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再造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郭为MBO“上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6/yNMDAwMDE4ODUyNw.html

核心提示:神州数码2000年从老联想分拆,郭为曾立誓,要把神码打造成“不叫联想的联想”,意即神码的营收规模要达到老联想分拆时的水平——200亿元。如今他的新目标已经是“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神码始终在做这样的计划,即把解决方案业务分拆拿到A股上市。”7月21日,神州数码(0861.HK)董事局主席、CEO郭为坐在记者对面,描述神码的业务未来。

此前一天,神码公布2009/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财报,期内其实现营收501.78亿港元,同比增长18.55%;实现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8.57%,两个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这已是郭为等管理层成功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以来,神码连续三年业绩增长超过20%,而此时整个行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却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2009年的市场疲软,以及2010因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

面对神码业绩与大环境的强烈反差,郭为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市场的IT需求比其他国家乐观;二是神码从2006年开始转型,增加了解决方案与IT服务;三是针对细分领域发力,比如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细分市场实施针对性的策略。

目前郭为等管理层已是神码的第一大股东,尽管他没有明言MBO对业绩增长的推动力,但据本报记者调查,围绕着神码的新业务布局以及分拆上市计划,一个更具野心的MBO路线图已悄成轮廓。

再造“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神州数码2000年从老联想分拆,当时,未能继承“联想”这一名号的郭为曾立誓,要把神码打造成“不叫联想的联想”,意即神码的营收规模要达到老联想分拆时的水平——200亿元。

“神码的营收在2006年就超过200亿元,与老联想分拆时规模相当。”郭为认为,那时候,神码就可称为“不叫联想的联想”。

翻开神码最新发布的年报,目前其不仅总营收已突破500亿元,旗下仅分销业务的营收规模就已超过200亿元。按照郭为的逻辑,神码的分销业务又是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郭为的野心不止于此,他的新目标已经是“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除了分销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和IT服务进入神码的视野。

其中,神码的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指系统集成与供应链服务,根据财报,2010财年,神码这两部分业务的营收分别为140亿元和88亿元,两者相加已达228亿元,超过200亿元的门槛,这也是郭为所言解决方案业务分拆上市的潜台词。

“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时间表,因为很多因素我们控制不了。比如无法把握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时间,比如很难控制外部环境。”对于解决方案业务分拆上市的时间表和具体细节,郭为出言谨慎,但强调这是方向。

2010财年,神码系统集成业务的净利润约为4.42亿元,供应链服务的净利润约为0.91亿元,两者合计约为5.33亿元,已超过分销业务2.35亿元的盈利水平。

至 于IT服务,郭为表示,目前这块市场在国内刚刚开始,但随着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其规模将在2012年至2017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且他认为,这块业务无 论营收规模还是利润规模,都较前两大板块要大得多。财报显示,目前神码可以归之于IT服务的业务营收约为47亿元,净利润约为1.4亿元。

复制MBO

郭为对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不确定性增加,整个市场形势或趋严峻,“前景惨淡好办,前景看好也好办,最难办的是不确定性,这会增加决策的难度”。

但他相信,神码仍然能保持上述增长速度。郭为说,在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要使得企业各方的利益一致起来,产权结构是最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与神码业绩持续增长相映衬的则是郭为等管理层成功推进MBO。熟悉神码的人士评价说,“这个工作从2006年开始,2007年小有所成,2010年取得决定性胜利。”

5月19日,神州数码发布公告,股东RLL出售1亿股,由股东KIL接盘,每股价格为10.5港元。这1亿股股本约占神州数码已发行股本的9.8%,此轮出售完毕后,RLL所持神码股份由13.85%減少至4.05%,KIL由约8.76%增加至18.56%。

KIL 为于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郭为为控股股东,股东还包括另外11位神码管理层。RLL指南明有限公司,系于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由联想控股 全资拥有。经历此番股权变更后,郭为为首的管理层成为神码第一大股东,SIBL(软银赛富)为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持有股份合计5.52%,为第三大股 东。

神码的产权改革第一刀从2007年8月开始。当时由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由联想控股)、IDG VC三家收购方、KIL(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全资拥有),分别购买联想控股和基金股东GA原来在神州数码中持有的29.60%和13.34%股份。

神码的MBO完美收官之后,面对“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目标,新的MBO布局已经开始。

目前,神码集团下面分八个战略本部,每个战略本部下面有子公司或是事业部。未来,围绕分销、解决方案和IT服务三大板块,神码将围绕这些进行整合腾挪。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公司在进行业务折分、投资、融资的过程中,郭为有很多机会打造一个由管理层相对控股的、合理的股权架构,而且相对于神码的产权改革而言,未来这两个公司的操作要简单得多。

其中,解决方案业务目前分布于神码各个战略本部,适当的时候,这些业务将纳入一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利用该子公司做平台,进行投资、融资、单独上市,同时解决管理层持股问题。

而 郭为对于IT服务的布局已经悄然展开。2008年5月,神州数码成立神州信息,这是郭为布局未来落下的一枚棋子。这家公司有两个使命:一是主导神州数码转 型IT服务,整合神州数码现有软件及IT服务资源;二是独立IPO,实现公司价值增值的同时,回馈神州数码现在的高管团队。

神州信息引入苏州创投与华亿集团,苏州创投与华亿集团因此获得了神州信息23.25%股份,神州数码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神州软件公司持有余下76.75%。随后,神州数码出售神州信息19.5%的股权,接盘者为郭为控股的北京神州信息。

记者采访获悉,按神码规划,神州信息将独立IPO,以郭为为首的管理层持有神州信息股份是独立IPO的关键步骤。

2008年神州信息成立时,旗下业务包括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龙科技、国信北方网络等。神州数码已经展开一系列运作,将神州数码软件外包与自有品牌服务装入神州信息。

已经整合的IT服务包括神州数码与Emerging、Kaloke合资的金融咨询公司,与日本GE、TIS合资的软件外包公司;软件外包服务包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软银合资)、神州数码网络系统有线公司,自有品牌业务包括神州锐行服务。

神码下注IT服务

“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知道云计算、IT运营服务这样的理念,那时候看到的是电子商务的机会,电子商务是IT服务的机会,所以提出了三级火箭,即将分销、系统集成、IT服务分别作为短中长期的业务重点。”郭为说。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神码的分销与解决方案业务都已经是一块成熟业务,2012年之后的重点将是IT服务。

神码IT服务的样板是其与八达通成立的合作公司。八达通公司在香港发行的八达通卡是一个小额支付平台。该合资公司在国内运作“市民卡”,除了公交、地铁、零售店面等小额支付外,还提供身份认证、社保、医疗等服务。

这张卡背后是一个城市的云计算平台,或者电子化、网络化的政府管控平台,实现信息交换与协同办公,这个平台包括服务器、数据、网络,以及需要的运维服务则由神州数码提供,神码可向政府收取运营服务费用,而类小额支付的个人服务则可收取手续费。

郭为说,按照北大教授张维迎的预计,中国人口规模达100万的城市有400个,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10年后中国将有800个人口规模约100万的城市,这将是一个巨大市场,“把这些城市联起来,就是中国的政府云”。

郭为透露,目前神码已经在9个城市通过该合资公司提供市民卡服务。他预计,2012年这项业务将起步,2017年将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业务。





工作做上癮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4/yMMzAxXzM5MzIyMg.html

在這個時代,工作狂已經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了。即使你自己不是工作狂,你隨便以辦公桌為圓心,半徑為5米畫個圈,總能點出那麼幾個加班加到近似不要命的人。

工作狂的具體表現是:精力旺盛,你早上9點打開電腦看見郵箱裡躺著他凌晨2點發來的工作郵件;專注於細節,PPT一改再改連字體顏色大小都要親力親為;強迫症,沒有工作做會焦慮……

除了做老闆的人,對於其他公司人而言,這些看上去是工作做上了癮的表現似乎並不是什麼優點—其本人和周圍的人都會被「壓力山大」的氣氛包圍。

即使在職場上,這樣瘋狂工作的狀態可能更容易獲得升職加薪,但也難免被打上「沒有生活」的標籤。不過不能不說這其中是有一些偏見。對於有的人來說,工作就能夠帶來生活的滿足感也說不定。

《華爾街日報》上一篇文章引用了法國里昂商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工作狂的界定因素包括對工作的投入程度、被強迫工作的感覺以及工作所帶來的快感,實際上從這個層面來說是積極的。

參與這項研究的管理學教授耶胡迪·巴魯認為,只要工作的慾望是自發產生的,它就可以引發出個人的成就感,也能讓公司受益。

只 要不是「被工作狂」,工作狂們的生活和工作到底有沒有平衡?—其實你並不知道。就算你有一位工作狂朋友,很多情況下你也只能憑藉對他的瞭解以及你自己的立 場得出「他沒有生活只有工作」的結論,但至於平不平衡的問題,那還真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清楚。平衡感是和對這樣事物的期望與體驗有關。很可能在你的定義中 他是沒有生活,但他的幸福感,或者包括他家人的幸福感,並沒有比你的少。

比如那位出差加班連軸轉還不亦樂乎的公司人肖亦說:「有人嚮往安穩的生活,在家庭生活中可以找到幸福。但對於我來說,可以經手一個百萬的項目要比什麼都開心。雖然可能有人不認同,但不能說這種滿足不健康和不正確吧?」

每個人對生活的界定不一樣。另外還要區分一下工作狂和工作過度,後者既有體驗也有實際操作上的含義。工作狂如果被不甚妥當地對待,也可能產生工作過度的感覺。

如果當你被迫加班,心中罵罵咧咧晚上11點回到家,倒頭睡下的時候恨不得明天就炒了老闆,這種情緒意味著你不是工作狂。

花 一個小時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吧。給自己設立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要工作?」「我喜歡這份工作嗎?」「除了錢和更高的職位,我還能從工作中獲得什 麼?」,如果答案讓你發現自己對工作提不起那麼多的興趣,那麼做個享受生活的人也不錯;如果恰恰相反,不工作你就渾身乏力,對生活缺失了熱情和想像力,對 人生也開始產生懷疑,那不如心安理得地做個工作狂?

在此基礎上再給你提一點建議。其實工作狂會遇到的問題並不如人們按常理理解的那樣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而是一些與性格、態度相關聯的問題。

工作狂往往會拚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而且在工作中常常會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

這 種容易變得過分以自我為中心且對於不可控因素過度反應的特徵,會將一般人們的這一特點放大—喜歡呆在熟悉和舒適的區域,這樣使人放鬆;同時不太願意進入陌 生的領域,這帶給人焦慮和不安全的感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較強不安全感的工作狂人更容易固步自封,反而因此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歸根結底有一個真正積極的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不是工作狂,都能在職業上獲得你想要的。

生活/工作=?

工 作狂們的生活是這樣的:一天24小時,8小時睡眠,1至2小時在路上,剩下的或多或少都和工作有關。趙陽,這位在微博上給自己起名為「瘋癲工作狂」的教育 公司營銷部經理,工作4年,帶領的團隊裡已有30多名員工。他不僅是工作狂,還是為自己部門和全國分公司解決問題的救火員。

同樣身在培訓 機構擔任教學總監的梅晗生活與工作的比例是:每天睡四五個小時,其它時間基本都在工作。而在門戶網站從事商務合作的李然「從7點起床到1點睡覺,幾乎離不 開工作」。獨立攝影師陳勳璇看起來相對自由一些,忙起來的時候從7點工作到次日凌晨2點也不是沒有。前文提到過的肖亦大概是這群人裡最輕鬆的一個了,有項 目要做的時候每天會工作12小時。

如此這般,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工作狂們的確是沒什麼生活。

你感到滿足嗎?

肖亦覺得自己再適合公關這個職業不過了。不管是團隊裡進行頭腦風暴還是給客戶做活動的過程等,她都覺得有意思,「我自己麼,是連做PPT都可以找到樂趣的人」。

在 一次教育展會上,趙陽的市場創意和執行效果很不錯,公司擺在角落的攤位被擠得水洩不通。他聯繫國外的學校做了一些諸如U盤之類的紀念品,再請兼職工作人員 招攬顧客做調查問卷並進行抽獎,活動結束後按照績效給兼職人員發放酬勞。「其它展位也只是發放些資料,解答下疑問而已,其實展會沒什麼空間給人家講明白事 情,關鍵無非是擴大品牌,獲取資源。」趙陽挺有成就感的。

或許可以用梅晗的一句話來概括說明工作狂們的需要:「從工作中可以得到穩定的回報,這種回報能夠給我安全感。」

你有被強迫工作的感覺嗎?

工作狂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心甘情願地拚命工作。

在工作狂人的眼中,被工作推著走是挺常見的事,但除了遇到不喜歡的客戶時有些不情願,只好用「賺錢」來安慰自己的陳勳璇,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被強迫工作。

如趙陽所說,「你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會莫名其妙像趕鴨子上架一樣地升了職,然後是面對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你有沒有接觸過。」

他有一個從一開始工作延續到現在的習慣:每天列一個「To do list」。如果當天的事情沒有完成,這項事務一定會成為第二天的優先項目。

強迫工作症倒是常事,半夜3點醒來就去摸床頭櫃上的iPad,打開,刷新郵件列表—這樣的舉動已經成為工作狂們的習慣。

而偶爾煩躁襲來,比如像陳勳璇那樣遇到合作得不甚愉快的客戶或者模特時,能做的也就是在微博上發發牢騷。

他們都說,他們正在享受工作。

至於被工作影響到的生活,就是像李然那樣成為「鴿王」,保持朋友聚會中最晚到的一個不變,還有工作圈子太小而缺乏培養一份新感情的機會—這些大概是工作狂們最不安的事情了。

外部評價

很難說在工作狂周圍的人對於他們的狂人夥伴到底是會給出更多的正面評價還是負面評價。

有時候工作狂的確會對周圍的人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不僅是對同事,還會給朋友和家人帶來影響。尤其如果是一個團隊的管理者,那麼他施加的這種壓力也並不存在於任何明文的條規當中,而只是會對團隊範圍內的「企業微文化」產生影響。

大部分工作狂人都會給自己首先打上「工作狂」的標籤,隨之而來的會有一些副標籤,比如李然那樣的「鴿王」。

梅 晗不太會受到外部評價的影響,「瞭解你比較多的人甚至會告訴你哪個同事比你晚睡一個小時,我覺得這會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很多人會問你,這麼拼是為什麼。還 有一些人,他們不會過問你工作的過程,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會認可你的工作,至於你付出的形式和多少,他們從不評價。」

在公司從事法務工作的張紈則沒有那麼忙碌,至少在多數月份裡,8小時之外她不用考慮工作的事情。有時候她還會嚮往工作狂的狀態,她覺得那代表了效率和很強的專注力。

其實無論什麼樣的評價,對於工作狂們而言,只是自己做出了某種選擇並且去堅持它。

你有健康問題嗎?

單從個人角度來說,既然你又有滿足感,同時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間有什麼不平衡,而且成績斐然,那麼做一個工作狂沒什麼不好。不過如果因此而使得健康出了問題,那就要稍微考慮一下自己的方式和態度了。

李然就是碰到了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他最近覺得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每天因為晚睡而浮腫、近視度數比上學時候上升得還快、經常上火、脖子和肩膀都疼……但最重要的是,即使這樣了,還是沒時間管管自己的身體。

換個好的居住環境是她正在邁出的第一步,偶爾去做個理療,也算是一種緩解的辦法。

相比較起來那幾個男生更有所顧忌一些。比如趙陽累了就會請假休息,如果沒有太重要的事情不用去開會,偶爾睡到中午補一下睡眠也是有的。梅晗轉做項目和管理之後沒太多時間健身了,不過他覺得自己身體素質還不錯,睡眠質量好,沒出什麼問題。

陳勳璇會堅持把籃球打下去,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睡眠不規律,所以他很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覺得自己健康狀況一直良好的肖亦則把加班和健身歸為「不會辜負你」的兩件事。

王晶晶

上海神州數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人力資源總監

C =CBNweekly

W =王晶晶

C:作為工作狂容易遇到些什麼問題?

W: 第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解決問題控制了生活的所有其它方面。「為了工作而工作」會使得無法營造起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第二,容易在現實面前否認現實,自 動屏蔽或者拒絕聽不好的卻真實的信息或者分析。在組織層面,否認現實將會大大阻礙對真實狀況的現實理解,同時加大組織內部的溝通成本和壁壘。第三,過分追 求完美主義,相信存在一個完美的產品或者某種組織形式。這樣導致的是,錯誤並不被用來當作學習或者信息的來源。第四,刻意強調外部證明。第五,過於認真。 太把自己當真會導致孤獨感及無能力與他人聯絡,難以信任別人。這類人會儘可能避免授權,同時進行過多的時間安排。第六,對於不可控因素容易過度反應。因為 需要控制結果,所以對不可測或者模棱兩可的狀況感覺不舒服。

C:一個團隊中有工作狂的成員的話是否會對其他人產生什麼影響?

W:有時會有比較消極的影響,因為一些作為工作狂的公司人不太善於溝通,且過分自信,這會讓團隊滋生不穩定因素。如果這樣的公司人是團隊的指揮者,那麼更加容易因為自己的一意孤行或者固步自封,或使團隊瀕臨險境,或錯過進擊的良好時機。

C:是否大多數公司都會比較歡迎工作狂員工?

W: 「工作狂」曾經在許多企業中都被列為褒義詞,或至少不算是貶義詞。不少人(其中多數是公司老闆、單位領導)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為本公司帶來了巨大 的效益,而且為同事們樹立了榜樣。但是如果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由於工作強度大,就容易出現在管理上前後不一致。除了工作,對其他事物興趣甚少。這也 會給企業和自身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問題。有時候會產生判斷和決策上的失誤,是由不必要的緊張、視野狹窄和過度分析造成的—當出現失敗的可能性時,他們會因為 恐懼並非睿智的判斷而做出不恰當的反應。工作生活不平衡的經理人除了過度製造緊張氣氛之外,還限制了自己的視野,因而失去了很多非傳統的知識來源,而這些 是對手們有可能觸及到的。

C:從個人角度來看,做一個工作狂是否是一種自發的積極的行為?

W:這的確可能是一種自發的行 為,但並非一定是積極的。如果過分強調工作而忽略了其它,最終其它方面的問題又會反過來影響到工作。而且如果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華、能 力,通過工作上的成績來滿足各種各樣其它的壓力,這樣長此以往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狀態不佳。另外,做一個工作狂員工也有並非完全出於自願的情況。比如公 司人受到公司裡整個環境的影響,即他們進到了一家以「唯勤至上,力爭上游」為企業文化的公司任職,在大環境的催促之下,過分害怕失去好的工作,不得不被動 拚命給自己加壓,最終形成大家都必須長時間工作的狀態。



【參與倫敦奧運的N種方式】中國數字技術:做奧運,會上癮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168

2012年7月26日,在倫敦沙龍街,水晶石公司副總裁、奧運項目負責人劉劍接過奧運火炬。

為這一刻,劉劍和同事準備了5年。2007年末,水晶石的影像作品尚未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巨型書卷畫軸中,劉劍和他的同事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再續奧運之緣,因為他們覺得「做奧運,會上癮」。

2009年3月,水晶石中標倫敦奧運會官方制定數字影像服務供應商。一年後的冬天,劉劍帶領著20人的團隊在寒冷的倫敦開始了倫敦奧運開幕式預演籌備。那段日子最痛苦之處在於孤獨:「你在參與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因為和倫敦奧組委有保密協議,打死也不能說出去。」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觀眾席上七萬多個小屏幕上70分鐘的數字影像,和4個大型LED屏幕內的部分影像內容均出自中國公司水晶石。此外,倫敦奧運體育演示、吉祥物宣傳片和場館模擬影像,都由水晶石中英兩百多人的跨國團隊完成。

劉劍的奧運之緣還未結束。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公司剛與2016年巴西奧運會組委會簽訂合作協議,他的團隊將參與本屆奧運會閉幕式上巴西的「交接8分鐘」。



經濟學130520「上癮」的經濟分析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20/%E7%B6%93%E6%BF%9F%E5%AD%B8130520%E3%80%8C%E4%B8%8A%E7%99%AE%E3%80%8D%E7%9A%84%E7%B6%93%E6%BF%9F%E5%88%86%E6%9E%90/

經濟學130520 「上癮」的經濟分析******

掌門執筆, SoChon推薦.

〈楔子〉

“聽古典音樂” 和 “吸毒” 兩者都會「上癮」,野人會友認識 蕭律師和SoChon 的定當明白。 (編按:蕭律師每天要聽3小時古典音樂,化很多錢買黑膠天碟; SoChon則整天不知幹甚麼,d錢又唔知點解冇清光…..)

撇除毒品破壞健康這點,兩者之於 “行為人/癮君子” 有何相同?有何分別?

聽古典音樂除了較為“高檔”之外,在 “經濟/過癮 效益” 上實質比吸毒優勝嗎?

 

諾獎得主Gary Becker雄心勃勃,欲將經濟學版圖擴張到世界的盡頭。 他在「解讀偏好」一書中以經濟學分析「上癮」行為,著實很有創意。

〈經濟分析1〉

“致癮消費品” 具有以下兩種特性:

A對行為人來說,它是一種必需品。

需求的“價格彈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非常之低,**** 即是說需求對價格波動不敏感,這是「必需品」的定義。***

這裡暗含著行為人對它的需求, 先天上必須達到某個 “最低限度的效用總值”,**** , 不夠數是不行的, 所以才不惜高價以補足之。

舉例:米飯是必需品,人們必須 “吃飽” 至某個程度。

“癮君子”願意付出極高的價格去獲得毒品,沒有它過不了日子,正如常人之於米飯一般無異。 ie對癮君子來說,毒品是一種米飯。

 

B在較長時段中,它提供的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tility衰退得非常之快!*****

即是說, 同一位癮君子吸食相等的單位劑量,初上癮之時效用很高,毒癮愈深則效用愈降低。

於是為了獲得足夠的總效用,即“過足癮”,他只好吸食愈來愈多的劑量。****

ie毒品愈吃愈不飽。

 

A + B構成了 “致癮消費品” 的定義。

結論: 長時間而言,毒品是一種愈吃愈不飽的米飯,癮君子只得愈吃愈多。

 

〈經濟學原理〉

根據古典 “邊際學派” 經濟學原理,

Th. 個人將收入分配於不同的消費部門,當對每一部門花費的 “最後一個單位貨幣” 提供的效用剛好相等的時候, 即對各部門貨幣開支的邊際效用均等的時候,便達致 “均衡equilibrium”狀態。*****

注意:這裡指陳的不是各部門 “最後一個單位消費品” 所提供的效用,而是 “最後一個單位貨幣” 投入到該部門所產生的效用。*** 兩者請勿混淆。

 

理論甚抽象,舉例可說明:“SoChun八部”

話說SoChun將每月十萬元工資都花費在 住屋、食物、衣著、娛樂…..等八個主要部門上面。 他應該怎樣考量在 “八部” 之間分配那十萬元呢?

第1步,他拿出第1個“單位貨幣”(比方說1000元), 合理地花在報酬(即獲得效用)最高的部門,*** 那當然是食物了。

於是他有了 “一堆”食物 和 剩下“99個”單位貨幣。

第2步,他考慮怎樣使用第2個“1000元”,同理, 亦應該花在當前報酬最高的部門上面。 但要注意在這時點,他已經擁有了一堆食物,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律」,*** 加購食物的效用比前下降。 不過,一堆食物不夠一個月口糧,他仍繼續花在食物上面。 接著第3步…..

如此這般,很快到了第n步,基本食糧貯滿,他便轉為花費在住屋上面,以免流落街頭。 然後第n+1步…..

如是者,他在八個部門之間不停跳躍,以消耗那100個注碼。 「邊際效用遞減律」不停地發揮著作用,原本高效用的部門(如食物住屋)因連番進貨而邊際報酬大降, 到後來便與低效用的部門(如慈善買書)看齊。

只要步驟足夠多, 愈到後來八個部門的效用回報差異愈趨於緩和。**** 理論上,差異消失之時, 便達致了  “均衡”。

 

〈推論〉

假設 “SoChun八部” 其中竟有一部是 “過癮” , 情況即時劇變!

起初以他的高工資應付每月一萬幾千塊過癮開支問題不大。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癮愈來愈深, 需求愈來愈大. 如此,(相比從前癮未深) 投入額外貨幣到這個部門所獲效用反倒愈來愈高!*****

 

因為效用結構隨著時間改變,**** 錢投入到這個部門愈來愈有效益,於是不停地把原先消費在別的部門的錢扯吸過來。*****  (理論銳利!)

他先是不行善不買書,接著不娛樂,到後來更節衣縮食,唯“過癮”是尚….. 終極時刻, 十萬工資單投進食物和過癮兩部門也不敷支應, 他衣不蔽體, 瑟縮於天橋底下, 還兼營醜業以填補 “經常性收支赤字”.

結論: 同學們, 吸毒是不好的, 不要吸毒.

 

那麼,“聽古典音樂”和“吸毒”有何不同?古典音樂會不會只是一種“高檔毒品”?

Becker的〈經濟分析2〉

“聽古典音樂” 則不然, 這類 “高尚致癮行為” 具有以下兩種特性:

A它也是一種必需品; 惟大不相同的是

B在較長時段中,它提供的 “邊際效用” 反倒愈來愈高!*****

為何「邊際效用遞減律」失效?

精妙之處在於: 古典音樂是高檔藝術, 欣賞古典音樂需要學習, 與及能夠學習. 聽得愈久, 愈懂欣賞, 效用愈高.

即是說同一位 “樂癮君子” 欣賞相同的樂章,初上癮之時效用很低,樂癮愈深則效用反而愈增高。*****

ie古典音樂原來是一種愈吃愈易飽的米飯!

隨著時間過去,蕭律師欣賞愈來愈少的樂章也可以“過足癮” . 於是他省下大量買黑膠天碟的錢, 倒過來投放在其他消費部門上面.*** 他錦衣美食, 行善讀書, 最後還搬進了豪宅區. 相比SoChun, 簡直是「天國與地獄」!

 

結論: 古典音樂是好的, 要聽古典音樂.

同理, 圍棋和詠春拳也是好的, 要下棋和 “盤手”.

至於炒股票嘛….. 就要看你拿它當古典音樂抑或是毒品辦了.***

忠告: 學唔識? 戒咗佢罷剌.

 

附記

本文是我寫過數十篇隨筆中最精彩的一篇.

我想著, 如果每一篇的sense都達到這水平就好了….. 說不準 “掌門天地” 的版圖就能擴張到華文世界的盡頭。 “哈哈”

當然, sense之所以精全是 貝克宗師 武藝高超之故, 在下不過狐假虎威.

惟是宗師的文章遠沒有那麼有趣, 皆因SoChun君提供了寫作靈感.

“微二君, 吾何能為?”

SoChun謙謙君子, 風流蘊藉, 野人會之明星瑰寶….. 任憑怎樣抹黑也沒問題.

謹以此文獻給他, 祝願早日脫離 “想象中的天橋底”, 搬進豪宅區.

 

讀者諸君如有垂錯愛於本文者, 在下懇請將之流布於江湖之上, 以作 “掌門天地” 宣傳單張之用. 區區私心, 尚祈諒鑒.


【i黑馬侃產品】把產品變成讓用戶上癮的「大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155.html

今天的話題比較邪惡,【i黑馬侃產品】要討論的是如何操縱用戶,讓他們對你的產品上癮。在普遍認識裡,都認為操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不得不承認,許多產業的成功正是依靠了對顧客行為的操縱。比如美國大獲成功的商業飲食減肥方案Weight Watchers就是對用戶飲食的操縱而獲得成功。操縱在商業上本就經常被運用,例如互聯網產業,顧客的行為都是受產品設計者操縱。在遊戲業,這種操縱更是被運用到極致,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屌絲在那夜夜DOTA,女神被別人推倒了也還無動於衷,請問不是一個強有力的操縱,哪個男人能容忍這種情況?

所以,操縱用戶這種方式值得我們深入的研究

作者:韋龑

 

這是一個成癮的世界

世界最著名的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創始人Paul Graham說:

「在現在這個時代,商業操縱正在讓用戶們紛紛上癮。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對新事物的成癮性形成抗體了。這說起來有點讓人悲哀,但這就是現在很多產品模式不可告人的商業邏輯之一,讓你的顧客上癮,你就能成功。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必須強調商業道德,操縱用戶是有良性的和惡性的,我們必須要用道德去束縛那些不良的商業操縱。但是這種商業操縱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上癮的用戶自身也有一定責任。」

基本可以肯定,企業的本質會推動這種操縱,企業要以盈利為首要目的,他們關心的是能不能獲得足夠多的用戶,而讓用戶上癮,操縱用戶就是獲得市場最好的方式。

黑馬哥教你如何讓用戶成癮

許多產品的設計者總是想當然的希望通過一些方式來操縱用戶,比如引入積分制度,徽章稱號等模式,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差強人意。因為這些幼稚的設計者們總是想當然,他們根本不知道讓用戶上癮的本質——你必須給用戶帶來「實際」價值。

比如像遊戲平台11的天梯積分模式,它的積分模式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通過11天梯積分,玩家們可以對自己的DOTA實力做一個比較,這個積分可以讓他們直接向別的玩家炫耀:「看啊,我天梯2200分!」,別的玩家一定會覺得此人太牛逼了!這就是11天梯積分操縱用戶的能力,他能給用戶帶來實際的價值(比較價值,炫耀價值)。而如果你做一款音樂播放器,非要加一個積分功能,我只能說你有病了!你那積分能給用戶帶來什麼實際價值?用戶能用這個積分去比較音樂鑑賞能力?能用這個積分去和別的音樂愛好者說明自己品位高?你所做的積分只是一堆對用戶沒有價值的數字,還想以此來操作用戶?——做夢吧!

在產品中添加一些成癮「尼古丁」

讓人上癮的商業模式其手段各異,有的是創造情景讓用戶不斷使用,有的是讓用戶產生心理依賴,有的是讓用戶深深的認同產品,覺得使用該產品是十分科學健康的。美國遊戲設計大師Ian Bogost把成癮技術比作是香煙是恰當的——給用戶提供「滿足感」。但比尼古丁上癮有好處的是,新技術上癮還能給用戶們提供了有價值的東西。很顯然,科技創新對習慣養成的作用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但如果創業者對自己產品能夠改善大眾的生活問心無愧的話,大可勇往直前。但是,想讓用戶成癮,操縱用戶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你必須能準確把握用戶的心理,創造一個對他們越使用越有實際價值的東西(至少心理層面上覺得有用)才行。

在創業者們開始創造一個商業模式時,就應該思考,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讓用戶形成一種習慣,不然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時代,你真的會很難存活下去。


讓你的組織對成功「上癮」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2/3489466.html
要員工懂極限競爭,就得佈置他們看冬奧會。從速滑、單板、自由滑雪到無舵和雙人雪橇,選手之間的較量以接近毫秒的差距分勝負。在以毫秒為單位的競爭中,成敗超越了實力之爭,變成習性之爭。

奧運冠軍的經驗告訴我們,習性決定勝敗。

對員工能力有高低的企業,成功的習性更有價值。成功的習性包含專家智慧和隱性知識,所以,培訓過的條件反射帶來高於平均水平的表現。因為是集體的下意識動作,組織讓高能力員工事先預判和優化選擇,無需低能力的員工做選擇,規避了系統的短板效應。

不懂培養成功習性的組織往往受困於習慣平庸的習性。在只有冠軍才能生存的市場中,那意味著緩慢死亡。

「菲魚」靠習性破紀錄

憑藉22塊奧運獎牌,「菲魚」(Michael Phelps)打破奧運史上單人獎牌的紀錄。但造就傳奇的還是他盲游200米的蝶泳紀錄。他讓人們開始相信「成功的習性」。

北京,2008年 8月13日,早上06:30,菲魚準時起床;07:00,進餐。無需思考,雞蛋、燕麥、奶昔,剛好2000大卡的能量。08:30,入水熱身游800米混合,600米踢腿,400米揮臂,200米自由,25米衝刺。09:15,開始著LZR泳裝,需要20分鐘讓它貼身無礙,然後戴上耳機,播放同樣的臨賽音樂。09:56,開賽前4分鐘,菲魚站在起跳蹬邊,活動腳趾。聽到自己的名字後,站上去,然後再下來,甩手前後三次,再站上去,保持好姿勢,發令槍響,菲魚縱身入水。

這些是他每一次比賽一成不變的標準流程。它們已經成為下意識動作,根本不需要思考。

不一樣的是,入水後,菲魚立即感到泳鏡有水汽。游出100米後,菲魚基本看不清水底標線。在最後一個來回,他能聽到場上喊聲震天,但看不見對手,也不知道離終點還有多遠,但心理時間告訴他,再奮力三下就能觸壁了。當他出水時,扯下灌滿水的泳鏡,看到1:52:03。菲魚打破世界紀錄。

從他7歲開始,教練鮑曼(Bob Bowman)就著重訓練一招:養成下意識的條件反射習性。按教練要求,每天睡前「放錄像」,菲魚在頭腦中默想每一個動作、每一秒感覺,直至自然入睡。到比賽時,教練只需強調,進入「錄像放映」。於是,菲魚讓大腦沉浸在千萬次重複過的連續動作中。教練還讓他在黑夜的密歇根湖水中游泳,讓身體完全聽從下意識的習性,無需眼睛的指引。當泳鏡進水後,菲魚彷彿又回到熟悉的夜遊中,一切聽從習性的安排。

超越泳池這樣穩定的環境,放到高度對抗和變化的橄欖球賽場中,習性仍然是成功的法寶。上個月「超級碗」大賽中,西雅圖的「海鷹」隊以43︰08大勝丹佛的「野馬」隊。教練卡羅爾(Peter Carroll)沿用他在南加大時的「習性」哲學。從吃的食物到使用的語言,每個細節都圍繞「競爭」和「勝利」組成下意識的行為動作。「成功的習性」已經昇華為冠軍策略的核心。

「成功的習性」與流暢的心理體驗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劍橋教授舒爾茲(Wolfram Schultz)就研究大腦中的「意識回路」對行為的影響。「引信-習性-獎勵」,這三個部分組成自我強化的「意識回路」,讓人們養成下意識的行為模式。後來在麻省理工、洛杉磯加大等神經科學的研究也得出下面的結論:1)習性顯著地左右行為;2)與說服、講道理相比,習性更長久地影響人的行為;3)某些外界刺激能引發下意識的習性。蠟燭光或巧克力可以是引發浪漫戀情的信號。它們是引信。4)在「引信-習性-獎勵」的意識回路中,大腦自動分泌荷爾蒙激素,它帶來愉悅的獎勵,從而強化習性。

把習性用到組織能力中,星巴克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針對客戶抱怨,所有員工都有經受「LATTE」(拿鐵)服務習性的培訓。LATTE習性包括:傾聽(Listen),承認(Acknowledge), 改正行動(Take action),感謝(Thanks),解釋原因 (Explain why)。中國企業中,煙台萬華代表了安全生產習性培養的優秀組織。即使進廠區的時候,左右沒有任何人,開車的司機也立即減速到5公里/小時。類似的安全習性貫穿在員工的各個細小行為中。「經濟組織的進化表現在習性」,尼爾森和文特(Nelson and Winter)的經濟進化論研究的就是常規習性。

無論是奧運冠軍還是普通員工,他們的成功習性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徵:流暢的心理體驗。它解釋了另一個組織效能。心理學家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研究發現,流暢的心理狀態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人的潛能,還產生「上癮一般」的激勵效果,鼓勵人們不斷重複所熟悉的技能動作,以求反覆體驗流暢的心理過程。因為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正面效果,人們往往投入更大的熱情和關注,以至於進入忘我的境界。這樣的意識回路刺激分泌興奮的荷爾蒙,讓人產生莫名其妙的愉快。世界上沒有比流暢的體驗更讓人「上癮」,更有自我激勵效果了。

做「成功習性組織」

習性是一種自組織行為。它比任何說服動員都省力。建立成功的習性就是按照組織的策略目標,引導並強化員工下意識的行為。一旦形成,他們便有了自我強化的「意識回路」,自動抗干擾。

每個高爾夫球手都知道,揮杆不能思考。練習場上的一萬次重複換來球道上一次下意識動作。成功的習性也是把組織從臨場的瑣碎決策中解放出來。與系統的短板效應相反,因為是成功的下意識慣性,習性減少波動,拉升組織的平均表現。

設計成功的習性,像菲魚教練一樣,組織首先要弄清走向冠軍的「慣例」 ,例如,對化工企業,一切圍繞安全;對醫院,以關愛為核心。其次,組織可以嘗試多種誘導「慣例」的引信,辨別其中最有效的因頭。例如,刺激友好爭論的「茶話會」,有聯想特徵的時間段、出場人物、著裝或議程。最不能少的是,成功完成每一次「慣例」後,一定要有三、六、九等的獎勵,並且公開宣揚。

主政通用電氣期間,韋爾奇認定要建立「跨部門合作創新」的慣例。在遠離公司的克勞頓村,「創新擂台」幫助大家暫時忘記行政等級,共同想像新的合作模式。聖誕年會上,優秀表現組受邀登台,領取一張誇張的大支票。「擂台引信-跨部慣例-獎勵合作」,通用電氣就是這樣建立成功的習性,並成為當時的商業冠軍。

(作者為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聘教授)


P2P江湖的四位遊俠:因為太刺激所以上癮,像賭博一樣難 止損永遠是對的

http://xueqiu.com/1947482702/29258582
【摘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P2P這個原本就魚龍混雜的江湖近期很不太平。「旺旺貸」捲款跑路令百度全面清理P2P網貸平台,建立白名單制度;深圳錢海創投倒閉,受騙者近萬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P2P這個原本就魚龍混雜的江湖近期很不太平。「旺旺貸」捲款跑路令百度全面清理P2P網貸平台,建立白名單制度;深圳錢海創投倒閉,受騙者近萬人……

然而這個江湖還在不斷壯大。一位P2P業內人士說,騙局曝光也讓P2P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更多的投資者正在擁入這個市場。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江湖?中國基金報採訪了四位資深P2P投資人:土豪高管、程序員、工薪階層,還有一位不懼踩雷的催債大戶,讓這些江湖遊俠講述自己的江湖恩怨。

土豪俠羿飛:800萬見證P2P發展史

羿飛是他的網名,年僅36歲的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副總裁,5年的P2P投資經歷使他在這個圈子裡小有名氣,同時也使他成為P2P行業發展的見證者。

經歷過「血雨腥風」的他,已有了自己的P2P投資方法及研究體系,他的P2P平台評價評級數據已經成為一些投資者的風向標。他說,P2P確實讓人上癮。

羿飛已記不清第一次接觸P2P的具體時間,大約是2009年在網上閒逛時不小心打開了一家叫拍拍貸的網站,瞭解一些大概玩法後就投資了1萬元。

「當時參與的人都是瞎投!」羿飛說,那時借款人可以循環借款,雖然也有壞賬,但在分散投資策略下基本能保持盈利,平均一年收益在10%左右。其實,在他瞭解了英國ZOPA和美國Lending Club的P2P商業模式後,真沒覺得這個行業有多大前途。

決定增加投資是在2010年紅嶺創投上線以後,有些標的項目承諾100%本金擔保,而且借款利率比拍拍貸高,基本都達到24%。羿飛清楚記得當時還有一家電視台做了報導,羿飛不僅把拍拍貸的錢轉移,還增加了投資。一開始紅嶺創投的規模並不大,後來上線了投資人之間的擔保業務後才開始火了。羿飛認為,這項業務的玩法是2011年P2P風險大爆發的導火索。

由於加槓桿、大量借款人不斷借新還舊以及跨平台借款和反覆抵押套取借款,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P2P平台風暴在2011年底爆發了。

羿飛2011年底風險爆發時總投資額在30萬元~40萬元,其中有10萬元是收益。對於這次風險爆發,羿飛是怎樣成功躲過的呢?

好奇心救了羿飛。羿飛比較敏感,他想瞭解平台所有標的的情況,當時並沒有相關的信息披露,因此,他就把資金分散,投了幾乎所有1到3個月的借款標。而在策略上,他只投短期限標的。他說,分散投資一方面分散風險,另一方面還可以瞭解全站借款標的回款情況,配置比較可以使資金快速撤出。

羿飛回憶,當時他發現逾期標的列表達10多頁,佔所投項目的10%。看到一頁頁的逾期標,他做出撤走資金的決定。由於平台擔保條款,逾期後平台會墊付資金,這使得他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羿飛說,從2011年12月底開始撤資,到2012年2月全部離場。大部分風險都讓擔保人承擔了,所以一批擔保人倒了,當時P2P市場的慘狀讓人感覺春節都過不去了,他也萌生退意,不想再做P2P。

然而3個月後,羿飛帶著100萬資金再次殺回P2P市場,他說,因為太刺激,所以上癮。

不過,經歷了風險的他,制訂出了新的投資方法:項目必須是真實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做分散投資。他把資金分散在4到5個平台上,選擇收益20%~25%的借款標,這樣如果一家平台跑路,餘下的收益還可以覆蓋風險。在借款標的選擇上,1個月標佔50%的資金,2個月標佔30%,剩下的在3個月標裡。一旦出現風險,很快就能撤出大部分資金。

羿飛也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開始收集、統計、分析P2P平台的數據,並且定期發佈到網貸天眼上,供大家學習交流,並排除欺詐平台。

信用風險爆發之後,存活下的平台和新建立的平台開始注重抵押貸款,純信用貸款越來越少。不過,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是P2P第二個美好的一年。這一時期羿飛投資額從100萬增到了150多萬。

伴隨餘額寶等互聯網產品的上線,互聯網金融開始火起來,P2P行業的關注度直線上升。而隨著平台代碼模板的出現,使得建立P2P平台異常容易。這就為2013年下半的平台欺詐埋下了伏筆。羿飛說,當時活躍的平台有200多家,從2013年10月開始,3個月的時間倒閉了七十幾家。

羿飛原本想慢慢追加投資的計劃被打亂。由於欺詐的平台跑路導致更多的資金尋找避險平台,導致好的項目一標難求,羿飛不得不增加投資金額拿標,如今羿飛在P2P上的資金總額已達到800多萬元。

對於未來,羿飛認為,隨著行業的正規化,P2P的收益率會逐漸下降,羿飛說,如果收益率跌破15%,他就會考慮退出這個行業,但現在還看不出來。羿飛把賺到的錢陸續投資到銀行股,他說,銀行估值太低了,未來一定有機會。

數據俠老侯:P2P淘到第一桶金

從事軟件開發工作的老侯當初怎麼也不會想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居然來自隨手建立的網貸天眼論壇。這是老侯開始P2P投資時建立的一個投資者論壇,如今已與融途網共同成為第三方P2P平台諮詢網站。

經歷過A股市場2008年暴跌的股民老侯帶著對A股市場的失望,在2011年接觸到P2P。作為工薪階層,老侯很小心,每天只投50元錢,連續投資1個月之後,每天都見到回頭錢,他對P2P就開始信任了。第二月,每天投入500元錢,第三個月就把全部家當50萬資金全部投了進去。當時選擇的平台是人人貸。

50萬對老侯來說是全部,吃過股市的虧也聽說過民間借貸的風險,老侯開始像分析股市一樣收集數據編寫程序。雖然市場上根本找不到P2P數據提供商,但這對IT軟件行業出身的他來說並非難事,借款人數量、壞賬額、成交金額等都被記錄到老侯的數據庫中。

2011年底,他建立了自己的P2P第三方論壇:網貸天眼。當時老侯並沒想到這樣的論壇能有多大的發展,只是方便投資人之間分享數據而已。隨著關注的平台增多,數據量開始增多,老侯的朋友圈也快速擴大。後來網貸天眼被一家VC看中,直接入股,就這樣老侯也淘到人生第一桶金。

其實,老侯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踩雷。2011年P2P信用風險爆發時,老侯的總投資額縮到20多萬,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投資收益基本與工資持平。但是老侯還是想提高收益率,他開始關注秒標。

然而好景不長,以發秒標為主的淘金貸跑路事件刺激了老侯,他意識到光有數據是不行的,還要上門考察。2012年初開始,老侯開起了平台考察之路。考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除了時間和精力以外,難的是如何考察?如何評估?如何寫報告?老侯可以說是門外漢,但他效仿券商研究報告制訂了考察問卷、考察評級。

投資者的考察一般是看平台老闆的資產實力,而老侯關注的核心是老闆的人品和公司是否正規。用老侯的話說:「再有錢的老闆只要人品不好也一樣會跑路。」另外,調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侯還把測謊儀的原理用在調研上,他把「業務團隊、平台定位和發展、業務模式、部門人員是否齊備、現有業務情況」這五大問題,變著花樣地向平台老闆提出,看他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下,對同樣的問題回答是否一致,一旦發現前後不一就會立即停止一切合作。銅都貸、非誠勿貸、中財在線這些跑路平台老侯都考察過。

實地考察中糖衣砲彈不斷:頭等艙、豪車接送、五星級酒店、海鮮大宴、老闆全程陪同,臨走時還有一個大紅包。老侯說吃人家的嘴短,這樣的盛情讓他感到害怕。後來他制定自己的考察規矩,交通食宿都有標準,最重要的是每次還要帶幾個相關投資人做公證方。

催債俠金錢豹豹:P2P討債之路

2011年之後,金錢豹豹進入了P2P市場,一開始僅是幾千元玩玩,後來發現P2P收益真的高於其他投資理財產品就加大了投入。金錢豹豹算是真正的投資大戶,目前投資總額有1000多萬,分散在30多個平台上,每個平台資金都在20萬元到30萬元之間。

去年P2P行業發展快,倒閉跑路的也多。金錢豹豹說,他踩到了三個雷,分別是湖北的天利貸、深圳的萬利創投和東方創投,壞賬80萬元。他說,做P2P遇到欺詐平台很正常,關鍵是如何處理。他對收壞賬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找到平台老闆和線下借款人是決定能否收回借款的三大要素。天利貸出現資金無法收回情況後,金錢豹豹第一時間完成三大要素。並發起了維權活動成立了維權基金,當時這可能是P2P行業第一隻維權基金。控制住運營的人後,金錢豹豹報警,配合公安局立案做筆錄。當時當地警方對P2P瞭解甚少,有時為了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投資人還打過橫幅、遊行。

金錢豹豹說,在維權追債的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並不是平台老闆和借款人賴賬,而是投資人之間的不團結。因為一般情況下,即使還款也不可能足額足息地歸還給每一位投資者,因此,先還誰後還誰甚至不還誰都是個問題。有一些投資人開始各自成立團體,更有一些投資人開始借追債捐款來騙其他投資人的錢。總之,各有各的小算盤,都想先拿到錢。

這幾年,金錢豹豹參與過多次維權行動,他說,有些地方平台與地方政府關係複雜,外地人去催款就困難重重。因此他開始建立自己的線下催收團隊,團隊的成員是根據跑路平台的背景對應成立,要求有一定公、檢、法人脈。在催收上也並非是社會上非法的討債公司。曉之以禮,動之以情,最重要的是要擊垮借款人的抵賴心理。金錢豹豹說,他還沒見過真正還不起錢的人。

另外,金錢豹豹也不是一味地催收,他還將不能收回來的債權在其他平台出售,轉移債權,他說,並不是把風險轉嫁給其他,而是說,有些錢,他們收不回,但有人是能收回來的。

對於催收的成本,金錢豹豹說當然要賴賬人承擔,比如差旅費、食宿費、交通費等。維權基金承擔前期費用,錢收回後再補回去。

金錢豹豹期待P2P行業更加規範,嚴格監管,這樣他也就不把時間都花在維權基金和催收團隊上了,P2P是一個新興行業,野蠻發展時期出現什麼情況都是有可能的。他說,能像我一樣維權的人不多,資金有限的投資者只能自認倒霉。他建議投資人要嚴格躲避所謂的高息借款,對於借款合同必須規範,該幾方簽字一定要簽好,對於抵押物和借款目的也要自己的判斷力。

踩雷俠老白:戒不掉的P2P癮

老白接觸P2P投資是因為公司的業務關係。2012年初,一家P2P公司找上門來求合作,因工作關係,老白對P2P行業進行了詳細調研。當時,P2P還不像現在這樣為大眾熟知,一圈調查下來公司業務沒有做成,但老白已經十分瞭解這個行業,並且產生了試試的想法。

為了判斷P2P平台是否正規,老白用了最常規也是最土的方法:定時截屏。就是每天定時定點截取P2P網站的項目屏幕,一段時間後,把同一項目的圖片連在一起,對數據變化進行觀察和對比,如果做假的話,某些數據就會很特殊。最後他選定了自己認為很靠譜的紅嶺創投。從此,老白就開始了P2P生涯,一發不可收拾。

第一次投資P2P老白功課做得那是相當充足。初始資金不多,雖然才2000塊,但老白的小心程度彷彿他投的是2000萬。首先是分散投資,選擇了幾十個借款標,閱讀這些標的借款資料,包括:借款人的需求、還款記錄、資金用途、逾期記錄、信用級別、信用記錄等。他說,白天工作晚上看資料經常看到凌晨。對於自己認可的標的最多也就投100元,對於皇冠級的借款人最多也就投500元。

經過幾個月的投標經歷後,看資料改為上第三方論壇交流。這樣下來,收益率持續增長,一個標連著一個標地投,根本沒有時間一一研讀,而那些資料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當所有的投資都按時收到還款時,當收益率曲線一直向上時,投資的心態就更加迫切了。他說,第三方平台上大家都說好的就投,不說好的就少投。他主要看網貸天眼和網貸之家,還註冊了各種平台的QQ群,也經常參加投資人線下聚會。老白髮現,比他收益高且沒有壞賬的投資人非常多。

老白膽子開始大了起來,增加資金量,只投高收益標的。除工作和睡覺時間外,全部精力都放在P2P上,長期泡在圈子裡。他說,真跟賭博一樣,家都不顧了,一心只想高收益,註冊所有平台,每天一家家平台找標的,唯恐被落下,有好標沒有投上就是賠錢了。

為了快速賺錢,老白痴迷秒標和天標,秒標就是秒殺的標的,天標是以天為借款週期的標的,一開始是一般金融機構在季度末借的過橋資金,或是新平台上線的促銷活動。有3天、5天、7天不同的週期,這些標的收益高,回款快,是老白的最愛。

當你痴迷後,離踩雷也就不遠。

老白回憶,後來這種方式被騙子平台利用,用高收益吸引來資金後跑路,其中一家就是及時雨的平台。被圈子裡的人拉去的時候,這家平台又開了另外兩個P2P平台,老白也遲疑過,一個老闆為什麼開三個P2P平台呢?但是看到高收益,老白還是沒有忍住。天標貸其實並沒有讓老白踩雷,只是帶著僥倖心理投資,能躲過一時卻躲不過一世,徽州貸才是老白心中的痛。

他是2013年9月份投的這家網站,當時投資收益率達年化50%。這是一個新平台,老白殺入後的3個月都很正常,直到11月份,這個平台開始提現困難,12月份老闆跑路,現在還處在維權當中。對於這次踩雷,老白說,最痛苦的不是錢都沒了,而是這期間的心理煎熬。

最開始,有些出事苗頭的時候,投資人之間出現分歧,為了各自的利益吵架,小投資者希望能通過曝光和鬧事拿回本金,而大額投資者不希望事件惡化,因為那樣很難全額回本,有些大額投資者放言要打折收購小投資者的債權。

而平台的老闆一再承諾會解決資金問題。小投資者其實也希望事情能夠解決,有了這些承諾,自然也就不再說話。這時,大家都還對還本付息抱著希望。大家的意願是平台不能倒,能吸引來新的投資者接盤,自己穩穩當當地收回資金離場。

況且這家平台以前也出現過類似問題,這次也會順利解決,大家都在盼望中等待。有些投資人也很盲目,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一邊是高收益,一邊血本無歸,老白自己也無法取捨。

後來,隨著提現困難時間不斷延期,投資人開始坐不住了,一部分開始去曝光給平台老闆增加壓力,另一部分充當起平台護盤使者。當時大家是希望平台能夠歸還本金,已不再想收益了。很多人一邊向外面傳遞平台的問題,一邊維護平台的口碑。老白說,我們當時的心理很糾結,不曝光可能會收回本金,曝光了可能什麼都沒了。後來平台每天只允許提現1%,中小投資者最終開始四處曝光。

隨著提現困難和逾期的增多,投資人信心開始崩潰,有人開始轉讓債權,從最開始的9折到8折、7折、6折,最後4折也無人敢接。

從可能出問題到投資者崩潰僅僅持續了10天左右,平台客服開始陸續離職的時候,老白說,你就知道這次真的完蛋了。後來老白髮現,這家公司自己收購一家擔保公司並給自己擔保。

不過,踩過雷後老白沒有離開P2P,他說,就像賭博一樣,很難戒掉。

拉住客人、讓人玩上癮的五要訣

2015-02-16  TCW
 
 

 

日本經濟產業省中小企業廳二○一二年,曾對全國八千家商店街進行調查,發現真正繁榮的商店街只有百分之一。

在台灣,台北市登記有案的商圈有五十九個,「但運作得好的,只有十幾個,」經濟部商業司官員透露。人潮聚集的台北市,商圈成功機率僅五分之一,遑論偏鄉。

經營商圈很難嗎?「大多數人都是老闆,只想把自己的生意顧好。你可以想像得到嗎?光是一個拜拜用、燒金紙的金桶擺哪裡,店家都可以吵起來,」有商圈教父之稱的楊修銓點出難度。

專家、商家實戰:三件事不對就完蛋

綜合專家學者與商家實戰經驗,商圈營造失敗因素,可歸納有三不:「人不對」、「商品不對」、「不創新」。

「商圈聯誼會理事長是粽子頭,粽子頭不動沒用,氣氛就帶不上來,」輔導商圈十幾年的台灣紅顧問公司總經理王虹凌說。台中市天津路服飾商圈,有個熱心主委余大江,拉攏商家感情,一起出國考察,共同行銷,才能成為營收超過百億元的商圈。

曾經紅極一時的台中東海商圈,因為生意變好,店家人人想出頭,不團結的結果就是惡性競爭,最後導致商圈衰敗,店家與房東雙輸。

「產品要有特色、創新,才能吸引顧客一再上門,」連續七年對逢甲商圈進行人潮量調查的逢甲大學前商學院院長李燊銘強調,同樣的商品若在商圈到處買得到,客戶很快就逛完,消費有限。

商圈教父教戰:妖怪村翻身靠「五造」

「造人、造文、造地、造產、造景」,當年靠著這「五造」,有商圈教父之稱的楊修銓,把台中精明一街推上成為全國第一個商圈,還成功改造了西門町商圈。

造人,就是商圈中的關鍵人物要清楚商圈走向,和會員保持互動良好,還要有向官方爭資源的能耐。造文,就是發揮商圈的特色文化,「靠文化涵養為底蘊的商圈,才能有獨特的味道,」台北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理事長周水美說。造地,在商圈區域內規畫徒步區,動態調整路線,方便遊客觀光。造產,輔導既有的產業、導入新產業。造景,指的是打造街景,利用統一形式招牌,方便消費者遊逛。

以溪頭妖怪村為例,它曾辦過卡通人物秀、精靈秀,但集客效果曇花一現,因為這些都不是在地文化;後來,從阿公的故事衍生妖怪意象,才一炮而紅。安平商圈也在修復劍獅後,每年遊客以兩成速度成長,這些都是「造文」。

台中新社每家店距離頗遠,為方便遊客尋找,進行聯合行銷,印製摺頁地圖,遊客窩心,商家業績也成長,這是「造地」。

日本借鏡:歐巴桑的原宿,招牌都改手寫風

「五造」這原則,也適用美國與日本。早期,美國有所謂的「主街」,是當地的商業區,也是城鎮的中心與靈魂,不僅是市民活動的中心,建築物也反映城鎮歷史與光榮。

美國的主街文化在二次大戰後,因為人們大量移居郊區而改變風貌,一九七七年,美國史蹟保存信託基金會注意到主街商業建物的保存問題,開始進行挽救主街計畫,結果參加計畫的一千五百個商業區,吸引了一百二十億美元的投資,創造十九萬個工作機會。換言之,每花一美元推動主街計畫,就能創造三十八.三四美元的新投資,成為美國成功的經濟發展策略之一。

愛荷華州的科寧、加州的科羅拉多都是因為主街計畫,再度恢復商業活動,成為旅遊者心目中的熱門旅遊點。

高齡化的日本,出現針對銀髮族而設立的銀髮商圈。

位在東京有「歐巴桑的原宿」之稱的巢鴨地藏通商店街,這條購物街針對老人需求,街道全部是無障礙空間,在街中擺設座位,讓遊客可隨時坐下來休息,霓虹燈廣告招牌全部改為手寫招牌,成了老人最喜歡的社交場合。

這裡不僅有老人顧客,在日劇《料亭小師傅》在此取景後,追星族大量走進商圈,並推介出去,讓商店街熱鬧滾滾,成了當地人與台灣遊客都喜歡去的景點。

而這「五造」中,最關鍵的是「造人」,如果店家、房東,都對這條街、這個區域保持熱情,其他的四造也就水到渠成。

相反的,如果店家與店家間、店家與房東間,各自盤算、關係緊張,不但其他四造難以推動,還會引發惡性競爭、店家出走、遊客銳減、租金與地產價格下滑,形成雙輸局面。

【延伸閱讀】你可能不知道,房東、居民支持是大加分——5大商圈指標檢視表

■1

指標:造人項目;凝聚共識、運作機制、學習成長、組織分工預計成效:增強向心力/喚起店家、房東、居民對這塊區域的熱情

■2

指標:造文項目;文化特色、宗教預計成效:發現文化力/找出地方文化發源地,當作特色賣點、說故事亮點

■3

指標:造地項目;範圍大小、徒步區預計成效:增進親和力/動態調整路線、設施,方便遊客逛街

■4

指標:造產項目;庶務管理、產品開發、爭取資源、公共關係預計成效:推廣行銷力/輔導既有產業或導入新產業,包裝行銷出去

■5

指標:造景項目;座椅、清潔箱、路燈、電線杆、廣場、公園、燈箱預計成效:增加凝聚力/造街景吸遊客,藉由共同努力的具體項目把餅做大

資料來源:楊修銓、中衛中心

整理:吳美慧


兩天就上癮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7.html

最近一直被周圍的人告知一些熱點新聞,畢竟股市氣氛好,投資者容易熱血沸騰,再加上現在資訊流通速度比以前要快許多,有心人利用這個來製造更多熱點。我被嚴重“熏陶”之下也饒有興趣地去看那些熱點,令人吃驚的是僅僅兩天時間就感覺上癮了。

上癮指的是每當看到一則新聞就產生許多聯想,聯想到哪個股票可能漲哪個股票可能跌。當手頭上的新聞看完之後還會想找更多來看,就像看追看電視劇的感覺。依我個人體驗,這種思維習慣極其容易傳染也極其容易上癮。

要知道我還只是看,還沒有通過這個去賺錢,如果真的通過這個賺到錢,而且是在短期內快速賺錢,那估計上癮的程度要倍增了。

上癮好不好?追熱點對不對?這些對於我來說都無關緊要,我想我大可不必考慮這些問題。
因為我的投資清單已經很好地服務於我,只要按部就班,不用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就能取得讓我滿意的成績。要說背後的原因,我想原因是我有一個相對定量的目標 - 緊跟或稍微超越指數 - 不像其他大多數投資者那樣沒有相對定量的目標 - 他們要的僅僅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在牛市中要一直保持淡定的心情,我覺得有必要對一些基本概念或者常識有十分深刻的認識體會,僅靠強大的心臟和人品恐怕是難以辦到的。

包上癮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174075

  「你有沒有積蓄?如果有的話,我幫你買兩手中國手遊(8081),只需七千多元,就當成儲蓄吧,日後如果輸錢我賠你,賺了錢當然是歸你的。」周日與甥兒吃午餐的時候我問他。

  相同承諾已經朋友,超過.21價錢買入中國遊,限,」,買入」,贏錢的話完成責任了,既然朋友了,為什麼自己賺錢

  結果前天,以0.208中國遊。

  近期似乎朋友(3989),超過0.52價錢買入,手,籠之前限,」,(8269),超過0.235買入,預期日之前以0.28目標,」,則不產業(745),超過0.15價錢買入,日之前限,」,中國

  其實,敢於家,錢,信心保證,行動來證明自己的信義,平常炒作時候,股份只是買入而已,可是朋友股份,」,數量計,甚至計,就是信心保證了。

  慶幸是,至今為止國家文化產業限期標,中國如何信心

  國家文化產業,」,平均於0.165買入,居然至0.138元,損失16.4%蝕,幸虧我信心十足,不但戰,」,更不斷拉大隊「上馬」,今天文化產業突然從0.147至0.181元,結果不但讓以0.165場,更讓朋友們人人賺錢,而我則可套回資金重新部署。場,其實期間仍然少,沒有虧損。

  至於中國遊嘛,今天突然」,曾經見0.233元,收0.225元,暫時期望能夠達到目標範圍0.25-0.26間,讓大家再齊齊賺錢。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