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參議院指控蘋果避稅數十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23

在週二蘋果CEO庫克接受國會聽證之前,美國參議院報告蘋果利用稅收漏洞和不隸屬任何國家稅務居民的愛爾蘭子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逃避了數十億美元稅款。

蘋果是繼微軟和惠普之後第三家遭到美國參院嚴厲避稅調查的科技企業,同時參院委員會認為該消費電子產品巨頭並不配合正在展開的調查。

在週二蒂姆·庫克將接受參議院公開質詢,參院常設調查委員會公佈了一份針對蘋果國際稅制結構長達40頁的調查報告

FT評論認為對蘋果的避稅調查將引發對美國稅制改革更進一步辯論,白宮和國會目前正在討論是否應該下調目前35%的企業稅稅率。

參院常設委員會主席,庫克聽證會領導人Carl Levin說:

「蘋果找到了企業界避稅的『聖盃』」

「它的海外公司持有數十億規模的美元,但這些企業不是任何國家的納稅居民。」

參院報告稱在過去4年中蘋果充分利用了對海外企業的稅收漏洞,規避了對440億美元「原本可徵稅海外收入」的相關稅款。不過調查報告承認並沒有發現有證據顯示蘋果在最小化納稅款上違反了任何法律條款。

Carl Levin說:

「這正是稅收漏洞定義,從技術上來看蘋果符合所有法律規定,但是他們違反了法律的精神。」

委員會成員稱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蘋果利用在愛爾蘭公司的非稅收居民身份,蘋果把大量國際利潤轉移到愛爾蘭避稅。

委員會舉例稱,在2009到2012年期間」蘋果國際銷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的740億美元銷售額幾乎沒有繳納任何稅款。2011年它為220億美元的盈利只繳納了1000萬美元稅款,折合稅率僅為0.05%。

另一個避稅的典型是」蘋果國際運營公司「( 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過去5年內該蘋果子公司沒有在任何一個國家繳納過任何所得稅,而同期公司收入為300億美元。蘋果國際運營公司在美國召開董事會,但是在美國沒有實體或者招募過任何員工。

Carl Levin說:

「這樣的事情我聞所未聞,我們無法想像有人能見過這樣的事情」。

此外調查人員還發現,蘋果與愛爾蘭就任何應課稅的利潤實施2%稅率的「特殊處理協議」,該稅率遠低於愛爾蘭12%的企業稅率。

蘋果則否認使用了任何稅收漏洞降低應付稅款,並表示自己是美國最大的企業稅納稅人:美國政府每徵收40美元企業稅就有1美元來自蘋果。

蘋果還對其把研發活動轉移到愛爾蘭進行了辯護。儘管愛爾蘭的研發部門「幾乎完成了」所有美國部門的任務,蘋果說這樣的安排:「完全符合美國法律並遵守相關監管規則」,儘管這正是參院委員會激烈抨擊蘋果避稅的關鍵點。

蘋果否認」蘋果國際運營公司「是一家空殼公司,稱建立該公司旨在管理「全球流動資金」,並宣稱建立該公司並沒有減少其在美國的納稅額。

雖然蘋果的避稅行為巧妙利用了現有的法律制度,但是它卻招致了兩黨高層的普遍不滿。

參議院常設委員會內最高層共和黨人麥凱恩指責蘋果精心策劃的稅收計劃「震驚」且「離譜」。

麥凱恩說:

「這家公司利用美國人的聰明才智和美國經濟的機會獲得驚人的成功,它不應該把利潤轉移到海外逃避稅收,蓄意剝奪美國人民應得的收入「

「蘋果自稱是美國最大的納稅人,但是基於其龐大的規模和組織來看,它同時是美國最大的逃稅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06

寶成蔡其建 鞋王成茶王 狂收數十萬餅普洱茶


2013-08-08  TNM  
 

 

身價百億的國際鞋王、寶成工業董事長蔡其建,每日運籌帷幄營收2千多億元的大企業,閒暇最愛普洱茶。20多年來,他從飲茶、品茶,到收茶、藏茶,已是台灣收藏最多的普洱茶王。

他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公開多達數十萬餅、價值深不可測的普洱收藏,並展示紅印、藍鐵等多種頂級普洱。有人說他的茶,5代都喝不完,他回答:「不止5代,我還要蓋一座博物館來放我的茶,退休後就去顧館。」

人生已走到從心所欲之齡的蔡其建,最享受的事,就是週末和三五好友遠離塵囂,登上溪頭,在清新芬多精與飽滿翠綠之間,品飲普洱。

山友慫恿 飲紅印

這天,爬山隊伍突然軍容壯盛,因為,大家聽說,蔡其建要開一餅普洱紅印來喝。

紅印是雲南勐海茶廠於一九五○年代慶祝中共建政所做的第一批茶,因包裝以紅色字體為主,故稱紅印。茶齡距今雖只有六十多年,但不論口感、茶韻,均被公認為勝過許多年分更久的老茶,因而躍為普洱茶的超級明星,也是茶價漲跌的指標。

二十年前一餅紅印只要幾千元,十多年前漲到三萬元,目前已追高到一百萬元以上,許多普洱茶收藏家,可能這輩子都沒有喝過一口紅印。

蔡其建最多時雖收了上百餅,但因為「喝一片少一片」,加上交流,數量已大為減少,平日也不捨得拿出來。每次山友慫恿,他都打拖延戰:「我們下次再喝,好不好。」這回,珍品終於示人,一位衝著紅印而來的山友「凌晨三點就起來等」。有人興奮地說:「我跟蔡董爬山十幾年,聽他講那麼多次,今天終於有機會喝到紅印了!」

品茗陶醉 說茶經

不過,即使被十幾張流著口水的嘴圍繞著,蔡其建依然不慌不忙,要從檔次低的往上喝,吊足大家胃口。

他依序秀出八○年代下關茶廠出品的「班禪緊茶」、市場上幾乎沒有流通的「三八沱茶」,與八○年代明星茶「八五八二」。這些茶雖都不及紅印,但也個個大有來頭,價值不凡。班禪緊茶是為藏人口味特別製作的,三八沱茶是向隨孫立人將軍來台灣的青年軍買的,八五八二則茶氣夠霸、直通全身,「有沒有感覺肚子都溫熱起來?」蔡其建陶醉地說。

雖然連喝幾泡好茶,但山友一心懸掛的還是紅印,七嘴八舌鼓譟著要他快拿出來。拗不過大家,蔡其建緩緩地拿出一個圓餅狀木盒,現場立刻鴉雀無聲,大家屏息盯著盒子。盒蓋上貼著「2007.3.6」,原來是蔡其建第一次泡這塊茶餅的日期,他坦言:「我一年大概也只喝二次而已。」這時,有人讚嘆地說:「今天可是(普洱茶)滿漢全席。」一旁的人附和:「今天喝的茶算一算也要十幾萬元。」

茶湯醇甜 泛油光

一般普洱茶餅中皆壓有一張類似出廠標誌的小紙張,稱為內飛,加上包裝紙以辨識真偽。紅印若有包裝紙證明其身分,稱為「有紙紅印」,品相完整,每餅目前市場行情在一百萬元以上;若沒有包裝紙,稱為「無紙紅印」,市價也有五、六十萬元。

蔡其建小心翼翼拿出有紙紅印的包裝紙,「單這張紙,就可賣五、六萬元。」眾人紛湊近打量這薄薄的一張紙,和僅有三五○克的一塊圓餅,神情像是欣賞稀世美女,大氣不敢出一聲。

蔡其建趕緊對我們解釋:「當初買的時候,這一餅才幾萬元,不像現在要一百多萬元,這個要讓大家知道,免得人家誤會我很浪費。」他一邊強調,一邊把少許的茶葉放在電子磅秤上,「只要五克就好了。」一旁茶友馬上起鬨:「十克,十克啦!」蔡其建才不甘願地說:「好啦!十克。」算一下,這一杯紅印,價值三千元。

紅印果真有王者風範,泡起來湯色濃紅,像晶瑩剔透的紅寶石;倒入茶杯後,表面泛起一層明亮誘人的油光;入口醇香清甜、滑潤爽口。只見蔡其建先品聞香氣,心滿意足後,把茶湯順入喉嚨,然後閉眼沉思,享受茶韻充滿全身的感覺,久久才回神說:「甘!純!厚!」還愛不釋手的持杯聞香。

兄弟製鞋 創寶成

蔡其建年輕時和哥哥蔡其瑞共同創業,打拚出的寶成國際集團,現在已是年營收二千七百多億元的全球最大製鞋代工廠,為各大知名品牌如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代工,去年資本額已達二百九十四億元,全球有五十萬名員工。「當年郭台銘的鴻海要到中國來設廠,還是我帶他來我們工廠觀摩。」蔡其建說。

蔡其建從二十五歲就開始喝茶,他指著嘴吧說:「當兵拔牙太痛,聽人說喝茶可以防止蛀牙。」不過,他起初喝的是烏龍茶,九○年代,他當選彰化工業協會理事長,常與兩岸達官要人碰面,經朋友引薦開始喝普洱。蔡其建發現普洱更迷人,不但越陳越香,還有益身體健康,尤其對腸胃非常有助益,一喝就上癮了,後來更一頭跌進收藏世界。

本刊估計,蔡其建所蒐集的普洱茶,至少逾十億元,數量更驚人,達數十萬餅,堪稱台灣最大藏家。但他還是遺憾太晚進入這個市場,現在蔡家第三代已陸續進入寶成集團,讓蔡其建加緊蒐集普洱茶腳步,「等到他們成熟,我可以退休時,現在收藏的普洱茶價格又漲一大段了。」

問蔡其建普洱茶的問題,他自豪的說:「文章、風水、茶,懂透沒幾人。」紅印出鞘勾起茶癮,七月底,蔡其建再與本刊相約茶敘。

八五八二 最鍾愛

他一早起來備茶,選了藍印鐵餅、三八沱茶和八五八二等茶餅,裝進二個提袋,再款上燒水的鐵壺、磅秤、茶杯。他手上這二個不起眼的紙袋,內容物價值一、二百萬元。

蔡其建拿起市價一餅六十萬元的藍印鐵餅,用茶刀開茶,「你看我這個凸一下、凸一下都很貴,我當時買只要幾萬元,現在那麼貴也捨不得喝。」一名茶友說:「喝普洱茶的人看到藍鐵,要立正敬禮。」蔡其建當年入手的藍鐵有上百餅。

泡到八○年代的八五八二,蔡其建喝下去隔幾秒後說;「全身都很有韻味,八五八二氣很強啊!貫到丹田去了,這只是第一泡而已喔!」他拿著茶杯聞一聞,「這種氣,與其他的不同,只有這種大樹種、喬木的茶氣,才能到丹田。」他把茶杯遞給其他茶友說;「你聞,八五八二很香喔?」

蔡其建透露,自己最愛的茶其實是八五八二,十幾年前在香港買了不少,他笑著說;「八五八二就是我一路買到漲上來的,八○年代的八五八二,八萬元以下我都收。」他還喃喃自語的說:「可惜啊!收太晚了。」後來他就狂收九○年代的八五八二達三萬餅,也買了一萬多餅九○年代七五三二橙中橙(包裝紙為橙色)。

產地自創 金達摩

蔡其建自稱茶癡,還特地去浙江訂做茶杯,後面標「PCC」寶成的英文簡稱,甚至跑到普洱產地雲南「找茶」。

二○○四年,當時雲南省長介紹蔡其建喝茶莊「金雨軒」的普洱茶,隔年蔡其建就去雲南六大茶山看千年古茶樹,後來便與金雨軒簽訂收購契約,命名為「金達摩」。

這款蔡其建「自創品牌」的茶,外包裝有達摩畫像,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弟子蔡其建監」,蔡其建說:「我敬仰達摩,所以稱自己為弟子。」

蔡其建甚至自創配方,「我二○○六年喝到八五八二,很有茶韻,就在二○○七年的一萬餅金達摩中,加了一五%老班樟(出老茶的名茶區,如同台灣的福壽山),並採一心三葉的大葉種,仿八五八二的配方,後來就像顧工廠一樣,我定期過去雲南產地那邊監工。」蔡其建說。

仿配再製 金元記

蔡其建把這餅茶叫做金元記,去年打開一喝,發現比預期還好喝,於是今年的金達摩也有個含老班樟的特別版,取名寶元記。一位茶友說:「連摸起來的厚度、手感,也很像八五八二。」

蔡其建說,取名金元記,除了名字要有點禪學的味道,最主要是紀念父親早期開的帽子店「金元記」;而今年取名寶元記,當然是呼應集團的寶成裕元之名。

蔡其建得意的說,金達摩喝起來沒有一般新茶的苦澀味,他喝完後,拿著茶杯聞香,問起旁邊茶友:「像不像香奈兒五號香水的味道?」

蔡其建愈講愈開心:「十年了,金達摩在新茶是獨孤求敗,找不到對手!」他自誇:「當年我第一口喝下去,就知道這個會紅。不是哪個專家告訴我金達摩將來很有潛力,是我的嘴巴告訴我的,呵呵。」

由於金達摩採喬木大葉種為主要配方,蔡其建更篤定說:「當地人為了種橡樹,喬木、古茶園每年越來越少,將來只會更珍貴。」

退休想蓋 茶博館

看來,蔡其建也有意做藏茶生意,但他說:「現在金達摩我都沒在賣,拿來和人家交流,交換東西。」問他是否會送給國內其他大企業老闆品嘗,他頗感意外的回答;「我幹嘛要送給他們?」現場茶友哈哈大笑。「我的意思是要送也要送給懂茶的知音。」蔡其建補充道。

除了普洱,蔡其建早年也有贊助福建地區農民栽種武夷岩茶「大紅袍」,收藏上萬餅。他打算在苗栗三義買一塊地,「把我的茶都放過去,成立一個茶業博物館,等我退休後去顧。」蔡其建透露已經買好土地,將按照計畫,逐年實現他的退休夢。

蔡其建小檔案

◎出生:1944年生

◎職稱:寶成工業董事長

◎資歷:鹿港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彰化縣工業會理事長、彰化縣警友會理事長、台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工會常務理事

◎家庭:已婚、育2女1子

普洱茶基本知識

◎茶名編號: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普洱茶名品8582、7572、7532、7581,前2碼是「配方年分」代號,85指這個配方是1985年出的,75則是1975年。第三碼8或7是指茶菁的粗細,最後一碼是指出品的茶廠,例如1號是昆明茶廠,產出茶磚最多;2號是勐海茶廠,產出最多圓茶、印級茶;3號是下關茶廠,多為沱茶。

◎號級茶:在50年代,中國官方正式籌組勐海茶廠之前,清朝到民國期間私營茶號所生產的茶,最有名的包括同興號、同慶號、宋聘號、福元昌號和車順號等,其出品的茶便以茶號命名。

◎印級茶:50年代由國營勐海茶廠做的茶,由於包裝正面的字體顏色不同,分成紅印、無紙紅印、藍印甲乙級、無紙藍印、大字綠印、美術字綠印、紅印鐵餅、藍印鐵餅、黃印鐵餅等系別,是普洱茶的夢幻茶品。

◎七子餅茶:生產於70~90年代的普洱茶餅,包裝多為1桶7餅便於運送,故稱七子餅茶,這些茶品已成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寶成蔡家兄弟修廟結善緣

.蔡其建受到父母的影響,信仰非常虔誠,不但自己在推出的普洱茶品牌金達摩旁註名「弟子蔡其建」,到他朋友所經營的山莊,看見玉皇大帝像也馬上三跪九叩。

.蔡家兄弟出身鹿港,小時候父母常帶他們在龍山寺廣場撚結絲繩,對龍山寺有一份歷史情感。九二一大地震導致龍山寺毀損,蔡家兄弟二話不說,花2、3億元捐助修復。

.龍山寺附近香火鼎盛的鹿港天后宮,蔡氏兄弟也捐助一半以上的雕塑經費,完成媽祖金身。南投中台禪寺興建時,兄弟們也有捐助。

.隨著寶成在中國大陸事業蓬勃發展,蔡家兄弟修復古廟的行動擴及上海昆山的慧聚寺。該寺主奉觀世音菩薩,為1千5百年前南朝480寺之一,後毀於兵災。2005年蔡家兄弟以個人名義捐贈人民幣8千萬元,慧聚寺向銀行貸款的人民幣4千多萬元,也由寶成集團擔保。寶成與其他響應的台商,前後共捐款人民幣3億多元,於2008年啟動修復工程。

.2010年,寶成促成鹿港天后宮分香的龍二媽與煌三媽在大陸昆山慧聚寺,舉行媽祖祭祀安座大典,最終於2011年8月上梁完成。

投資普洱茶要審慎

一些明星級的普洱茶,10年內價格飆漲數十倍,讓很多投資者躍躍欲試。但經營老茶10多年,位於彰化永靖鄉西門路上的金雲南茶行,老闆周大豐說:「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收藏,最好你買到的茶,是大家都很想買的茶,這樣流通性好,投資報酬率才會高。」周大豐歸納出「大廠牌、茶質好、流通性好以及辨識度高」4大原則。他以股票市場為例,外資大多買藍籌股如台積電、中華電信、中信金這種成交量大的股票,而不會冒險去碰小型股,若買到冷門的茶,「到時候你不喝要賣給誰?」這幾年,市場上所謂的山頭茶,或是百年大樹茶、古樹茶,以及一些標榜喬木、大葉種的新茶,價格都被炒得很夯,但周大豐不建議茶友貿然收藏。「以前新茶喝起來會苦、會澀;現在的新茶,喝起來都沒有這種味道,我對他們的製程存疑。」「我都買2003年勐海茶廠改制成民營以前出的茶,那時的量有限,不像現在,你喜歡,它隨時做第二批給你,量一大,就不值錢。」

普洱茶如何變現

資深普洱茶家常面臨茶品變現的問題,一般而言,就賣回茶行。但因茶行有資金積壓的考慮,價格和市價往往有相當的差距,許多茶友建議,如果想要快速變現,國內最大普洱茶網站T4U(Tea For You)成立了「茶友藏家聯盟」,提供普洱茶交流、交換、標售的管道。負責人侯文隆表示,想售茶的A方,將茶放到聯盟公開標售,得標的茶友將款項匯入指定帳戶,聯盟只收2~3%的手續費,最多300元,然後將茶寄送到得標者的手上。

2年來,這個模式非常受到茶友支持,連中國、馬來西亞的茶友都來這個平台找買家。

壹發財

「壹週刊壹發財」讀者服務站。只要按讚,即可加入。我們提供財經界大企業、大老闆大小事,富豪世家恩怨情仇,以及理財訊息。請上粉絲團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83

無用的投資建議每年浪費投資者數十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776

來自牛津大學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各種養老基金及大型投資者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的所謂專業投資建議大都是沒用的「廢話」。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諮詢公司推薦的基金實際表現情況相當一般,甚至明顯低於大盤的表現。這份報告在研究了佔市場九成以上的29個諮詢公司1999至2011年間的表現後,得出在加權平均的基礎上諮詢公司推薦的美國股票型基金要比其他基金收益率每年低1.1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很多機構花錢購買的推薦名單甚至不如自己蒙眼隨便挑來的收益高。

牛津大學研究小組中的一位成員表示,一些諮詢公司的巨大影響力與其實際能力表現並不匹配。另一位成員也稱這些諮詢公司在追逐價值的市場上起不到什麼指引功能。

牛津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2011年以來諮詢公司的投資報告指導了美國13萬億美元的機構資金,約82%的公共養老金贊助人及半數公司合作人為這些投資建議付費,在全球範圍內受其指引的資金達到了25萬億美元。如果數個諮詢公司同時推薦一隻基金那我們可以預期之後對這只基金的追加投資可以達到24億美元。同時這些報告還對投資經理人的任選擁有相當的影響力。

研究小組發現諮詢公司們傾向於優先推薦大型基金,這可能導致一些基金邊際收益下降,也解釋了為何其推薦結果總是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牛津研究小組一位成員說到:「大部分諮詢公司一般不公開自己的推薦業績,也就無法判斷其建議的優劣,而龐大的養老基金的資產配置卻要聽取這些建議,這不太合理,是時候讓這些諮詢公司披露他們的推薦報告了,除非有些專家們覺得自己推薦的基金表現實在拿不上檯面。」

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之一美世首席投資官Andrew Kirton表示他們會每季度向客戶提交收益表現數據,最新報告顯示他們的所有業務今年增值1.3%,在股市方面增值1.1%。記者同時詢問了翰威特諮詢公司和韜睿惠悅諮詢公司,他們拒絕對此事置評。

報告的最後推測機構投資者們仍將繼續依賴這些投資推薦報告,一方面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為自己的決策先立起一面擋箭牌,當投資出現了問題可以推卸責任;亦或是這些機構只顧著照葫蘆畫瓢,壓根沒研究過諮詢公司給的推薦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38

接掌董座七年 公司市值從數十億躥升四百億精華陳明賢 ○.○五公分的隱形冠軍

2013-09-30  TWM
 
 

 

他原本是高雄一名專科生,精華光學董事長陳明賢現在變身成為全球隱形眼鏡大王。從業務做起的他,又是如何將一家五百萬資本額的公司,打造成市值四四○億元的全球第五大隱形眼鏡製造商?陳明賢光鮮亮麗的背後,藏著二十七年奮鬥的血汗。

撰文‧楊卓翰

二十七年前,陳明賢只是一家隱形眼鏡公司的小業務員,騎著機車在大街小巷裡穿梭;今天,他已經變成精華光學的董事長,代步工具從機車變成飛機,在兩岸奔波,帶領他的公司登上台灣生技股股王。現在看來,隱形眼鏡是各界都想轉入的熱門產業,但是陳明賢早就悄悄做了三十年的苦工,才在這幾年浮出枱面。

陳明賢在接下董事長時,精華光學的股價只有一百元;九月二十四日,精華光學已經來到八一五元。他接任董事長只有七年,公司股價就漲了七倍、營收增加一.五倍,一年產量超過五億片。現在,精華光學不但是台灣最大的隱形眼鏡商,市值也從數十億元,變成今天的四四○億元,成為台灣的拋棄式隱形眼鏡巨人。

這位低調的董事長,直到今天,還坐在當業務經理時那三坪的小辦公室,辦公室外面擺著推貨車,走出去對面的長廊就是工廠。他沒有請助理,法說會的簡報檔都自己做、用平價轎車代步、還住在工廠旁邊的宿舍。

陳明賢這輩子只做過一件事,就是賣隱形眼鏡。但是,他花了將近三十年,把隱形眼鏡賣到精,讓博士倫、蔡司、 Hoya等國際一流的大廠,都來找他代工,還把他的隱形眼鏡品牌「帝康」市占率,做到全台灣雙周拋第一。

隱形眼鏡厚約○.○五公分,好的隱形眼鏡,讓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因為透明,讓你看不出工夫下在哪裡。陳明賢的訣竅大概也是這樣,默默地、悄悄地做。

陳明賢棲身的廠辦,在新北汐止一棟不起眼的大樓,就算用心找,還不一定找得到。但這裡人潮忙碌,全台灣的隱形眼鏡出口量,有七成都是從這裡發貨。陳明賢成為台灣隱形眼鏡大王的傳奇,就從這裡開始。當年,他還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配角!

一九八三年,精華光學創辦人周春祿,找了過去的同事及朋友張溪石、褚富雄一同創業,成立了精華光學的前身── 康得美光學。周春祿是台灣第一代的隱形眼鏡技師,而張溪石和褚富雄,一位交遊廣闊、一位有錢有地。三人在康得美的定位清楚,周春祿掌技術、張和褚掌人脈和資金,都是公司裡的大老。

而陳明賢,那時候才剛過二十五歲,還在念高雄工專(現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子科,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半工半讀的他,應徵加入公司當業務。

草創期

一輛機車跑遍全台眼鏡行

「一群創業團隊裡,就是陳明賢的輩分最小。」張溪石說,當時,年紀最大的周春祿五十五歲,其他創辦人也都是四、五十歲,比二十七歲的陳明賢整整大了一倍歲數,他在公司的地位可想而知。

「但他跑業務很厲害,公司一開始沒有客戶時,就是靠他一家一家眼鏡行跑出來的。」張溪石在退休後,從未接受過媒體採訪,但講到這位晚輩,六十五歲的張溪石眼神裡,又恢復當年的精神和熱情。

當時,隱形眼鏡還是「西方人的行業」,周春祿的大兒子,精華光學總經理周育然曾這樣形容。從視光光學、醫療眼科,到材料與製程的掌握,都得完美結合,才有辦法生產;因此,當時隱形眼鏡市場都是國際大廠把持,國產的隱形眼鏡根本沒有通路敢賣。

那是一個連「光陽機車」都還沒沒無聞的時代,陳明賢騎著光陽的Honda貼牌機車,跑遍眼鏡行。為了要讓店家接受自己的產品,陳明賢幾乎把眼鏡行當成辦公室,請他們介紹案子,而且親自驗光、配送,把服務做到最好。

陳明賢曾說,那時他是公司唯一的業務員,就算遠在嘉義、彰化,只要有生意,大半夜他都得從工廠的所在地高雄出發,自己來回載貨。當時西濱公路路況極差,騎士墜海事件層出不窮,陳明賢不論颳風下雨,還是騎著機車往來奔馳。「一個不小心,就騎到海裡去了。」他笑說。

工作雖然拚命,但半工半讀的陳明賢,當時卻也是班上的活躍分子,還會召集同學到康得美的辦公室來辦讀書會。同班同學陳麗嬌說,假日讀書會時,陳明賢時常得處理公司業務,「他就會在外面忙到忘了同學還留在公司,害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辦。」另一位老同學劉永瑞笑著說:「這就是大家佩服他的地方:他專注一件事的時候,很可怕!」這也是為什麼陳明賢每個月報業績時,張溪石等前輩會如此驚訝:「他從來不在公司,還要上課,但是客戶卻一家一家談成。」張溪石說。不過,陳明賢並不是變魔術,每一家客戶,都是他自己在眼鏡行蹲點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陳明賢能慢慢獲得周春祿等人的尊敬,從小業務員變成提攜的創業夥伴。

陳明賢連談戀愛也發揮「惦惦吃三碗公」的精神,在同學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追了班花。二人在畢業後結婚,成為現在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收到喜帖時,大家都嚇一跳,原來他﹁惦惦吃三碗公﹂,真是太低調了!」劉永瑞說。不過,就在二人新婚之際,陳明賢熱情投入的工作,卻起了變化。

沉潛期

貼近通路 換來向上晉升機會其實當年康得美的合夥人之一,還包括了現在加美眼鏡董事長楊國顯。加美光學當時已是台灣本土規模最大的隱形眼鏡製造商,但周春祿等人卻因為和擔任廠長的楊國顯理念不合,最後在一九八六年分道揚鑣,另外創立精華光學。

新創公司後,精華光學把生產基地移到台北。而周春祿找來帶領新業務團隊的第一號人物,就是陳明賢。

當時陳明賢雖然剛結婚,但仍決定把妻子留在高雄,自己一個人到台北打拚。「兩個人都很辛苦啊!南北分隔,老婆連生小孩都要靠自己。」陳麗嬌說。

高雄、台北兩頭燒,負責業務的陳明賢,那時每天工作至少十五小時。他整合過去在第一線眼鏡行蹲點的經驗發明「一條龍」的配銷模式。要知道,隱形眼鏡若要配得好,從幫客人驗光開始,就得掌握。如果眼鏡行店員不會驗光,陳明賢也就沒生意做。因此,他親自訓練眼鏡行店員,一家一家把店員從不懂隱形眼鏡教到會驗光、會賣,和通路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一九九六年,隱形眼鏡市場從過去硬式的長戴型,逐漸轉變成矽膠注模的拋棄式(軟式)眼鏡為主。

「雖然都是隱形眼鏡,但硬式和軟式的製程完全不同,從配製到產品包裝完全都是另一套。」張溪石說。陳明賢貼近第一線,馬上看到這個轉變,老創辦人周春祿更是大聲疾呼,公司應該趁此機會轉型。這也是為什麼,精華這家小公司反而比其他大廠更快發現市場變化,成為台灣第一家成立注模廠的製造商。

這個轉型,改變了精華的命運,而從陳明賢的通路大軍中,精華又發現台灣、日本的消費者更愛放大片和變色片這種歐美大廠視為小眾的特殊眼鏡,因此比國際大廠更快投入研發。

精華發揮小而快的實力,技術甚至領先光學大廠蔡司,讓他們都不得不來下訂單。「從以前精華的業務要一家一家跑,現在是大家反過來要一直向他們要貨。」一家眼鏡行業務經理說。

起飛期

默默行銷打下市場

雖然陳明賢在接下董事長後,股價漲了七倍,但當時他在接班時,也有不為人知的挫敗和波折。精華人口中尊稱的「老前執行長」周春祿過世後,○三年,做了快二十年的董事長張溪石也準備退休,陳明賢原本以為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但董事會卻認為他太年輕,結果,在董事會中沒有一席提名陳明賢接任董事長,而由負責財務的李銘哲接任。

不過,李銘哲接下董事長一年後就到美國分公司發展業務,由張溪石暫代董事長。終於在○七年董事改選時,張溪石將自己的投票權全部投給陳明賢。那個昔日的小業務,正式變身為董事長。

至此,陳明賢主外、周育然主內的黃金陣容終於到位。陳明賢掌握公司市場行銷,和繼承父親生產技術的周育然,成為公司新一代的核心人物。此時,由陳明賢主導的品牌「帝康」更準備要起飛。過去,精華光學始終都是一家「賣隱形眼鏡」的公司,在行銷上,從來沒有大規模宣傳。

這件事,在陳明賢上任後有了轉變,二十年來,精華第一次開始雇用代言人、辦產品發表會。但是,一路走來奉行﹁默默哲學﹂的他,和國際大廠的行銷模式相比,又是另一套獨門絕活。「每次我向陳董(陳明賢)提廣告和行銷企畫案,他都說,這個不要講、那個不要講,我們就是要默默地做。」曾負責行銷精華光學十幾年的縱橫行銷公司執行長蔡正容說。

不砸錢行銷,客人從哪來?靠著他與業務團隊二十年來在通路建立的關係,實際上已經培養一群自動自發的業務員 ──眼鏡行。雖然行銷成本低,但陳明賢會把省下的利潤回饋給通路,因此,對沒有特別喜好的客人,眼鏡行往往都會主動推薦帝康。這正是「陳明賢式」的行銷法:不靠華麗外表,而是真材實料打下市場。

口碑,就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五年,精華光學在國內的銷售額僅有三億元,陳明賢接任後,每一年都創下新高,在去年則達到十一億元規模。「帝康」這個過去不被老精華人重視的品牌,在陳明賢手上變成一大成長動能。

直到現在,陳明賢仍住在台北公司的宿舍裡,行程滿檔的他,堅持在周休二日回到高雄,陪妻子一起在假日打太極拳。他曾把做生意比喻成太極,認為從黑點往外看,處處都是白的。如今,中國正是那塊全白的市場,等著陳明賢去開發。相對於台灣隱形眼鏡配戴率超過三五%,據分析,中國四億的近視人口中,隱形眼鏡配戴率還不到五%。

因此,陳明賢也親自飛往上海,成立帝康分公司,以代工方式進入市場,不久前,陳明賢終於拿下中國博士倫的代工訂單,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未來,你可能依舊不會常在媒體看到這位隱形眼鏡巨人,但可以肯定的是,陳明賢一定在不顯眼的地方拚搏新市場。看不到的地方,往往才是關鍵!

陳明賢

出生:1959年

現職:精華光學公司董事長經歷:康得美光學業務經理學歷:高雄工專(現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二專部電子工程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69

展望俄羅斯:失去的數十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039

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一直未能改變其能源依賴型的經濟結構,這讓俄羅斯未來數十年或將陷入經濟低增長期,威脅著其快速崛起的經濟地位。

Business Insider報導,俄羅斯經濟部在週四出乎意料地將截至2030年的經濟增長率下調至2.5%,這遠遠低於普京當政初期的超過7%的增長率。

俄羅斯央行第一副總裁Alexei Ulyukayev承認,「在上述時期內,俄羅斯經濟增長的速度將低於全球經濟增速。」

今年俄羅斯官方預期的2013年經濟增速僅為1.8%。但對俄羅斯政府來說最頭疼的是,經濟增速的緩慢不僅是因為國際因素,更植根於國內。

俄羅斯經濟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人口數量下降,美國頁岩氣的威脅,政府國防預算的膨脹,等等。

同時,私有商業部門的不景氣,司法體系改革的失敗,勞動生產率的低迷,都讓上述一系列問題更加嚴重;這使得俄羅斯在成為能源製造國的道路上步履蹣跚。

經濟學家們表示,俄羅斯今年經濟的不景氣也是由於這些因素損害了投資環境。

Capital Economics的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表示,經濟部對經濟增速的調整是「政府認為經濟問題是結構性而非週期性的最清晰的信號」。「如果政策上沒有大的改動,我們甚至懷疑俄羅斯會從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變成增速最慢之一。」

經濟部門的預測使得普京期望俄羅斯到2020年成為世界上前五大經濟體的目標淪為笑柄,也讓俄羅斯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地位受到了質疑。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HSE)10月份對21位頂級經濟學家的調查問卷顯示,除了達成2013年經濟增速為1.6%的共識之外,經濟學家們還預期到2022年俄羅斯每年經濟增速都會在3%以下。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Sergei Smirnov表示,「即使是3%這個我們覺得低得不能再低的增速,現在看起來也很難達到。」

他表示,十年緩慢的增速意味著從2013到2022這十年中經濟總增速為29%,這是對政府在10年中將經濟翻倍的目標的大大的嘲諷。

在通脹問題上一直持鷹派態度的俄羅斯央行,儘管仍保持基準利率在5.5%不變,但也在週五對俄羅斯增長前景發出了警告。「由於投資活動低、外部需求恢復緩慢,央行預計俄羅斯中期內經濟保持低增速。」

IMF十月份警告俄羅斯,由於俄羅斯投資環境差,除非採取更多改革措施,否則中期內經濟增速不會超過3.5%。但IMF表示,如果有更多改革措施出現,俄羅斯中期內經濟增速可以達到5.0%。

普京的名望是建立在為經歷了90年代水深火熱的俄羅斯人帶來了繁榮的基礎上。根據IMF數據,自從2000年以來,俄羅斯人均GDP從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33%增長到了55%。

不過截止到2008-2009年金融危機前,俄羅斯的經濟都是被兩個因素一次性拉動的:一是高得不尋常的石油價格,二是前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的增長釋放。但是如今,這兩個因素的作用已經到此為止了。

IMF預計俄羅斯2013年經濟增速1.5%,2014年3%。俄羅斯政府可能不願聽到的是,IMF表示,俄羅斯通脹和就業率高企,經濟已是全速運行。IMF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經濟中剩餘能量的釋放和上漲的石油價格帶來了俄羅斯年均5%以上的增長,但是這無法複製。」

為避免激化目前在萌芽階段的反對運動,俄羅斯當局希望維持最大程度的經濟穩定,普京將起碼任職到2018年,甚至2024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530

愛瘦身、愛酒窩 一年擄獲數十萬粉絲 把客戶當神 新秀網站「愛」的吸金術

2014-02-10  TWM
 
 

 

iFit在臉書上提供深入淺出的瘦身減肥圖文資訊,快速累積粉絲;iCheers是葡萄酒專業網站,提供完整、多樣的葡萄酒資料庫。這兩個網站,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內容,也有快速專業且貼心的服務,成為新的網站經營成功模式。

撰文‧許瓊文

在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的推波助瀾下,愈來愈多商業模式出現;但是,想要在網路上找到賺錢利基,卻不容易。尤其網路廣告被大型入口網站獨攬,單純提供內容服務的「內容網站」一度被宣告失敗。然而,這兩、三年,陸續出現一些小而美的內容網站,靠著新穎的經營模式,成功突破賺不到錢的魔咒。

iCheers與iFit正是兩個不同獲利模式的成功案例。

在沒有明星加持下,iFit成立不到一個月,臉書粉絲突破十五萬人次,才一年多的時間,iFit就成為台灣最大的減肥瘦身社群,擁有將近四十五萬的粉絲數,對比台灣最大女性購物網站PayEasy四十二萬粉絲數,iFit的成長相當驚人。

瘦身網站iFit

一天三篇文章 維持熱度創辦這個網站的是一對年輕夫妻,七十六年次的艾莉絲(本名陳韻如),以及她的先生、七十二年次的謝銘元。事實上,iFit都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創業,謝銘元的另一個身份,是知名財經部落格「法意」的全球財經寫手「艾克斯」。而陳韻如在大學時期就曾經自己創業,以可愛的圖文方式製作教材。

iFit的成立,正是因為陳韻如將她過去的減肥甘苦,在臉書團上成立粉絲頁,分享她在減肥過程中,學到的正確觀念。「減肥,這個話題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陳韻如說。

陳韻如更用她過去的專長,以可愛的圖文方式,提供減肥方法,這讓iFit跟很多減肥瘦身網站或雜誌很不一樣。「一般的減肥、健康資訊,通常是找醫師、營養師等,但是專家都講得太難了,讀者很難懂,我們自創這些圖文內容,粉絲一看就懂。」社群網站要暴紅並不難,但是維持粉絲的熱度並不容易。陳韻如堅持每天都要自製出一到三篇文章,主題包括瘦身食譜、瘦身方法以及錯誤減肥的迷思,例如,想要瘦肚子總認為要做仰臥起坐,但事實上是錯誤的,iFit會提供正確的瘦肚子運動方式,而且是圖文並茂,把複雜的概念用圖像呈現。

自行研發產品 發起團購此外,面對廣大粉絲詢問,陳韻如幾乎都會耐心回覆,「你上去看我們的回容,每一則都是專人親自回覆,而且不是複製貼上的罐頭回答,甚至有粉絲問我們,中午吃了麻辣鍋,晚上應該吃什麼,熱量才不會超過?我們也都會仔細給予建議,甚至同事也會熱情地討論起來。」陳韻如以及辦公室的十幾位員工,幾乎都是瘦身減肥的狂熱份子。

漸漸地,陳韻如以專業的瘦身達人,甚至出書《可不可以吃不胖》,衝上新書排行榜。此外,陳韻如也大膽的跨入自製研發產品,並發起團購。

「因為有龐大的四十五萬粉絲,以及長久建立的信賴關係,」陳韻如相信替消費者篩選出真正好用、有效的產品,是可以被粉絲接受的。在粉絲團上線一開始,陳韻如就推出讓她自己成功瘦身的室內腳踏車,至今已賣出超過五千台。

陳韻如與謝銘元更積極地投入健康、美味的「沖泡粥」研發,並與營養師討論,找出最好的配方。「起因是因為讀者寫信來問,市面上哪一款沖泡粥比較健康,我們吃過所有的產品發現不夠好,乾脆自己研發。」就因為這樣,二○一三年iFit陸續推出「果乾」、「蒟蒻湯麵」等團購商品,雖然價格比市面上偏高,但很受粉絲喜愛。以果乾來看,陳韻如不惜成本用整顆完整的鳳梨,沒有任何添加物,直接乾燥做成果乾,食材成本就佔售價四成,一般果乾只有二到三成。

「這些年輕人很理想化,雖然利潤比一般少,但是品質很好。」與iFit共同開發菇菇粥的廠商微卡李佳蓁說。

達摩行銷創辦人許景泰說,一般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純內容網站,前三年營業額在百萬元,就屬表現不錯的。iFit自己研發生產,自行銷售產品的獲利模式,成立一年多就有三十種品項,達到六千萬元營業額,讓外界都相當看好,「利潤其實不高,但是我們看到市場的需求。」謝銘元樂觀地說,今年會有高達一百項商品,營收數字也相當可期。

葡萄酒網站iCheers

一天創二十萬元營業額

過年期間,如果想要跟朋友、家人小酌慶祝,該如何挑選適合的酒?接下來的西洋情人節,想要與情人一起度過浪漫的晚餐,吃牛排大餐該配哪支酒不會出錯呢?這些問題在iCheers網站上,都可以在點幾下滑鼠後獲得解答。

iCheers並非是台灣第一個葡萄酒網站,但僅成立一年多的iCheers,現在一天已經可以創造二十萬元營業額,是目前台灣品項最多的葡萄酒網站。

從網站成立第一天開始上班的「頭號員工」劉學涵說,「我們網站十多位員工,每個人都有上過專業的葡萄酒認證課程,甚至有品酒師的執照。」也因此,網站上的每一支酒都是經過專家的精挑細選,提供最佳食物、場合的搭配建議。

要說品項最多,iCheers因為不像其他酒類相關網站或通路,大多只銷售自己代理進口的酒,「iCheers是一個平台,資料庫應該要最完整,而且公正客觀。」總經理常效宇說。到目前為止,iCheers與全台灣幾乎所有大小葡萄酒商,總計五十家到六十家代理商都有往來,有超過三千支葡萄酒在網站上銷售,對比一般實體通路,一家店最多五十到一百種酒,iCheers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今年品項將再增加一倍,達六千支以上。

在新北市永和區的辦公室,iCheers有一整層的專業酒窖,專門存放葡萄酒,以十五~十八度C的溫度,並且將濕度保持在七○至八○%,「這是葡萄酒最佳的保存溫、濕度,因為跟真正酒窖裡的環境是一樣的,而且全程低溫配送。」iCheers總監林孝恂說。

iCheers以專業打響名聲,雖然在開站的第一天,只有五家代理商、十一款酒在網站上,但仍秉持著專業服務,iCheers的網站編輯潘芸芝負責將每一支酒的基本資料、特性、口味,甚至來自哪個產地、哪個酒莊,以及酒莊的故事全部都系統化整理,放在網站上,讓會員們在網路上看。

因為消費者通常對於酒並不熟悉,進到專門銷售酒的店裡,只能「任人宰割」,「到底有沒有買貴了,這支酒有什麼味道,適合什麼樣的場合。」林孝恂說,我們可以提供協助。

甚至有會員直接寫信進來詢問不同問題,iCheers的團隊每一封都會認真仔細的回覆,從婚宴喜慶到約會送禮,各種場合需求,網站上都會提供參考建議,「讓大家可以一站購足,不只買到適合的酒,也學到正確的知識。」林孝恂說。

提供客服電話 抓住顧客iCheers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法規規定酒類等產品是不能透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銷售。

「為了遵守法令,我們提供會員可以直接打電話進來,或透過email的方式,與我們的客服直接溝通。」常效宇坦言,這對於電子商務來說是一大障礙,因為消費者無法一氣呵成地完成購物,可能中途變心。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iCheers更重視每一位顧客,總是提供更多更貼心的服務,「我們會為了顧客想喝某一支酒,但是台灣買不到,想盡辦法幫他買。」林孝恂說。

許景泰也觀察,服務這群對葡萄酒有興趣的網友們,除了有深厚的葡萄酒知識外,也要提供貼心服務,才能創造更多的「回客率」,成為網站的死忠粉絲,持續性消費。

目前會員數有三十萬人,且iCheers的回客率非常高,幾乎達七成比率,加上平均客單價有二千五百元到三千元不等,今年的營收可望倍數成長,常效宇說。

無論是iCheers或是iFit,都在免費的網站內容,建立了高度的專業,並能以簡單詼諧的方式讓網友理解,產生信賴感。有了龐大的粉絲會員支持,就看經營者能不能繼續維持專業,才能把越來越多的粉絲、會員數字轉變成為實際的銷售數字。

愛瘦身(iFit)

成立:2012年7月

創辦人:謝銘元、陳韻如

資本額:500萬元

主要業務:瘦身網站、臉書粉絲團、電子商務

去年營收:6000萬元

員工:20人

iFit與iCheers的創意煉金術

1.自創可愛圖文

有別於一般減肥網站,iFit自創可愛圖文,吸引大量粉絲。

2.客制化服務

針對粉絲的留言詢問,一定在一天之內回答。

3.專業打響名聲

iCheers提供每支葡萄酒完整的生產資訊,讓網友搜尋。

愛酒窩(iCheers)成立時間:2012年5月

總經理:常效宇

資本額:1300萬元

主要業務:葡萄酒網站資料庫、電子商務

去年營收:7000萬元

員工人數:12人

打造賺錢網站不可忽視的3個創新點子達摩行銷創辦人許景泰,觀察近一年來表現出色的網站,大致上歸納出三點,新的網站應該要具備的特點。

熱門話題:未來的網站趨勢會朝向「小而美」形態發展,「以iCheers(愛酒窩)、iCook(愛料理)以及iFit(愛瘦身)等三個『愛』系列的網站來看,都不約而同選擇了一個特殊但永遠熱門的領域:料理、葡萄酒、瘦身。」圖文並茂:新形態的網站想要成功,產製的「內容」是關鍵。這些內容必須經過「篩選」、「重製」,要能深入淺出,甚至圖文並茂,而不是只把文章轉貼在網站、臉書上。例如,iCheers把葡萄酒訊息經過整理,建立成完整的資料庫,就像是葡萄酒界的「博客來」或是「亞馬遜」。iFit會把複雜的減肥健康資訊,轉化成簡單易懂的圖文,且切中讀者的心。

無論是把複雜資訊轉化成資料庫,讓會員容易檢索,或是把健康資訊消化成可愛的圖文吸引粉絲,許景泰認為這些網站還有個共通點,「就是把客戶當『神』在伺候。」貼心互動:許景泰觀察,這些成功網站都有個共通點:提供網友、粉絲即時的互動回應。同樣也是最近興起的熱門網站「新手媽咪諮詢站」,就提供了客服電話、信箱,對於網友們五花八門的各種問題,詳細地提供解答,這就是許景泰說的,把客戶當「神」。

「這些新形態網站提供了專業且快速貼心的回覆,與會員或粉絲建立互動,產生信任基礎,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轉化為商機。」許景泰點出新形態網站重要的成功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92

【案例】Medidata:為藥企節省數十億美元開支的軟件公司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28.html

小型基金經理塔裡克·謝里夫(Tarek Sherif)把他的CRT顯示器和電腦機箱扔到一把辦公椅上,從他的基金辦公室出發,推著椅子沿公園大道走了一英里,來到了一個小房間,在那裡他將和一位年輕的科技創業者共用一張辦公桌。他通過大學室友認識了這位名叫格倫·德弗裡斯(Glen de Vries)的科技創業者。

從1999年這個不太光鮮的起點開始,兩人打造出了令人震驚的東西:科技公司Medidata Solutions。如今擁有1,000名員工、銷售額達到2.77億美元的。他們製造的軟件被藥企用來對臨床試驗進行云端管理和追蹤,與科技巨頭甲骨文公司(Oracle)在這個充滿增長的醫療細分市場爭奪統治地位。

製藥商熱情擁抱Medidata的軟件平台,該平台不僅可以讓他們輸入數據,還能夠對試驗進行大規模監控,有可能大幅降低高昂的成本。Medidata跟蹤著50萬患者的80億條臨床記錄,每天都有1,400名新增患者進入其系統。

「我們認為,作為一家公司,他們將支持業內的新趨勢,真正地改變開展臨床試驗的方式。」強生(Johnson & Johnson)子公司楊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的戰略業務改善高級主管基姆·格雷貝爾(Kim Grebel)說道。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創造價值的整個想法正開始生根發芽。」謝里夫說,「你如何降低你的成本,同時用效果更好、收費藥品來提高你的價值?」

首席執行官謝里夫身高6尺6英吋,說話溫言細語,富有哲理。總裁德弗裡斯親手編寫了Medidata最初的軟件,他是個天生的銷售員,說話總是抑揚頓挫,富有遠見,時不時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在公司位於曼哈頓市中心的14萬平方英呎超現代化總部裡,他們仍然共用一間辦公室,並且在最近的一次公司聚會上分別打扮成蝙蝠俠和羅賓遜的模樣。在分開接受採訪時,兩人都說了完全相同的話:「我們從未爭吵過。」

1994年,在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分子生物學學位後不久,德弗裡斯決定成立一家初創公司,將臨床試驗的過程數字化。他曾在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的一個實驗室裡工作,任務是幫助設計一個小型臨床試驗。他被堆積如山的紙質文件和計算機工具使用的匱乏所震驚。他和同樣精通編程的泌尿科住院醫師厄德·伊科古奇(Ed Ikeguchi)決定創建一家公司。「我們當時盯上了亞馬遜。」德弗裡斯說,「我們可以登陸亞馬遜網站購買書籍,如果這樣做是安全的,那麼則非常高效。我們為什麼不能以那種方式來做臨床試驗呢?」

1999年,當他們作為新公司重新起步時,謝里夫加入了進來。起初,他只是潛在的投資人,但他是如此地著迷,以至於他和德弗裡斯最終成為並肩作戰的工作夥伴。最初三人都是合夥人且沒有頭銜,但在2002年,他們進行了一輪100萬美元規模的風投融資,謝里夫成為CEO。開展臨床試驗的醫生和護士很喜歡三人開發的軟件,這在早期帶來了與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交易。Medidata有了進賬,2004年謝里夫和德弗裡斯在曼哈頓獲得了Insight Venture Partners的1,000萬美元投資,因此Medidata可以聲稱自己是第二大電子數據採集公司,僅次於Phase Forward,把10多家其他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Medidata的軟件不同於競爭對手,因為它是所謂的「軟件即服務」,與Salesforce.com開創的模式類似。Medidata為其客戶提供的直接服務較少,而是專注於打造讓客戶可以自己使用的訂閱式軟件。製藥公司的員工使用Medidata的軟件來開展臨床試驗,無需Medidata的幫助。這種模式受到藥企的廣泛歡迎,尤其是日本的製藥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池口從零開始與他們建立了關係。從2005年到2008年,銷售額增長兩倍,達到1.06億美元。在短短一年間,員工人數從50人增加到170人,其中不包括離職的大約50名員工。「我總是說我的頭髮就是這時候變白的。」謝里夫說。

2009年,Medidata上市。已經辭去首席醫療官職務的池口離開了董事會,為更多的外部董事騰出位置。現在他是作曲家,在YouTube上發佈歌曲。自從上市以來,該股累計上漲527%。按年率計算,銷售額增長18%,淨利潤增長23%。作為與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Phase Forward卻步履蹣跚,並於2010年被甲骨文收購。Medidata表示自己不斷贏得市場份額,有望成為一家10億美元規模的公司。甲骨文拒絕置評。

但Medidata的最大客戶強生承認,在使用該公司的技術時遇到了「成長中的苦惱」。當第四季度的未完成訂單看起來很清淡時,該股下跌了9%。「他們的商業模式非常棒,只不過股價過高。」B. Riley & Co.分析師吉恩·曼海默(Gene Mannheimer)說。研究Medidata的其他七位分析師中,有六位不認同上述說法,他們仍然主張「買入」。

為了保持增長,Medidata打算開展更多業務,不只是追蹤新臨床試驗的數據。它將幫助那些花了數十億美元研發費用的製藥公司弄清楚他們正在哪些方面浪費金錢。Medidata稱所取得新成就包括:只需對研究人員培訓一次,而不是每項研究都要對他們重新培訓:減少醫生對每份臨床文件進行數字「簽名」的時間,每年能為其客戶群節約9,000個小時;在藥物研究後期使預防無效或不實數據的成本減少大約3,000萬美元;利用FitBit或其他穿戴設備來收集數據,而不是把患者叫進診室。謝里夫和德弗裡斯說,這只是個開始。

「我們的天真單純以一種很好的、很有助益的方式表現出來。」德弗裡斯說,「這不是零和遊戲。敵人是紙質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52

【案例】優衣庫靠什麽逆市大賣數十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4/58971.html

日本連續20年通貨緊縮,優衣庫卻逆市而上,營業額增長160倍,利潤增長1500倍,堪稱亞洲最會賣衣服的企業。優衣庫是如何做到的?讓信息產生巨大利潤優衣庫社長柳井正很早就提出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所謂的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就是不光要制造、銷售商品,還要通過持續性的企業活動發送信息,創造新價值,並進一步喚起顧客的購買欲。就是說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已不再是單純的零售業了。提出這一概念基於柳井對現代消費的認識。他認為決定購買的關鍵反而是商品的形象或各種信息的價值,而不認為商品本身有多大吸引力,“不斷向外主動發送信息”才是今後服裝零售企業的要點。 何為最強商品?就是向顧客展示購買的理由。柳井說,在現代日本這樣消費成熟度極高的國家,推動消費的最終手段只能是信息。在零售業界,信息才是最大的收益源。要提高質量,自然需要耗費相應的成本,但成本結構一般是可視的,所以商品很難定出高於成本的價格。信息則不然,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在幾乎不耗費成本的情況下創造出巨大的利潤。1998、1999年優衣庫搖粒絨系列商品大賣時,優衣庫乘機有意識地向電視臺、報社、各類雜誌媒體提供兼具話題性與原創性的高質量新聞稿,這讓優衣庫的品牌知名度有了質的飛躍。重視銷售現場 因為重視“信息”,柳井最關註與顧客直接接觸的店鋪銷售現場,以及負責管理店鋪各項工作的店長一職。他解釋說“店鋪的銷售員們比總部的人更了解顧客,所以所有正確答案都在店鋪的銷售第一線中。”柳井完全否定了“總部決定,分店服從”的傳統連鎖店理論。在物資不足時代,這種體系能用最低廉的價格與最快的速度將商品提供給消費者,創造了零售業神話。但在供大於求時代,這種模式越來越低效,原因是“整齊統一的商品,大量供給”難以應付供大於求時代“個人”的多樣化需求,而且這種體系還會產生總部中央集權制的最大弊端――大企業病和官僚化,而零售業最為講究的應變力和靈活性會遭到埋沒。傳統的經營方法是經營者發出指示,銷售現場的人只要服從命令即可。而優衣庫采取的並不是這種單方向的方式,而是讓銷售現場的員工自主思考,自主行動,而經營者要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如此一來,判斷就成了雙向的。傳統連鎖店中銷售第一線會有很多不滿,比如第一線無法根據地區習慣、特征陳列商品,也無法根據顧客實際動向引進新商品;被不夠人性化的工作指南束縛,無法靈活應對顧客需求,等等。而優衣庫重視銷售現場的態度,能充分發揮每家分店的力量,提高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所以企業必須將權力下放分店,尊重在分店工作的員工並予以重用,而不只是只將他們當打工族。為實施這項改革,把優衣庫從“總部主導”切換到“店鋪主導”,產生強烈危機感的柳井進行了極為激烈的高層大換血。大換血的結果是柳井替換了7位董事中的5位,“第一成長期”的幕後功臣幾乎全部離開了優衣庫。之後,柳井公布了具體措施:包括從柳井獨裁體制轉為新董事們組成的經營專家小組體制;包括重組供應鏈,確立更加靈活、可在銷售期間追加生產、更為細致的可調整型生產體制;執行店鋪單品管理,在一部分店鋪實行店鋪下單制度等。同時,柳井倡導全員經營理念,店長自不必說,就連普通員工都爭當“知識工作者”。知識工作者是經營管理學泰鬥德魯克提出的概念,是指“根據信息與知識,自行思考,主動做工作指南里沒有寫的、上司沒有交代的工作,並能良好完成的工作者。” 員工中的知識工作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方式也會發生改變。這樣既能提高零售企業的效率,也能給員工提供發展機遇、工作意義和人生意義。改革帶來了超乎預料的成果。優衣庫此前的銷售額負增長戛然而止,現有店鋪在約兩年內竟創下了連續34個月同比增長的新記錄。有理由的漲價 “優衣庫放棄低價”,這是優衣庫2004年9月刊登在日本主要媒體的整版廣告,這句廣告語給人們帶去莫大的沖擊。因為當時人們對優衣庫的印象是“正因為優衣庫便宜,才能大賣”。優衣庫社長柳井正無法忍受這種看法,力排眾議發出“擺脫低價宣言”。他總結說:以往的優衣庫做的是“相對較好的服裝”,但今後將致力於打造“絕對好的服裝”,即從便宜的優衣庫變為優良的優衣庫。柳井說:一味出售低價商品,會被卷入廉價服裝經銷商的價格競爭中,那樣優衣庫將絕無勝算。2004年“擺脫低價宣言”後,優衣庫的商品價格線在緩緩上升,其主打商品牛仔褲,價格至少上漲了三成。然而,優衣庫不只是在漲價,它總能在漲價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是增加產品附加值。如果漲價,就須提供等同或超出漲價幅度的附加價值;如果價格不變,就要不斷提供產品的功能與品質。最典型的例子如其人氣產品“HEAT TECH”系列,它的特征就是每年都有所“進化”。這樣優衣庫的定位就從曾經的低價轉向功能、品質、設計方面了。創造新的市場近年來一直困擾零售商們的難題是東西賣不出去,產生這種難題的根源是“商品擺上架就能賣出去”這種安逸而陳舊的思維。現如今東西賣不出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社會早已過了物資不足時代,進入供大於求時代,人們的購買欲不斷降低。不僅如此,現代人買衣服多有一個喜好:不喜歡的衣服白送都不要,有些衣服再便宜也賣不出去。在現代消費行業,服裝是當仁不讓的“降價也不一定賣得出去”的商品。便宜的服裝不一定賣得出去,有一定價值的高價服裝就能賣得出去嗎?未必。現在必須“既有價值,又要便宜”才能賣得出去。換言之,現代消費者追求的是“有原因的便宜”。而傳統的百貨商店和綜合超市只看到了“不降價就賣不出去”,於是就不停地大甩賣。“沒有原因的降價”有時反而會引起消費者的懷疑,“那以前賣那麽貴幹嘛?”現在的優衣庫之所以廣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便宜,關鍵是它發現了消費的潛在需求,也就是“新市場的創造”。比如其新式保暖內衣“HEAT TECH”在2011年銷量達到恐怖的1億件。為什麽賣得好?因為它跳出了“高質量且價格實惠的內衣”的框架,創造了新範疇――內衣的發熱功能。在現在的消費者心目中,休閑裝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便裝”,這個概念和市場其實就是優衣庫開創的。在優衣庫飛速增長前,休閑裝的定義還是“面向年輕人的潮流時尚、風格不定的服裝”。從這個角度看,ZARA、H&M就是傳統的休閑裝。而優衣庫除去了傳統休閑裝中的幾個關鍵詞――年輕、潮流、時尚,而是將其轉換成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說白了就是不被休閑裝定義束縛,而是創造了一個範圍更廣的新休閑市場。面向所有人的服裝 眾所周知,說起商品開發營銷戰略要點,首先就是明確自身的STP,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也就是說先對市場進行分類,再明確把商品賣給誰,最後決定如何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分開,確立競爭優勢。然而優衣庫偏離了現代營銷理論,甚至完全背離了營銷學常識。優衣庫並沒有鎖定市場、目標人群與定位,而是在開發沒有個性與特征、處於競爭劣勢的商品。可這也恰恰是優衣庫的最大優勢所在。如何解釋其中的矛盾?其關鍵在於“現代商品戰略中的差異化陷阱”。市場競爭的差異化導致過度的差異化競爭。所有競爭者都時刻保持差異化,這反而造成了同一化。現在的企業很容易陷入這個陷阱,這種“刻意保持差異化而沒有差異”的傾向在服裝行業尤為明顯。優衣庫與盲目的差異化競爭劃清界限,而是進軍“所有年齡段和性別都能穿的低價基礎款休閑服裝”市場。其實,這個市場早就存在了,而且規模非常大,也許因為這個巨大的市場出現得太早,反而成為其他商家的盲點。柳井正說:“我們做的服裝是適合所有人的服裝……‘面向年輕人的羽絨服’‘面向老人的毛衣’之類的思路本就是錯誤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Domarketing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80

PIMCO購入數十億美元有毒資產,格羅斯稱今年風險資產或表現較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268

周二,格羅斯表示,若美聯儲和其它央行能讓投資者確信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刺激經濟增長,那麽今年股市和高收益類債券等風險資產表現會比較好。格羅斯的觀點較以往不同,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麽近日PIMCO募集55億美元資金,主要投資歐美銀行不希望在資產負債表中出現的資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PIMCO悄悄地募集了55億美元資金,購買美國和歐洲的銀行資產。PIMCO這只基金名稱為“銀行資本重組和價值機會二號基金(Bravo II)”,由副首席投資官Dan Ivascyn管理,主要投資銀行不希望在資產負債表中出現的資產,包括住宅和商業房地產類資產。目前,該基金不向新投資者開放。 美國財經博客Zerohedge稱,換言之,PIMCO的這只基金主要投資有毒資產,歐洲銀行有許多這樣的不良資產。201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截至2014年,歐洲銀行需要出售4.5萬億美元資產。需要註意的是,不良貸款的違約率通常是質量好的貸款的數倍。Zerohedge稱,當數以千萬的失業者回到勞動力大軍,這些人的債務被收回時,購買此類貸款會獲取收益。 當前,投資者正在搶購資產質量並不好的貸款組合和房地產類資產,許多投資者將目光集中在歐洲。歐洲銀行為滿足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一直在忙於出售資產,以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為什麽PIMCO購買如此大量的有毒資產? 美國財經博客Zerohedge認為,這是PIMCO追求收益率的表現。上月,PIMCO的新CEO Douglas Hodge表示,希望加大公司在股票市場的專業度,包括聘請Virginie Maisonneuve帶領股票團隊。此前,Maisonneuve是位於倫敦的Schroders資產管理公司的全球股票交易主管。PIMCO提供衍生品、房地產、私募股權、新興市場等方面的產品,不過90%的投資仍專註於固定收益類資產。 過去數月來,PIMCO這個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資金連續流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197

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你知道幾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0/59374.html

《華爾街日報》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中囊括了美國、中國和歐洲地區的十幾家創業公司。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是價值超過了十億美金甚至更多,而涉及領域則從互聯網IT到影視娛樂,從在線零售到創新能源,可謂無所不包。下面我們就來細數一下,看看這些價值數十億的創業公司,你知道幾個?1. 小米:價值99億美元地點:中國,北京成立:2010年簡介:中國的朋友對於小米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了,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主要創造和生產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的低價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截至2013年,小米總共銷售了1870萬臺智能手機,嚴重威脅了蘋果在中國的利潤市場。前安卓產品管理副總裁雨果・巴拉也宣布加入,欲圖幫助小米完成全球化擴張。點評: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廠商的蠶食,促使小米、魅族等國內手機開始奮起追趕。能夠拉來前安卓高管,也足可看出雷軍的誌在必得和小米的雄心壯誌。除了小米,魅族MX3也已正式登陸法國,開辟歐洲戰場。未來國產手機廠商的表現值得期待!2. Palantir:價值90億美元地點: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成立:2004年簡介:由亞歷山大・卡普投資的Palantir是一家專門幫助解決安全問題和整理大量信息的科技公司。被定義為國土和金融安全公司的Palantir創立於2004年,由數位前支付巨頭PayPal的員工創辦,早期只是一家幫助非技術人員解決問題之間複雜聯系、識別網絡欺詐的軟件公司。如今,Palantir一躍成為政府和金融公司的“寵兒”。點評:Palantir的出現頗具實用意義,因為互聯網安全和欺詐雖然老生常談,但對於企業和用戶的影響卻十分巨大。安全問題在任何時刻對於互聯網來說都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如果不能及時關註和解決,將留大患。3. Zalando:價值49億美元地點:德國,柏林成立:2008年簡介:Zalando是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大型網絡電子商城,其主要產品是服裝和鞋類,遍布歐洲14個不同的國家。其名稱來源於Alando和美國著名網站Zappos的合體。用戶經常在假日收到來自於該網站的特別的假日銷售,在2013年Zalando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10億歐元,也因此而逐漸成為海外電子商務之王。點評:如果說亞馬遜是美國的電商之王,那麽Zalando就可被譽為歐洲市場的電商之王。作為與用戶生活最息息相關的業務,電子商務始終是互聯網行業能賺大錢的領域。這點,從風靡中國的淘寶網和世界知名的阿里巴巴即可看出。4. Fanatics:價值31億美元地點:美國,傑克遜維爾成立:1995年簡介:Fanatics中文翻譯為“狂熱”,是一個大型的銷售體育聯賽商品的公司。在這里,人們可以購買到包含官方正版的球衣和其他體育周邊的紀念品。國外媒體認為,體育服裝及周邊產品將成為下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而Fanatics正在逐漸壯大。點評:Fanatics也屬於電商領域,只不過它所銷售的產品更加細化。專註於體育賽事周邊產品,就可以做的如此出名,恐怕與外國人喜愛運動有很大的關聯。中國創業者或許可以參考這樣的模式,開展包括登山、戶外、旅行裝備等業務,或許下一個價值十億的這類公司將在中國誕生。5. Bloom Energy:價值29億美元地點:美國,加州森尼維爾市成立:2010年簡介:Bloom Energy 布魯姆能源,致力於發明燃料電池的美國清潔能源公司。在2010年2月24日揭開面紗的迷你冰箱大小的家用微型發電站 Bloom Box,可在十年內為美國家庭提供廉價、環保的電力。根據《衛報》的報道,包括沃爾瑪、聯邦快遞、可口可樂等世界知名企業已經成為這些創新性能源的客戶。Bloom Box的成本大約在750000美元左右,但公司負責人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將其削減3000美元。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eBay公司購買了五盒這樣的能源,一年下來,大約減少了10萬美元的投入。點評:創新能源在任何時候都是全球企業期盼的翹楚。因為新型能源提供的不僅是動力,更能幫助凈化空氣,減少汙染,還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只不過這類型的企業大多在科技發達的美國,中國比較少見,可能與國外高尖端的技術有很大關系。6. Woodman Labs: 價值23億美元地點:美國,加州聖馬泰奧市成立:2009年簡介:Woodman Labs是美國加州聖馬泰奧市的一家私營企業,其生產的GoPro照相機已經成為拍攝極限運動的必備裝備。它生產的數碼相機外形小巧,品質優秀,可以綁縛在沖浪、蹦極和跳傘等極限運動的運動員身體上拍攝高清視頻。Woodman Labs年僅36歲的創始人尼古拉斯・伍德曼已經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身家。在2012年,臺灣電子產品制造商富士康宣布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Woodman Labs的8.9%的股份。現在臺灣地區已經設立了Woodman Labs的實驗室,希望將這項技術在亞洲地區推廣,進而獲取更大的市場。點評:都說外國朋友愛運動,這家公司又是因為運動而興的。GoPro照相機方便的滿足了人們在進行劇烈運動時的拍攝需求,這個著眼點與谷歌眼鏡有些相似。而富士康之所以收購其股份,想必也是看重了其技術和市場雙重價值。未來,可穿戴設備或許將成為科技公司發展的重點,因為這些設備與人們的生活最為密切,與人們的需求更加貼近。7. Stripe:價值18億美元地點:美國舊金山,加利福尼亞成立:2010年簡介:Stripe 是一家專門研究在線支付的創業公司。其開發的軟件可以讓Web開發者在無需開設銀行賬戶或儲存用戶信用卡信息的情況下,幫助他們通過互聯網接收支付款項。另有國外媒體爆料稱,Twitter似乎正與美國電商平臺Fancy.com以及在線支付公司Stripe合作,計劃推出 Twitter Commerce 的商務服務,與電商平臺對接,搭建支付體系,允許用戶直接在 Twitter 上付費購物。點評:Twitter、Fancy.com和Stripe的結盟,似乎預示著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和在線支付的未來,三者的有機結合將使得移動互聯網發展更近一步。國內互聯網企業或許可以參考這種模式,微博、微信;淘寶、京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機會就在眼前。8. Legendary Entertainment:價值15億美元地點:美國,加州伯班克成立:2005年簡介:Legendary Entertainment 傳奇娛樂制作公司,曾與華納兄弟聯合推出了蝙蝠俠電影黑暗騎士三部曲,並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因為利益關系,傳奇與華納兄弟的合作關系將於2013年到期。環球影城將成為2014年傳奇娛樂的新家。點評:影視娛樂公司向來不缺錢,因為人生來就具備了娛樂的屬性和基因。傳奇與環球影城達成共識,意味著以後大家或許可以看到更多拍攝精彩、制作精良的電影劇集。9. Jawbone:價值15億美元地點:美國舊金山,加利福尼亞成立:1999年簡介:智能電子設備廠商Jawbone旗下擁有三大標誌性產品,藍牙耳機、揚聲器和Up智能腕帶。Jawbone已經累計獲得了2.5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Khosla Ventures、Kleiner Perkins和紅杉資本等風投機構,以及俄羅斯創投大亨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和德國電信等投資者。點評:雖然公司成立很早,但是知道Jawbone的人可能並不多。藍牙耳機和揚聲器或許沒什麽新鮮的,但是Up智能腕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可穿戴設備曾經一度炒得火熱,看來2014年有望成為可穿戴設備的爆發之年。10. 搜狗:價值12億美元地點:中國,北京成立:2004年簡介:作為搜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搜索是搜狗公司的主要業務。在搜索業務的同時,也推出搜狗輸入法、免費郵箱、企業郵箱等業務。2010年8月9日搜狐與阿里巴巴宣布將分拆搜狗成立獨立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註資後的搜狗有望成為僅次於百度的中文搜索工具。2013年9月16日,騰訊向搜狗註資4.48億美元,並將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並入搜狗,騰訊的持股比例逐漸增至40%左右。點評:有人說搜狗的價值不在於搜索業務,而在於能否把輸入法、郵箱和搜狐的業務整合在一起。的確,在擁有百度的中國市場面前,談搜索不免有點小巫見大巫。搜狗的分拆和騰訊的入股可能更多是為了抵抗來自百度的壓力。搜狗或許具備了商業價值,但是如何發揮更大的用戶價值,或許才是未來的關鍵!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鈦媒體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4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