風險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83a.html

滿不滿倉,如果要討論,估計三天三夜也談不完,最終估計還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本人還是願意從個人的角度,簡單的說一說滿倉操作的壞處(滿倉的好處,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內容)。

 

先上一張美國1929股災圖。

 

长期满仓的风险

 

美國這次股災,歷時三年左右,指數下跌90%左右。認為自己能全倉穿越牛熊週期的投資者,我不知道有誰有能力能存活下來?

同樣的股災,一樣在日本、香港和台灣均發生過,指數下跌的幅度和時間週期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這次股災。本人深知自己的能力,面對這樣的股災,全倉肯定是難以生存,即使你守到了股市最美好的那一天,過程也可能是生不如死,犧牲掉人生幸福的投資又有何意義?

不管是誰,不管你的投資水平多高,如果一直全倉操作,如果遇對歷史性的股災,你前面所有的盈利都只能是浮云。

 

關於應該不應該一直全倉,本人也不想引深下去,僅點到為止,拋磚引玉,供朋友們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88

食品行業相關個股簡評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95v.html

食品行業一般屬於快消品行業,理論上說屬於永遠存在需求的行業。相對醫藥行業來說,技術升級風險低,研發成本相對可控,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和投資優勢性。不過目前中國的企業存在重要的問題是食品安全問題,對廣大消費者造成很大的傷害,這對投資來說,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雖然一般說食品行業是弱週期行業,但其實許多企業並非如此。

下面簡單統計一下食品部分細分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龍頭個股,個人認為價值不大的就不做統計和分析了。

 

豬肉製品。雙 匯發展。目前市場佔有率低,未來存在市場集中度上升的機會。不足之處是非全產業鏈生產,源頭——養豬戶的原料質量不易控制,因此也是經常出地雷的地方;另 外豬肉價格也是具有一定週期性的,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弱週期企業,尤其是養豬的企業如雛鷹農牧更是具有很強的週期性。這類企業的最佳投資機會可能是企業出現 問題或週期低谷之時。

雞肉製品。 目前上市的聖農發展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而且基本是全產業鏈管理,在質量控制方面明顯優於豬肉製品廠家。而且是肯德基、麥當勞、雙匯、太太樂等大公司的 主要雞肉提供商。當然,雞肉製品也是具有較強週期性的,價格波動比較厲害。公司最大的看點是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和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奶粉企業。隨著蒙牛的衰退,目前國內企業中,伊利股份已經是無可爭辯的龍頭企業了。同豬肉製品一樣,目前國內奶製品行業,也均是非全產業鏈結構,所以源頭——奶農的原料管理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個行業的最佳投資機會也是企業出現問題之時。

海產養殖。獐子島是目前市場上的龍頭。這個行業其實也是週期性企業,海參等從投放到收穫是需要三年左右時間,其養殖水域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投資此行業,對其週期性的把握也很關鍵。

調味品行業。即將上市的海天股份是本行業的國內龍頭,前面剛上市的加加食品跟它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企業。尤其海天醬油是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擁有非常廣泛的忠實顧客群,具有一定的護城河。

食品添加劑行業。雖然近幾年大家一談食品添加劑就色變,其實這是消費者的誤解。什麼蘇丹紅、三聚腈氨、染色劑等,根本就不是什麼食品添加劑,這是許多無良商人違法亂添加的東西。目前的安琪酵母是市場上的龍頭,尤其是酵母行業國內無出其右,市佔率40%以上,基本處於壟斷地位,國際上至少也可以排名前三。是國內食品添加劑行業的標竿性企業

食品保健品行業。其實保健品不是藥,是屬於大食品行業。市場上許多人將保健品當藥用,其實這是誤解。近年來快速成長的湯臣倍健目前無出其右,是當之無愧的是國產龍頭企業。快速發展是機會,也是風險,所以投資者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休閒食品行業。目前洽洽食品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一個瓜子能一年賣20-30億,真的不可小看這個行業。

速凍食品行業。目前上市的三全食品是主要做這個行業的,當然其實雨潤也好、灣仔碼頭(屬於通用食品)、思念等都是強有力的爭競對手。這個行業完全靠冷鏈管理,跟鮮奶行業一樣,管理難度相當大,所以食品風險也是一個難題。最佳的投資機會估計也是出事之時,當然還要看企業能不能扛住。

茶葉行業。目 前市場上還未有上市者,不過馬上安溪鐵觀音要上市了。這個企業可以關注一下。不過這個行業也是屬於非全產業鏈管理的,對源頭的茶農的管理是一個很頭痛的問 題,尤其是農藥殘留問題很麻煩。這個行業也符合出現黑天鵝後逆向投資法。平時持有,要多一雙眼睛,否則中槍也是遲早的事。

粉絲行業。目前上市的雙塔食品,是國內粉絲主產地的龍口粉絲的龍頭。這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行業集中度很低,對龍頭企業來說,有品牌優勢和成本優勢,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面業。這個行業過度分散,而且管理混亂,尤其是不良小販胡亂添加硼灰等,為了賺錢,置人們的健康而不顧,真是害人不淺。目前上市的克明面業,能否挑起行業的大梁,需要觀察。

榨菜行業。這是一個細分的小得不能再小的行業,但食品細分行業再小也可能做到幾十億的。目前上市的涪陵榨菜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這個行業價格低廉,但並不代表毛利潤低,而且因為價格低,提價市場體現不明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87

這家企業你會投資嗎?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9ft.html

有朋友問了一個題:鄰居有一磚廠——生產房屋建築用的大塊」——欲轉讓賣掉,土地+廠房+設備等淨資產大概100萬元,無負債,每年扣除各種稅費+成本後的淨利潤大概20萬元。
    
以各位的判斷,該廠大概值多少錢?

 

個人的毛估估:

 

定性:

由於是磚廠,一般來說廠區應該比較偏,由於取材成本的原因,甚至在山上,所以土地和廠房基本是不值錢的,因此投資基本不需要考慮這塊。

磚廠這個行業,主要是考慮周邊造房子的需求。今年需求旺盛,明年、後年、再後年的需求在哪裡,需要分析。

 

定量:

如果未來馬上面臨需求萎縮,則多少萬收購可能都是高的。因為企業不賺錢,就會賠錢,剩一點設備的折算價值,基本不值錢。那點土地只能長草和供野獸出沒,是一文不值的;廠房三五年沒人住,可能就會倒掉。

如果未來需求可以保持3-5年,則按2年回本可以考慮投資,三年以上回本的,就要重新考慮產品市場需求了,否則你可能就是楊白勞。

 

所以,實業投資進行定位和分析跟資本市場是一樣的,都是需要先定性,後定量。而不同的是,實業投資會更需要保守再保守。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泡沫製造者的天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96

《光環效應》的告誡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bv3.html
   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許多對商業的看法被一系列假象所左右。

 

一、如果自變量並不是獨立測量的,那我們已經站在齊腰深的假象之中。

(上市公司財務處理後的業績和報表,你能確定多少是真實的,多少是水份呢?)

二、如果數據之中都是光環的話,那麼不論收集多少、分析手段有多複雜都沒意義。

(成功的光環,很容易讓人迷失雙眼。)

三、成功往往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持久,大部分情況下,長盛不衰只是事後按結果選擇產生的假象。

(長期看,我們都會死。選擇好企業終身持有不賣的投資策略應該深思了,你選的企業真可以長盛不衰,真的是特例?)

四、公司業績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可能一家公司自身進步的同時也落了一大截。

(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會掩蓋許多冰山下面的問題,如疏於管理、財務漏洞等)

五、可能很多成功的公司都曾大膽嘗試,但大膽嘗試不一定都能成功。

(大膽嘗試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六、任何宣稱找到了商業物理學定律的人要麼不瞭解商業,要麼不瞭解物理學,要麼兩者都不瞭解。

(不要信鬼話,請相信常識。)

七、尋找成功秘訣的行為不能提示商業世界的狀況,但卻明明白白地表明了尋找的渴望以及他們對確定性的嚮往。

(尋找成功秘訣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消滅了假象之後又該怎麼做呢?為了管理好公司以及取得高業績,明智的人都知道:

1、任何出色的戰略都牽涉到風險,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戰略萬無一失,傻子都能執行好,那你就是傻子。

2、執行同樣也不是確定的。在一家公司起作用的應用到別一家,得出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3、機遇起的作用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或者比成功人士口中所說的要重要許多。

4、投入和產出之間的聯繫十分微弱。結果不好不一定意味著經理人犯了錯;好的結果也不見得能說明他們有多高明。

5、但是木已成舟之後,頂尖的經理人們表現得好像運氣無關重要一樣,好像堅忍不拔就是全部。

 

這些能保證成功嗎?當然不能,但我認為它應該能提高你的成功幾率,這個目標比較合理,值得追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88

恐慌週期的階段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c2n.html

對於經濟週期的劃分,比較常見的有分為上升和下降的二階段法和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的四階段法。本文所要描述的經濟週期的階段是基於明斯基和金德爾伯格的研究成果並由史蒂芬.韋恩斯做了適當的修正而得。(摘錄自《恐慌與機會》)。個人認為這個11階劃分法對理解和識別經濟週期更容易一些,對投資指導性更強一些,所以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市場恐慌多數來源於市場動作機制本身,當股市的繁榮程度無法持續下去,掉頭向下「跌跌不休」時,市場恐慌就來臨了。對於恐慌週期的描述,此處分為11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週期開始於某種對經濟系統的衝擊,這種衝擊往往會給至少一個經濟部門帶來重要的發展機遇。這可能是一次外部衝擊,比如一場戰爭,或者一個與經濟活動緊密相連的事件,比如鐵路的發展,或近年來國際互聯網的興起。

 

第二階段:該階段開始於經濟繁榮,然後隨著銀行的信貸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繁榮的動力增強。

 

第三階段:隨著手中現金持有量的不斷增多,一種「過度交易」的情況隨即出現。「過度交易」指這樣一些事件,比如由於期望未來價格上升而進行的大量投機交易,或者通過保證金買入投機資產而導致的高槓桿融資等。

 

第四階段:通過進行投機交易獲得可觀利潤的消息瞬時傳遍整個市場。很多人看到別人致富之後也會去模仿,或者至少改變自己的某些觀念,轉而行動起來也去尋求致富的道路。這樣,每個人都會在對財富的憧憬效仿前人,股市泡沫因此產生。這時,即使那些以前根本沒有考慮過投資股票的人,也會義無反顧地衝進股市。

 

第五階段:當股票的新聞登上非財經類報紙首頁時,真正的危險恐怕就要到來了。在20世紀90年代股市繁榮期的最高點,一幅共同基金的圖片赦然登上《花花公子》雜誌的封面,預示了危機的爆發。當股市的報導取代那些衣衫朦朧的美女,登上雜誌的顯著位置時,如果不是邏輯出現了問題,那一定是真的要出事了。

 

第六階段:大量非專業投資者的出現,不僅擾亂了股市秩序,並且導致大量新股的發行。在流動性過剩的資金背景下,新股紛紛湧出來,以股市當前高企的價格瘋狂融資。同時,衍生品也出現了交易的高潮,那些經驗豐富老練的投資者此時會對衍生品喜愛有加。從本質上說,衍生品交易是保證金槓桿交易,這種交易產品的增加無疑提高了市場的投機性。

 

第七階段:隨著泡沫的不斷膨脹,股市越來越脫離其代表的真實資產價值。

 

第八階段:詐騙、違規以及其他不合規的事件開始出現。即使這些還沒有立即引發市場恐慌,至少也是一種先兆了。

 

第九階段:事態發展到這個時候,機智一點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該退出了。而新手還摸不著頭腦,會繼續停留一下。隨著大量投資者的撤出,不斷上漲的股市開始剎車,價格上升趨緩。這種情況一旦發生,變現的趨勢就不可逆轉。股價進一步下跌,抵押品價值損失增加,銀行催收貸款更為頻繁。

 

第十階段:此時,市場的頹勢開始全部展現。即使那些鐵桿做多的投資者也意識到大勢已去。在這種情況下,當還有部分投資者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開始全力撤退了。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某種代表性的事件為投資盛宴畫上句號,如出現某家銀行(或券商)的倒閉,或者詐騙事件的敗露。

 

第十一階段:銀行破產或詐騙醜聞的出現會加速資金撤離,並增大了投資者對資產的厭惡情緒。即使是那些易於忘掉苦惱的人,也很難徹底忘卻他們的錢如何從所謂的高科技資產突然變的一文不值,真的像逗號這個符號一樣。

隨著恐慌的繼續蔓延,某些機會又隨之產生。由於價格不斷探底,重新做多的市場動能又重新出現。其次,監管者也可能出面干預,對市場下跌深度進行監管層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最後貸款人也會安撫投資者,比如說市場上的流動性充足,不必擔心。如果以上的情況出現,市場壓力會減小,因為投資者不會那麼擔心了,他們的情緒會重回穩定。

 

對恐慌各個週期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市場整體風險和機會,並在馬車變成南瓜之前,提前離開舞會,同時又可以在舞會開始前提早進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89

如何做逆向投資(二)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dsi.html

如何做逆向投資(一)中已經介紹:逆向投資,知易行難!主要難在三點:一是難在對企業基本面的把握;二是難在對時間週期的把握;三是難在行動的逆向。

如何在逆向困境中找到通往投資成功之路的一線光明,是我們終身不懈的追求。基於如何做逆向投資的三大難點,個人總結了一下適合自身的投資方法,可能並不適合所有朋友,所以僅供參考。

 

一、認識股市的鐘擺週期,逆行業不如逆大勢。

先從投資資產倉位管理上,整體上做到逆向。

市場整體估值是有週期性的,正常情況下均在市場高估和低估點之間排徊。我們不需要知道最高點和最低點,但只要願意,你一定能看出目前市場是處在高估區還是低估區。高估區越漲越減倉位,低估值區越跌倉位越重。

按照這個思路,至少你不會在07年5000點以上還是全倉,也不會在08年或現在的2000點左右空倉。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錯了,事倍功半。道理就在這裡。

 

二、逆向投資個股,次優選擇逆向的行業。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熱鬧過後,一定是曲終人散。故事從來都不一樣,但結果卻從無二致。

遠一點的有光伏行業,近一點的有白酒行業,在行業享受雙擊的時候,熱鬧過後,雙殺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所以逆向要避開熱門行業,在整體行業熱門時,個股均雞犬升天時,尤其是熱門行業的龍頭股,就像那隻海妖,一直用美麗的舞姿和天使般的歌聲引誘你時,更要有避免誘惑的能力。

等一切冷談下來之後,選擇冷門行業冷門股,首先你已經走在市場大眾前面了。

 

三、選擇逆向,最終一定要落實到個股。

逆向投資,超前進場跟犯錯誤基本沒有什麼區別。超前進場,不但付出的是未來的利潤空間,還有無法測算的時間成本和不可知的未來等待。

什麼時候才是最佳的進場時機呢?用鄧普頓先生的話說,就是等第99個人看空時,才能看多。用林奇的觀點,就是企業在業績有起色時,即使股價上漲了一段,也是進場良機。從二位大師的觀點看,對選擇機會都是要求非常高了,鄧普頓屬於全面撤網,林奇屬於重點突破。似乎林奇更貼近市場,確定性要更高一些。

在選擇具體企業時,目前業績最好的企業未必是最佳選擇。一般來說,未來業績上升幅度越大,未來的投資收益可能越高。

 

 

四、有幾種應該避免的逆向機會。

1、放棄小機會,等待大機會。個股下跌20-30%時,很難是最佳的逆向機會,而且很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如果後面漲上去了怎麼辦?沒關係,市場上機會的多的是,放棄就是。

2、週期性個股逆向一定要謹慎。一定要瞭解行業業績變化趨勢,最好是業內人士,或者說自己非常清楚行業的復甦情況,否則不要輕易出手。許多情況下行業週期是很複雜的,外行人士很難明白個中原因。如航運股,歷史上週期都是非常長的,時間跨度可以達到10-20年為一個週期。你怎麼可能在看幾眼波羅的海指數,研究一些基本數據和看幾份年報就能明白呢?如中國遠洋。

3、業績做假的企業不做。無論股價跌到什麼程度,業績爆光做假的企業不要去碰。如綠大地、萬福生科等。

4、受重大打擊的是佔比極高的主產品,且打擊是毀滅性的企業不要做。如康芝藥業90%以上的業績都來源於被停止上市的康芝清。失去主產品的企業未來業績復甦遙遙無期,逆向投資無從談起(短線炒反彈不在此討論之列)。

5、高科技行業的企業,逆向投資要謹慎。尤其是靠單品競爭,沒有強大的技術和研發做支撐的所謂高科技企業,一旦被競爭對手超越,面臨的處境將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有新產品的突破,否則業績復甦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漢王電子書、摩托羅拉等。

 

五、逆向投資的操作層面。

相對集中,適當分散的倉位管理原則同樣適用。分批拉開價位建倉,當業績得到充分體現、企業高估時賣出,或者有更好的投資標的時賣出。其實逆向投資的操作跟其他企業的投資道理都是一樣的,就不多說了。

 

(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78

從風生水起博主的成功投資所看到的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f52.html

大盤一如既往的低迷,個股一如既往的活躍。尤其是今年以來成長股是風生水起,低估再低估的藍籌股、地產股、百貨股和服裝股等,都只有個位市盈率了,甚至只有4-5倍市盈率,但市場就是不作為,不認可,形成了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說明成長股符合經濟轉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目前進場資金仍然不足。

 

本週再次重新系統地學習風生水起博主的博客文章,感悟也是比較深的。風生水起能做到十年百倍,復合收益60%多,這絕對是頂級水平中的頂級水平。他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必然性。

分析風生水起的成功,我們應該理性對待,既不能造神,也不能將別人的努力和成功視為無物,而應是謙虛的學習、理性的理解、深入的分析、合理的分解、吸取其精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首先,他對企業的理解的深入,以做實業的心態投資股票,這才是真正的投資人應有的態度。敢重倉拿三五年,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期間的付出並沒有結果看起來那麼簡單,在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是辛勤的付出和長期無人理解的堅守。

其次,他的目標專一。從行業上看,他主要投資電子類和醫藥行業;從個股看,他主要投資小市值成長股。前者是他的能力圈,後者是真正理解了價值的本質——成長。他看好的成長股,並至少持有四年以上,這是一般成長股投資者所不能達到的水平。

最後,選股和持股成功的正向催化,是促進他最終走向成功的頂峰。他曾選過中集B和茅台這種漲幾十倍的大牛股,但卻只賺了點皮毛。雖然操作上他是不成功的,但這為他今後的選擇小市值成長股的信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他在上一輪牛市中的600271航天信息賺了差不多8倍,但與上一輪大牛市比,這個收益並不算驚豔,但這次航天信息的真正長期持有和賺錢,是他走向投資成功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在2011年以前,他還在做波段,甚至短線,甚至還比較頻繁,但到2011年這種操作就非常少了,2012年到如今就更是幾乎沒有類似的操作了。從這個過程也表現了風生博主已經走向人生的頂峰——無為勝有為了。

感謝風生水起博主,在低迷的A股市場樹起一面價值投資成功的大旗!感謝風生水起,以自己的記錄教育和激勵他人。

 

從風生水起博主身上看,本人雖然同樣是做小市值成長股為主,但明顯有二點重要的不足:

一是缺少時間的磨練。本人正式進入股市時間是530半夜雞叫前一個月,準確的說是2007年4月23日。上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我就屬於那成千上萬的韭菜之一——聽說這裡能賺錢的。由於本人的謹慎,在入市之前將不多的積蓄投資了一套房子,少量的資金試水股市,雖然經歷了08年的大熊市,根本不會對本人有什麼傷害。09年中期開始正式開悟,慢慢進入基本面選股群體。雖然經歷這麼些年下來,尤其是09年後,我都一直是每年盈利的,但實實在在的沒有賺到過什麼錢,都只是賺些小錢。整體對股市和投資的認識不夠深刻,仍停留在表面上。即使在前一段時間,跟朋友交流時,也認為自己沒有拿十倍股的能力,認為即使康得新再來一次,估計我仍然會在1-2倍之間脫手兌現。說到底,本人前期還沒有做好拿10倍股的能力和準備。通過對風生水起博主的學習和研究,以及前面不斷成功選股的正向催化,我想今後遲早有一天會有屬於自己的Tenbagger。

二是缺少專注的精神。雖然本人投資股市的時間不算長,但本人涉獵的範圍確實不少,長中短線,打新、套利等等,除了做空和期貨,什麼類似的個股都碰,什麼樣的投資都做,其實大量的分散了自己的精力,整體效果也非常有限。多而雜,雜而亂,亂而不精,這是必然的。做為一個普通的散戶,專注於自己最善長的那項,應該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通過此次再學習,以前的目標再次清晰:專注小盤成長投資,這是比較適合自己的、走向偉大投資的最理想的路線。

 

目標有了,榜樣也有了,找到了不足,新的長征,新的征程,從現在起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65

如何選擇成長股——跟大師學投資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fie.html

如何選擇成長股——跟大師學投資

 

 

談到成長股投資,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菲利普•A•費雪,他提出,大部分投資人終其一生,依靠有限的幾支股票,長時間的持有,就為自己或子女奠下成為巨富的基礎。菲利普•A•費雪是這樣,戴維斯家族是這樣,巴菲特也是樣。

要想達到理想的彼岸,選擇成長性的好公司和長期持有兩者缺一不可。如何選擇成長股更是關鍵之關鍵。

 

一、菲利普•A•費雪選擇成長股的15條軍規

1、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否大幅成長?

2、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

3、和公司規模相比,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效果?

4、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公司利潤率高不高?

6、公司做了什麼事來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系是不是很好?

8、公司的高級主管關係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得如何?

11、公司是不是在所處領域有獨到之處?

12、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13、在可預見的將來,公司是否會大量發行股票,獲取足夠資金,以利公司發展?現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階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15、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及正直態度是否毋庸置疑?

 

二、巴菲特選擇成長股的簡單思路

1、行業:最好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瞭解、前景看好;

3、三好學生:有穩定的經營史;

4、與股東關係: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有現金流充沛;

8、價格合理。

 

三、彼得林奇的Tenbagger

1、公司規模小;

2、新成立時間不長;

3、年平均增長率20%~25%

4、採用PEG估值及未來的變化趨勢尋找目標;

5投資快速成長型公司一定要弄清楚增長期什麼時候結束等。

 

四、成長股投資大師托馬斯•羅•普萊斯

1、非同凡響的市場和產品開發能力;

2、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3、不受政府的嚴格管制;

4、人力資源總成本極低,但單個僱員待遇較優;

5、每股收益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普萊斯最典型的一句話:「最好的價值投資方式是,找到一個仍處於成長週期內的產業,判定該產業內最具發展前景的公司,並長期持有這些股票。」

 

總結以上各大師的觀點,成長股投資歸結為12個字就是:

好股好價,集中投資,長期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